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诗歌教案
李白诗作《将进酒》教案
李白诗作《将进酒》教案李白诗作《将进酒》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诵读诗歌,理解诗歌的基本内容;2、把握诗歌的感情基调,理解其思想感情的复杂性;3、理清诗歌中诗人情感变化的线索,背诵全诗。
课时安排:1课时。
过程:一. 导入余光中先生有一首诗《寻李白》,其中有几句是这样写的。
酒入豪肠,七分酿成了月光余下的三分啸成剑气口一吐就半个盛唐在中国文学史上,“酒”可以说是留下了千古美名。
许多文人,都与酒结下了不解之缘。
比如大家都非常熟悉的曹孟德横槊赋诗“对酒当歌,人生几何”,“何以解忧,惟有杜康”,王维的“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王翰“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李白的“兰陵美酒郁金香”还有范仲淹的“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等等。
在这些人中,有一位伟大的诗人,因为他的诗写得独绝千古而获得了“诗仙”的称号,而且也因为他的酒而留下了“酒仙”的美名,说到这里,大家都知道了,他就是——李白那么,李白是如何使他的酒和他的诗完美地结合在一起,又有怎样的感情倾注于其中呢?今天我们就通过一首诗来走近李白。
这就是他的《将进酒》二、背景简介我们在学习《梦游天姥吟留别》的时候知道,唐玄宗天宝三年(744),诗人被排挤出长安后,又重新踏上了云游祖国山河的漫漫旅途。
《将进酒》这首诗则是作于唐玄宗天宝十一年(752)。
距诗人离开长安已达八年之久。
当时,他跟好朋友岑勋应邀住在嵩山的另一位友人元丹丘家做客。
三个好朋友登高饮宴,借酒放歌,抒发情怀。
三、解题“将进酒”原是汉乐府的曲名。
将,读qiāng,“请”“愿”的意思。
“将进酒”意即“劝酒歌”,多以饮酒放歌为内容。
李白的这首诗是借用乐府旧题,来抒发自己内心的情感。
四、整体感知(一)、大家先听老师读,听的过程中注意体会诗歌中的:节奏变化,韵律变化以及情感变化。
并在课本上作适当的标记。
(二)、指导学生用不同方式朗读课文。
1.学生自己读(2遍) 大声读、旁若无人的读2.学生示范,点评3.齐读(第一遍:学生试着读,第二遍:看指挥读)4.男女生分角色读5.和读(配乐)(三)、下面,请同学们依据诗歌的内容作一个大胆的推测:宴饮后的李白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激动的(找出对应诗句:) 豪放的(找出对应诗句:) 悲壮的(找出对应诗句:) 自信的(找出对应诗句:)愤慨的(找出对应诗句:) 狂放的(找出对应诗句:) 愁苦的(找出对应诗句:)“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作者一开始就将我们拉到了奔腾咆哮的黄河岸边,黄河之水一泻千里,大有“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气魄。
李白《行路难》教学设计(精选6篇)
李白《行路难》教学设计李白《行路难》教学设计(精选6篇)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往往需要进行教学设计编写工作,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那么优秀的教学设计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李白《行路难》教学设计,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李白《行路难》教学设计篇1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1)通过自主研讨,理解诗人怀才不遇的情怀。
(2)通过反复诵读,做到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全诗。
2.过程与方法通过学习,提高学生的古诗鉴赏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诗人悲愤中不乏豪迈,失意中仍怀希望的思想境界。
二.教学重点通过学习,体会诗人复杂变化、激荡起伏的情感及乐观自信、积极追求理想的顽强精神。
三.教学难点体会诗人悲愤中不乏豪迈,失意中仍怀希望的思想境界。
四.教学过程1. 教师课件展示下列诗句,引导学生复习旧知,过渡到新知识:(1)李杜诗篇万古传。
(赵翼《论诗》)(2)冠盖满京华,斯人独憔悴。
(杜甫《梦李白》)(3)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李白《将进酒》)(4)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李白《秋浦歌》)启发设问:以上诗句都与古代哪位诗人有关?你能谈谈他的有关情况吗?教师点拨: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去谈A.李白的生平、时代、代表作品;B.有关李白的故事、传说;C.你对李白的评价。
学生思考,发言交流,教师因势导入本课学习。
2. 反复朗读,整体感知:(1)教师示范朗读或放录音,学生初步感知。
(2)学生自由朗读,然后教师指名朗读,大家评议其优点、不足。
从读音、停顿、音调以及感情上评议,是否朗读到位?如果不合适,应该怎么读比较符合诗的内容?(对有争议之处,教师不做结论,引导学生往下学习,让学生学习课文后再做结论。
)3. 教师解题(课件展示,指名学生读或全班齐读),帮助学生理解诗歌写作时代背景。
《行路难》是李白在遭受谗毁,初离长安南下时写的一组诗(共三首),这是第一首。
“行路难”是乐府《杂曲歌辞》旧题。
《李白》优质课教案教学设计
《李白》优质课教案教学设计李白优质课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了解李白的生平和作品;2. 研究李白的代表作品,包括《静夜思》和《将进酒》;3. 分析李白诗歌的主题和艺术风格;4. 培养学生欣赏和理解古典诗歌的能力;5. 提高学生的写作和表达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李白的生平和创作背景;2. 李白的代表作品欣赏:《静夜思》和《将进酒》;3. 李白诗歌的主题和艺术风格分析;4. 学生自主撰写一篇李白风格的作品。
三、教学步骤步骤一:引入1. 利用图片或视频展示李白的形象,引起学生的兴趣;2. 介绍李白的生平和创作背景,让学生了解他的诗歌创作环境。
步骤二:欣赏诗歌1. 阅读《静夜思》和《将进酒》两首李白的代表作品,让学生感受其中的美和哲理;2. 分析诗歌的形式、语言和意象,深入了解李白诗歌的艺术特点。
步骤三:讨论主题和风格1. 引导学生讨论李白的诗歌主题,如自然、爱国、人生思考等;2. 教师指导学生分析李白的艺术风格和表达方式,例如借景抒怀、豪迈奔放等。
步骤四:写作练1. 要求学生尝试仿写李白的诗歌风格,选取一个自己感兴趣的主题;2. 学生可以选择写一首完整的诗歌,或是写一篇诗情画意的散文。
四、教学评价1. 学生课堂参与情况;2. 学生对李白诗歌的理解程度;3. 学生自主撰写作品的质量和创意。
五、教学资源1. 李白相关的图片、视频资料;2. 李白的代表作品《静夜思》和《将进酒》的课文材料;3. 李白其他作品的选段。
六、教学延伸1. 组织学生进行更多的李白诗歌欣赏和分析活动;2. 组织学生进行李白作品的朗诵比赛;3. 鼓励学生自主研究其他古代文学作品,扩展对古典文学的理解。
李白教案设计初中
李白教案设计初中教学目标:1. 了解李白的生平背景和诗歌特点,感受李白的豪放与激情。
2. 学习并掌握李白的代表作品,品味其诗歌中的意境和情感。
3. 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激发学生对古典文学的兴趣和热爱。
教学重点:1. 李白的生平背景和诗歌特点。
2. 李白的代表作品分析和欣赏。
教学难点:1. 理解李白诗歌中的意境和情感。
2. 培养学生对古典文学的兴趣和热爱。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李白的生平介绍和诗歌解析资料。
2. 学生准备笔记本和阅读李白的诗歌。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唐诗作品,让学生对唐诗有一定的了解和认识。
2. 提问学生对李白的了解,激发学生对李白的好奇心。
二、生平介绍(10分钟)1. 教师介绍李白的生平背景,包括他的家庭、成长经历、旅行经历等。
2. 引导学生了解李白的生活背景对诗歌创作的影响。
三、诗歌特点(10分钟)1. 教师讲解李白的诗歌特点,包括豪放、奔放、激情等。
2. 引导学生通过李白的诗歌感受其豪放与激情的风格。
四、代表作品分析(15分钟)1. 教师选取李白的代表作品,如《将进酒》、《庐山谣》等,进行分析和讲解。
2. 引导学生品味李白的诗歌中的意境和情感,理解其诗歌的美。
五、学生阅读与讨论(10分钟)1. 学生自由阅读李白的诗歌,感受其豪放与激情。
2.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李白诗歌的理解和感受。
六、总结与反思(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李白诗歌的特点和意境,巩固所学内容。
2. 学生反思自己对李白诗歌的理解和感受,思考古典文学的意义。
教学延伸:1. 学生可以进一步阅读李白的诗歌,深入了解其诗歌创作的不同风格。
2. 学生可以尝试自己创作诗歌,模仿李白的豪放风格,培养自己的文学素养。
教学反思:本教案通过介绍李白的生平背景、诗歌特点和代表作品,帮助学生了解和欣赏李白的诗歌。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阅读和讨论,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通过本教案的学习,学生能够对李白的诗歌有更深入的理解和认识,激发对古典文学的兴趣和热爱。
将进酒教案板书设计6篇
将进酒教案板书设计6篇将进酒教案板书设计11、教学目标:引导学生翻译诗文。
了解这首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2、教学导入:同学们,你们知道我国素有“诗仙”之称的诗人是谁吗?(李白)我们以前已经学过很多李白的诗了,那你们知道李白的诗有什么特点吗?(浪漫,飘逸,豪放)李白的一生是在入世和出世的矛盾中度过的,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他的这一首《将进酒》。
介绍:李白(701—762)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
字太白,号青莲居士。
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秦安县)。
先世于隋时因罪徙居中亚。
白于武后长安元年(701)出生在安西都护府碎叶城(今苏联吉尔吉斯加盟共和国托克马克城),约五岁时,随父迁居蜀中绵州昌隆县(今四川江油县)青莲乡。
李白少年时期受到很好的家庭教育,十岁诵诗书,观百家,作诗赋,学剑术,爱好十分广泛。
十五岁左右就写得一手出色的好文章。
二十岁以后,在蜀中漫游,饱览了四川的壮丽景色,接触了社会生活,开阔了视野,培养了热爱祖国的思想和豪放爽朗、酷爱自由的性格,也种下了游仙出世的消极思想的根苗。
开元十四年(726),二十六岁的李白便“仗剑去国”,辞亲远游,开始了以安陆(今属湖北)为中心的十六年的大漫游,历两湖、江浙、河南、山西等地区,足迹踏遍近半个中国。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天宝十一载,距诗人被唐玄宗“赐金放还”达八年之久。
诗人虽未涉及朝廷的黑暗以及自身傲岸不屈的性格和现实的矛盾。
但可以一看出对时政治现实的彻底失望和对人生意义的怀疑。
从表面上看,歌咏的是饮酒作乐和人生如梦的主题,但却在实质上对摧残人才的社会给以有力的控诉,不能以消极情调来简单否定。
分析:第一句内容:时间飞逝——感叹人生的短促,生命的短暂空间:句式工整表现手法:夸张{时间兴:先言黄河再言人对比:“朝如青丝暮成雪”文章主旨:“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说明诗人对现实不满*注意:“沽”通“酤”,买的意思。
“儿”指身边侍童。
感情基调:悲壮豪放:慷慨生悲——尽欢畅饮——愤激之情——狂放至极“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成为主旨句的原因:1、表达对现实的不满,抒发自己怀才不遇的情感。
《李白诗四首:梦游天姥吟留别、哭晁卿衡、丁都护歌、越女词五首其三》教案
《李白诗四首:梦游天姥吟留别、哭晁卿衡、丁都护歌、越女词五首其三》教案一、教学目标1.理解并背诵四首诗歌。
2.分析诗歌的意象、意境、情感以及艺术特色。
3.提高学生对中国古典诗歌的鉴赏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诗歌内容,分析诗歌意象、意境、情感及艺术特色。
2.教学难点:深入挖掘诗歌背后的文化内涵,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三、教学准备1.诗歌原文及注释。
2.相关背景资料。
3.教学课件。
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梦游天姥吟留别》(一)导入1.介绍诗人李白及其诗歌创作特点。
2.简要介绍《梦游天姥吟留别》的创作背景。
(二)诗歌解析1.分析诗歌的意象、意境。
2.分析诗歌的情感表达。
3.分析诗歌的艺术特色。
(三)课堂讨论1.让学生谈谈对诗歌的理解。
2.让学生讨论诗歌中的亮点和难点。
(四)作业布置1.背诵并默写《梦游天姥吟留别》。
2.深入了解李白的诗歌创作。
第二课时:《哭晁卿衡》(一)导入1.回顾上节课的学习内容。
2.简要介绍《哭晁卿衡》的创作背景。
(二)诗歌解析1.分析诗歌的意象、意境。
2.分析诗歌的情感表达。
3.分析诗歌的艺术特色。
(三)课堂讨论1.让学生谈谈对诗歌的理解。
2.让学生讨论诗歌中的亮点和难点。
(四)作业布置1.背诵并默写《哭晁卿衡》。
2.深入了解李白的诗歌创作。
第三课时:《丁都护歌》(一)导入1.回顾前两节课的学习内容。
2.简要介绍《丁都护歌》的创作背景。
(二)诗歌解析1.分析诗歌的意象、意境。
2.分析诗歌的情感表达。
3.分析诗歌的艺术特色。
(三)课堂讨论1.让学生谈谈对诗歌的理解。
2.让学生讨论诗歌中的亮点和难点。
(四)作业布置1.背诵并默写《丁都护歌》。
2.深入了解李白的诗歌创作。
第四课时:《越女词五首其三》(一)导入1.回顾前三节课的学习内容。
2.简要介绍《越女词五首其三》的创作背景。
(二)诗歌解析1.分析诗歌的意象、意境。
2.分析诗歌的情感表达。
3.分析诗歌的艺术特色。
(三)课堂讨论1.让学生谈谈对诗歌的理解。
李白《渡荆门送别》教案设计
李白《渡荆门送别》教案设计(10篇)教学目标:1、学问目标:了解和把握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的表现手法;2、力量目标:培育鉴赏古诗意境美和语言美的力量;3、情感目标:培育喜爱自然山水、喜爱家乡的情感。
重点和难点:1、了解写作背景及的相关学问,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全诗;2、在反复诵读、理解诗意的根底上领悟本诗的意境美和语言美;3、感悟的家国之思,激发喜爱家乡的思想感情。
教学方法:诵读、分析、问答、启发等课时安排:1课时(40分钟)教学步骤:一、自我介绍同学们,大家好!先自我介绍一下。
我姓欧阳,卧薪尝胆的越王勾践的后代,现在是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的讨论生,过来京华学校向刘教师学习的。
特别感谢刘教师这段时间的指导和照顾,也特别感谢同学们的支持和协作。
今日承蒙刘教师的照顾,有幸能够走向讲台给大家上一节课。
感谢刘教师,感谢同学们!二、导入上课之前,我们先来回忆一下几首诗词,一起来背诵。
1、静夜思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家乡。
2、回乡偶书贺知章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3、天净沙、秋思马致远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际。
教师语:这些诗词都透着浓浓的乡情,表达了思念家乡、喜爱家乡的情感。
今日,我们一起来学习另一首透着乡情的诗歌。
翻开课本P207,《渡荆门送别》。
三、解题教师问:“渡”什么意思?乘船。
“荆门”是哪里?“荆门”就是荆门山,在湖北。
“送别”,谁送别谁?诗人李白25岁时出蜀远游,家乡的山水送别诗人。
四、介绍1、人物生平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
诞生于碎叶(当时属唐朝领土,今属吉尔吉斯斯坦)。
5岁—25岁在四川生活,对四川的山山水水有着深厚的感情。
25岁第一次出蜀远游。
42岁在别人的推举下,来到了长安,才华受唐玄宗赏识,供奉翰林,职务是给皇上写诗文消遣。
后遭人妒忌,获罪,遭贬谪,途中遇赦。
李白唐诗《渡荆门送别》教案
李白唐诗《渡荆门送别》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渡荆门送别》。
(2)理解诗文的背景,掌握生字词的意思。
(3)分析诗中的意象,体会诗人的情感。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解读诗意。
(2)学会欣赏古典诗词,提高审美情趣。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诗人对故乡的依恋和对友人的深情。
(2)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激发对传统文化的热爱。
二、教学重点1. 诗文的朗读和背诵。
2. 诗中意象的分析,诗人情感的体会。
三、教学难点1. 生字词的理解。
2. 诗文背景的把握。
四、教学准备1. 教师讲解诗文背景及相关知识。
2. 生字词的注释及翻译。
3. 相关多媒体教学资源。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图片展示:荆门关、长江等图片,引导学生直观感受诗文背景。
(2)教师简要介绍李白及《渡荆门送别》的背景。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朗读诗文,注意字音、节奏。
(2)学生查找生字词的含义,并与同学交流。
3. 合作探讨(1)教师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分析诗中的意象。
4. 情感体验(1)学生闭眼聆听朗读,感受诗人的情感。
(2)学生分享自己的感受,教师引导深入体会。
5. 课堂小结6. 课后作业(1)背诵诗文。
(2)结合诗文,绘制一幅意象画。
六、教学拓展1. 对比学习:引导学生与其他李白的送别诗进行对比,如《送友人》、《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等,分析其异同。
2. 创作练习:鼓励学生尝试创作送别诗,要求运用意象、情感等元素。
七、评价反馈1. 课堂表现: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合作意识等。
2. 作业完成:检查诗文背诵、意象画等作业,给予评价和建议。
八、教学反思2. 针对学生的反馈,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果。
九、课堂实践1. 课堂实践:根据教案进行实际教学,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和反馈。
2. 调整教学:根据实践情况,对教案进行修改和完善。
十、教学延伸1. 文化拓展:引导学生了解李白的其他诗作,进一步感受其诗歌魅力。
李白诗歌群文阅读教学设计一等奖15篇
李白诗歌群文阅读教学设计一等奖15篇《李白诗歌群文阅读教学设计一等奖15篇》这是优秀的教学设计一等奖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李白诗歌群文阅读教学设计一等奖第1篇活动目的:1、学生汇报在“李白诗歌阅读月”活动中的阅读情况,启发引导学生在课外利用多种途径收集、整理学习资料,促使学生更广泛地感受、了解李白其人的特点,尤其是李白诗歌的风格,读李白诗歌品太白遗韵。
2、通过交流、展示、朗读、品味李白具有代表性的诗作,巩固和丰富学生的积累,指导学生感悟、欣赏李白诗歌鲜活的神韵,激发学生进一步阅读以李白诗歌为代表的中华优秀诗词的兴趣。
活动内容:交流在“李白诗歌阅读月”活动中阅读的诗歌,并通过诵读、研讨等形式来感悟、品味李白其人其诗。
活动准备:1、课前开展“李白诗歌阅读月”课外阅读实践活动。
2、CAI(内含李白诗意图、李白头像、李白诗歌名句集锦等)及《春江花月夜》《渔舟唱晚》等古典音乐磁带。
3、学生自制有关李白诗的诗签、书法作品、美术作品及电脑网页等。
活动过程:一、创设古典诗词的意境,导入主题。
老师利用课件和语言创设情境:在刚刚结束的“李白诗歌阅读月”活动中,同学们已通过课外阅读认识了唐代著名诗人李白,小学四年级语文教案《读李白诗歌品太白遗韵》。
[课件出示李白头像特写]一个月来,我们朗读他的诗篇,追寻他的足迹,感悟他的心灵。
今天,在此时、此地,老师和大家一同来――“读李白诗歌、品太白遗韵”。
[用古典音乐作背景,以古香古色的画面并辅以教师深情的诗化语言,营造出古典氛围,将学生引进古诗的意境]二、汇报展示所收集的李白其人、其诗的资料。
1、为了使咱们相互了解各自的课外阅读情况,请大家首先汇报两个问题:(1)简要介绍你所了解的李白。
(2)你读了多少首李白的诗?记住了哪些?是从哪儿读到的?[这两个问题的设计,意在了解学生课外阅读的'质和量,问题(1)通过汇报交流对李白其人其诗的认识和了解,给学生勾画出李白其人其诗的大致轮廓,弥补个人课外阅读的片面性;问题(2)则重在了解学生收集资料的途径和整理、阅读资料的方法,增进交流,引导学生“取长补短”,启发学生学习运用更多、更好的收集、整理资料的方法]2、在了解学生阅读、背诵李白诗歌的情况之后,引导学生按自己的阅读兴趣将读到的李白诗歌分类。
李白《将进酒》优秀教学设计(通用3篇)
李白《将进酒》优秀教学设计(通用3篇)李白《将进酒》优秀教学设计(通用3篇)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让教学工作更加有效地进行。
怎样写教学设计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李白《将进酒》优秀教学设计(通用3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李白《将进酒》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诵读诗歌,理解诗歌的基本内容;2、把握诗歌的感情基调,理解其思想感情的复杂性;3、理清诗歌中诗人情感变化的线索,背诵全诗。
教学过程:一、导入李白,这个名字我们并不陌生,他是一位家喻户晓,妇孺皆知的大诗人。
那么,李白在我们的心目中究竟是一个怎样的形象呢?请同学们用李白的诗说一说,你对李白的看法和认识。
明确:“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在我心目中李白是一个浪漫,而且很有志向的诗人。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在我心目中的李白是豁达、自信的诗人。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在我的心目中的李白是一个不慕权贵、豁达的诗人。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在我心目中的李白是一个豪迈豁达的诗人,他的诗气势磅礴,浪漫主义想象力非常丰富。
今天,我们就再次通过一首诗来认识一下我们心中的李白和诗中的李白究竟是怎样的一种情况,一起来吟诵和欣赏李白的这首千古佳作——《将进酒》。
二、吟咏诗文1、诵读本诗,提出两个要求:①读准字音。
②读清句读。
请大家尝试自由读一读。
同时在读的时候,将发现的问题批注在书的旁边。
2、找同学来吟咏一下。
适时的进行吟诵指导。
三、情感分析1、刚才大家在吟咏的时候大多注意了感情,“将进酒”原是汉乐府的曲名,这首诗李白是借用乐府旧题,来抒发自己内心情感的,它是一首抒情诗。
那么,李白的抒情诗有什么特点呢?明确:李白的抒情诗是很豪放飘逸的、想象丰富、豪迈瑰丽。
2、在这篇诗文中,你是如何把握这些特点和诗人的情感的?(找出文中表达是人情感的字眼)明确:悲、欢、愁3、从哪你读出诗人的“悲”?①“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暮成雪”。
李白《将进酒》优秀教案
李白《将进酒》优秀教案李白《将进酒》优秀教案(通用5篇)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就有可能用到教案,教案是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那么应当如何写教案呢?以下是店铺收集整理的李白《将进酒》优秀教案(通用5篇),欢迎大家分享。
李白《将进酒》优秀教案篇1教学分析:《将进酒》这首诗的旨趣跟《蜀道难》不同,它着力刻画的是诗人的自我形象,其实是借劝酒为名吐胸中块垒。
全诗的基调是豪放的,但思想感情却十分复杂。
诵读时应当伴随着诗人感情的发展变化,适当地变换声调和节奏,力求再现诗人的形象。
教学目标:1、诵读诗歌,理解诗歌的基本内容;2、把握诗歌的感情基调,理解其思想感情的复杂性;3、理清诗歌中诗人情感变化的线索,背诵全诗。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一、导入同学们,你们闲暇的时候喜欢听歌吗?(喜欢!)那么老师在这里为大家唱一首歌怎么样?(欢迎!)好,下面我就为大家清唱一首。
(有感情的诵读李白诗歌《将进酒》。
)同学们听没听出来老师刚才唱的是什么歌?(不是,是读了一首李白的诗——《将进酒》!)没关系。
古时候人们读诗叫“吟诵”,“吟诵”也就是唱。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吟诵和欣赏李白的这首千古佳作——《将进酒》。
二、背景简介我们在学习《梦游天姥吟留别》的时候知道,唐玄宗天宝三年(744),诗人被排挤出长安后,又重新踏上了云游祖国山河的漫漫旅途。
《将进酒》这首诗则是作于唐玄宗天宝十一年(752)。
距诗人离开长安已达八年之久。
当时,他跟好朋友岑勋曾多次应邀到住在嵩山的另一位友人元丹丘家做客。
三个好朋友登高饮宴,借酒放歌,抒发情怀。
三、解题“将进酒”原是汉乐府的曲名。
将,读qiāng,“请”“愿”的意思。
关于“将”字的这一含义,我们在高一时学习《诗经·卫风·氓》中间有“将子无怒,秋以为期”的先例。
“将进酒”意即“劝酒歌”,多以饮酒放歌为内容。
李白的这首诗是借用乐府旧题,来抒发自己内心的情感。
四、整体感知1、下面,先请一位同学为我们大家朗读一遍李白的这首诗。
将进酒的教案(优秀8篇)
将进酒的教案(优秀8篇)将进酒教案篇一教学重点1、体会李白诗歌的浪漫主义风格2、了解李白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苦闷和激愤之情3、把握全诗的感情基调教学难点1、把握全诗由悲而欢而激愤而狂放的感情基调2、鉴赏全诗。
教学过程一、导入杜甫有一首诗为《饮中八仙歌》,内容如下:李白一斗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
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
提问:读过诗后,你能通过这四句诗感受到李白的形象吗?明确:诗酒同李白结了不解之缘,李白自己曾说过“百年三万六千日,一日须倾三百杯,”“兴酣落笔摇五岳”。
杜甫描写李白的几句诗,笑出了李白的嗜好和诗才。
李白嗜酒,醉中往往在“长安市上酒家眠”。
李白醉后,豪气纵横,狂放不羁,即使天子召见,也不是那么毕恭毕敬,诚惶诚恐,而是自豪地说:“臣是酒中仙!”而这首《将进酒》正是李白所作的一首劝酒歌。
二、写作背景介绍本诗约作于天宝十一载(752年)李白“赐金还山”之后。
他当时与友人岑勋在嵩山另一好友元丹丘的颍阳山居为客,三人尝登高饮宴,这首诗可能是三人饮酒宴上的祝酒辞。
三、分析鉴赏提问:李白的诗歌风格一向是豪迈不羁的,你认为这首诗和他的一贯风格有区别吗?明确:这首诗有豪放之情,但又不只于豪放之情。
这首诗中诗人的感情变化极快。
(参见人教社《教师教学用书》152页)提问:你能简单总结一下这首诗感情的起伏变化吗?明确:诗的开头悲叹人生短促,转眼即是百年。
接着因悲寻欢,想要痛饮一场。
然后转入正题,联系自己遭遇,借酒抒发愤世嫉俗之情。
结尾变得狂放,要将这种种复杂的心绪统一为“万古愁”,一同消除、忘却。
四、写作特点提问:本诗你读来有何感觉?明确:略提问:以往我们学习的古诗多以七言为主,那么这首诗有什么特点呢?明确:通篇以七言为主,而以三、五、十言句“破”之,参差错落。
且诗句以散行为主,又以短小的对仗语点染、节奏疾徐多变,奔放而流畅。
五、学生诵读全诗六、作业课后练习第二题。
板书设计:将进酒李白高二《将进酒》优秀教案篇二教材分析:《将进酒》这首诗歌大起大落,诗文忽翕忽张。
初中李白的诗教案
初中李白的诗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理解并掌握李白的生平及诗歌创作背景,能够解读并欣赏《将进酒》的诗意和艺术特色。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合作学习、讨论分析等方式,提高学生对古典诗词的鉴赏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优秀传统文化,激发学生对诗歌创作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
1. 诗歌背景及诗人李白的基本情况。
2. 诗歌的意境、主题、艺术特色等方面的理解。
3. 诗歌中的名句赏析。
三、教学难点:
1. 诗歌中某些生僻字词的理解。
2. 诗歌深层含义的解读。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简要介绍诗人李白的基本情况,引导学生了解李白的诗歌风格。
2. 诗歌讲解:详细讲解《将进酒》的背景、意境、主题、艺术特色等,帮助学生深入理解
诗歌。
3. 名句赏析:分析诗歌中的名句,如“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等,引
导学生欣赏诗句的韵律美和意境美。
4. 课堂讨论:组织学生进行课堂讨论,分享自己对诗歌的理解和感悟。
5. 作业布置:要求学生课后背诵《将进酒》,并写一篇关于诗歌感受的文章。
五、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应该能够理解并欣赏李白的《将进酒》,掌握诗歌的基本内容和
艺术特色。
同时,通过课堂讨论和作业布置,提高学生对古典诗词的鉴赏能力和创作兴趣。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诗歌,激发学生对诗歌的热爱,为后续的诗歌
教学打下良好的基础。
李白诗歌教案幼儿园模板
课时:1课时年级:幼儿园大班教学目标:1. 让学生初步了解唐代著名诗人李白,感受其诗歌中的豪放与奔放。
2. 通过对李白诗歌的朗读和欣赏,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审美情趣。
3. 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培养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1. 让学生感受李白诗歌的意境和情感。
2. 学会朗读和背诵李白诗歌中的名句。
教学难点:1. 引导学生理解诗歌中的意境和情感。
2. 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审美情趣。
教学准备:1. 多媒体课件(包含李白诗歌图片、背景音乐等)。
2. 李白诗歌朗诵音频。
3. 李白诗歌卡片。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教师播放《将进酒》朗诵音频,让学生初步感受李白诗歌的豪放与奔放。
2. 教师简要介绍李白,激发学生对他的兴趣。
二、学习诗歌1. 教师展示李白诗歌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描述图片内容。
2. 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诗歌,注意节奏和韵律。
3. 教师讲解诗歌中的意境和情感,引导学生理解诗人的内心世界。
三、互动环节1. 教师提问:“你们最喜欢诗歌中的哪一句?为什么?”2. 学生自由发言,分享自己的感受和见解。
3. 教师总结学生的发言,进一步加深学生对诗歌的理解。
四、诗歌卡片游戏1. 教师分发李白诗歌卡片,让学生挑选自己喜欢的诗句。
2. 学生分组,每组挑选一句诗句,进行朗诵比赛。
3. 教师评选出最佳朗诵组,给予奖励。
五、总结与拓展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李白诗歌的特点。
2. 教师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回家后与家人分享李白诗歌,并尝试创作自己的诗歌。
教学反思:1. 本节课通过多媒体课件、朗诵音频等多种形式,让学生充分感受李白诗歌的魅力。
2. 在互动环节,教师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审美情趣。
3. 课后作业的设计,有助于巩固学生对李白诗歌的理解,并激发他们的创作热情。
李白古诗《望天门山》教案14篇
李白古诗《望天门山》教案优秀14篇望天门山教学反思篇一一、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课件使用让学生看到25岁的大诗人李白朝气蓬勃,乘江而下,欣赏到天门山雄奇秀丽的景色,诗性大发,理解诗的写作背景。
古诗语言精炼,学生又缺少生活经验,年龄小,坐船的机会也不多,在理解“两岸青山相对出”一句中的“出”字是很有难度的。
这时多媒体的运用,使诗句具体化,形象化,生动化,让学生有着身临其境之感,也使学生的形象思维得以发展。
二、难点适当点拨。
抓重点字理解这首古诗,感悟这首诗的非凡意境。
让学生从“出”字中体会诗人敏锐的观察力,精炼的语言,更让学生从侧面感受到天门山的形态美。
这个“出”字,让学生真正融进古诗中,融进意境中,感受到诗人激越的创作情绪。
李白古诗《望天门山》教案篇二教学目的:1、借助解释理解《望天门山》的诗意,了解诗歌描写的是怎样的景象,感受祖国语言文字的美。
2、在理解诗句的基础上,体会表达的思想感情。
3、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教学过程:检查学生预习情况预习内容设计:1、查找有关资料或工具书,了解生平及作品。
2、尝试自读,理解古诗。
(1)借助字典读准字音。
(2)借助解释或工具书试着讲讲这首诗的意思。
(3)有什么学习困难记下来,以备质疑。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使用工具书和查找有关资料的能力,利用工具书或有关资料,自己能初步读懂古诗的意思及边思考边发现问题的能力。
)一、总结评价学生自学检查的情况(设计意图:有布置就要有检查,有检查就要有总结和评价。
借以肯定学生的学习能力,鼓励学生的进步,激励学生自能读书的积极性,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
)(一)学生质疑师生共同归纳,梳理。
有的问题师生即时解决;有的则在进一步学习中解决。
(设计意图:此环节的设计目的在于根据学生质疑的问题,教师了解学生困难所在,从而有针对性的实施教学,是教学的目的性更强。
)二、学习古诗1、学生自读《望天门山》,想象描绘的画面,再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还可以画一画。
独坐敬亭山教案(通用8篇)
独坐敬亭山教案(通用8篇)独坐敬亭山教案篇1课题独坐敬亭山学习目标1、感情朗读古诗,理解古诗的意思。
2、反复诵读古诗,于品词析句、想象意境中熟读成诵。
3、感受本诗借景抒情的表达方法,体会诗人孤独却不悲观的情怀。
知识链接李白: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
他的一生绝大部分在漫游中渡过,曾被招至长安,供奉翰林。
在京仅一年,就弃官而去,继续漂荡四方的`流浪生活。
《独坐敬亭山》作于天宝十二载(公元753年),当时距李白被罢官离开京城长安已整整十年。
由于抱负得不到施展,长期过着飘泊不定的生活,李白饱尝了世态炎凉的滋味,深感孤独与寂寞。
合作探究1、了解李白的生平事迹,背诵其诗歌,并说说诗人在作品中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我们学过的有:《赠汪沦》、《望庐山瀑布》、《送孟浩然之广陵》、《静夜思》……2、初读诗句,理解大意3、学习生字:亭与停厌与庆4、试着背诵古诗《独坐敬亭山》课堂精讲一、初读诗句,理解大意1、师质疑:诗题中哪个字最让你有感触?(生可能谈“独”和“坐”)2、请学生以自己的体会诵读诗题。
3、自主选用以上方法在小组内说说诗句的基本意思。
4、全班交流诗的大意:天上几只鸟儿向远处飞去,直到看不见影子;天上的那片云也悠闲地飘向远方。
此时此刻,只有敬亭山和我互相看着,怎么看也不觉得满足。
二、品读诗句,入境悟情1、赏析写景的一、二句: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1)要求学生标出描写景物的词汇:———与———。
(2)指名根据想象画出景物。
(3)质疑:你们从“众鸟飞”、“孤云去”的自然景象中体会到什么?(4)李白为什么会由此生出孤独之感?角色体验朗读(自己就是李白)。
2、品析后两句: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1)敬亭山和李白为何“相看两不厌”?(2)假如“知己”敬亭山会说话,李白可能会和它说些什么?(引导学生由李白抱负不得施展,有志难酬的无奈境况展开想象。
)(3)当世界上的一切都远离李白的时候,他不是颓废痛苦地生活,而是乐观、坚定地和敬亭山悠闲地“相看”。
李白将进酒教案设计(优秀8篇)
李白将进酒教案设计(优秀8篇)李白《将进酒》教案设计篇一一、教学目标:(幻灯显示)1.朗读诗歌,把握诗歌节奏,初步感知诗歌情感。
2.品读诗歌,置身诗境,领会诗人的情感变化。
3.诵读诗歌,因声求气,吟咏诗韵。
二、教学重、难点:诵读诗歌,因声求气,吟咏诗韵。
三、教学方法:诵读、探究、赏析四、教学课时:一课时五、教学过程:(一)导入在中国文学史上,诗与酒相从相随,几乎有一种天生的缘分。
多少诗人因饮酒而忘却了人世的痛苦忧愁,因饮酒而在自由的`时空尽情地翱翔,也因饮酒而成就了太多的传世佳作。
在这其中,唐代大诗人李白尤为突出。
也正因为如此,李白被誉为“诗仙”,他也自诩为“酒仙”,今天,我们来共同品尝李白的一坛美酒—将进酒。
(二)解题将进酒是乐府旧题,将—读qiang,有“请”的意思,将进酒就是请喝酒。
(三)朗读1、师读,学生思考:这首诗主要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这种情感在发展过程中有没有变化?2、学生自由朗读,要求:找出文中直接表明诗人情感的字、词语或是句子,并且用笔划记出来。
3、指名学生朗读,要求:读准字音,读通顺,其他同学继续思考刚才的问题。
4、提问:这首诗主要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这种情感在发展过程中有没有变化,如果有的话,又是怎样变化的呢?(学生思考,指名回答)(四)品读,置身诗境,领会诗人的情感变化,介绍朗诵技巧,指导学生朗读(出示幻灯)诵朗基本技巧一、确定情感基调二、确定语速三、确定轻读重读及音长音短四、处理好停顿(五)诵读,落实朗诵技巧,检查朗诵水平(幻灯显示)《将进酒》诵读提示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悲)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 (欢)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李白《渡荆门送别》教案设计
李白《渡荆门送别》教案设计李白《渡荆门送别》教案设计李白《渡荆门送别》教案设计篇1李白《渡荆门送别》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土水,万里送行舟。
教学重点1、体会诗词的意境美、语言美。
2、背诵并默写这首诗。
教学难点激发学生想像,再现诗歌画面,深入体会景物描写中蕴含着的深沉的情思经及对“送别”的理解。
教学方法1、朗读教学法:在教学本首诗时,通过放朗读读音,让学生体会,然后学生齐读这首诗并感悟这首诗的思想内容。
2、问题式教学法:老师根据教学目的设计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在学生讨论、交流的过程中,严密思维、拓展想象。
3、采用课件进展教学(幻灯片)。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七年级时我们曾学习过表现乡愁的诗歌——王湾的《次北固山下》,你还记得吗(学生齐背这首诗)?另外你还知道哪些描写乡愁的诗歌?(学生答复,老师可再做补充)。
今天我们再来学习另一首反映故园之思的诗歌——李白的《渡荆门送别》。
二、教学新课1、作者简介李白(701-762),唐代伟大诗人,字太白,号青莲居士。
祖籍陇西成纪。
他是我国继屈原之后又一个出色的浪漫诗人。
他常以奔放的激情抒发自己的抱负和理想,以强烈的叛逆精神和傲岸不驯的态度鞭挞社会,鞭挞权贵。
他的诗风雄奇豪放,想象丰富,语言流转自然,韵律和谐多变。
杜甫曾给予李白的诗篇极高的评价:“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
” 李白是我国伟大的诗人,是继屈原之后又一个伟大的浪漫诗人,是唐代诗坛最出色的代表之一,被后人誉为“诗仙”。
2、简介写作背景诗题中的“送别”应是辞别故土而不是送别朋友,是设想故土的山水送别自己。
诗人李白一生足迹几乎踏遍了祖国的名山大川,写了不少歌颂祖国壮丽河山的名诗佳篇。
这首诗是诗人于开元十三年(726)辞亲远游,出蜀至荆门时赠别友人而作。
诗人在二十五岁之前一直住在四川,这次是诗人第一次分开故土开场遨游全国,准备实现自己的理想抱负。
李白重点诗歌赏析教案
李白重点诗歌赏析教案教案标题: 李白重点诗歌赏析教学目标:1. 了解李白诗歌的背景和特点。
2. 学习并理解李白的重点诗歌作品。
3. 分析和解读李白诗歌的意义和主题。
4. 培养学生对李白诗歌的欣赏能力和文学素养。
教学准备:1. 李白的重点诗歌选集。
2. 多媒体设备和投影仪。
3. 学生课本和笔记本。
教学过程:引入活动:1. 利用多媒体设备播放李白的诗歌朗诵录像,激发学生对诗歌的兴趣。
2. 引导学生讨论他们对李白的了解和对他诗歌的印象。
知识讲解:1. 介绍李白的背景和生平,包括他的成就和对中国文学的贡献。
2. 分析李白诗歌的特点,如意境丰富、豪放奔放的情感表达等。
诗歌赏析:1. 选择李白的几首重点诗歌,如《静夜思》、《望庐山瀑布》等,逐一进行赏析。
2. 分析诗歌的结构、韵律和修辞手法,帮助学生理解诗歌的艺术之美。
3. 解读诗歌的意义和主题,引导学生思考诗歌背后的深层含义。
4. 进行诗歌朗读和讨论,鼓励学生分享对诗歌的理解和感受。
拓展活动:1.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究李白诗歌与当时社会背景的关系。
2. 鼓励学生创作自己的诗歌,以李白的诗歌风格为参考。
3. 邀请学生在班级或学校活动中朗读李白的诗歌,展示他们对诗歌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总结与评价:1. 总结本节课学到的知识和理解,强调李白诗歌的重要性和价值。
2. 对学生的诗歌赏析和表达能力进行评价,给予肯定和建议。
3. 鼓励学生继续深入研究李白的诗歌,培养他们对文学的热爱和欣赏能力。
教学延伸:1. 组织学生进行李白诗歌创作比赛,提高他们的创作能力和文学素养。
2. 鼓励学生阅读更多李白的诗歌,拓宽他们的文学视野。
3. 定期组织诗歌分享活动,让学生有机会展示自己的诗歌才华。
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讨论和活动中的积极参与程度。
2. 诗歌赏析作业:布置学生写一篇关于李白诗歌的赏析文章,评估他们对诗歌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3. 诗歌朗读和讨论:评估学生在课堂上对诗歌的朗读和讨论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青春盛唐,青春李白
教学目标:
1.了解李白生平创作经历,深入解析李白诗歌思想,鉴赏其诗歌艺术特色
2..搜集整理李白名诗名句
教学重点:
1.对李白诗歌思想进行分类解说
2.讲解过程中将生平经历创作思想两者结合
3.名句整理赏析
教学难点:
1.学生讲解时,目标不一定明确,需要教师点拨
2.体现语文教学特色,避免成为历史课,不以考据为目的,注重诗歌语言艺术特色
导语设计: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有数不清的才华横溢,出口成章的诗人,他们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句,这样的人被称为诗坛领袖(曹魏三父子,陶渊明,建安七子,竹林七贤)但今天我们学习一位天才诗人,他三教九流无所不通,名声之大,响彻寰宇,他的傲气才华令皇帝拭吐,贵妃捧砚,力士脱靴,他是谁?今天我们就进入大唐的圣殿,顶礼膜拜一座丰碑——李白教学过程:
每组讲解李白生平经历,名诗,思想
一.李白生平
1。
出生碎叶,五岁移居四川青莲乡,二十岁前巴山蜀水漫游,二十岁后仗剑去国漫游全国名山大川,早期到家侠客思想为主
2.二入长安供奉翰林,思想中融入儒家治国平天下思想和纵横家思想。
粉丝是鲁仲连苏秦张仪,结交社会各阶层的人物,上有皇帝贵妃权臣,下有歌女道士隐者平民百姓,生活五光十色,此时积极用世,蔑视权贵。
中晚年; 四处漫游,仍是道家思想思想,超出物外看人间的欢喜悲哀,李白如大鹏展翅晴天,如苍龙蛟龙掀起冲天巨浪,于是盛唐的最强音响彻天地——李白的诗歌
二.李白的诗:诗成笑傲凌沧洲
盛唐最辉煌的一面是由李白诗歌表现的,其诗最大特点:清新俊逸豪放
具体分类:
1。
自然之子。
一生大部分时间是在漫游中度过的,歌颂祖国大好河山
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其余《望庐山瀑布》《峨眉山月歌》《望天门山》《送孟浩然之广陵》《赠汪伦》《蜀道难》2.。
自由精神
我本楚狂人,凤歌笑孔丘睥睨一切的心灵
天子呼来不上船,自言臣是酒中仙笑傲王侯的气概
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揽天地于怀抱的精神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不屈势力,蔑视权贵的性格
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自由洒脱精神的压抑苦闷
相看两不厌,唯有敬亭山容纳万物的胸襟
3.盛唐豪气
酒后竞风采,三北弄宝刀三杯吐然诺,五岳倒为轻
侠风中的豪气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济公立世的豪气
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自傲中的豪气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愁绪万千的豪气
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
失意中的豪气
五花马,千金裘,呼二将出换美酒
与尔同消万古愁
醉境中的豪气
酒中诗仙
青春李白诗歌中最常见的两个物象:月酒
月代表了思乡之情,更多是虚无缥缈,理想难以实现的苦闷之情。
关键字:思乡遣怀酒既是其豪爽性格的物化,又是其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创作的催化剂
李白关于酒的诗歌
李白斗酒诗百篇酒是天才诗人创作的灵感源泉
天子呼来不上船,自言臣是酒中仙仙风道骨,酒中谪仙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酒中之落寞
把酒顾美人,清歌邯郸曲酒中之洒脱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愿醒醉中之消极避世
举杯消愁愁更愁举杯之无奈自遣
综合评价李白诗雄浑劲健豪放
三.补充李白诗歌名句
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
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
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
后人对李白评价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
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
李杜文章在,光芒万丈长。
课后总结:这节课的设计初衷是锻炼学生独自筛选材料,制作课件,课堂讲解的能力,学生对李白生平创作思想影响等方面做了详细的分类,全面讲解了李白诗歌中的名篇内容和艺术特色,比较难理解的内容需要教师进行点拨。
体现了枫叶课堂创新要求:相信学生,让学生自主感知。
但这节课也有很多不足和缺憾,体现在以下几点
1.选择的课题太宽,学生选择材料时茫然,不会取舍,讲解时无法突出重难点,几个小组讲解内容有很多重复,学习效率不高
解决办法:李校长提的建议很好:事先将整个课题分成若干板块,每组分工一个板块,学生学习目标明确,整体难度降低,但对所负责的板块加深了难度,讲解时也避免了同一内容单调重复的讲解。
2.学生做课件前教师指导不够,,学生讲解不规范,内容凌乱。
解决办法:事先梳理出授课环节,明确各组讲解流程,对每一组要告知重难点体现教师引路人的作用
3.由于教学设计过于简单,内容讲解时,课堂前半节课学生精力集中,学习状态较好,后半节课内容重复后学习状态不好,疲倦者不少。
解决办法:学生学习不能只是听说读,还要有记忆的存储,最好的储存办法就是设计题目,让学生边学边做题,达到加深记忆,学有所得的目的。
4.教师总结内容不规范,重复前面学生讲解的内容太多
解决办法:展示课件,内容筛选不要面面俱到,但以课题重点为主,做好示范作用。
5,课题是“青春李白”,而讲解的内容是李白的经历、思想、诗文。
授课内容与题目不相符。
解决办法:对非重点内容进行删减,对李白青春洋溢,个性独立,气势豪迈的诗歌作为专题进行讲解,凸现盛唐气象。
古诗文知识点多,。
学习文本难度较深,教师讲解时学生易厌烦。
给学生分工,让学生自主搜集整理资料,竞赛式课堂讲解是一种新的尝试。
但这节课事先准备工作不足,课堂没有突出新课改的要求:使学生善求知。
造成学习效率不高的缺憾。
以后无论在公开课还是在日常授课,都要积极准备,明确学习目标,对学生做好指导规范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