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高考仿真卷(二轮)历史(一)(附答案) (1)
2018年4月2018届高三第二次全国大联考(新课标Ⅰ卷)历史卷(考试版)
历史试题 第1页(共4页) 历史试题 第2页(共4页)绝密★启用前|2018年第二次全国大联考【新课标Ⅰ卷】文科综合·历史(考试时间:50分钟 试卷满分:100分)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本卷共12小题。
每小题4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24.自武王以后,周共灭九十九国,降服六百五十二国。
上述国数未必可信,但灭多数小国,建立较大的侯国,使遵守周朝制度、向周王朝贡,则是事实。
这表明西周初年 A .出现新旧并存的政治制度 B .推行分封制是巩固统治的需要 C .沿袭商朝分封诸侯的传统D .实行的政治制度强调血缘关系25.《宋辽金元史新编》中说道:“这一时代(宋代)里中国人并重理想与现实,兼备雅与俗的口味。
”出现该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 .理学和商品经济发展影响 B .士大夫阶层追求大雅意境 C .宋代的审美观发生了变革D .国家主要统治思想的转变26.民间机户明初即已存在,明中叶以后数量大增,不仅存在于城市,也存在于乡村,并促使一批丝织业市镇的形成。
这说明 A .丝织业最先出现雇佣关系 B .民营丝织业技术发生变革 C .明代民营手工业发展迅速D .政府放弃了重农抑商政策27.金田起义后,太平军所到之处,尽扫孔庙和孔子牌位,并将儒家经书斥为“妖书”。
孔子在当时中国人心中的崇高地位和儒学不可动摇的权威受到了严重的冲击。
太平天国的这一做法旨在 A .推进反清斗争 B .巩固新生的天国政权 C .打击儒家思想D .树立拜上帝教的权威28.某学者说:“华夏文明的实力已经消残殆尽……没有承担起继承并发扬光大历史文明的责任,甚至对悠悠历史文明予以了不可原谅的打击和破坏,是出现文明断层的根本原因。
2018年湖南省长沙市高考模拟试卷(二模)历史试题及答案
科目:历史(试题卷)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两部分。
第Ⅰ卷1至7页,第Ⅱ卷7至15页,共300分。
注意事项:1. 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写在答题卡上。
考生要认真核对答题卡上粘贴的条形码的“准考证号、姓名、考试科目”与考生本人准考证号、姓名是否一致。
2. 第Ⅰ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第Ⅱ卷用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书写作答。
在试题卷上作答,答案无效。
3. 考试结束,监考员将试题卷、答题卡一并收回。
姓名准考证号绝密★启用前湖南省长沙市高考模拟试卷(二模)长沙市教科院组织名优教师联合命制本试题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l5页。
时量l50分钟,满分300分。
第Ⅰ卷(选择题,共140分)一、选择题:本卷共35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24.汉高祖刘邦进入咸阳时曾与关中百姓“约法三章”,但他并未悉除秦法,甚至连秦的苛法也没有完全废除,以致到孝惠、高后和文帝时,还在废除秦的妖言令等苛法……高祖元年至高祖十一年之间的法律,是全部继承秦律的汉律。
据此可知:A.秦朝灭亡的主要原因在于法律过于严苛B.秦朝灭亡的主要原因在于没有得到关中百姓的支持C.汉朝统治者对关中百姓采取了适应民情的政策D.汉朝统治者吸取秦亡的教训而实行宽刑仁政25.图1为大运河的开凿,下列选项与之所起的历史作用最接近的是:(图1)A.隋朝创立科举制B.唐朝设立节度使C.隋唐确立完善三省六部制D.元朝设中书省替代三省26.明清之际有学者提出:“天地之德不易,而天地之化日新。
……日之有昼夜,犹人之有生死,世之有鼎革也。
纪世者以一君为一世,一姓为一代足矣。
”以下属于他的主张的是:A.反对以孔子是非为标准B.提出“天下为主,君为客”C.主张“天下兴亡,匹夫有责D.物质发展变化有规律可循27.下图为外国在华铁路直接投资估计表,据此可知:A.甲午战后外国加强了对华商品输出B.甲午战后外国对华铁路投资是为了巩固在华势力范围C.甲午战后外国对华铁路投资是为了帮助中国发展经济D.甲午战后外国侵华以修筑铁路为主28.据统计,整个抗日战争日军死伤有60%是枪伤所致,而苏德战场上德军伤亡中炸伤却占了70%。
2018年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专题闯关导练:仿真模拟(二)含答案
仿真模拟(二)时间:50分钟满分:100分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清盐法志》称:“盐商夙号殷富,而两淮尤甲天下。
当乾隆盛时,凡有大工大役,靡不输将巨款……加以水旱偏灾,何岁蔑有,几无已时,而商力亦告疲矣"。
据此可见乾隆时期( ) A.国家繁盛反而拖累商业经济B.商人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C.商业活动的发展决定于天灾人祸D.捐输活动对商业资本的摧残较大2.下表为西汉、唐、清三代全国宰相籍贯分布统计表,对该表理解正确的是()B.黄河中下游地区经济文化地位相对下降C.唐代三省六部制不利于边疆少数民族参政D.清代各省地方势力崛起威胁到中央集权3.元末画家倪瓒说:“余之竹聊以写胸中逸气耳!岂复较其似与非,叶之繁与疏,枝之斜与直哉!”该材料反映的主旨是( ) A.文人画均以墨竹等实物为题材B.写意画要侧重于笔法技巧运用C.绘画在于寄兴托志而不求形似D.元朝开创借物抒情的绘画特色4.美国学者弗兰克·萨奈罗等著的《鸦片战争——一个帝国的沉迷和另一个帝国的堕落》以丰富的史料及戏剧性的语言,记述了发生在19世纪40年代的一场战斗:“当(英)舰突破虎门要塞,沿江北上,开向马乌涌(炮台)时,(珠)江两岸数以万计的当地居民,平静地观看自己的朝廷军队与我(英)军的战事,好像观看两个不相干的人争斗."出现材料中的奇怪现象主要因为( )A.中国国内阶级矛盾尖锐B.民众对外国人充满好奇C.满清政府失去人民支持D.民众民族观念意识淡漠5.阅读并分析下表,对其解读正确的是( )。
2018年高考历史仿真模拟试卷及答案(共三套)
2018年高考历史仿真模拟试卷及答案(共三套)2018年高考历史仿真模拟试卷及答案(一)一、选择题1.中国古代出现过不少皇帝权利受到凌夷,无力或不能执掌权柄的现象,这些人或受制于母后、外戚,或受制于宦官、权臣、地方割据势力,导致权力萎缩或丧失.出现这种现象的根源是()A.三纲五常受到挑战B.君主权力至高无上C.宗法观念丧失殆尽D.皇帝权力暂时旁落2.唐诗中“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杨炯诗)“健儿宁都死,壮士耻为儒”(杜甫诗)反映出时风对文事的鄙薄.宋代儿童启蒙教育读本《神童诗》开篇却说: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这反映了宋代()A.中央集权的不断强化B.科举制不断走向公平公正C.文化教育事业的繁荣D.重文轻武引发价值观念变化3.《上海县志》记载,明嘉靖时上海县“外内有事,田家妇女亦助农作,镇市男子亦晓女红”;当时该地区植棉、摘棉多由妇女完成,而轧花、弹花多是由男子来承担,农闲男子纺纱织布也不足为奇.所以上海四邻又有“男纺女织”之说.这则材料反映了当时()A.小农经济开始解体B.家庭内部劳动分工出现变化C.资本主义萌芽出现D.男尊女卑的社会秩序受到冲击4.1876年当郭嵩焘以公使衔出使英国时,文士们刻薄地讥笑他弃圣贤之帮而追随于洋鬼,郭嵩焘的日记因为赞誉已有两千年历史之西洋文明而被守旧派斥责为异端邪说,他们迫使官府拆毁了该部日记的印版.这反映了当时()A.西学传播缺少良好的社会环境B.崇洋媚外遭到社会鄙视C.新旧思想的冲突此起彼伏D.列强侵略激起国人愤慨5.1896年,清政府设立商务局,1903年清政府设立商部,成为仅次于外务部的第二大部,1906年清政府设立邮传部,同时将商部和传统的工部合并,成立农工商部.这些措施()A.挽救了清朝统治危机B.削弱了地方的财政C.有利于工商业的发展D.表明清政府成为列强的工具6.抗日战争期间,中国第一战区司令长官卫立煌致电朱德:“顽寇陆续增兵,企图扫荡华北,截断我西北国际交通,兄等抽调劲旅,事以迎头袭击,粉碎其阴谋毒计,至深佩慰.”该电文称赞的军事行动()A.是抗战以来中国军队的第一次大捷B.是徐州会战的重要组成部分C.粉碎了日本“三个月灭亡中国”的企图D.是抗战以来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大规模战役7.1953年底,美国情报部门的一封电报中写道:“中国外交政策的目标是在其周边地区(指新兴民族独立国家)促进和建立可以作为缓冲的友好国家.”这种判断的依据是,中国政府提出了()A.另起炉灶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C.求同存异D.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8.1979年,国务院183号文件指出,农工商联合企业有权对已经完成购销任务的农产品自行组织加工生产,各相关部门应当将这种加工生产纳入计划范围,对其进行所需物质的供应.材料表明()A.在计划经济主导下,企业有一定自主权B.统购统销的计划经济体制发生质变C.市场为主导的经济体制开始形成D.产权清晰,责权明确的现代企业制度确立9.苏格拉底毕其一生都在反对败坏道德的相对主义,他相信存在着不以每个人的观点为转移的绝对价值,这就是美德。
2018年高考历史模拟试卷 带答案解析
2018年高考历史模拟试卷带答案解析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60分,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1.(2分)为了改变唐末五代以来藩镇割据的局面,北宋设置了()A.御史大夫监察百官B.节度使控制地方军权C.通判负责监督地方长官D.三省六部削弱相权2.(2分)古希腊城邦国家雅典的民主政治开启了西方民主政治的先河。
下列有关雅典民主政治的叙述,正确的是()A.所有雅典人享有公民权利B.实行间接民主的代议制度C.公民大会是最高的权力机关D.梭伦改革彻底废除了奴隶制度3.(2分)1688年,英国发生了“女婿接替岳父王位”的历史事件,该事件是()A.《大宪章》的颁布B.查理二世复辟C.《权利法案》的颁布D.“光荣革命”4.(2分)1900年7月14日天津城陷落,丧心病狂的侵略军开始了屠城,这是天津历史上最大的一次屠城,天津人民曾将“7.14”这一天作为天津的祭日。
屠城的“侵略军”是()A.英国军队B.英法联军C.日本军队D.八国联军5.(2分)我国的许多节日与重大历史事件有关,下列节日的由来,与近代中国民主革命有关的是()①青年节②建军节③国庆节④劳动节。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6.(2分)提出“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法制建设方针的会议是()A.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B.中共八大C.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D.中共十四大7.(2分)1992年,大陆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与台湾海峡交流基金会达成了“九二共识”,这里的“共识”主要指()A.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B.和平统一,“一国两制”C.海峡两岸实现“三通” D.海峡两岸经济互利互补8.(2分)欧洲煤钢共同体、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合并为一个机构﹣﹣欧洲共同体,是在()A.1945年B.1951年C.1967年D.1993年9.(2分)如图形象地描绘了当今世界发展趋势是()A.经济贸易自由化 B.政治民主化C.政治格局多极化 D.经济全球化10.(2分)如图所示的变化反映了我国古代农业生产中()A.铁犁牛耕技术的出现B.农业耕作技术的提高C.农业经济结构的变化D.农业经营方式的变化11.(2分)人们常把做事不分轻重主次称为“本末倒置”,在中国古代,统治者“重本抑末”的经济思想中“本”是指()A.农业B.手工业C.商业D.海外贸易12.(2分)下列对新航路开辟的评价,正确的是()①人类文明之路②世界市场联系之路③殖民掠夺之路④欧洲发展之路。
最新 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最后冲刺试题历史(二)参考答案 精品
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仿真试题历史(二)参考答案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D解析:本题的错选主要集中在C项,国家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具有一定的迷惑性。
2. B解析:解题时应从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反作用方面去分析。
商朝是我国奴隶社会的发展时期,手工业部门中开始大规模使用奴隶劳动,奴隶制的实行基本适应了当时生产力的发展,因此商朝青铜制造业发达。
通过分析,可知本题所给四个选项中只有B项符合题意,因此B项为正确答案。
3. A解析:解题时首先要明确,“鼎”是古代权力和地位的象征。
西周时期是我国奴隶社会的强盛时期,在政治上实行分封制,严格维护奴隶制统治秩序。
通过以上分析可知,本段材料反映的是西周时期,周王对不同阶层用鼎的数量有严格的规定,这一规定说明西周时期等级制度森严,周王严格维护奴隶制统治秩序。
本题所给B、C、D三项均与题意不符,没有反映材料的本质问题,因此A项为正确答案。
4. C解析:解题应从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这一角度分析,同时要明确分封制是奴隶社会的政治制度,它是建立在井田制基础之上的。
春秋战国时期,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分封制也随之动摇,到了周朝后期,分封诸侯不再听从周天子的命令,形成了分裂割据势力。
通过以上分析可知,本题所给A、B、D三项都不是造成分裂割据的最主要原因,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C项。
5. B解析:根据一条鞭法、摊丁入亩、地丁银的内容及其中反映生产关系的内容来看。
6. A解析:从整个材料看,商贾与小民之间实际上已经形成了包买商与雇佣工人的关系,所以,材料实质上反映的是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
7. C解析:此题为历史结论选择题,主要考查对戊戌变法性质的理解和对世界历史发展潮流的认识。
当时世界历史发展的主流是发展资本主义和民族独立。
A项说得过于笼统,语焉不详。
B项不符合实际,美国走的是资产阶级革命道路,建立起资产阶级共和国,而戊戌变法中维新派只要求对清政府进行改良,企图实行君主立宪制。
2018年高考真题全国2卷历史(附答案解析)
绝密★启用前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历史试题卷一、单选题1.据《史记》记载,商汤见野外有人捕猎鸟兽,张设的罗网四面密实,认为这样便将鸟兽杀绝了,“乃去其三面”,因此获得诸侯的拥护,最终推翻夏桀,创立商朝,这一记载意在说明A.商汤成功缘于他的仁德之心B.捕猎是夏商时主要经济活动C.商朝已经注重生态环境保护D.资源争夺是夏商更替的主因2.西汉文景时期,粮食增产,粮价极低。
国家收取的实物田租很少甚至免除,但百姓必须把粮食换成钱币,缴纳较高税额的人头税。
富商大贾趁机操纵物价,放高利贷,加剧了土地兼并、农户流亡,这反映出当时A.重农抑商政策未能实行B.自耕农经济发展受阻C.粮价低抑制了生产热情D.富商大贾操纵税收3.武则天时期,将中书、门下二省名称分别改为凤阁、鸾台,通过加授“同凤阁鸾台平章事”头衔,使低品阶官员得以与凤阁、鸾台长官共同议政。
宰相数量大增,且更替频繁。
这一做法的目的是A.扩大中书、门下二省的职权B.为官员提供迅速晋升的机会C.便于实现对朝政的全面控制D.强化宰相参政议政职能4.(题文)昆曲在明朝万历年间被视为“官腔”,到清代被誉为“雅乐”“盛世元音”,宫廷重要活动常有昆曲演出,江南地区“郡邑大夫宴款不敢不用”,甚至“演戏必请昆班,以示府城中庙会之高雅”。
这些史实表明,昆曲在明清时期的流行是因为A.陆王心学广泛传播B.吸收了京剧的戏曲元素D.符合士大夫的文化品味5.19世纪70年代,针对日本阻止琉球国向中国进贡,有地方督抚在上奏中强调:琉球向来是中国的藩属,日本“不应阻贡”;中国使臣应邀请西方各国驻日公使,“按照万国公法与评直曲”。
这说明当时A.日本借助西方列强侵害中国权益B.传统朝贡体系已经解体C.地方督抚干预朝廷外交事务决策D.近代外交观念影响中国6.1923年底,孙中山认为,“俄革命六年成功,而我则十二年尚未成功,何以故?则由于我党组织之方法不善,前此因无可仿效。
法国革命八十年成功,美国革命血战八年而始得独立,因均无一定成功之方法,惟今俄国有之,殊可为我党师法。
2018年河北省高考历史仿真模拟试题精编(1)(解析版)
2018年河北省高考历史仿真模拟试题精编(1)(解析版)(考试用时:45分钟试卷满分:100分)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本卷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24.乐在广义上包括诗歌、音乐、舞蹈,它们在氏族社会本来都是用以表达感情的文化活动。
但到西周时,乐的情感内容受到了很大限制,不同阶层的人所用乐舞在规模、人数方面均有严格限制。
这一变化()A.遵循了孔子的思想B.带有鲜明的等级色彩C.体现出与礼的对立D.导致了宗法制的瓦解25.汉武帝统治时期,政府打击私商,培养官商;北宋政府通过官营商业增加政府收入;南宋以后对私人商业很少压制,并且商业税成为政府财政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
材料反映出()A.南宋放弃了重农抑商政策B.商业的繁荣推动农业商品化C.官营商业逐渐成为市场主导D.统治者重视对商业的管控26.据《全唐文》载,歙州祁门县,“山多而田少,水清而地沃,山且置茗,高下无遗土,千里之内,业于茶者七八矣,由是给衣食,供赋役,悉恃此。
”由此可见唐代()A.经济重心已经呈现南移的趋势B.某些经济作物已出现专业化生产C.经济作物种植已主导农业生产D.精耕细作农业技术已传播到江南27.明清鼎革之际,学者转入对儒学典籍的辑佚和校勘,以“礼学”代“理学”,希望重塑原始儒家关于“冠、婚、丧、祭、乡、射、朝、聘”的礼乐秩序。
这种现象()A.助长了心学空谈心性之风B.体现了儒家学者的理想诉求C.加剧了思想专制和文字狱D.导致程朱理学丧失统治地位28.鸦片战争后有人记载:“今自夷人来厦开市,凡洋货皆系夷商自行转运,闽省并无赴粤之商,粤省亦鲜来闽之贾,且该夷除贩运洋货外,兼运洋布洋棉,其物充积于厦口,内地之商贩,皆在厦运入各府销变,其质既美,其价复廉,民间之买洋布洋棉者,十室而九。
”这种状况表明() A.中国的资本主义萌芽被摧毁B.商品经济开始取代自然经济C.传统手工业产品市场竞争力不足D.中国市场从被动开放到主动开放29.光绪二年,郭嵩焘率随员在伦敦设立了使馆。
普通高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模拟试卷2018届仿真模拟试卷(一)文综历史试题 含答案
24.著名史学家黄仁宇在《中国大历史》中谈及西周的政治制度时曾指出:“每个诸候的疆域内、必有宗庙,它成为地区上神圣之殿宇,其始祖被全疆域人众供奉,保持着一种准亲属的关系。
在领域内不仅公侯伯子男的名位世袭,即主持国政的卿大夫也由指定的世系所把持。
”黄仁宇此观点的主旨是A.宗法制是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制度B.分封制有利于扩大疆域,加强统治C.分封制和宗法制是紧密结合的整体D.分封制易造成地方坐大,形成割据25.董仲舒曾对汉武帝说:“唯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又说:“国家将有失道之败,而天乃先出灾寄以谴告之,不知自省。
又出怪异以警惧之,尚不知变,而伤败乃至。
以此见天心之仁爱人君而欲止其乱也。
”上述观点A.迎合加强中央集权的统治需要B.体现社会大变革时期的时代需要C.融合佛道思想形成儒学新体系D.完全背离民本思想走向消极反动26.葛金芳教授认为:若从产业演进角度观察社会经济形态的嬗递轨迹,我们发现中国三千余年的文明发展史大致经历了以下三个阶段……其间发生了两次转折,第一次是在两宋时期,我国古代农业社会开始跨入近世农商社会阶段。
以下史料能够佐证第一次转折的是A. “家家守村业,白头不出门”B. “十二市之环城,嚣然朝夕”C. “不农之征必多,市利之租必重”D. “半城大约机户所居,比屋皆工织作”27.有学者认为,即使像神怪小说《西游记》那样写的是鬼神魔妖,也还叙写了唐三藏元宵观灯火,孙悟空求雨召龙王,猪八戒高庄倒插门,假公主绣楼抛彩球。
这反映了A.明清小说中的民俗文化B.明清小说已逐渐世俗化C.中国古代封建迷信意识D.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婚俗习惯28.上表是不同史籍关于中国近代前期工业投资的统计。
据此能够被认定的历史事实是A.投资的主体主要是民族资本家B.投资中心局限于东部沿海地区C.民族工业发展迎来短暂的春天D.投资布局与社会环境密切相关29.李泽厚先生曾以“启蒙与救亡的双重变奏”作为解释中国近现代思想史上许多错综复杂现象的基本线索,认为“现代中国在启蒙与救亡这两重同等紧迫的使命之间徘徊,从一个极端跳跃到另一个极端,最终救亡压倒了启家”。
2018年高考真题全国2卷历史(附答案解析)
绝密★启用前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历史试题卷一、单选题1.据《史记》记载,商汤见野外有人捕猎鸟兽,张设的罗网四面密实,认为这样便将鸟兽杀绝了,“乃去其三面”,因此获得诸侯的拥护,最终推翻夏桀,创立商朝,这一记载意在说明A.商汤成功缘于他的仁德之心B.捕猎是夏商时主要经济活动C.商朝已经注重生态环境保护D.资源争夺是夏商更替的主因2.西汉文景时期,粮食增产,粮价极低。
国家收取的实物田租很少甚至免除,但百姓必须把粮食换成钱币,缴纳较高税额的人头税。
富商大贾趁机操纵物价,放高利贷,加剧了土地兼并、农户流亡,这反映出当时A.重农抑商政策未能实行B.自耕农经济发展受阻C.粮价低抑制了生产热情D.富商大贾操纵税收3.武则天时期,将中书、门下二省名称分别改为凤阁、鸾台,通过加授“同凤阁鸾台平章事”头衔,使低品阶官员得以与凤阁、鸾台长官共同议政。
宰相数量大增,且更替频繁。
这一做法的目的是A.扩大中书、门下二省的职权B.为官员提供迅速晋升的机会C.便于实现对朝政的全面控制D.强化宰相参政议政职能4.(题文)昆曲在明朝万历年间被视为“官腔”,到清代被誉为“雅乐”“盛世元音”,宫廷重要活动常有昆曲演出,江南地区“郡邑大夫宴款不敢不用”,甚至“演戏必请昆班,以示府城中庙会之高雅”。
这些史实表明,昆曲在明清时期的流行是因为A.陆王心学广泛传播B.吸收了京剧的戏曲元素D.符合士大夫的文化品味5.19世纪70年代,针对日本阻止琉球国向中国进贡,有地方督抚在上奏中强调:琉球向来是中国的藩属,日本“不应阻贡”;中国使臣应邀请西方各国驻日公使,“按照万国公法与评直曲”。
这说明当时A.日本借助西方列强侵害中国权益B.传统朝贡体系已经解体C.地方督抚干预朝廷外交事务决策D.近代外交观念影响中国6.1923年底,孙中山认为,“俄革命六年成功,而我则十二年尚未成功,何以故?则由于我党组织之方法不善,前此因无可仿效。
法国革命八十年成功,美国革命血战八年而始得独立,因均无一定成功之方法,惟今俄国有之,殊可为我党师法。
2018届高考历史 二模试卷(word版附答案及解析)
2018 年高考历史模拟试卷(一)1.《春秋》是鲁国史官对时事流水帐似的记录的总称。
从历史的眼光看,是一部后人所谓的“断烂朝报”,但经孔子修订整理后,成为儒家典籍,被后世统治者所推崇。
原因在于其()A.反映了新兴地主阶级的要求B.具有了伦理教育的功能C.起到了维护贵族社会的作用D.确立了纪传体史学体裁解析:本题主要考査儒家思想。
题干中《春秋》经孔子修订、整理后,成为儒家典藉,结合所学知识可以判断,《春秋》具有伦理教肓的功能,才被统治者推崇,故B 项正确。
答案:B2.战国时代的儒、法、道、阴阳、纵横五家,在汉初仍然活跃,但汉代中期以后,学术界变成以经学为主。
出现这一变化是由于()A.政府的提倡B.儒学的思辩化C.佛教的传入D.庄园经济发展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儒学从汉以后成为主流思想。
根据“汉代中期以后,学术界变成以经学为主”的史实,再结合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故A 项正确。
B 说的是宋代理学;佛教传人是在西汉末期,排除C;庄园经济的发展对儒学变化没有直接影响,排除D。
答案:A3.明初政府对百姓服装的色彩和用料限定甚严……但至晚明,小康之家“非绣衣不服”,大户婢女“非大红裹衣不华”。
晚明百姓服装的变化反映了当时()A.君主专制的强化B.宋明理学发展C.商品经济的发展D.奢侈之风盛行解析:本题主要考察的是对材料的理解分析能力。
材料反映了明朝初期到后期平常百姓的社会生活发生的变化,已经打破了传统礼制的严格限制,出现了追求生活质量与享乐的现象;结合所学知识,这一变化反映了明朝社会的商品经济活跃,与宋明理学相反,故C 项正确,B 项错误;材料中没有体现出君主专制制度的强化,故A 项错误;D 项只是表面现象。
答案:C4.清代前期,中国的城市商业比较发达,政府的消费支撑着城市的繁荣。
当时 1400 个小城镇,80%是县衙所在地,中等城市有一半是府或者省治所在地,较大的城市一般都是地区政治中心。
由此可见()A.城市发展受社会体例的节制B.政府对城市经济生活管控严密C.商品经济发展催生近代城市D.繁荣的工商业市镇己开始出现解析:本题考査中国古代城市的特点。
2018年高考历史模拟试题与答案
2018年高考历史模拟试题与答案(考试时间:60分钟试卷满分:100分)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
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4.作图可先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
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第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儒学在孔子之后有性善性恶之争。
两汉时期,董仲舒相继批判孟子的性善说和荀子主张的性恶论,认为人性有善恶之分。
其用意在于()。
A.建立大一统的官学体系 B.提高社会道德水平C.神化儒学并为君权服务 D.探究人性发展本原2.唐朝前期,担任国子祭酒(中央官学最高长官)一职的官员总共有48人,基本上都是大儒。
唐德宗以后,可考的国子祭酒共78人,其中仅藩镇军将兼任祭酒的就有24人。
国子祭酒的职事作用相对缩小,成为文臣武将的迁转之资。
材料意在说明唐朝()。
A.藩镇割据削弱了中央集权 B.统治者对儒学的态度转变C.儒学地位遭受佛道的冲击 D.科举制度下儒学逐渐僵化3. 明代重要的戏曲作者,大都拥有进士科名,而话本小说的作者或编著者中,却少有举人、进士。
出现这一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 高雅与通俗文艺的不同价值取向B. 士人与市民的不同文化观念C. 戏曲与话本小说的不同消费方式D. 江南与北方的不同区域特征4.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西方专利制度作为一剂救国“良药”被洋务派引入中国。
但洋务运动以“官督商办企业专利权”把中国专利制度引上了畸形发展之路,直至清王朝覆灭,清政府始终没有正式的专利法规出台。
4月2018届高三第二次全国大联考(新课标Ⅱ卷)历史卷(全解全析)
文科综合历史 第1页(共5页)原创精品资源学科网独家享有版权,侵权必究!12018年第二次全国大联考【新课标Ⅱ卷】文科综合历史·全解全析24.A 【解析】材料“使商无得籴,农无得粜”体现了国家控制粮食贸易,“盐铁官营”体现了国家对盐铁的专卖,均输平准政策是为解决贡物运输和物价管理而提出的,都体现了国家保护和发展国营商业。
故A 项正确。
B 项与材料信息不符。
C 项与材料主旨不符。
战国与汉朝在经济政策上有很多不同之处,D 项说法不符合史实,排除。
26.B 【解析】唐太宗以史为鉴,号召精英修史以吸取历史经验教训,故B 项正确。
A 项在材料中无法体现。
C 项说法过于绝对,排除。
官修史书修撰方式材料无法体现,故排除D 项。
27.C 【解析】由材料信息“古代中国农业的发展往往围绕具体的‘事’与‘术’展开”“专注于农业发展之‘用’与‘术’的学说”可知,材料强调的是古代农业科技重视实用性,故选C 。
A 、D 两项是西方近代科技的特点,B 项材料未体现,故均排除。
28.D 【解析】材料“击刺步伐俱非所娴”“腿足裹缠,结束严密,屈伸皆所不便”“至岸上更无能为”,反映林则徐对“夷兵”的认知的浅薄,这与清朝统治者厉行“闭关锁国”政策,导致国人闭目塞听有关,故D 项正确。
材料反映的是林则徐对“夷兵”的认识不足,A 项说法错误;B 项从材料中无法得出。
“夷兵作战能力的缺陷”明显与史实不符,故C 项错误。
29.C 【解析】由材料信息“必须抛弃官僚的、专制的个人政治,实行自由的、自治的国民政治”“专制活则自由亡”可知,陈独秀和李大钊都反对君主专制,提倡民主政治,故C 项正确。
“反对封建迷信”“否定儒家思想”从材料中无法得出,故排除A 、D 两项;材料中未涉及“政治革命”,故B 项错误。
30.D 【解析】由材料“扫荡上海敌军根据地”“巩固首都及经济策源地”可知,该战役是淞沪会战;由材料“粉碎在沿江沿海登陆取包围行动之敌”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淞沪会战打乱了日军速战速决灭亡。
最新 2018年高考历史第二次模拟考试001 精品
18年高考历史第二次模拟考试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8页,满分为150分,考试用时120分钟。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75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中国的瓷器以其巧夺天工的工艺深受国内外人士的喜爱,中世纪以来,欧洲兴起了一股收藏中国瓷器的热潮。
下列是欧洲某收藏家的三个典型藏品,请判断这位收藏家可能生活的时代不早于中国的五彩镂空纹瓶 青花瓷 珐琅彩瓷瓶A. 唐朝B. 元朝C. 明朝 D .清朝2.我国历代王朝为加强中央对地方的管辖,先后推行了各种地方行政管理制度。
按照时序排列,以下选项正确的是 ①行省制 ②分封制 ③郡县制 ④州郡县制A .①②③④B .②③④①C .③④②①D .③②④①3,在中国历史上,赵匡胤“陈桥兵变”也称赵氏“黄袍加身”,朝廷重臣的家庭被称为“满门朱紫”,这些名词来源于服饰的何种功能A .区分等级贵贱B .标记重要事件和重要人物 C. 说明社会分工的不同 D. 美化程度的不同4.顾炎武在《日知录》中说:“不习六艺之文,不考百王之典,不综当代之务,举夫子论学、论政之大端一切不问,而日一贯,曰无言,以明心见性之空言,代修已治人之实学。
股肱惰而万事荒,爪牙亡而四国乱,神州荡覆,宗社丘墟。
”他所抨击的是A .先秦儒学 B.汉代经学 C .隋唐佛学 D .宋明理学5.著名科学家李约瑟在《中国科技史》一书中说:“他们固然没有把个人与社会人分开,也没有把社会人与整个自然界分开。
可是他们向来主张,研究人类的惟…适当对象就是人本身。
因此,在整个中国历史上,儒家反对对自然进行科学的探索,并反对对技术做科学的解释与推广。
”对李约瑟这段话理解比较准确的应该是A .个人与社会人、自然界是无法分开的B .研究人类惟有研究人本身C .中国古代只重人的研究,不重科技的研究与推广,影响了科技的发展D .对自然界的研究是无法穷尽的6.有学者认为:“鸦片战争的军事失败还不是民族致命伤。
2018年高考模拟历史试卷(共五套)后附答案pdf版
2018年高考模拟历史试卷124.商鞅变法规定,禁止父子兄弟共同住在一间房子里,一家有两个以上成年男子必须分居另立户籍,否则加倍征收赋税。
秦统一后,这一规定推行到全国。
这一规定A.瓦解了传统的宗法制度B.有利于农业经济的发展C.削弱了国家对农民的控制D.保障了国家的财政收入25.西汉前期在皇帝陵基旁边设置陵县,专为泰祀陵园之用,该县居民都是强迫迁徙而来的关东豪族和天下富商。
这一举措A.解除了豪强势力对中央的威胁B.提升了皇帝的独尊地位C.使行政区划带有祭祀色彩D.有利于巩固国家的统一26.下表为学术界关于《马可·波罗行纪》的研究成果。
成果1关于当时宫廷的奢作、南方城市的繁荣、市场的活跃,《行纪》比任何汉文史料和外文作品更为详细、生动。
成果2《行纪》记载的马可·波罗襄阳献炮,与《元史》记载不符。
成果3《行纪》对当时中国的货币、食盐生产与税收体制有大量准确而详尽的描述,当时的欧洲、阿拉伯和波斯文献中无书能及。
成果4各种印刷本的《行纪》采用的人名和地名是波斯文或阿拉伯文,可能是从波斯史籍中抄来的,也可能是马可·波罗只到了波斯。
据此能够得出的结论是A.该书是研究元史的重妥资料B.马可·波罗曾经来过中国C.该书由阿拉伯人翻译并传播D.当时东西方文化交流频繁27.在古代中国有两种文化传统:一种是由私塾、学校和书院教育传播的正规儒家人伦道德传统;一种是通过乡村演戏、说书、佛道仪式等传播“诸善奉行、因果报应、有求必应”等民间观念传统。
这两种文化传统A.在思想教化方面具有同一性B.表明儒释道文化融为一体C.存在价值观念的相互对立D.都受城市经济繁荣的影响28.晚清思想家王韬认为,英国政治制度君民共治、上下相通,有中国尧舜禹时代集体议事的遗风。
这一认识A.否定了“中体西用”的思想B.启迪国人探索变革之路C.推动了洋务运动的发展D.反映了民族危机空前严重29.20世纪20年代上海租界出现了一批新式石库门建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8高考仿真卷·历史(一)(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24.西周中期到春秋早期,青铜器中的酒器明显减少,鼎成列,钟成律,反映出一种秩序。
春秋中期以后,出现大量反映人们现实生活图案的青铜器。
导致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封邦建国B.兼并战争C.铁犁牛耕D.礼崩乐坏25.表上表为不同史籍关于汉代察举制的历史叙述。
据此能够被认定的是()A.孝廉成为两汉时期选官的唯一标准B.增加选官的限制以保障贵族政治的稳定C.两汉到魏晋时期察举制度不断完善D.东汉末年选官实践与制度设计出现背离26.周敦颐说:“自无极而太极,太极本无极也;太极即道,性与命依道而行。
”这表明()A.儒学发展到哲学高度B.道教吸收阴阳学发展C.汉学在宋代的新发展D.理学体系的构架成熟27.明代《西园闻见录》记载:“一派青山景色幽,前人田土后人收。
后人收得休欢喜,还有后人在后头。
”这首诗主要反映了明朝时期()A.土地交易频繁B.土地私有制确立C.小农经济的脆弱性D.政府不抑土地兼并28.下图数据来源于严中平《中国近代经济史》。
导致1843—1852年英国制造品输华值发生变化的根本原因是()1838—1852年英国制造品输华值(年平均数)A.鸦片耗去了中国对英国制造品的支付能力B.英国制造品输入太多超过中国的购买能力C.英国制造品遭到中国自然经济的顽强抵抗D.中国征内地税限制了英国制造品在华销售29.《沪江商业市景词》描述20世纪初的上海:“各行贸易待评量,借作茶楼聚会场。
每至午申人毕聚,成盘出货约期忙。
”这反映出此时的上海()A.生活习俗已经完全西方化B.一些消费具有浓厚的功利色彩C.市民的消费方式发生了质变D.商业活动中奢侈之风大肆增长30.《建军大业》是献礼建军90周年的历史影片,讲述了从1927年“四·一二”政变到1928年4月朱德、毛泽东井冈山会师的历史过程。
以下场景应该出现在该影片中的是()A.国民党在黄埔创办军官学校B.广州国民政府正式出师北伐C.毛泽东领导湘赣边秋收起义D.遵义会议纠正“左”倾错误31.有学者认为,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进一步发展开拓了巨大空间,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史上一座具有标志性意义的里程碑”。
这主要是基于南方谈话()A.确立了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B.解决了困扰改革进程的路线问题C.明确了政治体制改革的方向D.总结了前一阶段改革开放的成就32.古代雅典“悲剧之父”埃斯库罗斯(约前525—前456)在自撰的墓志铭上,只字不提自己的文学创作成果,却突出其在马拉松同“长头发的波斯人”战斗的“光荣业绩”。
对此解释合理的是()A.体现了雅典崇尚武力的社会风气B.彰显了公民维护城邦民主的责任感C.借此表达对雅典政治体制的不满D.反映了雅典精英阶层漠视文学创作33.有人谈到欣赏《蒙娜丽莎》曾有这样的感受:“蒙娜丽莎薄情冷淡而又引人动情,美丽动人而又有点不可接近。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绘画表现的是对宗教题材的“人”的歌颂B.是激进的资产阶级人文主义政治观的反映C.刻画了现实生活中劳动人民的少妇的美丽D.表现了人文主义学者对艺术欣赏的新情趣34.下表是20世纪初德国汽车工业的发展状况。
这些数据说明了德国()A.汽车工业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B.正在进行充分的战争准备C.政府全面干预推动汽车业发展D.轻重工业的比例严重失调35.1948年1月,比、荷、卢等国的关税同盟生效;同年4月,英、法等西欧十六国在巴黎签订了欧洲经济合作公约。
这有助于西欧()A.对抗经济互助委员会B.摆脱美苏冷战的影响C.经济进一步走向联合D.经济复苏的步伐加快二、非选择题(共52分。
第41、42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
第45~47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一)必考题:共37分。
41.(2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在谈论古代中国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时,我们可以追溯到远古的图腾崇拜,古人对于作为图腾祖先的动植物,集团中的成员都加以崇敬,不敢随意损害毁伤或生杀,这种对自然的畏惧心理发挥了对自然的保护作用。
在人类进入农耕文化后,二十四节气告诉我们,古人对自然的态度是认识自然,然后去顺应自然,诸如“寒露到霜降,种麦日夜忙”,“谷雨前,好种棉”;“清明后,谷雨前,高粱苗儿要露尖”。
……庄子说:“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
”荀子也曾说:“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应之以治则吉,应之以乱则凶。
”这样的思想和境界,散见于各类古典文献及道家儒家等著述之中,构成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摘编自王震中《中国古代人与自然和谐的思想渊源及其对自然的保护》材料二19世纪以来,针对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西方国家陆续颁布了一些防治大气、水、农药等污染的法规。
……20世纪50年代后,西方国家相继成立环境保护专门机构,并通过征收排污费解决环境污染的治理费用问题。
但这类被动的“尾部治理”措施收效亦不甚显著……1970年4月由美国一些环境保护工作者和社会名流发起的一场声势空前的“地球日”运动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规模宏大的群众性环保运动;同时,70—80年代在环境科学的研究过程中,西方国家从理论上或实践上都摸清了主要污染物质的污染规律。
……80年代西方国家基本上控制了污染,普遍较好地解决了国内的环境问题。
——梅雪芹《工业革命以来西方主要国家环境污染与治理的历史考察》(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人与自然和谐思想产生的渊源和特点。
(12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9世纪以来推动西方国家环境得以较好解决的因素。
综合上述材料,指出我们从中应得到的启示。
(13分)42.(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在英语世界,美国没有经历任何革命也变成了一支主导的力量。
法国大革命使控制着财力的商人阶级变成统治势力,取代了拥有土地的贵族们;但同样的情况发生在19世纪的英国,却没有经历过流血牺牲,甚至都没有打扰到民众的日常安宁。
与过去断然决裂,会导致狂热的行为,接踵而至的可能是突然的横祸和毁灭。
个人的明智,来自于他记忆的连续性,团体的明智则需要其传统的延续。
——[美]威尔·杜兰特、阿里尔·杜兰特《历史的教训》围绕材料中“团体的明智则需要其传统的延续”,以此为主题,结合世界史加以简要论述。
(要求:观点合理、明确,史论结合)(二)选考题:共15分。
请考生从第45、46、47三道题中任选一题作答。
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
45.(15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材料元朝至元五年(1268年),制定了《定台纲三十六条》,随后,《行台(行御史台)体察条例》等法规陆续出台并录入《元典章》。
这些法规改变了历朝奉行的“以卑察尊”传统,第一次使监察制度得到国家法律保障。
元在中央设御史台,在地方置行台和廉访司,对御史台负责,《定台纲三十六条》规定御史台与中书省、枢密院地位等同,并有权弹劾这些部门。
《定台纲三十六条》规定行台具有“弹劾行中书省、宣慰司及以下诸司官吏、奸邪”的权力,行省行政体系与行台监察体系各自平行,互不统属。
廉访司负责监察行省以下路、府、州、县。
元代监察体系覆盖全国,为明清监察体系的完善奠定了基础,是现代中央、省、市(县)三级监察体系的最早模型。
——摘编自李晓春《从制度改革看元代监察体制的历史贡献》(1)根据材料,概括元代监察体制的特点。
(7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元代监察体制改革的影响。
(8分)46.(15分)【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材料100年前的7月1日7时30分,随着战斗哨声响起,成千上万的英国士兵开始向法国索姆河岸边进发。
这场战役的第一天成为英国军事史上最血腥的一天。
仅在这一天内,英军士兵阵亡1.9万多名,受伤超过4万名。
而德军方面这一天的损失也十分惨重。
这场战役持续了4个多月,有统计数字显示,英军伤亡人数超过48万,法军伤亡人数约25万,而他们的对手德军伤亡人数超过了50万。
然而,这场规模空前、伤亡巨大的战役,却没有赢家。
这场战役结束之后,英法联军仅仅将战线向前推进了7英里,并没有能够突破德军的防线,德军方面则承受了巨大的人员损失。
直到今天,昔日索姆河战役的土地中还埋藏着大量没有清理的弹药,法国当地农民在从事耕作和运输等生产活动时通常要小心翼翼。
澳大利亚迪肯大学哲学专业副教授马修·夏普表示:“‘索姆河’已经在100年后的今天成为工业化的、毫无道理的大规模杀戮的代名词……‘帝国主义’成为了一个肮脏的词汇。
”——摘编自闫勇《伤痛难平:英法追思索姆河战役百年》(2016年) (1)根据材料,概括索姆河战役的特点。
(9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索姆河战役的历史影响。
(6分)47.(15分)【中外历史人物评说】材料曾子,名参,春秋末年鲁国南武城人,是中国著名的思想家。
曾参守孔子墓三年后,孔门弟子子夏、子游、子张认为有若面貌很像孔子,要把有若当孔子来事奉,强叫曾参同意。
曾参拒绝说:“不可。
江、汉以濯之,秋阳以暴之,皓皓乎不可尚已!”父病故时,曾参“泪如涌泉,水浆不入口者七日”,以后“每读丧礼则泣下沾襟”。
曾子著作《大学》,开宗明义提出了三纲(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八目(格物、致知、正心、诚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又提出“吾日三省吾身”的修养方法,即“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曾子在儒学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被后世尊奉为“宗圣”,是配享孔庙的四配之一。
——摘编自《曾子研究》(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曾子思想的主要内容。
(7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曾子被后世尊奉为“宗圣”的原因。
(8分)参考答案24.D解析A项反映的是分封制,与题目不符,故错误;材料反映的是青铜器功用的变化,与兼并战争无关,故B项错误;铁犁牛耕技术出现于春秋时期,是小农经济产生的条件,与青铜器的功用变化无关,故C项错误;青铜器由贵族独享到成为普通百姓的用品,反映了等级礼乐制度逐渐瓦解,故D项正确。
25.D解析“孝廉”是两汉时期选官的主要标准而不是唯一标准,故A项错误;根据材料“令郡国举孝廉各一人”不能判断所选之人为贵族,故B项错误;“太祖(曹操)”生活于东汉末年,不能体现魏晋时期察举制度的发展,故C项错误;根据材料“少机警,有权数,而任侠放荡,不治行业”,可知不符合“举孝廉”的标准,这与当初选官的标准有所背离,故D项正确。
26.A解析材料中周敦颐利用“太极”与“无极”论述世界的本原,这表明儒学发展到哲学高度,故A项正确;材料反映出儒学吸收阴阳学发展,与道教无关,故B项错误;材料反映出儒学在宋代的新发展,汉学的表述过于宽泛,故C项错误;材料只论述世界的本原,还未形成理学体系的构架,故D项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