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教育观练习题
教师资格证-幼儿综合素质-第一章-职业理念-第一节-教育观
![教师资格证-幼儿综合素质-第一章-职业理念-第一节-教育观](https://img.taocdn.com/s3/m/e5fa244630b765ce0508763231126edb6e1a767a.png)
教师资格证-幼儿综合素质-第一章-职业理念-第一节-教育观[单选题]1.下列哪一项不是国家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江南博哥))。
A.应当贯穿于幼儿教育.中小学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高等教育等各级各类教育B.应当贯穿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等各个方面C.必须把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有机地统一在教育活动的各个环节中D.必须坚持学校的主导地位参考答案:D参考解析:国家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1)实施素质教育,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使受教育者坚持学习科学文化与加强思想修养的统一,坚持学习书本知识与投身社会实践的统一,坚持实现自身价值与服务祖国人民的统一,坚持树立远大理想与进行艰苦奋斗的统一。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要坚持面向全体学生,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创造相应的条件,依法保障适龄儿童和青少年学习的基本权利,尊重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教育规律,使学生生动活泼,积极主动地得到发展。
(2)实施素质教育应当贯穿于幼儿教育.中小学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高等教育等各级各类教育,应当贯穿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等各个方面。
在不同阶段和不同方面应当有不同的内容和重点,相互配合,全面推进。
在不同地区还应体现地区特点,尤其是少数民族地区的特点。
(3)实施素质教育,必须把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有机地统一在教育活动的各个环节中。
学校教育不仅要抓好智育,更要重视德育,还要加强体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和社会实践,使诸方面教育相互渗透.协调发展,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
[单选题]5.()将成为未来每个社会成员的基本生存方式。
A.终身学习B.学校学习C.交流学习D.探究学习参考答案:A参考解析:终身学习的思想观念,正在变为社会及个人可持续发展的现实要求,学习越来越成为个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教育学原理,练习题第一章
![教育学原理,练习题第一章](https://img.taocdn.com/s3/m/9936e69b02768e9950e73826.png)
第一章绪论一、单项选择题1.提出行动研究这一概念的教育家是A.拉伊B.梅伊曼C.勒温D.瓦﹒根舍因【解析】C 学习和研究教育原理的基本方法有观察法、实验法、调查法、文献法、行动研究法等。
行动研究作为一种研究方法和途径,起源于二次大战后的美国,最早由社会心理学家勒温于1944年明确提出。
2.最早提出教育要适应儿童的年龄阶段,进行德智体多方面和谐发展教育的教育思想家是A.亚里士多德B.柏拉图C.苏格拉底D.昆体良【解析】A3.以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来阐述教育教学问题的著作是A.凯洛夫的《教育学》B.杜威的《民主主义与教育》C.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D.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解析】A 凯洛夫主编的《教育学》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指导,总结当时苏联社会主义学校教育经验,并吸收了历史上进步教育家的思想,对教育基本原理、教学论、德育论、学校管理四方面进行了全面的论述。
4.提出“范例教学”理论的教育家是A.布鲁纳B.瓦﹒根舍因C.赞科夫D.巴班斯基【解析】B5.倡导发现法教学的是美国的心理学家、教育家A.杜威B.斯金纳C.加涅D.布鲁纳【解析】D6.前苏联教育家赞科夫的教学理论是A.认知结构理论B.最优化理论C.范例教学理论D.发展教学理论【解析】D 赞科夫自1957年起进行了长期的教学改革实验。
反映其研究成果的著作是《教学与发展》,其中提出了适应时代要求的发展教学论。
7.被认为是用马克思主义观点阐述教育学和教育史的第一本书是A.《教育学》B.《民主主义与教育》C.《论共产主义教育》D.《国民教育和民主主义》【解析】D 克鲁普斯卡娅根据列宁的指示编著的《国民教育和民主主义》被认为是用马克思主义观点阐述教育学和教育史的第一本书。
8.最早提出教学的教育性原则的教育家是A.夸美纽斯B.杜威C.赫尔巴特D.凯洛夫【解析】C 19世纪,德国著名的教育家赫尔巴特论述了“教学的教育性原则”以及“统觉”、教育管理等思想;他还提出了教学过程的四阶段论。
教师资格考试一1.教育观
![教师资格考试一1.教育观](https://img.taocdn.com/s3/m/5838b5390066f5335a8121f3.png)
模块一职业理念第一章教育观大纲要求:1.理解国家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2.掌握在学校教育中开展素质教育的途径和方法3.依据国家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分析和评判教育现象第一节、素质教育一、素质教育的内涵:(2013上、2013下材料题)(一)素质教育的概念(2014上单选题)素质教育:是指依据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以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以尊重学生主体性和主动精神,注重开发人的智慧潜能,注重形成人的健全个性为根本特征的教育。
1. 1997年国家教委关于印发《关于当前积极推进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的通知中指出:“素质教育是以提高民族素质为宗旨的教育。
它是依据《教育法》规定的国家教育方针,着眼于受教育者及社会长远发展的要求,以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宗旨,以注重培养受教育者的态度、能力,促进他们在德智体等方面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为基本特征的教育。
素质教育要使学生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劳动、学会生活、学会健体和学会审美,为培养他们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奠定基础。
”2. 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实施素质教育,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理解:(4条必须具备)1、实施素质教育的方向: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基本前提2、实施素质教育的根本宗旨:提高国民素质3、实施素质教育的重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4、实施素质教育的最终目的: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素质教育的含义1、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人人都有受教育的权利。
2、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2014下单选题)3、素质教育是充分发挥个体潜能,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
教育学原理配套练习题 第一章 教育与教育学试题与参考答案
![教育学原理配套练习题 第一章 教育与教育学试题与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8db8dbe45ef7ba0d4a733b33.png)
教育学原理配套练习题整编人:秦善鹏聊城大学教育科学学院第1页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一、单项选择1. “教育”一词最早见于___________中的“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
()A.《论语》B.《孟子·尽心下》C.《孟子·尽心上》D.《大学》2. 教育史上,“产婆术”的提出者是__________。
()A.苏格拉底B.柏拉图C.亚里士多德D.夸美纽斯3. 学校教育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级的产物,其产生的基本条件是生产力的发展和______。
()A.教师职业的出现B.文字的出现C.班级授课制的出现D.教学方法的系统化4. 在不同的社会或同一社会的不同历史阶段,教育的性质、目的内容等各不相同。
这体现了教育的_____。
()A.永恒性B.历史性C.继承性D.生产性5. 教育的“生物起源说”和“心理起源说”的共同缺陷是都否定了_________。
()A.教育的科学属性B.教育的生产属性C.教育的社会属性D.教育的艺术属性6. “终身化”的教育特征出现在________。
()A.古代社会B.文艺复兴后的欧洲C.近代社会D.现代社会7. _________的出版是教育学开始形成一门独立学科的标志。
()A.《教育学》B.《大教学论》C.《普通教育学》D.《民主主义与教育》8. 否定教育的等级化、特权化和专制化的教育特征是_______。
()A.教育的终身化B.教育的多元化C.教育的民主化D.教育的全民化9. 关于教育的起源一直是众说纷纭,其中,我国古代朱熹所持的观点是________。
()A.神话起源说B.生物起源说C.心理起源说D.劳动起源说10. ___________的提出标志着在教育起源问题上开始转向科学解释。
()A.神话起源说B.生物起源说C.心理起源说D.劳动起源说11. _________是一所由官家举办、私家主持的学校,其特点是学术自由。
()A.稷下学宫B.鸿都门学C.太学D.郡国学12.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选士制度是__________。
(完整版)教育学第一章练习题及答案
![(完整版)教育学第一章练习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5c9093a0b4daa58da1114a46.png)
第一章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所给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答错、不答或多答均不得分)1.教育的生物起源说的代表人物是 ( )A.达尔文B.布厄迪尔C.勒图尔诺D.孟禄【精析】C 由教育理论可知,勒图尔诺(利托尔诺)是教育的生物起源说的代表人物。
2.为了更好地选用天下人才,隋唐后建立了 ( )A.聘任制度B.科举制C.录用制D.任免制【精析】B隋唐建立科举制。
3.国际上理解教育实质是在教育中贯穿 ( )A.主体教育观B.精英主义价值观C.知识主义价值观D.多元主义价值观【精析】D 国际理解教育实质是在教育中贯穿多元主义价值观。
4.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关于学生在教学中的地位的主张,称为 ( ) A.白板说B.做中学C.儿童中心主义D.实质教育派【精析】C杜威主张儿童是教学过程的中心。
5.在教育史上主张“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教育家是 ( )A.孔子B.孟子C.墨翟D.荀子【精析】A孔子是启发式教学原则的提出者,题干中的话反映的正是这一教育思想。
6.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萌芽于下列哪部教育论著 ( )A.《学记》B.《普通教育学》C.《大教学论》D.《教育论》【精析】C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萌芽于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
7.现代的学校教育不再为少数剥削阶级所垄断,而是日益走向 ( )A.社会化B.民主化C.大众化D.自由化【精析】C教育大众化表明有更多的人接受到学校教育。
8.古代中国的教学学思想中主张“道法自然”的是 ( )A.道家B.发家C.墨家D.儒家【精析】A道家主张“道法自然”。
道家主张回归自然,“复归”人的自然本性,一切顺其自然,便是最好的教育。
9.明确提出“使人类教育心理学化”的口号,为近代教育学的创立作出贡献的是( )A.康德B.裴斯秦洛齐C.洛克D.夸美纽斯【精析】B瑞士教育家裴斯泰洛齐明确提出了“使人类教育心理学化”的口号。
二、填空题(在下列各题的空格中填入正确的内容)1.瑞士教育家__________认为教育的目的在于按照自然的法则全面地、和谐地发展儿童的一切天赋力量。
教育学第一章练习题
![教育学第一章练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2b5b467feffdc8d376eeaeaad1f34693daef1099.png)
教育学第一章练习题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教育活动、教育理论和教育方法的一门综合性学科。
通过学习教育学,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教育的本质和目的,掌握教育的基本原则和方法,从而提高教育工作的质量和效果。
第一章的练习题,是为了巩固和运用我们在这一章节学到的知识,进一步深化对教育学基本概念和理论的理解。
下面是一组练习题,希望你能根据你所学的知识,回答出正确的答案。
1. 教育学的定义是什么?它的研究对象是什么?2. 简要介绍一下教育学的起源和发展历程。
3. 什么是教育理论?它的作用是什么?4. 什么是教育的目的?它有哪些基本特点?5. 什么是教育原理?举例说明一个教育原理的应用。
6. 请简要介绍一下教育方法的分类和特点。
7. 什么是教育评价?它的作用和方法有哪些?请在作答时尽量简明扼要,确保回答准确。
下面是参考答案:1. 教育学的定义是研究教育现象、教育活动、教育理论和教育方法的一门综合性学科。
它的研究对象包括教育现象、教育活动和教育理论。
2. 教育学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古希腊和古罗马时期的教育思想家,如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
教育学经历了从教育哲学到教育心理学、教育社会学、教育经济学等多个学科的演变。
3. 教育理论是对教育现象和教育活动进行分析和论证的理论体系。
它的作用是指导教育实践,提供教育决策的依据。
4. 教育的目的是培养人的全面发展和提高人的素质。
它具有导向性、功能性和历史性等基本特点。
5. 教育原理是指导教育实践的基本原则和规律。
例如,启发式原理指出学生应该通过探究和发现来获得知识,而不仅仅是被动接受。
6. 教育方法可以分为直接教育方法和间接教育方法。
直接教育方法强调直接的教学活动,如讲授、示范等;间接教育方法则强调教育环境和教育资源的创造和利用。
7. 教育评价是对教育活动和教育结果进行评估和判断的过程。
它的作用包括改进教育工作、提高教育质量和监督教育效果等。
评价方法有包括问卷调查、观察和考试等多种形式。
教育学基础 第一章 练习题与参考答案
![教育学基础 第一章 练习题与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55248ce981c758f5f61f67f0.png)
第一章教育学概述练习题一、单项选择题1.世界最早的一部教育专著是我国的()。
A、《论语》B、《学记》C、《中庸》D、《大学》2.古罗马昆体良的教育著作是()。
A、《论演说家的教育》B、《理想国》C、《大教学论》D、《教育论》3.英国教育家洛克的教育著作是()。
A、《教育论》B、《教育漫话》C、《大教学论》D、《爱弥尔》4.《普通教育学》的作者是()。
A、夸美纽斯B、赫尔巴特C、卢梭D、斯宾塞5.《民主主义与教育》的作者是()。
A、杜威B、斯宾塞C、布鲁纳D、克鲁普斯卡娅6.我国第一部以马克思主义观点阐述教育问题的著作是杨贤江的()。
A、《教育学》B、《论共产主义教育》C、《新教育大纲》D、《民主主义与教育》7.提出结构教学理论和发现法的教育家是()。
A、赞科夫B、布鲁纳C、根舍因D、杜威8.前苏联教育家凯洛夫主编的教育学著作是()。
A、《教育学》B、《论共产主义教育》C、《普通教育学》D、《教育论》9.最早对课堂教学从理论上加以阐述的教育著作是(•)。
A、斯宾塞的《教育论》B、洛克的《教育漫话》C、马卡连柯的《教育诗篇》D、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10.标志着社会主义教育理论体系诞生的《教育学》专著的主编是()。
A、凯洛夫B、赞可夫C、马卡连科D、苏霍姆林斯基11.以教育现象和教育规律为共同研究对象的各门教育学科总体,是我们所称的()。
A.教育学B.教育科学C.普通教育学D.教育原理12.产生教育的最具基础性的条件是()A.人类学会制造工具B.人类生产劳动的进行C.语言的形成D.教育起源于劳动13.在一定意义上,教育是人类一种特殊的()A.生产劳动B.家庭活动C.交往活动D.社会现象14.国家用法律形式规定的、对一定年龄儿童实施确定年限的学校教育,这是()A.学校教育B.义务教育C.学年教育D.基础教育15.孔子是中国古代最伟大的教育家和教育思想家,他的思想集中体现在()A.《大学》B.《中庸》C.《论语》D.《孟子》16.《学记》反对死记硬背,主张启发式教学,其中主张的开导学生但不要牵着学生走就是()A.博学于文B.开而弗达C.强而弗抑D.道而弗牵17.注意到儿童心理发展的自然特点,主张按照儿童心理发展规律对儿童进行分阶段教育的第一人是()A.柏拉图B.亚里士多德C.夸美纽斯D.赫拉克利特18.最早提出教育的目的在于按照自然的法则全面地、和谐地发展儿童的一切天赋力量的教育学家是()A.裴斯泰洛奇B.康德C.杜威D.夸美纽斯19.认为根据社会要求加给儿童的教育是坏教育,让儿童在自然中顺其自然发展才是最好的教育,甚至越是远离社会影响的教育才越是好教育,这是()A.卢梭的观点B.杜威的观点C.康德的观点D.华生的观点20.认为人的心灵如同白板,观念和知识都来自后天。
教育学第一章练习题
![教育学第一章练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b35f90023069a45177232f60ddccda38376be17b.png)
教育学第一章练习题教师之路,从山香起步!新郑协议班教育学第一章练习题一、单项选择题(共70小题,每题0.8分,共56分)1.教育的质的规定性主要体现在()A.社会性B.相对独立性C.教育是培养人的社会活动D.一种转化活动的过程2.西汉初期实行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文教政策体现了教育的()3.教育活动的基本要素是教育者、受教育者和()4.()提出“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
”A.孔子B.孟子C.庄子D.荀子5.学校教育产生于()A.原始社会B.奴隶社会C.封建社会D.中世纪6.“以僧为师”“以吏为师”是古代()时期的教育特征。
A.中国B.埃及C.希腊D.罗马7.初等义务教育普遍实施于()A.古代B.文艺复兴后的欧洲C.近代D.现代8.提出教育的生物起源说的代表人物是()A.巴甫洛夫B.蒙台梭利C.利托尔诺D.孟禄9.在有史以来的教育中,除()以外,都具有阶级性的特征。
A.古代教育B.近代教育C.现代教育D.原始教育10.“六艺”中的“礼”为()教育内容。
A.艺术B.基础文化知识C.文字D.政治伦理11.教育的等级化、特权化和专制化否定的教育特征是()A.教育的终身化B.教育的多元化C.教育的民主化D.教育的全民化12.下列不属于骑士七技范围的是()A.骑马B.投枪C.音乐D.吟诗13.古代印度婆罗门教有严格的等级制度,处于最高级的是()A.首陀罗B.刹帝利C.吠舍D.僧侣14.主张“兼爱”的是以下哪种学派()A.儒家B.墨家C.道家D.法家15.最早颁布义务教育法的国家是()A.英国B.美国C.日本 D德国16.古代印度的种姓制度中,作为最主要的教育内容的著作是()A.《吠陀》B.《圣经》C.《心经》D.《楞严经》17.汉语中最早将“教”和“学”连用的是在战国时期的哪本著作()A.《说文解字》B.《礼记·学记》C.《孟子·尽心上》D.《论语》18.我国古代,也是世界教育思想史上最早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文献是()A.《学记》B.《论语》C.《思想图》D.《孟子》19.“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反映了哪个时代的等级制度()A.隋唐时期 B.魏晋南北朝时期 C.秦汉时期 D.明清时期20.主张“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的教育家是()A.老子B.孔子C.孟子D.荀子21.罗马帝国灭亡之后,西欧进入基督教和封建世俗专权紧密相连的时期,当时最受重视的教育是培养僧侣人才的教育。
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练习试题与答案
![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练习试题与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a1b131571ed9ad51f01df2bc.png)
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练习题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把所选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自( B )阶段开始,自然科学就成为学校教学内容的组成部分。
A、原始教育B、近代教育C、现代教育D、古代教育2、教育同生产劳动分离是( D )。
A、原始教育的特点B、资本主义教育的特点C、社会主义教育的特点D、古代教育的特点3、当今世界,新科学技术在不断发展和深化,现代教育也酝酿着一场巨变,已有的现代教育思想和理论日益从理想和概念变为现实,现代教育要发生怎样的变化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D )①教育终身化②教育社会化③教育生产化④教育民主化⑤教育国际化⑥教育现代化⑦教育多元化A、②③④⑤⑥⑦B、①③④⑤⑥⑦C、①②③④⑤⑥⑦D、①②③④⑤⑥⑦4、“教育不应再限于学校的围墙之内”是(A )的教育理想。
A、非制度化B、前制度化C、制度化D、义务教育5、古代西欧教育,(A )处于全部学科的“王冠”地位A、神学B、算术C、文法D、辩证学6、强调身心和谐发展,教育内容比较丰富,方法比较灵活的教育是( D )。
A、古代印度B、古代埃及C、斯巴达D、雅典7、教育学是研究( C ),揭示教育规律的科学。
A、教育事实和教育现象B、教育事实和教育问题C、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D、教育方针和教育事实8、道家主张教育要( C )。
A、有教无类B、非攻C、“复归”人的自然本性D、建国君民、教学为先9、西方古代以其雄辩和青年与智者的问答法著名的教育家是(B )。
A、柏拉图B、苏格拉底C、亚里士多德D、道谟克里特10、中国历史上最早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文献是(C )。
A、《论语》B、《大学》C、《学记》D、《中庸》11、西方教育史上第一本教育专著是古罗马教育家(D )编写的。
A、苏格拉底B、亚里士多德C、柏拉图D、昆体育12、杜威和他的《民本主义与教育》是20世纪(C )的代表。
A、人文主义教育学B、存在主义教育学C、实用主义教育学D、要素主义教育学13、在研究方法中,对某一事物或现象在某一地区的全面情况或对某一单位全面情况的了解,这种研究方法叫做(A )。
小学教师资格证《综合素质》章节习题:教育观.doc
![小学教师资格证《综合素质》章节习题:教育观.doc](https://img.taocdn.com/s3/m/e01f0b77aef8941ea76e05a2.png)
2016小学教师资格证《综合素质》章节习题:教育观第一章第一节教育观1.在教学过程中,素质教育强调的是( ),而不是简单地获得结果。
A.记忆知识B.“发现”知识C.积累知识D.搜集知识2.下列关于素质教育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素质教育以促进知识深刻内化为目标B.素质教育以全面传授更有价值的知识为基础C.素质教育以激活每一位受教育者的个性潜能发展为核心D.素质教育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目的3.现代教育观认为,教师在教育过程中起( )作用。
A.引导B.主导C.辅助D.顾问4.( )是着眼于受教育者及社会长远发展的要求,以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宗旨的教育。
A.创新教育B.义务教育C.素质教育D.全面教育5.小东虽然才10岁,但篮球打得好,足球踢得也很棒,可就是学习成绩不好。
对此,班主任很发愁,总是提醒他“你不要总是贪玩,把心放在学习上,这才是你应该做的!”该班主任的做法( )。
A.正确,班主任关心学生的学习状况B.不正确,班主任只注重知识学习C.正确,帮助学生改正错误是班主任的职责D.不正确,班主任伤害了学生的自尊6.强调素质教育面向全体国民和全体适龄儿童,反映了素质教育的( )。
A.主体性B.全体性C.发展性D.全面性7.让每一个学生在学校都能得到自己的发展,这是检验教育者是否坚持( )的一块试金石。
A.育人为本B.以德兴教C.面向全体D.精英教育8.( )是深化教育改革,促进教育发展的先导,当前又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前提。
A.改革高考制度B.改革对教师的评价体系C.更新教育观念,转变教育思想D.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9.构建素质教育目标,必须遵循青少年儿童身心素质发展的( ),才能保证目标的科学性、可行性。
A.顺序结构B.客观规律C.主要特征D.不平衡性10.一个民族是否具有竞争能力、是否能够立于不败之地的关键是( )。
A.创新能力B.学习能力C.拼搏精神D.团结精神11.实施素质教育,就是要坚持以“教育要( )、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思想为指导。
综合素质-第1章-1教育观习题+答案+解析
![综合素质-第1章-1教育观习题+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9ad129d952ea551811a687a3.png)
和接班人,而不是只会死读书的呆子。”这表明
马老师具有( )。
A.开拓创新的理念
B.素质教育的理念
C.自主发展的意识
D.因材施教的意识
素质教育观
【解析】B。马老师对学生的要求:身心健康和 谐发展,恰恰体现了素质教育的要求。
素质教育观
• 试题预测: 下列关于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的区别,说法不正 确的是( ) A.全体学生与少数学生的区别 B.平均教育与精英教育的区别 C.教学方式的区别 D.评价方式的区别 【解析】B。考察对全面发展与平均发展的理解。
素质教育观
上,他把自己喜欢爱吃的食物一股脑儿放在自己 的碗中独自享用,全然不顾周围同学们的反应。 请运用素质教育的知识观分析以上情况(10分)。
素质教育观
【答题要点】(1)素质教育的定义和内涵。 (2)结合案例分析,徐光明不懂得礼让与宽容; 不懂得帮助别人、奉献爱心、关心别人;不懂得 与别人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教师与家长平时应 加强对徐光明的做人、与人交往等方面的教育。
素质教育观
• 试题预测: 素质教育的根本宗旨是( )。 A.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B.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C.教育面向全体学生 D.提高国民素质 【解析】D。素质教育是以提高整个中华人民共 和国所有公民素质为根本宗旨的教育。
素质教育观
• 真题回顾 • 2011年下半年材料分析3: 湖北省仙桃市刘家集镇中学学生徐光明,今年 15岁,平时不善言谈,孤独冷漠,不喜欢集体 生活,不爱参加课外活动,不喜欢上体育课,常 独来独往,不会关心别人,不善于与他人相处, 学习成绩全班倒数第一,一次在学校元旦聚餐会
素质教育观
【答题要点】 王老师的行为符合新课程改革所倡导的自主、合 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学生是学习的主体,通过 多种方式,老师让学生主动地自觉自愿地学习, 帮助学生建立学习兴趣,从而使学生获得自然知 识、写 2014年上半年选择题3: 班主任孙老师经常对学生说:“知识改变命运, 分数才是硬道理”,他自己出钱设立了“班主任 基金”,用于奖励每学期末前三名的学生,孙老 师的做法( )。 A.正确,物质奖励具有良好的激励作用
教育学第一章试题及答案
![教育学第一章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269594586d175f0e7cd184254b35eefdc8d31530.png)
教育学第一章试题及答案题一:请简述教育学的定义及其研究对象和内容。
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规律及其改革与发展的学科。
它主要研究教育的目标、内容、方法、组织和管理等方面的问题,以及教育理论、教育心理学以及教育评价等内容。
题二:请简述教育学的研究方法及其特点。
教育学的研究方法包括实证研究、历史研究、比较研究和理论研究等。
其中,实证研究是教育学研究的主要方法之一。
其特点是基于实际数据、具有客观性和可验证性,并以定量和定性的方式描述和分析教育问题。
题三:请简述教育学的主要学派及其观点。
教育学的主要学派包括行为主义、认知主义、社会构建主义和人本主义等。
行为主义认为教育是外界刺激对学生行为的调节和控制;认知主义注重学生的认知过程和知识获取;社会构建主义强调学生在社会互动中的学习和发展;人本主义关注个体的综合发展和创造力的培养。
题四:请阐述教育学的基本观点及其对实践的指导意义。
教育学的基本观点包括:教育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教育具有社会性、个别性和全面性的特点;教育的目标是培养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适应能力;教育是一个长期过程。
这些观点对教育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帮助教育工作者更好地认识教育的本质,确定合理的教育目标和方法,并提供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理论依据。
题五:请简述教育学的发展历程及其主要阶段。
教育学的发展历程可分为古代教育学、近代教育学和现代教育学三个阶段。
古代教育学主要研究教育的哲学基础和教育思想;近代教育学开始关注教育的实践问题,建立了一些基本原理和方法;现代教育学则逐渐形成了系统的理论体系,深入研究教育的各个方面。
试题答案:一、教育学的定义及其研究对象和内容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规律及其改革与发展的学科。
它主要研究教育的目标、内容、方法、组织和管理等方面的问题,以及教育理论、教育心理学以及教育评价等内容。
教育学的研究对象包括教育活动、教育过程、教育环境、教育管理等方面。
教育学的内容涉及到教育的哲学基础、教育史、教育社会学、教育经济学、教育心理学、教育方法学以及教育评价等多个学科领域。
教育导论 练习
![教育导论 练习](https://img.taocdn.com/s3/m/ad24e671f11dc281e53a580216fc700aba68524c.png)
教育导论练习教育导论练习第一章教育学概述一、单项选择题1、教育学的研究对象就是()。
a.教育事实b.教育价值c.教育问题d.教育规律2、教育学就是研究(),揭示教育规律的科学。
a.教育事实和教育现象b.教育事实和教育问题c.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d.教育方针和教育事实3、狭义的教育是指()。
a.家庭教育b.学校教育c.个人教育d.社会教育二、辨析题(判断正误,并说明理由)1、教育研究的对象是各种教育现象。
答:此观点是错误的。
教育研究以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为研究对象,目的是阐明教育现象背后的规律。
但并非所有的教育现象都会沦为教育研究的对象,被做为教育研究对象的教育现象必须具有潜在的积极探索研究价值。
而有些教育现象就是偶然的、个别出现的现象,不具备研究价值,因而无法做为教育研究的价值。
三、简答题1、教育学的基本内涵就是什么?2、简述教育现象、教育问题、教育规律之间的关系。
3、简述教育学与教育科学之间的关系。
4、简述教育学与教育实践经验之间的关系。
四、材料分析题1、有些教师说道,他们没研习过教育学,但一样筹办了几十年教育,还有些教师说道,孔子没研习过教育学但并不阻碍他沦为万世师表。
你指出上述观点恰当吗?运用所学原理展开分析2、在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任校长的帕夫雷什学校,出现了一件事,一年级新生格里沙,由于母亲工作忙碌,开学第一天去上课时,耳朵没洗脸整洁。
在第一节课上,女老师辨认出格里沙的耳朵脏,就叫做他东站出来给大家看看,把他做为典型,教育其他学生必须快乐洁净讲卫生。
老师的这种粗心大意的作法,给格里沙幼小的心灵造成了非常大的危害。
在这以后,每当上这位女老师的课时,格里沙就深感似乎大家的眼睛都盯着他的耳朵,使他拽不念为去。
这种反常的心理阻碍了他集中精力听讲,所以对女老师所教的算术和阅读课,格里沙都研习得很差,女老师对自己的教育措施所产生的后果却丝毫没察觉到。
她不介绍格里沙的痛苦,反而把他自学不好的原因归罪于他听课思想不分散、不敢用功,并多次展开批评。
教师资格(统考)-中学综合素质 考点归纳1-第一章 教育观(一)
![教师资格(统考)-中学综合素质 考点归纳1-第一章 教育观(一)](https://img.taocdn.com/s3/m/c6fcf02bf524ccbff0218477.png)
第一章教育观(一)第一章职业理念5分钟考情速报5分钟考情速报【例2019下-真题单选】王老师在教学中总是尝试新的教学方法,在音乐课上,王老师鼓励同学们给经典音乐重新填词,评选“最美歌词”和“最具创意奖”,同学们对音乐课的兴趣大增,下列选项中是孔子所说,且与王老师做法相符的是()。
A.“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B.“学而不已,阖棺乃止”C.“古人于为学,终生与之俱”D.“朝闻道,夕死可矣”网校答案:B5分钟考情速报【例2019下-真题单选】下列关于素质教育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A.素质教育更要重视德育B.素质教育主要适用于基础教育C.素质教育应遵循教育规律D.素质教育不要求学生平均发展网校答案:B5分钟考情速报【例2018上真题】30.有一天,我请学生读课文,只有四名学生举手,我说:“杨萌你读。
”她大大方方读起来,等她坐下,我说:“还有谁愿意读?”一个举手的都没有了,是什么原因呢?课后,我就这一问题与学生聊起来。
一位学生说:“老师,您每堂课总是先提问杨萌,我们这些无名小卒没有她答得好,就不想回答了。
”我恍然大悟,是啊,让杨萌先回答已经成了习惯。
她的语文功底好,回答问题准确严密,简洁利落。
下午,我组织了一次“为老师出主意”的班会。
大家畅所欲言,我详细记录大家的想法。
收获了好多方法,我还请大家通过打电话、发信息、发邮件等形式继续提建议。
以后的课堂互动中,我鼓励学生积极回答问题,有的学生说话不流畅,我会引导他组织语言;有的学生不站起来回答,我就让他坐着说;有的学生内向、声音小,我就到他身边听清楚后复述给大家······后来我又尝试让学生参与组织教学,共同探索出了“辩论教学”“说书教学”“戏剧教学”等以前没有尝试过的形式。
慢慢地,我的课堂再也不是一潭死水了。
问题:结合材料,从学生观角度,评析“我”的教育行为。
网校答案:材料中“我”的行为践行了“以人为本”的学生观,促进了班级每个学生的全面发展,是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
教师资格证考试:小学《综合素质》第一章职业理念第一节教育观讲义及真题
![教师资格证考试:小学《综合素质》第一章职业理念第一节教育观讲义及真题](https://img.taocdn.com/s3/m/f408b36032687e21af45b307e87101f69e31fb3f.png)
<4>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素质教育是立足于人的个性的教育) <5>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教育
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能力的新一代人才,是素质教育的时代特征。创新教育是素 质教育的核心,是教育对知识经济向人才培养提出挑战的回应,素质教育是终生的, 不是对特定阶段、特定学校提出的要求,而是对各级各类学校提出的要求。
小学《综合素质》
职业理念 第一节 教育观
职业理念考试大纲
一、试卷结构
1.客观题4道(8分) 2.材料分析题1道考查素质教育观、学生观、教师观(14分)
二、职业理念重点考查内容
第一节:素质教育观 ①素质教育观的内涵;②素质教育的目标和要求;③开展素质教育的方法和途径;④ 新课改背景下素质教育的评价观;⑤新课改背景下素质教育的教学观。 第二节:“以人为本”的学生观 ①“以人为本”的学生观的内涵;②教育公正。 第三节:教师观 ①教师职业角色的特点;②教师职业的劳动特征;③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师观;④小学 教师的专业发展的方法;⑤教师成长的三阶段理论
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简称“两基”),是全面推进素 质教育的基础。树立素质教育理念,加大教育改革是开展素质教育的条件。
课程改革是教育改革的核心。 2.优化结构,建设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高质量的教师队伍。(优化教育观念、保障机 制)
建设高质量的教师队伍,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基本保证。教师的教育观念的实 施素质教育的前提条件。 3.将教育目的落实到教学之中。 4.教学内容要与生活实际紧密结合。(运行机制) 5.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转变学生观) 6.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
第一节 教育观
一、教育观
教育观的定义:人们对教育所持有的看法。 教育观的核心:“教育为了什么”,即教育目的。
第一章 教育与教育学练习试卷及答案
![第一章 教育与教育学练习试卷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e1cda1296137ee06eef918b4.png)
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练习试卷一、选择题1.“以僧为师”,“以吏为师”是古代什么时期的教育特征? ( ) A.中国 B.埃及 C.希腊 D.罗马2.以培养有文化修养和多种才能的政治家和商人为教育目的的是古代 ( ) A.斯巴达 B.埃及 C.希腊 D.雅典3.以培养忠于统治阶级的强悍的军人为教育目的是古代 ( ) A.希腊 B.埃及C.斯巴达 D.雅典4.以注重身心的和谐发展,教育内容比较丰富,教育方法比较灵活为特征的是古代 ( )A.希腊 B.埃及 C.斯巴达 D.雅典5.以强调军事体育训练和政治道德灌输,教育内容单一,教育方法比较严厉为特征是古代 ( ) A.希腊 B.埃及 C.斯巴达 D.雅典6.初等义务教育普遍实施于 ( )A.古代 B.文艺复兴后的欧洲 C.近代 D.现代7.以“教育的终身化”为教育特征的是 ( )A.古代 B.文艺复兴后的欧洲 C.近代 D.现代8.以“教育的民主化”为教育特征的是 ( )A.古代 B.文艺复兴后的欧洲 C.近代 D.现代9.以“教育的多元化”是为教育特征的是 ( )A.古代 B.文艺复兴后的欧洲 C.近代 D.现代10.反映孔子教育思想的文献是 ( )A.《学记》 B.《论语》 C.《礼记》 D.《中庸》11.在教育史上主张“有教无类”的教育家是 ( )A.孔子 B.孟子 C.墨翟 D.荀子12.在教育史上提出“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殆”的教育家是 ( ) A.孔子 B.孟子 C.墨翟 D.荀子13.在教育史上主张“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教育家是 ( ) A.孔子 B.孟子 C.墨翟 D.荀子14.下述属于墨家主张的是 ( )A.有教无类 B.兼爱 C.复归人的自然本性 D.化民成俗,其必由学15.下述属于孔子主张的是 ( )A.有教无类 B.兼爱 C.复归人的自然本性 D.化民成俗,其必由学16.下述属于孔子主张的是 ( )A.兼爱 B.“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殆” C.复归人的自然本性 D.化民成俗,其必由学17.下述属于孔子主张的是 ( )A.复归人的自然本性 B.兼爱 C.“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D.化民成俗,其必由学18.下述属于道家的主张是 ( )A.有教无类 B.兼爱 C.复归人的自然本性 D.化民成俗,其必由学19.由《学记》提出的教育主张是 ( )A.有教无类 B.兼爱 C.复归人的自然本性 D.化民成俗,其必由学20.“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出自 ( )A.《学记》 B.《论语》 C.《礼记》 D.《中庸》21.“学不躐等”出自 ( )A.《学记》 B.《论语》 C.《礼记》 D.《中庸》22.“建国君民,教学为先”这句话反映了 ( )A.教育与政治的关系 B.教育与经济的关系 C.教育与文化的关系 D.教育与科技的关系23.西方古代以其雄辩和与青年智者的问答法著名的教育家是 ( ) A.苏格拉底 B.柏拉图 C.亚里士多德 D.德莫克里特24.下述著作中反映柏拉图的教育思想的是 ( )A.《理想国》 B.《政治学》 C.《论演说家的教育》 D.《民本主义与教育》25.反映古希腊百科全书式的教育家亚里士多德的教育思想的是 ( ) A.《理想国》 B.《政治学》 C.《论演说家的教育》 D.《民本主义与教育》26.以教育现象为研究对象,探索教育规律的科学是 ( )A.教育 B.教育学 C.教育论 D.德育论27.1632年,《大教学论》的出版标志着教育学的独立,其作者是 ( ) A.夸美纽斯 B.赫尔巴特 C.卢梭 D.裴斯泰洛齐28.近代启蒙主义教育的代表人物是 ( )A.夸美纽斯 B.康德 C.卢梭 D.裴斯泰洛齐29.近代教育史中主张“绅士教育”的教育家是 ( )A.裴斯泰洛齐 B.卢梭 C.康德 D.洛克30.近代教育史中提出著名的“白板说”的教育家是 ( )A.洛克 B.卢梭 C.康德 D.裴斯泰洛齐31.教育学作为一门学科的建立始于夸美纽斯的研究,他的代表作是 ( ) A.《大教学论》 B.《爱弥尔》 C.《论演说家的教育》 D.《民本主义与教育》32.第一个提出要使教育学成为科学,并把教育理论建立在伦理学和心理学基础之上的教育家是 ( ) A.卢梭 B.夸美纽斯 C.康德 D.赫尔巴特33.赫尔巴特提出要使教育学成为科学,并把教育理论建立在伦理学和心理学基础之上,写了著名的教育学著作 ( )A.《大教学论》 B.《普通教育学》 C.《论演说家的教育》 D.《民本主义与教育》34.以下哪一项不是赫尔巴特强调的中心 ( )A.教师中心 B.学生中心 C.教材中心 D.课堂中心35.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关于学生在教学中的地位的主张,称为 ( ) A.白板说 B.做中学 C.儿童中心主义 D.实质教育派36.美国的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的代表作是 ( )A.《大教学论》 B.《普通教育学》 C.《论演说家的教育》 D.《民本主义与教育》37.以下哪一种观点是杜威的主张 ( )A.教师中心 B.儿童中心 C.课堂中心 D.教材中心38.1939年,首位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主编《教育学》的教育家是 ( ) A.凯洛夫 B.赞可夫 C.布鲁纳 D.维果斯基39.我国尝试编写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教育学始于 ( ) A.50年代 B.60年代 C.70年代 D.80年代40.20世纪60年代以后提出了课程结构理论的教育家是 ( )A.凯洛夫 B.赞可夫 C.布鲁纳 D.维果斯基41.20世纪60年代以后提出了教学发展思想的教育家是 ( )A.凯洛夫 B.赞可夫 C.布鲁纳 D.巴班斯基二、填空题1.狭义的教育主要指 ____,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通过学校教育的工作,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促使他们朝着期望的方向变化的活动。
小学教师资格证教育观模拟试题
![小学教师资格证教育观模拟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71a5ff6fcdbff121dd36a32d7375a417866fc11f.png)
小学教师资格证教育观模拟试题1. 定义教育(1) 什么是教育?请简要说明你对教育的理解。
(2) 举例说明生活中哪些情景可以被看作是一种教育。
2. 教育目的(1) 你认为教育的目的是什么?请谈谈你的看法。
(2) 以你理解的教育目的为基础,如何评价一名教师的教育工作是否成功?3. 教育观念(1) 什么是教育观?它对教师的教育工作有何重要意义?(2) 你认为一个合格的教师应该具备怎样的教育观念?4. 教师角色(1) 描述一下你认为的优秀教师的特点和角色。
(2) 你认为教师在日常教育工作中应该如何实现自己的教育理想?5. 教育方法(1) 什么是有效的教育方法?请列举一些你认为有效的教学方法。
(2) 在课堂教学中,如何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选择合适的教育方法?6. 教育关系(1) 在教育过程中,教师和学生的关系是怎样的?请谈谈你的看法。
(2) 如何处理好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师生关系,建立良好的教育关系?7. 教育成果(1) 教育成功的标志是什么?如何评价一个学生的教育水平?(2) 作为一名教师,你认为自己如何才能取得教育成果?8. 教育改革(1) 在当前教育领域,你认为哪些方面需要进行改革?为什么?(2) 你认为教师在教育改革中应该承担怎样的角色和责任?9. 教育未来(1) 未来的教育会朝着怎样的方向发展?对于教师有何挑战和机遇?(2) 你对未来教育领域发展的预测和展望是什么?10. 教育责任(1) 作为一名教师,你认为自己的教育责任是什么?如何履行这份责任?(2) 你认为教师的责任感对提高教育质量有何重要作用?以上为小学教师资格证教育观模拟试题,考生可根据个人理解和经验回答以上问题,进行思考和讨论。
祝各位考生取得满意的成绩!。
中学教师资格证《综合素质》章节题:第一章 教育观
![中学教师资格证《综合素质》章节题:第一章 教育观](https://img.taocdn.com/s3/m/cb40cd27360cba1aa911da21.png)
2017中学教师资格证《综合素质》章节题:第一章教育观一、单项选择题1.素质教育的根本宗旨是( )。
A.提高国民素质B.培养四有新人C.贯彻教育方针D.适应市场经济需要2.我国《教育法》规定公民“依法享有平等的受教育的机会”。
这体现了素质教育的( )。
A.全体性B.基础性C.发展性D.全面性3.下列关于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区别的叙述,说法错误的是( )。
A.二者教育目的不同,素质教育以提高国民素质为宗旨,应试教育以考取高分为目的B.二者教育对象不同,素质教育即精英教育,面对部分精英,应试教育则面对大众C.二者教育内容不同,素质教育立足社会需求,应试教育主要是为了满足学生考试和升学需要D.二者评价标准不同,素质教育以多种形式全面衡量学生,应试教育以分数作为唯一评判标准4.( )是以提高国民素质为宗旨的教育。
它是依据《教育法》规定的国家教育方针,着眼于受教育者及社会长远发展的要求,以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宗旨。
以注重培养受教育者的态度、能力,促进他们在德智体等方面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为基本特征的教育。
A.应试教育B.终身教育C.素质教育D.创新教育5.素质教育的重点是( )。
A.德育B.创新教育C.智育D.全面发展教育6.在电视剧《虎妈猫爸》中,“虎妈”赵薇为女儿制订了一个文化、体育、艺术全面发展的学习计划,报了很多兴趣班,而“猫爸”佟大为则秉承快乐教育的原则,反对给女儿报那么多兴趣班。
结合素质教育的理念,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虎妈”注重全面发展,有利于孩子的成长和发展B.“猫爸”尊重孩子的主体地位,有利于孩子的成长和发展C.“猫爸”过于溺爱,不利于孩子的成长和发展D.“虎妈”注重教育的多元化,有利于孩子的成长和发展7.宋老师喜欢关注互联网经济,并将互联网企业发展趋势的相关信息融入到思想政治课《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一课的教学中,这种做法体现了宋老师( )。
A.课程开发的意识B.扬长避短的意识C.校本教研的意识D.以人为本的意识8.“新体系素质班”由某市第十八中学与中央音乐学院合作办学,旨在培养普通学生的音乐素养,实现音乐教育对创新人才的培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师资格证考试幼儿综合素质章节模拟习题及答案:教育观第一章教育观一、单项选择题1.《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是以( )为核心的党中央在我国初步实现“两基”目标后,为进一步落实科教兴国战略的又一大决策。
A.毛泽东B.邓小平C.江泽民D.胡锦涛【参考答案】C【名师点睛】《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是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中央在我国初步实现“两基”目标后,为进一步落实科教兴国战略的又一大决策。
《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是国务院于2001年5月29日正式颁布的,当时江泽民同志是我国最高领导人,由此也可推论出本题应选C。
2.( )将成为未来每个社会成员的基本生存方式。
A.丰富的知识B.适应社会的能力C.终身学习D.创新与实践【参考答案】C【名师点睛】江泽民同志在1999年6月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曾指出:“终身学习是当今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一次性的学校教育,已经不能满足人们不断更新知识的需要。
我们要逐步建立和完善有利于终身学习的教育制度。
”由此可见,终身学习将成为未来每个社会成员的基本生存方式。
所以,本题的正确答案为C。
3.关于我国幼儿教育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属于基础教育B.属于启蒙教育C.属于义务教育D.属于实施全面发展的教育【参考答案】C【名师点睛】我国施行的是九年义务教育制度,即义务教育包括小学阶段和初中阶段,所以幼儿教育不属于义务教育。
所以本题的正确答案为C。
4.教育的生机与活力,就在于促进( )。
A.教师教育艺术的创新B.促进教师能力的提高C.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D.学生思维的创新成熟【参考答案】C【名师点睛】新课程理念指出:教育的生机与活力,就在于促进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
所以本题的正确答案为C。
5.( )不是为排队,而是为了促进发展。
A.评价B.考试C.检测D.考核【参考答案】A【名师点睛】为贯彻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落实《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组织有关专家学者编写了《素质教育观念学习提要》一书,目的在于进一步澄清教育观念和教育实践中依然存在的一些模糊认识,明确素质教育的宗旨和基本理念,更加自觉地进行各项教育教学改革。
该书第二部分第二十一条明确提出了“评价不是为排队,而是为了促进发展’,的观点。
所以本题的正确答案为A。
6.学生不是接受知识的“容器”,而是未来文明的( )。
A.创造者B.传承者C.发起者D.实践者【参考答案】A【名师点睛】《素质教育观念学习提要》第二十三条提出:“学生不是接受知识的‘容器,,而是未来文明的创造者”。
所以本题的正确答案为A。
7.全社会都要对我们的下一代负责,( )负有更为直接的责任。
A.学校B.社会C.家庭D.国家【参考答案】C【名师点睛】《素质教育观念学习提要》第二十四条提出:“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家长是子女的第一任教师。
”并进一步指出“全社会都要对我们的下一代负责,家庭负有更为直接的责任。
为人父母,首先应当学习新的教育思想、新的教育观念,从而掌握科学的教育方法和手段,创造民主、平等、和谐、宽松的教育氛围。
家长应当为子女树立终身学习的榜样,并尽可能广泛地参与学校教育教学改革活动。
家庭教育应当成为学校教育的重要补充,学校应当重视家庭教育资源的综合利用。
’’所以本题的正确答案为C。
8.传统的考试,主要是对学生认知水平的单项测量,忽视了( ),不能以此作为学生优劣的判断标准。
A.学生的能力B.学生的个别差异C.学生的创新D.学生的思想【参考答案】B【名师点睛】传统的考试,主要是对学生认知水平的单项测量,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差异和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常常是一次考试定终身,考试的效力有限,分数也不能代表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水平,不能以此作为学生优劣的判断标准。
所以本题的正确答案为B。
9.( )的评价是学生赖以感受成长的喜悦、烦恼或挫折的主要参照物。
A.家长B.自我C.教师D.同伴【参考答案】C【名师点睛】《素质教育观念学习提要》第二十一条指出:“教师的评价是学生赖以感受成长的喜悦、烦恼或挫折的主要参照物。
”教师经常对学生学习准确、公正、肯定的评价,会有效地改变学生自我认知的倾向性,自主行为的调控力,是学生学会认识自己、评价自己的一条基本途径,也是形成学生自我评价能力的重要条件之一。
所以本题的正确答案为C。
10.教师对学生的爱要以对学生的( )为前提,对学生的严应当是严中有爱、严中有章、严中有信、严中有度。
A.尊重和信赖B.理解C.信任D.包容【参考答案】A【名师点睛】《素质教育观念学习提要》第二十条指出:“教师对学生的爱要以对学生的尊重和信赖为前提,对学生的严应当是严中有爱、严中有章、严中有信、严中有度。
”教师的言行,不仅要考虑未成年人的心理特征和行为水平,更要考虑学生们的想法和感受。
而著名教育家马卡连柯也说过:“我的基本原则永远是尽量多地要求一个人,同时也要尽可能多地尊重一个人。
”所以本题的正确答案为A。
11.我国幼儿教育的基本出发点是( )。
A.对幼儿实施全面发展教育B.对幼儿开展智力教育C.保护幼儿健康成长D.对幼儿进行道德教育【参考答案】A【名师点睛】对幼儿实施全面发展教育是我国幼儿教育的基本出发点。
所以本题正确答案为A。
12.对于一个教师来说,善于为学生营造一个( )的成长环境,甚至比学识是否渊博更为重要。
A.严格B.宽松愉悦C.平等D.自由【参考答案】B【名师点睛】有研究表明,80%的学困生与过重压力有关,解除这些压力,有助于学生学习效率的提高和创造潜能的开发。
因此,对于一个教师来说,善于为学生营造宽松愉悦的成长环境,甚至比学识是否渊博更为重要。
教师要有一颗愉悦的心,把快乐带进生活、带给学生、带进课堂。
13.下列关于幼儿教育的意义表述不正确的是( )。
A.促进生长发育,提高身体素质B.开发智力,促进知识的积累C.发展个性,促进人格的健康发展D.培育美感,促进想象力、创造力的发展【参考答案】B【名师点睛】幼儿教育能促进幼儿生长发育,提高身体素质;开发大脑潜力,促进智力发展;发展个性,促进人格的健康发展;培育美感,促进想象力、创造力的发展。
积累知识不是幼儿教育的主要工作,所以本题的正确答案为B。
14.( )是深化教育改革、促进教育发展的先导,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前提。
A.改革高考制度B.改革对教师的评价体制C.更新教育观念、转变教育思想D.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19.素质教育把( )作为重点,反映了新时代的要求。
A.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B.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C.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D.培养学生的价值观、人生观【参考答案】C【名师点睛】《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实施素质教育要“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
所以本题的正确答案为C。
20.邓小平同志“三个面向”理论,把( )作为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基本出发点和归宿。
A.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B.全面实施素质教育C.促进人的全面发展D.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合格人才【参考答案】D【名师点睛】l983年10月1日,邓小平为北京景山学校题词,提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这“三个面向”是我国教育发展的战略方向,体.现了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对教育的客观要求,也反映了时代特征和对世界未来的科学预测,是邓小平同志关于教育改革和发展总体战略思想最集中的体现。
这也是要求我们国家的教育发展要紧紧围绕现代化建设这个中心,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培养合格的人才。
所以本题的正确答案为D。
21.我国教育的改革与现代化发展,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创造的过程,关键问题取决于( )。
A.学校负责人教育思想的转变B.整个社会的支持和认可C.教师生动、活泼、主动地创造D.教师教育教学水平的提高【参考答案】C【名师点睛】我国教育的改革与现代化发展,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创造的过程,关键问题取决于教师生动、活泼、主动地创造。
22.学生自身发展的落脚点和最终体现是( )。
A.学生的个性发展B.学习成绩的提高C.升学D.终身学习的能力【参考答案】A【名师点睛】新形势下的学校教学强调以学生为对象,以学生发展为目的。
把学生看做能动的主体,以学生的发展为主体,抛弃以教师为中心,倡导教师是学习的引导者和合作者。
强调个性的发展,学生的个性发展是学生自身发展的落脚点和最终体现。
所以本题的正确答案为A。
23.幼儿知识经验有限还没有形成固定的道德观念和行为标准,他们( ),因此,幼儿教育工作者应从幼儿入园开始就进行良好的习惯培养,为道德的启蒙教育打下基础。
A.模仿性差,辨别是非的能力强B.依赖性强,辨别是非的能力差C.模仿性强,辨别是非的能力差D.依赖性差,辨别是非的能力强【参考答案】C【名师点睛】幼儿时期,孩子的模仿性强,但辨别是非的能力较差,还没有形成固定的道德观念和行为标准,所以需要进行良好习惯的培养,为道德教育打下坚实的基础。
24.幼儿期是智力发展的关键时期。
相关研究表明,幼儿期是( )等发展的敏感时期,在这一时期施以适宜的教育,将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果推迟教育,效果会大打折扣。
A.语言、形状知觉、音感B.记忆、形象思维、色彩感C.动作、逻辑思维、想象力D.意识、时间知觉、乐感【参考答案】A【名师点睛】幼儿期是语言、形状知觉、音感等发展的敏感时期,在这一时期施以适宜的教育,将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所以本题的正确答案为A。
25.( )是幼儿教师最常用的和最普遍使用的教育教学方法。
A.直观形象法B.语言法C.角色扮演法D.表扬鼓励法【参考答案】B【名师点睛】运用丰富的语言进行描述是常有的教育教学方法。
26.教育活动的多样化,取决于教育内容的( )。
A.知识性B.科学性C.丰富性D.专业性【参考答案】C【名师点睛】内容丰富才能使活动体现出多样性。
所以本题的正确答案为C。
27.下列不属于幼儿园教学的特点是( )。
A.活动性与参与性B.生活性与启蒙性C.知识性与教育性D.游戏性与情境性【参考答案】C【名师点睛】幼儿园教学的特点是:活动性与参与性、生活性与启蒙性、游戏性与情境性。
传授知识不是幼儿园教学的主要任务,所以其不具有知识性的特点,故本题正确答案为C。
28.能显著提高儿童的角色承担能力和亲社会行为水平的学前教育基本方法是( )。
A.角色扮演法B.语言法C.讨论法D.移情法【参考答案】A【名师点睛】角色扮演法是一种使人暂时置身于他人的社会位置,并按这一位置所要求的方式和态度行事,以增进人们对他人社会角色及自身原有角色的理解,从而更有效地履行自己的角色的教育方法。
它使人们能够亲身体验他人的角色,从而可以更好地理解他人的处境,体验他人在各自不同情境下的内心情感。
心理学家研究发现,较长时间的角色扮演经验还可以改变人们的心理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