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中国手工业

合集下载

古代中国手工业

古代中国手工业
丝绸之路,丝国
汉代推行盐铁官营
燃料变化:木炭到煤炭
供风技术:东汉南阳太守杜诗—水排
东汉出现成熟青瓷
魏晋南北朝
灌钢法
北朝白瓷
隋唐
官营纺织业规模扩大,私营作坊出现(定州商人何明远)
制瓷业成为独立部门
南青北白(越窑/浙江绍兴青瓷、邢窑/河北邢台白瓷);唐三彩 (艺术陶制品)
唐朝晚期:长沙铜官窑首创釉下彩绘
宋元
植棉区从两广和福建推广到长江和淮河流域
棉纺织业成为新兴手工业元代纺织家黄道婆北宋出现 Nhomakorabea煤冶铁记载
南宋焦煤冶铁
松江/上海成为全国棉纺织业中心
汝窑、官窑、哥窑、定窑、钧窑(五大名窑);景德镇、龙泉、耀州窑
元代青花瓷
明清
明代中后期棉布成为主要衣料(代替麻)
明代:斗彩瓷和五彩瓷
清代:粉彩瓷和珐琅彩(康熙雍正)
宋代窑址
汝窑:河南汝州/青瓷为主官窑:杭州(南宋)/青瓷哥窑:金丝铁线
钧窑:河南禹州/钧红定窑:河北曲阳/白瓷
宋代窑址
汝窑:河南汝州/青瓷为主
官窑:杭州(南宋)/青瓷
哥窑:金丝铁线
钧窑:河南禹州/钧红
定窑:河北曲阳/白瓷
手工业
纺织业
冶铁业
陶瓷
新石器时期
纺织业萌芽
原料:麻葛丝
工具:骨梭、骨针
早期铜器
彩陶(仰韶/西安、大汶口/山东)
黑陶(龙山/山东)
白陶(二里头/河南)
商周
妇功
青铜器(四羊方尊,后母戊鼎/礼器和烹饪用具)
西周晚期出现铁
春秋时期冶炼生铁和钢
战国时期炼钢淬火
商代出现原始青瓷
秦汉
汉代:素纱禅衣(私营生产),绒锦

古代中国的手工业经济.

古代中国的手工业经济.
技艺精湛:中国手工业技艺精湛如陶瓷、刺绣、雕刻等技艺高超
地域特色:中国手工业具有明显的地域特色如景德镇陶瓷、苏绣等
社会地位:在古代中国手工业是重要的经济支柱对经济发展和社会稳 定具有重要影响
手工业对经济的贡献
手工业是古代中国经济的重要 组成部分
手工业产品丰富多样满足了人 们的日常生活需求
手工业促进了商业贸易的发展 推动了城市化进程
影响:促进了文化 传播和知识普及推 动了社会进步
经手古
第 四
营工代 章
模业中
式的国
家庭手工业
家庭手工业是古代 中国手工业的主要 经营模式之一
家庭手工业以家庭 为单位家庭成员共 同参与生产
家庭手工业主要生 产日用品、农具等 满足家庭生活需要
家庭手工业在农业 社会中具有重要地 位是农民的主要收 入来源之一
造纸业
起源:东汉时期蔡伦发明造纸 术
发展:唐代造纸技术逐渐成熟 出现了宣纸、竹纸等品种
繁荣:宋代造纸业达到鼎盛出 现了“四大名纸”
衰落:明清时期由于西方工业 革命的影响造纸业逐渐衰落
印刷业
起源:古代中国印 刷业起源于唐朝发 展于宋朝
技术:采用活字印 刷技术提高了印刷 效率和质量
应用:广泛应用于 书籍、报纸、地图 等领域
唐宋元明清的手工业
唐朝:手工业发达陶瓷、纺 织、造纸等行业繁荣
宋朝:手工业进一步发展瓷 器、丝绸、印刷等行业达到 高峰
元朝:手工业受到蒙古族影 响出现了一些新的手工业品 种
明朝:手工业继续发展瓷器、 丝绸、印刷等行业保持繁荣
清朝:手工业达到顶峰瓷器、 丝绸、印刷等行业技术精湛 产品远销海外
主手古
手工业产品的贸易促 进了中外文化交流和 融合如丝绸之路、海 上丝绸之路等。

高一历史古代中国的手工业经济

高一历史古代中国的手工业经济
B.官营丝织业的兴盛 C.民营制瓷业的形成 D.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已经形成 解析 本题属于材料型选择题,结合题干材料
可知其反映的是丝织业的发达,从材料中的
“比屋”“比户”可判定应是民营丝织业。
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明代史料笔记《松窗梦语》记载:“杭 州……桑麻遍野,茧丝棉苎之所出,四方咸取给 焉,虽秦晋燕周大贾,不远数千里而求罗绮缯币
④春秋战国:春秋时期的矿井使用石质和铜质工具,
战国时期的矿井有大量铁质工具,表明冶炼水平提 高。
(2)冶铁技术
①春秋战国时期:现在已知中国最早的人工冶炼铁器, 是 春秋晚期 的遗物;战国中期以后的铁器,在许多 地区有大量出土。 同时,炼钢和 淬火 工艺已有所发展。
②汉代:汉武帝时推行铁业官营制度;冶铁开始使用
5.中国古代的手工业品为什么能在海外广受欢迎? 提示 (1)日用品和艺术品的结合。中国古代的
手工业品集内质美、造型美、色泽美于一体,传
到海外,备受珍视。它广泛应用于人类物质生活 和精神生活,而且通过物的交流,给世界人民带 去了美的情趣,传播着绚丽多彩的中国文化,富 有东方民族色彩。
(2)古代封建王朝利用馈赠手工业品的方式,加
煤炭作燃料;供风形式有了革命性的变化(竖炉冶铁由 起初的自然通风演进到人力皮囊鼓风,然后又有畜力 鼓风,东汉南阳太守 杜诗 创造出水力鼓风装置—— 水排。 ③南北朝时期:出现了技术先进的灌钢法。 ④北宋时期:已出现以煤作为燃料冶铁的明确记载。
3.陶瓷业 (1)制陶业:原始时代的彩陶表现出相当高的工艺水平。
时期以青铜铸造为代表的手工业,由官府垄断;
春秋战国时期官营手工业继续发展;汉武帝以后, 煮盐、铸铁等有利可图的行业,都收归官办。
4.如何认识“工官”制度? 提示 极性。 (2)影响:这种制度使手工业技术水平比较高; 但加重了政府的财政开支;使新的生产技术难 以推广;匠户的劳动创造性受到严重束缚。 (1)特点:特殊行业的垄断性;服务对象 的特殊性;不计成本的奢侈性;劳动者缺少积

高中历史专题总结 中国古代手工业历程& 中国近代工业化历程

高中历史专题总结 中国古代手工业历程& 中国近代工业化历程

【中国古代手工业历程】一、商周时期1.青铜铸造业商周是繁荣时期,主要用作礼器代表作品:商朝四羊方尊和司母戊鼎2.纺织业中国是最早发明丝织技术的国家3.“工商食官”制度官府统一经营管理,统一进行原料配给和产品分配工匠世代相袭二、春秋战国1.家庭手工业(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是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特点之一)特点:产品自己消费或交纳赋税,很少进入市场技术落后,生产分散以家庭为单位作用:有利于稳定小农经济2.官营手工业地位:西周到明朝前期占据主导地位特点:资金雄厚、规模大、分工细、技术水平高不计成本、不进入市场劳动强度大3.私营手工业兴起:春秋战国(有四民之说“工商士农”)发展:明朝中后期后超过官营手工业占据主导地位经营方式:小作坊三、汉1.丝织业代表:西汉马王堆汉墓出土的素纱衣丝绸之路开辟:远及欧洲,中国被称为“丝国”2.陶瓷业:东汉出现成熟青瓷四、魏晋南北朝1.冶铁业:灌钢法——古代最先进的制钢方法2.陶瓷业:出现白瓷五、隋唐1.丝织业:缂丝技术2.陶瓷业制瓷业成为独立的生产部门形成了南方青瓷(越窑)、北方白瓷(邢窑)瓷器大量出口取代丝绸成为中华文明象征六、宋元1.纺织业南宋:棉花推广种植,推动了棉纺织业发展元朝:黄道婆改进棉纺织技术,推广了棉纺织业,江苏松江成为棉纺织业中心2.制瓷业宋朝景德镇成为瓷都,出现五大名窑元代出现青花瓷、釉里红,进入彩瓷时代七、明清1.明朝中期,私营手工业取代官营手工业,占据主导地位2.制瓷业明出现斗彩和五彩瓷清出现粉彩和珐琅彩(引入外国绘画技术)18世纪中国瓷器畅销全世界3.纺织业明后期开始棉布取代丝、麻、棉成为广大民众的主要衣料4.明朝中后期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资本主义萌芽不同于传统手工业的主要标志生产过程中出现雇佣关系,雇用对象是自由劳动力产品投入市场,为购买劳动力、增值利润而进行的商品生产地区、行业:苏州——丝织业、江西景德镇——制瓷业表现:出现了机房——手工工场形成了机户出资、机工出力,计日受值的雇佣关系地位:局部地区出现;发展缓慢;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仍占据主导地位缓慢发展的原因:✧根本因素:落后的封建制度的阻碍✧经济:统治者固守重农抑商政策,不利于工商业发展自然经济占有统治地位,经济模式顽固闭关锁国失去对外开拓海外市场积累资本的机会农民负担沉重,生活贫困,购买力低利润多用于买房置地,不利于扩大再生产政府对工商业征收重税,限制经营✧思想:传统儒家思想强调重义轻利【中国近代工业化历程】一、背景外因:西方完成工业革命内因:半殖半封被侵略民族危机;封建制度;自然经济;闭关锁国+重农抑商;封闭→开眼二、历程1.开端:洋务运动(19C60、70S——90S失败)目的:自强求富性质:过程:✧自强——创办近代军事工业1861 曾国藩安庆内军械所(最早)1865 李鸿章江南制造总局(最大)✧求富——创办民用工业目的:解决军用工业在资金和原料运输方面的困难代表:李鸿章 轮船招商局 开平煤矿张之洞 汉阳铁厂结果: 甲午战败,1895洋务运动破产意义: a. 没有摆脱统治危机,没有实现民族富强b. 引进了西方先进技术,培养了近代人才c. 有利于刺激、诱导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一定程度上抵制了西方列强经济侵略2.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产生因素 :a. 洋务运动的诱导b. 自然经济开始解体c. 西方企业的刺激,引进先进技术时间:19C70S地区 : 沿海通商口岸部门:轻工业企业名称:上海发昌机器厂、广东继昌隆缫丝厂、天津贻来牟机器磨坊影响: a. 产生了民族资产阶级,壮大了无产阶级阶级力量b. 推动了早期维新思想产生c. 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列强的经济侵略d. 推动了中国近代化3.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初步发展为筹集赔款扩大税源,清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限制自然经济进一步解体,劳动力、市场有所扩大中国人民掀起了收回利权运动,引发振兴实业的高潮——实业救国思潮 列强利用特权和经济实力,控制中国的原料和商品市场,资本输出给民族工业造成很大压力清政府征收高税,各级官吏敲诈勒索,民族工业在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 末20C 初企业:张謇 南通大生纱厂荣宗敬、荣德生 纺织大王影响:a. 推动中国经济工业化b. 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壮大,推动资产阶级民主运动c. 推动西方民主思想传播4.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进一步发展因素 :a. 一战期间欧洲列强暂时放松对华经济侵略b. 民国政府颁布了一些奖励实业的法令c. 中华民国的建立提高了民族资产阶级的地位d. 推翻满清政府的封建专制统治e. 群众性的反帝爱国运动、实业救国思潮兴起 时间 1912——1919地区: 数量多、分布广、向内地延伸部门 : 工业部门门类拓宽,面粉纺织业发展最快,出现化工业辛亥革命对民族资本主义的影响著名的实业家——荣氏兄弟、张謇、范旭东等影响 a.推动中国工业化b.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增强,进一步维护民主共和斗争c. 推动民主、科学思想的传播5.抗日战争时期——受到打击和排挤官僚资本膨胀(四大家族)民族工业✧沿海工业内迁原因:a. 日本侵略军对东南地区的占领b. 保存工业基础(目的)内迁路线:由东南沿海——>西南(武汉——>重庆)作用:a. 保存工业实力b. 为抗战胜利提供物质基础c. 推动四川西南地区的工业建设和重庆城市的发展建设✧民族工业的整体萎缩(曾提特征)6.新中国工业化奠定基础:“一五”计划时间:1953—— 1957基本任务:a.集中力量优先发展重工业,初步奠定国家工业化基础b.有步骤地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优先发展的原因:a.我国重工业基础薄弱 b.加强国防的需要c.学习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模式重点区域——东北地区、东部地区a.较好的工业优势b. 靠近苏联便于接受援助c. 资源优势成果: a. 1957年超额完成b. 长春一汽、鞍山钢铁公司、沈阳机床厂、沈阳飞机制造厂——国有企业c. 新藏、川藏、青藏三条公路及鹰夏县、宝成线和武汉长江大桥的修建意义: a.开始改变工业落后面貌,初步形成合力工业布局b.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基过渡时期总路线“一五”计划7.新中国建国后挫折:大跃进:片面追求高速度,大炼钢铁后果: a. 国民经济比例失调(农轻重比例失调;工业内部比例失调;积累与消费比例失调)b.破坏了生态环境,浪费资源c.挫伤了人民的生产积极性d.导致工农业产值人民生活水平降低e.导致1959—1961三年经济困难(左倾错误+自然灾害+中苏关系恶化)评价:a. 是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中的严重左倾错误,任意夸大人的主观能动性,忽视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b. 片面追求高产量、高速度忽视质量8.改革后工业化道路:??????????????。

中国古代手工业

中国古代手工业

司母戊鼎
四羊方尊
三星堆青銅器
青銅立人像
山西黎城西周 墓地出土铁剑 的青铜手柄
春秋时期的铁锄 (1953年在湖南出土)
战国时期铁锄 (湖南长沙出土)东汉杜诗发明的水力鼓风冶铁工具——水排
南朝时发 明灌钢法
用生铁的溶液灌入未 经锻打的熟铁中,然 后反复锻打,能大大 提高钢的质量。 用“灌钢法”炼制的简装直刃唐横刀
一、素称发达的官营手工业
1.官营手工业的发展历程
(1)夏、商、西周时期以青铜铸造为代 表的手工业,由官府垄断。 (2)春秋战国时期,官营手工业继续发 展。 (3)西汉武帝以后,煮盐、冶铁、铸钱 等最有利可图的行业,都收归官办。 (4)由于管理落后,明朝中期以后,在 某些行业,被民营手工业超过。
一、素称发达的官营手工业
民营 手工业
家庭 手工业
明万历苏民无积聚,多以丝织为 主。东北半城皆居机户,郡城之东, 皆习机业。……工匠各有专能,匠有 常主,计日受值……无主者,黎明立 桥以待。……若机房工作减,此辈衣 食无所矣. ——引自《苏州府志》卷三
①背景: ②时间: ③地点: ④标志: 清朝时,资本主义萌芽继续缓慢发展; 鸦片战争后,资本主义萌芽遭到摧残。
资本主义萌芽在中国和西欧几乎是同时 出现的 (中国只比西欧晚了一两个世纪)。 然而,它们的命运却截然不同。在西欧,资 本主义萌芽迅速发展壮大,强有力地推动着 自己的国家冲破封建牢笼,步入近代社会的 门槛。在中国,资本主义萌芽终究难以冲破 自然经济的藩篱,几百年间仍处在萌芽状态, 最后被西方列强所摧残。 中国资本主义萌芽的命运与西欧截然不 同的原因何在?
中国古代手工业有何特点?
(1)技术先进,工艺精湛,长期领先世界; (2)多种经营方式(官营、民营、家庭)长期 并存。官营手工业长期占据统治地位,明中后期 不断萎缩;民营手工业艰难发展,但后来居上, 在明中后期产生了资本主义萌芽;家庭手工业在 漫长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时代,占有相当的比 重。 (3)生产规模不断扩大,分工越来越细; (4)手工业布局随经济中心南移相应变化 (5)与农业发展紧密结合,为农业发展服务而 处于从属地位。

中国古代的手工业

中国古代的手工业

中国古代的手工业古代手工业的发展历程:原始社会后期:手工业与农业分离;夏商周三朝:手工业由官府垄断;春秋战国时期:手工业出现官营、民营(出现在春秋战国时期,是出现最晚的手工业)、家庭手工业(出现在原始社会后期,是最早的手工业)三种形态。

一、古代中国手工业的主要经营形态:1.家庭手工业和田庄手工业、2.“工官”和“匠户”(“闭门而为生之具以足”、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经营形态产品流通方式剩余部分出售家庭手工业供自己消费和交纳赋税的产品田庄手工业民间消费的产品部分在市场流通官营手工业武器军用品和官不在市场流通府贵族生活用品3、官营手工业——“工官”(1)含义:专门负责制造官府专用和皇帝私用的物品的手工业,从汉武帝开始。

(2)影响:①对民间市场:无明显影响;②对朝廷财政:是一大支出;③对手工业发展:利:代表手工业技术水平弊:技术封闭,推广不够;“匠户”劳动创造性受到束缚二、古代中国手工业的主要部门:纺织业1、新石器时代:纺织技术萌芽2、商周时期: -有负责指导桑蚕生产的专职官员 - “妇功”(国有六职之一)出现斜纹提花织物,还出现了刺绣。

3战国:纺织业取得新进展,长沙楚墓出土的战国麻布残片,纤维相当细密。

4魏晋:曹魏在纺织中心襄邑、洛阳设有专门的织造机构;吴国缫丝质量高,蜀锦、邺锦、回纹锦著名。

吴国培育出八辈之蚕。

蜀锦遐迩闻名。

5汉代:远销海外 (丝绸之路、“丝国”)、品种多、技艺高、(素纱禅衣、绒锦) 丝织水平很高,能织出锦、绣、罗、纱等许多品种的丝绸。

6唐代:私营作坊出现;官营规模大丝麻织品遍布全国,品种繁多,吸引了波斯的织法、图案风格。

丝麻织品遍布全国各地。

北方以来州、毫州最著名,南方以吴越、宣州出名;另外丝织品种类增多。

7宋代:棉纺织业开始发展(棉布逐渐取代麻布,成为主要衣被原料)8明代:雇工和劳动力市场(资本主义萌芽)苏州丝织业出现资本主义性质的手工工场。

清代,丝织业兴盛起来。

9明清:棉纺织业成为农民的主要副业,棉布成为广大人民的主要衣料;明代浙江嘉兴使用新式“纱绸机”;双色套印技术得以广泛传播,出现许多颜色的秋色印刷品;以生产商品为目的的纺织业兴起,苏州等地丝织业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中国古代手工业的发展

中国古代手工业的发展

畜力
水力
(皮囊鼓风) (马排鼓风) (水排)
1.1米
司母戊鼎
鼎重832.84公斤
司母戊鼎是目前 已发现的中国古 1.33米 代形体最大和最 重的青铜器,在 世界上也是仅见 的,反映出商代 青铜冶铸业具有 极高水平。
四羊方尊
蕉叶形 纹理清晰
四只大卷角羊
羊的前腿
商晚期的贮酒器。原器1938年出土于湖南宁乡,是我国现已发现的较大的方尊。此尊造形简洁 优美,采用线雕、浮雕手法,把平面图像与立体浮雕,器物与动物形态有机的结合起来。整个 器物用快方法浇铸,一气呵成,鬼斧神工,显示了高超的铸造水平。在商代的青铜器方尊中, 此器形体端庄典雅,无与伦比。羊在古代寓意吉祥,四羊方尊以四羊、四龙相对的造型展示了 酒礼器中的至尊气象.被誉为青铜器“十大国宝”之一
4、清代:发明粉彩瓷器工艺和珐琅瓷。 (康熙、雍正)
古代中国的手工业经济
手工业是指依靠手工劳动,使用简单 工具的小规模器时代:纺织业起源 (原料:麻、葛、丝 工具:骨梭、骨针等)
2、商周时期:丝织业在经济生产中地位重要 (“妇功”)
3、汉代:品种多、技艺高、(素纱禅衣、绒锦) 远销海外 (丝绸之路、“丝国”)
4、唐代:私营作坊出现;官营规模大
三、攻金之工---冶炼业发展历程
1、冶铜业: (1)新石器时代: 铜器起源,但不是主要的生产工具 (2)商周时期: 青铜器制造水平世界领先
2、冶铁业:
(1)春秋晚期产生
(2)战国时期推广:①块炼铁(锻铁) 生铁(铸铁)
②炼钢、淬火技术
(3)汉代:汉武帝推行官营:
①燃料变化: 木炭 煤炭
②供风技术: 自然通风 人力
三、夺得千峰翠色来---陶瓷业发展历程

古代中国的手工业经济.

古代中国的手工业经济.

一、古代中国的手工业经济一、落实基础【强化记忆】-——(解题的必备工具)1.官营手工业含义:官营手工业是古代手工业三大经营形态之一,专门负责官府专用和皇家私用物品的制造。

夏商周时期即出现官营手工业,从汉武帝时起,煮盐、冶铁、铸钱、炼铜等最有利可图的行业也收归官办,由政府垄断。

特点:特殊行业的垄断性,最有利可图的行业,都收归官办,由政府垄断;不计成本的奢侈性,其经营对民间市场没有影响,是朝廷财政的大支出;技术工艺的高超性,“工官”工场的制作水平,代表了当时手工业的最高技术水平,但是技术工艺的传承也具有封闭性,往往导致失传。

2.民营手工业和家庭手工业含义:民营手工业即由民间私人经营,生产目的是为市场服务,产品主要是民间消费品;家庭手工业是以纺织为主,一般为农户的副业,其产品主要用来缴纳赋税和家庭消费,剩余的一小部分作为商品买卖。

地位:春秋战国时期开始出现民营手工业和家庭手工业这两种经营形态,自给自足性质的家庭手工业长期存在;民营手工业也有杰出的技艺贡献,而且所谓的“资本主义萌芽”也出自民营手工业。

3.古代中国的瓷器制瓷历程:早期的瓷器不过是釉陶,从商代中期到东汉晚期,是陶发展到瓷的过渡阶段。

东汉烧制出成熟的青瓷,唐代的制瓷业成为独立的生产部门,清代康熙年间,发明了粉彩瓷器工艺。

种类:青瓷、白瓷和粉彩瓷;名窑:定窑、钧窑、龙泉窑、耀州窑和景德镇窑等。

4.领先世界的古代手工业:冶金业——青铜器:商周时代,进入繁荣时期。

铁器:西周晚期,中国已有铁器;战国时期,铁农具逐步推广;东汉时期,杜诗发明水排,用水力鼓风冶铁。

炼钢:春秋晚期,中国已能制造钢剑。

魏晋南北朝时期发明的灌钢法,使钢的产量和质量大大提高。

16世纪以前,中国的炼钢技术一直保持世界领先地位。

制瓷业——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瓷器的国家。

商朝工匠烧制出了原始瓷器。

早期生产的是青瓷,后来又烧出白瓷,到唐代形成南青北白两大系统。

宋代著名的江西景德镇瓷窑,到元代发展成为全国的制瓷中心,烧制出白地蓝花的青花瓷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何?
——《诗经》
▪ 缭绫缭绫何所似,不似罗绡与纨绮……织 为云外秋雁行,染作江南春水色……缭绫 织成费功绩,莫比寻常缯与帛。
——《新乐府》
车转轻雷秋纺雪,弓弯半月夜弹云……机
杼终年织妇勤。
——宋.艾可叔
子目录
古代纺麻石刻
子目录
歌谣
▪黄道婆,黄道婆,教我 纱,教我布,二只筒子 二匹布。——元代
唐唐

朝 白
彩瓷
唐代釉下彩绘瓷水盂
粉彩云龙盘螭长瓶 康熙时期又出现
(光绪)
了珐琅彩的瓷器,
其花纹凸起有立体
感,画面瑰丽,华 美绝伦。到雍正时
期,把珐琅彩中花、
鸟、竹、石与诗、 书法融为一体,富 丽中见古雅之风,
(
盖五
罐彩
道 光 )
八 宝 纹 西

使人爱不释手。这 时期,粉彩瓷器的 画面也开始有了明
1993年克里斯蒂拍卖行成交 价折合人民币2500万元。
清朝乾隆年间御制珐琅彩瓶 青花八仙纹盖罐 明宣德 高41厘米
成交价: 1亿1千5百4拾8万港元
估价:RMB280000一380000
粉彩八桃天球瓶”(乾隆) 它现在值多少钱?
455-586万美元!
粉彩八桃天球瓶(雍正)
青瓷
▪ 青瓷是中国著名传统瓷器的一种。在坯体 上施以青釉(以铁为着色剂的青绿色釉), 在还原焰中烧制而成。我国历代所称的缥 瓷、千峰翠色、艾色、翠青、粉青等瓷, 都是指这种瓷器。唐代越窑、宋代龙泉窑、 官窑、汝窑、耀州窑等,都属于青瓷系统。
之后他又来到了宋代,走在大街上,他发现那时市 场上到处都销售棉衣,老百姓们也个个都穿起棉衣,棉 衣成为最常见衣服。他自己也买了一件宋朝棉衣继续悠 然地走着……
(二)冶炼业的发展
青铜铸造—>冶铁技术
1.1米
司母戊鼎
鼎重832.84公斤
司母戊鼎是目前
已发现的中国古
1.33米
代形体最大和最 重的青铜器,在世
官府为何控制、经营手工业?
▪ 原因:垄断重要手工业的经营以独占利润, 满足王室、官府和贵族的生活需要。
官营手工业特点:
▪ A特殊行业:垄断性;B服务对象:特殊性 ▪ C产品:不计成本,奢侈性; ▪ D工艺:高超性 ; E行业间:封闭性 ▪ F劳动者:缺少积极性
官营手工业的利与弊?
▪ 利:资金雄厚,规模经营,为细密分 工和协作创造了条件,众多工匠一起 工作,管理严格,有利于手工业技艺 的提高。
体端庄典雅,无与伦比。羊在古代寓意吉祥,四羊方尊以四羊、四龙相对的造型展示了酒礼器中
的至尊气象.被誉为青铜器“十大国宝”之一
子目录
(二)冶炼业发展历程
1、冶铜业: (1)新石器时代: 铜器起源,但不是主要的生产工具 (2)商周时期:青铜器制造水平世界领先 图
2、冶铁业:
(1)春秋晚期产生
(2)战国时期推广:①块炼铁(锻铁) 生铁(铸铁)
安泰是个虚拟人物,他穿越时空隧道。来到新石器 时代,他发现那时几乎家家户户都靠种桑养蚕为生。
接着他来到唐代,发现唐朝经济比较发展,纺织作 坊也比较多,即有官营的,也有私营的。后来他参观了 一家私营作坊,惊奇地发现那里纺织出了一件精美绝伦 的禅衣,那禅衣晶莹剔透,华美轻巧,重仅49克,真是爱 不释手。
②炼钢、淬火技术
(3)汉代推行官营:
①燃料变化: 木炭 煤炭
②供风技术: 自然通风 人力 畜力 水力
(皮囊鼓风)
(水排)
下一张
(三)制瓷业
▪青瓷、白瓷—>青花瓷 —>彩瓷、珐琅彩瓷
半坡人面网纹盆彩陶
山东龙山文化黑陶 子目录
官窑 哥窑
定窑
汝窑
子目录
东 汉 白 瓷
青瓷极品 --秘唐色瓷
朝 青 瓷
⑵劳动者:依附农民
⑶物品:主要是满足自身生产生活 的需要,主要不是为了交换,田庄 经济是一种自给自足的经济形态。
官营手工业现状
▪ 材料:凡攻木之工七,攻金之工六 ,攻皮之工五,设色之工五,刮摩 之工五,搏埴之工二。——《考工 记》
▪ 官府工匠相语以事,相示以功,相 陈以巧,相高以智。——《管子. 小匡》
界上也是仅见的,
反映出商代青铜
冶铸业具有极高
水平。
四羊方尊
蕉叶形 纹理清晰
四只大卷角羊
羊的前腿
商晚期的贮酒器。原器1938年出土于湖南宁乡,是我国现已发现的较大的方尊。此尊造形简洁优
美,采用线雕、浮雕手法,把平面图像与立体浮雕,器物与动物形态有机的结合起来,显示了高超的铸造水平。在商代的青铜器方尊中,此器形
▪ 弊:产品由官府调拨,不入市场,缺 乏竞争;行业间处隔绝状态,新技术 难推广,易失传;工匠没自由,束缚 了创造性。
二、古代手工业的成就
▪ 纺织业:麻、葛、丝—>棉 ▪ 冶金业:青铜铸造—>冶铁技术 ▪ 制瓷业:青瓷、白瓷—>青花
瓷—>彩瓷、珐琅彩瓷
(一)纺织业
▪ 陷桑有阿,其叶有难。既见君子,其乐如
主体地位
民营手工业(地主官员私营) 自给自足,
农民家庭手工业(副业)
剩余产品 出售
国家官营手工业(官府垄断重要行业)
-----主要满足官家和皇家的需要
“工官”制度
“工官”含义:专门负责制造皇家及官府专用物 品的机构。(管理官营手工业的机构)
古代田庄经济的特点
⑴田庄:是地主依靠政治特权取得 或兼并农民土地而形成发展起来的。
暗、浓淡、深浅的
变化与过渡,色调 温润柔和,极富立 体感。乾隆在位 60年,瓷业生产 无论质量、数量均
达高峰。所以清代
瓷器收藏应以康、 雍、乾三代为主, 不仅收藏价值高, 且可保值、增值。
康熙黄地珐琅彩花卉 瓷碗
游戏:瓷器鉴宝猜猜看谁的价格最接近
北宋定窑刻花梅瓶 •明朝嘉靖年间五彩鱼藻纹盖罐
2000年, 在香港苏 富比拍卖 行拍卖。 成交价: 4400多万 港元。
1、新石器时代:纺织业起源 (原料:麻、葛、丝 工具:骨梭、骨针等) 图
2、商周时期:丝织业在经济生产中地位重要 (“妇功”)
2、汉代:品种多、技艺高、(素纱禅衣、起绒锦)图 远销海外 (丝绸之路、“丝国”)图
3、唐代:私营作坊出现;官营规模大
4、宋代:棉纺织业开始发展
5、明代:①棉纺织业普及 ②出现雇工和劳动力市场 (资本主义萌芽)
专题一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第二课
古代中国的手工业经济
手工业是指依靠手工劳动,使用简单工具的小 规模工业生产。
概念
从生产目的来区分 ▪ 自然经济:自给自足 ▪ 商品经济:用于交换买卖
一、古代手工业基本形态
▪ 1、官营手工业:主导地位
▪ 2、民营手工业:

明清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3、家庭手工业:(田庄手工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