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北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归纳复习提纲,推荐文档

合集下载

北师大版初中数学九年级下册知识讲解,巩固练习(教学资料,补习资料):第19讲《圆》全章复习与巩固(提高)

北师大版初中数学九年级下册知识讲解,巩固练习(教学资料,补习资料):第19讲《圆》全章复习与巩固(提高)

《圆》全章复习与巩固—知识讲解(提高)【学习目标】1.理解圆及其有关概念,理解弧、弦、圆心角的关系;探索并了解点与圆、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探索并掌握圆周角与圆心角的关系、直径所对的圆周角的特征;2.了解切线的概念,探索并掌握切线与过切点的半径之间的位置关系,能判定一条直线是否为圆的切线,会过圆上一点画圆的切线;3.了解三角形的内心和外心,探索如何过一点、两点和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点作圆;4.了解正多边形的概念,掌握用等分圆周画圆的内接正多边形的方法;会计算弧长及扇形的面积;【知识网络】【要点梳理】要点一、圆的定义、性质及与圆有关的角1.圆的定义(1)线段OA绕着它的一个端点O旋转一周,另一个端点A所形成的封闭曲线,叫做圆.(2)圆是到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的所有点组成的图形.要点诠释:①圆心确定圆的位置,半径确定圆的大小;确定一个圆应先确定圆心,再确定半径,二者缺一不可;②圆是一条封闭曲线.2.圆的性质(1)旋转不变性:圆是旋转对称图形,绕圆心旋转任一角度都和原来图形重合;圆是中心对称图形,对称中心是圆心.在同圆或等圆中,两个圆心角,两条弧,两条弦,两条弦心距,这四组量中的任意一组相等,那么它所对应的其他各组分别相等.(2)轴对称:圆是轴对称图形,经过圆心的任一直线都是它的对称轴.(3)垂径定理及推论:①垂直于弦的直径平分这条弦,并且平分弦所对的两条弧.②平分弦(不是直径)的直径垂直于弦,并且平分弦所对的两条弧.③弦的垂直平分线过圆心,且平分弦对的两条弧.④平分一条弦所对的两条弧的直线过圆心,且垂直平分此弦. ⑤平行弦夹的弧相等. 要点诠释:在垂经定理及其推论中:过圆心、垂直于弦、平分弦、平分弦所对的优弧、平分弦所对的劣弧,在这五个条件中,知道任意两个,就能推出其他三个结论.(注意:“过圆心、平分弦”作为题设时,平分的弦不能是直径) 3.与圆有关的角(1)圆心角:顶点在圆心的角叫圆心角.圆心角的性质:圆心角的度数等于它所对的弧的度数. (2)圆周角:顶点在圆上,两边都和圆相交的角叫做圆周角. 圆周角的性质:①圆周角等于它所对的弧所对的圆心角的一半.②同弧或等弧所对的圆周角相等;在同圆或等圆中,相等的圆周角所对的弧相等. ③90°的圆周角所对的弦为直径;半圆或直径所对的圆周角为直角.④如果三角形一边上的中线等于这边的一半,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⑤圆内接四边形的对角互补;外角等于它的内对角. 要点诠释:(1)圆周角必须满足两个条件:①顶点在圆上;②角的两边都和圆相交. (2)圆周角定理成立的前提条件是在同圆或等圆中.要点二、与圆有关的位置关系 1.判定一个点P 是否在⊙O 上 设⊙O 的半径为,OP=,则有 点P 在⊙O 外; 点P 在⊙O 上;点P 在⊙O 内. 要点诠释:点和圆的位置关系和点到圆心的距离的数量关系是相对应的,即知道位置关系就可以确定数量关系;知道数量关系也可以确定位置关系.2.判定几个点12nA A A L 、、在同一个圆上的方法当时,在⊙O 上.3.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设⊙O 半径为R ,点O 到直线的距离为. (1)直线和⊙O 没有公共点直线和圆相离. (2)直线和⊙O 有唯一公共点直线和⊙O 相切.(3)直线和⊙O 有两个公共点直线和⊙O 相交. 4.切线的判定、性质 (1)切线的判定:①经过半径的外端并且垂直于这条半径的直线是圆的切线. ②到圆心的距离等于圆的半径的直线是圆的切线. (2)切线的性质:①圆的切线垂直于过切点的半径.②经过圆心作圆的切线的垂线经过切点. ③经过切点作切线的垂线经过圆心.(3)切线长:从圆外一点作圆的切线,这一点和切点之间的线段的长度叫做切线长.(4)切线长定理:从圆外一点作圆的两条切线,它们的切线长相等,这一点和圆心的连线平分两条切线的夹角.要点三、三角形的外接圆与内切圆、圆内接四边形与外切四边形1.三角形的内心、外心(1)三角形的内心:是三角形三条角平分线的交点,它是三角形内切圆的圆心,在三角形内部,它到三角形三边的距离相等,通常用“I”表示.(2)三角形的外心:是三角形三边中垂线的交点,它是三角形外接圆的圆心,锐角三角形外心在三角形内部,直角三角形的外心是斜边中点,钝角三角形外心在三角形外部,三角形外心到三角形三个顶点的距离相等,通常用O表示.要点诠释:(1) 任何一个三角形都有且只有一个内切圆,但任意一个圆都有无数个外切三角形;(2) 解决三角形内心的有关问题时,面积法是常用的,即三角形的面积等于周长与内切圆半径乘积的一半,即(S为三角形的面积,P为三角形的周长,r为内切圆的半径).(3) 三角形的外心与内心的区别:(1)OA=OB=OC定在三角形内部(1)(2)OABAC心在三角形内部2.圆内接四边形和外切四边形(1)四个点都在圆上的四边形叫圆的内接四边形,圆内接四边形对角互补,外角等于内对角.(2)各边都和圆相切的四边形叫圆外切四边形,圆外切四边形对边之和相等.要点四、圆中有关计算1.圆中有关计算圆的面积公式:,周长.圆心角为、半径为R的弧长.圆心角为,半径为R,弧长为的扇形的面积.弓形的面积要转化为扇形和三角形的面积和、差来计算.要点诠释:(1)对于扇形面积公式,关键要理解圆心角是1°的扇形面积是圆面积的,即;(2)在扇形面积公式中,涉及三个量:扇形面积S 、扇形半径R 、扇形的圆心角,知道其中的两个量就可以求出第三个量. (3)扇形面积公式,可根据题目条件灵活选择使用,它与三角形面积公式有点类似,可类比记忆;(4)扇形两个面积公式之间的联系:.【典型例题】类型一、圆的有关概念及性质1. 如图,已知⊙O 是以数轴的原点O 为圆心,半径为1的圆,∠AOB=45°,点在数轴上运动,若过点P 且与OA 平行(或重合)的直线与⊙O 有公共点, 设OP=x ,则的取值范围是( ).A .-1≤≤1B .≤≤C .0≤≤ D .>【思路点拨】关键是通过平移,确定直线与圆相切的情况,求出此时OP 的值. 【答案】C ;【解析】如图,平移过P 点的直线到P′,使其与⊙O 相切,设切点为Q ,连接OQ ,P x x x 2x 2x 2由切线的性质,得∠OQP′=90°,∵OA∥P′Q,∴∠OP′Q=∠AOB=45°,∴△OQP′为等腰直角三角形,在Rt△OQP′中,OQ=1,OP′=2,∴当过点P且与OB平行的直线与⊙O有公共点时,0≤OP≤,当点P在x轴负半轴即点P向左侧移动时,结果相同.故答案为:0≤OP≤2.【总结升华】本题考查了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问题.举一反三:【变式】如图,已知⊙O是以数轴的原点为圆心,半径为1的圆,∠AOB=45°,点P在数轴上运动,若2.如图所示,已知在⊙O 中,AB 是⊙O 的直径,弦CG⊥AB 于D ,F 是⊙O 上的点,且,BF 交CG 于点E ,求证:CE =BE .【思路点拨】主要用垂径定理及其推论进行证明. 【答案与解析】证法一:如图(1),连接BC ,∵ AB 是⊙O 的直径,弦CG ⊥AB ,∴ . ∵ ,∴ .∴ ∠C =∠CBE .∴ CE =BE .证法二:如图(2),作ON ⊥BF ,垂足为N ,连接OE .∵ AB 是⊙O 的直径,且AB ⊥CG ,∴ . ∵ ,∴ .∴ BF =CG ,ON =OD . »»CFCB =»»CBGB =»»CFBC =»»CF GB =»»CBBG =»»CBCF =»»»CF BC BG ==∵ ∠ONE =∠ODE =90°,OE =OE ,ON =OD , ∴ △ONE ≌△ODE ,∴ NE =DE . ∵ ,, ∴ BN =CD ,∴ BN-EN =CD-ED ,∴ BE =CE .证法三:如图(3),连接OC 交BF 于点N .∵ ,∴ OC ⊥BF . ∵ AB 是⊙O 的直径,CG ⊥AB ,∵ ,.∴ ,. ∵ OC =OB ,∴ OC-ON =OB-OD ,即CN =BD . 又∠CNE =∠BDE =90°,∠CEN =∠BED , ∴ △CNE ≌△BDE ,∴ CE =BE .【总结升华】在平时多进行一题多解、一题多证、一题多变的练习,这样不但能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而且还是沟通知识体系、学习知识,使用知识的好方法.举一反三:【变式】如图所示,在⊙O 内有折线OABC,其中OA=8,AB=12,∠A=∠B=60°,则BC 的长为( )A .19B .16C .18D .20【答案】如图,延长AO 交BC 于点D,过O 作OE ⊥BC 于E.则三角形ABD 为等边三角形,DA=AB=BD=12,OD=AD-AO=4在Rt △ODE 中,∠ODE=60°,∠DOE=30°,则DE=OD=2,BE=BD-DE=10 OE 垂直平分BC ,BC=2BE=20. 故选D类型三、与圆有关的位置关系12BN BF =12CD CG =»»CFBC =»»BGBC =»»»CF BG BC ==»»BF CG =ON OD=123.一个长方体的香烟盒里,装满大小均匀的20支香烟.打开烟盒的顶盖后,二十支香烟排列成三行,如图(1)所示.经测量,一支香烟的直径约为0.75cm ,长约为8.4cm. (1)试计算烟盒顶盖ABCD 的面积(本小题计算结果不取近似值);(2)制作这样一个烟盒至少需要多少面积的纸张(不计重叠粘合的部分,计算结果精确到,取)0.1cm 3173..【答案与解析】 (1)如图(2),作O 1E ⊥O 2O 3()332844AB cm ∴=⨯+=∴四边形ABCD 的面积是:(2)制作一个烟盒至少需要纸张:.【总结升华】四边形ABCD中,AD长为7支香烟的直径之和,易求;求AB长,只要计算出如图(2)中的O1E长即可.类型四、圆中有关的计算4.(2019•丹东)如图,AB是⊙O的直径,=,连接ED、BD,延长AE交BD的延长线于点M,过点D作⊙O的切线交AB的延长线于点C.(1)若OA=CD=2,求阴影部分的面积;(2)求证:DE=DM.【答案与解析】解:如图,连接OD,⊙CD是⊙O切线,⊙OD⊙CD,⊙OA=CD=2,OA=OD,⊙OD=CD=2,⊙⊙OCD为等腰直角三角形,⊙⊙DOC=⊙C=45°,⊙S阴影=S⊙OCD﹣S扇OBD=﹣=4﹣π;(2)证明:如图,连接AD,⊙AB是⊙O直径,⊙⊙ADB=⊙ADM=90°,又⊙=,⊙ED=BD,⊙MAD=⊙BAD,在⊙AMD和⊙ABD中,,⊙⊙AMD⊙⊙ABD,⊙DM=BD,⊙DE=DM.【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切线的性质、弦、弧之间的关系、扇形面积的计算,掌握切线的性质定理和扇形的面积公式是解题的关键,注意辅助线的作法.举一反三:【变式】(2019•贵阳)如图,⊙O是⊙ABC的外接圆,AB是⊙O的直径,FO⊙AB,垂足为点O,连接AF 并延长交⊙O于点D,连接OD交BC于点E,⊙B=30°,FO=2.(1)求AC的长度;(2)求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计算结果保留根号)【答案】解:(1)⊙OF⊙AB,⊙⊙BOF=90°,⊙⊙B=30°,FO=2,⊙OB=6,AB=2OB=12,又⊙AB为⊙O的直径,⊙⊙ACB=90°,⊙AC=AB=6;(2)⊙由(1)可知,AB=12,⊙AO=6,即AC=AO,在Rt⊙ACF和Rt⊙AOF中,⊙Rt⊙ACF⊙Rt⊙AOF,⊙⊙FAO=⊙FAC=30°,⊙⊙DOB=60°,过点D作DG⊙AB于点G,⊙OD=6,⊙DG=3,⊙S⊙ACF+S⊙OFD=S⊙AOD=×6×3=9,即阴影部分的面积是9.类型五、圆与其他知识的综合运用5.»ABC D BC DB DC DA+=如图,△是等边三角形,是上任一点,求证:.【思路点拨】由已知条件,等边△ABC可得60°角,根据圆的性质,可得∠ADB=60°,利用截长补短的方法可得一个新的等边三角形,再证两个三角形全等,从而转移线段DC.【答案与解析】延长DB至点E,使BE=DC,连结AE∵△ABC是等边三角形∴∠ACB=∠ABC=60°,AB=AC∴∠ADB=∠ACB=60°∵四边形ABDC是圆内接四边形∴∠ABE=∠ACD在△AEB和△ADC中,∴△AEB≌△ADC∴AE=AD∵∠ADB=60°∴△AED是等边三角形∴AD=DE=DB+BE∵BE=DC∴DB+DC=DA.【总结升华】本例也可以用其他方法证明.如:(1)延长DC至F,使CF=BD,连结AF,再证△ACF≌△ABD,得出AD=DF,从而DB+CD=DA.(2)在DA上截取DG=DC,连结CG,再证△BDC≌△AGC,得出BD=AG,从而DB+CD=DA.6.如图,直径AB为6的半圆,绕A点逆时针旋转60°,此时点B到了点B′,则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是().A. 3πB. 6πC. 5πD. 4π【答案】B;【解析】阴影部分的面积=以AB′为直径的半圆的面积+扇形ABB′的面积-以AB为直径的半圆的面积=扇形ABB′的面积.则阴影部分的面积是:=6π故选B.【总结升华】根据阴影部分的面积=以AB′为直径的半圆的面积+扇形ABB′的面积-以AB为直径的半圆的面积=扇形ABB′的面积.即可求解.举一反三:【变式】某中学举办校园文化艺术节,小颖设计了同学们喜欢的图案“我的宝贝”,图案的一部分是以斜边长为12cm的等腰直角三角形的各边为直径作的半圆,如图所示,则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为( ).A. B.72 C.36 D.72【答案】本题解法很多,如两个小半圆面积和减去两个弓形面积等.但经过认真观察等腰直角三角形其对称性可知,阴影部分的面积由两个小半圆面积与三角形面积的和减去大半圆面积便可求得,所以由已知得直角边为,小半圆半径为(cm),因此阴影部分面积为.故选C.《圆》全章复习与巩固—巩固练习(提高)【巩固练习】一、选择题1.如图所示,AB、AC为⊙O的切线,B和C是切点,延长OB到D,使BD=OB,连接AD.如果∠DAC=78°,那么∠ADO等于( ).A.70° B.64° C.62° D.51°2.已知⊙O半径为3,M为直线AB上一点,若MO=3,则直线AB与⊙O的位置关系为()A.相切 B.相交 C.相切或相离 D.相切或相交3.设计一个商标图案,如图所示,在矩形ABCD中,AB=2BC,且AB=8cm,以A为圆心、AD的长为半径作半圆,则商标图案(阴影部分)的面积等于( ).A.(4π+8)cm2B.(4π+16)cm2C.(3π+8)cm2D.(3π+16)cm24.如图,四边形ABCD是⊙O的内接四边形,若∠B=110°,则∠ADE的度数为()A.55° B.70° C.90° D.110°5.“圆材埋壁”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数学著作《九章算术》中的问题:“今有圆材,埋在壁中,不知大小,以锯锯之,深一寸,锯道长一尺,问径几何?”用数学语言可表示为:如图所示,CD为⊙O的直径,弦AB⊥CD于E,CE=1寸,AB=10寸,则直径CD的长为( )A.12.5寸 B.13寸 C.25寸D.26寸6.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如图所示,两个圆的圆心坐标分别是(3,0)和(0,-4),半径分别是和,则这两个圆的公切线(和两圆都相切的直线)有( )A.1条B.2条C.3条D.4条7.(2019•贵港)如图,已知P是⊙O外一点,Q是⊙O上的动点,线段PQ的中点为M,连接OP,OM.若⊙O的半径为2,OP=4,则线段OM的最小值是()A.0 B.1 C.2 D.38.如图所示,AB、AC与⊙O分别相切于B、C两点,∠A=50°,点P是圆上异于B、C的一动点,则∠BPC的度数是( ).A.65° B.115° C.65°或115° D.130°或50°二、填空题9.如图,在⊙O中,半径OA垂直弦于点D.若∠ACB=33°,则∠OBC的大小为度.10.如图所示,EB、EC是⊙O是两条切线,B、C是切点,A、D是⊙O上两点,如果∠E=46°,∠DCF=32°,那么∠A的度数是________________.11.在Rt△ABC中,∠BAC=30°,斜边AB=2,动点P在AB边上,动点Q在AC边上,且∠CPQ=90°,则线段CQ长的最小值= .12.(2019•巴彦淖尔)如图,AB为⊙O的直径,AB=AC,BC交⊙O于点D,AC交⊙O于点E,∠BAC=45°,给出以下五个结论:①∠EBC=22.5°;②BD=DC;③AE=2EC;④劣弧是劣弧的2倍;⑤AE=BC,其中正确的序号是.13.两个圆内切,其中一个圆的半径为5,两圆的圆心距为2,则另一个圆的半径是_______ ________.14.已知正方形ABCD,截去四个角成一正八边形,则这个正八边形EFGHIJLK的边长为____ ____,面积为_____ ___.15.如图(1)(2)…(m)是边长均大于2的三角形、四边形、……、凸n边形,分别以它们的各顶点为圆心,以l为半径画弧与两邻边相交,得到3条弧,4条弧,……(1)图(1)中3条弧的弧长的和为___ _____,图(2)中4条弧的弧长的和为_____ ___;(2)求图(m)中n条弧的弧长的和为____ ____(用n表示).16.如图,⊙O的半径是2,直线l与⊙O相交于A、B两点,M、N是⊙O上的两个动点,且在直线l的异侧,若∠AMB=45°,则四边形MANB面积的最大值是.三、解答题17. 如图,⊙O是△ABC的外接圆,FH是⊙O 的切线,切点为F,FH∥BC,连结AF交BC于E,∠ABC的平分线BD交AF于D,连结BF.(1)证明:AF平分∠BAC;(2)证明:BF=FD.18.(2019•南京)如图,四边形ABCD是⊙O的内接四边形,BC的延长线与AD的延长线交于点E,且DC=DE.(1)求证:∠A=∠AEB;(2)连接OE,交CD于点F,OE⊥CD,求证:△ABE是等边三角形.19.如图,相交两圆的公共弦长为120cm,它分别是一圆内接正六边形的边和另一圆内接正方形的边.求两圆相交弧间阴影部分的面积.20.问题背景:课外学习小组在一次学习研讨中,得到了如下两个命题:①如图(1),在正△ABC中,M、N分别是AC、AB上的点,BM与CN相交于点O,若∠BON=60°,则BM=CN;②如图(2),在正方形ABCD中,M、N分别是CD、AD上的点,BM与CN相交于点O,若∠BON=90°,则BM=CN.然后运用类似的思想提出了如下命题:③如图(3),在正五边形ABCDE中,M、N分别是CD、DE上的点,BM与CN相交于点O,若∠BON=108°,则BM=CN.任务要求:(1)请你从①②③三个命题中选择一个进行证明;(2)请你继续完成下面的探索;①在正n(n≥3)边形ABCDEF…中,M、N分别是CD、DE上的点,BM与CN相交于点O,试问当∠BON等于多少度时,结论BM=CN成立(不要求证明);②如图(4),在正五边形ABCDE中,M、N分别是DE、AE上的点,BM与CN相交于点O,∠BON=108°时,试问结论BM=CN是否成立.若成立,请给予证明;若不成立,请说明理由.【答案与解析】一、选择题1.【答案】B;【解析】由AB为⊙O的切线,则AB⊥OD.又BD=OB,则AB垂直平分OD,AO=AD,∠DAB=∠BAO.由AB、AC为⊙O的切线,则∠CAO=∠BAO=∠DAB.所以,∠DAB=13∠DAC=26°.∠ADO=90°-26°=64°.本题涉及切线性质定理、切线长定理、垂直平分线的性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等.2.【答案】D;3.【答案】A.;【解析】对图中阴影部分进行分析,可看做扇形、矩形、三角形的面积和差关系.∵矩形ABCD中,AB=2BC,AB=8cm,∴ AD=BC=4cm,∠DAF=90°,,,又AF=AD=4cm,∴,∴.4.【答案】D;【解析】∵四边形ABCD是⊙O的内接四边形,∴∠ADC+∠B=180°,∵∠ADC+∠ADE=180°,∴∠ADE=∠B.∵∠B=110°,∴∠ADE=110°.5.【答案】D;【解析】因为直径CD垂直于弦AB,所以可通过连接OA(或OB),求出半径即可.根据“垂直于弦的直径平分弦,并且平分弦所对的两条弧”,知(寸),在Rt△AOE中,,即,解得OA=13,进而求得CD=26(寸).6.【答案】C.【解析】本题借助图形来解答比较直观.要判断两圆公切线的条数,则必须先确定两圆的位置关系,因此必须求出两圆的圆心距,根据题中条件,在Rt△AOB中,OA=4,OB=3,所以AB=5,而两圆半径为和,且,即两圆的圆心距等于两圆的半径之和,所以两圆相外切,共有3条公切线.7.【答案】B.【解析】设OP与⊙O交于点N,连结MN,OQ,如图,∵OP=4,ON=2,∴N是OP的中点,∵M为PQ的中点,∴MN为△POQ的中位线,∴MN=OQ=×2=1,∴点M在以N为圆心,1为半径的圆上,当点M在ON上时,OM最小,最小值为1,∴线段OM的最小值为1.故选B.8.【答案】C;【解析】连接OC、OB,则∠BOC=360°-90°-90°-50°=130°.点P在优弧上时,∠BPC =∠BOC=65°;点P在劣弧上时,∠BPC=180°-65°=115°.主要应用了切线的性质定理、圆周角定理和多边形内角和定理.二、填空题9.【答案】24.10.【答案】99°;【解析】由EB=EC,∠E=46°知,∠ECB= 67°,从而∠BCD=180°-67°-32°=81°,在⊙O中,∠BCD与∠A互补,所以∠A=180°-81°=99°.11.【答案】83.12【解析】以CQ 为直径作⊙O,当⊙O 与AB 边相切动点P 时,CQ 最短,∴OP⊥AB,∵∠B=90°,∠A=30°,∴∠POA=60°,∵OP=OQ,∴△POQ 为等边三角形,∴∠POQ=60°,∴∠APQ=30°,∴设PQ=OQ=AP=OC=r ,3r=AC=ABsin 30︒=4,∴CQ=83,∴CQ 的最小值为83.12.【答案】①②④;【解析】连接AD ,AB 是直径,则AD⊥BC,又∵△ABC 是等腰三角形,故点D 是BC 的中点,即BD=CD ,故②正确; ∵AD 是∠BAC 的平分线,由圆周角定理知,∠EBC=∠DAC=∠BAC=22.5°,故①正确;∵∠ABE=90°﹣∠EBC﹣∠BAD=45°=2∠CAD,故④正确; ∵∠EBC=22.5°,2EC≠BE,AE=BE ,∴AE≠2CE,③不正确; ∵AE=BE,BE 是直角边,BC 是斜边,肯定不等,故⑤错误. 综上所述,正确的结论是:①②④.13.【答案】7或3;【解析】两圆有三种位置关系:相交、相切(外切、内切)和相离(外离、内含).两圆内切时,圆心距,题中一圆半径为5,而d=2,所以有,解得r=7或r=3,即另一圆半径为7或3.14.【答案】; ;【解析】正方形ABCD 外接圆的直径就是它的对角线,由此求得正方形边长为a .如图所示,设正八边形的边长为x .在Rt △AEL 中,LE =x ,AE =AL,∴ ,,即正八边形的边长为..1)a 22)a 2x 22x x a ⨯+=1)x a =1)a 2222241)]2)AEL S S S a x a a a =-=-=-=△正方形正八边形15.【答案】(1)π; 2π; (2)(n-2)π;【解析】∵ n 边形内角和为(n-2)180°,前n 条弧的弧长的和为个以某定点为圆心,以1为半径的圆周长,∴ n 条弧的弧长的和为. 本题还有其他解法,比如:设各个扇形的圆心角依次为,,…,, 则,∴ n 条弧长的和为.16.【答案】4.【解析】解:过点O 作OC⊥AB 于C ,交⊙O 于D 、E 两点,连结OA 、OB 、DA 、DB 、EA 、EB ,如图, ∵∠AMB=45°,∴∠AOB=2∠AMB=90°,∴△OAB 为等腰直角三角形,∴AB=OA=2,∵S 四边形MANB =S △MAB +S △NAB ,∴当M 点到AB 的距离最大,△MAB 的面积最大;当N 点到AB 的距离最大时,△NAB 的面积最大,即M 点运动到D 点,N 点运动到E 点,此时四边形MANB 面积的最大值=S 四边形DAEB =S △DAB +S △EAB =AB•CD+AB•CE=AB (CD+CE )=AB•DE=×2×4=4.(2)1801(2)3602n n -=-121(2)(2)2n n ππ⨯⨯-=-1α2αn α12(2)180n n ααα+++=-…°1212111()180180180180n n απαπαππααα⨯+⨯++⨯=+++……(2)180(2)180n n ππ=-⨯=-三、解答题17.【答案与解析】(1)连结OF∵FH 是⊙O 的切线 ∴OF⊥FH ∵FH∥BC ,∴OF 垂直平分BC∴ ∴AF 平分∠BAC .(2)由(1)及题设条件可知∠1=∠2,∠4=∠3,∠5=∠2 ∴∠1+∠4=∠2+∠3 ∴∠1+∠4=∠5+∠3 ∠FDB =∠FBD ∴BF =FD.18.【答案与解析】 证明:(1)∵四边形ABCD 是⊙O 的内接四边形, ∴∠A+∠BCD=180°, ∵∠DCE+∠BCD=180°, ∴∠A=∠DCE, ∵DC=DE,∴∠DCE=∠AEB, ∴∠A=∠AEB;(2)∵∠A=∠AEB, ∴△ABE 是等腰三角形, ∵EO⊥CD, ∴CF=DF,∴EO 是CD 的垂直平分线, ∴ED=EC, ∵DC=DE, ∴DC=DE=EC,∴△DCE 是等边三角形,»»BFFC∴∠AEB=60°,∴△ABE 是等边三角形.19.【答案与解析】解:∵公共弦AB =120r R a 6624222212060603=-⎛⎝ ⎫⎭⎪=-=.20. 【答案与解析】 (1)如选命题①. 证明:在图(1)中,∵ ∠BON =60°,∴ ∠1+∠2=60°. ∵ ∠3+∠2=60°,∴ ∠1=∠3. 又∵ BC =CA ,∠BCM =∠CAN =60°, ∴ △BCM ≌△CAN ,∴ BM =CM . 如选命题②.证明:在图(2)中,∵ ∠BON =90°,∴ ∠1+∠2=90°. ∵ ∠3+∠2=90°,∴ ∠1=∠3. 又∵ BC =CD ,∠BCM =∠CDN =90°, ∴ △BCM ≌△CDN ,∴ BM =CN . 如选命题③.证明:在图(3)中,∵ ∠BON =108°,∴ ∠1+∠2=108°. ∵ ∠2+∠3=108°,∴ ∠1=∠3.又∵ BC =CD ,∠BCM =∠CDN =108°, ∴ △BCM ≌△CDN ,∴ BM =CN . (2)①答:当∠BON =时结论BM =CN 成立.②答:当∠BON =108°时.BM =CN 还成立. 证明:如图(4),连接BD 、CE 在△BCD 和△CDE 中,∵ BC =CD ,∠BCD =∠CDE =108°,CD =DE , ∴ △BCD ≌△CDE .∴ BD =CE ,∠BDC =∠CED ,∠DBC =∠ECD . ∵ ∠CDE =∠DEN =108°, ∴ ∠BDM =∠CEM .∵ ∠OBC+∠OCB =108°,∠OCB+∠OCD =108°. ∴ ∠MBC =∠NCD .又∵ ∠DBC =∠ECD =36°, ∴ ∠DBM =∠ECM . ∴ △BDM ≌△CEN , ∴ BM =CN .(2)180n n°。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知识点归纳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知识点归纳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知识点归纳本册教材的教学内容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一、 生活中的数三、加减法 (一)数与代数五、加与减(二)六、购物七、加与减(三)二、观察与测量 空间与图形四、有趣的图形统计与概率 八、统计我和小树一起成长实践活动 小小运动会今天我当家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知识点第一部分:全册知识点一、数与代数(1、2、4、6、7、8单元)1.掌握至少两种相同加数连续相加的方法,体会乘法的意义,掌握乘法的书写、认读、运用的方法。

2.编制和识记2~9的乘法口诀,知道每一句乘法口诀的含义。

能用一句口诀写两道有关乘法的算式。

熟练运用口诀及乘法口诀的变形计算乘法或解决实际问题。

会归纳整理乘法口诀表。

3.了解估算的意义,培养估算意识,会简单的估算。

4.体会平均分和等分的过程,了解平均分和等分的含义,会用除法表示。

掌握除法算式的读法写法及各部分名称。

会用口诀准确计算除法解决实际问题。

5.理解乘除法之间互逆的关系。

了解倍数关系,“倍”的含义及“倍”与等分之间的联系。

6.体会四则运算的意义,掌握运算顺序并准确计算。

7.正确掌握时间的基本单位:时、分、秒。

正确读写时钟表面上所表示的时间,理解分与秒之间的关系,会计算时间差。

二、空间与图形(3、5单元)1.初步建立空间观念,知道站在不同位置观察物体最多能看到三个面。

从不同角度观察同一物体,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

2.了解物体正面、侧面和上面的正确含义。

会观察简单的组合图形并根据图形想象正面、侧面和上面观察到的物体的形状。

3.确立“东”的方位,正确辨别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在给定一个方向的情况下会别人其它方向。

会看简单的路线图,能够运用简单的方位词描述行走路线。

三、统计与概率(9单元)1.进一步体验数据的调查、收集和整理过程,了解统计的意义,能根据图表中的数据回答简单的问题。

2.能根据简单问题采用不同的方法收集数据并将数据记录在统计图表中。

3.初步体验猜测活动中事情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

九年级数学中考专题(空间与图形)-第九讲《四边形(一)》课件(北师大版)

九年级数学中考专题(空间与图形)-第九讲《四边形(一)》课件(北师大版)
F D
B
C
E
体验中考
1.(06常州)已知:如图,在四边形ABCD AO CO, 中,AC与BD相交与点O,AB∥CD, 求证: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
A O B C D
体验中考
2.(06大连西岗)如图,ABCD中, AE⊥BD于E,CF⊥BD于F. 求证:AE = CF
A F E B D
典型例题
E 变式1:顺次连结矩形四边中点所得的四边形是菱形. D 变式2:顺次连结菱形四边中点所得的四边形是矩形. G H 变式3:顺次连结正方形四边中点所得的四边形 是正方形. B F 变式4:顺次连结等腰梯形四边中点所得的四边形 A 是菱形. 变式5:若AC=BD,AC⊥BD,则四边形EFGH是正方形. 变式6:在四边形ABCD中,若AB=CD,E、F、G、H分别为AD、BC、 BD、AC的中点,求证:EFGH是菱形. C 变式7: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 M D E为边AB上的一点,△ADE和△ Q BCE都是等边三角形,P、Q、M、 N N分别是AB、BC、CD、DA边上 的中点,求证:四边形PQMN是菱形. B A E P
二、选择题: 1、若□ABCD的周长为28,△ABC的周长为17cm,则AC的长 为( ) A、11cm B、5.5cm C、4cm D、3cm 2、如图,□ABCD和□EAFC的顶点D、E、F、B在同一条直 线上,则下列关系中正确的是( ) C A、DE>BF B、DE=BF D C、DE<BF D、DE=FE=BF E F B
C
典型例题
例3 已知如图,在△ABC中,∠C=900,点M在BC上, 且BM=AC,点N在AC上,且AN=MC,AM和BN相交于 P,求∠BPM的度数.
分析:条件给出的是线段的等量关系,求的却是角的度数,为此,我们由条件中 的直角及相等的线段,可联想到构造等腰直角三角形,从而应该平移AN. 证明:过M作ME∥AN,且ME=AN,连结NE、BE,则四边形AMEN是平行四 边形,得NE=AM,ME∥AN,AC⊥BC ∴ME⊥BC在△BEM和△AMC中, ME=CM,∠EMB=∠MCA=900,BM=AC ∴△BEM≌△AMC A ∴BE=AM=NE,∠1=∠2, ∠3=∠4,∠1+∠3=90° 1 ∴∠2+∠4=90 ° ,且BE=NE N P ∴△BEN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3 C B ∴∠BNE=45 ° ∵AM∥NE M ∴∠BPM=∠BNE =45 ° 2

北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下册第二章 二次函数 压轴题综合复习练习题

北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下册第二章 二次函数 压轴题综合复习练习题
16.如图1,直线L:y=﹣x+1与x轴,y轴分别交于点B,点E,抛物线L1:y=ax2+bx+c经过点B,点A(﹣3,0)和点C(0,﹣3),并与直线L交于另一点D.
(1)求抛物线L1的解析式;
(2)如图2,点P为x轴上一动点,连接AD,AC,CP,当∠PCA=∠ADB时,求点P的坐标;
(3)如图3,将抛物线L1平移,使其顶点是坐标原点O,得到抛物线L2,将直线DB向下平移经过坐标原点O,交抛物线L2于另一点F,点M( ,0),点N是L2上且位于第一象限内一动点,MN交L2于Q点,QR∥x轴分别交OF,ON于S,R,试说明:QS与SR存在一个确定的数量关系.
5.已知抛物线L:y=x2+bx+c经过点A(﹣1,0)和(1,﹣2)两点,抛物线L关于原点O的对称的为抛物线L′,点A的对应点为点A′.
(1)求抛物线L和L′的表达式;
(2)是否在抛物线L上存在一点P,抛物线L′上存在一点Q,使得以AA′为边,且以A、A′、P、Q为顶点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若存在,求出P点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ABQ=2∠ABC,则BC是∠ABH的角平分线,则△RQB为等腰三角形,
则点C是RQ的中点,
在△BOC中,tan∠OBC= = =tan∠ROC= ,
则设RC=x=QB,则BC=2x,则RB= = x=BQ,
在△QRB中,S△RQB= ×QR•BC= BR•QK,即 2x•2x= KQ• x,解得:KQ= ,
11.如图,抛物线与x轴相交于点A(﹣3,0)、点B(1,0),与y轴交于点C(0,3),点D是第二象限内抛物线上一动点.F点坐标为(﹣4,0).
(1)求这条抛物线的解析式;并写出顶点坐标;
(2)当D为抛物线的顶点时,求△ACD的面积;

北师大版九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北师大版九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北师大版九年级下册数学教案一一、学情分析:九年级(1)、(2)班成绩一般,两极分化严重,经过上一学期的努力,很多学生在学习风气上有了较大的改变,学习积极性有所提高,也有不少学生自知能力较差,特别是到了最后一学期,,最自己要求不严,甚至自暴自弃,这些都需要针对不同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耐心教育,此外,面临中考阶段对学生要有总体的掌握,使之考出好成绩。

二、本册教材教学目标:1、情感目标及价值观:通过学习交流、合作、讨论的方式,积极探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改进学生的学习方式,提高学习质量,逐步形成正确的教学价值观,使学生的情感得到发展。

2、知识与技能理解点、直线、圆与圆的位置关系,弧长和扇形的面积,圆锥的侧面展开图,平行投影和中心投影,三视图,掌握圆的切线及与圆有关的角等概念和计算。

教育学生掌握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运算能力、空间观念和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逐步学会正确、合理的进行运算,逐步学会观察分析、综合、抽象、概括。

会用归纳演绎、类比进行简单的推理,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逐步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实事求是的态度,掌握初中数学教材、数学学科“基本要求”的知识点。

3、过程与方法:经历探索过程,让学生进一步体会数学来源与实践,又反应用于实践,通过探索、学习,使学生逐步学会正确、合理的进行运算,逐步学会观察、分析、综合、抽象、会用归纳、演绎、类比进行简单的推理,围绕初中数学教材、数学学科“基本要求”进行知识梳理,围绕初中数学主要内容进行专题复习,适时地进行分层教学,面向全体学生、培养学生、发展全体学生。

三、本册教材分析本学期的内容只剩两章,:圆与统计估计。

圆这一章的主要内容是圆的定义和性质,点、直线、圆与圆的位置关系,圆的切线,弧长和扇形的面积,圆锥的侧面展开图,平行投影和中心投影,视图。

本章设涉及的概念、定理较多,应弄清来龙去脉,准确理解和掌握概念和定理。

垂径定理及推论、圆的切线的判定定理和性质定理是本章的重点。

九年级数学下册 1.5 方向角问题(第1课时)课件 (新版)北师大版

九年级数学下册 1.5 方向角问题(第1课时)课件 (新版)北师大版

外婆家到学校与小明家到学校的距离相等,则学校在小明家的( D )
A.南偏东50° B.南偏东40°
C.北偏东50° D.北偏东40°
2.如图,小雅家(图中点O处)门前有一条东西走向的公路,经测得
有一水塔(图中点A处)在她家北偏东60°的500 m处,那么水塔所在的位
置到公路的距离AB是( A )
A.250 m B.250 3 m
4.在一次夏令营活动中,小明同学从营地A出发,要到A地的北 偏东60°方向的C处,他先沿正东方向走了200 m到达B地,再沿北偏 东30°方向走,恰能达目的地C(如图),那么,由此可知,B,C两地 相距_2_0_0___m.
5.如图,C,D是两个村庄,分别位于一个湖的南,北两端A和 B的正东方向上,且D位于C的北偏东30°方向上,CD=6 km,则 AB=__3__ km.
13.(2015·攀枝花)如图所示,港口B位于港口O正西方向120 km 处,小岛C位于港口O北偏西60°方向,一艘游船从港口O出发, 沿OA方向(北偏西30°)以νkm/h的速度驶离港口O,同时一艘快艇 从港口B出发,沿北偏东30°的方向以60 km/h的速度驶向小岛C, 在小岛C用1 h加装补给物资后,立即按照原来的速度给游船送 去.
(2)在 Rt△PCA 中,PA=sin3P6C.5°=100 海里,在 Rt△PCB 中, PB=sinP4C5°=60 2海里,t 甲=2.5(小时),t 乙=2 2(小时),故救助船 A 先到达 P 处
12.如图所示,MN 表示引水工程一段设计路线,从 M 到 N 的 走向为南偏东 30°,在 M 的南偏东 60°方向上,有一点 A,以 A 为 圆心,500 m 为半径的圆形区域为居民区,取 MN 上另一点 B,测得 BA 的方向为南偏东 75°,已知 MB=400 m,通过计算,回答如果不 改变方向,输水路线是否穿过居民区?(参考数据: 3≈1.73)

北师大版中考数学复习:中点问题常考热点 专项练习题汇编(Word版,含答案)

北师大版中考数学复习:中点问题常考热点 专项练习题汇编(Word版,含答案)

北师大版中考数学复习:中点问题常考热点专项练习题汇编一.选择题1.如图,在正方形ABCD中,点E是边BC的中点,连接AE、DE,分别交BD、AC于点P、Q,过点P作PF⊥AE交CB的延长线于F,下列结论正确的有:()①AP=FP,②AE=AO,③若四边形OPEQ的面积为4,则该正方形ABCD的面积为36,④CE•EF=EQ•DE.A.4个B.3个C.2个D.1个2.如图,矩形ABCD中,AB=2,AD=2,动点P从点A出发向终点D运动,连BP,并过点C作CH⊥BP,垂足为H.①△ABP∽△HCB;②AH的最小值为﹣;③在运动过程中,BP扫过的面积始终等于CH扫过的面积;④在运动过程中,点H的运动路径的长为π,其中正确的有个()个.A.1B.2C.3D.43.如图,在矩形ABCD中,E,F分别为边BC,CD的中点,线段AE,AF与对角线BD分别交于点G,H.设矩形ABCD的面积为S,则以下4个结论中:①AG:GE=2:1;②BG:GH:HD=1:1:1;③S1+S2+S3=S;④S2:S4:S6=1:2:4.正确的结论有()A.1个B.2个C.3个D.4个4.如图,在△ABC中,D是AC边上的中点,连接BD,把△BDC沿BD翻折,得到△BDC',DC′与AB交于点E,连接AC',若AD=AC′=2,BD=3,则点D到BC′的距离为()A.B.C.D.5.如图,在正方形ABCD中,E、F分别为BC、CD的中点,连接AE,BF交于点G,将△BCF沿BF对折,得到△BPF,延长FP交BA延长线于点Q,下列结论正确的个数是()①AE⊥BF;②S△BCF=5S△BGE;③QB=QF;④tan∠BQP=.A.1B.2C.3D.46.正方形ABCD中,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O,DE平分∠ADO交AC于点E,把△ADE 沿AD翻折,得到△ADE′,点F是DE的中点,连接AF,BF,E′F.若AE=.下列结论:①AD垂直平分EE′,②tan∠ADE=﹣1,③C△ADE﹣C△ODE=2﹣1,④S四边形AEFB=,其中结论正确的个数是()A.4个B.3个C.2个D.1个7.如图,在矩形ABCD中,E是AD边的中点,BE⊥AC,垂足为点F,连接DF,分析下列四个结论:①△AEF∽△CAB;②CF=2AF;③DF=DC;④S△ABC=2S△ABF.其中正确的结论有()A.4个B.3个C.2个D.1个8.如图,正方形ABCD的边CD与正方形CGFE的边CE重合,O是EG的中点,∠EGC 的平分线GH过点D,交BE于H,连接OH、FH、EG与FH交于M,对于下面四个结论:①GH⊥BE;②HO BG;③S正方形ABCD:S正方形ECGF=9﹣4:4;④EM:MG =1:(1+),其中正确的结论有()A.1个B.2个C.3个D.4个9.如图,正方形ABCD中,P为对角线上的点,PB=AB,连PC,作CE⊥CP交AP的延长线于E,AE交CD于F,交BC的延长线于G,则下列结论:①E为FG的中点;②FG2=4CF•CD;③AD=DE;④CF=2DF.其中正确的个数是()A.1个B.2个C.3个D.4个二.填空题10.如图,Rt△ABC中,AC⊥BC,AD平分∠BAC交BC于点D,DE⊥AD交AB于点E,M为AE的中点,BF⊥BC交CM的延长线于点F,BD=2,CD=1.下列结论:①∠AED =∠ADC,②=,③BF=2AC,④BE=DE.其中结论正确的个数有.11.如图,在Rt△ABC中,∠C=90°,∠B=30°,AC=4,BC=4,点D是BC的中点,点E是边AB上一动点,沿DE所在直线把△BDE翻折到△B′DE的位置,B′D交AB于点F,若△AB′F为直角三角形,则AE的长为.12.已知:△ABC中,D为BC的中点,E为AB上一点,且BE=AB,F为AC上一点,且CF=AC,EF交AD于P,则EP:PF=.13.如图,在正方形ABCD中,AB=8,AC与BD交于点O,N是AO的中点,点M在BC 边上,且BM=6.P为对角线BD上一点,则PM﹣PN的最大值为.14.如图,正方形ABCD的边CD与正方形CGFE的边CE重合,O是EG的中点,∠EGC 的平分线GH过点D,交BE于H,连接OH、FH、EG与FH交于M,对于下面四个结论:①GH⊥BE;②HO BG;③点H不在正方形CGFE的外接圆上;④△GBE∽△GMF.其中正确的结论有.15.如图,正方形ABCD中,F为AB上一点,E是BC延长线上一点,且AF=EC,连接EF,DE,DF,M是FE中点,连接MC,设FE与DC相交于点N.则4个结论:①DN=DG;②△BFG∽△EDG∽△BDE;③CM垂直BD;④若MC=,则BF=2;正确的结论有.16.如图,四边形ABCD中,AB=AD,∠DAB=90°,AC与BD交于点H,AE⊥BC于点E,AE交BD于点G,点F是BD的中点,连接EF,若HG=10,GB=6,tan∠ACB=1,则下列结论:①∠DAC=∠CBD;②DH+GB=HG;③4AH=5HC;④EC﹣EB=EF;其中正确结论序号是.17.如图,在Rt△ACB中,∠ACB=90°,AC=BC=3,CD=1,CH⊥BD于H,点O是AB中点,连接OH,则OH=.18.如图,在边长为4的正方形ABCD中,P是BC边上一动点(不含B、C两点),将△ABP沿直线AP翻折,点B落在点E处;在CD上有一点M,使得将△CMP沿直线MP 翻折后,点C落在直线PE上的点F处,直线PE交CD于点N,连接MA,NA.则以下结论中正确的有(写出所有正确结论的序号)①△CMP∽△BP A;②四边形AMCB的面积最大值为10;③当P为BC中点时,AE为线段NP的中垂线;④线段AM的最小值为2;⑤当△ABP≌△ADN时,BP=4﹣4.三.解答题19.在矩形ABCD中,AB=12cm,BC=16cm,EF分别是AB、BD的中点,连接EF,点P 从点E出发沿EF方向匀速运动,速度为1cm/s.同时,点Q从点D出发,沿DB方向匀速运动,速度为2cm/s,当点P停止运动时,点Q也停止运动,连接PQ.设运动时间为t(0<t<8)s.解答下列问题:(1)如图①,求证:△BEF∽△DCB;(2)如图②,过点Q作QG⊥AB,垂足为G,若四边形EPQG为矩形,t=;(3)当△PQF为等腰三角形时,请直接写出t的值.20.如图①,在Rt△ABC中,∠ABC=90°,AB=BC,延长CA至点E,作DE⊥CE交BA 的延长线于点D,连接CD,点F为CD的中点,连接EF,BF.(1)直接写出线段EF和BF之间的数量关系为;(2)将△ADE绕点A顺时针旋转到图②的位置,猜想EF和BF之间的关系,并加以证明;(3)若AC=3,AE=2,将△ADE绕点A顺时针旋转,当A,E,B共线时,请直接写出EF的长.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解:连接AF.∵PF⊥AE,∴∠APF=∠ABF=90°,∴A,P,B,F四点共圆,∴∠AFP=∠ABP=45°,∴∠P AF=∠PF A=45°,∴AP=FP,故①正确,设BE=EC=a,则AE=a,OA=OC=OB=OD=a,∴,即AE=AO,故②正确,根据对称性可知,△OPE≌△OQE,∴S△OEQ=S四边形OPEQ=2,∵OB=OD,BE=EC,∴CD=2OE,OE∥CD,∴,△OEQ∽△CDQ,∴S△ODQ=4,S△CDQ=8,∴S△CDO=12,∴S正方形ABCD=48,故③错误,∵∠EPF=∠DCE=90°,∠PEF=∠DEC,∴△EPF∽△ECD,∴,∵EQ=PE,∴CE•EF=EQ•DE,故④正确,故选:B.2.解:①∵四边形ABCD是矩形,∴∠BAP=90°,AD∥BC,∴∠APB=∠HBC.∵CH⊥BP,∴∠BHC=90°.∴∠BAP=∠CHB=90°.∴△ABP∽△HCB.∴①的结论正确;②如下图,点H的运动轨迹是以BC的中点为圆心,AB为半径的圆弧,设BC的中点为O,∵AH+HO≥AO,∴当A,H,O在一条直线上时,AH最小.∵BC=2,∴OB=BC=.∴AO==,∴AH的最小值=AO﹣OB=﹣,∴②的结论正确;③BP扫过的面积=.∵点H的运动轨迹是以BC的中点为圆心,AB为半径的圆弧,∴CH扫过的面积为S扇形OBH+S△OHC.∵CD=2,BC=2,∴tan∠DBC=,∴∠DBC=30°,∴∠HOC=2∠DBC=60°,∴∠BOH=120°.∴CH扫过的面积为S扇形OBH+S△OHC=+××=π+,∴③的结论错误;④∵点H的运动轨迹是以BC的中点为圆心,AB为半径的圆弧,∴点H的运动路径的长为:=.∴④的结论错误;综上,正确的结论有:①②,故选:B.3.解:①∵四边形ABCD是矩形,∴AD=BC,AD∥BC,∵E是BC的中点,∴BE=BC,∵AD∥BE,∴==2,即AG:GE=2:1;故①正确;②∵AD∥BE,∴,∴BG=BD,同理得:DH=BD,∴BG=GH=HD,∴BG:GH:HD=1:1:1;故②正确;③∵AD∥BE,∴△BEG∽△DAG,∴=,∵BG=GH=HD,∴S5=S3=S4,设S1=x,则S5=S3=S4=2x,∴S=12x,同理可得:S2=x,∴S1+S2+S3=x+x+2x=4x=S;故③正确;④由③知:S6=6x﹣x﹣x=4x,∴S2:S4:S6=1:2:4,故④正确;所以本题的4个结论都正确;故选:D.4.解:如图,连接CC',交BD于点M,过点D作DH⊥BC'于点H,∵AD=AC′=2,D是AC边上的中点,∴DC=AD=2,由翻折知,△BDC≌△BDC',BD垂直平分CC',∴DC=DC'=2,BC=BC',CM=C'M,∴AD=AC′=DC'=2,∴△ADC'为等边三角形,∴∠ADC'=∠AC'D=∠C'AC=60°,∵DC=DC',∴∠DCC'=∠DC'C=×60°=30°,在Rt△C'DM中,∠DC'C=30°,DC'=2,∴DM=1,C'M=DM=,∴BM=BD﹣DM=3﹣1=2,在Rt△BMC'中,BC'===,∵S△BDC'=BC'•DH=BD•CM,∴DH=3×,∴DH=,故选:B.5.解:∵E,F分别是正方形ABCD边BC,CD的中点,∴CF=BE,在△ABE和△BCF中,,∴Rt△ABE≌Rt△BCF(SAS),∴∠BAE=∠CBF,又∵∠BAE+∠BEA=90°,∴∠CBF+∠BEA=90°,∴∠BGE=90°,∴AE⊥BF,故①正确;∵∠BGE=∠BCF,∠GBE=∠CBF,∴△BGE∽△BCF,∵BE=BC,BF=BC,∴BE:BF=1:,∴△BGE的面积:△BCF的面积=1:5,∴S△BCF=5S△BGE,故②正确.根据题意得,FP=FC,∠PFB=∠BFC,∠FPB=90°∵CD∥AB,∴∠CFB=∠ABF,∴∠ABF=∠PFB,∴QF=QB,故③正确;∵QF=QB,PF=1,则PB=2,在Rt△BPQ中,设QB=x,∴x2=(x﹣1)2+4,∴x=,∴QB=,PQ===,∴tan∠BQP==,故④错误;故选:C.6.解:如图,连接EB、EE′,作EM⊥AB于M,EE′交AD于N.∵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AB=BC=CD=DA,AC⊥BD,AO=OB=OD=OC,∠DAC=∠CAB=∠DAE′=45°,根据对称性,△ADE≌△ADE′≌△ABE,∴DE=DE′,AE=AE′,∴AD垂直平分EE′,故①正确,∴EN=NE′,∵∠NAE=∠NEA=∠MAE=∠MEA=45°,AE=,∴AM=EM=EN=AN=1,∵ED平分∠ADO,EN⊥DA,EO⊥DB,∴EN=EO=1,AO=DO=+1,∴tan∠ADE=tan∠ODE==﹣1,故②正确,∴AB=AD=AO=2+,∴C△ADE﹣C△ODE=AD+AE﹣DO﹣EO=,故③错误,∴S△AEB=S△AED=×1×(2+)=1+,S△BDE=S△ADB﹣2S△AEB=1+,∵DF=EF,∴S△EFB=,∴S四边形AEFB=S△AEB+S△BEF=,故④错误,故选:C.7.解:如图,过D作DM∥BE交AC于N,交BC于M,∵四边形ABCD是矩形,∴AD∥BC,∠ABC=90°,AD=BC,∴∠EAC=∠ACB,∵BE⊥AC于点F,∴∠ABC=∠AFE=90°,∴△AEF∽△CAB,故①正确;∵AD∥BC,∴△AEF∽△CBF,∴=,∵AE=AD=BC,∴=,∴CF=2AF,故②正确;∵DE∥BM,BE∥DM,∴四边形BMDE是平行四边形,∴BM=DE=BC,∴BM=CM,CN=NF,∵BE⊥AC于点F,DM∥BE,∴DN⊥CF,∴DN垂直平分CF,∴DF=DC,故③正确;∵CF=2AF,∴S△ABC=3S△ABF.∴④不正确;其中正确的结论有3个,故选:B.8.解:∵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BC=DC,∠BCE=90°,同理可得CE=CG,∠DCG=90°,在△BCE和△DCG中,,∴△BCE≌△DCG(SAS),∴∠BEC=∠DGC,∵∠EDH=∠CDG,∠DGC+∠CDG=90°,∴∠EDH+∠BEC=90°,∴∠EHD=90°,即HG⊥BE,故①正确;在△BGH和△EGH中,,∴△BGH≌△EGH(ASA),∴BH=EH,又∵O是EG的中点,∴HO=BG,且HO∥BG,故②正确;设EC和OH相交于点N.设HN=a,则BC=2a,设正方形ECGF的边长是2b,则NC=b,CD=2a,∵OH∥BC,∴△DHN∽△DGC,∴=,即=,即a2+2ab﹣b2=0,解得:a=b=(﹣1+)b,或a=(﹣1﹣)b(舍去),则=﹣1;则S正方形ABCD:S正方形ECGF=(﹣1)2=3﹣2,故③错误;∵EF∥OH,∴△EFM∽△OMH,∴==,∴=,=,∴===,故④正确.故选:C.9.解:①如图:正方形ABCD中BA=BC,∠ABP=∠CBP,BP=BP,∴△ABP≌△CBP,那么∠1=∠2,在直角三角形ABG中∠1与∠G互余,∠PCE=90°,那么∠2与∠5互余,∴∠5=∠G,∴EC=EG.在直角三角形FCG中∠3与∠G互余,∠4与∠5也互余,而∠5=∠G,∴∠3=∠4,∴EC=EF,从而得出EG=EF,即E为FG的中点.∴①正确.③∵AB=BC,∠ABD=∠CBD,BP=BP,∴△ABP≌△CBP,∴∠1=∠2,∵AB∥CD,∴∠1=∠DF A,∵AB=BP,∴∠1=∠BP A,∵∠DPF=∠APB,∵EF=CE,∴∠3=∠4,∴∠4=∠DPE,∴D、P、C、E四点共圆,∴∠DEA=∠DCP,∵∠1+∠DAP=90°,∠2+∠DCP=90°,∴∠DAP=∠DCP=∠DEA,∴AD=DE,∴③正确,②∵∠3=∠4,AD=DE(③已求证),∴△CEF∽△CDE,∴=,即CE2=CF•CD,∵∠3=∠4,∴CE=EF,∵E为FG的中点.∴FG=2CE,即CE=FG,∴=CF•CD,即FG2=4CF•CD,∴②正确.④∵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PDF∽△PBA,∴==,∴=,∴=,即CF=DF,∴④错误,综上所述,正确的由①②③.故选:C.二.填空题(共9小题)10.解:①∠AED=90°﹣∠EAD,∠ADC=90°﹣∠DAC,∵AD平分∠CAB,∴∠EAD=∠DAC,∴∠AED=∠ADC,故①正确;②∵∠EAD=∠DAC,∠ADE=∠ACD=90°,∴△ADE∽△ACD,∴,∵AC的值未知,故②不一定正确;③连接DM,∵MD为斜边AE的中线,∴DM=MA,∴∠MDA=∠MAD=∠DAC,∴DM∥BF∥AC,∴,∴,∴BF=2AC,故③正确;④由③知,,∵,∴DM∥AC,DM⊥BC,∴∠MDA=DAC=DAM,∵∠ADE=90°,∴DM=MA=ME,∵BM=2AM,∴BE=EM,∴ED=BE,故④正确,故答案为:3个.11.解:①如图1中,当∠AFB′=90°时.在Rt△ABC中,∵∠B=30°,AC=4,∴AB=2AC=8,∵BD=CD,∴BD=CD=BC=2,由折叠的性质得:∠BFD=90°,B'E=BE,∴∠BDF=60°,∴∠EDB=∠EDF=30°,∴∠B=∠EDB=30°,∴BE=DE=B'E,∵∠C=∠BFD=90°,∠DBF=∠ABC=90°,∴△BDF∽△BAC,∴,即=,解得:BF=3,设BE=DE=x,在Rt△EDF中,DE=2EF,∴x=2(3﹣x),解得:x=2,∴AE=8﹣2=6.②如图2中,当∠AB′F=90°时,作EH⊥AB′交AB′的延长线于H.设AE=x.∵AD=AD,CD=DB′,∴Rt△ADC≌Rt△ADB′(HL),∴AC=AB′=4,∵∠AB′E=∠AB′F+∠EB′F=90°+30°=120°,∴∠EB′H=60°,在Rt△EHB′中,B′H=B′E=(8﹣x),EH=B′H=(8﹣x),在Rt△AEH中,∵EH2+AH2=AE2,∴[(8﹣x)]2+[4+(8﹣x)]2=x2,解得:x=,综上所述,满足条件的AE的值为6或.故答案为:6或.12.解:∵BE=AB,CF=AC,∴则=,=,分别作EE1,FF1平行于BC且与AD交于E1、F1两点.则EE1∥FF1,∴△EE1P∽△FF1P,=,==,==,又BD=CD,∴=,∴==,故答案为:.13.解:如图所示,以BD为对称轴作N的对称点N',连接MN′并延长交BD于P,连NP,根据轴对称性质可知,PN=PN',∴PM﹣PN=PM﹣PN'≤MN',当P,M,N'三点共线时,取“=”,∵正方形边长为8,∴AC=AB=,∵O为AC中点,∴AO=OC=,∵N为OA中点,∴ON=,∴ON'=CN'=,∴AN'=,∵BM=6,∴CM=AB﹣BM=8﹣6=2,∴==,∴PM∥AB∥CD,∠CMN'=90°,∵∠N'CM=45°,∴△N'CM为等腰直角三角形,∴CM=MN'=2,即PM﹣PN的最大值为2,故答案为:2.14.解:①如图,∵四边形ABCD和四边形CGFE是正方形,∴BC=CD,CE=CG,∠BCE=∠DCG,在△BCE和△DCG中,,∴△BCE≌△DCG(SAS),∴∠BEC=∠BGH,∵∠BGH+∠CDG=90°,∠CDG=∠HDE,∴∠BEC+∠HDE=90°,∴GH⊥BE,故①正确;②∵GH是∠EGC的平分线,∴∠BGH=∠EGH,在△BGH和△EGH中,,∴△BGH≌△EGH(ASA),∴BH=EH,又∵O是EG的中点,∴HO是△EBG的中位线,∴OH∥BG,HO=BG,故②正确;③由①得△EHG是直角三角形,∵O为EG的中点,∴OH=OG=OE,∴点H在正方形CGFE的外接圆上,故③错误;④如图2,连接CF,由③可得点H在正方形CGFE的外接圆上,∴∠HFC=∠CGH,∵∠HFC+∠FMG=90°,∠CGH+∠GBE=90°,∴∠FMG=∠GBE,又∵∠EGB=∠FGM=45°,∴△GBE∽△GMF,故④正确;故答案为:①②④.15.解:正方形ABCD中,AD=CD,在△ADF和△CDE中,,∴△ADF≌△CDE(SAS),∴∠ADF=∠CDE,DE=DF,∴∠EDF=∠FDC+∠CDE=∠FDC+∠ADF=∠ADC=90°,∴∠DEF=45°,∵∠DGN=45°+∠FDG,∠DNG=45°+∠CDE,∠FDG≠∠CDE,∴∠DGN≠∠DNG,∴DN≠DH,判断出①错误;∵△DEF是等腰直角三角形,∵∠ABD=∠DEF=45°,∠BGF=∠EGD(对顶角相等),∴△BFG∽△EDG,∵∠DBE=∠DEF=45°,∠BDE=∠EDG,∴△EDG∽△BDE,∴△BFG∽△EDG∽△BDE,故②正确;连接BM、DM.∵△AFD≌△CED,∴∠FDA=∠EDC,DF=DE,∴∠FDE=∠ADC=90°,∵M是EF的中点,∴MD=EF,∵BM=EF,∴MD=MB,在△DCM与△BCM中,,∴△DCM≌△BCM(SSS),∴∠BCM=∠DCM,∴CM在正方形ABCD的角平分线AC上,∴MC垂直平分BD;故③正确;过点M作MH⊥BC于H,则∠MCH=45°,∵MC=,∴MH=×=1,∵M是EF的中点,BF⊥BC,MH⊥BC,∴MH是△BEF的中位线,∴BF=2MH=2,故④正确;综上所述,正确的结论有②③④.故答案是:②③④.16.解:①以BD中点F为圆心,BD为直径可以作出△ABC的外接圆,∵tan∠ACB=45°,∴∠ACB=∠ADB=45°,∴A、B、C、D四点共圆,∴∠DAC=∠CBD,故①正确;②∵△ABH∽△GDA,∴AB2=BH•DG,即AB2=16×(10+DH),叉∵BD=AB,即16+DH=AB,解得DH=8,∵DH+GB=8+6=14≠10,∴DG+GB≠HG,故②错误;③∵△AHG∽△BHA,∴AH2=BH•HG=160,∴AH=4,根据相交弦定理:AH•HC=BH•DH,∴HC=,∴4AH=5HC,故③正确;④∵BD=BH+DH=24,△ABD为等腰直角三角形,∴AB=12,∵AC=AH+HC=,且△AEC是等腰直角三角形,∴AE=CE=,根据勾股定理可得,BE=,∴CE﹣BE=,由△ABH∽△DCH,得CD=,而FN=CD=,BF=12,由勾股定理可得,BN=,BE=,∴EN=BN﹣BE=,EF=,∴CE﹣EB=EF,故④正确.综上,正确的结论是①③④.故答案为:①③④.17.解:在BD上截取BE=CH,连接CO,OE,∵∠ACB=90°,CH⊥BD,∵AC=BC=3,CD=1,∴BD=,∴△CDH∽△BDC,∴,∴CH=,∵△ACB是等腰直角三角形,点O是AB中点,∴AO=OB=OC,∠A=∠ACO=∠BCO=∠ABC=45°,∴∠OCH+∠DCH=45°,∠ABD+∠DBC=45°,∵∠DCH=∠CBD,∴∠OCH=∠ABD,在△CHO与△BEO中,,∴△CHO≌△BEO,∴OE=OH,∠BOE=∠HOC,∵OC⊥BO,∴∠EOH=90°,即△HOE是等腰直角三角形,∵EH=BD﹣DH﹣CH=﹣﹣=,∴OH=EH×=,故答案为:.18.解:∵∠APB=∠APE,∠MPC=∠MPN,∵∠CPN+∠NPB=180°,∴2∠NPM+2∠APE=180°,∴∠MPN+∠APE=90°,∴∠APM=90°,∵∠CPM+∠APB=90°,∠APB+∠P AB=90°,∴∠CPM=∠P AB,∵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AB=CB=DC=AD=4,∠C=∠B=90°,∴△CMP∽△BP A.故①正确,设PB=x,则CP=4﹣x,∵△CMP∽△BP A,∴=,∴CM=x(4﹣x),∴S四边形AMCB=[4+x(4﹣x)]×4=﹣x2+2x+8=﹣(x﹣2)2+10,∴x=2时,四边形AMCB面积最大值为10,故②正确,当PB=PC=PE=2时,由折叠知,AE=AB=AD,∠AEP=∠B=90°,∴∠AEN=90°=∠D,∵AN=AN,∴Rt△ADN≌Rt△AEN(HL),∴DN=EN,设ND=NE=y,在Rt△PCN中,(y+2)2=(4﹣y)2+22解得y=,∴NE≠EP,故③错误,作MG⊥AB于G,∴MG=AD=4,根据勾股定理得:AM==,∴AG最小时AM最小,∵AG=AB﹣BG=AB﹣CM=4﹣x(4﹣x)=(x﹣2)2+3,∴x=2时,AG最小值=3,∴AM最小值==5,故④错误.∵△ABP≌△ADN时,∴△ABP≌△ADN≌△AEN≌△AEP,∴∠P AB=∠DAN=22.5°,在AB上取一点K使得AK=PK,设PB=z,∴∠KP A=∠KAP=22.5°∵∠PKB=∠KP A+∠KAP=45°,∴∠BPK=∠BKP=45°,∴PB=BK=z,AK=PK=z,∴z+z=4,∴z=4﹣4,∴PB=4﹣4,故⑤正确.故答案为①②⑤.三.解答题(共22小题)19.(1)证明:∵四边形ABCD是矩形,∴AB∥CD,AD∥BC,∴∠EBF==∠CDB,∵E、F分别是AB、BD的中点,∴EF是△ABD的中位线,∴EF∥AD,∴EF∥BC,∴∠EFB=∠CBD,∴△BEF∽△DCB;(2)当四边形EPQG为矩形时,如图所示,在矩形ABCD中,AB=12cm,BC=16cm,∴BD=20cm,AD=BC=16cm,∵E、F分别是AB、BD的中点,∴BF=DF=10cm,EF=AD=×16=8m,∴QF=(2t﹣10)cm,PF=(8﹣t)cm,∵四边形EPQG是矩形,∴PQ∥BE,∴△QPF∽△BEF,∴,∴,解得:t=,∴当t=时,四边形EPQG为矩形,故答案为;(3)当点Q在DF上,PF=QF,如图所示,∵PF=(8﹣t)cm,QF=(10﹣2t)cm,∴8﹣t=10﹣2t,解得:t=2,当点Q在BF上,PF=QF,如图所示,∵PF=(8﹣t)cm,QF=(2t﹣10)cm,∴8﹣t=2t﹣10,∴t=6,当点Q在BF上,PQ=QF,如图所示,过点Q作QG⊥EF于点G,则GQ∥BE,∴△QGF∽△BEF,∴,∵PQ=QF,∴GF=PF=(8﹣t),∴,∴t=,当点Q在BF上,PQ=PF,如图所示,过点P作PM⊥BF于点M,则∠PMF=∠BEF=90°,∵∠PFM=∠BFE,∴△PFM∽△BFE,∴,∵PQ=PF,∴MF=QF=(2t﹣10),∴,∴t=,综上所述,t=2或6或或时,△PQF是等腰三角形.20.解:(1)如图①中,结论:EF=BF.理由:∵DE⊥CE,∴∠CED=90°,∵∠CBD=90°,CF=DF,∴BF=CD,EF=CD,∴EF=BF.故答案为:EF=BF.(2)如图②中,结论:EF=BF,EF⊥BF.理由:过点C作CT∥DE交EF的延长线于点T,连接BT,ET,延长DE交BC于点J,设AB交DJ于点K.∵CT∥DE,∴∠CTF=∠DEF,∵∠CFT=∠DFE,CF=DF,∴△CFT≌△DFE(AAS),∴FT=EF,CT=DE,∵CT∥DJ,∴∠TCB=∠DJB,∵∠AEK=∠JBK=90°,∠AKE=∠JKB,∴∠EAK=∠BJK,∴∠BCT=∠BAE,∵AE=DE,CT=DE,∴CT=AE,∵CB=AB,∴△BCT≌△BAE(SAS),∴BT=BE,∠CBT=∠ABE,∴∠TBE=ABC=90°,∴△EBT是等腰直角三角形,∵FT=EF,∴BF⊥EF,BF=EF.(3)如图③﹣1中,当点E在BA的延长线上时,∵AB=BC,AC=3,∠ABC=90°,∴AB=AC=3,∵AE=2,∴BE=5,∵△BFE是等腰直角三角形,∴EF=AE=如图③﹣2中,当点E在线段AB上时,同法可得EF=,综上所述,满足条件的EF的长为或.。

北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归纳复习提纲

北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归纳复习提纲

图1 新北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总结第一章 直角三角形边的关系一.锐角三角函数 1.正切:定义:在Rt△ABC 中,锐角∠A 的对边与邻边的比叫做∠A 的正切..,记作tanA , 即的邻边的对边A A A ∠∠=tan ;①tanA 是一个完整的符号,它表示∠A 的正切,记号里习惯省去角的符号“∠”; ②tanA 没有单位,它表示一个比值,即直角三角形中∠A 的对边与邻边的比; ③tanA 不表示“tan”乘以“A”;④初中阶段,我们只学习直角三角形中,∠A 是锐角的正切;⑤tanA 的值越大,梯子越陡,∠A 越大;∠A 越大,梯子越陡,tanA 的值越大。

2.正弦..: 定义:在Rt△ABC 中,锐角∠A 的对边与斜边的比叫做∠A 的正弦,记作sinA ,即斜边的对边A A ∠=sin ;3.余弦:定义:在Rt△ABC 中,锐角∠A 的邻边与斜边的比叫做∠A 的余弦,记作cosA ,即斜边的邻边A A ∠=cos ; 锐角A 的正弦、余弦和正切都是∠A 的三角函数当锐角A 变化时,相应的正弦、余弦和正切之也随之变化。

二.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h三.三角函数的计算1. 仰角:当从低处观测高处的目标时,视线与水平线所成的锐角称为仰角..2. 俯角:当从高处观测低处的目标时,视线与水平线所成的锐角称为俯角..3.规律:利用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表,可以看出,(1)当角度在0°~90°间变化时,正弦值、正切值随着角度的增大(或减小)而增大(或减小);余弦值随着角度的增大(或减小)而减小(或增大)。

(2)0≤sin α≤1,0≤cos α≤1。

4.坡度:如图2,坡面与水平面的夹角叫做坡角坡角的正切称为坡度........... (或坡比..)。

用字母i 表示,即A lhi tan ==5.方位角:从某点的指北方向按顺时针转到目标方向的水平角,叫做方位角...。

如图3,OA 、OB 、OC 的方位角分别为45°、135°、225°。

(完整版)北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归纳复习提纲

(完整版)北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归纳复习提纲

图1 新北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总结第一章 直角三角形边的关系一.锐角三角函数 1.正切:定义:在Rt△ABC 中,锐角∠A 的对边与邻边的比叫做∠A 的正切..,记作tanA , 即的邻边的对边A A A ∠∠=tan ;①tanA 是一个完整的符号,它表示∠A 的正切,记号里习惯省去角的符号“∠”; ②tanA 没有单位,它表示一个比值,即直角三角形中∠A 的对边与邻边的比; ③tanA 不表示“tan”乘以“A”;④初中阶段,我们只学习直角三角形中,∠A 是锐角的正切;⑤tanA 的值越大,梯子越陡,∠A 越大;∠A 越大,梯子越陡,tanA 的值越大。

2.正弦..: 定义:在Rt△ABC 中,锐角∠A 的对边与斜边的比叫做∠A 的正弦,记作sinA ,即斜边的对边A A ∠=sin ;3.余弦:定义:在Rt△ABC 中,锐角∠A 的邻边与斜边的比叫做∠A 的余弦,记作cosA ,即斜边的邻边A A ∠=cos ; 锐角A 的正弦、余弦和正切都是∠A 的三角函数当锐角A 变化时,相应的正弦、余弦和正切之也随之变化。

二.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30 º45 º 60 º sin α21 22 23 h i=h:lBC三.三角函数的计算1. 仰角:当从低处观测高处的目标时,视线与水平线所成的锐角称为仰角..2. 俯角:当从高处观测低处的目标时,视线与水平线所成的锐角称为俯角..3.规律:利用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表,可以看出,(1)当角度在0°~90°间变化时,正弦值、正切值随着角度的增大(或减小)而增大(或减小);余弦值随着角度的增大(或减小)而减小(或增大)。

(2)0≤sin α≤1,0≤cos α≤1。

4.坡度:如图2,坡面与水平面的夹角叫做坡角坡角的正切称为坡度........... (或坡比..)。

用字母i 表示,即A lhi tan ==5.方位角:从某点的指北方向按顺时针转到目标方向的水平角,叫做方位角...。

北师大版九年级下册数学[圆的对称性—知识点整理及重点题型梳理](提高)

北师大版九年级下册数学[圆的对称性—知识点整理及重点题型梳理](提高)

北师大版九年级下册数学重难点突破知识点梳理及重点题型巩固练习圆的对称性—知识讲解(提高)【学习目标】1.理解圆的对称性;并能运用其特有的性质推出在同一个圆中,圆心角、弧、弦之间的关系,能运用这些关系解决问题,培养学生善于从实验中获取知识的科学的方法;理解弦、弧、半圆、优弧、劣弧、等弧等与圆有关的概念,理解概念之间的区别和联系;2.通过探索、观察、归纳、类比,总结出垂径定理等概念,在类比中理解深刻认识圆中的圆心角、弧、弦三者之间的关系;3. 掌握在同圆或等圆中,三组量:两个圆心角、两条弦、两条弧,只要有一组量相等,就可以推出其它两组量对应相等,及其它们在解题中的应用.【要点梳理】要点一、圆的对称性圆是轴对称图形,过圆心的直线是它的对称轴,有无数条对称轴.圆是中心对称图形,对称中心为圆心.要点诠释:圆具有旋转不变的特性.即一个圆绕着它的圆心旋转任意一个角度,都能与原来的图形重合.要点二、与圆有关的概念1.弦弦:连结圆上任意两点的线段叫做弦.直径:经过圆心的弦叫做直径.弦心距:圆心到弦的距离叫做弦心距.要点诠释:直径是圆中通过圆心的特殊弦,也是圆中最长的弦,即直径是弦,但弦不一定是直径.为什么直径是圆中最长的弦?如图,AB是⊙O的直径,CD是⊙O中任意一条弦,求证:AB≥CD.证明:连结OC、OD∵AB=AO+OB=CO+OD≥CD(当且仅当CD过圆心O时,取“=”号)∴直径AB是⊙O中最长的弦.2.弧弧:圆上任意两点间的部分叫做圆弧,简称弧.以A、B为端点的弧记作,读作“圆弧AB”或“弧AB”.半圆:圆的任意一条直径的两个端点把圆分成两条弧,每一条弧都叫做半圆;优弧:大于半圆的弧叫做优弧;劣弧:小于半圆的弧叫做劣弧.要点诠释:①半圆是弧,而弧不一定是半圆;②无特殊说明时,弧指的是劣弧.3.等弧在同圆或等圆中,能够完全重合的弧叫做等弧.要点诠释:①等弧成立的前提条件是在同圆或等圆中,不能忽视;②圆中两平行弦所夹的弧相等.要点三、垂径定理1.垂径定理垂直于弦的直径平分这条弦,并且平分弦所对的两条弧.2.推论平分弦(不是直径)的直径垂直于弦,并且平分弦所对的两条弧.要点诠释:(1)垂径定理是由两个条件推出两个结论,即(2)这里的直径也可以是半径,也可以是过圆心的直线或线段.要点四、垂径定理的拓展根据圆的对称性及垂径定理还有如下结论:(1)平分弦(该弦不是直径)的直径垂直于弦,并且平分弦所对的两条弧;(2)弦的垂直平分线经过圆心,并且平分弦所对的两条弧;(3)平分弦所对的一条弧的直径,垂直平分弦,并且平分弦所对的另一条弧.要点诠释:在垂径定理及其推论中:过圆心、垂直于弦、平分弦、平分弦所对的优弧、平分弦所对的劣弧,在这五个条件中,知道任意两个,就能推出其他三个结论.(注意:“过圆心、平分弦”作为题设时,平分的弦不能是直径)要点五、弧、弦、圆心角的关系1.圆心角与弧的关系:在同圆或等圆中,相等的圆心角所对的弧相等,所对的弦也相等.2. 圆心角、弧、弦的关系:在同圆或等圆中,如果两个圆心角、两条弧、两条弦中有一组量相等,那么它们所对应的其余各组量都分别相等.要点诠释:(1)一个角要是圆心角,必须具备顶点在圆心这一特征;(2)注意关系中不能忽视“同圆或等圆”这一前提.3. 圆心角的度数与它所对的弧的度数相等.【典型例题】类型一、应用垂径定理进行计算与证明1.(2015春•安岳县月考)如图,⊙O直径AB和弦CD相交于点E,AE=2,EB=6,∠DEB=30°,求弦CD长.【答案与解析】解:过O作OF⊥CD,交CD于点F,连接OD,∴F为CD的中点,即CF=DF,∵AE=2,EB=6,∴AB=AE+EB=2+6=8,∴OA=4,∴OE=OA﹣AE=4﹣2=2,在Rt△OEF中,∠DEB=30°,∴OF=OE=1,在Rt△ODF中,OF=1,OD=4,根据勾股定理得:DF==,则CD=2DF=2.【总结升华】对于垂径定理的使用,一般多用于解决有关半径、弦长、弦心距之间的运算(配合勾股定理)问题.举一反三:【变式1】如图所示,⊙O两弦AB、CD垂直相交于H,AH=4,BH=6,CH=3,DH=8,求⊙O半径.【答案】如图所示,过点O分别作OM⊥AB于M,ON⊥CD于N,则四边形MONH为矩形,连结OB,∴12MO HN CN CH CD CH==-=-11()(38)3 2.522CH DH CH=+-=+-=,111()(46)5222BM AB BH AH==+=+=,∴在Rt△BOM中,OB==【变式2】如图,AB为⊙O的弦,M是AB上一点,若AB=20cm,MB=8cm,OM=10cm,求⊙O的半径.【答案】14cm.2.已知:⊙O的半径为10cm,弦AB∥CD,AB=12cm,CD=16cm,求AB、CD间的距离.【思路点拨】⊙O中,两平行弦AB、CD间的距离就是它们的公垂线段的长度,若分别作弦AB、CD的弦心距,则可用弦心距的长表示这两条平行弦AB、CD间的距离.【答案与解析】(1)如图1,当⊙O的圆心O位于AB、CD之间时,作OM⊥AB于点M,并延长MO,交CD于N点.分别连结AO、CO.∵AB∥CD∴ON⊥CD,即ON为弦CD的弦心距.∵AB=12cm,CD=16cm,AO=OC=10cm,=8+6=14(cm)图1 图2(2)如图2所示,当⊙O的圆心O不在两平行弦AB、CD之间(即弦AB、CD在圆心O的同侧)时,同理可得:MN=OM-ON=8-6=2(cm)∴⊙O中,平行弦AB、CD间的距离是14cm或2cm.【总结升华】解这类问题时,要按平行线与圆心间的位置关系,分类讨论,千万别丢解.举一反三:【变式】在⊙O中,直径MN⊥AB,垂足为C,MN=10,AB=8,则MC=_________.【答案】2或8.类型二、垂径定理的综合应用3.(2015•普陀区一模)如图,某新建公园有一个圆形人工湖,湖中心O处有一座喷泉,小明为测量湖的半径,在湖边选择A、B两个点,在A处测得∠OAB=45°,在AB延长线上的C处测得∠OCA=30°,已知BC=50米,求人工湖的半径.(结果保留根号)【答案与解析】解:过点O作OD⊥AC于点D,则AD=BD,∵∠OAB=45°,∴AD=OD,∴设AD=x,则OD=x,OA=x,CD=x+BC=x+50).∵∠OCA=30°,∴=tan30°,即=,解得x=25﹣25,∴OA=x=×(25﹣25)=(25﹣25)(米).答:人工湖的半径为(25﹣25)米.【总结升华】本题考查的是垂径定理的应用,根据题意作出辅助线,构造出直角三角形是解答此题的关键.4. 不过圆心的直线l交⊙O于C、D两点,AB是⊙O的直径,AE⊥l于E,BF⊥l于F.(1)在下面三个圆中分别画出满足上述条件的具有不同位置关系的图形;(2)请你观察(1)中所画图形,写出一个各图都具有的两条线段相等的结论(OA=OB除外)(不再标注其他字母,找结论的过程中所连辅助线不能出现在结论中,不写推理过程);(3)请你选择(1)中的一个图形,证明(2)所得出的结论.【答案与解析】(1)如图所示,在图①中AB、CD延长线交于⊙O外一点;在图②中AB、CD交于⊙O内一点;在图③中AB∥CD.(2)在三个图形中均有结论:线段EC=DF.(3)证明:过O作OG⊥l于G.由垂径定理知CG=GD.∵ AE⊥l于E,BF⊥l于F,∴ AE∥OG∥BF.∵ AB为直径,∴ AO=OB,∴ EG=GF,∴ EC=EG-CG=GF-GD=DF.【总结升华】在运用垂径定理解题时,常用的辅助线是过圆心作弦的垂线,构造出垂径定理的基本图形. 类型三、圆心角、弧、弦之间的关系及应用5.已知:如图所示,⊙O 中弦AB =CD .求证:AD =BC .【思路点拨】本题主要是考查弧、弦、圆心角之间的关系,要证AD =BC ,只需证AD BC =或证∠AOD=∠BOC 即可.【答案与解析】证法一:如图①,∵ AB =CD ,∴ A B C D =.∴ A B B DC D B D -=-,即AD BC =, ∴ AD =BC .证法二:如图②,连OA 、OB 、OC 、OD ,∵ AB =CD ,∴ ∠AOB =∠COD .∴ ∠AOB -∠DOB =∠COD -∠DOB ,即∠AOD =∠BOC ,∴ AD =BC .【总结升华】在同圆或等圆中,证两弦相等时常用的方法是找这两弦所对的弧相等或所对的圆心角相等,而图中没有已知的等弧和等圆心角,必须借助已知的等弦进行推理.举一反三:【变式】如图所示,已知AB 是⊙O 的直径,M 、N 分别是AO 、BO 的中点,CM ⊥AB ,DN ⊥AB . 求证:AC BD =.【答案】证法一:如上图所示,连OC、OD,则OC=OD,∵OA=OB,且12OM OA=,12ON OB=,∴OM=ON,而CM⊥AB,DN⊥AB,∴Rt△COM≌Rt△DON,∴∠COM=∠DON,∴A C B D=.证法二:如下图,连AC、BD、OC、OD.∵M是AO的中点,且CM⊥AB,∴AC=OC,同理BD=OD,又OC=OD.∴AC=BD,∴A C B D=.。

九年级数学下册:第一章直角三角形的边角关系复习教案(北师大版)

九年级数学下册:第一章直角三角形的边角关系复习教案(北师大版)

第1章直角三角形的边角关系课题回顾与思考教具目标(一)教学知识点1.经历回顾与思考,建立本章的知识框架图.2.利用计算器,发现同角的正弦、余弦、正切之间的关系。

3.进一步体会直角三角形边角关系在现实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二)能力训练要求1.体会数形之间的联系,逐步学会利用数形结合的思想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2.进一步体会三角函数在现实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三)情感与价值观要求1.在独立思考问题的基础上,积极参与对数学问题的讨论,敢于发表自己的观点.并尊重与理解他人的见解,在交流中获益.2.认识到数学是解决现实问题的重要工具,提高学习数学的自信心.教学重点1.建立本章的知识结构框架图.2.应用三角函数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进一步理解三角函数的意义.教学难点应用三角函数解决问题教学方法探索——发现法教具准备多媒体演示、计算器教学过程Ⅰ.回顾、思考下列问题,建立本章的知识框架图[师]直角三角形的边角关系,是现实世界中应用广泛的关系之一.通过本章的学习,我们知道了锐角三角函数在解决现实问题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如在测量、建筑、工程技术和物理学中,人们常常遇到距离、高度、角度的计算问题,—般来说,这些实际问题的数量关系往往归结为直角三角形中边和角的关系.利用锐角三角函数解决实际问题是本章的重要内容,很多实际问题穿插于各节内容之中.[问题门举例说明,三角函数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生]例如:甲、乙两楼相距30 m,甲楼高40 m,自甲楼楼顶看乙楼楼顶.仰角为30°,乙楼有多高?(结果精确到1 m)解:根据题意可知:3乙楼的高度为30tn30°=40+30×3=40+103≈57(m),即乙楼的高度约为57 m.[生]例如,为了测量一条河流的宽度,一测量员在河岸边相距180 m的P和Q两点分别测定对岸一棵树T的位置,T在P的正南方向,在Q南偏西50°的方向,求河宽(结果精确到1 m).解:根据题意,∠TPQ=90°,∠PQT=90°-50°=40°,PQ=180 m.则:PT就是所求的河宽.在Rt△TPQ中,PT=180×tan40°=180×0.839≈151 m,即河宽为151 m.[师]三角函数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很广泛,下面我们来看一个例子.多媒体演示如图.MN表示某引水工程的一段设计路线从M到N的走向为南偏东30°,在M的南偏东60°的方向上有一点A,以A为圆心,500 m为半径的圆形区域为居民区,取MN上的另一点B,测得BA 的方向为南偏东75°,已知MB=400 m,通过计算回答,如果不改变方向,输水路线是否会穿过居民区?[师生共析]解:根据题意可知∠CMB=30°,∠CMA=60°,∠EBA=75°,MB=400 m,输水路线是否会穿过居民区,关键看A 到MN 的最短距离大于400 m 还是等于400 m ,于是过A 作AD ⊥MN .垂足为D .∵BE//MC .∴∠EBD =∠CMB =30°.∴∠ABN=45°.∠AMD =∠CMA-∠CMB =60°-30°=30°.在Rt △ADB 中,∠ABD =45°,∴tan45°=BD AD ,BD =︒45tan AD =AD , 在Rt △AMD 中.∠AMD=30°,tan30° =MD AD ,MD =︒30tan AD =3AD , ∵MD=MD-BD ,即 3AD-AD =400, AD-200(3+1)m>400m .所以输水路线不会穿过居民区.[师]我们再来看[问题2]任意给定一个角,用计算器探索这个角的正弦、余弦、正切之间的关系.例如∠α=25°,sin α、cos α、tan α的值是多少?它们有何关系呢?[生]sin25°≈0.4226,cos25°≈0.9063,tan25°≈0.4663. 而︒︒25cos 25sin ≈0.4663. 我们可以发现ααcos sin =tan α. [师]这个关系是否对任意锐角都成立呢?我们不妨从三角函数的定义出发来推证一下.[师生共析]如 图,在Rt △ABC 中. ∠C =90°,∵sinA =ABBC cosA =AB AC tanA =ACBC , ∴ACBC AC AB AB BC AB AC AB BC A A =⋅=÷=cos sin =tanA, tanA=A A cos sin . 这就是说,对于任意锐角A ,∠A 的正弦与余弦的商等于∠A 的正切.[师]下面请同学们继续用计算器探索sin α,cos α之间的关系.[生]sin 225°≈0.1787,cos 225°≈0.8213,可以发现:sin 225°+cos 225°≈0.1787+0.8213=1.[师]我们可以猜想任意锐角都有关系:sin 2α+cos 2α=1,你能证明吗?[师生共析]如上图.sinA= AB BC ,cosA=ABAC sin 2A+cos 2A =2222222AB AC BC AB AC AB BC +=+, 根据勾股定理,得BC 2+AC 2=AB 2,∴sin 2A+cos 2A =1,这就是说,对于任意锐角A ,∠A 的正弦与余弦的平方和等于1.[师]我们来看一个例题,看是否可以应用上面的tanA 、sinA 、cosA 之间的关系.已知cosA=53,求sinA .tanA . [生]解:根据sin 2A+cos 2A =1.得sinA =.54)53(1cos 122=-=-A tanA=345354cos sin ==A A . [生]我还有另外一种解法,用三角函数的定义来解.解:∵cosA =.53=∠斜边的邻边A 设∠A 的邻边=3k .斜边=5k .则∠A 的对边=.4)3()5(22k k k =-∴sinA=.5454==∠k k A 斜边的邻边 tanA=.3434==∠∠k k A A 的邻边的对边 [师]问题3:你能应用三角函数解决哪些问题?[生]锐角三角函数反映了直角三角形的边角关系.凡是属于直角三角形的问题或可以转化为直角三角形的问题,都可以用三角函数来解决.[师]我们知道在直角三角形中,除直角外,有两个锐角.两条直角边以及斜边共5个元素,它们之间的关系很丰富.如图:在Rt △ABC 中,∠C =90°,∠A 、∠B 、∠C 所对的边分别为a 、b 、c .(1)边的关系:a 2+b 2=c 2(勾股定理):(2)角的关系:∠A+∠B =90; (3)sinA=c a ,cosA=c b ,tanA=b a ;sinB=c b ,cosB=c a ,tanB=ab . 利用三角形的全等和直角三角形全等,以及作图,我们知道:当一直角边和斜边确定时,直角三角形唯一确定,即直角三角形的一直角边和斜边已知,则直角三角形中其他元素都可以求出.同学们不妨试一试.[生]例如Rt △ABC 中,∠C =90°.a =4,c=8求b ,∠A 及∠B解:∵a =4,c =8,根据勾股定理可得 b=3422=-a c .∵sinA=c a =2184=, ∴∠A =30°.又∵∠A+∠B =90°,∴∠B =60°.[师]很好,是不是只要知道直角三角形除直角外的两个元素,其余元素就都可以求出呢?[生甲]可以.[生乙]不可以.例如Rt △ABC 中,∠c =90°,∠A =25°.∠B=65°.这样的直角三角形有无数多个,是不唯一确定的,所以其余的元素无法确定.[生丙]我认为已知直角三角形中除直角外的两个元素.其中至少有一个边,就可以求出其余元素.[师]很好,我们来做一个练习.多媒体演示:在Rt △ABC 中,∠C =90°,a 、b 、c 分别是∠A ,∠B 、∠C 的对边.(1)已知a =3,b =3,求C ,∠A ,∠B .(2)已知b =5,c =10,求a ,∠A ,∠B .(3)已知∠A=45°,c =8,求a ,b ,∠B .[生]解:(1)根据勾股定理c .=23332222=+=+b a .又∵tanA ∴∠A=b a =33=1, ∴∠A=45°. 又∵∠A+∠B =90,∴∠B =45°.(2)根据勾股定理,得a=355102222=-=-b c ,又∵sinB =21105==c b ∴∠B=30°. 又∵∠A+∠B=90°∴∠A=60°.(3)∵sinA=ca ∴=csinA=8×sin45°=42, 又∵cosA =c b ∴b=c ·cosA =8×cos45°=42, 又∵∠A+∠B =90°,∴∠B=45°.[师]实践证明,在直角三角形中,已知除直角外的两个元素(至少有一个是边),利用直角三角形中特殊的边的关系、角的关系、边角关系,就可求出其余所有元素.因此,在现实生活中,如测量、建筑、工程技术和物理学中,常遇到的距离、高度、角度都可以转化到直角三角形中,这些实际问题的数量关系往往就归结为直角三角形中边和角的关系问题.接下来,我们看问题4:如何测量一座楼的高度?你能想出几种办法?[生]有四种方法:第一种:用太阳光下的影子来测量.因为在同一时刻,物体的高度与它的影子的比值是一个定值.测量出物体的高度和它的影子的长度,再测出高楼在同一时刻的影子的长度.利用物体的高度:物体影子的长度=高楼的高度,高楼影子的长度.便可求出高楼的高.第二种:在地面上放一面镜子,利用三角形相似,也可以测量出楼的高度.第三种:用标杆的方法.第四种:利用直角三角形的边角关系求楼的高度.[师]下面就请同学们对本章的内容小结,建立本章内容框架图.[师生共析]本章内容框架如下:Ⅱ.随堂练习1.计算(1)︒-︒︒-︒45cos 60sin 45sin 30cos (2)sin 230°+2sin60°+tan45°-tan60°+cos 230°;(3)原式=.60tan 60tan 60tan 212︒-︒+︒-解:(1)原式=22232223--=1; (2)原式=(21)2+2×23+1-3+(23)2; =4331341+-++ =1+1=2(3)原式=︒-︒-60tan )60tan 1(2=|1-tan60°|-tan60°=tan60°-1-tan60°=-1.2.如图,大楼高30 m ,远处有一塔BC ,某人在楼底A 处测得塔顶的仰角为60°,爬到楼顶D 测得塔顶的仰角为30°,求塔高BC 及楼与塔之间的距离AC(结果19确到0.0l m).解:没AC=x ,BC =y ,在Rt △ABC 中,tan60°=xy ,① 在Rt △BDE 中.tan30°=x y 30-,② 由①得y =3x ,代入②得33=xx 303 . x=153≈25.98(m).将x =153代入y=3x=3×153 =45(m).所以塔高BC 为45 m ,大楼与塔之间的距离为25.98 m .Ⅲ.课时小结本节课针对回顾与思考中的四个问题作了研讨,并以此为基础,建立本章的知识框植架结构图.进一步体验三角函数在现实生活中的广泛应用.Ⅳ.课后作业复习题A 组1,2,5,6,8B 组2.3,4,5,6Ⅴ.活动与探究如图.AC 表示一幢楼,它的各楼层都可到达;BD 表示一个建筑物,但不能到达.已知AC 与BD 地平高度相同,AC 周围没有开阔地带,仅有的测量工具为皮尺(可测量长度)和测角器(可测量仰角、俯角和两视线间的夹角).(1)请你设计一个测量建筑物BD 高度的方案,要求写出测量步骤和必要的测量数据(用字母表示),并画出测量示意图:(2)写出计算BD 高度的表达式.[过程]利用测量工具和直角三角形的边角关系来解决.这里的答案不唯一,下面只写出一种方法供参考.[结果]测量步骤(如图):①用测角器在A 处测得D 的俯角α;②用测角器在A 处测得B 的仰角β ③用皮尺测得AC=am .(2)CD=αtan a ,BE=αtan a ·tan β, BD=a+αβtan tan a . 板书设计回顾与思考本章内容结构框架图:。

(word版)北师大版小学数学级总复习知识点汇总,文档

(word版)北师大版小学数学级总复习知识点汇总,文档

2021年北师大版小学1-6年级总复习知识点第一局部:数与代数一、数的认识1、整数2、小数、分数、百分数二、数的运算1、数的意义2、计算与应用3、估算4、运算律三、式与方程四、正、反比例五、常见的量六、探索规律第二局部:图形与几何一、图形的认识二、图形与测量三、图形的运动四、图形与位置第三局部:统计与概率一、统计二、可能性第四局部:解决问题的策略第一局部:数与代数〔教材第63~88页〕一、数的认识〔一〕整数〔教材第知识点1:整数63~67页〕1.整数的定义:像-3,-2,-1,0,1,2,3,这样的数称为整数。

整数的个数是无限的。

在整数中,大于零的数称为正整数,小于零的数称为负整数。

正整数、零与负整数统称为整数。

0既不是正整数,也不是负整数。

2.整数的计数单位和数位。

〔1〕整数数位顺序表。

数级亿级万级个级千十千十数位亿亿亿万万万千十位位位位位位位位计数单位千十千十亿亿亿万万万千十2〕数的分级:按照我国的计数习惯,整数从个位起,每四个数位是一级。

个位、十位、百位、千位是个级,表示多少个一;万位、十万位、百万位、千万位是万级,表示多少个万;亿位、十亿位、百亿位、千亿位是亿级,表示多少个亿3〕计数单位:一〔个〕、十、百、千、万、十万、百万、千万、亿、十亿、百亿、千亿都是整数的计数单位。

4〕数位:在计数时,计数单位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起来,它们所占的位置叫数位。

3.整数的读法:先分级,再读数,从高位到低位,一级一级地读,每一级末尾的0都不读出来,其他数位连续有几个0都只读一个零。

4.整数的写法:从高位到低位,一级一级地写,哪一个数位上一个计数单位也没有,就在哪一个数位上写0。

知识点2:自然数1.自然数的定义:我们在数物体的时候,用来表示物体个数的0,1,2,3,4,5,叫作自然数。

“0〞是最小的自然数,自然数的个数是无限的,没有最大的自然数。

2.自然数的根本单位:任何非“0〞的自然数都是由假设干个“1〞组成的,因此“1〞是自然-1-数的根本单位。

新北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下册第一章直角三角形的边角关系知识点整理复习

新北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下册第一章直角三角形的边角关系知识点整理复习

直角三角形的边角关系知识点复习考点一、锐角三角函数的概念如图,在△ABC 中,∠C=90°正弦:_____sin =∠=斜边的对边A A 余弦:____cos =∠=斜边的邻边A A 正切:_____tan =∠∠=的邻边的对边A A A考点二、一些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三角函数 30°45°60°sin α cos α tan α考点三、各锐角三角函数之间的关系(1)互余关系:sinA=cos(90°—A),cosA=sin(90°—A) ; (2)平方关系:1cos sin 22=+A A (3)倒数关系:tanA ∙tan(90°—A)=1 (4)商的关系:tanA=AAcos sin 考点四、锐角三角函数的增减性当角度在0°~90°之间变化时,(1) 正弦值随着角度的增大而_______;(2) 余弦值随着角度的增大而_______;(3) 正切值随着角度的增大而___________; 考点五、解直角三角形 1、解直角三角形的概念在直角三角形中,除直角外,一共有五个元素,即三条边和两个锐角,由直角三角形中除直角外的已知元素求出所有未知元素的过程叫做解直角三角形。

2、解直角三角形的理论依据在Rt △ABC 中,∠C=90°,∠A ,∠B ,∠C 所对的边分别为a ,b ,c (1)三边之间的关系:______________________(勾股定理) (2)锐角之间的关系:______________________(3)边角之间的关系:正弦sinA=___________,余弦cosA=____________,正切tanA=______________ (4) 面积公式:c ch ab s 2121==(h c 为c 边上的高) 考点六、解直角三角形应用1、将实际问题转化到直角三角形中,用锐角三角函数、代数和几何知识综合求解2、仰角、俯角、坡面 知识点及应用举例:(1)仰角:视线在水平线上方的角;俯角:视线在水平线下方的角。

北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下册《圆周角定理的推论和圆的内接四边形》培优训练(含答案)

北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下册《圆周角定理的推论和圆的内接四边形》培优训练(含答案)

北师版九年级数学下册《圆周角定理的推论和圆的内接四边形》培优训练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使用直角钢尺检查某一工件是否恰好是半圆形的凹面,成半圆形的为合格,如图所示的四种情况中合格的是()2. 如图,四边形ABCD内接于⊙O,若∠A=40°,则∠C=()A.110°B.120°C.135°D.140°3. 如图,BC是⊙O的直径,A是⊙O上的一点,∠OAC=32°,则∠B的度数是( )A.58°B.60°C.64°D.68°4. 如图,点O为线段BC的中点,点A,C,D到点O的距离相等,若∠ABC=40°,则∠ADC的度数是()A.130°B.140°C.150°D.160°5.如图,经过原点O的⊙P与x,y轴分别交于A,B两点,点C是劣弧OB上一点,则∠ACB的度数是( )A.80°B.100°C.90°D.无法确定6.如图,四边形ABCD 为⊙O 的内接四边形,∠BCD =120°,则∠BOD 的大小是( )A .80°B .120°C .100°D .90°7.如图,⊙C 过原点,且与两坐标轴分别交于点A ,B ,点A 的坐标为(0,3),M 是第三象限内OB ︵上一点,∠BMO =120°,则⊙C 的半径长为( )A .6B .5C .3D .3 28. 如图,四边形ABCD 为⊙O 的内接四边形,∠BCD =120°,则∠BOD 的大小是( )A .80°B .120°C .100°D .90°9. 如图,已知⊙O 为四边形ABCD 的外接圆,O 为圆心,若∠BCD =120°,AB =AD =2,则⊙O 的半径长为( )A .322B .62C .32D .23310.如图,点P 是等边三角形ABC 外接圆⊙O 上的点.在下列判断中,不正确的是( )A .当弦PB 最长时,△APC 是等腰三角形B .当△APC 是等腰三角形时,PO ⊥ACC .当PO ⊥AC 时,∠ACP =30°D .当∠ACP =30°时,△BPC 是直角三角形二.填空题(共8小题,3*8=24)11. 如图,AB为⊙O的直径,点C为弧BD的中点,若∠DAB=40°,则∠ABC=____________.12.如图所示,四边形ABCD为⊙O内接四边形,若∠BOD=100°,∠BAD=___________,∠BCD =___________.13.如图,在⊙O中,弦CD垂直直径AB于点E,若∠BAD=30°,且BE=2,则CD=__________.14.如图,四边形ABCD为⊙O的内接四边形,已知∠C=∠D,则AB与CD的位置关系是____________.15. 如图,AC是圆内接四边形ABCD的一条对角线,点D关于AC的对称点E在边BC上,连接AE,若∠ABC=64°,则∠BAE的度数为________.16. 如图,四边形ABCD内接于⊙O,E为BC延长线上一点,若∠A=n°,则∠DCE=________°.17. 如图,四边形ABCD是菱形,⊙O经过点A,C,D,与BC相交于点E,连接AC,AE.若∠D=80°,则∠EAC的度数为________.18. 如图,四边形ABCD 是⊙O 的内接四边形,AD 与BC 的延长线交于点E ,BA 与CD 的延长线交于点F ,∠DCE =80°,∠F =25°,则∠E 的度数为________.三.解答题(共7小题,46分)19.(6分)如图,已知∠EAD 是圆内接四边形ABCD 的一个外角,并且BD ︵=DC ︵.20.(6分) 如图,四边形ABCD 是⊙O 的内接四边形,DP ∥AC ,交BA 的延长线于P .求证:AD·DC =PA·BC.21.(6分) 如图,四边形ABCD 内接于⊙O ,AE ⊥CB 交CB 的延长线于点E ,若BA 平分∠DBE ,AD =5,CE =13,求AE 得值.22.(6分)如图,AB为⊙O的直径,点C在⊙O上,延长BC至点D,使DC=CB.延长DA与⊙O 的另一个交点为E,连接AC,CE.(1)求证:∠B=∠D;(2)若AB=4,BC-AC=2,求CE的长.23.(6分)半径为5的⊙O是锐角三角形ABC的外接圆,AB=AC,连接OB,OC,延长CO交弦AB 于点D,若△OBD是直角三角形,求弦BC的长.24.(8分)如图,在△ABC中,AB=AC,以AB为直径的圆交AC于点D,交BC于点E,延长AE至点F,使EF=AE,连接FB,FC.(1)求证:四边形ABFC是菱形;(2)若AD=7,BE=2,求半圆和菱形ABFC的面积.25.(8分) 如图,四边形APBC 是⊙O 的内接四边形,AB =AC ,点P 是AB ︵的中点,连接PA ,PB ,PC.(1)如图①,若∠BPC =60°,求证:AC =3AP ;(2)如图②,若sin ∠BPC =2425,求tan ∠PAB 的值.参考答案:1-5CDABC 6-10 BCBDC11. 70°12. 50°,130° 13. 4 314. 平行15. 52°16. n17.30°18.45°19. 解:∵四边形ABCD 是圆内接四边形,∴∠EAD =∠DCB.又∵BD ︵=DC ︵,∴∠DAC =∠DCB.∴∠EAD =∠DAC ,∴AD 平分∠EAC20. 证明:连接BD.∵DP ∥AC ,∴∠PDA =∠DAC.∵∠DAC =∠DBC ,∴∠PDA =∠DBC.∵四边形ABCD 是⊙O 的内接四边形,∴∠DAP =∠DCB.∴△PAD ∽△DCB.∴PA ∶DC =AD ∶BC ,即AD·DC =PA·BC21. 解:如图,连接AC.∵BA 平分∠DBE ,∴∠1=∠2.∵∠1=∠CDA ,∠2=∠3,∴∠3=∠CDA. ∴AC =AD =5.∵AE ⊥CB ,∴∠AEC =90°.∴AE =AC 2-CE 2=52-(13)2=2 3.22. 解:(1)∵AB 是⊙O 的直径,∴∠ACB =90°,∴AC ⊥BC.∵CD =CB ,∴AD =AB ,∴∠B =∠D(2)设BC =x ,则AC =x -2.在Rt △ABC 中,AC 2+BC 2=AB 2,∴(x -2)2+x 2=42,解得x 1=1+7,x 2=1-7(舍去).∵∠B =∠E ,∴∠D =∠E ,∴CD =CE.∵CD =CB ,∴CE =CB =1+723. 解:如图①,当∠ODB =90°,即CD ⊥AB 时,可得AD =BD ,∴AC =BC.又∵AB =AC ,∴△ABC 是等边三角形.∴∠DBO =30°.∵OB =5,∴BD =32OB =532. ∴BC =AB =2BD =5 3. 如图②,当∠DOB =90°时,可得∠BOC =90°,∴△BOC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BC =2OB =5 2.综上所述,弦BC 的长为53或5224. (1)证明:∵AB 是直径,∴∠AEB =90°,∴AE ⊥BC ,∵AB =AC ,∴BE =CE ,∵AE =EF ,∴四边形ABFC 是平行四边形,∵AC =AB ,∴四边形ABFC 是菱形(2)解:设CD =x.连接BD.∵AB 是直径,∴∠ADB =∠BDC =90°,∴AB 2-AD 2=CB 2-CD 2,∴(7+x)2-72=42-x 2,解得x =1或x =-8(舍弃),∴AC =8,BD =82-72=15,∴S 菱形ABFC =815,S 半圆=12·π·42=8π 25. 解:(1)∵BC ︵=BC ︵,∴∠BAC =∠BPC =60°,又∵AB =AC ,∴△ABC 为等边三角形,∴∠ACB =60°,∵点P 是弧AB 的中点,∴∠ACP =30°,又∠APC =∠ABC =60°,∴∠PAC =90°,在Rt △PAC 中,∠ACP =30°,∴AC =3AP(2)如图,连接AO 并延长交PC 于点E ,交BC 于点F ,过点E 作EG ⊥AC 于点G ,连接OC. ∵AB =AC ,∴AF ⊥BC ,BF =CF.∵点P 是AB ︵的中点,∴∠ACP =∠PCB ,∴EG =EF.∵∠BPC =∠FOC ,∴sin ∠FOC =sin ∠BPC =2425. 设FC =24a ,则OC =OA =25a.∴OF =7a ,AF =32a ,在Rt △AFC 中,AC 2=AF 2+FC 2,∴AC =40a ,在Rt △AGE 和Rt △AFC 中,sin ∠FAC =EG AE =FC AC, ∴EG 32a -EG =24a 40a,∴EG =12a. ∴tan ∠PAB =tan ∠PCB =EF CF =12a 24a =12。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图1新北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总结第一章 直角三角形边的关系一.锐角三角函数1.正切:定义:在Rt△ABC 中,锐角∠A 的对边与邻边的比叫做∠A 的正切,记作tanA ,即;的邻边的对边A A A ∠∠=tan ①tanA 是一个完整的符号,它表示∠A 的正切,记号里习惯省去角的符号“∠”;②tanA 没有单位,它表示一个比值,即直角三角形中∠A 的对边与邻边的比;③tanA 不表示“tan”乘以“A”;④初中阶段,我们只学习直角三角形中,∠A 是锐角的正切;⑤tanA 的值越大,梯子越陡,∠A 越大;∠A 越大,梯子越陡,tanA 的值越大。

2.正弦:定义:在Rt△ABC 中,锐角∠A 的对边与斜边的比叫做∠A 的正弦,记作sinA ,即;斜边的对边A A ∠=sin 3.余弦:定义:在Rt△ABC 中,锐角∠A 的邻边与斜边的比叫做∠A 的余弦,记作cosA ,即;斜边的邻边A A ∠=cos 锐角A 的正弦、余弦和正切都是∠A 的三角函数当锐角A 变化时,相应的正弦、余弦和正切之也随之变化。

二.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30 º45 º60 ºsinα212223h三.三角函数的计算1. 仰角:当从低处观测高处的目标时,视线与水平线所成的锐角称为仰角2. 俯角:当从高处观测低处的目标时,视线与水平线所成的锐角称为俯角3.规律:利用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表,可以看出,(1)当角度在0°~90°间变化时,正弦值、正切值随着角度的增大(或减小)而增大(或减小);余弦值随着角度的增大(或减小)而减小(或增大)。

(2)0≤sinα≤1,0≤cosα≤1。

4.坡度:如图2,坡面与水平面的夹角叫做坡角坡角的正切称为坡度 (或坡比)。

用字母i 表示,即A lh i tan ==5.方位角:从某点的指北方向按顺时针转到目标方向的水平角,叫做方位角。

如图3,OA 、OB 、OC 的方位角分别为45°、135°、225°。

6.方向角:指北或指南方向线与目标方向线所成的小于90°的水平角,叫做方向角。

如图4,OA 、OB 、OC 、OD 的方向角分别是;北偏东30°,南偏东45°(东南方向)、南偏西为60°,北偏西60°。

7.同角的三角函数间的关系:cosα232221tanα3313①互余关系sinA=cos(90°-A)、cosA=sin(90°-A )②平方关系:③商数关系:8.解直角三角形:在直角三角形中,除直角外,一共有五个元素,即三条边和二个锐角。

由直角三角形中除直角外的已知元素,求出所有未知元素的过程,叫做解直角三角形(须知一条边)。

9.直角三角形变焦关系:在△ABC 中,∠C 为直角,∠A、∠B、∠C 所对的边分别为a 、b 、c ,则有(1)三边之间的关系:a 2+b 2=c 2;(2)两锐角的关系:∠A+∠B=90°;(3)边与角之间的关系:;cot ,tan ,cos ,sin a b A b a A c b A ca A ====;cot ,tan ,cos ,sin ba B ab Bc a B c b B ====(4)面积公式:(h c 为C 边上的高); c ch ab 2121S ==∆(5)直角三角形的内切圆半径2c b a r -+= (6)直角三角形的外接圆半径c R 21=10.三角函数的应用 教材第18页11.利用三角函数测高 教材第22页第二章 二次函数1.概念:一般地,若两个变量x ,y 之间对应关系可以表示成(、b 、c c bx ax y ++=2a 是常数,≠0)的形式,则称y 是x 的二次函数。

自变量x 的取值范围是全体实数。

在a 写二次函数的关系式时,一定要寻找两个变量之间的等量关系,列出相应的函数关系式,并确定自变量的取值范围。

2. 图像性质:(1)二次函数y =ax 2的图象:是一条顶点在原点且关于y 轴对称的抛物线。

是二次函数的特例,此时常数b=c=0.)0(2≠=a ax y c bx ax y ++=2(2)抛物线的描述:开口方向、对称性、y 随x 的变化情况、抛物线的最高(或最低)点、抛物线与x 轴的交点。

①函数的取值范围是全体实数;②抛物线的顶点在(0,0),对称轴是y 轴(或称直线x =0)。

③当a >0时,抛物线开口向上,并且向上方无限伸展。

当a <0时,抛物线开口向下,并且向下方无限伸展。

④函数的增减性:A 、当a >0时 ⎩⎨⎧≥≤.,0;,0增大而增大随时增大而减小随时x y x x y x B 、当a <0时⎩⎨⎧≥≤.,0;,0增大而减小随时增大而增大随时x y x x y x ⑤当|a |越大,抛物线开口越小;当|a |越小,抛物线的开口越大。

⑥最大值或最小值:当a >0,且x =0时函数有最小值,最小值是0;当a <0,且x =0时函数有最大值,最大值是0。

(3)二次函数的图象:是一条顶点在y 轴上且与y 轴对称的抛物线,二次函c ax y +=2数的图象中,a 的符号决定抛物线的开口方向,|a|决定抛物线的开口程度大c ax y +=2小,c 决定抛物线的顶点位置,即抛物线位置的高低。

(4)二次函数的图象:是以直线为对称轴,顶点坐标为c bx ax y ++=2a b x 2-=(,)的抛物线。

(开口方向和大小由a 来决定)a b 2-ab ac 442-|a|的越大,抛物线的开口程度越小,越靠近对称轴y 轴,y 随x 增长(或下降)速度越快;|a|的越小,抛物线的开口程度越大,越远离对称轴y 轴,y 随x 增长(或下降)速度越慢。

(5)二次函数的图象与y =ax 2的图象的关系:c bx ax y ++=2 的图象可以由y =ax 2的图象平移得到:(利用顶点坐标)c bx ax y ++=2(6)二次函数的图象:是以直线x=h 为对称轴,顶点坐标为(h ,k )的k h x a y +-=2)(抛物线。

(开口方向和大小由a 来决定)(7)二次函数的性质:c bx ax y ++=2二次函数配方成则抛物线的c bx ax y ++=2a b ac a b x a y 44)2(22-++=①对称轴:x= ab 2-②顶点坐标:(,)ab 2-a b ac 442-③增减性:若a>0,当x<时,y 随x 的增大而减小;当x>时,y 随x 的增大而a b 2-ab 2-增大。

若a<0,则当x<时,y 随x 的增大而增大;当x>时,y 随x 的增大a b 2-ab 2-而减小。

④最值:若a>0,则当x=时,;若a<0,则当x=时,a b 2-a b ac y 442-=最小ab 2-ab ac y 442-=最大3.确定二次函数的表达式:(待定系数法)(1)一般式:cbx ax y ++=2(2)顶点式:kh x a y +-=2)((2)交点式:y=a(x-x 1)(x-x 2)4.二次函数的应用:教材第46页 几何方面教材第48页 应用题5.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1)二次函数的图象(抛物线)与x 轴的两个交点的横坐标x 1,x 2是对应c bx ax y ++=2一二次方程的两个实数根02=++c bx ax (2)抛物线与x 轴的交点情况可以由对应的一元二次方程的根的判别式判定:>0 <===> 抛物线与x 轴有2个交点;ac b 42- =0 <===> 抛物线与x 轴有1个交点;ac b 42- <0 <===> 抛物线与x 轴有0个交点(无交点);ac b 42-(3)当>0时,设抛物线与x 轴的两个交点为A 、B ,则这两个点之间的距离:ac b 42-化简后即为: 这就是抛物线与x 轴的两交点之间的距离)04(||4||22>--=ac b a ac b AB 公式。

第三章 圆1.圆的定义:描述性定义:在一个平面内,线段OA 绕它固定的一个端点O 旋转一周,另一个端点A 随之旋转所形成的圆形叫做圆;固定的端点O 叫做圆心;线段OA 叫做半径;以点O 为圆心的圆,记作⊙O,读作“圆O”集合性定义:圆是平面内到定点距离等于定长的点的集合。

其中定点叫做圆心,定长叫做圆的半径,圆心定圆的位置,半径定圆的大小,圆心和半径确定的圆叫做定圆。

对圆的定义的理解:①圆是一条封闭曲线,不是圆面;②圆由两个条件唯一确定:一是圆心(即定点),二是半径(即定长)。

2.点与圆的位置关系及其数量特征:如果圆的半径为r,点到圆心的距离为d,则①点在圆上 <===> d=r;②点在圆内 <===> d<r;③点在圆外 <===> d>r.其中点在圆上的数量特征是重点,它可用来证明若干个点共圆,方法就是证明这几个点与一个定点、的距离相等。

3. 圆的对称性:(1) 与圆相关的概念:①弦和直径:弦:连接圆上任意两点的线段叫做弦。

直径:经过圆心的弦叫做直径。

②弧、半圆、优弧、劣弧:弧:圆上任意两点间的部分叫做圆弧,简称弧,用符号“⌒”表示,以CD为端点的弧记为“”,读作“圆弧CD”或“弧CD”。

半圆:直径的两个端点分圆成两条弧,每一条弧叫做半圆。

优弧:大于半圆的弧叫做优弧。

劣弧:小于半圆的弧叫做劣弧。

(为了区别优弧和劣弧,优弧用三个字母表示。

)③弓形:弦及所对的弧组成的图形叫做弓形。

④同心圆:圆心相同,半径不等的两个圆叫做同心圆。

⑤等圆:能够完全重合的两个圆叫做等圆,半径相等的两个圆是等圆。

⑥等弧:在同圆或等圆中,能够互相重合的弧叫做等弧。

⑦圆心角:顶点在圆心的角叫做圆心角.⑧弦心距:从圆心到弦的距离叫做弦心距.(2). 圆是轴对称图形,直径所在的直线是它的对称轴,圆有无数条对称轴。

圆是中心对称图形,对称中心为圆心。

定理:在同圆或等圆中,相等的圆心角所对的弧相等、所对的弦相等、所对的弦心距相等。

推论: 在同圆或等圆中,如果两个圆心角、两条弧、两条弦或两条弦的弦心距中有一组量相等,那么它们所对应的其余各组量都分别相等.4.垂径定理:垂直于弦的直径平分这条弦,并且平分弦所对的两条弧。

推论:平分一般弦(不是直径)的直径垂直于弦,并且平分弦所对的两条弧。

说明:根据垂径定理与推论可知对于一个圆和一条直线来说,如果具备:①过圆心;②垂直于弦;③平分弦;④平分弦所对的优弧;⑤平分弦所对的劣弧。

上述五个条件中的任何两个条件都可推出其他三个结论。

5.圆周角和圆心角的关系:(1)圆周角::顶点在圆上,并且两边都与圆相交的角,叫做圆周角.(2)圆周角定理:圆周角的度数等于它所对弧上的的圆心角度数的一半.推论1: 同弧或等弧所对的圆周角相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