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行为学模拟卷及答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组织行为学》模拟卷

一、判断题(共5小题,每小题1分,共5分,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韦伯尔的实验表明,5-11人组成的中等规模的群体能得出最为有效的决策意见。(√)

2.勒温的研究表明用增加推动力量的方式去进行组织变革是一种比较容易的事情。(×)

3.一个人的活动由于有别人同时参加或在场旁观,活动效率就会高,这种现象叫做社会助长作用。(√)

4.组织在设计奖励方法和奖励制度,需要考虑员工的年龄阶段和性别等各种个体化因素。(√)

5.感觉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整体反映,知觉是对事物个别属性(如颜色、声音、气味等)的反映。(×)

二、单项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梅奥在霍桑试验分析中认为,影响生产效率提高的最重要因素是(A)

A.社会因素

B.工作条件

C.休息时间

D.工资报酬

2.“生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两者不可兼得,舍生而取义也”反应的是(A)

A.双趋冲突 B.双避冲突

C.趋避冲突 D.多重趋避冲突

3.属于非文字智力测验的是(D)

A. 斯坦福-比内量表

B. 比内-西蒙量表

C. 韦克斯勒智力测验

D. 瑞文推理能力测验

4.组织最基本的构成要素是(A)

A.个体

B.群体

C.团队

D.组织

5.完成某种活动所必备的心理特征是( D )

A.态度

B.性格

C.气质

D.能力

6.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认为,人的生理需要不.包括(B)

A.对食物的要求 B.对友谊的要求

C.对休息的要求 D.对性的要求

7.区分冲突是功能正常还是失调的指标是群体的(C)

A.竞争程度 B.合作程度

C.工作绩效 D.凝聚力

8.领导者的地位与权力主要来源于领导者的(A)

A.影响力 B.号召力

C.指挥力 D.领导力

9.提出公平理论的美国心理学家是(B)

A.弗鲁姆 B.亚当斯

C.斯金纳 D.阿得弗

10.在各类强化方式中,最常用而有效的方式是(A)

A.正强化 B.负强化

C.自然消退 D.惩罚

三、名词解释(共5小题,每题5分,共25分)

1.归因

答:指人们对他人或自己的行为进行分析,指出其性质或推论其原因的过程,即把他人或自己的行为加以解释和推测。

2.过程型激励理论

答:过程型激励理论是在需要型激励理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从激励的起点——未满足的需要到需要的满足这样的过程来探讨、分析人的行为如何被推动、引导和维持或最后终止等问题。

3.自我解脱偏见

答:在对自己行为或他人行为归因的过程中,人们往往把成功归因于自身因素,而把失败归因于外部因素,从而躲避承担失败的责任,这种归属错误被称为自我解脱偏见。

4.领导

答:领导可以作名词,也可以作动词。在作动词的时候,指的是指引和影响个体、群体或组织

来实现期望目标的各种活动的过程。在作名词的时候,指的是实施这一过程的人。

5.组织文化

答:组织文化指的是在组织长期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对组织的存在和发展起着巨大作用的,以价值观念为核心内容的组织精神、行为方式和组织文化网络等等的集合体。

四、简答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1.简述观察法及其优缺点。

答:观察者通过感官直接观察他人的行为,并把观察结果按时间顺序作系统记录,从而推断被观察者的心理活动特点及规律的研究方法。其优点为:掌握第一手资料,使用方便,弥补其他方法的局限。其缺点是:被观察者的反应(改变行为、掩饰性行为)、观察者自身的特点(价值观、期望、态度、观察能力、记忆力)的影响。

2.简述决定工作满意感的因素。

答:1)报酬。(2)工作本身。(3)提升。(4)管理。(5)工作群体。(6)工作条件。

3.简述决定地位差别的因素。

答:地位是个体在群体中所占有的社会位置和社会等级。决定地位差别的因素主要有:工作等级因素;工作职能因素;资历因素;成就因素;个性因素。除此以外还有年龄、继承关系、社会背景以及经济条件等。

4.简述信息沟通的作用。

答:信息沟通是人们分享信息、思想和情感的任何过程。信息沟通的作用主要有:传达信息;控制;激励;交流思想与感情;满足心理需要

5.简述从众行为的概念及影响从众行为的主观因素。

答:从众行为指的是个体受群体压力的影响,在知觉、判断、信仰和行为上表现出来的与群体大多数成员相一致的现象。

影响从众行为的主观因素有:(1)能力的高低;(2)情绪的稳定性;(3)自我概念(4)价值感和态度(5)性别

五、论述题(共3小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

1.论述21世纪组织与管理所面对的挑战

答:21世纪组织及管理所面对的挑战主要有四个方面:全球化;员工队伍的多样性;技术变革与创新;组织伦理问题。

2.论述人际交往PAC理论。

答:(1)人际交往PAC理论是加拿大柏恩(T.A.Berne)博士于1961年第一次正式提出的。这一理论是分析人际沟通中的心理状态的一种方法。这里的心理状态是指一种典型的感觉、思维和反应的方式。(2)PAC理论包括三种心理状态。第一种心理状态为父母心理状态,即P心态:是各种规矩、道德心跳和行为指南的庞大集成,以权威和优越为标志。通常表现为命令、训斥人以及其他权威式作用。如果一个人的人格结构中P心态占据主导地位,那么,他的行为表现是凭主观印象办事,独断专行,讲话常常是“你应该”“你必须”“你不能”“不要”。第二种心理状态是成人心理状态,即A心态:将检验那些信息有效、那些情绪可以表达,同时对未来进行可能性估计。可以说成人在孩子的强烈情感和需求与父母的规矩和命令之间保持平衡。第三种心理状态是儿童心理状态,即C 心态:有所见、所听、所感和所知的信息构成。儿童心态包含渴望发现和感受,也包含由反抗父母命令而引起的所有责备、惩罚和消极情感。每一种心理状态都有其自己的表现形式。(3)人与人之间在沟通过程中有三种沟通形式:平行性沟通;交叉性沟通;隐蔽性沟通。交叉性和隐蔽性沟通都会产生问题,产生沟通障碍。因此,在沟通中应该学会将交叉性沟通转变为平行性沟通。

3.试论述组织行为学中的人性假设及其相应的管理方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