人教版八年级物理《汽化和液化》教学设计-教学文档

合集下载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三章第3节汽化和液化教学设计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三章第3节汽化和液化教学设计
-描述观察到的现象,分析其背后的汽化与液化原理。
-举例说明汽化与液化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以及它们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思考如何利用汽化与液化的知识为生活带来便利,提高生活质量。
3.开展小组研究性学习,深入探讨以下主题:
-汽化与液化的应用领域及发展前景。
-汽化与液化技术在节能减排方面的作用。
-汽化与液化在自然界中的表现及其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增强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激发他们探索自然现象的欲望。
2.培养学生勇于质疑、善于思考的科学态度,使他们能够主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3.通过实验活动,培养学生严谨、细致、合作的科学精神,增强他们的团队意识和责任感。
4.使学生认识到物理知识在生活中的重要性,激发他们学以致用、服务社会的意识。
(1)汽化: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分为蒸发和沸腾两种方式。
(2)液化:物质从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常见的液化方法有降低温度、压缩体积等。
(3)汽化与液化的热量变化:汽化过程吸热,液化过程放热。
2.教师通过实例讲解,让学生了解汽化与液化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如空调、冰箱等。
(三)学生小组讨论
1.教师提出讨论主题:汽化与液化的应用及它们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2.学生在实验操作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难,如实验现象观察不仔细、数据分析不准确等,教师需给予耐心指导,提高学生的实验能力。
3.针对学生在思考问题时可能出现的误区,教师应及时引导,帮助他们建立正确的思维方法。
4.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通过生活实例、实验探究等多样化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4.鼓励学生在家里进行小实验,如制作简易的空调、观察冰块融化的过程等,亲身体验汽化与液化的现象,并记录实验过程与心得。

八年级物理人教版上册3.3汽化与液化优秀教学案例

八年级物理人教版上册3.3汽化与液化优秀教学案例
5.作业小结与生活实践:在作业小结环节,我布置相关作业,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内容,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同时,我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多观察和思考汽化与液化的现象,培养他们关注生活、思考问题的习惯。这种教学方式能够将所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小组合作
1.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探究活动,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与团队精神。
2.鼓励学生互相交流、分享观点,提高他们的沟通与表达能力。
3.教师参与小组讨论,给予学生有针对性的指导,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我会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探究活动。例如,在讲解蒸发和沸腾时,我会让学生分组进行实验,并讨论实验现象。在讨论过程中,我会鼓励学生互相交流、分享观点,提高他们的沟通与表达能力。同时,我会参与小组讨论,给予学生有针对性的指导,如:“你们是如何观察到蒸发和沸腾的现象的?”等,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对物理学科的热爱,激发他们继续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
2.使学生认识到科技发展对物质状态变化的影响,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3.培养学生关注生活、思考问题的习惯,提高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我会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首先,我会通过有趣的实验和生活中的实例,激发学生对物理学科的热爱,让他们感受到科学的魅力。其次,我会引导学生关注科技发展对物质状态变化的影响,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最后,我会鼓励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培养他们关注生活、思考问题的习惯,提高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结合教材内容,我设计了一份优秀教学案例。首先,我利用生活中的实例,如热水壶中的水蒸发、夏天空调中的冷凝水等,引导学生关注物质状态的变化,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接着,我通过实验演示,让学生直观地观察到汽化与液化的过程,并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讨论,总结出汽化与液化的特点和条件。然后,我设计了一些实践操作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巩固所学内容。最后,我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汽化与液化在生活中的应用,提醒学生关注科技发展对物质状态变化的影响。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3.3《汽化和液化》教学设计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3.3《汽化和液化》教学设计
5.生活应用,学以致用:布置与生活密切相关的课后作业,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提高他们学以致用的能力。
6.课后反思,持续改进:教师课后进行反思,了解课堂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7.融入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价值观,使他们形成严谨、求实的科学精神。
(二)讲授新知
1.教师简要介绍汽化和液化的概念,强调它们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2.讲解蒸发和沸腾两种汽化方式的区别与联系,结合实验现象进行说明。
3.分析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如温度、湿度、表面积等,并通过实验进行验证。
4.讲解沸腾的条件和沸腾过程中的现象,如气泡产生、温度变化等。
5.介绍液化的概念、方法及液化过程中的能量变化。
2.实验探究,深入理解:组织学生进行实验探究,让他们在观察和操作过程中,深入理解汽化和液化的原理。
3.分组讨论,互动交流:将学生分成小组,针对实验结果和现象进行讨论,鼓励他们发表自己的观点,培养表达和沟通能力。
4.归纳总结,巩固知识: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教师进行总结,明确本节课的重点知识点,帮助学生巩固所学。
(2)设计实验,让学生观察并探究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培养他们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分析能力。
(3)通过讲解和实验,让学生理解沸腾的条件和沸腾过程中的现象,以及液化的概念和能量变化。
(二)教学设想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以生活中的实例导入新课,让学生感受到物理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重要性,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3.3《汽化和液化》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汽化的概念,掌握蒸发和沸腾两种汽化方式的区别与联系。
2.了解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如温度、湿度、表面积等,并学会运用这些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3.3汽化和液化教学设计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3.3汽化和液化教学设计
6.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如动画、视频等,形象生动地展示汽化与液化的物理过程,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抽象的物理概念。
7.定期进行课堂小结,巩固所学知识。通过布置课后作业、组织小组讨论等方式,促使学生主动复习,提高教学效果。
8.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将环保、节能等理念融入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关注社会问题,提高他们的社会责任感。
-查找资料,了解汽化与液化在科技、环保等领域的应用,撰写一篇拓展阅读报告;
-推荐阅读一篇与汽化与液化相关的科普文章,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作业要求:
1.学生需按时完成作业,保持书写工整、卷面整洁;
2.实践应用题和小组成果展示要求学生积极参与,充分发挥团队协作能力;
3.分析思考题要注重逻辑性和创新性,鼓励学生提出独特见解;
3.分析思考题:
-分析生活中的一个汽化与液化现象,探讨其背后的物理原理;
-思考如何利用汽化与液化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如节能、减排等。
4.小组合作任务:
-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并总结汽化与液化现象在生活中的应用实例;
-每个小组选择一个实例,制作成PPT或手抄报,课堂上进行分享和展示。
5.拓展阅读:
9.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实施差异化教学,给予每个学生个性化的指导,帮助他们克服学习难点,提高学习效果。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教学活动设计:以生活中的实例导入新课,如烧水时水壶嘴冒出的“白气”,引导学生思考这是如何产生的。
2.提出问题:通过展示图片和视频,提出问题:“什么是汽化?什么是液化?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和区别?”
-选择题:考查学生对汽化与液化基本概念的理解;
-计算题: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人教版初中物理《汽化和液化》教案、教学设计

人教版初中物理《汽化和液化》教案、教学设计

《汽化和液化》教学设计1、教学目的(1)了解物质的液态和气态可以相互转化,汽化要吸热,分为沸腾和蒸发。

(2)通过活动过程,体验蒸发过程要吸热及其情境。

(3)通过实验探究水沸腾的过程,能描述其前后情景并找出其温度变化的特点。

理解沸腾的条件。

(4)会画水的沸腾图像。

(5)会用物质的沸点解释生活和自然界中的一些现象。

(6)知道沸腾和蒸发的区别和联系。

(7)知道液化是汽化的逆过程,液化要放热和使物质液化的两种方式。

2、重点与难点(1)蒸发和沸腾的区别和相同点。

(2)观察水的沸腾。

(3)理解汽化和液化的特点。

并会应用相关知识对生活现象进行解释。

教学过程:板书:二汽化和液化。

1、定义:物质由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叫做汽化。

活动1 观察水的沸腾实验名称:观察水的沸腾实验目的:1、探究水沸腾的过程和特点。

2、述其前后情景并找出其温度变化的特点。

3、画出水的沸腾图像实验器材:温度计酒精灯烧瓶(杯)铁架台石棉网直尺秒表实验步骤:数据记录:时间/分1 2 3 4 5 6 7 8 ...... 温度℃看一看:水沸腾后拿走酒精灯,停止加热,水,说明水沸腾时要热。

实验时水到达℃,才开始沸腾所以水必须满足:1、,2、才会沸腾。

查一查:1、沸腾是在液体的和同时进行的剧烈的汽化现象。

板书:汽化分为蒸发和沸腾两种形式。

蒸发:只在液体表面发生的汽化现象。

师:蒸发时对热量有什么要求呢?手感到凉,是什么原因?生:感觉凉凉的板书:①、蒸发会吸热,具有致冷作用。

板书:③、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液体的温度、液体的表面积、液体表面附近的空气流动联系2、联想蒸发说说沸腾和蒸发的区别和联系。

活动2:板书:二、液化:物质由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

是汽化的逆过程。

师:液化除了降低温度外还有没有方法实现呢?板书:液化的方式:有降低温度和压缩气体两种。

师:联系生活说说那些气体被液化了呢?(教师补充)板书板书设计:壱、汽化:1、定义:物质由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叫做汽化。

汽化和液化教案(通用5篇)

汽化和液化教案(通用5篇)

汽化和液化教案(通用5篇)汽化和液化教案(1)教学目标1.了解液体汽化有两种方式:蒸发和蒸腾。

能比较两种方式的想同和不同。

2.能用分子运动观点解释蒸发现象,能借助实验分析液体蒸发的三个影响因素。

以及在实验中的应用,能够列举并分析增大蒸发和减小蒸发的事例,确认液体蒸发时,温度要降低,并以此来解释相关的现象。

3.理解液体沸腾的规律,确认液体沸腾是在一定的温度下进行,液体沸腾时温度保持不变,但要吸收热量。

能用分子运动的观点说明沸腾的实质。

4.能根据实验数据做出液体沸腾的图像,能根据液体沸腾图像叙述液体沸腾的特点。

5.理解沸点概念。

能说出在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

了解低沸点物质在实标中应用。

6.能用实例说明液化现象,确认气体液化时,要向外放出热量。

能说出气体液化的两种方法:降低温度和压缩体积。

能列举液化现象以及液化在实标中应用的事例。

教学课时两课时(含实验)教学准备五组:铁架台。

酒精灯。

石棉网。

200ml烧杯。

酒精温度计。

硬纸板。

玻璃片。

一次性打火机。

30%酒精。

50ml注射器。

乙醚。

等。

棉签。

水。

视频仪。

投影片。

教学过程设计1.板书设计。

蒸发:任何温度下都能进行的汽化现象。

状态变化:液体气态。

蒸发能量变化:吸热。

影响因素:温度,液体表面积,风速。

沸腾:在一定温度下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

沸点:液体沸腾时的温度(不同液体,沸点不同)所有气体在温度降到足够低时都可液化。

液化状态变化:气态液态。

能量变化:放热,影响因素:温度下降,体积压缩汽化吸热,液化放热,规律的应用。

低沸点物质的应用。

2.教学过程设计。

蒸发⑴分发器材,实验室上课无此步骤。

⑵让学生用棉签蘸30%酒精涂在手上,观察现象,讨论,归纳出蒸发概念。

⑶例举洗手后不擦干怎样使手快干,归纳出影响蒸发的因素。

⑷俗话说冷冷在风里,试用所学知识解释归纳出蒸发的能量变化。

⑸设凝,电风扇能对任何物体降温吗?⑹分组实验,水的沸腾。

注意观察现象,并描述。

a沸腾前,水的温度不断升高,沸腾时水的温度保持不变,同时有大量气泡从杯底及四周水中产生并迅速增大,汹涌冒出水面。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3.3汽化和液化》教学设计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3.3汽化和液化》教学设计
1.培养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和热情,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索精神。
2.培养学生尊重科学、严谨治学的态度,养成认真观察、细心分析的好习惯。
3.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物理现象,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和节能意识。
4.通过学习汽化和液化现象,使学生认识到自然界中物质状态变化的普遍性,培养他们的自然观和科学世界观。
教学设计具体安排:
(2)新课教学:以实验为基础,引导学生探究汽化和液化的规律,理解能量变化;
(3)巩固练习:设计具有针对性的习题,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4)拓展应用:介绍汽化和液化在科技、生活中的应用,提高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
(5)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化学生对知识点的记忆。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2.教师总结:教师对学生的总结进行补充,强调本节课的核心内容,梳理知识体系。
3.布置作业:布置与课堂内容相关的作业,要求学生在课后巩固所学中观察和思考物理现象,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中,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索精神。
五、作业布置
为了巩固学生对汽化和液化知识的掌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特布置以下作业:
1.设计练习题:根据教学内容,设计具有针对性的练习题,涵盖基本概念、影响因素、能量变化等方面。
2.学生练习: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3.解答疑问:针对学生在练习中遇到的问题,教师进行解答,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
(五)总结归纳
1.学生总结:邀请学生分享本节课的学习心得,总结汽化和液化的重点知识。
3.教学评价:
(1)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如课堂提问、作业、实验报告、小组讨论等,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
(2)关注学生的思维过程,鼓励学生提出问题、表达观点,培养其创新思维;

汽化和液化(教学设计)八年级物理上册系列(人教版)

汽化和液化(教学设计)八年级物理上册系列(人教版)

3.3 汽化和液化(教学设计)学习新课一、汽化和液化1.汽化和液化【演示】如下图,在透明塑料袋中滴入几滴酒精,将袋挤瘪,排尽空气后用绳把口扎紧,然后放入热水中。

你会看到什么变化?从热水中拿出塑料袋,放入冷水中过一会又有什么变化?怎样解释这些变化?现象:把塑料袋放入热水中,塑料袋里的酒精不见了,而塑料袋却马上鼓起;从热水中拿出塑料袋,过一会,塑料袋瘪了,袋里又有酒精了。

【视频演示】——《观察塑料袋的变化》让学生讨论交流:“酒精到哪里去了?”“为什么塑料袋会鼓起来?”“酒精为什么会失而复得?”【归纳总结】塑料袋中的液态酒精受热后变成了气态酒精,降温后气态酒精又变成了液态酒精。

物质的液态和气态可以相互转化。

【给出概念】学习新课二、沸腾【提问】你在家烧过开水吗?水沸腾时你发现了什么现象?对于沸腾现象,你还了解哪些?你能描述一下沸腾现象吗?1. 沸腾物理学中把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发生的剧烈汽化现象称为沸腾。

2. 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学生实验——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提出问题】水在沸腾时有什么特征?水沸腾后如果继续加热,是不是温度会越来越高?水的内部又是怎样的呢?气泡的生成和变化情况怎么样?【猜想和假设】水沸腾时会产生很多气泡,水沸腾时温度会上升,停止加热水不会沸腾……【设计实验】(1)实验器材:铁架台、酒精灯、火柴、石棉网、烧杯、中心有孔的纸板、温度计、水、钟表。

(2)实验装置:(3)注意事项①为了既节约能源,又让水尽快沸腾。

烧杯里面的水用热水,且加盖。

水不宜过多,但需要没过温度计的玻璃泡。

②安装实验器材按照自下而上的顺序进行。

③实验结束时,用灯帽盖灭酒精灯。

【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1)在烧杯中加入水,用酒精灯加热,观察水发生的变化:水的温度、水发出的声音、水中的气泡等。

(2)当水温达到90℃时,每隔,记录一次温度。

直到水沸腾后再持续几分钟为止。

将数据记录在表格中。

(3)撤掉酒精灯,停止对烧杯加热,观察水的变化情况。

最新-《汽化和液化》教学设计【优秀12篇】

最新-《汽化和液化》教学设计【优秀12篇】

《汽化和液化》教学设计【优秀12篇】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时常需要准备好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实现教学目标的计划性和决策性活动。

那么什么样的教学设计才是好的呢?汽化和液化教案1教学目标:1、知道汽化、液化,理解汽化、液化可逆2、探究水的沸腾现象,知道沸点3、知道蒸发可致冷4、知道液化的两种方式5、结合生活中的物态变化激发学习物理知识、探究物理规律的兴趣教学重点:1、水的沸腾2、蒸发快慢的影响因素3、液化的方式教学难点:沸腾与蒸发的区别教学过程:复习引入1、熔化过程中,要吸热还是放热?2、晶体熔化条件、特征各是什么?3、凝固,要吸热、放热?4、由三态变化引入汽化、液化新课。

探究新知一、汽化定义: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

分类:沸腾、蒸发(一)沸腾1、定义:在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

剖析:①发生部位:液内和液表②发生温度:一定温度(沸点)③程度:剧烈2、水的沸腾实验:⑴目的:观察水的沸腾现象;沸腾温度⑴装置:注意:器材;组装等⑴沸腾前的现象:少量气泡形成,气泡上升变小,未到水面消失。

⑴沸腾时的现象:大量气泡形成,气泡上升变大,到水面破裂。

⑴记录表格时间/min温度/⑴⑴图像:(描点作图;图像分析)⑴沸点:定义:液体沸腾时的温度。

②影响因素:液体种类;液表的气压(由学生阅读教材P60的小资料《几种液体的沸点》归纳)③水的沸点:1标压下,是100⑴补充:液体温度计中液体选用要求凝固点<被测液体温度<沸点3、沸腾条件:①温度条件:温度达到沸点②热量条件:不断吸热练习:如图所示,当烧杯中的谁沸腾后,试管中的水是否沸腾?4、沸腾的特征:①温度特征:温度不变(保持在沸点)②热量特征:不断吸热学生讨论:教材P60想想议议(如下图)——纸锅如何将水烧开的?⑴注意:不要让火苗烧到水面上的纸⑴水沸腾而纸锅不燃烧:纸的最高温度为水沸腾时的温度,达不到纸的沸着火点。

(二)蒸发1、定义:在液体表面发生的缓慢的气化现象。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3.3:汽化和液化-教学设计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3.3:汽化和液化-教学设计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3.3:汽化和液化-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了解物质的三态变化过程中的汽化和液化现象。

2.掌握气体和液体状态之间的转化条件。

3.理解汽化和液化的实质是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力的增强或减弱。

4.拓展思维,培养观察、实验和判断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掌握物质的三态变化中的汽化和液化现象。

2.理解汽化和液化的过程和条件。

3.分析和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培养拓展思维能力。

三、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教学课件、实验用具、实验材料。

2.学生准备:课本、笔记本。

四、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与学生简要交流,提出问题引入新课。

比如:你们曾看到过哪些液体蒸发成气体的现象?液化是如何发生的?有什么条件?2. 学习新知(10分钟)通过课件或黑板上的相关图片和文字,让学生认识汽化和液化的概念和过程。

引导学生思考:“物质的三态变化中,气体是如何转化为液体的?”“液体又是如何转化为气体的?”解释汽化和液化的实质是分子之间相互作用力的增强或减弱。

3. 实验探究(30分钟)划分小组,每个小组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观察液体蒸发成气体和气体冷凝成液体的现象,记录实验过程和结果。

实验结束后,小组之间进行实验结果交流和讨论,总结液体蒸发和气体冷凝的条件和规律。

4. 概念解析(15分钟)根据学生实验的结果和讨论,教师通过课件或黑板,对液体蒸发和气体冷凝的条件进行系统的概念解析,并进行简单的数学计算。

引导学生理解液体蒸发需要克服液体表面的吸附力,气体冷凝需要克服液体内部分子间的引力。

5. 拓展应用(20分钟)教师出示一些实际生活中与汽化和液化现象相关的问题,让学生进行思考和回答。

如:“为什么热水比冷水更容易蒸发?”“天气湿度高时,我们观察到了什么现象?”学生通过分析问题,应用所学知识进行解答,并能够给出科学的理论依据。

6. 小结归纳(5分钟)教师对本节课的重点知识进行小结和归纳,梳理汽化和液化的过程和条件,引导学生进行知识的总结和复习。

八年级人教版物理《汽化和液化》教学设计

八年级人教版物理《汽化和液化》教学设计

八年级人教版物理《汽化和液化》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理解汽化和液化的概念,知道汽化的两种方式:蒸发和沸腾。

了解蒸发和沸腾的特点及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

知道液化的两种方法,能解释生活中常见的汽化和液化现象。

会用汽化吸热、液化放热的知识解释相关现象。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实验和生活实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归纳能力。

通过探究影响蒸发快慢因素的实验,培养学生的实验设计、操作和数据处理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物理现象的探究兴趣,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

让学生体会物理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增强学生将物理知识应用于生活的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汽化和液化的概念,蒸发和沸腾的特点。

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和液化的方法。

汽化吸热、液化放热现象的理解与应用。

2.教学难点对沸腾现象及特点的理解,尤其是沸腾过程中温度不变的原因。

利用汽化和液化知识解释一些复杂的生活现象。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实验探究法、讨论法、演示法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上课伊始,在黑板上用湿布写一个字,让学生观察湿布上的水在常温下逐渐消失的现象。

然后,向一个透明塑料袋中滴入几滴酒精,将袋口扎紧,放入热水中,学生可以看到塑料袋迅速鼓起来,同时酒精的气味变得更浓烈,提问学生:这些现象中涉及到物质的什么变化呢?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汽化和液化。

(二)讲授新课1.汽化汽化的概念:讲解汽化是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

通过更多实例加深理解,如晒在太阳下的湿衣服变干、洒在地上的水慢慢消失等。

汽化的两种方式——蒸发:蒸发的概念:介绍在任何温度下都能发生的汽化现象叫做蒸发。

举例说明,如洗过的头发在常温下会慢慢变干,即使温度没有达到水的沸点。

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在日常生活中,哪些情况下湿衣服干得快?引导学生提出影响蒸发快慢的可能因素,如温度、液体表面积、表面空气流速等。

实验探究:准备三个相同的培养皿,分别倒入等量的酒精。

人教版初中物理《汽化和液化》优质课教案、教学设计

人教版初中物理《汽化和液化》优质课教案、教学设计

⼈教版初中物理《汽化和液化》优质课教案、教学设计第三章物态变化第3 节汽化和液化(教学设计)⼀、教学⽬标知识与技能1.知道什么是汽化、液化。

理解液化是汽化的逆过程。

2.了解沸腾现象,知道什么是沸点。

3.知道蒸发的特点。

过程与⽅法1.观察沸腾是液体内部和表⾯同时发⽣的剧烈的汽化现象。

2.通过探究活动了解液体沸腾时的温度特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教学活动,激发学⽣的学习兴趣和对科学的求知欲,使学⽣乐于探索⾃然现象,乐于了解⽇常⽣活中的物理道理。

⼆、教学重点探究⽔的沸腾的实验,理解液体沸腾的特点。

三、教学难点利⽤⽤“温度—时间”图象来处理实验数据。

四、教学⽅法实验探究法、讨论法、演⽰法、讲授法等。

五、课时安排1 课时六、课前准备⽔槽、塑料袋、酒精、热⽔、烧杯、铁架台、温度计、酒精灯、⽯棉⽹、纸盖。

七、教学过程1.导⼊新课按照教材3.31 的实验,在透明塑料袋中滴⼊⼏滴酒精,排尽空⽓后把⼝扎紧,放⼊80 ℃以上的热⽔中。

提出问题:你看到什么现象?从热⽔中拿出塑料袋,过⼀会⼉⼜有什么变化?怎么解释这些变化?想提出什么疑问?你的想法是什么?学⽣讨论交流:“酒精到哪⾥去了?”“为什么塑料袋会⿎起来?”“酒精为什么会失⽽复得?”学⽣交流:塑料袋中的液态酒精受热后变成了⽓态酒精,降温后⽓态酒精⼜变成了液态酒精。

设计说明:该实验要尽量让学⽣⾃⼰做,所⽤塑料袋要透明,且尽量薄,使滴⼊的酒精清晰可见。

为了使塑料袋排尽空⽓,可将塑料袋像拧⿇花⼀样拧紧,再把⼝⽤线或橡⽪筋扎紧。

归纳总结:物质的液态和⽓态可以相互转化。

物质从液态变成⽓态的过程叫做汽化。

物质从⽓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做液化。

⽇常⽣活中还有哪些现象和这个类似?我们这节课就来研究物体的液化和汽化现象。

2.推进新课⼀、沸腾创设情景:烧开⽔时如果不断加热会发现壶⾥的⽔会沸腾。

你在家烧过开⽔吗?⽔烧开时你发现了什么呢?对于沸腾现象,你了解哪些?你能描述⼀下沸腾现象吗?归纳⼩结:物理学中把液态内部和表⾯同时发⽣的剧烈汽化现象称为沸腾。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3.3汽化和液化教学设计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3.3汽化和液化教学设计
7.开展课后实践活动,巩固所学知识。
-布置与汽化和液化相关的课后实践任务,如观察并记录家中热水器的工作过程,促使学生在实践中巩固知识。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生活中常见的汽化和液化现象,如早晨荷叶上的露珠消失、热水壶中的水沸腾等,引发学生对这些现象的好奇心。
2.提问学生:“你们在生活中还遇到过哪些类似的现象?它们背后的原理是什么?”让学生思考并分享自己的观察和疑惑。
-难点:培养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情境相结合,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和数据分析能力。
-重点:通过设计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汽化和液化的过程,并学会收集、处理数据。
-难点:指导学生从实验数据中提炼规律,形成科学的结论。
(二)教学设想
1.采用情境导入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通过展示生活中常见的汽化和液化现象,如蒸发的水迹、热蒸汽冷凝成水滴等,引发学生思考,为新课的学习营造氛围。
-教师提出具有挑战性的问题,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合作探究,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结合生活实例,培养学生的学以致用意识。
-通过分析生活中的实例,如空调、冰箱等设备的工作原理,使学生认识到物理知识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
6.注重课堂反馈,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根据学生的掌握情况,适时调整教学节奏和策略,确保教学效果。
-学生通过实验观察水的蒸发、沸腾过程,收集数据并分析,探讨影响汽化和液化的因素。
2.运用比较、分类、归纳等方法,提高学生对汽化和液化概念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教师引导学生比较不同物质的汽化和液化特点,进行分类和归纳,形成系统的知识体系。
3.采用问题驱动、小组合作等形式,培养学生主动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习惯。

人教版八年级上3.3八年级物理汽化和液化教学设计

人教版八年级上3.3八年级物理汽化和液化教学设计
4.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及时给予反馈和指导,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学习。
2.通过生活中的实例,使学生认识到物理知识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3.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使他们学会在小组合作中相互尊重、相互帮助,共同完成任务。
1.激发学生兴趣,通过生动的实例引入汽化和液化的概念,增强学生对抽象概念的直观认识。
2.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实验探究能力,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在小组合作中,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他们积极参与讨论,提高团队合作能力。
4.加强师生互动,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果。
2.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验证温度对蒸发速度的影响。要求:描述实验步骤、所需材料及预期结果。
3.讨论题:液化的方法及其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请举例说明,并分析其优缺点。
4.选择题(以下每题5分,共计25分):
(1)以下哪个现象属于蒸发?(A.冰融化B.水沸腾C.酒精挥发D.水结冰)
(2)下列哪个因素会加快沸腾的速度?(A.提高温度B.增大压力C.减小液体表面积D.降低温度)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难点
1.知识重点:汽化的两种形式及其特点,液化的方法及其应用。
2.技能重点:设计简单的实验方案,观察并分析实验现象,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情感重点:培养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和环保意识。
难点解析:
(1)学生对汽化过程中蒸发和沸腾的区分理解不够深刻,需要通过实例和实验进行直观展示。
(3)下列哪个物质在常温下可以通过降低温度实现液化?(A.氧气B.氮气C.水蒸气D.二氧化碳)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第3节 汽化和液化》教学设计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第3节 汽化和液化》教学设计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第3节汽化和液化》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称为汽化,了解物质从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称为液化。

2.能力目标:能够解释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和从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并能够通过实验观察和实践操作进行探究。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实验观察和探究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

二、教学重点1.理解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称为汽化,从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称为液化。

2.培养学生的实验观察和实践操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1.学生理解汽化和液化的物理过程。

2.学生在实验中观察和记录实验结果。

四、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黑板、白板、黑板笔、录像设备。

2.学生准备:课本、作业本、实验记录本、实验器材。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的方式复习上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回忆物质的三种基本状态,并引出本节课的教学内容。

2. 知识讲解(20分钟)教师通过黑板或白板,给学生讲解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称为汽化,从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称为液化。

并通过实例解释气态分子在液态和气态之间跃迁的过程。

教师可以使用图示或实验视频进行辅助讲解。

3. 实验探究(40分钟)3.1 实验目的:通过实验观察和操作,让学生亲身体验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和从气态变为液态过程。

3.2 实验步骤:步骤一:将一瓶水平放置于桌面上。

步骤二:用温度计测量水的初始温度,并记录在实验记录本上。

步骤三:利用水壶或电热杯将水加热到100℃,保持一段时间。

步骤四:观察并记录加热后的水发生了什么变化。

步骤五:关闭加热设备,并再次观察和记录加热后的水发生了什么变化。

3.3 实验讲解与讨论: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实验结果,引导学生讨论水蒸气在加热和冷却过程中的变化。

通过实验让学生认识到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和从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

4. 概念讲解(15分钟)教师通过黑板或白板,总结本节课的内容,概括汽化和液化的概念和过程,并引导学生记忆和理解这些概念和过程。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3.3汽化和液化-教学设计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3.3汽化和液化-教学设计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3.3汽化和液化-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了解汽化和液化的基本概念及其特点;2.掌握汽化和液化的过程和条件;3.熟悉汽化和液化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二、教学内容1.汽化的概念和特点;2.汽化的过程和条件;3.液化的概念和特点;4.液化的过程和条件;5.汽化和液化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三、教学重点1.了解汽化和液化的过程和条件;2.掌握汽化和液化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四、教学步骤步骤一:导入(5分钟)导入前,教师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引起学生的思考,如:“当水烧开后会有什么变化?” “为什么铁路轨道上有水泡会影响铁轨的使用?”等。

引入课程主题。

步骤二:知识讲解(20分钟)1.汽化的概念和特点:–汽化是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汽化是一种吸热过程,需要热量来提供能量。

2.汽化的过程和条件:–汽化过程:分子间距离增大,分子热运动速度增快,液体变为气体;–汽化条件:温度达到物质的沸点,外界给予足够的热量。

3.液化的概念和特点:–液化是物质从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液化是一种放热过程,释放出热量。

4.液化的过程和条件:–液化过程:分子间距离减小,分子热运动速度减慢,气体变为液体;–液化条件:温度低于物质的沸点,气体获得足够的冷量。

步骤三:实验展示(20分钟)教师可以通过实验展示汽化和液化的过程和条件,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

1.实验一:汽化实验–实验材料:水、烧杯、热源(酒精灯或炉子);–实验步骤:将适量的水倒入烧杯中,加热水直至水沸腾,观察水的汽化过程。

2.实验二:液化实验–实验材料:液态气体(如液化气)、饮水机等;–实验步骤:将液态气体放置在饮水机中冷却,观察气体的液化过程。

步骤四:合作探究(20分钟)学生分成小组,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完成下列任务:1.小组讨论:讨论在日常生活中汽化和液化的应用,并列举出至少三个例子。

2.小组分享:每个小组派一名代表向全班分享自己所列举的汽化和液化的应用例子,并进行讨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3节汽化和液化
1第一学时
教学目标
1 了解液体沸腾的条件与特征,理解沸点的概念。

2.知道蒸发和沸腾是汽化的两种方式,汽化时物质要吸热。

学时重点:观察水的沸腾是本课的重点。

学时难点:观察水的沸腾温度变化的特点。

教学活动
•引入:
师:上课,同学们好,请坐。

第一次来到我们石盖塘,先
来个自我介绍,这是一瓶水,(用手指沾酒精在黑板上写
“朱必胜”。

大家可以叫我朱老师,认真观察,水到哪里
去了?
生:空气中
师:水变成了什么?
生:水蒸气
师:我们知道物体有三种状态,分别是:固态、液态、气态,水是什么状态的?液态的,水蒸气呢?气态的,我们
把物质从液态变成气态的现象叫做汽化。

(板书:汽化
一、液体气体)
第一部分:引入
二、新授
师:下面请同学们用棉签蘸一滴酒精在手心。

(用纸打印出来贴在瓶子上面)
生:做。

(1min)
师:停。

有什么感觉?你说。

生:凉的。

师:说明酒精吸收了人体的热量还是放出了热量?
生:吸收热量
师:非常好,请坐。

酒精从什么状态变成了什么状态?生:液态变成气态。

师:这是什么现象?
生:汽化。

师:我们把这种较缓慢的汽化现象叫做蒸发。

(板书“二、
蒸发”)
师:下面我们把温度计放入酒精中,停5秒,再拿出来,观察温度变化。

生:做(1min)
师:温度计示数有什么变化?
生:降低了。

师:为什么会降低呢?你说。

生:蒸发吸收热量。

师:你的思维迁移能力非常不错。

请坐。

师:温度计放在酒精里面的时候示数没有降低,也就没有吸走温度计的热量,说明此时酒精有没有蒸发?
生:没有
师:拿出来之后降低了,说明酒精蒸发吸走了温度计的热量。

两种情况下对比,说明蒸发发生在液体内部还是液体表面?
生:液体表面。

师:对,我们石盖塘的同学们分析能力真不错,通过这个小实验我们知道蒸发吸收热量,并且蒸发发生在液体的表
(第二部分:蒸发讲解完毕)
师:我们平时烧水的时候不小心也可以把水烧干,水从什么状态变成了什么状态?
生:液态变成气态。

师:非常好。

这是什么现象?
生:汽化。

师:相比于蒸发,这种汽化现象较剧烈,我们把它叫做沸腾。

(板书:沸腾)
师:烧水大家在家里都烧过,但是大家有没有认真的观察过呢,今天我们就在实验室研究水沸腾的实验。

先来观看实验指导视频。

师:实验过程中,强调几点安全问题。

一小心不要将烧杯、酒精灯打翻,一旦打翻用湿抹布擦干净;
二不要用手触碰热的铁架台;
三熄灭酒精灯千万用嘴吹,用灯帽盖灭两下。

师:同时,实验过程中,注意思考以下几个问题(播放课
(1)你如何判断水沸腾了的?
(2)水沸腾前和水沸腾时气泡变化相同吗?
(3)沸腾时移开酒精灯,水还能沸腾吗?
(4)观察温度变化,记录在实验报告单上。

实验开始!
师:停,时间到。

各小组收拾实验器材,小组长将酒精灯和烧杯放到讲台的实验盒子里面。

第三部分:沸腾实验
师:哪个小组展示下你们的实验结果?你来。

师:(打开展示台)
师:第一个问题,你是如何判断水沸腾了的?
生:冒泡了就沸腾了。

师:有不同意见吗?
师:我们先往后面看。

师:第二个问题,水沸腾前和沸腾时气泡变化相同吗?生:不相同。

师:沸腾前气泡是怎么变化的?
生:沸腾前气泡是从大变小
师:沸腾时呢?
生:沸腾时,气泡从小变大。

师:你们小组都是善于观察、仔细观察的同学。

这是我刚才拍出来的他们小组的实验视频,一起来看看。

师:沸腾前气泡由大变小,在水面上形成散落的小水珠;师:沸腾时气泡由小变大。

师:那我想问大家一个问题了,为什么沸腾时气泡会由小变大?小组里面讨论一分钟。

生:讨论。

师:哪个小组愿意试一试这个难问题?
生:回答。

师:你们小组同学已经具有了学习物理最需要的逻辑思维能力。

为你们感到骄傲。

师:大家一起来分析,气泡里面是什么?
生:水蒸气
师:水蒸气是什么变成的?
生:水
师:液态的水变成了水蒸气,所以气泡变大是因为水逐渐上升的过程中不断汽化造成的。

师:烧水的过程中温度是怎么变化的?
生:我们发现开始时温度逐渐升高,后来温度到达100℃不变了。

(叫学生在展示台展示报告单)
师:非常好。

温度不再升高,我们把此时的温度叫做水的沸点。

(出示课件)什么是沸点呢?反应在坐标图中就是这一点。

师:那我们再回到第一个问题,仅仅冒泡了就沸腾了吗?生:不是,应该是气泡由小变大。

师:从温度的角度来看,沸腾时温度怎么样?
生:温度不再升高。

师:第三个问题,水沸腾时移开酒精灯,还能沸腾吗?生:停止沸腾。

师:有不同意见吗?
师:石棉网有余热
师:说明水沸腾时还需要热量吗?
生:需要
师:非常好,通过这个实验,我们就知道,水沸腾需要两个条件,一是要达到水的什么?
生:沸点
师:二是沸腾过程中要不断吸收热量。

(出示课件)
师:蒸发和沸腾是汽化的两种方式,下面我们一起来比较一下蒸发和沸腾的异同。

(出示课件)
师:首先是发生部位,蒸发发生在哪里?
生:液体表面
师:沸腾在哪里?
生:内部
师:沸腾在液体内部和液体表面同时进行
师:温度条件,沸腾要达到液体的什么?
生:沸点
师:而蒸发有温度条件吗?
生:没有
师:任何温度都能蒸发,即使零下温度都可以蒸发。

师:剧烈程度。

蒸发较缓慢还是剧烈?
生:缓慢
师:而沸腾较剧烈。

师:最后是相同点,蒸发和沸腾都是从液态变成气态,都
属于什么现象?
生:汽化现象。

师:我们把蒸发和沸腾叫做汽化的两种方式。

师:还有他们都要吸热还是放热?
生:吸热。

(第四部分实验结果分析)
师:我们生活中许多现象都与汽化吸热有关,你能解释吗?(出示课件)
师:刚才有同学问我说他们小组测出水的沸点是98℃,结
合这里的小资料,想想是为什么?
生:水的沸点与大气压有关,可能我们这里的大气压没有
一个标准大气压。

师:解释的非常完美。

所以我们在说水的沸点时一定要说
明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

师:大家找到液态氮的沸点。

师:说明氮常温下是气态的,下面老师用液态氮制作冰淇淋说明汽化吸热。

老师需要一个同学来协助,谁愿意来。

师:实验
师:为什么牛奶能变成冰淇淋呢?
生:因为液态氮汽化把牛奶的热量吸收走了。

师:你的回答跟老师的答案一模一样。

请坐。

师:我们一起来复习一下今天所学的知识。

师:今天这节课就上到这里。

下课。

第五部分:汽化吸热在生活中的应用
板书设计:汽化
一、液体气体
(吸热)
•汽化的两种方式:
蒸发、沸腾
•水沸腾的条件:达到沸点;不断吸热
实验名称:探究水的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
实验目的:(1)观察水沸腾时的现象;
(2)水沸腾时的温度情况;
(3)观察、读数、记录分工合作。

设计实验:如右图组装
经行实验与收集数据:
1、观察现象:
(1)你如何判断水沸腾了的?
(2)水沸腾前和水沸腾时气泡的变化相同吗?声音呢?;
(3)沸腾时移开酒精灯,水还能沸腾吗?
2、达到当温度达到90℃以后,每隔0.5min记录一次温度,直至水沸腾再记录3次数据。

分析与论证:整理和分析数据,根据上表中的数据,在直角坐标系中描点,然后用一条平滑的曲线将各点连接起来
得出结论:
水沸腾的条件:(1);
(2);
第 11 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