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末考试重点复习内容

合集下载

期末知识总结知识点

期末知识总结知识点

期末知识总结知识点一、语文知识总结语文是人类的交际工具,是表达思想、感情及交换信息的工具。

语文是语言文学与语言能力的训练结合起来的教学科目。

下面就此学科的相关知识进行总结。

1. 语文科目的教育目标:通过语文教学,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包括语言表达能力、语言理解能力、语文鉴赏能力、语言运用能力等。

培养学生正确使用语文,使语文成为学生思维表达的工具,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2. 语文教学的内容包括:语言文字的基本知识(文字、词、句、段、篇等),语言文字的表达和理解技能,文学知识,修养情感,人文艺术知识等。

3. 语文教学的特点:语文教学是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式,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因材施教,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和思维能力。

4. 语文相关知识的学习方法: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应当注重语言文字的积累和运用,多读书、看报、学写作,并且要培养语文鉴赏和表达的兴趣和能力。

二、数学知识总结数学是一门研究数量、结构、变化以及空间等概念的学科。

下面对数学的相关知识进行总结。

1. 数学教学的目标:数学教学的主要目标是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数学教学的内容包括:数学的基本概念、基本运算和基本技能,数的认识,整数、分数、小数,代数、几何、概率与统计等。

3. 数学教学的特点:数学教学应当注重传授数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要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 数学相关知识的学习方法: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要注重实际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英语知识总结英语是一种世界通用的语言,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

下面对英语的相关知识进行总结。

1. 英语教学的目标:英语教学的主要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等语言能力,使学生能够运用英语进行日常交流和与他人交流。

2. 英语教学的内容包括:英语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如字母、单词、语法规则等,以及听力、口语、阅读、写作等。

教育法学期末考试复习重点

教育法学期末考试复习重点

教育法学一、填空和选择1、了解世界最早、美国最早的、我国第一本教育法学著作是什么人编写的,书名是什么,主要内容是什么。

世界最早:汉斯·赫克尔与希普教授,于1957年合著的,《教育法学》;书的主旨是倡导教师在教育上的自由,由三编构成;美国最早:诺尔特和林恩于1963年编写出版的,《学校法—-教师手册》;以判例为主要素材编写的中国最早:米桂山、龚有明为北京市各类教育管理干部培训班编写的教材,《教育法概述》第一本以教育法学命名的专著—-张维平《教育法学》,阐述教育法学的基本理论问题.2、了解我国教育法学产生和发展的四个基本阶段。

P141.问题提出阶段,20C 70S末——20C 80S中.这一阶段在反思了以人治教的种种弊端的历史教训的基础上,提出了依法治校的主张;2.体系探索阶段,20C 80S中—-20C 80S末,这一阶段以我国颁布了对全国人民教育生活产生重大影响的义务教育法为契机,开拓了教育法学研究的新局面;3.学科基本定型阶段,20C 80年代末-—20C 90S初,专门阐述教育法规的专著终于在我国出版4.教育法学理论深化发展阶段,1993年以后,这一阶段某些专题研究获得较为充分的展开3、了解教育法规的本质特点:阶级性和公共性。

P331.教育法规是上层建筑的一个组成部分,具有很强的阶级性,这是教育法规最根本的本质特性;2.教育法规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社会全体成员的共同利益,具有社会性质。

4、了解教育法规的目的价值和工具价值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P38●目的价值主要体现在保障教育的平等与效率和教育的自由与秩序上;●工具价值体现在分配与确认,指导与评价,规范与保护等方面。

5、了解我国教育法规的纵向形式,了解各层次教育法规的主要制定机关.P431.教育基本法由国家最高立法机关制定并发布实施2.单行教育法由国家权力机关制定并发布实施的有关教育某一方面的法律,这一表现形式的规范性文件一般由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制定。

期末考试复习方法【最新8篇】

期末考试复习方法【最新8篇】

期末复习方案篇一小学语文复习计划是为即将面临小升初的孩子制定的一份小学语文考试前复习计划,这一计划针对小学阶段语文的重点,从考试的指导思想到孩子复习的重点内容,并详细的罗列出了复习中的重点,这些重点也是小升初考试上的一些侧重点,希望对广大学生在语文复习中有所帮助。

一、指导思想1、通过复习旨在考察检测学生对所学基础知识基本能力、技能掌握的程度,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总结、归纳,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2、本着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宗旨,让学生通过复习综合提高认知水平、理解能力。

二、复习内容1、汉语拼音要求学生能正确地认读声母、韵母和整体认读的音节;能正确地书写大小写字母;能正确地拼读音节。

要着重复习读拼音,写词语和句子。

读拼音,写词语、句子的关键,是拼读后,要先想出语义,然后正确地写出有关的汉字。

2、汉字认识所学的带读字,掌握生字,读准字音,认清字形,理解字义,并能正确地书写。

3、词语4、句子一个句子能清楚地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

要求学生掌握四种基本的句式:陈述句、疑问句、感叹句、祈使句。

认识句子中所运用的修辞手法,比喻、拟人、排比、反问等。

要能恰当地运用比喻,把话写得生动一点。

认识复句。

要求能用关联词语造句,在句子中填上恰当的关联词语。

要能正确地修改病句。

病句的类型主要是:用词不当、句子成分残缺、前后重复和矛盾等。

复习时,要安排修改一段话的练习(标点、字、词、句等)。

扩句和缩句。

扩句,是在句子中添加恰当的词语,使句子表达的意思更加清楚。

缩句,是把句子中附加成分删去,使句子简洁明了。

在复习的时候,要讲清要求和方法。

能按要求改写句子。

5、标点符号能正确地运用句号、逗号、顿号、冒号、问号、感叹号、双引号、书名号、省略号。

认识分号和破折号。

有些标点符号,还要求说出其作用。

6、阅读阅读部分的分类方法很多,可以从文章的内容来复习,也可以从文章的表达方式上复习。

关于阅读的要求,作一些说明:(1)句子意思的理解。

(2)给自然段划分层次。

物权法期末考试复习复习资料重点

物权法期末考试复习复习资料重点

《物权法学》必背复习题第一章1.物权的特性:(1)对世性(主体):除物权人之外任何人,主体广泛性(2)支配性(内容):同L(2)(3)特定性(客体):物J/行为&非物质义,具体制定、存在、独立,有体动产/不动产(实现方式):负有不为侵害或妨害的消极不作为容忍义务(4)绝对性(5)排他性(效力):成立排他效力、实现上排他、对债权的优先效力、物上请求权效力(6)法定性、公示性:区别债权2.物权与债权的联系与区别:(1)联系:基础、目的交易物权. 债权,人+财产=物权------- >新物权,物权+债权=财产权、方式(债权)3.物权的排他效力:(1)涵义:物权的排他效力,是指物权相互之间的对抗效力,即一项物权排斥内容和性质与其相抵触的另一物权并存于同一标的物之上,或者得压制同一标的物上的其他物权而先行实现的效力。

包含绝对的一相斥物权之间于成立上的排他效力,也相对的f包含相容物权之间于实现上的排他效力。

(2)强弱之分:物权排他效力分为成立上的排他效力和实现上的排他效力,不存在哪种物权的排他效力绝对强或者弱的问题。

一物之上客观不得有两个直接占有与现实支配,故同以直接占有标的物为要件和权利内容的物权之间,不得并立,这是内容与性质相斥之物权在成立上的排他效力;而不以直接占有标的物为要件的两个物权之间得发生并立之情形,内容与性质相容物权之间仅存在行使和实现上的排他效力,即被法律赋予较强效力之物权得以压制、排斥效力较弱之物权而先行实现。

相容物权哪一个居于先位,取决于当事人的意志和法律规定而不仅仅是成立时间。

(3)各类物权排他效力表现:①所有权之间的排他效力。

所有权是全面支配权,有成立上的绝对排他效力,一物之上只能存在一个所有权(一物一权)。

②用益物权之间得排他效力。

用益物权是占有、使用、收益的实体支配权,具有成立上的排他性(例外:典权,非继续性地役权)。

③担保物权之间的排他效力。

担保物权是以获得标的物之交换价值为目的的价值权,除动产质权和以权利凭证交付为成立要件的权利质权之间具有成立上的排他效力,其他均为实现上的排他效力。

期末考试计划(集合15篇)

期末考试计划(集合15篇)

期末考试计划(集合15篇)期末考试计划(集合15篇)期末考试计划1一、复习目标:字:1、生字表里所有的生字组词,听写。

2、多音字组词,能正确区分所学的形近字、同音字。

3、能进一步巩固平常学习中的易错字、难记忆的字。

4、每个单元的读读写写全部都会写,听写要过关。

词:1、所有生词,书本里的,练习册里的词都要会写,会运用。

2、所有四字词语,成语牢记,听写,并会填空。

3、按照词的类型分类复习,掌握所学的词语盘点中的.词语,认读并听写这些词语。

4、复习课文中出现词语的近义词和反义词。

5、根据句意填出适当的词语。

句:1、所有日积月累里的句子全部会背,会默写,天天早读背,天天抽考。

2、所有句型之间的转换,练习册上的,卷子上的难点,弱点,3、会背诵默写日积月累中的名言警句及古诗。

4、能够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次序错乱的句子。

5、能按要求完成或改写各种句式:比喻句、拟人句、陈述句、被字句、把字句、缩句、扩句。

段:1、能正确背诵本册要求背诵的课文段落,并能按课文原形填空。

2、正确在段落中使用逗号、句号、问号、叹号、引号、分号,能给句子加上正确的标点符号。

期末考试计划2一、复习内容与目标:1、知识上:通过复习,学生能达成以下的学习目标:a、巩固12组会话,能进行较流利、顺畅的交流、诵读。

b、能够准确记住文具、人体部位、颜色、动物、食品、数字73个重点单词,并能简单地运用。

c、巩固日常交际用语、四会句型,大胆开口,发音正确:2、态度上:通过有针对性,较为系统地复习巩固,继续保持对英语学习的浓厚兴趣,树立和增强学好英语的自信心。

3、方法上:以教师辅导学生为主,结合练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积极主动探索有效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小组合作能力。

二、班级情况分析:三(1)、三(2)两个班,上课气氛都是比较活跃的,对于英语学习也表现出比较大的兴趣,自信心较强,学生课堂表现积极、主动,乐于参与,乐于表现自己,引发的热情也很高,但因此也带来了一定的困扰,“热过了头”,自觉性不强,部分学生有时课堂上管不住自己,有时会趁机捣乱,因此怎样控制好课堂纪律很重要,要有紧有松,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以语言操练、对话交流、单词巩固与试卷练习相结合,加上一帮一互助结队小组,提优补差,营造互帮互助,共同学习英语的氛围,培养他们学习英语的积极态度,使他们树立起学习英语的自信心,形成初步的英语语感,打好语音、语调基础,帮助他们具备初步的用英语进行交流的能力,也希望通过这有目的有针对性的复习计划帮助学生更好地巩固新知,提升教学质量。

六年级下期末复习知识点

六年级下期末复习知识点

六年级下学期的期末复习知识点主要包括数学、语文、英语和科学等多个学科的知识点。

以下是以每个学科为单位,介绍六年级下学期期末复习的重点知识点。

一、数学:
1.小数
a.四则运算:小数加减乘除;
b.小数与分数之间换算;
c.小数的应用:比大小、计算长、宽、高等;
d.小数的混合运算。

2.几何
a.平面图形:圆的性质、圆心角与圆周角、多边形的内角和、平行线与垂直线等;
b.空间立体:长方体、正方体、三棱柱、三棱锥、四棱锥等的计算。

3.比例与均值
a.比例的概念:比的意义、比的性质、比的应用等;
b.类型题:比例的计算、找出未知量等;
c.均值的概念:算术、几何均值的计算。

4.分数
a.分数的概念:分数的大小比较、分数的化简,分数的四则运算;
b.分数的应用:分数的加减乘除、分数的综合运用。

5.数据统计
a.统计图表的读取和绘制:表格、折线图、柱形图等;
b.数据的分析与解释:数据之间的比较、总结等。

中国近代史纲要 期末考试复习重点

中国近代史纲要 期末考试复习重点

近代史期末考试重点1、近代中国为什么会沦为西方列强侵略的对象?1、从政治上看:A、中国的封建专制制度压制商业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在国内设置重重关卡。

B、封建专制走向末期,政治上日益黑暗腐朽,社会动荡,生产遭到破坏。

2、从经济上看:A、原始的农业经济仍是经济体系的主体,商业经济的发展举步维艰,资本主义基本上被扼杀在摇篮中。

B、即使是农业的发展也是时断时续,往往是朝代初期很重视,末期就受到严重破坏。

3、从军事上看:A、中国的封建王朝发展的主要还是比较原始的军队,而西方的洋枪洋炮中国的武器根本没法对付。

B、中国的军队军纪也比不上西方,特别是清朝末期,吸食鸦片让中国的军队战斗力大大削弱。

4、从文化思想上看:A、科举制度在其后期表现出越来越大的弊端,特别是八股取士更是浪费人才;清朝大兴文字狱,压制摧残人性。

B、当西方的文人思想家哲学家在大力宣传资产阶级民主思想的时候,中国的文人还在儒家文化影响下吟诗作对、歌功颂德、编纂《四库全书》。

C、中国根深蒂固的重农轻商思想让很多人不到迫不得已时不去从事商业。

5、从对外关系上看:中国封建末期的王朝主要奉行闭关锁国的政策,打击阻碍对外贸易,导致中国人看不到也学不到外面的新东西新思想新制度,错过了一次又一次的生产技术革命的机会。

2、如何正确认识资本帝国主义侵略与近代中国社会的变化和发展?①积极影响:外国资本主义经济在客观上对中国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具有推动作用。

外国资本主义经济的侵略,使中矛盾成为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随着外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入侵,逐步破坏了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方的先进生产技术、经济制度、经营管理方法和科技人员,从而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条件和可能;随着民族矛盾的尖锐,又推动先进的中国人积极向西方学习、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大力宣主义政治、经济制度与资产阶级思想文化,并在实践上积极努力,客观上又推动了中国经济工业化、政治民主进程。

②消极影响:外国资本主义经济对中国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具有阻碍作用,这是主要的。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期末考试复习要点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期末考试复习要点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期末考试复习要点一、考试题型1、单项选择题:共10题,每题2分,共20分2、多项选择题:共5题,每题3分,共15分3、简答题:共2小题,每题15分,共30分4、材料题:共l题,15分5、论述题:共1题,20分二、考试重点:以绪论和前三章内容为主。

1、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是(坚持和发展)。

2、(联系和发展)是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

3.马克思主义最主要、最显著的特征是(实践性)4.马克思主义与旧哲学的最主要的区别是(坚持了唯物主义一元论)。

5、(是否始终站在最广大人民立场上)是判断马克思主义政党的试金石。

6、古人云:“思所以危则安矣,思所以乱则治矣,思所以亡则存矣。

”这表明(正确的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发展具有促进作用)。

7、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8、马克思的两个伟大理论发现是(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

9、设想没有物质的运动必然导致(唯心主义)。

10、把物质说成是一种或几种可直接感知的实物是(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物质观)。

11、物质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是(运动)。

12、对思维和存在何者是第一性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

13、“真理是人造的供人使用的工具”的看法是(主观唯心主义)。

14、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是(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

15、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

16、唯物辩证法体系的实质和核心是(对立统一规律)。

17、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理论来源是(德国古典哲学)。

18、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条件是(劳动力成为商品)。

19、生产关系的基础是(生产资料所有制)。

20、资本主义周期性经济危机的实质是(生产的相对过剩)。

21.英雄创造历史的唯心史观的理论出发点是(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

22.历史进步的最根本的标准是(生产力的发展)。

23、“各种经济时代的区别,不在于生产什么,而在于怎样生产,用什么劳动资料生产。

大一上学期高数期末考试重点

大一上学期高数期末考试重点

大一上学期高数期末考试重点在大一上学期的高等数学课程中,期末考试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考核,对于学生来说准备充分是必不可少的。

为了帮助同学们更好地复习和备考,本文将介绍大一上学期高等数学期末考试的重点内容。

1. 极限与连续在高等数学中,极限与连续是一个重要的基础概念,也是后续学习的基础。

在期末考试中,会涉及到极限的定义、极限的性质、函数的连续性等内容。

重点内容包括:•极限的定义与性质•极限的四则运算法则•函数的连续性与间断点的分类•利用极限的定义证明函数的连续性•无穷大与无穷小的概念与性质2. 导数与微分导数与微分是大一上学期高等数学的重要内容,对于理解函数的变化规律以及求解优化问题有着重要作用。

在期末考试中,导数与微分也是考核的重点内容。

重点内容包括:•导数与微分的定义•基本初等函数的导数公式•导数的四则运算法则•高阶导数与隐函数求导•可导函数的判定条件•微分的概念与微分形式•极值与最值及其求解方法3. 积分与不定积分积分与不定积分是高等数学中的重要概念,它们与导数有着密切的联系。

在期末考试中,会涉及到定积分与不定积分的概念、性质以及基本的计算方法。

重点内容包括:•积分与不定积分的定义•基本初等函数的不定积分表•积分的线性运算法则•分部积分法•定积分的概念与性质•牛顿-莱布尼茨公式的应用•曲线长度、曲面面积与体积计算4. 习题与应用题在复习过程中,习题与应用题的练习也是非常重要的,可以帮助巩固知识点和提升解题能力。

推荐的练习方向包括:•课本习题,着重掌握基本概念和基本计算方法•历年期末考试试题,熟悉考试形式和题型,强化对知识点的理解和应用•相关应用题,如最值问题、最优化问题等,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5. 复习建议为了更好地应对期末考试,这里还给出了一些建议:•提前规划复习时间,合理安排学习计划•多做练习题,熟悉考试题型和解题方法•系统复习重点知识点,注重理解和记忆•与同学、老师进行讨论和交流,共同解决问题•注意复习的时候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注重应用能力的培养以上是大一上学期高等数学期末考试的重点内容和复习建议。

期末考试前一周的复习计划

期末考试前一周的复习计划

期末考试前一周的复习计划•相关推荐期末考试前一周的复习计划(通用27篇)制定详细的复习计划,大家都经常写复习计划吧,在复习时我们要立足于“打实基础,有所创新。

”那么什么样的复习计划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期末考试前一周的复习计划,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期末考试前一周的复习计划篇1一、复习内容: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课文,语文知识归类分为五部分:拼音、识字、写字;词语;句子;阅读和积累;口语交际和写话。

二、复习目标:1、继续复习、巩固汉语拼音,借助汉语拼音识字、正音。

2、认识400个字,会写300个字。

要求认识的字能读准字音,结合词句等语言环境了解意思。

要求会写的字能读准字音,认清字形,了解意思,正确书写和运用。

3、能够联系上下文、生活实际和查字典理解词语的意思。

4、通过不同形式的组词练习,巩固学过的词语。

5、初步掌握和运用反义词、近义词。

6、能恰当准确地进行词语搭配。

7、能够养成主动积累好词(不同结构方式的词语,四字词等)的习惯。

8、能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句子的意思,在阅读中主动积累句子。

9、继续学习不同的句子表达方式。

疑问句、反问句、感叹句、陈述句。

10、初步学习如何将句子表达得准确、具体和生动。

11、培养阅读兴趣,能背诵指定的课文和自己喜欢的课文片段。

12、根据表达的需要学习使用逗号、句号、问号、感叹号等标点符号。

三、复习时间:6月20日—6月26日共计8个课时以单元为主线,每单元复习设计一课时,对每篇课文内容进行回顾,加深理解,有针对性地穿插字词句段的专项训练。

四、复习措施:1、紧扣专题练习和综合复习,对学生进行针对性强的查漏补缺的复习和复习指导。

2、对学生易错易忘的字词进行比较,增强学生的记忆力。

3、阅读训练的内容多样,帮助学生建构最基本的阅读概念,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4、以看图写话为核心,鼓励尝试大胆想象,旨在培养学生各异的思维方式。

5、其他综合性复习思路:A、针对学生情况,因材施教,注意学生接受能力的层次性。

教育学原理期末考试重点

教育学原理期末考试重点

教育学原理期末考试重点一、教育学的定义及发展历程•教育学的定义: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的目的、内容、方法与规律的科学。

•教育学的发展历程:教育学经历了哲学教育学、实证教育学、实践教育学三个阶段的发展。

二、教育学的基本原理•目的论原理:教育的目的是培养人的全面发展。

•人的本性论原理:人是有自己的本性和潜能的。

•社会历史论原理:教育要根据社会发展和历史变迁的需要进行调整和改革。

•教育与发展的关系原理:教育是推动社会发展和个体发展的重要力量。

三、教育学的主要内容•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教育学研究的对象包括教育的目的、教育的内容、教育的方法和教育的规律等。

•教育学的基本任务:教育学的基本任务是研究教育的规律,指导教育实践,培养高素质的教育工作者。

•教育学的研究方法:教育学的研究方法包括理论分析、实证研究、统计研究、实验研究等。

•教育学的应用领域:教育学的研究成果可以应用于教育管理、教育评价、教育改革等领域。

四、教育思想与教育学派•传统教育思想:包括儒家教育思想、佛教教育思想、道家教育思想等。

•西方教育思想:包括柏拉图教育思想、亚里士多德教育思想、罗素教育思想等。

•现代教育思想:包括启蒙运动教育思想、进步教育思想、教育人本主义等。

•国内教育学派:包括“中国教育学会”倡导的“实事求是学派”、马克思主义教育学派等。

五、教育学研究的新理论与新趋势•新理论:包括学习理论、教育评估理论、教育心理学理论等。

•新趋势:包括教育信息化、多元智能教育、个性化教育等发展趋势。

六、当代教育问题与教育改革•教育公平问题:包括城乡教育差异、贫困地区教育问题等。

•教育质量问题:包括教育教学效果、教育评价等问题。

•教育机制问题:包括教育管理体制、教师培养机制等问题。

•教育创新和改革:包括教育科技创新、教育体制改革等。

以上为教育学原理的期末考试重点内容,每个部分都包含了教育学的基本概念、理论和实践,希望同学们能够认真复习,全面掌握相关知识,顺利通过考试。

思想道德与法律修养期末考试重点

思想道德与法律修养期末考试重点

一、单项和多项选择题复习资料.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是 .(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

)2、是引领做人成才的根本方针,是提高人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的中心环节和根本要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3、理想的特性包括 .(现实性、完美性、超前性、可能性)4、信仰的两个基本的方面是。

(理想、信念)5、理想信念的基本特点有。

(思想性与实践性、时代性与阶级性、多样性与共同性)6、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基本特点是 .(现实性、科学性、崇高性、健全性)7、我们共同的理想信念是。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8、爱国主义的科学内涵是 .(对祖国的忠诚与热爱、热爱故土山河、热爱人民、热爱国家)9、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是 .(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10、人生观对于人生的方向和道路的作用主要通过体现出来.(人生目的、人生态度、人生价值)11、个人的社会价值包括。

(个人对社会的责任、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12、人际交往的基本原则有。

(平等、诚信、宽容、互助)13、道德最主要的功能有。

(调节功能、认识功能)14、是从中华民族历史上流传下来的中虎门镇道德文明的精华,是中虎门镇精神的集中体现。

15、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是 .(为人民服务)16、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原则是。

(集体主义)17、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重点是。

(诚实守信)18、社会主义的集体主义的道德要求的最高层次是。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无私奉献、一心为公)19、社会公德的基本特点有。

(基础性、全民性、相对稳定性)20、社会公德的最基本的要求是。

(遵纪守法)21、职业道德规范的基本特点有。

(规范性和专业性、可操作性和准强制性、相对稳定性和连续性)22、爱情最本质的属性是。

(丰富的社会属性,即一系列思想、文化、道德等因素)23、爱情的基本特征有。

(平等互爱性、专一排他性、强烈持久性、纯洁严肃性)24、男女恋爱过程中的基本道德要求大致包括。

高一语文期末考试复习资料高一语文期末复习重点

高一语文期末考试复习资料高一语文期末复习重点

高一语文期末考试复习资料高一语文期末复习重点高一语文期末考试复习资料一、文学常识1、戴望舒:30年代“现代派”诗人的领袖。

因成名作获得了“雨巷诗人”的美称。

2、徐志摩:现代诗人、散文家,“新月诗派”代表人物。

3、艾青:原名蒋海澄,现代著名诗人,被誉为“卓越的民族诗人”。

诗集有《大堰河》《北方》《归来的歌》等。

自传性抒情长诗《大堰河mdash;我的保姆》是艾青的成名作。

4、《烛之武退秦师》:《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尽的编年体史书,相传为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又称《左氏春秋》、《春秋左氏传》。

《左传》、《公羊传》、《谷梁传》被称作“春秋三传”。

5、《战国策》既是一部国别体史书,又是一部历史散文集。

又称《国策》,由西汉末年刘向编订。

6、词:又叫诗余、长短句、曲子词、乐府,是我国传统的诗歌中的一种特殊体裁,起源于隋唐之际,盛行于宋。

最初的词都是配合曲调来歌唱的,后来逐渐与音乐分离,成为一种纯粹的文学样式。

词根据长短来分,有小令、中调和长调三种,词的一段叫阙,也叫片。

7、鲁迅(1881-1936),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

代表作:小说集《呐喊》《彷徨》,散文诗集《野草》,散文集《朝花夕拾》,历史小说集《故事新编》,杂文集《坟》《华盖集》《华盖集续编》《而已集》《三闲集》《二心集》《南腔北调集》《伪自由书》《且介亭杂文》《且介亭杂文二编》等。

8、梁实秋,散文家、翻译家。

9、巴金,原名李尧棠,“世纪老人”,享年101岁。

他被公认为20世纪不多的几位文学大师之一,他的作品代表着20世纪中国现代文学与人文精神的颠峰。

主要作品:《灭亡》;“爱情三部曲”《雾》《雨》《电》;“激流三部曲”《家》《春》《秋》;《寒夜》,《憩园》等。

“__”中,巴金遭到了残酷的迫害。

1978年起,在香港《大公报》连载散文《随想录》mdash;mdash;“一部说真话的大书”。

10、夏衍,本名沈端先,现代剧作家,是左翼作家联盟的发起人之一。

期末考试复习内容怎么总结

期末考试复习内容怎么总结

期末考试复习内容怎么总结一、复习内容概述期末考试是对学生学习一学期所学知识的综合检验,因此复习内容十分丰富。

本文将从不同学科的角度,总结期末考试复习的主要内容。

二、语文1. 课本知识复习:重点复习课本中的文言文和现代文的篇目,包括课文的理解、句子的分析和写作技巧等。

2. 作文复习:学生应通过复习不同体裁的作文,提高写作水平,并掌握一些常用的写作技巧和表达方法。

3. 阅读理解:通过做题来提高阅读理解能力,注意抓住关键词,理清文章结构,进行合理推理。

4. 语音、词汇和语法:复习音标、词汇和语法的知识,包括词义辨析、句子成分的分析等。

三、数学1. 基础知识复习:巩固数的大小比较、小数、分数、比例、百分数等基本概念。

2. 代数与方程:复习整数、有理数、代数式、方程等知识,掌握解一元一次方程和简单的二次方程的方法。

3. 几何:复习几何图形的性质,包括直线、角度、三角形、四边形的面积和周长等计算方法。

4. 数据与统计:复习统计图的制作和解读,了解概率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四、英语1. 单词和词组:复习常见的单词和词组,包括拼写、发音和词义等。

2. 语法:复习常见的语法知识点,如动词时态、主谓一致、定语从句等,特别注意常见的易混淆词汇和用法。

3. 阅读理解:通过做题来提高阅读理解能力,注意理解关键词和句子结构,掌握常见的解题技巧。

4. 写作技巧:学习常用的写作句型和表达方法,注意逻辑和语法的正确运用。

五、化学1. 元素、化合物和混合物:复习元素的基本概念和性质,了解化合物和混合物的区别和性质。

2. 反应方程式:学习化学反应方程式的书写和平衡,理解化学反应的原理和条件。

3. 物质的浓度和溶液:了解物质的浓度计算方法和溶液的制备与性质。

4. 酸碱反应和氧化还原反应:复习酸碱反应和氧化还原反应的理论基础,了解酸碱指示剂和氧化还原反应的应用。

六、物理1. 力、功和能量:复习力的概念和分析方法,了解功和能量的关系和计算方法。

初三期末考试复习计划书(精选5篇)

初三期末考试复习计划书(精选5篇)

初三期末考试复习计划书(精选5篇)初三期末考试复习计划书篇11.语文:平时注意字词,语文书下面的注释尤其重要。

平时要注意课后古诗背诵,要熟而生巧。

平时注意散文阅读、议论文阅读。

建议:订购微型小说,每天看,考试阅读必胜!2.数学:随着化学课程的展开,数学解题方法对化学至关重要。

因此,每天你首要任务是预习,这样,不懂的第二天上课带着问题听课,绝对胜过好学生!还有,建议:订《天府数学》资料,这个资料非常好,我以前数学差得很,后来,我每天看例题,不懂在问老师。

后期数学猛进。

其实,学习数学不要想的复杂化,要渗透理解定理、概念。

3.物理:本期物理相对于初二下较容易。

难点有:密度、摩擦力、杠杆、浮力。

但是,学物理重在观察、勤思考!对于公式,一定要结合概念来。

比如浮力概念,浮力等于该物体排开液体的重力。

这个概念如果理解渗透,解题自然快。

因此,学物理一定要注重概念,初三力学重在受力分析,一定注意!4.化学:其实化学最容易。

一开始,你要注重老师做的实验,这样,培养你的学习化学兴趣,以后你学的较轻松。

到后头,离子、化合价、质量守恒定律较难,但你别想的太难,记住:学习化学也要渗透理解概念,多练习,这几个部分是最基本,特别是化合价,质量守恒。

化学公式较少,但是推断题最难。

当你学到酸碱盐一部分,一定要背熟化学反应,还要记住特别地离子鉴定方法。

次难是溶液,特别是溶解度,这个时候,你要有一定的函数思想,函数必须学好!否则,你看溶解度曲线必昏头!总之,化学不难,重在理解,你一定成功的!5.英语:呵呵,英语,其实一句话,学英语,就是学语言,学语言,一定不要忘了用嘴说。

初三英语语法主要是:被动语态、定语从句、状语从句。

学习语法别忘了分条记忆,这样,降低记忆难度。

学习英语你会发现,挺快掌握的。

6.政史:俗话:政史不分家。

不错,学政治也在学历史。

首先,政治要知道时事新闻,比如:才发生的7.6乌鲁木齐案,考试时很容易作为材料来考。

答题时,要知道要运用什么知识,比如,7.6乌鲁木齐案,要用到:祖国主权的问题、民族统一意义,违法行为的不良后果,违法犯罪的相容性,民族制度等。

教育学期末考试重点

教育学期末考试重点

教育学期末考试重点一、教育学的基本概念与原理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的理论和实践的学科,它旨在从教育的本质、目标、原则、方法等方面加深人们对教育的认识。

教育学的基本原理包括个别差异原理、社会化原理、认知发展原理等。

二、儿童和青少年发展心理学儿童和青少年的发展心理学研究儿童和青少年在不同阶段的生理、心理和社会发展。

教师需要了解儿童和青少年的发展特点,合理安排教学活动,促进其全面成长。

三、教学设计与课堂管理教学设计是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包括教学目标的确定、教学内容的选择与整合、教学方法的设计等。

课堂管理是指教师在课堂中对学生行为进行引导和管理,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四、教学评价与反馈教学评价是对学生学习情况和教学效果进行全面、客观、准确的评估。

教学反馈是对学生学习情况的反馈,通过及时给予学生评价和鼓励,促进其积极学习态度和动力。

五、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互动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是相互作用、相互依存的关系,两者间的互动对学生的成长起着重要的作用。

教师应与家长保持紧密联系,共同关注学生的发展和教育问题。

六、教育伦理与职业道德教育伦理和职业道德是教师必须具备的基本素养,它包括教师职业道德准则、教学行为规范、教师与学生关系的处理等。

教师应始终以学生的利益为出发点,保持职业操守和道德责任。

七、教育改革与创新教育改革和创新是推动教育发展的重要方式。

教育改革包括课程改革、教育管理改革等方面的变革。

创新是指教师在教育实践中不断探索和尝试新的教学方法和手段。

结语本文针对教育学期末考试,总结了教育学的基本概念与原理、儿童和青少年发展心理学、教学设计与课堂管理、教学评价与反馈、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互动、教育伦理与职业道德以及教育改革与创新等重点内容。

希望同学们能够认真复习,全面掌握相关知识,为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贡献。

祝大家取得优异的学习成绩!。

小学期末考试复习计划(5篇)

小学期末考试复习计划(5篇)

小学期末考试复习计划一、指导思想1、明确复习课的目的。

复习课是为了帮助学生系统地整理所学过的知识,使遗忘的内容得以重视,薄弱的环节得以巩固,涵盖着全部教学内容。

2、复习课过程要尊重学生。

让学生感受到爱、进步与成功,会让他们更有复习的动力。

卡耐基说过:“使一个人发挥最大能力的方法是赞美和鼓励。

”4、复习课的主动权要交给学生。

师生合作,生生合作更要密切,探究程度要更深沉。

二、复习目标:基础知识版块1、生字词:掌握本册要求学生学会的____个生字。

读准字音,认清字形,了解在语言环境中的字义,正确书写。

3、多音字:结合课文的朗读,读准多音字。

对课文中带【】的多音字,要重点复习。

阅读版块:1、有一定的速度,每分钟不少于300字。

3、能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揣摩词句的意思。

4、能把握文章的叙述顺序,领悟表达方法。

5、能理解和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6、能联系上下文,生活实际,背景资料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7、能结合阅读资料,联系生活实际独立思考,勇于发表自己的见解。

8、在理解课文的过程中,体会顿号与逗号,分号与间隔号的不同用法。

9、扩展自己的阅读面,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____万字。

习作版块:2、能按一定的顺序写,根据表达需要分段叙述。

3、做到语句通顺,不写错别字,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4、书写规范,5、养成想清楚再写和写后认真修改的习惯。

新理念:即减少头绪,加强综合,引导学生积累语言,感悟语言,运用语言,着力于培养学生的语文素三、复习措施:新内容:即依据大修订教科书,并适当想课外拓展,以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为经,以识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和语文实践为纬,组织复习内容。

新教法:即从学生已有知识基础出发,从课文入手,引导学生主动复习,多读书,多积累,精做题,做好题,举一反三,掌握规律。

四、复习方法:分为:听写训练、基础知识、积累运用、阅读、写作等五个部分。

1、听写训练、基础知识穿插在每节课中进行复习。

通信原理期末考试复习重点总结(完整版)

通信原理期末考试复习重点总结(完整版)

《通信原理》考试重要知识点第1章绪论掌握内容:通信系统的基本问题与主要性能指标;模拟通信与数字通信;信息量、平均信息量、信息速率。

熟悉内容:通信系统的分类;通信方式。

了解内容:通信的概念与发展;1.1---1.3基本概念1、信号:消息的电的表示形式。

在电通信系统中,电信号是消息传递的物质载体。

2、消息:信息的物理表现形式。

如语言、文字、数据或图像等。

3、信息:消息的内涵,即信息是消息中所包含的人们原来不知而待知的内容。

4、数字信号是一种离散的、脉冲有无的组合形式,是负载数字信息的信号。

5、模拟信号是指信号无论在时间上或是在幅度上都是连续的。

6、数字通信是用数字信号作为载体来传输消息,或用数字信号对载波进行数字调制后再传输的通信方式。

它可传输电报、数字数据等数字信号,也可传输经过数字化处理的语声和图像等模拟信号。

7、模拟通信是指利用正弦波的幅度、频率或相位的变化,或者利用脉冲的幅度、宽度或位置变化来模拟原始信号,以达到通信的目的。

8、数据通信是通信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相结合而产生的一种新的通信方式。

9、通信系统的一般模型10、按照信道中传输的是模拟信号还是数字信号,可相应地把通信系统分为模拟通信系统和数字通信系统。

11、模拟通信系统是传输模拟信号的通信系统。

模拟信号具有频率很低的频谱分量,一般不宜直接传输,需要把基带信号变换成其频带适合在信道中传输的频带信号,并可在接收端进行反变换。

完成这种变换和反变换作用的通常是调制器和解调器。

12、数字通信系统是传输数字信号的通信系统。

数字通信涉及的技术问题很多,其中主要有信源编码/译码、信道编码/译码、数字调制/解调、数字复接、同步以及加密等。

13、数字信道模型14、通信系统的分类1、按通信业务分类分为话务通信和非话务通信。

2、根据是否采用调制,可将通信系统分为基带传输和频带(调制)传输。

3、按照信道中所传输的是模拟信号还是数字相应地把通信系统分成模拟通信系统和数字通信系统。

小学期末复习计划安排表

小学期末复习计划安排表

小学期末复习计划安排表一、复习目标通过系统的复习,巩固本学期所学的知识,查漏补缺,提高解题能力和应试技巧,确保在期末考试中取得理想的成绩。

二、复习内容1、语文字词:复习课本中的生字词、多音字、近义词、反义词等。

句子:复习把字句、被字句、陈述句、反问句、扩句、缩句等句式的转换。

阅读理解:复习常见的阅读题型和答题技巧,如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理解文中重点词句的含义等。

作文:回顾本学期的写作主题,积累好词好句,练习写作不同类型的作文。

2、数学数与代数:复习整数、小数、分数的概念、运算定律和四则运算。

图形与几何:复习常见图形的特征、周长、面积和体积的计算。

应用题:复习行程问题、工程问题、平均数问题等常见应用题的解题方法。

3、英语单词:复习课本中的单词,包括拼写、读音和词义。

语法:复习一般现在时、现在进行时、一般过去时等时态的构成和用法。

句型:复习日常交际用语、特殊疑问句、祈使句等句型的运用。

阅读理解:练习阅读英语短文,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三、复习时间安排1、第一阶段(两周)语文:每天背诵一定量的生字词和古诗词,做一些句子练习和阅读理解题目。

数学:每天做一定量的计算练习,复习基本概念和公式,做一些基础题型的练习。

英语:每天背诵一定量的单词和句型,听读英语课文,做一些语法练习。

2、第二阶段(一周)语文:进行专项复习,如阅读理解、作文等,针对自己的薄弱环节进行有针对性的练习。

数学:进行综合练习,做一些模拟试卷和历年真题,提高解题速度和准确率。

英语:进行听力和口语练习,做一些阅读理解和写作练习。

3、第三阶段(一周)语文:复习错题,加强对重点知识的记忆,进行模拟考试。

数学:复习错题,总结解题方法和技巧,进行模拟考试。

英语:复习错题,背诵重点单词和句型,进行模拟考试。

四、复习方法1、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合理安排时间,避免过度疲劳。

2、采用多种复习方法,如背诵、默写、做题、讲解等,提高复习效果。

3、建立错题本,将平时做错的题目整理出来,反复练习,加深印象。

毛概期末考试重点资料1-7章

毛概期末考试重点资料1-7章

毛概期末考试重点复习资料1-7章第一章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就是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

(1)就是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际问题。

(2)就是把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经验和历史经验提升为理论。

(3)就是把马克思主义植根于中国的优秀文化之中。

二、科学发展观的主要内容?科学发展,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意义。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指引着党和人民的伟大事业不断取得胜利。

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提供了凝聚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强大精神支柱。

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倡导和体现了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和优良学风,不断开拓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境界。

四、新时期进步原因。

新时期依赖我们取得的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集中到一点,就是高举中国特设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党的十七大对改革开放30年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做出最新概括,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

”中国特设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

我们之所以能取得如此伟大的成绩是因为我们高举中国特设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六、毛泽东思想形成和发展的过程。

1.1921~1927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萌芽阶段。

1927~1935土地革命时期,形成阶段。

毛泽东以马列主义为指导,在理论上论证了中国革命的新道路,标志毛泽东思想开始形成。

2.1927~1935抗日战争时期,成熟阶段。

毛泽东总结中国革命经验,阐述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论证了党在民主革命时期的政策和策略。

3.1945~1959解放战争和新中国成立后,发展阶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复习应考指南共分三个部分:一、复习应考基本要求二、复习应考资料及其使用三、复习应考重点范围辅导一、复习应考基本要求本学科是中央电大开放教育本科行政管理本科的必修课,课程结业考试实行全国统一考试。

(一)考试范围见中央电大“期末复习指导”各章的考核知识点及考核要求(二)考试形式闭卷笔试;考试时间:90 分钟(三)试题类型1、单项选择题2、多项选择题3、填空4、名词解释5、简答题6、论述题二、复习应考的资料及其使用(一)平时作业:考试时约占30%的内容(二)中央电大期末复习指导(三)《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学习指导书》三、特别提示及强调:(一)上述强调的三种复习资料缺一不可,共同构成期末考试内容。

(二)中央电大期末复习指导中的综合练习P19——P43 应是复习考试重点。

本书P44——P62 有综合练习的部分答案。

但名词解释被略。

(三)中央电大“期末复习指导“中综合练习的名词解释答案如下:(以下页码为教材页码)一章:1、P4 2、P2 3、P10——P114、P45、P66P67、P68、P9——-二章:1、P182、P19- k三章:1、P242、P263、P29四章:1、P302、P303、P394、P395、P396、P39六章:1、P552、P57七章:1、P59八章:1、P62九章:1、P682、P723、P694、P705、P706、P707、P708、P709、P7010、P7611、P7612、P77十章:1、P782、813、P824、P83十一章:1、P882、P994、P2635、司法变更权——是法院为了有效监督和制约行政机关行使行政权而具有的一种权利,是行政 审判权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十二章: 1、P272二十三章: 1、P258 2、P289 3、 P287 4、 P286 二十四章:1、P2922、P2923、P2924、P2955、P304二十五章: 1、P316 2、诉讼阻却— —指由于某些特定原因使诉讼过程不能按正常诉讼程序进行审判和裁判。

3、P3244、 P3295、P3656、执行阻却——法院在执行过程中因出现法定事由而暂时停止或终结执行的制度十二章: 1、P1192、P1193、P1154、P1175、P1196、P1207、P127十三章: 1、P1292、P1383、P139十四章: 1、P140十五章: 1、P150 2、P157 3、P155 4、P156 5、P157十六章: 1、P183 2、P186 3、P1804、P190十七章: 1、P195 2、P195 3、P196十八章: 1、P200 2、P201 3、P201十九章:1、P2032、P2063、P2074、P2085、P2096、P2107、P212二十章: 1、P249 2、P2233、P2374、P249—— P250二十一章 :1、P2622 、 P2653 、 P269— —P2707 行政诉讼强制措施——法院对防碍诉讼的行为采取的强制措施,包括:训诫、责令具结悔过、罚款及司法拘留。

8、执行回转——案件标的之一或全部执行完后,原据以执行的判决书被撤消,由法院对已被执行的财产重新采取执行措施,恢复自执行开始时状况。

9、再执行——执行程序结束后,因发生某些特殊情况需要再次执行。

二十六章:1、P333 2、P336 3、P354 4、P349 5、P351 6、P352二十七章:1、P357 2、P362 3、P364 4、P357 5、P3586、P3597、P359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期末复习(1)复习、作业讲评(知识概要、重点、难点、疑点、易混易错点)第一个知识点:行政法的基本原则行政法有两个基本原则,即行政合法性原则和行政合理性原则。

行政合法性原则是行政法治原则的核心内容。

它是指行政权力的设立、行使必须依据法律,符合法律要求,不能与法律相抵触。

行政合法性原则要求行政主体必须严格遵守行政法律规范的要求,不得享有行政法规范以外的特权,超越法定权限的行为无效;违法行政行为依法应受到法律制裁,行政主体应对其行政违法行为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行政合法性原则包括实体合法和程序合法两方面的内容。

行政程序合法包含三方面的内容:1、任何人不能成为审理自己案件的法官。

2、行政机关在裁决行政纠纷时不能偏听偏信,应当给与当事人同等的辩论机会。

3、决定对当事人不利的事务时,应预先通知当事人并给其发表意见的机会。

行政合法性原则应包括以下三个具体要求:1、任何行政职权都必须基于法律的授予才能存在。

2、任何行政职权的行使应依据法律、遵守法律,不得与法律相抵触。

---不得违法行政,滥用职权,越权行为3、任何行政职权的授予和委托及其运用都必须具有法律依据,符合法律宗旨。

---只能是法律和法规(全国人大及其常委、国务院颁布的),而不能是规章(其他部门颁布的规章不能成为行政委托和授权的依据)等。

行政合法性原则者三方面的具体内容要求行政主体应严格依法办事,行政管理活动应有法可依,严格按照法律规范进行。

行政合理性原则是行政法治原则的另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它是指行政机关不仅应当按照找法律、法规规定的条件、种类和幅度范围做出行政决定,而且要求这种决定应符合法律的意图和精神,符合公平正义等法律理性。

行政合理性原则是基于实际行政活动的需要而存在的。

任何法律都是有限度的,尤其是规范行政活动的法律。

主要表现在:1、法律不可能规范全部行政活动。

2、法律对行政活动的规范,应留出一定的余地,以便使行政机关根据具体情况灵活处理。

如果法律对行政活动规定得面面俱到,毫无裁量余地,则最终可能导致行政机关束手无策。

行政合理性原则的具体要求主要有:1、行政行为的动因应符合法律目的。

2、行政行为应建立在正当考虑的基础上,要有正当的动机。

3、行政行为的内容应合乎情理。

行政合法性原则和行政合理性原则共同构成行政法治的原则。

合法性原则主要解决行政合法问题,合理性原则解决行政是否适当的问题。

相关作业题:形成性考核册小论文第1 题。

第二个知识点:行政主体的特征行政主体是享有国家行政权力,能以自己的名义从事行政管理活动,并独立承担由此产生的法律责任的组织。

行政主体具有以下特征:一、行政主体是享有国家行政权力,实施行政活动的组织。

二、行政主体是能以自己的名义行使行政权的组织。

三、行政主体是能够独立对外承担其行为所产生的法律责任的组织。

相关作业题:形成性考核册小论文第1 题。

第三个知识点:行政救济的途径行政救济主要有三种途径:行政复议、行政诉讼和行政赔偿。

行政复议是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行政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按照法定的程序和条件向作出该具体行政行为的上一级行政机关提出申请,由受理申请的行政机关对具体行政行为依法进行审查并做出处理决定的活动。

行政诉讼是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行政机关和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依法定程序向人民法院起诉,人民法院在当事人及其他诉讼参与人的参加下,对具体行政行为的合法性进行审查并作出裁决的制度。

行政赔偿是行政主体及其工作人员,在行使行政职权过程中,因其行为违法而侵犯了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并造成了损害,由行政主体给予赔偿的法律制度。

相关作业题:形成性考核册小论文第1题。

答题时要注意:1、行政赔偿是国家赔偿的一种。

实践中有人常常会把国家赔偿和国家补偿搞混淆,其实二者的区别在于前提不同,前者的前提是行为违法,后者的前提则是行为合法。

2、分清行政复议与行政诉讼的几种关系:选择型,复议前置型,复议终局型。

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是行政法上两个基本的救济制度和纠纷解决机制,是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维护其合法权益的重要途径。

二者在为行政相对人和利害关系人提供救济方面都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有关行政复议与行政诉讼的考查也是历年来常识部分的重中之重。

为此,考生出了要掌握基本的法律制度外,还需要理清制度之间的关系,尤其是行政复议与行政诉讼的衔接问题,更应熟练掌握。

一、行政复议与行政诉讼的共同(1 )都是因具体行政行为而引起;(2)都是以解决行政争议为直接目的;(3)都是以对具体行政行为的合法性审查为核心;以独立行使职权为保障;复议或诉讼均不停止具体行政行为的执行;(4 )都不适用调解。

二、行政复议与行政诉讼的衔接我国法律在行政复议与行政诉讼的衔接上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一)复议选择型即由行政相对人在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之间自由选择,在选择了行政复议之后如对复议决定不服仍可提起行政诉讼。

我国绝大多数法律、法规是这样规定的。

考生需要注意复议结束后应如何起诉的问题,这主要分为四种情形:(1)复议机关作出维持原具体行政行为的决定,告原机关;(2)复议机关作出变更原具体行政行为的决定的,告复议机关;(3)复议机关不予受理,既可以告复议机关,也可以告原机关;(4)复议机关不予答复的,既可以告复议机关,也可以告原机关。

(二)复议前置型即行政复议是行政诉讼的必经程序,行政相对人必须先向行政机关申请复议,如不服复议决定,才能再提起行政诉讼;适用于:有关自然资源的所有权或使用权争议的行政裁决;有关纳税数额争议的行政征收考生仍需注意复议结束后应如何起诉的问题,这主要分为以下四种情况:(1)复议机关作出维持原具体行政行为的决定,告原机关;(2)复议机关作出变更原具体行政行为的决定的,告复议机关; (3)复议机关不予受理的,只能告复议机关;(4)复议机关不予答复的,只能告复议机关。

(三)行政复议为终局裁决这主要有两种情形:(1)法律规定相对人可以在复议和诉讼两者之间作出选择。

选择了行政复议就不能再提起行政诉讼。

如中国公民《出境入境管理法》和《外国人入境出境管理法》都规定被公安机关依法律处罚,对处罚不服,可选择行政复议,也可选择行政诉讼,若选择行政复议,复议裁决则为终局裁决,不能再提起行政诉讼。

(2)法律规定只能复议,复议裁决就是终局裁决,不能提起行政诉讼,如《商标法》就规定,对申请注册商标中的行政争议,商标评审委员会有终局裁决权。

三、行政复议与行政诉讼的区别(1)性质不同。

行政复议是一种行政行为;行政诉讼属于司法行为。

(2)受理机关不同。

行政复议的受理机关一般是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所属的人民政府或其上一级主管部门而受理行政诉讼的机关则是人民法院。

(3)受理范围不同。

人民法院所受理的行政案件,只是行政相对人或利害关系人认为行政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侵害其合法权益的案件。

而复议机关所受理的则既有行政违法的案件,也可以有行政不当案件。

凡是能够提起行政诉讼的行政争议,行政相对人都可以向行政机关申请复议,而法律规定行政复议裁决为终局决定的,当事人不得提起行政诉讼。

(4)审查力度不同。

人民法院只审查具体行政行为的合法性而一般不审查其是否适当,复议机关不仅审查具体行政行为是否合法,而且还要审查其是否适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