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广东省广州市高三语文“一模”作文阅卷情况分析

合集下载

2009高考广东卷作文题解及佳作点评

2009高考广东卷作文题解及佳作点评
个要素就是 “ 识 ”中的 “ ”。 常 常
题 , 自定文体 ,不少于80 。 0字
“ ”指 的是平 常 、普通 、普 及 ,不是精 英 、 常
尖 端 ,而是 平 常的 知识 ,普通 的 知识 ,普遍 被
【 读】 解

人 了解 的知识 ,普及 的知识 。 另一个要素就是 “ 识” 中的 “ ” 。 常 识 “ 识 ”中 的 “ ”强 调 的是 知 识 的普遍 性 、 常 常

关于对文题 的理解 和把握
关于 对 “ 常识 ” 的理解 和把 握 ,广 东省 高
考 语文作 文评 卷组 长 、华 南 师范 大学 文学 院院 长陈妙云教授是这样阐述的 :
1 . 、平 常 性 ,而 “ ” 可 以理 识
解 为 一种主 观 的认 知 ,强调 的是 人们对 这些 平 常 、普通知 识现 象 的认 识 。没 有进 入这一 认知
在沙漠 中生存 的常识 ,生活 在水 边的人 知道在
总 的评卷 原则是 :全 文是 否在 “ 识” 的 常 范围内 ,对 “ 常识”的看法是否真实深刻 。
【 ; 右,健作 】 ; ;
水上 生活 的基本 常 识 。 “ 常识 ”也是有 阶段 性 的 ,在 林则徐 以前 ,石灰 可 以销毁鸦片 还 没有
凡 是 已被大 众 普遍 了解 的知 识 ,已被 社会
的层面 ,就只有 “ ” ,没有 “ ”。 常 识
i O l童 。 整 煎 9 2 壁9 0
◎大 考 嘹望 ◎
3 .从特殊性来看
法鉴 定 ,文 中所 写的 经历可 以虚构 ,但对 “ 常
识”的看法必须真实 。
“ 常识 ”的 “ 常” 具有相 对性 。不 同的领 域 有不 同的常识 ,如在 文学领 域虚 构是 常识 , 懂文学 的人都 知道 ,其他人 未必 知道 ;在 中医 领 域 “ 闻 问切 ” 是 常 识 ,学 中 医 的 都懂 。 望 “ 常识 ”有地域 性 。如生 活在 沙漠 中的人知 道

2009年高三语文调研测试语言文字运用阅卷分析

2009年高三语文调研测试语言文字运用阅卷分析

2009年广州市高三语文调研测试语言文字运用阅卷分析语言表达与运用题阅卷分析一、试题分析第21题【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的信息筛选、语言概括能力,题目要求较为综合。

解题时,一定要结合题目的要求:中国环保方面所存在的三个问题,进行概括得出答案。

三则材料,实际上是从三个不同的侧面对中国的环保问题进行阐述的,学生首先要从三则材料中分别获得有效信息来回答。

第三则材料是一个表格,对学生的读图(表)能力,也进行了考查。

【得分情况】本题广州市平均分为1.46,难度为0.49。

【答案示例】中国机动车多,排放废气量大;机动车排放大量污染气体,严重破坏环境;环保投入不够;环保投入小;环保措施没有制度保障,环保投入小;我国的空气质量标准远低于国际标准;我国空气质量标准离国际标准有明显差距。

【存在问题】(1)审题不准。

答非所问,不是归纳出中国环保方面“存在的问题”。

如:对机动车进行管制,有利于空气质量的提升。

空气净化任务重,要加大环保投入。

奥运期间,北京的空气质量要以“减排”方式提高。

环保挑战还没有结束。

空气中二氧化硫含量过高,空气浑浊。

臭氧层破坏了。

中国的空气质量差。

除了汽车尾气,还有其他原因影响空气质量。

环保方法不正确。

环保工作起点低,未来工作繁重以上答案,均不是归纳中国环保方面存在的问题,而是回答了我们应该怎样进行环保工作,或是有关于我国环保工作的其他方面的具体表现。

学生不审题就下笔,往往会造成真接失分。

(2)表达不准确。

许多学生能针对“中国环保存在的问题”进行筛选概括,但在语言表达上却存在严重问题,导致失分。

如:环境质量标准与国际标准不接轨(“不接轨”,指什么,不明确)。

中国空气质量标准与世界卫生组织标准不相等,大多超过(高于)世界标准。

(“超过”、“高于”,表意不明)。

中国环保问题比国际水平严重(“问题”比“水平”严重,语法错误)。

空气质量标准与国际标准有较大偏差(偏差了什么,指代不明)。

中国汽车排气量很大(中国的汽车排气量的大小与环保有何关系)。

2009年广东高考语文阅卷情况汇报

2009年广东高考语文阅卷情况汇报

2009年广东高考语文阅卷情况汇报1推荐6月13日到20日为广东省高考作文阅卷时间。

今年高考语文阅卷具体情况汇报如下:今年广东语文考生64万多人,其中普通高考人数610161人,缺考人数9088人,参加语文阅卷的老师和工作人员高达1409人,考生人数比去年增加了大约五万人。

据华南师大文学院院长、本次高考语文试卷的负责人柯汉林教授介绍:考前他曾乐观预测今年语文成绩会不低于去年,因为他觉得语文试题的难度低于去年,但是结果考试成绩出来的结果,出乎他的预料,主观题118分,客观题32分,据最后通报的成绩,今年主观题的分数比去年低了将近4分,具体分数如下:2009年67.29分,2008年71.27分,2007年71.16分,今年比去年下降了3.98分。

下面具体分析语文试卷各大题的得分情况:第9题:文言断句与翻译满分:10分 2009年平均得分:4.91分 2008年平均得分:6.59分,下降1.86分;第10-11题:诗歌鉴赏和默写满分:13分 2009年平均得分:6.65分 2008年平均得分:7.78分,下降1.31分;第14-15分现代文必考满分:8分 2009年平均得分5.05分 2008年平均得分:4.59分,上升0.46分;第16-18题:文学类选考满分:15分 2009年平均得分5.69分 2008年平均得分:6.60分,下降0.91分;第19-21题:实用类选考满分:15分 2009年平均得分5.78分 2008年平均得分:6.11分,下降0.33分;第22题:图文转换满分6分: 2009年平均得分1.73分 2008年平均得分:2.23分,下降0.50分;第23题:写感谢词满分6分:2009年平均得分3.79分 2008年平均得分:3.43分,上升0.46分;说明:1、选考题:文学类满分人数1人,去年2人;实用类满分5人,去年2人;2、第22题13万9千多人1分,第23题满分3万8千多人,2万4千多人0分;第24题:作文满分60分:2009年平均得分39.42分 2008年平均得分:40.37分,下降0.95分;说明:满分人次16人,去年17人次,前年26人次;零分者1094人,一类卷48-60分的学生只占总人数的5.76%,大约不到3万6千份,所以好作文很少。

2009年“一模”现代文阅读(选考)阅卷情况分析

2009年“一模”现代文阅读(选考)阅卷情况分析

2009年广州市“一模”现代文阅读(选考)阅卷情况分析二、“文学类文本阅读”阅卷情况分析(一)文本解读《远与近》是一篇具有丰富美学内涵的哲理小说。

作者托马斯·沃尔夫,在美国文学史上有“小说奇才”之称,《远与近》是他的优秀作品之一。

小说创作于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到八十年代被译介到中国;其风格清新隽永、浪漫而忧伤。

小说很短,环境与人物也很简单——一列火车、小镇上的小屋,以及火车司机和住在小屋里的母女俩。

他们之间的故事就更为简单了:“二十多年来,每天,当列车驶近小屋时,司机总要拉响汽笛。

每天,一个妇人一听到鸣笛,便从小屋的后门出来向他挥手致意。

”但是,就是这个动作,在火车司机的生活里却产生了非同寻常的意义。

在他看来,那是一种“美丽、不朽、万劫不变和始终如一的象征”。

于是,他做.了一个重要的决定:“一旦他退休了,他一定要去找她们。

”当然,他终于找到了住在那个简陋小屋的母女俩,说明了“他是谁和他的来意”。

然而,他却感到了很大的“失望和懊丧”——“那两个女人却带着迷茫的敌意和阴险、畏怯、抑郁、迟钝的目光瞪着他。

”他便很快意识到曾经的“神话”与闪光的“远景”,将一去不复返了。

小说的题目“远与近”,具有象征意义,暗示着小说的主题。

“远”指火车司机在火车上远看小屋,看母女俩人,远看的这一切象征着幸福与美好,寓意了理想和追求,令人憧憬而渴望去寻找;“近”则是司机走到小镇,走进小屋,走到母女面前,近对的一切是丑陋的,寓意着现实,令人失望。

小说揭示了理想与现实的距离是永远不可超越的主题,诠释了距离产生美这样一个美学命题。

当然,作者托马斯·沃尔夫并没有在小说明确定义“远与近”的内涵,他留给读者的空间很大。

读者既可以联想到距离产生美,也可以联想到人与人之间的远近虚实,乃至远中有近,近中有远,虚实互涵等诸多意味。

(二)考题分析第16题[手法分析]【题目】小说第一自然段的描写有什么作用?(4分)【参考答案】①交代故事发生的地点(人物活动的环境);②渲染一种美的氛围,为下文写司机充满希望的心情作铺垫(或“为写小屋留在司机脑海里美好而持久的印象作铺垫”)。

2009年广一模评卷分析及后段要求

2009年广一模评卷分析及后段要求

2009年广一模评卷分析及后段要求(顺德区教研室汇总)一、全面备考,有所侧重1、不要忽略信息匹配题的技能训练。

例如:1) 可用5分钟的课堂时间引导学生用关键词法、排除法等分析广一模拟试题,如,第56题,关键词是“September 1, for him and his wife”,主要干扰项是F。

2) 再用5分钟让学生体验2008年广东高考题。

3) 最后用10分钟限时训练1-2篇(普通生一篇、尖子生两篇,8分钟练、2分钟评)。

4) 以后散练于套题之中,如无特殊情况,不做讲解。

2、从全区来看,后阶段侧重突破第二大题:完形填空、语法填空。

要求从语篇引出某个专项,进行典型性句子填空体验,然后回到几个语篇训练中巩固、提高。

分解与综合相结合,走“整-分-合”的套路。

如第32题,引出从句引导词的问题,编练状语从句、定语从句和名词性从句引导词填空,本次聚焦名词性从句,尤其是what的连词用法。

二、写作题的分解聚焦同样要求分解与综合相结合,走“整-分-合”的套路。

由学生习作引出,进行4类分解,反复循环聚焦,回到篇章复习题练习上面去。

分解练习忌庞杂,当典型、简要,以篇章训练为重。

1、句子成分专练。

2、时态、语态专练。

3、非谓语动词专练。

4、句型、搭配专练。

三、资料使用问题1、备料充足,尖子有的做,一般学生做不完。

缺料是教师失职的表现。

2、精选、重组、分层,有针对性和层次性布置作业,有选择性讲练。

3、精练与泛练相结合。

泛练以读题、思考为主,不讲解,求大容量。

四、注意引导学生作好完成一套试题的时间分配。

把握轻重、快慢,不至于因时间不够而把读写任务题该得到的分数丢失了。

此次广一模,有的学生明显因为时间把握问题而失分。

五、注意学生的心理辅导考前不紧张,是不正常的,只是不要过度紧张。

心理上适度紧张,才能够进入最佳竞技状态。

保持旺盛的精力和清醒的头脑是英语高考正常发挥的重要因素。

考前应在学习上适度收网,重温解题技巧、激活知识、再度把握完成一套题的时间分配、精力使用和顺序安排,把握全局。

高三语文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广东卷)试题分析(语言基础与运用部分)

高三语文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广东卷)试题分析(语言基础与运用部分)

200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广东卷)语文试题分析(语言基础与运用部分)=2009年是广东省语文学科高考自行命题的第六年,也是新课标背景下广东新高考方案实施的第三年。

今年广东高考语文试题在能力考查、素质考查等方面的设计上,都较好地体现了新课程的基本理念,反映了命题者通过高考命题的实施来更好地深化高中语文的新课程改革,有效促进教学和考试的良性发展这一指导思想,以及锐意改革、不断探索的精神。

2009年语文试题全卷6大题,24小题,选择题32分,非选择题118分,满分150分。

试卷的板块结构、题型设计、考点安排、能力考查及表述风格等基本与07、08年保持一致,个别题目的分值、取材方向、评分标准作了调整。

与去年相比,今年的选择题与非选择题的分值比例没有改变,选择题仍然约占全卷分值的21%,非选择题约占全卷分值的79%,与《考试说明》题型比例中规定的选择题约占20%,非选择题约占80%大体一致。

各大板块的分值也没有改变,仍然是语言基础知识4小题12分,古诗文阅读7小题35分,现代文阅读必考4小题16分,现代文阅读选考3小题15分,语言表达2小题12分,作文1小题60分。

文学类文本阅读的小题赋分为4、6、5分,实用类文本阅读三道题仍保留为4、5、6分。

今年高考语文(广东卷)试题的取材方向与去年不同,文学类文本考查的散文,实用类文本则选择了人物传记。

如果说08年用小说配科普文,追求的是文体特征的迥异,那么,09年以写人散文配人物传记,追求的则是差异中的相近。

但是,求异也好,求同也罢,无论选择什么文体作为阅读考查材料,都向中学传达了扩大阅读视野、提高阅读能力的要求。

体现了命题者对语文新课程和《考试大纲》的研究,以及对同类文本阅读的基本规律和整体阅读能力考查的命题导向。

09年的选考阅读考查了“写作意图探究”,及时体现了《考试大纲》的新增考点。

今年的作文题有意识避开《考试说明》中列举的标题作文、话题作文、新材料作文三种题型,给出了跟这三种题型“似是而非”的命题形式,表现出命题者大胆探索、锐意创新的精神。

2009年“一模”古诗文阅卷情况分析

2009年“一模”古诗文阅卷情况分析

2009年广州市“一模”古诗文阅卷情况分析一、古诗文题情况分析(一)难度分析。

从题目难度来看,古诗文题在全卷中比较适中,全题总分35分,平均得分21.53,难度下面分别对文言文阅读、古诗鉴赏和名篇名句的情况进行分析。

(二)文言文阅读分析。

本次“一模”的文言文阅读材料属于游记散文,出自清代光绪年间王锡祺编辑的《小方壶斋舆地丛钞》,该书卷帙浩繁,内容充实,包括地理总论、中国各省和边区形势、抚绥武功、旅行纪程、山水游记、各地风土人情、少数民族风俗,以及当时世界其他各国的山川地理形势与各大洋情况。

文章作者沈德潜(1673-1769),字确士,号归愚,长洲(今江苏吴县)人。

乾隆四年进士,曾任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

为叶燮门人。

论诗主格调,拘于“温柔敦厚”的“诗教”。

其诗多歌功颂德之作,少数篇章也反映民间疾苦。

所作山水小品,匠心独具,不乏佳制。

文章篇幅适中,共641字。

难认难解字词约6个;实词、虚词的考查点皆为常见常用词语,侧重于对基础知识的把握。

信息筛选、内容归纳落点较细,得分状况比较理想。

文言部分从整体看来,状况较好,显示前期训练还是比较扎实的。

其中,虚词部分得分稍低,断句与翻译得分较低,但在全卷中不算太低。

断句与文句翻译两道主观题中,文句翻译的得分应略高于断句;断句题得分状况呈两极分化趋势,高分较高(4分),低分极低(0分)。

1.断句参考答案和评分标准、评分补充细则如下:(1)然天下之境//涉而即得/得而辄尽者/始焉欣欣/继焉索索/欲求余味//而了不可得/而得之甚艰/且得半而止者/转使人有无穷之思也/呜呼/岂独寻山也哉[4分。

每错、漏2个断句处扣1分,扣完为止。

若断为“然天下之境涉而即得”“欲求余味而了不可得”亦可。

]能得满分的不多,大部分能得2分,得0分的不少。

主要表现为:①学生对文句本身的理解不到位,没有看懂,就下笔断句,有些错误,甚至有些无厘头。

例如:“始焉欣欣/继焉索索”这个地方断为:“始焉/欣欣继焉/索索”或者“始焉欣/欣继焉索/索”;而“欲求余味/而了不可得/而得之甚艰”又断作“欲求余味而了,不可得而得之/甚艰”。

广东省广州市高三语文“一模”作文阅卷情况分析

广东省广州市高三语文“一模”作文阅卷情况分析

2009年广州市“一模”作文阅卷情况分析执笔:王汉文审阅:万宇平一、试题分析这是一道标题式的命题作文,既不同于传统的只给个标题的命题形式,又不同于近年流行的材料加标题的命题形式,它选取宋代唐庚《文录》中保存下来的仅有两句的唐人轶诗“山僧不解数甲子,一叶落知天下秋”的后一句,别具匠心地加个问号,形成一道命题。

不仅要求考生理解这句流传广泛、已被公认的哲理名言,而且要求考生运用创造性思维对之重新审视。

1.题意理解“一叶落而知天下秋”亦作“一叶知秋”,最早出自《淮南子•说山训》:“以小明大,见一叶落而知岁之将暮;睹瓶中之冰,而知天下之寒。

”原意是:“看见一片落叶,就知道秋天将要来了。

”比喻从事物的某些细微迹象,可预料到事物的发展趋势或变化。

《现代汉语词典》《汉语规范词典》与《成语词典》分别作如下解释:“发现一点预兆,就料到事物发展的趋势”;“从细微的变化中可以洞察到事物发展的趋势”;“从个别细微的现象,测知事物发展趋向与结果。

”“一叶落”比喻个别的、细微的变化,或个别的、细微的现象,或个别的、细微的事情;“知”理解为预测、预知、推知;“天下秋”比喻带有普遍性、本质性的趋向或结果;“?”可以理解为设问也可以理解为反问。

2.题意项评分标准以下角度视为切合题意:⑴以“一叶落知天下秋”作观点,即可以从个别的、细微的变化或个别的、细微的现象或个别的、细微的事情中预测、预知事物发展趋向或结果;⑵以“一叶落未必..知天下秋”作观点,如果那“叶”不具有“秋”的特征(事物的“代表性”),就不一定可以从这细微的现象或个别的事情中预测、预知事物发展趋向或结果;⑶以“一叶落是否知天下秋要视具体情况而定”为观点,作辩证分析,能自圆其说即可。

以上角度有交叉重叠,阅卷时应全面考虑,根据实际增补观点。

无论选什么角度,写什么文体,都要考生论述自己的观点,或叙说自己的故事,或抒发自己的情感。

切合题意的立意举例:⑴见微知著;⑵以小见大;⑶窥一斑而知全豹;⑷不能以偏概全;⑸不能以个别代替一般;⑹不能只看现象不看本质。

09年广东高考作文点评

09年广东高考作文点评

2009年广东高考语文作文题如下: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我们生活在常识中,常识与我们同行。

有时,常识虽易知而难行,有时,常识须推陈\而出新……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生活中与‚常识‛有关的经历或你对‚常识‛的看法,自拟标题,自定文体,不少于800字。

今年广东高考作文自广东独立命题以来首次采用了材料作文的命题形式,但实际上是话题作文的翻版,可以说又一次与呼声一直很高的所谓新材料作文失之交臂。

但正如柯汉琳教授所说,今年广东的高考语文作文题内涵丰富,外延宽广,有利于考查考生平常的生活积累和体验,以及对社会、人生的观察与思考。

‚常识‛指的是绝大多数人都知道和(或)掌握的知识,即普通知识,而这个范围是很广的,比如:人是要吃饭的,人总是要死的,作为学生要好好学习,农民要种好庄稼,救死扶伤是医生的天职,诚实经营是企业的本分,还有象一年有春、夏、秋、冬四季轮转,植物生长需要阳光,红灯停、绿灯行,雨天要打伞,1+1=2等,这些‚普通知识‛是‚知识‛的初级形态,它来自社会实践,亦即‚经验知识‛。

作文审题要抓住‚常识‛普通性一面,写出对‚普通知识‛看法即可。

思考层次可由小到大,常识与生活,与人生,与社会的发展都有很大关系。

但在审题中,要特别注意挖掘、分析、思考材料中的信息。

从材料来看,材料中给出来两个有倾向性的观点:常识虽易知而难行,常识须推陈而出新,由此我们可以确定两个基本信息:一是常识虽然平常,人所尽知,但有时知道了不一定能做到,如有人不按常识做事,这就是‚难行‛的表现之一;二是,有时某些常识随着科学文化的发展而显出其不合理性,我们就要打破常识,与时俱进,改革创新。

其中,考生只要选择其中一个角度来写即可,但也可另外选择新的角度作文,甚至反向立意,象今年广州一模作文‚一叶落而知秋?‛就是对常识的反向思考。

从命题立意上看,本题眼界开阔,我们社会生活中有许多常识,而且社会中的许多人或常常忽视甚至无视常识对生活、人生的作用,甚至囿于生活常识,不敢创新,若能如此思维,文章就会更有深度和广度。

2018-从09年广东高考阅卷情况反思高中作文教学的方向 (精选)-范文word版 (3页)

2018-从09年广东高考阅卷情况反思高中作文教学的方向 (精选)-范文word版 (3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从09年广东高考阅卷情况反思高中作文教学的方向(精选)从09年广东高考阅卷情况反思高中作文教学的方向(6)作文情况比较复杂:今年的作文题有更为明确的立意引导语,较往年呈现出审题难度降低,限制性减少,开放度增强等特点,写作的领域更为宽广,学生个性发挥的空间更为广阔,事实求是的讲,如果排除阅卷操作层面的人为因素的影响,学生的作文水平普遍比较好,好作文水平较往年高。

但也暴露除了许多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①理解能力低下,审题立意偏颇。

按照阅卷组陈妙云老师的解读“常识”应该包含以下几层含义:第一是规范的词典解释——普通的知识,源于公民的生活体验与社会共识。

从外延看,凡是已被大众普遍理解认可的知识,或已被社会共同认可的常情、常理、部分考生根本没有弄明白常识的含义,把某些人的个人观点当成常识,如“中国找不到石油”;或者将常识泛化,如说“爱”、“宽容”等是一种常识,而没有具体到“尊老爱幼”、“宽容别人的不同缺点或见解”等是为人处事的基本常识。

还有些学生把反“常识”当成常识写,如一位考生写一位病人到医院看病,医生一再对他敲桌子,他非常纳闷,也没有任何反应。

结果,医生对他非常冷淡,看病也非常不顺利,回去问朋友,朋友批评他,说连这种基本常识都不懂,那是医生暗示他送红包。

还有人把为官贪腐看做常识,更有学生说水有三态,人也有三态,接下来就大谈什么是人的三态,既不是科学知识的介绍,又不是社会问题的形象表述,完全是生拉硬扯的胡说八道。

还有学生骂出题人没有常识,怎么让学生谈常识;有学生对常识作这样的解释,说“常识”就是一个姓常的妈妈和姓“识”的爸爸生出的孩子,全文没有明确的主题。

②缺乏针对性,内容空洞感情虚假。

对常识的理解过于泛化,不能涉及到某一具体的方面去写,只泛泛地写常识对人们日常生活的作用,导致内容空洞,认识浅薄;有些同学虽然也能关注时代,结合社会现实立意,但也还只是停留在对一些社会问题的列举层面,很少能够进行有深度的分析,也不能提出建设性的解决方法。

2009年“一模”语言表达与运用阅卷情况分析

2009年“一模”语言表达与运用阅卷情况分析

2009年广州市“一模”语言表达与运用阅卷情况分析一、题目分析第22题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运用的“简明、得体”。

要合理地完成题目,必须先明确题目的五点要求:(1)以光明中学毕业生的身份表述;(2)推介光明中学(3)推介的对象是邻居的小孩;(4)鼓励孩子报考光明中学;(5)字数不超过50字。

本题综合考查了学生语言表达的多方面能力。

首先是得体能力。

“以光明中学毕业生的身份表述”即要求表述的内容要符合说话人的身份特征;“推介光明中学”“鼓励孩子报考光明中学”是说话表达的“目的”,要求内容要符合这个目的;其中“推介”,有“推荐”与“介绍”之意,应运用说明性的语言进行表述,即把描写性文字转换为介绍性的文字。

其次是简明的能力。

把一段200多字的文字转换为不超过50字的文字,本身就有表达简洁、明确的能力要求。

第三是压缩概括的能力。

从篇幅字数以及语体特点角度看,本题须考生从具体描述的内容中提炼出五个信息要点来:历史悠久,设施齐全,师资好,教学水平高,环境优美,在有限的字数范围内,准确地表达出来。

本题选择了一个生活情景进行设题,综合地考查了学生语言运用“简明、得体”的能力,具有很强的实践意义。

同时,题目的设置是结合一个特定的生活场境,这与新课程标准中考查学生“在各种生活场合中,合理准确地运用祖国文字的能力”的表述相吻合,符合新课程标准的要求。

学生表达时,只要做到“符合说话人的身份,注意说话的对象,结合说话的目的,以简明的语言,进行清晰的表达”,就可以很好地获得分数。

第23题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运用的“鲜明、生动”。

本题的命题思路是提供一幅雕塑照片,要求学生紧扣该照片中雕塑的寓意展开联想,写一段鲜明生动的文字,表达出自己的期盼。

要合理完成题目,考生须把握以下内容。

(1)雕塑的寓意。

雕塑的特征——一支手枪,枪管被打了一个结,失去了武器的功能,由此可得出“不要武器”的表层寓言;再联系题干“联合国总部门前”这一信息点,可进而得出“要和平,不要战争”的寓意。

2009年广东省高三语文高考作文评分标准及样卷、评点.doc

2009年广东省高三语文高考作文评分标准及样卷、评点.doc

2009年广东省高考作文评分标准及样卷一、对题干的理解与把握1.紧抓题干中的关键词——常识正确理解与把握“常识”一词,是写作的关键。

评分时必须判断作文是否是在“常识”的范围内写作。

是,则合符题目要求;否,则不合符题目要求。

常识:指的是普通知识。

(《现代汉语词典》)来自公民的生活体验与社会共识。

(《简明辞典》)根据词典对“常识”一词的解释,我们对“常识”一词的把握要做到以下几点。

(1)把握“常识”一词的外延。

凡是已经被大众普通了解的知识,已经被社会共识了的常理、常情、常规、常言,均可归入“常识”范围。

如:晚霞西落,旭日东升——自然界的常理;尊老爱幼——伦理上的常理;上公交车,应该先下后上——社会生活中的常理;……(2)把握“常识”的内涵。

从“常识”一词的内涵来判断,必须同时具有两个基本要素:第一,“常”,指的是平常、普通、普及,不是尖端的,精英,少数人掌握的东西;第二,“识”,指主观的认知,强调人对平常、普通的现象的认识。

那些没有被人认知的平常、普通、普及的东西,只具有“常”,而不具有“识”。

如:“尊老爱幼”,这是一个常识。

因为它有“常”的要素——几千年被人们所共识的,大家都认为是好的,是对的,是应该每一个人去做的;同时,它又能有“识”的要素——它表现了人们对老、幼的认知和态度。

如:“爱是一种常识”,这是一个判断不准确的“常识”。

爱只是一种行为、表象,不包含人们对爱的判断和认知。

如转化成“爱幼”,则在“常识”,我们都应该去爱幼,这就是一种社会共识。

如:“林则徐烧鸦片”,林则徐先是用火来烧鸦片,后来才用石灰。

成功地用石灰销鸦片,才让这一方法成为了一种常识(鸦片战争后,用石灰来硝鸦片才成为常识,在当时,还不是常识,没有“常”这一要素)。

所以,不能表述为“林则徐运用了石灰可以销鸦片这一常识……”。

(3)把握“常识”的特殊性。

常识具有相对性,可能存在某个领域中,有一定的特殊性。

如:文学常识——文学是可以虚构的……;中医常识——望、闻、问、切(我们不懂,但却是中医领域中的常识);沙漠生存的常识、水上生存的常识——具有强烈的地域性特征;《三字经》是古代的一种常识,现在许多人都不懂——具有时代性的特征。

高中语文:阅卷专家点评2009全国高考作文广东卷各等次考生作文 新人教版

高中语文:阅卷专家点评2009全国高考作文广东卷各等次考生作文 新人教版

阅卷专家点评2009全国高考作文某某卷各等次考生作文2009年全国高考某某卷高考真题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60分)我们生活在常识中,常识与我们同行。

有时,常识虽易知而难行,有时,常识须推陈而出新……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生活中与“常识”有关的经历或你对“常识”的看法,自拟标题,自定文体,不少于800字。

考题解读一、关于作文题的考查意图如果能够准确把握命题的意图,无疑就会像射箭一样准确命中靶心,从而写出切合题意的考场佳作。

那么,如何准确理解今年作文题的考查意图呢?题目提供的文字导引至少有三个层面的意思:第一句话的意思是我们的生活离不开“常识”,其中即包含了一种意思——不要不注意常识地生活。

第二句至少有两个意思,一是常识虽然平常,人所尽知,但有时知道了不一定能做到,如有人不按常识做事,这就是“难行”的表现之一;二是有时某些常识随着科学文化的发展而显出其不合理性,我们就要打破常识,与时俱进,改革创新。

值得注意的是,这一句末尾还有省略号,意味着还有其他可能。

二、关于“常识”的理解与把握高考作文评卷特别关注文章是否在“常识”的X围内写作,主要看是全文在“常识”的X围内,还是文章的大部分篇幅或小部分篇幅在“常识”的X围内,是否在“常识”的X围内写作成为评判作文是否切题和得分高低的关键!1.从外延来看,凡是已被大众普遍了解的知识,已被社会共识的常理、常情、常规、常言,都可以将之视为常识。

如旭日东升、晚霞日落属一种自然常识,尊老爱幼是一种伦理的常识,道德的常识。

2.从内涵来看,“常识”必须同时具备两个基本的要素:一个要素就是“常识”中的“常”。

“常”指的是平常、普通、普及,不是精英、尖端,而是平常的知识,普通的知识,普遍被人了解的知识,很普及的知识。

另一个要素就是“常识”中的“识”。

“常识”中的“常”强调的是知识的普遍性、普通性、普及性、平常性。

而“识”可以理解为一种主观的认知,强调的是人们对这些平常、普通知识现象的认识。

2009年广东省高考语文卷分析(年报)

2009年广东省高考语文卷分析(年报)

此稿扫描自《广东高考年报》(2009),有错误可与原书核对。

——曹殿成 2010年4月2日星期五2009年广东省高考语文卷分析——高考年报(一))试卷分析1.稳定是2009年高考语文广东卷的最大特色稳定是2009年高考语文广东卷的最大特色,试卷结构、分值和考点都与2008年高考语文广东卷保持一致。

2009年的考生对今年的试卷都不会有陌生感。

(1)稳定符合考生的心理需要。

稳定中有变化是高考试卷最好的发展模式。

2010年广东高考方案将作改革,取消x科的考试,实行小综合考试。

但这样的改革对语文科来说,应该是影响不大的。

事实上,2009年的高考语文广东卷是符合考生的心理预期的。

(2)稳定有利于新课标的落实:尽管2010年广东实施新的高考方案,但是对语文来说,关键的任务还是推进新课标的落实;广东从2004午就开始新课标实验,到2007年第一届毕业生高考,新课标高考已经有二届,试卷稳定有利于在教学中落实新课标的精神,推进新课标的实验,指导老师和考中不需要把太多的精力放在适应考试的变化上,而把主要的精力放在教学上。

2.2009年高考语文广东卷的四个亮点虽然稳定是整份试卷的最大特色,但是对高考命题的探索还是在进行,2009年高考语文广东卷主要有以下四个亮点:(1)成语题的探索更加成熟。

2008年广东卷命出了一道把四个成语放在同一个语段中考查的题型,改变了过去通过四个句子考查四个成浯的形式:2009年的成语题,坚持2008年把四个成语放到一个语段去考查的做法,考查的四个成语都是常用成语,复习备考的时候会经常碰到,语段语义清楚,没有歧义,值得肯定。

这样来考查,语境更加清晰,更有利于考生作出正确判断。

这道题成为该类题型的全国范例。

(2)首次考查传记文体。

传记在新课标的教材中占据了非常重要的位置,是新课标实验中语文课要重点学习的—类文体:传记,传递的是人文精神。

近三年的考生在备考时对传记这种文体给予了重视,其他新课标实验的省份都在高考中考查过传记这种文体,广东2009年是首次在高考中考查传记。

平易而末近人和蔼尚待可亲——200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试卷(广东卷)评析

平易而末近人和蔼尚待可亲——200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试卷(广东卷)评析

高中 2 0 0 9年第 7・ 8期

中的专家学者虽学 富五车却温文尔雅 、谦恭礼让 的形 象有较大差异。考生在教材 “ 传记 ”的阅读 中 ,读到 的 “ 布衣总统”孙中山、著名科 学家华罗庚 、民族英 雄 文天祥 、现代科学 巨匠爱因斯坦等 ,莫不是人类文 明进步 的精神典 范;在现实生活中,考生耳闻 目睹的 “ 专家学 者”也都 已十分 “ 现代 化”了 ,去年 9月媒 体热炒的 “ O位教授竞争一个处长职位”就是明证 。 4
文言文考查选 取的文本材料依然是历史传记 , 此
试 卷

类阅读 ,高三师生早 已 “ 了然于胸” 。
现代 文阅读文本与 2 0 年 的阅读 文本 比较 ,亦 08 显得 “ 通俗易懂 ” 。今年 的社科文 阅读文本虽然选 择 爱因斯坦 的作 品,但却 没有一般外文翻译作品的晦涩
有新奇之感又有难解之惑 。这种难得一见的 “ 高贵” , 给考生阅读理解带来较大 的心理冲击 。文本中 ,黄侃
因此 ,考生对黄侃这样狷介狂放、个性鲜明的学者既 选的 “Leabharlann 历史老路”上去 了。从全卷整体结构上


第二 ,命题选 材 “ 通俗易懂” 。今年的语文试卷 , 不论是语文基础知识 、语言运用材料 ,还是阅读文本 的选取 , 给人 以平易通俗之感 , 都 令考生甚至不少语文 教师 , 到试题不仅平实甚 至有些 “ 都感 简单” 。例如 :
细察今 年高考语文广东卷 ,主要有 以下几个方面 的特色 :
调” 。就可能导致考生成绩 的不正常状态发生。 从 已有 的各种现象分析 ,命 题人 与应试者 的 “ 隔 膜 ”形成 了二者之间的一层 “ 障壁 ” 厚 ,这种 “ 阻隔” 容易造成高考语文成绩的不可预测 。 据此 ,我们试着从 高考语文命题和高三语文复习

200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广东卷)语文试题分析(语言基础与运用部分)

200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广东卷)语文试题分析(语言基础与运用部分)

200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广东卷)语文试题分析(语言基础与运用部分)2009年是广东省语文学科高考自行命题的第六年,也是新课标背景下广东新高考方案实施的第三年。

今年广东高考语文试题在能力考查、素质考查等方面的设计上,都较好地体现了新课程的基本理念,反映了命题者通过高考命题的实施来更好地深化高中语文的新课程改革,有效促进教学和考试的良性发展这一指导思想,以及锐意改革、不断探索的精神。

2009年语文试题全卷6大题,24小题,选择题32分,非选择题118分,满分150分。

试卷的板块结构、题型设计、考点安排、能力考查及表述风格等基本与07、08年保持一致,个别题目的分值、取材方向、评分标准作了调整。

与去年相比,今年的选择题与非选择题的分值比例没有改变,选择题仍然约占全卷分值的21%,非选择题约占全卷分值的79%,与《考试说明》题型比例中规定的选择题约占20%,非选择题约占80%大体一致。

各大板块的分值也没有改变,仍然是语言基础知识4小题12分,古诗文阅读7小题35分,现代文阅读必考4小题16分,现代文阅读选考3小题15分,语言表达2小题12分,作文1小题60分。

文学类文本阅读的小题赋分为4、6、5分,实用类文本阅读三道题仍保留为4、5、6分。

今年高考语文(广东卷)试题的取材方向与去年不同,文学类文本考查的散文,实用类文本则选择了人物传记。

如果说08年用小说配科普文,追求的是文体特征的迥异,那么,09年以写人散文配人物传记,追求的则是差异中的相近。

但是,求异也好,求同也罢,无论选择什么文体作为阅读考查材料,都向中学传达了扩大阅读视野、提高阅读能力的要求。

体现了命题者对语文新课程和《考试大纲》的研究,以及对同类文本阅读的基本规律和整体阅读能力考查的命题导向。

09年的选考阅读考查了“写作意图探究”,及时体现了《考试大纲》的新增考点。

今年的作文题有意识避开《考试说明》中列举的标题作文、话题作文、新材料作文三种题型,给出了跟这三种题型“似是而非”的命题形式,表现出命题者大胆探索、锐意创新的精神。

2009年高三语文调研测试现代文(必考)阅卷分析

2009年高三语文调研测试现代文(必考)阅卷分析

2009年广州市高三语文调研测试现代文(必考)阅卷分析必考论述类文本阅读一一、得分情况全题平均得分5.73,其中14题平均得分3.44,15题平均得分0.12,16题平均得分2.17。

从得分分布来看,14题、16题比较正常,15题不仅得分异常的低,而且直属类学校低于全市平均分,从化则高出一倍多。

这三题难度系数分别为:0.69、0.04、0.54。

二、参考答案,赋分说明14题侧重考查筛选信息能力,15题侧重考查对文本内容的分析能力,16题考查对文本内容的概括能力。

14题答案CE,5分。

两项都选对给5分;多选、错选的不给分;只选一项且正确的给2分。

15题答案BCD,3分。

全部答对得满分,错答、漏答均不得分。

16题答案:第二个指控,通俗艺术作品经受不了时间的检验。

批驳的理由:①现在说通俗艺术不能作为审美对象流传下去还为时过早;②通俗艺术如果能有像高级艺术经典那样具有社会文化和制度上的保证,同样有可能持久地流传。

4分。

第二个指控1分,第一个批驳理由1分,第二个批驳理由2分。

三、不同分值的答案示例。

4分示例:通俗艺术作品经受不了时间的考验。

理由:①现在得出结论说这个世纪通俗艺术经典将不会作为审美对象存活下去还为时过早。

②高级艺术经典持久愉悦性有社会文化和制度的原因,而通俗艺术不能得到像高级艺术经典同样的保证。

3分示例:第二个指控是,通俗艺术作品经受不了时间的检验。

理由:①现在就说通俗艺术经典不会作为审美享受对象存活下去,为时过早;②高级艺术经典的持久愉悦性有其社会文化和制度上的原因。

2分示例:通俗艺术作品经受不了时间的检验,它们成名快,消失也快。

理由:①某些通俗艺术会存活下去。

②通俗艺术没有强有力的教育体制作保障。

③没有有组织的或有影响的体制去传播和保存通俗艺术作品。

1分示例:通俗艺术作品经受不了时间的检验。

理由:①某些通俗艺术自身的愉悦性可使其存活下去。

②通俗艺术不需要推动高级艺术生存的强制教育机构的推动而生存下去。

广东省广州一模高三语文作文试题解析及典型例文

广东省广州一模高三语文作文试题解析及典型例文

2009年广州一模作文试题解析及典型例文【原题直播】24、请以“一叶落知天下秋?”为标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不能写成诗歌)。

可论述你的观点,可叙说你的故事,可抒发你的情感。

(60分)总述:今天进行的广州一模试卷,拿到作文试题不禁莞尔,实在不知道为什么会出这么一个题目,是命题人的无知还是对高考的不了解?这道试题就是2005年浙江省的高考试题啊!2005年浙江的高考作文试题是这样的:26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60分)唐诗曰:“一叶落知天下秋。

”宋诗云:“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一叶飘零而知秋,一枝勃发而见春。

寻常细微之物常常是大千世界的缩影,无限往往收藏于有限中。

请以“一枝一叶一世界”为话题,自拟标题写一篇文章。

【注意】①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

②立意自定,角度自选。

③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④不少于800字。

⑤不得抄袭。

命题人这么没有预测性地拿出这样的模拟试题,浪费钱财不说,更浪费时间精力。

高三学生贵如金子的时间,老师还得要批改这样毫无意义的学生作文,出点新鲜的行不?不过,要说有什么不同的,倒是很值得一说的,诸位一定看到文章的题目后面凭空多了这么一个“?”,很稀奇也很创新,所以也就平添了诸多趣味,更值得玩味。

另外,我们还是第一次看到广东命题能够命出这么具有文学意味的题目的。

【审题和立意】因为多了这么一个问号,这句本来耳熟能详的唐诗一下子变了口味,那么这样的“?”到底是有意还是设题失误?如果是有意为之,就给我们考生另辟了一个思维的通道;如果是设题失误,也许命题人后来知道了拾人牙慧,也正好借坡下驴,顺水推舟,造成既成事实,生米让考生自己做熟饭去吧。

既然已经出现在试题之中,板上就已经钉钉子了,那么我们只能从第一种的角度去审题和立意,如果多去想第二种,那就真得会埋汰命题人了。

不过老实说,对于这种拾人牙慧的做法,我们还是很嗤之以鼻的。

这个拾人牙慧的妙处就在这个问号之中,我们应该怎样去理解呢?第一种:这是一个普通的疑问句,就如我们上课常用的提问方法那般,答题者只要回答“是”或“不是”,确实是这样,果真是这样或者决不是这样就可以了。

2009年广州一模作文范文点评分析

2009年广州一模作文范文点评分析

2009年广州一模作文范文点评分析作文题目:六、本大题1小题。

60分。

24.请以“一叶落知天下秋?”为标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不能写成诗歌)。

可论述你的观点,可叙说你的故事,可抒发你的情感。

(60分)分析:【写作(60分)本题属标题作文。

考查考生的主要能力有:①对自然和社会的观察、思考能力及创造性思维;②围绕中心选取材料、合理安排结构的能力;③灵活恰当运用多种表达方式(记叙、描写、议论和抒情等)的能力。

】1 号文:一叶落知天下秋?“一叶落而知天下秋”,这是一句耳熟能详的俗语。

可是,一片树叶的飘落,果真是预示着秋天的来临了吗?恐怕未必。

透过表象而窥其本质,固然是我们探求真理的一种方法,但是表象表现的“本质”,却不一定是真实,因为表象也许会蒙蔽我们的眼睛。

看到表面的现象,也许只是事情的局部,事物的一面,倘若我们只从这局限的部分入手,可能会与真理背道而驰。

“盲人摸象”遍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那个认为大象像柱的人,仅仅是抱住了象那确实圆宽如柱的大腿,而那认为大象像扇子的人,也不过是摸到了象那阔大如扇的耳朵。

也许我们会嘲笑我们的愚味无知,但在我们的身后,大自然又何尝不是揶揄着像盲子一般的我们?亚里士多德看到铁球比树叶落得快,便认定重物在下跌的速度比轻物快,殊不知伽利略的斜塔实验完全推翻了他的结果;牛顿构造的力学体系相当完善,似乎无懈可击,时人认为已找运动的真理了,结果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横空出世,推倒了支持旧物理的精神支柱。

可见,在探求真理的路上,决不能以一概全,局限于表面的认识。

历史上,妄断专横,不顾全局的悲剧如恒河星数,不计其数。

乾隆皇帝可算是清皇朝一位杰出的君主,看到天朝盛世,不禁沾沾自喜,竟自以为中国已强大无比,无须与外国商贸往来,昔日的蛮夷终有一日驾着坚船利炮轰开我国的大门。

可惜了乾隆帝聪明一世,也被表象蒙蔽,为日后大清江山的崩塌埋下隐患。

更为悲壮的一位英雄,四楚霸王项羽,虽武功盖世,有勇有谋,却无高瞻的眼力,专横跋扈,气走韩信,赶走范增,自以为天下一统已归他所有。

广州一模阅读分析

广州一模阅读分析

2009广州一模阅读分析第一部分,阅读理解一、文章体裁和篇幅A篇文章(三篇阅读理解文章以下简称A篇、B篇或C篇)出现的是近三年高考真题中没有出现的强记叙文体裁。

就其段落数(10段)也同样地超出广东高考真题的长度。

所幸的是,对比以往在广州模拟考试中所出现的,篇幅较长的文章(如2008广州二模C)而言,A篇文章连贯性较强,含有时间先后线索,阅读不会出现太大逻辑上的困难。

B篇总计8段,C篇总计7段,均和高考真题平均段落数类似。

但词数方面,比2008高考更长,且无内在线索,弱记叙,强议论,这种文章是近年来广东高考中比较青睐的传统体裁。

其中,B篇出处/2008/10/09/fashion/09skin.html?_r=1(有删节),C篇出处/Stories/SpaceScience/Facts-on-fish(全文)。

从出处上看,仍然具有07、08两年高考真题的特色:继续采用英语国家媒体的文章,保持语言地道。

二、词汇超纲词绝对数量较2008年高考真题多。

其中:A篇:mean snickers, smirk,B 篇:theoretically,C篇:fishy, forkful, tartar,crust, microscopic, reproduce以及其他鱼类和化学品名称。

尽管绝对数量增加,但是由于如fishy, forkful等词语已经存在有纲内的同根词汇,理解起来并不困难。

对于其他超纲词汇而言,也不会影响解题,这点和08高考真题都是相似的。

三、解题就学生反馈,并结合个人感觉,难题主要集中在42,45,46,47和55题上。

推断题和主旨题仍然是学生感到困难的题型。

此类题型的共同特点是,题干中无明显关键字,必须根据选项去文章中寻找出处。

若阅读时无法把握文章结构,寻找的过程会比较费时,拖慢做题的节奏。

例题分析A篇42题——“事出有因,因出有文”之原因题Why was the writer not confident of victory?从题干中可以看出,此题都问及原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9年广州市“一模”作文阅卷情况分析执笔:王汉文 审阅:万宇平一、试题分析这是一道标题式的命题作文,既不同于传统的只给个标题的命题形式,又不同于近年流行的材料加标题的命题形式,它选取宋代唐庚《文录》中保存下来的仅有两句的唐人轶诗“山僧不解数甲子,一叶落知天下秋”的后一句,别具匠心地加个问号,形成一道命题。

不仅要求考生理解这句流传广泛、已被公认的哲理名言,而且要求考生运用创造性思维对之重新审视。

1.题意理解“一叶落而知天下秋” 亦作“一叶知秋”,最早出自《淮南子•说山训》:“以小明大,见一叶落而知岁之将暮;睹瓶中之冰,而知天下之寒。

”原意是:“看见一片落叶,就知道秋天将要来了。

”比喻从事物的某些细微迹象,可预料到事物的发展趋势或变化。

《现代汉语词典》《汉语规范词典》与《成语词典》分别作如下解释:“发现一点预兆,就料到事物发展的趋势”;“从细微的变化中可以洞察到事物发展的趋势”;“从个别细微的现象,测知事物发展趋向与结果。

”“一叶落”比喻个别的、细微的变化,或个别的、细微的现象,或个别的、细微的事情;“知”理解为预测、预知、推知;“天下秋”比喻带有普遍性、本质性的趋向或结果;“?”可以理解为设问也可以理解为反问。

2.题意项评分标准以下角度视为切合题意:⑴以“一叶落知天下秋”作观点,即可以从个别的、细微的变化或个别的、细微的现象或个别的、细微的事情中预测、预知事物发展趋向或结果;⑵以“一叶落未必知天下秋”作观点,如果那“叶”不具有“秋”的特征(事物的“代表性”),就不一定可以从这细微的现象或个别的事情中预测、预知事物发展趋向或结果;⑶以“一叶落是否知天下秋要视具体情况而定”为观点,作辩证分析,能自圆其说即可。

以上角度有交叉重叠,阅卷时应全面考虑,根据实际增补观点。

无论选什么角度,写什么文体,都要考生论述自己的观点,或叙说自己的故事,或抒发自己的情感。

切合题意的立意举例:⑴见微知著;⑵以小见大;⑶窥一斑而知全豹;⑷不能以偏概全;⑸不能以个别代替一般;⑹不能只看现象不看本质。

以下角度视为符合题意:⑴没有表现出“一叶”(个别的、细微的变化,或个别的、细微的现象,或个别的、细微的事情),而写成了重大事情的;⑵把“知”(预测、预知、推知)理解为“一般联想”或“知道”的,等等。

以下角度视为基本符合题意:⑴不提“知”,或没有体现预测、预知、推知这一过程的,直接讲结果的;⑵不提“一叶落”,只谈如何“知天下秋”的;⑶若即若离的,即开头和结尾略作点题,但作文其它内容与“叶落知秋”丝毫无关的。

⑷全文大谈“细节决定成败”,通篇不提“一叶知秋”的,等等。

以下角度视为离题:⑴只写环保问题的;⑵写“不必拘泥小节”的,等等。

二、答题情况广州市八区评卷场的情况如下:平均分38.1分,难度0.64,标准差8.23,最高分58分,最低分0分。

(一)主要优点1. 模式化作文少了,形式主义文风的势态有所遏制。

多数考生都不再用那种简单的三段论,而是注重提高文章内容的质量,虽然还有种种不足,但能明显地看到师生们努力发展的方向。

2. 文章所用的材料有了一些变化,不再是铺天盖地的司马迁、李白、苏轼等等古人,联系现实生活的材料多了,如:三鹿奶粉、金融危机、藏独事件、圆明园兽首拍卖等等都写进了作文。

3. 语言比以往质朴了,那些无内容的排山倒海的排比句和比喻句少了很多。

(二)主要存在问题1.审题不够准确A. 有的考生不懂命题作文的题目是不能更改的,自己重新拟了一个题(可能是当作了话题作文),有的考生把题目中最重要的问号给丢掉了,更多的考生是在情急之下不知如何去审这个题。

如:把题目理解为“悲秋”,大抒悲秋情怀的;把题目理解为要乐观,写如何重拾信心的;把观点定为“失败是成功之母”的;也有把文章写成“辩证法”有什么好处的;总而言之,他们都不是从标题本身的要素出发,根据其结构特点进行分析,从而准确地把握题意,而是随意地抓一个词进行任意的发挥,并以此来确立文章的中心观点。

例1.叶子旋转着身子,在空气里飘摇着打了几个转儿,然后静静地躺下了。

它只知道广袤的大地是它的归宿,却不知有心人如我,在它身后拾起一片秋天的心情。

例2. 一叶落知天下秋?不,那是因为人看到绿叶变黄,秋风一过,黄叶禁不住这一阵摇晃而落地,才知道秋天已经来了。

楚王勾践一出兵,伍子胥就知道吴必败,这是因为他看到楚王忍辱负重所积聚的力量和夫差的大意。

勾践的成功在于他的长久的坚持,而不只是一朝一夕的努力。

一出兵则吴必败是因为他不放弃,解除了夫差对他的怀疑。

要达到目标,就要向楚王学习他的坚持,不放弃忍受苦难,我们才能成功。

例3. 人生总是充满着希望,就好比一片叶子,当一片叶子从树上落下来时,这说明了秋天来了吗?并不是,也许是春天到了,大地急需营养,于是它随着风儿投向大地;又或许是,夏天到了,树上的果实硕大地急需空间,于是它谦让地腾出位子让果实发育,所以说,一叶落未知天下秋。

B. ①许多考生没能理解“一叶落知天下秋?”的意思,以为只要写到“叶”和“秋”就行了,如:“叶落了,秋来了,父母老了,儿女该孝顺了”。

②有的考生不能把握“叶落”与“秋至”是现象与本质的关系。

如以下立意:生命之叶落,希望之秋在。

③有考生没能理解“一叶落知天下秋”中的“一”与“天下”是少与多、小与大、个别与一般的关系。

如以下的立意:一片叶子落了,只要努力,还可以化作春泥去护花。

④有考生文章不提“知”,或把“知”理解为“一般联想”或“知道”,或没有体现预测、预知、推知这一过程的而直接写结果,如以下的立意:团结就是力量,个人离不开集体,积少成多、积小成大。

⑤更多考生是将“一叶落知天下秋”作为立论的依据,推导出要重视“一叶”的观点,如以下立意:细节决定成败;不必拘泥小节;能做小事者才能做大事。

⑥有的甚至又演绎出如何重视“一叶”的观点,如以下立意:重视细节需要严谨;关心个别,以人为本。

例4. “一叶落知天下秋?”答案是否定的。

一片叶子(一件事)落了,就能知道秋天来了(决定以后的命运),这就犹如“命由天定”的谬论。

然而,大凡成功的人都不会服从这个谬论。

例5. 当秋天来临,树叶便要掉落。

当树叶掉落也就预示着秋天来了。

但不同地方的秋天并不完全在相同的时间来临。

所以一落叶不代表天下秋。

接下来该考生再也没有回到“一叶落知天下秋?”的论证上来,而是讲到两会关注民生,学生自杀率越来越多,食品安全问题,等等。

最后以“中国要发展得更强大,必须制定长远的发展计划。

应该更多地深入民心,走进百姓。

真正关注百姓的生活。

从低处改善起。

才能越走越稳。

越来越强盛。

”结尾。

2.文体比较单一议论文或议论性散文占有压倒优势,大约有九成。

记叙文很少,想找几篇不同不同层次的标杆文都很难。

其他文体基本绝迹。

3.思维不能保持同一性此类情况有二:其一是没有保持文章题目与文章内容的一致,完全文不对题——也许这类考生有部分人的作文法宝就是一个“套”字,此类作文完全不理会文章的标题自顾自海阔天空地发挥去了,其内容与“叶落知秋”毫无关联。

其二是没有保持文章开头的观点与行文思路及文章结尾的一致,主要表现为有的考生写起文章来只是蹭了一下题目,就拐到另外一边去了——这类考生有的后来又拐回来了,有的则永远拐不回来,更多的考生表现出的则是思维的漂移不定,一会儿这样,一会儿又那样,似在与读者捉迷藏。

例6. 一叶落知天下秋?叶子旋转着身子,在空气里飘摇着打了几个转儿,然后静静地躺下了。

它只知道广袤的大地是它的归宿,却不知有心人如我,在它身后拾起一片秋天的心情。

知诗秋。

品读诗歌时,总觉得似一种天籁般的召唤与灵魂的共鸣。

诗人用柔韧的笔触把他们如丝如缕般的欢喜与哀伤,针尖似的缝进我的思绪。

席慕容何等睿智,将自己比作金匠,说:“我日夜打造,将痛苦打造成那薄如蝉翼的透明哀伤。

”此段字句空灵而细腻。

对于虚伪的世事,她叹道:“我如戏子,在别人的故事里流着自己的眼泪。

”有多少人大声呼喊 “人生如戏”?成千上万只手举起来了。

有多少人勇于坦承“我如戏子”?席慕容站出来了。

如今,会写几句唐诗,憋几句古韵的学生,老师便会大加赞赏并树其为生之典范。

于中国这一诗之国度,学会品诗写诗不该是学生之本分吗?诗的秋天也就如此了吧。

知画秋。

从战国开始,古老的中国便开始酝酿体内的画功,经过历史的沉淀与时间的洗礼,画成了别有追求的人们的寄托。

朋友的父亲是岭南山水画画家,其名下统领整个岭南画派,甚是有所作为,令我钦佩。

画家对画界的后继之人们抱有很大的期望,曾用坎坷曲折的作画经历激励他们,宣传的不仅是个人价值的追求,更是为岭南画派“延续香火”。

但若画家来美术课堂看看,不知作何感想呢?毛笔课上,少了专注的笔尖,却有到处涂墨的搞怪;素描课上少了细致的作业,却有无厘头的作品;鉴赏课上少了体会品味的气氛,却有调侃讪笑的语气……并非每个人都必须成为艺术家,但欣赏与敬畏之心必不可少。

望着屋内的《墨梅》、《墨竹》摹本,想起作家的期盼。

画之秋也就如此了吧。

何止诗与画在经历着秋天?多少本崭新的书被弃置一旁,一双双明眸只会移动鼠标,忘了翻动书页时的新奇;毛笔艺术被忽略到了何种程度,以至人们叫着“看不懂便不关我事”,手指只识键盘而写出的字丑陋难辨……何时秋会去?何时春又来!这些问题应该只有被抽去了叶子的寒冷树枝会想。

这些美好并珍贵的存在,是不是也终将如叶子般,有着同样的宿命,落入混浊的泥土,被时代前进的车轮、脚步碾碎?那一地的沧桑又有谁来哀叹与捡拾。

望着一地的残叶,每片叶子在断了与树枝的联系时,就开启了一个秋天的思绪。

我带着思绪,归去。

例7. 一叶落知天下秋?当树叶掉落的时候,就知道秋天要来了;当燕子低飞的时候,就知道快要下雨了;当公鸡啼叫的时候,就知道已经是早晨了……事物的发生和变化,都是有一定原因的,而我们能通过观察这些细微的变化,从而了解到一些事情。

如果你是忠诚,我们终究会了解;如果你是奸诈的,我们终究会知道;如果你是坚强的,我们终究会体会到……1984年,朱自清疾病交加,非常的辛苦,不能再吃那些粗粮了。

有人建议他去购买一些美援面粉。

但朱自清却回答“宁愿饿死,病死,我也不会吃美国的面粉”,最后朱自清去世了。

在病逝之前,他对妻子千叮万嘱,“不能购买由国民党发配的美国面粉,怎样都不可以”。

宁愿失去自己的生命,也要坚持自己的原则,一叶落知天下秋,朱自清是伟大的,是爱国的,是不怕痛苦,是坚强的中国人。

毕加索是意大利有名的画家,所画的画也非常地受欢迎,一是冒仿他作品的人也越来越多。

但是毕加索却不采取相关的法律行为去惩罚他们,制止他们,看到假冒的作品,最多只是擦去上面的名字。

别人问他为什么这样做,他回答到“冒仿的人不是老朋友就是画家,我又没有什么损失,又何必让别人为难呢?而且那些辨别真假画的专家,也要干活挣钱的啊!”他不追究这些不道德的行为,处处为他们着想,他理解他们的行为,他是宽容的人,他的心胸是广阔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