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经济学课后名词解释及简答题汇总精讲

合集下载

西方经济学题库答案名词解释

西方经济学题库答案名词解释

西方经济学题库答案整理名词解释部分1、需求:需求是指消费者在一定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下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商品的数量.经济学意义上的需求是指既有购买欲望又有购买能力的有效需求.一般而言,消费者对商品的需求量与其价格成反方向运动.消费者消费商品的数量不仅取决于该商品的价格,也受到相关商品的价格、消费者的收入、消费者的偏好和消费者对商品价格的预期等因素的影响.2、供给:商品的供给是指生产者在一定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下愿意而且能够提供出售的商品的数量.一般来说,商品的价格越高,生产者提供的产量就越大,反之,则提供的产量越小.一种商品的供给量不仅取决于该商品的价格,也受到生产该商品的成本、生产的技术水平,相关商品的价格和生产者对未来的预期等因素的影响.3、均衡价格:使得供给量恰好等于需求量时的市场价格水平.在市场上,由于供给和需求力量的相互作用,市场价格趋向于均衡价格.如果市场价格高于均衡价格,则市场上出现超额供给,超额供给使市场价格趋于下降;反之,如果市场价格低于均衡价格,则市场上出现超额需求,超额需求使市场价格趋于上升直至均衡价格.因此,市场竞争使市场稳定于均衡价格.4、需求弹性:需求价格弹性的简称.它表示在一定时期内一种商品的需求量的相对变动对于该商品的价格的相对变动的反应程度.需求弹性的大小通常用弹性系数来表示,需求弹性系数等于商品需求量的变动率与价格变动率之比.依照于所考察的需求曲线上区间范围的不同,需求弹性可分为需求弧弹性和需求点弹性.5、边际效用:效用分为总效用和边际效用.总效用是指消费者在一定时间内从一定数量的商品的消费中所得到的效用量的总和.边际效用是消费者在一定时间内增加一单位商品的消费所得到的效用量的增量.边际效用量的大小在消费者的决策中具有重要作用.6、消费者均衡:消费者的效用达到最大并且不再变的一种状态.基数效用论的消费者均衡是消费者在既定收入约束下实现效用函数值最大,实现均衡的条件是消费者购买的每种商品的边际效用与其价格之比相等.即:MU1/P1=MU2/P2…MUn/Pn=λ.其中,λ为货币的边际效用.在序数效用理论条件下,当无差异曲线与预算约束线相切时消费者处于均衡状态.条件是RCS12=P1/P2.消费者均衡是建立在消费者收入和商品价格等都给定的基础上的.当消费者收入或商品价格等等发生变动时,消费者均衡也随之变动.7、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基数效用论的一个重要假定.其主要内容是:在一定时间内,在其他商品的消费数量保持不变的条件下,随着消费者对某种商品消费量的增加,消费者从该商品连续增加的每一消费单位中所得到的效用增量即边际效用是递减的.8、预算约束线:序数效用论者用来分析消费者行为的理论工具之一.表示消费者进行消费决策的预算约束条件,它是指在消费者收入和商品价格既定条件下,消费者全部收入所能购买到的各种商品的不同数量的组合.预算约束线方程为:P1X1+P2X2+…+P3X3=M.在只消费X1和X2两种商品时,预算约束线的斜率为-P1/P2,其位置取决于两种商品的价格及收入水平.预算线上的点和预算约束线以内的点都表示消费者的收入所允许的消费数量,而预算约束线以外的点,消费者则不可能达到.9、无差异曲线:序数效用论者用来分析消费者行为的重要理论工具之一.无差异曲线表示消费者偏好相同的两种商品的不同数量组合.这些不同的商品数量组合的效用水平对消费者是无差异的.无差异曲线具有以下特点:1具有负斜率;2位置越高的无差异曲线表示的效用水平越高;3任意两条无差异曲线在同一坐标平面上不能相交;4无差异曲线凸向原点;5无差异曲线凸向原点是由边际替代率递减规律决定的.10、商品的边际替代率:在无差异曲线上不同的两种商品的数量组合中,两种商品之间是可以相互替代的,由此可以得到商品的边际替代率的概念;在维持效用水平不变的前提下,消费者增加一单位的某种商品的消费时所需放弃的另一种商品的消费数量.以RCS表示商品的边际替代率,则商品1对商品2的边际替代率公式为:RCS12=-X2/X1无差异曲线上任何一点的替代率等于无差异曲线在该点的斜率的相反数,RCS一般具有递减的趋势.11、价格消费曲线:在收入和其他商品价格不变的条件下,与某一种商品的不同价格水平相联系的预算约束线和无差异曲线相切的消费者效用最大化的均衡点的轨迹,即是价格消费曲线.13: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一种商品价格变动所引起的该商品需求量变动的总效应可以被分解为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两个部分,即总效应=替代效应+收入效应.其中,由商品的价格变动所引起的实际收入水平变动,进而由实际收入水平变动所引起的商品需求量的变动,为收入效应.由商品的价格变动引起的商品相对价格变动进而由商品的相对价格所引起的商品需求量的变动,为替代效应.收入效应表示消费者的效用水平发生变化,替代效应则不改变消费者的效用水平.14、吉芬物品:以英国经济学家吉芬的名字命名的一种特殊商品,随着价格的上升市场对它的需求量增加.其需求曲线向右上方倾斜.对于这种违反需求规律的商品,经济学家用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来加以解释.吉芬物品是一种特殊的低档物品.作为低档物品,吉芬物品的替代效应与价格成反方向变动,收入效应则与价格成同方向的变动.吉芬物品的特殊性就在于:它的收入效应的作用很大,以至于超过替代效应的作用,从而使总效应与价格成同方向的变动.这是吉芬物品的需求曲线呈现出向右上方倾斜的特殊形状的原因.15、生产函数:在特定的时间范围内和既定的生产技术水平下,一定的生产要素数量组合与其所能生产的最大产量之间的关系.生产函数反映了一个生产过程的生产要素投入与产出之间的技术关系,它与生产者所选择的生产技术有直接的关系,并随生产技术水平的变动而变动.16、边际产量:在技术和其他投入要素不变的情况下,每增加一个单位可变投入要素所得到的总产量的增加量.用公式表示为MPL=TP/L,其中MPL为要素L的边际产量,TP和L分别为总产量的增量和要素L增量.17、等产量曲线:等产量曲线是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条件下生产同一产量的两种生产要素投入量的各种不同组合的轨迹.与无差异曲线相似,等产量曲线与坐标原点的距离的大小表示产量水平的高低,离原点越远的等产量曲线代表的产量水平越高.同一坐标平面上的任意两条等产量曲线不相交,等产量曲线是凸向原点的.18、边际收益递减规律:指在短期生产过程中,在其他条件不变如技术水平不变的前提下,增加某种生产要素的投入,当该生产要素投入数量增加到一定程度以后,增加一单位该要素所带来的产量增加量是递减的,技术水平和其他生产要素的投入数量保持不变是边际收益递减规律成立的前提条件.19、生产要素最优组合:它是指在要素价格不变,在存在两种以上可变生产要素的生产中即长期中,生产者在其成本既定时使用产量最大或在其产量既定时使成本最小时所需要=w/r使用L和K这两种生产使用的种生产要素最优组合.生产要素最优组合的条件是RTSLK要素时的情况20、规模经济:由于生产专业化水平的提高等原因,使企业的单位成本下降,从而形成企业的长期平均成本随着产量的增加而递减的经济.21、向后弯曲的劳动供给曲线:指随着劳动价格即工资率的提高,最初劳动的供给量逐渐增加,但当工资率上升到一定程度之后,劳动供给量反而逐渐减少的情况.劳动的供给是消费者在既定时间的约束条件下对获取收入和消费闲暇之间进行最优配置的结果.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随着工资率的提高,消费者消费闲暇的相对价格提高,因而替代效应的结果是消费者减少闲暇时间的消费.另一方面,工资率提高以产生收入效应;工资率上升意味着劳动时间不变,消费者的收入水平提高.这样消费者会增加所有正常商品包括闲暇的消费.如果替代效应小于收入效应,则闲暇需求量随其价格的上升而上升.这就意味着劳动供给曲线向后弯曲.22、帕累托最优状态:又称作经济效率,指对于一种特定的配置而言,当不存在任何变动,使得再配置可以在不影响他人福利状况的条件下改善某些人的福利状况,则称原有的配置处于帕累托最优状态.根据这一标准,如果既定的资源配置状态的改变使得至少有一个人的善变好,而没有使任何人的善变坏,则后者相对于前者,资源配置状态得到了改善,社会福利得到了增进.23、私人成本:私人成本就是私人行为者所承担的成本.社会成本是一项经济活动给社会带来的总成本.当存在着外在性时,私人成本与社会成本是不相等的.一般来说,当存在消极的外在性时,社会成本大于私人成本.24、国内生产总值:国内生产总值GDP被定义为经济社会即一国或一地区在一定期间内运用生产要素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物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这一定义含有如下几个方面的意思:1GDP是一个市场价值的概念.各种最终产品的价值都是用货币加以衡量的,即用这些最终产品的单位价格乘以产量获得的.2GDP是测度的是最终产品的价值,中间产品价值不计入GDP.3GDP是一定期间内往往为一年年生产而不是所售卖掉的最终产品价值.4GDP是计算期内如2005年生产的最终产品的价值,因而是流量而不是存量.5GDP是一国范围内生产的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从而是一个地域性的概念.6GDP一般仅指市场活动导致的价值.家务劳动、自给自足生产等非市场活动不计入GDP 中.25、消费函数:凯恩斯的消费函数认为,社会的总消费支出主要取决于总收入水平.26、线性消费函数:凯恩斯的消费函数表示社会总消费与总收入成线性函数关系.以c 代表社会总消费,y代表社会总收入,则有c=α+βy,其中β为边际消费倾向.27、储蓄函数:是指总储蓄与总收入之间的关系.凯恩斯的储蓄函数说明,总储蓄取决于总收入,与总收入同方向变动.储蓄函数可由消费函数推导出来.28、投资乘数:是指收入变化与带来这种变化的投资支出的变化之间的比率.投资乘数是大于1的,且与边际消费倾向有关.29、税收乘数:是指总收入变动带来这种变动的税收变动之间的比率.税收乘数有两种,一种是税率变动对总收入的影响,另一种是税收绝对量变动对总收入的影响.税收乘数为负值,表示总收入随税收增加而减少,随税收减少而增加.30、政府购买乘数:是指收入变动与引起这种变动的政府购买变动之间的比率.政府购买乘数为正值,其值为边际储蓄倾向的倒数.31、投资函数:是指投资与利率之间的关系.可写i=ir.一般地,投资量与利率成反方向变动关系.32、加速数:产出增量与投资之间的关系可称加速数,说明产出变动和投资之间关系的理论称为加速原理.33、IS曲线:是指产品市场达到均衡时,国民收入与利率成反方向变动的关系,这一关系的几何图形即为IS曲线.34、流动偏好:是凯恩斯提出的概念,指人们持有货币的偏好.据称,由于货币是流动性最大的资产,故人们会对货币产生偏好.也称货币需求.35、货币供给:是指一个国家在某一时点上所持有的,不属于政府和银行所有的硬币、纸币和银行存款的总和.36、LM曲线:描述货币市场达到均衡,即货币需求等于货币供给时,国民收入与利率之间存在着同方向变动关系的曲线.37、财政制度的稳定器:是指西方财政制度本身存在的一种会减少各种干扰国民收入冲击的机制,能够在经济繁荣时期自动抑制膨胀,在经济衰退时期自动减轻萧条.39、法定准备率:指中央银行规定的各商业银行和存款机构必须遵守的存款准备金占其存款总额的比例.法定准备率可因银行类型、存款种类、存款期限和数额的不同而有所差异.40、公开市场业务:又称公开市场操作,是指中央银行在金融市场公开买卖有价证券和银行承兑票据,来调节货币和利率的一项业务活动.公开市场业务是目前西方国家中央银行调节货币供应量,实现政策目标中最重要、最常用的工具.41、总需求曲线:表示经济当中的需求总量与价格水平之间关系的曲线.一般地,需求总水平与价格水平呈反向关系.也即总需求曲线是向右下方倾斜的.总需求曲线可以通过IS -LM模型来求得.42、新古典增长模型:新古典模型建立在新古典生产方程体系之上.强调了在一个封闭的没有政府部门的经济中储蓄、人口增长及技术进步对增长的作用,它关注的焦点是经济增长的直接原因.其基本假定是:1经济由一个部门组成,该部门生产一种既可用于投资也可用于消费的商品;2该经济为不存在国际贸易的封闭经济,且政府部门被忽略;3生产的规模报酬不变;4该经济的技术进步、人口增长及资本折旧的速度都由外生因素决定;5社会储蓄函数为S=sY,s为储蓄率.43、资本-产出比:一个社会的资本存量和该社会的总产量或实际国民收入之间,存在着一定的比例,这一比例被称为资本-产出比.如果K代表资本,Y代表产量,则资本-产量比为V=K/Y.这一比率反映了社会经济的技术装备程度.44、储蓄率:储蓄在国民收入中所占有的份额,也就是这个社会的储蓄比例.用公式表示为s=S/Y.45、需求推动的通货膨胀:又称超额需求推动的通货膨胀,是指总需求超过总供给所引起的一般价格水平的持续显着的上涨.46、成本推动的通货膨胀:又称成本通货膨胀或供给通货膨胀,是指在没有超额需求的情况下,由于供给方面成本的提高所引起的一般价格水平持续和显着的上涨.47、完全竞争市场:微观经济学对完全竞争市场作了如下明确的定义:1市场上有无数的买者和卖者.每个消费者或厂商都是市场价格的被动接受者,对市场价格没有任何控制力量.2同一行业中的每一个厂商所生产的产品是完全无差异的.3厂商进入或退出一个行业是完全自由的.4市场中的每一个买者和卖者都掌握与自己的经济决策有关的商品和市场的全部信息.48、寡头垄断市场:寡头市场,是指少数几家厂商控制整个市场的生产和销售的一种市场组织.根据产品特征,寡头市场可以分为纯粹寡头行业和差别寡头行业两种.在纯粹寡头行业中,厂商生产无差别产品,而在差别寡头行业中,厂商生产有差别产品.按厂商的行动方式,寡头市场分为有勾结行为的和独立行动的不同类型.寡头行业被认为是一种较为普通的市场组织.形成寡头市场的主要原因有:生产的规模经济;行业中几家企业对某些基本生产资源的供给的控制;政府扶植和支持.49、厂商利润最大化原则: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厂商应该选择最优的产量,使得最后一单位产品所带来的边际收益等于所付出的边际成本,即MR=MC.50、边际收益:边际收益表示厂商增加一单位产品销售所获得的收入增量.用公式表示为:MRQ=QTRQ/Q,其中MR表示边际收益,TR表示总收益,Q表示产品.。

西方经济学(重点名词解释、简答题)

西方经济学(重点名词解释、简答题)

名词解释:1.需求:一种商品的需求是指消费者在一定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水平下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该商品的数量。

2.供给:一种商品的供给是指生产者在一定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下愿意而且能够提供出售的该种商品的数量。

3.需求量的变动:是指在其他条件不变时,由某商品的价格变动所引起的该商品的需求数量的变动。

4.需求的变动:是指在某商品价格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其他因素变动所引起的该商品的需求数量的变动。

5.效用:是指商品满足人的欲望的能力评价,或者说,效用是指消费者在消费商品时所感受到的满足程度。

6.消费者剩余:是消费者在购买一定数量的某种商品时愿意支付的最高总价格和实际支付的总价格之间的差额。

7.无差异曲线:是用来表示消费者偏好相同的两种商品的所有组合的。

或者说,它是表示能够给消费者带来相同的效用水平或满足程度的两种商品的所有组合的。

8.生产函数:表示在一定时期内,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情况下,生产中所使用的各种生产要素的数量与所能生产的最大产量之间的关系。

9.机会成本:生产一单位的某种商品的机会成本是指生产者所放弃的使用相同的生产要素在其他生产用途中所能得到的最高收入。

10.经济利润:指企业的总收益和总成本之间的差额,简称企业的利润。

11.生产者剩余:指厂商在提供一定数量的某种产品时实际接受的总支付和愿意接受的最小总支付之间的差额。

12.垄断市场:指整个行业中只有惟一的一个厂商的市场组织。

简答题1.边际效用递减规律的内容是:在一定时间内,在其他商品的消费数量保持不变的条件下,随着消费者对某种商品消费量的增加,消费者从该商品连续增加的每一消费单位中所得到的效用增量即边际效用是递减的。

2.无差异曲线具有的三个基本特征:(1).由于通常假定效用函数是连续的,所有,在同一坐标平面上的任何两条无差异曲线之间,可以有无数条无差异曲线。

(2).在同一坐标平面图上的任何两条无差异曲线不会相交。

(3).无差异曲线是凸向原点的。

西方经济学复习要点

西方经济学复习要点

西方经济学复习要点《西方经济学》复习要点(一)名词解释1、垄断市场:指一家厂商完全控制整个市场的商品供给.(或者:垄断市场指的是一种特殊的商品市场结构,在这种市场中,该商品的销售者仅仅只有一个,这个单一的销售者又是该行业内唯一的生产者,而且厂商生产和销售的产品不存在相近的替代品,这个单一的销售者和生产者(垄断者)控制了整个市场。

)2、需求的价格弹性:在西方经济学中,需求的价格弹性是指在一定时期内一种商品的需求量的相对变动对于该商品的价格的变动的反映程度。

它是商品需求量的变动率与价格的变动率之比。

3、不完全竞争市场:指这样一些市场:完全竞争不能保持,因为至少有一个大到足以影响市场价格的买者(或卖者),并因此面对向下倾斜的需求(或供给)曲线.包括各种不完全因素,诸如完全垄断、寡头垄断或垄断竞争等。

不完全竞争市场是相对于完全竞争市场而言的,除完全竞争市场以外的所有的或多或少带有一定垄断因素的市场都被称为不完全竞争市场。

它们是完全垄断市场、寡头垄断市场和垄断竞争市场。

其中,完全垄断市场的垄断程度最高,寡头垄断市场居中,垄断竞争市场最低。

4、供给弹性:供给的价格弹性是指在一定时期内一种商品的供给量的相对变动对于该商品的价格的相对变动的反映程度。

它是商品的供给量的变动率与价格变动率之比。

5、均衡价格:是指一种商品需求与供给相等时的价格,此时该商品的需求量和供给量相等,通称为均衡数量。

6、帕累托最优条件:帕累托最优是指资源分配的一种状态,在不使任何人境况变坏的情况下,不可能再使某些人的处境变好.实现帕累托最优的条件:1、交换的最优条件;2、生产的最优条件;3、交换和生产的最优条件;帕累托最优状态要满足三个条件。

(1)交换的最优条件:对于任意两个消费者来说,任意两种商品的边际替代率相等;(2)生产的最优条件:对于任意两个生产者来说,任意两种商品的边际技术替代率相等;(3)交换和生产的最优条件:任意两种产品的边际替代率与边际转换率相等。

西方经济学名词解释简单论述汇总

西方经济学名词解释简单论述汇总

西方经济学名词解释简单论述汇总1.理性人:是微观经济学理论建立的差不多假设条件,即假设每一个从事经济活动的人差不多上利己的,差不多上以自己最小的经济代价去获得最大的经济利益。

2.经济模型:是用来描述所研究的经济事物的相关经济变量之间相互关系的理论结构。

3.静态分析:是依照既定的外生变量值来求得内生变量值的分析方法。

4.比较静态分析:是研究外生变量变化对内生变量的阻碍方式,以及分析比较不同数值的外生变量下内生变量的不同数值的分析方法。

5.动态分析:是区分变量在时刻上的先后差别,研究不同时点的变量之间的相互关系。

6.实证经济学:研究实际经济体系是如何样运行的,它对经济行为作出有关的假设,依照假设分析和陈述经济行为及其后果,并试图对结论进行检验;7.规范经济学:试图从一定的社会价值判定标准动身,依照这些标准,对一个经济体系的运行进行评判,并进一步说明一个经济体系应当如何样运行,以及为此提出相应的经济政策;8.内生变量:是指经济模型所要决定的变量;9.外生变量:是指由模型以外的因素所决定的已知变量,是模型据以建立的外部条件;10.机会成本:是指生产者所舍弃的使用相同生产要素在其他生产用途中所能获得的最高收入;11.需求:一种商品的需求是指消费者在一定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水平情愿而且能够购买的该商品的数量;12.供给:一种商品的供给是指生产者在一定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水平下情愿而且能够提供出售的该种商品的数量;13.均衡价格:一种商品的均衡价格是指该商品的市场需求量和市场供给量相等时的价格;在均衡价格水平下的相等的供求数量被称为均衡产量;14.供求定理: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形下,需求的变动会引起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的同方向的变动;供给的变动会引起均衡价格的反方向变动,和均衡数量的同方向变动;15.限价:是指对价格的操纵行为,以及由此形成的价格,包括限制价格和支持价格;限制价格是政府规定的某种产品的最高价格,其目的往往是应付通货膨胀或限制一些垄断性专门强的公共事业的价格;支持价格是政府规定的某种产品的最低价格,其目的往往是扶植某些行业的进展。

西方经济学》名词解释、简答参考答案

西方经济学》名词解释、简答参考答案

《西文经济学》练习题参考答案1、稀缺性:是指相对于人类社会的无穷欲望而言,经济物品,或者说生产这些物品所需要的资源总是不足的。

2、选择:就是如何利用既定的资源去生产经济物品,以便更好的满足人类的需要。

它包括“生产什么”、“如何生产”和“为谁生产”三个相关问题。

3、资源配置;是指一定量的资源按某种规则分配到不同产品的生产中,以满足不同的需要。

4、资源利用:就是人类社会如何更好地利用现有的稀缺资源,使之生产出更多物品。

5、西方经济学:是研究在市场经济制度下,稀缺资源配置与利用的科学。

6、微观经济学:以单个经济单位为研究对象,通过研究单个经济单位的经济行为和相应的经济变量的单项数值的决定来说明价格机制如何解决社会资源的配置问题。

7、宏观经济学:以整个国民经济为研究对象,通过研究经济中各有关总量的决定及变动,来说明资源如何才能得到充分利用。

12、存量:是指一定时点上存在地变量的数值。

其数值大小与时间维度相关。

13、流量:是一定时期内发生的变量的数值。

其数值大小与时间维度相关。

14、需求:是指居民户在某一特定时期内,在每一价格水平下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商品量。

15、需求表:就是表明某种商品的价格与需求量之间关系的表。

16、需求曲线:是根据需求表画出的,表示某种商品价格与需求关系的曲线,它向右下方倾斜。

17、需求函数:就是表示影响需求量的因素与需求量之间关系的函数。

需求函数可写为:D=f(a,b,c,d…n),如果只考虑需求量与价格之间的关系,则可写为;D=f(p).18.供给:是指厂商在某一特定时期内,在每一价格水平下愿意而且能够供应的商品量。

19。

供给表:表明某种商品的价格与供给量之间关系的表。

20。

供给曲线:根据供给表画出的,表示某种商品价格与供给量关系的曲线,它由右上方倾斜。

21。

供给函数:就是表示影响供给量的因素与供给量之间关系的函数。

供给函数可定为:S=f(a,b,c,d…n),如果只考虑供给量与价格之间的关系,则可写为:S=f(p)。

(完整版)西方经济学课后习题+答案

(完整版)西方经济学课后习题+答案

名词解释(5,15)需求:一种商品的需求是指消费者在一定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水平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该商品的数量。

(需求必须是指消费者既有购买欲望又有购买能力的有效需求)供给:一种商品的供给是指生产者在一定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下愿意而且能够提供出售该种商品的数量。

(需求是指生产者既有出售的愿望又有出售的能力的有效供给)消费者剩余:是消费者在购买一定数量的某种商品时愿意支付的最高总价格和实际支付的总价格之间的差额。

生产者剩余:指厂商在提供一定数量的某种产品时,实际接受的总支付和愿意接受的最小支付之间的差额。

机会成本:是指生产者所放弃的使用相同的生产要素在其他生产用途中所能获得的最高收入。

边际效用:是指消费者在一定时间内增加一单位商品的消费所得到的效用量的增量边际替代率:在维持效用水平不变的前提下,消费者增加一单位某种商品的消费数量时所需要放弃的另一种商品的消费数量,被称为商品的边际替代率。

垄断市场:是指整个行业中只有唯一的一个厂商的市场组织。

(垄断厂商可以控制和操纵市场价格)寡头市场:寡头市场又称为寡头垄断市场。

它是指少数几家厂商控制整个市场的产品生产和销售的这样的一种市场组织。

垄断竞争:垄断竞争市场是这样一种市场组织,一个市场中有许多厂商生产和销售有差别的同种产品。

均衡价格:一种商品的均衡价格是指该种商品的市场需求量和市场供给量相等时的价格。

边际技术替代率:在维持产量不变的条件下,增加一单位某种生产要素的投入量时所减少的另一种要素的投入数量,被称为边际技术替代率。

二、简答(3,16)完全竞争市场形成的条件市场上有大量的买者和卖者(每一个消费者和每一个厂商对市场价格没有任何的控制力量,他们每一个人都只能被动地接受既定的市场价格,他们被称为价格接受者)市场上每一个厂商提供的商品都是完全同质的所有资源具有完全的流动性(这意味着厂商进入或退出一个行业是完全自由的和毫无困难的)信息是完全的(由于每一个买者和卖着都知道既定的市场价格,都按照这一既定的市场价格进行交易,这也就排除了由于信息不畅通而可能导致的一个市场同时按照不同的价格进行交易的情况)无差异曲线形成的特征函数是连续的,有无数条离原点越远的无差异曲线代表的效用水平越高,离远点越近的无差异曲线代表的效用水平越低。

西方经济学知识点

西方经济学知识点

一、名词解释(判断题)1、国内生产总值:(GDP=Gross Domestic Product)是指一个国家(国界范围内)(地理区域名词)所有常驻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所有最终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

GDP是国民经济核算的核心指标,也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总体经济状况重要指标。

生产法:GDP=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固定资产折旧+营业盈余收入法:GDP =工资+利息+利润+租金+间接税和企业转移支付+折旧国内生产净值:在一个国家或地区里,在一定时期内所生产的最终产品和劳务按市场价格计算的净值,及新增加的产值。

按市场价格计算的国内生产净值的简称,等于国内生产总值减去所有常住单位的固定资产折旧。

2、国民收入:国民收入(national income)是指物质生产部门劳动者在一定时期所创造的价值。

从社会总产值中扣除物质消耗后的剩余部分就是国民收入,【国民收入(价值形态)=社会总产值-已消耗生产资料价值】或【国民收入(实物形态)=社会总产品-已消耗生产资料】。

3、个人收入:一个国家所有个人(包括私人非营利机构)在一定时期(通常为一年)内实际得到的可用于个人开支或储蓄的那一部分收入。

个人收入:(Personal Income)指一个国家一年内个人年得到的全部收入。

个人从各种途径所获得的收入的总和,包括工资、租金收入、股利股息及社会福利等所收取得来的收入。

反映了该国个人的实际购买力水平,预示了未来消费者对于商品、服务等需求的变化。

个人收入指标是预测个人的消费能力,未来消费者的购买动向及评估经济情况的好坏的一个有效指标。

4、名义GDP:Nominal GDP)也称货币GDP,是用生产物品和劳务的当年价格计算的全部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

5、均衡产出是和总需求相一致的产出,也就是经济社会的收入正好等于全体居民和企业想要有的支出[1]。

这里的总需求是指整个社会意愿的有效需求,而不是国民经济统计中的现实总需求。

6、边际消费倾向(MPC)是消费曲线的斜率,它的数值通常是大于0而小于1的正数,这表明,消费是随收入增加而相应增加的,但消费增加的幅度低于收入增加的幅度,即边际消费倾向是随着收入的增加而递减的。

西方经济学名词解释

西方经济学名词解释

西经简答题(名词解释)1、需求:经济学上所说的需求是指市场上的消费者在一定时期内,在每一可能价格水平上愿意而且能够购买某种商品的数量。

需求包涵两层含义:一是消费者对于一种商品有购买的愿望;二是消费者具有购买这种商品的能力。

(第一章)2、弹性:弹性描述的是因变量对自变量的反应程度。

(第二章)3、消费者均衡:指的是一个有理性的消费者所采取的均衡购买行为。

消费者实现效用最大化的均衡条件是:如果消费者的货币收入固定不变,消费者从所购买的每一种商品所得到的边际效用与其价格的比例都相同。

(第三章:效用论)4、消费者剩余:消费者购买特定数量的商品愿意支付的价格,和他实际支付的市场价格之间就存在一个差额,这就被称作消费者剩余。

(第三章)5、边际效用:是指消费者从增加一单位物品消费中,获得的总效用的增量。

(第三章)6、无差异曲线:表示能给消费者同等程度的满足的两种商品的不同数量组合点的轨迹。

[特点:1、任意两条无差异曲线都不相交2、离远点越远,无差异曲线代表的序数效用越大3、无差异曲线的斜率为负4、无差异曲线凸向原点。

] (第三章)7、替代效应:指从原来的均衡点a到假想的预算线相对应的均衡点c的移动,即效用水平保持不变时,由价格变化所引起的对商品X的需求量变化。

8、收入效应:由于一种商品价格变动引起消费者实际购买力发生变动,导致消费者对该商品的需求量的改变(以增加购买降价的商品替代价格不变的商品),成为价格变化的替代效应。

9、边际产量递减规律:在一定的技术条件下,在其他投入要素保持不变时,对一种生产要素每次增加相同的数量,最初这种要素的增加会使产量增加,但当它的增加超过一定限度时,增加的产量将要递减,最终会使产量绝对递减。

(第四章生产理论)10、边际技术替代率:是在维持相同产量水平时,减少一种生产要素的数量,与增加另外一种生产数量之比。

11、生产扩展线:随着货币成本的增加,厂商不断寻找新的生产者均衡点,把所有这些点连接起来形成的曲线,叫做生产扩张线。

西方经济学名词解释与问答

西方经济学名词解释与问答

1、实证经济学:不讲价值判断,回答“是什么”的问题(只描述不评价)。

2、规范经济学:以价值判断为基础,回答“应该是什么”的问题(要做好坏的评价)。

3、影响需求的因素:①商品本身的价格②其他相关商品的价格③消费者的收入水平及社会收入分配平等程度④消费者嗜好⑤人口数量与结构的变动⑥政府的消费政策⑦消费者对未来的预期。

4、需求量的变动与需求的变动的不同:需求量的变动是指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商品本身价格变动所引起的需求量的变动。

需求量的变动表现为同一条需求曲线上的移动。

需求的变动是指商品本身价格不变的情况下其他因素变动所引起的需求的变动。

需求的变动表现为需求曲线的平行移动。

二者的区别:a.引起变动的原因不同。

b.图形上的表示不同(点的移动和线的移动)。

5、影响供给的因素:①厂商的目标②商品本身的价格③其他商品的价格④生产技术的变动⑤生产要素的价格⑥政府的政策⑦厂商对未来的预期。

6、均衡价格:指一种商品需求与供给相等时的价格。

均衡价格是在市场上供求双方的竞争过程中自发地形成的。

7、供求定理: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需求变动分别引起均衡价格和数量的同方向变动;供给变动引起均衡价格的反方向的变动,引起均衡数量的同方向的变动。

8、支持价格是政府为了扶植某一行业的生产而规定的该行业产品的最低价格。

限制价格是政府为了限制某些生活必需品的物价上涨而规定的这些产品的最高价格。

9、根据需求弹性理论解释薄利多销和谷贱伤农这两句话的含义。

答:(1)需求富有弹性的商品,其价格与总收益成反方向变动。

“薄利”就是降价,降价能“多销”,“多销”则会增加总收益。

“薄利多销”是指需求富有弹性的商品小幅度降价使需求量较大幅度增加,而引起的总收益的增加。

(2)需求缺乏弹性的商品,其价格与总收益成同方向变动。

谷,即粮食,是生活必需品,需求缺乏弹性,其弹性系数很小,在粮食丰收、粮价下跌时,需求增加得并不多,这样就会使总收益减少,农民受到损失。

西方经济学名词解释

西方经济学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1、需求:一种商品的需求是指消费者在一定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水平愿意而且能过购买的该商品的数量2、供给:一种商品的需求是指生产者在一定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水平愿意而且能过出售的该商品的数量3、均衡价格:一种商品的均衡价格是指该商品的市场需求量和市场供给量相等时的价格。

4、需求的价格弹性:一定时期内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变动对于该商品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5、无差异曲线:用来表示消费者偏好相同的两种商品的组合。

或者说它是表示能够给消费者带来相同的效用水平或满足程度的两种商品的所有组合。

6、效用:消费者在消费商品时感受到的满足程度、7、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在一定时间内,在其他商品的消数量保持不变的条件下,随着消费者对某种商品消费量的增加,消费者从该商品连续增加的每一消费单位中所得到的效用增量即边际效用是递减的。

8、边际替代率:在维持效用水平不变的前提下,消费者增加一单位某种商品的消费数量时所需要放弃的另一种商品的消费数量。

9、消费者剩余:消费者在购买一定数量的某种商品时愿意支付的最高总价和实际支付的总价格之间的差额。

10、生产函数:表示在一定时期内,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情况下,生产中所使用的生产要素的数量与所能生产的最大产量之间的关系.11、机会成本:一般的,生产一单位的某种商品的机会成本是指生产者所放弃的使用相同的生产要素在其他生产用途中所能得到的最高收入.12、边际技术替代率:在维持产量水平不变的条件下,增加一单位某种生产要素的投入量是所减少的另一种要素的投入量.13、恩格尔定律:随收入提高,食物支出在全部支出中所占比例减小14、规模报酬:是指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企业内部各种生产要素按相同比例变化所带来的产量变化.15、国内生产总值:是指在经济社会在一定时期内运用生产要素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物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

16、IS曲线:一条反映利率和收入之间关系的曲线。

这条曲线上任何一点都代表一定的利率和收入的组合,在这些组合下,投资和储蓄都是相等的,即i=s,从而产品市场是均衡的17、LM曲线:在货币市场中,货币供给等于货币需求时收入与利率的各种组合的点的轨迹18、流动性偏好陷阱:当利率极低,人们会认为这种利率不大可能再降,或者说有价证券市场价格不大可能上升而只会跌落时,人们不管有多少货币都愿意持在手中,这种情况被称为“流动偏好陷阱”或“凯恩斯陷阱”。

《西方经济学》名词解释整理汇总

《西方经济学》名词解释整理汇总

《西方经济学》名词解释整理汇总1.绝对优势(Absolute advantage)如果一个国家用一单位资源生产的某种产品比另一个国家多,那么,这个国家在这种产品的生产上与另一国相比就具有绝对优势。

2.逆向选择(Adverse choice)在此状况下,保险公司发现它们的客户中有太大的一部分来自高风险群体。

3.选择成本(Alternative cost)如果以最好的另一种方式使用的某种资源,它所能生产的价值就是选择成本,也可以称之为机会成本。

4.需求的弧弹性( Arc elasticity of demand)如果P1和Q1分别是价格和需求量的初始值,P2 和Q2 为第二组值,那么,弧弹性就等于-(Q1-Q2)(P1+P2)/(P1-P2)(Q1+Q2)5.非对称的信息(Asymmetric information)在某些市场中,每个参与者拥有的信息并不相同。

例如,在旧车市场上,有关旧车质量的信息,卖者通常要比潜在的买者知道得多。

6.平均成本(Average cost)平均成本是总成本除以产量。

也称为平均总成本。

7.平均固定成本( Average fixed cost) 平均固定成本是总固定成本除以产量。

8.平均产品(Average product) 平均产品是总产量除以投入品的数量。

9.平均可变成本(Average variable cost) 平均可变成本是总可变成本除以产量。

10.投资的β(Beta)β度量的是与投资相联的不可分散的风险。

对于一种股票而言,它表示所有现行股票的收益发生变化时,一种股票的收益会如何敏感地变化。

11.债券收益(Bond yield) 债券收益是债券所获得的利率。

12.收支平衡图(Break-even chart)收支平衡图表示一种产品所出售的总数量改变时总收益和总成本是如何变化的。

收支平衡点是为避免损失而必须卖出的最小数量。

13.预算线(Budget line)预算线表示消费者所能购买的商品X和商品Y的数量的全部组合。

西方经济学简答题和名词解释

西方经济学简答题和名词解释

第二章1.影响商品需求、需求量、供给、供给量的因素(简答题)1)影响商品需求的因素:需求函数2)影响商品的需求量的因素: 1.商品自身的价格。

2.消费者的偏好。

3.消费者的收入水平。

4.相关商品的价格。

5.人们对未来的预期。

P213)影响商品供给的因素:供给函数4)影响商品的供给量的因素: 1.商品自身的价格 2.生产要素价格 3.相关商品的价格4.生产者对未来的预期 5.生产的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 6.考查时间的长短P24 2.影响需求价格弹性大小的因素:(简答题)1)商品的可替代性2)商品用途的广泛性3)商品对消费者生活的重要程度4)商品的消费支出在消费者预算总支出中所占的比重5)所考察的消费者调节需求量的时间P493.计算题(类型:给出需求函数、供给函数求均衡价格、均衡数量、点弹性、价格弹性等)例题:P67 1,2,5,7,9注:计算题的答案参考发的那份电子版的课后习题答案呀第三章1.(名词解析)与边际效用相关的名词1)总效用:指消费者在一定时间内从一定数量的商品的消费中所得到的效用量的总和。

2)边际效用:指消费者在一定时间内增加一单位商品的消费所得到的效用量的增量。

3)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在一定时间内,在其他商品的消费数量保持不变的条件下,随着消费者对某种商品消费量的增加,消费者从该商品连续增加的每一消费单位中所得到的效用增量即边际效用是递减的。

P72,P744)消费者剩余:消费者在购买一定数量的某种商品时愿意支付的最高总价格和实际支付的总价格之间的差额。

P805)无差异曲线:用来表示消费者偏好相同的两种商品的所有组合的。

或者说它是表示能够给消费者带来相同的效用水平或满足程度的两种商品的所有组合。

P816)边际替代率:在维持效用水平不变的前提下,消费者增加某一单位某种商品的消费数量时所需要的放弃的另一种商品的消费数量,被称为商品的边际替代率。

P857)边际替代率递减规律:在维持效用水平不变的前提下,随着一种商品的消费数量的连续增加,消费者为得到一单位的这种商品所需要放弃的另一种商品的消费数量是递减的。

西方经济学名词解释

西方经济学名词解释

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考试知识点归纳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考试知识点归纳一、名词解释1.隐成本:厂商本身自己所拥有的且被用于该企业生产过程的那些生产要素的总价格2. 供给量:一定时期内,生产者在某一价格下对商品或劳务的意愿销售量3. 生产者剩余:生产者所获得的收益除去生产所付出的代价所剩余的差额4. 无差异曲线:反映了消费者的偏好,特定一条无差异曲线上的点代表了受消费者同样偏好的所有可能的消费组合5. 交叉价格弹性:着其他条件不变时,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对其他商品价格变化的敏感程度(互补品的需价差价格弹性为负,替代品的需求交叉弹性为正)6. 机会成本:生产者所放弃的使用相同的生产要素在其他生产要途中所能得到的最高收入7. 等成本曲线:在既定的成本和生产要素价格下,生产者刚好够买得起的生产要素可能的组合的轨迹8. 约束线(预算线):在既定价格下,由花费所有收入的消费组合构成的曲线9. 需求收入弹性:指其他条件不变的时候,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对收入变化的敏感程度10. 边际替代率:在维持效用水平不变的前提下,消费者增加一单位某种商品的消费数量时所需要的放弃的另一种商品的数量(他代表了消费者愿意用一种物品交换另一种物品的比率)11. 显成本:厂商在生产要素市场上购买或租用他人所拥有的生产要素的实际支出12. 需求量:一定时期内消费者在某一价格下对商品或劳务的意愿购买量13. 需求价格弹性:衡量其他因素不变时,需求量变化对该商品价格变化的敏感程度14. 消费者剩余(衡量消费者利益的指标):消费者为了获得一定数量的商品而愿意付出的代价与实际花费的代价之间的差额。

(消费者剩余衡量的是消费者从中得到的净收益的多少)15. 等产量曲线:在技术水平的条件下,生产某一特定产量的两种生产要素投入量的组合的轨迹第二章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概述以及有关的基本概念一、名词解释需求:一种商品的需求函数是指消费者在一定时期内各种可能的价格水平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该商品的数量。

西方经济学 名词解释和简答

西方经济学 名词解释和简答

西方经济学名词解释和简答名词解释1.机会成本生产者所放弃的使用相同的生产要素在其他生产途中所能得到的最大的收益就是这种产品的机会成本。

2.需求指消费者在一定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水平下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该商品的数量。

3.供给生产者在一定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下愿意而且能够出售的该种商品的数量。

4.均衡经济事务中有关的变量在一定条件的相互作用下所达到的一种相对静止的状态。

5.均衡价格该种商品的市场需求量和市场供给量相等时的价格。

6.需求量的变动在其他条件不变时,由某商品的价格变动所引起的该种商品需求数量的变动。

7.需求的变动某商品价格不变的条件下,由其他因素变动所引起的该种商品需求数量的变动。

8.消费者剩余消费者在购买一定数量的某种商品时愿意支付的最高价格和实际支付的总价格之间的差额。

9.无差异曲线是用来表示消费者偏好相同的两种商品的所有组合的。

或者说,它是表示能够给消费者带来相同的效用水平或满足程度的两种商品的所有组合的。

10.替代效应,收入效应由商品的价格变动所引起的实际收入水平变动,进而由实际收入水平变动所引起的商品需求量的变动,称为收入效应。

由商品的价格变动所引起的商品相对价格的变动,进而由商品的相对价格变动所引起的商品需求量的变动,称为替代效应。

11.等产量曲线是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条件下生平同一产量的两种生产要素投入量的所有不同组合的轨迹。

12.等成本线是在既定的成本和既定生产要素价格条件下生产者可以购买到的两种生产要素的各种不同数量组合的轨迹。

13.价格歧视是指垄断者在同一时间内对同一成本的产品向不同的购买者收取不同的价格,或是对不同成本的产品向不同的购买者收取相同的价格。

14.四个市场完全竞争市场是指不包含有任何垄断因素且不受任何障碍和干扰的市场机构。

垄断市场是指整个行业中只有唯一的一个厂商的市场组织。

垄断竞争市场是这样的一种市场组织,一个市场中有许多厂商生产和销售有差别的同种商品。

寡头市场又称寡头垄断市场。

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往年名词解释与简答汇总

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往年名词解释与简答汇总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2分,共10分)1、需求变动:在商品价格不变的条件下,由其它因素变动所引起的该商品的需求数量的变动。

2、边际效用:指消费者在一定时间内增加1单位商品的消费中所得到的效用量的增量。

3、交易成本:围绕商品交易所产生的成本,一类交易成本产生于签约时双方面临的偶然因素所带来的损失,二类交易成本是签订契约、以及监督和执行契约所花费的成本。

4、正常利润:指的是厂商对自己所提供的企业家才能的报酬支付。

5、价格歧视:垄断厂商以不同价格销售同一种产品。

1、需求:一种商品的需求是指消费者在一定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水平下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该商品数量。

2、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在一定时期内,在其它商品消费数量保持不变的条件下,随着消费者对某种商品消费量的增加,消费者从该商品连续增加的每一消费单位中所获得效用增量即边际效用是递减的。

3、机会成本:生产者所放弃的使用相同的生产要素在其他生产用途中所能得到的最高收入。

4、等产量曲线: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条件下,生产同一产量的两种要素投入量的所有不同组合的轨迹。

5、生产者剩余:厂商在提供一定数量的某种产品时实际接受的总支付和愿意接受的最小总支付之间的差额。

4、边际技术替代率:在维持产量水平不变的前提下,生产者增加一单位的要素数量时所需要放弃的另一种要素的数量。

1、供给:生产者在一定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下愿意而且能够提供的某种商品的数量。

2、消费者剩余:消费者在购买一定数量的某种产品时,愿意的总价格和实际支付的总价格之间的差额。

3、隐性成本:厂商本身自己所拥有的且被用于该企业生产过程的那些生产要素的总价格。

4、需求交叉弹性:一种商品的价格变化对另一种商品需求量变化的影响程度,需求交叉弹性等于某种商品需求量的相对变化与另一种商品价格相对变化的比值。

5、边际收益:厂商连续增加商品的相对变化对另一种商品需求量的相对变化的影响程度销售时,每增加1单位商品销售所带来的总收益的增量。

西方经济学名词解释汇总重点

西方经济学名词解释汇总重点

西方经济学名词解释汇总重点
西方经济学名词解释汇总重点
1. 价值观念(Value Theory)
价值观念是经济学理论的基础,它是指人们在满足自己的需要和实现其价值追求时,通过消费来表达出所认为最适合自己的需求货币价值,以及人们可以达到的价值水平。

它是经济学研究的核心,也是实践经济活动的基础。

2. 供求量(Supply and Demand)
供求量是经济学中最重要的微观经济学原理之一,它通过描述价格与生产商品数量的关系来确定一个市场中价格的稳定水平。

通常情况下,当生产商品数量较多时,价格比较低,而生产商品的数量较少时,价格会比较高。

3. 价格系统(Price System)
价格系统是反映市场经济的“支点”,它是经济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源于人们决定是否会出售而产生的价格变化,从而影响市场的供求状况。

价格系统定义了一种资源分配方法,它根据市场上的市场竞争状态,将资源分配给最有价值的用途,维持了市场的正常运作。

4. 产品市场(Product Market)
产品市场一般指商品和服务的市场,它是经济学中一个重要概念,它指的是一个市场,其中消费者可以购买其所需要的商品和服务,以及生产者可以出售其生产的商品和服务。

它是一个多方交易
的市场,可以实现资源的最优分配。

它是经济发展的基础。

5. 财政政策(Fiscal Policy)
财政政策是指政府制定的政策,旨在控制国家财政收入和支出之间的平衡,以实现经济增长和健康发展。

它主要通过税收政策、财政支出政策、流动性政策等方式影响经济,以达到政府政策目标。

西方经济学名词解释、简答题

西方经济学名词解释、简答题

名词解释1.失业率:指失业人数在劳动力人数中所占的百分比。

即失业率=(失业人数/劳动力人数)*100%2.市场失灵:指通过市场配置资源不能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

一般认为,导致市场失灵的原因包括垄断、外部性、公共物品和不完全信息等因素。

3.规模经济:各种要素同时增加或减少一定比率时,生产规模变动所引起的产量变化情况。

4.边际产量:指某种生产要素,每增加一单位劳动投入量所增加的产量。

记成MPL.5.财政政策:是指政府通过改变财政收入和支出来影响社会总需求,以便最终影响就业和国民收入的政策。

货币政策:一般是指中央银行运用货币政策工具来调节货币供给量以实现经济发展既定目标的经济政策手段的总和。

6.外部性:指一个经济主体行为的成本或收益自动外溢到其他经济主体身上的现象。

寡头:又称寡头垄断,指为数不多的销售者。

寡头垄断指少数几家厂商垄断了某一行业的市场,控制了这一行业的供给。

7.可变成本:指随着产量的变化而变化的成本,称为VC。

当产量为零时,可变成本也为零。

产量越大,可变成本越高。

固定成本:指不随产量的变化而变化的成本。

机会成本:生产者所放弃的使用相同的生产要素在其他生产用途中所得到的最大效益。

8.偏好:消费者的偏好是指消费者对商品或商品组合的喜好程度。

消费者对商品的偏好是根据某些客观指标或者基于心理感受而给出的主观判断。

9.垄断竞争:是指许多厂商生产和销售有差别的同类产品,市场中既有竞争因素又有垄断因素存在的市场结构。

简答题1.消费的生命周期假说理论是由美国经济学家莫迪利安尼和布伦贝格、安东等人(共同提出来的)。

他们依据微观经济学中的消费者行为理论,从对个人消费行为的研究出发,该假说的前提是: 首先假定消费者是理性的,能以合理的方式使用自已的收入,进行消费。

生命周期假说将人的一生分为年轻时期、中年时期和老年时期三个阶段。

年轻和中年时期阶段,老年时期是退休以后的阶段。

一般来说,在年轻时期,家庭收入低,但因为未来收入会增加,因此,在这一阶段,往往会把家庭收入的绝大部分用于消费,有时甚至举债消费,导致消费大于收入。

《西方经济学》名词解释整理汇总

《西方经济学》名词解释整理汇总

《西方经济学》名词解释整理汇总《西方经济学》名词解释整理汇总1.绝对优势(Absolute advantage)如果一个国家用一单位资源生产的某种产品比另一个国家多,那么,这个国家在这种产品的生产上与另一国相比就具有绝对优势。

2.逆向选择(Adverse choice)在此状况下,保险公司发现它们的客户中有太大的一部分来自高风险群体。

3.选择成本(Alternative cost)如果以最好的另一种方式使用的某种资源,它所能生产的价值就是选择成本,也可以称之为机会成本。

4.需求的弧弹性( Arc elasticity of demand)如果P1和Q1分别是价格和需求量的初始值,P2 和Q2 为第二组值,那么,弧弹性就等于-(Q1-Q2)(P1+P2)/(P1-P2)(Q1+Q2)5.非对称的信息(Asymmetric information)在某些市场中,每个参与者拥有的信息并不相同。

例如,在旧车市场上,有关旧车质量的信息,卖者通常要比潜在的买者知道得多。

6.平均成本(Average cost)平均成本是总成本除以产量。

也称为平均总成本。

7.平均固定成本( Average fixed cost) 平均固定成本是总固定成本除以产量。

8.平均产品(Average product) 平均产品是总产量除以投入品的数量。

9.平均可变成本(Average variable cost) 平均可变成本是总可变成本除以产量。

10.投资的β(Beta)β度量的是与投资相联的不可分散的风险。

对于一种股票而言,它表示所有现行股票的收益发生变化时,一种股票的收益会如何敏感地变化。

11.债券收益(Bond yield) 债券收益是债券所获得的利率。

12.收支平衡图(Break-even chart)收支平衡图表示一种产品所出售的总数量改变时总收益和总成本是如何变化的。

收支平衡点是为避免损失而必须卖出的最小数量。

13.预算线(Budget line)预算线表示消费者所能购买的商品X和商品Y的数量的全部组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习题一1.简释下列概念:稀缺:指相对于人的无穷无尽的欲望而言,“经济物品”以及生产这些物品的资源总是不充分的或者说不足的。

自由物品:指人类无需通过努力就能自由取用的物品,如阳光、空气等,其数量是无限的。

经济物品:指人类必须付出代价方可得到的物品,即必须借助生产资源通过人类加工出来的物品。

生产可能性边界:指在既定的经济资源和生产技术条件下所能达到的各种产品最大产量的组合的轨迹,又叫生产可能性曲线。

自给经济:一种经济体制,其特点是每个家庭生产他们消费的大部分物品,扩大一点说,是每个村落生产他们消费的大部分物品,只有极少数消费品是与外界交换来的。

在这种体制下,资源配置和利用由居民的直接消费所决定,经济效率低下。

计划经济:一种经济体制,其基本特征是生产资料归政府所有,经济的管理实际上像一个单一的大公司。

在这种体制下,资源配置和利用由计划来解决。

市场经济:一种经济体制,其基本特征是产权明晰,经济决策高度分散。

这种经济为一只“看不见的手”所指引,资源配置和利用由自由竞争的市场中的价格机制来解决。

混合经济:一种经济体制,其基本特征是生产资料的私人所有和国家所有相结合,自由竞争和国家干预相结合,因此也是垄断和竞争相混合的制度。

在这种体制下,凭借市场制度来解决资源配置问题,依靠国家干预来解决资源利用问题。

微观经济学:西方经济学的两大组成部分之一,它以单个经济单位(居民户、厂商以及单个产品市场)为考察对象,研究单个经济单位的经济行为,以及相应的经济变量的单项数值如何决定。

宏观经济学:西方经济学的两大组成部分之一,以整个国民经济活动作为考察对象,研究社会总体经济问题以及相应的经济变量的总量是如何决定的及其相互关系。

总体经济问题包括经济波动、经济增长、就业、通货膨胀、国家财政、进出口贸易和国际收支等。

实证经济学:在解释经济运行时从客观事实出发,力求说明和回答经济现象“是什么”和“为什么”,并借以预测人们经济行为的后果,而不对事物作好坏、善恶的评价。

规范经济学:以一定的价值判断为出发点,提出行为标准,作出“应当”与“不应当”的评价,阐述怎样才能符合这样的标准。

内生变量:是指由经济模型内部结构决定的变量。

外生变量:指不是由经济模型中的变量决定的,而是由外部因素(如政治,自然)决定的变量。

存量:是一定时点上存在的变量的数值。

流量:是一定时期内发生的变量变动的数值。

局部均衡:是假定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来分析某一时间、某一市场的某种商品(或生产要素)的供给与需求达到均衡时的价格决定。

一般均衡:在分析某种商品价格决定时,是在各种商品和生产要素的供给、需求、价格相互影响的条件下来分析所有商品和生产要素的供给和需求同时达到均衡时所有商品的价格如何被决定。

2.你认为研究人们的消费问题是属于微观经济学还是宏观经济学的对象?: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不是仅从概念上就可简单加以区分的。

消费这个概念和问题,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中都有,但含义和研究的角度不一样。

在微观经济学中,研究消费主要是研究消费者行为(选择),即根据预算约束,消费者如何按自己的偏好选购消费品以实现效用极大化;而在宏观经济学中,研究消费主要是研究社会的总消费支出水平如何决定,及如何影响总需求水平等。

习题二1.简释下列概念:需求:是指在某一特定时期内,对应于某一商品的各种价格,人们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数量。

需求规律:一种普遍经济现象的经验总结,指在影响需求的其他因素既定的条件下,商品的需求量与其价格之间存在着反向的依存关系,即商品价格上升,需求量减少;商品价格下降,需求量增加。

需求的变动:指当商品本身的价格不变时,由于其他因素的变动引起的需求数量的变化。

供给:是指生产者(厂商)在一定时期和一定价格水平下愿意而且能够提供的某种商品的数量。

供给规律:一种普遍经济现象的经验总结,指:在影响供给的其他因素既定的条件下,商品的供给量与其价格之间存在着正向的依存关系,即商品价格上升,供给量增加;商品价格下降,供给量减少。

供给的变动:指当商品本身的价格既定时,由于其他因素的变动引起的供给数量的变化。

需求的价格弹性:是指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对其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其弹性系数等于需求量变动的百分比除以价格变动的百分比。

通常简称为需求弹性。

需求的收入弹性:是指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对消费者收入变动的反应程度,其弹性系数等于需求量变动的百分比与收入变动的百分比之比。

需求的交叉弹性:是需求的交叉价格弹性的简称,指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对另一种商品的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其弹性系数等于一种商品需求量变动的百分比与另一种商品价格变动的百分比之比。

供给弹性:是一种商品的供给量对其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其弹性系数等于供给量变动的百分比与价格变动的百分比之比。

均衡价格:是指消费者对某种商品的需求量等于生产者所提供的该商品的供给量时的市场价格。

供求规律:指均衡价格和均衡产量与需求均呈同方向变动,均衡价格与供给呈反方向变动,而均衡产量与供给呈同方向变动。

习题三1. 简释下列概念:效用:是消费者消费物品或劳务所获得的满足程度,并且这种满足程度纯粹是一种消费者主观心理感觉。

边际效用:是指消费商品或劳务的一定数量中最后增加或减少的那一单位商品或劳务所感觉到的满足的变化。

无差异曲线:是表示能给消费者带来同等效用的两种商品的不同组合的曲线。

边际替代率:是指为了保持同等的效用水平,消费者要增加1单位X 物品就必须放弃一定数量的Y 物品,这两者之比率,即X 对Y 的边际替代率。

习题四1. 简释下列概念:生产函数:指产品产出量与为生产这种产品所需要投入的要素量之间的关系。

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一种典型的齐次生产函数,由柯布和道格拉斯在1928年研究美国1899年到1922年间资本与劳动这两种生产要素对产量的影响时提出的生产函数,其形式是Q AK L αβ=,这里A 代表技术水平,K 、L 分别代表资本与劳动,α、β是系数。

边际产量:是指增加或减少一单位生产要素投入量所带来的产出量的变化。

平均产量:是指平均每单位生产要素投入的产出量。

生产要素报酬递减:一种普遍经济现象,指在一定技术水平条件下,若其他生产要素不变,连续地增加某种生产要素的投入量,在达到某一点之后,总产量的增加会递减,即产出增加的比例小于投入增加的比例,这就是生产要素报酬递减。

等产量曲线:指其他条件不变时,为生产一定的产量所需投入的两种生产要素之间的各种可能组合的轨迹。

边际技术替代率:是指在产量不变的情况下,当某种生产要素增加一单位时,与另一生产要素所减少的数量的比率。

等成本线:是生产要素价格一定时,花费一定的总成本所能购买的各种生产要素组合的轨迹。

扩展线(扩展轨道):是代表不同产量水平的最优投入组合点的轨迹。

规模报酬:是指当各种要素同时增加或减少一定比率,从而生产规模变动所引起产量的变化情况。

2.规模报酬的递增、不变和递减这三种情况与可变比例生产函数的报酬递增、不变和递减的三种情况的区别何在?“规模报酬递增的厂商不可能也会面临要素报酬递减的现象”这个命题是否正确?为什么?答:规模报酬的递增、不变和递减与可变比例生产函数报酬递增、不变和递减的区别如下:规模报酬问题论及的是,一厂商的规模本身发生变化(这假定为该厂的厂房、设备等固定要素和劳动、原材料等可变要素发生了同比例变化)相应的产量是不变、递增还是递减,或者说是厂商根据他的经营规模大小(产销量大小)设计不同的工厂规模;而可变比例生产函数所讨论的则是在该厂的规模已经固定下来,即厂房、设备等固定要素既定不变,可变要素的变化引起的产量(报酬)递增、递减及不变等三种情况。

“规模报酬递增的厂商不可能也会面临要素报酬递减的现象。

”这个命题是错误的。

规模报酬和可变要素报酬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规模报酬问题讨论的是一座工厂本身规模发生变化时相应的产量变化,而可变要素报酬问题论及的则是厂房规模已经固定下来,增加可变要素时相应的产量变化。

事实上,当厂商经营规模较大,在给定技术状况下投入要素的效率提高,即规模报酬递增的同时,随着可变要素投入的增加到足以使固定要素得到最有效利用后,继续增加可变要素,总产量的增加同样将会出现递减现象。

所以规模报酬递增的厂商也会同时面临要素报酬递减现象。

习题六3.简释下列概念:完全竞争:指不包含有任何垄断因素的市场类型,它需要具备下列四个特征:①该产品在市场上有大量的卖主和买主,从而双方都是价格接受者。

②产品同质无差异。

③投入要素可以自由流动。

④信息充分。

总收益:指厂商按一定价格出售一定数量产品后所得到的全部收入,它等于产品单价销售数量的乘积。

平均收益:指厂商销售每单位产品所得到的平均收入,它等于总收益除以总产销量,也就是单位产品的市场价格。

边际收益:指每增加或减少一单位产品的销售所引起的总收益的变动量。

会计利润:是指销售总收益与会计成本(外显成本)的差额。

经济利润:是指销售总收益与企业经营的机会成本或经济成本的差额。

正常利润:是指经济成本超过会计成本的部分,亦即厂商投入经营活动的各项资源的机会成本超过会计成本的部分之总额。

利润极大化必要条件:要求每增加一单位产品销售所增加的总收益等于由此带来的成本增加量,即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可用公式表示MR=MC。

垄断:指一家厂商控制了一个行业的全部产品供给的市场结构,在垄断条件下,垄断厂商可以控制和操纵市场价格。

自然垄断:指由显著的规模经济性引起的垄断。

如自来水、煤气、电力供应和污水处理等行业都存在明显的规模经济性,它们的成本会随着使用人数的增加,即供应量的增加而减少。

在这些行业,很容易形成自然垄断。

垄断势力:可以用价格超出其边际收益(或边际成本)的大小来衡量。

它也是垄断企业对其价格的控制程度的一种指标。

价格歧视:是指垄断者在同一时间内对同一成本的产品向不同的购买者收取不同的价格,或是对不同成本的产品向不同的购买者收取相同的价格。

厂商短期均衡:指在短期生产规模给定条件下厂商通过变动可变要素实现利润极大或亏损极小的均衡状态,要求满足MR=MC。

厂商长期均衡:指在长期厂商通过生产规模的充分调整实现利润极大的均衡状态,要求满足MR=SMC=LMC。

行业长期均衡:指在长期通过每个厂商对其生产规模的充分调整(不再扩大或收缩生产规模)以及整个行业中厂商数量的充分调整(不再有新厂商进入或原有厂商退出)后的行业均衡状态,对完全竞争与垄断竞争行业来讲此时所有厂商都不盈不亏,超额利润为零。

习题七4.简释下列概念:垄断竞争与寡头:垄断竞争与寡头都是介于完全竞争与完全垄断之间的市场类型。

垄断竞争是指一个市场中有许多厂商生产和销售有差别的同类产品的市场结构,而寡头垄断是指少数厂商垄断了某一行业的市场,控制了这一行业的供给,其产量在该行业总供给中占有很大比重的市场结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