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感器课后习题汇总
传感课后习题
传感课后习题1 1、比较结构型传感器和物性型传感器。
、比较结构型传感器和物性型传感器。
2 2、举例说明传感器在家用电器中的应用。
、举例说明传感器在家用电器中的应用。
3-1. 3-1.电阻应变片的直接测量量是什么?如何利用电阻电阻应变片的直接测量量是什么?如何利用电阻应变片构成测力传感器的加速度传感器?3-2. 3-2.金属丝型电阻应变片与半导体电阻应变片的异同金属丝型电阻应变片与半导体电阻应变片的异同点。
3-3. 3-3.什么是金属的电阻应变效应?利用应变效应解释什么是金属的电阻应变效应?利用应变效应解释金属电阻应变片的工作原理。
金属应变片灵敏系数的物理意义是什么?3-4举例说明用应变片进行测量时为什么要温度补偿?常采用的温度补偿方法有哪几种?常采用的温度补偿方法有哪几种? 3-5. 3-5. 3-5.应变片传感器的测应变片传感器的测量电桥按应变片的工作方式和数量的不同,一般有哪几种类型?各有何特点?3-6. 3-6.交、直流电桥的平衡条件是什么?简述直流电桥和交、直流电桥的平衡条件是什么?简述直流电桥和交流电桥的异同点。
3-7. 3-7.应变效应和压阻效应二者有何不同?电阻丝应变应变效应和压阻效应二者有何不同?电阻丝应变片与半导体应变片在工作原理上有何区别?各有何优缺点? 3-8. 3-8.什么是半导体的压阻效应?半导体应变片灵敏系什么是半导体的压阻效应?半导体应变片灵敏系数有何特点?3-9. 3-9.简要说明应变测量中信号转变的历程。
简要说明应变测量中信号转变的历程。
3-10. 3-10.用图表示一等强度梁来做一荷重传感器,以四片用图表示一等强度梁来做一荷重传感器,以四片应变片R1=R2=R3=R4作变换元件组成全桥形式,其供桥电压为6V 6V,,问:a)a)其应变片如何粘贴组成全桥比较合理?画出应其应变片如何粘贴组成全桥比较合理?画出应变片布置图及桥路连接图b)b)求其电压输出值。
求其电压输出值。
传感器课后答案(完整资料).doc
【最新整理,下载后即可编辑】第1章概述1.什么是传感器?传感器定义为能够感受规定的被测量并按照一定规律转换成可用输出信号的器件和装置,通常由敏感元件和转换元件组成。
1.2传感器的共性是什么?传感器的共性就是利用物理规律或物质的物理、化学、生物特性,将非电量(如位移、速度、加速度、力等)输入转换成电量(电压、电流、电容、电阻等)输出。
1.3传感器由哪几部分组成的?由敏感元件和转换元件组成基本组成部分,另外还有信号调理电路和辅助电源电路。
1.4传感器如何进行分类?(1)按传感器的输入量分类,分为位移传感器、速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等。
(2)按传感器的输出量进行分类,分为模拟式和数字式传感器两类。
(3)按传感器工作原理分类,可以分为电阻式传感器、电容式传感器、电感式传感器、压电式传感器、磁敏式传感器、热电式传感器、光电式传感器等。
(4)按传感器的基本效应分类,可分为物理传感器、化学传感器、生物传感器。
(5)按传感器的能量关系进行分类,分为能量变换型和能量控制型传感器。
(6)按传感器所蕴含的技术特征进行分类,可分为普通型和新型传感器。
1.5传感器技术的发展趋势有哪些?(1)开展基础理论研究(2)传感器的集成化(3)传感器的智能化(4)传感器的网络化(5)传感器的微型化1.6改善传感器性能的技术途径有哪些?(1)差动技术(2)平均技术(3)补偿与修正技术(4)屏蔽、隔离与干扰抑制(5)稳定性处理第2章传感器的基本特性2.1什么是传感器的静态特性?描述传感器静态特性的主要指标有哪些?答:传感器的静态特性是指在被测量的各个值处于稳定状态时,输出量和输入量之间的关系。
主要的性能指标主要有线性度、灵敏度、迟滞、重复性、精度、分辨率、零点漂移、温度漂移。
2.2传感器输入-输出特性的线性化有什么意义?如何实现其线性化?答:传感器的线性化有助于简化传感器的理论分析、数据处理、制作标定和测试。
常用的线性化方法是:切线或割线拟合,过零旋转拟合,端点平移来近似,多数情况下用最小二乘法来求出拟合直线。
(完整版)传感器课后题答案
第一章1.何为准确度、精密度、精确度?并阐述其与系统误差和随机误差的关系。
答:准确度:反映测量结果中系统误差的影响程度。
精密度:反映测量结果中随机误差的影响程度。
精确度:反映测量结果中系统误差和随机误差综合的的影响程度,其定量特征可用测量的不确定度表示。
4.为什么在使用各种指针式仪表时,总希望指针偏转在全量程的2/3以上范围内使用?答:选用仪表时要考虑被测量的大小越接近仪表上限越好,为了充分利用仪表的准确度,选用仪表前要对被测量有所了解,其被测量的值应大于其测量上限的2/3。
14.何为传感器的静态标定和动态标定?试述传感器的静态标定过程。
答:静态标定:确定传感器的静态特性指标,如线性度、灵敏度、滞后和重复性等。
动态标定:确定传感器的动态特性参数,如频率响应、时间常数、固有频率和阻尼比等。
静态标定过程:①将传感器全量程分成如干等间距点。
②根据传感器量程分点情况,由小到大一点一点地输入标准量值,并记录与各输入值相应的输出值。
③将输入值由大到小一点一点减小,同时记录与各输入值相对应的输出值。
④按②、③所述过程,对传感器进行正反行程往复循环多次测试,将得到的输出-输入测试数据用表格列出或作出曲线。
⑤对测试数据进行必要的处理,根据处理结果就可以确定传感器的线性度、灵敏度、迟滞和重复性等静态特性指标。
第二章1.什么叫应变效应?利用应变效应解释金属电阻应变片的工作原理。
答:应变效应:金属丝的电阻随着它所受的机械形变的大小而发生相应的变化的现象称为金属应变效应。
工作原理:在电阻丝拉伸极限内,电阻的相对变化与应变成正比,即:∆R=K0ε(K0:电阻丝的灵敏系数、ε:导体的纵向应变)R2.金属电阻应变片与的工作原理有何区别?各有何优缺点?答:区别:金属电阻变化主要是由机械形变引起的;半导体的阻值主要由电阻率变化引起的。
优缺点:金属电阻应变片的主要缺点是应变灵敏系数较小,半导体应变片的灵敏度是金属电阻应变片50倍左右。
传感器课后习题答案
习题1 传感器及其特性1-1 什么叫传感器?它由哪几部分组成?并说出各部分的作用及其相互间的关系。
答:传感器是能感受规定的被测量并按照一定的规律将其转换成可用输出信号的器件或装置。
通常传感器由敏感元件和转换元件组成。
敏感元件是指传感器中能直接感受或响应被测量的部分,转换元件是指传感器中将敏感元件感受或响应的被测量转换成适于传输或测量的电信号部分。
由于传感器的输出信号一般都很微弱, 因此需要有信号调节与转换电路对其进行放大、运算调制等。
随着半导体器件与集成技术在传感器中的应用,传感器的信号调节与转换电路可能安装在传感器的壳体里或与敏感元件一起集成在同一芯片上。
此外,信号调节转换电路以及传感器工作必须有辅助的电源,因此信号调节转换电路以及所需的电源都应作为传感器组成的一部分。
1-2 简述传感器的作用和地位及其传感器技术的发展方向。
答:传感器位于信息采集系统之首,属于感知、获取及检测信息的窗口,并提供给系统赖以进行处理和决策所必须的原始信息。
没有传感技术,整个信息技术的发展就成了一句空话。
科学技术越发达,自动化程度越高,信息控制技术对传感器的依赖性就越大。
发展方向:开发新材料,采用微细加工技术,多功能集成传感器的研究,智能传感器研究,航天传感器的研究,仿生传感器的研究等。
1-3 传感器的静态特性指什么?衡量它的性能指标主要有哪些?答:传感器的静态特性是指被测量的值处于稳定状态时的输出—输入关系。
与时间无关。
主要性能指标有:线性度、灵敏度、迟滞和重复性等。
1-4 传感器的动态特性指什么?常用的分析方法有哪几种?答:传感器的动态特性是指其输出与随时间变化的输入量之间的响应特性。
常用的分析方法有时域分析和频域分析。
时域分析采用阶跃信号做输入,频域分析采用正弦信号做输入。
1-5 解释传感器的无失真测试条件。
答:对于任何一个传感器(或测试装置),总是希望它们具有良好的响应特性,精度高、灵敏度高,输出波形无失真的复现输入波形等。
传感器课后习题答案
、厚度等
•
•返
•上
•下
•图
第4章
| 4.4 总结电容式传感器的优缺点,主要应用场合 以及使用中应注意的问题。
• 4.4
• 答:①优点:a温度稳定性好
•
b结构简单、适应性强
•
c动响应好
• ②缺点:a可以实现非接触测量,具有平均效应
•
b输出阻抗高、负载能力差
•
c寄生电容影响大
•返
•上
•下
•图
第4章
| 4.4
•
拟合直线灵敏度 0.68,线性度 ±7%
•返
•上
•下
•图
第1章
| 1.4 某温度传感器为时间常数 T=3s 的一阶系统 ,当传感器受突变温度作用后,试求传感器指示 出温差的1/3和1/2所需的时间。
• 解:设温差为R,测此温度传感器受幅度为R的阶跃响 应为(动态方程不考虑初态)
•返
•上
•下
•图
第1章
| 1.5 某传感器为一阶系统,当受阶跃函数作用时,在
t=0时,输出为10mV;t→∞时,输出为100mV;在t=5s时, 输出为50mV,试求该传感器的时间常数。
• 解:此题与炉温实验的测飞升曲线类似:
•返
•上
•下
•图
第1章
| 1.8 什么是传感器的静特性?有哪些主要指标?
• 答:静特性是当输入量为常数或变化极慢时,传感器 的输入输出特性,其主要指标有线性度、迟滞、重复 性、分辨力、稳定性、温度稳定性、各种抗干扰稳定 性。
。而电感式传感器存在交流零位信号,不宜于高频
动态信号检测;其响应速度较慢,也不宜做快速动
态测量。
•
磁电式传感器测量的物理参数有:磁场、电流
《传感器技术》第3版课后部分习题解答
潘光勇0909111621 物联网1102班《传感器技术》作业第一章习题一1-1衡量传感器静态特性的主要指标。
说明含义。
1、线性度——表征传感器输出-输入校准曲线与所选定的拟合直线之间的吻合(或偏离)程度的指标。
2、回差(滞后)—反应传感器在正(输入量增大)反(输入量减小)行程过程中输出-输入曲线的不重合程度。
3、重复性——衡量传感器在同一工作条件下,输入量按同一方向作全量程连续多次变动时,所得特性曲线间一致程度。
各条特性曲线越靠近,重复性越好。
4、灵敏度——传感器输出量增量与被测输入量增量之比。
5、分辨力——传感器在规定测量范围内所能检测出的被测输入量的最小变化量。
6、阀值——使传感器输出端产生可测变化量的最小被测输入量值,即零位附近的分辨力。
7、稳定性——即传感器在相当长时间内仍保持其性能的能力。
8、漂移——在一定时间间隔内,传感器输出量存在着与被测输入量无关的、不需要的变化。
9、静态误差(精度)——传感器在满量程内任一点输出值相对理论值的可能偏离(逼近)程度。
1-2计算传感器线性度的方法,差别。
1、理论直线法:以传感器的理论特性线作为拟合直线,与实际测试值无关。
2、端点直线法:以传感器校准曲线两端点间的连线作为拟合直线。
3、“最佳直线”法:以“最佳直线”作为拟合直线,该直线能保证传感器正反行程校准曲线对它的正负偏差相等并且最小。
这种方法的拟合精度最高。
4、最小二乘法:按最小二乘原理求取拟合直线,该直线能保证传感器校准数据的残差平方和最小。
1—4 传感器有哪些组成部分?在检测过程中各起什么作用?答:传感器通常由敏感元件、传感元件及测量转换电路三部分组成。
各部分在检测过程中所起作用是:敏感元件是在传感器中直接感受被测量,并输出与被测量成一定联系的另一物理量的元件,如电阻式传感器中的弹性敏感元件可将力转换为位移。
传感元件是能将敏感元件的输出量转换为适于传输和测量的电参量的元件,如应变片可将应变转换为电阻量。
传感器第四版课后习题答案部分
C k g b 0.0708 pF / mm 2 mm 0.1416 pF
C S S S C 0
Kg C C 011/
5、“驱动电缆”技术
芯线 传 感 器
+ 1:1
- 内屏蔽层
外屏蔽层
测量 电路 前置级
“驱动电缆”技术原理 图
➢ 传感器与测量电路间的引线为双屏蔽层电缆,其内屏蔽层与 信号传输线(即电缆芯线)通过1:1放大器成为等电位,从而 消除了芯线与内屏蔽层之间的电容。由于屏蔽线上有随传感 器输出信号变化而变化的电压,因此称为“驱动电缆”。
传感器第四版课后习题答案部分
单组式:
S SS C C 0
Kg C C 011/
K gC 0 1 2 3 4
差动式:
C s s
2C0
1
2
4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kg
C
2 C0
1
2
4
u0
uC S
(1)优点:压电元件自身电容和电缆寄生电容不影响电荷 放大器输出。
(2)电压放大器:
U i d 3 F 3 1 jR jC R C a d 3 F m 3 1 jR C ja R C c C isitn
Uim
d3F 3m R 12R2CaCcCi2
UimCa
d33Fm Cc Ci
2、解:
(1)传感器的电容 C 0S 0 ab
C 0ab b 0ab 0ab
则传感器的灵敏度为
kg
C b
0a
8 .85 10 12 F / m 4 10 3 m 0 .5 10 3 m
7 .08 10 11 F / m 0 .0708 pF / mm
传感器课后习题答案最全版
第一章传感器的一般特性1-1:答:传感器在被测量的各个值处于稳定状态时,输出量和输入量之间的关系称为传感器的静态特性;其主要指标有线性度、灵敏度、精确度、最小检测量和分辨力、迟滞、重复性、零点漂移、温漂。
1-2:答:(1)动态特性是指传感器对随时间变化的输入量的响应特性;(2)描述动态特性的指标:对一阶传感器:时间常数对二阶传感器:固有频率、阻尼比。
1-7:解:Y FS=200-0=200由A=ΔA/Y FS*100%有A=4/200*100%=2%。
精度特级为2.5级。
1-8:解:根据精度定义表达式:A=ΔA/Ay FS*100%,由题意可知:A=1.5%,Y FS=100所以ΔA=A Y FS=1.5因为 1.4<1.5所以合格。
第二章应变式传感器2-1:答:(1)金属材料在受到外力作用时,产生机械变形,导致其阻值发生变化的现象叫金属材料的应变效应。
(2)半导体材料在受到应力作用后,其电阻率发生明显变化,这种现象称为压阻效应。
2-2:答:相同点:它们都是在外界力作用下产生机械变形,从而导致材料的电阻发生变化所;不同点:金属材料的应变效应以机械形变为主,材料的电阻率相对变化为辅;而半导体材料则正好相反,其应变效应以机械形变导致的电阻率的相对变化为主,而机械形变为辅。
2-3:答:金属应变片单位应变引起的应变片电阻的相对变化叫金属应变片的灵敏度系数;它与金属丝应变灵敏度函数不同,应变片由于由金属丝弯折而成,具有横向效应,使其灵敏度小于金属丝的灵敏度。
2-4:答:因为(1)金属的电阻本身具有热效应,从而使其产生附加的热应变;(2)基底材料、应变片、粘接剂、盖板等都存在随温度增加而长度应变的线膨胀效应,若它们各自的线膨胀系数不同,就会引起附加的由线膨胀引起的应变;常用的温度补偿法有单丝自补偿,双丝组合式自补偿和电路补偿法。
2-6:答;(1)直流电桥根据桥臂电阻的不同分成:等臂电桥、第一对称电桥和第二等臂电桥;(2)等臂电桥在R>>ΔR的情况下,桥路输出电压与应变成线性关系;第一对称电桥(邻臂电阻相等)的输出电压等同于等臂电桥;第二对称电桥(对臂电阻相等)的输出电压的大小和灵敏度取决于邻臂电阻的比值,当k小于1时,输出电压、线性度均优于等臂电桥和第一对称电桥。
(完整版)传感器习题库
(完整版)传感器习题库课题⼀传感器与检测技术的基础理论1-1 有⼀数字温度计,它的测量范围为-50~+150C ?,精度为0.5级。
求当⽰值分别为-20C ?、+100C ?时的绝对误差及⽰值相对误差。
1-2 欲测240V 电压,要求测量⽰值相对误差不⼤于0.6%±,问选⽤量程为250V电压表,其精度为哪级?若选⽤量程为300V 和500V 电压表,其精度⼜为哪级?1-3 已知待测电压约为80V 左右。
现有两只电压表,⼀只为0.5级,测量范围为0~300V ,另⼀只为1.0级,测量范围为0~100V 。
问选⽤哪⼀只电压表测量较好?为什么?1-4 ⽤⼀台三位数字电⼦温度计测量温度,数字⾯板上显⽰如图1-1所⽰的数值,求该仪表的分辨⼒、被测温度值、⽰值相对误差、满意相对误差。
(提⽰:该三位数字表的量程上限为199.9C ?)1-5 有⼀台测量压⼒的仪表,测量范围为60~10a P ,压⼒p 与仪表输出电压之间的关系为2012o p p U a a a =++式中,2550122,10(10),0.5(10)a a mV mV mV a a a P P ===-,求:1)该仪表的输出特性⽅程。
2)画出输出特性曲线⽰意图(x 轴、y 轴均要标出单位)。
3)该仪表的灵敏度表达式。
4)画出灵敏度曲线图。
5)该仪表的线性度。
1-6 检测系统由哪⼏部分组成?说明各部分的作⽤。
1-7 ⾮电量的电测法有哪些优点?1-8 测量稳压电源输出电压随负载变化的情况时,应当采⽤何种测量⽅法?如何进⾏?1-9 某线性位移测量仪,当被测位移由4.5mm 变到5.0mm时,位移测量仪的输图1-1 数字式电⼦温度计⾯板⽰意图出电压由3.5V 减⾄2.5V ,求该仪器的灵敏度。
1-10 某测温系统由以下四个环节组成,各⾃的灵敏度如下:铂电阻温度传感器: C οΩ35.0 电桥:ΩV 01.0放⼤器: 100(放⼤倍数)笔式记录仪: V cm 1.0 求:(1)测温系统的总灵敏度;(2)纪录仪笔尖位移4cm 时。
传感器习题集及答案
传感器习题集及答案第01章检测与传感器基础1.1 什么是传感器?按照国标定义,“传感器”应该如何说明含义?1.1答:从广义的角度来说,感知信号检出器件和信号处理部分总称为传感器。
我们对传感器定义是:一种能把特定的信息(物理、化学、生物)按一定规律转换成某种可用信号输出的器件和装置。
从狭义角度对传感器定义是:能把外界非电信息转换成电信号输出的器件。
我国国家标准(GB7665—87)对传感器(Sensor/transducer)的定义是:“能够感受规定的被测量并按照一定规律转换成可用输出信号的器件和装置”。
定义表明传感器有这样三层含义:它是由敏感元件和转换元件构成的一种检测装置;能按一定规律将被测量转换成电信号输出;传感器的输出与输入之间存在确定的关系。
按使用的场合不同传感器又称为变换器、换能器、探测器。
1.2 传感器由哪几部分组成?试述它们的作用及相互关系。
1.2答:组成——由敏感元件、转换元件、基本电路组成;关系,作用——传感器处于研究对象与测试系统的接口位置,即检测与控制之首。
传感器是感知、获取与检测信息的窗口,一切科学研究与自动化生产过程要获取的信息都要通过传感器获取并通过它转换成容易传输与处理的电信号,其作用与地位特别重要。
1.3 简述传感器主要发展趋势1.3答:数字化、集成化、智能化、网络化等。
1.4传感器的静态特性是什么?由哪些性能指标描述?它们一般可用哪些公式表示?1.4答:静特性是当输入量为常数或变化极慢时,传感器的输入输出特性,其主要指标有线性度、迟滞、重复性、分辨力、稳定性、温度稳定性、各种抗干扰稳定性。
传感器的静特性由静特性曲线反映出来,静特性曲线由实际测绘中获得。
人们根据传感器的静特性来选择合适的传感器。
1.5传感器的线性度是如何确定的?确定拟合直线有哪些方法?传感器的线性γ表征了什么含义?为什么不能笼统的说传感器的线性度是多少。
1.5答:度L1)实际传感器有非线性存在,线性度是将近似后的拟合直线与实际曲线进行比较,其中存在偏差,这个最大偏差称为传感器的非线性误差,即线性度,2)选取拟合的方法很多,主要有:理论线性度(理论拟合);端基线性度(端点连线拟合);独立线性度(端点平移拟合);最小二乘法线性度。
传感器课后题及答案
传感器课后题及答案第1章传感器特性1.什么是传感器?(传感器定义)2.传感器由哪⼏个部分组成?分别起到什么作⽤?3. 传感器特性在检测系统中起到什么作⽤?4.解释下列名词术语:1)敏感元件;2)传感器; 3)信号调理器;4)变送器。
5.传感器的性能参数反映了传感器的什么关系?静态参数有哪些?各种参数代表什么意义?动态参数有那些?应如何选择?6.某传感器精度为2%FS ,满度值50mv ,求出现的最⼤误差。
当传感器使⽤在满刻度值1/2和1/8 时计算可能产⽣的百分误差,并说出结论。
7.⼀只传感器作⼆阶振荡系统处理,固有频率f0=800Hz,阻尼⽐ε=0.14,⽤它测量频率为400的正弦外⼒,幅植⽐,相⾓各为多少?ε=0.7时,,⼜为多少?8.某⼆阶传感器固有频率f0=10KHz,阻尼⽐ε=0.1若幅度误差⼩于3%,试求:决定此传感器的⼯作频率。
9. 某位移传感器,在输⼊量变化5 mm时,输出电压变化为300 mV,求其灵敏度。
10. 某测量系统由传感器、放⼤器和记录仪组成,各环节的灵敏度为:S1=0.2mV/℃、S2=2.0V/mV、S3=5.0mm/V,求系统的总的灵敏度。
11.测得某检测装置的⼀组输⼊输出数据如下:a)试⽤最⼩⼆乘法拟合直线,求其线性度和灵敏度;b)⽤C语⾔编制程序在微机上实现。
12.某温度传感器为时间常数 T=3s 的⼀阶系统,当传感器受突变温度作⽤后,试求传感器指⽰出温差的1/3和1/2所需的时间。
13.某传感器为⼀阶系统,当受阶跃函数作⽤时,在t=0时,输出为10mV;t→∞时,输出为100mV;在t=5s时,输出为50mV,试求该传感器的时间常数。
14.某⼀阶压⼒传感器的时间常数为0.5s,若阶跃压⼒从25MPa,试求⼆倍时间常数的压⼒和2s后的压⼒。
15.某压⼒传感器属于⼆阶系统,其固有频率为1000Hz,阻尼⽐为临界值的50%,当500Hz的简谐压⼒输⼊后,试求其幅值误差和相位滞后。
传感器课后习题
1.单项选择题(1)电工实验中,采用平衡电桥测量电阻的阻值,是属于________测量,而用水银温度计测量水温的微小变化,是属于________测量。
A.偏位式B.零位式C.微差式(2)某采购员分别在三家商店购买100kg 大米,10kg 苹果,1kg 巧克力,发现均缺少0.5kg ,但该采购员对卖巧克力的商店意见最大,在这个例子中,产生此心理作用的主要因素是______。
A.绝对误差B.示值相对误差C.引用误差D.准确度等级(3)在选购线性仪表时,必须在同一系列的仪表中选择适当的量程。
这时必须考虑到应尽量使选购的仪表量程为欲测量的________左右为宜。
A.3倍B.10倍C.1.5倍D.0.75倍(4)用万用表交流电压档(频率上限为5kHz)测量100kHz 、10V 左右的高频电压,发现示值不到2V ,该误差属于______。
用该表直流电压档测量5号干电池电压,发现每次示值均为1.8V ,该误差属于_______。
A.系统误差B.粗大误差C.随机误差D.动态等级(5)重要场合使用的元器件或仪表,购入后需进行高、低温循环老化试验,其目的是为了________。
A.提高准确度B.加速其老化C.测试其各项性能指标D.提早发现故障,提高可靠性3.有一温度计,它的测量范围为0~200℃,准确度等级为0.5级,求:(1)该表可能出现的最大绝对误差。
(2)当示值分别为20℃、100℃时的示值相对误差。
解:(1)由表1-1所示,温度计的准确度等级对应最大满度相对误差,即由满度相对误差的定义,可得最大绝对误差为:(2)当示值分别为20℃和100℃时,示值相对误差为:%5%100*201%100*11±=±=∆=x m x A γ %1%100*1001%100*22±=±=∆=x m x A γ 5.已知待测拉力约为70N 左右。
现有两只测力仪表,一只为0.5级,测量范围为0~500N ;另一只为1.0级,测量范围为0~100N 。
传感器与检测技术课后部分答案与部分习题
2020/8/1
7
2020/8/1
8
电容式传感器习题
1.电容式传感器灵敏度最高的是( A )。 A.极距变化型 B.面积变化型 C.介质变化型
2. 变间距式电容传感器适用于测量微小位移是因为( B ) 。 A.电容量微弱、灵敏度太低 B.传感器灵敏度与间距平方成反比,间距变化 大则非线性误差大 C.需要做非接触测量
应变式传感器习题
1. 半导体应变片主要是的变化 C.弹性模量的变化 D.泊松比
2. 当测量较小应变值时,应选用根据 电阻应变 效应工作
的 金属 应变片,而测量大应变值时应选用根据 压阻
效应工作的 半导体 应变片。
3. 常用的应变片有 金属 与 半导体 两大类。应变片
的灵敏度表达式为 S = 片来说:S= 1+2μ
d
R/R
ε,x
= (1 + 2μ) + πeE,对于金属电阻应变 而对于半导体应变片来说S= πe
E 。前一种应变片的灵敏度比后一种 低 。
2020/8/1
1
4.金属电阻应变片的电阻相对变化主要是由于电阻丝的 几何尺 寸 变化产生的。
5.一应变片的电阻R0=120Ω,K=2.05,用作应变为800μm/m的传
2020/8/1
2
6.有人在使用电阻应变仪时,发现灵敏度不够,于是试图在工作电桥上增加电阻应 变片以提高灵敏度。试问,在下列情况下,是否可提高灵敏度?说明为什么? 半桥双臂各串联一片。 半桥双臂各并联一片。 解:未增加电阻应变片时,半桥双臂的灵敏度S=△R/2Ro (1)当半桥双臂各串联一片时:S={2(R1+△R1)/(2(R1+△R1)+2(R2-△R2))-R4/(R3 +R4)},R1=R2=R3=R4=R0,△R1= △R2= △R, S=△R/2Ro,所以不能提高灵敏度。 (2)当半桥双臂各串联一片时:把(1)中的2都换成1/2,发现大小仍然没有改变。
《传感器》课后习题解答
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传感器课后习题解答哈尔滨工业大学机械工业出版社CHINA MACHINE PRESS目录第一章传感器的一般特性..................................................................................... - 1 -第二章电阻式传感器............................................................................................. - 3 -第三章电感式传感器............................................................................................. - 5 -第四章电容式传感器............................................................................................. - 7 -第五章磁电式传感器........................................................................................... - 10 -第六章压电式传感器........................................................................................... - 16 -第七章光电式传感器........................................................................................... - 17 -第八章热电式传感器........................................................................................... - 23 -第九章气电式传感器........................................................................................... - 25 -第十章谐振式传感器........................................................................................... - 26 -第十一章波式和射线式传感器........................................................................... - 28 -第十二章半导体式物性传感器........................................................................... - 30 -第十三章新型传感器........................................................................................... - 31 -第一章 传感器的一般特性1、什么是传感器的静特性?它有哪些性能指标?(第一章,第一节)答:静特性表示传感器在被测量处于稳定状态时的输出输入关系。
传感器课后习题
传感器课后习题静态特性测试1(C)是评价传感器静态特性的综合指标。
A.稳定性B.抗干扰性C.精度D.线性度2传感器的线性范围愈宽,表明传感器工作在线性区域内且传感器的(A)A.工作量程愈大B.工作量程愈小C.精确度愈高D.精确度愈低3.传感器能感知的输入变化量越小,表示传感器的()A.线性度越好B.迟滞越小C.重复性越好D.分辨力越高4.传感器的温漂包括_零点__漂移和灵敏度漂移。
5.传感器一般特性指标可分为_静态___特性指标和动态特性指标两个部分。
6.对于非线性传感器,其灵敏度会随着输入量的变化而变化。
对7.分辨力指的是传感器能够检测到的最低极限量。
错8.传感器的灵敏度是指到达稳定工作状态时,输出量与输入量之比。
错9.标定曲线偏离其拟合直线的程度即为非线性度。
对10.在测量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对于迟滞特性的测量,我们只需要对正行程和反行程二者之一进行多次测量,而不需要对正、反行程都进行测量。
错11.某传感器在测量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给定一个固定的输入,进行多次测量,发现测量结果很接近真实值,但分散性比较大,因此,此传感器的准确度比较低。
错12.传感器的非线性误差是以一条理想直线作基准的,取基准直线常用端基拟合法。
错13.两个电子秤可感受的最小感量分别为:0.1g、0.05g, 问哪个分辨率高?0.05g的分辨率高。
14.[名词解释] 线性度在规定的条件下,传感器静态校准曲线与拟合直线间最大偏差与满量程输出值的百分比称为线性度。
传感器动态特性测试1.属于传感器动态特性指标的是( C )A.量程B.灵敏度C.阻尼比D.重复性2.选择二阶装置的阻尼比ζ=0.707,其目的是( D )A.阻抗匹配B.增大输出量C.减小输出量D.接近不失真条件3.属于传感器动态特性指标的是(C)A.量程B.灵敏度C.阻尼比D.重复性4.对于二阶传感器的测试系统,为使系统响应最快,其阻尼比ξ取值通常为(A)。
A. 0~0.1B. 0.1~0.6C.0.6~0.8D.0.8~15.在时域内研究、分析传感检测系统的瞬态响应时,通常采用的激励信号是(D)。
传感器习题集及答案
传感器习题集及答案第01章检测与传感器基础1.1 什么是传感器?按照国标定义,“传感器”应该如何说明含义?1.1答:从广义的角度来说,感知信号检出器件和信号处理部分总称为传感器。
我们对传感器定义是:一种能把特定的信息(物理、化学、生物)按一定规律转换成某种可用信号输出的器件和装置。
从狭义角度对传感器定义是:能把外界非电信息转换成电信号输出的器件。
我国国家标准(GB7665—87)对传感器(Sensor/transducer)的定义是:“能够感受规定的被测量并按照一定规律转换成可用输出信号的器件和装置”。
定义表明传感器有这样三层含义:它是由敏感元件和转换元件构成的一种检测装置;能按一定规律将被测量转换成电信号输出;传感器的输出与输入之间存在确定的关系。
按使用的场合不同传感器又称为变换器、换能器、探测器。
1.2 传感器由哪几部分组成?试述它们的作用及相互关系。
1.2答:组成——由敏感元件、转换元件、基本电路组成;关系,作用——传感器处于研究对象与测试系统的接口位置,即检测与控制之首。
传感器是感知、获取与检测信息的窗口,一切科学研究与自动化生产过程要获取的信息都要通过传感器获取并通过它转换成容易传输与处理的电信号,其作用与地位特别重要。
1.3 简述传感器主要发展趋势1.3答:数字化、集成化、智能化、网络化等。
1.4传感器的静态特性是什么?由哪些性能指标描述?它们一般可用哪些公式表示?1.4答:静特性是当输入量为常数或变化极慢时,传感器的输入输出特性,其主要指标有线性度、迟滞、重复性、分辨力、稳定性、温度稳定性、各种抗干扰稳定性。
传感器的静特性由静特性曲线反映出来,静特性曲线由实际测绘中获得。
人们根据传感器的静特性来选择合适的传感器。
1.5传感器的线性度是如何确定的?确定拟合直线有哪些方法?传感器的线性γ表征了什么含义?为什么不能笼统的说传感器的线性度是多少。
1.5答:度L1)实际传感器有非线性存在,线性度是将近似后的拟合直线与实际曲线进行比较,其中存在偏差,这个最大偏差称为传感器的非线性误差,即线性度,2)选取拟合的方法很多,主要有:理论线性度(理论拟合);端基线性度(端点连线拟合);独立线性度(端点平移拟合);最小二乘法线性度。
传感器课后习题
1-11已知某传感器静态特征方程Y=(1+x)1/2,试分别用切线法、端基法、最小二乘法在0<x≤0.5范围内拟合刻度直线方程,并求出相应的线性度。
解:(1)切线法如图所示,在x=0处所做的切线为拟合直线,其方程为:Y=a0+KX,当x=0时,Y=1,故a0=1,又因为dY/dx=1/(2(1+x)1/2)|x=0=1/2=K故拟合直线为:Y=1+x/2最大偏差ΔYmax在x=0.5处,故ΔYmax=1+0.5/2-(1+0.5)1/2=5/4-(3/2)1/2=0.025Y FS=(1+0.5/2)-1=0.25故线性度δL=ΔYmax/ Y FS*100%=0.025/0.25*100%=0.10*100%=10%(2)端基法:设Y的始点与终点的连线方程为Y=a0+KX因为x=0时,Y=1,x=0.5时,Y=1.225,所以a0=1,k=0.225/0.5=0.45 而由 d(y-Y)/dx=d((1+x)1/2-(1+0.45x))/dx=-0.45+1/(2(1+x)1/2)=0有-0.9(1+x)1/2+1=0(1/0.9)2=1+xx=0.234ΔYmax=[(1+x)1/2-(1+0.45x)]|x=0.234=1.11-1.1053=0.0047Y FS=1+0.45*0.5-1=0.225δL端基=ΔYmax/ Y FS*100%=0.0047/0.225*100%=2.09%(3)最小二*法由公式()()xykninkniaxxyxxyxxxyxyxaiiiiiiiiiii*4695.00034.14695.005.1506.100365.1055.0*625.2751.1*65.1*691.60034.105.168.36265.255.0*625.255.0*691.65.1*751.1)**)22222((+==--=--==--=--=-∑∑-∑=-∑-∑=∑∑∑∑∑∑由d(y-Y)/dx=d((1+x)1/2-(1.0034+0.4695*x))/dx=-0.4695+1/(2(1+x)1/2)=0有x=1/(0.939)2-1=0.134ΔYmax=[(1+x )1/2-(1.0034+0.4695x)]|x=0.234=1.065-1.066=-0.001 Y FS =1.0034+0.4695x-1.0034=0.235 δL 二*法=ΔYmax/ Y FS *100%=0.001/0.235*100%=0.0042*100%=0.42%2-8在材料为钢的实心圆柱形试件上,沿轴线和圆周方向各贴一个电阻为120Ω的金属应变片R 1和R 2,把这两应变片接入差动电桥(参看图2-5)。
《传感器》课后习题解答
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传感器课后习题解答哈尔滨工业大学机械工业出版社CHINA MACHINE PRESS目录第一章传感器的一般特性..................................................................................... - 1 -第二章电阻式传感器............................................................................................. - 3 -第三章电感式传感器............................................................................................. - 5 -第四章电容式传感器............................................................................................. - 7 -第五章磁电式传感器........................................................................................... - 10 -第六章压电式传感器........................................................................................... - 16 -第七章光电式传感器........................................................................................... - 17 -第八章热电式传感器........................................................................................... - 23 -第九章气电式传感器........................................................................................... - 25 -第十章谐振式传感器........................................................................................... - 26 -第十一章波式和射线式传感器........................................................................... - 28 -第十二章半导体式物性传感器........................................................................... - 30 -第十三章新型传感器........................................................................................... - 31 -第一章 传感器的一般特性1、什么是传感器的静特性?它有哪些性能指标?(第一章,第一节)答:静特性表示传感器在被测量处于稳定状态时的输出输入关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传感器课后习题汇总
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传感器课后习题汇总的相关范文,本文关键词为传感器,课后,习题,汇总,1章,传感器,检测技术,基本,概论,您可以从右上方搜索框检索更多相关文章,如果您觉得有用,请继续关注我们并推荐给您的好友,您可以在教育文库中查看更多范文。
第1章传感器与检测技术基本概论思考题
1.传感器由那几部分组成?并说明各组成部分的功能。
2.什么是传感器动态特性和静态特性,简述在什么条件下只研究
静态特性就能够满足通常
的需要,而在什么条件下一般要研究传感器的动态特性?
3.请使用性能指标描述检测系统的静态特性。
4.某线性位移测量仪,当被测位移由4.5mm变到
5.0mm时,位移测量仪的输出电压由3.5V
减至2.5V,求该仪器的灵敏度。
5.某测温系统由以下四个环节组成,各自的灵敏度如下:
铂电阻温度传感器:0.45Ω/℃电桥:0.02V/Ω
放大器:100(放大倍数)笔式记录仪:0.2cm/V求:(1)测温系统的总灵敏度;
(2)记录仪笔尖位移4cm时,所对应的温度变化值。
第2章检测系统的误差合成
1.什么是系统误差?产生系统误差的原因是什么?如何发现系统误差?减少系统误差有哪
几种方法?
2.服从正态分布规律的随机误差有哪些特性?
3.等精度测量某电阻10次,得到的测量列如下:
R1=167.95ΩR2=167.45ΩR3=167.60ΩR4=167.60ΩR5=167.87ΩR6
=167.88ΩR7=168.00ΩR8=167.850ΩR9=167.82ΩR10=
167.61Ω(1)求10次测量的算术平均值R,测量的标准偏差?和算术平均值的标准误差?r。
(2)若置信概率取99.7%,写出被测电阻的真值和极限值。
??3.1电阻式传感器
1.金属电阻应变片与半导体材料的电阻应变效应有什么不同?
-42
2.如将两个100Ω电阻应变片平等地粘贴在钢制试件上,试件截面积为0.5×10m,弹性
2
模量e=200gn/m,由50kn的拉力所引起的应变片电阻变化为1Ω。
把它们接入交流电桥中,电桥电源电压为1V,求应变片灵敏系数和电桥输出电压。
3.如图所示电路是电阻应变仪中所用的不平衡电桥的简化电路,图中R2=R3=R是固定电阻,
R1与R4是电阻应变片,工作时R1受拉,R4受压,ΔR=0,桥路处于平衡状态,当应变片受力发生应变时,桥路失去平衡,这时,就用桥路输出电压ucd表示应变片变后电阻值的变化量。
试证明:ucd=-(e/2)(ΔR/R)。
R2aR3cR1bR4ducde
3.2电容式传感器
4.有一只变极距电容传感元件,两极板间有效面积为8×10m,两
极板间的距离为1mm,已知空气的相对介电常数为1.0006,试计算该传感器的位移灵敏度。
5.变极距电容传感器的测量电路为运算放大器电路,如图所示。
c0=200pF,传感器的起始电容量cx0=20pF,定动极板距离d0=1.5mm,运算放大器为理想放大器(即K→∞,Zi→∞),Rf极大,输入电压u1=5sinωtV。
求当电容传感动极板上输入一位移量℃x=0.15mm使d0减小时,电路输出电压u0为多少?
-42
3.3电感式传感器
6.如图所示的差动电感式传感器的桥式测量电路,L1、L2为传感器的两差动电感线圈的电感,其初始值均为L0。
R1、R2为标准电阻,u为电源电压。
试写出输出电压u0与传感器电感变化量℃L间的关系。
7.如图所示为一差动整流电路,试分析电路的工作原理。
u0V
题7图
8.电涡流式传感器的灵敏度主要受哪些因素影响?它的主要优点是什么?
9.用压电式传感器能测量静态或变化很缓慢的信号吗?为什么?
10.压电式传感器的前置放大器的作用是什么?电压式与电荷式前置放大器各有何特点?
11.压电式传感器测量电路的作用是什么?其核心是解决什么问
12.什么是金属导体的热电效应?试说明热电偶的测温原理。
13.试述热电偶冷端温度补偿的几种主要方法和补偿原理。
14.用镍铬-镍硅(K)热电偶测量温度,已知冷端温度为40℃,用高精度毫伏表测得这时的热电动势为29.188mV,求被测点的温度。
15.热电偶产生的热电势由哪几种电势组成,试证明热电偶的标准电极定律。
16.下面是热电阻测量电路,试说明电路工作原理并计算
1)已知Rt是pt100铂电阻,且其测量温度为T=50℃,试计算出Rt 的值和Ra的值2)电路中已知R1、R2、R3和e,试计算电桥的输出电压VAb
其中(R1=10KΩ,R2=5KΩ,R3=10KΩ,e=5伏)
17.光电效应有哪几种?与之对应的光电元件各有哪些?
18.请说明三相配线的ccD传感器电荷转移过程
19.什么是光电效应?试说明光纤传感器的工作原理。
20.什么是霍尔效应?霍尔电势的大小与方向和哪些因素有关?影响霍尔电势的因素有哪些?
21.霍尔元件能够测量哪些物理参数?霍尔元件的不等位电势的概念是什么?温度补偿的方法有哪几种?
22.简述霍尔效应及构成以及霍尔传感器可能的应用场合。
最后,小编希望文章对您有所帮助,如果有不周到的地方请多谅解,更多相关的文章正在创作中,希望您定期关注。
谢谢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