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儒家是教育不是宗教

合集下载

道家思想与儒家思想的区别

道家思想与儒家思想的区别

道家思想与儒家思想的区别有人说,道家思想是出世的,儒家思想是入世的包括佛教思想也是出世的我不这么看,我认为道家与佛教出世的思想只是相比于儒家相对多了一些而已,可是说是以出世的思想做入世的事情,而儒家是以入世的思想以及规则来教育世人做入世的事情,入世因素多了一些而已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后来有人利用道家思想创立了宗教,而历代统治者却把儒家作为第一思想的道理,因为宗教是以出世的思想做入世的事,统治者是以入世的思想做入世的事不能说是完全的出世或入世,只是多少而已儒家代表人物孔子,孟子等,比较出名的代表作,论语等.道家代表人物老子,庄子等,比较出名的代表作,道德经等.儒家入世、道家出世.儒家讲先天下之忧而忧、道家讲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儒家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道家政治渺小艺术永恒儒家讲究礼仪尊孔孟之道道家讲求修身养性~有朴素唯物主义儒道互补,这在中国哲学史的研究中是个老而又老的话题了,然而从不同的角度和不同的侧面,我们又可以从这个古老的话题中不断地引发出新的思考.从内在的、隐蔽的、发生学的意义上讲,儒道互补有着两性文化上的内涵;而从外在的、公开的、符号学的意义上讲,儒道互补又有着美学上的功能.在相当一段时间里,国内学者根据由马克思、恩格斯所肯定的西方现实主义的价值取向,将具有“兴、观、群、怨”传统、主张用艺术来干预现实的儒家美学,看作中国古典艺术的主流;而将“灭文章,散五采,胶离朱之目”,“塞瞽旷之耳”的道家思想, 视为文化虚无主义和艺术取消主义的逆流.最近一个时期,作为庸俗社会学的一种反动,大陆学者则又与港台学界彼此呼应,在“大巧若拙,大辩若讷”、“大音希声,大象无形”的道家美学中发现了西方现代派艺术所梦寐以求的写意的风格和自由的境界,认为这才代表了中国艺术的真正精神;相比之下,儒家的那套“发乎情,止乎礼义”的诗教传统,却因急功近利而显得过于狭隘了…….应该承认,以上这两种观点各有各的道理,但放到一起,则又相互龃龉、彼此冲突.问题的关键,就在于这种非此即彼的态度只能看到儒、道一方其片面的合理性,而无法解释这二者之间彼此“互补”的辩证关系,及其在中国美学史上的整体功能.在我看来,尽管儒道之间的关系相当复杂,可以用不同的结构模式来加以分析,但从对华夏美学的贡献而言,儒家的功能主要在“建构”,即为中国人的审美活动提供某种秩序化、程式化、符号化的规则和习惯;道家的功能则主要在“解构”,即以解文饰、解规则、解符号的姿态而对儒家美学在建构过程中所出现的异化现象进行反向的消解,以保持其自由的创造活力.正是在这种不断的“建构”和“解构”过程中,中国古典美学才得以健康而持续地发展,从而创造着人类艺术史上的奇迹.一从发生学的角度来看,儒家在进行礼乐文化的重建过程中,为铸造中华民族的审美心理习惯做出了特殊的贡献.我们知道,人与动物的不同,就在于人是一种文化的动物,而文化则是以符号为载体和传媒的.在这个意义上,着名符号论美学家卡西尔曾经指出,人是一种符号的动物.而以“相礼”为职业的儒者,最初恰恰是这种文化符号的掌管者和操作者.“近代有学者认为,‘儒’的前身是古代专为贵族服务的巫、史、祝、卜;在春秋大动荡时期,‘儒失去了原有的地位,由于他们熟悉贵族的礼仪,便以‘相礼’为谋生的职业.”中国大百科全书·哲学下卷,第73页.这种看法是有一定根据的,孔子所谓“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出则事公卿,入则事父兄,丧事不敢不勉,不为酒困,何有于我哉”论语·子罕便是最好的说明.当然了,孔子所开辟的儒学事业,绝不仅限于这种外在符号的掌管与操作,他要使职业的“儒”成为思想的“家”,就必须通过以“仁”释“礼”的方式,而为外在的行为规范符号形式找到内在的伦理准则价值观念的支持,从而克服文化符号混乱无序的历史局面,以保持世人的文化品味.所谓“礼云礼云,玉帛云乎哉乐云乐云,钟鼓云乎哉”论语·阳货即表明,在那个“礼崩乐坏”的时代里,礼乐的复兴在孔子那里绝不仅仅是一种简单的物质形式而已,它本身就标志着人与非人的界限.从政治的意义上讲,只有遵循礼乐本身所规范的行为法则和等级制度,才能使人与人在进退俯仰之间保持一种行而有等、爱而有差的和谐而有度的社会秩序,即所谓“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论语·颜渊从文化的意义上讲,只有掌握了礼乐本身所具备的有意味的符号形式,才能使人与人在温、良、恭、俭、让的社会交往中保持一种高于蒙昧和野蛮色彩的文明形象,即所谓“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论语·雍也尽管在孔子那里,文化的建构是要以生命的繁衍和物质的保障为前提的,“子适卫,冉有仆.子曰:‘庶矣哉’冉有曰:‘即庶矣,又何加焉’曰:‘富之.’曰:‘既富矣,又何加焉’曰:‘教之.’”论语·子路然而这种“庶”——“富”——“教”的渐进过程也表明,文化的建构才是使人最终成其为人的关键.只有在这个意义上,我们才能够理解,一向强调忠孝安邦、礼义治国的孔子,何以会发出“吾与点也”论语·先进之类的喟叹.显然,在这种文化符号系统的建构过程中,人们产生了一种艺术的经验和美的享受.因为说到底,“艺术可以被定义为一种符号语言”,“美必然地、而且本质上是一种符号”,这类包含着艺术和美的“符号体系”,“在对可见、可触、可听的外观中给予我们以秩序”,“使我们看到的是人的灵魂最深沉和最多样化的运动”卡西尔人论上海译文出版社1985年版,第212、175、214、189页..这一点,我们的前人在乐记·乐本篇中似乎已有所领悟:“凡音者,生人心者也.情动于中,故形于声;声成文,谓之音.”“乐者,通伦理也.是故知声而不知音者,禽兽是也.知音而不知乐者,众庶是也.惟君子为能知乐.”在这里,声、音、乐三者的区别,标志着禽兽与人、野蛮的人与文明的人之重要区别.所谓“情动于中,故形于声”,是说由人嘴里发出来的声音,是人之情感的自然流露;但是当这种情感的自然流露还没有进入符号系统,还只是一种无法通约的声响时,它便等同于野兽的嚎叫:虽然也表达了一定的情绪,却无法加以辨别,也没人可以听懂.只有当这种声响进入了符号的系统,它才是一种主观情感的“人的”表达方式,即“声成文,谓之音”.这里的“声成文”,既可以理解为声响通过交织、组合而具有文彩,又可以理解为声响进入表义的符号网络而具有文意.事实上,只有当自然的声响进入了表义的符号系统,才可能具有无限丰富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动物可以发出各种各样的声响,但是由于这些声响既无法在符号的意义上加以区分,更无法在区分的基础上加以组织并重构,因而总归是单调的.说到底,而无论文彩还是文意都只是人才具有的,这正是人与非人的区别所在,“是故知声而不知音者,禽兽也.”进一步讲,声音一旦进入了符号系统,便不仅具有了通约的可能,而且具有了伦理的意义,即“人的灵魂最深沉和最多样化的运动”.因此,如果人们只知道声音可以传达情感而看不到这种情感背后所潜伏的只有人才具备的伦理内涵的话,那么他充其量也还只是个野蛮的人而不是文明的人,故曰“知音而不知乐者,众庶是也.惟君子为能知乐”.所谓“惟君子为能知乐”一句,抛开儒家的阶级偏见来看,它指的实际上是一种文化的人对于美的多样形式和多层内涵的理解和把握.可以想象,如果没有孔子在三代文化的基础上所奠定的这一套“郁郁乎文哉”的伦理规范和典章制度,古代人的行为方式和情感方式不仅会变得杂乱无章,而且会显得单调无趣.甚至还可以这样讲,如果没有孔子及其儒家为建构礼乐文化所进行的历史性努力,以“礼仪之邦”而着称的中华民族,将会在很长时间或很大程度上停留在蒙昧和野蛮的状态之中.这很容易使我们想起宋人的那句多少有些夸张的话:“天不生仲尼,万古长如夜.”从“符号系统”的角度来讲,孔子所重建的这套礼乐文化囊括了诗、乐、舞三个相互联系的组成部分.“礼”和“乐”之间的关系,乐记·乐论篇中有一段言简意赅的分析:“乐者为同,礼者为异.同则相亲,异则相敬.乐胜则流,礼胜则离.合情饰貌者,礼乐之事也.”这就是说,“乐”可以沟通人与人之间的情感,“礼”可以辨别长幼尊卑之界限.光有“乐”而没有“礼”,人与人之间的情感就会放任自流,缺乏秩序感,少了等级观念;光有“礼”而没有“乐”,不同地位的人就会离心离德,缺乏沟通感,少了凝聚力.因此,最好的办法就是以“乐”助“礼”,以“礼”节“乐”,从而达到一种和而不同、爱有差等的境界.由此可见,“礼”、“乐”之间的辩证关系,就是“仁”、“礼”之间的矛盾运动在意识形态领域中的直接表现.而作为这一表现的情感符号,广义的“乐”又是由语言诗歌、旋律音乐、动作舞蹈三个要素组成的.合而言之,当这些要素共同伴随着礼仪而沟通着人们心灵的时候,它便会引起一种情感的共鸣和美的享受.所以论语·学而才会有“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的论述.分而言之,当这些要素得到独立发展的时候,它们便会成为不同的艺术形式并各自发挥其美的功能.所以,对于诗,孔子才会有“不学诗,无以言”论语·季氏的训导;对于乐和舞,孔子才会有“三月不知肉味”,“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论语·述而之类的感受.从某种意义上讲,中国古代诗、乐、舞等表现艺术相对发达的历史特征便可以在儒家以礼乐来建构文化的独特方式中找到根据.儒家建构礼乐文化的这种历史性努力,对中华民族审美心理习惯的形成和艺术价值观念的确立是影响巨大的、深远的,甚至夸张地说,是从无到有的.但是,这种由伦理的观念符号而衍生出来的艺术的情感符号又有其先天的弱点和局限.在形式上,由于后儒并未真正理解孔子“克己复礼”的深刻含义,因而不断地在“礼”的外在形式上大作文章,从而在周礼、仪礼、礼记等着作中为我们留下了一套举世罕见的繁文缛节,使人们在冠、婚、丧、祭、燕、享、朝、聘等一切社交活动中的举手投足都必须经受严格训练,受其影响,“乐”的形式也由简到繁,成堆砌雕琢之势.在内容上,由于“礼”的等级观念始终规范着“乐”的自由想象,致使艺术的形式发展得不到观念更新的配合与支持,以至于万变不离其宗,总是在“发乎情,止乎礼义”的情感模式中转圈子,由中庸而平庸.于是,最初是富有创造性的“建构”活动便导致了形式和内容的双重异化.在这种情况下,道家的“解构”活动便具有了特殊的历史意义.二黑格尔在小逻辑一书中指出,绝对的逻辑起点只能有一个,那就是“有”,即不加任何规定性的纯有,然而当这个“有”纯而又纯,以至于没有任何规定性的时候,它便转化为自己的对立面,变成了另一个逻辑环节——“无”.如果我们用这对范畴来理解中国文化,那么儒家的建构目标便是“有”,道家的解构目的则是“无”.同黑格尔观点相同的是,儒家的“有”在前,道家的“无”在后,二者的逻辑关系是不可易位的,否则,道家的解构就会变得毫无意义;同黑格尔观点不同的是,儒家的“有”并不是由于缺乏规定性而自觉地转化为“无”的,相反的,它恰恰是由于过多的规定性而需要用“无”来加以消解,以实现一种历史性的回归.作为这种历史性的回归,道家的创始人首先在伦理政治的层面上对儒家的那套仁义道德提出了质疑.老子认为:“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老子·十八章因而主张“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老子·十九章庄子更为激烈,他直接对“圣人”讨伐道:“纯朴不残,孰为牺尊白玉不毁,孰为圭璋道德不废,安取仁义性情不离,安用礼乐五色不乱,孰为文采五声不乱,孰应六律夫残朴以为器,工匠之罪也;毁道德以为仁义,圣人之过也.”庄子·马蹄之所以如此坚决地反对儒家伦理,是因为老、庄在那套君君臣臣的关系中发现了不平等,在那种俯仰曲伸的礼仪中发现了不自由,在那些文质彬彬的外表下发现了不真诚.在这一层面上,道家的学说,确实具有着反抗异化的特殊意义.但是,由于老、庄所反抗的异化现实有其历史存在的合理性,因而对这种反抗本身并不能简单地在哲学的意义上加以肯定.在反抗儒家伦理的同时,道家的创始人还进一步将批判的矛头对准儒家所建构的那套文化符号体系,并企图加以彻底地解构和颠覆.老子主张“绝学无忧”老子·二十章,认为“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老子·十二章庄子更为激烈,干脆断言:“擢乱六律,铄绝竽瑟,塞瞽旷之耳,而天下始人含其聪矣;灭文章,散五采,胶离朱之目,而天下始人含其明矣;毁绝钩绳而弃规矩, 工之指,而天下始人有其巧矣.”庄子· 胠箧在这一层面上,道家的学说,又确实具有某种反文化的色彩.但是,由于道家这种反文化的倾向是具有特殊的背景和前提的,因而对这种反抗本身又不能简单地在美学的意义上加以否定.换言之,道家的“无”是针对儒家的“有”而言的,道家的“解构”是针对儒家的“建构”而言的,因此,无论是在哲学的意义还是在美学的意义上,对道家的理解都必须是以对儒家的评判为前提的. 在美学的意义上,道家对儒家所建构的礼乐文化的解构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首先是解构文饰,即消除文明所附丽在物质对象之上的一切修饰成分,使其还原为素朴的混沌形态.我们知道,孔子在强调了“文”、“质”之间的辩证关系,主张“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论语·雍也的前提下,对“文”还是相当重视的,所谓“焕乎其有文章”论语·泰伯就是对尧之时代所创立的雕琢文饰的感官文化的赞誉,所谓“菲饮食而致孝乎鬼神,恶衣服而致美乎黻冕”论语·泰伯就是对禹之时代所创立的绚丽多彩的礼仪服饰的褒扬,而所谓“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则正是“吾从周”论语·八佾的必要前提.在谈到人之修养的时候,孔子曰:“若臧武仲之知,公绰之不欲,卞庄子之勇,冉求之艺,文之以礼乐,亦可以为成人矣.”论语·宪问这里所谓的“文之以礼乐”,即是把礼乐作为一种文饰而附丽在人的身上,使之具有高贵的品质和文化的意味.在谈到文章辞令的时候,孔子曰:“为命,裨谌草创之,世叔讨论之,行人子羽修饰之,东里子产润色之.”论语·宪问这里所谓的“修饰之”、“润色之”,显然是一种辞章的加工和语言的装饰.在谈到艺术欣赏的时候,孔子曰:“师挚之始,关雎之乱,洋洋乎盈耳哉”论语·泰伯这里所谓的“洋洋乎盈耳哉”,则无疑凝聚了艺术家的手法和匠心.这种思想,在后儒那里表述得更加明确,荀子曰:“性者,本始材朴也;伪者,文理隆盛也.无性则伪之无所加,无伪则性不能自美.”荀子·礼论…….然而这一类“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见论语·学而引诗经句的文化努力,在道家看来则恰恰是违背自然和人性的.老子认为,“明道若昧,进道若退”老子·四十一章,“道之华而愚之始”老子·三十八章也如此说来,一切人为的努力、文明的追求,非但不能接近“道”的原初境界,反而背“道”而驰,创造出一大堆虚假、扭曲、芜杂的文化垃圾.——“朝甚除,田甚芜,仓甚虚,服文彩,带利剑,厌饮食,财货有余,是谓盗竽.非道也哉”老子·五十三章在这种“为学日益,为道日损”老子·四十八章的情况下,他主张,不如放弃过多的感官享受和精神欲求,“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老子·六十三,在简单而质朴的生活中体验纯洁而原始的生命乐趣,进入一种“见素抱朴,少私寡欲”老子·十九章的境界.庄子及其后学也对那种雕琢和文饰的人为努力持怀疑和批判的态度:“牛马四足,是谓天;落马首,穿牛鼻,是谓人.故曰,无以人灭天,无以故灭命,无以得殉名.谨守而勿失,是谓反真.”庄子·秋水因而主张“人籁”不如“地籁”,“地籁”不如“天籁”,“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圣人者,原天地之美而达万物之理,是故至人无为,大圣不作,观于天地之谓也.”庄子·知北游由此可见,老、庄解构文饰的这一努力,并非只具有消极的破坏作用,而是在消解文化符号的过程中寻求着一种回归自然、法天贵真的新的美学意义.其次,道家在解构物质对象之外部文饰的基础上,还要进一步解构儒家创造文化符号所遵循的内在法则.我们说过,在孔子那里,“礼”和“乐”这类文化符号是“仁”和“礼”之价值观念在意识形态领域中的直接表现,因此,作为特殊的“情感符号”,艺术所遵循的创作法则完全是以其“过犹不及”的行为标准和“中庸之道”的思维模式来决定的.孔子一向是主张以理节情、“绘事后素”论语·八佾的,用颜渊的话来说,就是“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论语·子罕.以这样的法则来对待艺术,才能够创造出关雎之类“乐而不淫,哀而不伤”论语·八佾的符合伦理道德标准的佳作,并起到“恶紫之夺朱也,恶郑声之乱雅乐也,恶利口之覆邦家者”论语·阳货之类的警示作用…….然而在道家看来,既然儒家所遵循的那套伦理标准本身就是值得怀疑的,那么用这套标准来规定艺术的功利价值,则更是不得要领了.老子认为,不应该以艺术为手段来限制和扭曲人的自然情感,而应让人的生活和艺术遵循自然的法则和规律,以进入一种“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二十五章的境界.在这个境界里,艺术是朴素的、自然的、非功利的,而只有以此三者为前提,人们的艺术活动才能够实现自由的想象和不断的创造,即所谓“天之道,不争而善胜,不言而善应,不召而自来, 然而善谋.”老子·七十三章这种“无目的的合目的性”,似乎比儒家那套“发乎情,止乎礼义”的观点更加符合艺术创造的规律.庄子及其后学也认为:“正则静,静则明,明则虚,虚则无为而无不为也.”庄子·庚桑楚并在此基础上发展出了一套“乘物以游心”的人生——艺术境界.所谓“乘物”,就是遵循自然的规律和法则;只有最大限度地顺应自然,才能够“游心”——以实现精神的自由和解放.这就象庖丁解牛一样,只有“依乎天理”,“因其固然”,才能够“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乃至于“砉然向然”,“莫不中音,合于桑林之舞,乃中经首之会.”庄子·养生主由此可见,老、庄对艺术法则的解构,只是要摒弃人为的功利标准,并不是要践踏客观的自然规律;相反的,在处理自然与自由的辩证关系上,道家的“解构”活动则是有其独到的见解和创意的.在解构文饰、解构法则的基础上,道家思想的极端性发展便是对于文化现象之载体的语言符号体系的解构.我们知道,早在孔子之前,以礼乐为核心的文化符号体系就已存在,只是由于缺少伦理价值观念的支撑,使得这一体系十分松散、很不牢固.而儒家的所谓“建构”,就是要以“仁学”的价值观念来支撑“礼乐”的符号体系,以克服“礼崩乐坏”的局面.针对当时文化符号体系混乱的现状,孔子曾发出“觚不觚,觚哉觚哉”论语·雍也的慨叹.在他看来,“觚不觚”这类表层符号的混乱,意味着“君不君”、“臣不臣”等等深层价值观念的动摇.因此,他竭力主张以“正名”的方式来重新整顿价值观念和符号体系,并理顺二者之间的表里关系:“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错手足.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于其言,无所苟而已矣.”论语·子路事实上,在孔子表述自己观点的过程中,我们也可以发现,他对于语言符号的运用是十分讲究并充满信心的.例如,在谈到仁人的品格时,孔子说:“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论语·阳货在谈到诗歌的艺术功能时.孔子说:“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论语·阳货尽管儒家对逻辑学和修辞学并不太感兴趣,但所有这一切,至少能说明孔子等人对语言符号的肯定态度…….然而在以“解构”为能事的道家那里,对待语言符号的态度则刚好相反.老子曰:“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老子·一章在他看来,真正本体性的内容,是不可能用语言符号来加以表述的,一旦我们用有限的符号来形容“道”的时候,这个本体的无限意蕴便不可避免地被遮蔽起来,这就是所谓的“道隐无名”老子·四十一.在他的影响下,庄子也看到了语言符号的局限性:“道不可闻,闻而非也;道不可见,见而非也;道不可言,言而非也.知形形之不形乎道不当名.”庄子·知北游并进而指出:“世之所贵道者书也,书不过语,语有贵也.语之所贵者意也,意有所随;意之所随者不可言传也,而世因贵言传书.世虽贵之,我犹不足贵也,为其贵非其贵也.故视而可见者,形与色也;听而可闻者,名与声也.悲夫世人以形色名声为足以得彼之情.夫形色名声,果不足以得彼之情,则知者不言,言者不知,而世岂识之哉”庄子·天道如此说来,由形色名声所组成的整个语言符号系统,都。

儒教是教说之我见

儒教是教说之我见

儒教是教说之我见儒家思想史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体之一,其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可谓是深远异常。

它的思想内容产生于春秋末期的孔子,到汉武帝时,大儒董仲舒把其确立为正式的官方思想,使儒学真正成为中国思想文化的正宗,到了宋明之际,发展到了顶峰。

儒学成为支撑中国封建社会统治思想的手段和控制人民的工具,但儒学可不可以称为儒教,或者说儒教到底是不是宗教。

中国古代社会和历史发展的进程中到底有没有像一些西方国家一样具有一个民族宗教,如果有,那么是不是就是儒教?这是中国学术界近些年来一直争论不休的问题,论者就儒教究竟是不是宗教这个观点展开一个论述,由于水平有限,所述观点可能会略显肤浅,希望有关学者和专家批评指正。

一、有关宗教的本质和要素宗教一词起源于欧洲,汉语里,宗教一开始是分开说的,而宗教的定义也是众说纷纭。

英国神学家约翰?麦奎利给宗教下的定义是:宗教是存在本身(神或上帝)对人的触及,以及人对这种触及的反映。

而马克思主义宗教观对宗教概念的理解,则是:一切宗教都不过是支配着人们日常生活的外部力量在人们头脑中的幻想的反映,在这种反映中,人间的力量采取了超人间的力量形式。

这段话高度深刻的概括了宗教的本质。

宗教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是对社会存在的颠倒的歪曲的反映。

那么宗教的构成要素是什么呢?宗教作为一种社会团体或者说是社会意识形式,一定会有一些稳定和特定要素去使她的教徒们遵守和信奉。

因此,宗教的构成要素主要是:宗教的思想观念及感情体验,即教义;宗教的创始人,以及膜拜对象,即教主;宗教的教职制度及社会组织,即教团;还有宗教仪式,宗教的活动场所,还要有众多的信徒等,这些都是宗教主要的构成要素。

缺少这些要素就不能称之为一个真正的宗教。

二、儒教是教说的提出和理由“儒教”一词最早见于《史记·游侠列传》中言:“鲁人皆以儒教,而朱家用侠闻。

”但这里的“儒教”一词显然是由“儒”和“教”两个词组成的,而这里的“教”是取教化之教,不是宗教之教。

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论述题

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论述题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文明历史绵延五千年的产物,从未中断,在世界是独一无二的。

加强传统文化的学习,对提高大学生的文化素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当代思想家任继愈先生认为一个民族的历史和文化是国家兴亡之学,民族盛衰之学”,必须重视传统文化和历史知识的普及和教育工作,发挥其在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中的积极作用。

我们认为,加强传统文化和历史知识的大众化教育是提高全民历史意识,弘扬传统文化精髓的重要举措,也是现代化教育不可推卸的责任。

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中华民族以崇尚道德”和礼义之邦布著称于世界民族之林。

爱国、诚信、厚仁、重义、敬亲、贵和、求新、好学、勤俭、奉公等道德要求,经过数千年的不断陶冶、实践和发展,已经融入中华民族的血脉,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的一个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极其重视精神生活”、道德人格”、崇高境界”、理想信念”、诚实守信”在人的生活中的导向功能,这对于克服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一些目光短浅、低级庸俗、自私自利、唯利是图等腐朽思想来说,有很强的针对性。

对于中华民族的这些传统道德,只要我们能够用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的态度,吸取其精华、批判其糟粕,传承其美德,抛弃其局限,并力求在新的市场经济条件下赋予其新的社会主义的时代精神,就一定能够成为先进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进一步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思想道德水平,有利于公民道德建设的发展,有助于以德治国”的实施。

中国文论传统及其现代命运中国古代文论话语体系与中国古代文人士大夫的精神特征密切相关。

可以说,作为文学观念之理论化形态的文论话语乃是文人士大夫精神世界的直接体现。

具体言之,与古代士人社会导师”的文化认同直接相关,形成了儒家工具主义文论话语系统;与古代士人维护个体精神自由与超越意识直接相关,形成了以道家、佛释之学为思想依托的审美主义文论话语系统;与士大夫诗文酬唱的文人情趣直接相关,形成了以文本分析为核心的诗文评话语系统。

儒家的工具主义文论系统儒家的工具主义文论系统,是中国古代居于主导地位或者官方意识形态地位的文论话语。

儒学的神秘化与宗教色彩:儒教到底是不是宗教?

儒学的神秘化与宗教色彩:儒教到底是不是宗教?

儒学的神秘化与宗教色彩:儒教到底是不是宗教?儒教到底是不是宗教?这是学术界讨论比较热烈的问题。

概括地说,中国历史上的儒教之争共有三次:从明末清初利玛窦否认儒教是宗教,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儒教之争,再到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任继愈先生重提儒教是宗教,每次都引起人们极大的讨论热情。

因为这个问题的讨论,不仅牵涉如何认识宗教的本质,而且对建立独立的中国宗教学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

在中国古典史籍中,常有“三教”并称的现象。

所谓“三教”,实际上指的是儒教、佛教与道教。

佛教、道教是宗教,学术界早有一致的意见。

而一提到儒教也是宗教问题,学者们则是意见纷呈,莫衷一是。

有些学者认为,儒教与佛、道二教一样,同属宗教;有的学者则认为,儒教与佛、道二教不同,“儒教”之“教” 是指儒学之“教化”,是教化之“教”,而不是宗教之“教”。

儒教注重务实,而且纵观古今,儒教从没有设立作为社会特殊阶层的专职祭司。

儒家的种种仪礼,均由官吏、族长或家长作为主祭人而主持。

笔者认为,首先,儒教与儒学不同,儒学和其他诸子百家一样,是一种学说,而儒教具有明显的政治性和伦理性,同时具有浓厚的宗教色彩,至少从社会功能的意义上,具有准宗教的作用。

任继愈先生认为,儒教是宗教,是中华民族土生土长的宗教。

他明确指出:“我们还应注意正统的儒教的研究。

过去认为‘儒’不是教,只是一种学说,儒教是不是宗教,国内外都有不同的看法。

我们认为儒具有一些宗教的特征,如祭天地,拜孔子,敬祖先,这些东西都带有一些宗教的内容和性质。

所以,经过多年的探索,我们认为,儒也是一种宗教,是中国的一种特殊形态的宗教,至少它影响到中国社会千家万户,以前都信奉天、地、君、亲、师,这既是封建意识,但也与宗教有关系的。

”其实,讨论儒学的宗教性质,首先要弄清儒学与儒教的区别与联系,其次要弄清宗教本身的定义与标准问题。

解决了这些问题,围绕儒教是教非教所提出的一系列问题便迎刃而解了。

例如,儒教出世入世的问题,儒者是否信神?孔子是人是神?孔子对待鬼神的态度如何?儒教有没有自己的彼岸世界?儒教有没有自己的组织?谁是教徒?等等。

韦伯:儒教与道教

韦伯:儒教与道教

宗教伦理与资本主义制度——读马克斯·韦伯之《儒教与道教》吴帆 M200773689一、引子马克斯·韦伯(1864-1920)是德国著名的社会学家,他一生著述颇丰,涉及经济学、历史学、政治学、法学、管理学、社会学、宗教学等多各领域。

韦伯的代表作《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即为一本宗教社会学著作,在1904年出版这本书以后,韦伯想进一步探讨世界其他文明体为什么没有诞生出资本主义制度。

尤其对于中国——这个黑格尔认为“是一切例外中的例外”的古老国度。

1915年,韦伯写作了《儒教与道教》一书,并于1916年发表在《社会科学与社会政治文献》的第41卷第5册上。

后来经作者补充、修改收录到《世界宗教的经济伦理》的第1卷中,于1920年,即韦伯去世的那一年出版。

此外,该文还与《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新教教派与资本主义精神》一起收入韦伯的《宗教社会学论文集》中。

在《儒教与道教》中,韦伯延续了《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的研究思路,研究了儒教伦理与东方资本主义发展的精神阻力之间的生成关系。

韦伯在本书中先介绍了中国传统社会的社会结构,接着考察了在此社会结构之上被视作正统的儒教文化,以及他所认为的异端文化——道家文化。

最后,他将儒家思想(韦伯称之为“儒教”)与新教伦理进行了深入的比较,得出结论:儒家伦理阻碍了资本主义发展。

韦伯的这本书,是宗教社会学的经典著作,亦是西方经典的汉学著作。

时至今日,书中的很多观点及其论证引发许多讨论,褒贬不一。

读完此书,我想就我的感受谈一些自己的看法。

二、本书的主要内容:与“理想类型”的比较研究本书一共八章,从结构上来看,应分做四个部分:第一部分包括一至四章:在这一部分中,韦伯着重分析了中国传统社会的社会结构,如没有货币经济和独立的城市,没有发达的法律制度,宗族包揽民间一切事物,中央集各种权力于一身。

在这四章内容中,韦伯开始就从中国的货币制度、城市与行会起头,讨论其中有什么样的因素利于、又有什么样的因素不利于激发资本主义。

儒家思想对中国宗教的作用及世界意义

儒家思想对中国宗教的作用及世界意义

儒家思想對中國宗教的作用及其世界意義李蘭芬∗二十世紀的後半葉,基督教神學家漢斯•昆(Hans Kung)發起了倡導全球倫理的運動。

這場聲勢浩大的運動,導致宗教與倫理的關係,再又一次成為學界及思想界關注的焦點。

美國學者賓克萊(Luther J. Binkley)分析當代西方社會變化中的價值觀時曾指出,宗教要「繼續成為改造人生的一種力量」,就要「能夠證明宗教和人類本身的存在有關,和人類企圖消滅種族的和社會的不公平的努力有關」換言之,「如果宗教想要對現代人有任何價值,它就必須適合他們生活環境的需要」。

為了實現這一目的,宗教思想家們必須「按照流行的哲學和倫理思潮給予宗教意義以新的解釋。

」1毫無疑問,宗教對人類在未來發展的作用體現,其中一個重要途徑便是繼續發揮宗教在人類倫理、道德事務上的作用。

為了承擔這一重要的歷史使命,宗教在某種意義上,與倫理的結合是必要的途徑。

但是,儘管宗教與倫理有著密切的關係,二者畢竟是兩個不同領域的事情。

即使是面對同樣的人類問題,兩者關懷的角度與方式也不完全相同。

因而,宗教與倫理可能在那種意義上相互結合,對宗教而言,可能在什麼意義上從倫理那裏吸取承擔自己使命的源泉,是當代宗教發展必須正視的問題。

在這篇論文中,我試圖對儒家倫理思想與中國宗教加以界定,進而對二者之間的關係進行一般性分析,並通過具體分析魏晉南北朝時期,儒家思想與宗教的關係問題,特別是分析儒家思想如何通過玄學體現其作用中國宗教的可能和方式等,探討儒家思想對中國宗教的作用問題,對世紀之交的世界宗教與倫理關係解決的出路問題的意義。

一、狹義界定下的中國宗教與倫理狹義界定的宗教,與從文化或文明的廣泛視野中,對宗教的一般性定義有所不同。

也就是說,在狹義的宗教界定中,除將宗教一般地看成對人類文化、文明發展具有核心作用的人類精神、意識形式外,還相對地規定這種特別的精神、意識形式,在體現其作用時,主要地通過這樣幾種相互關聯的途徑:宗教情感、宗教觀念和理論、宗教行為、宗教組織和制度。

儒释道

儒释道

第二节、儒释道三教合一中国的传统文化,是以儒家为本位,儒释道三足鼎立。

“三教”的说法始于南北朝时期的北周,到隋文帝(581—604年在位)时已允许三教同时存在。

这一说法通用于朝野上下,是在唐朝。

武则天“开国之初,即于明堂举行三教讲论”,后又令人撰写《三教珠英》一千卷。

在此之后,唐宋君主大多主张三教会通,唐玄宗、宋孝宗都是著名的例子。

到了明清社会,三教合一甚至成了中国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在文学艺术、建筑设计等各个文化领域都有所体现。

儒、释、道三教都有不同的中心人物,儒教是孔子,佛教是释迦牟尼,道教是老子或太上老君,这些圣人对于宇宙、人生、社会,有相当不同的认识和说明。

儒家特别注重人际关系、社会伦常,留心现世的实际问题,是所谓“人世”的文化;佛教、道教关心如何解脱,对现世的事物没有什么留恋,是所谓“出世”的文化。

在出世的文化里,佛教修行的目的是成佛,追求一种不生不死的涅架,脱离生命轮回的苦海,去体会“一切皆空”;道教修行的目的是成仙,炼的不管是外丹还是内丹,要的都是长生久视,从理论上说生命是永远可以存在下去的。

在生和死的问题上,儒家也表现得非常现实,他们并不关心死后会怎么样,但是相信子女能够延续他们自己的生命,所以,中国人往往会把子孙后代的事情看得比自己的生命还重要。

在心性修养这个问题上,佛、道二教表现出特别大的优势,佛教的禅学,道教的内丹学,都有一种非凡的宗教魅力。

三教既然有这么多差别,矛盾与冲突也就免不了。

在中古社会里,统治者有时灭佛,有时灭道,但是最终也没有把任何一方灭掉。

三教同时存在,也就成了不容回避的客观事实。

三教合流,实际上有两个过程,第一个过程是佛、道二教攀附儒家,认为佛道可以“辅助王化”,站在佛道自身的立场上,提出“三教合一”、“平等三教”、“三教并用”等主张,当然里面始终夹杂了佛、道二教的冲突与融合,这里主要是政治意识形态的合流;第二个过程是儒家主动吸收佛、道二教的思想成果,提倡三教归儒,这里主要是思想理论的合流。

儒家思想给我们的启示

儒家思想给我们的启示

儒家思想给我们的启示听了几位专家的报告,受益匪浅,对教育教学有了新的体会认识,今天的教育与古代教育一脉相承,先贤先哲的思想仍然闪烁着耀眼的光芒。

一、“有教无类”与当今“教育公平”。

所谓有教无类,就是不分贵贱贫富和种族,人人都可以入学接受教育。

有教无类的提出,顺应了历史发展潮流的进步,打破了贵贱贫富和种族的界限,打破了贵族对学校教育的垄断,满足了平民入学的愿望,适应了社会的发展。

当今社会的教育公平可以分为两种:一是教育机会公平。

但在现有条件下,由于教育资源的分布不均,很难实现,因此作为政府部门就应当充分考虑教育资源的均衡,让所有的人享受到同等的教育机会。

特别是义务教育,政府应当想尽一切办法在学校资源配备上,在教师的配备上对薄弱学校大力倾斜。

目前农村学校依然薄弱,实现农村孩子享受与城市孩子同等待遇的目标,任务相当艰巨,希望通过几年的努力尽快缩短差距。

另一个是在教育过程中,受教育者均能得到充分、全面、和谐的发展。

虽然必定存在发展的差异,但是不应该存在由学生家庭背景、性别、种族和学校条件、教师态度等外部原因引起的个体差异。

当今社会的教育不公平现象,从表面看,主要集中反映在某些点上。

例如农村初中生辍学、中学阶段的择校、不同省市高考分数线的差异、城市打工者子女入学及某些教育腐败等。

这些问题是显性的,反应的是弱势群体受教育机会不公平问题。

总的说来,我国教育不公平主要表现为城乡差异,地域差异明显。

教育是一种公共资源,如果分配不公平将会造成政府形象和作用的扭曲,触及社会公正的底线。

教育的不公平会使现有社会的不公平加剧并使其范围扩大,不公平的教育将大规模的再生产社会的不公平,因此,教育不公平既是社会经济、政治等方面的不公平的反映,又不同于社会其他领域的不公平,会损害公众对社会发展的期望,更容易使社会心理失衡。

这样的教育现状不得不到引起我们的重视,教育制度的改革刻不容缓。

教育的公平与效率是并重的,互相兼顾的。

效率是改善社会的公平状况的物质保证,公平又是提高经济效益的社会保证。

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

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重视教育,故《中庸》有“人道敏政,地道敏树”之说,重教是中国文化的特点所在。

《论语》首章即言“学而时习之”,《荀子》开篇则说“劝学”,孟子也说:“人之有道也,饱食暖衣,逸居而无教,则近于禽兽。

”人吃饱穿暖,住得舒服,但如果没有教养,仍然不是真正的人,最多是长得像人。

概言之,人而无教,则离禽兽不远。

正是儒家形塑了中国传统教育,不论是民间的,还是官方的。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犹如一座宝山,对于其中的成人之教,我们至少可以从人文教育、自由教育、天性教育三个维度来领略其绮丽山色。

人文教育中国传统教育是人文教育。

《易传》说:“观乎天文,以察时变。

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

”“人文化成”一语正可以概括中国传统教育的特质。

“文化”这个现代流行词即是发源于此,而“化”更是能体现出中国文化的温柔敦厚特点,如感化、更化、归化、教化、潜移默化,化不是猛烈的更新,不是彻底的变革,而是“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陶冶和渐变。

人文教,是重人之教,而不是重神之教。

在受基督教孕育的西方文化中,人要信仰上帝,人的生命、精神等等都属于上帝,而中国文化则没有这样一个外在超越的上帝。

中国哲学从先秦时代,就从听命于鬼神的神道主义转向了重人的人道主义或人文主义。

《论语》记载孔子“不语怪力乱神”,孔子自己也明确说:“敬鬼神而远之。

”《尚书》中说:“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

”即使存在神一样的天,也不是为所欲为的,而是要顺从人民的需要。

在神道主义盛行的时代,神是全善的,人受神之监管,人的善恶以及祸福都受神的支配,而人文主义,就将人从鬼神的世界中解放了出来。

因此,这种人文主义转向的最明显表现就是“民本”。

“民为邦本,本固邦宁”,以民为本的理念一直流传至今。

重人,所以中国传统教育又是社会教育,孔子之所以在后世被尊为“万世师表”,正是因为他以有教无类的方式开启了面相社会大众的私人讲学,这奠立了中国教育的基本精神。

儒家是不是宗教

儒家是不是宗教

儒家是不是宗教?
一、儒(释道)教之本质:
从自己的心性上,根据修养工夫,以求个人人格之完成,即自我圆满的实现,从此得解脱,或得安身立命。

(耶教为依他之信)
二、儒家之宗教性: 可以从「宗教形式」与「宗教真理」二个层面加以说明:
1.「宗教形式」:,因为没有教会的组织、僧侣的制度、特殊的仪式(如入教受
洗儒家确不像宗教、出家受戒等) 、教条及对独一真神之义务、权威性的教义(如明确的来生观念、特定的救赎观念等) 、神话和神怪之成份,但宗教之形式本就是多样性的,并没有理由一定要采取某种形式,所以唐君毅先生谓「儒家非一般宗教」。

2.「宗教真理」之表现及践行:
能启发无限向上的超越精神,突破生命的有限性而取得无限的意义和价值: 孔子的下学上达、知天命、敬畏天命; 孟子的尽心知性知天、存心养性即事天,都显示超越精神。

能决定生命的方向和文化理想: 肯定人皆可以为圣贤,可以自觉自主地决定「生命的方向」(希贤、希圣、希天) ,以成就生命的不朽。

从纵横两方面显发「文化理想」,在横的方面,本于仁心之感通及扩充而「亲亲、仁民、爱物」,极于民胞物与之精神(横的方面); 在纵的方面,慎终追远,上承祖宗之心与往圣之志,而下则求启迪后人,以万世之太平为念。

能开出日常生活的轨道和精神生活的途径: 以礼乐(尤其是祭礼) 与伦常生活之「五伦」,作为日常生活的轨道。

儒家之不只是伦理的、道德的,也是宗教的。

儒家道家佛家法家的核心思想

儒家道家佛家法家的核心思想

儒家、道家、佛家、法家的核心思想儒家、道家、佛家思想核心表述儒家思想主旨是仁义,舍生取义,以仁孝治国,讲的是入世,儒家指由孔子春秋时期鲁国人创立的后来逐步发展以仁为核心的思想体系.从创立到现在大约有两千五百多年.儒家重人的自身修养,要与身边的人建立一种和谐的关系;道家思想主旨是自然和谐,道法自然,以无为治国,讲的是出世,道家思想的核心是“道”,认为“道”,是宇宙的本源,也是统治宇宙中一切运动的法则.一般来说,公认第一个确立道家学说的是春秋时期的老子,老子在他所着的老子.从创立到现在大约有两千六百多年.;佛家,唯心主义,强调自身修养,讲的是超世,佛教是教育,是教人要深信因果,要得正知正见,超脱轮回,度己度人,成就佛果.佛教的创始人是悉达多,从创立到现在有两千多年.经过一千年的融合,在宋代,道、儒、佛已经三位一体了:以道行、儒礼、佛法为灵魂影响着每一位华夏子孙.道、儒、佛家的养生思想:儒家讲的是敬,道家讲的是静,佛家讲的是净.从修为的层次上,我认为一个比一个层次高.哲学的核心思想表述首先,什么是哲学.首先是起源,我就结合历史知识解说一下.大约在公元前7世纪,希腊出现了一种新的思考方式,一些人人开始怀疑宗教神话对世界和人生的解释,试图从实际出发去探究世界万物的本来面目,提出一系列普遍性问题,于是,最早的哲学诞生了.再次,从字面上理解,哲学一词,起源于古希腊词语”philo"热爱和“sophis”智慧.哲学本意就是“爱智”,哲学家是“热爱智慧的人”.说白了,哲学就是一门使人聪明的智慧之学.那么,哲学实质是什么1,哲学是世界观的学问,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在这里,什么是世界观,什么是方法论,世界观和方法论的辩证关系,我就不一一解说了,从字面上模糊了解即可.但是,人人都有世界观,但是,一般人的世界观都是凌乱的,不规则的,自发的,所以不能称为哲学,而哲学就是哲学家根据一定得自然知识,社会知识和思维知识,把不自觉,不系统的世界观加以理论化和系统化而形成的思想体系.注意,哲学只是理论化和系统化的思想体系,不一定是正确的思想体系,哲学有科学与非科学之分,当今,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最科学的哲学.2、从哲学与具体科学知识的关系看,哲学是人类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的各种知识进行概括、总结和反思的学问.具体科学揭示的自然、社会和思维某一具体领域的规律和奥秘,哲学则对个别的规律和特性进行新的概括和升华,从中抽象出最一般的本质和最普遍的规律.3、哲学的作用.未学习哲学之前,我都很难理解这些抽象的世界观方法论对于我们来说有什么用.学进去了才发现,生活真的是处处有哲学,哲学总是自觉或不自觉地影响我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可以把帮助我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人的思想,由此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把握好哲学,我感觉自己的思想在一定程度上脱离了一定的俗气和幼稚.不难发现,学习好哲学之后,我在看社会问题,政治问题,人生问题的时候,思维在不知不觉中变得更加沉稳,更加冷静,思考问题特别的辩证,思考内容的角度也更加全面,这些在某些网络论坛进行辩论、贴吧发言和平常与人交流中都有所体现,就是在回答你这问题的时候,思绪措辞也比未学习哲学之前变得更加严谨、更加符合逻辑.对于一个思想发展不成熟,容易走歪路得高中生来说,学习好科学的哲学无疑是给思想来一次大矫正.对我们以后的人生发展,无疑是有益而有必要的.所以,上大学之后,我还会继续选修哲学的.个人认为,学习哲学就是给自己精神思想来一次从头到脚的神圣冲刷,哲学直接改造的是伱的思想精神,根本改造的就是伱的做人处事了.玄学的核心思想玄学是三国、两晋时期兴起的、以综合道家和儒家思想学说为主的哲学思潮,故通常也称之为“魏晋玄学”.玄学是魏晋时期取代两汉经学思潮的思想主流.玄学即“玄远之学”,它以“祖述老庄”、综合儒道立论,把周易、老子、庄子称作“三玄”.玄学之“玄”,出自老子的思想,老子·一章中说:“玄之又玄,众妙之门”.玄就是总天地万物的一般规律“道”,它体现了万物无穷奥妙的变化作用.玄学家们用他们改造过了的老、庄思想来注解儒家的论语、周易,对已经失去维系人心作用的两汉经学作了改造,建立起了“以无为本”的哲学本体论.儒家的“礼法”、“名教”、“天道”、“人道”等思想,虽然也是玄学所讨论的内容,但其主旨却是道家的,即强调崇高的是“无”、“自然”和“无为”.玄学所探讨的中心问题尽管仍可归结为天人关系问题,但在形式上,它已经摆脱了两汉经学章句笺注的繁琐破碎;在内容上,则抛弃了经学思潮的“天人感应”的粗俗的目的论之论证.玄学家在多方面论证了道家的“自然”与儒家的“名教”二者是一致的,他们一改汉代“儒道互黜”的思想格局,主张“儒道兼综”,孔子依然是最高的“圣人”.玄学所提出的或着重关注的有无、本末、体用、言意、一多、动静、自然与名教等一系列具有思辨性质的概念范畴,都是原始儒学和两汉经学所不具备或不重视的,玄学的出现大大推动了中国哲学的发展.玄学一开始是从古文经学内部产生的.先是出现了脱出郑玄之学而更尚简要、重义理的刘表、宋衷的“荆州之学”,稍后又崛起专与“郑学”立异的王肃“王学”,后来才转向何晏、王弼的玄学.玄学的发展演变经历了三个主要阶段:第一阶段:玄学正式登上历史舞台,那是在曹魏的正始年间240~248,史称“正始之音”.当时出现了何晏、王弼的“贵无论”.何晏作论语集解、道德论,王弼注老子、周易,他们“以为天地万物皆以无为本”晋书·王衍传;认为“圣人体无,无又不可以训,故不说也.老子是有者,故恒言其不足”三国志·钟会传注引何劭王弼传,意即孔子高于老子,孔子口说“名教”,实是“体无”,老子是处于“有”而论“无”.第二阶段:正始之后,随着司马氏集团夺取政权,各士族集团内部的斗争日趋激化,玄学思潮内部也出现了“贵无”与“崇有”、“任自然”与“重名教”等各种争论.出现了以嵇康、阮籍为代表的“名教不合自然”的“异端”倾向,他们与司马氏集团在政治上不合作,强调“名教”与“自然”对立,主张“越名教而任自然”,轻视礼法.而乐广、裴{危页}“崇有论”基础上,郭旬以其庄子完成把“贵无”和“崇有”、“自然”和“名教”统一起来的任务.郭象提出名教与自然在理论上的一致性,他舍异求同,以“独化论”来解决这对矛盾,认为圣人“虽寄坐万物之上,而未始不逍遥也”逍遥游注;“圣人常游外以冥内,无心以顺有,故虽终日挥形而神气无变,俯仰万机而淡然自若”大宗师注.东晋以后,玄学开始与佛教中般若学合流,逐步变为佛学的附庸.佛学的核心思想佛家教义的主要思想就是鼓励人们行善,勿恶;忍耐,戒欲;生灵平等.道家的核心思想“道”究竟是什么呢归根到底,“道”是宇宙之本,万物之根,人类之始,运动这理.老子开篇就说:“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老子第一章“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老子‘第二五章管子‘内业说:“凡道无根无基,无叶无荣,万物以生,万物以成,命之曰道.”庄子‘大宗师说:“夫道,有情有信,无为无形,可传不可受,可得不可见,自本自根,未有天地,自古以固存,神鬼神帝,生天生地,在太师之先而不为高,在六极之下而不为深,先天地生而不为久,长于上古而不为老.”老子和庄子在很多地方都对“道”做了解释,但为什么还是不能被人理解呢这是因为宇宙生成之初,那时究竟是什么也没有人能够理解.但我们知道它总有一个开始,所以老子就把这个开始称为“道”,所以道是先天地生的.其实“道”的内涵并不是老子开创的.易经中“太极”与“道”的概念非常相近.所以我们说道家思想是对易经思想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把“道”天的生成之“始”是很不够的,老子还把“道”归结为天的生成原理.天究竟是怎样生成的似乎更复杂了.无论在东方哲学,还是西方哲学中这都是基本一致的.东方哲学认为,天是由于“阴”和“阳”的对立统一生成的.西方哲学认为事物都是由“正”“反”的矛盾和统一决定的.易经说:无极生太极,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生万物.老子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其实这是一种思想的两种表述而已.从根本上说,无论是宇宙,还是我们身边的鸡毛蒜皮都是由于“阴”和“阳”的对立统一形成的.在讲清楚了“道”的原理,即,我们弄清楚了“天”以后,我们再来讨论万物.易经和道家思想都认为在生成原理上,天和万物是一样的.只是老子说得更清楚和明白而已.这就是老子的“天下母”的思想.他说:“天下有始,以为天下母.既得其母,以知其子.既知其子,复守其母,没身不殆.”老子52章归结起来这就是“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的来源.从这里可以看到,“道”一是指天地‘始”,而更重要的是“天”和“人”的运动规律.以至于中国文化中出现了很多“道”的规律的概念.比如,大道、正道、邪道、道理等等.意即,符合规律的就是正道,不符合规律的就是邪道.后来封建统治者又把“道”作为自己的化身.认为维护君王的就是正道,不符合君王的就是邪道等等.道的这一概念,无论在中国哪一学派中,包括政治、军事、文化等任何一个领域都可以找到它的影子.所以,如果抽去了“道”的思想,中国文化就要散架.道家的道德经指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可以说这与基督教的三位一体的一神论及创世论不谋而合.神这一观念往往被人们人格化.基督教认为:神既有人格的一面,也更有超人格的一面,神并非有限的人格所能限定,他是无限的.所以,圣经·约翰福音指出“道就是神”,可以理解为,它肯定了道家的道就是基督教的上帝,是同一位造物者.上帝道是唯一的,不可能在中国有一位,在西方有另一位.基督教认为天使和人的灵魂都不是神,因为神是造物者,而他们是被造者.道家是一种哲学而不是一种宗教,主张顺其自然,无为而治.道教把许多古代圣人当作神崇敬,并且向往人能够长生不老.这种在人当中寻找神的思想和追求永生的思想是有价值的,但只有耶稣才是神借着童女怀孕降生成为人,他既是神,又是人.他通过受难,流血,复活,拯救人类,也证明了他的神性.人相信他,就可以得救,得永生,与神和好,成为神的儿女.其他任何人都只是人而不是神,是被造者,而不是造物者.耶稣基督是唯一的救世主.道德经第78章指出:“是以圣人云:受国垢,是谓社稷主;受国不祥,是为天下王.”,其实从大的方面看,宗教跟思想流派的区别也适合解释道家和道教的区别,比如宗教有比较严密的仪式,有自己的禁忌和制度等等,而什么家之类的思想只强调思想本身,如何去实践则要求的比较少.儒家的核心思想修身养性,齐家治国.中庸之道,中庸不是无所作为,而是把握阴阳的大智慧,尤其讲变通,中是整全的,但我们无法同时掌握整全的,所以中就变成了合理.当它大才合理的时候,这个中就代表大,当它小才合理的时候,这个中就代表小,当它极端才合理的时候,中就代表极端.中庸之道,就是如何找到这个合理点,达到以虚控实的目的.仁义礼只是安人法,将心比心平衡的方法.还有经权之道.儒家思想也称为儒教或儒学,由孔子公元前551-公元前479年,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人创立,最初指的是司仪,后来逐步发展为以尊卑等级的仁为核心的思想体系,儒家的学说简称儒学,是中国影响最大的流派,也是中国古代的主流意识.儒家学派对中国,东亚乃至全世界都产生过深远的影响.儒家基本上坚持“亲亲”、“尊尊”的立法原则,维护“礼治”,提倡“德治”,重视“人治”.儒家思想对封建社会的影响很大,被封建统治者长期奉为正统思想.儒家的“礼治”主义的根本含义为“异”,即使贵贱、尊卑、长幼各有其特殊的行为规范.只有贵贱、尊卑、长幼、亲疏各有其礼,才能达到儒家心目中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兄兄、弟弟、夫夫、妇妇的理想社会.国家的治乱,取决于等级秩序的稳定与否.儒家的“礼”也是一种法的形式.它是以维护宗法等级制为核心,如违反了“礼”的规范,就要受到“刑”的惩罚.儒家的“德治”主义就是主张以道德去感化教育人.儒家认为,无论人性善恶,都可以用道德去感化教育人.这种教化方式,是一种心理上的改造,使人心良善,知道耻辱而无奸邪之心.这是最彻底、根本和积极的办法,断非法律制裁所能办到.儒家的“人治”主义,就是重视人的特殊化,重视人可能的道德发展,重视人的同情心,把人当作可以变化并可以有很复杂的选择主动性和有伦理天性的“人”来管理统治的思想.从这一角度看,“德治”主义和“人治”主义有很大的联系.“德治”强调教化的程序,而“人治”则偏重德化者本身,是一种贤人政治.由于儒家相信“人格”有绝大的感召力,所以在此基础上便发展为“为政在人”、“有治人,无治法”等极端的“人治”主义.法家的核心思想法家的核心思想是以法治引领社会.他们的理论根据是万物以道为原为本,法是道在社会的体现.法家推行法治思想的根本目的是富国强兵.是以法治引领社会.他们的理论根据是万物以道为原为本,法是道在社会的体现.法家推行法治思想的根本目的是富国强兵.儒家思想产生背景儒家思想指的是儒家学派的思想.中国文明史经历了夏、商、周的几千年之后,春秋末期思想家孔子所创立.孔子创立的儒家学说在总结、概括和继承了夏、商、周三代尊尊亲亲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形成的一个完整的思想体系.司马迁在史记·孔子世家中说:“孔子乃因史记作春秋,上至隐公,下讫哀公十四年,十二公.据鲁,亲周,故殷,运之三代.”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说过:“述而不作,信而好古”论语·述而是自己的思想本色.东周时期,中国社会处于历史经历着划时代的变革,周王室衰微,诸侯坐大,维护封建宗法等级制度的“周礼”遭到极大破坏,诸侯争霸,社会处于动荡之中.这时候代表各阶级利益的知识分子异常活跃,成为一支重要的社会力量,他们纷纷登上历史舞台,着书立说,提出解决社会现实问题的办法,形成了诸子百家争鸣的繁荣局面.其中影响最大的是儒家、法家、道家,他们各自为新兴的地主阶级设计了一套结束割据,实现统一的治国方案,为秦汉以后的社会治国思想的选择奠定了基础.孔子所处的春秋时代,由于社会内部不可调合的矛盾引起的深重危机摇撼了传统文化的权威性,对传统文化的怀疑与批判精神与日俱增,就连“祖述尧舜,宪章文武”的孔子也不能不把当时所处的时代精神注入到自己的思想体系中,并对传统文化加以适当的改造,以便在社会实践中建立一种新的和谐秩序和心理平衡,这种情况到了大变革的战国时代显得尤为突出,因为人们在崩塌的旧世界废墟上已经依稀看到了冲破旧尊卑等级束缚的新时代的曙光.儒家思想的形成儒家学派之前,古代社会贵族和自由民通过“师”与“儒”接受传统的六德智、信、圣、仁、义、忠,六行孝、友、睦、姻、任,恤、六艺礼、乐、射、御、书、数的社会化教育.从施教的内容看,中国古代的社会教育完全是基于华夏族在特定生活环境中长期形成的价值观、习惯、惯例、行为规范和准则等文化要素之上而进行的.儒家学派全盘吸收这些文化要素并上升到系统的理论高度.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第一次打破了旧日统治阶级垄断教育的局面,一变“学在官府”而为“有教无类”,使传统文化教育播及到整个民族.这样儒家思想就有了坚实的民族心理基础,为全社会所接受并逐步儒化全社会.但是儒家学派固守“道不过三代,法不贰后王”荀子·王制.儒家思想的内涵丰富复杂,封建皇权逐步发展出基础理论和思想,即讲大一统、讲君臣父子和讲华夷之辨.对待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态度问题,近代以来一直存在着两种对立的思想倾向:一是国粹派,认为中国传统文化一切都好,甚至对二十四孝也不加批判地完全肯定:一是西化派,把中国落后的一切根源归之于文化传统,主张完全抛弃中国的传统文化而全盘西化.这两种观点都是错误的,我们对待传统文化的科学态度和方法应该是古为今用,批判继承.但是如何进行“古为今用,批判继承”呢我们认为:1对哪些在长期历史实践中形成的优秀价值原则,可以转化为时代精神来继承.例如周易大传中“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刚健有为精神,论语中所提倡的舍生取义、见利思义、见危授命、“三军可夺帅,匹夫不可夺志”的品质,以及“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的历史使命感,孟子中提出的“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独立人格以及“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的忧患意识,春秋公羊传中强调的天下统一的思想等,都是很容易转化为新的时代的.尤其是强调统一的思想传统,更具有现实意义.2对有些内容可抽取其封建性的思想内核,提取其有用的精神因素,使之成为今天新文化建设有用的思想要素.如“民本”思想.从西周初年的“敬天保民”到孟子的“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再到荀子的“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民本思想构成了中国古代政治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当然古代“民本”的真正内涵,不是也不可能是人民的利益.今天我们剔除其封建内核,则可以从人民当家作主的角度来转化古代的民本思想,将其发展为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的社会主义观念.儒家提出“修己安人”、“正心修身”等命题,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今天仍具现实意义.今天我们仍需要提倡自身修养和为社会主义而献身的精神.3对传统文化中的糟粕,必须否定和抛弃.如“三从四德”的女性观,“天不变道也不变”的自然观,“别尊卑,明贵贱”的封建等级观等.儒家思想的现代意义孔子门下弟子三千,因而总结出很多行之有效的教育方法,比如“温故而知新”、“三人行必有我师”、“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怠”等.孔子更被后世尊称为“万世师表”,某些地区更将“孔圣诞”定为“教师节”.自从中国人开始追求现代化以来,儒家思想在中国文化上的地位就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自明清时代,儒家思想在中国文化上的地位就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每个人都应该有机会参考儒家传统提供的资源.尤其是华人和东亚人应该有这个机会.但是正如其它的文化传统,儒家传统属于全人类,所以儒家的思想文献应该尽量翻译成各种语言,提供给大家.从一开始儒家思想就体现为一种具有普遍性的世界观和人生观.用今天的话语来讲,在古代中国儒家思想就被理解为人类文明的核心.结果,至少在中国,儒家思想被视为文明或文化的一个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儒家思想给现代人提供了很丰富的资源.面对这些资源,现代人具有一个选择的自由,可以吸收资源里面的一些成分,也可抛弃一些成分.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核,也是维护封建君主专制统治的理论基础.儒家思想、君主专政制度构成了中国古代政治史的两大主体内容.但是不管你做出什么选择,儒家思想属于全人类的文化遗产宝库.保存和解释儒家思想文献,增进人们对它的理解是我们作为对儒家感兴趣的学者的一个重要任务.不管你对儒家思想的评价如何,了解这个极其丰富多彩的传统一定会使得你的生活更加丰富.“儒家,释家,道家“的内容和核心思想分别是什么呀儒家,由孔子将道家思想拓展而形成,积极入世型“命由我定,运由我转,无关鬼神乎”这是中国道、儒两家的名言,正因为如此,中国历来都是个无宗教信仰的国家是按人数上和老百姓的态度上来说,因为统治中国思想的都是以君臣家国、兄弟义气等方面的,神仙鬼怪只不过是民间传说,用来点缀生活.即使是现在,真正的教徒数量我们都可忽略不计,所以,才叫道家、儒家、释家,而称为道教、儒教、佛教的较少境外的佛教不算,国人一直是把道儒佛当思想系统看待.佛教是教育,是教人要深信因果,要得正知正见,超脱轮回,度己度人,成就佛果.佛教的创始人是悉达多,从创立到现在有两千多年.道家起源:老子.基本思想:无为,无不为.----修成真人 .我国传统文化的核心思想是什么个人认为核心是通过内省,提高自身境界,达到与世界万物的合谐.不论是儒家的修齐治平,还是佛家的降伏其心.是内省型的大陆文化.。

儒教

儒教

儒家定义:儒家又称儒学、儒家学说,或称为儒教,是中国古代最有影响的学派。

做为华夏固有价值系统的一种表现的儒家,并非通常意义上的学术或学派,它是中华法系的法理基础,对中国以及东方文明发生过重大影响并持续至今的意识形态,儒家思想是东亚地区的基本文化信仰。

儒家最初指的是冠婚丧祭时的司仪,自春秋起指由孔子创立的后来逐步发展以仁为核心的思想体系。

儒家正统思想的发展过程:儒家思想是一种奉孔子(前551年-前479年)为宗师,所以又有称为孔子学说,对中国以及远东文明发生过重大影响并持续至今的意识形态。

儒家学派之前,古代社会贵族和自由民通过“师”与“儒”接受传统的六德(智、信、圣、仁、义、忠),六行(孝、友、睦、姻、任,恤)、六艺(礼、乐、射、御、书、数)的社会化教育。

从施教的内容看,中国古代的社会教育完全是基于华夏族在特定生活环境中长期形成的价值观、习惯、惯例、行为规范和准则等文化要素之上而进行的。

儒家学派全盘吸收这些文化要素并上升到系统的理论高度。

儒家的学说简称儒学,是中国古代自汉代以来的主流意识流派,自汉以来在绝大多数的历史时期作为中国的官方思想,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第一次打破了旧日统治阶级垄断教育的局面,一变“学在官府”而为“有教无类”,使传统文化教育播及到整个民族。

这样儒家思想就有了坚实的民族心理基础,为全社会所接受并逐步儒化全社会。

但是儒家学派固守“道不过三代,法不贰后王”(《荀子·王制》)。

儒学在历史上也多次遭受严重冲击。

远至秦“焚书坑儒”,近至近现代的洋务运动、戊戌变法等新文化运动。

不过在历经多种冲击、浩劫乃至官方政权试图彻底铲除儒家思想之後,儒家思想依然是中国社会一般民众的核心价值观,并在世界上作为中国文化的代表和民族传统的标记。

秦焚书坑儒之后,除易经外,儒书基本绝迹,靠儒生的记忆背诵才流传下来。

汉朝时,五经通过年迈的儒者得到复原,以汉隶书写,称今文经学。

但后来在孔子故居发现隐藏了一部分儒经,以孔子时代的蝌蚪文记载,刘歆做了很大整理,称古文经学。

儒教的重建(一)

儒教的重建(一)

儒教的重建(一)建立儒教应该不应该?假如在某种意义上应该,那应该怎么建立?这个问题不是感情能够决定的,要做理性分析。

我先讲它的危险;再讲为什么需要建立儒教。

又有危险又有必要性,那么建立的途径是什么?这就涉及到我们怎么理解儒教。

大致就是这么几个问题。

把儒家叫儒教,里面是有危险的。

中国的所谓的“家”或者“教”和西方的宗教很不一样,他们有非常突出的形式特点,信仰一个神,神是一个人格。

和我们信仰“帝”不一样。

它都有一个具体的形式在管着这个信仰,有教会,有自己的一套教义,由牧师来解释。

这个宗教和其他的宗教基本上是你死我活的关系,你信了基督教就不可以再信仰伊斯兰教,或者信了天主教就不能再信仰新教。

所以他们历史上有宗教战争。

一直到今天中东的争端,背后还有宗教的冲突,就是犹太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的冲突。

中国不是,印度也不是,我们的宗教碰到一块儿,基本上是和平的。

虽然有过几次排佛,但是从来没有过宗教战争,而且后来很宽容。

在唐朝以后,儒、释、道还有融合的趋势。

这个跟西方的整个信仰形态是很不一样的。

所以把儒家叫儒教,马上就和西方的宗教形成了正面的对抗,使得儒家跟西方的宗教或者意识形态发生正面的冲突。

结果,或者排西方的宗教,就像康熙、雍正和当时士大夫中的激进分子做的,写《破邪集》之类的,把西方的基督教叫做邪教等等;或者被基督教排斥了。

西方打进来,就排斥儒家。

到最后西方文化影响了中国的知识分子,中国的知识分子自己就来排斥儒家了,把儒家排得一塌糊涂。

这就是一个危险。

另外一个就是康有为的做法,他重建儒教的时候是按照西方的口径来建立的。

他明确地讲他是按照西方的方式来做的,比如丹麦立基督教为国教,英国立基督教是国教,我们也按照这个办法建立一个儒教,立为国教。

结果是一塌糊涂。

文化革命以后,又有学者说儒家是宗教,他提这个不是为了建立,而是排斥儒教。

他们说:“儒教带给我们的是灾难,是桎梏,是毒瘤而不是优良传统。

”所以,在他们看来文化革命的“批林批孔”还没有批透儒家的影响,所以他们要进一步地扫荡。

儒家思想——中国两千年的误会

儒家思想——中国两千年的误会

儒家思想——中国两千年的误会孔子思想在中国两千多年历史中,一直占据统治地位。

其许多教条,“学而时习之”,“三十而立”、“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克已复礼为”,对旧时代许多受过教育的人,均是琅琅于口的。

一些思想,如“不患寡而患不均”,“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孝弟也者,其为人之本与”,“人而无信,不知其可”,成了许多中国人人格修养的重要内容。

研究中国传统文化,绕不过孔子这个名字。

孔子及其思想,在相当一个时期,没有人责疑,也不允许人们责疑。

责疑孔子,是大逆不道,正如对皇帝出口不逊,也是大逆不道一样。

直到近代,在中国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国家的背景下,随着中西文化交流增多,人们才开始反思孔子及其思想的消极性,并喊出“打倒孔家店”的口号。

自此,孔子及其思想雄风不再,而科学和民主、个人自由与价值的思想,以不可阻挡之势在社会上蔓延发展开来。

这是一种时代进步。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曾有一场批林批孔运动,孔子被贴上奴隶主阶级代理人标签,遭到猛烈批判。

林彪四人帮被打倒,孔子作为文革受害者,处境有了一些改善。

九十年代,中国掀起一场抵制西方文化运动,于是孔子进一步热了起来。

一些“资深”学者办起杂志,摇旗呐喊。

一些大学办起“国学研究所”,为孔子思想复兴进行理论准备。

一些城市办起国子监,向少年儿童灌输孔圣人“治家修身平天下”道理。

使人看到,在不久的将来,对孔子及其思想的尊重,又会呈现出一种欣欣向荣的光明前景。

“五四”时期的民主和科学,可以不讲。

它太西方了,不合中国国情。

而孔子则绝对不能不讲的。

正如前中华民国总统袁世凯大人所说:“孔子之道,如日月经天,江河行地,树万世之师表,亘百代而长新”。

不崇孔子,国将不国,民将非民,中华将无以为中华也!孔子何许人?儒家、儒教思想,又是何物?果真如此超凡入圣、妙不可及乎?非也非也。

世间既无圣人,也无圣物。

夸大孔子及其思想,是荒谬的。

愚味了自己的头脑,也愚昧了整个社会。

孔子,名丘,字仲尼。

生于公元前551年。

中国古代宗教信仰与儒家思想的对比分析

中国古代宗教信仰与儒家思想的对比分析

中国古代宗教信仰与儒家思想的对比分析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其宗教信仰和文化思想源远流长。

其中最重要的两种思想是宗教信仰和儒家思想。

这两种历史文化思想的基础极其深厚,对于中国人民的形成和文化传承经历了几千年的漫长岁月。

今天,我们将从多个方面来对比分析中国古代宗教信仰和儒家思想。

一、宗教信仰中国古代宗教信仰主要包括道教、佛教和儒教。

道教和佛教是中国古代的两大宗教,两者对中国文化的影响极其深远。

而儒家思想虽然不算是一种宗教信仰,但又与之有千丝万缕的关系,对中国文化思想同样产生了深远影响。

道教在中国历史文化中也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道教一开始是中国的一种思想体系,后来随着时间的推移发展成了宗教信仰体系。

道教主张一个人应该注重理解宇宙和人类与之关系的本质。

道教强调生命和宇宙之间的平衡和协调,以及宇宙中不可避免的一切变化。

而且,道教还在中国的医学和武术方面大有发展,为中国人民健康生活方面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佛教是中国人熟知的另一种信仰和文化宗教。

佛教融合了在其发源地印度的数种传统文化和信仰,使其得以逐渐传播到中国。

佛教是对文章的反问,并推崇对于生命、人类和整个宇宙的思考和理解。

佛教历来提倡“慈悲为怀,利他为本”,其强调的关乎自然界中一切形式生命的尊重和尊严。

佛教内外兼修,涵盖教化、哲学、心理、医药、音乐、绘画、修辞和科学等众多方面。

佛教的可以说是中国文化思想中最具有渊源和包容性的重要信仰。

儒家思想关乎的是社会人际间的礼仪、文化、道德、伦理、智慧和宽容。

儒家思想极为注重人的修养、品行、标准、才能和技能,在儒家思想中,注重人之大地,生活在一个极其优美和协调的环境中。

儒家思想旗帜鲜明地宣扬了一种将实现同时心中求道和行为优雅的理想世界的思想。

二、儒家思想儒家思想和宗教信仰之间的关系非常深刻,他是中国传统文化思想的重要基础。

儒家文化思想的主体是儒家思想,这一思想体系已经传承了两千多年的时间并深深地融入了中国文化体系中。

宗教教育与世俗教育

宗教教育与世俗教育

宗教教育与世俗教育文: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发表时间:2007-01-15宗教与教育,对于当代人,特别是当代中国人,是几乎不相干的两个概念。

尤其是从事教育工作或研究的人们,力求回避“宗教”这个字眼。

似乎一旦涉及宗教,教育就会失去纯洁性。

而宗教界虽然也谈教育,但是或局限于教内教育,或简单等同于布道传教,并不是社会通常使用的所谓“教育”的概念,同样是一种回避。

本文试图探讨如何突破由于人为的和历史的原因造成的宗教与教育的隔膜,探讨二者的共性和个性,希望能对宗教和教育都有所饶益。

一、教育和宗教在人类社会进程中的作用和地位据《教育学原理》定义,所谓教育,就是在一定的社会背景下发生的促使个体的社会化和社会的个性化的实践活动。

这是一个需要深入解释的很专业化的定义,按照其本来的架构,包含着强调所谓教育的实践性、交互性、动力性和社会性。

而我们顾名思义地去理解,其中的要点主要是阐述个体与社会的关系是靠教育来完成的,也可以说,教育的目的是解决个体如何适应和服务于社会,社会如何组织、管理和发挥个体的作用。

但是,当我们从功能和目的两方面去反向追寻时,却发现找到的不仅仅是教育,而且还有宗教。

宗教的某些功能已经完全可以符合教育定义的要求:“就是在一定的社会背景下发生的促使个体的社会化和社会的个性化的实践活动”,以及“解决个体如何适应和服务于社会,社会如何组织、管理和发挥个体的作用”。

其实,在人类社会进程中,教育和宗教原本就是密不可分的。

藏传佛教之于藏族,南传佛教之于傣族,伊斯兰教之于维吾尔族,都有鲜明的事例,即便是汉族,如果从广义上认定儒教也是宗教,那么更能说明教育起初是在宗教的包容之中的。

中国古代并不区分教育或宗教,统而言之为“教”。

其原因,在于二者的内在同一性。

我的学友王卡教授在对本文的评述中指出:毫无疑问,中国传统社会的教育思想和实践,主要是由儒家学者表述和操作的。

恰如作者所说,在儒学传统中宗教性的伦理教化(所谓“圣人以神道设教”),与传播知识技能的教育(所谓“多识草木虫鱼之名”),是大学与小学有分有合,分而不离的辨证关系。

宗教学校教育

宗教学校教育

宗教学校教育篇一:学校教育中的宗教文化问题学校教育中的宗教文化问题来源:《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3期作者:娜木罕摘要:教育与宗教都是人类重要的文化现象,它们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要使教育与宗教绝对分离,是根本不可能办到的事情。

然而,教育与宗教相分离是必须坚持的原则,现阶段,实行教育与宗教相分离只能是宗教与教育的办学权、管理权相分离,只能是宗教信仰教育与学校教育相分离,而必要的宗教知识教育,则是学校教育所不可或缺的内容。

关键词:学校;宗教文化;宗教知识在教育与宗教的关系问题上,我国一贯坚持教育与宗教相分离的原则。

这是由我国社会主义社会这一国家性质决定的,也符合世界教育现代化的基本潮流。

但是教育与宗教都是人类重要的文化现象,它们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要真正实现教育与宗教分离,既要坚持原则,也要讲究策略。

一教育与宗教都是人类重要的文化现象,二者的关系,无论从历史止还是从现实来看,都是非常复杂的。

从历史来看,教育与宗教是一对连体的孪生姊妹。

当人类先祖开始在地球上活动的时候,他们就有了向下一代传递生产和生活知识的需要,于是产生了原始的教育。

同时由于缺乏必要的科学知识,他们对许多现象无法理解,对大自然充满了恐惧,于是原始宗教观念和宗教活动也产生了。

原始的宗教与原始的教育不完全是一回事,因为某些教育内容并非宗教知识;但二者又密不可分,因为宗教知识借助宗教活动来传递,宗教活动本身就成为一种教育活动,况且几乎所有的知识都带上了宗教的神秘色彩,最主要的知识都由巫师掌握并传授。

进入阶级社会以后,广泛的社会生活教育继续存在,同时出现了专门化的教育形式,即学校教育。

宗教教育也获得了很大的发展。

残酷的阶级剥削和压迫,使广大人民把宗教当作了超脱现实苦难的精神庇护所,从中寻找心灵的慰籍和精神的寄托;而统治阶级看到了这个“庇护所”对人民精神的麻痹作用,觉得有利于维护自己的统治,因此大力扶持宗教的发展。

中国人对待宗教的态度

中国人对待宗教的态度

中国人对待宗教的态度摘要:许多信教者总有一个疑问,为什么中国是一个没有宗教信仰的民族?其实中国是有宗教的,只是由于中国的特殊社会背景,以及悠久的历史文化,影响了人们的宗教信仰。

本文从中国宗教的由来与现状开始阐述,宗教在中国的发生;跟着结合中国的发展,阐述中国宗教的性质;由于这种与国际上其它国家不同的宗教性质与文化,针对中国人对待宗教的功利性态度与西方国家对宗教虔诚的态度作比较;最后从历史,科学等角度总结为什么中国人对待宗教的态度会比较淡薄。

世界宗教多样而盛行。

特别是西方及穆斯林的宗教信仰十分虔诚,然而西方人到中国都有个疑问为何在中国感受不到宗教信仰的气氛?即使是在世界盛行的基督教也感受不到浓厚的信仰信念。

要回答这个关于中国人对待宗教的态度的问题,则需要追溯到两千多年前得历史,不仅要谈及宗教在宗教的发展,更要说明中国这一特殊的国家历史发展。

因为中国特殊的国家性质和渊源的历史文化,导致了中国人对待宗教的态度与价值观与世界的不同……一、中国宗教的由来与现状由于中国法律对宗教信仰的开放及保护,现在中国境内的宗教多样,各种宗教信徒总计有一亿多人。

1、佛教。

佛教是在公元一世纪前后从古印度传入中国。

而后经过漫长的发展与演变,在中国就根据语言的不同分了三大系列,分别是汉语系佛教,藏语系的喇嘛教和巴利语系的小乘佛教。

汉语系佛教对汉族的影响比较广泛,也不要求入门程序,只要信奉佛教的都可以称之为佛教教徒。

2、道教。

道教是我国传统的宗教。

中国人对祖先的崇拜与信仰胜于其它也是由于道教的影响。

道教源于公元2世纪。

主张的就是祖先崇拜和自然崇拜。

经过漫长的演变与发展,后来被分为全真派与正一道两大教派。

在全真教的第五代掌门人丘处机的带领下道教进入兴盛时期。

受到成吉思汗的尊重,并要求统一佛教。

虽然佛教与道教会互斥,但在现在的中国,各大宗教都具有很大包容性。

道家与道教的区别也是值得区分。

道家是一种哲学,而道教才是宗教。

道家提倡的是顺乎自然,而道教则忠于如何避免生死的自然现象。

[整理版]狭义和广义宗教

[整理版]狭义和广义宗教

狭义的宗教与广义的宗教......对于各种「教」。

这「教」可以说是学术内容、思想内容。

各种学术都是一种「教」——因为他要教导一切衆生——何况是教导你实践,更是「教」,更何况有宗教仪式,那更是「教」。

所以各种学术都是要讲些什么内容,都告诉人们一些东西,其实这「讲些什么内容,告诉一些什么东西」就是教导人,所以任何学问都可以看成一个「教」。

刚才我说,「何况是实践的学问,更有教的意义」,就是教训你,引导你走向人生的理想。

儒家当然有教导你人生理想是什么,而且教导你如何走向人生的理想,所以当然也可以叫作「儒教」,道家也是,甚至基督教也是教导。

所以任何学问都可以方便称为「教」,因为它有所说,有所教导,如果是实践的,更是一种教训,一种引导,更是「教」。

如果是有一种仪式,以教主来领导,然后你遵从这种引导去做一些仪式,有一个团体,就是「狭义宗教」的「教」,所以「狭义的宗教」必须有「教主」,有「教衆」——就是教徒了,甚至还有「教所」——传教的地方,聚会的地方,像基督教有教堂,佛教有寺庙。

再来就是还有「教仪」,基督教天主教都有「教仪」,回教的仪式更常常实践,所以回教徒一天要五次祈祷,他们大概祈祷时间是不工作的,到祈祷时间就祈祷。

你去寺庙,不是有些仪式吗,早课晚课吗,那都是教仪。

道教的教仪也有,比较没有那样成套,有些道士写些仪轨,如果照这样讲,有教主、有教徒、有教所、有教仪,这样我们称为宗教的话,请问儒家算不算?这是我们必须了解的,儒家算不算宗教。

如果儒家是一种「教训」,有一个「归宗」,那么它算作一种「教」,也可以称为「宗教」。

什么是宗教?这是要知道的啊。

现在大陆的宗教问题很严重。

听说在大陆有三分之二到百分之八十的农村——大陆十四亿人口,农民好像占了八亿到九亿,占了一半以上,而农村有一半甚至更多的农民——都信什么你知道吗?信基督教。

现在很多农村连学校都没有,但是竟有教堂,而且盖得很好。

他们孩子可以不上学,而每个礼拜天,所有农民都去做礼拜,而且很虔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为什么说儒家是教育不是宗教?
回答这个问题,首先要了解宗教的基本特点,宗教的三大基本特质大概可以表述为:宗教崇拜超自然的东西,这些东西形成信奉者不以现实为相互印证的信仰;宗教关注的是人的终极价值的追求,认为神灵主宰宇宙并以因果报应为价值规律;每一种宗教都相应的有其严格的宗教祭拜仪式。

以儒家学术方法对比儒家与宗教,则可以辨析儒家与宗教的本质性差别。

首先考虑对超自然力量的态度,“子不语怪力乱神”,可见儒家对其是敬而远之的。

实际上,儒家对鬼神之说的态度向来较为含糊,但儒家认为自然万物皆有其规律,所谓“天道”自有其不以神力而改变的自己的规律。

在这里,儒家所谓的“天道”,实际上是一种至高的理性范畴,它是没有人格与形象,也没有神秘色彩的。

儒家实质上是一个严谨的学术体系,它是教育而非宗教。

儒学的核心是一个注解与阐释的系统,它将儒家经典学术的含义与现实联系起来,以经典与现实现象互相解释,同时也相互印证。

而在用儒家经典解释现实的同时,经典的含义被定义成与现实更为符合的意思,可见儒家学术的认识的基础是现实世界的事实,而非超现实力量。

从受众面及阐释者来说,宗教教义传播的基本方式是教
法家的讲解,他们被认为是神在世间的代言人。

而对于绝大多数信徒来说,他们能做的只能是无条件相信宗教的内容,而不能对宗教的内容进行新的阐释。

对于宗教世界来说,解释宗教教义是少部分教士的工作,大多数信徒只能是盲目地信奉。

世界的未来掌握在少数宗教的“上层人士”手中。

而儒家与此情况则极为不同,在儒家世界里,读书人钻研儒家经典的过程本身就意味着对经典的注解和重新阐释,从这一方面来说,阐释儒学经典是整个受教育阶层文化生活的主体。

儒家要做的似乎是通过教育世人而让他们去重新思考与认识,去与现实相印证并找到自然世界的真理。

而宗教生活的主体永远是信仰,与现实联系甚少甚至是毫无干系。

再说对终极价值的认识,宗教普遍崇拜鬼神而认定人的灵魂的存在与不灭,并以生命行为判定灵魂的归属。

而儒家更关注的是现实世界,无暇也不愿去考究不可验证的超自然事务。

孔子的弟子曾就祭祀的问题相询,孔子认为我们对人生时的情况尚且不了解,又如何知道死后的情形;我们对生存的人民要做的事尚未做好,又何必过多关注死去的人或是虚无缥缈的鬼神呢。

所以说,儒家执着于解决现实世界的实际问题及人民生活疾苦,淡漠人的所谓“灵魂”的最终归属。

关于儒家礼仪,它以礼教来维持社会等级秩序,儒家是礼仪的维护和倡导者,但不是礼仪的制定者。

通常来说,宗教制定礼仪,信奉鬼神,这与儒家的实际情况是不相符的。

总之,儒家的“信仰”是被证明的由客观真理和科学知识所产生的思想,它可以说是一个教育与认知的完整系统。

而宗教的信仰是未证实的理论和主观感受产生的假定的思想观念。

这样来说,儒家是教育而非宗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