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美术(人教版)】人性的崛起——文艺复兴美术-教学设计 (1)
文艺复兴艺术 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中美术必修艺术欣赏.doc
![文艺复兴艺术 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中美术必修艺术欣赏.doc](https://img.taocdn.com/s3/m/d849c77d30b765ce0508763231126edb6f1a760d.png)
课时教学设计首页授课时间:年月曰课题人性的崛起一文艺复兴美术课型新授课第几课时1教材分析本课分为“古典的再生”“人性的光辉” “色彩的发现”“细节的胜利”四个小节,旨在引导学生了解文艺复兴美术的概况,充分认识文艺复兴美术的人文主义特征,了解文艺复兴美术的成就,以及文艺复兴美术在西方美术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地位和意义。
课时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了解欧洲文娱复兴时期绘画的伟大成就及作品。
过程与方法目标:培养学生感受体验,评述艺术美的过程。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积极探索的精神。
教学重点:欣赏文艺复兴三杰作品比较三人的艺术风格及特点。
重难点:使学生了解文艺复兴在历史上的重要作用及人文主难义思想。
点教学利用多媒体和ppt文件,并且收集网上的相关图片来引导方学生进行学习欣赏。
法课堂教学流程教学环节教师行为学生行为课堂变化及处理主要环节的效果问:500多年前的欧洲,新兴资产阶级为了反封建神权,发动了一场浩浩荡荡的思想解放运动,这是什么运动呢?文艺复兴:具有再生的意思,一方面主张复兴古希腊古罗马艺术文化,另一方面认同并宣扬人文主义思想。
问:文艺复兴运动给西方艺术带来了什么改变?改变了中世纪僵化呆板程式化的表现方法。
问:文艺复兴“三杰” 是谁?他们的代表作品是什么?达芬奇《最后的晚餐》《蒙娜丽莎》米开朗基罗《大卫》拉菲尔《西斯廷圣母》分析,欣赏作品学生思考回答学生初步认识文艺复兴设计情景一、《最后的晚餐》1、取材于基督教圣经中耶稣被犹大出卖的故事。
2、作品中神秘的地方问:此作品达芬奇运用了什么样的艺术处理手段?(1)从构图上解说(2)从背景空间解设(3)从光影运用解说二、《大卫》(1)圣经中记载,大卫是以色列国的少年牧童,由于他勇敢杀敌,为国建立奇功,最终成为以色列国的首领。
(2)大卫像与以前的雕刻家的大卫像的区别。
三、《西斯廷圣母》(1)圣母在中世纪与文艺复兴时代的不同表现。
(2)此作品的艺术处分析作品,思考回答问题观察作品,回答问题欣赏作品加强理解和认识细节决定成败了解达芬奇艺术成就,了解《最后的晚餐》创作的背景,了解达芬奇绘画的艺术特色理手法。
人教版高一美术《巨人辈出――文艺复兴美术》说课稿
![人教版高一美术《巨人辈出――文艺复兴美术》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9636d278f01dc281e43af01c.png)
人教版高一美术《巨人辈出――文艺复兴美术》说课稿一、说教材(一)教材结构与内容简析本章节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普通高中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美术鉴赏》中外国美术鉴赏部分的第四课内容。
外国美术鉴赏部分整体主要围绕绘画、雕塑、建筑等建立知识架构。
暗含着外国美术发展史的时间线脉。
通过对前一章节宗教建筑中的难点学生已经认识了与宗教建筑相关的历史文化知识,对欧洲中世纪宗教文化有一个相对较全面、深刻的印象,这为学习新课内容作了一个良好的知识铺垫。
而发源于意大利的文艺复兴运动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旨在打破封建神学束缚的资产阶级文化运动,意大利文学和美术领域的成就在于把意大利的文艺复兴运动推向了高潮。
今天所学的第四课:“巨人”辈出——文艺复兴美术。
将向学生们着重介绍在15—16世纪欧洲文艺复兴运动时期美术最具代表性的五位美术家以及他们的经典作品的分析。
并通过相关链接,介绍同时期的其他一些重要美术家和经典作品,以期拓宽学生视野,加深对文艺复兴美术的理解。
同时这也为文艺复兴时期以后所出现的在欧洲美术中具有世界影响的主要艺术流派的美学主张、创作方法和表现风格等的理解和鉴赏奠定基础。
可以说文艺复兴美术在教材中起着非常重要的核心纽带的作用。
(二)教学目标根据上述教材与内容分析,考虑到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心理特征,我制定了如下三维教学目标:(一)、导入新课:用多媒体视频展示温家宝总理于2006年3月5日在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说明我们的政府是人民的政府是真正为人民负责任的政府,温总理的报告,包含了政府的四大职能,这样做的目的是引导学生关心国家大事,开拓学生视野,培养学生的责任感与分析问题的能力,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创设和谐的教学情境,把学生思维融入课堂。
知识目标:了解文艺复兴期间艺术代表人物及其代表作品。
理解西方文艺复兴时期经典美术作品的方法,体会经典美术作品的艺术魅力。
了解艺术作品所反映的宗教、历史、社会等背景知识。
高一【美术(人教版)】人性的崛起——文艺复兴美术-教学设计
![高一【美术(人教版)】人性的崛起——文艺复兴美术-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b30626b73186bceb18e8bb20.png)
各组讨论,任意两组表达观点。
倾听思考
根据课前预习的准备,描述该建筑作品的穹顶设计特点,并讨论做出回答。
探究表述
从文艺复兴早期的作品入手学习,利于学生更好地把握、理解文艺复兴的人文主义特征。
帮助学生了解文艺复兴早期艺术家对突破传统所做的努力,并能够初步从构图空间、情感等方面判断中世纪美术与文艺复兴美术绘画语言的不同,培养学生图像识读、审美判断、文化理解的学科核心素养。
教学难点:
理解文艺复兴美术作品的人文主义特征及其在西方美术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地位和意义。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课前准备
1.准备与本课相关的经典美术作品。
2.设计推进教学的问题框架。
3.根据教学活动分组。
4.制作电子课件。
预习本课学习内容
充分做好课前准备
利于学生系统了解文艺复兴时期的美术作品的变化。
学生在倾听的过程中获得信息。
利于学生从整体的知识框架进一步了解文艺复兴,提高学习兴趣。
利于学生带着基本问题展开学习。
探究发现
一、古典的再生
问题情境
展示乔托的代表性作品《哀悼基督》(湿壁画)。
提出问题:这件作品描绘了什么内容?作品在构图、色彩、人物情绪等方面有什么特点?
归纳上述问题,并提出新的问题:请同学们参照中世纪一幅描绘基督的美术作品与乔托的这件作品进行比较,《哀悼基督》是如何突破中世纪传统,在哪些方面做出了示范?
探究与发现
尝试从构图、空间、人物的动作、神情等几个层面鉴赏《最后的晚餐》。
引导各组讨论
从画面的构图、空间、人物的动作、神情、情感等方面入手总结出其特点,务必引导学生总结出它们虽为宗教题材,但在画面中注人了人性的力量。
人教版普通高中美术必修—美术鉴赏第14课《人性的崛起—文艺复兴美术》教学设计
![人教版普通高中美术必修—美术鉴赏第14课《人性的崛起—文艺复兴美术》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9c2b96740a4c2e3f5727a5e9856a561252d32127.png)
1、图像识读:了解文艺复兴时期的美术发展概况,掌握文艺复兴“三杰”及其巨大成就。理解文艺复兴美术的人文主义特征,培养学生图像识读能力,提升学生对文艺复兴时期美术的鉴赏能力。
2、审美判断:能够对文艺复兴代表人物的美术作品进行分析评价,表达自己的感受和观点,能够自主赏析美术作品,培养学生审美判断的核心素养。
体会艺术家各自的独立的艺术特色。培养集体学习和分享学习成果的的良好习惯,着重在图像识读、审美判断、文化理解方面的培养。
引导学生关注自然界的色彩在美术作品中的表现。
帮助学生形成一定的审美判断,培养健康度审美趣味。
帮助学生梳理,进一步引导学生关注文艺复兴时期美术作品的人文主义特征。
引导学生关注艺术家对生活细节的描绘。
探究活动三、色彩的发现(色彩小组)
展示乔尔乔内和提香的作品,以他们为例介绍文艺复兴美术意大利北部地区的呈现面貌,因地理环境的因素艺术家们更注重色彩的表达。
提出问题:
1、他们的作品在色彩方面有什么特别之处?(色彩亮丽、色调饱满,多表现欢乐的情调。)
2、威尼斯地区的美术作品在人文主义特征方面是如何表达的?
人教版普通高中美术必修—美术鉴赏第14课《人性的崛起—文艺复兴美术》教学设计
课题名称 人性的崛起—文艺复兴美术
一、课标分析
这一课属于新统编人教版高中美术必修《美术鉴赏》的第三单元之鉴赏内容部分,文艺复兴是14世纪率先从意大利兴起以资本主义的发展为基础,以人文主义为特征,随后波及整个欧洲且延续到17世纪的一场思想文化运动。人性的崛起成为这个时代的重要特征,这个时期的绘画、雕塑和建筑中都渗透着人文主义精神。它与古希腊、古罗马美术共同奠定了西方写实主义的传统。
探究活动四、细节的胜利(细节小组)
第14课人性的崛起文艺复兴美术(课件)人教版高中美术必修《美术鉴赏》
![第14课人性的崛起文艺复兴美术(课件)人教版高中美术必修《美术鉴赏》](https://img.taocdn.com/s3/m/5227d2673868011ca300a6c30c2259010202f33d.png)
基本问题
人文主义对文艺复兴美术的影响是 什么
雅典学院(湿壁画)
文艺复兴是14至16世纪发生 在欧洲的一场思想文化运动。 它以资本主义的发展为基础, 以人文主义的兴起为特征。 人文主义者热衷于学习古希腊、 古罗马的文化遗产反对上帝主 宰一切的神权论,主张在世俗 经验而非宗教经典中探求知识。 人文主义者还坚信人的价值, 鼓励个人进取,并强调市民的 责任感与道德义务。因此,这 一时期的艺术家积极地参与城 市建设,更多地描绘世俗生活, 更热衷于表现人性。
草地上的圣母(木板油彩)
拉斐尔比达·芬奇小31 岁,
比米开朗琪罗小8岁。他兼收 并蓄,在两位前辈的影响下 发展出了独立的风格。在 《草地上的圣母》中,拉斐 尔借用了达·芬奇的构图,人 物形象却具有米开朗琪罗式 的坚实感。 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家并不 排斥宗教题材,他们倾力融合 了古典文化与基督教文化, 在雕塑与绘画中注入了人性 的力量。
人性的光辉
《蒙娜丽莎》是达·芬奇 知名的作品。之前的女 性肖像通常在结婚时绘 制,多是侧面像,重视 华贵衣饰,而不在意个 性与神情的表现。达·芬 奇则用稳定的金字塔构 图,以四分之三侧面描 绘人物。
达芬奇将自己高超的绘画技巧、人文主义 思想和写实主义手法完美地结合在一起, 巧妙地展现了人物性格、年龄、神态与内 心世界,使作品的思想内容复杂丰富。
古典的再生
哀悼基督(湿壁画)
人文主义者热衷于古典文化,却 不是为了回到古代,而是利用古 代的知识解决当代的问题,在古 典的价值基础上展开创新,从而 实现对古典文化的超越 乔托是文艺复兴绘画的先驱。他 融汇了古典与哥特式的绘画语言, 在构图、空间、光影与情感表达 等多个方面做出了突破性贡献。 在帕多瓦阿雷纳礼拜堂的墙壁上, 乔托绘制了38幅描绘基督生平的 湿壁画,其中《哀悼基督》是最 好的范例。
人教版高中美术 《人性的崛起——文艺复兴美术》课件
![人教版高中美术 《人性的崛起——文艺复兴美术》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eb6922f077a20029bd64783e0912a21615797f5b.png)
文化 理解
象征意义
男子举起右手( ) 镜中有许多人像( )
蜡烛( )
小狗( )
镜子、水晶珠链、妇人衣袖和内裙的蓝色( )
橘子和苹果( ) 新娘与新郎均未穿鞋( )
孕妇装( )
1.忠诚;2.纯洁;3.财富与地位;4.伊甸园的纯真; 5.有证婚人在场;6.地板是神圣的地方; 7基督出席了婚礼;8.承诺
性
空间上缺乏层次虚实
图像 识读
?
哀悼基督(湿壁画)乔托人物组合 画中人物的情感流露
融合古典和哥特式绘画语言
构图,空间,光影上的突 破
不同于中世纪对宗教的痴迷,人文主义者是在古 典的价值基础上实现创新与超越,这恰恰是一种 古典的再生。
图像 识读
尖拱
肋拱
圆拱 采光亭
文化 理解
总
结
这个时代是知识生产的重心发生重大转移的时代,是从天国转到 人世的时代,是“世界的发现和人的发现”的时代。人们眼中的世界 也愈发不同了。艺术家通过对透视法、人体解剖学、明暗画法等的 运用,表现真实的自然景象和生动的人类情感。美术创作虽仍离不 开宗教题材,但“世俗生活”已成为创作的模板,“人性”成了一股重 要的力量。
人民教育出版社 普通高中《美术鉴赏》
人性的崛起
——文艺复兴美术
文化 理解
文化 理解
基本问题
• 人文主义对文艺复兴美术的影响是什么? • 我们如何发现并感受作品中的“人性”力量?
文化 理解
中世纪美术特点
重
大部分是宗教题材的教堂壁画
教
义
色彩给人感觉较为严肃、深沉
,
人物形象僵滞,表情呆板
轻
人
构图上多采用一字排开的模式
弗罗伦萨大教堂穹顶 布鲁内莱斯基 意大利
人教版美术鉴赏《“巨人”辈出—文艺复兴美术》教案及教学反思
![人教版美术鉴赏《“巨人”辈出—文艺复兴美术》教案及教学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a65d408e64ce0508763231126edb6f1aff00710c.png)
文艺复兴美术以美的再现为宗旨,以人的理性和审美为基础,追求完美的艺术表现形式和人的美好形象。它强调透视和遮挡,追求画面的空间深度和层次感,运用色彩和光影来表现形体的体积和轮廓,形成了具有高度自然和真实感的艺术形式。
2.3 文艺复兴艺术作品的解析
教师将现场展示文艺复兴时期的经典艺术作品,并根据作品的风格、题材和表现手法进行解析和探讨,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艺术作品所反映的文化背景和核心价值,分析艺术作品的创作技法和表现手法,培养学生的美术鉴赏能力和思辨能力。
然而,本课程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首先,在课程设计中,教师应该更加注重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兴趣爱好,尽可能采取多元化的教学方法,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和创造力。其次,在教学过程中,课堂纪律和教学时间的管理也需要教师的更加严格和有效。最后,在课程评估方面,应该采用更加全面和科学的评估方式,以客观、公正的角度,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评估和反馈。
2.4 艺术创作
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自行设计并完成一幅文艺复兴风格的画作,并在课堂上进行分享和讨论,体验艺术创作的乐趣,在实践中发现和解决问题。
三、教学反思
本课程通过现场展示、案例分析、课堂讨论和艺术创作等方式,引导学生了解文艺复兴时期的美术风格和文化背景,培养学生的美术鉴赏能力和艺术创作能力。在实践过程中,学生对艺术形式的掌控能力提高,对艺术语言的理解和应用有了更深刻的认识,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
总之,教师在设计和实施本课程时,应该充分发挥美术教育的独特性和创新性,在培养学生审美情趣和技能的同时,注重学生的心理健康和全面发展。
人教版美术鉴赏《“巨人”辈出—文艺复兴美术》教案及学习,让学生了解文艺复兴时期的美术风格和文化背景,培养学生的美术鉴赏能力和艺术创作能力。
人性的复苏—文艺复兴(教案)
![人性的复苏—文艺复兴(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bba29072cec789eb172ded630b1c59eef8c79aab.png)
人性的复苏—文艺复兴(教案)第一章:文艺复兴的兴起1.1 教学目标1. 了解文艺复兴的背景和起源;2. 掌握文艺复兴的时间范围和主要地理分布;3. 理解文艺复兴的核心思想——人文主义。
1.2 教学内容1. 文艺复兴的背景:中世纪的黑暗和衰落;2. 文艺复兴的起源:意大利的佛罗伦萨;3. 文艺复兴的时间范围:14世纪至17世纪;4. 文艺复兴的地理分布:欧洲各国。
1.3 教学活动1. 引导学生通过地图找出文艺复兴的起源和传播路径;2.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文艺复兴兴起的原因;3. 让学生通过阅读相关资料,了解人文主义思想的基本内容。
第二章:文艺复兴的艺术2.1 教学目标1. 了解文艺复兴时期的主要艺术家和作品;2. 掌握文艺复兴艺术的特征和风格;3. 理解文艺复兴艺术与中世纪艺术的区别。
2.2 教学内容1. 文艺复兴时期的著名艺术家:达·芬奇、米开朗基罗、拉斐尔等;2. 文艺复兴艺术的代表作品:《蒙娜丽莎》、《大卫》、《圣母子》等;3. 文艺复兴艺术的特征:人文主义精神、科学方法、现实主义等。
2.3 教学活动1. 组织学生参观艺术作品图片或视频,让学生欣赏和评价;2. 引导学生通过对比分析,总结文艺复兴艺术的特点;3. 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讨论文艺复兴艺术对现代艺术的影响。
第三章:文艺复兴的哲学与科学3.1 教学目标1. 了解文艺复兴时期的哲学思想和科学成就;2. 掌握文艺复兴时期的主要哲学家和科学家;3. 理解文艺复兴哲学和科学对后世的影响。
3.2 教学内容1. 文艺复兴时期的哲学思想:人文主义、理性主义等;2. 文艺复兴时期的科学家:哥白尼、伽利略、牛顿等;3. 文艺复兴哲学和科学的主要成就:地心说被推翻、物理学定律的发现等。
3.3 教学活动1.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文艺复兴时期哲学和科学的意义;2. 引导学生通过阅读相关资料,了解文艺复兴时期科学家的贡献;3. 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讨论文艺复兴哲学和科学对现代社会的影响。
高一【美术(人教版)】人性的崛起——文艺复兴美术-教学设计 (1)
![高一【美术(人教版)】人性的崛起——文艺复兴美术-教学设计 (1)](https://img.taocdn.com/s3/m/9c61845dcbaedd3383c4bb4cf7ec4afe05a1b177.png)
情境导入通过电子课件展示达・芬奇的代表作品《蒙娜丽莎》。
提出问题:这件作品的作者是谁?你知道这位画家是哪个时一、古典的再生问题情境展示乔托的代表性作品《哀悼基督》(湿壁画)。
提出问题:这件作品描绘了什么内容?作品在构图、色彩、人物情绪等方面有什么特点?归纳上述问题,并提出新的问题:请同学们参照中世纪一幅描绘基督的美术作品与乔托的这件作品进行比较,《哀悼基督》是如何突破中世纪传统,在哪些方面做出了示范?归纳乔托是文艺复兴绘画的先驱,他融汇了古典与哥特式的绘画语言,在构图、空间、光影与情感表达等多个方面做出了突破性的贡献。
《哀悼基督》这件作品从人物的布局,光影的表现,特别是对人物情感的适度表现,赋予了画面动人的力量,乔托的表现方式为后来文艺复兴的艺术家提供了典范。
展示建筑领域的杰出代表布鲁内莱斯基的作品《佛罗伦萨大教堂穹顶》。
提出问题布鲁内莱斯基的《佛罗伦萨大教堂穹顶》的设计与以往有什么不同?《佛罗伦萨大教堂穹顶》的设计如何体现了向古典建筑致敬?《大卫》、《创造亚当》以及拉斐尔的代表作《草地上的圣母》提出问题:1.文艺复兴盛期“三杰”是谁?他们的代表作品是什么?2.“三杰”代表作品中表现的题材分别是什么?3.“三杰”代表作品的表现手法有何异同?4.“三杰”代表作品中表现的人物形象分别有什么样的特点?5.“三杰”代表作品在人文主义特征表现上有何共同点?结合学生的回答做出归纳。
总结“三杰”及其代表作品的特点,并总结出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家并不排斥宗教题材,他们倾力融合了古典文化与基督教文化,在雕塑与绘画中注入了人性的力量。
文艺复兴时期对人的价值的肯定,在盛期文艺复兴美术中表现得尤为突出。
这个时代是一个产生“巨人”的时代,标志着文艺复兴的顶峰,并强调“三杰”作品的共性就是彰显人性光辉,文艺复兴美术具有人文主义特征,在雕塑与绘画中注入了人性的力量,因此,文艺复兴美术的成就具有划时代意义。
探究与发现尝试从构图、空间、人物的动作、神情等几个层面鉴赏《最后的晚餐》。
新2024秋季高中美术必修人教版美术鉴赏第三单元外国美术鉴赏《第14课人性的崛起——文艺复兴美术》
![新2024秋季高中美术必修人教版美术鉴赏第三单元外国美术鉴赏《第14课人性的崛起——文艺复兴美术》](https://img.taocdn.com/s3/m/464dfd27178884868762caaedd3383c4bb4cb4e2.png)
教学设计:新2024秋季高中美术必修人教版美术鉴赏第三单元外国美术鉴赏《第14课人性的崛起——文艺复兴美术》一、教学目标(核心素养)1.审美感知:学生能够识别并欣赏文艺复兴美术作品的独特美感,理解其在形式与内容上对人性的深刻表达。
2.艺术表现:分析文艺复兴美术作品的构图、色彩、光影等艺术语言,探讨其如何展现人性的多样性与复杂性。
3.文化理解:了解文艺复兴的历史背景、人文主义思想及其对美术创作的影响,理解文艺复兴美术作为“人性的崛起”的象征意义。
4.创新思维:通过对比文艺复兴前后美术风格的变化,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鼓励学生从人性角度探索美术创作的可能性。
二、教学重点•掌握文艺复兴美术的主要特征、代表作品及艺术成就。
•分析文艺复兴美术作品如何体现人文主义思想与人性的崛起。
三、教学难点•深入理解文艺复兴美术作品背后的历史文化内涵与人文主义精神。
•引导学生将文艺复兴美术置于时代变革的宏观背景下进行综合分析。
四、教学资源•多媒体教学设备:展示文艺复兴美术作品图片、视频资料及历史背景介绍。
•教材及配套资料:高中美术必修人教版教材、文艺复兴美术史书籍及图片集。
•网络资源:在线博物馆、虚拟展览、文艺复兴时期艺术家传记等。
五、教学方法•讲授法:介绍文艺复兴的历史背景、人文主义思想及美术发展概况。
•直观演示法:利用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料,直观展示文艺复兴美术作品。
•对比分析法:对比文艺复兴前后美术风格的变化,探讨其背后的原因与影响。
•小组讨论法:组织学生分组讨论文艺复兴美术作品的人性主题与表现形式,促进思维碰撞。
六、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故事引入:讲述一个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家故事,如达·芬奇的生平趣事或创作背后的故事,激发学生对文艺复兴美术的兴趣。
•问题引导:“在文艺复兴这个充满变革的时代,艺术家们是如何通过美术作品来探索人性的呢?他们的作品又有哪些独特之处呢?”2. 新课教学•文艺复兴概述:•简述文艺复兴的历史背景,强调其作为中世纪与近代之间的过渡时期的重要性。
《第14课 人性的崛起——文艺复兴美术》教学设计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高中美术人教版201
![《第14课 人性的崛起——文艺复兴美术》教学设计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高中美术人教版201](https://img.taocdn.com/s3/m/378905ba0875f46527d3240c844769eae009a322.png)
《人性的崛起——文艺复兴美术》教学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 理解文艺复兴美术的主要思想和人文精神。
2. 掌握文艺复兴美术的主要流派和代表人物。
3. 欣赏文艺复兴美术的代表作品,提高审美能力和艺术鉴赏力。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理解文艺复兴美术对人类文明的影响,以及如何运用美术表达人性。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分析美术作品,感受作品中所蕴含的人文精神和人性启示。
三、教学准备:1. 准备相关的图片和视频资料,包括文艺复兴时期的代表性美术作品。
2. 准备黑板、白板、投影仪等教学设备。
3. 提前了解学生对于文艺复兴和美术的基本知识水平,以便更好地引导他们进行学习和探索。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文艺复兴时期的美术作品,引导学生了解文艺复兴时期的历史背景和社会环境,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2. 讲授新课:(1)文艺复兴美术的背景和特点:通过讲解文艺复兴时期的历史背景、文化环境以及美术发展的特点,让学生了解文艺复兴美术的重要性和意义。
(2)达芬奇的《蒙娜丽莎》和《最后的晚餐》:通过详细介绍这两幅名作,让学生了解文艺复兴时期肖像画和宗教画的特点和技巧,以及画家的创作思想和艺术风格。
(3)米开朗基罗的《创世纪》和《大卫》:通过讲解这两幅名作的历史背景、艺术风格和技巧,让学生了解文艺复兴时期壁画和雕塑的特点和成就,以及米开朗基罗作为文艺复兴美术大师的地位和影响。
(4)文艺复兴美术的影响和意义:通过讲解文艺复兴美术对欧洲艺术、文化、历史等方面的影响和意义,让学生了解文艺复兴美术在人类文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3. 小组讨论:组织学生分组讨论文艺复兴美术对现代社会的影响和启示,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和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4.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和知识点,强调文艺复兴美术在人类文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鼓励学生继续关注和研究美术文化,培养自己的审美能力和艺术素养。
《第14课 人性的崛起——文艺复兴美术》作业设计方案-高中美术人教版2019必修美术鉴赏
![《第14课 人性的崛起——文艺复兴美术》作业设计方案-高中美术人教版2019必修美术鉴赏](https://img.taocdn.com/s3/m/a860100576232f60ddccda38376baf1ffc4fe30f.png)
《人性的崛起——文艺复兴美术》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标:1. 了解文艺复兴美术的背景和历史意义;2. 掌握文艺复兴美术的主要流派和代表人物;3. 培养对人文主义思想的认同和欣赏能力。
二、作业内容:1. 收集并阅读关于文艺复兴美术的相关文献资料,包括历史、文化、艺术等方面的书籍和文章,了解文艺复兴时期的社会背景和人文思想。
2. 选择一位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家或其代表作品进行深入研究,分析其艺术风格、创作背景、人文思想等方面的特点。
3. 结合自己的理解和感受,创作一篇关于文艺复兴美术的小论文,阐述其对人性崛起的影响和意义。
三、作业要求:1. 作业内容必须与文艺复兴美术相关,不得偏离主题;2. 文献资料的来源要真实可靠,不得抄袭;3. 创作的小论文要求观点明确、结构清晰、语言流畅,字数在300字以上;4. 作业完成后,需提交电子版和纸质版各一份。
四、作业评价:1. 评价标准:作业内容是否符合要求、观点是否明确、文献资料来源是否真实可靠、创作的小论文是否观点明确、结构清晰、语言流畅等。
2. 评价方式:教师评价和学生互评相结合,教师评价占60%,学生互评占40%。
五、作业反馈:1. 学生提交作业后,教师及时给予反馈,指出作业中的优点和不足,提出改进建议;2. 学生根据教师反馈,对作业进行修改和完善;3. 教师将学生的作业成绩纳入学期总评成绩中。
通过本次作业,学生可以深入了解文艺复兴美术的历史背景和人文思想,掌握文艺复兴美术的主要流派和代表人物,培养对人文主义思想的认同和欣赏能力。
同时,本次作业还要求学生结合自己的理解和感受,创作一篇关于文艺复兴美术的小论文,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思考能力和表达能力。
通过教师评价和学生互评相结合的方式,可以促进学生的相互学习和交流,提高学习效果。
以上就是“高中美术课程《人性的崛起——文艺复兴美术》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的全部内容。
作业设计方案(第二课时)一、作业目标1. 学生对文艺复兴美术有更深入的理解,包括其历史背景、艺术风格和影响。
《第14课 人性的崛起——文艺复兴美术》作业设计方案-高中美术人教版19必修美术鉴赏
![《第14课 人性的崛起——文艺复兴美术》作业设计方案-高中美术人教版19必修美术鉴赏](https://img.taocdn.com/s3/m/dca37b3eae1ffc4ffe4733687e21af45b307fea1.png)
《人性的崛起——文艺复兴美术》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标:1. 了解文艺复兴美术的主要代表人物及其作品;2. 理解文艺复兴美术对人性的重新认识和弘扬;3. 培养对美术的欣赏能力和审美意识。
二、作业内容:1. 收集并阅读关于文艺复兴美术的相关资料,包括代表人物及其作品,并写下你的理解和感悟。
(字数不少于300字)2. 选择一幅你最喜欢的文艺复兴美术作品,对其进行详细分析,包括画面的构图、色彩、光线等方面的表现手法,以及它所传达的思想内涵。
(字数不少于500字)3. 以“人性的崛起”为主题,创作一幅简单的绘画作品,展示你心目中的人性形象。
你可以参考文艺复兴美术的特点,也可以融入自己的理解和创意。
三、作业要求:1. 作业1和作业2必须独立完成,不得抄袭;2. 作业内容应真实、客观,不得涉及虚假信息;3. 绘画作品可以是手绘或电子版,要求图片清晰,注明标题和作者姓名;4. 作业完成后,提交电子版作业和图片至课程讨论区。
四、作业评价:1. 评价标准:作业完成情况、分析的深度和广度、创作的新颖性、对文艺复兴美术的理解程度等;2. 评价方式:教师评价和学生互评相结合,教师将对所有提交的作品进行总体评价,同时鼓励学生之间的互相评价和讨论;3. 评价结果反馈:根据评价结果,对优秀作品进行展示和表扬,对存在的问题给予指导和建议,并将评价结果反馈给学生。
五、作业反馈:1. 学生应根据教师的评价和建议,对自己的作业进行修改和完善;2. 学生应积极参与讨论区中的讨论,与其他同学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和体会,共同提高美术欣赏能力和审美意识;3. 教师将定期查看讨论区的交流情况,对积极参与的同学给予鼓励和表扬。
通过本次作业,学生应能够深入了解文艺复兴美术的代表人物及其作品,理解文艺复兴美术对人性的重新认识和弘扬,同时培养自己的欣赏能力和审美意识。
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学生应积极思考、认真分析、大胆创作,不断提高自己的美术素养。
《第14课人性的崛起——文艺复兴美术》作业设计方案-高中美术人教版19必修美术鉴赏
![《第14课人性的崛起——文艺复兴美术》作业设计方案-高中美术人教版19必修美术鉴赏](https://img.taocdn.com/s3/m/a9fb2d83b04e852458fb770bf78a6529647d35d1.png)
《人性的崛起——文艺复兴美术》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标本作业设计旨在通过《人性的崛起——文艺复兴美术》的学习,使学生能够:1. 了解文艺复兴时期的历史背景与文化特征;2. 掌握文艺复兴时期主要艺术流派与代表作品;3. 培养学生对文艺复兴时期艺术作品的审美能力与鉴赏水平;4. 激发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与热情。
二、作业内容本课作业设计包含以下内容:1. 自主学习:学生需利用网络资源或图书馆资源,收集并整理关于文艺复兴时期的历史背景、文化特征、主要艺术流派及其代表作品的信息。
要求整理成一份简明扼要的文字材料。
2. 艺术欣赏:学生需选择一幅文艺复兴时期的经典作品进行深入分析,包括作品名称、作者、创作背景、艺术特色等,并撰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赏析文章。
3. 创作实践:结合所学知识,学生需创作一幅以“人性的觉醒”为主题的素描或水彩画作。
要求构图合理,色彩和谐,能够体现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精神。
三、作业要求针对上述作业内容,提出以下具体要求:1. 自主学习部分:文字材料需简洁明了,重点突出,信息准确。
2. 艺术欣赏部分:赏析文章应条理清晰,观点明确,能够深入分析作品的艺术特色与价值。
3. 创作实践部分:画作应符合主题,构图合理,色彩运用得当。
学生需在画作背面附上创作思路与灵感来源的简短说明。
4. 所有作业需按时提交,并保持整洁、规范。
四、作业评价本课作业的评价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1. 自主学习部分:评价学生对文艺复兴时期背景与特征的理解程度。
2. 艺术欣赏部分:评价学生对经典作品的赏析能力与深度。
3. 创作实践部分:评价学生的创作能力、主题表达及画作的艺术性。
4. 综合评价:结合以上三部分,评价学生的综合表现和完成度。
五、作业反馈作业提交后,教师将对学生的作业进行详细批改,对优秀作品进行展示与表扬,对存在的问题及时给予指导与纠正。
同时,教师将根据学生的作业情况,对教学内容进行反思与调整,以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第14课 人性的崛起——文艺复兴美术》作业设计方案-高中美术人教版19必修美术鉴赏
![《第14课 人性的崛起——文艺复兴美术》作业设计方案-高中美术人教版19必修美术鉴赏](https://img.taocdn.com/s3/m/2000b244cd7931b765ce0508763231126edb779f.png)
《人性的崛起——文艺复兴美术》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标:1. 学生能够识别文艺复兴时期的代表人物及其作品。
2. 了解文艺复兴美术对于人性的思考与追求。
3. 通过小组讨论和个人写作,加深对人文精神的理解。
二、作业内容:1. 小组讨论:文艺复兴美术的意义和影响。
请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选择一位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家或一组作品进行深入讨论,分享他们对人性、社会、宗教等角度的理解和看法。
每个小组需提交一份小组讨论报告,字数不少于300字。
2. 个人写作:选择一个文艺复兴时期的主题,撰写一篇短文,字数不少于800字。
主题可包括但不限于:人文精神的崛起、艺术家对生活的思考、艺术与宗教的关系等。
学生需在文中阐述自己对文艺复兴美术的理解,并适当引用相关资料和历史背景。
三、作业要求:1. 作业需独立完成,严禁抄袭。
2. 提交作业时间应提前一周告知学生,以便他们有足够的时间准备和完成作业。
3. 作业应在规定时间内提交,逾期将无法提交或修改。
四、作业评价:1. 教师将根据学生的作业质量和完成情况进行评价,包括小组讨论报告和个人写作的质量、引用资料的准确性等。
2. 教师将根据学生的参与度、合作精神、创新思维等方面进行评价,鼓励学生在作业中展示自己的个性和观点。
3. 对于优秀作业,教师将给予一定的奖励和表扬,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成就感。
五、作业反馈:1. 教师在评价完学生的作业后,将向学生进行反馈,指出他们的优点和需要改进的地方。
2. 学生可以根据教师的反馈,对自己的作业进行修改和完善,进一步提高自己的学习效果。
3. 教师可以鼓励学生之间互相交流和分享作业经验,互相学习,共同进步。
通过这个作业设计方案,学生不仅可以深入了解文艺复兴美术的历史背景和人文精神,还可以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创新思维和独立思考能力。
通过小组讨论和个人写作,学生可以更全面地了解文艺复兴美术的意义和影响,并展示自己的个性和观点。
同时,教师评价和反馈机制可以帮助学生及时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提高学习效果。
美术课件第14课人性的崛起文艺复兴美术课件高一美术人教版2019美术鉴赏
![美术课件第14课人性的崛起文艺复兴美术课件高一美术人教版2019美术鉴赏](https://img.taocdn.com/s3/m/3bc5b10a366baf1ffc4ffe4733687e21af45ff6d.png)
C、丢勒、荷尔拜因、扬·凡·爱克
4、米开朗基罗为罗马西斯廷教堂创作的巨幅天顶画《创世纪》人物多达:
A、100个
B、200个
C、300个
5、欧洲油画的革新者,尼德兰著名画家扬·凡·爱克的极富创造性的杰作是: A、《阿尔诺非尼夫妇像》 B、《雪中猎人》 C、《春》
6、达·芬奇在《最后的晚餐》一画中,塑造了耶稣的几个门徒:
第十四课 人性的崛起 文艺复兴美术
❖ 一、目标展示: 1、认识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美术的主要成就和艺术家及作品。 2、比较意大利文艺复兴美术三杰的艺术风格。 3、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和感受。
二、本课主要内容:
1.文艺复兴美术为什么取得了突出的成就?在艺术中又取得了 哪些成就?
2.比较意大利美术三杰风格的不同? 3.比较同时期不同画派的风格不同。
B、提香、乔尔乔涅、勃鲁盖尔
C、丢勒、荷尔拜因、扬·凡·爱克
4、米开朗基罗为罗马西斯廷教堂创作的巨幅天顶画《创世纪》人物多达:
A、100个
B、200个
C、300个
5、欧洲油画的革新者,尼德兰著名画家扬·凡·爱克的极富创造性的杰作是:
A、《阿尔诺非尼夫妇像》B、《雪中猎人》
C、《春》
6、达·芬奇在《最后的晚餐》一画中,塑造了耶稣的几个门徒:
C、丢勒、荷尔拜因、扬·凡·爱克
4、米开朗基罗为罗马西斯廷教堂创作的巨幅天顶画《创世纪》人物多达:
A、100个
B、200个
C、300个
5、欧洲油画的革新者,尼德兰著名画家扬·凡·爱克的极富创造性的杰作是:
A、《阿尔诺非尼夫妇像》 B、《雪中猎人》
C、《春》
6、达·芬奇在《最后的晚餐》一画中,塑造了耶稣的几个门徒:
《第14课 人性的崛起——文艺复兴美术》学历案-高中美术人教版19必修美术鉴赏
![《第14课 人性的崛起——文艺复兴美术》学历案-高中美术人教版19必修美术鉴赏](https://img.taocdn.com/s3/m/74e240ba112de2bd960590c69ec3d5bbfc0ada7c.png)
《人性的崛起——文艺复兴美术》学历案(第一课时)一、学习主题本课程学习主题为“人性的崛起——文艺复兴美术”。
我们将通过学习,了解文艺复兴时期的社会背景、文化特征以及美术作品所反映的人性觉醒与人文精神。
本课时主要围绕文艺复兴的起源、发展及其在美术领域的影响展开学习。
二、学习目标1. 知识与理解:掌握文艺复兴时期的社会历史背景,了解文艺复兴美术的主要风格与特点。
2. 技能与操作:通过欣赏和分析代表性文艺复兴美术作品,提高学生的美术鉴赏能力和艺术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理解文艺复兴时期人文精神的核心,感受其对后世美术发展的深远影响,培养学生对美术作品的审美情趣和人文关怀。
三、评价任务1. 知识理解评价:通过课堂提问和小组讨论,评价学生对文艺复兴时期背景知识的掌握情况。
2. 作品分析评价:学生需对所选文艺复兴时期美术作品进行深入分析,并撰写简短的赏析报告,评价学生的美术鉴赏能力和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评价:通过课堂表现和课后反思,评价学生对人文精神的理解和人文关怀的培养情况。
四、学习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几幅文艺复兴时期的名画,引导学生进入学习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
2. 背景介绍:讲解文艺复兴时期的社会历史背景,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变化。
3. 风格特点:介绍文艺复兴美术的主要风格与特点,如现实主义、人文主义等。
4. 作品欣赏:选取代表性文艺复兴美术作品进行详细赏析,包括作品的创作背景、艺术手法、表现内容等。
5.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所选作品的感受和看法,并分享小组观点。
6. 课堂总结:教师总结学生的讨论内容,强调文艺复兴时期人文精神的核心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7. 布置作业:要求学生选择一幅文艺复兴时期的名画进行深入分析,并撰写赏析报告。
五、检测与作业1. 课堂检测:通过课堂小测验,检查学生对文艺复兴时期背景知识的掌握情况。
2. 作品赏析报告:学生需对所选名画进行深入分析,包括作品的主题、技法、形式等方面,并撰写不少于800字的赏析报告。
《文艺复兴美术》教学设计
![《文艺复兴美术》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7f180325f68a6529647d27284b73f242326c3140.png)
《文艺复兴美术》教学设计《《文艺复兴美术》教学设计》这是优秀的教学设计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文艺复兴美术》教材分析本课选自人教版《高中艺术欣赏.美术》第二十三讲《文艺复兴时期绘画》.本讲内容涵盖了文艺复兴时期诸多画家及作品,而这一时期又是西方美术史上一个非常重要的时期,拥有众多杰出的画家,一课时很难让学生有一个比较全面又很深刻的了解和认识.因此我把这一讲分成两课时进行.第一节着重介绍文艺复兴三杰及其作品,分析解读文艺复兴绘画的人文思想.第二节介绍文艺复兴时期其他画家,重点介绍文艺复兴时期绘画技术成就.因本课的教学重点是通过欣赏文艺复兴三杰的绘画作品解读其思想性,因此本课的课题为《微笑——文艺复兴三杰绘画》.而文艺复兴三杰的绘画作品也很多,本节课则以赏析达·芬奇作品为主,其次是拉斐尔和米开朗基罗的作品.学情分析高中学生对事物已有自己的点滴见解,对权威说法及权威理论开始有所怀疑甚至是反对与挑战.因此,教学中本着保护学生个性思维并积极引导的思想,给学生更多地参与,思考的机会和空间.设计理念美术鉴赏是运用感知,记忆,经验,知识对美术作品进行感受,体验,联想,比较,分析和判断,获得审美感受,并理解美术作品意蕴的活动.因此,本节课大量运用讲解,讨论,比较等教学方式,鼓励学生用语言描述,表演,造型等多种方式表达对艺术作品的感受与理解,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教学目标知识目标:让学生了解文艺复兴运动的概况,文艺复兴三杰的代表作品及其思想性.能力目标:提高学生感知,鉴赏文艺复兴绘画的能力.德育目标:培养健康的审美观和热爱生活的情感.教学重点赏析文艺复兴三杰的作品,并以达芬奇为主,进一步认识文艺复兴运动的中心思想.教学难点深入理解文艺复兴时期绘画的中心思想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道具(高脚杯,水果刀,钱袋儿,衬布)教学过程播放音乐创设情境放映以亲子画面为主题的幻灯片,背景音乐为《摇篮曲》准备上课.【设计意图】: 稳定学生情绪,创设课堂情境,为新课作好铺垫.师:同学们我们刚刚听到的是首表达母爱的歌曲,看到的是一些小动物们的亲子画面.那么母亲在我们心中应该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母与子间的亲子感觉又是怎样的呢生:(讨论,回答)(略)师:同学们说出了你们心中的母亲形象和亲子感觉,下面我们就来看看两张描写圣母子的绘画作品,看看是否符合我们的想象.(放映两幅中世纪《圣母子像》引导学生观察讨论.)师:大家好象都不太满意这两张画中的形象,接下来我们再来看另外一幅圣母子的画像.(放映拉斐尔的《椅中圣母》引导学生讨论比较对两幅画感受)师:在这幅画上,我们看到圣母露出了淡淡的微笑这,这是文艺复兴时期一位大师的绘画作品.【设计意图】:通过比较,让学生有一个初步认识,并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板书:微笑——文艺复兴绘画并在"文艺复兴"与"绘画"之间空两格)导入课题实施目标师:首先,我们先了解一下文艺复兴运动的概况,哪位同学给大家介绍一下中世纪的欧洲在宗教思想是一种什么状况.(板书:一,文艺复兴运动的概况)学生回答:(略)(结合学生回答小结并板书:时间:14世纪——16世纪)地点:以意大利为中心的欧洲背景:中世纪沉重的宗教束缚,文艺复兴是人类人文意识的觉醒【设计意图】:高中学生对文艺复兴运动会有点滴了解,让他们说既能巩固历史知识,又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师:轰轰烈烈的文艺复兴运动涌现出很多杰出的画家,大家都知道哪些画家(板书:二,代表画家及作品赏析)学生回答:(略)师:那好,今天我们就来欣赏一下文艺复兴三杰的绘画(把课题"文艺复兴"与"绘画"之间空两格上写上"三杰"补全课题成为《微笑——文艺复兴三杰绘画》)师:首先,我们先了解一下达.芬奇(板书:一,达·芬奇)师:请同学们说说达芬奇的生平.学生回答:(略)生答后老师予以补充讲解,简单介绍达芬奇(板书:一,达·芬奇(1452——1519):伟大的艺术大师,科学巨匠)师:提到达芬奇一定会想到(示意启发学生回答)那就是《蒙娜丽莎》(放映《蒙娜丽莎》并板书;1,代表作品:《蒙娜丽莎》启发学生分析讨论发言是否认为她美,此处一定会有很多同学答不美,对其如此著名不理解,甚至还会有人指出很多反对意见,针对学生具有共性的问题一一解答,指出此画是对对宗教束缚的反抗,对宗教歧视的挑战,然后通过面人物造型,色彩,构图等绘画因素分析画面)师:因此,我们认为她微笑的意义有两点;(1),画中主人公至今难以琢磨的微笑(2),是画家向宗教禁锢的挑战,是人类思想得以解放的微笑(讲解并板书(1),画中主人公至今难以琢磨的微笑(2),是画家向宗教禁锢的挑战,是人类思想得以解放的微笑)师:一定会有同学不以为然,画家的情感与画面主人公的表情有什么关系,下面我们大家做一个小游戏,请同学们拿出纸和笔画两张脸一张是笑脸,一张是哭脸,用简笔画的形式就可以.学生画笑脸,哭脸师:画时候感受一下我们的脸会怎样,画哭脸,画笑脸我们的表情和心情分别有什么变化.学生回答:(略)师:好我们都有了一些体会.现在我们再来尝试一下,我要求大家皱紧眉头画笑脸,笑容灿烂地去画哭脸.生:画画老师此时观察学生的表情.师:好大家已经画完了,可我看到很多同学没能按照老师的要求去做,通过这个小游戏,我们可以有一个初步的认识,那就是一幅画的情境是画家思想情感的表现.【设计意图】:通过画脸练习让同学们更直接的理解画家的情感与画面情境的相互关系,提高对绘画具有思想性的认识.师:说到情绪变化,我有一个设问,如果大家突然听到一个难以想象的突变发生,而且是灾难性的突变,对这个消息,我们会有什么样的心理变化和表情.请同学们表演并予以说明.生:表演并说明(略)师:很好,同学们是这样一些感觉,那么达·芬奇用画笔也演绎了这样一个突然的变故,我们来看看他是如何表现人们当时的表情的.(放映《最后的晚餐》并板书2,《最后的晚餐》)师:哪位同学能给大家讲一下这个画面中的故事呢学生回答:(略)(学生回答后老师及时鼓励并做相应的补充)师:现在我们来表演一下画家笔下人物的表情(请同学们表演,并分析表情的含义,假设自己是犹大会怎样表现,在画中找出犹大,分析画家是怎样描写犹大的)【设计意图】结合美学原理中"感情移入"学说的理论引导学生将自身转换成艺术品的一部分,经由直觉性的感官体验,建立与艺术家意象沟通的可能性,让学生最直接的认识理解作品.师:我们同学说出了自己的观点,那么其中很多观点和画家的初衷相吻合,也就是说穿越500年的时空,我们通过赏析这见作品与画家与大师做了一次对话,我们离大师更进了一步,祝贺大家!(放映其他画家的同题材作品,比较分析达·芬奇绘画的过人之处)老师总结《最后的晚餐》的艺术特点:深入传神的内心刻画巧妙的构图,科学的透视营造静穆,神圣的气氛(并板书,引导学生分析一字型构图与该壁画所在地的相互关系以及给人产生的联想.深刻领会其艺术性.结合两幅作品引导学生分析画家的风格特点并板书:2,风格特点:庄严,理性,严谨 )师:达·芬奇远去了.人们说:"大自然再也没有能力创造这样一位巨人了"表达了人们对达芬奇的崇拜.而另一位画家的墓志铭上则写到:"他活着,大自然怕他超过自己,他死了大自然害怕自己也会死去."表达了人们对这位画家由衷的喜爱,他就是英年早逝画圣母画得最美的拉斐尔.(板书:二,拉斐尔(1483——1520):用平民画圣母,而且是画圣母画得最美的画家,简介画家生平,放映《椅中圣母》引导学生讨论) 小结画中母亲的形象(板书:1,代表作品:(1),《椅中圣母》:充满世间的母爱,温馨,美好放映《西斯廷圣母》引导学生欣赏分析师:(小结学生的讨论)这幅画表现的是圣母奉神的旨意送圣婴耶稣降临人间的情节,拉斐尔以纯洁而朴素的世俗情感和母爱情结,在神秘的宗教气氛中融进生活气息,使虚幻的天国世界回落到真实的现实空间.板书: (2),《西斯廷圣母》:庄重,静穆,无奈,凄凉)师:现在我们来分析一下拉斐尔的风格特点(学生分析讨论,老师小结板书:2,风格特点:端庄,朴素,柔美)师:与柔美,随和的拉斐尔形成反差的是强劲,倔强的米开朗基罗(板书:三,米开朗基罗(1475——1564):一个崇尚雕塑美的倔强的艺术家放映《创世纪》并引导学生分析,并请男同学做健美动作展示双臂肌肉快与画中的女先知比较,进一步理解作品的雕塑感,体积感,初步体会画家风格.【设计意图】:通过表演让同学们更直接的理解画家的画面人物的强劲有力,提高对画家风格的认识.板书:1,代表作品:《创世纪》对旧势力的抗争,充满激情与力量放映《创造亚当》引导学生分析作品蕴涵的即将迸发的强大的力量)师:我们来分析一下画家的风格特点(引导讨论总结并板书:2:风格特点:强劲,有力,充满激情)三, 讨论总结强化目标师:我们欣赏了三位杰出画家的作品,画家风格不同,我们的审美观点也各不相同,大家说说你最喜欢哪位画家的哪件作品并说说理由.(提示学生可以通过表演辅助说明.)学生回答:(略)老师根据同学们的回答作相应的解释与讲解,并给同学们以鼓励【设计意图】由于每个人的感官能力,经验及喜恶性格都有差异,所以对作品的诠释将会带有个人的主观性,是很自然的事,应该给学生忠实地发表个人见解的空间师:大家说得非常好,无论他们的风格是理性的,柔美的还是强劲的,都在极力表现平凡人的情感.现在我们来分析文艺复兴时期绘画的中心思想.生讨论回答(略)师:(小结并板书):三,文艺复兴运动的中心思想:倡导以人为本的人文主义,尊重人的思想情感,赞美人的力量,崇尚科学反对虚伪的神学.四, 表演体验目标延伸师:一节课我们穿越时空,与大师们对话,感悟着大师笔下人物的情感变化.对这些大师及大师的作品一定有了新的感受,现在我们放松一下,我这里有一些道具,让我们来演绎和体会一下《蒙娜丽莎》那神秘谜人的微笑.(组织学生表演阐述自己对作品的理解)【设计意图】结合美学原理中"感情移入"学说的理论引导学生将自身转换成艺术品的一部分,经由直觉性的感官体验,建立与艺术家意象沟通的可能性,让学生最直接的认识理解作品.激发保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对美术鉴赏的热爱我们将继续欣赏文艺复兴时期的绘画,去领略感受文艺复兴时期的绘画在技术技巧上的其它成就.好了这节课到这里,下次课再见!(附相关图片)文艺复兴前圣母像椅中圣母——拉斐尔蒙娜丽莎——达芬奇最后的晚餐——达芬奇;文艺复兴前圣母像西斯廷圣母——拉斐尔创世纪——米开朗基罗创造亚当——米开朗基罗文《文艺复兴美术》教学设计这篇文章共12919字。
《第14课 人性的崛起——文艺复兴美术》作业设计方案-高中美术人教版2019必修美术鉴赏
![《第14课 人性的崛起——文艺复兴美术》作业设计方案-高中美术人教版2019必修美术鉴赏](https://img.taocdn.com/s3/m/f82ba498db38376baf1ffc4ffe4733687e21fcf1.png)
《人性的崛起——文艺复兴美术》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标1. 通过对文艺复兴美术的赏析,理解人性的觉醒和解放;2. 掌握文艺复兴美术的主要流派和代表人物;3. 培养观察、分析和评价美术作品的能力。
二、作业内容1. 赏析作业:学生需选择一幅文艺复兴时期的美术作品进行赏析,并完成以下任务:(1)描述作品的主要内容;(2)分析作品所反映的时代背景;(3)阐述作品对人性的启示和影响。
2. 小组讨论: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交流,分享各自对文艺复兴美术的看法和理解。
3. 准备分享:每个学生需准备一份口头报告,介绍小组讨论的主要观点和结论。
三、作业要求1. 作业完成时间:课后;2. 作业提交方式:提交电子版赏析报告和口头报告;3. 作业质量要求:赏析报告需客观、准确、全面地描述和分析作品,小组讨论需围绕主题展开,口头报告需清晰、流畅地表达观点;4. 每位学生需积极参与小组讨论和口头报告,确保每位同学都有发言和展示的机会。
四、作业评价1. 教师评价:根据学生提交的赏析报告和口头报告,对作业质量进行评分;2. 小组互评:小组内部互相评价,促进互相学习和提高;3. 个人反思:学生需对自己的作业完成情况进行分析和反思,总结优点和不足,以便进一步提高。
五、作业反馈1. 学生反馈:学生可就作业中遇到的问题和疑惑向教师提出,教师将给予解答和指导;2. 教师反馈:教师将根据学生作业完成情况和教师自身观察,对课堂教学进行反思和调整,以便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通过本次作业,学生将能够:1. 深入理解文艺复兴美术对人性的启示和影响;2. 掌握文艺复兴美术的主要流派和代表人物;3. 提高观察、分析和评价美术作品的能力;4. 增强团队协作和口头表达能力;5. 获得教师和同学的反馈,促进个人学习和成长。
作业设计方案(第二课时)一、作业目标:1. 通过作业,使学生对文艺复兴美术有更深入的理解和认识;2. 培养学生分析、评价文艺复兴美术作品的能力;3. 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增强对人性、人文主义的理解。
人性的崛起——文艺复兴美术 教学设计-高中美术人教版(2019)美术鉴赏
![人性的崛起——文艺复兴美术 教学设计-高中美术人教版(2019)美术鉴赏](https://img.taocdn.com/s3/m/8d587b8e80c758f5f61fb7360b4c2e3f572725a0.png)
教学设计课程基本信息学科美术年级高一学期秋季课题人性的崛起——文艺复兴美术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能够领会文艺复兴人类天性的解放,崇尚科学的正确观念2.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开阔艺术视野,增长见识,陶冶情操、提高艺术素养和审美感知能力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 通过对艺术巨匠们绘画作品的欣赏,了解外国古代绘画的总体风格和造型特点,掌握这一时期审美观念的变迁。
2 画家的人文主义精神、写实风格,科学的严谨和准确性。
教学难点:1. 绘画技法对绘画绘画风格、特征的影响2.学生对绘画的理论知识可能有一定的基础,有一定的艺术欣赏能力,但差异会很大。
教学过程文艺复兴创造了人类历史上灿烂的文化,造就了一大批时代英雄的同时也诞生了许多杰出的画家,今天,就让我们温故知新,学习第十四课人性的崛起——文艺复兴美术1 设置问题,共同探讨,回顾历史文艺复兴是以人文主义的兴起为特征的,哪为什么说人文主义是一场思想文化运动呢?是人权和神权的斗争()妥协()人文主义崇尚的是?人类天性的解放,崇尚科学的正确观念()加强神权的思想束缚,强化神权至上的观念()人文主义者热衷学习古希腊古罗马的文化遗产的理由是什么?是因为人文主义早在古希腊时期就已经出现,当时的智者学派就提出了“人是万物的尺度”,以人为本,强调人的价值,所以说文艺复兴,首先复的是人文主义的思想。
因此具有人文主义的艺术家热衷于学习古希腊、古罗马的文化遗产。
下面我们共同了解一下古希腊、古罗马、文艺复兴艺术作品到底存在什么样的联系。
2 请试着把以下雕塑分别归类到古希腊·古罗马·文艺复兴时期古希腊(公元前800年-公元前146年)古罗马(公元前509~公元前27年)文艺复兴 14世纪到16世纪存在联系逼真是他们最显著的特点,而继承和发展可以将他们联系起来。
很显然,人文主义者热衷于古典文化,却不是为了回到古代,而是展开创新,实现超越,下面就让我们看一下他们在绘画领域的成就!3 文艺复兴美术作品从早期到鼎盛时期的变化大家看到的这两幅画一幅是乔托《哀悼基督》,一幅是波提切利《维纳斯的诞生》,分别代表了文艺复兴早期和鼎盛时期的力作,从画面给到信息,我们可以明显感受到两幅作品的差别分别代表了文艺复兴早期和鼎盛时期的力作,请同学们从构图、人物、空间几个层面展开分析,从中找出发展的脉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情境导入
通过电子课件展示达・芬奇的代表作品《蒙娜丽莎》。
提出问题:这件作品的作者是谁?你知道这位画家是哪个时
一、古典的再生
问题情境
展示乔托的代表性作品《哀悼基督》(湿壁画)。
提出问题:这件作品描绘了什么内容?作品在构图、色彩、人物情绪等方面有什么特点?
归纳上述问题,并提出新的问题:请同学们参照中世纪一幅描绘基督的美术作品与乔托的这件作品进行比较,《哀悼基督》是如何突破中世纪传统,在哪些方面做出了示范?
归纳
乔托是文艺复兴绘画的先驱,他融汇了古典与哥特式的绘画语言,在构图、空间、光影与
情感表达等多个方面做出了突破性的贡献。
《哀悼基督》这件作品从人物的布局,光影的表现,特别是对人物情感的适度表现,赋予了画面动人的力量,乔托的表现方式为后来文艺复兴的艺术家提供了典范。
展示建筑领域的杰出代表布鲁内莱斯基的作品《佛罗伦萨大教堂穹顶》。
提出问题
布鲁内莱斯基的《佛罗伦萨大教堂穹顶》的设计与以往有什么不同?
《佛罗伦萨大教堂穹顶》的设计如何体现了向古典建筑致敬?
《大卫》、《创造亚当》以及拉斐尔的代表作《草地上的圣母》
提出问题:
1.文艺复兴盛期“三杰”是谁?他们的代表作品是什么?
2.“三杰”代表作品中表现的题材分别是什么?
3.“三杰”代表作品的表现手法有何异同?
4.“三杰”代表作品中表现的人物形象分别有什么样的特点?
5.“三杰”代表作品在人文主义特征表现上有何共同点?
结合学生的回答做出归纳。
总结“三杰”及其代表作品
的特点,并总结出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家并不排斥宗教题材,他们倾力融合了古典文化与基督教文化,在雕塑与绘画中注入了人性的力量。
文艺复兴时期对人的价值的肯定,在盛期文艺复兴美术中表现得尤为突出。
这个时代是一个产生“巨人”的时代,标志着文艺复兴的顶峰,并强调“三杰”作品的共性就是彰显人性光辉,文艺复兴美术具有人文主义特征,在雕塑与绘画中注入了人性的力量,因此,文艺复兴美术的成就具有划时代意义。
探究与发现
尝试从构图、空间、人物的动作、神情等几个层面鉴赏《最后的晚餐》。
引导各组讨论
从画面的构图、空间、人物的动作、神情、情感等方面入手
四、细节的胜利
问题情境:
以尼德兰画家扬·凡·艾克《阿尔诺芬尼夫妇像》为例,从构图、刻画细节入手进行详细讲解与分析,并对德国文艺复兴美术的杰出代表丢勒的作品进行讲解,引导学生理解欧洲北部文艺复兴美术的特点。
艺术家将理想化的设计与对自然谨细的描绘结合起来。
提出问题:
1.《阿尔诺芬尼夫妇像》在细节刻画上有什么特点?
2.《阿尔诺芬尼夫妇像》各个不同的细节各有怎样的象征意义?
3.《骑士、死神和魔鬼》画面是如何呈现细节的?
4.这两件作品是如何将理想化的设计与对自然谨细描绘相结合的,如何体现了美术作品中的人文主义特征?
帮助学生归纳梳理。
在精雕细琢的手抄本与哥特式晚期富丽华贵的画风影响下,欧洲北部的文艺复兴绘画尤为讲究细节表现。
绘画题材上更加关注对自然的描绘,更加关注对人的表现,以更加直接的方式表达出美术作品的人文主义特征。
探究与发现:
丢勒一生画了很多幅自画像,其中这幅最为著名,
引导各组讨论、归纳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