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标准的内涵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贵州师范大学

研究生作业(论文)专用封面

作业(论文)题目:浅析课程标准对教育改革的影响

课程名称:中学历史教材与课程改革研究

任课教师姓名:李元鹏(老师)

研究生姓名:刘小淋

学号: 4201320000068 年级: 2013级

专业:学科教学(历史)

学院(部、所)历史与政治学院

任课教师评分:

年月日

浅析课程标准对教育改革的影响

摘要:随着我国基础教育的不断改革,《国家基础课程改革指导纲要》已经初步形成,将制定国家统一的课程标准与框架。课程标准框架是《国家基础课程改革指导纲要》的具体体现,也是教材编写、教师教学、学生学习与课程管理的重要依据。

关键词:课程标准新课程高中历史教材书教育改革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我国进行了一系列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探究和实验,在基础教育理念、目标、方法和具体实施步骤等方面进行了不断的更新和变革。我国教育部在2001年颁布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标志着我国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已经全面启动。教育部于2003年4月再次颁布了《不同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以下简称《课程标准》),这是一份纲领性文件,也是高中历史教科书编写的依据。指出“严格以《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为依据,切实有效地实现历史课程在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课程目标;根据教育部普通高中课程计划规定的课时数编写历史教科书;教科书呈现方式应多样性,为师生创造性的教与学,留有充分的空间,有利于学生的探究性学习;历史教科书的编写要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要为对历史学习有兴趣的学生的进一步发展提供条件;克服专业化和成人化倾向,增强可持续性,适应高中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认知水平。”课程标准提出对教材的编写提供了个方向跟准则,也对历史教材编写提供更多空间,使得我们更好的审视历史教材的可行性和合理性。

近年来进行了一系列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探究和实验,在基础教育理念、目标、方法和具体实施步骤等方面进行了不断的更新和变革,力求使基础教育更好的发挥其功能,为社会的发展提供高素质的人才。教科书是科学之本,是师生进行教学活动最主要的材料和依据。它集中、具体地体现着教育目标,直接关系着人才培养的规格和水平,因而受到高度重视,成为各国教育发展的突破口。历史教科书是学生获取历史学科知识的有效载体,历史教科书的编写可以说是中学历史教育中的重要环节。课程标准不同于以往的教学大纲,它只提出教学内容和的框架,而不再是具体的知识点的规定,更没有像教学大纲那样,对教学内容概述线索、陈述结论。课程标准的核心是课程目标,其内容标准不是硬性的罗列学生

学习的具体内容,而是以这些知识反映进而支持课程目标。钟启泉先生说:“由于没有像教学大纲那样固有的内容要点,以课程标准作为教材编写的基础才有可能真正实现教科书风格的多样化,避免教科书的雷同和‘克隆’现象。课程彼岸准为教材编写和教师教学留下了一定的创造空间,因此它对教材的编写,教师教学和学业评价的影响是间接的、指导性、编写指导思想以及各自知识储备的不同,使得四个版本的高中历史教科书更呈现多样化,内容体系在形式和内容上都存在一定的差异性。”

历史学是一门科学,历史教科书的知识结构体系和内容的选择应该是具有科学性的。也就是说,历史教科书知识和内容的选择应该建立在科学的、扎实的史学研究的基础之上。历史教科书是将前代和当代历史研究积累起来,把最重要的成果按教育教学的要求以通俗易懂的方式传递给历史学习者,史学研究对历史教科书的内容是有重要影响的,任何没有经过史学研究的历史现象都不应该写入教科书当中。同时,历史教科书的编写也应该与时俱进,努力做到并积极而稳重地汲取史学研究的新成果以充实和更新历史教科书内容,是历史教科书编写必须遵循的一条原则。值得注意的是,随着普通高中课程改革的进行,2004年初审通过了的普通高中历史教科书共有四个版本,分别是岳麓版、人民版、人教版、大象版。四种版本高中历史教材它们都是根据《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进行编排的。

从20世纪80年代起,现代化理论、文明史观、全球史观、整体史观等诸多理论引入中国近代史的研究,历史学与人文社会科学诸学科交叉研究扩展了近代史的内容。史学研究典范的转换,多学科交叉研究,新的学术成果不断涌现,挑战了传统的史学观点和中学历史教材。

“课程标准”并不是一个新的词汇,有关它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清末,在各级学堂都有相关程度的体现。对于现行理解中的课程标准,笔者认为现代的“课程标准”内涵应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一)“课程标准”主要是对学生在经过某一学段之后学习结果的行为描述,而不是对教学内容的具体规定(大纲或教科书);(二)“课程标准”是国家(有些国家是地方)制定的某一学段的共同的、统一的基本要求,而不是最高要求;(三)学生学习行为结果的描述是可理解的、可达到的、可评估的,而不是模糊

不清的、可望不可即的;(四)“课程标准”隐含着教师不是教科书的执行者,而是教学方案(课程)的开发者,即教师是“用教科书教,而不是教教科书”;(五)“课程标准”的范围应该涉及作为一个完整个体发展的三个领域:认知、情感与动作技能,而不仅仅是知识方面的要求。

“课程标准”与“教学大纲”相比,发生了质的变化。这种变化直接影响了我国教育改革理念的变化,更对第二轮的课程改革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一、对教学结构的影响

多年来,我国中小学实施的是单一学科课程,突出表现为学术性课程为主,适应地方的课程、对学生生活教育的课程薄弱,课程科目过多,课时总量偏高;课程内容强调对知识的掌握,对技能的培育和情感的培养等方面较少,知识更多是强调较少;对课程的内容和课程结构强调的过少。实施新课程标准以后,这种状况将有一定程度的改观。课程标准规定的是学习领域,是对学习结果的描述,因而学习某一领域,得到某一结果很难通过单一的学科课程实现;课程标准更加重视各种单项能力训练,同时也强调综合运用的能力,综合能力的协调发展,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对教材的影响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我国实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改革了不合理的教科书制度,变“一纲一本”形式的国定制为“一纲多本”甚至“多纲多本”形式的审定制。我们中学历史教科书的编写和使用也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我国中学历史教科书的编写和使用也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

当前,我国正在大力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高中历史课程作为其中的重要环节,改革的观念越发的深入人心。改革的难度与力度之大堪称是史无前例的,新高中历史教科书内容体系的变化是最直接的。首先,教科书采用中外合编专题史内容体系,成为新课程高中历史教科书的一大亮点:其次,人教版、岳麓版、人民版、大象版四个版本高中历史教科书同时使用的局面,使我国高中历史教科书的编写与使用首次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多样化;最后基于同一课程标准下编写的教科书在内容体系方面既有共性又有差异性,且存在许多不足之处。这些都需要很多学者进行研究。

变“教本”为“教本”与“学本”有机统一的科学教材观。“教本”与“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