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结构的柱脚设计
柱脚--钢结构讲解

柱脚--钢结构讲解
柱脚是指钢结构中柱子与地基之间的连接部分,通常是通过焊接或
螺栓连接来实现的。
柱脚的设计与施工非常重要,因为它承载着柱子的重量以及可能的
水平力和摆动力。
适当的柱脚设计可以保证柱子在地震或其他外力
作用下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在钢结构中,柱脚通常采用焊接连接。
焊接连接的优点是强度高、
刚性好,但要求焊缝质量高,需要经过严格的检验和检测。
柱脚的
焊接连接通常采用角焊缝或对焊缝。
柱脚的连接也可以采用螺栓连接。
螺栓连接的优点是方便拆卸和更换,适用于需要经常修改或维护的结构。
螺栓连接需要使用高强度
螺栓和螺母,并通过预紧力来保证连接的稳固性。
在柱脚设计中,还需要考虑地震力和风力对柱子的影响。
一般来说,柱脚需要加强,以增加整个结构的稳定性和抗震能力。
这可以通过
增加连接件的数量或使用更坚固的材料来实现。
总而言之,柱脚在钢结构中非常重要,它承载着柱子的重量和外力,并通过焊接或螺栓连接来确保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柱脚的设计
需要考虑各种力的作用,以确保结构的抗震能力和稳定性。
钢结构工程中柱脚设计初论

钢结构工程中柱脚设计初论钢结构建筑中,柱脚是必不可少的结构连接节点,其对整个结构的承载力及稳定性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作为连接钢柱与钢筋混凝土基础或者基础梁的重要节点,其合理的受力分析和节点设计也就显得尤为必要。
柱脚按结构的内力分析,可大体分为铰接连接柱脚和刚性固定连接(刚接)柱脚两大类。
其中刚接柱脚包含外露式柱脚、埋入式柱脚及外包式柱脚。
刚接柱脚除了承受轴心压力和水平剪力外,还要承受弯矩。
对于工业厂房、多层及高层钢结构常采用刚接柱脚,《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亦仅对钢结构的刚接柱脚加以规定。
本文即针对三种钢结构刚接柱脚节点形式的受力分析及设计做以探讨。
1 外露式柱脚外露式柱脚主要由底板、加劲肋、锚栓及锚栓支承托座等组成(图1),各部分的板件都应具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而且相互之间应有可靠的连接。
1.1 受力分析从力学角度看,外露式柱脚更适合作为半刚接性柱脚。
震害表明:其破坏特征是锚栓剪断、拉断或拔出。
结构设计中应考虑柱脚支座的非完全刚性连接,必要时按刚接和半刚接柱脚采用包络设计方法。
当仅采用刚接柱脚计算时,应考虑柱反弯点的下移引起的柱顶弯矩及相关构件的内力增大问题。
外露式柱脚由外露的柱脚螺栓承担钢柱底的弯矩和轴力,柱脚承载力不宜小于柱截面塑形屈服承载力的1.2倍。
底板的尺寸由基础混凝土的抗压设计强度确定,计算底板厚度时,可偏安全地取底板各区格的最大压力进行计算。
由于底板与基础之间不能承受拉应力,拉力应由锚栓来承担,当拉力过大,锚栓直径大于60mm时,可根据底板的受力实际情况,按压弯构件确定锚栓。
柱底剪力应由钢底板与其下钢筋混凝土之间的摩擦力承受(摩擦系数可取0.4)。
当水平剪力超过摩擦力时,可设置抗剪键及柱脚外包混凝土等有效抗剪措施承担。
1.2 节点构造设计外露式柱脚底板的一般厚度不应小于柱子较厚板件的厚度,且不宜小于30mm。
当需增设加劲肋和锚栓支承托座等补强措施时,底板长度和宽度外伸尺寸,每侧不宜超过底板厚度的18 倍。
钢结构柱头柱脚设计

第五节 柱头和柱脚的设计
一.柱头的定义及作用 柱头是指柱的顶部与梁(或桁架)连接的部分。其作用 是将梁等上部结构的荷载传到柱身。
二、柱头的连接方式 (1)将梁连于柱侧面的侧面连接
(2)将梁直接放在柱顶上的顶面连接
(1)将梁连于柱侧面的侧面连接
(2)将梁直接放在柱顶上的顶面连接
N 承压 垫板 承压 顶板 承压或焊缝1 加劲肋
13.格构式轴心受压构件的设计步骤如何?进行以上计算时 应有哪些注意事项?
答:格构式轴心受压构件的设计步骤:
首先选择分肢截面和缀材的形式,中小型柱可采用缀板或缀 条柱,大型柱宜用缀条柱。
(1)按对实轴(y-y轴)的整体稳定选择柱的截面,方法 与实腹式构件的计算相同。
(4)计缀条或缀板(包括连接)。 进行以上计算时应注意:
(1)对实轴的长细比 y和对虚轴的换算长细比 0x均不得超过 容许长细比[];
(2)缀条构件的分肢长细比 1 l1 / i1不得超过构件两方向长细 比(对虚轴为换算长细比)较大值的0.7倍,否则分肢可能先 于整体失稳;
(3)缀板构件的分肢长细比 1 l01 / i1不应大于40,并不应大 于构件较大长细比ma的x 0.5倍(当ma<x 50时,取ma=x 50),亦是 为了保证分肢不先于整体构件失去承载能力。
焊缝2 腹板
实腹式
格构式
N 承压 垫板 承压 顶板 承压或焊缝1加劲肋
焊缝2 柱端缀板焊 缝3 柱身
三.柱脚的定义及作用
柱下端与基础相连的部分称为柱脚。柱脚的作用是将柱身所受 的力传递和分布到基础,并将柱固定于基础。
三.柱脚的定义Leabharlann 作用柱下端与基础相连的部分称为柱脚。柱脚的作用是将柱身所受 的力传递和分布到基础,并将柱固定于基础。
钢结构柱脚节点设计-精品文档

M
l
l
ha
c
a1 c t1 B t1
按支承在柱边的双悬臂外伸梁受均布反力作用。 l l R M q e 2 a b1 e V ql R
(4)隔板的计算
h1
L
a1
0 . 5 q a 1 l w 1 w 0 . 7 h f f 1 f
2 2
b1
式中: a 2--对角线长度; β --系数,与 b2 有关。 / a2
b2/a2
0.3 0.4 0.5 0.6 0.7 0.8 0.9
L
1.0
1.1
β
0.026
0.042
0.056
0.072
0.085
0.092
0.104
0.111
0.120
c
≥1.2 0.125
a1 c t1 B t1
式中: a 1--自由边长度; β --系数,与 b1 有关。 / a1
焊缝(4条)长度确定。
N lw 60 h f w 4 0 . 7 h f ff
所 以h : hf a lw 2 且取 10 的倍数。
靴梁
a
b1
L
c
a1 c t1 B t1
ha
B、靴梁的截面验算
上式中的 q为线荷载,按实际
l
情况计算。
R R q’
L
M 6 M 抗弯: 2 f W t h 1 a
③三边支承部分:
④四边支承部分: 式中:
M q a 4
2
a--四边支承板短边长度;
b--四边支承板长边长度; α—系数,与b/a有关。
钢结构柱脚节点构造及计算

钢结构柱脚节点构造及计算摘要:1.钢结构柱脚节点的构造2.钢结构柱脚节点的计算3.总结正文:钢结构柱脚节点构造及计算钢结构柱脚节点是钢结构建筑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它的主要作用是将钢柱与基础结构连接起来,承受钢柱传来的荷载。
钢结构柱脚节点的构造和计算是钢结构设计中的重要内容,下面将分别介绍。
一、钢结构柱脚节点的构造钢结构柱脚节点的构造主要涉及到以下几个方面:1.柱脚底板的构造:柱脚底板需要具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以承受钢柱传来的荷载。
通常情况下,柱脚底板采用厚钢板或混凝土板,并在其上设置螺栓或焊接等方式,将钢柱与底板连接起来。
2.柱脚与基础的连接:柱脚与基础的连接通常采用混凝土基础或钢筋混凝土基础。
在混凝土基础顶面,需要设置抗剪键,以增加柱脚与基础的连接强度。
3.防锈措施:钢结构柱脚节点在使用过程中,可能会受到腐蚀的影响。
为了提高柱脚节点的使用寿命,通常需要采取一些防锈措施,如喷涂防锈漆或镀锌等。
二、钢结构柱脚节点的计算钢结构柱脚节点的计算主要涉及到以下几个方面:1.荷载计算:钢结构柱脚节点需要承受钢柱传来的各种荷载,包括轴向荷载、弯矩、剪力等。
在计算时,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合理地考虑这些荷载。
2.强度计算:钢结构柱脚节点的强度计算,需要考虑材料强度、几何尺寸、连接方式等因素。
在计算时,需要根据相关规范和设计手册,进行合理的强度验算。
3.稳定性计算:钢结构柱脚节点的稳定性计算,需要考虑柱脚底板的稳定性、基础的稳定性等因素。
在计算时,需要根据相关规范和设计手册,进行合理的稳定性验算。
总结钢结构柱脚节点是钢结构建筑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它的构造和计算是钢结构设计中的重要内容。
钢结构柱脚计算

引言概述:钢结构柱脚计算是钢结构设计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涉及到钢柱与基础之间的连接,对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有着直接的影响。
本文将围绕钢结构柱脚计算展开论述,包括柱脚设计原理、设计参数的确定、计算方法以及实例分析等内容。
正文内容:一、柱脚设计原理1.1柱脚设计基本原理柱脚设计的基本原理是将柱子受力传递到基础上,同时保证连接良好的力和刚度传递,确保结构整体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1.2柱脚受力特点柱脚在使用过程中会承受来自柱子的垂直荷载、水平荷载和弯矩等受力,这些受力特点需要在设计过程中综合考虑。
二、设计参数的确定2.1柱子的受力情况分析针对具体的结构,通过力学分析和计算,确定柱子的受力情况,包括垂直荷载、水平荷载和弯矩等参数。
2.2基础的承载力计算通过对基础的计算,确定其承载能力,以确保能够承受柱脚传递的力和碰撞力等。
三、计算方法3.1直接修改法直接修改法是一种常用的设计方法,它基于静力学平衡原理,通过对柱脚架构的调整,使其能够承受所需的荷载。
3.2增加附加件法通过增加柱脚附加件的数量和尺寸,来提高柱脚的承载力和稳定性,是一种常用的增强柱脚的设计方法。
四、实例分析4.1柱脚计算实例一以某大型厂房的结构设计为例,通过对柱脚的计算和分析,确保其能够满足结构的承载要求和稳定性要求。
4.2柱脚计算实例二以某高层建筑的结构设计为例,通过对柱脚的计算和分析,考虑到地震荷载等因素,确保柱脚设计的合理性和安全性。
五、总结钢结构柱脚计算是保证钢结构稳定性和安全性的重要一环,通过对柱脚的设计原理、设计参数的确定、计算方法的应用和实例分析的展示,可以为工程设计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在钢结构设计中,合理的柱脚计算可以提高结构的整体性能,保证施工和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全面认识钢结构柱脚!(二)2024

全面认识钢结构柱脚!(二)钢结构柱脚是钢结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承担着传递柱子荷载至地基的任务。
本文将从五个大点出发,深入探讨全面认识钢结构柱脚的相关内容。
引言概述:钢结构柱脚作为连接柱子和地基的关键节点,其设计和施工对于整个钢结构的安全性和稳定性至关重要。
在本文中,我们将首先介绍钢结构柱脚的定义和作用,然后重点探讨钢结构柱脚的设计原则、常见病害及其防治措施、施工质量控制和强度验算标准等方面内容。
正文内容:一、钢结构柱脚的定义和作用1. 钢结构柱脚的定义2. 钢结构柱脚的作用二、钢结构柱脚的设计原则1. 荷载计算与传递原则2. 材料选取与使用原则3. 结构形式与连接方式的选择原则4. 震动与变形控制原则5. 安全性与可靠性原则三、钢结构柱脚的常见病害及其防治措施1. 磨损与腐蚀2. 裂缝与变形3. 疲劳和断裂4. 锈蚀和腐蚀5. 震动和地震影响6. 高温和火灾风险7. 防护措施与维护保养四、钢结构柱脚的施工质量控制1. 材料质量控制2. 制作工艺控制3. 连接方式控制4. 安装质量控制5. 预防措施和监测控制五、钢结构柱脚的强度验算标准1. 国内钢结构柱脚强度验算标准2. 国际钢结构柱脚强度验算标准3. 考虑设计震动荷载的强度验算总结:全面认识钢结构柱脚对于钢结构设计、施工和维护至关重要。
在本文中,我们从定义和作用、设计原则、常见病害及其防治措施、施工质量控制和强度验算标准五个大点出发,深入剖析了钢结构柱脚的相关内容。
希望这些信息能对相关专业人员和从业者有所启发,并能够提高钢结构柱脚的设计和施工质量。
钢结构工程中的箱形柱柱脚设计

面≮
图4柱底抗剪键大样
2.4柱底板锚筋计算(图5) 底板锚筋计算采用偏心压力法。先按构造要求
进行布置,然后计算锚筋的最大拉力,考察是否满足 要求。由弯矩平衡关系可知:
尬=F1yl+F2Y2+F3y3+…+F。y。 式中 E——锚筋拉力;
Y。——锚筋距形心轴z的距离。
+l I
I
十I
++++++ ++++++ j{ i
400×30,材质Q345一B;柱脚反力:N=4 461 kN,
U----58 kN,U=--371 kN,尬=1 032 kN·121,鸠
一193 kN·m。
图2 21号柱脚
2.1锸板尺寸及厚度的确定 锚板的尺寸主要考虑板底混凝土的局部承压破
坏,即底板的尺寸由基础混凝土的抗压设计强度确 定,计算底板厚度时,各区格应力可偏于安全地取底 板的最大应力计算。根据构造,初选底板尺寸为: a x b—l 100 ram×600 mm,在轴力、弯矩共同作用 下,柱底板最大压应力为:
l工程概况 ,西安市广电世纪园剧场钢结构工程B区分为
舞台和观众厅两部分,屋盖为空间管桁架结构,柱子 为箱形截面钢柱,截面尺寸为900 mm×400 mm,板 厚30 trim,材质Q345一B钢,外露式刚接柱脚。
2箱形钢柱柱脚的理论计算 该工程结构部分采用SAP2000有限元分析软
件进行设计,柱脚平面布置如图1所示,柱脚厦力见 表1。
板底应力寸。=18.212 MPa,板厚按I区和Ⅱ区 悬臂板计算(图3),为了计算方便同时考虑偏于安 全,暂不考虑角部三角区域(图3中板的4个角部除 阴影部分外的区域)的有利作用。由图3可知,悬臂 板I、Ⅱ分别在Y向、z向的悬挑长均为100 mm, 即,s=Z,=100 mlTl,则MI=Mn=0.5a。《,= ,91 060 N·mm,按板的弹性强度理论可知,单位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八章基础设计第一节基础设计的特点由于结构型式、荷载取值、支座条件等方面的不同,传至基础顶面力是不同的,轻钢结构与传统的砼结构相比,最大差别就是在柱脚处存在较小的竖向力和较大的水平力,对于固接柱脚,还存在较大的弯矩,在风荷载起控制作用的情况下,还存在较大的上拔力。
柱底水平力会使基础产生倾覆和滑移,基础受上拔力作用,在覆土较浅的情况下,会使基础向上拔起,有关这方面的问题,后面再作详述。
由于轻钢结构的这些受力特点,导致其基础设计与其它结构存在很大的不同,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⒈基础形式基础型式选择应根据建筑物所在地工程地质情况和建筑物上部结构型式综合考虑,对于砼结构基础,常见的基础型式有独立基础、条形基础、片筏基础、箱形基础、桩基等等,而对于轻钢结构而言,由于柱网尺寸较大,上部结构传至柱脚的力较小,一般以独立基础为主,若地质条件较差,可考虑采用条形基础,遇到暗浜等不良地质情况,可考虑采用桩基础,一般只存在轴向力N和水平力V,对于刚接柱脚,除存在轴向力N和水平力V之外,还存在一定的弯矩M,从而使刚接柱脚的基础大于铰接柱脚。
⒊基础破坏形式要正确进行基础设计,首先要知道基础破坏形式,对其工作原理有所了解。
对于砼结构,通常柱网尺寸较小,故柱底水平力相对较小,基础一般不会产生滑移现象,又由于上部结构自重很大,足以抵抗风荷载作用下产生的上拔力,故基础也不会产生上拔的可能,对于这种结构,基础主要发生冲切、剪切破坏;而轻钢结构则不同,基础除发生冲切、剪切破坏之外,由于存在较大的水平力,对于固接柱脚,还存在较大的弯矩作用,从而导致基础产生倾覆和滑移破坏,另外,在风荷载较大的情况下,特别对于一些敞开或半敞开的结构,由于轻钢结构自重很轻,有可能不足于抵抗风荷载产生的上拔力,导致基础上拔破坏。
为防止这些破坏的发生,最经济有效的方法是增加基础埋深,即增加基础上覆土的厚度,但增加了土方开挖和回填工程量。
另外对于轻钢结构基础,还须预埋锚栓(也称地脚螺栓),用于上部结构和基础的连接,若锚栓离砼基础边缘太近,会产生基础劈裂破坏,所以我国钢结构设计规规定了锚栓离砼基础边缘的距离不得小于150mm;若锚栓长度过短,会使锚栓从基础中拔出,导致破坏,所以规也规定了锚栓埋入长度。
⒋基础设计容基础设计一般包括基础底面积确定、基础高度确定和配筋计算,还应符合有关构造措施。
基础底面积可根据地基承载力确定,同时还应考虑软弱下卧层存在;基础高度由冲切验算确定;在基础底面积和高度确定的情况下计算基础配筋,这里须注意伸缩缝双柱基础处理,双柱为基础提供了两个支点,在地基反力作用下,有可能出现负弯矩,即基础上部受拉的情况,此时除基础底部配置钢筋外,基础上部也应配筋,避免因上部受拉而出现开裂现象。
轻钢结构基础除上述容以外,还须进行柱底板设计和锚栓设计,至于这两部分设计归于上部结构还是下部结构,也存在一些争议,柱底板尺寸是根据柱与基础连接部位砼的局部承压来确定的,与基础砼参数有关,但其制作又与上部结构连在一起,按照常规柱底板设计归入上部结构;锚栓在上部结构和基础之间起桥梁作用,但基础施工时应将锚栓埋入,故属于基础部分。
本章避开这个问题,就锚栓和底板设计分别进行讨论。
⒌与上部结构连接基础与上部结构是二次施工完成的,其间存在连接问题。
对于砼结构的基础,通过预留插筋的方式连接上部结构(图8-2a),而对于轻钢结构基础,则通过预埋锚栓的方式进行连接(图8-2b)。
置二次浇灌层;埋入式柱脚应在钢柱埋入部分设置栓钉;埋入式柱脚钢柱翼缘保护层厚度,对于中柱不小于180mm,对于边柱和角柱的外侧不宜小于250mm,具体详见有关构造手册。
第二节基础设计的特殊处理措施由于轻钢结构的特殊性,使其基础设计也与一般结构不同,下面从几个方面加以讨论。
一、刚接和铰接柱脚前面已提到过,能抵抗弯矩作用的柱脚称为刚接柱脚,相反不能抵抗弯矩作用的柱脚称为铰接柱脚,刚接与铰接的区别在于是否能传递弯矩,在实际工程中,绝对刚接或绝对铰接都是不可能的,确切地说应该是一种半刚接半铰接状态,为计算方便,只能根据实际构造把柱脚看成接近刚接或铰接。
刚接或铰接柱脚关键取决于锚栓布置,铰接柱脚一般采用两个锚栓(图8-3a),以保证其充分转动,但有时考虑锚栓质量问题,若一个锚栓质量不保证,会对整个结构受力产生较大影响,所以为安全起见,也可布置四个锚栓(图8-3b),但锚栓尽量接近,以保证柱脚转动。
刚接柱脚一般采用四个或四个以上锚栓连接(图8-3c),图中采用六个锚栓,可以认为柱脚不能转动,前面讲的几种柱脚均为锚板式柱脚,构造简单,是工程上常用的柱脚型式,另外还有一种柱脚型式,即靴梁式柱脚(图8-3d),这种柱脚可看成固接柱脚(属于刚接柱脚),由于柱脚有一定高度,使其刚度较好,能起到抵抗弯矩的作用,但这种柱脚制作麻烦,耗工耗材,逐渐被其它柱脚型式所代替。
下面再介绍工程上比较常用的固接柱脚(属于刚点作为工程设计人员需特别注意。
那么在何种情况下采用刚接柱脚或铰接柱脚?其实这两种柱脚很明显的区别就是对侧移控制,如果结构对侧移控制较严,则采用刚接柱脚,例如有吊车荷载的情况,吊车荷载是动力荷载,对侧移比较敏感,而且侧移过大会造成吊车卡轨现象,此时应把柱脚设计成刚接柱脚,但在某些特殊情况下也可设计成铰接;又如有楼层的结构,侧移过大会使人感觉不安全,左右晃动,而且还会使楼面装修材料开裂等等,这样结构柱脚应按固接设计。
对工程上常见的门式刚架,柱脚通常设计成铰接;对地质情况较差地区,柱脚应考虑铰接,这样传至基础的力仅为轴力和剪力,不存在弯矩,有利于基础设计,可以减少基础造价。
二、锚栓锚栓是将上部结构荷载传给基础,在上部结构和下部结构之间起桥梁作用。
锚栓主要有两个基本作用:⒈作为安装时临时支撑,保证钢柱定位和安装稳定性。
⒉将柱脚底板力传给基础。
锚栓采用Q235或Q345钢制作,分为弯钩式和锚板式两种。
直径小于M39的锚栓,一般为弯钩式(图8-5a),直径大于M39的锚栓,一般为锚板式(图8-5b)。
(a) 弯钩式(b) 锚板式图8-5 基础锚栓对于铰接柱脚,锚栓直径由构造确定,一般不小于M20;对于刚接柱脚,锚栓直径由计算确定, 一般不小于M30。
锚栓长度由钢结构设计手册确定,若锚栓埋入基础中长度不能满足要求,则考虑将其焊于受力钢筋上。
为方便柱安装和调整,柱底板上锚栓孔为锚栓直径的1.5倍(图8-6a),或直接在底板上开缺口(图8-6b)。
底板上须设置垫板,垫板尺寸一般为-,厚度根据计算确定,垫板上开孔较锚栓100⨯100直径大1~2mm,待安装、校正完毕后将垫板焊于底板上。
栓布置图。
在图8-7中,从安全角度考虑,中柱两个锚栓可换成四个,但间距不能太大,以保证铰接。
图8-8 刚柱脚锚栓布置图在工程上经常会提出这样一些问题:锚栓能否抗剪?垫板是否要与底板焊牢?在施工时锚栓是否拧紧?我国钢结构设计规是不允许锚栓抗剪的,剪力是市轻钢规程规定,采用靴梁的刚接柱脚以及考虑地震作用组合时的外露式柱脚的锚栓不得用于传递柱脚底部的水平反力,此水平反力应由底板与混凝土基础顶面间的摩擦力承受,摩擦系数可取0.4,当水平反力大于摩擦力时,应设置抗剪键,上述情况之外,外露式柱脚的锚栓可以传递柱脚底部的水平反力,但必须进行计算,并将垫板与底板焊牢。
后者应该更合理些,因为轻钢结构重量比较轻,摩擦系数为0.4时底板和混凝土之间产生的摩擦力很小,特别是在风吸力起控制作用时,底板与混凝土之间几乎不存在压应力,也即摩擦力几乎没有,如果按钢结构设计规,在此情况下很难满足摩擦力抗剪的条件,很多结构须设抗剪键,但在实际工程中很少设抗剪键,也没有因此发生工程事故,可见锚栓参与了抗剪。
若锚栓抗剪,一方面锚栓须满足强度要求,另一方面与锚栓相邻的砼不发生局部承压破坏。
有人认为锚栓应该拧紧,这样有利于传力,这种说法是不正确的,对于目前常用的平板式柱脚,考虑锚栓传递剪力的情况,锚栓不应该拧得很紧,这样锚栓在垫板开孔中产生微小滑动,使其与垫板孔壁接触,而垫板又与底板焊牢,从而起到传递剪力的目的。
但对于固接柱脚,为保证弯矩传递须拧紧锚栓。
三、特殊情况下轻钢结构基础⒈格构式柱基础格构式柱的柱脚有整体式和分离式两种,整体式一般用于受力较小、两分肢间距较近时,但比较耗材,在大多数情况下采用分离式柱脚;分离式柱脚两肢完全分开,每个肢均为轴心受力。
由于两种柱脚构造不同,造成基础设计也不同。
对于整体式柱脚,由于柱脚底板是整块的,且设置一定数量加劲肋,使柱脚形成一个整体刚度,因而作为基础的一个支点,这样基础仅需底部配置受力筋,而上部不需配筋(图8-10a); 对于分离式柱脚,柱肢是分开的,但其基础很难分开,轻钢房屋但基础很难施工,等等。
在进行这类工程的基础设计时,可考虑采用喜利得(HILTI)锚栓,该锚栓由瑞士喜利得公司生产,在国工程中已得到广泛应用,这种方法不需设计基础,只要地坪具有足够的强度,就可直接在地坪中预埋HILTI锚栓。
下面提供HILTI锚栓的有关技术数据,有关锚栓固定设计方面的细节可向喜利得公司垂询。
表8-1 HILTI锚栓有关技术数据1、以上数据用于:◆混凝土强度为C25/30。
◆镀锌螺杆需符合ISO898T15.8级。
◆要达到以上剪力,基材厚度(h)不小于边距(C)的1.5倍。
2、要更大力量可增大孔深,但最大不能超过标准2倍深。
3、HVU管剂主要化学成分为:Vinylurethane树脂。
4、有关锚栓安装时边距和间距和混凝土对拉力和剪力的影响请与HILTI工程师联系。
5、M24以上的螺杆设计剪力是依据8.8级钢材。
8-2 HVU配件HAS螺杆第三节典型柱基础细部详图通过前面讨论,我们已经对轻钢结构基础有一个初步了解,现结合实际工程,给出几种典型柱基础详图,以供大家参考。
⒈柱下独立基础⒉柱下条形基础第四节 柱底板和锚栓设计[9]一、轴心受压柱脚设计 ⒈ 底板面积h cef N A B L ≥-⨯0式中:N ——柱轴心压力设计值。
h ce f ——基础所用钢筋砼局部承压强度设计值。
0A ——锚栓孔面积⒉ 底板厚度 底板压力:A B L Nq -⨯=对于底板弯矩,分以下情况进行设计:⑴ 四边支承板21qa M α= mm N ⋅ 其中:a ——短边长度b ——长边长度α——系数,由ab查表8-3求得。
表8-3 四边支承板α系数⑵ 三边支承、一边自由板或两邻边支承板212qa M β=其中:1a ——自由边长或对角线长度1b ——两相邻固定边顶点到1a 的垂直距离β——系数,由11a b 查表8-4求得。
表8-4 三边支承、一边自由或两邻边支承板β系数当3.011<ab 时,按悬臂长为1b 的悬臂板计算。
⑶ 一边支承、三边自由板2321qC M =其中:C ——悬臂长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