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物理必修二课后习题答案

合集下载

人教版(2019)高一物理必修第二册第5章 抛体运动习题(word 包含答案)

人教版(2019)高一物理必修第二册第5章 抛体运动习题(word 包含答案)

2020春人教物理新教材必修第二册第5章抛体运动习题及答案*新教材必修第二册第5章抛体运动*一、选择题1、最近几年,我们国家已步入全民学车时代,社会上最流行的事情就是考驾照,据不完全统计,有的地区不到6个人当中就有一个人持有驾照。

如图所示,对车辆通过该路段时,汽车运动的分析中可能正确的是()A.汽车做直线运动B.汽车做曲线运动C.汽车做匀变速曲线运动D.汽车运动的加速度可能是不变的2、一质点以一定的速度通过P点时,开始受到一个与速度方向垂直的恒力F的作用,则此后该质点的运动轨迹可能是图中的()A.a B.bC.c D.d3、如图所示,某同学对着墙壁练习打乒乓球,某次球与墙壁上A点碰撞后水平弹离,恰好垂直落在球拍上的B点,已知球拍与水平方向夹角θ=60°,AB 两点高度差h=1 m,忽略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g取10 m/s2,则球刚要落到球拍上时速度大小为()A.2 5 m/s B.215 m/sC.4 5 m/s D.4315 m/s4、(双选)平抛运动可以分解为水平和竖直方向的两个直线运动,在同一坐标系中作出这两个分运动的v-t图象,如图所示,若平抛运动的时间大于2t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图线2表示竖直分运动的v-t图象B. t1时刻的速度方向与初速度方向夹角为30°C. t1时间内的竖直位移与水平位移之比为21D. 2t1时刻的速度方向与初速度方向夹角为60°5、在做“研究平抛运动”实验中,下列措施有利于减小实验误差的是A.斜槽轨道必须光滑B.以斜槽末端为坐标系的原点C.每次要平衡摩擦力D.小球每次应从斜槽同一高度由静止释放6、(双选)在做“研究平抛运动”的实验时,让小球多次沿同一轨道运动,通过描点法画小球做平抛运动的轨迹,为了能较准确地描绘运动轨迹,下面列出了一些操作要求,将你认为正确的选项前面的字母填在横线上_____。

A.通过调节使斜槽的末端保持水平B.每次释放小球的位置可以不同C.每次必须从同一位置静止释放小球D.记录小球位置用的木条(或凹槽)每次必须严格地等距离下降E.小球运动时不应与木板上的白纸(或方格纸)相接触F.将球的位置记录在纸上后,取下纸,用直尺将点连成折线7、一蜡块置于注满清水的长玻璃管中,封闭管口后将玻璃管竖直倒置,在蜡块匀加速上浮的同时,使玻璃管紧贴竖直黑板面沿水平向右方向匀速移动,如图所示.设坐标系的x、y轴正方向分别为水平向右、竖直向上,则蜡块相对于黑板的运动轨迹是()A B C D8、如图所示,在倾角为θ的斜面上A 点,以水平速度v 0抛出一个小球,不计空气阻力,它落到斜面上B 点所用的时间为( )A.2v 0sin θgB.2v 0tan θgC.v 0sin θgD.v 0tan θg9、如图所示,从倾角为θ的斜面上的某点先后将同一小球以不同的初速度水平抛出,小球均落在斜面上,当抛出的速度为v 1时,小球到达斜面时速度方向与斜面的夹角为α1;当抛出速度为v 2时,小球到达斜面时速度方向与斜面的夹角为α2,则 ( )A. 当21v v >时,21α>αB. 当21v v >时,21α<αC. 无论v 1、v 2大小如何,均有21α=α[来源:学科网ZXXK]D. 21αα、的关系无法确定10、以下是做平抛运动实验的三个问题,在实验台边装斜槽应当注意:①.槽口应当是水平的,为此将一个水平尺横放在槽口,使水平尺垂直于小球滚动的凹槽,调成水平后将斜成水平后将斜槽固定②.槽口应当是水平的,检查方法是把小球置于槽口处,它应当不向前或向后滚动③.将小球置于槽口,松手后它自动滚下落地,这表明槽口偏高,应再作调整 ④.斜槽应固定牢,保证整个实验过程中不移动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11、有关“研究平抛物体运动”的实验中,小球在斜槽水平出口处的位置如图所示,所谓末端的切线的起点O ,即坐标水平轴的原点应该是 ( )A .A 点B .B 点C .C 点D .D 点二、非选择题1、某同学将小球从P 点水平抛向固定在水平地面上的圆柱形桶,小球沿着桶的直径方向恰好从桶的左侧上边沿进入桶内并打在桶的底角,如图所示,已知P 点到桶左边沿的水平距离s =0.80 m ,桶的高度h 0=0.45 m ,直径d =0.20 m ,桶底和桶壁的厚度不计,取重力加速度g =10 m/s 2,求:(1)P 点离地面的高度h 1和小球抛出时的速度大小v 0;(2)小球经过桶的左侧上边沿时的速度大小及速度方向与水平方向的夹角正切值(结果可以带根号).2、一个物体的速度方向如图中v所示。

高中物理(新人教版)必修第二册课后习题:第五章习题课运动的合成与分解的两个模型【含答案及解析】

高中物理(新人教版)必修第二册课后习题:第五章习题课运动的合成与分解的两个模型【含答案及解析】

第五章抛体运动习题课:运动的合成与分解的两个模型课后篇巩固提升合格考达标练1.某小船船头垂直于河岸渡河,若水流速度突然增大,其他条件不变,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小船渡河的时间不变B.小船渡河的时间减少C.小船渡河的时间增加D.小船到达对岸的地点不变,与水速大小无关,选项v,河宽为d,则渡河时间t=dvA正确,B、C错误;由于水速增大,故合速度的方向变化,到达河对岸的地点变化,选项D错误。

2.(2021山东烟台高一期中)光滑半球A放在竖直面光滑的墙角处,用手推着保持静止。

现在A与墙壁之间放入光滑球B,放手让A和B由静止开始运动,当A、B运动到图示位置时,二者球心的连线与水平面成θ角,速度大小分别为v A和v B,则以下关系正确的是()A.v A=v BB.v A=v B sin θC.v A=v B cos θD.v A=v B tan θ,所以两球沿球心连线方向的分速度大小相等,即v A cos θ=v B sin θ,得v A=v B tan θ,故D正确。

3.(多选)如图所示,一人以恒定速度v 0通过定滑轮竖直向下拉小车,使其在水平面上运动,当运动到如图位置时,细绳与水平方向成60°,则此时 ( )A.小车运动的速度为12v 0 B.小车运动的速度为2v 0 C.小车在水平面上做加速运动 D.小车在水平面上做减速运动,如图。

人拉绳的速度与小车沿绳子方向的分速度是相等的,根据三角函数关系:v cos 60°=v 0,则v=vcos60°=2v 0,随小车向左运动,细绳与水平方向的夹角α越来越大,由v=v0cosα知v 越来越大,则小车在水平面上做加速运动,故B 、C 正确。

4.(2021河南焦作期末)不可伸长的轻绳通过定滑轮,两端分别与甲、乙两物体连接,两物体分别套在水平、竖直杆上。

控制乙物体以v=2 m/s 的速度由C 点匀速向下运动到D 点,同时甲由A 点向右运动到B 点,四个位置绳子与杆的夹角分别如图所示,绳子一直绷直。

高一物理课后习题精准解析(新教材人教版必修第二册)第6章__圆周运动复习与提高B组

高一物理课后习题精准解析(新教材人教版必修第二册)第6章__圆周运动复习与提高B组

第 6章圆周运动复习与提高 B组(解析版)—2019版新教科书物理必修第二册“复习与提高”习题详解1.如图 6-7所示,半径 R=0.40 m的光滑半圆环轨道处于竖直平面内,半圈环与水平地面相切于圆环的端点 A,一小球从 A点冲上竖直半圆环,沿轨道运动到 B点飞出,最后落在水平地面上的 C点〔图上未画),g取 10 m/s .(1)能实现上述运动时,小球在 B点的最小速度是多少?2(2)能实现上述运动时,A、C间的最小距离是多少?【解析】(1)小球在B点受力等于向心力,当N=0时最小速度为(2)小球从B做平抛运动,解得0.8m,即为A、C间的最小距离。

2.如图 6-8所示,做匀速圆周运动的质点在时间 t内由 A点运动到 B点,AB弧所对的圆心角为。

(1)若 A8弧长为,求质点向心加速度的大小。

(2)若由 A点运动到 B点速度改变量的大小为,求质点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向心加速度的大小。

【解析】(1)因为,所以,又,所以,代入得(2)3.如图 6-9所示,带有一白点的黑色圆盘,绕过其中心且垂直于盘面的轴沿颠时针方向匀速转动,转速 n=20 rls。

在暗室中用每秒闪光 21次的频闪光源照射圆盘,求观察到白点转动的方向和转动的周期。

【解析】每闪光1次所用时间,在此时间内,白点顺时针转过的角为,也就是逆时针转动了,用角度表示约为,所以观察到的白点转动方向为逆时针方向。

如图所示角速度,所以周期= 。

4.如图 6-10所示,一长为的轻杆的一端固定在水平转轴上,另一端固定一质量为 m的小球,轻杆随转轴在竖直平面内做角速度为的匀速圆周运动,重力加速度为 g。

(1)小球运动到最高点时,长杆对球的作用力。

( 2)小球运动到水平位置 A时,求杆对球的作用力。

【解析】(1)在最高点,设杆对球的作用力为F,方向向下为正,有,则①若②若③若,则,则,则,F=0,杆对球的作用力为0;,F>0,杆对球的作用力为, 方向向下,是拉力;,F<0,杆对球的作用力大小为,方向向上,是支持力。

(完整word)高一物理必修二课后习题答案

(完整word)高一物理必修二课后习题答案

高一物理必修二课后习题答案第五章第1节曲线运动1. 答:如图6-12所示,在A、C位置头部的速度与入水时速度v方向相同;在B、D位置头部的速度与入水时速度v方向相反。

2. 答:汽车行驶半周速度方向改变180°。

汽车每行驶10s,速度方向改变30°,速度矢量示意图如图6-13所示。

3. 答:如图6-14所示,AB段是曲线运动、BC段是直线运动、CD段是曲线运动。

第2节质点在平面内的运动1. 解:炮弹在水平方向的分速度是vx=800×cos60°=400m/s;炮弹在竖直方向的分速度是vy=800×sin60°=692m/s。

如图6-15。

2. 解:根据题意,无风时跳伞员着地的速度为v2,风的作用使他获得向东的速度v1,落地速度v为v2、v1的合速度,如图6-15所示,,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θ,tanθ=0.8,θ=38.7°3. 答:应该偏西一些。

如图6-16所示,因为炮弹有与船相同的由西向东的速度v1,击中目标的速度v是v1与炮弹射出速度v2的合速度,所以炮弹射出速度v2应该偏西一些。

4. 答:如图6-17所示。

第3节抛体运动的规律1. 解:(1)摩托车能越过壕沟。

摩托车做平抛运动,在竖直方向位移为y=1.5m=经历时间在水平方向位移x=vt=40×0.55m=22m>20m所以摩托车能越过壕沟。

一般情况下,摩托车在空中飞行时,总是前轮高于后轮,在着地时,后轮先着地。

(2)摩托车落地时在竖直方向的速度为vy=gt=9.8×0.55m/s=5.39m/s摩托车落地时在水平方向的速度为vx=v=40m/s摩托车落地时的速度摩托车落地时的速度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θ,tanθ=vx/vy=405.39=7.422. 解:该车已经超速。

零件做平抛运动,在竖直方向位移为y=2.45m =经历时间,在水平方向位移x=vt=13.3m,零件做平抛运动的初速度为:v=x/t=13.3/0.71m/s=18.7m/s=67.4km/h>60km/h所以该车已经超速。

高中物理(新人教版)必修第二册课后习题:圆周运动(课后习题)【含答案及解析】

高中物理(新人教版)必修第二册课后习题:圆周运动(课后习题)【含答案及解析】

第六章圆周运动圆周运动课后篇巩固提升合格考达标练1.如图所示,在圆规匀速转动画圆的过程中()A.笔尖的速率不变B.笔尖做的是匀速运动9C.任意相等时间内通过的位移相等D.两相同时间内转过的角度不同,匀速圆周运动的速度大小不变,也就是速率不变,但速度的方向时刻改变,故A 正确,B错误;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在任意相等时间内通过的弧长相等,但位移还要考虑方向,C错误;相同时间内转过角度相同,D错误。

2.如图所示为行星传动示意图。

中心“太阳轮”的转动轴固定,其半径为R1,周围四个“行星轮”的转动轴固定,半径均为R2,“齿圈”的半径为R3,其中R1=1.5R2,A、B、C分别是“太阳轮”“行星轮”和“齿圈”边缘上的点,齿轮传动过程中不打滑,那么()A.A点与B点的角速度相同B.A点与B点的线速度相同C.B点与C点的转速之比为7∶2D.A点与C点的周期之比为3∶5,A、B两点的线速度大小相等,方向不同,B错误;由v=rω知,线速度大小相等时,角速度和半径成反比,A、B两点的转动半径不同,因此角速度不同,A错误;B点和C点的线速度大小相等,由v=rω=2πnr可知,B点和C点的转速之比为n B∶n C=r C∶r B,r B=R2,r C=1.5R2+2R2=3.5R2,故n B∶n C=7∶2,C正确;根据v=2πr可知,T A∶T C=r A∶r C=3∶7,D错误。

T3.(多选)如图所示,在冰上芭蕾舞表演中,演员展开双臂单脚点地做着优美的旋转动作,在他将双臂逐渐放下的过程中,他转动的速度会逐渐变快,则它肩上某点随之转动的()A.转速变大B.周期变大C.角速度变大D.线速度变大,即转速变大,角速度变大,周期变小,肩上某点距转动圆心的半径r不变,因此线速度也变大。

4.(2020海南华侨中学高一上学期期末)如图所示是一个玩具陀螺,a、b和c是陀螺上的三个点。

当陀螺绕垂直于地面的轴线以角速度ω稳定旋转时,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a、b和c三点的线速度大小相等B.a、b和c三点的角速度相等C.a、b的角速度比c的大D.c的线速度比a、b的大、b、c三点共轴,角速度相同,B正确,C错误;a、b、c三点半径不等,所以三点的线速度大小不等,A错误;R a=R b>R c,a、b、c三点角速度相同,故a、b两点的线速度大于c点线速度,D错误。

教科版高中物理必修第二册课后习题 第五章 经典力学的局限性与相对论初步 第四、五章测评

教科版高中物理必修第二册课后习题 第五章 经典力学的局限性与相对论初步 第四、五章测评

第四、五章测评(时间:75分钟满分:10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7小题,每小题4分,共2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下列描述的运动,牛顿运动定律不适用的是( A )A.研究原子中电子的运动B.研究“神舟十四号”飞船的高速发射C.研究地球绕太阳的运动D.研究飞机从北京飞往纽约的航线,并注意到低速和高速的标准是相对于光速,可判定牛顿运动定律适用于B、C、D中描述的运动,故选A。

2.(山东德州高一期末)如图所示,一质量为m的小滑块(可视为质点)从斜面上的P点由静止下滑,在水平面上滑行至Q点停止运动。

已知P点离水平面高度为h,小滑块经过斜面与水平面连接处时无机械能损失,重力加速度为g。

为使小滑块由Q点静止出发沿原路返回到达P点,需对小滑块施加一个始终与运动方向相同的拉力,则拉力至少对小滑块做功为( B )A.mghB.2mghC.2.5mghD.3mgh,设小滑块由P点到Q点,摩擦力做功为W,由动能定理有mgh+W=0,设小滑块由Q点到P点,拉力做功为W1,由动能定理有W1+W-mgh=0,联立解得W1=2mgh,故选B。

3.有一把长为L的尺子竖直放置,现让这把尺子沿水平方向以接近光的速度运行,运行过程中尺子始终保持竖直,那么我们此时再测量该尺子的长度将( C )A.大于LB.小于LC.等于LD.无法测量的,现在尺子在竖直方向没发生高速运动,由此可知它的长度将不变,故选项C正确。

4.(江苏淮安高一期末)如图所示,两个完全相同的小球P、Q分别与轻弹簧两端固定连接,开始时弹簧处于压缩状态。

某时刻将P、Q从距地面高h 处同时释放,下落到地面时P、Q间的距离等于释放时的距离,不计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为g,则( D )A.下落过程中P的机械能保持不变B.下落过程中P、Q的总机械能保持不变C.小球P落至地面时的速度v<√2ghD.当小球P的加速度最大时,P、Q的总机械能最小,P、Q组成的系统仅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和弹力作用,系统机械能守恒;小球P除受重力外,还受弹簧弹力作用,所以下落过程中P的机械能不守恒,故A错误。

(word完整版)高一物理必修一必修二经典习题以及答案(2021年整理)

(word完整版)高一物理必修一必修二经典习题以及答案(2021年整理)

(word完整版)高一物理必修一必修二经典习题以及答案(word版可编辑修改) 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word完整版)高一物理必修一必修二经典习题以及答案(word版可编辑修改))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word完整版)高一物理必修一必修二经典习题以及答案(word版可编辑修改)的全部内容。

1、(2013上海市联考)一辆公交汽车匀速驶入站台时,站台上等候的某乘客不小心将手中小球掉落。

若小球的下落过程可视做自由落体运动,那么在这个过程中,以公交汽车为参照系,以汽车前进方向为正x轴方向,竖直向下为y轴,符合小球运动轨迹是图( )2。

(2013河南名校质检)如图所示,小球以v0正对倾角为θ的斜面水平抛出,若小球到达斜面的位移最小,则飞行时间t为(重力加速度为g)( )A.t=v0tanθB.t=错误!C.t=vcotθgD.t=错误!3.(2013河南省开封市二模)在同一水平直线上的两位置分别沿同方向抛出两小球A和B,两球相遇于空中的P点,它们的运动轨迹如右图所示。

不计空气阻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在P点,A球的速度大小大于B球的速度大小B.在P点,A球的速度大小小于B球的速度大小C.抛出时,先抛出A球后抛出B球D.抛出时,两球同时抛出4.(2013陕西省西安市一模)一小球以水平速度v0=l0。

00m/s从O点向右抛出,经1.73s恰好垂直落到斜面上A点,不计空气阻力,g=10m/s2,B点是小球自由落体运动在斜面上落点,以下判断正确的是A.斜面的倾角约是30°B.小球距斜面的竖直高度约是15mC.若小球以水平速度v0=5。

高一物理课后习题精准解析(新教材人教版必修第二册)第6章__圆周运动复习与提高A组

高一物理课后习题精准解析(新教材人教版必修第二册)第6章__圆周运动复习与提高A组

第 6章圆周运动复习与提高 A组(解析版)—2019版新教科书物理必修第二册“复习与提高”习题详解1.请很据加速度的特点,对以下七种运动进行分类,并画出分类的树状结构图:匀速直线运动;匀变速直线运动;自由落体运动;抛体运动;平抛运动;匀速圆周等运动;变速圆周运动。

【解析与答案】2.图 6-1是一皮带传动装置的示意图,右轮半径为 r,A是它边缘上的一点。

左侧是一轮轴,大轮半径为 4r,小轮半径为 2r。

B点在小轮上,到小轮中心的距离为 r。

C点和 D点分别位于小轮和大轮的边缘上。

如果传动过程中皮带不打滑,那么 A、B、C、D点的线速度、角速度、向心加述度之比分别是多少?【解析】线速度角速度,,,所以,因为,,所以,所以向心加速度,根据,所以3.在空间站中,宇航员长期处于失重状态。

为缓解这种状态带来的不适,科学家设想建造一种环形空间站,如图 6-2所示。

围环绕中心匀速旋转,宇航员站在旋转舱内的侧壁上,可以受到与他站在地球表面时相同大小的支持力。

已知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 g,圆环的半径为 r,宇航员可视为质点,为达到目的,旋转舱绕其轴线匀运转动的角速度应为多大?【解析】压力等于向心力等于重力,解得4. 如图 6-3所示,长 L的轻杆两端分别固定着可以视为质点的小球 A、B,放置在光滑水平桌面上,杆中心 O有一竖直方向的固定转动轴,小球 A、B的质量分别为 3m、m。

当轻杆以角速度绕轴在水平桌面上转动时,求转轴受杆拉力的大小。

,B受向心力,其中【解析】A受向心力则杆左侧对轴拉力等于F A,方向向左,则杆右侧对轴拉力等于F B,方向向右,二者合力即为转轴受杆拉力,大小为。

5. 如图 6-4所示,滚筒洗衣机脱水时,滚筒绕水平转动轴转动。

滚筒上有很多漏水孔;滚商转动时,附着在潮湿衣服上的水从漏水孔中被甩出,达到脱水的目的。

如果认为湿衣服在竖直平面内做匀速圆周运动,那么,湿衣服上的水是在最低点还是最高点时更客易甩出?请说明道理。

第五章 1 曲线运动—2020-2021(新教材)人教版(2019)高中物理必修第二册课后习题

第五章 1 曲线运动—2020-2021(新教材)人教版(2019)高中物理必修第二册课后习题

第五章抛体运动1曲线运动课后篇巩固提升基础巩固1.做曲线运动的物体,在运动过程中,一定发生变化的物理量是()A.速率B.速度C.加速度D.合力解析做曲线运动的物体的速度方向一定变化,但大小可能变化,也可能不变,选项B正确,A错误;做曲线运动的物体一定受力和具有加速度,力和加速度可能不变,也可能变化,故选项C、D错误。

答案B2.(2020福建福州五校高一上学期测试)翻滚过山车是大型游乐园里比较刺激的一种娱乐项目。

如图所示,翻滚过山车(可看成质点)从高处冲下,过M点时速度方向如图所示,在圆形轨道内经过A、B、C三点。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过山车做匀速运动B.过山车做变速运动C.过山车受到的合力等于零D.过山车经过A、C两点时的速度方向相同解析过山车做曲线运动,其速度方向时刻变化,速度是矢量,故过山车的速度是变化的,即过山车做变速运动,A错,B对;过山车做变速运动,即运动状态时刻变化,因此其所受合力一定不为零,C错;过山车经过A点时速度方向竖直向上,经过C点时速度方向竖直向下,D错。

答案B3.如图所示,物体在恒力F作用下沿曲线从A点运动到B点,这时突然使它所受的力反向而大小不变,即由F变为-F,关于在此力作用下物体以后的运动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图中Bb为B点切线方向)()A.物体可能沿曲线Ba运动B.物体可能沿直线Bb运动C.物体可能沿曲线Bc运动D.物体可能沿原曲线由B点返回A点解析物体在B点时的速度v B沿B点的切线方向,即沿Bb方向。

物体在恒力F作用下沿曲线运动,恒力F指向轨迹内侧,当恒力F方向反向后,可知物体以后可能沿曲线Bc运动,故选项C正确。

答案C4.一个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突然受到一个与运动方向不在同一条直线上的恒力作用时,则物体()A.继续做直线运动B.一定做曲线运动C.可能做直线运动,也可能做曲线运动D.运动的形式不能确定解析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则合力一定为零。

现受到一个与运动方向不在同一条直线上的恒力作用,则物体一定做曲线运动。

第7章 万有引力与宇宙航行复习与提高-高一物理课后习题精准解析(新教材人教版必修第二册)(解析版)

第7章  万有引力与宇宙航行复习与提高-高一物理课后习题精准解析(新教材人教版必修第二册)(解析版)

第7章 万有引力与宇宙航行 复习与提高 (解析版)A 组1.一位同学根据向心力公式F=m rv 2说,如果人造地球卫星的质量不变,当轨道半径增大到2倍时,人造地球卫星需要的向心力减小为原来的21,;另一位同学根据卫星的向心力是地球对它的引力,由公式F=G 221m m r 推断,当轨道半径增大到2倍时,人造地球卫星需要的向心力减小为原来的41。

哪位同学的看法对?说错了的同学错在哪里?请说明理由。

【解析】另一位同学对。

因为需要的向心力等于提供的向心力,通过的向心力减小为原来的41。

一位同学错误。

因为该同学只看到r 增大为原来的2倍,没看到速度也要变化。

实际上,当股东半径增大到2倍时,根据r v m r Mm G 22=,得r GM v =,所以速度减小为21,根据r v m F 2=所以向心力减小为41。

2.发射人造地球卫星时将卫星以一定的速度送入预定轨连。

发射场一般选择在尽可能靠近赤道的地方。

这样选址有什么优点?【解析】因为R v ω=,靠近赤道的地方,半径R 大,初速度v 就大,发射到需要的速度可以节约能源。

3.你所受太阳的引力是多大?和你所受地球的引力比较一下,可得出怎样的结论?已知太阳的质量是1.99x1030kg ,地球到太阳的距高为1.5×10" m ,设你的质量是60 kg.【解析】N N r M G F 35.0)105.1(601099.11067.6m 21130112=⨯⨯⨯⨯⨯==-太 0006.08.96035.0=⨯=地太F F 。

结论:人所受太阳的引力比地球的引力小得多。

因为太阳远的多。

4.地球质量大约是月球质量的81倍,一个飞行器在地球与月球之间。

当地球对它的引力 和月球对它的引力大小相等时,该飞行器距地心的距离与距月心的距高之比为多少?【解析】根据2221m 81r M G r Mm G=,得921=r r 。

5.海王星的质量是地球的I7倍,它的半径是地球的4倍。

高中物理(新人教版)必修第二册课后习题:第六章测评(课后习题)【含答案及解析】

高中物理(新人教版)必修第二册课后习题:第六章测评(课后习题)【含答案及解析】

第六章测评(时间:75分钟满分:15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7小题,每小题4分,共2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2021山东安丘一中检测)如图所示,a、b是地球表面上不同纬度上的两个点,如果把地球看作是一个球体,a、b两点随地球自转做匀速圆周运动,这两个点具有大小相同的()A.线速度B.加速度C.角速度D.轨道半径、b相对静止且绕同一转轴转动,所以它们的角速度相同,C正确。

2.(2021广东佛山模拟)图示为公路自行车赛中运动员在水平路面上转弯的情景,运动员在通过弯道时如果控制不当会发生侧滑而摔离正常比赛路线,将运动员与自行车看成整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运动员转弯所需向心力由重力与地面对车轮的支持力的合力提供B.运动员转弯所需向心力由地面对车轮的摩擦力提供C.发生侧滑是因为运动员受到的合力方向背离圆心D.发生侧滑是因为运动员受到的合外力大于所需的向心力,C错误;运动员转弯时,地面对车轮的摩擦力提供所需的向心力,故A错误,B正确;当F f<mv 2r,即静摩擦力不足以提供所需向心力时,就会发生侧滑,故D错误。

3.两根长度不同的细线下面分别悬挂两个小球,细线上端固定在同一点,若两个小球以相同的角速度绕共同的竖直轴在水平面内做匀速圆周运动,则两个摆球在运动过程中,相对位置关系示意图正确的是()小球做匀速圆周运动,对其受力分析如图所示,则有mg tan θ=mω2L sin θ,整理得L cos θ=gω2,则两球处于同一高度,故B正确。

4.如图是自行车传动装置的示意图,其中Ⅰ是半径为R1的大链轮,Ⅱ是半径为R2的小飞轮,Ⅲ是半径为R3的后轮,假设脚踏板的转速为n(单位:r/s),则自行车后轮边缘的线速度为()A.πnR1R3R2B.πnR2R3R1C.2πnR2R3R1D.2πnR1R3R2,所以ω=2πn,因为要测量自行车后轮Ⅲ边缘上的线速度的大小,根据题意知,轮Ⅰ和轮Ⅱ边缘上的线速度大小相等,据v=rω可知,R1ω1=R2ω2,已知ω1=2πn,则轮Ⅱ的角速度ω2=R1R2ω1=2πnR1R2。

高中物理必修二课后习题答案

高中物理必修二课后习题答案

高中物理必修二课后习题答案高中物理要多练习,掌握其解答方法才能完全掌握。

以下是精心准备的高中物理必修二课后习题答案,大家可以参考以下内容哦!一、选择题(此题共8小题,每题6分,共48分。

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1~5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6~8小题有多个选项正确。

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1.课外活动时,王磊在40s的时间内做了25个引体向上,王磊同学的体重大约为50kg,每次引体向上大约升高0.5m,试估算王磊同学克服重力做功的功率大约为(g取10N/kg)()A.100WB.150WC.200WD.250W解析:每次引体向上克服重力做的功约为W1=mgh=50X10X0.5J=250J40s内的总功W=nW1=25X250J=6250J40s内的功率P二W~156Wo答案:B2.如下图,质量为m的物体P放在光滑的倾角为9的斜面体上,同时用力F向右推斜面体,使P与斜面体保持相对静止。

在前进水平位移为l的过程中,斜面体对P做功为()A.FlB.mgsin9lC.mgcos9lD.mgtan9l解析:斜面对P的作用力垂直于斜面,其竖直分量为mg,所以水平分量为mgtan9,做功为水平分量的力乘以水平位移。

答案:D3.汽车的发动机的额定输出功率为P1,它在水平路面上行驶时受到的摩擦阻力大小恒定。

汽车在水平路面上由静止开始运动,直到车速到达最大速度vm,汽车发动机的输出功率P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下图。

假设在0~tl时间内,汽车发动机的牵引力是恒定的,那么汽车受到的合力F合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可能是()解析:0~t1时间内牵引力是恒定的,故合力也是恒定的,输出功率一直增大。

当到达额定功率后,即t〉t1时,功率保持不变,速度继续增大,牵引力开始减小,一直到等于摩擦力,故合力也一直减小直到等于零。

答案:D4.把动力装置分散安装在每节车厢上,使其既具有牵引动力,又可以载客,这样的客车车辆叫作动车,把几节自带动力的车辆(动车)加几节不带动力的车辆(也叫拖车)编成一组,就是动车组,如下图。

高中物理(新人教版)必修第二册课后习题:机械能守恒定律(课后习题)【含答案及解析】

高中物理(新人教版)必修第二册课后习题:机械能守恒定律(课后习题)【含答案及解析】

第八章机械能守恒定律机械能守恒定律课后篇巩固提升合格考达标练1.下列运动过程中,机械能守恒的是()A.热气球缓缓升空B.树叶从枝头飘落C.掷出的铅球在空中运动D.跳水运动员在水中下沉,空气的浮力做功,机械能不守恒,选项A错误;树叶从枝头飘落,所受的空气阻力不能忽略,空气阻力做负功,其机械能不守恒,选项B错误;掷出的铅球在空中运动时,所受空气的阻力对其运动的影响可以忽略,只有重力做功,其机械能守恒,选项C正确;跳水运动员在水中下沉时,所受水的浮力做负功,其机械能不守恒,选项D错误。

2.如图所示,小球从高处下落到竖直放置的轻弹簧上,在弹簧压缩到最短的整个过程中,弹簧始终处于弹性限度内,下列关于能量的叙述正确的是()A.重力势能和动能之和总保持不变B.重力势能和弹性势能之和总保持不变C.动能和弹性势能之和总保持不变D.重力势能、弹性势能和动能之和总保持不变,弹力做负功,重力势能、弹性势能及动能都要发生变化,任意两种能量之和都不会保持不变,但三种能量相互转化,总和不变,选项D正确。

3.(多选)(2021江苏徐州高一检测)如图所示,一轻弹簧的一端固定于O点,另一端系一小球,将小球从与悬点O在同一水平面且弹簧保持原长的A点无初速度释放,让它自由下摆,不计空气阻力,弹簧始终处于弹性限度内,则在小球由A 点摆向最低点B的过程中()A.小球的机械能守恒B.弹簧的弹性势能增加C.弹簧和小球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D.小球的机械能减少,所以小球的机械能减少,A错误,D正确。

由于弹簧被拉长,所以弹簧的弹性势能增大,B正确。

A到B的过程中,只有重力和弹簧弹力做功,系统机械能守恒,即弹簧和小球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C正确。

4.以相同大小的初速度v0将物体从同一水平面分别竖直上抛、斜上抛、沿光滑斜面(足够长)上滑,如图所示,三种情况达到的最大高度分别为h1、h2和h3,不计空气阻力(斜上抛物体在最高点的速度方向水平),则()A.h1=h2>h3B.h1=h2<h3C.h1=h3<h2D.h1=h3>h2,上升到最高点时,速度均为0,由机械能守恒定律得mgh=12mv02,所以h=v022g,斜上抛物体在最高点速度不为零,设为v1,则mgh2=12mv02−12mv12,所以h2<h1=h3,故D对。

高中物理(新人教版)必修第二册课后习题:动能和动能定理(课后习题)【含答案及解析】

高中物理(新人教版)必修第二册课后习题:动能和动能定理(课后习题)【含答案及解析】

第八章机械能守恒定律动能和动能定理课后篇巩固提升合格考达标练1.(多选)质量一定的物体()A.速度发生变化时其动能一定变化B.速度发生变化时其动能不一定变化C.速度不变时其动能一定不变D.动能不变时其速度一定不变,速度变化时可能只有方向变化,而大小不变,动能是标量,所以速度只有方向变化时,动能可以不变;动能不变时,只能说明速度大小不变,但速度方向不一定不变,故B、C正确。

2.(多选)(2021山东临沂模拟)“雪如意”——北京2022年冬奥会首个跳台滑雪场地,其主体建筑设计灵感来自中国传统饰物“如意”。

“雪如意”内的部分赛道可简化为倾角为θ、高为h的斜坡雪道。

运动员从斜坡雪道的顶端由静止开始下滑,到达底端后以不变的速率进入水平雪道,然后又在水平雪道上滑行s后停止。

已知运动员与雪道间的动摩擦因数μ处处相同,不考虑空气阻力,运动员在斜坡雪道上克服摩擦力做的功为W,则下列选项正确的是()A.μ=ℎℎtanθ+sB.μ=ℎtanθℎ+stanθC.W=mgh1-stanθℎ+stanθD.W=mgh1+stanθℎ+stanθ解析对整个过程,由动能定理得mgh-μmg cos θ·ℎsinθ-μmgs=0,解得μ=ℎtanθℎ+stanθ,故A 错误,B 正确。

对整个过程,根据动能定理得mgh-W-μmgs=0,解得运动员在斜坡雪道上克服摩擦力做的功W=mgh 1-stanθℎ+stanθ,故C 正确,D 错误。

3.如图所示,左端固定的轻质弹簧被物块压缩,物块被释放后,由静止开始从A 点沿粗糙水平面向右运动。

离开弹簧后,经过B 点的动能为E k ,该过程中,弹簧对物块做的功为W ,则物块克服摩擦力做的功W f 为( )A.W f =E kB.W f =E k +WC.W f =WD.W f =W-E k,有W-W f =E k ,得W f =W-E k ,选项D 正确。

4.(多选)甲、乙两个质量相同的物体,用大小相等的力F 分别拉它们在水平面上从静止开始运动相同的距离s 。

人教版高一物理必修二第7章 机械能守恒定律习题含答案

人教版高一物理必修二第7章 机械能守恒定律习题含答案

2020春人教版物理必修二第7章机械能守恒定律习题含答案必修二第七章机械能守恒定律一、选择题1、如图所示,板长为l,板的B端静放有质量为m的可视为质点的小物体P,物体与板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开始时板水平,若板绕A点缓慢转过一个小角度α的过程中,物体保持与板相对静止,则这个过程中,关于小物体P所受力的做功,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重力对P做功为mglsin αB.摩擦力对P做功为μmglcos 2αC.弹力对P做功为mgcos α·lsin αD.板对P做功为mglsin α2、如图所示,电动小车沿斜面从A匀速运动到B,则在运动过程中()A.动能减少,势能增加B.动能不变,势能增加C.动能减少,势能不变D.动能不变,势能减少3、A、B两物体的质量之比mA ∶mB=2∶1,它们以相同的初速度v在水平面上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直到停止,其速度图象如图所示.那么,A、B两物体所受摩擦力之比FA ∶FB与A、B两物体克服摩擦力做的功之比WA∶WB分别为( )A.2∶1,4∶1 B.4∶1,2∶1C.1∶4,1∶2 D.1∶2,1∶44、物体从某高处做自由落体运动,以地面为重力势能零势能面,下列所示图象中,能正确描述物体的重力势能与下落高度的关系的是( )5、在光滑水平面上,一个物体在恒力F作用下从静止开始加速运动,经过一段时间t,末速度为v。

则( )A.在t时间内力F对物体所做的功为FvtB.在t时间内力F的功率为FvC.在t时刻力F的功率为FvD.在t时刻力F的功率为Fv6、(双选)如图所示,一固定斜面高度为H,质量为m的小物块沿斜面从顶端滑至底端,则物块在此过程中( )A.重力做功大于mgH B.重力做功等于mgHC.重力势能增加了mgH D.重力势能减小了mgH7、如图所示,一轻弹簧一端固定于O点,另一端系一重物,将重物从与悬点O在同一水平面且弹簧保持原长的A点无初速度释放,让它自由摆下。

不计空气阻力,在重物由A点摆向最低点B的过程中( )A.重力做正功,弹力不做功B.重力做正功,弹力做正功C.若用与弹簧原长相等的细绳代替弹簧后,重力做正功,弹力不做功D.若用与弹簧原长相等的细绳代替弹簧后,重力做功不变,弹力不做功8、如图所示,一光滑的水平轨道AB与一光滑的半圆形轨道BCD相接。

高一物理必修二课本课后答案

高一物理必修二课本课后答案

高一物理必修二课本课后答案
一、选择题
1. 在空气中,声音的传播速度是
A. 340m/s
B. 340km/s
C. 340m/s2
D. 340km/s2
答案:A. 340m/s
2. 在空气中,声音的传播方式是
A. 直线传播
B. 波动传播
C. 平面传播
D. 球形传播
答案:B. 波动传播
3. 声音的传播速度受到什么因素的影响
A. 温度
B. 湿度
C. 压强
D. 浓度
答案:A. 温度
4. 声音的传播速度随温度的变化而
A. 增加
B. 减少
C. 不变
D. 无法确定
答案:A. 增加
5. 声音的传播速度在什么介质中最快
A. 空气
B. 水
C. 铁
D. 金属
答案:B. 水
二、填空题
1. 声音的传播速度是指声波在特定介质中每秒传播的距离。

2. 声音的传播速度受温度的影响,随着温度的升高,声音的传播速度也会增加。

3. 声音的传播速度在空气中为340m/s,在水中为1450m/s,在铁中为5000m/s。

4. 声音的传播方式是波动传播,它是由声波在介质中传播而产生的。

5. 声音的传播受到介质的影响,在不同介质中,声音的传播速度也不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 解:(1)由于皮带与两轮之间不发生滑动,所以两轮边缘上各点的线速度大小相等,设电动机皮带轮与机器皮带轮边缘上质点的线速度大小分别为v1、v2,角速度大小分别为ω1、ω2,边缘上质点运动的半径分别为r1、r2,则v1=v2 v1=ω1r1 v2=ω2r2又ω=2πn所以n1∶n2=ω1∶ω2=r2∶r1=3∶1 (2)A点的向心加速度为
第5节 圆周运动
1. 解:位于赤道和位于北京的两个物体随地球自转做匀速圆周运动的角速度相等,都是 。位于赤道的物体随地球自转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线速度v1=ωR=465.28m/s位于北京的物体随地球自转做匀速圆周运动的角速度v2=ωRcos40°=356.43m/s
2. 解:分针的周期为T1=1h,时针的周期为T2=12h
说明:本题的目的是让学生综合运用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的受力和运动之间的关系。
4. 解:设小球的质量为m,钉子A与小球的距离为r。根据机械能守恒定律可知,小球从一定高度下落时,通过最低点的速度为定值,设为v。小球通过最低点时做半径为r的圆周运动,绳子的拉力FT和重力G的合力提供了向心力,即:
得 在G,m,v一定的情况下,r越小,FT越大,即绳子承受的拉力越大,绳子越容易断。
3. 答:应该偏西一些。如图6-16所示,因为炮弹有与船相同的由西向东的速度v1,击中目标的速度v是v1与炮弹射出速度v2的合速度,所以炮弹射出速度v2应该偏西一些。
4. 答:如图6-17所示。
第3节 抛体运动的规律
1. 解:(1)摩托车能越过壕沟。摩托车做平抛运动,在竖直方向位移为y=1.5m= 经历时间 在水平方向位移x=vt=40×0.55m=22m>20m所以摩托车能越过壕沟。一般情况下,摩托车在空中飞行时,总是前轮高于后轮,在着地时,后轮先着地。(2)摩托车落地时在竖直方向的速度为vy=gt=9.8×0.55m/s=5.39m/s摩托车落地时在水平方向的速度为vx=v=40m/s摩托车落地时的速度 摩托车落地时的速度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θ,tanθ=vx/vy=405.39=7.42
5. 答:汽车在行驶中速度越来越小,所以汽车在轨迹的切线方向做减速运动,切线方向所受合外力方向如图Ft所示;同时汽车做曲线运动,必有向心加速度,向心力如图Fn所示。汽车所受合外力F为Ft、Ft的合力,如图6-20所示。丙图正确。
说明:本题的意图是让学生理解做一般曲线运动的物体的受力情况。
第8节 生活中的圆周运动
根据牛顿第三定律可知,秋千板摆到最低点时,小孩对秋千板的压力大小为490N。
说明:这个题是机械能守恒定律与圆周运动规律综合运用的习题,具有一定的综合性,在讲解过程中,要引导学生对小孩的受力特点和运动特点进行分析。
5. 解:设物体的质量为m。物体运动到圆轨道最高点的速度大小为v,受到圆轨道的压力为FN。将物体在圆轨道最高点的重力势能定为0,以物体开始滚下点为初状态,根据机械能守恒定律得mg(h-2R)= 根据牛顿运动定律得 解得 由于FN≥0,所以h≥52R,即h至少为2.5R。
(4)根据第二问的结论,对应到绳子的悬点的距离为l,小孩运动到最低点的速度大小为v,小孩在最低点受到支持力为FN。将最低点的重力势能定为0,以最高点为初状态,根据机械能守恒定律得:
根据牛顿运动定律得
解得FN=mg[1+2(1-cos60°)]=2mg=2×25×9.8N=490N
第2节 质点在平面内的运动
1. 解:炮弹在水平方向的分速度是vx=800×cos60°=400m/s;炮弹在竖直方向的分速度是vy=800×sin60°=692m/s。如图6-15。
2. 解:根据题意,无风时跳伞员着地的速度为v2,风的作用使他获得向东的速度v1,落地速度v为v2、v1的合速度,如图6-15所示, ,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θ,tanθ=0.8,θ=38.7°
C.甲、乙角速度相等时,利用an=vω,线速度大的向心加速度大。所以乙的向心加速度小;
D.甲、乙线速度相等时,利用an=vω,角速度大的向心加速度大。由于在相等时间内甲与圆心的连线扫过的角度比乙大,所以甲的角速度大,甲的向心加速度大。
说明:本题的目的是让同学们理解做匀速圆周运动物体的向心加速度的不同表达式的物理意义。
2. 解:该车已经超速。零件做平抛运动,在竖直方向位移为y=2.45m= 经历时间 ,在水平方向位移x=vt=13.3m,零件做平抛运动的初速度为:v=x/t=13.3/0.71m/s=18.7m/s=67.4km/h>60km/h所以该车已经超速。
答:(1)让小球从斜面上某一位置A无初速释放;测量小球在地面上的落点P与桌子边沿的水平距离x;测量小球在地面上的落点P与小球静止在水平桌面上时球心的竖直距离y。小球离开桌面的初速度为 。
说明:该题的目的是让学生理解线速度、角速度、半径之间的关系:v=ωr;同时理解传动装置不打滑的物理意义是接触点之间线速度相等。
4. 需要测量大、小齿轮及后轮的半径r1、r2、r3。自行车前进的速度大小
说明:本题的用意是让学生结合实际情况来理解匀速圆周运动以及传动装置之间线速度、角速度、半径之间的关系。但是,车轮上任意一点的运动都不是圆周运动,其轨迹都是滚轮线。所以在处理这个问题时,应该以轮轴为参照物,地面与轮接触而不打滑,所以地面向右运动的速度等于后轮上一点的线速度。
第五章
第1节 曲线运动
1. 答:如图6-12所示,在A、C位置头部的速度与入水时速度v方向相同;在B、D位置头部的速度与入水时速度v方向相反。
2. 答:汽车行驶半周速度方向改变180°。汽车每行驶10s,速度方向改变30°,速度矢量示意图如图6-13所示。
3. 答:如图6-14所示,AB段是曲线运动、BC段是直线运动、CD段是曲线运动。
第4节 实验:研究平抛运动
1. 答:还需要的器材是刻度尺。
实验步骤:
(1)调节木板高度,使木板上表面与小球离开水平桌面时的球心的距离为某一确定值y;
(2)让小球从斜面上某一位置A无初速释放;
(3)测量小球在木板上的落点P1与重垂线之间的距离x1;
(4)调节木板高度,使木板上表面与小球离开水平桌面时的球心的距离为某一确定值4y;
汽车所受支持力
根据牛顿第三定律得,汽车对桥顶的压力大小也是7440N。
(2)根据题意,当汽车对桥顶没有压力时,即FN=0,对应的速度为v,
(3)汽车在桥顶部做圆周运动,重力G和支持力FN的合力提供向心力,即
汽车所受支持力 ,对于相同的行驶速度,拱桥圆弧半径越大,桥面所受压力越大,汽车行驶越安全。
所以,如果汽车以72km/h的速度拐弯时,将会发生侧滑。
第二种,假设汽车以72km/h的速度拐弯时,不发生侧滑,所需向心力为F,
所以静摩擦力不足以提供相应的向心力,汽车以72km/h的速度拐弯时,将会发生侧滑。
3. 解:(1)汽车在桥顶部做圆周运动,重力G和支持力FN的合力提供向心力,即
(5)让小球从斜面上同一位置A无初速释放;
(6)测量小球在木板上的落点P2与重垂线之间的距离x2;
(7)比较x1、x2,若2x1=x2,则说明小球在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
改变墙与重垂线之间的距离x,测量落点与抛出点之间的竖直距离y,若2x1=x2,有4y1=y2,则说明小球在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
1. 解:小螺丝钉做匀速圆周运动所需要的向心力F由转盘提供,根据牛顿第三运动定律,小螺丝钉将给转盘向外的作用力,转盘在这个力的作用下,将对转轴产生作用力,大小也是F。
说明:本题的意图在于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理解匀速圆周运动。
2. 解:这个题有两种思考方式。
第一种,假设汽车不发生侧滑,由于静摩擦力提供的向心力,所以向心力有最大值,根据牛顿第二运动定律得 ,所以一定对应有最大拐弯速度,设为vm,则
(1)分针与时针的角速度之比为ω1∶ω2=T2∶T1=12∶1
(2)分针针尖与时针针尖的线速度之比为v1∶v2=ω1r1∶ω2r2=14.4∶1
3. 答:(1)A、B两点线速度相等,角速度与半径成反比
(2)A、C两点角速度相等,线速度与半径成正比
(3)B、C两点半径相等,线速度与角速度成正比
5. 解:磁盘转动的周期为T=0.2s
(1)扫描每个扇区的时间t=T/18=1/90s。
(2)每个扇区的字节数为512个,1s内读取的字节数为90×512=46080个。
说明:本题的用意是让学生结合实际情况来理解匀速圆周运动。
第6节 向心加速度
1. 答:A.甲、乙线速度相等时,利用 ,半径小的向心加速度大。所以乙的向心加速度大;B.甲、乙周期相等时,利用 ,半径大的向心加速度大。所以甲的向心加速度大;
2. 解:月球公转周期为T=27.3×24×3600s=2.36×106s。月球公转的向心加速度为
3. 解:A、B两个快艇做匀速圆周运动,由于在相等时间内,它们通过的路程之比是4∶3,所以它们的线速度之比为4∶3;由于在相等时间内,它们运动方向改变的角度之比是3∶2,所以它们的角速度之比为3∶2。由于向心加速度an=vω,所以它们的向心加速度之比为2∶1。说明:本题的用意是让学生理解向心加速度与线速度和角速度的关系an=vω。
2. 答:小球在漏斗壁上的受力如图6-19所示。
小球所受重力G、漏斗壁对小球的支持力FN的合力提供了小球做圆周运动的向心力。
3. 答:(1)根据牛顿第二运动定律得:
F=mω2r=0.1×42×0.1N=0.16N
(2)甲的意见是正确的。
静摩擦力的方向是与物体相对接触面运动的趋势方向相反。设想一下,如果在运动过程中,转盘突然变得光滑了,物体将沿轨迹切线方向滑动。这就如同在光滑的水平面上,一根细绳一端固定在竖直立柱上,一端系一小球,让小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突然剪断细绳一样,小球将沿轨迹切线方向飞出。这说明物体在随转盘匀速转动的过程中,相对转盘有沿半径向外的运动趋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