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必修课程 第八章 解表药

合集下载

解表药第八章

解表药第八章

使用注意
柴胡其性升散,古人有“柴胡劫肝阴”之 柴胡其性升散,古人有“柴胡劫肝阴”
说,阴虚阳亢,肝风内动,阴虚火旺及气 机上逆者忌用或慎用。
升 麻
《神农本草经》 神农本草经》
功效主治
1.解表——外感表证。 ——外感表证。
力弱,一般表证少用,或作辅药。 2.透疹——麻疹不透。 ——麻疹不透。 如升麻葛根汤(《阎氏小儿方论》 如升麻葛根汤(《阎氏小儿方论》)。 3.清热解毒——多种热毒证。 ——多种热毒证。 本品善清解阳明热毒,故胃火炽盛成毒的牙龈 肿痛、口舌生疮、咽肿喉痛以及皮肤疮毒等尤为 多用。
①解表散寒力强,又能祛风胜湿,止痛,对于外 感风寒夹湿的表证尤为适宜; ②本品长于散太阳经之风寒而止痛,对于风寒感 ②本品长于散太阳经之风寒而止痛,对于风寒感 冒兼太阳头痛(后头痛)者较为适宜。
2.祛风胜湿〔止痛〕——风寒湿痹。 2.祛风胜湿 止痛〕 祛风胜湿〔
本品其性上行,对上半身风寒湿痹、肩背肢节疼 本品其性上行,对上半身风寒湿痹、肩背肢节疼 痛者尤为多用。
毒,无论破溃与否皆宜。 如仙方活命饮(《校注妇人良方》 如仙方活命饮(《校注妇人良方》)。


《神农本草经》 神农本草经》
功效主治
1.解表散寒——本品既散在表之风寒,又除在里 ——本品既散在表之风寒,又除在里
之寒邪(能祛表里之寒),用于风寒感冒、阳虚 外感之证,如麻黄附子细辛汤(《伤寒论》)。 外感之证,如麻黄附子细辛汤(《伤寒论》 2.祛风止痛——本品善于祛风散寒,且止痛之力 ——本品善于祛风散寒,且止痛之力 颇强,可用于头痛、牙痛、痹痛等多种寒痛证。 3.通鼻窍〔止痛〕——为治鼻渊之要药。 通鼻窍〔止痛〕 治鼻渊之要药。 用治鼻渊〔鼻窦炎〕 用治鼻渊〔鼻窦炎〕,鼻塞不通,浊涕不止, 前额疼痛。 常与白芷、苍耳子、辛夷等同用。

8、第八章_解表药.

8、第八章_解表药.
宣散透疹——用于麻疹外 出不畅。
祛风止痒——应用:①风 疹,②皮肤瘙痒等。
疗疮——疮疡初起。 炒炭止血——便血、崩漏、
产后血晕。
防风
解表祛风——特点:味甘 质润,为风药中润剂。应 用:风寒表证。
胜湿止痛——特点:配伍 引经药,无所不达,治一 身之痛。应用:一身之风 寒湿痹痛。
祛风止痉——特点:治风 通用药,外风能祛,内风 能息。应用:①风疹瘙痒, ②破伤风等。
不同点:桑叶又能清肺润燥、凉血止血、止汗, 治疗肺热咳嗽、肺燥咳嗽、血热证、自汗盗汗等; 菊花又能清热解毒,治疗疮疡肿毒,是二者之异。
柴胡
疏散退热——特点:解热 效优,肌表之热、半表半 里之热皆可清退。应用: ①感冒发热,②少阳病之 寒热往来,③疟疾发热。
疏肝解郁——肝郁证。 升举阳气——气虚下陷之
麻黄与桂枝的功效主治异同
相同点:二药都能发汗解表,治疗风寒表实无 汗证,常相须为用。同中之异:其中麻黄发汗力 强,桂枝发汗力弱,然桂枝味甘兼补,又宜于风 寒表虚有汗证。不同点:麻黄又能宣肺平喘,利 水消肿,治风寒犯肺之咳喘以及风水水肿等,为 桂枝所不俱;桂枝又能温通经脉,助阳化气,平 冲降逆,治寒凝血脉证、胸阳痹阻证,蓄水证和 奔豚病等,为麻黄所不备。
子宫下垂、脱肛等。 注意:炮制品,禁忌证。
葛根
解肌退热——特点:解肌 效优,长于缓解颈部肌肉 紧张。应用:①颈项强痛 (外感病、高血压病、颈 椎病所致者),②前额头 痛等。
生津止渴——内热消渴。 透疹——麻疹不畅。 升阳止泻——特点:止泻
痢虚实皆宜。
注意:炮制品。
柴胡、葛根与升麻功效主治异同
苍耳子
发表——风寒感冒。 通鼻窍——治鼻渊
要药。 散风湿——特点:
上通脑顶,下行足 膝,外达皮肤。 注意:有小毒。

各论 第八章 解表药1(荆芥)

各论  第八章   解表药1(荆芥)
RHIZOMA ZINGBERIS RECENS
〈处方用名〉 生姜皮:为生姜的外皮入药,长于利水消肿,用于
水肿证; 生姜汁:为生姜取汁入药。具化痰止呕之功,用于
中风痰迷,口噤昏厥,呕吐不止等症 煨 姜:煨用,具有温中止呕、止泻之功。适用于脾胃虚寒, 腹痛、呕吐、泄泻等证
【性味归经】辛,温。归肺、脾、胃经。 【功效】发汗解表,温中止呕,温肺止咳
2.用于多种呕吐证。
本品善温胃散寒、和中降逆以止呕,为止呕良药, 适用于多种呕吐。尤宜治胃寒呕吐,常与半夏同用, 如小半夏汤;热证呕吐,可配伍竹茹、黄连 。
3.用于风寒咳嗽。 本品能温肺散寒、化痰止咳,常与杏仁、紫苏、陈皮、
半夏等同用,如杏苏二陈汤 。
4.具有健胃消食和解毒作用 。
用于脾胃虚弱,食欲不振之轻证;误食生半夏、生南 星的喉舌发麻者,食鱼蟹中毒吐泻者,可用生姜汁冲服 或煎汤内服。
5.常与大枣配用
【现代研究】
本品含挥发油,油中有α-蒎烯、2-庚醇、β-葑烯等多
种成分;并含姜油酮、生姜二醇等多种萜类和苯基链烷基类
成分。对消化道有轻微刺激,可使蠕动增强,减轻腹胀,并
具有促进消化液分泌、保护胃粘膜细胞、抗消化道溃疡、保
肝、利胆、抗炎、解热、抗菌、镇静、镇痛、镇吐、防晕、
增强免疫作用;口嚼生姜可使血压上升、还能兴奋心脏、扩
临床研究:外感风寒头痛—麻黄附子细辛汤。 急性腰扭伤—麻黄汤
★ 桂枝 (肉桂)
性味:辛 甘 温 归经:心 肺 膀胱经 功用:发汗解肌
温经通脉 助阳化气
【性能特点】
本品辛甘温,入肺、心、膀胱经。既能温通扶阳、助 卫实表而发汗解肌,治外感风寒表证,无论表实无汗 或表虚有汗皆宜;又能温经通脉、散寒止痛、通阳化 气,治寒凝血滞之痹证、脘腹冷痛、痛经闭经,或水 湿内停之痰饮、水肿及心阳不振、血脉不利之胸痹、 心痛 或心悸、脉结代等证。

第八章 解表药

第八章  解表药

第八章解表药一.A型选择题1,解表药主归()A:肺.肾经B:肺.肝经C肺.膀胱经D:肺.脾经E:肺.大肠经2,具有发汗解表.宣肺平喘.利水消肿作用的药物是()A:桂枝B:麻黄C:香薷D:紫苏E:荆芥3,下列病证中,麻黄不能使用的病症是()A:风寒感冒B:咳嗽气喘C:风水水肿D:风寒痹症E:胸痹心痛4,麻黄治疗风寒表实证,常与其相须为用的药是()A:荆芥B:防风C:细辛D:桂枝E:香薷5,发散风热药的最主要作用是()A:宣肺气B:利咽喉C:清头目D:透麻疹E:散风热6,薄荷的性味是()A:苦,寒B:辛,凉C:苦,温D:咸,凉E:甘,寒7,既疏散风热,又疏散解郁的药物是()A:牛蒡子B:蔓荆子C:桑叶D:蝉蜕E:薄荷8,外散风热,内解热毒的药物是()A:薄荷B:牛蒡子C:蝉蜕D:桑叶E:柴胡二.B型选择题A,宜先煎B:不宜久煎C:宜包煎D:宜另煎E:宜烊化冲服1,荆芥入汤剂()2,紫苏入汤剂()A:温经通阳B:行气宽中C:温肺止咳D:通窍止咳E:利水消肿3,麻黄.香薷都能()4,白芷.细辛都能()三.D型选择题1,风寒,风热表证均可以使用的药物是()A麻黄B:荆芥C:防风D:细辛E:白芷2,肝郁气滞,月经不调,胸胁账痛,常选用的两味药是()A:薄荷B:蝉蜕C:葛根D:升麻E:柴胡四.X型选择题1,桂枝治疗胸阳不振,心脉淤阻,胸痹心痛,常与其同用的药是()A:麻黄B:紫苏C:陈皮D:枳实E:?白2,桂枝可用治()A:风寒感冒B:寒凝血滞诸痛证C:痰饮.蓄水证D:心悸.奔豚E:中焦寒虚.脘腹冷痛3,升麻的功效是()A:清热平肝B:清热解毒C:发表透疹D:升举阳气E:疏肝解郁4,功能疏散风热,平肝明目的药物有()A:薄荷B:蝉蜕C:桑叶D:菊花E:柴胡五.填空题1,麻黄主归()经,除发汗解表外,又能(),利水消肿。

2,荆芥与防风.羌活同用,治();与银花.连翘同用,治()3,藁本功能祛风散寒.(),尤宜于风寒感冒.()头痛4,辛凉解表药性味多(),以()为主要作用。

第八章 解表药

第八章 解表药

紫苏 生姜
《名医别录》
30
唇形科植物 紫苏的干燥 叶(或带嫩枝) 生用。
以叶大、色紫、不碎、香气浓, 无枝梗、无杂质者为佳。
姜科植物姜 的新鲜根茎。 生用。 质嫩 者为佳
以块大、 丰满、质嫩 者为佳。
紫苏 生姜
共性: 1.辛温,入肺脾二经。 2. 功用: (1)发表散寒:发汗力较弱(不及麻、
桂),用于预防或治疗风寒感冒轻证。 (2)解鱼蟹毒:用于食鱼蟹中毒。
35
个性:
紫 苏:
(1)行气宽中(消胀),和胃止呕:
用治脾胃气滞证:脘腹胀闷,纳食不佳者均可 运用,如藿香正气散;
(2)理气安胎:用治气滞胎动不安(苏梗), 配砂仁、陈皮等。 (3)苏叶:长于发散风寒;
苏梗:偏宽胸利膈、顺气安胎。
2.虚汗及疮疡日久、淋病、失血者等津血不足者慎用。
3.用量因时因地因人制宜
• 温暖季节容易出汗,用量宜小。(春夏气候温暖,肌 腠松弛,易出汗)
• 寒冷季节,不易出汗,用量可稍大。(冬秋气候寒冷, 肌腠致密,不易出汗)
• 不宜过量,应中病即止。以免耗伤阳气,损及津液
9
4.不宜久煎:以免挥发性有效成分逸散而
4.散寒通滞,用治: 风寒痹证,阴疽,痰核。
【用法用量】 煎服,3~10g。(宜先煎,去浮沫) 生用发汗力较强;蜜炙麻黄长于平喘。 捣绒:老年人、儿童
20
【使用注意】 1. 本品发汗力强,自汗盗汗者忌用。 2. 虚喘不宜。 3. 麻黄对中枢神经系统有明显兴奋作
用,并可使血压上升,失眠及高血压 患者慎用。
【使用注意】
本品辛温发汗之力较强,表虚有汗及暑热 证当忌用。
42
荆芥
防风
《神农本草经》

中药第08章--解表药

中药第08章--解表药

生姜汁:辛温,辛效力较强, 生姜汁: 辛温, 辛效力较强, 其 温中止呕作 较生姜为胜, 长于止呕开痰, 用 较生姜为胜 , 长于止呕开痰 , 多用治呕 咳嗽痰多等症, 也可用于昏厥之急救; 吐 , 咳嗽痰多等症 , 也可用于昏厥之急救 ; 生姜皮:味辛性偏凉,功专和中利水, 生姜皮: 味辛性偏凉, 功专和中利水 , 长于 走表, 有利水消肿之功效, 走表 , 有利水消肿之功效 , 以治皮肤水肿 为专长; 为专长; 辛散之性大减, 和中温中见长, 煨 姜:辛散之性大减,以和中温中见长,适 用治胃寒呕吐及腹痛泄泻等症。 用治胃寒呕吐及腹痛泄泻等症。
概念:凡以发散表邪,解除表证为主要功能( 一 、 概念 : 凡以发散表邪, 解除表证为主要功能 ( 效) 的药物,称解表药。 的药物,称解表药。 立法依据: 内经· 素问》 其在表者, 二 、 立法依据 : 《 内经 · 素问 》“ 其在表者 , 汗而发 因其轻而扬之” 之”;“因其轻而扬之”。 分类: 辛温解表------风寒表证。 ------风寒表证 三、分类: 1. 辛温解表------风寒表证。 发散风寒) (发散风寒) 辛凉解表------风热表证。 ------风热表证 2. 辛凉解表------风热表证。 发散风寒) (发散风寒) 四、功 能:发汗解表 适应证:表证。 表证是指六淫邪气,经皮毛, 五、适应证:表证。( 表证是指六淫邪气,经皮毛,口鼻 侵入时所产生的证侯。 侵入时所产生的证侯。) 临床表现:发热恶寒(或恶风)头身痛,舌苔薄白, 临床表现:发热恶寒(或恶风)头身痛,舌苔薄白,脉 兼见鼻塞流涕,咽喉疼痛,咳嗽等症。 浮。兼见鼻塞流涕,咽喉疼痛,咳嗽等症。
4、散阴疽,消症结。 散阴疽,
用于阴疽,痰核(包括一些肿大的淋巴结) 用于阴疽,痰核(包括一些肿大的淋巴结), 从阳和汤得启发。 从阳和汤得启发。 阳和汤(麻黄、熟地、白芥子、鹿茸胶、 阳和汤(麻黄、熟地、白芥子、鹿茸胶、炮姜 肉桂、甘草)------《外科全生集》 碳、肉桂、甘草)------《外科全生集》。 还可温散寒邪治疗痹证(寒痹) 还可温散寒邪治疗痹证(寒痹)。 漫肿平塌, 皮色不变, 不热少痛, 疽 : 漫肿平塌 , 皮色不变 , 不热少痛 , 未成脓 难消、已成脓难溃,脓水清稀,破后难敛。 难消、已成脓难溃,脓水清稀,破后难敛。

中药学各论第八章解表药

中药学各论第八章解表药

葛根:主入胃经(阳明经)。
1、解肌发表:治疗伤寒恶寒发热,项背强痛及身热、 口渴之证。
2、升清止泻;本品升提中气作用善于止泻,治疗脾 虚泄泻。
3、生津止渴:治疗津伤口渴、消渴等。 4、透疹:治疗麻疹初起,疹毒透发不畅。
解表药的小结
一、解表药的常用配伍: 1、表证多犯肺,伴咳嗽痰多者,配化痰止咳药。 2、表证而兼气滞,伴胸脘痞满、嗳气、呃逆者配行
第八章 解表药
概述 一、概念:
解 ---疏解、解除。 表 ---一指表邪,六淫之邪;
二指表证,邪在肌表之证。 凡以发散表邪,解除表证为主要功效的药物,谓之 解表药。 二、性味、功效: 辛:具发散之特性。可以疏散外邪,解除表证。 疏散、宣发是解表药的最大特性,部分解表药还具 有祛风止痛、平喘、透疹、利水消肿等作用。
性味:辛,温。
功效特点: 1、发汗解表:一般不用于单纯的风寒表证。 2、祛暑化湿:治疗暑湿伤中的呕吐泄泻,脘腹胀满
疼痛。 3、利水消肿:治疗风水相搏之水肿。 香薷为夏令解表散寒所常用,夏月之香薷犹冬月之
麻黄,发汗而又祛暑化湿。主治夏季外感于风寒,而内 伤于暑湿之“阴暑”证。
细辛
为马兜铃科植物北细辛、汉城细辛、华细辛的全草。
三、分类、适应证:
1、发散风寒药(辛温解表药):性味多辛温,具有 疏散风寒作用,治疗风寒表证。
2、发散风热药(辛凉解表药):性味大多辛凉,具 有疏散风热的作用,治疗风热表证。
第一节 发散风寒药(辛温解表药)
麻黄、桂枝
麻黄:为麻黄科植物草麻黄等的草质茎。
桂枝:为樟科植物肉桂的嫩枝。
共同点:
1、发汗解表---治疗风寒表证。 两药是辛温解表药的代表药。二者经常相须为用。
2、清热解毒:治疗疮疡肿毒。

第八章解表药

第八章解表药
或防风、细辛(川芎茶调散) 牙痛 偏寒:细辛、全蝎等(一捻金散 ) 偏热:石膏、荆芥穗等(风热散 ) ③宣通鼻窍—鼻渊 苍耳子、辛夷(苍耳子散) ④燥湿止带—带下证 寒湿带下:鹿角霜、白术等 湿热带下:车前子、黄柏等
⑤消肿排脓—疮痈肿痛
疮疡初起:银花、当归等(仙方活命饮) 脓成难溃:人参、黄芪等(托里消毒散 )
概述
1、性能:辛凉、发汗力缓 2、应用:风热表证 3、其他功能:清头目、利咽喉、透疹、止痒、止咳
掌握:薄荷、牛蒡子、桑叶、菊花、柴胡、葛根 熟悉:蝉蜕 、蔓荆子、升麻、 了解:淡豆豉 参考:浮萍、木贼、谷精草
★薄荷
唇形科 地上部分
★薄荷 辛,凉。肺、肝经。
①疏散风热—风热表证,温病初起:银翘散 ②清利头目—风热头痛:川芎、石膏(上清散) 目赤多泪:桑叶、菊花 咽喉肿痛:桔梗、甘草(六味汤) ③透疹止痒—麻疹:蝉蜕、牛蒡子(竹叶柳蒡汤) 风疹:荆芥、防风 ④疏肝解郁—肝郁气滞:柴胡、白芍(逍遥散)
▲蔓荆子
辛、苦,微寒。膀胱、肝、胃经。 薄荷、菊花
菊花、蝉蜕
①疏散风热—风热头痛
②清利头目—目赤肿痛
5-10克
★柴胡
伞形科 根 生用、醋炙
▲升麻
毛茛科 根茎 生用、蜜炙
★柴胡
▲升麻
辛、苦,微寒。肝、胆、肺经
辛、微甘,微寒。肺、脾、胃、大肠经
①解表退热—风热表证 退热力强,少阳证,
兼疏肝解郁-肝郁气滞 ②升举阳气—中气下陷 清热解毒力强, 兼能透疹—麻疹、咽痛
9-15克 解肌退热、透疹、生津、活络、解酒宜生用, 升阳止泻宜煨用。
●淡豆豉
豆科 生用ຫໍສະໝຸດ ◆浮萍浮萍科 全草
◆木贼
木贼科 地上部分
◆谷精草

《中药学》教材 第八章 解表药

《中药学》教材 第八章 解表药

第一节发散风寒药麻黄桂枝紫苏生姜香薷荆芥防风羌活白芷细辛藁本苍耳子辛夷葱白鹅不食草胡荽柽柳第二节发散风热药薄荷牛蒡子蝉蜕桑叶菊花蔓荆子柴胡升麻葛根淡豆豉浮萍木贼第一节清热泻火药石膏寒水石知母芦根天花粉竹叶淡竹叶鸭跖草栀子夏枯草决明子谷精草密蒙花青葙子第二节清热燥湿药黄芩黄连黄柏龙胆秦皮苦参白鲜皮苦豆子三棵针马尾连第三节清热解毒药金银花连翘穿心莲大青叶板蓝根青黛贯众蒲公英紫花地丁野菊花重楼拳参漏芦土茯苓鱼腥草金荞麦大血藤败酱草射干山豆根马勃青果锦灯笼金果榄木蝴蝶白头翁马齿苋鸦胆子地锦草委陵菜翻白草半边莲白花蛇舌草山慈菇熊胆千里光白蔹四季青绿豆第四节清热凉血药生地黄玄参牡丹皮赤芍紫草水牛角第五节清虚热药青蒿白薇地骨皮银柴胡胡黄连第一节攻下药大黄芒硝番泻叶芦荟第二节润下药火麻仁郁李仁松子仁第三节峻下逐水药甘遂京大戟芫花商陆牵牛子巴豆千金子第一节袪风寒湿药独活威灵仙川乌蕲蛇乌梢蛇木瓜蚕沙伸筋草寻骨风松节海风藤青风藤丁公藤昆明山海棠雪上一枝蒿路路通第二节袪风湿热药秦艽防己桑枝豨莶草臭梧桐海桐皮络石藤雷公藤老鹳草穿山龙丝瓜络第三节袪风湿强筋骨药五加皮桑寄生狗脊千年健雪莲花鹿衔草石楠叶藿香佩兰苍术厚朴砂仁豆蔻草豆蔻草果第一节利水消肿药茯苓薏苡仁猪苓泽泻冬瓜皮玉米须葫芦香加皮枳椇子泽漆蝼蛄荠菜第二节利尿通淋药车前子滑石木通通草瞿麦萹蓄地肤子海金沙石韦冬葵子灯心草萆薢第三节利湿退黄药茵陈金钱草虎杖地耳草垂盆草鸡骨草珍珠草附子干姜肉桂吴茱萸小茴香丁香高良姜胡椒花椒荜茇荜澄茄陈皮青皮枳实木香沉香檀香川楝子乌药青木香荔枝核香附佛手香橼玫瑰花绿萼梅娑罗子薤白天仙藤大腹皮甘松九香虫刀豆柿蒂山楂神曲麦芽稻芽莱菔子鸡内金鸡矢藤隔山消阿魏使君子苦楝皮槟榔南瓜子鹤草芽雷丸鹤虱榧子芜荑第一节凉血止血药小蓟大蓟地榆槐花侧柏叶白茅根苎麻根羊蹄第二节化瘀止血药三七茜草蒲黄花蕊石降香第三节收敛止血药白及仙鹤草紫珠棕榈炭血余炭藕节檵木第四节温经止血药艾叶炮姜灶心土第一节活血止痛药川芎延胡索郁金姜黄乳香没药五灵脂夏天无枫香脂第二节活血调经药丹参红花桃仁益母草泽兰牛膝鸡血藤王不留行月季花凌霄花第三节活血疗伤药土鳖虫马钱子自然铜苏木骨碎补血竭儿茶刘寄奴第四节破血消癥药莪术三棱水蛭虻虫斑蝥穿山甲第一节温化寒痰药半夏天南星禹白附白芥子皂荚旋覆花白前猫爪草第二节清化热痰药川贝母浙贝母瓜蒌竹茹竹沥天竺黄前胡桔梗胖大海海藻昆布黄药子海蛤壳海浮石瓦楞子礞石第三节止咳平喘药苦杏仁紫苏子百部紫菀款冬花马兜铃枇杷叶桑白皮葶苈子白果矮地茶洋金花华山参罗汉果满山红胡颓子叶第一节重镇安神药朱砂磁石龙骨琥珀第二节养心安神药酸枣仁柏子仁灵芝缬草首乌藤合欢皮远志第一节平抑肝阳药石决明珍珠母牡蛎紫贝齿代赭石刺蒺藜罗布麻叶生铁落第二节息风止痉药羚羊角牛黄珍珠钩藤天麻地龙全蝎蜈蚣僵蚕麝香冰片苏合香石菖蒲第一节补气药人参西洋参党参太子参黄芪白术山药白扁豆甘草大枣刺五加绞股蓝红景天沙棘饴糖蜂蜜第二节补阳药鹿茸紫河车淫羊藿巴戟天仙茅杜仲续断肉苁蓉锁阳补骨脂益智仁菟丝子沙苑子蛤蚧核桃仁冬虫夏草胡芦巴韭菜子阳起石紫石英海狗肾海马哈蟆油羊红膻第三节补血药当归熟地黄白芍阿胶何首乌龙眼肉楮实子第四节补阴药北沙参南沙参百合麦冬天冬石斛玉竹黄精明党参枸杞子墨旱莲女贞子桑椹黑芝麻龟甲鳖甲第一节固表止汗药麻黄根浮小麦糯稻根须第二节敛肺涩肠药五味子乌梅五倍子罂粟壳诃子石榴皮肉豆蔻赤石脂禹余粮第三节固精缩尿止带药山茱萸覆盆子桑螵蛸金樱子海螵蛸莲子芡实刺猬皮椿皮鸡冠花常山瓜蒂胆矾雄黄硫黄白矾蛇床子蟾酥樟脑木鳖子土荆皮蜂房大蒜升药轻粉砒石铅丹炉甘石硼砂。

第八章解表药

第八章解表药
消肿排脓——疮痈肿毒,未溃能消肿,已 溃能排脓。
燥湿止带——带下过多,寒湿带下,湿热 带下皆可配伍应用。
细辛
△达表入里。 入肺经:散
在表风寒; 入肾经:除 在里寒邪, 尤宜于阳虚 外感。
△止痛作用显著,治疗风湿痹痛,风寒头痛, 牙痛。
△温肺化饮,治寒饮咳喘。
此外,细辛籍其辛温行散,芳香透达之性, 其一通鼻窍,治鼻渊,或鼻塞流涕;其二 吹鼻取嚏,有通关开窍醒神之功,用于治 疗神昏窍闭证。
麻黄;炙麻 黄;麻黄绒 生用:发汗 解表,利水 消肿力胜 炙用:辛散 之性缓,偏 于平喘止咳。
麻黄
[临床应用] 1.用于风寒感冒。发汗力较强,尤宜于风寒
表实证 。
2.用于咳喘实证。尤宜风寒外束,肺气壅遏 之咳喘 。
3.用于风水水肿,或水肿兼有表证者。 4.用于风寒湿痹证,以及阴疽,痰核。
[用法用量] 煎服,3-10克。发汗解表宜生用;止咳平喘
香薷
《本草纲目》 “香薷乃夏 月解表之药, 如冬月之用 麻黄”。有 “夏月麻黄” 之称。
1.阴暑证:夏季乘凉饮冷,外感于寒,内伤 于湿,阳气为阴邪所遏——恶寒发热,头 痛无汗,腹痛吐泻。
2.水肿,பைடு நூலகம்便不利:辛散温通,善于发越阳 气,通利水湿,
发汗解暑宜水煎凉服;利水消肿须浓煎。
荆芥 防风
共同点:
2.寒凝血滞之证 △ 胸阳不振,心脉瘀阻,胸痹心痛,或
心悸,脉结代。 △ 中焦虚寒,脘腹冷痛。 △ 血寒瘀阻,闭经、痛经、徵瘕。 △ 风寒湿痹,肩臂肢节疼痛。
3.痰饮证、蓄水证
[功效] 发散风寒 开宣肺气 行气宽中 和胃止呕 安胎 解鱼蟹毒
紫苏
[应用] 1.外感风寒表证。尤宜于风寒表证兼有肺脾
第八章 解表药

第八章 解表药

第八章 解表药
A.麻黄 B.紫苏 C.桂枝
D.荆芥 E.防风
19. 解表又能祛风湿的药物是:
A.桑叶 B.羌活 C.薄荷
D.葛根 E.麻黄
20. 白芷常用于何种头痛:
A.少阳头痛 B.太阳头痛 C.厥阴头痛
54. 治疗外感风寒,表实无汗,咳嗽气喘者,宜首选:
A.麻黄 B.杏仁 C.石膏
D.甘草 E.桔梗
答案: D D D A
9. 解表药中兼能疏肝的药物是:
A.薄荷 B.牛蒡子 C.蝉蜕
D.葛根 E.升麻
10. 能祛风解表,胜湿止痛,止痉的药物是:
A.防风 B.桂枝 C.羌Fra bibliotek D.藁本 E.白芷
45. 柴胡治疗少阳证,寒热往来,宜配伍:
A.黄芩 B.黄连 C.黄柏
D.苦参 E.龙胆草
46. 具有透疹作用的药组是:
A.荆芥、连翘、升麻 B.桑叶、薄荷、菊花 C.紫草、牛蒡子、防风
36. 下列除何药外,既能疏散风热又能明目:
A.淡豆豉 B.桑叶 C.木贼
D.蝉蜕 E.菊花
37. 下列除何药外,均具有利咽功效:
A.诃子 B.牛蒡子 C.桔梗
D.山豆根 E.鱼腥草
D.少阴头痛 E.太阳头痛
15. 兼有止血作用的解表药是:
A.桂枝 B.紫苏 C.羌活
D.麻黄 E.荆芥
16. 患者素体阳虚,外感风寒而见恶寒发热、脉反沉迟,宜以麻黄、细辛配伍何药:
28. 功能发汗解表、温中止呕、温肺止咳的药物是:
A.麻黄 B.防风 C.细辛
D.紫苏 E.生姜
29. 功能散风除湿、通窍止痛的药物是:
A.麻黄 B.防风 C.羌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有小毒。归肺经。 功效:发散风寒,通鼻窍,祛风湿,止痛。
苍耳子原植物及其药材
应用
1.风寒表证 解表力弱,鼻塞流涕明显者多用 2.鼻渊 鼻渊而有外感风寒尤宜;其他鼻病亦较
常用
3.风湿痹痛
此外,还可用于风疹瘙痒及疥癣麻风。
用法用量
煎服,3~10g。或入丸散。宜炒后
碾去刺用,不仅便于配方,又有利于有 效成分煎出,并可降低毒性。
者随证配伍;兼有理气安胎之功,妊娠呕吐、 胎动不安。
此外,可解鱼蟹之毒。
用法用量
煎服,5~10g。 不宜久煎。
生姜
性能:辛,温。归肺、脾、胃经。 功效:发散风寒,温中止呕,温肺止咳。
生姜原植物及其药材
应用
1.风寒表证 温和,轻证,多作为辅佐。 2.脾胃寒证 3.呕吐 寒重、脾气虚、胃热、痰饮,随证配伍,
应用
1.风寒表证 鼻渊头痛、阳虚外感 2.头痛、牙痛,风湿痹痛 少阴头痛、偏正头
痛、风冷头痛、各种牙痛(风冷、胃火、龋齿)、 风湿痹痛
3.鼻渊 4.肺寒咳喘 风寒或寒饮咳喘证
此外,心窍闭阻,猝然昏厥,单用嗅鼻取嚏或配 伍用。
用量用法
煎服,1~3g;散剂,每次服0.5~ 1g。
使用注意
阴虚阳亢头痛,肺燥伤阴干咳者忌用。 反藜芦。
藁本
性能:辛,温。归肺经。 功效:解表散寒,祛风湿,止痛。
藁本原植物及其药材
应用
1.风寒表证,风寒头痛(巅顶疼痛)
2.风寒湿痹
功效与羌活相似,辛散之性较缓和, 多配羌活同用,其主治病证及配伍原则 亦同羌活。
用法用量
煎服,3~10g。
使用注意
温燥,血虚阴亏、肝阳上亢、燥热 内盛之头痛者忌用。
使用注意
表虚有汗及暑热证忌用。
麻黄、香薷
均能发汗解表、利水消肿,皆可用 治风寒感冒、水肿、小便不利者。
麻黄:发汗力强,散寒力大,主治风寒表 实证;并能宣肺平喘,用治肺气壅遏的 咳嗽气喘;其利水之力也较香薷为强, 常用治风水水肿。
香薷:善于发越被遏之阳气而发汗解表, 和中化湿。主治夏月乘凉饮冷,外感风 寒,内伤暑湿,阳气为阴邪所遏而致的 恶寒发热、头痛无汗、呕吐腹泻的阴暑 证。
熟悉香薷、生姜、白芷、苍耳子、蔓荆子、蝉 蜕、葛根、升麻的功效、应用、特殊的用法用 量及特殊的使用注意。
了解藁本、辛夷、淡豆豉的功效、特殊的用法 用量及特殊的使用注意。
含义
以发散表邪为主要功效,常用以治疗表 证的药物,称为解表药,又叫发表药。
分类
发散风寒药及发散风热药两类。 又称辛温解表药与辛凉解表药。
主治:风热表证及温病初起邪在卫分,症见发热、
微恶风寒、舌边尖红、苔薄黄、脉浮数,或兼口 渴咽干、头昏身痛、流涕及咳嗽等。
相应的里热证。
有的还用于风热上犯清窍及郁闭肌表所致的目 赤多泪、咽喉痒痛、头痛头昏和皮肤瘙痒。部分 适用于麻疹等出疹性疾病初起,因风热外束而疹 出不畅之证。
配伍:
温热病热毒较重,易伤津液,有卫、 气、营、血的传变过程,大多具有 传染性,多配清热解毒药和生津止 渴之品。
“呕家圣药”。
4.肺寒咳嗽 不论有无外感风寒、痰多痰少皆可用。
此外,可解生半夏、生南星及鱼蟹之毒。姜汤或 姜汁灌服,或姜汁滴鼻,可急救猝然昏厥者。
用法用量
煎服,3~10g;急救捣汁服,可用10~ 20g。生姜汁长于止呕和急救昏厥,宜用于呕 吐重证及昏厥者,冲服或鼻饲,每次3~10滴。 煨姜专于温中止呕,呕吐而不宜辛散之证多 用。
薄荷
性能:辛,凉。归肺、肝经。 功效:疏散风热,清利头目,利咽透疹,
疏肝行气。
薄荷原植物及其药材
应用
1.风热表证或温病卫分证 风寒也可。 2.风热头痛,目赤多泪,咽喉痒痛 3.麻疹不透,风疹瘙痒 4.肝郁气滞,胁肋胀痛
项肩背之痛见长,多用于上半身风寒湿 痹;对风寒、风湿所致头风痛效亦佳。
用法用量
煎服,3~10g。
使用注意
温燥性较强,血虚阴亏及燥热内盛者 慎用。用量较大时,脾胃弱者易致呕吐。
白芷
性能:辛,温。归肺、胃、大肠经。 功效:解表散寒,祛风止痛,通鼻窍,燥湿止
带,消肿排脓。
白芷原植物及其药材
应用
1.风寒表证 2.头痛,牙痛,痹痛等多种疼痛证 善入
第八章 解表药
目的要求
掌握解表药及两类解表药在功效、主治、性 能特点、配伍应用与使用注意方面的共性, 以及常用解表药的分类归属。
熟悉有关解表功效术语的含义,解表药的分 类。
了解解表药、发散风寒药、发散风热药的含 义。
目的要求
掌握麻黄、桂枝、紫苏、荆芥、羌活、防风、 细辛、薄荷、桑叶、菊花、牛蒡子、柴胡的性 能、功效、应用、特殊的用法用量及特殊的使 用注意。
足阳明胃经,头额痛及牙龈肿痛多用
3.鼻渊 配苍耳子、辛夷 4.带下证 湿热、寒湿 5.疮痈肿毒
此外,祛风止痒,皮肤瘙痒可用。
用法用量
煎服,3~10g。外用适量。
使用注意
温燥,阴虚火旺及血热内盛者忌用。
细辛
性能:辛、温。有小毒。归肺、肾、心经。 功效:解表散寒,祛风止痛,通鼻窍,温
肺止咳。
细辛原植物及其药材
葱白
应用
1.风寒表证 2.阴盛格阳
外敷散结通络下乳。
用法用量
煎服,3~9g。外用适量。
鹅不食草
性能:辛,温。归肺、肝经。 功效:发散风寒,通鼻窍,止咳,解毒。
鹅不食草原植物及其药材
应用
1.风寒表证 2.鼻塞 3.寒痰咳嗽 4.疮痈肿毒
用法用量
煎服,6~10g。外用适量。
胡荽
性能:辛,温。归肺、胃经。 功效:发表透疹,开胃消食。
功效
所谓解表,就是辛散的药物,外散表 邪(指经皮毛、口鼻侵入人体,并引起表 证的六淫外邪,其中又以风邪为主。)以 解除表证的治疗作用,又称发表、疏表, 或发散表邪、疏散表邪等。
主治
外感表证:症见发热,恶寒或恶风,头 身疼痛,无汗或有汗不畅,脉浮。或有鼻塞 流涕,咽痒,咳喘等表现者。风邪所致的头 昏头痛、目赤、咽痛、皮肤瘙痒等,亦多选 用。
第二节 发散风热药(辛凉解表药)
含义:以发散风热为主要功效,常用于治疗风热 表证及温热病卫分证的药物。
性能:性味多辛、苦而偏寒凉;作用趋向升浮为 主,多兼苦寒沉降。归肺经。
功效:发散风热。发散之力较为缓和。有的还兼 利咽喉、清头目及止痒等功效。部分兼透疹功 效。 多为清热之品,同时具有清热药的性能特点及 功效。
桂枝
性能 :辛、甘,温。归肺、肾、心、脾 经。
功效:发汗解表,温通经脉,温助阳气。
桂枝原植物及其药材
应用
1.风寒表证 发表力较麻黄温和,无论表虚、表实、
阳虚外感,均可应用;麻黄;白芍-桂枝汤。
2.寒凝血滞及风寒痹症等多种里寒证 3.阳虚证 心、肾、脾三脏的阳虚证。心阳不振,
心脉淤阻,胸痹疼痛,或心失温养,心悸,脉结 代;脾阳不运,水湿内停之泄泻、痰饮、眩晕; 肾阳虚寒凝,气化不行之小便不利、水肿。
防风
性能:辛、微甘,微温。归肺、肝、脾 经。
功效:祛风解表,祛风湿,止痛,止痉。
防风原植物及其药材
应用
1.外感表证 外感风寒、风湿、风热表证均可配伍
使用,多与荆芥同用;风热表证亦可用,配辛凉或 清热药;与黄芪同用治卫表不固-玉屏风散。
2.风湿痹痛 根据风、寒、湿邪的偏盛配伍。 3.破伤风 既散外风,又息内风。
桂枝:兼甘味,甘温助阳,配白芍治疗表 虚有汗,并能温通经脉,用于血滞诸痛 证;助阳化气,用于痰饮、水肿及心阳 不振的心悸。
紫苏
性能:辛,温。归肺、脾(胃)经。 功效:发散风寒,行气宽中。
紫苏原植物及其药材
应用
1.风寒表证 缓和,轻证可用;能理脾胃之气,
略兼化痰止咳之效。
2.脾胃气滞,胸闷呕吐 偏寒、偏热、痰湿重
使用注意
血虚头痛不宜。过量易致中毒。
辛夷
性能:辛,温。归肺经。 功效:发散风寒,通鼻窍。
辛夷原植物及其药材
应用
1.风寒表证 风热表证鼻塞亦可用 2.鼻渊
用法用量
煎服,3~10g。有毛,易刺激咽喉,
宜用纱布包煎。外用适量。
使用注意
鼻病因阴虚火旺者忌用。
葱白
性能:辛,温。归肺、胃经。 功效:发汗解表,散寒通阳。
防风:祛风之力较强,为风药之润剂,风病 之通用药,外风、内风均可使用;并能胜 湿止痛、止痉,用治风湿痹痛、破伤风证。
羌活
性能:辛、苦,温。归肺、膀胱经。 功效:解表散寒,祛风湿,止痛。
羌活原植物及其药材
应用
1.风寒表证 较强的解表散寒,祛风胜湿,
止痛之功。外感风寒夹湿尤宜。
2.风寒湿痹 善入足太阳膀胱经,以除头
1.不宜过汗:发汗力强之药,用量不宜大; 2.凡平素表虚不固,自汗盗汗,久患疮疡、淋证、
失血者及孕妇、产后、年老体虚等各种津血亏 耗或阳气不足之人,虽有表证,慎用; 3.因时、因地制宜; 4.不宜久煎; 5.发散风寒药之汤剂应饭后热服,温覆其体;忌 食生冷、油腻之品。
第一节 发散风寒药(辛温解表药)
性味:辛、温。 功效:发散风寒 。 主治:风寒表证 。 使用注意:性偏温燥,忌用于燥热内盛者;
平素阴虚津亏,表虚不固而外感风寒者, 亦当慎用。
麻黄
性能:辛、微苦,温。归肺、膀胱经。 功效 :发汗解表,宣肺平喘止咳, 利尿消肿。
(发汗解表,平喘, 利水。)
草麻黄
麻黄药材
应用
1.风寒表实证 与桂枝相须-麻黄汤。 2.喘咳证 常佐以杏仁。 3.水肿、小便不利
使用注意
助火伤阴,热盛及阴虚内热者忌用。
紫苏、生姜
均能发汗解表、解鱼蟹毒,都可用 治风寒感冒、鱼蟹中毒、呕吐。
紫苏:善于行气宽中,并能安胎,对外感风 寒兼气滞胸闷者尤为适宜,可用治脾胃气 滞、胸闷呕吐,胎气上逆、胸闷呕吐、胎 动不安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