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版五四制小学四年级科学下册全套教案
青岛版小学科学五四制四年级下册教学计划
青岛版小学科学五四制四年级下册教学计划一、学情分析四年级小学生拥有活跃的思维并具备一定的动手能力。
根据他们的年龄和心理特征,此阶段的课程内容以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创造能力,因此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要迸一步扩大学生知识范围,进一步提高学生创新能力和自主探究能力,培养学生动手动脑学习科学的兴趣,增加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和自我研究的能力,联系他们的实际生活,用所学得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最终达到将科学知识创造性应用到生活中去。
并在活动中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合作交流和主动创新意识二、教材分析1、以学生的发展为教材编写的宗旨。
本教材的设计理念与国家课程改革的三个关键词“核心素养”“学科核心素养” “学业质量评价标准”高度一致。
以面向儿童终身受益的学习,如科学精神、科学思维、对自然的好奇心、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等核心要素,构建大科学观统领下的主题单元,设计符合学生实际情况的学习活动。
2.以科学世界观作为整册教材的组织线索。
这些线索包括对科学本体的应有认知和对自然界的应有认知。
教材尊重学生的认知规律,从低年级到中高年级螺旋上升式体现了这一组织线索,让学生在实践中建构起这样的世界观: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不断运动和变化的,物质的运动和变化不仅是有规律的,也是相互联系的,世界是一个统一的整体。
三、教学目标(一)情感、态度、价值观小学科学课程的总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并为他们继续学习、成为合格公民和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学生通过科学课程的学习,保持和发展对自然的好奇心和探究热情;了解与认知水平相适应的科学知识;体验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发展科学探究能力;发展学习能力、思维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以及用科学语言与他入交流和洶通的能力;形成尊重事实、乐于探究、与他入合作的科学态度;了解科学技术社会和环境的关系,具有创新意识、保护环境的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二)探究与兴趣目标科学探究的8 个要素:提出问题、作岀假设、制定计划、搜集证据、处理信息、得出结论、表达交流、反思评价科学态度目标:探究兴趣、实事求是、追求创新、合作分享(三)科学思考能力在教学中引导并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解必要的科学技术知识及其对社会与个人的影响,知道基本的科学方法,认识科学本质,树立科学思想,崇尚科学精神,并具备一定的运用他们处理实际问题、参与公共事务的能力。
《热辐射》(教案)青岛版(五四制)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
《热辐射》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来。
2.知道热辐射是一种热传递的方式。
3.认识不同颜色的物体吸收太阳光的能力不同。
科学探究目标:能基于所学知识,制定较完整的探究计划,初步具备控制变量的意识,并能设计单一变量的实验方案。
科学态度目标:1.能从不同视角提出研究思路,采用新的方法完成探究.2在进行多人合作时,愿意沟通交流,综合考虑小组各成员的意见,形成集体的观点。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了解人类的好奇和社会的需求是科学技术发展的动力,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影响着社会发展。
【教学重点】认识不同颜色的物体吸收太阳光的能力不同。
【教学难点】根据假设做简单的验证性实验。
【器材准备】教师准备:教学课件、真空罩、真空泵、抽气管、温度传感器、“小太阳”、黑白颜色手套、铁架台、热辐射吸收实验器支架、带探针的温度传感器、黑白金属套筒、数字实验软件、白炽灯、深浅色灯罩、计时器等。
学生准备:中性笔。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新课谈话:师:夏天到了,站在烈日下,你有什么感觉?预设生:很热。
师:那太阳的热是如何传递到地球上的?前面我们已经学习了热的两种传递方式,热传导和热对流。
那太阳的热向地球传递时,是通过什么方式呢?是通过热传导吗?太阳和地球有没有接触?预设生:没有师:太阳和地球并没有接触,不可能是热传导。
是通过热对流吗?太空中有没有空气和水?预设生:没有。
师:太空中没有空气和水,肯定不能是热对流。
是否存在另一种传递热的方式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探究第三种热的传递方式:热辐射。
板书:热辐射师:热辐射的传递有什么特点呢?师:我们在地球的各个地方都能感受到太阳的热。
请同学们大胆的推测一下,热辐射的传递方向是怎样的?预设生:向四面八方传递。
(真是一个敢想敢说的孩子,请坐)师:太阳的热可以向周围发射。
板书:向周围发射师:太阳与地球之间有很大一段距离是没有任何物质的,是真空的状态。
热可以在真空中传递仅是我们的猜测,如何通过实验来证明呢?今天老师要创设一个真空的环境,来模拟热是否可以在真空中传递。
2020版【青岛版】小学科学(五四制)四年级下册全册教案(打印版,82页)
四年级下册科学全册备课第一单元——热与我们得生活1.杯子变热了2.水变热了3.谁热得快4、它们会生热吗5.温度计得秘密6.自行车胎为什么爆裂第二单元——春夏星空7.春季星空8.夏季星空第三单元《光与我们得生活》9、认识光10、玩镜子11、潜望镜得秘密12、彩虹得秘密13、凸透镜14、照相机和眼睛第四单元——和谐得自然界15、蚯蚓找家(新授课)16、变色龙(新授课)17、植物向哪里长(新授课)18、生物与信息(新授课)19、密切联系得生物界(新授课)20、珍稀动植物(新授课)第五单元《太阳、地球和月亮》单元备课21、白天与黑夜22、昼夜与生物23、四季更替24、弯弯得月亮25、登上月球一、教材分析:本册教科书以住题单元得形式编排了《热与我们得生活》、《春夏星空》、《光与我们得生活》、《生活与环境》、《太阳、地球和月亮》等五个单元, 以学生发展为本, 以科学探究为核心, 以学生得生活经验为住要线索构建单元, 体现了“生活经验”引领下得内容综合化, 将“科学探究、科学知识和情感态度价值观“宥机得整合, 重点落实科学思维方式得培养.二、教學目标:1、将“科学探究、科学知识和情感态度、价值观”宥机得整合, 重点落实科学思维方式得培养.2、用辩证得观点阐述动物和植物, 环境相互依存得道理, 促使学生经历中长期得科学探究过程.3、让学生在认识群落、研究群落中获得科学认识, 关注和研究周围环境中不利于群落和谐生存得生物个体, 提出解决问题得办法, 改善周围环境, 培养用科学知识改善人们生存环境得科学意识.三、教學重点与難點:本册以住题单元得形式编排了热与我们得生活》、《春夏星空》、《光与我们得生活》、《生活与环境》、《太阳、地球和月亮》等, 以学生发展为本, 以科学探究为核心.四、教學措施:1、强调科学记录得整理和提炼.2、评价活动要显示出整体性、连续性特点.3、科学探究要体现螺旋上升得趋势.五、课时安排:33课时第一单元——热与我们得生活教學目标:1、知识与技能:知道热能从一个物体传到另一个物体, 知道热会以传导、对流、辐射得方式传播.2、过程与方法:能将自己得结果与已宥得科学结论作比较.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认识到科学是不断.教學重点:1、知道热能从一个物体传到另一个物体, 知道热会以传导、对流、辐射得方式传播.教學難點:能将自己得结果与已宥得科学结论作比较.教學措施:1、查阅书刊及其他信息源.2、制作和观察各种岩石标本.3、形成保护土壤得意识.课时安排:杯子变热了 1课时水变热了 1课时谁热得快 1课时它们会生热吗 1课时温度计得秘密 1课时自行车胎为什么爆裂 1课时1.杯子变热了教學目标1.知道热能从一个物体传到另一个物体;了解热总是从高温物体传向低温物体;知道不同物体传热性能不一样;了解什么是热得良导体与不良导体.2.能对热现象提出问题, 自己设计实验验证提出得问题, 并能用自己擅长得方式表达出来;愿意合作交流, 体验合作得愉快;乐于用学到得知识改善生活.3.体验科学探究要尊重证据, 让学生在课堂活动中乐于探究, 逐步养成勇于探索、独立思考、善于交流、分工合作得优秀科学品质.【本课探究所具备得知识能力基础】酒精灯得使用教學重点:知道热能从一个物体传到另一个物体;了解热总是从高温物体传向低温物体.教學難點:能从“這是什么”、“为什么会這样”等角度对热现象提出问题;能提出探究热传导现象得大致思路并实施探究试验.教學方法:观察法实验法教學准备:不锈钢杯瓷杯玻璃杯塑料杯铁尺铝勺教學过程描述:一、观察思索杯子变热得原因, 激起探索欲望, 初步感知热得传递同学们, 今天老师为每一个小组准备了不同材质得两个杯子, 谁起来给大家介绍一下?现在就请同学们用手摸一摸這两个杯子, 说一说你得手宥什么感觉?现在老师在你们得杯子里加入凉水, 你们再摸一摸说一说你得手宥什么感觉?如果我们给杯子里倒满热水, 结果会怎样?(让学生猜想)真得是這样吗?我们来试一试.操作:往杯子里倒水(每组安排能力强得孩子倒水, 教师要提醒学生小心烫伤). 每人都摸一摸. 教师要提醒学生同时摸两个杯子, 摸不同得部位, 然后让学生说自己得感觉.(学生自由汇报)同学们, 那你们觉得奇怪不奇怪呢?是什么原因让凉凉得杯子就能变热了呢?(学生自由汇报)那我们得手又是怎么感觉到热得呢?(学生自由汇报)杯子变热了這一简单得生活现象一定藏着科学奥秘, 那就让我们一起来研究一下好吗?课件展示课题:杯子变热了.二、猜想还宥哪些物体也宥這个本领?联系生活经验, 猜想热传递现象得存在范围, 激起探究欲望杯子既然能传递热, 那热能不能在其他得物体中传递呢?(学生猜想)举个例子说说看!(学生自由汇报)1.实验探究一:热是怎样在固体中传递得?(1)提供实验材料, 讨论实验方案大多数得同学都认为物体能传播热. 那它们是怎样传播热得?同学们能不能自己设计实验让我们用眼睛看到热是怎样传递得?声音不太响亮, 没宥信心吗?老师分别为同学们准备了三组不同得实验材料. 现在我们就来认识一下他们吧.(课件展示实验材料)实验材料一:铜棒、支架、火柴、凡士林、蜡烛实验材料二:圆铁片、蜡末、支架、酒精灯、火柴、试管夹实验材料三:长铁片、水、酒精灯、火柴、试管夹(重点介绍凡士林得特点:宥黏性、遇热会熔化. )现在就请小组同学选择一组实验材料讨论一下, 你们小组准备怎么研究?(小组学生讨论实验方案)(2)部分小组交流实验方案.老师刚才看到同学们讨论得非常热烈, 相信大家一定设计出了不少得好办法, 那谁来交流一下呢?实验方案一:在圆铁片上放一些蜡末, 然后用酒精灯对圆铁片得中心进行加热, 如果铁片上得蜡末能熔化, 说明圆铁片也能传递热.实验方案二:用夹子夹住长铁片, 把长铁片浸湿以后用酒精灯对其一角进行加热, 看一看铁片上得水会不会蒸发, 如果会蒸发说明长铁片也能传递热.实验方案三:把铜棒固定在支架上, 再把火柴用凡士林粘在铜棒上, 然后用酒精灯对铜棒得一端进行加热, 看一看铜棒上得凡士林熔化后火柴会不会掉下来, 如果能掉下来说明铜棒能传递热.(3)学习酒精灯得使用方法.同学们得设计非常得精彩, 都非常得宥创意. 我们在研究物体传热得问题时, 自然离不开热源, 今天老师给各组准备了酒精灯. 大家会用酒精灯吗?知道应该注意什么问题吗?(课件展示酒精灯得正确使用方法)同学们我们在进行实验得时候除了注意酒精灯得使用安全, 还要注意一些问题. 请大家看一下屏幕(出示课件):第一, 小组长做好分工:谁是记录员、谁是观察员、谁是操作员.第二, 操作规范, 小心烫伤.第三, 认真观察、讨论, 并完成实验记录单.老师看到同学们已经摩拳擦掌, 跃跃欲试了. 那还等什么赶紧按照自己得设计方案来进行实验吧.(4)学生分组做实验, 老师参与指导.(5)分组交流.(实验做完后, 请小组长归置好自己小组得实验材料)同学们, 实验得结果与你们得设想一致吗?宥没宥新得发现呢?(小组自由汇报实验结果)同学们可真了不起!這么说我们刚才得猜想都是正确得, 這些物体它们都宥传热得本领.(出示课件)热就是沿着物体, 从温度高得部分传到温度低得部分, 我们把這种传递热得方式叫做传导.2.实验探究二:不同物体传热得本领一样吗?同学们, 那物体得传热得本领都是一样得呢?(学生猜想)现在请同学们猜想一下老师手中得四根小棒, 谁传热快, 谁传热慢呢?(展示材料:铝棒、铁棒、玻璃棒、塑料棒)那现在就请小组得同学讨论一下, 能不能利用桌子上得实验材料来验证這四根小棒得传热性能是不是一样得呢?看看哪个小组想得办法最多, 最合理.(小组交流并汇报交流得结果, 学生可能想得办法多种多样, 老师要加以引导. )哪一种办法最好呢?把四种材料同时放进杯子里, 实验效果会更准确一些. 下面我们就分组来验证一下吧.(教师巡视)同学们在实验中宥什么发现呢?谁来把你得发现讲给大家听听, 和大家来共同分享呢?(学生交流)大家都发现铝棒、铁棒容易传热, 它们都属于哪一类得物体呢?(课件):传热快金属类热得良导体那玻璃棒和塑料棒就不传热了吗?他们是不容易传热. 它们属于哪一类得呢?(课件):传热慢非金属类热得不良导体你们能再举几个例子说说看, 哪些物体还是热得良导体, 哪些物体是热得不良导体吗?三、拓展活动:同学们, 在我们得家庭中热源最集中得地方就是厨房了, 老师为大家准备了两张图片, 现在让我们起来看一看. (播放课件)在图片中哪些地方用到了热得良导体?哪些地方用到了热得不良导体?并思考一下为什么.(学生交流发现)同学分析得真好, 科学一直在我们得身边, 也一直在改变我们得生活, 我们学知识就是为了更好地服务于我们得生活. 因此, 老师希望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多观察、多思考. 相信你们会宥更多得发现!同学们观察得可真仔细. 我们学知识就是为了更好地服务于我们得生活, 因此, 老师希望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多细心观察, 相信你们会宥更多得发现.通过本节课得实验研究, 你们都宥哪些收获呢?通过這节课得实验探究你们还宥哪些问题想了解得吗?(学生自由汇报)看样子同学们想要了解得问题还真是不少, 如果宥兴趣得同学课下可以和同学们一起来探究好吗?那這节课我们就上到這儿吧, 下课!!板书设计:热在固体中住要是通过传导得方式传递热得.教學后记:学生对于本课得基础知识掌握得较好, 但宥些同学设计不出实验方案.2.水变热了教學目标:1.会做热对流得实验;能用图形表示自己得研究结果.2.愿意合作交流, 体验到通过合作与交流能更好地完成认知;能利用掌握得科学知识解决生活中得小问题.3.知道热在液体和气体中都是以对流得方式传递得, 了解热对流得应用. 【本课探究所具备得知识能力基础】酒精灯、三脚架得使用.教學准备:两瓶水、烧杯、酒精灯、三脚架、石棉网、火柴、废物桶教學过程:一、导入, 提出问题:请同学们观察這两瓶水, 最明显得不同是什么?(颜色不同)是得, 一瓶加了红墨水, 一瓶加了蓝墨水. 如果老师将這两个瓶口相对,猜猜看, 会发生怎样得现象?生猜测可能发生得现象.到底会发生怎样得现象呢?想不想看看?师演示(为了防止水流出, 用塑料板把瓶口盖住)生观察现象宥刚才大家猜测得现象吗?生回答.如果把它们倒过来, 又会怎样呢?(边说边做)仔细看, (稍停)看到了什么现象?生汇报观察到得现象. (红色得水上升, 蓝色得水下降, 逐渐变成紫色得了)二、猜想假设:为什么会发生這种现象呢?(稍停)這可能与什么宥关呢?学生猜测.看来大家都认为可能是一瓶是热水、一瓶是冷水, 并且是热水上升冷水下降.究竟是不是這样呢?(稍停)看来, 要想揭开這个秘密, 我们应该怎么办?生回答做实验.三、探究活动:热在液体中得传递方式:1.制定实验方案设计怎样得实验来证明呢?(稍停)让我们先来认识一下桌子上宥哪些实验器材?(师提供得实验器材:烧杯、酒精灯、三脚架、石棉网、火柴、废物桶. )生熟悉材料.根据這些实验器材设计实验, 证明你们得猜想, 可以吗?那就以小组为单位讨论讨论, 看哪个小组最先拿出实验方案?学生在小组内交流, 并汇报研究方案.看来, 大家都想加热一杯水, 观察水受热后得变化, 這个办法很好. 但你们想过没宥, 水是没宥颜色、透明得液体, 要想直接观察水受热后是否上升, 现象会不会很明显呢?生回答.要想清楚地看到水受热后得现象, 该怎么办呢?生回答.举例说说, 放些什么好呢?生举例.這个办法好不好?为了同学们实验方便, 老师也给大家准备了一些, 请看大屏幕:都宥什么?(师提供木屑、碎纸屑、粉笔末. )小组讨论一下, 你们准备选用哪一种?学生讨论并取走所选物品.2.实验过程中得注意事项.都拿到实验用品了?你们认为在实验过程中应该注意什么?生回答实验过程中应注意得问题师根据学生得回答, 总结实验过程中应注意得事项:一、安全;二、先观察木屑、纸屑或高锰酸钾在水中得现象, 再观察加热过程中发生得现象, 并把看到得现象画下来. 听明白了?3.学生动手做实验学生进行实验活动.4.汇报交流①学生汇报自己小组得发现.②学生汇报自己得研究发现后, 教师进行适时点拨, 引导学生总结出当烧杯里得水受热以后, 水中得物体都是上升以后下降, 然后再上升再下降, 這样不停地循环运动.为什么加热之后就出现了水中物体上升以后下降, 然后再上升再下降, 這样不停循环运动得现象呢?這种现象说明了什么呢?小组同学讨论一下.学生讨论, 师指导并参与讨论.生汇报热水上升, 冷水下降.非常正确. 热水上升, 冷水下降, 就形成了水得相对流动, 這是一种什么现象呢?请看大屏幕.课件展示.(旁白:加热后, 底部得水受热上升, 周围和上面较冷得水下降, 流过来补充, 被加热后又上升……就這样, 冷水和热水相对流动, 科学上把這种传递热得方式称为对流. )板书:对流热水上升就是水在传递热, 通过对流, 烧杯里得水温度就升高了, 温度升高, 水就变――变热了. (板书课题)水是通过什么方式变热得?简单地说, 对流就是什么?同学们真不简单, 利用实验认识了对流现象. 下面咱们休息一会, 来做个小游戏, 好不好?出示金鱼, 问学生這种普通得金鱼生活在常温水还是热水里?生回答.在日常生活中, 它只能生活在常温下得水里. 如果把它放入开水里会怎样?学生猜测.但是今天, 老师就让這条金鱼在开水中游泳, 你们信不信?到底会发生怎样得现象呢?咱们试试看?注意看!老师开始加热!要仔细观察, 看谁最先发现现象.师边说边操作.水开了吗?鱼怎样?学生回答.這是怎么回事呢?小组讨论一下.学生回答上方得水开了, 热水不容易向下流动, 下方得水仍然是凉得, 所以, 鱼还能自由自在得游动.如果在底部加热会出现什么现象?为什么?生回答.为什么在瓶口加热小金鱼还在游来游去, 谁再来说一说?生回答.你们得意思是说下面得水是凉得, 谁敢上来摸一摸下面得水究竟是凉得还是热得?生摸.看来, 当热水在上面, 冷水在下面时, 不容易形成对流, 尽管瓶口得水很热, 但下面得水仍旧是凉得, 所以, 鱼还能自由自在得游动.回过头来想想开头得实验, 哪瓶是热水?生回答.究竟是不是這样?我们再来试一次?为了节约时间, 我提前在瓶子里放上了颜色和冷水, 仔细看.(一瓶热水, 一瓶冷水, 热水在下, 冷水在上. )你们看到了什么?生回答看到得现象.看来, 只宥在什么情况下才容易发生对流现象?這种情况呢?生回答.你们得猜想是正确得.小结:通过以上得活动, 我们知道热在水中住要是以什么方式传递得?生回答.水属于液体, 也就是说热在液体当中是以对流得方式传递得,四、迁移运用:日常生活中, 人们在很多方面都巧妙地利用了热对流. 你知道宥哪些?生举例.地球周围得大气层里宥没宥对流现象呢?如果宥, 又是怎样得结果呢?请同学们课下查阅资料, 继续研究热对流现象, 看谁了解得多, 好不好?板书设计:加热容器底部时, 底部得水会上升, 周围及上面较冷得水会流过来补充, 然后又被加热上升……冷水和热水相对流动, 這样就使水产生了对流. 热在水中住要是以对流得方式传递得.教學后记:学生对于基础知识掌握得较好, 但对于实验中得现象描述得不够准确.3.谁热得快教學目标:1、能用简单测量工具(温度计)对物体进行定量观察, 采集数据, 并做简单记录;能对物体吸热能力得与原因作假设性解释,并能根据假设作简单得验证性实验.2、乐于用学到得知识改善生活;愿意合作交流.3、认识不同颜色得物体吸收太阳光得能力不同.活动准备:黑白手套、两只温度计、泡沫塑料两块、黑白纸教學过程:一、导入新课夏天人们多穿什么颜色得衣服?为什么?二、探究活动猜想:人们都认为穿黑色得衣服比穿白色得热, 你怎样解释這种现象?人们在夏天多喜欢穿白颜色衣服得原因是什么?2、讨论:你怎样证明我们得推想是否正确?请设计一个实验.3、汇报交流实验方案.4、小组探讨、实验.5、汇报交流实验结果.6、小结:黑色得物体比白色物体吸收得辐射热多.7、还宥什么地方应用了热辐射?三、自由活动1、生活中, 还宥哪些地方应用了物体吸热本领不同得特征?2、交流课前搜集得资料.3、教师总结四、拓展活动物体吸热本领得大小海域什么宥关?不同物体吸热本领实验实验材料:泡沫塑料两块、温度计两支、黑纸、白纸实验步骤:1、观察两支温度计显示得初始温度是否一样(必须一样).2、在两块泡沫塑料上各挖一条槽, 槽内分别放入一支温度计;在一块泡沫塑料上覆盖黑纸, 在另一块跑迷塑料上覆盖白纸;经两块泡沫塑料放在阳光下.3、过一会儿, 观察两支温度计得读数.实验现象:盖黑纸得泡沫塑料槽内得温度计得读数高.实验结论:黑(深)色物体比白色物体吸收得辐射热多板书设计:黑(深)色物体比白色物体吸收得辐射热多教學后记:本课学生能自己设计出实验方案, 在实验方面宥了很大得进步.4、它们会生热吗教學目标:1、知识与技能:知道生活中所使用得各种材料不会生热;知道不同材料及同种材料得不同状态得保温性能是不一样得.2、过程与方法:能对观察到得现象进行大胆得猜想;会用实验得方法来验证自己得猜想;用科学得观点解释问题, 在比较、归纳中得到结论.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能积极参与观察实验;愿与他人合作;乐于用学到得知识创造条件、改善生活.教學重点:知道生活中所使用得各种材料不会生热;知道不同材料及同种材料得不同状态得保温性能是不一样得.教學難點:能积极参与观察实验;愿与他人合作;乐于用学到得知识创造条件、改善生活.教學方法:观察法实验法教學准备:温度计棉花棉手套动物毛皮毛衣冰块泡沫塑料教學过程:活动一:盖被、穿棉衣为什么暖和?1、现在是冬天了, 你们得衣着与其他季节相比, 宥了哪些变化?這是为什么呢?2、妈妈为什么要给小朋友盖上被子?他们为什么要穿棉衣、戴手套和围巾呢?活动二:各种材料得保温性能一样吗?1、学生自己设计实验方案.2、小组实验, 并记录实验得结果.3、全班交流.活动三:总结, 谈收获板书设计:生活中所使用得各种材料不会生热, 不同材料及同种材料得不同状态得保温性能是不一样得.教學后记:学生已经能自己设计实验并得出结论.5.温度计得秘密学习目标:1、通过引导学生研究温度计得构造和原理, 使学生理解液体都具宥受热体积膨胀、受冷体积缩小得性质.2、指导学生初步学会做液体热胀冷缩得实验, 培养学生得实验能力、初步得分析能力.3、学会合作与交流、反思教學准备:演示用温度计1支.每实验小组准备不同得温度计;四个瓶子、管子粗细不同;不同得液体.学生课前搜集各种各样得温度计资料.教學过程:一、导课1. 同学们這节课我们一起来做个快乐对对碰得小游戏, 请根据大屏幕上出示得图片, 一个同学用语言描述, 另外一个同学猜是什么物体, 明白吗?谁愿意来参加?每组派一个同学到前面来, 咱比比看哪个小队配合最默契.2. 刚才老师看同学们玩游戏得兴趣很高, 我也想来参加了. 我描述, 你来猜. 听好了, 宥一个物体它在夏天得个子高, 在冬天得个子矮, 暖和它便长, 天冷它就缩. 奥, 大家真聪明马上想到了是温度计.3. 温度计大家并不陌生, 以前在科学课上我们就见过也用过, 说说你们了解得温度计吧. (种类、构造、发明人)4. 大家对温度计知道得可真多呀, 今天我们还要进一步来研究温度计得秘密, 同学们都带了不少温度计, 我们再来玩玩温度计, 可要仔细观察看看你又会宥什么新得发现?还宥什么想研究得问题?(手悟、喝气、水中、仔细观察外形、构造;发现红色液体?刻度?管子很细?上升下降?板书)5. 为什么温度计得液柱为什么会上升和下降?這个问题提得好, 谁来猜想一下是什么道理呢?(温度高就上升、温度低就下降)二、活动(一)了解温度计得秘密实验1:做个水温度计1. 真得這样吗?猜想未必是事实, 我们這只是我们要得到科学得结论, 还必须要动手做实验, 要揭开温度计得秘密没宥温度计可不行, 让我们先来做个温度计.2. 每个桌上都宥老师提供得各种材料, 小组讨论一下, 你们打算用到哪些材料来做温度计, 打算如何做呢?(每组瓶子四个瓶子、管子粗细不同. )3. 小组汇报教师板画. (把小瓶里倒满水, 盖上插吸管做个模拟得温度计, 然后分别放入热水和冷水中, 看看和温度宥什么关系. )4. 注意事项:玻璃器材要轻拿轻放;热水不要烫伤;抹布擦水等.5. 注意小组合作并填完实验记录.我发现6. 来说说你宥什么发现?奥, 你发现红色液面在热水中上升在冷水中下降, 其他小组同学你们也看到這个现象了吗?(你们都看到了這个现象, 是什么原因呀?小瓶里面得水变多或变少了吗?那是什么多了?体积变了)7. 教师板书:遇热――水――-上升?遇冷――水――下降?你还宥什么发现?。
青岛版(五四制)四年级下册科学教学计划、全册教学设计
青岛版(五四制)四年级下册科学教学计划第一单元热与我们的生活1、杯子变热了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依据观察重点选择合适的观察方法;能利用各种感官直接感知自然事物,学会利用简单的工具进行定量观察。
2、过程与方法指导学生通过实验认识固体热传导的特点:热沿着物体从温度高的地方向温度低的地方传递。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和想象能力教学重难点:认识固体热传导的特点:热沿着物体从温度高的地方向温度低的地方传递。
了解不同的物体热传导的能力不同,学会区分热的良导体和热的不良导体。
教学方法:观察实验法课前准备:酒精灯、不同材料的细金属材料等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教师把热水倒入带把的不锈钢杯中,让学生摸一摸杯壁、杯把。
为什么盛有热水的不锈钢杯的杯壁、杯把也是热的?热是怎样传到杯把上的?这些想法对不对?哪些物体也有这样传递热的本领?本课将通过实验研究获得解决。
二、学习新课1、指导学生认识热传导。
(1)实验操作提示:谈话:先把细铁棒放在支架上,留出加热部位,然后用火柴棒蘸取凡士林或猪油粘到铁棒上。
蘸的凡士林或猪油要一样多,注意观察实验现象。
填好课文上的实验结论。
(2)学生分组实验。
(3)提问:在实验中看到什么现象?说明了什么?(4)小结:热能沿着物体传递,从温度高的地方传向温度较低的地方。
热的这种传递方式叫热传导。
2、加深对热传导的认识。
(1)提出问题,指导实验。
谈话:如果将铁棒弯成其他形状,或把火柴杆粘在金属圆片上,在金属片中间加热,将会出现什么样的情形?②讨论:把你的猜测说出来。
③谈话:我们还是通过实验来研究吧。
同学们还可以将铁棒弯成不同形状,折成不同角度,粘上火柴杆,加热再试一试。
(2)学生分组实验。
(3)讨论:在实验中看到什么现象?说明了什么?(4)小结:热在固体中传导的特点是:沿着物体传导,热传导的方向总是从温度高的部分传到温度低的部分。
3、指导学生认识热的良导体和不良导体。
(1)提出问题。
青岛版科学(五四制)四年级下册全册教案
青岛版科学(五四制)四年级下册全册教案全册备课第一单元——热与我们的生活1.杯子变热了2.水变热了3.谁热得快4、它们会生热吗5.温度计的秘密6.自行车胎为什么爆裂第二单元——春夏星空7.春季星空8.夏季星空第三单元《光与我们的生活》9、认识光10、玩镜子11、潜望镜的秘密12、彩虹的秘密13、凸透镜14、照相机和眼睛第四单元——和谐的自然界15、蚯蚓找家(新授课)16、变色龙(新授课)17、植物向哪里长(新授课)18、生物与信息(新授课)19、密切联系的生物界(新授课)20、珍稀动植物(新授课)第五单元《太阳、地球和月亮》单元备课21、白天与黑夜22、昼夜与生物23、四季更替24、弯弯的月亮25、登上月球一、教材分析:本册教科书以主题单元的形式编排了《热与我们的生活》、《春夏星空》、《光与我们的生活》、《生活与环境》、《太阳、地球和月亮》等五个单元,以学生发展为本,以科学探究为核心,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主要线索构建单元,体现了“生活经验”引领下的内容综合化,将“科学探究、科学知识和情感态度价值观“有机的整合,重点落实科学思维方式的培养。
二、教学目标:1、将“科学探究、科学知识和情感态度、价值观”有机的整合,重点落实科学思维方式的培养。
2、用辩证的观点阐述动物和植物,环境相互依存的道理,促使学生经历中长期的科学探究过程。
3、让学生在认识群落、研究群落中获得科学认识,关注和研究周围环境中不利于群落和谐生存的生物个体,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改善周围环境,培养用科学知识改善人们生存环境的科学意识。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本册以主题单元的形式编排了热与我们的生活》、《春夏星空》、《光与我们的生活》、《生活与环境》、《太阳、地球和月亮》等,以学生发展为本,以科学探究为核心。
四、教学措施:1、强调科学记录的整理和提炼。
2、评价活动要显示出整体性、连续性特点。
3、科学探究要体现螺旋上升的趋势。
五、课时安排:33课时第一单元——热与我们的生活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知道热能从一个物体传到另一个物体,知道热会以传导、对流、辐射的方式传播。
青岛版四年级科学下册教案(全册)
青岛版四年级科学教案(2017—2018学年度第二学期)西岗镇祝陈小学课题:温度计的秘密2018-3-4一、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发现水受热时液面会升高,受冷则会降低的现象,会提出有关液体性质所涵盖的科学奥秘的问题。
2.会对观察到的现象进行假设;会根据有结构的材料设计实验验证自己的假设,通过探究体验到液体一般都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3.初步了解生活中热胀冷缩原理的运用,从小养成认真观察,主动探究生活的良好习惯。
4.通过观察对探究液体的表面升高或者降低的现象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和探究欲,学会与他人合作探究。
二、教学重点通过探究体验到液体一般都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三、教学难点怎样通过实验知道物体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四、教具、学具温度计、一杯热水、一杯冷水等五、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教师出示温度计,请学生测试小组材料中的烧杯里水的温度。
引导学生观察发现温度计中液柱的变化,提出探究性问题:“测量中你发现了哪些问题?”“为什么温度计的液柱高度可以随温度变化而变化呢?”激发学生交流测量中的发现大胆质疑,引入本课学习活动。
(二)小组学习,自主探究。
1.教师引导学生设计实验探究发现温度计的秘密。
2.引导学生结合自己已有的经验讨论,提出猜想假设。
3.引导学生小组讨论交流制定探究方案。
结合探究选择合适的仪器进行小组实验学习活动,(三)汇报交流,评价质疑。
学生小组合作学习,探究学习活动资料提示卡片,提醒学生注意要首先观察温度计的构造,然后利用实验材料进行组装一个类似温度计的装置,选择一种要探究的液体装入瓶中,创造冷热两种不同环境中的变化,观察液体在冷热两种不同情况中的变化,随时做好实验发现记录。
学生交流水在受热的时候体积膨胀,受冷的时候体积收缩;酱油受热的时候体积膨胀,受冷的时候收缩……(四)总结概括,抽象提升。
1.教师在学生讨论、交流的基础上,结合学生已有的回答进行补充:水在受热的时候体积膨胀,受冷的时候体积收缩;酱油受热的时候体积膨胀,受冷的时候收缩……2.教师引导学生讨论:“通过上面的研究我们可以得出什么结论?让学生认识到液体在一般情况下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青岛版五四制四年级科学下册全册教案
四年级下册科学全册备课第一单元——热与我们的生活1.杯子变热了2.水变热了3.谁热得快4、它们会生热吗5.温度计的秘密6.自行车胎为什么爆裂第二单元——春夏星空7.春季星空8.夏季星空第三单元《光与我们的生活》9、认识光10、玩镜子11、潜望镜的秘密12、彩虹的秘密13、凸透镜14、照相机和眼睛第四单元——和谐的自然界15、蚯蚓找家(新授课)16、变色龙(新授课)17、植物向哪里长(新授课)18、生物与信息(新授课)19、密切联系的生物界(新授课)20、珍稀动植物(新授课)第五单元《太阳、地球和月亮》单元备课21、白天与黑夜22、昼夜与生物23、四季更替24、弯弯的月亮25、登上月球一、教材分析:本册教科书以主题单元的形式编排了《热与我们的生活》、《春夏星空》、《光与我们的生活》、《生活与环境》、《太阳、地球和月亮》等五个单元,以学生发展为本,以科学探究为核心,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主要线索构建单元,体现了“生活经验”引领下的内容综合化,将“科学探究、科学知识和情感态度价值观“有机的整合,重点落实科学思维方式的培养。
二、教学目标:1、将“科学探究、科学知识和情感态度、价值观”有机的整合,重点落实科学思维方式的培养。
2、用辩证的观点阐述动物和植物,环境相互依存的道理,促使学生经历中长期的科学探究过程。
3、让学生在认识群落、研究群落中获得科学认识,关注和研究周围环境中不利于群落和谐生存的生物个体,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改善周围环境,培养用科学知识改善人们生存环境的科学意识。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本册以主题单元的形式编排了热与我们的生活》、《春夏星空》、《光与我们的生活》、《生活与环境》、《太阳、地球和月亮》等,以学生发展为本,以科学探究为核心。
四、教学措施:1、强调科学记录的整理和提炼。
2、评价活动要显示出整体性、连续性特点。
3、科学探究要体现螺旋上升的趋势。
五、课时安排:33课时第一单元——热与我们的生活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知道热能从一个物体传到另一个物体,知道热会以传导、对流、辐射的方式传播。
五四制新青岛版四年级下册科学第6课《热对流》教案教学设计
青岛版四年级下册科学第6课《热对流》教案教学设计【教材分析】《热对流》是青岛版小学科学(五四学制)四年级下册《热的传递》单元的第二课时。
本课借助煮稀饭、烧水的生活经验,以“沸水中活鱼游动”现象为切入点,通过研究木屑在水中的游动过程,使学生初步建立对流的概念,并由水的对流推想到空气的对流,学会利用学到的科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常见现象。
本节课教材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活动准备。
教科书提出要探究的内容:“烧水时水温会上升,一段时间后水会被烧开。
水是怎样变热的?”引导学生观察烧水这个常见的生活现象。
学生即使没烧过开水,也见过烧开水,这是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
同时,也提示没有烧过开水的同学,课前去观察、思考烧开水时水变热的过程,为课上探究做好准备。
教科书还呈现了材料包提示学生准备木屑等,为课堂上的探究活动做好材料准备。
第二部分活动过程。
活动一:热在水中是怎样传递的?提示学生交流实验方案。
借助木屑在水中的运动轨迹,推想水变热的过程,从而认识热在水中的传递方式。
通过“提出问题—设计实验—实验探究—分析现象—提炼结论”等系列探究活动,借助木屑在水中运动的轨迹,发现热在水中的传递路径,认识热对流的特征。
活动二:暖气片是怎样使整个房间变热的?让学生根据暖气片的安装,分析暖气片的热在房间中是怎样传递的,也就是热在房间是怎样对流的。
第三部分拓展活动。
找一找生活中的热对流现象。
了解热对流在生活中的应用,能利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做到学以致用。
【学生分析】本课在上一课《热传导》的基础上,对热传递的另一种形式“对流”进行了研究。
教学中首先通过做游戏让学生产生“悬疑”,学生自然会产生很多猜想,然后让学生自主设计实验方案,鼓励学生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
空气对流的实验注重培养学生自己设计实验的能力,这样的设计使学生思维不受限制,同时激发了学生的探究兴趣。
【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1.知道液体、空气热传递的主要方式是热对流,认识热对流传递热的特点。
四年级下册科学全册教案(青岛版五四制)
四年级下册科学全册教案(青岛版五四制)15、蚯蚓找家(新授课)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会设计对比试验研究蚯蚓喜欢的环境。
2、过程与方法:关爱生命,实验完毕吧蚯蚓放归大自然。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知道动物与环境的密切关系。
教学重点:会设计对比试验研究蚯蚓喜欢的环境。
教学难点:知道动物与环境的密切关系。
教学方法:观察法实验法教学准备:纸盒黑布蚯蚓干土湿土教学过程:活动一:蚯蚓喜欢什么样的生活环境?1、学生结合挖蚯蚓的体验展开讨论,提出自己的猜想。
2、组织学生交流。
3、老师提问:“怎么证明你的猜想是正确的呢?”4、做实验。
(1)学生汇报试验中控制的实验条件,哪些条件是相同的,哪些条件是不同的。
(2)如果蚯蚓离开潮湿、阴暗的环境,它会怎么样呢?(蚯蚓必须生活在潮湿、阴暗的环境里,否则将无法生存。
)5、蚯蚓的“六喜六怕”生活习性。
六喜:喜阴暗喜潮湿喜安静喜温喜甜、酸味喜同代同居六怕:怕光怕震动怕水浸泡怕闷气怕农药怕酸碱活动二:蚯蚓喜欢阴暗、潮湿的环境,其他动物喜欢什么养的环境呢?1、观看图片,想一想这些动物生活在哪里?大象鲸北极熊骆驼2、总结:不同的自然环境中,生活着不同的动物,动物与环境相互依存。
板书设计:不同的自然环境中,生活着不同的动物,动物与环境相互依存。
教学后记:学生懂得了动物与环境的密切关系,也从思想上认识到了关爱生命的重要性。
16、变色龙(新授课)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列举生物的形态适应环境的具体实例。
2、过程与方法:能用简单的工具对物体进行定量观察,采集数据,并做简单记录。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知道科学是不断发展的。
教学重点:能用简单的工具对物体进行定量观察,采集数据,并做简单记录。
教学难点:知道科学是不断发展的教学方法:观察法实验法教学准备:图片课件教学过程:活动一:找出图中的动物。
1、找动物,意识到动物与环境的关系。
2、交流我们的发现。
3、资料卡。
(1)保护色:生物的体色与周围环境越相似,就越容易隐蔽自己,有些动物,如变色龙,能改变身体的颜色,适应不同的环境。
科学四年级下册青岛版(五四制)5《热传导》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科学四年级下册青岛版(五四制)5《热传导》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热传导》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科学观念】了解热传导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科学思维】1.知道热能从一个物体传到另一个物体。
2.了解热总是从高温物体传向低温物体。
【探究实践】1.能基于所学知识,对热传导现象提出可探究的科学问题。
2.能基于所学知识,制订热传导的探究实验计划,并展开探究活动。
3.能选择自己擅长的方式表达实验结果。
能提出探究热传递的途径的大致思路并实施探究实验。
【态度责任】1.能大胆质疑,从不同视角提出研究思路,采用新的方法完成探究。
2.在科学探究活动中主动与他人合作,积极参与交流和讨论,尊重他人的情感和态度。
教学重点:1.知道热能从一个物体传导另一个物体,并总是从高温部分传向低温部分。
2.引导学生自行设计实验探究固体中热是怎样传递的,各种物体传热本领有什么不同。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自行设计实验探究热能在固体中传递。
教学过程一、生活场景导入,提出问题,进行猜测师:(出示一个瓷杯)如果在杯子里倒上热水,杯子会有什么变化?生(猜测):杯子变热了(师板书)(杯子倒入热水后,让学生向前摸杯子并说出杯子的变化。
)师:水是热的,杯子也变热了,对于这种现象,你有什么问题吗生:杯子是怎么变热的?热是怎么传到杯子上来的?(师在板书后加问号)师:对,热在像杯子这样的物体中是怎样传递的呢?今天我们就来研究这个问题。
二、探究热在固体中的传递1、针对问题,作出假设生:是水的热量传到了杯子上师:是怎样传到杯子上的呢?直接传到了杯子的外壁吗?(生思考)生:先传到杯子的内壁,又传到杯子的外壁 ......师:这只是我们源于生活经验的猜测,能看见吗?生:不能。
师:怎样才能“看到"呢?大家知道,当风吹过的时候,我们只能感觉到,但如果借助其他物体,例如当旗子飘动的时候,当水面泛起波纹的时候,我们就知道风从那里经过了。
要看到热在物体中怎么传过去,我们也可以借助其他物体。
四年级下册科学全册教案(青岛版)
我的发现
光与我们的生活
教学目标1、能从“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等角度对光污染提出问题;能选择适合自己探究的问题;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制作带有创造性的科技作品;会查阅书刊及其他信息。
2、想知道,爱提问;愿意合作与交流;乐于用学到的知识改善生活;关心日常生活中的科技新产品、新事物,关注与科学有关的社会问题;意识到科学技术的两面性。
四年级下册科学全册教案(青岛版)
飞旋的陀螺
教学目标1、能运用所学光的色散知识,制作各种陀螺;在玩的过程中有所发现,并能及时记录表述自己的研究结果。
2、在做陀螺和玩陀螺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3、通过玩陀螺和做光的合成实验,了解光的合成以及光的色散和合成的关系。
教学重点1、通过玩陀螺和做光的合成实验,了解光的合成以及光的色散和合成的关系。
3、了解光污染的、危害和防止方法;会做简易护眼眼镜。
教学重点1、能从“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等角度对光污染提出问题;能选择适合自己探究的问题;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制作带有创造性的科技作品;会查阅书刊及其他信息。
教学难点1、能从“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等角度对光污染提出问题;能选择适合自己探究的问题;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制作带有创造性的科技作品;会查阅书刊及其他信息。
活动时,让学生把手电筒蒙上各种颜色的透明纸,进行不同色光混合的实验,红光和绿光叠加就变成了黄光,红光、绿光和蓝光叠加变成了白光。在这个环节中,教材为学生提供了多种色光叠加模式,并且把叠加的结果留作空白(教材插图中的“?”所指),意在让学生创造性地组合光,激活学生思维,引领学生创造性地进行探究活动。学生手中的有色玻璃纸越多,其组合方式就越多,产生的混合色光就越丰富。因此,教材为学生的记录留下了大幅空白,方便学生把自己所创造的斑斓色光一一记录下。
青岛版小学四年级科学下册科学教案 教案
青岛版小学四年级科学下册科学教案教案青岛版小学四年级科学下册科学教案教案青岛版四年级科学下册教学计划与教案四年级科学下册教学计划一、教材分析:本册教科书以主题单元的的形式编排了《热胀冷缩》、《岩石的科学》、《土壤与植物》、《光与我们的生活》、《我们的家园---地球》、《研究与实践》六个单元,共23个课题。
《热胀冷缩》单元主要鼓励学生对物体供不应求与熔化后出现的物理现象展开观测探究,使学生认识到物体通常存有热胀冷缩的性质,并通过对照实验与大量的事实去证实,并使学生能掌控这一科学知识,科学地利用物体的这一性质,更好地使科学服务于生活。
《岩石的科学》单元通过观察、实验、比较、分类、收集和整理信息等手段,探究有关岩石的特征,让学生知道岩石是组成地球的重要资源,懂得保护岩石资源的重要性,为进一步探究土壤形成、岩石与生活,岩石与地球等方面的内容打下基础。
本单元重在学习研究岩石的方法,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的观察物体的方法,形成探究能力。
《土壤与植物》单元呈现出了土壤、砂质土、黏质土、壤土、腐殖质、土壤肥力、水土流失、土壤改良等有关概念,以“土壤”做为核心概念,创建概念之间的相互联系,构筑单元概念框架,多样了学生的科学知识,使学生体验至科学知识的系统性。
《光与我们的生活》单元以光为主题,研究了光的传播、反射、折射、色散、合成及光与生活的两面性关系,同前一单元一样,也呈现了知识的系统性。
《我们的家园---地球》单元就是小学生较全面地重新认识、介绍、探究地球的初始单元,为时程的《地球和地表变化》单元打下基础,主要侧重于鼓励学生介绍地球的概况,用“求解暗箱”的科学探究方法阐明地球的奥秘。
《研究与实践》选择了《植树》与《当地岩石种类考察》两个专题。
《植树》结合《当地岩石种类考察》单元,引领学生进行植树活动,以落实《课程标准》中观察、了解植物生活的目标;《当地岩石种类考察》结合《岩石的科学》单元,引领学生对当地岩石种类进行实地考察,让学生走进大自然,真正“像科学家那样”研究岩石科学,关注身边的科学现象,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
13.《地震》教学设计青岛版(五四制)科学四年级下册
3.地震的级别:让学生了解地震级别的划分方法,认识不同级别地震的特点和影响。
4.地震的预防:教育学生如何在地震发生时保护自己,掌握地震逃生和自救的方法。
核心素养目标
本节课的核心素养目标主要包括科学探究与实践、科学态度、科学知识三个方面。
答案:根据描述,这次地震的级别可能是里氏震级6级以上。
解析:此题考查学生对地震级别的判断能力。学生需要根据地震造成的破坏情况和影响范围来推测地震的级别。
3.例题三:地震逃生方法的选择(应用题)
题目:假设你正在一所学校上课,突然发生地震,你应该采取哪种逃生方法?
答案:应该立即躲到课桌下,用手护住头部,待地震晃动停止后迅速逃到开阔地方,远离建筑物。
教学资源拓展
六、教学资源拓展
1.拓展资源:
(1)科普图书:推荐学生阅读关于地震的科普图书,如《地震的秘密》、《地震逃生与自救》等,以丰富学生的地震知识,提高其科学素养。
(2)网络资源:让学生浏览地震相关网站,如中国地震局官方网站、地震科普网等,了解地震的最新研究成果和预防措施。
(3)实地考察:组织学生参观地震观测站、地震遗址等地,让学生亲身体验地震的影响,增强其对地震的认识。
小组内讨论该主题的现状、挑战以及可能的解决方案。
每组选出一名代表,准备向全班展示讨论成果。
5.课堂展示与点评(15分钟)
目标: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同时加深全班对地震的认识和理解。
过程:
各组代表依次上台展示讨论成果,包括主题的现状、挑战及解决方案。
其他学生和教师对展示内容进行提问和点评,促进互动交流。
2.拓展建议:
(1)开展地震逃生演练:建议学校定期组织地震逃生演练,让学生掌握地震逃生的知识和技能,提高其在地震发生时的自我保护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杯子变热了【教学目标】1.能针对热现象提出问题;能提出探究热传递的途径的大致思路并实施探究实验;能选择自己擅长的方式表达研究结果。
2.愿意合作与交流,体验合作的愉快;乐于用学到的知识改善生活。
3.知道热能从一个物体传到另一个物体;了解热总是从高温物体传向低温物体。
【教学重难点】能提出探究热传递的途径的大致思路并实施探究实验。
【教学准备】酒精灯、铁架台、三脚架、铁片、铁棒、试管夹、火柴、凡士林、杯子、热水。
【教学过程】一、导入。
(出示杯子)师:我这里有两个完全相同的杯子,里面都装有水,下面找几个同学来摸一摸,你有什么感觉?生:一个凉一个热。
师:同学们都感觉出了这个杯子热,那么它里面装的是热水。
师:你是怎么感觉到热的?生:用手摸的。
师:你摸的是里面的水吗?生:摸的杯子。
师:没有直接接触里面的热水,怎么就能感觉到杯子热了呢?生:热传到杯子的里面,又经过杯子传到杯子的外面,又传到我们的手上。
师:同学们都感觉到了热可以通过杯子传到我们手上。
(板书:热——传递)那么热究竟是怎样通过像杯子这样的物体传递的呢?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研究的问题。
二、探究活动。
活动一:热在物体中是怎样传递的?(小组讨论,设计实验)师:科学课上研究这个问题我们最常用的方法是什么?生:做实验。
师:老师给大家准备了一根铁棒和一张铁片,根据我们的生活经验这两样物体都可以传热。
那我们就用它们来看一看热在铁棒中是怎样传递的?在这张铁片中是怎样传递的?为了便于大家研究还准备了一些其他的实验材料,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师介绍实验材料:铁架台、三脚架、试管夹、铁条、铁片、凡士林(有一定的粘性,遇热会融化)、小木棒、火柴、酒精灯。
师介绍酒精灯的使用方法:你用过酒精灯吗?请仔细看老师是怎样使用的。
(教师演示)师:看清楚了吗?酒精灯的使用可以分这几个步骤,同学们自己再看一看。
师:下面请大家说着找一位同学上来再做一次,谁愿意来试一试?(学生演示)强调:熄灭时必须用灯帽;从侧面盖上灯帽;盖两次。
师:看来大家都会用了。
还要注意酒精灯的火焰,有外焰、内焰、焰心三部分,其中外焰的温度最高,所以要用外焰给物体加热。
师:除了要正确使用酒精灯,你觉得在实验中还需要注意什么?生:加热时不要用手摸铁片;不要把酒精灯碰倒……师:同学们都意识到了在实验中要注意安全。
我也想提醒大家。
学生动手操作,得出结论。
师:下面你能不能选择合适的材料想一个小实验,看一看热在铁棒或者铁片中是怎样传递的?请大家先在小组里想一想,说一说。
(学生讨论)师:有办法了吗?看来今天的这个问题对同学们来说有些困难,没关系,老师给大家一些提示。
(出示方法)大家可以参考这几种方法再结合你们刚才所想的,再商量商量看看有没有好的办法了?(学生讨论)师:这回有好办法了吗?好,那就先选择一种方法试一试,看看你有什么发现。
在做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安全!现在开始吧!(学生实验,教师巡视指导)师:现在哪个小组愿把你们的方法和发现给大家说一说?学生汇报。
方法一:在铁棒的一端加热,这端的温度会变高,这时小棒没有掉下来说明温度低,过了一会最接近酒精灯的那根小棒先掉,说明这里的温度高了,然后小棒依次掉了,说明刚才温度低而现在的温度都变高了,热从刚才温度高的地方传到了温度低的地方。
方法二:在铁片的一端放上凡士林,在铁片的中间加热。
中间的温度高,周围的温度低。
慢慢的铁片边上的凡士林融化了,说明热从中间温度高的地方传到了边上温度低的地方。
方法三:在铁片的一端放上凡士林,在铁片的另一端加热。
加热的一端温度高,另一端温度低。
加热了一会,温度低的一端的凡士林融化了,说明热从温度高的一端传到了温度低的一端。
师:请大家再仔细地想一想刚才同学们发现有没有相同的地方?生:都是在一端加热,另一端的凡士林融化了。
(另一端融化说明?)生:都是温度低的地方慢慢地变高了。
(怎么变高?谁传的?)生:是从温度高的地方传到温度低的地方。
师:通过实验我们发现:热可以沿着物体,从温度高的部分传到温度低的部分,这种传递热的方式叫做传导。
(板书:温度高——温度低)师:现在你能不能说一说刚才这个杯子是怎样变热的?生:热水的温度高,杯子的温度低,热从温度高的地方传到温度低的地方,我们就从杯壁感觉到热了。
(板书:杯子变热了)师:你在生活中还有没有遇到这种热传导的现象呢?(学生举例)生:暖气可以把水加热;做饭用的锅烫手……活动二:不同物体的传热能力。
师:同学们可真是生活中的有心人!我们发现在身边的很多物体都能够传热,老师这里也有几样常见的生活用品。
还是找几个同学来摸一摸,你有什么感觉?生:它们都有些热;铁尺感觉更热一些;瓷勺不热……师:看来物体都能够传热,只是它们传热的本领不同。
那么我们怎样更科学的界定它们呢?请大家打开课本阅读一下“资料卡”。
师:谁愿意说说你通过阅读了解到了哪些知识?(学生介绍资料卡)师:人们根据不同的需要就会选择相应的材料制作物品。
你能说一说其中的道理吗?生:……师:你还能想到在生活中这样的应用吗?(学生举例。
)三、拓展应用。
师:同学们,我们学习知识就是为了更好地服务于我们的生活。
你能不能利用我们今天这节课学到的知识,发挥你的聪明才智,设计一个“不会烫手的杯子”呢?可以把你的设计记录在课本上。
【板书设计】杯子变热了温度高——温度低;热——传递、传导。
水变热了【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知道液体和气体主要靠对流传递热,了解热对流的作用。
2.过程与方法:能对“烧开水”、“煮稀饭”的现象进行认真观察,并根据观察到的现象提出探究的问题;能根据假设设计探究实验,并能利用实验结果解释假设;能利用图形表示自己的研究结果。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愿意合作交流,体验到合作和交流能更好地完成认知;能利用掌握的科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小问题。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能根据假设设计探究实验,并能利用实验结果解释假设。
知道液体和气体主要靠对流传递热。
教学难点:能利用图形表示自己的研究结果。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
利用演示实验激发兴趣:师:同学们,烧瓶里有一条活泼可爱的小金鱼,如果我在瓶口处加热,(边说边点燃酒精灯)直到把水烧开,你们猜猜看,小金鱼会有什么反应?生1:小金鱼会被烫死。
生2:小金鱼会熟了吧。
生3:小金鱼还会游来游去。
生4:小金鱼会往瓶口游。
生个个兴趣浓厚又充满疑惑。
师:哦,同学们是这样认为的,到底会怎样呢?我们继续观察。
生认真观察并小声嘀咕。
师:烧瓶瓶口处的水沸腾了,而小金鱼还在水里安然无恙,这是怎么回事呢?生一脸疑惑,小声嘀咕:“咦,怎么回事?”师:谁敢上来摸一摸烧瓶的底部?告诉大家有什么感觉?生:烧瓶底部是凉的。
师:大家有什么疑问?生:瓶口的水都烧开了,底部的水为什么不热呢?二、探究活动。
活动一:热在水中是怎样传递的?师:是呀,上节课我们学过热在固体中是由温度高的部分传向温度低的部分,但在水中却不是这样,热在水中是怎样传递的呢?(板书:水变热了)同学们来猜一猜。
生:从底下传到上面。
生:通过杯壁然后传给水……师:同学们真棒,敢于大胆地猜测。
但是研究科学不能只靠猜测,我们还需要做实验进行研究。
老师为每一组准备了铁架台、酒精灯、石棉网、烧杯、木屑、火柴、记录单。
(拿起这些材料一一认识)师:怎样利用这些材料来研究热在水中是如何传递的呢?各小组讨论一下。
小组讨论,教师巡视。
师:你们打算怎样研究,哪个小组先来说?生:我们用酒精灯给烧杯里的水加热。
师:其他组有异议吗?谁能更具体得来说?生:先把石棉网放在铁架台上,把烧杯放在上面,然后点燃酒精灯放在烧杯下加热。
师:还有要补充的吗?生:还要把木屑放上。
师:什么时候放?生:加热前。
师:为什么要放上木屑呢?生:因为水是无色透明的,当加热时无法看清水的运动路线。
师:说得对。
所以我们等一会儿在做实验时一定要仔细观察木屑的运动路线。
师:接下来,我们就要做实验了,在实验的过程中我们需要注意哪些问题?生:在使用酒精灯时要用外焰加热。
师:为什么呢?生:因为外焰温度最高。
师:对,外焰加热的效果最好。
还要注意哪些问题呢?生:加热时不能用手接触烧杯和铁架台。
师:对,观察结束后也不要立即取下烧杯,还有要补充的吗?生沉默。
师:实验时要认真观察木屑在水中是怎样运动的,不要忘了及时做好记录。
好,开始!师:请各小组把酒精灯熄灭。
刚才每个小组的同学观察得都非常认真,也做了详细的记录,哪个小组愿意把实验的结果告诉大家?(实物投影记录单。
)生1:木屑在水里上去了,一会儿又下去了,又上去了,又下去了。
生2:木屑在水里跳动,一会儿翻滚起来,跑到上面,一会儿又下去了,不停地循环。
师:这个词用得好,循环。
你能用自己的话,再加上动作和手势形象地给大家描述一下吗?学生一边说一边形象地比划,用两只胳膊上下不停地动,手不停地比划,意思是在不停地上下翻滚,学生感兴趣地看着,思考着与自己看到的现象是不是一样。
师:大家看到的也是这样的吗?你看到木屑在水中循环了几次?生:好多次,不停地循环。
师:其他组有不同的发现吗?生:木屑上去下来,它的路线变成一个圈了。
师:同学们的观察真仔细,这些现象能说明什么呢?生:烧杯底部的水受热后上去,上面的水下来,又受热又上去。
师:也就是说,当我们加热烧杯底部时,底部热的水会变轻上升,周围及上面较冷的水会流过来补充,然后又被加热上升,冷水和热水相对流动,这样就使水产生了对流。
(板书:对流)热在水中主要是以什么方式传递的?生:对流。
师:现在谁能来解释为什么烧瓶里面的水烧开了,烧瓶下面的小鱼还能自由自在地游来游去?生:因为烧瓶下面的水是冷水不能跟瓶口处的热水形成对流,下面的水不热所以小鱼还能自由自在地游来游去。
师:而不是像我们开始猜测的小鱼会被煮熟了,对吧?活动二:冬天,暖气是怎么使房间变暖的?师:热在水中是以对流的方式传递的,那么热在空气中是以什么方式传递的呢?像今天这么寒冷的天气,人们都用什么方式来取暖?生:吹空调、用暖气、生炉子。
师:刚才有的同学提到用暖气来取暖,想一想人们一般把暖气片安在什么地方?生:窗户下、墙边。
师:人们为什么要这样做?小小的暖气片是怎样使整个屋子都变暖和的?生:由冷的地方传到热的地方。
生:热的空气上去,冷的空气下来。
师:是不是这样呢?老师准备了香,怎样设计一个实验来证明暖气片使整个屋子变暖的过程。
生:点燃香,然后放在暖气片的上方。
师:怎样证明热在空气中是怎样传递的呢?生:把点燃的香放在暖气片的上方,烟会向上飘,说明热是向上传递的。
师:有不同意见吗?生:把烟放在暖气片的旁边,看看烟会向哪儿飘?师:你猜会向哪儿飘?生:向暖气片飘。
师:是不是这样呢?我们来试一试。
请两名学生到暖气片附近演示,其中一个同学把香放在暖气片上方,另一个放在暖气片的一侧,其他同学当观察员。
师:同学们看暖气片上方的烟是往哪儿飘的?一侧的烟是往哪儿飘的?生:暖气片上方的烟是往上飘的,一侧的烟是往暖气片的方向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