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史考题
中国文化史期末考试题及答案
中國文化史期末考試題班級座號姓名:範圍:中國文化史全冊一‧單一選擇題:(40題,每題1分)1.自印刷術發明以後,雕版刻印經典皆採用印刷用標準字體,使用達千餘年至今不變,請問這種漢字的書體是(A)小篆(B)隸書(C)楷書(D)草書。
2.十九世紀末,田賦在清政府財政收入中比例大為下降,而關稅,釐金,鹽稅三項收入大增,佔財政收入百分之六十。
請問關稅大增應始自於何時?(A)康熙年間(B)雍正年間(C)乾隆年間(D)光緒年間。
3.西晉的「世兵制」為了確保兵源,士兵及其眷屬均納入軍戶中,與民戶分離,並且世代為兵。
請問歷代兵制中與「世兵制」規定最吻合的是:(A)唐朝府兵制(B)中唐募兵制(C)宋代禁兵(D)明代衛所制4.隋及唐初「山東」及「關隴」世族勢力仍強,哪一事件之後,世族衣冠蕩然無存,宗族力量大為萎縮?(A)武后刻意催折(B)科舉的盛行(C)安史之亂(D)黃巢之亂。
5.後漢書記載:「光武皇帝搵數世之失權,忿彊臣之竊命,矯枉過直,政不任下,雖置三公,事歸臺閣。
自此以來,三公之職,備員而已。
」這種「人治色彩」濃厚,又破壞體制的作為是始自何時?(A)漢高祖(B)呂后(C)漢武帝(D)王莽。
6.金屬貨幣出現後,銅錢長期以來皆為中國之主要貨幣,但何時卻因銅錢缺乏,而出現何種新品?(A)王莽時,廢五銖錢(B)唐憲宗時的飛錢(C)宋代發行紙幣(D)明清時發行銀碇。
7.台北故宮博物院藏有一在山西省夏縣西陰村出土的蠶繭,此蠶繭經研究乃經過人工切割。
其意義為何?(A)證明當時蠶已由人類養殖,並有相當數量(B)表示當時的鐵器文明相當發達(C)證明當時先民普遍穿著絲衣(D)證明西陰村為夏代文化遺址。
8.小說中「李四平時是篤實敬業的農民,日子倒也過的其樂融融。
這日女兒巧嬌將遠嫁百里外的陳家,卻因為被巡檢司盤查到沒有路引而送官嚴辦,一場喜事也因此耽擱了,讓張三後悔不已。
」請問哪一制度實施後,李四就不會有此困擾了?(A)租庸調法(B)兩稅法(C)一條鞭法(D)攤丁入地。
中国文化史(台湾高三)历届考题(含解析)
高三上中国文化史第一章历届考题1、( D ) 目前发现的中国新石器农业遗址,时间较早者,聚落内除了某个大型房舍外,鲜少其它类型的建筑遗址。
但是,时间愈晚的遗址,除了该类大型房舍外,在大型房舍四周分散着数量不等的小型建筑;而且越到后来,这种小型建筑的数量越多。
关于此一变化,以下说明何者最为适当(A)族长权威的萎缩(B)族长权威的扩张(C)财产公有制强化(D)私有财产制萌芽【93指定科目考试】解析:新石器时代早期聚落的形态,多是以一大型房舍为主体,其它小屋则以此大屋为中心分布,而且数量不多,说明当时公共事务的重要性,为公有制的社会。
到了新石器时代晚期,聚落中的小型建筑越来越多,代表公共事务的重要性逐渐降低,公有制已逐渐转型为私有财产制。
2、( D ) 老师介绍这幅古意盎然的书法艺术,内容以词的形式,描述作者的心情,并要同学讨论其可能的时代。
请问何人的说法较为正确?(A)这是甲骨文,但商代以后不用,这应当是商代的作品(B)这是汉代的隶书,商代也没有纸张,这应当是汉代的作品(C)这是汉代的隶书,但汉代没有发展出词的文学形式,这应当是宋代的作品(D)这是甲骨文,但宋代对甲骨文并没有认识,这应当是民国初年的作品【91指定科目考试】3、( C ) 故宫博物院举办三星堆文物展,在展出的古文物里,最受瞩目的是过去未曾出土、造型特殊的青铜铸造面具与人头像,提供我们对古代青铜文明的深入认识。
以下有关中国古代青铜器的叙述,何者适当?(A)先秦诸文明普遍使用青铜器,可以推断中国古代文明的发展是单一文明中心向外扩张的过程(B)孔子说:「在礼,不在鼎。
」说明青铜器是实用的工具,而且是不分阶层、普遍使用的器具(C)由于华北未曾出现青铜面具与人像,可以推论三星堆文明与黄河古文明间,属于多元发展关系(D)殷商时期,青铜器已经取代木制、石制器具,大量使用在农业的生产上【89日大(社)】解析:(A)中国古代文明是多元发展;(B)不是实用工具,是珍贵的器具;(D)商代的青铜器仍是珍贵的器具,以礼器为多,没有用在农业。
高三历史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试题
高三历史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试题1.(1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在传统文化和现代化的关系以及传统文化该如何发展以适应现代化进程的问题上),有学者认为,“儒家重道德”、“墨家尚功利”、“法家重法权”、“道家重自然”等传统都与现代社会的发展相适应。
……应该“改变传统原有模式,将其中有生命力的因素加以改造和重新组合,使之与现代化有机地融为一体,成为现代文明的组成部分”。
也有学者认为,传统文化中有重农抑商的观念、因循守旧的意识、泛道德主义,官贵、人治等观念,这些与现代化相冲突。
“中国的传统文化不可能直接通向现代化,跟现代化扯不上关系”,“传统文化不如西方文化”。
--杨宁一《历史学习新视野、新知识》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评价材料中关于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化发展关系的一种或两种观点。
(12分)(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答案】参照solo评分法【解析】本题是全国新课标文综卷历史考题的特色题目,旨在真正的选拨出具有历史学科素养的学生。
该类题的一般解题思路是:概括材料观点和信息,对材料观点进行正确或错误的判断,然后结合教材提供的历史事实进行例证式的分析和评价,或者是对材料里某种观点的个性认识。
同时建议学生一定注意要求是材料里的信息还是教材的信息作为说明的依据。
最后学生一定要注意括号内的具体要求,是一个观点还是多个观点的评析。
就本题而言,评价材料中关于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化发展关系的一种或两种观点,首先应该根据材料概括出观点,然后找到最适合自己写的观点进行评价,当然评价得分两方面。
学生做此类题一定要将史实和观点结合紧密,不可简单一笔带过,一定要有严密的逻辑推理。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化发展关系(古今结合)。
2.截止2012年12月已有400所孔子学院遍布世界各地,成为各国人民认识中华文化和当代中国的窗口。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史记·孔子世家》记载,有许多同时代的隐士对于“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孔子极尽嘲笑之能事,或讽刺他“四体不勤,五谷不分”;或嘲笑他“自腰以下不及禹者三寸,垒垒若丧家之犬”等。
《中国文化史》期末复习题
《中国文化史》期末复习题一、填空题1.中国文化的一般特征,应包括它的广泛性、、平和性及等。
2.人类最早创造的原始物质文化是;新石器时代标志:是出现了磨制工具、农业、养畜业和。
3.研究表明,中华民族的远祖分为三大文化集团,即、东夷集团和。
4.战国诸子中提出“尚贤”、“尚同”的主张是;认为“虚己以游世”是人生最高境界的是。
5.玄学就是魏晋时期以为骨架、糅合以代替烦琐且已衰微的两汉经学、具有高度抽象的思辨形式的一种哲学思潮。
6.中国传统文化是一种以“求善重德”为志趣的文化,这与古希腊以“求真重智”的文化各成一格。
7.研究表明,中华民族的远祖分为三大文化集团,即、东夷集团和。
8.冠礼又叫成年礼,这一礼俗形成于时期。
通常主要在士以上社会阶层中举行。
9.中国古代最长的一首抒情诗是______ ;_______的诗歌真实地反映了安史之乱前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被公认为“诗史”。
10.以“经”专指儒家经典,是在西汉时;为激励士人专心儒学,他还推行了“”的选官制度。
11.中国古代最长的一首抒情诗是《__ ___》;_______的诗歌真实地反映了安史之乱前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被公认为“诗史”。
12.魏晋南北朝时期门阀制度的政治基础是;经济基础是。
13.儒、佛、道三教并行不悖的历史时期是;此期还出现了我国第一部系统的史评专著《》。
14.理学思想的创立者是;南宋时将这种学术思想推演到政治哲学的学者是。
15.黄宗羲提出治学的主要目的就是;其在政治、法律思想方面最举代表性的著作是《》。
16.孔子以鲁国史事为基础编成的《》一书,标志着严格意义上史学的诞生;我国历史上第一部史学理论专著是唐朝刘知己的《》。
17.战国时期提出“白马非马”、“坚白论”的公孙龙是的代表人物,汉武帝时期提出“独尊儒术”建议的著名学者是。
18.汉代实行的选官制度是,魏晋南北朝时期则是。
19.南北朝时佛教唯心主义盛行,以为首的唯物主义者针对佛教的神不灭论进行了批判,其著作为《》。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模拟试题和答案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模拟试题和答案(一)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 清朝皇帝亲行开耕礼的文物藏品,现保存在北京的()A. 日B. 月坛C. 天坛D. 地坛答案:D2. 有历史记载的从事汉字规范的第一人是()A. 黄帝B. 仓颉C. 太史籀D. 许慎答案:B3. 《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化的初步研究》一文的作者是()A. 高士奇B. 钱学森C. 茅以升D. 竺可桢答案:D4. 商朝的鼎盛时期是()A. 太甲时期B.武丁时期C. 盘庚时期D. 祖辛时期答案:B5. 我国制盐业的迅速发展是在()A. 春秋B. 战国C. 秦代D. 汉唐答案:D6. 表明中国传统社会中央集权管理体制成熟的是()A. 宗法制的确立B. 分封制的确立\C. 三公六卿制的确立D.三省六部制的确立答案:D7. “天人之分”观点的提出者是()A. 荀子B. 董仲舒C. 刘禹锡D. 张载答案:A8. 在明朝,与著名的西方传教士利玛窦有过来往的思想家是()A. 王阳明B. 王艮C. 李贽D. 颜均答案:C9. 中国科举制度成熟的时期是()A. 汉朝B. 曹魏C. 隋朝D. 唐宋答案:D10. 钟敬文提出“中国民族的传统文化可以分为三种干流”,即上层文化、中层文化、下层文化。
又将中下层文化归纳为( A )A. 民俗文化B. 市民文化C. 娱乐文化D. 工艺文化11. 在中唐思想界打出“攘斥佛老”大旗的代表人物是( A )A. 韩愈B. 柳宗元C. 刘禹锡D. 白居易12. 东汉学者郑玄解释说,“道”是宽多少的路( C )A. 八尺B. 十二尺C. 十六尺D. 二十尺13. 在古代,分隔着东方与西方两大文明世界的高原是( C )A. 青藏高原B. 云贵高原C. 帕米尔高原D. 蒙古高原14. 中国科举制度的雏形是( B )A. 九品中正制B. 汉代察举制度C. 门阀士族制D. 世卿世禄制度15. 道教的基本教义是( A )A. 长生久视、全性葆真B. 性净自悟、普渡众生C. 死生有命、富贵在天D. 修心养性、明心见性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有二至四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中国文化史期末考试题及答案
中國文化史期末考試題班級座號姓名:範圍:中國文化史全冊一‧單一選擇題:(40題,每題1分)1.自印刷術發明以後,雕版刻印經典皆採用印刷用標準字體,使用達千餘年至今不變,請問這種漢字的書體是(A)小篆(B)隸書(C)楷書(D)草書。
2.十九世紀末,田賦在清政府財政收入中比例大為下降,而關稅,釐金,鹽稅三項收入大增,佔財政收入百分之六十。
請問關稅大增應始自於何時?(A)康熙年間(B)雍正年間(C)乾隆年間(D)光緒年間。
3.西晉的「世兵制」為了確保兵源,士兵及其眷屬均納入軍戶中,與民戶分離,並且世代為兵。
請問歷代兵制中與「世兵制」規定最吻合的是:(A)唐朝府兵制(B)中唐募兵制(C)宋代禁兵(D)明代衛所制4.隋及唐初「山東」及「關隴」世族勢力仍強,哪一事件之後,世族衣冠蕩然無存,宗族力量大為萎縮?(A)武后刻意催折(B)科舉的盛行(C)安史之亂(D)黃巢之亂。
5.後漢書記載:「光武皇帝搵數世之失權,忿彊臣之竊命,矯枉過直,政不任下,雖置三公,事歸臺閣。
自此以來,三公之職,備員而已。
」這種「人治色彩」濃厚,又破壞體制的作為是始自何時?(A)漢高祖(B)呂后(C)漢武帝(D)王莽。
6.金屬貨幣出現後,銅錢長期以來皆為中國之主要貨幣,但何時卻因銅錢缺乏,而出現何種新品?(A)王莽時,廢五銖錢(B)唐憲宗時的飛錢(C)宋代發行紙幣(D)明清時發行銀碇。
7.台北故宮博物院藏有一在山西省夏縣西陰村出土的蠶繭,此蠶繭經研究乃經過人工切割。
其意義為何?(A)證明當時蠶已由人類養殖,並有相當數量(B)表示當時的鐵器文明相當發達(C)證明當時先民普遍穿著絲衣(D)證明西陰村為夏代文化遺址。
8.小說中「李四平時是篤實敬業的農民,日子倒也過的其樂融融。
這日女兒巧嬌將遠嫁百里外的陳家,卻因為被巡檢司盤查到沒有路引而送官嚴辦,一場喜事也因此耽擱了,讓張三後悔不已。
」請問哪一制度實施後,李四就不會有此困擾了?(A)租庸調法(B)兩稅法(C)一條鞭法(D)攤丁入地。
中国历史文化知识考核试题题库及答案
中国历史文化知识考核试题一、判断题1.新石器时代人类发明了农业,开始使用陶器。
()[单选题] *A.正确√B.错误2.北京人生活在距今70万~20万年前,已发现6个头盖骨和属于40个男女个体的人体化石、10多万件石器和长期使用天然火的痕迹。
()[单选题] *A.正确√B.错误3.据分析,北京人身体进化不平衡,呈现四肢先进、头部原始的特征,这是劳动创造人的生动证明。
()A.正确√B.错误4.《史记》“天有列宿,地有州域”指天上的星宿与地上的州郡是对应的,天象的变化预示着人事的吉凶。
()[单选题] *A.正确√B.错误5.寅时对应的时间是1~3点()。
[单选题] *A.正确B.错误√6.古代帝王、诸侯、高官死后,朝廷根据他们生平事迹给予的称号称为谥号,目的是褒贬善恶。
()[单选题] *A.正确√B.错误7.二十四节气中,立春后的第一个节气是春分。
()[单选题] *A.正确B.错误√8.旧石器时代出现氏族组织前期母系氏族,后期发展为父系氏族。
()[单选题] *A.正确B.错误√9.北京人遗址发掘表明北京人身体进化已经达到与现代人基本相似的程度,并出现了人种分化。
()A.正确B.错误√10.北京人遗址已发现10多件石器和长期使用天然火的痕迹。
()[单选题] *A.正确√B.错误11.仰韶文化的文化特征为种植水稻、使用黑陶、修建干栏式建筑。
()[单选题] *A.正确B.错误√12.龙山文化有山东龙山文化、陕西龙山文化和河南龙山文化等亚型,其轮制的黑陶薄如蛋壳,十分精良。
()[单选题] *A.正确√B.错误13.中国古代农业兴旺,于是产生了对土地和谷物的崇拜,即社稷崇拜。
()[单选题] *A.正确√B.错误14.传说“五帝”的产是严格按照“传贤”的原则民主推选的,也可以世袭,叫作“禅让”。
()[单选题] *A.正确B.错误√15.夏朝传说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
()[单选题] *A.正确√B.错误16. 商周青铜器上常有铭文,周器字数少,商器字数多。
中国文化史》试题一
《中国文化史》试题一、填空题1.文化三现象包括__ 、____ 和 __ 。
2.中国多元文化的形成经历了______ 、______ 、________ 和 _______ 四个时期。
3.宗法制形成于—代,—代以后名存实亡。
4.古代世界中比较完善的选官制度是中国的______ 。
5.思维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6.中国文化以汉为界,前为利用“_____ ”拓疆期,后为利用“________ ”交流期。
7.秦以后,中国国家体制的“法治”主要表现在:⑴ ____________ ——以国家之法的形式确定统治秩序;⑵___________ ——考试选官。
8.古代世界中较为完善的“官僚制”是中国______ 朝的_________ 制。
9.周易揭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0.在中国哲学发展的高峰期,即宋明时期,哲学已进入探讨哲学_______ , 即“_______________ ”时期。
11.人性论是中国__________ 的主要理论之一。
12.古代人性论中,影响较大的有______ 的“性善论”、 _______ 的“性恶论”及___________ 的“性三品说”。
13.把世界本原当作哲学问题进行系统讨论的起始者是北宋的_________ 。
14.名家公孙龙的“白马非马”说,前一个“马”指的是 ______ ,后一个“马”指的是 _______ 。
15.宗教历史可分为__________ 和___________ 两个阶段。
16.中国传统宗教观包括_________ 、__________ 和_________ 。
17.佛教汉化的原因及表现在⑴_____ 、⑵__________________ 、⑶ ___________ 、⑷___________ 。
18.道教信仰的基本特征有⑴__________ :⑵_____________ :⑶ ___________ 。
中国古代史文学、历史常识试题及参考答案
中国古代史文学、历史常识试题及参考答案中国古代史1.考古发掘的遗址实物是研究历史的第一手资料。
最.能证明“中国是水稻的故乡”的遗址是( )。
A.北京周口店遗址B.河姆渡遗址C.半坡遗址D.大汶口遗址2.某同学利用暑假准备实地考察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遗址,他应该去( )。
A.陕西省B.北京市C.云南省D.浙江省3.西汉太中大夫东方朔撰文上书汉武帝,所用竹简需要两人抬进宫。
以后改变这种携书不方便现象首次得益于发明了( )。
A.雕版印刷术B.活字印刷术C.造纸技术D.制墨技术4.中国丝织品从长安出发,经河西走廊和新疆,西亚,到大秦。
这条丝绸之路开通于( )。
A.战国时期B.西汉C.东汉D.宋朝5.小明想了解我国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的统治情况,你会向他推荐( )。
A.夏朝B.商朝C.西周D.秦朝6.实现西汉王朝政治、经济、军事和思想的大一统,西汉王朝进入鼎盛时期的皇帝是( )。
A.汉高祖B.汉文帝C.汉武帝D.汉景帝7.能够种植粟,制造彩陶,居住在半地穴式房子里的原始居民是( )。
A.元谋人B.北京人C.河姆渡人D.半坡人8.傲视群雄,兼并六国,统一了文字、货币、度量衡,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中央集权封建国家的帝王是( )。
A.秦始皇B.汉武帝C.隋文帝D.成吉思汗9.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记》,记述了我国古代( )。
A.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时期的历史B.从夏朝到三国时期的历史C.从商朝到唐朝时期的历史D.从战国到五代时期的历史10.史载:“封建亲戚,以藩屏周”“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
这反映了西周( )。
A.实行禅让制B.实行分封制C.确立世袭制D.推行郡县制11.某同学在活动课上说出的下列观点,其中属于儒家学派的是( )。
A.仁者爱人,为政以德B.兼爱,非攻C.知己知彼,百战不殆D.后代总要胜过前代12.纸发明后极大地推动了人类文明的进步,现在已知纸最早出现于( )。
A.秦朝B.西汉C.东汉D.宋朝13.下列有关我国境内远古人类及其生活情况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中国古代文化知识100题(附带答案)
中国古代文化知识100题(附带答案)中国古代文化知识100题(附带答案)中国文化知识100题1、现在我们常用“阳春白雪”和“下里巴人”指代高雅和通俗的文艺作品,请问这两个成语最初指的是什么?(C)A、文章B、画作C、乐曲2、下面哪个字常用作表示顺序的第五位?(A)A、戊B、戍C、戌3、古人的婚礼在什么时间举行?(C)A、早上B、中午C、傍晚4、“大禹治水”的故事家喻户晓,大禹治理的是哪个流域的洪水?(B)A、长江流域B、黄河流域5、古代宫殿大门前成对的石狮一般都是?(A)A、左雄右雌B、左雌右雄6、“结发”在古时是指结婚的时候(C)?A、丈夫把头发束起来B、妻子把头发束起来C、把夫妻头发束在一起7、我国传统表示次序的“天干”共有几个字?(A)A、十个B、十二个8、被誉为“万国之园”的是哪个园林?(B)A、颐和园B、圆明园9、“水”字属于下列哪种汉字构成方式?(A)A、象形字 B 、表意字10、“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描写的是哪个传统节日?(B)A、中秋节B、元宵节C、端午节D、七夕节11、道家思想在我国影响深远,请问历史中的哪一时期最接近道家所主张的无为而治?(A)A 、文景之治 B、光武中兴C、贞观之治D、开无盛世12、下列哪个不是北京的别称?(C)13、A 、大都 B 、中都C 、上都 D、燕都13、我们熟悉的《百家姓》是按照什么方式排列的?(B)A 、人口数量B 、政治地位14、“一门父子三词客,千古文章八大家”这幅对联中提到的“三父子”是下列哪组人物?(B)A 、曹操、曹丕、曹植B 、苏洵、苏轼、苏辙C 、班彪、班固、班超15、拍电影时常用“杀青”来表示拍摄完成,“杀青”原指什么?(A)A 、制作竹筒的一道工序B 、加工新茶的一种方法16、墨子的主要思想是“兼爱”,他所反对的“爱有差等”这一观点是哪家学派的?(A)A 、儒家B 、法家C 、道家D 、名家17、“美”字最初的含义是什么?(A)A 、羊大即为美B 、戴着头饰站立的人C 、土地里生长的花朵D 、远方茂盛的森林18、孔子为自己的教学定睛“孔门四教”,具体指什么?(B)A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B 、文、行、忠、信19、俗语说“化干戈为玉帛”,干戈都是兵器,其中哪个指的是防御武器?(B)A 、干B 、戈20、《霸王别姬》是京剧中的名段,“虞姬”这一角色在京剧中属于什么?(A)A 、花旦B 、青衣21、《尚书》中的“尚”是什么意思?(A)A 、上古B 、崇尚C 、官名22、在我国风俗中,常常避讳73和84这两个岁数,因为这是两位历史人物去世的年龄,他们是(A)?A 、孔子和孟子B 、老子和庄子C 、汉高祖和汉武帝D 、周武王和周文王23、“一问三不知”出自《左传》,说的是哪“三不知”?(B)A 、天文、地理、文学B 、事情的开始、经过、结果C 、孔子、孟子、老子D 、自己的姓名、籍贯、生辰八字24、篆刻分为阴文印和阳文印,北京奥运会徽“中国印”是哪种?(A)A 、阴文印B 、阳文印25、向别人介绍自己的弟弟妹妹应该用下面哪种称谓?(B)A 、家弟家妹B 、舍弟舍妹C 、息弟息妹26、古代战争中指挥军队撤退时要敲击哪种乐器?(B)A 、鼓 B、锣27、古人用“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来劝谕人们要尊敬父母,这句话出自哪里?(A)A 、《弟子规》B 、《三字经》C 、《千字文》28、下列哪项不是端午节的习俗?(C)A 、挂香包B 、插艾蒿C 、登高采菊D 、喝雄黄酒29、“弱冠”指的是男子多少岁?(B)A 、十五岁B 、二十岁30、河姆渡遗址位于哪个流域?(B)A 、黄河流域B 、长江流域31、算盘是中国传统计算工具,利用算盘能进行开平方的运算吗?(A)A 、能B 、不能32、唱念做打是中国戏曲表演的四种艺术手段,也是戏曲表演的四项基本功,其中“做”指的是?(B)A 、面部表情B 、舞蹈动作C 、器械表演33、李清照词中的“绿肥红瘦”描写的是什么季节的景色?(B)A 、晚春B 、仲夏34、“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中国古代史考试试题题库(共10套)
中国古代史课程试题库上册一、单项选择题1、丁村人文化是()时代的代表性文化。
A新石器 B 旧石器 C 细石器 D 青铜2、在我国境内发现的晚期智人遗迹是()。
A丁村人B马坝人C长阳人D麒麟山人3、下列遗址中,属于母系氏族公社时期的是()。
A良渚文化B屈家岭文化C河姆渡文化D龙山文化4、下列遗址中,属于父系氏族公社时期的是()。
A良渚文化B河姆渡文化C马家浜文化D磁山文化5、夏王朝建立之初,定都于()A咸阳B商丘C阳城D西亳6、商代政治、经济和文化都有了比较迅速的发展,达到了后期的极盛时期是在()。
A太甲时期B武丁时期C祖甲时期D帝辛时期7、为挽救政治危机,缓和阶级矛盾,将都城迁于殷的商王是()。
A太甲B仲丁C盘庚D祖乙8、.西周时期的“宗周”是指()。
A镐京 B 洛邑 C 临淄 D 朝歌9、周初大分封中,成王同母弟叔虞在唐国的故地建立的是()。
A鲁国B晋国C齐国D宋国10、西周时期被国人流放到外地的国君是()。
A宣王B厉王 C )幽王 D 夷王11、公元前841年发生的我国历史上的第一次群众暴动,是在()。
A镐京B洛阳C咸阳D长安12、关于井田制,被认为最具权威的追述者是()。
A孔子 B 韩非子 C 子产 D 孟子13、春秋时期,把田地赏赐给人民,名曰“作爰田”的是()。
A鲁国B齐国C晋国D楚国14、公元前594年,颁布“初税亩”法令的是( )。
A齐国B鲁国C晋国D郑国15、《道德经》一书的作者是()。
A孔子 B 庄子 C 墨子 D 老子16、战国时期,楚悼王任命()为令尹,主持变法。
A李悝 B 吴起 C 孙膑 D 管仲17、战国初,李悝在魏国变法,收集各国法律,编成(),是中国第一部系统的法典。
A《论衡》 B 《国语》 C 《新书》 D 《法经》18、长平之战中,秦将()率兵击败赵军,夺得胜利。
A白起 B 蒙恬 C 郑安平 D 章邯19、战国时期秦实施“远交而近攻”的策略,提出此一策略的人是()A张仪B苏秦C范睢D白起20、战国时期提出“兼爱”、“非攻”等思想的是()。
2019年高考历史思想文化史考题汇总 (1)
2019年高考历史思想文化史考题汇总一、选择题1.【浙江卷】2.中国是诗的国度,每一时期都有内涵深厚、风格新异的优秀作品问世,都有文辞隽永的诗句流传。
下列诗句创作于战国时期的是A.“诗画本一律,天工与清新。
”B.“虽萎绝其亦何伤兮,哀众芳之芜秽。
”C.“文章憎命达,魑魅喜人过。
”D.“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2.【北京卷】13.《诗》《书》等原是孔子编订的私学教材,至汉代,位列官方史书《汉书》的《艺文志》第一大部类“六艺略”。
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诸子“百家争鸣”B.始皇帝焚书坑儒C.汉武帝独尊儒术D.司马迁撰《史记》3.【全国卷2】25.西汉初期,道家学说兼采阴阳、儒、墨、名、法各家学说的精髓;后来董仲舒的儒家学说也吸收阴阳五行、法、道等各种思想。
促成当时学术思想上呈现这种特征的主要因素是A.王国势力强大B.百家争鸣局面的延续C.现实统治需要D.兼收并蓄的文化政策4.【全国卷3】25.在今新疆和甘肃地区保存的佛教早期造像很多衣衫单薄,甚至裸身,面部表情生动;时代较晚的洛阳龙门石窟中,造像大都表情庄严,服饰亦趋整齐。
引起这一变化的主要因素是A.经济发展水平B.绘画技术进步C.政治权力干预D.儒家思想影响5.【全国卷1】26.唐代之前,荆楚民间存在一种祈求丰收的“牵钩之戏”,至唐代称作“拔河”,广为流传。
唐玄宗《观拔河俗戏》诗云:“壮徒恒贾勇,拔拒抵长河。
欲练英雄志,须明胜负多……预期年岁稔,先此乐时和。
”据此可知,在唐代A.江南文化成为主流B.耕战结合观念深入人心C.阳刚与力量受到推崇D.诗歌以描写宫廷生活为主6.【全国卷2】26.程颢诗云:“闲来无事不从容,睡觉东窗日已红。
万物静观皆自得,四时佳兴与人同。
道通天地有形外,思入风云变态中。
富贵不淫贫贱乐,男儿到此是豪雄。
”其体现的主旨是A.人类与自然和谐共处B.人与万事万物皆同理C.张扬自我的人生态度D.无为而治的思想理念7.【浙江卷】5.书法艺术是中华民族对世界的一大贡献,历经三千多年演化与进步,形成的主要字体是①甲骨文②行书③小篆④金文⑤隶书⑥草书⑦楷书A.②⑤⑦B.②③⑤⑥⑦C.①②③⑤⑦D.①②③④⑤⑥⑦8.【浙江卷】6.顾炎武是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大学者,他曾有诗云:“我愿平东海,身沉心不改。
中国历史文化知识考核试题题库及答案
中国历史文化知识考核试题题库及答案一、选择题1. 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是____。
A. 夏朝B. 商朝C. 西周D. 东周答案:A2. 下列哪位人物是春秋时期著名的军事家?A. 孔子B. 孙武C. 墨子D. 韩非答案:B3. 下列哪个朝代是中国历史上第二个大一统王朝?A. 秦朝B. 汉朝C. 三国D. 晋朝答案:A4. 下列哪位人物是汉朝著名的文学家?A. 屈原B. 司马迁C. 曹操D. 陶渊明答案:B5. 下列哪个朝代是中国历史上第三个大一统王朝?A. 三国B. 晋朝C. 南北朝D. 隋朝答案:D6. 下列哪位人物是唐朝著名的诗人?A. 李白B. 杜甫C. 白居易D. 王之涣答案:A7. 下列哪个朝代是中国历史上第四个大一统王朝?A. 唐朝B. 五代十国C. 宋朝D. 元朝答案:D8. 下列哪位人物是明朝著名的文学家?A. 苏轼B. 李时中C. 冯梦龙D. 蒲松龄答案:C9. 下列哪个朝代是中国历史上第五个大一统王朝?A. 明朝B. 清朝C. 民国D. 中华人民共和国答案:B10. 下列哪位人物是清朝著名的文学家?A. 纳兰性德B. 纪昀C. 曹雪芹D. 康有为答案:A二、填空题11. 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的建立者是____。
答案:夏禹12. 春秋五霸中,称霸中原的是____。
答案:齐桓公13.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实行的一种重要制度是____。
答案:郡县制14. 汉朝时期,开辟了丝绸之路的是____。
答案:张骞15. 唐朝时期,著名的文成公主嫁给了____。
答案:松赞干布16. 明朝时期,郑和下西洋的目的是____。
答案:扩大朝贡贸易17. 清朝时期,发生的著名的农民起义是____。
答案:太平天国运动18. 1911年,推翻清朝统治、结束我国两千多年封建帝制的是____。
答案:辛亥革命19.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____。
答案:新中国的诞生20. 1978年,我国开始实行改革开放政策,首先在农村实行的政策是____。
中国文化史答案
《中国文化史》复习题及答案1、举例说明地理环境对中国文化的作用与影响。
①我国地处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广大的疆域,纵深的腹地,为中华文化的滋生繁衍提供了广阔的天地。
中国疆域完整,黄河、长江两流域毗连,没有明显的天然屏障可以阻隔,其势宜合而不宜分,因此在政治、经济、文化以及军事上都较海洋诸岛易于统一;也使中国在数千年的人类文明进程中不曾中断的、具有连续性的文化。
②从地理环境看,三面陆地,一面临海,北面多沙漠,西面从北到南由帕米尔高原和青藏高原把中国和西亚隔开,东面和南面是大海,形成一种与外部世界半隔绝的状态,也是造成中国文化独立发展、自成体系的原因。
当然,地理环境并不是决定文化开放与否的唯—条件,文化的开放与封闭关键取决于是否存在文明的发源地以及接受者的态度。
③“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不同的地理环境与物质条件,使人们形成了不同的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
复杂的地形地势和气候使中国文化的发生发展表现出明显的地域差异。
中国的地势西高东低,高低相差很大,自西向东构成“三大阶梯”。
“不同的地形,构成了不同的经济区域,孕育了不同的人文,铸就了文化的多元性。
”气候从南到北,既有热带,又有寒温带,以年降水量400毫米为界,中国约略分为温润的东南和干寒的西北两大区域,自然条件的差异,使前者被人们开辟为农耕区,养育出一种以定居农业为基石的农耕文化;后者则成为游牧区,繁衍出以游牧为生,善骑战的游牧文化。
农耕与游牧文明构成了中国古代文明的主体。
④如果以长江为界简单地把中国划分为南北两大块的话,南北文化存在着差异。
学者刘申叔说“:大抵北方之地,土厚水深,民生其间,多尚实际。
南方之地,水势浩洋,民生其间,多尚虚无。
”北方辽阔的黄土地和黑土地,景色壮丽,气候干燥寒冷,天空高旷凄凉,植被贫乏,在这种环境下,人物的性情多厚重、强悍、豪爽、严谨。
而南方水流纵横,山色清华,植物华丽,气候温暖湿润,云霞低垂清灵,在这种环境下,人物的性情多柔婉、细腻、灵捷、浪漫、精明。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考题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考题知识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一、概述1.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定义与特点2.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形成与发展3.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与意义二、儒家文化1.儒家学派的创立与发展2.孔子的思想与教育理念3.孟子的性善论与仁政思想4.荀子的性恶论与礼法思想5.儒家文化在历史上的影响三、道家文化1.道家的起源与主要代表人物2.老子的道论与无为思想3.庄子的逍遥游与自由观4.道教的形成与发展5.道家文化在历史上的影响四、佛教文化1.佛教的起源与传入我国2.佛教的基本教义与修行方法3.汉传佛教的主要宗派4.佛教文化在我国的传播与发展5.佛教艺术与建筑五、诗词歌赋1.古代诗歌的起源与发展2.《诗经》与楚辞3.唐诗的繁荣与代表诗人4.宋词的兴盛与代表词人5.元曲的繁荣与代表作品六、书法绘画1.中国书法的起源与发展2.书法的基本技法与流派3.中国绘画的起源与发展4.绘画的分类与代表作品5.书画艺术在传统文化中的地位七、戏曲艺术1.戏曲的起源与发展2.戏曲的主要剧种与特点3.京剧的形成与发展4.地方戏曲的繁荣与特色5.戏曲艺术在民间的传承与传播八、节日习俗1.春节与元宵节2.清明节与端午节3.中秋节与重阳节4.传统节日的起源与习俗5.节日习俗在现代社会的影响九、礼仪制度1.礼仪的起源与发展2.古代礼仪的分类与内容3.礼仪在封建社会的作用4.近现代礼仪的演变与发展5.礼仪文化在现代社会的影响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现代的传承与发展1.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2.传统文化教育的普及与推广3.传统文化在文学、艺术等领域的创新与发展4.传统文化在国际交流中的作用与影响5.青少年如何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习题及方法:一、选择题1.以下哪个是儒家文化的创立者?A.孔子B.老子C.墨子D.庄子答案:A解题思路:通过对儒家文化的了解,知道儒家学派的创立者是孔子。
2.以下哪个是佛教的基本教义之一?A.因果报应B.金钱至上C.六道轮回D.武力至上答案:A解题思路:了解佛教的基本教义,知道因果报应是佛教的核心思想之一。
中国文化史题库(附答案)
中国文化史题库(附答案)1.中国的“国”,最早出现的时代是?周朝2.初义“中国”的引申义.诸夏列邦国境之内中等之国中央之国3.古代印度称中国为“支那”,“支那”的意义是:文物之国4.“中华”一词,最早出现的时代是:魏晋南北朝5.“中华民族”一词,最早出现在:晚清6.“文化”一词的含义是:人文化成,文治教化7.“文化”获得现代义,开始于哪个国家:日本8.“文化”作为内涵丰富的多维概念被众多学科所探究、阐发,开端于哪一地区?近代欧洲9.一般认为广义的文化包括几个层面:物质、精神、制度、行为10.中国文化史上属于东西文化交汇及现代转型期的是:明末至今11.从体质人类学考察,黄种人属于:蒙古人12.新石器时代的重要标志。
人来开始使用磨制石器,此外农业、养畜业和陶器制作出现13.龙山文化又称什么文化?黑陶文化14.中国原产的作物是:包括谷物蔬菜油料纤维果木在内的诸多农业品种(P36)15.对“龙”的崇拜属于什么崇拜?图腾崇拜16.上古时期的中国人由几部分构成?华夏、东夷、XXX。
17.XXX和XXX属于什么集团的首领?XXX(XXX)18.中国历史上的小康时代从什么时候开始?XXX传子之后19.具有“人文初祖”佳誉的人物是XXX20.三皇五帝时代属于什么期间?传统视野中的黄金时代21.青铜器中的酒器包孕?P52第二行22.青铜器中的乐器包括?P52第五行23.我国历史上三代文明一般指哪三代?夏商周24.夏商周断代工程的启动时间是:1996年25.金文是什么形式的文字?镌刻在铜器上的铭文26.“五礼”的是:吉礼、嘉礼、XXX、军礼、凶礼27.儒家人生涵养“六艺”:礼、乐、射、御、书、数28.古代婚礼提亲的时候,礼物中一定要有什么?29.目前为止,我国出土最大型制的青铜器是:司母戊鼎30.“民族”一词中的“族”字,原义为:XXX(箭头)31.老子的学说中包含的哲学思想是:“无为”P69与自然32.战国时期具有主观唯心主义思想的思想家是:XXX33.战国思想家中认为“人性恶”的是:XXX34.在(西晋)XXX时期,XXX不准在盗墓时发现战国时竹简,包括《纪年》《师春》《易经》等重要典籍,对中国学术的发展影响甚大,这批古书被称为“汲冢书”。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考试题目及答案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考试题目及答案《中国传统文化概论》一、名词解释(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1.文化答:广义文化:它是指人类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共同创造并赣以生存的物质与精神存在的总和。
(1)广义文化是与人类及人类的创造活动相联系的,是以人为中心的概念。
(2)广义文化是一个历史概念,它涵盖了人类历史的全过程。
(3)广义文化的外延涵盖物质创造和精神创造的全部。
狭义文化:又称人文文化。
它是某一社会集体在长期历史发展中经传承累积而自然凝聚的共有的人文精神及其物质体现总体体系.(1)狭义文化不但以人为中心,而且以人的精神活动为中心,即使观察物化世界,也是以其中的人文精神为内核的。
(2)狭义文化关注的不是个别人的精神活动,而是经历史传承累积和凝聚的共有的、成体系的人文精神。
(3)狭义文化关注的不仅是全人类的普遍共性,而且更注重不同民族、阶层、集团人文精神的特点。
2.两税法答:中唐时期制定的赋役制度。
唐德宗建中元年(?80年),朝廷采用杨炎的建议,颁布实行“两税法”,它以夏、秋两次征税而得名。
其核心内容是以一个家庭的财产状况和田亩数量为依据征收赋税。
同时政府针对商业贸易日益活跃的现实,对茶、酒、盐等商品交易征税,改变多少年来以单一农业税为主的税收结构。
同时还协调了中央与地方税利分割关系。
两税法的实行,使北魏以来的均田制寿终正寝。
后来两税法历代相沿,至明不改。
两税法是唐朝宰相杨炎所创之税法。
3.丝绸之路答:丝绸之路,简称丝路。
是指西汉(公元前202年—公元8年)时,丝绸之路是横贯欧亚大陆的东西方交通要道。
从西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到东汉明帝派班超出使西域,汉朝共用200余年的时间,打通了通往西域各国的“丝绸之路”。
这条“丝绸之路”不仅交流着物质,也沟通着中外的文化。
中国文化经西域传到中亚乃至欧洲,异域文化如音乐、舞蹈等大量传来,特别是佛教的东传,更是打通西域最明显的结果之一。
4.三省六部制答;三省六部是隋、唐朝廷行政机构。
中国文化史知识点考点试题
中国文化史知识点考点试题中国文化史知识点试题1.对中国文化特质人文传统,伦理中心,尊君重民,中庸协和,绵延坚韧2.考古学依据人类所使用生产工具的变革,将人类古代的历史划分为(石器时代青铜时代铁器时代)3.关于新石器时代的描述人来开始使用磨制石器,此外农业、养畜业和陶器制作出现。
4.下列哪一文化遗址又被称为“彩陶文化” 仰韶文化5.在人类文化史上,被西方学者称为“第一次浪潮”的是(农业文明)6.原始宗教包括(自然崇拜和灵物崇拜、图腾崇拜、生殖崇拜、祖先崇拜)7.神话中反映我国医药学起源的故事跟传说中上古哪个帝王有关?神农13.我国传统视野中的“黄金时代”是指(尧舜禹)14.有“人文初祖”美誉的是(黄帝)15.人们常称中国是五千年文明古国,是从(黄帝)算起的。
11.“中国”一词的初义是(中央之城)12.“中国”作为与外国对等的国体概念,萌发于(宋代)13.“民族”一词中的“族”字,原义为:矢锋(箭头)14.“驱除鞑虏,恢复中华”这一著名口号,最早出自(朱元璋讨元缴文口号)15.关于“文化”的表述:文化由“文”与“化”组合而成,是人文化成,文治教化的省称。
文化是人类活动的一切过程和结果。
16.中国文化史上的“青铜时代”是指(夏代(前2000年)至春秋战国之交(前5世纪))17.中国文化起源说法起源于黄河流域18.河南安阳殷墟遗址代表的是(中国青铜(商))时期文化。
19.关于青铜时代文化的表述P4720.“尊礼尚施,事鬼敬神而远之”是(夏商周)人的天命观。
21.“宗法制”定型于(西周)22.“尊礼文化”是对(周)朝文化的概括。
23.儒家所谓的“大同”转向“小康”的关键时期是大禹时期24.有关西周礼乐制度的表述P5725.在周礼中,婚姻之礼属于“五礼”中的(嘉礼)26.在古代的礼乐制度下,贵族修习的六艺中,除了礼、乐、御、书、数外,还有(射)27.春秋战国时期“礼崩乐坏”的表现是:(旧礼制的废止和礼制的下移,即使用者身份等级界限打破)28.在春秋战国时代,创办私学,兴办教育最有成绩的是(孔丘)29.中国在商、西周时期出现了第一批正式的文化人,他们主要是(巫、史、祝、卜等专门文化官员)30.儒家思想的核心是(“复礼”与“归仁”)31.“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出自于(《论语·泰伯》)32.用土、火、木、金、水五种物质说明世界万物的起源和多样性的统一,并认为五行间有相生相克的关系。
中国文化史考试题
中国文化史考试题一、地理环境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1、地理环境对中国文化形成和延续的影响中国是一个素称“以农业立国”的国家,各朝统治者都是高度重视农业的发展。
究其原因,地理环境是一个极为重要的因素。
“以农业立国”这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中国古代文化是一个典型的农业社会文化。
中国有极为广袤的疆土,其内部平原广阔,特别是黄河,长江两流域平原毗连,没有明显的天然的屏障,因此在政治,经济,文化以及军事上都易于统一,所以历史上强悍的游牧民族南侵,中国纵使丧失了首当其冲的黄河流域,仍有广大的退路可供周旋。
其他古文明地区沦亡于外族的入侵,即一蹶不振,独中国能对边族潜移默化,始终保持着自己文化的独特风格和完整系统,并使之绵延不绝。
2、地理环境对中国文化多样性的影响中国复杂的地形和多样的气候,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地缘文化和区域思想观念。
早在先秦时代就形成了各具特色、对后世影响深远的齐鲁文化、燕赵文化、三秦文化、荆楚文化、吴越文化、巴蜀文化及岭南文化等。
中原地区由于对农业的重视而养成重土安迁的观念;东南沿海一带由于耕地有限,重视海外贸易,思想观念开放,西北的绿洲地区因土地限制和地处交通要道,商业发达较早;北方游牧民族由于环境恶劣,不得不以频繁的迁徙和战争来对付环境的压力。
中国的区域文化虽然表现出明显的差异,但又并存于中国传统文化之中,形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体多元结构。
随着中国农耕经济向周边的扩张,中国传统文化固有的包容性又促使区域文化的相辅相成、渐趋合一。
儒、道、佛三教的并行而立,盛唐时的胡汉交融,都充分的说明了这一点。
正是由于这种多样性及包容性,中国传统文化始终保持着生机与活力。
3、地理环境对开放和封闭的影响地理环境的开放与封闭是相对的,不能一概而论,不同生产力对环境有不同要求,也会产生不同结果。
中国有较易于隔离的地理环境。
东面临海,西北横亘漫漫沙漠,西南有世界上最大的青藏高原。
这些都是地理上的阻绝地带,给予农业民族无法突破的限制。
中国传统文化试题及答案
1.亨廷顿认为:文化的重要作用是用价值观影响人类的进步。
AA. 正确B. 错误2.《文化经济学》认为“文化是明天的生产力”。
AA. 正确B. 错误3.文化精神是指:民族文化中占主导地位的基本思想与观念,或者说是文化传统的主流。
AA. 正确B. 错误4.文化精神与民族精神的关系:(ABCD)A. 文化精神是指一个民族文化中占主导地位的思想与观念。
属于事实判断范畴。
B. 民族精神是指文化精神中的优秀成分。
属于价值判断范畴。
C. 文化精神属于事实判断范畴。
D. 民族精神属于价值判断范畴。
1.“以人为本”的思想包括:ABCA. 以人为尊B. 以民为贵C. 以仁为本2.礼教的核心是:(ABCDE)A. 父子有亲B. 君臣有义C. 夫妇有别D. 长幼有序E. 朋友有信3.有关孟子倡导“五伦”的说法,哪些是正确的?(ABCD)A. “五伦”指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
B. 五伦的观念是几千年来支配了我们中国人的道德生活的最有力量的传统观念之一。
C. “五伦”是我们礼教的核心,它是维系中华民族的群体的纲纪。
D. 五伦里的权利和义务受到适当的遵循,社会就会稳定和有秩序。
1.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概念是:(A)A. 仁B. 义C. 礼D. 知2.颜渊问仁,子曰:(B)A. 仁者爱人B. 克己复礼为仁C. 仁者其言也讱D. 能行五者(恭宽信敏惠)于天下,可谓仁矣3.孔子关于仁的答案的共同之处,是强调(D)A. 博学B. 审问C. 明辨D. 自我修养4.孔子关于仁的回答,正确的答案应该在所有那些答案的(A)中寻找A. 共性B. 个性5.传统中国人的基本思维方式是:(D)A. 天人感应B. 形式逻辑C. 辩证逻辑D. 天人合一6.天的涵义包括:(D)A. 神性义B. 道德义C. 自然义D. 神性义道德义自然义7.天人感应思想的提出者是:(D)A. 孔子B. 老子C. 孟子D. 董仲舒8.天人合一的涵义包括:(D)A. 人与自然的和谐B. 人与社会的和谐C. 人的身心和谐D. 人与自然、人与人以及人自身的和谐9.达到天人合一的途径是:(C)A. 尽心B. 慎独C. 仁礼的统一D. 穷理10.荀子提出过:(B)A. 天人交相胜B. 制天命而用之C. 尽心、知性、知天D. 不以人灭天1.道家思想产生的职业渊源是(A)A. 史官B. 祭司C. 司马D. 礼官2.以下说法可以概括道家宗旨的是(B)A. 和静清寂B. 清虚卑弱C. 仁义礼智D. 恭宽敏惠3.老子对于鬼神的看法是(C)A. 祭神如神在B. 未知生,焉知死C. 无神论D. 怀疑论4.在《道德经》中,老子认为水具有多种品德,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水的品德的是(B )A. 善利万物而不争B. 推己及人C. 居善地D. 处众人之所恶5.下文可以体现老子节俭思想的是(A)A. 治人事天莫若啬B. 圣人无常心C. 上善若水D. 物壮则老6.关于《道德经》所讲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BC )A. 《道德经》是一部讲战争用兵的书B. 《道德经》是一部讲治国管理的书C. 《道德经》是一部讲哲学智慧的书D. 《道德经》是一部最早的散文集7.在《道德经》中,对于“反”的理解正确的是(ABD )A. 相反相成B. 反向思维C. 道法自然D. 祸福相依8.下列有关老子所讲“无为”的含义正确的是( ACD )A. 不妄为B. 不作为C. 不多为D. 有所不为9.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对《道德经》评价的是(ABD )A. 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B. 中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C. “帝王之上师臣民之极宝”D. “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10.下列对于“道”的认识属于《道德经》观点的有( BC )A. 忠恕之道B. 弱者,道之用C. 天之道,利而不害D. 天道酬勤1.“佛”意思是什么? AA. 智者、觉者B. 神仙C. 庙里的塑像D. 传说中的人物2.释迦牟尼是那个国家的人?BA. 尼泊尔B. 古印度C. 中国D. 泰国3.佛教传入中国大约在什么时间? DA. 公元前6世纪B. 秦代C. 三国时期D. 西汉末、东汉初4.佛教传入中国后行健的第一座寺院是:BA. 普救寺B. 白马寺C. 少林寺D. 南华寺5.“今于众前,发诚实誓:若所传无谬者,当使焚身之后,舌不焦烂”果然火化之后“薪灭形碎,唯舌不灰”,是哪位高僧所言? CA. 玄奘B. 迦叶摩腾C. 鸠摩罗什D. 不空6.达摩初到中国,于建业城会见谁? DA. 神光B. 迦叶摩腾C. 法兰D. 梁武帝7.玄奘西行求法回到长安后,除了翻译佛经,还撰写了一部: BA. 《大菩提藏经》B. 《大唐西域记》C. 《大乘起信论》D. 《瑜伽师地论》8.“菩提自性,本来清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文化史】
一、选择题(15×1')(出自PPT)
二、名词解释
①三武一宗
分别指北魏太武帝、北周武帝、唐武宗和后周世宗。
“三武灭佛”是北魏太武帝灭佛、北周武帝灭佛、唐武宗灭佛这三次事件的合称,这些皇帝的谥号或庙号都带有“武”字,加上后周世宗时的限佛运动,则合称为“三武一宗之厄”。
这四位皇帝先后掀起大规模的排斥打击佛教的运动,使佛教在中国的发展受到很大打击,在佛教史上被称为“法难”。
②经和经学
在春秋战国时期,经指的是官府重要典籍和各学派的重要著述的称谓。
到汉武帝时设立五经博士,经变成了儒家学派尊崇的所谓孔子亲授的五类或六类著述的专称。
经学原泛指注解各家学说要义的学问,后特指训解、阐述“法定”的十三部儒家经典的学问。
③宗法
宗法是以血缘关系为基础,在家族内区分尊卑长幼、规定成员权利与义务、调整内部关系的法则。
它源于氏族社会末期的家长制,依血缘关系分大宗和小宗,强调前者支配后者、后者服从前者。
中国君主制国家产生之后,宗法制与君主制、官僚制相结合,成为古代中国的基本体制和法律维护的主体。
宗法制在西周时候是重要政治制度,核心是嫡长子继承制,起着维护西周政治等级制度和稳定社会秩序的作用。
④家国同构
“家国同构”指家庭、家族与国家在组织结构方面的共同性。
由于古代中国的经济基础一直处于商品经济不发达的小农经济占主导地位的状况,所以与这种生产方式相联系的家族制度也深深根植于数千年中国社会结构之中,使国家结构打上家族结构的印记,家与国的组织系统和权力配置都是严格的父家长制。
⑤古文经学
是指经学中研究古文经籍的学术流派,兴起于西汉末年,盛行于东汉,与“今文经学”相对。
古文经,指秦始皇统一中国以前的儒家经书。
今文经学为朝廷所承认,处于正统的官学地位;古文经学则未设立学官,处于非正统的私学地位。
(始皇焚书期间,民间儒生将一些古文经书埋藏起来,至汉代前期,相继发现,被先后献给朝廷、藏于秘府,这就是古文经的来历。
今文经,指汉初由老儒背诵的经文与解释,由弟子用当时的隶书记录下来的经典。
)
三、简答题(3×10')
①法律伦理化的过程
中国法律的伦理化经历了德治、礼治、法治三个阶段。
中国法律伦理化的萌芽时期是原始公社时期,人们依照效法天地的自然法而活动,形成了自节自律的伦理精神。
这一时期孕育了中国伦理法律的核心“礼”和思想渊源。
中国法律伦理化的第一次飞跃在西周时期,统治者吸收夏商两朝的教训,将“礼”重新纳入法律体系当中,发掘出伦理精神,形成了刑礼并举的治世之道。
封建社会是法律伦理化的第二次飞跃时期,以汉代法律儒家化的开启为起点,以三国两晋南北朝法律的发展为继续,以隋唐伦理法律的完善为标志。
其中的重要事件有汉初董仲舒开创的“春秋决狱”,即用孔子的思想来对犯罪事实进行分析、定罪;还有魏晋时期的“八议入律”,即贵族官僚中的八类人犯罪后,须“议其所犯”,减免刑罚;以及《北齐律》的制定。
唐律规定了伦理化的司法制度,“一准乎礼”是其核心精神,即完全以儒家纲常伦理作为立法的指导思想和量罪定刑的理论依据。
其后,宋、元、明、清为伦理法律的因袭阶段。
清末修律是中国法律伦理化的第三次飞跃,引进了西方的立法风格和精神,使法律更加人伦化、人本化,更有人文关怀。
②乾嘉汉学的形成过程
乾嘉学派是清代乾隆、嘉庆时期思想学术领域中出现的一个以考据为治学主要内容的学派。
乾嘉汉学包括文字训诂、名物考证、古籍校勘、辨伪等工作。
它渊源于明末清初的实学思潮,由顾炎武开山,阎若璩、胡渭奠基,至惠栋正式确立,经戴震发展到高峰,再到阮元等学者而进入总结阶段。
雍正、乾隆时期,清朝的统治获得了相对的稳定,对文人实行严酷的统治政策,采取“编书”、“禁书”和大兴文字狱的方式来控制社会思想。
当时的文人学士为躲避祸患,不敢抒发己见、议论时政,便把时间和精力用在古代典籍的整理与研究上,采用了汉朝儒生训诂考订的治学方法,寻章摘句,逃避现实。
总之,乾嘉汉学从学术精神上讲,是清王朝文化专制的结果;从学术源流上讲,源于清初的顾炎武,他被公认为是清代考据学的先河,但是,乾嘉时期的考据学家,遗其大而传其小,他们脱离实际,放弃了顾炎武经世致用的本意。
③汉代到唐代的道教发展过程
道教正式创立于东汉末年,其标志是张陵和张角分别创立了五斗米道和太平道。
魏晋南北朝时期,出现了一批“天师世家”。
在这段时间,道教得到了极大的改造和充实,如:东晋葛洪为道教构建了一套长生成仙的理论体系;北魏寇谦之革除五斗米道的弊端,制定了新的科仪,创立了“北天师道”,使道教由原来的民间宗教变成了官方宗教;南朝陆修静将三支经法汇归一流并整顿、巩固道教内部的等级制度等等。
道教开始成为中国正统宗教之一。
隋唐时期,道教受到统治阶级的推崇而鼎兴,涌现了孙思邈、成玄英等一大批影响较大的道教学者。
道教理论蓬勃发展,形成了诸多流派,以茅山宗为主的各道派相互融合渗透,呈现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状况。
四、论述题:对《中国文化史导论》的看法
中国文化无疑是一个庞大而繁杂的概念,本书的逻辑框架清晰明了,不会令读者觉得千头万绪无从下手,从而能摸清中国文化的大概轮廓。
书中主要讲论中国文化,但同时也论及了中西文化之异同。
通读全卷,可以感到钱穆先生对中国文化的无比自豪。
此书写于抗战时期,在那样一个民族自信心极度低落、民族荣誉感黯淡无光的年代,这本书的字字句句都掷地有声,让人感受到中国文化的确非常优秀。
然而,虽然钱穆先生关于中国文化的观点令人受益匪浅,但是他对西方文化的了解还不够深入,使得他对西方文化有诸多不屑、苛评甚至妄断。
另外,先生字里行间都充溢着对中国文化的褒扬和赞赏,不免让人觉得他有时过于抬高中国文化,导致本书的批判意识不足。
毕竟每种文化都有两面性,我
五、材料题(宗法制度,称谓啥啥的,进步和消极作用)
宗法制度是以血缘关系为基础,在家族内区分尊卑长幼、规定成员权利与义务、调整内部关系的法则。
积极作用:
形成了中华民族重视人伦、亲情、家庭生活的传统,有利于维护社会的和谐稳定;熔铸了中华民族重视祖先和传统、重视统一的民族精神,增强了民族凝聚力和文明延续性。
消极作用:
在古代,与君主专制相辅相成,共同组成专制型社会结构,为专制思想提供了稳固而广泛的社会基础,极大地禁锢和束缚了人们的思想和自由,扼制了民主观念的勃兴和新经济因素的成长,巩固了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使社会缺乏发展进步和活力和创造力;
塑造了中国传统社会以家族为本位,重人伦轻法治、重群体轻个体的文化心理,过分重视人情关系和家族利益,人为地划分远近尊卑,致使个人的自主意识和平等权利受到压抑,服从心态严重,法律观念淡薄,极大地阻碍了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和现代社会的健康发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