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人教版六年级下册《解决问题》

合集下载

(人教新课标)六年级数学下册《解决问题》教案设计

(人教新课标)六年级数学下册《解决问题》教案设计

复习内容:解决问题复习目标:1、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掌握运用分数乘法、除法知识解决有关问题,发展应用意识。

2、形成解决问题的一些策略、方法,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形成评价与反思的意识。

4、对不懂的地方或不同的观点有提出疑问的意识,并愿意对数学问题进行讨论。

复习过程一基础练习列式计算。

(1)200的是多少?(2)200减少后是多少?(3)甲数是500,乙数是甲数的,乙数是多少?(4)甲数是500,乙数比甲数多,乙数是多少?(5)甲数是500,乙数比甲数多,乙数比甲数多多少?过程要求:①利用电脑课本或幻灯逐一出示以上题目。

②认真读题,说一说题中分率表示的意义。

③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什么方法计算?④列式计算。

二知识梳理1、说一说解决问题,有哪些主要步骤。

学生回答时,不必要求统一表述,让学生说出自己的理解。

只要内容正确都应该予以肯定。

如:(1)认真读题,理解题意;(2)分析题目中的数量关系;(3)判断解决问题的方法,列出算式;(4)计算;(5)验算。

2、说一说分析数量关系的方法。

过程要求:(1)学生回顾解决问题时,所采用的方法;(2)与同学交流,互相探索、整理;(3)不必作统一要求,让学生找到自己所理解的方法。

3、举例说明。

(1)出示例题。

六年级举行“小发明”比赛,六(1)班同学上交32件作品,六(2)班比六(1)班多交1/4 。

六(2)班交了多少件作品?(2)解决问题。

①认真读题,弄清题意。

②分析数量关系。

A、这里的1/4 表示什么?(表示把六(1)班作品平均分成4份,六(2)班的作品比六(1)班多其中的1份)B、画线段图表示。

C、六(2)班作品是六(1)班的几分之几?(六(2)班的作品是六(1)班的“1+ 1/4”)D、求六(2)班交了多少件作品,实际是求什么?(实际是求六(1)班的“1+1/4 ”是多少,也就是求32件作品的“1+ 1/4”是多少件)E、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什么方法计算?请列出算式,并计算结果。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解决问题》人教新课标(2023秋)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解决问题》人教新课标(2023秋)
总的来说,今天的课堂教学有亮点也有需要改进的地方。我将在今后的教学中,更加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尽量让每个学生都能在课堂上有所收获。同时,我也会不断调整教学方法,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果。让学生在掌握数学知识的同时,能够更好地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分数的乘除运算、百分数的转换和比例的性质这两个重点。对于难点部分,我会通过举例和比较来帮助大家理解。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分数、百分数或比例相关的实际问题。
举例:讨论如何计算班级平均成绩、商品打折后的价格等。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分数、百分数和比例的基本概念、重要性和应用。同时,我们也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加深了对这些数学工具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中灵活运用。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五、教学反思
在今天的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学生们对于分数、百分数和比例这些数学概念的理解存在一些差异。有的学生能够迅速掌握并运用到实际问题中,而有的学生则在转换和计算上遇到了困难。这让我意识到,在教授这些概念时,需要更加细致和耐心。
(5)综合应用题:在解决综合应用题时,学生往往难以把握问题的整体结构,不知道如何将问题分解并逐步解决。
突破方法:教授学生分析问题的方法,如找出问题中的已知量和未知量,确定它们之间的关系,然后逐步求解。同时,通过举例让学生学会如何将复杂问题简化,从而更好地解决问题。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解决问题》精品课件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解决问题》精品课件

感谢聆 听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解决问题》
甲:260-100=160(元) 乙:260×60%×95%=148.2(元)
160>148.2 答:买乙品牌更便宜。
4.2021年我国液晶电视机产量为17424.3万台,比2020 年增长﹣9.5%。2020年我国液晶电视机产量为多少万台? (得数保留一位小数。)
解决这个问题就是:已知比一个数少9.5% 的数是17424.3万,求这个数是多少。
(1)在A、B两个商场买,各应付多少钱? (2)选择哪个商场更省钱?
阅读与理解
“每满100元减50元” 是什么意思?
就是在总价中取整百元部分,每个100 元减去50元;不满100元的零头部分不优惠。
分析与解答
在A商场买,直接用总价乘55%就能算出实际花费。
230×55%=126.5(元)
在B商场买,先看总价中有几个100,230里有 2个100;然后从总价中减去2个50元。
选择。(将正确答案的字母填在括号里) 一件商品不足1000元,每满100元减50元与打五折相比, ( C )的情况下两种促销方式折扣相同;( A )的情况下两 种促销方式折扣比较接近;( B )的情况下两种促销方式折扣 差距较大。
A.总价比整百元多一点点 B.总价比整百元少一点点 C.总价是整百元 D.无法确定
解决问题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
新课导入
生活中,商家为了吸引顾客或扩大销售量,经常搞一些促销 活动,你都知道哪些促销方式?
打折销售
有奖销售
返券或返现金销售
探索新知
某品牌的裙子搞促销活动,在A商场打五五折销售, 在B商场按“每满100元减50元”销售。妈妈要买一条 该品牌标价230元的裙子。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3.4 解决问题 课件(共14张PPT)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3.4 解决问题 课件(共14张PPT)
932.58(cm3)=932.58(mL)1L=1000ml932.58<1000答:明明和客人每人一杯够。
2.一个装水的圆柱形容器的底面内直径是10 cm,一个 铁块完全浸没在这个容器的水中,将铁块取出后,水 面下降2 cm。这个铁块的体积是多少?(选自教材 P28 T10)
3.一种内直径是1.2 cm的水龙头,打开后水的流速是 20厘米/秒。用一个容积为1 L的保温壶接水,50秒 能接满吗?(选自教材P28 T11)
瓶子的容积=水的体积+无水部分的体积 =7cm高的圆柱体积+18cm高的圆柱体积
回顾与反思
在五年级计算土豆的体积时,也是用了转化的方法。
求不规则物体的体积或容积,可以利用转化的方法,将其转化成规则的图形进行计算。
知识提炼
1.明明家里来了两位小客人,妈妈榨了1 L果汁。如果 用下图中的玻璃杯喝果汁,够明明和客人们每人一杯 吗? ( 数据是从杯子内部测量得到的。)(选自教 材P28 T8)
1L=1000 cm³ 1130.4>1000答:50秒能接满。
4.一个圆柱形容器高8 cm,里面装有5 cm深的水,将 一个铁块浸没在水中这个圆柱形容器原来装有水多 少立方厘米?
容器底面积:125.6÷2=62.8(cm2) 水的体积:62.8×5=314(cm³)答:这个圆柱形容器原来装有水314立方厘米。
3.4 解决问题
一个圆柱的底面积是3.2 cm²,高是3 cm,它的体积是多少?
V=Sh3.2×3=9.6(cm³)答:它的体积是9.6 立方厘米。
知识点
利用转化法计算不规则物体的体积
一个底面内直径是8cm的瓶子里,水的高度是7 cm,把瓶盖拧紧,把瓶子倒置、放平,无水部分是圆柱形,高度是18 cm。这个瓶子的容积是多少?

《 解决问题》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下册数学PPT课件(第2.5课时)

《 解决问题》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下册数学PPT课件(第2.5课时)

城市
北京
哈尔滨
/℃
最低气温/℃
-27
-19
-4
-12
4
1
2
-3
3
0
20
23
说一说:哪里最冷,哪里最热,你是怎么判断的?
-132.00表示支出132元。
支出和存入是两种相反意义的量。
2000.00表示存入2000元。
你发现了什么?这些数表示什么?
符号不同,表示不同。
-500.00表示支出500元。
+23
-34
BY YUSHEN
SIXTH GRADE MATHEMATICS
01 温故知新
(1)在A、B两个商场买,各应付几元?
(2)选择哪个商场更省钱?
在A商场买的实际花费:
230×50%=115(元)
在B商场买的实际花费:
230-50×2=130(元)
115<130
答:选择A商场更省钱。
答:在A商场买应付115元,在B商场买应付130元。
(3)在什么情况下两种促销方式的结果会相差很多呢?
答:在A书店买应付56元,在B书店买应付61元。 选择A书店更省钱,相差5元。
(2)56<61 61-56=5(元)
03 课堂练习
理解促销方式的实际含义:
如直接打几折,满100元返50元礼劵,满100元减50元,买五件送一件。
解决实际问题
04 课堂小结
BY YUSHEN
SIXTH GRADE MATHEMATICS
260-100=160(元)
02 新知探究
400- 495×80%×90%
就是求495元的80%的90%是多少。
=400- 396×90%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2.5《解决问题》人教新课标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2.5《解决问题》人教新课标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2.5《解决问题》人教新课标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 理解并掌握用方程解决问题的方法。

- 能够运用方程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2. 过程与方法:- 培养学生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

- 提高学生运用数学语言表达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信心。

-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

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 掌握方程解决问题的方法。

2. 难点:- 理解方程与问题的对应关系。

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 通过创设生活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启发式教学法:- 引导学生主动探究问题,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 通过一个生活实例,引入方程解决问题的概念。

2. 探究(10分钟):- 让学生分组讨论,探究如何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 引导学生总结出方程解决问题的步骤。

3. 讲解(10分钟):- 对方程解决问题的方法进行详细讲解。

- 通过示例,展示方程解决问题的过程。

4. 练习(10分钟):- 让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 对学生的作业进行点评,指出问题所在。

5. 总结(5分钟):- 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方程解决问题的方法。

- 提醒学生注意方程与问题的对应关系。

课后作业:1. 书面作业:- 完成课后练习题。

2. 实践作业:- 观察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尝试用方程解决。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生活实例引入方程解决问题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通过探究、讲解、练习、总结的教学过程,使学生掌握方程解决问题的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理解方程与问题的对应关系,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同时,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

在以上教案中,需要特别关注的是“教学过程”部分,尤其是“探究(10分钟)”环节。

这是因为探究环节是学生主动构建知识、发展思维能力的关键步骤,对于学生理解和掌握方程解决问题的方法至关重要。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解决问题》说课稿3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解决问题》说课稿3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解决问题》说课稿3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解决问题》这一章节主要让学生掌握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这一章节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用方程、算术法等方法解决实际问题,提高他们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本章内容主要包括:利息问题、比例尺问题、按比例分配问题、几何图形的面积问题等。

这些内容都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相连,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基本的数学知识,具备了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

他们在学习过程中,能够主动思考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但是,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还存在着一定的困难,比如对问题分析不够深入,解决问题的方法不够灵活等。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引导学生深入分析问题,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使学生掌握用方程、算术法等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提高他们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方式,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培养他们勇于探究、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使学生掌握用方程、算术法等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

2.教学难点:引导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启发引导等教学方法,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知识,提高能力。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板书、教具等教学手段,辅助教学,提高教学效果。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引发学生的思考,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2.新课导入:介绍本节课要学习的内容,引导学生了解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3.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探究,尝试解决问题,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解决问题》教案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解决问题》教案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解决问题》教案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解决问题》这一章节主要让学生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章内容主要包括:理解问题的含义、分析问题的方法、制定解题计划、执行解题计划、检验解题结果等。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于简单的问题解决能力有一定的掌握。

但是,学生在解决问题时,往往缺乏条理性和逻辑性,不能很好地将问题转化为数学运算。

因此,在教学中,需要引导学生学会分析问题,制定合理的解题计划,并能够熟练地执行和解题结果。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问题的含义,能够正确理解问题中的已知条件和求解目标。

2.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能够找出问题中的关键信息,并运用数学知识进行转化。

3.培养学生制定解题计划的能力,能够根据问题的特点选择合适的解题方法。

4.培养学生执行解题计划的能力,能够熟练地进行计算和解答。

5.培养学生检验解题结果的能力,能够对解题结果进行合理的判断和验证。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掌握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和步骤,能够独立完成问题的解答。

2.难点: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制定解题计划的能力,能够灵活运用不同的解题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1.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自然地学习和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

2.使用案例教学法,通过具体的案例,让学生学会分析问题,并能够制定出合理的解题计划。

3.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让学生在讨论和合作中,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教学案例和问题,用于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

2.准备教学PPT,用于辅助教学和展示案例。

3.准备练习题,用于巩固所学知识和方法。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让学生思考如何解决这个问题。

2.呈现(10分钟)呈现相关的教学案例,让学生分析问题的已知条件和求解目标,引导学生理解问题的含义。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解决问题》说课稿1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解决问题》说课稿1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解决问题》说课稿1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解决问题》这一章节,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四则混合运算、分数和小数的基本知识的基础上进行讲解的。

主要内容包括:通过画图或列表的方式解决实际问题,进一步理解分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以及运用运算定律简化计算过程。

这一章节的内容,旨在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他们在面对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时,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进行解决。

同时,通过解决实际问题,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分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提高他们的运算能力。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分数、小数和四则混合运算有了基本的了解。

但是,他们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往往会因为对问题理解不深,而导致运算顺序混乱,计算错误。

因此,在教学这一章节时,需要引导学生深入理解问题,明确运算顺序,才能准确计算出结果。

三. 说教学目标1.理解分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能够准确计算出结果。

2.能够通过画图或列表的方式解决实际问题,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提高他们解决数学问题的信心。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分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以及运用运算定律简化计算过程。

2.教学难点:解决实际问题时,如何引导学生明确运算顺序,准确计算出结果。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在教学过程中,我将采用讲授法、引导法、实践法等多种教学方法。

通过讲解实例,引导学生理解分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同时,通过让学生动手实践,解决实际问题,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引出本节课的主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新课讲解:讲解分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以及运用运算定律简化计算过程。

3.实例分析:分析几个实例,让学生理解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如何明确运算顺序,准确计算出结果。

4.动手实践:让学生分组讨论,解决几个实际问题,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解决问题》教学设计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解决问题》教学设计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解决问题》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解决问题》是学生在掌握了四则混合运算、分数的加减法、几何图形的面积等知识后,进一步学习解决实际问题的教材。

这部分内容旨在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意识。

教材通过丰富的情境图和实际问题,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能够进行简单的四则混合运算和分数的加减法。

他们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往往能根据自己的经验采取不同的策略。

但是,学生在解决较为复杂的实际问题时,仍存在一定的困难,如分析问题、确定解决步骤等。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引导他们逐步形成解决问题的策略。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方法和步骤。

2.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提高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

4.培养学生合作交流、总结提升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方法和步骤。

2.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情境图和实际问题,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2.引导发现法:教师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总结解决问题的方法。

3.合作交流法:学生在小组内讨论问题,分享解决问题的策略。

4.实践操作法:让学生动手操作,实际解决问题。

六. 教学准备1.教材、教学参考书。

2.课件、教学素材。

3.练习题、测试题。

4.教学用具(如黑板、粉笔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情境图或实际问题,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如:展示一幅购物情境图,让学生观察并提出相关问题。

2.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几个典型的实际问题,让学生尝试解决。

引导学生发现问题的特点,总结解决问题的方法。

如:分析问题的步骤、确定解题思路等。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解决问题的策略。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3.4《解决问题》人教新课标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3.4《解决问题》人教新课标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3.4《解决问题》人教新课标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学生能够运用分数除法解决实际问题。

2. 学生能够理解并运用“归一问题”和“归总问题”解决实际问题。

3. 学生能够通过解决实际问题,进一步巩固和提高分数除法的运算能力。

过程与方法1. 学生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培养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2. 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和交流表达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1. 学生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

2. 学生通过解决实际问题,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1. 理解并运用分数除法解决实际问题。

2. 理解并运用“归一问题”和“归总问题”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1. 理解并运用分数除法解决实际问题。

2. 理解并运用“归一问题”和“归总问题”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相关教学课件。

2. 学生准备练习本、铅笔等学习用品。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之前学习的分数除法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二、新课讲解(15分钟)1. 教师通过PPT展示例题,引导学生观察、分析,找出问题中的数量关系。

2. 教师引导学生运用分数除法解决实际问题,并解释解题思路。

3. 教师通过PPT展示“归一问题”和“归总问题”的例题,引导学生观察、分析,找出问题中的数量关系。

4. 教师引导学生运用“归一问题”和“归总问题”解决实际问题,并解释解题思路。

三、课堂练习(15分钟)1. 教师发放练习题,学生独立完成。

2. 教师选取部分学生的作业进行展示,并给予评价和指导。

四、课堂小结(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分数除法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和技巧。

五、课后作业(5分钟)教师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运用分数除法解决实际问题,并提交作业。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练习、总结等环节,使学生掌握了分数除法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

在课堂练习环节,教师应关注学生的解题过程,及时发现并纠正错误,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3.4《解决问题》人教新课标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3.4《解决问题》人教新课标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3.4《解决问题》人教新课标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教师,我深知教学的重要性和责任。

在本节课中,我将带领学生学习六年级下册数学的《解决问题》这一章节,让他们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技巧。

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第三章第四节《解决问题》。

在这一节中,学生将学习如何运用基本的数学知识和逻辑思维来解决实际问题。

具体内容包括:理解问题的含义,分析问题的结构,找出问题的关键所在,选择合适的解决方法,列出算式,计算结果,并对结果进行检验。

二、教学目标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技巧,能够独立地解决实际问题。

难点在于如何引导学生找出问题的关键所在,并选择合适的解决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为了更好地进行教学,我准备了一些教具和学具,包括黑板、粉笔、教学PPT、练习题等。

五、教学过程1.引入: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引导学生理解问题的含义,并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2.讲解:通过讲解问题的结构,让学生了解解决问题的一般步骤,并找出问题的关键所在。

3.示范:通过一个具体的例题,演示如何选择合适的解决方法,列出算式,计算结果,并对结果进行检验。

4.练习:让学生通过练习题,独立地解决问题,巩固所学的知识和技能。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问题:什么问题?分析:问题结构,关键所在解决:选择方法,列出算式,计算结果检验:检验结果,确保正确七、作业设计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我会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看看学生是否掌握了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技巧。

同时,我也会给学生提供一些拓展延伸的材料,让他们进一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引入环节的设计引入环节是激发学生兴趣和好奇心的重要步骤。

我设计了一个实际问题,旨在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自然地引入本节课的主题。

在选择问题时,我注重了问题的实际性和趣味性,使其能够引起学生的共鸣,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二、讲解环节的逻辑性在讲解环节,我注重了问题的逻辑性,以确保学生能够清晰地理解问题的结构和解决问题的关键所在。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解决问题》教学设计3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解决问题》教学设计3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解决问题》教学设计3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解决问题》是学生在掌握了四则混合运算、分数和小数的知识基础上进行学习的。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思维方法。

教材通过丰富的情景和案例,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提高学生运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在数学学习方面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对于四则混合运算、分数和小数的概念和运用已经有了一定的理解。

但是,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往往还存在思路不清晰、分析问题不全面等问题。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逐步形成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积极解决生活中问题的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难点: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方法的培养。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教学法和小组合作法进行教学。

通过设置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通过分析案例,让学生掌握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多媒体教学设备、黑板、粉笔。

2.学具:学生作业本、计算器。

3.教学资源:与本节课相关的案例、问题情境。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设置一个与学生生活息息相关的问题情境,引发学生的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某商店举行打折活动,原价为100元的商品,打8折后售价为多少?2.呈现(10分钟)教师呈现与本节课相关的问题情境,让学生独立思考并尝试解决。

例如:一个农场有鸡和兔子共计30只,鸡的腿有40条,兔子的腿有20条,请问农场有多少只鸡和兔子?3.操练(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数学人教版六年级下册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第27页例7《解决问题》

数学人教版六年级下册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第27页例7《解决问题》

全课总结
五年级上册—— 计算梯形的面 积用到了转化的方 法。
全课总结
五年级上册—— 计算多边形的面积用到了转化的方法。
生活中的数学
你有办法得到你自身的体积吗? Nhomakorabea 全课总结
转化思想
化难为易 化繁为简 化陌生为熟悉
布置作业
3月16日 ⑩
作业一:第29页第10题。
作业二:有一种饮料瓶的容积是480ml。现在瓶中 装有一些饮料,瓶子正放时饮料的高度为20cm, 倒放时空余部分的高度为4cm(如下图)。瓶内现 在有饮料多少毫升?
910902826cm2826ml把土豆放进一个装有水的圆柱体容器内它的底面直径是5厘米原来水位高7厘米让它完全浸没在水中后水位上升至15厘米处这个土豆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
圆柱与圆锥
解决问题(例7)
探索新知
一个内直径是8cm的瓶子里, 水的高度是7cm,把瓶盖拧紧倒置放 平,无水部分是圆柱形,高度是 18cm。这个瓶子的容积是多少?
2
10cm
做一做
知识应用
补充习题
把土豆放进一个装有水的圆柱体容器内,它的底 面直径是5厘米,原来水位高7厘米,让它完全浸没在 水中后,水位上升至15厘米处,这个土豆的体积是多 少立方厘米?
π×(5÷2)×(15-7) = π×2.5×2.5×8 =50π =157 (cm³ ) 答:这个土豆的体积是157cm³。
18cm
【回顾反思】 ①为什么把瓶子倒置? ②无论正放还是倒放,什么变了?什么没变? ③你能用一句话概括我们的解决方法吗?
7cm
知识应用
一瓶装满的矿泉水,小明喝了一些, 把瓶盖拧紧后倒置放平,无水部分高10cm, 内径是6cm。小明喝了多少水?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解决问题》说课稿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解决问题》说课稿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解决问题》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解决问题》这一章节,主要引导学生运用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方法来解决实际问题。

内容主要包括:理解问题的数量关系,掌握解决问题的基本步骤,学会运用画图、列举、猜想、推理等方法解决问题,以及能够运用方程、不等式等数学工具解决实际问题。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往往缺乏条理性和逻辑性,对数学模型的建立和运用还不够熟练。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学生的思维过程,引导学生建立清晰的解题思路,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解决问题的基本步骤和方法,能够运用方程、不等式等数学工具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数学建模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积极解决问题的态度,提高学生的自信心。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掌握解决问题的基本步骤和方法,能够运用方程、不等式等数学工具解决实际问题。

2.教学难点:对实际问题进行分析,建立合适的数学模型,运用数学工具解决问题。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分析法、小组合作法等,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教学卡片、黑板等,辅助教学,提高教学效果。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引发学生对问题的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新课导入:介绍解决问题的基本步骤和方法,引导学生理解问题的数量关系。

3.案例分析:分析具体的案例,引导学生运用画图、列举、猜想、推理等方法解决问题。

4.方法拓展:介绍方程、不等式等数学工具在解决问题中的应用,引导学生运用数学工具解决问题。

5.实践操作:学生分组讨论,选取适合自己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教师巡回指导。

解决问题-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解决问题-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解决问题-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一、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应该能够达到以下目标:1.能够理解“解决问题”的含义;2.能够运用合适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3.能够初步掌握“质量”的测量方法;4.能够独立思考并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二、教学重点1.解决问题的方法;2.质量的测量方法。

三、教学难点1.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2.让学生学会使用合适数量及准确单位进行测量。

四、教学内容1. 解决问题1.解决问题的步骤:了解问题、分析问题、确定计算步骤、检查结果。

2.掌握问题的解决方法:基本四则运算、图表分析、近似估算、化归转化等方法。

2. 质量的测量1.清楚称量物的内容及工具;2.学习质量的测量方法,如比较法、平衡法等。

五、教学方法本课采用情境教学法,通过生动的化学分步骤、模型、实物等学习教学,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学习内容。

同时,通过例题讲解,带领学生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思路。

六、教学流程时间教学步骤5分钟串联式导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以及提问20分钟阐述解决问题的步骤和方法;通过实际例子,带领学生完成计算15分钟讲解质量的测量方法,通过生活常识举例10分钟合作学习,让学生小组合作讨论问题10分钟总结本节课重点和难点,带领学生完成复习七、教学评估1. 学生自评在课后自主完成小组合作讨论的题目,通过每位学生的表现,自考评估每个小组的合作情况,同时也每位学生自主完成掌握的知识点。

2. 教师评估通过课堂布置和课堂考试评估,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进行考验,同时也能够发现教学中的不足之处,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

八、教学资源本节课的教学资源包括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电子白板、习题集等。

九、教学反思本节课采用的情境教学法能够很好地帮助学生理解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思路,同时也能够更好地掌握质量的测量方法。

但是,教师需要注意让学生分组合理,保证小组讨论效果和合作氛围。

此外,教师还应该注意在课堂布置和考试评估上更为周密,从而促进学生针对实际问题的独立思考和解决能力的发展。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解决问题》教案1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解决问题》教案1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解决问题》教案1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解决问题》这一章节主要让学生掌握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和策略,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章节内容包括:分数应用题、百分数应用题、比例应用题和几何应用题等。

通过本章节的学习,学生将能够熟练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基本的数学运算能力和一定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但在面对复杂的应用题时,部分学生可能会感到困惑,不知道如何下手。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和策略,能够独立解决相关的应用题。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数学、自主学习的兴趣,树立克服困难的信心。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使学生掌握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和策略。

2.难点: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特别是在面对复杂应用题时,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

五. 教学方法1.引导法:教师通过提问、引导,激发学生的思考,帮助学生建立解决问题的思路。

2.实例分析法:教师通过具体的例题,引导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

3.小组合作法:教师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在合作中交流思路,共同解决问题。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熟悉教材内容,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准备相关的教学材料和课件。

2.学生准备:预习教材内容,了解本章节的学习目标。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一个简单的应用题,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课件展示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包括分数应用题、百分数应用题、比例应用题和几何应用题等。

然后,教师讲解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和策略,如画图法、倒推法、列方程法等。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解决问题》教学设计1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解决问题》教学设计1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解决问题》教学设计1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解决问题》是学生在掌握了四则混合运算、分数的乘除法、几何图形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内容。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学会如何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材通过丰富的情境图和实例,引导学生掌握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四则混合运算、分数的乘除法、几何图形等知识有了一定的了解。

学生的思维活跃,具备一定的逻辑推理和创新能力。

但部分学生对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还不够熟练,需要在教学过程中加以引导和培养。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能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培养学生运用图形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创新思维能力。

3.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学习习惯,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掌握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能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难点:培养学生运用图形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创新思维能力。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情境图和实例,引导学生了解解决问题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发现解决问题的规律,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3.合作交流法:鼓励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解决问题的方法,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4.实践操作法:让学生动手操作,实际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课件,包括情境图、实例、动画等,辅助教学。

2.教学素材:准备相关的问题和实例,用于引导学生实践操作。

3.教学设备:准备黑板、粉笔、投影仪等教学设备。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情境图,引导学生观察并提出问题。

例如:情境图中有几只小鸟?几棵树?让学生思考如何解决问题。

2.呈现(10分钟)呈现实例,让学生尝试解决问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解决问题——求瓶子的容积
北五夫小学李秋艳
学习内容:人教版新课标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瓶子的容积》,教材第27页内容,及相关练习。

学情分析:本节课内容是学生在掌握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积的计算方法以及会用排水法解决不规则物体体积的基础上教学的。

学生已经对问题解决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和方法。

学习目标:
1. 能够运用圆柱的体积计算公式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 通过讨论分析,找到解决问题的关键所在,经历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过程。

学习重点:应用圆柱的体积计算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学习难点:理解瓶子的容积是由装水的圆柱的体积和倒置后无水的圆柱的体积两部分组成的。

教师准备PPT课件装有部分水的瓶子
学生准备小瓶子(装有部分水)
学习过程
一、复习导入。

出示幻灯片(1)
师:同学们,我们前面学习了物体的体积,谁来说一说你都会哪些物体的体积呢?生:学过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的体积。

师:这些体积我们是用什么方法计算的呢?
生:用计算公式计算出来的。

师:图中这两种物体是什么形状?
生:不规则物体的形状。

师:图形的体积我们会用公式计算,不规则的物体我们又是用什么方法求的呢?生:我们是用排水法求出来的。

把不规则的物体完全浸没在一个规则的物体里面,水上升的那部分体积就是不规则物体的体积。

师:同学们说的真好,我们已经学会了这么多的知识。

今天我们就利用学过的这些知识和经验来解决今天的问题。

板书:问题解决
二、合作探究,学习新知
1.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每个小组桌子上有一个没有装满水的矿泉水瓶。

教师:原本这是一瓶装满水的矿泉水,已经喝了一部分,你能根据它来提一个数学问题吗?
生1:瓶子还有多少水?(剩下多少水?)
生2:喝了多少水?(也就是瓶子的空气部分。


生3:这个瓶子的容积是多少?
2.你觉得你能轻松解决哪个问题呢?
(1)生1:瓶子有多少水?(怎么解决?)
学生:瓶子里剩下的水呈圆柱状,只要量出这个圆柱的底面直径和高就能算出它的体积。

教师:需要用到什么工具?(直尺)你想利用直尺得到哪些数据?(底面直径、水的高度)
小结:知道了底面直径和水的高度,利用圆柱体积公式要解决这个问题的确轻而易举。

(2)师:喝了多少水怎么解决呢?
学生:喝掉部分的形状是不规则的,没有办法计算。

教师:当物体形状不规则时,我们想求出它的体积可以怎么办?
教师适时引导:能否将空气部分变成一个规则的立体图形呢?
学生能说出方法更好,不能说出则引导:我们不妨把瓶子倒过来看看,你发现了什么?
引导学生:在瓶子倒置前后,水的体积不变,空气的体积不变,因此,喝了多少水=倒置后空气部分的体积,倒置后空气部分是一个圆柱,只要求出这个圆柱的体积就可以了。

教师:要求这个圆柱需要哪些数据呢?(用直尺量出倒置后空气的高度)
小结:这个方法不错,我们利用水的流动性成功地将不规则的空气部分转化成了一个圆柱体,得到所需数据后就能求出它的体积。

这样一来,第3个问题还难得到你吗?
(3)怎么求这个矿泉水瓶的容积?引导学生得出:
倒置前水的体积+倒置后空气的体积=瓶子容积。

3.课本中的例题呈现如下,
学生读题后,教师:请同学们根据题中给出的数据,小组合作,找出解决这道题的方法,并正确求出瓶子的容积。

(1)阅读与理解:
一个内直径是()的瓶子里,水的高度是(),把瓶盖拧紧倒置放平,无水部分是圆柱形,高度是()。

这个瓶子的容积是多少?
(2)四人小组合作:
组内互相说一说:倒置前后哪两部分的体积不变?
矿泉水瓶的容积=()+()。

(3)学生台前展示交流方法。

教师板书:水的体积+空气部分体积=瓶子的容积
(4)利用所得数据台前展示做法,再组内校对结果是否正确。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让学生大胆动手操作,在实践中不断发现解决问题,在同伴的交流中拓展自己的思维,让学生在合作中建立合作精神。

三、同样的方法完成做一做。

学生展示方法,全班订正结果。

小结:这道题和例题相似,也是用转化的方法把不规则形状的体积转化成规则的圆柱来计算。

四、在小学数学的学习过程中,还在哪些学习过程中经历过转化的思想呢?
如:圆的面积在计算时转化成近似的长方形;圆柱体积计算时转化成近似的长方体;三角形面积计算时先把它转化成平行四边形……这些知识的共同点都是把没有学过的知识转化成学过的知识来计算的。

五、回顾与总结
师:我们一起回顾一下瓶子的容积问题,我们是怎么解决的?(强调,水的体积我们会求,但空气部分是不规则的,所以我们把它倒置后利用体积不变的原理,转化成圆柱,再把两部分体积相加,就算出瓶子的容积。


六、全课总结
这节课,我们学会了用转化的方法来求瓶子的容积,同学们学会了这些知识一定要学以致用,在生活中去解决更多的实际问题。

七、作业:课本29页练习五相关练习。

八、板书设计
解决问题
水的体积+空气部分体积=瓶子的容积
形状变了
体积不变
课后反思:
虽然备课时尽量考虑到可能出现的所有情况,但是预设并不等于生成,实际上课的过程中还是出现了没有预料到的情况。

首先,小组合作的时候有的学生真的参与进去了,有的学生却无事可干,也反映出我们平时小组合作时互相配合的良好习惯还没养成。

其次,本人的数学语言还不够精准,还有很多需要学习和努力的地方,今后在备课方面会更多的向其他教师请教,虚心学习,努力提高自身教学素养。

还有,本课的教学过程中瓶子的容积计算方法的推导过程中,渗透了简便计算的方法,如果在理解底面积x高(水的高+空气部分的高)这一步时,如果配上教具展示(把教具中圆柱形的水和倒置后圆柱形的空气部分剪下来,再拼接在一起,形成一个大圆柱。


学生更能理解空气部分体积+水的体积=底面积x高(水的高+空气部分的高)表示的具体意义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