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资源标引管理需求分析报告-V2.0
信息资源标引管理需求分析报告-V2.0
信息资源标引管理需求分析报告1需求描述1.1 元数据标引需求描述元数据标引是将一类资源信息标引为便于被人理解的信息,用户通过对元数据信息的查看就可以明确这类数据的基本信息和获取方式等内容。
1.2 信息资源目录标引需求描述信息资源目录标引,是将某些元数据实体归纳到一个目录之下,用户如果想获取某方面的信息,通过目录导航的模式便捷的定位到相应的元数据实体上。
1.3 功能结构图:2元数据标引功能描述2.1 元数据元素管理元数据元素是元数据的基本单元,元数据元素在元数据实体中是唯一的.元数据元素是用来描述元数据应该如何确定,比如,元数据“中文名称”的构建管理。
通常元数据标准会包含:中文名称、英文名称、定义、数据类型、值域、短命、约束、最大出现次数等信息。
功能结构图:2.1.1新增元数据元素新增一个元数据元素,当前操作必须在当前元数据元素集合未被使用的情况下进行,否则不能新增.2.1.2修改元数据元素修改已经建好的元数据元素,被修改的元素据元素必须是未被使用的。
2.1.3删除元数据元素删除一个元数据元素,被删除的元数据元素必须是未被使用的.2.1.4元数据元素明细查看查看元数据元素的详细信息。
2.2 元数据管理元数据是关于数据的数据,是描述数据的内容、覆盖范围、质量、现状、管理方式、数据的所有者、数据的提供方式等有关的信息.功能结构图:2.2.1新增元数据按照元数据元素要求描述的信息,新增一个元数据。
2.2.2修改元数据修改所选择的未被使用的元数据数据.2.2.3删除元数据删除所选择的未被使用的元数据数据。
2.2.4核心元数据标识管理标识某个元数据为核心元数据,元数据实体必须实现核心元数据所要描述的信息.2.2.4.1 设定核心元数据标识设定一条或几条元数据为核心元数据,用户可以选择一条或者若干条元数据一次标引为核心元数据.2.2.4.2 取消核心元数据标识取消已经设定的,而且未被使用的核心元数据,使之成为普通的元数据。
需求分析报告
需求分析报告•相关推荐需求分析报告(通用11篇)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报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报告中提到的所有信息应该是准确无误的。
你所见过的报告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需求分析报告,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需求分析报告篇1一、项目介绍1.1编写目的:本需求分析报告的目的是规范化本软件的编写,旨在于提高软件开发过程中的能见度,便于对软件开发过程中的控制与管理,同时提出了本学校排课系统的软件开发过程,便于程序员与客户之间的交流、协作,并作为工作成果的原始依据,同时也表明了本软件的共性,以期能够获得更大范围的应用,同时它也是进行项目策划、概要设计和详细设计的基础,是维护人员进行内部维护,信息更新,验收和测试的依据。
1.2背景及范围本项目的名称:学校排课系统。
本项目的任务提出者及开发者是:计算机应用三班张哲,用户是学校。
本产品是针对电脑进行排课的需求设计的,可以完成:基本数据录入与维护、课程表编排、课表冲突分析报告、课表输出、可以直接或导出至Excel打印总课表、教师课表、班级课表、场地课表、系统管理。
1.3定义缩写词学校排课系统软件:学校排课系统软件是为了帮助学校老师对学校的排课更加方便和快速制作处课程表及其管理学校的课程的软件。
二、项目描述:使用改程序后,学校的排课可以很轻松的安排好,而却可以尽量避免平时排课时出现的排课冲突,还可以临时加补课等功能。
2.1软件开发的目标:改善目前有些学校人工排课是常常出现的冲突以及浪费的大量时间。
同时也通过实践来提高自己的动手能力。
2.2应用范围:理论上能实现中小学排课,职业中学排课。
2.3子集说明:软件主要分为两个模块,一个基本信息的录入,一个是进行排课的管理。
2.4软件功能描述:外部功能:实现了可视化窗口,排课,调课。
内部功能:基本信息的录入、固定课的设置、科目的录入、年级的录入、任课老师的录入、场地限制的录入和课表的查看;排课操作、调课操作、场地调课操作、老师课表及学生课表生成。
网络需求分析报告(两篇)2024
引言概述:网络需求分析报告(二)1.网络架构与拓扑1.1网络架构分类1.2网络拓扑结构选择原则1.3网络架构与拓扑实施的步骤和策略1.4网络架构和拓扑的优化方式1.5网络架构和拓扑的案例分析2.网络安全与保护2.1网络安全威胁的分类与分析2.2网络威胁的预防与应对策略2.3网络设备与软件的安全设置2.4网络安全事件的监控和审计2.5网络安全的管理与评估3.网络性能优化3.1网络性能指标的衡量和分析3.2网络性能问题的排查和诊断3.3网络性能优化的策略和方法3.4网络性能测试和评估3.5网络性能优化的案例研究4.网络流量管理4.1网络流量分类与分析4.2网络流量监控和统计4.3网络流量控制和调整4.4网络流量管理的策略和方案4.5网络流量管理的应用案例5.网络升级和扩展5.1网络升级和扩展的需求分析5.2网络升级和扩展的规划和设计原则5.3网络升级和扩展的实施步骤和方法5.4网络升级和扩展的风险和挑战5.5网络升级和扩展的成功案例总结:通过对网络需求分析的深入研究,可以了解到网络架构与拓扑、网络安全与保护、网络性能优化、网络流量管理以及网络升级和扩展等方面的重要性和解决方案。
通过合理的网络架构与拓扑的设计,可以实现高效的网络通信。
网络安全和保护策略的制定和实施,可以确保网络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网络性能优化可以提高网络的运行效率和用户体验。
网络流量管理可以合理管理网络资源,提高网络的整体利用率。
网络升级和扩展可以满足日益增长的业务需求。
通过本报告的详细阐述和案例分析,能够帮助企业和组织更好地进行网络需求分析和解决方案的制定。
网络需求分析报告引言概述: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网络已经成为人们生活和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企业、机构和个人都有着不同的网络需求,包括快速、安全、可靠的网络连接、高效的数据传输、强大的网络管理和监控等。
本报告旨在对网络需求进行详细的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正文内容:1. 网络连接需求1.1 快速稳定的网络连接- 提供高速网络连接以满足用户对于数据传输和访问速度的需求。
企业 信息化需求分析报告
企业信息化需求分析报告1.引言1.1 概述企业信息化是指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对企业内部、外部的各种资源进行全面整合,实现信息资源的共享和高效利用,提高企业运营效率和管理水平。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普及,企业信息化已经成为企业发展的必然选择。
本报告旨在对企业信息化的现状、重要性和挑战进行分析,为企业信息化的实施提供参考依据。
文章结构部分内容如下:1.2 文章结构本报告共分为三个主要部分: 引言、正文和结论。
在引言部分中,我们将对企业信息化的概念、重要性和挑战进行介绍,以及本报告的目的和作用。
在正文部分,我们将深入探讨企业信息化的概念、重要性和面临的挑战。
在结论部分,我们将总结整个报告的内容,给出对企业信息化的建议,并展望未来企业信息化的发展方向。
通过这样的结构安排,我们希望能够全面地分析企业信息化的需求,为企业未来的信息化建设提供参考和指导。
1.3 目的目的: 本报告旨在对企业信息化的需求进行分析,通过对企业信息化概念、重要性和挑战的探讨,为企业信息化的实施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同时,本报告旨在总结现阶段企业信息化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关建议,展望未来企业信息化的发展方向,以期为企业信息化的发展提供参考和帮助。
2.正文2.1 企业信息化的概念企业信息化是指利用信息技术对企业内外部的各种业务活动进行整合和优化,以提高企业的运营效率和竞争力的过程。
它涵盖了企业内部管理、业务流程、与外部合作伙伴的信息交换和客户服务等方面,旨在实现信息的高效共享和利用,提升企业整体运营的效率和质量。
企业信息化不仅仅是使用电脑、网络和软件来简化日常工作,更重要的是通过信息技术的应用实现管理模式的转变和全面提升企业的综合竞争力。
它涉及到组织机构、人员编制、技术设备、管理制度等方方面面,是一项全面的、系统的改革工程。
通过企业信息化,企业可以实现信息资源的高效利用,加速决策的速度和质量,优化资源配置和管理流程,提升服务水平和客户满意度。
信息资源管理-名词解释
信息资源管理-名词解释第一章1.1信息技术:(information technology,简称IT)是应用信息科学的原理和方法研究信息产生、传递、处理的技术,具体包括有关信息的产生、收集、交换、存储、传递、显示、识别、提取、控制、加工和利用等方面的技术。
1.2信息化:由于信息、信息技术在当今社会经济发展中不可取代的巨大作用,无论是政府还是各行各业都在最大限度地利用信息技术,充分开发信息资源,提高自身的效能和效率,人们把这种现象称为信息化。
1.3信息:事物存在的方式和运动状态的表现形式。
信息是事物运动的状态和方式,是关于事物运动状态和方式的反映。
1.4资源:在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生活中一种可以用来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并且具有一定量积累的客观存在形式。
1.5信息资源:狭义指人类社会经济活动中经过加工处理有序化并大量积累的有用的集合。
广义包括信息及其生产者、信息技术的集合。
1.6信息资源管理:指管理者(如中央或地方政府部门、企业或事业单位)为达到预定的目的,运用现代化的管理手段和管理方法来研究信息资源在经济活动和其他活动中利用的规律,并依据这些规律对信息资源进行组织、规划、协调、配置和控制的活动。
第二章信息化规划与组织2.1组织战略:是组织达到目标、完成使命的综合计划。
2.2信息化规划:是信息化工作的前瞻性的全局安排,是对信息化建设过程中的建设重点、步骤、人员技术资金等要素进行统筹谋划。
2.3信息化战略规划:是以组织战略为指导,以各个部门的业务需求为基础,结合行业信息化方面的实践和对信息技术发展趋势的掌握,定义出组织信息化建设的远景、使命、目标和战略,规划出组织信息化建设的未来架构----组织结构、信息基础设施架构、信息系统及其集成架构等,为组织信息化建设的实施提供一幅完整的蓝图,全面系统地指导组织信息化建设的进程。
2.4信息化战略:即根据环境分析结果制定或调整组织信息化的指导纲领。
2.5信息资源规划:(简称IRP,information resource panning)是对组织管理或经营活动所需要的信息,从产生、获取,到处理、存储、传输及利用进行全面的规划。
信息化系统需求分析报告(建设实施方案)-模板
XXXX信息化服务平台建设方案建设单位:XXXXXYYYY年MM月目录第一章项目概况 (1)1.1项目背景 (1)1.2建设目标 (1)1.3建设依据 (1)1.4建设规范与标准 (1)1.5建设内容 (2)第二章现状及需求分析 (3)2.1现状 (3)2.2需求分析 (3)2.2.1功能需求 (3)2.2.2非功能需求分析 (3)2.3数据需求描述 (4)2.3.1数据来源 (4)2.3.2数据存储要求 (4)2.3.3数据安全要求 (4)2.4其他服务需求 (5)2.4.1项目实施需求 (5)2.4.2项目交付物要求 (5)2.4.3项目质量保证和风险控制要求 (5)2.4.4项目验收要求 (6)2.4.5保密义务需求 (6)2.4.6售后服务与技术支持需求 (7)第三章总体设计 (8)3.1设计思想与建设原则 (8)3.2总体架构设计 (9)3.2.1业务功能架构 (9)3.2.2总体架构 (9)3.2.3技术架构 (9)3.2.5稳定性设计 (10)3.2.6安全性设计 (10)3.2.7可扩展性设计 (12)3.2.8易用性及易维护性设计 (12)3.2.9涉密数据的安全性设计 (13)第四章系统功能设计 (14)4.1业务流程设计 (14)4.1.1主业务流程1 (14)4.1.2主业务流程2 (14)4.1.3主业务流程3 (14)4.2功能模块设计 (14)4.2.1一网:XXX信息网功能模块设计。
(14)4.2.2一平台:XXX综合平台功能模块设计。
(14)4.2.3一公众号:XXX服务公众号功能模块设计。
(14)第五章系统部署环境 (15)第六章系统安全体系设计 (16)6.1安全体系概述 (16)6.1.1建设目标 (16)6.1.2建设原则 (16)6.1.3信息安全等级保护 (17)6.1.4政策文件 (17)6.2安全体系总体架构 (18)6.3安全措施 (18)6.3.1物理安全 (18)6.3.2网络安全 (19)6.3.3主机安全 (20)6.3.4应用安全 (20)6.3.5数据安全与备份 (22)第七章项目实施方案 (24)7.1.1组织架构 (24)7.1.2岗位职责 (24)7.1.3建设周期 (25)7.1.4阶段划分 (25)7.1.5项目启动阶段 (26)7.1.6需求分析阶段 (26)7.1.7总体设计阶段 (26)7.1.8详细设计阶段 (26)7.1.9系统开发阶段 (26)7.1.10系统实施和试运行阶段 (27)7.1.11项目验收阶段 (28)7.1.12系统正式运行及维护阶段 (28)7.2验收方案 (29)7.3重点风险分析及防范措施 (30)7.3.1技术风险 (30)7.3.2需求风险 (31)7.3.3协调与沟通风险 (31)7.3.4项目人员风险 (31)第八章培训方案 (32)8.1培训目的 (32)8.2培训对象和培训内容 (32)8.3培训方式 (32)第九章技术支持及售后服务 (33)9.1技术支持与售后服务承诺 (33)9.1.1现场安装与试运行优化服务承诺 (33)9.1.2免费质保期快速响应故障处理承诺 (33)9.1.3质保期后的服务策略与服务承诺 (34)9.1.4交付成果承诺 (34)9.2技术支持与售后服务组织保障体系 (34)9.3技术支持与售后服务方式 (34)9.3.1服务热线支持 (34)9.3.2远程在线诊断 (34)9.3.3快速现场服务 (35)9.3.4定期预防性巡查 (35)第十章投资概预算 (36)10.1编制依据 (36)10.2概预算表 (36)10.2.1投资预算总表 (36)10.2.2投资概预算分项明细表 (38)第十一章效益分析 (40)11.1社会效益分析 (40)11.2经济效益分析 (40)第一章项目概况1.1 项目背景1.2 建设目标1.3 建设依据1.4 建设规范与标准➢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政务信息资源交换体系》(GB/T21062-2007)➢《信息交换用汉字编码字符集》(GB7589-87)➢《信息处理-数据流程图、程序流程图、系统流程图、程序网络图和系统资源图的文字编制符及约定》(GB1526-89)➢《计算机软件配置管理计划规范》(GB/T12504-90)➢《计算机软件分类与代码》(GB/T13702-92)➢《软件工程术语》(GB/T14079-93)➢《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安全保护条例》(GB/T15629.3-1995)➢《计算机软件单元测试》(GB/T15532-1995)➢《在计算机软件开发、供应、安装和维护中的使用指南》(GB/T19000.3-2001 GB/T 19001)➢《计算机软件产品开发文件编制指南》(GB 8567-1988)➢《信息技术软件生存期过程》(GB/T 8566-1995)➢《计算站场地技术条件》(GB2887-1989)➢《计算机软件开发规范》(GB8566-1988)➢《计算机软件产品开发文件编写指南》(GB8567-1988)➢《计算机软件需求说明编制指南》(GB9385-1988)➢《计算机软件测试文件编写规范》(GB9386-1988)➢《计算机软件可靠性和可维护性管理》(GB/T 14394-93)➢《软件维护指南》(GB/T 14079-93)➢《信息处理系统计算机系统配置图符号及约定》(GB/T 14085-93 ISO8790-1987)➢《软件支持环境》(GB/T 15853-1995)➢《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等级划分准则》(GB/T 17859-1999)➢《软件开发规范》 (ISO9001-2000) ➢《计算机软件测试规范》 GB/T 15532-20081.5 建设内容第二章现状及需求分析2.1 现状2.2 需求分析2.2.1功能需求2.2.2非功能需求分析2.2.2.1性能需求2.2.2.2应用平台需求2.2.2.3用户角色需求2.2.2.4易用性需求2.2.2.5可靠性要求1、在连续正常负荷运行过程中,平台不会出现响应性能和响应能力下降、资源占用显著增加等现象;2、随着用户数的增长及功能应用的增长,软件系统随硬件性能的调整能保持相对的稳定性。
招投标管理系统需求分析书
招投标管理系统需求分析书招投标管理系统需求分析书1、引言本章对招投标管理系统进行简要介绍,包括系统的背景、目的和范围。
1.1 背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市场竞争的加剧,招投标过程变得越来越复杂和庞大。
传统的手工处理和文件管理方法已经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需求。
因此,开发一套完善的招投标管理系统,对于提高效率、降低成本、保证公平竞争具有重要意义。
1.2 目的招投标管理系统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有效的、自动化的招投标流程,以管理和监控招投标的各个阶段和活动,确保其合法、公平和透明。
该系统将整合各个部门的信息,并提供全面的数据分析和报告,以便相关人员对招投标过程进行管理和决策。
1.3 范围本招投标管理系统的开发范围包括以下主要功能模块:标书等。
- 评标管理:包括评标标准制定、评标过程记录、评标结果信息管理等。
- 合同管理:包括合同起草、审批、归档等。
- 统计与报表:包括招投标数据统计、业绩报表等。
2、需求定义本章对招投标管理系统的功能需求进行详细定义,包括用户管理、招标管理、评标管理、合同管理、统计与报表等。
2.1 用户管理用户管理模块包括用户登录、个人信息管理、权限管理等功能。
具体需求如下:- 登录:用户通过账号和密码登录系统。
- 个人信息管理:用户可以查看和修改个人信息,如姓名、联系方式等。
- 权限管理:系统根据用户角色分配相应的权限,如管理员、招标人、投标人等。
2.2 招标管理等功能。
具体需求如下:- 招标公告发布:用户可以发布招标公告,并设置招标起止时间、资格要求等。
- 投标人信息管理:记录投标人的基本信息、历史投标记录等。
- 标书管理:投标人可以标书、投标文件,并可以查看标书的审核状态。
2.3 评标管理评标管理模块包括评标标准制定、评标过程记录、评标结果信息管理等功能。
具体需求如下:- 评标标准制定:管理员可以制定评标标准,包括技术评分、商务评分等。
- 评标过程记录:记录评标过程中的各项活动和结果。
信息资源管理过程
搭建数字图书馆的技术平台,包括硬件设备、软件系统和网络 环境等,确保数字资源的存储、检索和服务能够正常运行。
服务体系建设
建立数字图书馆的服务体系,包括信息检索、知识发现、在线 咨询等功能,提高数字资源的利用效率和用户满意度。
知识管理与创新
01
知识获取
通过信息收集、整理和分析,将分散的信息转化为组织的知识资产。
信息法规与政策
遵守法律法规
遵守国家违 法风险。
制定政策规范
根据组织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信息政策规范,规范组织内部的信息 活动和管理行为。
监督与评估
对组织的信息法规与政策执行情况进行监督与评估,及时发现问题 并采取改进措施。
信息系统运行与维护
保障系统稳定性
信息存储与检索
信息存储
将信息以一定的格式和结构保存在存储介质上,确保信息的长期保存和安全。
信息检索
根据用户的需求和查询条件,快速准确地找到相关信息,并提供给用户。
信息目录与元数据
信息目录
提供信息资源的导航和指引,帮助用户快速找到所需信息。
元数据
描述信息资源的属性、特征和关系的数据,有助于理解和利用信息资源。
信息文化与交流
信息道德与伦理
宣传信息道德和伦理规范,引导用户合理使用和传播信息,维护 信息安全和隐私保护。
信息文化推广
推广信息文化,提高用户对信息价值的认识和重视程度,促进信 息在社会中的传播和应用。
交流与合作
组织信息交流活动和合作项目,促进不同领域和行业之间的信息 共享和合作,推动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
系统设计
根据系统分析结果,设 计系统的总体结构和组 成,制定系统的实施方 案和技术路线。
系统开发
管理信息系统实验报告—《新版教学管理信息系统需求分析说明书实用技术.doc
编号:2011-2012学年第1 学期Array实验报告专业班级金融0904 (小组)学号30905437 30905429学生姓名王颖颖胡沙沙实验指导教师韩谨实验名称实验三:管理信息系统需求分析指导老师成绩专业班级姓名学号一、实验目的和要求1、目的:培养学生撰写“信息系统需求分析说明书”的能力。2、要求:每位同学上交一套完整的《新版教学管理信息系统需求分析说明书》。并完成实验报告。二、实验内容和原理(一)内容要求:(模拟需求)1、软件开发人员在与某校方接触和进行初步调查后,了解到需求,如下:某院校在使用了我们在实验二中,用ACCESS数据库开发的《教学管理系统》应用软件后,提出了新的需求。希望在原来系统的基础上,增加应用软件的功能,以满足学校管理一体化的发展要求。2、软件开发人员进行详细调查后,整理出校方新的业务需求如下:(1)目前,该学校在教学管理中使用的管理信息系统是我们在实验二(access)中开发的教学管理系统。(2)校方拟在原有的系统的基础上,再增加两个子系统。这两个管理子系统的手工操作业务流程如下:* 需要说明的内容:在原有的“学生选课信息表”增加“出勤情况”字段。(二)实验原理:根据下面目录和上面给出“模拟需求”,请同学们以理论课讲授的“结构化的开发方法”中的步骤和技术,完成“教学管理系统”的“系统规划”和“系统分析”两部分的工作。并形成昂实验最终要求是上交一份完整的“新版教学管理信息系统系统分析说明书”。《新版教学管理信息系统需求分析说明书》目录1、前言(组织概况)............................................................................................................ 。2、现行系统的调查与分析(1分).........................................................................................§2.1现行系统的初步调查.....................................§2.1.1学校的发展目标.........................................................................................§2.1.2现行系统调查及现行系统存在的问题 .........................................................§2.2新系统目标............................................§2.2.1学校对新系统业务功能的要求....................................................................§2.2.2学校对新系统软、硬件的要求......................................................................§2.2.3学校对新系统开发时间上的要求...............................................................3、新系统需求调查和建立新系统逻辑模型 ..........................................................................§3.1新系统详细调查(1分) ...................................§3.1.1新系统的总体目标 .....................................................................................§3.1.2新系统的网络结构、主机和网络设备..........................................................§3.1.3 新系统的操作系统、数据库.........................................................................§3.1.4 新系统的总体结构(可不做) ........................................................................§3.2新系统的逻辑模型 ......................................§3.2.1组织结构和功能(1分)(建议辅助使用U/C矩阵完成)....................................§3.2.2业务流程(1分) ...........................................................................................§3.2.3数据流程(1分) ...........................................................................................§3.2.4数据字典(1分) ...........................................................................................§3.3配备人员计划(+3.4+3.5+ 4、部分 = 1分) ....................§3.4投资预算计划..........................................§3.5新系统实施的计划 ...............................................................................................4、可行性的论证.................................................................................................................§4.1经济上的可行性........................................§4.2技术上的可行性........................................5、结论............................................................................................................................... (三)实验内容标准:1、《*****说明书》必须根据上述目录结构完成。2、“现有系统”以各小组用Access自行开发的“教学管理系统”为模板。3、拟开发的“新系统”是在上面“现有系统”的基础上,按本实验要求增加两个子系统。4、组织结构和功能图要画完整。组织结构中,拟设3个部门:(1) 教师部门、(2)教学管理部门,(3)学生管理部门。全部部门的功能模块是实验二中的13个功能模块 + 本实验增加的7个功能模块。18个功能模块与各个部门的对应关系,同学们重新调整自行设计。5、业务流程图和数据流程图。选择上面“教师部门”或“教学管理部门”之一,根据其对应的功能模块,完成业务流程图和数据流程图的设计。(强调:组织结构和功能图,业务流程图、数据处理流程图在逻辑上必须保持一致。) 6、数据字典。以上面的数据流程图为基础,针对5种数据字典元素,每种至少列出两个进行描述。(四)评分标准:完成作业,得7分,评分标准如目录中所列。上交时间为校历十六周周日(12月25日)前。三、实验数据记录和处理(省略)四、实验结果与分析附:《新版教学管理系统需求分析说明书》1、前言(组织概况)用户介绍:浙江大学城市学院是在我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过程中应运而生的新型大学。学院中长期建设与发展总体目标提出,通过今后10年左右的努力,建成一所办学体制机制优势突出,高素质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完善,培养质量稳定优秀,国际化办学和创新创业教育特色鲜明,若干特色优势专业和学科跻身浙江省属高校先进行列,现代大学管理制度逐步健全,办学综合实力和服务社会能力持续提升的高水平新型大学。学院依托浙江大学的综合办学优势,根据现代科学技术发展趋势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设置专业。设有计算机与计算科学学院、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医学与生命科学学院、工程学院、外国语学院、商学院、传媒与人文学院、法学院和创意与艺术设计学院等9个学院,36个本科专业,70余个专业方向。软件开发商介绍:AA软件开发商是行业领先的基础软件提供商,开发的应用平台能帮助客户快速、低成本地构建高质量、灵活、易管控的企业级应用软件及服务。AA开发商软件产品已经在电信、金融、政府、国防、能源、物流、制造等多个行业和领域的一千余个关键应用上得到用,构建了良好的商业生态,与华为科技、联创科技、亚信科技、神州数码、联想、宝信等大中型软件商深入合作,为各行业用户提供高价值的基础软件产品服务,全面保障客户成功使用、合作多赢。开发软件介绍:教学管理系统是浙江大学城市学院的重要教学和教务软件,在学校日常教学和查询等系统方面起到了巨大的作用。通过我们对教学管理系统的使用和研究,为了完善系统的使用功能,有效加强学校的管理和组织,建立便捷的查询信息,提出一些基本的改善,在基础的模板上创建了新的教学管理信息系统。包括教师信息管理,学生信息管理,选课信息管理,教师成绩和出勤管理,教学办学生管理。形成的新版教学管理系统,在学校的管理和教学中能发挥更大的作用。主要的实验步骤:1对系统统的调查和分析,了解其中需要改善的程序,2对新系统需求调查和建立新系统逻辑模型,对模型进行分析。3系统可行性的论证。通过以上的步骤,以形成整个的实验报告。2、现行系统的调查与分析§2.1现行系统的初步调查通过现行系统的初步调查,了解学校师生日常教学过程中用户体验,对教学管理系统的适用性和完善性有一个全面了解。§2.1.1 学校的发展目标1成为一所办学体制机制优势突出,人才培养体系完善,培养质量稳定优秀,国际化办学和创新创业教育特色鲜明的综合大学。使学生得到优良的大学教育,进一步壮大师资力量,增强国际大学的交流和合作,努力成为高水平新型大学。2拥有新进、实用的教务管理综合软件。实现教学,档案,课程选择等的数字化,信息化,运用简单明了的教学管理系统,在学生、老师、管理者之间构建良好的交流平台和查询平台。§2.1.2现行系统调查及现行系统存在的问题通过对现行系统的初步调查,虽然原来系统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简化了各种教学档案查询程序,使教学更加便捷。但是原有的教学管理系统过于简单,还存在一些不足,希望增加一些功能和模块,在软件中缺少对教师进行有效的考核和监督的系统,也缺少教学办学生管理的相关系统。因此通过这些问题的研究和处理,希望进一步加强教务管理系统的功能,让学校有更好的行政效率,提高学校综合管理能力。现行系统功能结构图:§2.2新系统目标2.2.1学校对新系统业务功能的要求1在原来的系统上增加“教师成绩和出勤管理”,“ 教学办学生管理”两个子系统,以实现录入成绩、修改成绩、录入上课出勤信息、修改上课出勤信息、统计不及格学生信息、统计优秀学生信息、统计出勤信息等功能,使教学管理系统的使用效率更高,涵盖的信息和数据更加全面。2提高学校的软硬件设施,对多媒体和电脑系统进行升级和管理。扩充原有系统的存储空间,使其能够满足现有甚至将来学校发展规模的要求。提高服务器的运载速率和使用寿命,优化硬件设施,使使用教务管理系统时的速度和效率更加快,提升整个网络系统的综合能力。§2.2.2用户对新系统软、硬件的要求硬件配置:服务器——INTEL宝德服务器,磁盘陈列,硬盘,双机热备份软件,服务器机柜,显示器,共享器,网管工作站,网管软件。交换机——主干交换机,二级交换机,三级交换机,千兆铜缆模块,交换机机柜。软件配置:网络操作系统软件——采用Microsoft 2003 Server Enterprise数据管理软件——采用Windows 2000/XP/VISTA/7工作站操作系统软件——采用WINDOWS 2000PROFESSIONAL和WINDOWS XP PROFESSIONAL操作系统。§2.2.3用户对新系统开发时间上的要求研发阶段计划在两个个月内完成,试运行阶段计划在学校结束最后一个月内进行。为了保证测试系统的稳定性,在新学期时新的系统将会继续进行使用和维护。2、新系统需求调查和建立新系统逻辑模型§3.1新系统详细调查§3.1.1新系统的总体目标§3.1.2新系统的网络结构、主机和网络设备图书馆§3.1.3 新系统的操作系统、数据库操作系统:用户:Windows 2000/XP/VISTA/7管理员:Windows 2000/XP/VISTA/7数据库:Microsoft Office Access§3.2新系统的逻辑模型§3.2.1组织结构和功能(建议辅助使用U/C矩阵完成)§3.2.2业务流程§3.2.3数据流程§3.2.4数据字典数据元素数据流数据加工数据存储外部项§3.3配备人员计划硬件工程师:1名(对系统硬件设备进行测试和升级和调试)软件工程师:1名(对软件设备的测试和维护)系统开发人员:2名(对教务管理系统的开发)维护和调试人员:1名(在整个系统的试用阶段进行调试和必要的维护)§3.4投资预算计划上表是对新系统的投资预算计划,在实际的操作中,费用会有不同的变动。新的教务管理软件,作为一项无形资产,带来的无形经济效应和其他效应将大大超过对系统预算计划的投入。而且系统在后续的管理中,并不需要额外的管理费用,只需要维护费用,而这些费用,学校完全有能力支付。§3.5新系统实施的计划4、可行性的论证§4.1经济上的可行性新的教务管理系统使学校日常教学管理效率大大提高,增加了更多的信息和查询功能,在老师和学生之间形成了很好的平台,信息的录入更加完善,也更加全面。在原来系统的基础上增快了系统运行的速度和流量,软件设备也得到了提高。本系统的研究和开发制作费用较低,因为是在原有的基础上的继续开发,因此减少了很多的开发成本,人工费用也很实惠。因此,在经济上是可行的,并且对新系统的投入也对整个教学管理起到了重要作用。§4.2技术上的可行性新的教学管理系统在信息和查询上比较全面,而且已经有旧系统的运行,对系统的操作性,功能性有了一个很好的借鉴。对新系统的增加子系统的目标,使系统具有实用性,可靠性、安全性的要求,在技术上是可行的。在对系统整体规划和软硬件的升级和选择,使后期新系统的维护性和操作的要求,在技术上是完全可行的。5、结论通过本次的新版教学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和开发,进行了整个业务流程的操作和计划,在经济上和技术上都具有很高的可行性。在增添模块的过程中,和功能模块的介绍图中,详细地对整个系统有一个深入的了解。在现在信息高速发展的时代,信息的数据化,自动化和网络化是不可阻挡的趋势。新的系统开发的成功,使学校的教学和教务效率提高,增强了信息系统在学校的运用,同时加强了数字校园的应性。对教师和学生来说,是增加信息的交流,使信息的读取更加方便。。
学生信息管理系统需求分析完整版
学⽣信息管理系统需求分析完整版学⽣信息管理系统需求分析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学⽣信息管理系统需求分析学⽣信息管理系统的功能要求本系统需要实现的功能:(1)、管理员对学⽣信息和课程信息进⾏add、delete、update、select等操作,对选课信息进⾏管理,对成绩信息和⽤户信息进⾏update、select等操作。
(2)、学⽣对学⽣信息和成绩信息进⾏查看,对个⼈的密码信息进⾏update等。
系统功能模块设计学⽣信息管理系统主要包括管理员和学⽣两⼤模块。
管理员模块包括:学⽣信息管理、课程信息管理、选课信息管理、成绩信息管理、⽤户信息管理等。
⽤户模块包括:学⽣信息查看、成绩信息查看、个⼈信息管理等。
系统总体结构如图所⽰。
1、学⽣信息管理模块学⽣信息管理模块包括add、delete、update、select、list tables等。
具体的结构图如图所⽰。
2、课程信息管理模块课程信息管理模块包括add、delete、update、select、显⽰全部等。
具体的结构图如图所⽰。
3、选课信息管理模块选课信息管理模块包括查询、显⽰全部等。
具体的结构图如图所⽰。
4、⽤户信息管理模块⽤户信息管理模块包括修改、查询、显⽰全部等。
具体的结构图如图所⽰。
1.客户端⼦系统:在客户端系统的功能实现上,可以分为以下⼏个部分:[1]学⽣的输⼊和统计学⽣信息由专⼈负责输⼊。
这部分功能是客户端⼦系统的基本部分,这个功能是以后各个部分的基础。
系统要求做到即能够从其它⼦系统中共享⼀部分信息,⼜有⽅便的操作界⾯⼯⼿⼯输⼊旅客信息。
这部分要求对输⼊的数据进⾏简单的统计,管理员进⾏查询和宏观调控。
[2]学⽣信息的存储:将学⽣和课表的信息存储到学⽣管理系统的客户端系统中,以备以后的信息确认及查询。
[3]学⽣信息的传递及接收:将需要查询信息由学⽣信息系统客户端由⽹络传到显⽰的服务器上,并且接受学⽣信息管理系统返回的相关信息,然后存储起来。
信息化管理系统需求调研报告
信息化管理系统需求调研报告一、引言随着企业业务的不断发展和规模的扩大,传统的管理方式已经难以满足日益增长的需求。
为了提高工作效率、优化管理流程、提升决策的科学性,引入信息化管理系统成为了众多企业的必然选择。
本次调研旨在深入了解企业对于信息化管理系统的需求,为后续系统的选型和实施提供有力的依据。
二、调研背景(一)企业概况本次调研的对象是一家具有一定规模的制造企业,主要从事电子产品的生产和销售。
企业拥有多个生产车间、销售团队和管理部门,员工人数约 500 人。
(二)现有管理模式及问题目前,企业主要采用手工和电子表格相结合的管理方式,存在信息传递不及时、数据不准确、流程繁琐等问题。
例如,生产计划的制定和调整依赖于多个部门之间的沟通协调,容易出现误差;销售数据的统计和分析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人力,难以快速做出决策。
三、调研目的(一)了解企业各部门的业务流程和管理需求通过与各部门负责人和员工的沟通交流,深入了解其日常工作中的流程、痛点和期望,为信息化管理系统的功能设计提供依据。
(二)评估现有信息系统的使用情况对企业正在使用的信息系统进行评估,分析其优点和不足之处,为新系统的选型和集成提供参考。
(三)收集对信息化管理系统的期望和要求了解企业对于信息化管理系统的性能、安全性、易用性等方面的期望和要求,确保新系统能够满足企业的实际需求。
四、调研方法(一)问卷调查设计了涵盖企业各个部门和业务环节的问卷,发放给员工进行填写,共回收有效问卷 300 份。
(二)访谈对企业的高层管理人员、部门负责人和关键岗位员工进行了一对一的访谈,了解其对于信息化管理系统的看法和需求。
(三)实地观察深入企业的生产车间、仓库、销售部门等实地观察工作流程,获取第一手资料。
(四)案例分析研究了同行业其他企业的信息化管理系统实施案例,借鉴其成功经验和教训。
五、调研结果(一)各部门业务流程及需求1、生产部门生产计划的制定和调整需要更加灵活和准确,能够根据订单变化、库存情况和设备状况及时进行优化。
信息资源优化配置
定期进行数据备份,并制定数据恢 复计划,以防止数据丢失或损坏。
信息资源的备份与恢复
备份策略制定
根据信息的重要性和使用频率,制定合适的备 份策略,包括备份频率、备份方式等。
备份介质管理
对备份介质进行妥善管理,确保备份数据的完 整性和可用性。
数据恢复流程
建立数据恢复流程,以便在需要时快速恢复数据。
信息资源优化配置
目 录
• 信息资源优化配置概述 • 信息资源的需求分析 • 信息资源的技术配置 • 信息资源的管理与维护 • 信息资源的安全与隐私保护 • 信息资源优化配置的实践案例
01 信息资源优化配置概述
信息资源的定义与特点
价值性
信息资源具有价值,能够满足 人们的需求,是经济和社会发 展的重要资源。
案例总结
企业信息资源优化配置有助于提高企业的运营效率和竞争力,实现企业内部信息资源的有效整合和共享。
政府信息资源优化配置案例
01
案例名称
北京市政府的信息资源一的信息资源管理平台,实现 了对全市范围内的政务信息资源优化配置。该平台整合了 各级政府机构的信息资源,提高了政务信息的传递效率和 透明度,为政府决策提供了有力支持。
信息存储技术包括数据库技术、数据 仓库技术、云存储技术等,这些技术 的应用能够提高信息存储的可靠性和 效率,降低信息存储的成本。
信息处理技术
信息处理技术是指利用计算机技术和软件工具对信息进行加 工、处理和转换的过程。
信息处理技术包括数据挖掘技术、自然语言处理技术、机器 学习技术等,这些技术的应用能够提高信息处理的智能化水 平,为后续的信息利用提供支持。
信息安全技术保障
数据加密
01
采用先进的加密技术对信息进行加密,确保信息在传输和存储
招投标管理系统需求分析书
招投标管理系统需求分析书1、引言招投标管理系统需求分析书的主要目的是详细描述招投标管理系统的功能、性能、安全性和可靠性等需求,并为系统设计人员提供一个清晰的需求基础。
本文档涵盖了招投标管理系统的各个方面,包括系统背景、业务需求、功能需求、性能需求、安全需求、可靠性需求以及附件、法律名词及注释等内容。
2、系统背景招投标管理系统是为了方便企业进行招投标管理而开发的软件系统。
该系统旨在简化招投标流程,提高招投标效率,减少企业的运营成本。
系统将集成招标公告发布、投标报价、评标结果发布等功能模块,为企业提供全方位的招投标管理服务。
3、业务需求3.1 招标公告发布3.1.1 系统管理员可以发布招标公告,并设置公告的有效期和可见范围。
3.1.2 招标公告应包含招标项目的基本信息、投标截止时间、联系方式等。
3.1.3 系统应提供搜索功能,方便用户查找符合自身条件的招标项目。
3.2 投标报价3.2.1 用户可以通过系统在线提交投标报价,包括报价金额、投标文件等。
3.2.2 系统应具备自动计算报价结果的功能,方便评标人员进行评标工作。
3.3 评标结果发布3.3.1 系统应提供评标结果的发布功能,包括中标结果、未中标结果等。
3.3.2 评标结果应包含中标人的基本信息、中标金额等。
4、功能需求4.1 用户管理4.1.1 系统应提供用户注册、登录、密码找回等功能。
4.1.2 系统应支持多级用户角色设置,包括系统管理员、招标人、投标人、评标人等。
4.2 招标管理4.2.1 系统管理员可以发布招标公告并设置公告的有效期和可见范围。
4.2.2 用户可以查看符合自身条件的招标项目,并在线提交投标报价。
4.3 评标管理4.3.1 系统应支持评标人员对投标报价进行评分和评审。
4.3.2 系统应具备自动计算评标结果的功能,并支持评标结果的发布。
4.4 统计分析4.4.1 系统应提供招投标相关数据的统计和分析功能,方便企业进行管理决策。
系统需求分析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本次实验旨在通过对系统需求进行分析,明确系统的功能需求、性能需求、用户需求等,为后续的系统设计和开发提供依据。
通过本次实验,使学生掌握需求分析的方法和技巧,提高系统分析能力。
二、实验背景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各行各业对信息系统的需求日益增长。
为了满足用户需求,开发出功能完善、性能优良、易于维护的系统,需求分析成为系统开发过程中的关键环节。
本实验以某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系统为例,进行系统需求分析。
三、实验内容1. 系统概述系统名称: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系统目标:提高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效率,降低管理成本,实现人力资源信息的数字化管理。
系统功能:包括员工信息管理、招聘管理、薪酬管理、绩效管理、培训管理、离职管理等功能模块。
2. 用户需求分析(1)用户角色系统用户包括: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人员、部门经理、员工。
(2)用户需求人力资源管理人员:对员工信息、招聘信息、薪酬信息、绩效信息、培训信息、离职信息等进行管理、查询、统计和分析。
部门经理:查看本部门员工信息、招聘信息、薪酬信息、绩效信息、培训信息、离职信息等。
员工:查询个人信息、查看招聘信息、提交离职申请等。
3. 功能需求分析(1)员工信息管理功能:实现员工信息的录入、修改、删除、查询、统计等功能。
需求:支持员工基本信息、联系方式、学历、工作经历等信息的录入和修改;支持按条件查询、统计员工信息。
(2)招聘管理功能:实现招聘信息的发布、筛选、录用、反馈等功能。
需求:支持招聘信息的发布、筛选、录用、反馈;支持招聘渠道管理、招聘流程管理。
(3)薪酬管理功能:实现薪酬信息的录入、修改、查询、统计等功能。
需求:支持薪酬信息的录入、修改、查询、统计;支持薪酬计算、薪酬调整等功能。
(4)绩效管理功能:实现绩效信息的录入、修改、查询、统计等功能。
需求:支持绩效信息的录入、修改、查询、统计;支持绩效考核、绩效反馈等功能。
(5)培训管理功能:实现培训信息的录入、修改、查询、统计等功能。
ILAS II v2.0 基本概念
ILASⅡ 2.0 操作员手册:基本概念第一部分基本概念 (1)1.1基础业务部分 (1)1.2检索部分 (6)1.3系统管理部分 (7)1.4输入部分 (9)1.5输出部分 (10)1.6统计部分 (13)第一部分基本概念要想灵活使用ILAS Ⅱ2.0必须首先掌握一些图书馆自动化和ILAS Ⅱ2.0涉及的一些基本概念。
以下分基础业务部分、检索部分、系统管理部分、输入部分、输出部分、统计部分进行介绍。
1.1基础业务部分书目数据描述文献内容和形式特征的一组数据,包括题名、责任者、ISBN、出版社、出版年等。
采访数据与订购、验收、退订、停订有关的业务数据,包括时间、数量、价格、分配等。
馆藏数据单册的馆藏信息与流通状况。
包括馆藏地点、与流通有关的类别标识、入藏日期、馆藏状态等。
馆藏数据同时记载有流通信息。
同一种文献的不同复本具备不同的馆藏数据,这是图书馆系统与书店系统不同的关键之处。
记到数据实际上是连续出版物特殊的验收数据,特点是一个卷期作为一个记录单位,包括年卷期、份数、应到日期、实到日期、分配等。
装订数据实际上是连续出版物特殊的馆藏数据,控制装订与装订验收过程。
装订数据的基本单位与入藏的基本单位相同,包括年卷期价格、馆藏地点等。
条码号在自动化系统中,条码号是非常重要的数据项。
条码号分读者条码号、馆藏条码号、商品条码号。
读者条码号即读者证号,是读者的唯一标识。
读者条码号在数据库中只是一个一个的字符串,一般在读者证上表现为条形码形式,采用条形码阅读器识别并转换为字符串。
没有条形码阅读器时可直接用键盘输入相应字符串,也可采用IC 卡、磁卡中存储的内容取代条形码。
馆藏条码号是馆藏文献的唯一标识,在系统数据库中也只是一个字符串。
一般在文献上贴上条形码,采用条形码阅读器识别、转换为字符串。
没有条形码阅读器时可直接用键盘输入相应字符串。
商品条码号是用来区分商品用的,不考虑复本情况。
期刊的商品条码号由于包含了ISSN和卷期信息,可用来通过条形码阅读器进行“快速记到”。
信息化系统需求分析报告
信息化系统需求分析报告目录一、内容概括 (1)(一)项目重要性及必要性分析 (2)(二)项目目标与预期成果展示 (3)二、系统需求分析概述 (4)(一)系统需求分析的依据与原则 (5)(二)系统需求分析的思路与方法 (7)三、业务需求分析 (8)(一)业务流程梳理与优化建议 (9)(二)业务功能需求描述 (10)(三)业务规则与数据需求说明 (12)四、技术需求分析 (13)五、数据需求分析 (14)(一)数据来源及采集方式说明 (15)(二)数据存储及管理需求分析 (17)(三)数据流程分析与优化建议案 (18)一、内容概括企业现状分析:对企业的组织结构、业务流程、现有信息系统等进行详细分析,以便了解企业在信息化方面的基本情况。
信息化战略与目标:明确企业在信息化领域的战略定位和目标,为企业信息化建设提供指导。
信息化需求分析:从管理、技术、安全、应用等多个维度对企业的信息化需求进行详细的调查和分析,为企业制定合理的信息化规划提供依据。
信息化实施方案:根据需求分析的结果,提出具体的信息化实施方案,包括硬件、软件、网络、数据等方面的建设和优化。
投资与预算:对信息化项目的总投资额和各个阶段的预算进行详细的估算,为企业的资金筹措提供参考。
实施计划与进度安排:制定信息化项目的实施计划和进度安排,确保项目的顺利推进。
风险评估与管理:对信息化项目可能面临的风险进行评估,并提出相应的风险应对措施,确保项目的顺利实施。
组织与人员保障:明确信息化项目的组织结构和人员配置,为项目的顺利实施提供人力保障。
培训与推广:制定信息化项目的培训和推广计划,确保企业员工能够熟练掌握信息化系统,提高工作效率。
(一)项目重要性及必要性分析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信息化系统已成为现代企业不可或缺的管理工具。
本项目的信息化系统需求分析报告旨在明确阐述项目的重要性与必要性,以确保企业在新时代背景下保持竞争力,实现持续稳健发展。
提升管理效率:信息化系统的建设将极大地提升企业的管理效率,通过自动化、智能化的手段,优化业务流程,减少人力成本,提高决策效率。
《信息资源管理》第二章 信息资源过程管理
第二章信息资源过程管理2.1 信息采集2.1.1 采集的任务信息采集的任务是根据信息服务的需要,有计划的广泛搜集一定数量的相关的信息。
2.1.2 采集的原则1.针对性2.系统性3.预见性4.科学性5.计划性6.及时性2.1.3 采集的对象在实行信息收集和加工之前,我们先弄清楚收集的对象——信息源。
1.记录型信息源2.实物型信息源3.智力型信息源4.零次信息源2.1.4 采集的过程信息采集的过程一般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需求分析、确定采集途径和策略、采集实施、结果评价、整理数据和编写报告等。
这几个步骤不是一成不变的,在实际生活中,根据实际情况可以有所取舍。
1.需求分析2.确定采集途径3. 确定采集策略4.采集实施和结果评价5.整理数据和编写报告2.2 信息组织加工所谓信息加工,是指将采集来的大量原始信息进行筛选和判别、分类和排序、计算和研究、著录和标引、编目和组织而使之成为二次信息的活动。
2.2.1 信息的筛选1. 筛选步骤(1)信息整理。
(2)浏览审阅。
(3)再次审核。
2. 筛选类型(1)虚构信息。
(2)添加信息。
(3)拼凑信息。
(4)变形信息。
(5)偏颇信息。
(6)残缺信息。
(7)模糊信息。
(8)走样信息。
3. 筛选方法(1)感官判断法。
(2)分析比较法。
(3)集体讨论法。
(4)专家裁决法。
(5)数学核算法。
(6)现场核实法。
2.2.2 信息的分类信息分类的基本程序和方法包括:(1)确定分类方法。
确定信息分类方法是实施信息分拣的基础或者前提。
信息分类的主要方法有地区分类法、时间分类法、内容分类法、主题分类法以及综合分类法等。
(2)实施信息分拣。
根据确定信息分类方法的要求对信息资料进行分拣。
(3)进行信息排序。
通过信息排序可以使之成为井然有序的信息体系。
2.2.3 信息的评价我们可以通过对信息源、信息准确度、信息费用三方面的评价来判断信息是否有价值,价值有多大。
1. 信息源的评价(1)直接评定法直接评定法就是按照对信息源的一般要求制定一些标准或者指标,从不同的角度和侧面对信息源的价值给予评分评定。
信息化需求分析报告
信息化需求分析报告引言信息化已成为当今社会的一个重要趋势,各个行业都在积极推进信息化建设。
本文将对信息化需求进行分析,旨在确定一个组织或企业所需的信息化解决方案。
步骤一:确定组织需求首先,我们需要明确组织的需求,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 1. 业务需求:了解组织的核心业务和业务流程,以确定信息化系统需要支持的功能和工作流程。
2. 数据需求:确定组织需要收集、存储和处理的数据类型和量级,以及数据的安全性和隐私保护需求。
3. 人力资源需求:了解组织内部的人力资源状况,包括员工数量、技能水平和培训需求,以确定信息化系统的用户和培训计划。
4. 财务需求:分析组织的财务状况和预算,以确定信息化系统的投资可行性和预期收益。
步骤二:分析现有问题在确定组织需求的基础上,我们需要分析现有问题,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 1. 流程问题:识别现有业务流程中的瓶颈和问题,以确定信息化系统需要改进的地方。
2. 技术问题:分析现有技术设施的状况和性能,以确定信息化系统所需的硬件和软件要求。
3. 数据问题:评估现有数据的质量和可靠性,以确定信息化系统对数据清洗和整合的需求。
4. 安全问题:审查现有安全措施的有效性,以确定信息化系统需要加强的安全功能和控制措施。
步骤三:制定解决方案根据组织需求和现有问题的分析结果,我们可以制定一个合适的信息化解决方案,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 1. 系统架构:设计信息化系统的整体架构,包括硬件设备、软件平台和网络结构。
2. 功能模块:确定信息化系统的各个功能模块,包括业务流程管理、数据分析和报告生成等。
3. 数据管理:设计数据的采集、存储、处理和分享方式,确保数据的质量和安全性。
4. 安全控制:制定安全策略和控制措施,保护信息化系统免受恶意攻击和数据泄露的威胁。
步骤四:实施和推进一旦制定了信息化解决方案,就需要开始实施和推进工作。
以下是一些关键的步骤: 1. 项目计划:制定详细的项目计划,包括项目里程碑、资源分配和实施时间表。
需求分析报告:信息资源管理的基本信息需求
需求分析报告:信息资源管理的基本信息需求撰写者: 《信息资源基础管理性元数据框架研究》课题组发布日期: 2008-06-06标识符: /UserFiles/File/Teaching/work/documentAna.doc 替代: 无被替代: 无最新版本: /UserFiles/File/Teaching/work/documentAna.doc 文件状态: 推荐稿文件说明: 本文件是《信息资源基础管理性元数据框架研究》课题的需求分析报告。
以问卷调查阶段的预选管理信息元素及其属性、现场调查阶段各个基本管理环节的工作流程以及从工作流程提取的有关管理信息为依据,采用需求分析结构化方法,建立了管理信息需求的E-R(实体-关系)模型,确定了信息资源在采集、加工、服务三个基本阶段的实体、关系及其属性。
目次1. 基本依据 (3)2. 需求分析方法 (3)3. 信息资源采集 (4)4. 信息资源加工 (13)5. 信息资源服务 (20)1.基本依据参照问卷调查阶段接受调查的预选管理信息元素及其属性;现场调查阶段各个基本管理环节的工作流程以及以下从工作流程提取的有关管理信息:1)信息采集与采访有关的管理信息:采购计划,预算分配信息,书商信息,信息资源信息(描述性元数据),订单信息,信息资源需求信息,信息资源评估信息,采访作业信息(查重、发订单、核销单据等);2)信息加工与编目有关的管理信息:编目员信息,编目作业信息(套录、原编、修改等);与资源数字化加工有关的管理信息:信息资源信息(描述性元数据),信息资源技术信息;与二、三次文献加工有关的管理信息:合同信息,信息资源信息(描述性元数据),文献加工作业信息(剪辑、著录、标引等);3)信息服务与外借、阅览有关的管理信息:用户信息,信息资源信息(描述性元数据),外借、阅览管理政策信息(借阅期限、册数等);与参考咨询有关的管理信息:提问信息(包括用户信息;信息资源信息(描述性元数据));与馆际互借有关的管理信息:互借单据信息(包括用户信息;信息资源信息(描述性元数据)),馆际互借管理政策信息(互借期限、费用等);与文献传递服务有关的管理信息:文献传递委托信息(包括用户信息;信息资源信息(描述性元数据));与剪报服务有关的管理信息:用户信息,合同信息;与文献检索有关的管理信息:委托单信息(包括用户信息;信息资源信息(描述性元数据));与科技查新有关的管理信息:查新合同信息(包括用户信息),信息资源信息(描述性元数据);与竞争情报服务有关的管理信息:调研方案信息,调研合同信息(包括用户信息),信息资源信息(描述性元数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信息资源标引管理需求分析报告
1需求描述
1.1元数据标引需求描述
元数据标引是将一类资源信息标引为便于被人理解的信息,用户通过对元数据信息的查看就可以明确这类数据的基本信息和获取方式等内容。
1.2信息资源目录标引需求描述
信息资源目录标引,是将某些元数据实体归纳到一个目录之下,用户如果想获取某方面的信息,通过目录导航的模式便捷的定位到相应的元数据实体上。
1.3功能结构图:
2元数据标引功能描述
2.1元数据元素管理
元数据元素是元数据的基本单元,元数据元素在元数据实体中是唯一的。
元数据元素是用来描述元数据应该如何确定,比如,元数据“中文名称”的构建管理。
通常元数据标准会包含:中文名称、英文名称、定义、数据类型、值域、短命、约束、最大出现次数等信息。
功能结构图:
2.1.1新增元数据元素
新增一个元数据元素,当前操作必须在当前元数据元素集合未被使用的情况下进行,否则不能新增。
2.1.2修改元数据元素
修改已经建好的元数据元素,被修改的元素据元素必须是未被使用的。
2.1.3删除元数据元素
删除一个元数据元素,被删除的元数据元素必须是未被使用的。
2.1.4元数据元素明细查看
查看元数据元素的详细信息。
2.2元数据管理
元数据是关于数据的数据,是描述数据的内容、覆盖范围、质量、现状、管理方式、数据的所有者、数据的提供方式等有关的信息。
功能结构图:
2.2.1新增元数据
按照元数据元素要求描述的信息,新增一个元数据。
2.2.2修改元数据
修改所选择的未被使用的元数据数据。
2.2.3删除元数据
删除所选择的未被使用的元数据数据。
2.2.4核心元数据标识管理
标识某个元数据为核心元数据,元数据实体必须实现核心元数据所要描述的信息。
2.2.4.1设定核心元数据标识
设定一条或几条元数据为核心元数据,用户可以选择一条或者若干条元数据一次标引为核心元数据。
2.2.4.2取消核心元数据标识
取消已经设定的,而且未被使用的核心元数据,使之成为普通的元数据。
2.2.5元数据查询管理
用户可以设定查询条件,查询符合要求的元数据。
2.2.6查看元数据明细
查看当前所选择的元数据明细,例如元数据“资源负责单位”的详细信息如下:中文名称:资源负责单位
英文名称:organisation name
定义:资源负责的单位名称
数据类型:字符串
值域:自由文本
短名:rpOrgName
约束:必选项
最大出现次数:1
2.3元数据实体管理
元数据实体是一组说明数据相关特性的元数据元素。
元数据实体可以是单个实体,也可以是包括一个或多个实体的聚合实体。
功能结构图:
2.3.1新增元数据实体
新增一个元数据实体。
2.3.2修改元数据实体
修改选中的未被使用的元数据实体信息。
2.3.3删除元数据实体
删除所选的未被使用的元数据实体。
2.3.4元数据实体查询管理
用户可以设定查询条件,查询符合要求的元数据实体信息。
2.3.5查看元数据实体明细
查看当前所选择的元数据实体的明细信息,并且能查看当前元数据实体所标引的资源信息的明细。
2.4元数据实体标引管理
功能结构图:
2.4.1资源标引
标引某些资源为当前元数据实体所要表达的信息,用户可以选择一条或者多条信息资源同时使用同一元数据实体进行标引。
2.4.2移除标引资源
用户可以通过查看元数据实体中标引的所有资源,移除想要移除的资源信息。
2.4.3元数据实体标引资源明细查看
用户可以查看所选择的元数据实体标引的所有资源信息。
3信息资源目录标引功能描述
3.1信息资源目录管理
功能结构图:
3.1.1新增信息资源目录
新增一个信息资源目录。
3.1.2修改信息资源目录
修改当前选择的信息资源目录信息。
3.1.3删除信息资源目录
删除所选择的未被使用的信息资源目录。
3.1.4信息资源目录查询管理
用户可以设定条件,查询符合条件的信息资源目录。
3.1.5信息资源目录明细查看
用户可以点击查看当前所选择的信息资源目录所包含的详细信息。
比如包含的元数据的信息,信息资源目录的信息等。
3.2信息资源目录标引管理
功能结构图:
信息资源目录标引管理移除元数据实体
添加元数据实体
查看元数据实体信息
3.2.1
添加元数据实体
用户可以通过查询,添加符合条件的元数据实体到当前目录下,同时可以设定当前资源目录的标引信息,例如标引人名称,标引时间,以及标引内容等信息。
3.2.2移除元数据实体
用户可以移除已经被添加到信息资源目录中的元数据实体信息。
3.2.3查看元数据实体信息
用户可以单个或者全部查看所有包含在当前信息资源目录中的元数据实体所标引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