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推拿第二、三部分
秘珍贵的40个小儿推拿手法大全,高清大图,快收藏吧!
秘珍贵的40个小儿推拿手法大全,高清大图,快收藏吧!二十一、三关(上三关)位置:在前臂桡侧缘,自腕横纹至肘横纹成一直线。
操作:令小儿掌侧位,掌心向内。
术者左手托住小儿尺侧腕关节,食、中二指并拢直托小儿前臂,以右手拇指或并拢的食、中二指指面在前臂桡侧,由腕横纹起推至肘横纹,称推三关。
100~300次。
作用:补虚扶弱,助气和血,培补元气,温阳散寒,熏蒸取汗。
主治:一切虚寒证,营养不良性贫血,黄疸,瘫痪,痘疹欲出不透,下肢痿软(婴儿瘫),疮疖(无脓期,有助化脓),手足凉等。
二十二、六腑(退下六腑)位置:在前臂尺侧缘,自肘横纹至腕横纹成一直线。
操作:令小儿掌侧位,掌心向内。
术者左手握住小儿桡侧腕关节,以右手拇指或并拢的食、中二指指面在前臂尺侧,由肘横纹起推至腕横纹,称退六腑。
100~300次。
作用:凉血,退热,解毒。
主治:一切实热证,高热不退,惊厥,烦躁,口疮,重舌,木舌,牙龈红肿,咽喉肿痛,腮腺炎,赤痢,便秘,无名肿毒,疮疖(红肿期),疹痘不消等。
二十三、乙窝蜂(一窝蜂)位置:在手背腕横纹正中凹陷处。
操作:使小儿掌心向下,术者以右手中指或拇指指面揉之,称揉乙窝风。
100~500次。
作用:发散风寒,宣通表里,温中行气,利关节,止痹痛。
主治:伤风感冒,腹痛,痹痛,急慢惊风。
说明:拇指揉多用于发散风寒。
中指揉多用于温中行气,利关节,止痹痛。
二十四、外劳宫位置:在手背中央与内劳宫相对处。
操作:术者左手托小儿四指,使其掌心向下,以右手拇指或中指端揉之,称揉外劳宫。
100~300次。
作用:温中散寒,温固下元,升阳举陷。
主治:肠鸣腹痛,腹泻,寒痢,大便色青或绿,便物不化或有黏液,疝气,脱肛,遗尿,蛔虫腹痛。
说明:本穴为补元阳之主穴,穴位温热,能内达外散。
揉之能发汗,凡脏腑凝寒痼冷,用之有温通作用,但温通之中又有收敛作用,而不致温散太过。
二十五、二马(二人上马,上马)位置:在手背第四、五掌骨小头后陷中。
操作:使小儿掌心向下,术者左手食指垫于患儿小横纹穴处,其余手指握住患儿食、中、无名指,使患儿无名指与小指之间的缝隙加大,利于穴位操作,右手拇指或中指指端斜行插入穴中,上下揉动,称揉二马。
小儿推拿全系列(附动态图)
⼩⼉推拿全系列(附动态图)⼀、⼩⼉推拿⼿法 1.清、补脾⼟ 部位:拇指指腹(即末节螺纹⾯)。
操作:顺时针旋推为补,名“补脾⼟”,中医功效等于吃⼈参、⽩术;从螺纹⾯根部推向指尖(即离⼼⽅向——编者注)的直推为清,名“清脾⼟”。
脾⼟多⽤补,⽽少⽤清。
2.清、推⼤肠 部位:⾷指外缘(即⾷指桡侧——编者注),⾃指尖⾄虎⼝成⼀直线。
操作:从⾷指端直推⾄虎⼝,名“推⼤肠”,为补,⽌泻;从虎⼝推向⾷指端,名“清⼤肠”,治便秘。
3.揉板门 部位:⼿掌⼤鱼际平⾯。
操作:⽤中指尖作揉法,名“揉板门”。
揉法为补,⾃掌根推向指根(即离⼼⽅向——编者注)为“清”,作⽤同清推⼤肠。
4.清肝⽊ 部位:⾷指指腹。
操作:直推为清,名“清肝⽊”。
注意:“肝⽊”宜清不宜补,补之恐动肝⽕。
5.清⼼⽕ 部位:中指指腹。
操作:直推为清,名“清⼼⽕”。
注意:“⼼⽕”也宜清不宜补,补后恐动⼼⽕。
清肝⽊与清⼼⽕有清⽕、降热功能。
6.清、补肺⾦ 部分:⽆名指指腹。
操作:直推为清,名“清肺⾦”;旋推为补,名“补肺⾦”。
“肺⾦”实热症⽤清法,虚症⽤补法。
7.补肾⽔部位:⼩指脂腹。
操作:肾⽔与肝⽊、⼼⽕、肺⾦的⼿法不同,直推为补,名“补肾⽔”。
注意:“⽔”宜补不宜清,补肾⽔相当吊盐⽔与葡萄糖,也有健体与降热作⽤。
8.揉外劳宫部位:第三掌⾻背侧,腕横纹⾄掌⾻⼩头连线之中点。
操作:⽤指尖作揉法,名“揉外劳宫”。
有清热、镇静、⽌痛作⽤。
9.推上三关部位:⼩臂前侧,⾃腕横纹⾄肘部成⼀直线。
操作:⽤拇指或⾷、中两指⾃下向上推,名“推上三关”或“推三关”,有发汗降热作⽤。
10.清天河⽔部位:⼩臂内侧,⾃腕横纹中点⾄肘横纹中点成⼀直线。
操作:⽤拇指侧推或⽤⾷、中指指腹向上直推,名“清天河⽔”,是退热重要⼿法,还有宁⼼与安眠作⽤。
11.退六腑 部位:⼩臂后侧,⾃腕横纹⾄肘部成⼀直线。
操作:⽤拇指或⾷、中两指指腹⾃肘部向前推向腕部,名“退六腑”。
小儿推拿三关的功能主治
小儿推拿三关的功能主治什么是小儿推拿三关小儿推拿三关是中医传统推拿疗法中的一种方法,主要通过手法按摩和穴位刺激等手段来调节、疏通小儿体内的经络,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小儿推拿三关包括百会、风池和大椎三个穴位,根据病情和需求可选择单个穴位进行推拿,也可以同时进行多个穴位的推拿。
功能主治小儿推拿三关具有多种功能主治,适用于各种小儿常见病、多发病的治疗和调理。
1. 百会•百会是小儿推拿三关中的一个重要穴位,在头顶正中线的最高点,外形像一个小丘状。
•功能主治:–舒筋活络:百会穴能够疏通经络,改善气血循环,调节脑神经功能,有助于舒缓焦虑、紧张和多动等症状。
–清热退烧:百会穴对小儿发热状态有较好的缓解作用,可以促进体内热量的散发,降低体温。
–提高免疫力:百会穴的按摩刺激可以增强小儿体内免疫功能,提高免疫力,预防感冒等常见病的发生。
–缓解睡眠问题:适当按摩百会穴有助于舒缓小儿的紧张情绪,改善睡眠质量,缓解失眠、多梦等问题。
2. 风池•风池是小儿推拿三关中的第二个穴位,位于颈椎第一椎体横突下缘两侧凹陷处。
•功能主治:–缓解呼吸道疾病:风池穴是小儿推拿中重要的穴位之一,对婴幼儿上呼吸道感染、哮喘、咳嗽等疾病起到良好的辅助治疗作用。
–改善食欲不振:风池穴按摩能够调节小儿的胃肠功能,促进食欲,改善厌食、消化不良等症状。
–缓解颈肩痛:风池穴位于颈椎两侧,按摩该穴位能够缓解小儿颈肩部的僵硬和酸痛感,改善颈椎不适。
3. 大椎•大椎是小儿推拿三关的第三个穴位,位于颈部正中线上,距离颈椎第七椎体凹陷处1.5横指处。
•功能主治:–舒缓疼痛:大椎穴按摩可以缓解小儿各种疼痛,如头痛、腹痛、牙痛等,起到镇痛的作用。
–改善消化问题:大椎穴按摩能够调节小儿的胃肠蠕动,改善消化不良、腹泻、便秘等问题。
–提高免疫力:大椎穴按摩能够增强小儿免疫力,增加体内抗病能力,预防感冒等疾病。
推拿操作要点进行小儿推拿三关时,需要注意以下操作要点:•推拿时间:通常每次推拿可持续5-10分钟,每日1-2次,连续进行1-2周为一个疗程。
收集整理小儿推拿常用穴附每个穴位图
五、百会
• 【位置】头顶正中线与两耳尖连线的交点处。 前发际正中直上5寸,后发际正中直上7寸。
• 【操作】用拇指端按或揉,按30~50次,揉 100~200次,称按百会或揉百会
• 【作用】按揉百会:安神镇惊,升阳举陷。 治疗惊风、惊痫、烦燥等症,多与清肝经、 清心经、掐揉小天心等合用;用于遗尿、脱 肛等症,常与补脾经、补肾经、推三关、揉 丹田
将小儿拇指屈曲,循拇指桡侧缘向指根方向直推也为补,称补脾经;由小儿拇指尖直推向指根为清,称清 脾经(只做第一节指)。补脾经和清脾经统称为推脾经。100~500次。 • 【主治】消化不良、呕吐腹泻等。 • 【功效】补脾经:健脾胃,补气血;清脾经:清湿热,止吐泻。 • 【应用】补脾经主要用于脾胃虚弱、气血不足而引起的食欲不振、消化不良、形体消瘦等症。 • 清脾经主要用于湿热内蕴、肌肤发黄、恶心呕吐、腹泻痢疾及热结便秘等症。脾为后天之本,小儿脏腑娇 嫩,形气未充,脾常不足,故一般脾经以补为主。 • 若脾实证需用清法,需清后加补,补法操作次数为清法一半。
气喘、咳嗽、呕逆均有效。
二、乳旁
• 【位置】乳外旁开一横指(0.2寸),左右两 穴。
• 【操作】以两手四指扶患儿两胁,再以两拇 指于穴位处揉30~50次,称揉乳旁。
• 【作用】揉乳旁:宽胸理气,止咳化痰。治 疗胸闷、咳嗽、痰鸣、呕吐等症。
三、乳根
• 【位置】乳头直下0.2寸,第五肋间隙。 • 【操作】以两手四指扶患儿两胁,再以两拇
于腹痛、腹泻。
五、脐
• 【位置】肚脐正中。 • 【操作】用中指指腹揉转,揉中加按,100-300次;或掌摩。 • 【功效】温阳散寒、健脾和胃、消食导滞、涩肠固脱。 • 【主治】腹胀、腹痛、食积、吐泻、便秘。 • 【临床应用】常与摩腹、揉龟尾、推上七节骨配合应用。
(完整版)小儿推拿(家传)
董氏小儿推拿第一节:了解孩子的身体:正常情况下,我国儿童的面色应该微黄、红润而有光泽,受遗传因素和成长环境的影响,孩子的面色会稍有差异,有的小孩子肤色白净,有的小孩子肤色比较黄,有的小孩子皮肤会黑一些。
但总体上以微黄而润泽为孩子的正常面色。
(一)观面色,知五脏面色红:属心,主热、主惊。
孩子面红耳赤且伴有咽痛,一般为外感风热;孩子午后颧骨附近发红,为阴虚内热;颧骨红得如同化过妆一样,说明病情危重。
新生婴儿面色红嫩是正常的。
面色青:属肝,主寒、主痛、主瘀、主惊。
孩子面色青黯,神志不清,抽搐,为惊风和癫痫发作;孩子面色青白,多数是里寒腹痛;孩子嘴唇显紫色,脸色发青,呼吸急促,是肺气闭塞,气血瘀阻。
面色黄:属脾,主伤食、湿滞或体虚。
孩子身体和眼睛同时为黄色可能是胎黄或黄疸;面色呈黄色且颜色鲜明为湿热,面色呈黄色但颜色晦暗为寒湿;面色黄中带白斑可能是蛔中病:面泛黄并且发黑说明脾曾蓑;面黄并且委白则可能是疳积,面色白:属肺,主虚、主寒。
孩子脸色咣白,大多是因为肺气虚;脸色黄白,多见于吐泻后;脸色苍白,四肢厥冷,为阳气暴脱之象。
面色黑:属肾,主寒、主痛、主水湿停饮,主恶候。
孩子脸色青黑,多为阴寒证候;脸色黑得像煤炭一样,有可能是药物或食物中毒;孩子脸色青黑晦黯,为肾气衰竭,不论病情刚刚发作还是生病时间很长,都非常危险,家长要高度重视。
(二)审苗窍,知疾患苗窍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眼、耳、口、鼻、舌和前阴(生殖器和尿道口)、后阴(肛门)。
中医认为,苗窍与脏腑有着密切的联系,“舌为心之苗。
肝开窍于目。
肺开窍于鼻。
脾开窍于口,肾开窍于耳及前后二阴”。
苗窍出现异常,通常说明其所对应的脏腑发生了病变。
眼:观察孩子眼睛时。
主要是注意孩子的眼神和眼皮、眼白、瞳仁。
孩子目光有神,眼珠黑白分明,光亮灵活,说明肝肾精气充足,身体健康。
孩子眼皮稍稍肿胀,多数是刚刚开始发生水肿。
孩子眼白红赤,为感受风热。
发热咳嗽且眼泪汪汪,可能是要出麻疹。
幼儿园小儿推拿保健案例分析:关爱幼儿健康成长
第一部分:引言幼儿园是孩子成长的重要阶段,幼儿的身体健康对他们的成长影响深远。
在幼儿园,小儿推拿保健成为一种关爱幼儿健康成长的重要方式。
本文将对幼儿园小儿推拿保健进行案例分析,探讨其对幼儿健康的积极作用。
第二部分:小儿推拿保健的定义和意义小儿推拿保健是一种传统的中医养生保健方法,通过按摩、指压等手法,调理幼儿的气血,促进身体的健康。
在幼儿园中,小儿推拿保健可以促进幼儿的身体发育和免疫力提高,对预防和改善幼儿健康问题具有重要作用。
第三部分:实际案例分析案例一:小明,3岁,患有频繁感冒小明在幼儿园时频繁感冒,家长带他进行小儿推拿保健。
经过一段时间的推拿保健,小明的身体状况明显改善,感冒次数减少,免疫力明显提高。
通过对小明的小儿推拿保健,幼儿园关爱了小明的健康成长,也让家长对小儿推拿保健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案例二:小红,4岁,注意力不集中小红在幼儿园时注意力不集中,老师建议进行小儿推拿保健。
经过一段时间的推拿保健,小红的注意力得到改善,学习和生活质量都有了明显提高。
这个案例说明,小儿推拿保健对幼儿的身心发展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第四部分:总结和观点小儿推拿保健作为一种传统的中医养生保健方法,在幼儿园中展现出了独特的优势。
它不仅可以促进幼儿的身体健康,还可以辅助幼儿的心理健康发展。
在幼儿园,开展小儿推拿保健有利于关爱幼儿健康成长,使幼儿在健康的身心状态下更好地享受幼儿园生活。
在撰写本文的过程中,我对小儿推拿保健在幼儿园中的重要性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这种传统的中医养生保健方法对幼儿的身心健康有着积极的影响,值得在幼儿园中得到更广泛的应用。
幼儿园是孩子成长的重要阶段,而小儿推拿保健作为一种关爱幼儿健康成长的重要方式,在幼儿园中展现出了重要的意义。
在本文中,我们将继续探讨小儿推拿保健在幼儿园中的实际效果和意义,以及如何更加广泛地应用于幼儿园教育中。
我们要深入了解小儿推拿保健对幼儿身心健康的积极作用。
小儿推拿保健通过按摩、指压等手法,可以调理幼儿的气血,促进身体的健康。
小儿推拿常用穴位及部分病症推拿治疗
小儿推拿常用穴位第一节头颈部穴位1、攒竹(天门)【位置】两眉中间至前发际成一直线。
【操作】医者用两拇指桡侧或指腹自眉心向额上交替直推,称为“开天门”,又称“推攒竹”。
【作用】发汗解表、开窍醒脑、镇静安神。
【主治】主治风寒感冒、发热无汗、头痛、惊惕不安、精神萎靡等病症。
【临床应用】开天门能疏风解表,开窍醒脑,镇静安神,外感内伤均宜。
临床常用于外感发热,头痛无汗等症,多与推太阳、推坎宫等合用;若惊惕不安,烦燥不宁,多与清肝经清天河水等并用。
对体弱汗出较多、佝偻病患儿应慎用。
2、坎宫(眉宫)【位置】自眉头起沿眉向眉梢成一横线。
【操作】医者先以两拇指端分别轻按鱼腰一下,再自眉头起向眉梢作分推,称推坎宫或推眉弓。
【次数】 30~50次。
【作用】发汗解表、醒脑明目、止头痛。
【主治】外感发热,头痛无汗,目赤痛,惊风等症。
【临床应用】推坎宫能发汗解表,醒脑明目,止头痛。
常用于外感发热,头痛等症。
多与推攒竹、揉太阳等合用。
若用于治疗目赤痛、惊风,常配合清肝经、掐揉小天心、清天河水等。
亦可推后用捏挤法、掐按法,以增强疗效,掐按法一般只掐按眉头及眉中间。
3、太阳【位置】眉后凹陷处。
【操作】医者用中指或拇指桡侧揉该穴,称揉太阳或运太阳。
向眼前方向揉为补,向耳后方向揉为泻。
以两拇指桡侧自前向后直推,称推太阳。
【次数】直推、运各约30次,揉30~50次。
【作用】疏风解表、清热、明目止头痛。
【主治】感冒发热、有汗无汗头疼、目赤痛、近视、惊风等病症。
【临床应用】推揉太阳能疏风解表,清热,明目止头痛。
若外感表实症用泻法;外感表虚、内伤头痛用补法。
推太阳主要用于外感发热。
4、耳后高骨【位置】耳后入发际,乳突后缘高骨下凹陷中。
【操作】医者用两拇指端或中指端揉之,称揉耳后高骨,或用掐拿、运法等。
【次数】拿、掐各3~5次。
【作用】发汗解表、镇静安神。
【主治】感冒,头痛,惊风,痰涎,烦躁不安等症。
【临床应用】揉耳后高骨能疏风解表,治感冒头痛,多与推攒竹、推坎宫、揉太阳等合用;亦能安神除烦,治神昏、烦躁不安、惊风等症。
最全的小儿推拿手法示意图(转回去慢慢学吧!)
最全的小儿推拿手法示意图(转回去慢慢学吧!)小儿推拿是建立在中医整体观念的基础上,以阴阳五行、脏腑经络等学说为理论指导,运用各种手法刺激小儿穴位,使经络通畅、气血流通,以达到调整小儿脏腑功能、治病保健目的的一种方法。
小儿推拿在操作方法上强调轻快柔和、平稳着实,注重补泻手法和操作程序,对常见病、多发病均有较好疗效,对消化道病症疗效尤佳,因部分穴位和手法操作简便易行,对小儿的体质改善很有帮助,鼓励家长们在家中多尝试。
【龟尾】[位置] 在尾骨端。
[操作] 用拇指端或中指端揉,称揉龟尾。
[功用] 调理大肠,消炎,止泻通便。
[主治] 泄泻,便秘,脱肛,遗尿。
【肺俞】[位置] 在第3胸椎棘突下缘(第3胸椎与第4胸椎间)旁开1.5寸,属足太阳膀胱经。
[操作] 用两拇指或用食、中二指揉两侧肺俞,称揉肺俞;用两拇指分别自肩胛骨内缘从上向下推动100次,称分推肺俞,或称分推肩胛骨。
[功用] 益肺理气,止咳化痰。
[主治] 发热,咳喘以及一切呼吸道疾患。
【脊柱】[位置] 自大椎至长强呈一直线。
[操作] 自上而下作直推,称推脊;用捏法自下而上称为捏脊。
捏3~5遍,每捏3下再将背脊皮提1下,称为捏三提一法。
[功用] 调阴阳、理气血、和脏腑、通经络、培元气,具有强健身体的功能。
[主治] 发热、惊风、夜啼、疳积、腹泻、呕吐、腹痛、便秘等。
【天枢】[位置]肚脐旁2寸(约一指)的地方,左右各一个。
[操作]用食指和中指分别点按在两侧的天枢穴,轻轻的按揉,揉50~100次。
[功用]天枢为大肠之募穴,能疏导大肠,理气消滞。
临床上常用治疗消化系统疾患。
[主治]腹泻、腹胀、腹痛、便秘,消化功能紊乱。
【腹阴阳】[位置] 在中脘穴与两胁下之软肉处。
[操作]沿肋弓角边缘或自中脘至脐,向两旁分推,称分推腹阴阳、分腹阴阳;掌或四指轻摩称摩腹。
[功用] 健脾和胃,理气消食。
[主治] 腹痛,腹胀,肠鸣等消化系统疾患。
顺时针摩腹可通便,逆时针摩腹可止泻。
【膻中】[位置] 在胸骨上,两乳头连线之中央,属任脉。
常见病的小儿推拿手法 修改
箕门:水道之门
位置 :大腿内侧、髌骨上缘至腹股沟成一 直线。 手法:用食、中二指自膝盖内上缘至腹股 沟部作直推,称推箕门;推约3分钟;以 食、中、无名、小指并拢,沾凉水从下至 上拍之,称拍箕门,拍之局部潮红为度。 作用:清热利尿
复式操作法
特点:
① 特定的名称。 A、根据操作形象——黄蜂入洞、二龙戏珠等;
坎宫
位置 自眉头起沿眉梢成一横线。 手法 两拇指自眉心向眉梢分推。 用指腹沿眉毛上缘向两侧 推至眉梢,一般分推3分钟。 功效 疏风解表,调节阴阳,醒脑 明目。
太阳
位置 外眼角与眉梢连线的中点后 方的凹陷处 手法 用两手大拇指指腹分别按在 两侧颞部太阳穴上,作轻柔 缓慢的环形移动,向眼方向 运为补,向耳方向运为 泻。—般运24次,每运3次 后轻轻按一下。 功效 疏风解表,调节阴阳,清利头目
门
穴
位置 二眉之间至 前发际成一直. 手法 两拇指由下至上交替直推。 上推24次,开天人合一的门户。 作用 开启经穴 ,启迪智力,外感 头痛
板门:脾胃之门
位置 手掌大鱼际平面。
手法 可揉、可运、可推、可捏挤用推法自指根推向腕 横纹,称板门推向横纹,反之称横纹推向板门。揉3分钟、 运100 次,推100次,捏挤10次
起水泡、骨折、出血等,禁止在该处推拿。
注 意 事 项(2)
(4)取穴准确,用力适度。切记:不要给孩子推疼了,不要推出水泡,不要推青或推肿了,是否有效不 ( 在于用力的大小,而在于穴位的选择是否正确,是否对症。不过,用力也不能过轻,否则就没有效果。 推拿速度以每分钟100~120次为宜,轻症或是虚寒证的病人,用力宜轻,速度宜慢,每日推拿1~2次;重 症或是“火大”的人,推拿疗程宜长,适当用力,速度要稍快些,每日多次推拿或连续推拿,根据情况 随症加减。 (5)新病、旧病都有的人,哪个病重就先调哪一个。 (6)推拿后出汗者,要注意避外邪,以免加重病情。
小儿推拿图解课件
9.推拿穴位时,一般配用推拿介质,如滑石粉等,其目的是润滑患 儿皮肤,防止擦伤,提高治疗效果。
10.急性传染病患儿应隔离推拿,以防交叉感染。
小儿推拿图解
三、小儿的生理病理与推拿的关系
小儿推拿图解
以轻柔的推、摩、运、揉等就能引发小儿皮肤形变并被其感知,继而 引发反应,这是小儿推拿取效的根本原因。而成人皮肤厚、老茧多, 皮下脂肪厚,一般推法难以深透,必须借助体重,蓄力于掌,倾力推 之。故小儿推拿手法与成人手法有别。 二、病理特点与推拿的关系: 1、“发病容易,传变迅速”,小儿为“稚阴稚阳”之体,其自护、 调节、适应、防御能力差。故处理儿科疾病要求快速果断,小儿推拿 因其即时操作性和能随时修正穴位和手法,在所有治疗方法中最便捷、 最灵活,还有效,且能进入家庭,因其而在未病先防和已病防变中具 有优势。 2、“脏器清灵,易趋康复”,推拿能激活清灵的脏腑之气而起到与 中药同样的调治作用。
3、就近原则 逐邪为推拿之所长。驱邪总有一定路径。驱邪就是赶着 邪气走,直到将其逐出体外。由于驱赶的是邪气,邪气走一路害一路。 在驱赶过程中,古人最怕邪气不受约束跑到其它地方去,或者隐藏于 某处。因此,驱邪要用最短的路径和时间就成为了中医治病的基本原 则,这就是就近驱邪。小儿推拿驱邪通过汗、吐、下三法实现。汗法 从体表出,吐法从口鼻出,下法从二便出。出口确定了,就根据邪气 所在的具体位置有针对性的选择相应方法。如《内经》所言“其在表 者汗之可也”、“其高者因而越之”、“其下者,引而竭之”等。
一、 生理特点与推拿的关系: 1、“脏腑娇嫩,形气未充”说明小儿对外界环境依存性强,
哺育与调护极其重要。外界各种因素,从自然气候、环 境到哺育者对小儿的感情、付出和态度,如抚摸、拥抱 、亲吻、表情,甚至连所唱儿歌、所讲故事等都能深刻 地影响小儿身心。小儿推拿作为一种不打针、不用药的 中医外治方法,既能调身又能调神,其防治疾病和治未 病的目的非常明确,有助于小儿身心向健康方向发展。 2、“生机勃勃,发育迅速”强调小儿吸收快、代谢快、排泄 快,对外界物质与信息接受快、反应快和利用快。所
小儿推拿穴位及推拿手法都有什么作用,适合新手家长们学习
小儿推拿穴位及推拿手法都有什么作用,适合新手家长们学习小儿推拿主要用于至5岁小儿。
目录1、发热;2、咳嗽;3、泄泻;4、便秘;5、疳积;6、遗尿;7、夜啼一、发热1、开天门:成人用两手拇指,交替从小儿眉心处的印堂穴向上直推至发际稍上方,50次。
功效为舒风解表,开窍醒脑,镇静安神。
2、推坎宫:成人两手拇指,从小儿眉头分推至眉尾(← →),50次。
功效为舒风解表,醒脑明目,止头痛。
3、揉太阳:成人拇指或中指指端揉小儿眉后凹陷太阳穴处,50次。
功效为舒风解表,清热明目,止头痛。
4、清肺经:成人拇指在小儿无名指罗纹面肺经处,从指端向指节直推,100次。
功效为宣肺清热,化痰止咳。
5、清天河水:成人食中指并拢,从小儿腕中点上推至肘横纹中点,300次。
功效为清热,泻火,除烦。
注:发热添风寒者,加以下操作1、推三关:以腕部桡侧为起点,沿前臂外侧向上推至肘关节桡侧,300次。
功效为补气行气、温阳散寒、发汗解表,主治一切虚寒病症。
2、掐揉二扇门:成人用双手拇指甲掐小儿食指与中指、中指与无名指指根交接处5次,然后用食指、中指揉50次。
功效为发汗透表、退热停喘。
3、拿风池:成人拇指、食指同时按揉小儿两侧风池穴,10至15次。
功效为发散解表、怯风散寒、明目、止头痛。
4、推六腑:亦称退六腑,发热到癫热时用。
以腕部尺侧为起点,沿前臂内侧向上推至肘关节尺侧,300次。
功效为清热凉血、解毒,主治一切实热症。
二、咳嗽1、清肺经:成人拇指在小儿无名指罗纹面肺经处,从指端向指节直推,100次。
2、按天突:成人中指指尖按小儿胸骨上窝的天突穴,10次。
功效为理气化痰,降逆停喘,止呕。
3、推揉膻中:两乳尖连线中点,为膻中穴。
成人先用中指指端在膻中穴揉150次,再用拇指罗纹面从胸骨切迹推至剑突150次。
功效为宽胸理气、止咳化痰。
4、揉乳旁乳根:成人用食指中指同时揉乳旁外开2分的乳旁穴和乳下2分的乳根穴,20次。
功效为宽胸理气,止咳化痰。
5、擦膻中:成人用食指、中指、无名指三指,沿胸骨上下摩擦,擦热为度。
老中医总结小儿推拿基本穴位,值得收藏
老中医总结小儿推拿基本穴位,值得收藏上肢手部穴位一、脾穴操作部位:拇指桡侧,赤白肉际处,由指尖到指跟。
补脾:从指尖推向指跟。
清脾:从指跟到指尖。
清补脾,从指尖到指跟,从指跟到指尖,来回推。
主治:补脾:健脾益气壮气血。
不思饮食,面黄肌瘦,四肢不温,大便溏稀,睡喜俯卧,露睛,唇淡,眼睑浮肿。
清脾:利湿泄热除燥。
便干,湿热泻痢,食积腹胀,热痰咳。
主治脾火,脾燥。
脾的特点:脾乃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主运化,主四肢肌肉,主升,脾与胃相表里,脾喜燥而恶湿,脾主升清,胃主降浊。
脾虚肝旺,因为木克土,肝主风主惊主动,脾虚就会慢惊,脾虚湿盛了,眼睑就会肿。
脾虚就不能正常供摄血液,小儿就会出现出血点。
脾为生痰之源,肺为驻痰之气,所以清脾可以治疗痰热咳嗽。
注意:补脾:必须配补肾。
二、胃穴操作部位:自腕横纹至拇指根部,外侧赤白肉际处。
胃气只能降,只清不补。
清胃主治:呕吐,食积,腹胀,口气臭秽,消谷善饥(吃完又吃,消化太快)。
三、板门穴操作部位:拇指根下平肉处,内有筋头。
主治:呕逆,霍乱呕泄(上吐下泻,也就是现在常说的急性肠胃炎)跟清胃同时用。
四、肝穴操作部位:食指掌面,从指跟到指尖是清肝也叫平肝,从指尖到指跟是补肝,但是肝常有余,肝是不能补的。
主治:一切外感,发热,急慢惊风,泄泻。
肝藏血,主疏血调理。
注意:平肝必须先健脾。
五、心穴操作部位:中指掌面,指尖到指跟。
临床极少用,如果清心火则用天河水代替。
舌为心之苗,不管是实火还是虚火,都会出现口舌生疮。
主治:心火上炎,口舌生疮,贫血,小便短赤,泄泻等一切热证。
清心火,利小便,所以可以治疗泄泻。
六、肺穴操作部位:无名指掌面,从指尖推向指跟为补肺,但是补肺一般不用,如果要补肺的话,用补脾代替,培土生金。
从指跟到指尖为清肺。
主治:清肺:宣肺泄热,解表。
一切外感症,咳嗽痰多,便秘,小便不利。
补肺:益气。
固表的作用,易外感,出汗过多,远年咳嗽,气弱,用补脾代替补肺,虚则补其母。
七、肾穴操作部位:小指掌面,从指尖到指跟为补肾,清肾没有这个说法。
小儿推拿职业班基础串讲课件第一、二、三章
肱骨外上髁:肘外侧面上方隆起。上续臂外侧肌间隔的凹 沟,沟前方为肱桡肌和肱 肌,沟后方为肱三头肌内侧头。
肱骨内上髁:肘内侧面的隆起,大而显著,位较外上髁稍 低。在肱骨内上髁的骨沟中可触及尺神经。
肘尖(尺骨鹰嘴):肘后的明显突起。伸肘时,肘尖与肱骨 内、外上髁三点在同一直线上,屈肘成90。时,此三点成一等 腰三角形。
第二节 常用人体解剖体表标志
体表标志
肘横纹:屈肘时出现的横纹,与肘尖高度相当。
腕横纹:一般有2-3条。①腕近纹约平尺骨头。②腕中纹 两端平桡骨茎突和尺骨茎突, 相当于桡腕关节线。③腕远纹 微凸向于掌,通过腕中关节线的最高点,相当于屈肌支持带的 近缘;在该纹外1/3折点处可摸到舟骨结节;该纹尺侧端的突 起为豌豆骨(掌后锐骨)。一般所谓腕横纹多指腕中纹。
第二节 常用人体解剖体表标志
体表标志
第2肋:平胸骨角水平;锁骨下可触及的肋骨即第2肋。 第4肋间隙:男性乳头平第4肋间隙。 第7颈椎棘突:颈后隆起最高点且能随头旋转而转动者为 第7颈椎棘突。 第2胸椎棘突:直立,两手下垂时,两肩胛骨上角连线与 后正中线的交点。 第3胸椎棘突:直立,两手下垂时,两肩胛冈内侧端连线 与后正中线的交点。
1、骨的形态:长骨 短骨 扁骨 不规则骨 2、骨的构造:每个骨块都由骨质、骨髓、骨膜 、关 节软骨构成。并有神经、血管分布。 3、关节的主要结构有 ⑴关节面 ⑵关节囊 ⑶关节腔; 4、关节的辅助结构有 ⑴韧带 ⑵关节内软骨 ⑶ 关节唇 5、全身肌肉约12600块,约占人体重量的40%
第二节 常用人体解剖体表标志
本节:掌指关节隆起部,由掌骨头与近节指骨底构成。
赤白肉际:手掌面与背面交界处。掌背面皮肤颜色较深, 故称“赤”,掌面较浅,故称“白”。
小儿推拿养生教学大纲模板
二、课程目标:1. 使学员掌握小儿推拿的基本理论和操作技能。
2. 了解小儿推拿在养生保健和常见病治疗中的应用。
3. 培养学员在家庭和社区中为儿童提供推拿保健服务的能力。
三、课程内容:第一部分:小儿推拿基础知识1. 小儿推拿的历史与发展2. 小儿推拿的基本原则与操作要领3. 小儿推拿的适应症与禁忌症4. 小儿推拿的注意事项与安全防护第二部分:小儿推拿手法及穴位1. 推法、揉法、捏法、拿法等基本手法2. 穴位定位与功能- 天门、坎宫、太阳、风池、天柱骨、肺俞、膻中、中脘、腹、脊、肾等穴位- 补脾经、顺运八卦、掐五指节、揉涌泉、捣小天心、平肝清肺、摩腹、拿风池、退六腑、捏挤大椎、分手阴阳、清大肠、掐四缝穴、揉肺俞、下推七节骨、拿肩井、分腹阴阳、横擦四横纹、揉板门、揉足三里、清天河水等穴位3. 小儿推拿的常见手法组合与操作第三部分:小儿推拿在养生保健中的应用1. 小儿日常保健推拿2. 小儿常见病的推拿治疗- 发烧、腹泻、遗尿、咳嗽、便秘、腹痛、脱肛、感冒、哮喘、发热、夜啼、肌性斜颈、落枕、惊风、近视等3. 小儿推拿在疾病预防中的作用第四部分:小儿推拿临床实践1. 实操练习2. 案例分析3. 实际操作指导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系统讲解小儿推拿的基本理论、手法和操作要领。
2. 演示法:教师示范小儿推拿手法和穴位定位。
3. 实践操作:学员分组练习,教师指导。
4. 案例分析法:分析小儿推拿在实际应用中的案例。
五、考核方式:1. 理论考试:考察学员对小儿推拿基本理论、手法和操作要领的掌握程度。
2. 实践操作考核:考察学员在操作手法、穴位定位等方面的实际能力。
3. 案例分析考核:考察学员对小儿推拿在养生保健和常见病治疗中的应用能力。
六、教学进度安排:1. 第一周:小儿推拿基础知识2. 第二周:小儿推拿手法及穴位3. 第三周:小儿推拿在养生保健中的应用4. 第四周:小儿推拿临床实践5. 第五周:考核与总结七、教学资源:1. 小儿推拿教材2. 小儿推拿教学视频3. 实操练习用品4. 小儿推拿案例集八、备注:1. 本教学大纲仅供参考,教师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小儿推拿的基本手法
小儿推拿的基本手法作者:缘缘来源:《保健与生活》2019年第20期小儿推拿有不少推拿手法与成人的相似,但孩子脏腑娇嫩,肌肤柔弱,耐受力差,只需要很轻柔的推拿就能达到不错的效果。
我们常会用到下面这些手法:(1)推法推法包括直推、旋推和分推三种。
直推是用拇指指面或指侧面在穴位上做直线推动,有时候也可能用食指和中指的指面做直线推动。
旋推是用拇指面在穴位上做顺时针方向的旋转推动。
分推是用两手拇指的指面或指侧面,从穴位中间向两旁分向推动。
给小儿推拿时,推的力道一定要轻,但是速度要快。
直推和旋推每分钟150~250下,分推每分钟20~50下。
推的时候要注意:速度快但不能轻浮,力道轻但要落到实处。
(2)揉法揉法是在穴位点上揉动,手指与接触的穴位不分离,揉动时震动周围的肌肉组织。
操作时不特别强调方向,但力道比推法稍微重一些。
揉法分为指揉法、掌揉法和鱼际揉法三种。
指揉法是用手指的指腹按在穴位上做揉动,掌揉法是用手掌着力于穴位做揉动,鱼际揉法则是用大鱼际着力于穴位做揉动。
揉的时候速度也要快,频率约为每分钟160下。
(3)按法按法和揉法一样,也是针对“点”的操作。
它是用拇指或手掌的掌根按在穴位上,再逐渐向下用力按压的方法,手劲要比揉法更重,往往取穴时要下按到穴位最深处,然后发力。
按法和揉法时常并用,称为按揉法,这样推拿效果更好。
(4)摩法摩法是用手掌面或食指、中指的指面附着于一定部位上,以腕关节连同前臂,做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环形移动的摩擦。
小儿肠胃不好,腹部按摩时最常用到这种手法,一般要3~5分钟。
(5)掐法掐法是指用拇指指甲既快又重地掐在穴位上。
在临床上这种方法常常用于急救。
我们常常听到的“掐人中”就是这种方法。
如果孩子高热或惊厥,就要掐揉人中和老龙穴,用指甲盖掐,指腹同时揉,就能迅速见效。
(6)捏法捏法分二指捏和三指捏兩种。
二指捏是用食指指侧横抵在皮肤上,大拇指放在旁边的皮肤处,两个手指共同捏拿肌肤,边捏边交替前进。
小儿推拿实训报告
小儿推拿实训报告1.引言1.1 概述概述部分内容应该对小儿推拿实训报告的主题进行简要介绍,让读者对整篇文章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以下是可能的概述内容:《小儿推拿实训报告》是一篇关于小儿推拿实训经验总结与效果评估的长文。
本文主要介绍了小儿推拿实训的概述、实训过程与方法,并对实训效果进行了评估,同时探讨了对小儿推拿的启示。
推拿作为一种传统中医理疗方法,对儿童的健康发育和疾病治疗具有重要作用。
然而,由于儿童的生理特点和身体构造与成人存在许多差异,小儿推拿的实施需要特别的技巧和关注。
本文通过实际实训过程,总结出一套适合儿童的推拿方法,并对实训效果进行了客观的评估。
最后,作者还从实训中获得的经验与启示,对小儿推拿的发展提出了一些建议。
通过阅读本文,读者将能够了解小儿推拿实训的背景和意义,掌握实训的主要内容和方法,并对小儿推拿的应用前景有所启发。
1.2文章结构1.2 文章结构本文共分为以下几个部分来详细介绍小儿推拿实训的情况和效果评估:第一部分是引言,主要包括概述、文章结构和目的。
在概述中,将简要介绍小儿推拿实训的背景和意义。
随后,在文章结构部分,将详细说明本文将要涵盖的内容和各个部分的逻辑顺序。
最后,在目的部分,将明确本文撰写的目的和意图。
第二部分是正文,分为两个小节。
首先是小儿推拿实训介绍,将详细描述该实训项目的背景和目标。
包括实训的起因和发展历程,相关理论知识的学习和实践技巧的培训等内容。
其次是实训过程与方法,将详细介绍小儿推拿实训的步骤和方法,包括实操环节和理论考核等内容。
同时,将提供实训过程中遇到的挑战和解决方案,以及对实训效果的初步评估和总结。
第三部分是结论,主要包括实训效果评估和对小儿推拿的启示。
在实训效果评估部分,将通过数据和案例分析对实训效果进行客观评估,探讨实训对学生技能提升和专业素养的影响。
在对小儿推拿的启示部分,将探讨实训中所得到的经验和教训,以及对小儿推拿领域发展的建议和展望。
通过以上的文章结构安排,本文将全面而系统地介绍小儿推拿实训的情况和效果评估,旨在为读者提供一个全面了解小儿推拿实训的参考,并促进相关领域的进一步研究和实践。
《小儿推拿专家教 捏捏按按百病消(全新彩图版)》读书笔记PPT模板思维导图下载
推荐序一 为了孩子的健康而 学习
推荐序二 家长是孩子最好的 健康守护者
自序 把推拿当作爱的礼物送 给我们的孩子
第一部分 你一定要懂的小儿 推拿基本技巧
1 帮孩子取穴的 几项技巧
2 给孩子推拿的 注意事项
3 小儿推拿的基 本手法
4 小儿推拿的准 备事项
第二部分 小儿推拿常用穴位 详解
01
附录B 宝宝常见疾病推拿手法 速查表
附录C 如何通过舌诊辨别病因?
谢谢观看
1 头面部 常用穴位
02
2 上肢内 侧与手掌 常用穴位
03
3 上肢外 侧与手背 常用穴位
04
4 肩背腰 骶部常用 穴位
06
6 下肢部 常用穴位
05
5 胸腹部 常用穴位
第三部分 让宝宝不生病的秘 诀,缘缘老师教...
2 防“蔫”
1 防“火”
3 防“旱”
第四部分 宝宝常见问题的推 拿手法
01
1 让宝宝 爱上吃饭 的推拿
06 病的秘诀,缘缘老师 教...
目录
07 第四部分 宝宝常见问 题的推拿手法
08
第五部分 27种宝宝 常见疾病的推拿
09
附录A 小儿推拿常用 全身穴位图
010
附录B 宝宝常见疾病 推拿手法速查表
011
附录C 如何通过舌诊 辨别病因?
本书针对没有专业医学背景和相关知识储备的家长,从小儿推拿基本技巧、手法、准备事项和注意事项、宝 宝常用穴位详解、宝宝常见问题的中医辨证到宝宝常见的27种疾病的推拿手法,深入浅出地教给父母用自己的双 手和全部的爱为宝宝缓解病痛。本书还配有宝宝穴位和按摩手法的彩图,让家长一看就懂,一学就会,真正把小 儿推拿这种绿色疗法运用起来,让宝宝更加健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易感儿童保健推拿法 一、概述 本法具有宣肺利窍,通阳固表,预防感冒、支气管炎等作用。长期按摩, 可大大提高抗感冒能力。 二、主要表现 经常反复感冒,出现咽痛,发热,咳嗽,流涕等症。 三、推拿取穴 方法一 以两手掌快速互擦,发烫为止,然后,用擦烫的手按在前额,先按顺时针 方向环摩面部50次,再按逆时针方向摩面50次,使面部微红有温热感。 以双手食指在鼻两侧做快速上下推擦,用力不宜过重,以局部产生的热感 向鼻腔内传导为度。 以双手拇指和食指搓揉双侧耳垂,反复操作1-3分钟,以耳垂发红、发热 为度。 以全手掌横擦肩背部及胸部,以透热为度。 方法二 开天门300次,推坎宫300次,揉耳后高骨300次,揉太阳300次,揉迎香 200次,分手阴阳200次,揉风池100次,捏脊10遍。 四、注意事项 以上方法每天进行1次,流感严重流行时,可增加1次。
3、婴幼儿腹泻 一、概述 婴幼儿腹泻是以大便次数增多,便质稀薄甚至如水样为特征 的一种消化系统疾病。为小儿常见病之一,尤以2周岁以内的 婴幼儿更为多见。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以夏秋之季居 多。 小儿先天“脾常不足”‘无论内伤乳食或感受外邪均可影响 脾胃的运化功能而发生泄泻。 二、病因病理 小儿泄泻发生的原因,以感受外邪、伤于饮食、脾胃虚弱为 多见。其主要病变在脾胃。因胃主受纳腐热水谷,脾主运化 水谷精微和水湿之气,若脾胃受病,则腐熟,运化功能失职 ,清浊不分,水谷合污而下,致成泄泻。 三、主要表现 有饮食不节、饮食不洁,或冒风受寒、感受时邪的病史。 大便次数每天3次或3次以上,或较该患儿平时明显增多,可 伴恶心、呕吐、腹痛等症。
四、推拿取穴 风寒感冒 表现:发热轻恶寒重,无汗,头痛,肢体疼痛,鼻 塞流涕,喷嚏,咳嗽,喉痒,口不渴,咽不红,舌 苔薄白,脉浮紧。 取穴:开天门300次;推坎宫300次,揉太阳300次 ;揉耳后高骨300次;揉迎香200次;推三关300次 ;揉肺腧5分钟;推下天柱骨199次。 风热感冒 表现:发热重,恶寒轻,恶风,有汗或无汗,头痛 ,鼻塞流脓涕,喷嚏,咳嗽,痰稠色白,咽红,口 渴而干。舌质红,苔白薄或薄黄,脉浮数。 取穴:清肺经300次;清肝经300次;揉掌小横纹 200次;开天门300次;推坎宫300次;揉太阳300次 ;清天河水100次;退六腑200次;擦肺腧2分钟。
四、调护 1、运用正确合理的喂养方法,起居有时、饮 食有节,纠正不良饮食习惯,饭前勿食其他食 物,夏季勿贪凉饮冷。根据不同年龄给予富含 营养,易于消化,品种多样的食品。母乳喂养 的婴儿4个月后应逐步添加辅食。 2、出现食欲不振症状时,要及时查明原因, 采取针对性治疗措施。对病后胃气刚刚恢复者 。要逐渐增加饮食,切勿暴饮暴食而致脾胃复 伤。 3、遵照“胃以喜为补”的原则,先从小儿喜 欢的食物着手,来诱导开胃,暂时不要考虑营 养价值,待其食欲增进后,再按营养的需要供欲不振,厌恶进食,食而无味,或伴 胸脘痞闷,嗳气泛恶,大便不调,偶尔多食后 则脘腹饱胀,形体偏瘦,精神尚可,舌淡红, 苔薄白或薄腻,脉尚有力。 取穴:补脾经300次;清胃经300次;摩腹300 次;推小横纹100次;捏脊10遍;运内八卦 300次;分腹阴阳100次;掐揉四横纹各10遍 。
四、推拿取穴 实秘 表现:大便干结,腹满痛,口干口臭,或嗳气频作 ,面红身热,小便黄少,舌红,苔黄,脉数。 取穴:清天河水500次;退六腑300次;揉博阳池 500次;清肺经300次;补肾经300次;清肝经300次 ;揉板门300次;揉二马200次。 虚秘 表现:大便并不硬,但便秘不畅,伴有神疲乏力, 面色苍白,唇淡,舌质淡,苔薄白。 取穴:补脾经200次;揉内劳宫200次;推三关300 次;补肾经300次;揉板门300次;运内八卦300次 ;揉二马300次;揉涌泉100次;捏脊5遍。
6、小儿咳嗽 一、概述 有声无痰谓之“咳”,有痰无声谓之“嗽”, 声痰俱有是为“咳嗽”。凡以咳嗽为主要表现 的病症,均属本病的范畴,本病一年四季均可 发生,但以冬春居多,常因气候变化诱发,相 当于现代医学的支气管炎等。 二、病因病理 感受外邪:感受外邪主要为感受风邪。风邪致 病,首先犯肺,肺为邪侵,气机不宜,清肃失 司,肺气上逆,而致咳嗽。若风夹寒邪,风寒 束肺,肺气失宣,则见咳嗽频作,咽痒声重, 痰自清稀;若风夹热邪,风热犯肺,肺失清肃 ,则致咳嗽不爽,痰黄粘稠。
2、小儿健脾和胃保健推拿法 一、概述 胃主受纳,脾主运化,是宝宝赖以摄取营养,使机体正常生长发育的主要 脏腑。但由于宝宝脏腑形态发育未成熟,消化吸收功能也较弱,因而便有 宝宝“脾常不足”之说。加之小儿寒暖不能自调,又易为饮食所伤,很容 易使脾功能失调,进而影响肺、肾等其他脏腑功能,使小儿不能正常生长 和发育。 宝宝生长发育较快,营养物质的需要较成人更为迫切,因此注意调理脾胃 ,使其正常运转是儿童健康成长的基本保证。 二、作用 应用按摩保健法克健脾和胃,增强孩子食欲,调和气血。临床证实,健脾 和胃按摩法不但能理气血,还能提高人体素质、增强抵御疾病的能力。不 易为病邪侵犯。 三、推拿取穴 补脾经400次;揉中脘1-2分钟;运内八卦3分钟;摩腹,先顺时针、后逆 时针各50次(或1分钟左右);捏脊3-5遍;按揉脾俞,1-2分钟;按揉足 三里,半分钟。 四、注意事项 本法能健脾和胃,增强食欲,强壮身体,促进发育,适用于宝宝无病、仅 脾胃健运不足时。 每天1次,7次为一个疗程,休息2-3天后再作下个疗程。
五、调护 1、了解患儿情况针对病因采取措施,如 改变饮食习惯,多食粗粮、蔬菜;养成 定时排便习惯,注意休息,消除紧张。 2、如果大便数天未解,按摩后不能立即 排便者,可先用开塞露,或用导泻液灌 肠治疗,以缓解症状,再用按摩治疗。
5、小儿厌食 一、概述 厌食是指小儿较长时期见食欲不贪,食欲不振,甚则拒食, 经久如此,而无外感、内伤疾病为特点的一种病症。若长期 未能得到治疗,可能会导致继发性营养不良,贫血,佝偻病 等。 二、病因病理 1、喂养不当:小儿脏腑娇嫩,脾常不足,乳食不知自节。若 家长缺乏育婴保健知识,婴儿期未按期添加辅食;或片面强 调高营养饮食,如过食肥甘、煎炸炙博之品,超越了小儿脾 胃的正常纳化能力;或过于溺爱,纵其所好,恣食零食、偏 食、冷食;或饥饱无度;或滥服滋补之品,均可损伤脾胃, 产生厌食。 2、他病伤脾:若患他病,误用攻伐;或过用苦寒损脾伤阳; 或过用温燥耗伤胃阴;或病后未能及时调理;或夏伤暑湿, 脾为湿困,均可使受纳运化失常,而致厌食。
五、注意事项 1、在推拿治疗过程中,应注意加强对泄泻患 儿的护理。喂养要定时定量,避免进食生冷或 难以消化及不洁食物,注意保护腹部,勿使受 凉,每次便后用温水清洗肛门,勤换尿布。 2、本病有感染因素,或以出现变症,特别是 有明显脱水、电解质紊乱的患儿时应采用综合 措施治疗,以免延误病情。
4、小儿便秘 一、概述 便秘是指大便秘结不通,排便困难的一种病症。 二、病因病理 中医认为本病多由大肠积热,或气滞、或寒凝、或 阴阳气血亏虚、或津液失润,大肠传导功能失职而 导致便秘。 三、主要表现 排便时间延长,3天以上一次,粪便干燥坚硬,难解 。重者大便艰难,干燥如栗,可半少腹胀急,神倦 乏力,胃纳减退等。还可伴有脘腹不适,胸部憋闷 ,饮食不香,甚至脾气暴躁,哭闹不宁等。
五、调护 1、患儿在感冒期间要注意让其卧床休息。患 儿的居室要保证空气新鲜湿润,以防空气干燥 。因为尘土飞扬刺激患儿的鼻子和咽喉,可引 起咳嗽。 2、患儿发病期间,要给清淡易消化的半流食 ,如稀小米粥、鸡蛋汤等,不给油腻的食品, 并注意让患儿多喝水,多给患儿吃青菜、水果 。 3、感冒与流感在发病过程中,都可因继发细 菌感染而合并其他疾病,如:肺炎、中耳炎等 ,发现这些并发症后要及时请医生诊治。
2、小儿感冒 一、概述 感冒俗称“伤风”,是小儿时期最常见的外感疾病。主要由 于感受风邪所致,临床以发热恶寒、头痛、鼻塞流涕、打喷 嚏、咳嗽为主要症状,可伴呕吐、腹泻或高热惊厥。四时均 有发生,多见于冬春,常因气候变化而发病。 二、病因病理 中医认为,感冒的发生与外界气候变化和小儿正气的强弱有 密切的关系。由于小儿脏腑娇嫩,形气未充,表卫不固,抗 病能力较差,对外界气候变化不能很好适应,故易为外邪侵 袭,导致感冒。 三、主要表现 1、以发热恶寒,鼻塞流涕,喷嚏等症为主,多兼咳嗽,可伴 呕吐、腹泻或高热惊厥。 2、四时均有,多见于冬春,常因气候突然骤变而发病。
3、小儿推拿补肾益智保健推拿法 一、概述 宝宝先天不足,发育迟缓,往往是由于肾虚而导致的,为此 补肾和健脾一样,是很重要的一环,健脾可充肾之精气,肾 气又能助脾运化。 二、作用 应用补肾益智保健推拿法能补益肾元,促进宝宝智力开发, 使宝宝身心健康、精神愉快,并对宝宝“五迟”(立迟、行 迟、发迟、齿迟、语迟)、“五软”(头项软、口软、手软 、足软、肌肉软)等属于小儿发育障碍或发育迟缓有一定的 治疗作用。 三、推拿取穴 捻十指及十趾各10次;揉丹田,约1分钟;捏脊3-5遍;按揉 脾俞,约1分钟;按揉肾俞,约1分钟;擦八髎,擦至局部发 热;按揉三阴交,左、右各约1分钟;按揉足三里左右各半分 钟。
第三部分 小儿日常多发病推拿方法
1、小儿发热
一、概述 发热是指体温高于正常标准(高于腋下温度37.4C)的症 状,见于多种急、,慢性疾病的病程中。急性病多见有恶 寒发热,亦有但热不寒,或寒热交作者,多属外感; 二、病因病理 中医认为小儿体质偏弱,抗邪能力较差,加之冷热不知调 节,家长护理不当,易为风寒外邪所侵,邪气侵袭体表, 卫外之阳被郁而致发热; 三、主要表现 体温异常升高,腋下温度37.4C以上,常伴有其他原发病 症状。
四、推拿取穴 风寒泻 表现:便稀色淡,常有泡沫,臭味不大,或有腥臭味,腹痛 肠鸣,或伴鼻塞流涕,恶寒身热,舌质淡,苔薄白,脉浮紧 ,指纹淡红。 取穴:揉外劳宫、推三关、补脾经、推上七节骨、揉龟尾、 摩腹、补大肠、揉一窝风、拿肚角、揉脐。 伤食泻 表现:大便稀薄,夹有乳块或不消化食物残渣,气味酸臭, 或臭如败卵,腹胀,口臭纳呆,泻前腹痛,泻后痛减,多伴 恶心、呕吐,不思饮食,苔厚腻,脉滑实,指纹紫。 取穴:补脾经300次;推上七节骨100次;揉龟尾100次;清 大肠200次;揉板门100次;摩腹100次;运内八卦300次;揉 中脘穴100次;揉天枢穴100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