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优秀教学论文 初中语文活动课的探索2071
初中语文教学教研论文(3篇)
![初中语文教学教研论文(3篇)](https://img.taocdn.com/s3/m/150daf73876fb84ae45c3b3567ec102de2bddf8d.png)
第1篇摘要:本文针对当前初中语文教学现状,从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方面进行探讨,提出了一些改进措施,旨在提高初中语文教学质量。
一、引言语文教学是初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在实际教学中,部分教师对语文教学的认识存在误区,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
本文从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方面对初中语文教学进行探讨,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
二、教学目标1. 确立正确的教学目标初中语文教学目标应遵循课程标准,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特长。
具体目标包括:(1)掌握基本的语文知识,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2)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3)激发学生的文学兴趣,提高审美情趣;(4)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道德品质。
2. 制定合理的教学计划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教学计划,确保教学目标的实现。
教学计划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教学内容:根据课程标准,合理选择教学内容,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2)教学方法:结合学生的特点,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3)教学评价: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教学方法1. 创设情境,激发兴趣教师应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通过多媒体技术、实物展示等方式,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语文的魅力。
2. 注重阅读,培养能力阅读是语文学习的基础,教师应引导学生广泛阅读,提高阅读能力。
具体方法如下:(1)指导学生选择合适的阅读材料;(2)培养学生的阅读技巧,如速读、精读、略读等;(3)鼓励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拓宽知识面。
3. 强化写作,提升素养写作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环节,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具体方法如下:(1)指导学生掌握写作技巧,如构思、布局、表达等;(2)鼓励学生进行写作实践,提高写作水平;(3)开展写作比赛等活动,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4. 互动交流,共同进步教师应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培养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
浅析初中语文活动课设计的探索
![浅析初中语文活动课设计的探索](https://img.taocdn.com/s3/m/416221cf690203d8ce2f0066f5335a8102d2669a.png)
浅析初中语文活动课设计的探索导言:语文是初中阶段学生学习的重要科目,语文课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应该是激发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阅读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传统的语文教学方式往往以传授知识为主,缺乏足够的交互和互动,导致学生对语文学习缺乏兴趣和动力。
如何设计好初中语文活动课,成为当前语文教学的重要课题。
一、分析学生的学习特点设计好的语文活动课需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学习特点。
初中学生处于青春期,个性已经初步形成,因此他们对于学习的态度和方式都有了自己的偏好。
在这个阶段,学生更加注重学习的趣味性和实用性,他们对于生活中的事物更加感兴趣,喜欢通过互动来学习。
设计初中语文活动课需要以学生的兴趣点为出发点,尽量增加课堂互动和趣味性。
考虑到初中生的认知水平和接受能力,语文活动课要注重对学生的启发和引导。
通过思维导图、小组讨论、观察实践等多种形式,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索语文知识,培养他们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
教师需要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兴趣爱好,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设计出符合学生认知特点的活动课。
二、活动设计原则设计初中语文活动课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包括:1. 贴近生活,实用性强。
语文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课程,因此活动课的设计要贴近生活,注重实用性。
通过生活中的实际事例或者文学作品,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使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2. 多元互动,激发学生兴趣。
活动课的设计要注重多种形式的互动和交流,包括小组讨论、角色扮演、游戏竞赛等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课堂活跃度。
3. 引导性强,培养学生自主性。
设计好的语文活动课需要注重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和发现知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精神。
4. 分层次,因材施教。
由于初中生的认知水平和兴趣爱好各不相同,因此活动课的设计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差异性,设置一定的分层次,因材施教,满足每个学生的学习需求。
三、活动课设计实例下面结合一些具体的实例,来探讨一下初中语文活动课设计的具体方法。
浅析初中语文活动课设计的探索
![浅析初中语文活动课设计的探索](https://img.taocdn.com/s3/m/e6f7dab6b8d528ea81c758f5f61fb7360b4c2bbf.png)
浅析初中语文活动课设计的探索随着教育教学的改革不断深入,语文活动课逐渐成为学校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初中语文活动课不仅是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的重要途径,也是培养他们语言能力、思维能力和合作精神的有效途径。
设计一堂好的语文活动课不仅需要考虑到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还需要注重课堂氛围的营造、活动形式的多样性和情境设置的情趣,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热情。
一、确定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的核心和基础,也是教师决策的重要依据。
初中语文活动课的教学目标应该与国家课程标准相符合,既要注重知识与技能的传授,又要注重能力的培养和思想的启迪。
此外,还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特点,确定合适的难度和深度,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热情。
教学目标的核心是“学生为中心”,教师应该尽可能地考虑到学生的需求和愿望,为他们提供个性化的学习途径和多样化的学习体验,以满足他们全面发展的需求。
二、设计教学内容教学内容是教学活动的主要组成部分,是教学目标的具体呈现和实践。
初中语文活动课的教学内容应该紧密围绕国家课程标准和学生的需求展开,注重常识的渗透和语言的运用。
教学内容应该具有生活化、情境化和趣味性,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热情。
在设计教学内容的同时,还应该注重教学材料的选取和编排,注重区域文化和社会背景的引入,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多元文化的认知和体验。
三、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教学方法是教学活动的重要环节,也是教师教学水平的重要体现。
初中语文活动课应该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既要注重传统的讲授和演示,也要注重探究性学习和合作学习。
比如,可以采用游戏、剧场表演、小组讨论等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探究热情,以达到知识和技能的传授和能力和素质的培养。
四、营造温馨和谐的课堂氛围课堂氛围是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教育教学的重要环节。
初中语文活动课应该营造温馨和谐的课堂氛围,注重师生情感交流和人性化管理,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体验和成长环境。
关于初中语文活动课的探索
![关于初中语文活动课的探索](https://img.taocdn.com/s3/m/ff96538384868762caaed5fe.png)
关于初中语文活动课的探索长期以来,语文教学一直处于高耗低效的状态,个中原因,虽说十分复杂,但教学内容的封闭和教学方法的陈旧应是问题的主要症结。
正是由于语文教学内容与实际生活有一定的脱节,缺乏现代生活气息,正是由于语文教学方法上的注入式,学生缺乏自主的实践,才导致了语文课堂气氛的沉闷,导致学生学习兴趣的下降,导致学生语文能力的局限,导致语文教学质量适应不了现代社会的需要。
因此,语文教学要走出困境,必须强调语文教学内容的开放性和语文教学方法的多样性,特别要注重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自主地进行语文学习实践。
语文课外活动的开展为这个问题的解决提供了一条充满希望的途径。
语文活动课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应运而生。
当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初级中学课程计划把活动课列入课程计划的时候,当新的普通高中语文教学大纲(试用稿)把语文课程分为必修课、选修课和活动课的时候,我们就意识到,初中语文课也必须把活动课列入课程,作为正式课程的一个部分。
一、作为课程的一部分,语文活动课与传统的必修课课堂教学相比,显示出鲜明的特点和不可替代的优势。
语文活动课的“活动”,并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教学活动,而主要指学生的学习活动。
活动课侧重于以学生的学习活动为中心组织教学,因而活动的目标、内容和方式方法,就与传统的必修课课堂教学有明显的区别。
在教学内容上,它强调语文的社会实用性。
传统的课堂教学常常以必修课教材的教学为中心,内容显得狭窄,有时也有点陈旧,与现实生活有一定距离。
语文活动课则是开放的,其教学内容往往涉及了语文应用的各个领域,特别是触及最新和最实用的领域,并与一定的生活实际相联系,有较强的时代色彩和生活色彩。
在教学方法上,它强调学生的自主实践性。
传统的课堂授课常常过分突出教师的作用,以教师的知识传授和教学思路为中心,学生常常被动接受或被动参与。
语文活动课则自始至终强调学生的自主实践。
在活动课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可以根据自己的志趣自主选择,自觉参与。
浅析初中语文活动课设计的探索
![浅析初中语文活动课设计的探索](https://img.taocdn.com/s3/m/2c57da880408763231126edb6f1aff00bfd57077.png)
浅析初中语文活动课设计的探索语文活动课是语文课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它不仅仅是知识的传递,更是学生语言能力、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的培养和提升的过程。
在初中阶段,学生的认知水平得到较大的提升,语文活动课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他们在语文课程中不仅仅是学习知识,更是培养语言表达能力和人文情怀。
设计一堂富有活力和趣味的语文活动课显得尤为重要。
语文活动课设计应该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语文活动课中,学生应该是主体,教师是引导者。
活动课的设计应该将学生的兴趣和思维纳入让学生在探究中主动获得知识和技能,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提高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和创造性。
在设计语文活动课的过程中,要注重布置小组活动、角色扮演、问题探究等形式,让学生在活动中积极参与,锻炼自己的表达能力和合作能力。
语文活动课设计要充分融入学生的生活和实际情境。
学生的生活相对丰富多彩,他们所接触的生活和实际情境丰富多样,因此在设计语文活动课时,可以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实际情境,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去感悟,从实际中去认识,让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学习语文知识和技能。
可以组织学生进行野外写生、实地考察、实地调查等活动,也可以设计类似生活情境的主题作文、口语交际活动等,让学生在真实的生活和实际情境中积累语文素材,锻炼语言表达能力。
语文活动课设计要注重挖掘学生的情感与价值观。
语文的最终目的是要培养学生的人文情怀和审美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在语文活动课的设计中,要注重情感与价值观的培养,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美、传达美、表达美,从中领悟生活的意义和情感的价值,让学生在感悟美的过程中增强自信、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在散文阅读活动中,可以引导学生从文中体会作者的情感,让学生感受情感的渗透和情感的传达,也可以让学生在表演课文、故事、诗词等活动中感悟美、传递美。
语文活动课设计要有侧重点,突出学科核心。
语文是一门综合性学科,它包含了语文知识、语文技能、语文情感等多个方面的内容。
浅谈初中语文活动课的探索
![浅谈初中语文活动课的探索](https://img.taocdn.com/s3/m/0bb297cc50e2524de5187ec7.png)
浅谈初中语文活动课的探索学语文教师在开展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中,要更新观念,要因地制宜,千方百计挖掘各种教学资源,想方设法调动学生积极参与,根据学生特点开展活动,培养学生动手、动口、动脑的能力,激发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的能力,探索出一条符合本校语文综合实践课教学的路子,使语文教学焕发新的风采。
初中语文;活动课;探索《新课程标准》反复强调:“主动进行探究性学习,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
”我们开展的语文活动课充分地体现了这种精神。
作为语文教师,应利用各种教育资源,精心设计学生感兴趣的语文教学活动内容,让学生融会贯通、学以致用。
一、长期以来,语文教学一直处于高耗低效的状态,个中原因,虽说十分复杂,但教学内容的封闭和教学方法的陈旧应是问题的主要症结。
教材内容并不等于就是教学内容,更不是全部的课程内容,后两者的概念要宽泛得多,因此,综合性教学就要求教学从课程的高度出发,整体设计教学内容,教学要凭借教材,但又不能囿于教材,应该超越教材。
具体地说就是要超越教材的体系,创造更适合学生实际的学习体系;要超越教材的内涵,实现多元解读,提升教学的意义;要超越教材的内容,开发和补充教材,使学习过程更丰满。
这就要讲究活动的开放性。
学习活动的开放性是保证学生主体能够自主活动的一个重要条件。
教师在组织、指导学生学习活动时要注意:1、内容的开放。
要求教师一要保证活动内容的丰富多样性,二要保证活动内容的可供选择性。
因为只有具备这两点的活动内容才能满足处在不同发展水平、具有不同兴趣、爱好的学生的多方面需要;才能促使他们通过对活动内容的自主选择、积极参与,获得各得其所的相应发展,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面向全体。
2、过程的开放。
要求活动的过程应是动态的、变化的。
学生的活动表现、活动需求应是调整活动进程的基本依据。
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探索与实践(含学习方法技巧、例题示范教学方法)
![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探索与实践(含学习方法技巧、例题示范教学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6e97a248b6360b4c2e3f5727a5e9856a561226e8.png)
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探索与实践第一篇范文在当前教育改革的背景下,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探索与实践显得尤为重要。
作为一名初中语文教师,我们肩负着培养学生语文素养、塑造健全人格的重任。
本文将从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教学评价等方面,探讨如何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实现这一目标。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
在每一堂课的开始,教师应注重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可以通过讲述与本课相关的故事、名言,或者设置悬念,引发学生的思考,从而自然地引入新课。
二、深入文本,感悟内涵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文本解读是核心环节。
教师应引导学生深入文本,细读、精读,从而感悟文本的内涵。
在此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发挥引导作用,让学生在理解字词句的基础上,把握文章的主旨大意。
1.分析篇章结构:教师要引导学生了解文章的布局、段落划分,掌握作者的行文思路。
2.品味优美语句:教师要引导学生欣赏文章中的优美语句,体会作者的表达技巧,提升语文素养。
3.感悟文章主旨:教师要引导学生从文章中提炼出中心思想,培养学生的价值观。
三、拓展延伸,提升素养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拓展延伸环节有助于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教师可以结合课文内容,开展相关的语文活动,如写作、演讲、辩论等,让学生在实践中提高自己的语文能力。
1.课内拓展:教师可以针对课文内容,设计一些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拓展学生的知识面。
2.课外拓展:教师可以推荐一些与课文相关的读物,让学生在课外自主阅读,提升语文素养。
四、互动交流,共享成长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互动交流能力。
可以通过小组合作、讨论、分享等形式,让学生在互动中学会倾听、表达、合作,培养良好的团队精神。
1.小组合作: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小组合作任务,让学生在讨论、研究中共同成长。
2.课堂分享: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感悟,提升学生的表达能力。
五、教学评价,促进发展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学评价是不可或缺的环节。
初中语文活动课的探索!
![初中语文活动课的探索!](https://img.taocdn.com/s3/m/1bb1fc24524de518974b7d37.png)
初中语文活动课的探索!近年,初中语文教学领域又出现了一个新的改革热点--活动课。
在一些中学,初中语文教学正改变传统的单一的课堂授课形式,以学生自主参与活动为特征的语文活动课正异军突起。
占据一席之地,并以其生动活泼、切实有效而得到学生的欢迎。
语文活动课的出现,是初中语文教学的一次大改革,是语文学科课程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质的有力举措。
1.作为课程的一部分,语文活动课与传统的必修课课堂教学相比,显示出鲜明的特点和不可替代的优势。
语文活动课的"活动",并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教学活动,而主要指学生的学习活动。
活动课侧重于以学生的学习活动为中心组织教学,因而活动的目标、内容和方式方法,就与传统的必修课课堂教学有明显的区别。
在教学内容上,它强调语文的社会实用性。
传统的课堂教学常常以必修课教材的教学为中心,内容显得狭窄,有时也有点陈旧,与现实生活有一定距离。
在教学方法上,它强调学生的自主实践性。
传统的课堂授课常常过分突出教师的作用,以教师的知识传授和教学思路为中心,学生常常被动接受或被动参与。
语文活动课则自始至终强调学生的自主实践。
在活动课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可以根据自己的志趣自主选择,自觉参与。
活动课的过程,往往是学生自己设计安排、学生自我活动为主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着重于让学生在各项具体的实践和运用中获取直接的感性知识和生活体验,着重于让学生在活动中去感受、体会、理解。
这样做,学生不仅得到的印象是深刻的,而且自学能力也得到切实的培养和提高。
比如"故事会""演讲会""辩论会"等活动课,自始至终都以学生的口头表达为主,几节课下来,学生的口才就会有所提高。
许多学生这样说,语文活动课给自己提供了不少锻炼的机会,现在自己对学好语文也有信心啦。
2.语文活动课之所以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是有其心理学、教育学的理论依据的。
浅析初中语文活动课设计的探索
![浅析初中语文活动课设计的探索](https://img.taocdn.com/s3/m/0d88a661182e453610661ed9ad51f01dc28157a3.png)
浅析初中语文活动课设计的探索语文是学生学习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门课程,它不仅是一门学科,更是一种文化传承和思想启蒙。
而如何设计一堂生动有趣、富有启发性的语文活动课,成为了每一位语文教师不可忽视的问题。
本文将通过对初中语文活动课设计的探索,从活动课的目标、内容、方法和评价等方面进行浅析,以期为语文教学提供一些新的思路和启发。
设计一堂成功的初中语文活动课,需要明确明确活动课的目标。
语文教学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文学情操和人文精神。
一堂优质的语文活动课应该既注重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又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和思维发展。
在确定活动课的目标时,教师需要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兴趣爱好,并结合教材内容设计出符合学生实际情况的活动目标,使得学生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能够主动思考、激发学习兴趣,达到多方面的培养效果。
在确定了活动课的目标后,活动课的内容也至关重要。
活动课的内容要与学生的现实生活相联系,与学生的心智发展相适应,与学科的要求相符合。
语文活动课可以通过游戏、讨论、小组合作、表演等多种形式呈现,让学生在真实的语言环境中学习语文知识,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参与度。
活动课的内容应该突出体现“多元文化、多元知识、多元能力”等教育理念,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文化观,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除了目标和内容,活动课的方法也是影响活动效果的重要因素。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灵活运用多种活动方法,如讨论法、合作学习法、角色扮演法等,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激发学生的思维激情。
教师要注重个性发展,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采用因材施教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主动性,提高教学效果。
语文活动课的评价也是必不可少的一环。
在评价过程中,教师既要注重对学生语言表达能力、文学情操和人文精神等方面进行全面评价,又要注重对学生的动手能力、动脑能力和合作能力等多方面进行评价,促使学生做到全面发展。
要注意区分评价和考核的不同,充分发挥评价的激励功能,让学生在活动课中感受到成功的喜悦,激发学生的自信心和学习兴趣,让学生在评价中获得成长和提高。
浅析初中语文活动课设计的探索
![浅析初中语文活动课设计的探索](https://img.taocdn.com/s3/m/0573bf8f2dc58bd63186bceb19e8b8f67c1cef34.png)
浅析初中语文活动课设计的探索1. 引言1.1 初中语文活动课设计的重要性初中语文活动课设计的重要性在于其能够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和语文能力,培养学生的语文意识和审美情趣。
通过设计丰富多彩的语文活动课,可以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提高学习动机,促使学生积极参与,提升学习效果。
初中语文活动课设计还能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表达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培养学生的品德修养和社会责任感,使学生能够在未来的学习和工作中做到知识运用、情感表达和个性展示的全面发展。
初中语文活动课设计是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环,是实现素质教育目标的有效途径,更是推动学生终身发展的重要保证。
通过不断探索和创新初中语文活动课设计模式,可以更好地满足学生的个性需求,激发学生的潜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1.2 初中语文活动课设计的研究现状当前,初中语文活动课设计的研究现状正处于不断发展和完善的阶段。
随着教育理念的更新和教学方法的不断革新,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和研究者开始关注和重视初中语文活动课设计。
他们致力于通过实践探索和理论研究,提高初中语文活动课的设计质量,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升。
在国内外的教育领域,针对初中语文活动课设计的研究呈现出多样化和多层次的特点。
许多学者通过对不同类型的语文活动课进行观察和实践,总结出了一系列可行的设计原则和方法。
他们试图通过研究教学实践中的问题和挑战,提出解决方案,推动初中语文活动课设计的创新和改进。
2. 正文2.1 初中语文活动课设计的原则和方法初中语文活动课设计的原则和方法是确保教学内容符合学生的学习特点和需求。
活动课设计的原则之一是立足学生,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发展水平确定教学目标和内容,保证教学活动贴近学生的生活与思维习惯。
活动课设计需注重情感因素,通过情感教育培养学生的文学情操和审美情趣,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
活动课设计还应注重差异化教学,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激发每个学生的学习潜能。
浅析初中语文活动课设计的探索
![浅析初中语文活动课设计的探索](https://img.taocdn.com/s3/m/6bd0470568eae009581b6bd97f1922791788be4e.png)
浅析初中语文活动课设计的探索语文活动课是初中语文课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它既是语文教学的一种形式,也是语文教学的一种手段,更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语文素养的有效途径。
如何设计一堂富有活力和灵活性的语文活动课,是每个语文教师需要不断探索和实践的课题。
一、活动课设计的目的语文活动课设计的目的在于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和热情,提高他们的语文能力和素养。
通过设计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语文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使他们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中掌握语文知识,提高语文表达能力。
活动课还要注重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引导学生积极向上、健康向善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1.灵活多变原则语文活动课不同于传统的讲授课,它更加注重学生的参与和互动。
活动课设计的首要原则是灵活多变,要随着教材的内容变化,灵活地选择不同形式的活动。
可以采用多种手段,如游戏、讨论、角色扮演、实验、动手制作等,以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和兴趣。
2.体验为主原则体验是学习的源泉,语文活动课的设计要以学生体验和实践为主,尽可能地让学生亲身参与到活动中去,通过亲身体验,感受语文的魅力,培养对语文的热爱和兴趣。
3.因材施教原则由于每个学生的兴趣、能力、认知水平都不尽相同,活动课设计要因材施教,灵活地安排不同难度的活动,满足每个学生的学习需求,使每个学生都能在活动中得到发挥和提高。
4.培养综合能力原则语文学习不仅仅是知识的掌握,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活动课的设计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表达、创新等综合能力,让学生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得到全方位的发展。
1.采用多样化的组织形式语文活动课的组织形式多种多样,可以采用小组探究、合作探究、整合探究、个别探究等形式,让学生在不同的组织形式下体验语文学习的乐趣,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的精神。
2.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教学手段是活动课设计的灵魂,可以通过游戏、实验、案例分析、课外阅读、实地调研等手段,让学生在活动中主动参与,体验语文学习的乐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浅谈初中语文活动课的探索
![浅谈初中语文活动课的探索](https://img.taocdn.com/s3/m/b05e39a2bb4cf7ec4afed0d1.png)
浅谈初中语文活动课的探索【摘要】语文活动课强调活动过程中学生自始至终的积极参与,强调学生在活动过程中自我设计、自我活动和自我感受、体会,从某种意义上讲,活动课可以说是可行性强、操作过程具体的实践应用课,它将有力地促进学生把学过的语文知识进行消化、吸收并转化为能力。
【关键词】语文;活动课;探索语文活动课的出现,是初中语文教学的一次大改革,是语文学科课程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质的有力举措。
长期以来,语文教学一直处于高耗低效的状态,个中原因,虽说十分复杂,但教学内容的封闭和教学方法的陈旧应是问题的主要症结。
因此,语文教学要走出困境,必须强调语文教学内容的开放性和语文教学方法的多样性,特别要注重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自主地进行语文学习实践。
语文课外活动的开展为这个问题的解决提供了一条充满希望的途径。
但是,由于语文课外活动常常缺乏系统的目标、内容,常常难以有序进行,许多学校仅仅把它当作课堂教学的补充,甚至作为学校教育的点缀,因而往往难以落实,难以坚持。
只有把语文活动列入语文课程,给予教学目标、内容和进程的规定,给予时间和空间的保证,才能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
语文活动课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应运而生。
作为课程的一部分,语文活动课与传统的必修课课堂教学相比,显示出鲜明的特点和不可替代的优势。
语文活动课的”活动”,并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教学活动,而主要指学生的学习活动。
活动课侧重于以学生的学习活动为中心组织教学,因而活动的目标、内容和方式方法,就与传统的必修课课堂教学有明显的区别。
在教学内容上,它强调语文的社会实用性。
如“新闻发布会”“语言的艺术--广告”“错别字普查”“编手抄报比赛”等专题活动,既让学生感受到语文在现代生活中应用的情况,也加强了学生实际应用语文的能力训练,学生学得兴趣盎然,又实实在在。
不少学生反映,开展语文活动课以后,自己才感到语文原来是那样有趣、那样有用。
在教学方法上,它强调学生的自主实践性。
在活动课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可以根据自己的志趣自主选择,自觉参与。
初中语文活动课的探索
![初中语文活动课的探索](https://img.taocdn.com/s3/m/001bae4bed630b1c58eeb552.png)
初中语文活动课的探索【摘要】文章指出:教育改革,推行素质教育,就是要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主动参与,并且要与现实生活联系在一起。
而语文活动课正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教育改革主动学习关注生活Explore the junior Chinese activity classYan Yuhong【Abstract】It is pointed out in this paper that to reform the education and push the education for all-around development is to make students become the main body of learning, to make students participate actively and to integrate with the realistic life. And that Chinese activity just is the effective way for achieving that purpose.【Keywords】Education reformation Leaning actively Attention to life随着近年来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初中语文教学的活动课逐渐被重视起来。
在一些中学,初中语文教学正改变传统的单一的课堂授课形式,以学生自主参与活动为特征的语文活动课正日益兴起,并以其生动活泼、切实有效而得到学生的欢迎,从而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
1.长期以来,语文教学一直处于高耗低效的状态,个中原因,虽说十分复杂,但教学内容的封闭和教学方法的陈旧应是问题的主要症结。
正是由于语文教学内容与实际生活有一定的脱节,缺乏现代生活气息;正是由于语文教学方法上的注入式,学生缺乏自主的实践,才导致了语文课堂气氛的沉闷,导致学生学习兴趣的下降,导致学生语文能力的不足,导致语文教学质量适应不了现代社会的需要。
浅析初中语文活动课设计的探索
![浅析初中语文活动课设计的探索](https://img.taocdn.com/s3/m/f1ead6a35ff7ba0d4a7302768e9951e79b896994.png)
浅析初中语文活动课设计的探索【摘要】初中语文活动课设计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和综合能力的重要手段。
本文从设计的原则、内容与形式、实施策略、评估方法和改进途径等方面进行探讨。
活动课设计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注重教师的引导和学生的参与。
评估方法应包括学生表现、作品展示等多种形式,以全面评价活动效果。
为了更好地促进学生语文学习,活动课设计需要不断改进和调整,以适应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和发展。
初中语文活动课设计的意义在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综合素养;未来发展方向是更加重视学生的主体性和创造力;总结经验包括注重实践性、个性化和创新性,以及教师的专业发展和不断学习。
初中语文活动课设计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和未来发展能力。
【关键词】初中语文活动课设计、重要性、研究意义、原则、内容、形式、实施策略、评估方法、改进途径、意义、未来发展、经验。
1. 引言1.1 初中语文活动课设计的重要性初中语文活动课设计是一项重要的教学活动,它旨在通过设计各种形式多样、富有趣味性的活动,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提高语文素养,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
活动课设计不仅能够使学生在参与中更好地理解和消化所学知识,还能够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初中语文活动课设计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活动课设计可以增强学生的学习动力和学习兴趣,使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从而提高学习效果。
活动课设计可以促进学生之间的互动与交流,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活动课设计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能力,激发他们的创造潜力,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活动课设计可以丰富教学内容,提供多样化的学习途径和表现形式,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促进教学效果的最大化。
通过精心设计的活动课,可以让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学习语文,提高语文素养,培养综合能力,实现教学目标的最佳效果。
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方法探索经验(含示范课课程设计、学科学习情况总结)
![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方法探索经验(含示范课课程设计、学科学习情况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d5fbd758bfd5b9f3f90f76c66137ee06eef94e68.png)
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方法探索经验第一篇范文: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方法探索经验在当今社会,随着科技的发展和人类文明的进步,教育也在不断地发展和改革。
初中语文教学,作为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提高综合素质具有深远的影响。
作为一名特级教师,我深感责任重大,因此,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我不断探索、尝试,积累了一些关于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方法的经验,现总结如下: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导入新课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
教师应以生动、有趣的方式引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通过讲述与课文相关的故事、传说,或利用多媒体展示与课文内容相关的图片、视频,使学生自然地进入学习状态。
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
例如,在讲解课文时,教师可以提出问题,让学生分组讨论,共同探讨问题的答案。
同时,教师应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批判性思维。
三、案例分析,深入理解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课文内容。
教师可以选择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文章,让学生分析其写作技巧、表达方式等,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此外,教师还可以结合课文内容,选取一些现实生活中的案例,让学生思考语文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
四、课堂互动,活跃气氛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注重与学生的互动,营造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
例如,教师可以组织一些课堂游戏、竞赛等活动,让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中学习语文。
同时,教师还应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发表自己的观点,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五、课后作业,巩固知识课后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和补充。
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布置一些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的作业,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同时,教师还应关注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及时给予反馈,指导学生改进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果。
六、评价激励,提高自信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对学生的评价和激励,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
浅析初中语文活动课设计的探索
![浅析初中语文活动课设计的探索](https://img.taocdn.com/s3/m/abe486a685868762caaedd3383c4bb4cf7ecb79d.png)
浅析初中语文活动课设计的探索随着教育教学理念的不断更新与发展,学习方式也在不断变化,语文课程也不例外。
现代化的语文课程注重“以学生为中心,以活动为载体”的教学模式,其中活动课的设计与开展是实现教育教学现代化的基础性工作。
本文将重点介绍基于学习者特征与任务驱动的初中语文活动课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一、学习者特征为基础,充分考虑多元化需求在设计语文活动课时,充分考虑学生的需求和兴趣爱好等多元特征,将所有人的特征纳入课程设计中,允许兴趣点的不同,并为其提供足够的选择和机会。
在行动中,我们经常通过班会议、小组讨论等形式来了解同学们的兴趣,进一步探索有效的教学方式。
例如,在游戏时间被减少的情况下,我们发现学生缺乏自发的阅读兴趣。
因此,结合学生的实际需求和课程不同的任务,我们鼓励学生在选定主题后自主挑选适合自己的读物,并展开心理影响力实践活动。
此外,我们会设立口才大赛、课堂演讲等活动,给学生提供展示自我的机会,增强学生在自由沟通、自我表达等方面的能力。
二、语文活动课在任务驱动下的实践学生在完成语文活动课程任务中可以充分运用他们已有的专业知识,比如语言、写作、阅读等能力。
针对不同的任务,我们会做出合理的分组安排,让学生与同龄人和有相同能力和兴趣的人一起完成任务。
例如,我们提供组织讨论的机会,在感知、理解、判断、创新等方面涉及了不同的读写对话,通过组织讨论的形式来完善学生的反思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等,提高学生的意识水平,进行自主的思考和学习。
三、语文活动课的开展需要注重反思与改进语文活动课是由于学生特征和任务驱动,因此可能不同班级、不同学群之间的课程内容和教学方式是不同的。
因此,我们需要注重各种教学方式的反思,以使课程改进,更有效地推动学生的学习。
在活动课程完成后,我们会进行反思并处理完善,在探索中找到合适的教学方式。
总之,活动式语文课程的开展需要根据学生需求和任务驱动进行设计,运用多元化的教学策略,注重反思和改进。
初中语文论文:初中语文活动课的探索
![初中语文论文:初中语文活动课的探索](https://img.taocdn.com/s3/m/d13800f581c758f5f71f6709.png)
初中语文论文:初中语文活动课的探索语文活动课的出现,是初中语文教学的一次大改革,是语文学科课程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质的有力举措。
一、语文活动课开展的必要性长期以来,由于语文教学内容与实际生活有一定的脱节,缺乏现代生活气息,导致了语文课堂气氛的沉闷,学生学习兴趣下降,语文教学质量也适应不了现代社会的需要。
因此,语文教学要走出困境,必须强调语文教学内容的开放性和语文教学方法的多样性,特别要注重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自主地进行语文学习实践。
语文课外活动的开展为这个问题的解决提供了一条充满希望的途径。
但是,由于语文课外活动常常缺乏系统的目标、内容,常常难以有序进行,许多学校仅仅把它当作课堂教学的补充,甚至作为学校教育的点缀,因而往往难以落实,难以坚持。
只有把语文活动列入语文课程,给予教学目标、内容和进程的规定,给予时间和空间的保证,才能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
语文活动课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应运而生。
二、语文活动课的特点和优势语文活动课的"活动",并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教学活动,而主要指学生的学习活动。
活动课侧重于以学生的学习活动为中心组织教学,因而活动的目标、内容和方式方法,就与传统的必修课课堂教学有明显的区别。
在教学内容上,它强调语文的社会实用性。
传统的课堂教学常常以必修课教材的教学为中心,内容显得狭窄,有时也有点陈旧,与现实生活有一定距离。
语文活动课则是开放的,其教学内容往往涉及了语文应用的各个领域,特别是触及最新和最实用的领域,并与一定的生活实际相联系,有较强的时代色彩和生活色彩,因而,她能够补必修课课堂教学的不足,全面反映社会生活对学生语文知识和能力的要求,促使学生语文素质的全面提高,又能给学生具体生动的感受,有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开设语文活动课有其心理学、教育学的理论依据。
初中语文活动课的探索
![初中语文活动课的探索](https://img.taocdn.com/s3/m/9d4c942de97101f69e3143323968011ca300f762.png)
初中语文活动课的探索初中语文活动课的探索初中语文活动课的探索黄向群(广东省教育(-上网第一站35d1教育网)厅教学研究室黄向群)近年,我省初中语文教学领域又出现了一个新的改革热点——活动课。
在一些中学,初中语文教学正改变传统的单一的课堂授课形式,以学生自主参与活动为特征的语文活动课正异军突起。
占据一席之地,并以其生动活泼、切实有效而得到学生的欢迎。
语文活动课的出现,是初中语文教学的一次大改革,是语文学科课程实施素质教育(-上网第一站35d1教育网),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质的有力举措。
一长期以来,语文教学一直处于高耗低效的状态,个中原因,虽说十分复杂,但教学内容的封闭和教学方法的陈旧应是问题的主要症结。
正是由于语文教学内容与实际生活有一定的脱节,缺乏现代生活气息,正是由于语文教学方法上的注入式,学生缺乏自主的实践,才导致了语文课堂气氛的沉闷,导致学生学习兴趣的下降,导致学生语文能力的局限,导致语文教学质量适应不了现代社会的需要。
因此,语文教学要走出困境,必须强调语文教学内容的开放性和语文教学方法的多样性,特别要注重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自主地进行语文学习实践。
语文课外活动的开展为这个问题的解决提供了一条充满希望的途径。
前一段我省各地都开展了丰富多彩的语文课外活动,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但是,由于语文课外活动常常缺乏系统的目标、内容,常常难以有序进行,许多学校仅仅把它当作课堂教学的补充,甚至作为学校教育(-上网第一站35d1教育网)的点缀,因而往往难以落实,难以坚持。
只有把语文活动列入语文课程,给予教学目标、内容和进程的规定,给予时间和空间的保证,才能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
二作为课程的一部分,语文活动课与传统的必修课课堂教学相比,显示出鲜明的特点和不可替代的优势。
语文活动课的“活动”,并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教学活动,而主要指学生的学习活动。
活动课侧重于以学生的学习活动为中心组织教学,因而活动的目标、内容和方式方法,就与传统的必修课课堂教学有明显的区别。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百度文库精品文档LOGO
教师优秀教学论文初中语文活动课的探索
百度文库精品文档的语文课外活动,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但是,由于语文课外活动常常缺乏系统的目标、内容,常常难以有序进行,许多学校仅仅把它当作课堂教学的补充,甚至作为学校教育的点缀,因而往往难以落实,难以坚持。
只有把语文活动列入语文课程,给予教学目标、内容和进程的规定,给予时间和空间的保证,才能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
语文活动课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应运而生。
当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初级中学课程计划把活动课列入课程计划的时候,当新的普通高中语文教学大纲(试用稿)把语文课程分为必修课、选修课和活动课的时候,我们就意识到,初中语文课也必须把活动课列入课程,作为正式课程的一个部分。
于是,从1995年开始,我们在调查研究和初步尝试的基础上,逐步形成了建立初中各年级语文活动课目标系列、内容体系和教学模式的构想,提出了两周开设1节活动课的方案,设计了每个学期8个课例的具体要求和内容,并于1996年秋在自治区内部分学校正式开展试验。
二、作为课程的一部分,语文活动课与传统的必修课课堂教学相比,显示出鲜明的特点和不可替代的优势。
语文活动课的”活动”,并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教学
活动,而主要指学生的学习活动。
活动课侧重于以学生的学习活动为中心组织教学,因而活动的目标、内容和方式方法,就与传统的必修课课堂教学有明显的区别。
在教学内容上,它强调语文的社会实用性。
传统的课堂教学常常以必修课教材的教学为中心,内容显得狭窄,有时也有点陈旧,与现实生活有一定距离。
语文活动课则是开放的,其教学内容往往涉及了语文应用的各个领域,特别是触及最新和最实用的领域,并与一定的生活实际相联系,有较强的时代色彩和生活色彩,因而,她能够补必修课课堂教学的不足,全面反映社会生活对学生语文知识和能力的要求,促使学生语文素质的全面提高,又能给学生具体生动的感受,有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如”新闻发布会”“语言的艺术--广告”“错别字普查”“编手抄报比赛”等专题活动,既让学生感受到语文在现代生活中应用的情况,也加强了学生实际应用语文的能力训练,学生学得兴趣盎然,又实实在在。
不少学生反映,开展语文活动课以后,自己才感到语文原来是那样有趣、那样有用。
在教学方法上,它强调学生的自主实践性。
传统的课堂授课常常过分突出教师的作用,以教师的知识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