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C-T29106-2004_汽车低压电线束技术条件

合集下载

QCT29106-2004线束标准

QCT29106-2004线束标准

QC/T 29106-2004(2004-02-10发布,2004-08-01实施)代替QC/T 29106-1992前 言本标准是QC/T 29106-1992《汽车用低压电线束技术条件》的修订版本。

本标准修订过程中以德国、法国、韩国等国家同行业的企业标准为主要参考对象。

本标准自实施之日起,同时代替QC/T29106-1992。

本标准与QC/T 29106-1992相比,主要变化如下:——增加了引用标准GB/T 13527.2、HG 2196、QB/T 2423和QC/T 238。

——术语和定义中增加了"干区"、"湿区"、"刺破连接",并在技术要求中增加了相应的规定。

——增加了压接接点横断面的技术要求。

——增加了导体标称截面积规格和与其对应的拉力值。

——增加了密封塞压接的技术要求。

——对电线束的使用环境温度、耐高低温性能、耐湿热性能、耐振动性能、耐盐雾性能及对应的试验方法作了修改。

——增加了耐温度变化性能要求。

——将耐油性能要求改为耐工业溶剂性能要求。

——出厂检验增加了"接点防水"、"无焊料焊接接点撕裂力"、"密封塞压接"项目的检验。

——对型式检验产品的抽样方法、编组、检验项目和检验顺序作了修改。

本标准由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汽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由长春市灯泡电线有限公司负责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孙玉德、汤曼如、方兴亚、姜树森、张杰、钱程。

QC/T 29106-2004汽车低压电线束技术条件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汽车用低压电线束(以下简称电线束)的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储存和保管。

本标准适用于标称电压低于50V的各种汽车用电线束(含单根线)。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

刍议《QC/T 29106-2014汽车电线束技术条件》(古安居士20190328)

刍议《QC/T 29106-2014汽车电线束技术条件》(古安居士20190328)
拉断)。
c) 按图16所示进行电路连接。
※注意,表3中的电压降数值已
d) 按表3设定加载试验电流。
经是:特定线径——施加对应电
e) 电压测量应在热平衡后进行。热平衡判定方法:每隔2min读取 流——测量、计算所得的电压降
一次温度测量点的温度测量值,与前一次数值做差,连续5次差值小 上限值,不是每安培(/A)或者
5

①图2名称为:端子 与电线连接处热缩管 装配示意图 ②热缩管端部与端子 外圆延长弧线的最小 距离宜≥3mm ③ 湿 区安装的搭铁,要有 防水要求
第 2 页,共 10 页
20190331
GUAN(古安居士)
宜对“接头”再做定义。因为: ①气动/液压系统的管路有“管 接头”,也简称接头;②还有特 务间的联络会面也叫做“接头 ”;③实现电线与电线间压接方 式连接的金属件怎样称呼? 倾向于左面的某企业电线束技术 条件的相应表述。 个人观点: ① 端子,用于实现与/为电线间 的连接的金属连接件; ② 插接器=连接器=插接件= 接插件,是端子(插头=公,插 座=母)与护套组装后的组合件 。
于±2℃,即为达到热平衡。
每平方毫米(/mm2)限值!
f) 当一个端子同时连接两根或以上电线时,应对每根电线分别进 ※注意:判断热平衡时,温度测
行检验。
量探头处不应有风吹(空气流
g) 导体压接区电压降按式(1)计算:
动)、环境宜封闭静止,不允许
用其它方式对试样进行辅助加热
或散热。
如图17所示,按5.4.6的方法,试验选择电源侧进线(电流流入压 接区)和负载侧出线(电流流出压接区至负载)的每根电线、按表3 钎焊及无填料焊接亦应同于此。 设定加载试验电流分别进行检验。
将“。”删除

QCT29106线束技术条件

QCT29106线束技术条件

QC/T 29106-2004 (2004-02-10发布,2004-08-01实施)代替QC/T 29106-1992前 言本标准是QC/T 29106-1992《汽车用低压电线束技术条件》的修订版本。

本标准修订过程中以德国、法国、韩国等国家同行业的企业标准为主要参考对象。

本标准自实施之日起,同时代替QC/T29106-1992。

本标准与QC/T 29106-1992相比,主要变化如下:——增加了引用标准GB/T 13527.2、HG 2196、QB/T 2423和QC/T 238。

——术语和定义中增加了"干区"、"湿区"、"刺破连接",并在技术要求中增加了相应的规定。

——增加了压接接点横断面的技术要求。

——增加了导体标称截面积规格和与其对应的拉力值。

——增加了密封塞压接的技术要求。

——对电线束的使用环境温度、耐高低温性能、耐湿热性能、耐振动性能、耐盐雾性能及对应的试验方法作了修改。

——增加了耐温度变化性能要求。

——将耐油性能要求改为耐工业溶剂性能要求。

——出厂检验增加了"接点防水"、"无焊料焊接接点撕裂力"、"密封塞压接"项目的检验。

——对型式检验产品的抽样方法、编组、检验项目和检验顺序作了修改。

本标准由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汽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由长春市灯泡电线有限公司负责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孙玉德、汤曼如、方兴亚、姜树森、张杰、钱程。

QC/T 29106-2004汽车低压电线束技术条件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汽车用低压电线束(以下简称电线束)的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储存和保管。

本标准适用于标称电压低于50V的各种汽车用电线束(含单根线)。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

QCT29106-2004汽车用低压电线束技术条件

QCT29106-2004汽车用低压电线束技术条件

QC/T 29106-2004 (2004-02-10发布,2004-08-01实施)代替QC/T 29106-1992前 言本标准是QC/T 29106-1992《汽车用低压电线束技术条件》的修订版本。

本标准修订过程中以德国、法国、韩国等国家同行业的企业标准为主要参考对象。

本标准自实施之日起,同时代替QC/T29106-1992。

本标准与QC/T 29106-1992相比,主要变化如下:——增加了引用标准GB/T 13527.2、HG 2196、QB/T 2423和QC/T 238。

——术语和定义中增加了"干区"、"湿区"、"刺破连接",并在技术要求中增加了相应的规定。

——增加了压接接点横断面的技术要求。

——增加了导体标称截面积规格和与其对应的拉力值。

——增加了密封塞压接的技术要求。

——对电线束的使用环境温度、耐高低温性能、耐湿热性能、耐振动性能、耐盐雾性能及对应的试验方法作了修改。

——增加了耐温度变化性能要求。

——将耐油性能要求改为耐工业溶剂性能要求。

——出厂检验增加了"接点防水"、"无焊料焊接接点撕裂力"、"密封塞压接"项目的检验。

——对型式检验产品的抽样方法、编组、检验项目和检验顺序作了修改。

本标准由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汽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由长春市灯泡电线有限公司负责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孙玉德、汤曼如、方兴亚、姜树森、张杰、钱程。

QC/T 29106-2004汽车低压电线束技术条件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汽车用低压电线束(以下简称电线束)的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储存和保管。

本标准适用于标称电压低于50V的各种汽车用电线束(含单根线)。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

QCT 29106-2004线束标准

QCT 29106-2004线束标准

QC/T 29106-2004(2004-02-10发布,2004-08-01实施)代替QC/T 29106-1992前 言本标准是QC/T 29106-1992《汽车用低压电线束技术条件》的修订版本。

本标准修订过程中以德国、法国、韩国等国家同行业的企业标准为主要参考对象。

本标准自实施之日起,同时代替QC/T29106-1992。

本标准与QC/T 29106-1992相比,主要变化如下:——增加了引用标准GB/T 13527.2、HG 2196、QB/T 2423和QC/T 238。

——术语和定义中增加了"干区"、"湿区"、"刺破连接",并在技术要求中增加了相应的规定。

——增加了压接接点横断面的技术要求。

——增加了导体标称截面积规格和与其对应的拉力值。

——增加了密封塞压接的技术要求。

——对电线束的使用环境温度、耐高低温性能、耐湿热性能、耐振动性能、耐盐雾性能及对应的试验方法作了修改。

——增加了耐温度变化性能要求。

——将耐油性能要求改为耐工业溶剂性能要求。

——出厂检验增加了"接点防水"、"无焊料焊接接点撕裂力"、"密封塞压接"项目的检验。

——对型式检验产品的抽样方法、编组、检验项目和检验顺序作了修改。

本标准由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汽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由长春市灯泡电线有限公司负责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孙玉德、汤曼如、方兴亚、姜树森、张杰、钱程。

QC/T 29106-2004汽车低压电线束技术条件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汽车用低压电线束(以下简称电线束)的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储存和保管。

本标准适用于标称电压低于50V的各种汽车用电线束(含单根线)。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

汽车线束行业标准

汽车线束行业标准

汽车低压电线束技术条件1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汽车用低压电线束(以下简称电线束)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及储存。

本标准适用于标称电压低于50V的各种汽车用电线束(含单根线)。

2引用标准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

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的最新版本。

GB 2828 逐批检查计数抽样程序及抽样表(适用于连续批的检查)GB 11121汽油机油GB 17930 车用无铅汽油GB/T 13527.2 软聚氯乙烯管(电线绝缘用)HG 2196 机动车辆用橡胶材料JB/T 6313.1 电工铜编织线第一部分一般规定JB/T 6313.2 电工铜编织线第二部分斜纹编织线JB/T 6313.3 电工铜编织线第三部分直纹编织线JB/T 8139 公路车辆用低压电缆(电线)JJG 4 钢卷尺QB/T 2423 聚氯乙烯(PVC)电气绝缘用压敏胶粘带QC/T 238 汽车零部件的储存和保管QC/T 413 汽车电气设备基本技术条件QC/T 414 汽车用低压电线颜色QC/T 417.1车用电线束插接器第一部分定义、试验方法和一般性能要求(汽车部分)QC/T 417.3车用电线束插接器第三部分单线片式插接件的尺寸和特殊要求QC/T 417.4车用电线束插接器第四部分多线片式插接件的尺寸和特殊要求QC/T 417.5车用电线束插接器第五部分用于单线和多线插接器的圆柱式插接件尺寸和特殊要求QCn 29010 汽车用低压电线接头型式、尺寸和技术要求QCn 29013 汽车用蓄电池电线接头型式、尺寸和技术要求3术语和定义本标准采用下列及QC/T417.1中的定义。

3.1 干线如图1所示电线束中两根或两根以上电线包扎在一起的部分。

3.2 支线汽车低压电线束技术条件如图1所示电线束中电线的末端没有包扎的部分或单根电线。

3.3 分支点如图1所示电线束中干线与干线或干线与支线中心线的交点。

QCT 29106-2004 汽车低压电线束技术条件

QCT 29106-2004 汽车低压电线束技术条件

QC/T 29106-2004(2004-02-10发布,2004-08-01实施)代替QC/T 29106-1992前言本标准是QC/T 29106-1992《汽车用低压电线束技术条件》的修订版本。

本标准修订过程中以德国、法国、韩国等国家同行业的企业标准为主要参考对象。

本标准自实施之日起,同时代替QC/T29106-1992。

本标准与QC/T 29106-1992相比,主要变化如下:——增加了引用标准GB/T 13527.2、HG 2196、QB/T 2423和QC/T 238。

——术语和定义中增加了"干区"、"湿区"、"刺破连接",并在技术要求中增加了相应的规定。

——增加了压接接点横断面的技术要求。

——增加了导体标称截面积规格和与其对应的拉力值。

——增加了密封塞压接的技术要求。

——对电线束的使用环境温度、耐高低温性能、耐湿热性能、耐振动性能、耐盐雾性能及对应的试验方法作了修改。

——增加了耐温度变化性能要求。

——将耐油性能要求改为耐工业溶剂性能要求。

——出厂检验增加了"接点防水"、"无焊料焊接接点撕裂力"、"密封塞压接"项目的检验。

——对型式检验产品的抽样方法、编组、检验项目和检验顺序作了修改。

本标准由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汽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由长春市灯泡电线有限公司负责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孙玉德、汤曼如、方兴亚、姜树森、张杰、钱程。

QC/T 29106-2004汽车低压电线束技术条件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汽车用低压电线束(以下简称电线束)的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储存和保管。

本标准适用于标称电压低于50V的各种汽车用电线束(含单根线)。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

刍议《QC/T 29106-2014汽车电线束技术条件》(古安居士20190328)

刍议《QC/T 29106-2014汽车电线束技术条件》(古安居士20190328)

5

①图2名称为:端子 与电线连接处热缩管 装配示意图 ②热缩管端部与端子 外圆延长弧线的最小 距离宜≥3mm ③ 湿 区安装的搭铁,要有 防水要求
第 2 页,共 10 页
20190331
GUAN(古安居士)
宜对“接头”再做定义。因为: ①气动/液压系统的管路有“管 接头”,也简称接头;②还有特 务间的联络会面也叫做“接头 ”;③实现电线与电线间压接方 式连接的金属件怎样称呼? 倾向于左面的某企业电线束技术 条件的相应表述。 个人观点: ① 端子,用于实现与/为电线间 的连接的金属连接件; ② 插接器=连接器=插接件= 接插件,是端子(插头=公,插 座=母)与护套组装后的组合件 。
表3 电气连接区电 压降上限
端子与电线的连接采 用钎焊方法时,不允 许使用腐蚀性焊剂。 焊点应光滑,不允许 存在漏焊、未焊透、 焊剂夹杂等缺陷。其 最小拉力值应符合表 2的规定
接合点或结合点
第 5 页,共 10 页
20190331
GUAN(古安居士)
引入图片使其描述更为生动形象
类比4.4.7相应描述,此处包含 端子与电线压接、电线间压接, 相对于钎焊、无填料焊接,采用 压接方式连接应牢固,其最小拉 力值应符合表2的规定。 表2名称,为公用——多处引 用,宜为:表2 电气连接区拉 力值下限。
21 图13
应当同于如上图12一样.,至少 应示意出三根及以上电线压接。
22
表5 表5 撕裂力值
表5 撕裂力下限值
第 6 页,共 10 页
20190331
表5,名称宜为“撕裂力下限值 ” 从“注:1 在焊接点宽度方向 上、位于焊点表面、截面较小的 电线测量撕裂力。”判定,图19 撕裂力试验示意图=对半分,是 错误的(建议为下面5.5.5)。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