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高低压电线束设计方案规范汇总

合集下载

汽车线束长度设计标准规范

汽车线束长度设计标准规范

汽车线束长度设计标准规范
汽车线束是指汽车中用于传输电信号和电力的电缆组装,包括了导线、绝缘材料、电缆护套和连接器等组成部分。

线束的长度设计对汽车的整体性能和安全性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有着严格的规范和标准。

首先,汽车线束的长度设计应遵循汽车电气系统的布线规划。

通常情况下,布线规划会考虑到电源位置、电器设备的位置以及线束的布局等因素,以确保线束能够正常连接各个电器设备并传输电信号和电力。

其次,汽车线束的设计应遵循线束的最佳长度原则。

线束过短可能导致连接困难、让线束紧绷并受损,而线束过长则容易造成线束交叉、纠结等问题。

因此,线束的设计应保持适当的长度,以避免对系统性能和安全性产生负面影响。

此外,汽车线束的长度设计还应考虑到线束的自重和传输损耗。

过长的线束会增加线束的自重,加大车身负荷和油耗,同时也会增加线束内的电阻,对电信号传输造成损耗。

因此,在设计线束长度时需要综合考虑车身的负荷和能源消耗,以及线束的传输性能。

最后,汽车线束的长度设计还应考虑到线束的安装和维修便利性。

过长或过短的线束会增加线束的安装难度和维修成本,因此,线束的设计应符合标准尺寸,以便于安装和维修操作,并确保线束在车身中的固定和保护。

综上所述,汽车线束长度的设计应遵循汽车电气系统的布线规划,保持适当的长度,考虑线束的自重和传输损耗,同时兼顾线束的安装和维修便利性,以确保线束能够正确连接各个电器设备,并在传输电信号和电力时具有良好的性能和安全性。

这些设计标准和规范的遵循将有助于提高汽车电气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汽车低压线束设计规范

汽车低压线束设计规范

汽车低压线束设计规范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汽车低压线束设计的一般步骤、方法和所参考的国家和行业标准;规定了图样所包含的内容及标准化要求;规范所选用的材料规格和型号的一般要求;规范线束分支、长度的表示方法;规定图样所需标定的尺寸、技术要求;规定图样幅面、视图;规定比例、线型和块的处理;选型的计算方法、低压插接件选型原则及要求等。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4690 技术制图比例GB/T 14691 技术制图字体JB/T 8139 公路车辆用低压电缆QC/T 413 汽车电气设备基本技术条件QC/T 414 汽车用低压电线的颜色QC/T 417.1车用电线束插接器第一部分定义、试验方法和一般性能要求(汽车部分)QCn 29010 汽车用低压电线接头型式、尺寸和技术要求QCn 29013 汽车用蓄电池电线接头型式、尺寸和技术要求QC/T 29106-2004 汽车低压电线束技术条件3 术语本标准采用下列及QC/T 417.1中的定义。

3.1 干线:电线束中两根或两根以上电线包扎在一起的部分(如图1所示)。

3.2 支线:电线束中电线的末端没有包扎的部分或单根电线(如图1所示)。

3.3 分支点:电线束中干线与干线或干线与支线中心线的交点(如图l所示)。

3.4 接点:电线与电线的连接点(如图1所示)。

3.5 端子:插接件的统称。

3.6 干区:安装在车箱内部或密闭舱体等无涉水部位的电线束不需做特殊防水防护处理的区域。

3.7 湿区:除干区以外,电线束易受水浸需做特殊防水防护处理的区域。

3.8 插头(插片):插入插座(插簧)可以完成电气连接的插接件(如图2所示)。

3.9 插座(插簧):接受插头(插片)形成电气连接的插接件(如图2所示)。

3.10 插接器:插头和插座安装在护套内的组合件(如图2所示)。

汽车低压线束设计规范

汽车低压线束设计规范

汽车低压线束设计规范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汽车低压线束设计的一般步骤、方法和所参考的国家和行业标准;规定了图样所包含的内容及标准化要求;规范所选用的材料规格和型号的一般要求;规范线束分支、长度的表示方法;规定图样所需标定的尺寸、技术要求;规定图样幅面、视图;规定比例、线型和块的处理;选型的计算方法、低压插接件选型原则及要求等。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4690 技术制图比例GB/T 14691 技术制图字体JB/T 8139 公路车辆用低压电缆QC/T 413 汽车电气设备基本技术条件QC/T 414 汽车用低压电线的颜色QC/T 417。

1车用电线束插接器第一部分定义、试验方法和一般性能要求(汽车部分)QCn 29010 汽车用低压电线接头型式、尺寸和技术要求QCn 29013 汽车用蓄电池电线接头型式、尺寸和技术要求QC/T 29106—2004 汽车低压电线束技术条件3 术语本标准采用下列及QC/T 417.1中的定义.3.1 干线:电线束中两根或两根以上电线包扎在一起的部分(如图1所示)。

3.2 支线:电线束中电线的末端没有包扎的部分或单根电线(如图1所示)。

3.3 分支点:电线束中干线与干线或干线与支线中心线的交点(如图l所示)。

3.4 接点:电线与电线的连接点(如图1所示).3.5 端子:插接件的统称.3.6 干区:安装在车箱内部或密闭舱体等无涉水部位的电线束不需做特殊防水防护处理的区域。

3.7 湿区:除干区以外,电线束易受水浸需做特殊防水防护处理的区域。

3.8 插头(插片):插入插座(插簧)可以完成电气连接的插接件(如图2所示)。

3.9 插座(插簧):接受插头(插片)形成电气连接的插接件(如图2所示)。

3.10 插接器:插头和插座安装在护套内的组合件(如图2所示)。

汽车线束设计标准

汽车线束设计标准

汽车线束设计标准一、导线规格导线材料:汽车线束应采用耐高温、耐磨损、抗拉强度高的导线,如聚氯乙烯绝缘软线或聚氯乙烯绝缘软护套线。

导线截面积:根据负载电流、电压和敷设环境等因素,选择合适的导线截面积。

导线颜色:导线应采用规定的颜色编码,以便于识别和安装。

二、线路布局走线方式:汽车线束应采用合理的走线方式,如直线、曲线、交叉等,以确保线路顺畅、美观、安全。

固定位置:线路应固定在汽车结构上,以避免移动或震动对线路的影响。

线路距离:线路之间的距离应符合设计要求,以确保线路之间不会相互干扰。

三、端子规格端子材质:汽车线束应采用导电性能好、耐腐蚀的金属材料,如铜或铜合金。

端子形状:根据连接需求,选择合适的端子形状,如圆形、方形等。

端子标识:端子应采用规定的颜色编码或数字标识,以便于识别和连接。

四、连接器规格连接器类型:根据连接需求,选择合适的连接器类型,如插头、插座、端子排等。

连接器材质:连接器应采用耐高温、耐腐蚀的塑料材料,以确保连接器的机械强度和电气性能。

连接器标识:连接器应采用规定的颜色编码或图形标识,以便于识别和连接。

五、保护措施导线弯曲半径:导线弯曲时应保持一定的半径,以避免导线受损或电气性能下降。

固定保护:线路应固定在汽车结构上,以避免移动或震动对线路的影响。

同时,对于易受机械损伤的部位,应采取额外的保护措施。

防干扰保护:对于易受电磁干扰的线路,应采取屏蔽、滤波等防干扰保护措施。

六、颜色标识主色:汽车线束的主色应采用黑色,以区别于其他部件的颜色。

辅助色:为便于识别和安装,可采用其他辅助颜色编码标识线路或连接器。

辅助颜色编码应符合行业标准或企业规定。

图形标识:可在线束上印制图形标识,以便于快速识别线路的功能和用途。

图形标识应清晰明了,遵循统一的设计规范。

七、安装规范安装位置:汽车线束的安装位置应符合设计要求,确保线路安全、美观、耐用。

紧固方式:在线束连接处应采用合适的紧固方式,如螺栓连接、压接等,以确保线路的电气性能和机械强度。

汽车高低压电线束设计规范

汽车高低压电线束设计规范

Q/XXXXXXXXXXX 公司汽车高低压电线束设计规范编制: -------------- 日期:-校对:日期:-审核:日期:-批准:日期:2015-06-15 发布2015-06-15实施XXXXXXXXX 公司发布1.设计技术1.1 概述汽车线束是汽车电路的网络主体,没有线束也就不存在汽车电路。

动力系统线束设计分为动力系统低压线束和动力系统高压线束。

设计线束时需要考虑其安全性、可靠性和稳定性要求。

线束变得越来越复杂,但车身给予线束的空间却越来越小。

因此,如何提高电动汽车的动力系统线束的综合性能设计便成为关注的焦点。

为使本公司汽车线束部件设计规范化,参考国内外汽车线束设计的技术要求,结合本公司已经开发车型的经验,编制本文。

使本公司设计人员对汽车线束设计起到指导操作、提高电器线束设计的效率和合理性的作用。

本文对中央控制盒、继电器盒、保险丝盒及线束包扎等作了规范化要求,本文将在本公司所有车型线束开发设计中贯彻,并在实践中进一步提高完善。

电线束设计流程1.2低压线束设计1.2.1整车低压线束设计电动汽车的供电系统设计是否合理,直接关系到汽车电器件的正常工作与否和全车的安全性,因此线束设计出发点基本都是以安全为主。

整车电气系统基本上由3个部分组成。

蓄电池直接供电系统(一般称常电)。

这部分的电源所接负载一般都是汽车的安全件或重要件,主要目的是在为这些电器件提供电能时尽量少的加以控制,确保在无法启动电动模式情况下,汽车也能短暂正常工作,以方便故障车辆能够及时维修等。

如:整车控制器电源、真空制动助力泵电源和转向泵电源等。

点火开关控制的供电系统(一般称为IG 档)。

这部分电器件基本上是在车辆未行驶运转的情况下才使用,取自预充电模块的分支电源,避免了为蓄电池充电时争电源的可能性。

如:雨刮器、车灯控制电源、门窗控制电源等。

电动模式的供电系统(一般称为start 档)。

这部分电源是在车辆启动电动模式下,电器件能够正常启动。

汽车高低压电线束设计规范标准

汽车高低压电线束设计规范标准

Q/XXXXXXXXXXX公司Q/XX-J028-2015 汽车高低压电线束设计规范编制:日期:校对:日期:审核:日期:批准:日期:2015-06-15发布2015-06-15实施XXXXXXXXX公司发布1.设计技术1.1 概述汽车线束是汽车电路的网络主体,没有线束也就不存在汽车电路。

动力系统线束设计分为动力系统低压线束和动力系统高压线束。

设计线束时需要考虑其安全性、可靠性和稳定性要求。

线束变得越来越复杂,但车身给予线束的空间却越来越小。

因此,如何提高电动汽车的动力系统线束的综合性能设计便成为关注的焦点。

为使本公司汽车线束部件设计规范化,参考国内外汽车线束设计的技术要求,结合本公司已经开发车型的经验,编制本文。

使本公司设计人员对汽车线束设计起到指导操作、提高电器线束设计的效率和合理性的作用。

本文对中央控制盒、继电器盒、保险丝盒及线束包扎等作了规范化要求,本文将在本公司所有车型线束开发设计中贯彻,并在实践中进一步提高完善。

电 线 束 设 计 流 程1.2低压线束设计1.2.1 整车低压线束设计电动汽车的供电系统设计是否合理,直接关系到汽车电器件的正常工作与否和全车的安全性,因此线束设计出发点基本都是以安全为主。

整车电气系统基本上由3个部分组成。

蓄电池直接供电系统(一般称常电)。

这部分的电源所接负载一般都是汽车的安全件或重要件,主要目的是在为这些电器件提供电能时尽量少的加以控制,确保在无法启动电动模式情况下,汽车也能短暂正常工作,以方便故障车辆能够及时维修等。

如:整车控制器电源、真空制动助力泵电源和转向泵电源等。

点火开关控制的供电系统(一般称为IG档)。

这部分电器件基本上是在车辆未行驶运转的情况下才使用,取自预充电模块的分支电源,避免了为蓄电池充电时争电源的可能性。

如:雨刮器、车灯控制电源、门窗控制电源等。

电动模式的供电系统(一般称为start档)。

这部分电源是在车辆启动电动模式下,电器件能够正常启动。

高低压电线束设计规范

高低压电线束设计规范

上下压电线束设计标准目录一概述2二线束部件二维根本设计流程3四各种材料的选择4五继电器盒与保险丝盒的设计4六插接件和电线的设计原则5七绘制二维线束图7八线束包扎方式8九编写技术要求的本卷须知8一概述为使本公司汽车线束部件设计标准化,参考国内外汽车线束设计的技术要求,结合本公司已经开发车型的经历,编制本文。

使本公司设计人员对汽车线束设计起到指导操作、提高电器线束设计的效率和合理性的作用。

本文对中央控制盒、继电器盒、保险丝盒及线束包扎等作了标准化要求,本文将在本公司所有车型线束开发设计中贯彻,并在实践中进一步提高完善。

二线束部件二维根本设计流程三线束部件二维设计的根本要求1开关的设计应符合内造型要求和效果;2电线束应满足技术要求中相关要求;3电线束应符合国家标注和企业标注;4电线束设计中应考虑加工、安装和维修的方便性。

5安装在发动机舱内的继电器盒、熔断丝盒等必须具有防水、防尘的保护。

设计要点1同一个插接件内的电线不能有线径相近而颜色又一样的现象;2用于信号传输的应采用屏蔽线的线种;四各种材料的选择4.1线束之间对接插接件的选型1前舱内一定选用密封防水的插接件,室内可选用普通插接件;2计算插接件内端子的额定电流是否符合电器元件及电线要求;3车用电线必须符合ISO国际电工标准。

4.2继电器盒与保险丝盒的选用原则1本着满足功能要求盒可靠性的前提,选用现有成熟产品;2大小不要超过总布置给出的空间,尺寸在满足安装条件下追求小型化;3发动机舱的继电器盒要求把发动机舱要用到的继电器数量包含:如电喷继电器、压缩机继电器、大灯继电器、雾灯继电器、喇叭继电器、电子风扇高速/低速继电器等;4仪表板保险盒要求把除发动机舱以外的继电器包含:如小灯继电器、后除霜继电器、空调继电器、刮水继电器、燃油泵继电器、超车继电器、鼓风机继电器等。

五继电器盒与保险丝盒的设计5.1满足2、3、4各项根本要求及原则;5.2备用位置的预留原则:1继电器盒要预留1-2个继电器位置和3-5个保险的位置;2保险丝盒要预留1-2个继电器位置和3-5个保险的位置,为客户在整车的批量生产后增加*种电气功能提供方便;3根据各种规格保险丝与各种规格导线的特性曲线,我们归纳出保险丝与其所保护的导线之间有如下的对应关系:表一保险丝与导线线径的对应关系注:在此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对于*些特殊系统,导线线径的选择应予以慎重对待.如大灯系统, 由于灯光的光强与电压有如下的关系: 表二六插接件和电线的设计原则6.1电线线种如客户没有要求一般选用国标QVR 型和日标AVSS 型电线,但整车中用于信号〔QBV 导线〕〔AVS 导线〕传输〔如“氧传感器、“爆震传感器、“读写线圈等〕的电线要求选爵SE信号线或AVSS屏蔽线等线种。

汽车电线束技术要求泛亚汽车设计中心规范

汽车电线束技术要求泛亚汽车设计中心规范

汽车电线束技术要求泛亚汽车设计中心规范汽车电线束是汽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它负责将各种电气设备和控制系统连接起来,实现车辆的电气传输功能。

为了保证汽车电线束的质量和可靠性,汽车电线束的设计和制造必须满足一系列的技术要求。

以下是泛亚汽车设计中心对汽车电线束技术要求的规范:
1.材料要求
2.结构设计
汽车电线束的结构设计必须满足汽车设备的功能要求和布线要求。

电线束内部的电线布线必须合理,避免过多的交叉和叠加,以防止电线之间的干扰和短路。

同时,电线束的外部结构设计必须具有良好的机械强度和耐磨性,以保护内部电线的安全性。

3.电气性能
4.耐久性能
汽车电线束的耐久性能是指在复杂的环境条件下,经过长时间的使用和振动等外力作用下,电线束仍能保持良好的功能和性能。

汽车电线束必须具有良好的耐高温、耐湿度、抗振动、抗高压等性能,以保证车辆在各种恶劣条件下的可靠使用。

5.安全性能
汽车电线束的安全性能必须符合相关的安全标准和要求。

包括防火、防爆、防电磁干扰等方面的要求。

电线束必须采用符合安全性能要求的材料和结构设计,并进行必要的安全测试和验证,以防止发生火灾、爆炸和其他安全事故。

6.安装易用性
泛亚汽车设计中心对汽车电线束的技术要求,从材料、结构、电气性能、耐久性能、安全性能和安装易用性等方面做了明确的规范。

遵循这些规范,可以保证汽车电线束的质量和可靠性,确保车辆的电气系统正常运行,提高车辆的安全性和使用寿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Q/XXXXXXXXXXX公司Q/XX-J028-2015 汽车高低压电线束设计规范编制:日期:校对:日期:审核:日期:批准:日期:2015-06-15发布 2015-06-15实施XXXXXXXXX公司发布1.设计技术1.1 概述汽车线束是汽车电路的网络主体,没有线束也就不存在汽车电路。

动力系统线束设计分为动力系统低压线束和动力系统高压线束。

设计线束时需要考虑其安全性、可靠性和稳定性要求。

线束变得越来越复杂,但车身给予线束的空间却越来越小。

因此,如何提高电动汽车的动力系统线束的综合性能设计便成为关注的焦点。

为使本公司汽车线束部件设计规范化,参考国内外汽车线束设计的技术要求,结合本公司已经开发车型的经验,编制本文。

使本公司设计人员对汽车线束设计起到指导操作、提高电器线束设计的效率和合理性的作用。

本文对中央控制盒、继电器盒、保险丝盒及线束包扎等作了规范化要求,本文将在本公司所有车型线束开发设计中贯彻,并在实践中进一步提高完善。

电 线 束 设 计 流 程1.2低压线束设计1.2.1 整车低压线束设计电动汽车的供电系统设计是否合理,直接关系到汽车电器件的正常工作与否和全车的安全性,因此线束设计出发点基本都是以安全为主。

整车电气系统基本上由3个部分组成。

蓄电池直接供电系统(一般称常电)。

这部分的电源所接负载一般都是汽车的安全件或重要件,主要目的是在为这些电器件提供电能时尽量少的加以控制,确保在无法启动电动模式情况下,汽车也能短暂正常工作,以方便故障车辆能够及时维修等。

如:整车控制器电源、真空制动助力泵电源和转向泵电源等。

点火开关控制的供电系统(一般称为IG档)。

这部分电器件基本上是在车辆未行驶运转的情况下才使用,取自预充电模块的分支电源,避免了为蓄电池充电时争电源的可能性。

如:雨刮器、车灯控制电源、门窗控制电源等。

电动模式的供电系统(一般称为start档)。

这部分电源是在车辆启动电动模式下,电器件能够正常启动。

电源的负载比较大,电源取之于预充电模块,负载的电流消耗量不同,预充电输出地电流量也就随之成正比变化,有效地保证整车的用电量。

1.2.2 线路保护设计A.熔断器线路保护就是要对导线加以保护,兼顾对回路电器件的保护。

目前电动汽车所用保护装置主要有熔断器。

它是一种安装在中央控制盒中,保证电路安全运行的电器元件。

当电路发生故障或异常时,伴随着电流不断升高,并且升高的电流有可能损坏线路。

若线路中正确地安置了保险丝,那么,保险丝就会在电流异常升高到一定的高度和一定的时候,自身熔断切断电流,从而起到保护线路安全运行的作用。

熔断器按照结构上分为片式熔断器、插入式熔断器和旋紧式熔断器3种类型,这3种熔断器有不同承载电流量的规格。

在线路保护采用的熔断器时,需要严格选取相应的规格。

目前,我公司生产的电动汽车的动力系统线束都应用了这3种类型的熔断器。

一般根据负载的性质和最大连续工作电流来确定熔断器容量,按照经验:如果是电阻性负载,如白炽灯,电阻加热器等等,熔断器额定容量=(1~1.2)×电路最大工作电流;如果是电感性负载,如转向助力电动机,刹车助力泵等等,熔断器的额定容量=(2~4)×该电器的额定电流;如果是纯电容性负载,则需要在回路中设置预充电电路;如果是复合性负载,则要具体分析该复合性负载主要是呈现什么性质的特征,数值的大小来确定熔断器的额定容量。

B.继电器继电器具有控制系统和被控制系统,通常应用于中央电气盒和自动控制电路中,它实际上是用较小的电流去控制较大电流的一种“自动开关”。

故在电路中起着自动调节、安全保护、转换电路等作用。

常用继电器的设备一般有刮水器、喇叭、前照灯、雾灯、风扇、转向灯(闪光器)等。

常用的继电器额定电压为12V。

选用继电器要参考的技术要求:①可靠性好;②性能稳定;③质量轻、体积小、寿命长,对周围元器件影响小;④结构简单、工艺性好、成本低。

产品符合QC-T 695-2002 汽车通用继电器标准。

C. 搭铁分配设计原则DCDC控制器、整车控制器等对整车性能及安全影响大,且易受其他用电设备干扰及整车电位均衡的需要,所以这些高压电器件外壳的搭铁点一定要单设。

无线电系统为避免干扰,也要单独搭铁。

弱信号传感器的搭铁最好独立,搭铁点最好是在离传感器较近的位置,以保证信号的真实传递。

其他电器件可根据具体布置情况相互组合共用搭铁点。

原则是就近搭铁,避免搭铁线过长,造成不必要的电压降。

蓄电池负极线、预充电模块搭铁线等因导线截面较大,因此一定要控制好线长和走向,减小电压降;为增加安全性,预充电模块负极和车身一般要单独连到蓄电池负极搭铁;搭铁方式是通过螺柱式接头搭铁,此法一定要在接头的尾部烤上热缩管绝缘。

D 继电器盒与保险丝盒的选用原则1. 本着满足功能要求盒可靠性的前提,选用现有成熟产品;2. 大小不要超过总布置给出的空间,尺寸在满足安装条件下追求小型化;3. 发动机舱的继电器盒要求把发动机舱要用到的继电器数量包含:如电喷继电器、压缩机继电器、大灯继电器、雾灯继电器、喇叭继电器、电子风扇高速/低速继电器等;4. 仪表板保险盒要求把除发动机舱以外的继电器包含:如小灯继电器、后除霜继电器、空调继电器、刮水继电器、燃油泵继电器、超车继电器、鼓风机继电器等。

E 继电器盒与保险丝盒的设计1. 继电器盒要预留1-2个继电器位置和3-5个保险的位置;2. 保险丝盒要预留1-2个继电器位置和3-5个保险的位置,为客户在整车的批量生产后增加某种电气功能提供方便;3. 根据各种规格保险丝与各种规格导线的特性曲线,我们归纳出保险丝与其所保护的导线之间有如下的对应关系:表 保险丝与导线线径的对应关系(QBV 导线) (AVS 导线)注:在此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对于某些特殊系统,导线线径的选择应予以谨慎对待.如大灯系统,由于灯光的光强与电压有如下的关系: 表1.2.3 接插件选取插接件是线束的核心部件,插接件的性能直接决定着线束整体的性能,而且对全车的电器稳定性、安全性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插接件选取要保证与电器件的良好接触,使接触电阻降为最低,提高可靠性,优先选用双弹簧式压紧结构的插接件。

目前,我公司采用接插件为AMP公司、Delphi公司和南通友星线束有限公司生产的接插件,符合相应的国家标准。

根据导线的截面积和通过电流的大小合理选择插接件。

发动机舱内对接的护套,由于舱内温度、湿度偏大,因此一定要选择防水性护套。

在同一条线束中若用同一种护套,其护套种类和颜色一定要有区别。

基于汽车外观的整体协调性,在发动机舱中应选用黑色护套。

为减少线束对接用护套的种类和数量,优先选用混合型件,使装配固定方便。

对于要求性能较高的整车控制器、核心部件ECU等用的端子插接件,应优先选用镀金件以保证安全可靠性。

蓄电池接头(电瓶夹)内部为锥体,锥度为1:9;电瓶夹的材料为镀锡铜、镀锌铜或铅锑合金。

1.2.4 导线选取汽车线束常用的导线通常使用多股绞合铜导线,绝缘皮为PVC绝缘材料。

线束用导线要有耐温、耐油、耐磨、防水、防腐蚀、抗氧化、阻燃等特性。

汽车线束常用的导线种类有日标(A VSS等)、国标(QVR)、德标(FLRY)、美标等几大系列。

A VSS(A VS)导线的特点是薄皮绝缘,柔韧性较好;QVR的特点是绝缘皮厚,比较柔软,延展性好;德标导线绝缘皮更薄,柔韧性好;美标导线绝缘皮一般为热塑性或热固性弹性体,还有经过辐照工艺加工的。

可根据用户的需求和不同的工作环境选取适当类型的导线。

我公司设计的动力系统线束所用的汽车导线为徳标A VS、A VSS、QBV-1系列导线。

根据电器件功率的大小计算流通导线的电流;长时间工作的电气设备可选择实际载流量60%的导线;短时间工作的用电设备可选用实际载流量60%-100%之间的导线;根据不同的工作环境和温度大小适当改变导线的截面积;根据导线的走向、插接件的数量(即电压降的大小)适当改变导线的截面积。

导线颜色的选用1. 依据(QC/T414-1999《汽车用低压电线的颜色》),选用导线颜色;表颜色代码表2. 优先选用单色线,电源线优先选用红色或主色为红色的双色导线;3. 接地线用黑色导线,或黑色为主色的双色导线;4. 一个插接件内尽量不要出现线径颜色都相同的现象5. 分系统标出主色线,即一个系统尽量选用以一个单色为主色的双色导线,如雨刮系统选用成棕红、棕白、棕黄、棕黑等,这样在装车或维修时又很大的方便性。

线束接地的设计1. 根据实际装车情况,合理的选择接地处;2. 各个ECU就近接地,防止干扰;3. 仪表内的信号地应该单独接地;4. 接地处一般采用孔式接头方式,在车身上打孔,配焊接螺母,孔式接头的大小取决于通过该处的电流大小,一般用M6、M8或M10的孔式接头,材料厚度在0.5-2.0MM之间,计算通过该处的电流选用多大孔径的接头;5. 根据流经此处的电流,合理的计算该接地处线径的大小,如电流太大,则考虑用插接器的方式转接;表搭铁线线径与用电负荷容量的对应关系(QBV导线)(AVS导线)1.2.5 线束包扎和固定设计A.线束包扎线束外包扎起到耐磨、阻燃、防腐蚀、防止干扰、降低噪声、美化外观的作用,一般根据工作环境和空间大小制定以下包扎设计方案。

发动机舱线束(一般称为前舱线束)工作环境恶劣,因此全用高阻燃性、防水、机械强度高的波纹管包扎。

仪表线工作空间较小,环境相对较好,可用胶带全缠或花缠。

底盘线因与车体接触部位较多,因此用波纹管包扎防止线束磨损。

B. 固定方式中央电器盒一般用电器盒本身设计的固定结构直接安装在车身上。

各条线束一般用特殊网状扎带等固定在车身螺栓内。

车身螺栓尺寸大多为直径为5mm、6mm。

如有相同走向的整车线束,将动力系统线束用常规扎带并行固定在一起。

1.3高压线束设计1.3.1 线路保护设计在动力系统线束设计中只采用高压熔断器的保护措施,在电气系统中担负串接通电和安全保护的双重功能,关系着车辆与人身的整体安危,因此,对电动汽车实施保护的熔断器,必须是直流型的能够超快速开断的产品,否则当短路电流出现的瞬间不能迅速安全断开电路通道,短路故障电流直接冲击蓄电池或击高压输入模块,其后果很严重。

由于熔断器的动作原理简单,制造成本低,限制开断故障电流的安全可靠性强,是过电流特别是短路保护最有效的电器元件。

2001 年国家质检局和标准委在GB/T 18384.2-2001《电动汽车安全要求》的第2 部分:功能安全和故障防护的第 5.5 条“过电流切断装置”一节中明确规定:当电流过大时,应使用一个电路保护器、切断装置或熔断器断开车载电源(例如动力蓄电池)的至少一个电极。

或是GB/T 18384.1 第7 章规定的动力蓄电池的过电流断开器。

每次电源切断后,在故障明确的情况下,应允许仅通过正常的电源接通程序来重新给驱动系统供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