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师大版九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总结

合集下载

九年级华师大版数学知识点

九年级华师大版数学知识点

九年级华师大版数学知识点详解九年级数学学科是中学数学学科的重要阶段之一,学生将进一步巩固和拓展初中数学的基础知识,并学习一些高中数学的初步内容。

下面将重点介绍九年级华师大版数学的主要知识点,帮助同学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些内容。

一、代数运算代数运算是数学学科中非常重要的一个部分,它涉及到数字和符号的组合及其运算规则。

在九年级的代数运算中,包括乘法法则、因式分解、代数式的展开与因式分解等内容。

其中,乘法法则是代数运算的基础,学生需要熟练掌握乘法法则,并能够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而因式分解则是将一个多项式拆分成几个较简单的乘积的过程,也是九年级代数运算的重点之一。

二、平面几何在九年级华师大版数学中,平面几何是一个重要的内容。

它主要包括三角形、平行线、相似形和勾股定理等知识点。

在学习这些知识点时,同学们需要了解三角形的定义和性质,并能够应用到解决实际问题中。

平行线的学习中,需要掌握平行线的定义以及平行线的性质,例如平行线间的角和、平行线的判定方法等。

相似形是指形状相似但大小不同的两个图形,学生需要学习相似形的定义、性质以及相似比的计算方法。

勾股定理是解决直角三角形问题的重要定理,同学们需要了解勾股定理的定义和证明过程,并能够熟练应用到解题中。

三、数列与函数数列是由一列数字按照一定规律排列而成的一组数,数列中的每个数字称为项。

在九年级华师大版数学中,学生需要学习数列的概念、性质以及求解数列的问题。

在数列的学习中,同学们需要了解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的定义,并能够计算其通项、前n项和等差(比)等相关内容。

函数是数学中的一种基本概念,是将一个数集的每个元素都对应到另一个数集中的元素的关系。

在九年级数学中,学生将进一步学习函数的概念以及函数的性质和运算。

此外,同学们还需要学习函数的图像、函数关系的表示和函数的应用等内容。

四、概率与统计概率与统计是应用数学的重要分支,它涉及到随机事件和数据的收集与分析。

在九年级华师大版数学中,学生将学习概率的基本概念和性质,以及概率的计算方法和应用。

华东师大版初三数学下册二次函数单元知识点总结

华东师大版初三数学下册二次函数单元知识点总结

华东师大版初三数学下册二次函数单元知识点
总结
一般式y=ax2+bx+c(其中a,b,c为常数,且a 0)中含有三个待定的系数a ,b ,c.求二次函数的一般式时,必须要有三个独立的定量条件。

初中频道为大家整理了二次函数单元知识点,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一、二次函数
二次函数的概念:
一般地,y=ax^2+bx+c(a,b,c为常数,a 0),则称y为x的二次函数。

二次函数的结构特征:
一般地,y=ax^2+bx+c,
⑴等号左边是函数,右边是关于自变量x的二次式,x的最高次数是2.
⑵a,b,c是常数,
二、二次函数的图象与性质
一般地,自变量x和因变量y之间存在如下关系:
函数图像
y=ax^2+bx+c
(a,b,c为常数,a 0,且a决定函数的开口方向,a 0时,开口方向向上,a 0时,开口方向向下,IaI还可以决定开口大小,IaI越大开口就越小,IaI越小开口就越大.) 则称y为x的二次函数。

二次函数表达式的右边通常为二次三项式。

三、实践与探索
1、任务型教学重在沟通信息,不强调语言形式。

2、任务型教学重在解决某些问题。

3、任务型教学是老师设置的活动。

4、任务型教学重在如何完成任务。

5、任务型教学评价的标准看任务完成的情况。

二次函数单元知识点的全部内容就是这些,不知道大家是否已经都掌握了呢?预祝大家可以更好的学习,取得优异的成绩。

2020学年数学九年级下册第28章样本与总体

2020学年数学九年级下册第28章样本与总体

例1 老师布置给每个小组一个任务,用抽样调 查的方法估计全班同学的平均身高.坐在教室最 后面的小胖为了争速度,立即就近向他周围的 三个同学作调查,计算出他们四个人的平均身 高后就举手向老师示意已经完成任务了.
分析:因为小胖他们四个坐在教室最后面,所以他们的 身高平均数就会大于整个班级的身高平均数,这样的 样本就不具有代表性了.
智力比武
1、 北京市海淀区教育网开通了网上学校,某校九(5) 班班主任为了了解学生上网学习时间,对本班40名学生上 网学习时间进行调查.
(1)如果只用这40名学生这一天上网学习时间作为样本 去推断该校九年级全体学生该天上网学习时间,这样的样 本是否具有代表性?
(2)如果把这40名学生这一天上网学习时间作为 样本去推断该班全体学生全年上网学习时间,这 样的样本是否具有代表性?
例:如人口普查中,当考察我国人口年龄构成时,总体 就是所有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并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 内常住的人口的年龄,个体就是符合这条件的每一个公民 的年龄,符合这一条件的所有北京市有公民的年龄就是一 个样本。
普查是通过调查总体的方式来收集数据的,抽样调查 是通过调查样本的方式来收集数据的。
例1 妈妈为了知道饼熟了没有,从刚出锅的饼上切下一 小块尝尝,如果这一小块熟了,那么可以估计整张饼熟 了。
从中选取一些炮弹进行发射实验,以考察这一批炮弹
的杀伤半径。
抽样调查
以上的例子都不适宜做普查,而适宜做抽样调查。
• 例5 下列调查,哪些适宜做普查?哪些适宜做抽样调查?
• (1)了解一批灯泡的使用寿命;
(1)抽样调查 (2)抽样调查
• (2)了解2010年全国婴儿出生率;
• (3)新华书店为了做好开学课本的发行工作,需了解

华师大版九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总结

华师大版九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总结

华师大版九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总结第二十六章 二次函数一、二次函数概念:1、二次函数的概念:一般地,形如2y ax bx c =++(a b c ,,是常数,0a ≠)的函数,叫做二次函数。

这里需要强调:和一元二次方程类似,二次项系数0a ≠,而b c ,可以为零。

二次函数的定义域是全体实数。

2、二次函数2y ax bx c =++的结构特征:⑴ 等号左边是函数,右边是关于自变量x 的二次式,x 的最高次数是2。

⑵ a b c ,,是常数,a 是二次项系数,b 是一次项系数,c 是常数项。

二、二次函数的基本形式1. 二次函数基本形式:2y ax =的性质:a 的绝对值越大,抛物线的开口越小。

2. 2y ax c =+的性质:3. ()2y a x h =-的性质:4. ()2y a x h k =-+的性质:三、二次函数图象的平移 1. 平移步骤:方法一:⑴ 将抛物线解析式转化成顶点式()2y a x h k =-+,确定其顶点坐标()h k ,; ⑵ 保持抛物线2y ax =的形状不变,将其顶点平移到()h k ,处,具体平移方法如下:【或左(h <0)】向右(h >0)【或左(h 平移|k|个单位2. 平移规律在原有函数的基础上“h 值正右移,负左移;k 值正上移,负下移”。

概括成八个字“左加右减,上加下减”。

方法二:⑴c bx ax y ++=2沿y 轴平移:向上(下)平移m 个单位,c bx ax y ++=2变成m c bx ax y +++=2(或m c bx ax y -++=2)⑵c bx ax y ++=2沿轴平移:向左(右)平移m 个单位,c bx ax y ++=2变成c m x b m x a y ++++=)()(2(或c m x b m x a y +-+-=)()(2)四、二次函数()2y a x h k =-+与2y ax bx c =++的比较从解析式上看,()2y a x h k =-+与2y ax bx c =++是两种不同的表达形式,后者通过配方可以得到前者,即22424b ac b y a x a a -⎛⎫=++⎪⎝⎭,其中2424b ac b h k a a -=-=,。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九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总结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九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总结

华师大版九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总结第二十六章二次函数一、二次函数概念:1、二次函数的概念:一般地,形如2=++(a b cy ax bx c,,是常数,0a≠)的函数,叫做二次函数。

这里需要强调:和一元二次方程类似,二次项系数0a≠,而b c,可以为零。

二次函数的定义域是全体实数。

2、二次函数2=++的结构特征:y ax bx c⑴等号左边是函数,右边是关于自变量x的二次式,x的最高次数是2。

⑵a b c,,是常数,a是二次项系数,b是一次项系数,c是常数项。

二、二次函数的基本形式1. 二次函数基本形式:2=的性质:a 的绝对值越大,抛物线的开口越小。

y ax2. 2=+的性质:y ax c Array3. ()2=-的性质:y a x h4. ()2y a x h k=-+的性质:三、二次函数图象的平移 1. 平移步骤:方法一:⑴ 将抛物线解析式转化成顶点式()2y a x h k=-+,确定其顶点坐标()h k ,;⑵ 保持抛物线2y ax =的形状不变,将其顶点平移到()h k ,处,具体平移方法如下:【或左(h <0)】向右(h >0)【或左(h 平移|k|个单位2. 平移规律在原有函数的基础上“h 值正右移,负左移;k 值正上移,负下移”。

概括成八个字“左加右减,上加下减”。

方法二:⑴c bx ax y ++=2沿y 轴平移:向上(下)平移m 个单位,c bx ax y ++=2变成m c bx ax y +++=2(或m c bx ax y -++=2)⑵c bx ax y ++=2沿轴平移:向左(右)平移m 个单位,c bx ax y ++=2变成c m x b m x a y ++++=)()(2(或c m x b m x a y +-+-=)()(2)四、二次函数()2y a x h k=-+与2y ax bx c =++的比较从解析式上看,()2y a x h k=-+与2y ax bx c =++是两种不同的表达形式,后者通过配方可以得到前者,即22424b ac b y a x a a -⎛⎫=++⎪⎝⎭,其中2424b ac b h k a a-=-=,。

华师大版九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总结教学文案

华师大版九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总结教学文案

华师大版九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总结华师大版九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总结第二十六章二次函数一、二次函数概念:1、二次函数的概念:一般地,形如2=++(a b cy ax bx c,,是常数,0a≠)的函数,叫做二次函数。

这里需要强调:和一元二次方程类似,二次项系数0,可以为零。

二次函数的定义a≠,而b c域是全体实数。

2、二次函数2=++的结构特征:y ax bx c⑴等号左边是函数,右边是关于自变量x的二次式,x的最高次数是2。

⑵a b c,,是常数,a是二次项系数,b是一次项系数,c是常数项。

二、二次函数的基本形式1. 二次函数基本形式:2y ax=的性质:a 的绝对值越大,抛物线的开口越小。

Array 2. 2y ax c=+的性质:3. ()2y a x h =-的性质:4. ()2y a x h k =-+的性质:三、二次函数图象的平移1. 平移步骤:方法一:⑴ 将抛物线解析式转化成顶点式()2y a x h k =-+,确定其顶点坐标()h k ,;⑵ 保持抛物线2y ax =的形状不变,将其顶点平移到()h k ,处,具体平移方法如下:【或左(h <0)】向右(h >0)【或左(h 平移|k|个单位2. 平移规律在原有函数的基础上“h 值正右移,负左移;k 值正上移,负下移”。

概括成八个字“左加右减,上加下减”。

方法二:⑴c bx ax y ++=2沿y 轴平移:向上(下)平移m 个单位,c bx ax y ++=2变成m c bx ax y +++=2(或m c bx ax y -++=2)⑵c bx ax y ++=2沿轴平移:向左(右)平移m 个单位,c bx ax y ++=2变成c m x b m x a y ++++=)()(2(或c m x b m x a y +-+-=)()(2)四、二次函数()2y a x h k =-+与2y ax bx c =++的比较从解析式上看,()2y a x h k =-+与2y ax bx c =++是两种不同的表达形式,后者通过配方可以得到前者,即22424b ac b y a x a a -⎛⎫=++ ⎪⎝⎭,其中2424b ac b h k a a -=-=,。

华师大版九年级下册数学重点整理

华师大版九年级下册数学重点整理

华师大版九年级下册数学重点整理第一章:有理数的运算
- 有理数的加减法
- 有理数的乘除法
- 有理数的混合运算
- 有理数的绝对值
第二章:平方根与立方根
- 平方根的概念与性质
- 平方根的运算
- 立方根的概念与性质
- 立方根的运算
第三章:代数式的加减
- 代数式的加减运算
- 多项式的加减运算
- 简单的代数方程
第四章:一次函数与一次方程
- 一次函数的性质与图像
- 一次函数的斜率与截距
- 一次方程的解
- 实际问题中的一次方程
第五章:图形的平移、翻折与旋转
- 平移变换
- 翻折变换
- 旋转变换
第六章:几何体的表面积和体积
- 立体图形的表面积
- 立体图形的体积
- 空间几何体的投影
第七章:数据的收集与整理
- 调查与统计
- 数据的整理与显示
- 数据的分析与解读
第八章:概率与统计
- 随机事件与样本空间
- 事件的概率
- 统计图表的制作和分析
以上是华师大版九年级下册数学的重点整理,通过学习这些知识,你将能够更好地理解与应用数学的基本概念和运算方法。

加油!。

华东师范大学九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总结

华东师范大学九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总结

华师大版九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总结第二十六章二次函数一、二次函数概念:1、二次函数的概念:一般地,形如2=++(a b cy ax bx c,,是常数,0a≠)的函数,叫做二次函数。

这里需要强调:和一元二次方程类似,二次项系数0a≠,而b c,可以为零。

二次函数的定义域是全体实数。

2、二次函数2=++的结构特征:y ax bx c⑴等号左边是函数,右边是关于自变量x的二次式,x的最高次数是2。

⑵a b c,,是常数,a是二次项系数,b是一次项系数,c是常数项。

二、二次函数的基本形式1. 二次函数基本形式:2=的性质:a 的绝对值越大,抛物线的开口越小。

y ax2. 2=+的性质:y ax c Array3. ()2=-的性质:y a x h4. ()2y a x h k=-+的性质:三、二次函数图象的平移 1. 平移步骤:方法一:⑴ 将抛物线解析式转化成顶点式()2y a x h k=-+,确定其顶点坐标()h k ,;⑵ 保持抛物线2y ax =的形状不变,将其顶点平移到()h k ,处,具体平移方法如下:【或左(h <0)】向右(h >0)【或左(h 平移|k|个单位2. 平移规律在原有函数的基础上“h 值正右移,负左移;k 值正上移,负下移”。

概括成八个字“左加右减,上加下减”。

方法二:⑴c bx ax y ++=2沿y 轴平移:向上(下)平移m 个单位,c bx ax y ++=2变成m c bx ax y +++=2(或m c bx ax y -++=2)⑵c bx ax y ++=2沿轴平移:向左(右)平移m 个单位,c bx ax y ++=2变成c m x b m x a y ++++=)()(2(或c m x b m x a y +-+-=)()(2)四、二次函数()2y a x h k=-+与2y ax bx c =++的比较从解析式上看,()2y a x h k=-+与2y ax bx c =++是两种不同的表达形式,后者通过配方可以得到前者,即22424b ac b y a x a a -⎛⎫=++⎪⎝⎭,其中2424b ac b h k a a-=-=,。

九年级下册数学华师大版电子课本

九年级下册数学华师大版电子课本

九年级下册数学华师大版电子课本
一、数的基本概念
1. 数是用来表示物体的多少或次序的符号。

2. 数的分类:自然数、整数、分数、有理数、无理数和混合数。

3. 数的基本运算:加、减、乘、除。

二、代数式
1. 代数式是由数字、字母和符号组成的表达式。

2. 代数式的项是由乘号分隔的数字、字母和符号的乘积。

3. 代数式的因式分解是把一个多项式拆分成几个乘积的过程。

三、方程
1. 方程是由等号分隔的两边组成的等式,表示两边的值相等。

2. 一元一次方程是一个未知数的一次方程,可以用一元一次
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3. 一元二次方程是一个未知数的二次方程,可以用一元二次
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四、函数
1. 函数是一种特殊的数学关系,它把一个变量的值映射到另一个变量的值。

2. 函数的图像是把函数的定义域上的点映射到函数值域上的点的图形。

3. 函数的导数是函数变化率的量化,可以用来分析函数的性质。

华东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下册第27章:圆专题复习:应用扇形面积公式求阴影部分的面积(含答案)

华东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下册第27章:圆专题复习:应用扇形面积公式求阴影部分的面积(含答案)

华东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下册第27章圆专题复习:应用扇形面积公式求阴影部分的面积一、选择题1.如图,AB是⊙O的直径,弦CD⊥AB,∠BCD=30°,CD=43,则S阴影=(B)A.2πB.83π C.43π D.38π2.如图所示,边长为a的正方形中阴影部分的面积为(A)A.a2-π(a2)2 B.a2-πa2C.a2-πaD.a2-2πa3.如图,半圆O的直径AE=8,点B,C,D均在半圆上,若AB=BC,CD=DE,连结OB,OD,则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为(B)A.2πB.4πC.8πD.16π4.如图,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8,分别以正方形的三边为直径在正方形内部作半圆,则阴影部分的面积之和是(A)A.32B.2πC.10π+2D.8π+15.如图,两个小正方形的边长都是1,以A 为圆心,AD 为半径作弧交BC 于点G ,则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为(A)A.π3B.2π3C.π6D.π26.如图,B ,E 是以AD 为直径的半圆O 的三等分点,BE ︵的长为23π,∠C =90°,则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为(C)A.π9B.3π9C.332-2π3D.332-3π27.如图,正方形ABCD 内接于⊙O ,⊙O 的半径为2,以点A 为圆心,以AC 长为半径画弧交AB 的延长线于点E ,交AD 的延长线于点F ,则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为(A)A.4π-4B.4π-8C.8π-4D.8π-8二、填空题8.如图,某校教学楼有一花坛,花坛由六边形ABCDEF 和6个半径为1米、圆心分别在六边形ABCDEF 的顶点上的⊙A ,⊙B ,⊙C ,⊙D ,⊙E ,⊙F 组合而成.现要在阴影部分种植月季,则种植月季面积之和为2π平方米.9.如图,菱形OACD 的边长为2 cm ,以点O 为圆心,OA 长为半径的AD ︵经过点C ,作CE ⊥OD ,垂足为E ,则阴影部分的面积为(23π-2)cm 2.10.如图,AC ⊥BC ,AC =BC =2,以BC 为直径作半圆,圆心为O ,以点C 为圆心,BC 为半径作AB ︵,过点O 作AC 的平行线交两弧于点D ,E ,则阴影部分的面积是512π-211.如图,△ABC 是等边三角形,AB =2,分别以A ,B ,C 为圆心,2为半径作弧,则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是12.如图,在△ABC 中,∠ACB =90°,AC =BC =2,将△ABC 绕AC 的中点D 逆时针旋转90°得到△A ′B ′C ′,其中点B 的运动路径为BB ′︵,则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为54π-32.13.如图,将半径为6的圆形纸片分别沿AB ,BC 折叠,若AB ︵和BC ︵折后都经过圆心O ,则阴影部分的面积是12π.(结果保留π)14.如图,在△ABC 中,CA =CB ,∠ACB =90°,AB =4,点D 为AB 的中点,以点D 为圆心作圆,半圆恰好经过三角形的直角顶点C ,以点D 为顶点,作90°的∠EDF ,与半圆交于点E ,F ,则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是π-2.三、解答题15.如图,在△ABC中,BC=4,以点A为圆心,2为半径的⊙A与BC相切于点D,交AB于点E,交AC于点F,点P是⊙A上的一点,且∠EPF=40°,求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结果保留π).解:连结AD,∵⊙A与BC相切于点D,∴AD⊥BC,且AD=2.∵∠EPF=40°,∴∠EAF=80°.∴S阴影=S△ABC-S扇形EAF=12BC·AD-80π×22360=4-89π.16.如图,四边形ABCD是边长为1的正方形,分别以A,B为圆心,1为半径画弧,求阴影部分面积.解:连结AE,BE,则AB=AE=BE=1,∴△ABE是等边三角形. ∴∠ABE=∠BAE=60°,∠DAE=30°.∴S扇形BAE =60×π×12360=π6,S扇形ADE =30×π×12360=π12,S△ABE =12×1×32=34.∴S阴影=2[S扇形ADE-(S扇形BAE-S△ABE)]=2[π12-(π6-34)]=32-π6.17.如图,已知等边△ABC内接于⊙O,BD为内接正十二边形的一边,CD=5 2 cm,求⊙O的半径R.解:连结OB,OC,OD,∵等边△ABC内接于⊙O,BD为内接正十二边形的一边,∴∠BOC=13×360°=120°,∠BOD=112×360°=30°.∴∠COD=∠BOC-∠BOD=90°. ∵OC=OD,∴∠OCD=45°.∴OC=CD·cos45°=52×22=5(cm),即⊙O的半径R=5 cm.18.如图,在△ABC中,AB=4,AC=2,BC=23,以BC为直径的半圆交AB于点D,以A为圆心,AC为半径的扇形交AB于点E.(1)以BC为直径的圆与AC所在的直线有何位置关系?请说明理由;(2)求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结果可保留根号和π).解:(1)相切.理由:∵22+(23)2=16=42,∴AC2+BC2=AB2.∴∠ACB=90°.∴以BC为直径的圆与AC所在的直线相切.(2)∵在Rt△ABC中,cosA=ACAB=12,∴∠A=60°.∴S阴影=S半圆-(S△ABC-S扇形ACE)=12×π×(232)2-(12×2×23-60360×π×22) =13π6-2 3.。

华师大版初中数学知识点总结

华师大版初中数学知识点总结

华师大版初中数学知识点总结
初中数学(华师大版)知识点总结:
一、代数:
1、定义:代数是学习数的一个重要分支,通过讨论各种各样的数量
的静态变化,记号法,定义,性质,运算,解决实际问题的技术,来把数
学研究的内容概括为一个整体。

2、术语:代数术语包括:变量、常数、基本运算、表达式、方程和
不等式、根、函数、因式和因子、和、积、分式、幂和指数、比率、比值、百分数、数列和级数、立体几何体等。

3、类型:代数中常见的几种题型有:简单方程组、一元二次方程、
分式、幂指数与根式、比值等。

4、思想:代数是通过思维推理,综合运用符号表达式、数学公式和
算法,来解决问题和实践领域中的应用问题。

二、几何:
1、定义:几何是以形体的几何特性,以及相关的空间几何关系来研
究实物形状、大小和位置的数学学科。

2、类型:几何问题可以分为:图形结构类、运动类、测量类和计算
类问题。

3、概念:常见的几何性质和概念有:
(1)图形的属性:角、平行线、平行四边形、锐角三角形等;
(2)图形大小关系:直角和锐角三角形、正方形等;
(3)空间图形关系:棱和面、相交、相切等;。

华师大版九年级下册数学同步习题全册复习课件

华师大版九年级下册数学同步习题全册复习课件
九年级下册(华师版)数学
名师指导
九年级下册(华师版)数学
名师指导
九年级下册(华师版)数学
名师指导
九年级下册(华师版)数学
名师指导
九年级下册(华师版)数学
名师指导
九年级下册(华师版)数学
名师指导
九年级下册(华师版)数学
名师指导
九年级下册(华师版)数学
名师指导
1
名师指导
九年级下册(华师版)数学
名师指导
九年级下册(华师版)数学
名师指导
九年级下册(华师版)数学
名师指导
九年级下册(华师版)数学
名师指导
九年级下册(华师版)数学
名师指导
九年级下册(华师版)数学
名师指导
九年级下册(华师版)数学
名师指导
九年级下册(华师版)数学
九年级下册(华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版)数学
名师指导
九年级下册(华师版)数学
名师指导
九年级下册(华师版)数学
名师指导
九年级下册(华师版)数学
名师指导
九年级下册(华师版)数学
名师指导
九年级下册(华师版)数学
名师指导
九年级下册(华师版)数学
名师指导
九年级下册(华师版)数学
名师指导
九年级下册(华师版)数学
名师指导
九年级下册(华师版)数学
名师指导
九年级下册(华师版)数学
名师指导

华师大版数学九年级下册27.4《正多边形和圆》说课稿

华师大版数学九年级下册27.4《正多边形和圆》说课稿

华师大版数学九年级下册27.4《正多边形和圆》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正多边形和圆》这一节内容是华师大版数学九年级下册第27.4节。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了解并掌握正多边形的定义、性质以及与圆的关系,能够运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在教材中,这一节内容是继学习了圆的相关知识后展开的,为学生提供了进一步研究圆的性质和应用的机会。

教材通过引入正多边形的概念,引导学生探索正多边形与圆的关系,从而加深对圆的理解。

二. 学情分析在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几何知识基础,对圆的概念和性质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正多边形与圆的关系,他们可能还没有明确的认知。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需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通过引导他们观察、思考、交流和探索,帮助他们建立起正多边形与圆之间的联系,提高他们的空间想象力。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理解正多边形的定义和性质,能够运用正多边形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掌握正多边形与圆的关系,能够运用这一关系解决相关问题。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思考、交流和探索,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提高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他们勇于探索、积极思考的科学精神。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正多边形的定义和性质,正多边形与圆的关系。

2.教学难点:正多边形与圆的关系的运用。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在教学过程中,我将采用讲授法、引导发现法、交流讨论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积极思考。

同时,利用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等教学手段,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正多边形与圆的关系,提高教学效果。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复习圆的相关知识,引导学生回顾圆的性质和应用,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探究正多边形的定义和性质:让学生观察实物模型,引导学生发现正多边形的特点,进而总结出正多边形的定义和性质。

3.探索正多边形与圆的关系:让学生通过观察、思考、交流,发现正多边形与圆之间的联系,引导学生总结出正多边形与圆的关系。

华师大版九年级数学知识点

华师大版九年级数学知识点

华师大版九年级数学知识点第22章 二次根式1.二次根式)0(≥a a 表示非负数a 的算术平方根,也就是说,)0(≥a a 是一个非负数,它的平方等于a ,即有:(1))0(0≥≥a a(2)())0(2≥=a a a形如)0(≥a a 的式子叫做二次根式。

二次根式的性质:⎩⎨⎧<-≥=)0()0(2a a a a a2.二次根式的乘法 :两个二次根式相乘,将它们的被开方数相乘。

)0,0(≥≥=⋅b a ab b a3.积的算术平方根:积的算术平方根,等于各因式算术平方根的积(主要用于二次根式的化简))0,0(≥≥⋅=b a b a ab4.二次根式的除法:两个二次根式相除,将它们的被开方数相除。

)0,0(>≥=b a baba 1. 商的算术平方根:商的算术平方根,等于各因式算术平方根的商(主要用于分母有理化,就是使分母中不含有二次根式,并且二次根式中不含有分母))0,0(>≥=b a ba ba2. 最简二次根式:被开方数中不含分母或分母中不含二次根式且被开方数中所有因式的幂的指数都小于28.二次根式化简主要包括两方面(1)如果被开方数中含有分母,通常可利用分式的基本性质将分母配成完全平方,再“开方”出来 (2)如果被开方数中含有完全平方的因式(或因数),可利用积的算术平方根的性质,将它“开方”出来9.同类二次根式:像33与32-, a 3、 a 2-与 a 4这样的几个二次根式,称为同类二次根式。

二次根式的加减,先把各个二次根式化简,再将同类二次根式合并。

第23章 一元二次方程1.一元二次方程只含有一个未知数,并且未知数的最高次数是2,这样的整式方程叫做一元二次方程。

一般形式:c b a c bx ax ,,(02=++是已知数,)0≠a 。

其中c b a ,,分别叫做二次项的系数,一次项的系数,常数项。

2.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1)直接开平方法 (2)因式分解法(3)配方法(4)公式法 ()042422≥--±-=ac b aacb b x 3.根的判别式,ac b 42-=∆当0>∆时,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根。

华师大版初中数学知识点总结

华师大版初中数学知识点总结

华师大版初中数学知识点总结
一、基本运算
1.加减乘除的计算
2.带分数与假分数的计算
3.整数的加减乘除
二、数表达式与代数运算
1.代数式的基本概念
2.同类项与合并同类项
3.一元一次方程及其解法
4.一元一次不等式及其解法
5.一元一次方程组及其解法
三、平面图形
1.点、线、面的基本概念
2.四边形的性质与分类
3.三角形的性质与分类
4.直角三角形及其性质
5.平面直角坐标系
6.圆的性质与相关计算
四、空间图形
1.立体图形的基本概念
2.立体图形的展开图与图形变换
3.直角坐标系中点与向量的运算
4.空间图形的投影与相关计算
五、数据与统计
1.数据的收集与整理
2.数据的图表表示与分析
3.概率与统计
六、函数与方程
1.函数的概念与性质
2.一元一次函数与相关计算
3.一元二次函数与相关计算
4.一元一次不等式与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
七、数的综合应用
1.数字运用与推理
2.运算的应用问题
3.算数平方根与应用
4.核数问题
5.等速变化问题
以上是华师大版初中数学的主要知识点总结。

华师大版初中数学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通过各种实例和题目来帮助学生理解和应用知识。

掌握了这些知识点,学生将能够更好地应对数学考试,并能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华师大版九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总结第二十六章 二次函数一、二次函数概念:1、二次函数的概念:一般地,形如2y ax bx c =++(a b c ,,是常数,0a ≠)的函数,叫做二次函数。

这里需要强调:和一元二次方程类似,二次项系数0a ≠,而b c ,可以为零。

二次函数的定义域是全体实数。

2、二次函数2y ax bx c =++的结构特征:⑴ 等号左边是函数,右边是关于自变量x 的二次式,x 的最高次数是2。

⑵ a b c ,,是常数,a 是二次项系数,b 是一次项系数,c 是常数项。

二、二次函数的基本形式1. 二次函数基本形式:2y ax =的性质:a 的绝对值越大,抛物线的开口越小。

2. 2y ax c =+的性质:3. ()2y a x h =-的性质:4. ()2y a x h k =-+的性质:三、二次函数图象的平移 1. 平移步骤:方法一:⑴ 将抛物线解析式转化成顶点式()2y a x h k =-+,确定其顶点坐标()h k ,; ⑵ 保持抛物线2y ax =的形状不变,将其顶点平移到()h k ,处,具体平移方法如下:【或左(h <0)】向右(h >0)【或左(h 平移|k|个单位2. 平移规律在原有函数的基础上“h 值正右移,负左移;k 值正上移,负下移”。

概括成八个字“左加右减,上加下减”。

方法二:⑴c bx ax y ++=2沿y 轴平移:向上(下)平移m 个单位,c bx ax y ++=2变成m c bx ax y +++=2(或m c bx ax y -++=2)⑵c bx ax y ++=2沿轴平移:向左(右)平移m 个单位,c bx ax y ++=2变成c m x b m x a y ++++=)()(2(或c m x b m x a y +-+-=)()(2)四、二次函数()2y a x h k =-+与2y ax bx c =++的比较从解析式上看,()2y a x h k =-+与2y ax bx c =++是两种不同的表达形式,后者通过配方可以得到前者,即22424b ac b y a x a a -⎛⎫=++⎪⎝⎭,其中2424b ac b h k a a -=-=,。

五、二次函数2y ax bx c =++图象的画法五点绘图法:利用配方法将二次函数2y ax bx c =++化为顶点式2()y a x h k =-+,确定其开口方向、对称轴及顶点坐标,然后在对称轴两侧,左右对称地描点画图.一般我们选取的五点为:顶点、与y 轴的交点()0c ,、以及()0c ,关于对称轴对称的点()2h c ,、与x 轴的交点()10x ,,()20x ,(若与x 轴没有交点,则取两组关于对称轴对称的点).画草图时应抓住以下几点:开口方向,对称轴,顶点,与x 轴的交点,与y 轴的交点. 六、二次函数2y ax bx c =++的性质1. 当0a >时,抛物线开口向上,对称轴为2bx a =-,顶点坐标为2424b ac b a a ⎛⎫-- ⎪⎝⎭,。

当2b x a <-时,y 随x 的增大而减小;当2b x a >-时,y 随x 的增大而增大;当2bx a=-时,y 有最小值244ac b a-。

2. 当0a <时,抛物线开口向下,对称轴为2b x a =-,顶点坐标为2424b ac b a a ⎛⎫-- ⎪⎝⎭,。

当2bx a <-时,y 随x 的增大而增大;当2b x a >-时,y 随x 的增大而减小;当2bx a=-时,y 有最大值244ac b a -。

七、二次函数解析式的表示方法1. 一般式:2y ax bx c =++(a ,b ,c 为常数,0a ≠);2. 顶点式:2()y a x h k =-+(a ,h ,k 为常数,0a ≠);3. 两根式:12()()y a x x x x =--(0a ≠,1x ,2x 是抛物线与x 轴两交点的横坐标).注意:任何二次函数的解析式都可以化成一般式或顶点式,但并非所有的二次函数都可以写成交点式,只有抛物线与x 轴有交点,即240b ac -≥时,抛物线的解析式才可以用交点式表示。

二次函数解析式的这三种形式可以互化.八、二次函数的图象与各项系数之间的关系 1. 二次项系数a二次函数2y ax bx c =++中,a 作为二次项系数,显然0a ≠。

⑴ 当0a >时,抛物线开口向上,a 的值越大,开口越小,反之a 的值越小,开口越大;⑵ 当0a <时,抛物线开口向下,a 的值越小,开口越小,反之a 的值越大,开口越大。

总结起来,a 决定了抛物线开口的大小和方向,a 的正负决定开口方向,a 的大小决定开口的大小。

2. 一次项系数b在二次项系数a 确定的前提下,b 决定了抛物线的对称轴。

⑴ 在0a >的前提下,当0b >时,02ba-<,即抛物线的对称轴在y 轴左侧; 当0b =时,02ba-=,即抛物线的对称轴就是y 轴; 当0b <时,02ba->,即抛物线对称轴在y 轴的右侧。

⑵ 在0a <的前提下,结论刚好与上述相反,即 当0b >时,02ba->,即抛物线的对称轴在y 轴右侧; 当0b =时,02ba-=,即抛物线的对称轴就是y 轴; 当0b <时,02ba-<,即抛物线对称轴在y 轴的左侧。

总结起来,在a 确定的前提下,b 决定了抛物线对称轴的位置。

ab 的符号的判定:对称轴abx 2-=在y 轴左边则0>ab ,在y 轴的右侧则0<ab ,概括的说就是“左同右异” 总结: 3. 常数项c⑴ 当0c >时,抛物线与y 轴的交点在x 轴上方,即抛物线与y 轴交点的纵坐标为正; ⑵ 当0c =时,抛物线与y 轴的交点为坐标原点,即抛物线与y 轴交点的纵坐标为0; ⑶ 当0c <时,抛物线与y 轴的交点在x 轴下方,即抛物线与y 轴交点的纵坐标为负。

总结起来,c 决定了抛物线与y 轴交点的位置。

总之,只要a b c ,,都确定,那么这条抛物线就是唯一确定的。

二次函数解析式的确定:根据已知条件确定二次函数解析式,通常利用待定系数法。

用待定系数法求二次函数的解析式必须根据题目的特点,选择适当的形式,才能使解题简便。

一般来说,有如下几种情况:1. 已知抛物线上三点的坐标,一般选用一般式;2. 已知抛物线顶点或对称轴或最大(小)值,一般选用顶点式;3. 已知抛物线与x 轴的两个交点的横坐标,一般选用两根式;4. 已知抛物线上纵坐标相同的两点,常选用顶点式。

九、二次函数图象的对称二次函数图象的对称一般有五种情况,可以用一般式或顶点式表达 1. 关于x 轴对称2y ax bx c =++关于x 轴对称后,得到的解析式是2y ax bx c =---;()2y a x h k =-+关于x 轴对称后,得到的解析式是()2y a x h k =---;2. 关于y 轴对称2y ax bx c =++关于y 轴对称后,得到的解析式是2y ax bx c =-+;()2y a x h k =-+关于y 轴对称后,得到的解析式是()2y a x h k =++;3. 关于原点对称2y ax bx c =++关于原点对称后,得到的解析式是2y ax bx c =-+-; ()2y a x h k =-+关于原点对称后,得到的解析式是()2y a x h k =-+-; 4. 关于顶点对称(即:抛物线绕顶点旋转180°)2y ax bx c =++关于顶点对称后,得到的解析式是222b y ax bx c a=--+-;()2y a x h k =-+关于顶点对称后,得到的解析式是()2y a x h k =--+。

5. 关于点()m n ,对称 ()2y a x h k =-+关于点()m n ,对称后,得到的解析式是()222y a x h m n k =-+-+-根据对称的性质,显然无论作何种对称变换,抛物线的形状一定不会发生变化,因此a 永远不变。

求抛物线的对称抛物线的表达式时,可以依据题意或方便运算的原则,选择合适的形式,习惯上是先确定原抛物线(或表达式已知的抛物线)的顶点坐标及开口方向,再确定其对称抛物线的顶点坐标及开口方向,然后再写出其对称抛物线的表达式。

十、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1. 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的关系(二次函数与x 轴交点情况):一元二次方程20ax bx c ++=是二次函数2y ax bx c =++当函数值0y =时的特殊情况. 图象与x 轴的交点个数:① 当240b ac ∆=->时,图象与x 轴交于两点()()1200A x B x ,,,12()x x ≠,其中的12x x ,是一元二次方程()200ax bx c a ++=≠的两根。

这两点间的距离21AB x x =-=.② 当0∆=时,图象与x 轴只有一个交点; ③ 当0∆<时,图象与x 轴没有交点.1' 当0a >时,图象落在x 轴的上方,无论x 为任何实数,都有0y >; 2'当0a <时,图象落在x 轴的下方,无论x 为任何实数,都有0y <。

2. 抛物线2y ax bx c =++的图象与y 轴一定相交,交点坐标为(0,)c ;3. 二次函数常用解题方法总结:⑴ 求二次函数的图象与x 轴的交点坐标,需转化为一元二次方程;⑵ 求二次函数的最大(小)值需要利用配方法将二次函数由一般式转化为顶点式;⑶ 根据图象的位置判断二次函数2y ax bx c =++中a ,b ,c 的符号,或由二次函数中a ,b ,c 的符号判断图象的位置,要数形结合;⑷ 二次函数的图象关于对称轴对称,可利用这一性质,求和已知一点对称的点坐标,或已知与x 轴的一个交点坐标,可由对称性求出另一个交点坐标.⑸ 与二次函数有关的还有二次三项式,二次三项式2(0)ax bx c a ++≠本身就是所含字母x 的二次函数;下面以0a >时为例,揭示二次函数、二次三项式和一元二次方程之间的内在联系:二次函数图像参考:2-32y=-2x 22y=3(x+4)22y=3x 2y=-2(x-3)2十一、函数的应用二次函数应用⎧⎪⎨⎪⎩刹车距离何时获得最大利润最大面积是多少第二十七章:《圆》一、知识回顾圆的周长: C=2πr或C=πd、圆的面积:S=πr²圆环面积计算方法:S=πR²-πr²或S=π(R²-r²)(R是大圆半径,r是小圆半径)二、知识要点一、圆的概念集合形式的概念: 1、圆可以看作是到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的点的集合;2、圆的外部:可以看作是到定点的距离大于定长的点的集合;3、圆的内部:可以看作是到定点的距离小于定长的点的集合轨迹形式的概念:1、圆:到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的点的轨迹就是以定点为圆心,定长为半径的圆;固定的端点O为圆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