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同课异构活动方案
同课异构活动实施计划
同课异构活动实施计划
1. 引言
为了更好的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学校
决定实施同课异构活动。
2. 活动内容
同课异构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的兴趣、特点、能
力和需求,赋予学生不同的任务和活动,但目标和要求是相同的。
同一课程、同一研究目标、同一教学内容可以在不同的教学活动和
教学场所中、通过不同的研究方式进行,满足学生的不同研究需求,达到多元化的教育目的。
3. 实施步骤
教师在日常教学中,按照下列步骤实施同课异构活动:
1. 设计活动任务:既要满足同一研究目标和教学要求,又要考
虑学生的差异化需求。
2. 制定活动规则:明确活动的时间、地点、形式等,确保活动
的顺利进行。
3. 实施活动并跟踪:安排实施不同的活动,关注学生的活动情
况和成果,及时给予指导和反馈。
4. 总结反思:在活动结束后进行总结和思考,发掘好的经验和
不足,为下一次教学活动提供参考。
4. 效果评估
对同课异构活动的实施效果进行评估,包括以下方面:
1. 研究成绩:根据教学计划不同阶段的考试、测验、作业等考
核方式进行评估。
2. 学生反馈:通过问卷调查、座谈会等形式听取学生的意见和
建议。
3. 教师观察:教师观察学生的表现和变化,反映教学效果。
5. 结论
实施同课异构活动,可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促进学生的发
展和全面素质的提高。
同时,也需要教师加强对学生的指导和管理,及时反馈学生的学习成果和情况,提升教学质量,实现教育目标。
五年级同课异构教研活动
一、活动背景为了进一步推动学校教研活动的深入开展,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我校五年级组于近期开展了“同课异构”教研活动。
本次活动以“同一教学内容,不同教学设计”为宗旨,旨在通过教师的相互听课、评课、议课,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共同提高教学水平。
二、活动目标1. 通过“同课异构”教研活动,使教师们能够从不同的角度去理解和把握同一教学内容,拓宽教学思路。
2. 提高教师的教学设计能力,使教师能够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出符合学生需求的教学方案。
3. 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共同提高教学水平。
三、活动内容1. 确定教学内容本次活动以五年级数学下册《分数的加减法》为例,由两位教师分别进行同课异构教学。
2. 教学设计(1)教师A教学设计教师A采用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入分数的加减法,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理解分数的加减法运算。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让学生在小组讨论中解决问题。
(2)教师B教学设计教师B采用启发式教学法,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思考,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掌握分数的加减法运算。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让学生在思考中领悟数学知识。
3. 教学实施两位教师分别按照自己的教学设计进行授课,课后进行反思和总结。
4. 评课议课全体五年级教师参与评课议课活动,针对两位教师的教学设计、教学过程、教学效果等方面进行点评,并提出改进意见。
四、活动总结1. 教学效果通过“同课异构”教研活动,两位教师的教学效果均有所提高。
学生能够较好地掌握分数的加减法运算,课堂氛围活跃,学生参与度高。
2. 教学反思(1)教师A反思:在教学过程中,应更加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不同难度的教学任务。
(2)教师B反思:在教学中,要善于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3. 教研成果通过本次“同课异构”教研活动,五年级组教师的教学水平得到了提高,为今后的教学工作奠定了基础。
同课异构数学教研活动(3篇)
第1篇一、活动背景为了提高数学教学质量,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我校于近日开展了同课异构数学教研活动。
本次活动以“同课异构,共研共进”为主题,旨在通过教师之间的相互听课、评课、交流,激发教师的教学热情,促进教师之间的合作与交流,共同提高数学教学水平。
二、活动目的1. 通过同课异构活动,展示不同教师的教学风格和教学特色,促进教师之间的相互学习和借鉴。
2. 提高教师的教学设计能力和课堂驾驭能力,激发教师的教学创新意识。
3. 促进教师之间的合作与交流,形成良好的教研氛围。
4. 提升数学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三、活动内容1. 课前准备(1)确定同课异构主题:本次活动以“同课异构”为主题,选定了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分数的初步认识》一课作为研讨内容。
(2)分组:将参加活动的教师分成两组,每组由一名组长负责组织组内教师进行教学设计和准备。
(3)教学设计:每组教师根据教学内容,结合自身教学风格,进行教学设计。
2. 课堂教学展示(1)第一节课:由第一组教师进行课堂教学展示。
(2)第二节课:由第二组教师进行课堂教学展示。
3. 评课交流(1)听课教师对两节课进行点评,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效果等方面进行评价。
(2)教师之间进行交流,分享教学心得和经验。
4. 总结反思(1)活动主持人对本次活动进行总结,肯定了教师们的努力和成果。
(2)教师们针对本次活动进行反思,提出改进意见。
四、活动总结1. 本次同课异构数学教研活动取得了圆满成功,达到了预期目的。
2. 教师们在活动中充分展示了自身的教学风采,为其他教师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借鉴。
3. 通过本次活动,教师们对同课异构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为今后的教学提供了新的思路。
4. 活动促进了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形成了良好的教研氛围。
5. 在今后的教学中,教师们将继续努力,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为提高数学教学质量贡献力量。
五、活动建议1. 建立长期稳定的同课异构教研机制,定期开展同课异构活动。
小学语文同课异构教案
小学语文同课异构教案篇一:语文同课异构方案语文“同课异构”教研活动方案一、活动目标:1、通过本次活动促进教师对教材教法的钻研,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和有效性,促进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2、深入探寻新课程理念下课堂的教学规范。
3、促进反思和实践的优化,加快教师专业成长。
二、组织动员本学期9月份底,学校制定了“同课异构”教研活动方案。
校教导主任,负责对同课异构教研工作的组织协调、管理指导。
组织全体四年级语文教师了解开展“同课异构”教研活动的意义,明确活动安排及相关要求。
三、确定课题根据语文教学进度,选择二年级《识字5》一课,作为“同课异构” 教研活动课题。
四、独立钻研,写好教学预案。
课题确定后,各位教师根据自己的积累和智慧,积极主动地搜索相关的资料,精心研究教材,潜心钻研教学方法,设计最高水平的教学方案。
使用的教学预案必须自己设计,使用具有自己特色的教学预案。
五、分组集体备课,集思广益。
本次活动以年级组为单位,分为一个小组进行组内集体备课。
在校教导主任的主持下,各任课教师踊跃发言,畅谈自己的教学设计,并对他人的教学设计提出修改意见。
教研组长深入各小组进行教学理念和教学设计指导。
六、实施教学,集中听课。
举行同课异构现场教学活动时间定为:10月30日上午在校多媒体教室10月30日下午在学校多媒体教室要求全校语文教师必须全部按时参加听课、评课活动。
七、互动研讨,总结提高。
首先由授课教师进行教后反思,然后教研组内互动交流评课,重点谈存在的问题和需要改进的设计,最后确定出一份最为优化的教学案例。
八、自我反思,撰写教学反思附:“同课异构”活动具体安排“同课异构”即对同一个课题,不同的教师用不同的教学设计,不同的教学构思,不同的教学方法,大家在比较中相互学习、扬长避短、共同提高。
“同课异构”在对教材的把握和教学方法的设计上强调“同中求异、异中求同”,让我们清楚地看到不同的教师对同一教材内容的不同处理,不同的教学策略所产生的不同教学效果,并由此打开教师的教学思路,彰显教师教学个性,是继承和批判的统一,真正体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
同课异构活动方案(1)
逸夫、蔡庙、熊庙、赤城、土桥小学同课异构活动方案一、活动目的:为了切实加强课堂教学研究,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本次活动选用同一教学内容,根据学生实际、现有的教学条件和教师自身的特点,进行不同的教学设计。
要求教师精心研究教材,潜心钻研教法和学法,以便各显风采,各具特色,为集体研讨提供很好的研究平台,促进兄弟学校教师间互相学习、共同提高。
二、活动主题:相同的舞台,别样的精彩。
三、活动形式:同课异构。
即:内容相同,教法相异。
四、活动时间:10月13日上午8:00-11:30,下午2:00-4:40。
五、活动地点:逸夫小学六、授课内容:根据逸夫小学教学进度,四年级语文《猫》第二课时、二年级数学《乘法的初步认识》、五年级英语(第三单元28页内容)七、参加范围:五所学校根据授课学科各派一名教师参加。
八、活动要求:(一)上课、听课。
执教教师根据提供的教学内容进行教学构思,并于规定时间将教学设计上交教导处(注:教学设计含教材简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准备、教学流程,教学流程的主要环节说明设计意图)。
活动当天同课老师提前30分钟在逸夫小学教务主任处同时抽取顺序和班级,按抽签顺序进行授课,课堂教学一律使用多媒体设备,逸夫小学没有课的老师和其他四校老师根据实际情况自由选择听课,评委按安排听课。
(二)说课、评课。
上课结束后统一组织5位老师说课,说课后要求评委组老师对五位老师的课堂教学进行点评,最后请专家组老师点评小结。
(三)大课间。
按照正常大课间时间(9:30-10:00),下课由政教处组织学生大课间活动。
(四)午饭后教务处组织文化建设(校园、楼道、班级)、功能室和社团活动室参观。
九、机构设置:(一)领导小组组长:甄乘龙副组长:张永聪张正权王东明赵志峰文慧信成员:缪菁樊广平胡海肖宗栋杨俊兴刘小红胡艳芳康丽丽李守成李洁王丽李娜(二)特邀评委县局李发文老师(英语专家,现场指导、点评)县局李发仁老师(语文专家,现场指导、点评)县局胡大鑫老师(数学专家,现场指导、点评)(三)工作小组1.工作准备组组长:缪菁组员:李守成余国芳白学考职责:制定实施方案,负责活动安排准备,教学多媒体设备调试,保障活动顺利进行和落实。
小学数学同课异构方案
1、成立组织领导小组
组长:郝东星
副组长:芦红梅
组员:王建斌 遆建设 郭丽荣
2、组织实施
国培办牵头,指导教师组织负责落实。
九、赛讲活动安排:
国培同课异构赛课安排
篇三:五年级数学“同课异构”教研活动实施方案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同课异构”实施方案
一、名称:《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同课异构”
二、主题:《新课程背景下的几何图形教学策略》
小学数学同课异构方案
篇一:小学同课异构活动方案
张高小学同课异构活动方案
一、指导想
为了切实加强课堂教学研究,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试图假借“同课异构”这种特殊形式,加强全体教师对教学内容处理、教学方法选择、教学流程设计、教学媒体使用等方面的关注程度,为深入探讨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储备思想认知和研究案例。 二、活动目的
五、活动地点
1.初备及二次备课在各指导教师办公室;
2.学员试讲及教学设计修订在各指导教师的班级课堂及办公室;
3.赛讲及评课在录播教室。
五、参与学科:语文、数学、2个学科
六、参加范围: 全体国培学员及指导教师。
七、活动程序:
1.教学设计初备及二次备课。
各国培学员根据提供的教学内容进行初步教学构思,并于规定时间将教学设计上交给指导教师(注:教学设计依据五一路学校的备课单要求进行备课),由指导教师进行针对性指导,然后学员依据指导意见进行二次备课,并于11月28日周总结会时将有二次备课痕迹的备课单复印件交回国培办存档。
2、学员试讲及教学设计修订。
在指导教师的组织下,参赛学员依据教学设计入课堂试讲,要求指导教师跟踪听课,并对课堂教学过程进行记录,观察教师在课堂上对教材的把握和处理,并写好评课记录;课后对试讲学员进行针对性指导,学员依据指导建议对教学设计进行修订。(如有必要可以组织多次试讲,反复磨课,直到满意为止)
小学语文同课异构活动方案
小学语文同课异构活动方案小学语文同课异构活动计划一、计划目标这次小学语文的同课异构活动,主要是希望通过不同老师在同一主题下用各种各样的教学方式,帮助学生提高语言表达、思维能力和团队合作的能力。
具体来说,我们有几个小目标:1. 提升语文综合素养:我们想通过丰富多彩的教学方法,点燃学生对学习的热情,培养他们的语言和思维能力。
2. 促进教师成长:借助这样的活动,老师们可以互相学习,分享经验,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
3. 增强课堂互动与合作:我们鼓励学生在课堂上多讨论、多分享,培养他们的团队意识。
二、现状分析1. 组织现状- 教师素质:虽然学校的语文老师们普遍都有不错的专业背景,但在教学方法上有点单一。
- 学生情况:学生的语文基础差异很大,有些孩子对语文这门课并不感兴趣。
- 课堂氛围:课堂上互动不够,学生参与度不高,老师讲课的时间有点长。
2. 需求分析- 教师发展需求:老师们希望能学到更多的教学方法和技巧,提升课堂的活跃度。
- 学生学习需求:学生需要更生动、有趣的学习方式,以提高他们的学习动力和参与感。
三、实施步骤1. 活动准备- 选定课题:根据学期的教学计划,选择一个适合的语文课题,像《春晓》或者《狼和小羊》这样的经典课文都不错。
- 教师组建:组织参与活动的老师,建议每次活动由3到5名老师共同参与,以确保教学方法的多样性。
- 资料收集:老师们需要提前准备好相关的教学资料和教具,以丰富课堂内容。
2. 课堂设计2.1 教学目标- 理解课文内容。
- 学会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表达。
- 培养合作学习的意识。
2.2 教学策略- 教师A:运用情境教学法,通过角色扮演让学生更深入理解课文。
- 教师B:采用小组讨论法,鼓励学生分组讨论课文主题,发表自己的看法。
- 教师C:结合多媒体教学,利用视频或动画来辅助教学,增加课堂趣味。
3. 实施过程每周安排一次同课异构活动,时长90分钟。
活动分为三个部分:- 课前准备(15分钟):老师们介绍活动的主题和目标。
同课异构教研活动小学(3篇)
第1篇一、活动背景为了提高小学教师的教学水平,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我校于近期开展了同课异构教研活动。
本次教研活动以小学语文、数学、英语等科目为载体,通过同课异构的形式,让教师们在同一节课中展现不同的教学风格和教学策略,以此激发教师们的教学创新意识,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二、活动目标1. 通过同课异构教研活动,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专业素养。
2. 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形成良好的教研氛围。
3. 探索和总结有效的教学策略,为今后的教学提供借鉴。
4. 提升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和学习效果。
三、活动内容本次同课异构教研活动共分为四个环节:课前准备、课堂教学、课后研讨和总结反思。
1. 课前准备(1)教师分组:根据学科特点,将教师分为若干小组,每组由一名组长负责。
(2)确定课题:每组教师共同确定一节课的课题,并围绕课题进行深入研究。
(3)备课:各组教师根据课题,结合自身教学经验,设计不同的教学方案。
2. 课堂教学(1)教学展示:每组教师按照自己设计的方案进行课堂教学展示。
(2)观摩学习:其他教师观摩课堂教学,记录教学亮点和不足。
3. 课后研讨(1)交流心得:各组教师针对课堂教学进行交流,分享自己的教学心得和体会。
(2)总结反思:各组教师对课堂教学进行总结反思,提出改进措施。
4. 总结反思(1)评选优秀教学方案:根据课堂教学展示和课后研讨,评选出优秀教学方案。
(2)撰写教学反思:各组教师结合教学实践,撰写教学反思,为今后的教学提供借鉴。
四、活动效果1. 教师教学水平得到提升:通过同课异构教研活动,教师们相互学习、借鉴,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和策略,提高了教学水平。
2. 教研氛围浓厚:活动期间,教师们积极参与、热情高涨,形成了良好的教研氛围。
3. 学生学习效果显著:教师们在活动中不断探索有效的教学策略,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学生的学习成绩得到了显著提升。
4. 教学资源丰富:活动结束后,各组教师将优秀教学方案进行整理、汇编,为今后的教学提供了丰富的资源。
教研组同课异构活动方案(3篇)
第1篇一、活动背景为了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我校教研组决定开展同课异构活动。
本次活动以“同课异构,共促成长”为主题,旨在通过教师之间的相互听课、评课、研讨,实现资源共享,共同提高。
二、活动目标1. 提高教师的教学设计能力,促进教师对教材的深入理解。
2. 增强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促进教师共同成长。
3. 提升课堂教学效果,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成绩。
4. 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和策略,丰富教学手段。
三、活动主题同课异构,共促成长四、活动时间2022年10月15日-2022年11月15日五、活动内容1. 确定同课异构课题2. 教师备课与教学设计3. 同课异构课堂教学展示4. 教师评课与研讨5. 总结与反思六、活动流程1. 确定同课异构课题(1)教研组长组织全体教师讨论,确定同课异构课题。
(2)课题确定后,教研组长将课题及要求通知到每位教师。
2. 教师备课与教学设计(1)教师根据课题要求,结合自身教学风格和班级特点,进行备课。
(2)教师完成教学设计,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等。
3. 同课异构课堂教学展示(1)每位教师按照教学设计进行课堂教学展示。
(2)其他教师进行听课,并做好记录。
4. 教师评课与研讨(1)课后,听课教师对授课教师的教学进行评价,并提出改进意见。
(2)教研组长组织教师进行研讨,共同探讨教学中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5. 总结与反思(1)教研组长对本次活动进行总结,肯定成绩,指出不足。
(2)教师针对自己在教学中的问题进行反思,制定改进措施。
七、活动要求1. 全体教师积极参与,认真备课、听课、评课、研讨。
2. 教师在备课过程中,要深入理解教材,创新教学设计。
3. 课堂教学展示要注重实效,提高教学质量。
4. 教师在评课、研讨过程中,要本着客观、公正、诚恳的态度,提出有针对性的意见和建议。
八、活动保障1. 学校领导高度重视,为活动提供必要的支持和保障。
二年级数学组“同课异构”活动方案
二年级数学组“同课异构”活动方案第一篇:二年级数学组“同课异构”活动方案二年级数学组“同课异构”活动方案活动时间: 10月25日活动地点:二年级教室和办公室参加人员:数学组教师人员分工:马丽萍主持、做方案王志萍记录、收集资料朱紫幽写信息活动形式:上课、议课交流活动内容:上午三位老师上课《5的乘法口诀》,下午议课评课活动主题: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活动目的:开展这次同课异构活动,针对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存在着低效或者无效等现象进行研讨,对存在的疑惑进行讨论交流,形成共识,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找出在教学中存在的实际问题,注意理论与实际的结合;转变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促进学生发展和教师自我提升上,从而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在交流活动中进一步发挥同伴互助的精神,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活动流程:(1)上午上课、听课(2)下午议课评课(3)讨论交流后形成供案(5)教师谈自己参加同课异构活动的收获。
(6)总结。
二年级10月25日同课异构安排:第一节马丽萍(二3班)第二节王志萍(二2班)第三节朱紫幽(二4班)分工:马丽萍做方案主持王志萍做活动记录收集资料朱紫幽写信息二年级三位老师和一、三年级的备课组长全都听课议课,提前把课调好。
第二篇:数学组同课异构活动小结数学教研组“同课异构”研讨活动小结数学教研组组长勾延天2015年5月6日,在学校教务处统筹安排下,我们数学教研组开展了“同课异构”教学研讨活动。
承担这次“同课异构”活动的两位数学教师是赵天浩老师和李建华老师,上课的内容都是八年级下册《正比例函数的图象和性质》。
由于两位老师确定的教学目标不同,教学重点各有侧重,选择的教学方法不同,教师的个人教学风格也不尽相同,因此产生了不同的教学效果,呈现了数学课堂教学的多样化。
在评课的过程中,每位教师都很认真地对每节课的优点和不足提出自己的看法,分析每位教师在各个环节中的表现,从而发现每个教师的亮点,取长补短,在对比中提高了大家的专业知识与教学水平。
小学同课异构活动方案(多篇)
小学同课异构活动方案(多篇)第1篇:小学同课异构活动方案小学同课异构活动方案小学语文同课异构活动方案一一、指导思想为了切实加强课堂教学研究,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试图假借“同课异构”这种特殊形式,加强全体教师对教学内容处理、教学方法选择、教学流程设计、教学媒体使用等方面的关注程度,为深入探讨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储备思想认知和研究案例。
二、活动目的“同课异构”就是相同学科的老师,使用相同教材和同一节内容,结合所教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及自己的生活经历、知识背景、情感体验建构出不同意义的教学设计,呈现出不同教学风格的课堂,赋予静态教材以生命活力,塑造各具特色的创造性课堂教学模式。
“同课异构”课堂教学活动探索和开展,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推动教师自我反思、同伴互助、专业引领。
在同课异构的研究过程中,教师可以不断地更新教学理念,改善教学行为,同时形成对教材、教学对象、教学方法等独立和创造性的见解。
提高课堂效率,为减负增效奠定坚实的基础。
“同课异构”力求能体现1/ 23教师个性和风格。
三、活动形式同课异构。
即:内容相同,教法相异;相同的舞台,别样的精彩。
四、活动时间:三月五、参与学科:语文六、参加范围:全体教师七、活动内容:1、同备一节课参加活动的教师按教学进度选定一节课,并认真备课写出一份教学设计。
相关教师在教研组长的协调下对上课老师的教学设计提出自己的意见与建议,使之能更好地把握教学目标,加深对课程标准、教材的理解,在此基础上做出不同的教学设计。
2、同上一节课同一学科的不同教师执教同一个年级、同一个教学内容,因为教师的差异性是客观存在的,教师的理论素养和教学经验的和教学对象也各不相同。
这样老师们就有了讨论的材料和研究的问题,从而彼此学习,共同提高。
3、同听一节课我们四年级语文组所有参与教师共同听课,包括讲课教师也要听另三位讲课教师的课。
2/ 234、同评一节课同组教师,根据自己对教材、学生的理解,对当天上课的执教教师的教学活动谈出自己的感受,进一步推动广大教师在学习业务、探索教学、传递信息、提高能力等方面积极行动起来。
小学音乐同课异构教研(3篇)
第1篇一、活动背景为了提高小学音乐教学质量,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我校开展了小学音乐同课异构教研活动。
本次活动以《小螺号》这首歌曲为载体,旨在通过不同教师对同一课件的呈现,探讨教学方法,交流教学心得,共同提升音乐教学水平。
二、活动目标1. 通过同课异构,展示不同教师的教学风格和教学方法,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2. 分析比较不同教学策略的效果,探讨适合学生特点的教学方法。
3. 提高教师对音乐教材的理解和把握能力,丰富教学手段,提高教学质量。
三、活动内容1. 教师A展示教学过程教师A以《小螺号》为课题,采用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海边度假的场景,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歌曲。
具体教学过程如下:(1)导入:教师播放一段海边度假的图片,引导学生描述画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歌曲学习:教师范唱《小螺号》,引导学生跟唱,注意歌曲的节奏和旋律。
(3)歌词学习:教师带领学生逐句学习歌词,讲解歌词中的生字词,让学生了解歌曲的背景。
(4)表演:教师组织学生分组进行歌曲表演,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2. 教师B展示教学过程教师B以《小螺号》为课题,采用游戏教学法,通过设计趣味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歌曲。
具体教学过程如下:(1)导入:教师播放一段小螺号的声音,引导学生猜测是什么乐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歌曲学习:教师播放《小螺号》伴奏,引导学生跟唱,注意歌曲的节奏和旋律。
(3)歌词学习:教师带领学生逐句学习歌词,讲解歌词中的生字词,让学生了解歌曲的背景。
(4)游戏:教师设计“抓小螺号”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巩固歌曲的节奏和旋律。
3. 教师C展示教学过程教师C以《小螺号》为课题,采用多媒体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等多媒体手段,让学生直观地了解歌曲内容。
具体教学过程如下:(1)导入:教师播放一段关于海洋的纪录片片段,引导学生观察海洋生物,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歌曲学习:教师播放《小螺号》伴奏,引导学生跟唱,注意歌曲的节奏和旋律。
教研同课异构活动(3篇)
第1篇一、活动背景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教师们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和实践,为了提高教学质量,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我校于近期开展了“同课异构”教研活动。
本次活动旨在通过同一节课的不同教学设计、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方式,展示教师们的教学风采,促进教师之间的相互学习和共同成长。
二、活动目的1. 提高教师的教学设计能力和课堂组织能力;2. 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形成良好的教学研究氛围;3. 提升课堂教学效果,促进学生全面发展;4. 推动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持续提升。
三、活动内容本次教研活动以“同课异构”为主题,选取了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去年的树》作为研讨内容。
活动分为三个阶段:课前准备、课堂展示和课后研讨。
(一)课前准备1. 教师分组:将全体语文教师分为若干小组,每组由一名组长负责协调组内工作。
2. 教学设计:各小组针对《去年的树》这篇课文,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教学设计,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等。
3. 交流研讨:各小组在完成教学设计后,进行组内交流,互相学习,共同提高。
(二)课堂展示1. 首先由第一小组的教师进行课堂展示,按照教学设计进行授课。
2. 接着由第二小组的教师进行课堂展示,展示不同的教学设计。
3. 课后,其他教师观摩两节课,并进行点评。
(三)课后研讨1. 教师们针对两节课的教学设计、教学方法、课堂效果等方面进行点评。
2. 各小组组长总结本组的教学设计特点,分享教学心得。
3. 全体教师共同探讨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四、活动总结(一)活动成果1. 教师们的教学设计能力和课堂组织能力得到了提高;2. 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更加紧密,形成了良好的教学研究氛围;3. 课堂教学效果得到提升,学生的参与度和学习兴趣明显增强。
(二)活动反思1. 教师们在教学设计上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注重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2. 教学方法要多样化,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果;3. 加强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共同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同课异构教研活动计划(3篇)
第1篇一、活动背景为了进一步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本学期我们将开展“同课异构”教研活动。
通过教师们对同一教学内容的不同教学设计和实施,探讨教学方法,优化教学过程,提升教学质量。
二、活动目的1. 提高教师对教材的理解和把握能力,促进教师对教材的深入研究和挖掘。
2. 通过同课异构,展示教师不同的教学风格和教学方法,激发教师的教学创新意识。
3. 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共同提高课堂教学水平。
4.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活动时间2022年9月1日至2022年12月31日四、活动内容1. 确定研讨主题:根据学校教学计划和学科特点,确定本学期“同课异构”研讨主题。
2. 教师分组:将教师按照学科和年级分组,每组确定一位组长负责活动的组织和协调。
3. 教学设计:各组成员共同研究教材,结合教学实际,进行教学设计。
4. 教学展示:各组成员按照教学设计进行教学展示,其他成员观摩学习。
5. 评课议课:观摩结束后,各组成员进行评课议课,交流教学心得和体会。
6. 教学反思:教师根据教学展示和评课议课,进行教学反思,撰写教学反思报告。
7. 教学总结:学期末,各学科组进行教学总结,分享教学成果。
五、活动安排1.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9月1日-9月10日)(1)各学科组确定研讨主题,并制定详细的教学设计。
(2)组长组织组员学习相关教学理论,提高教学设计水平。
2. 第二阶段:实施阶段(9月11日-12月15日)(1)各组成员按照教学设计进行教学展示。
(2)其他组成员观摩学习,做好记录。
3. 第三阶段:总结阶段(12月16日-12月31日)(1)各学科组进行评课议课,交流教学心得和体会。
(2)教师撰写教学反思报告。
(3)各学科组进行教学总结,分享教学成果。
六、活动要求1. 各学科组要高度重视“同课异构”教研活动,确保活动顺利开展。
2. 教师要积极参与活动,认真备课、上课、评课,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小学教研活动的同课异构(3篇)
第1篇一、活动背景为提高小学语文教师的教学水平,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我校语文教研组于近期开展了“同课异构”教研活动。
本次活动以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四季》为例,旨在通过同课异构的方式,让教师们展示各自的教学风格,探讨教学方法,共同提高教学效果。
二、活动目标1. 通过同课异构,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共同探讨教学策略。
2. 提高教师对教材的理解和把握,丰富教学手段,提高教学质量。
3.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三、活动内容1. 教学展示(1)教师A:以情境导入,引导学生观察四季的景色,感受四季的变化。
通过朗读、表演等形式,让学生体会作者对四季的喜爱之情。
(2)教师B:以图片展示,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四季的特点。
通过小组合作,让学生探究四季的奥秘,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合作能力。
2. 课后反思两位教师分别从教学设计、教学过程、教学效果等方面进行反思,分析自己在教学中的优点和不足,提出改进措施。
3. 同行评议教研组全体成员对两位教师的教学进行评议,指出优点,提出改进意见。
四、活动过程1. 教学展示(1)教师A教学展示教师A以“四季”为主题,通过情境导入,让学生观察四季的景色。
首先,教师出示四季的图片,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四季的变化。
然后,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校园内的景色,让学生发现四季的特点。
接着,教师让学生朗读课文,体会作者对四季的喜爱之情。
最后,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表演,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四季的美好。
(2)教师B教学展示教师B以图片展示为主,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四季的特点。
首先,教师出示四季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并描述图片中的景色。
然后,教师引导学生探究四季的奥秘,如:为什么春天有花开,夏天有绿树,秋天有果实,冬天有雪?通过小组合作,学生得出结论:四季各有特点,各有美丽。
2. 课后反思(1)教师A反思优点:教学设计合理,教学过程生动有趣,学生参与度高。
不足: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朗读指导不够,学生的朗读水平有待提高。
幼儿园小学同课异构活动方案及流程
幼儿园小学同课异构活动方案及流程一、活动主题“幼小协同,快乐成长”二、活动目的哇,大家想一想啊,幼儿园和小学就像是两个相邻但又有点不同的小世界呢。
开展这个同课异构活动啊,就是想让幼儿园的小朋友提前感受下小学的上课模式,也让小学老师们看看幼儿园教育的活力。
一方面能帮助幼儿园小朋友更好地过渡到小学阶段,另一方面也能促进幼儿园和小学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学习呀。
三、活动参与人员幼儿园教师代表、小学教师代表、幼儿园大班小朋友、小学一年级学生四、活动准备1. 选定课题这就像挑选一颗最闪亮的星星一样重要呢。
经过大家商量啊,决定选择“认识图形”这个课题。
这个课题对幼儿园小朋友来说呢,是充满趣味的探索,对小学一年级学生也是很基础又有趣的知识。
2. 场地安排小学那边呢,要精心布置教室,让教室既有着小学课堂的规整,又能有点温馨的感觉,可不能让幼儿园小朋友一进去就害怕呀。
幼儿园这边呢,也要把活动室收拾得整整齐齐,让小学的老师和同学感觉充满活力。
3. 教学材料准备小学老师准备了好多教具呢,像那些规规矩矩的图形卡片,还有多媒体资料。
幼儿园老师呀,准备的教具就更加可爱啦,有色彩鲜艳的图形拼图,还有用软泡沫做的立体图形。
五、活动流程1. 小学课堂展示小学一年级的学生们端端正正地坐在教室里,就像一排排小松树。
小学老师走进来,脸上带着温和又严肃的笑容。
老师拿起图形卡片问:“同学们,大家看看这个卡片,像什么呀?”一个小男孩高高地举起手,大声说:“像窗户,是长方形的。
”老师笑着点头:“真聪明!那大家再看看这个呢?”老师拿出一个三角形卡片。
一个小女孩有点害羞地说:“像屋顶,是三角形的。
”在这个过程中,老师不断引导学生认识图形的特点,用尺子量边长,用角度器量角。
小学课堂里,充满了一种严谨又有序的氛围。
这就像在搭建一座坚固的知识大厦,一块砖一块砖稳稳地砌上去。
2. 幼儿园课堂展示幼儿园的小朋友们围坐成一个半圆,眼睛亮晶晶地看着老师。
老师拿着彩色的图形拼图问:“小朋友们,我们来玩个拼图游戏好不好呀?”小朋友们兴奋地喊:“好!”老师把拼图打乱,然后拿起一个圆形的拼图块说:“这个像什么呀?”一个小朋友抢着说:“像太阳,圆溜溜的。
分数的意义同课异构活动方案
分数的意义同课异构活动方案一、活动主题。
“分数的意义”同课异构——多元视角下的数学概念教学。
二、活动目的。
1. 通过不同教师对“分数的意义”这一课程的独特设计和教学,展示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策略,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学习。
2. 深入探讨分数概念的教学,挖掘适合学生理解分数意义的有效途径,提高数学课堂教学质量。
3. 观察学生在不同教学方式下的学习反应和效果,以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
三、活动主体。
全体小学数学教师。
四、活动时间和地点。
1. 时间:[具体日期],上午8:30 11:30(授课及观课),下午14:00 16:00(评课研讨)2. 地点:[学校名称]多媒体教室。
五、活动流程。
# (一)前期准备(提前一周)1. 确定参与同课异构的教师(两位或多位),可以是本校经验丰富的骨干教师,也可以邀请其他学校的优秀教师。
2. 通知参与教师准备“分数的意义”的教学设计,要求突出各自的教学特色和理念。
教学设计内容应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含导入、新授、练习、总结、作业布置等环节)以及教学反思预期等部分。
3. 提前安排好上课的班级,确保学生对这一课程内容没有提前预习,以保证课堂的真实性和观察数据的有效性。
4. 准备活动所需的物资,如多媒体设备、投影仪、粉笔、黑板擦等,确保教室环境整洁、舒适。
# (二)活动当天上午:同课异构授课环节。
1. 开场介绍(8:30 8:40)由活动主持人(可以是数学教研组长)介绍本次同课异构活动的目的、流程以及参与授课的教师。
强调活动的意义在于分享不同的教学思路,共同探索分数意义的最佳教学方式,希望老师们认真观课、积极思考。
2. 第一位教师授课(8:40 9:30)教师按照自己精心准备的教学设计进行授课。
这位老师可能会采用情境导入的方式,比如从分蛋糕的生活场景引入分数概念,然后通过教具(如圆形纸片、长方形纸条等)的操作演示,让学生直观地理解分数表示的是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其中一份或几份的数。
小学数学教研_同课异构
一、活动背景为了提高小学数学教师的教学水平,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我校开展了小学数学教研活动——同课异构。
本次活动旨在通过同一教学内容,不同教师设计不同教学方案,展示各自的教学风格和教学方法,以此激发教师的教学灵感,提升教学质量。
二、活动目标1. 通过同课异构,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共同探讨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水平。
2. 丰富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3. 通过观摩和反思,使教师认识到自己的教学优点和不足,不断改进教学方法。
三、活动内容1. 课题:《分数的意义》2. 参与教师:张老师、李老师、王老师3. 教学内容:通过实际情境,引导学生理解分数的意义,并能用分数表示生活中的事物。
四、活动过程1. 张老师授课张老师以“切蛋糕”为情境,引导学生认识分数。
她首先让学生动手切蛋糕,然后让学生观察切成的蛋糕块数,进而引出分数的概念。
张老师注重学生的动手操作,让学生在操作中感受分数的意义。
在教学过程中,张老师还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分数的意义。
2. 李老师授课李老师以“分糖果”为情境,引导学生理解分数的意义。
她首先让学生动手分糖果,然后让学生观察分成的糖果数量,进而引出分数的概念。
李老师注重学生的合作学习,让学生在小组讨论中探究分数的意义。
在教学过程中,李老师还运用多媒体课件,直观地展示分数的形成过程,让学生更容易理解。
3. 王老师授课王老师以“植树造林”为情境,引导学生理解分数的意义。
她首先让学生观察植树造林的场景,然后让学生思考如何用分数表示植树的数量。
王老师注重学生的生活经验,让学生联系实际,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分数的意义。
在教学过程中,王老师还通过游戏活动,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分数的意义。
五、活动反思1. 教师们认识到,同一教学内容,不同教师设计的教学方案各具特色,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2. 通过观摩其他教师的教学,教师们发现了自己的不足,如教学环节的设计、教学方法的选择等方面,为今后的教学提供了借鉴。
小学数学教研同课异构
一、活动背景为了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我校数学教研组于近期开展了“同课异构”教研活动。
本次活动旨在通过教师之间的相互交流、研讨,探讨不同教学策略,优化教学设计,提升教学效果。
二、活动目的1. 通过同课异构,展示教师的教学风格和教学特色,促进教师之间的相互学习与交流。
2. 探讨不同教学策略,优化教学设计,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3. 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和综合素质。
三、活动过程1. 课题选择本次活动选择了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乘法分配律》这一课题进行同课异构。
该课题是小学数学中的重点内容,旨在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乘法分配律,为后续学习打下基础。
2. 教学设计本次同课异构活动,共有四位教师参与。
每位教师根据自己对教材的理解和教学经验,设计出不同的教学方案。
(1)教师A: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学习等方式,让学生在活动中理解和掌握乘法分配律。
(2)教师B:注重知识的迁移,将乘法分配律与其他数学知识相结合,提高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
(3)教师C:以情境教学为载体,通过生动有趣的故事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乘法分配律。
(4)教师D:注重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通过分层教学,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3. 课堂展示四位教师分别进行了课堂展示。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们充分发挥了自己的教学特色,展示了不同的教学风格。
4. 评课研讨课后,全体数学教师进行了评课研讨。
大家针对每位教师的教学设计、教学过程、教学效果等方面进行了深入剖析,提出了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四、活动总结1. 同课异构活动取得了圆满成功,达到了预期目的。
2. 教师们在活动中充分展示了自身的教学能力和教学特色,为其他教师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3. 通过评课研讨,教师们对教材的理解更加深入,教学设计更加合理,课堂教学效果得到了明显提升。
4. 活动促进了教师之间的相互学习与交流,为教师专业成长创造了良好条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张高小学同课异构活动方案
一、指导思想
为了切实加强课堂教学研究,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试图假借“同课异构”这种特殊形式,加强全体教师对教学内容处理、教学方法选择、教学流程设计、教学媒体使用等方面的关注程度,为深入探讨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储备思想认知和研究案例。
二、活动目的
“同课异构”就是相同学科的老师,使用相同教材和同一节内容,结合所教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及自己的生活经历、知识背景、情感体验建构出不同意义的教学设计,呈现出不同教学风格的课堂,赋予静态教材以生命活力,塑造各具特色的创造性课堂教学模式。
“同课异构”课堂教学活动探索和开展,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推动教师自我反思、同伴互助、专业引领。
在同课异构的研究过程中,教师可以不断地更新教学理念,改善教学行为,同时形成对教材、教学对象、教学方法等独立和创造性的见解。
提高课堂效率,为减负增效奠定坚实的基础。
“同课异构”力求能体现教师个性和风格。
三、活动形式
同课异构。
即:内容相同,教法相异;相同的舞台,别样的精彩。
四、活动时间:4月
五、参与学科:语文、数学、英语3个学科
六、参加范围:全体教师
七、活动程序:
1. 设计教案。
参与教师根据提供的教学内容进行教学构思,并于规定时间将教学设计上交教导室(注:教学设计含教材简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准备、教学流程,教学流程的主要环节说明设计意图)。
要求五六年级上课老师参照“先学后教,合作探究,当堂达标”的课堂教学模式备课、上课,构建学习小组,授课体现精讲精练。
2、教学观摩。
由三位老师执教同一篇课文,要求听课老师对课堂教学过程进行记录,观察教师在课堂上对教材的把握和处理,并写好评课记录。
3、教学研讨。
听课后,组织老师们讨论教学过程,是必不可少的环节。
讨论是一种互动的研究,是一个共同参与、共同构建的过程。
鼓励参与者主动通过自己的思考、感悟、理解,不断提出新的设想、新的思路。
4、教学总结
通过观摩了三位老师的课例后,把自己的认识、收获写下来,可以是设计的理念,也可以是教学环节,甚至是教学过程中的某一处小技巧等等。
将这些感受和收获总结成文,便成了一篇一篇的教研论文。
八、机构设置
1、成立组织领导小组
组长:隋立志
副组长:崔祥东
组员:谭吉冉陈景伟李新颖刘寒萍邵娟孙文富王文文赵俊
2、组织实施
教务处牵头,语数各教研组负责落实。
九、活动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