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门宴重要实词优选稿
鸿门宴》知识点(高三实用复习)
一、重点文言实词释义
• • • • • • • • • • • • • • • • • • 1.如 劳苦而功高如此: 沛公起如厕: 固不如也: 2.谢 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乃令张良留谢: 哙拜谢,起,立而饮之: 3.举 杀人如不能举: 举所佩玉 以示之者三: 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 举不胜举: 4.胜 沛公不胜桮杓: 刑人如恐不胜: 予观夫巴陵胜状, 此时无声胜有声: 。
五、特殊句式
• 1.倒装句(说出下面各句属于倒装句中的 哪一种) • 具告以事 • 长于臣 • 得复见将军于此 • 籍何以至此 • 客何为者 • 沛公安在
请从本文分别找出两个省略句和被 动句,并翻译,写在作业本上。
六、固定结构
• 1.财物无所取,妇女无所幸(“……无 所……,……无所……”,“……没有 被……,……没有被……”其中“无所”还 可以换作“有所”。) • 2.孰与君少长(“……孰与……”,表选择 问的句式,可译作“与……比,哪一 个……”) • 3.何辞为(“何……为”,表反问的句式, 可译作“为什么……呢”,“为”是语气 词。)
二、词类活用
• • • • • • • A.找出下面句子中哪个词是名词作动词? 沛公军霸上 沛公欲王关中 吾得兄事之 道芷阳 籍吏民,封府库 范曾数目项王
B.找出下面哪个词是名词作状语? • 君为我呼入,我得兄事之 • 项伯亦拔剑起舞,常以身翼蔽 沛公 • 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 • 头发上指,目眦尽裂 • 道芷阳间行
• C.形容词作动词
• 素善留侯Leabharlann 良• D.形容词作名词• 君安与项伯有故
E.使动、意动句
• • • • • • • • 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 以(之)为王 项伯杀人,臣活之 使(之)活下来 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 使(百余骑)跟从 交戟之士欲止不内 使(他)停止下来 沛公不先破关中,公岂敢入乎 使(关中)被攻破
《鸿门宴》实词虚词释义培训资料
《鸿门宴》实词虚词释义词语释义1. 获取,接受:~到。
~失。
~益。
得~空(kòng)。
~便。
~力。
~济。
心~。
2.适合:~劲。
~当(dàng )。
~法。
~体。
3.满意:~意。
扬扬自~。
4.完成,实现:饭~了。
~逞。
~志(多指满足名利的欲望)。
5.可以,许可:不~随地吐痰。
6.口语词(a.表禁止,如“~了,别说了”;b.表同意,如“~,就这么办”)。
〈动〉1.得到,获得2.同本义(本来没有而争取得来成为己有)缘木求鱼,虽不得鱼,无后灾。
——《孟子·梁惠王上》佳婿难得。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假谲》卖炭得钱何所营。
——唐·白居易《卖炭翁》工之侨得良桐焉。
——明·刘基《郁离子·千里马篇》3.又如:得人心;各得其所;得肆(得志,肆意);得闲儿(有空闲时间;得空);得胜回头(宋元说书人在开讲正书前先说一段小故事作引子,叫得胜回头);得职(获得官职);得情报;得钱;得奖4.找到知得而不知丧。
——《易·文言》虑而后后能得。
——《礼记·大学》。
注:“谓得事之宜也。
”至德不得。
——《庄子·秋水》既而得其尸于井。
——《聊斋志异·促织》5.得知故无术者得于不用。
——《韩非子》礼得其报则乐。
——《礼记·乐记》。
注:“谓晓其义。
”武王得之矣。
——《吕氏春秋·义赏》。
注:“犹知也。
”6.捕获然得而腊之以为饵。
——唐·柳宗元《捕蛇者说》7.亦指被捕获;被逮捕。
又如:得俊(俘获敌方的勇猛将士)8.成功;完成已经传人画图样去了。
明日就得。
——《红楼梦》9.又如:得算(计谋成功);得策(谋略得当)10.适,合傲啸东轩下,聊复得此生。
——陶渊明《饮酒》11.具备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
——《荀子·劝学》12.同“德”,恩惠,感恩 [be grateful;feel grateful]所识穷乏者得我欤。
实词【第一册】鸿门宴
1.君安与项伯有故?【第一册】鸿门宴2.卮酒安足辞!【第一册】鸿门宴3.沛公安在?【第一册】鸿门宴4.倍:1.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第一册】鸿门宴7.兵:1.项羽兵四十万【第一册】鸿门宴2.沛公兵十万【第一册】鸿门宴12.乘:1.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
【第一册】鸿门宴15.辞:1.卮酒安足辞【第一册】鸿门宴2.今者出,未辞也,为之奈何?【第一册】鸿门宴3.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
【第一册】鸿门宴4.如今人方为刀俎(zǔ),我为鱼肉,何辞为?【第一册】鸿门宴5.沛公不胜(shēng)杯(bēi)杓(sháo),不能辞。
【第一册】鸿门宴16.从:1.张良是时从沛公【第一册】鸿门宴2.毋从俱死也。
【第一册】鸿门宴3.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第一册】鸿门宴4.樊哙从良坐。
【第一册】鸿门宴5.从郦山下【第一册】鸿门宴6.从此道至吾军【第一册】鸿门宴18.当:1.当是时,项羽兵四十万【第一册】鸿门宴2.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第一册】鸿门宴3.当是时,项王军在鸿门下【第一册】鸿门宴19.道:1.道芷阳间行。
【第一册】鸿门宴2.从此道至吾军【第一册】鸿门宴20.得:1.未得与项羽相见。
【第一册】鸿门宴2.吾得兄事之。
【第一册】鸿门宴3.得复见将军于此【第一册】鸿门宴4.庄不得击。
【第一册】鸿门宴21.度:1.度我至军中【第一册】鸿门宴22.非:1.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第一册】鸿门宴2.故遣将守关者,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
【第一册】鸿门宴23.复:1.于是项伯复夜去,【第一册】鸿门宴2.得复见将军于此。
【第一册】鸿门宴3.能复饮乎?【第一册】鸿门宴1.故听之。
【第一册】鸿门宴2.君安与项伯有故?【第一册】鸿门宴3.故幸来告良。
【第一册】鸿门宴4.故遣将守关者,【第一册】鸿门宴27.顾:1.大行不顾细谨【第一册】鸿门宴28.固:1.固不如也。
【第一册】鸿门宴31.过:1.不过二十里耳【第一册】鸿门宴2.闻大王有意督过之【第一册】鸿门宴32.何:1.为之奈何?【第一册】鸿门宴2.且为之奈何?【第一册】鸿门宴3.籍何以至此?【第一册】鸿门宴4.今日之事何如?【第一册】鸿门宴5.客何为者?【第一册】鸿门宴6.为之奈何?【第一册】鸿门宴7.何辞为?【第一册】鸿门宴8.大王来何操?【第一册】鸿门宴39.即:1.项伯即入见沛公。
超详细鸿门宴知识点归纳(精华版)
鸿门宴学问点归纳一,通假字1. 距①关,毋②内③诸侯;①距,通“拒”,把守;②毋,通“无”,不要;③内,通“纳”,接纳,进入;2. 张良出,要项伯;要,通“邀”,邀请;3. 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倍,通“背”,违反;4. 旦日不行不蚤自来谢项王蚤,通“早”,早些;5. 不者,如属皆且为所虏不,通“否”;6. 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 内通“纳”)7. 项王就受璧,置之坐上( 坐通“座”)8. 令将军与臣有卻;卻,通“隙”,隔阂,嫌怨;9. 秋豪不敢有所近;豪,通“毫”;10. 吾令人望其气⋯⋯成五采;采,通“彩”,颜色;11. 私见张良,具告以事;具,通“俱”,全部;12. 坐,通“座”,座位;①项王就受璧,置之坐上;②因击沛公于坐13. 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参,通“骖”,古时乘车;二,虚词实词( 一) 实词:飨土卒( 飨;犒劳)夜驰之( 之:到,往)无所取( 所取:所字结构,掠夺的东西)从沛公( 从:跟从)亡去不义( 亡:逃跑;义:符合道义)料大王土卒足以当项王乎( 料:估量:当:抵抗)与臣游( 游:交往)籍吏民( 籍:登记)他盗之出入( 出入:偏义夏词,进入)具言( 具:具体,完备)如入前为寿( 如:你;为寿:祝健康)杀人如不能举( 举;尽)窃为大王不败也( 窃;私下里)坐须臾( 须臾:片刻)相去( 去,距离) 置车骑( 置;舍弃)督过之( 督过:批评)留谢( 谢:辞谢)( 二) 虚词固不如也( 固:当然)君安与项伯有故( 安:怎么)孰与君少长( 孰与:与⋯⋯相比,哪一个更⋯⋯)人有大功而击之( 而:却)因言曰( 因:趁机)今者有小人之言( 者:助词,不译)不然,籍何以至此( 然:这样)因留沛公与饮( 因:于是)以示之者三( 三:多次)因击沛公于坐( 因,趁机)如属皆且为所虏( 如属:你们这些人)三,词类活用1. 沛公军霸上;军,名词作动词,驻扎;2. 王,名词作动词,称王;①沛公欲王关中;②秦地可尽王也;③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3. 素善留侯张良;善,形容词作动词,友善,交好;4. 夜,名词作状语,在夜晚;①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②于是项伯复夜去;5. 义,名词作动词,恪守信义;①亡去不义;②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6. 项伯杀人,臣活之;活,使动用法,使⋯⋯活命;7. 吾得兄事之;兄,名词作状语,像兄长一样;8. 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从,使动用法,使⋯⋯跟从,带领;9. 范增数目项王;目,名词作动词,使眼色;10. 如入前为寿;前,名词作动词,上前;11. 常以身翼蔽沛公;翼,名词作状语,像鸟张开翅膀一样;12. 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止,使动用法,使⋯⋯停止;13. 头发上指;上,名词作状语,向上;14. 刑人如恐不胜;刑,名词作动词,以刀割刺,指施加肉刑;15. 从郦山下,道芷阳间行;①下,名词作动词,下来;②道,名词作动词,取道;③间,动词作状语,小道,表示动作的处所;16. 沛公已去,间至军中;间,动词作状语,从小路;17. 拔剑撞而破之;破,使动用法,使⋯⋯破裂;18. 籍吏民,封府库;籍,名词作动词,登记;19. 沛公今事有急;急,形容词作名词,危险的事;20. 此亡秦之续耳;续,动词作名词,后续者;21. 此其志不在小小,形容词用如名词,小的方面22. 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东,南,名词作状语,向东,向南四,文言句式(一)判定句;1. 此天子气也2. 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3. 此亡秦之续耳(二)省略句:1. 沛公军( 于) 霸上;2. 沛公欲王( 于) 关中;3. 为( 吾) 击破沛公军;4. 具告( 之) 以事;5. 亡去不义,不行不语( 之) ;6. 将军战( 于) 河北,臣战( 于) 河南;7. 交戟之卫士欲止( 之) 不内;8. 仍军( 于) 霸上;9. 项王受璧,置( 之) 于坐上;10. 竖子不足与( 之) 谋;11. 欲呼张良与( 之) 俱去12. 如彘肩上(三)被动句:1. 如屑皆且为所虏2. 晋属今为之虏矣(四)宾语前置句:1. 然不自意能先人关破秦2. 不然,籍何以至此3. 客何为者4. 大王来何操5. 沛公安在6. 今日之事何如?7. 何辞为?(五)介宾短语后置句/ 状语后置句1. 曹无伤使人言于项羽曰;2. 沛公欲王于关中;3. 具告之以事;4. 良曰:“长于臣;”5. 得复见将军于此;五,古今异义:1. 沛公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古义:婚姻,古义儿女亲家,女方之父为婚,男方之父为姻;今义:结婚的事,因结婚而产生的夫妻关系;2. 备他盗之出入与特别也;古义:意外的变故;今义:副词,很;3. 今人有大功而击之;古义:现在别人(指沛公)今义:现在的人,与古人相对;4. 而听细说;古义:小人的谗言;今义:具体说来;5. 沛公居山东时;古义:崤山以东;今义:山东省;6. 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古义:黄河以北,以南;今义:分别指河北省和河南省;六,一词多义(一)为人为刀姐,我为鱼肉动词,是,使子婴为相动词,做,担当,窃为大王不取也动词,认为,军中无以为乐动词,做谁为大王为此计动词,出,制定,且为之奈何动词,应付,何辞为句末语气词,呢,为击破沛公军介词,替,给,(二)故故听之连词,所以)君安与项伯有故形容词,旧时,此指交情)故遣将守关者副词,特意)(三)辞卮酒安足辞(推辞,不接受)未辞也(告别,辞别)大礼不辞小让(讲究,计较)(一)通假字1.2.吾令人望其气⋯⋯成五 . 私见张良, 具告以事; . 采; 采,通“彩”,颜色; 具,通“俱”,全部; . . . 3. ① ② ③ 距 关, 毋 内 诸侯;①距,通“拒”,把守; ② 毋,通“无”,不要; ③内,通“纳”,接纳,进入;. .(《晏子治东阿》他库少 内) 交戟之卫士欲止不 内;.4. 愿伯具言臣之不敢 倍德也; 倍,通“背”,违反;(四)幸妇女无所幸(宠幸)故幸来告良(幸而)七,成语集锦 :劳累而功高如此 ( 劳累功高 )秋毫不敢有所近 ( 秋毫无犯 )项庄舞剑,意在沛公人为刀俎,我为鱼肉八重点翻译句1. 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2. 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特别也;3.吾入关,秋豪不敢有所近,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特别也;日夜望将军至,岂敢反乎!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5. 张良出,要项伯;要,通“邀”,邀请;.6. 旦日不行不蚤自来谢项王;蚤,通“早”,早些;.7. 令将军与臣有卻;卻,通“隙”,隔阂,嫌怨;.8. 秋豪不敢有所近;豪,通“毫”;..9. ①项王就受璧,置之坐上;②因击沛公于坐坐,通“座”,座位;.10. 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参,通“骖”,古时乘车;.11. 谨使臣良奉白璧一双;奉,通“捧”;.12. 不者,如属皆且为所虏;不,通“否”;13. 秋豪不敢有所近;豪,通“毫”(二)词类活用.1. 沛公军霸上;军,名词作动词,驻扎;...2. ①沛公欲王关中;②秦地可尽王也;③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王,名词作动词,称王;.3. 素善留侯张良;善,形容词作动词,友善,交好;..4. ①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②于是项伯复夜去;夜,名词作状语,在夜晚;.5. ①亡去不义;②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义,名词作动词,恪守信义;.6. 项伯杀人,臣活之;活,使动用法,使⋯⋯活命;.7. 吾得兄事之;兄,名词作状语,像兄长一样;.8. 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从,使动用法,使⋯⋯跟从,带领;.9. 范增数目项王;目,名词作动词,使眼色;.10. 如入前为寿;前,名词作动词,上前;.11. 常以身翼蔽沛公;翼,名词作状语,像鸟张开翅膀一样;.12. 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止,使动用法,使⋯⋯停止;.13. 头发上指;上,名词作状语,向上;.14. 刑人如恐不胜;刑,名词作动词,以刀割刺,指施加肉刑;...15. 从郦山下,道芷阳间行;①下,名词作动词,下来;②道,名词作动词,取道;③间,动词作状语,小道,表示动作的处所;.16. 沛公已去,间至军中;间,动词作状语,从小路;.17. 拔剑撞而破之;破,使动用法,使⋯⋯破裂;.18. 籍吏民,封府库;籍,名词作动词,登记;.19. 沛公今事有急;急,形容词作名词,危险的事;.20. 此亡秦之续耳;续,动词作名词,后续者;21. 此其志不在小小,形容词用如名词,小的方面22. 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东,南,名词作状语,向东,向南(三)文言固定句式 ..1. 今入关,财物 无所取;.. 2. 为之奈何?..3. 且为之奈何? ..4. 孰与君少长?..5.吾入关,秋豪不敢 有所近;日夜望将军至, 岂敢反乎!沛公不先破关中,公 岂敢入乎?君王与沛公饮,军中 无以为乐;今日之事 何如?.. .. 12. 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 辞! . . 13. 此亡秦之续 耳; . . 14.何辞为?(四)宾语前置句..1. 不然,籍 何以至此?..2. 今日之事 何如?..3. 客何为者?..4. 何辞为?..5. 大王来何操?6. .. . 所以遣将守关者 ,备他盗之出入与特别 . 也;7. ..8...9. .. 不然,籍 何以至此?10...11. ....6. 沛公安在?(五)被动句.1. 不者,如属皆且为所虏!.2. 吾属今为之虏矣!(六)省略句1. 沛公军于霸上;2. 沛公欲王于关中;3. 为吾击破沛公军;4. 具告之以事;5. 亡去不义,不行不语之;6. 将军战于河北,臣战于河南;7. 交戟之卫士欲止之不内;8. 仍军于霸上;9. 项王受璧,置之于坐上;10. 竖子不足与之谋;(六)状语后置句1. 曹无伤使人言于项羽曰;2. 沛公欲王于关中;3. 具告之以事;4. 良曰:“ 长于臣;”5. 得复见将军于此;(七)成语项庄舞剑,意在沛公人为刀俎,我为鱼肉秋毫无犯劳累功高(八)重点翻译句1. 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2. 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特别也;3. 吾入关,秋豪不敢有所近,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特别也;日夜望将军至,岂敢反乎!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九)多义词1. 因例句出处释义公等碌碌,所谓因人成事者也《毛遂自荐》依靠,凭借《梦游天姥吟留别》顺着,依据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渡镜湖月不如因而厚遇之《廉颇蔺相如列传》乘机后因伐木,始见此山《梦溪笔谈·雁荡由于,由于山》因合纳斗盆《促织》于是,就陈陈相因成语沿袭留待作遗施,于今无会因《孔雀东南飞》缘由,理由2. 如例句出处释义闻妻言,如被冰雪《促织》犹如,像天时不如地利《得道多助》比,及如扬州,过瓜州扬子桥《〈指南录〉后序》到,往,去万事如意成语顺,随如其离违,宜别图之《赤壁之战》假如,假如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过秦论》似乎方六七十如五六十《子路,曾⋯⋯侍或,或者坐》如其礼乐,以俟君子同上至于空空如也成语形容词词尾⋯⋯的样子3. 意例句出处释义帘内掷一纸出,即道人意中事《促织》意图,意愿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伤仲永》意思来宾意少舒,稍稍正坐《口技》意态,表情意北亦尚可以口舌动也《〈指南录〉后序》意料已而楚相亡璧,门下意张仪《史记·张仪列传》怀疑,猜疑4. 举例句出处释义举头望明月,低头思家乡《静夜思》举起,抬起举其一不计其十,到底旧不图《屈原》提出,举出其新举兵伐徐,逐灭之《韩非子·五蠧》发起,发动戌卒叫,函谷举《阿房宫赋》攻下,占据举贤任能成语举荐有儒生柳意者,应举下第《柳毅传》科举考试杀人如不能举《过秦论》全,尽成语全部,整个举世无双5. 谢例句出处释义秦王恐其破璧,乃辞谢《廉颇蔺相如列传》赔礼阿母谢媒人“女子先有誓⋯”《孔雀东南飞》推辞,谢绝往昔初阳岁,谢家来贵门《孔雀东南飞》辞别尝有所荐,其人来谢《汉书·张安世传》感谢多谢后世人,戒之慎勿忘《孔雀东南飞》告知,劝说乃花既谢,亦可无罪于主人矣《芙蕖》凋落,衰亡6. 为例句出处释义为击破沛公军《鸿门宴》替,给,介词为之奈何《鸿门宴》应付,动词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鸿门宴》是,动词何辞为《鸿门宴》表疑问,句末语气词;军中无以为乐动词,做谁为大王为此计动词,出,制定,(二)故故听之连词,所以君安与项伯有故形容词,旧时,此指交情故遣将守关者副词,特意(三)辞卮酒安足辞(推辞,不接受)未辞也(告别,辞别)大礼不辞小让(讲究,计较)(四)幸妇女无所幸(宠幸)故幸来告良(幸好,幸亏)(十)异义词..1. 沛公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古义:婚姻,古义儿女亲家,女方之父为婚,男方之父为姻;今义:结婚的事,因结婚而产生的夫妻关系;..2. 备他盗之出入与特别也;古义:意外的变故;今义:副词,很;..3. 今人有大功而击之;古义:现在别人(指沛公)今义:现在的人,与古人相对;..4. 而听细说;古义:小人的谗言;今义:具体说来;..5. 沛公居山东时;古义:崤山以东;今义:山东省;....6. 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古义:黄河以北,以南;今义:分别指河北省和河南省;7,谢项王8,相去四十里十一,虚词实词( 一) 实词:飨土卒( 飨;犒劳)夜驰之( 之:到,往)无所取( 所取:所字结构,掠夺的东西)从沛公( 从:跟从)亡去不义( 亡:逃跑;义:符合道义)料大王土卒足以当项王乎( 料:估量:当:抵抗)与臣游( 游:交往)籍吏民( 籍:登记)他盗之出入( 出入:偏义夏词,进入)具言( 具:具体,完备)如入前为寿( 如:你;为寿:祝健康)杀人如不能举( 举;尽)窃为大王不败也( 窃;私下里)坐须臾( 须臾:片刻)相去( 去,距离) 置车骑( 置;舍弃)督过之( 督过:批评)留谢( 谢:辞谢)( 二) 虚词固不如也( 固:当然)君安与项伯有故( 安:怎么)孰与君少长( 孰与:与⋯⋯相比,哪一个更⋯⋯)人有大功而击之( 而:却)因言曰( 因:趁机)今者有小人之言( 者:助词,不译)不然,籍何以至此( 然:这样)因留沛公与饮( 因:于是)以示之者三( 三:多次)因击沛公于坐( 因,趁机)如属皆且为所虏( 如属:你们这些人)你好!鸿门宴学问点归纳一,通假现象①距关,勿内诸侯(距通“拒”,内通“纳”)②张良出,要项伯(要通“邀”)③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倍通.背”)④旦日不行不蚤自来谢项王(蚤通.早”)⑤不者,如属皆且为所虏(不通“否”)⑥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内通“纳”)⑦项王就受璧,置之坐上(坐通“座”)⑧令将军与臣有?(?通“隙”)二,虚词实词(一)实词:飨土卒( 飨;犒劳) 夜驰之( 之:到,往)无所取( 所取:所字结构,掠夺的东西) 从沛公(从:跟从)亡去不义(亡:逃跑;义:符合道义) 料大王土卒足以当项王乎(料:估量:当:抵抗) 与臣游( 游:交往) 籍吏民( 籍:登记)他盗之出入( 出入:偏义夏词,进入) 具言(具:具体,完备) 如入前为寿( 如:你;为寿:祝健康) 杀人如不能举(举;尽) 窃为大王不败也( 窃;私下里) 坐须臾(须臾:片刻)相去(去,距离)置车骑(置;舍弃) 督过之(督过:批评)留谢(谢:辞谢)(二)虚词固不如也(固:当然) 君安与项伯有故(安:怎么)孰与君少长( 孰与:与⋯⋯相比,哪一个更⋯⋯) 人有大功而击之(而:却)因言曰( 因:趁机) 今者有小人之言( 者:助词,不译)不然,籍何以至此(然:这样) 因留沛公与饮(因:于是)以示之者三( 三:多次) 因击沛公于坐(因,趁机)如属皆且为所虏( 如属:你们这些人)三,词类活用沛公军霸上( 军,名词用如动词,驻军)沛公欲王关中(王,名词用如动词;称王)此其志不在小(小,形容词用如名词,小的方面)素善留侯张良(善,形容词用如动词,与⋯⋯交好) 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 夜,名词直接作状语,在夜里) 项伯杀人,臣活之(活,使动用法,使⋯⋯活下来) 吾得兄事之( 兄,名词作状语,像对待兄长一样)沛公旦日从百余骑(从,使动用法,使⋯⋯跟从)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东,南,名词作状语,向东,向南)范增数目项王(目,名词用如动词,用眼睛示意)常以身翼蔽沛公( 翼,名词作状语,像鸟的翅膀一样)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 止,使动用法,使⋯⋯止)头发上指(上,名词作状语,向上)刑人如恐不胜(刑,名词用如动词,施以刑罚)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 王,使动用法,使⋯⋯为王)道芷阳间行( 道,名词用如动词,取道;间,名词作状语,从小路) 拔剑撞而破之(破,使动用法,使⋯⋯破)四,文言句式判定句;①此天子气也②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③此亡秦之续耳省略句:①为击破沛公军②欲呼张良与俱去③如彘肩上④仍军霜上⑤竖子不足与谋被动句:①如屑皆且为所虏②晋属今为之虏矣宾语前置句:①然不自意能先人关破秦②不然,籍何以至此③客何为者④大王来何操⑤沛公安在介宾短语后置句:①曹无伤使人言于项羽曰②具告以事五,古今异义:山东:崤山以东,即函谷关以东的地区;婚姻:儿女亲家特别;意外的变故.地方:土地方圆.河北,河南:黄河以北,黄河以南.六,成语集锦:劳累而功高如此( 劳累功高)秋毫不敢有所近( 秋毫无犯)人为刀俎我为鱼肉七,文化常识:①关于古人的座次:坐向:大堂上坐北朝南的位置为尊,内室靠西面东位置为尊;如:“何不按甲束兵,北面而事之.”亚父南向坐”最(尊) “项王东向坐;”也(是尊位)②相关礼节:坐姿:古人席地而坐,席小筵大,筵上再铺席,人坐于席上.坐姿是膝跪在席上,臀坐于脚跟.如:“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长跪(跽):跪时,臀离开脚跟,挺拔了腰板.如:“府吏长跪告;”再拜:跪而用手碰地(头不碰地)为“拜”,拜了又舞为“再拜”;如:“谨使张良奉白璧一双,再拜献大王足下;”③相当地名:山东:战国,秦,汉时代,通称大行山或崤山,函谷关以东为“山东”,泛指战国时除秦之外的六国之地;关中:古代在陕西建都的王朝,通称函谷关(或潼关)以西的京畿地区叫“关内”或“关中”;如;“欲王关中;”1. 距①关,毋②内③诸侯;①距,通“拒”,把守;②毋,通“无”,不要;③内,通“纳”,接纳,进入;2. 张良出,要项伯;要,通“邀”,邀请;3. 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倍,通“背”,违反;4. 旦日不行不蚤自来谢项王蚤,通“早”,早些;5. 不者,如属皆且为所虏不,通“否”;6. 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 内通“纳”)7. 项王就受璧,置之坐上( 坐通“座”)8. 令将军与臣有卻;卻,通“隙”,隔阂,嫌怨;9. 秋豪不敢有所近;豪,通“毫”;10. 吾令人望其气⋯⋯成五采;采,通“彩”,颜色;11. 私见张良,具告以事;具,通“俱”,全部;12. 坐,通“座”,座位;①项王就受璧,置之坐上;②因击沛公于坐13. 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参,通“骖”,古时乘车;二,虚词实词( 一) 实词:飨土卒( 飨;犒劳)夜驰之( 之:到,往)无所取( 所取:所字结构,掠夺的东西)从沛公( 从:跟从)亡去不义( 亡:逃跑;义:符合道义)料大王土卒足以当项王乎( 料:估量:当:抵抗)与臣游( 游:交往)籍吏民( 籍:登记)他盗之出入( 出入:偏义夏词,进入)具言( 具:具体,完备)如入前为寿( 如:你;为寿:祝健康)杀人如不能举( 举;尽)窃为大王不败也( 窃;私下里)坐须臾( 须臾:片刻)相去( 去,距离) 置车骑( 置;舍弃)督过之( 督过:批评)留谢( 谢:辞谢)( 二) 虚词固不如也( 固:当然)君安与项伯有故( 安:怎么)孰与君少长( 孰与:与⋯⋯相比,哪一个更⋯⋯) 人有大功而击之( 而:却)因言曰( 因:趁机)今者有小人之言( 者:助词,不译)不然,籍何以至此( 然:这样)因留沛公与饮( 因:于是)以示之者三( 三:多次)因击沛公于坐( 因,趁机)如属皆且为所虏( 如属:你们这些人)三,词类活用1. 沛公军霸上;军,名词作动词,驻扎;2. 王,名词作动词,称王;①沛公欲王关中;②秦地可尽王也;③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3. 素善留侯张良;善,形容词作动词,友善,交好;4. 夜,名词作状语,在夜晚;①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②于是项伯复夜去;5. 义,名词作动词,恪守信义;①亡去不义;②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6. 项伯杀人,臣活之;活,使动用法,使⋯⋯活命;7. 吾得兄事之;兄,名词作状语,像兄长一样;8. 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从,使动用法,使⋯⋯跟从,带领;9. 范增数目项王;目,名词作动词,使眼色;10. 如入前为寿;前,名词作动词,上前;11. 常以身翼蔽沛公;翼,名词作状语,像鸟张开翅膀一样;12. 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止,使动用法,使⋯⋯停止;13. 头发上指;上,名词作状语,向上;14. 刑人如恐不胜;刑,名词作动词,以刀割刺,指施加肉刑;15. 从郦山下,道芷阳间行;①下,名词作动词,下来;②道,名词作动词,取道;③间,动词作状语,小道,表示动作的处所;16. 沛公已去,间至军中;间,动词作状语,从小路;17. 拔剑撞而破之;破,使动用法,使⋯⋯破裂;18. 籍吏民,封府库;籍,名词作动词,登记;19. 沛公今事有急;急,形容词作名词,危险的事;20. 此亡秦之续耳;续,动词作名词,后续者;21. 此其志不在小小,形容词用如名词,小的方面22. 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东,南,名词作状语,向东,向南四,文言句式(一)判定句;1. 此天子气也2. 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3. 此亡秦之续耳(二)省略句:1. 沛公军( 于) 霸上;2. 沛公欲王( 于) 关中;3. 为( 吾) 击破沛公军;4. 具告( 之) 以事;5. 亡去不义,不行不语( 之) ;6. 将军战( 于) 河北,臣战( 于) 河南;7. 交戟之卫士欲止( 之) 不内;8. 仍军( 于) 霸上;9. 项王受璧,置( 之) 于坐上;10. 竖子不足与( 之) 谋;11. 欲呼张良与( 之) 俱去12. 如彘肩上(三)被动句:1. 如屑皆且为所虏2. 晋属今为之虏矣(四)宾语前置句:1. 然不自意能先人关破秦2. 不然,籍何以至此3. 客何为者4. 大王来何操5. 沛公安在6. 今日之事何如?7. 何辞为?(五)介宾短语后置句/ 状语后置句1. 曹无伤使人言于项羽曰;2. 沛公欲王于关中;3. 具告之以事;4. 良曰:“长于臣;”5. 得复见将军于此;五,古今异义:1. 沛公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古义:婚姻,古义儿女亲家,女方之父为婚,男方之父为姻;今义:结婚的事,因结婚而产生的夫妻关系;2. 备他盗之出入与特别也;古义:意外的变故;今义:副词,很;3. 今人有大功而击之;古义:现在别人(指沛公)今义:现在的人,与古人相对;4. 而听细说;古义:小人的谗言;今义:具体说来;5. 沛公居山东时;古义:崤山以东;今义:山东省;6. 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古义:黄河以北,以南;今义:分别指河北省和河南省;六,一词多义(一)为人为刀姐,我为鱼肉动词,是,使子婴为相动词,做,担当,窃为大王不取也动词,认为,军中无以为乐动词,做谁为大王为此计且为之奈何动词,出,制定,动词,应付,何辞为句末语气词,呢,为击破沛公军介词,替,给,(二)故故听之连词,所以)君安与项伯有故形容词,旧时,此指交情)故遣将守关者副词,特意)(三)辞卮酒安足辞(推辞,不接受)未辞也(告别,辞别)大礼不辞小让(讲究,计较)(四)幸妇女无所幸(宠幸)故幸来告良(幸而)七,成语集锦:劳累而功高如此( 劳累功高)秋毫不敢有所近( 秋毫无犯)项庄舞剑,意在沛公人为刀俎,我为鱼肉。
高考语文学案《鸿门宴》文言实词知识点归纳整理 1
《鸿门宴》文言实词知识点归纳整理一、通假字1.距.关,毋内.诸侯(“距”通“拒”,把守;“内”通“纳”,接纳,放进,让进)2.张良出,要.项伯(“要”通“邀”,邀请)3.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倍”通“背”)4.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蚤”通“早”)5.令将军与臣有郤.(“郤”通“隙”,隔阂,嫌怨)二、古今异义词1.沛公居山东..时古:崤山以东地区今:山东省2.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古:黄河以北、黄河以南今:河北省、河南省3.约为婚姻..古:儿女亲家关系今:男女结婚4.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古:意外的情况今:表程度,很、甚5.而听细说..古:小人的谗言今:详细说来三、重点实词1.军①驻扎,驻军。
例:《鸿门宴》“沛公军霸上。
”②军营。
例:《鸿门宴》“从此道至吾军。
”③军队。
例:《赤壁之战》“初一交战,操军不利。
”④军队的编制单位。
例:勇冠三军2.击①攻击,攻打。
例:《孙子兵法·虚实》“兵之形,避实而击虚。
”②击杀。
例:《鸿门宴》“因击沛公于坐。
”③敲打,敲击。
例:《廉颇蔺相如列传》“秦王不肯击缶。
”④碰撞。
例:《廉颇蔺相如列传》“相如持其璧睨柱,欲以击柱。
”3.内nèi①名词,里面,与“外”相对。
例:《出师表》“侍卫之臣不屑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
”②名词,内心,心里。
例:“色厉内荏”③名词作状语,在内部,对内。
例:《过秦论》“内立法度,务耕织。
”nà④通“纳”,动词,接纳,放进,让进。
例:《鸿门宴》“距关,毋内诸侯。
”4.如①如同,好像。
例:《桃花源记》“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②往,到……去。
例:《鸿门宴》“坐须臾,沛公起如厕,因招樊哙出。
”③及,比得上,赶得上。
例:《鸿门宴》“固不如也。
”5.倍①通“背”,违背,背叛。
例:《鸿门宴》“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②越发,更加。
例:《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每逢佳节倍思亲。
”③增加。
例:《烛之武退秦师》“焉用亡郑以倍邻?”6.谢①道歉,谢罪。
鸿门宴重点实词整理
鸿门宴重点实词整理鸿门宴是中国古代历史上一场著名的事件,发生在公元前206年。
鸿门宴的重点实词主要有“鸿门”、“宴”、“重点”三个方面,下面将分别从这三个方面展开,详细介绍鸿门宴的背景、经过和影响。
一、鸿门:鸿门是鸿沟的意思,这里指鸿沟的门户,即一座关键的山口。
鸿门宴发生在鸿沟山口的一座宴会场所。
鸿门宴的背景是汉朝刘邦和项羽之间的战争。
当时,刘邦与项羽势均力敌,相持不下。
刘邦虽然兵少粮尽,但却有一位智囊围绕在身边,他就是韩信。
韩信为了助力刘邦,独创了一种计策,称为“鸿门宴计”。
二、宴:宴会是指一种特殊的聚会形式,通常是为了庆祝某个重要的场合或者是为了邀请贵宾和朋友们共聚一堂。
而鸿门宴是刘邦利用宴会的形式,来设下陷阱,消灭项羽的计策。
鸿门宴当天,刘邦邀请项羽和他的亲信大将范增、陈平等人共同参加宴会。
刘邦故意在宴会上表现出疲惫不堪的样子,让项羽看出他已经到了崩溃的边缘。
项羽对此深信不疑,认为胜利就在眼前,不禁放松了警惕。
三、重点:重点实词中的重点,指的是鸿门宴计谋的关键之处。
刘邦在宴会上设下了一个陷阱,他暗中派遣韩信等人潜伏在宴会场地的地下秘道里,准备在宴会达到高潮的时候,突然袭击项羽。
宴会进行到最热闹的时候,刘邦突然向项羽发起了进攻。
同时,地下秘道里的韩信等人也突然出现,配合刘邦的进攻。
项羽完全措手不及,被刘邦和韩信等人打得大败。
鸿门宴计谋的成功,使得项羽的势力急剧衰退,最终导致了他的失败。
鸿门宴的影响是深远的。
首先,它改变了汉楚之间的力量对比,使得刘邦最终成为了汉朝的创始人。
其次,鸿门宴也成为了中国历史上著名的计谋之一,被后人广泛传颂。
鸿门宴的成功也证明了智谋的重要性,对于后来的历史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鸿门宴是中国历史上一场具有重大影响的宴会。
通过鸿门宴,刘邦成功地利用计谋消灭了项羽,改变了历史的走向。
鸿门宴的故事也成为了后人引以为戒的经典之一。
《鸿门宴》文言文知识点总结
《鸿门宴》文言文知识点总结《鸿门宴》文言文知识点总结《鸿门宴》文言文知识点总结一、通假字1.距关,毋内诸侯。
距,通“拒”,据守。
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内,通“纳”,接纳,是进来。
2.张良出,要项伯。
要,通“邀”,邀请。
3.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倍,通“背”,违背。
4.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蚤,通“早”,早些。
5.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不,通“否”。
6.项王则受璧,置之坐上因击沛公于坐坐通“座”。
7.令将军与臣有卻。
卻,通“隙”,隔阂,嫌隙。
二、虚词实词(一)实词:1.飨土卒(飨;犒劳)2.夜驰之(之:到,往)3.无所取(所取:所字结构,掠夺的东西)4.从沛公(从:跟从)5.亡去不义(亡:逃跑;义:符合道义)6.料大王土卒足以当项王乎(料:估量:当:抵挡)7.与臣游(游:交往)8.籍吏民(籍:登记)9.他盗之出入(出入:偏义副词,进入)10.具言(具:详细,完备)11.若入前为寿(若:你;为寿:祝健康)12.杀人如不能举(举;尽)13.窃为大王不败也(窃;私下里)坐须臾(须臾:片刻)15.相去(去,距离)16.置车骑(置;放弃)督过之(督过:责备)18.留谢(谢:辞谢)(二)虚词1.固不如也(固:当然,本来)2.君安与项伯有故(安:怎么)3.孰与君少长(孰与:与……相比,哪一个更……)4.人有大功而击之(而:却)5.因言曰(因:趁机)6.今者有小人之言(者:助词,不译)7.不然,籍何以至此(然:这样)8.因留沛公与饮(因:于是)9.以示之者三(三:多次)10.因击沛公于坐(因,趁机)11.若属皆且为所虏(若属:你们这些人)三、词类活用1.沛公军霸上。
军,名词作动词,驻扎。
2.沛公欲王关中。
秦地可尽王也。
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
王,n—v,称王。
3.素善留侯张良。
善,形容词作动词,友善、交好。
4.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
夜,名词作状语,在夜晚。
于是项伯复夜去。
5.亡去不义。
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义,名词作动词,恪守信义,符合信义。
《鸿门宴》文言文知识点总结
《鸿门宴》文言文知识点总结《鸿门宴》文言文知识点总结一、通假字1.距关,毋内诸侯。
距,通“拒”,据守。
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内,通“纳”,接纳,是进来。
2.张良出,要项伯。
要,通“邀”,邀请。
3.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倍,通“背”,违背。
4.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蚤,通“早”,早些。
5.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不,通“否”。
6.项王则受璧,置之坐上因击沛公于坐坐通“座”。
7.令将军与臣有卻。
卻,通“隙”,隔阂,嫌隙。
二、虚词实词(一)实词:1.飨土卒(飨;犒劳)2.夜驰之(之:到,往)3.无所取(所取:所字结构,掠夺的东西)4.从沛公(从:跟从)5.亡去不义(亡:逃跑;义:符合道义)6.料大王土卒足以当项王乎(料:估量:当:抵挡)7.与臣游(游:交往)8.籍吏民(籍:登记)9.他盗之出入(出入:偏义副词,进入)10.具言(具:详细,完备)11.若入前为寿(若:你;为寿:祝健康)12.杀人如不能举(举;尽)13.窃为大王不败也(窃;私下里)14.坐须臾(须臾:片刻)15.相去(去,距离)16.置车骑(置;放弃)17.督过之(督过:责备)18.留谢(谢:辞谢)(二)虚词1.固不如也(固:当然,本来)2.君安与项伯有故(安:怎么)3.孰与君少长(孰与:与……相比,哪一个更……)4.人有大功而击之(而:却)5.因言曰(因:趁机)6.今者有小人之言(者:助词,不译)7.不然,籍何以至此(然:这样)8.因留沛公与饮(因:于是)9.以示之者三(三:多次)10.因击沛公于坐(因,趁机)11.若属皆且为所虏(若属:你们这些人)三、词类活用1.沛公军霸上。
军,名词作动词,驻扎。
2.沛公欲王关中。
秦地可尽王也。
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
王,n—v,称王。
3.素善留侯张良。
善,形容词作动词,友善、交好。
4.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
夜,名词作状语,在夜晚。
于是项伯复夜去。
5.亡去不义。
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义,名词作动词,恪守信义,符合信义。
(完整版)鸿门宴重点实词及译文
鸿门宴沛公军○1霸上,未得与项羽相见。
沛公左司马曹无伤使人言于项羽曰:“沛公欲王○2关○1军:名词作动词,驻军。
军队;军队的编制单位○2王:称王。
帝王;秦汉以后帝王改称皇帝;诸侯或外族来朝见天子;大中,使子婴为相,珍宝尽有○3之。
”项羽大怒曰:“旦日○4飨○5士卒,为○6击破沛公军!”○3有:被动词,被占有。
○4旦日:明天○5飨:用酒食款待宾客,这里指犒劳。
○6为:介词,替,给。
后面省略宾语“我”当是时,项羽兵四十万,在新丰鸿门;沛公兵十万,在霸上。
范增说○7项羽曰:“沛公居7崤山以东都指钱财动宾结构,没有○8幸:宠幸,宠爱,指封建君主对妻妾○9素:一向叔父○10善:形容词作动词,与……交好,友善○11之:到公军,私见张良,具○12告以事,欲呼张良与俱去,曰:“毋从俱死也。
”张良曰:“臣为韩○12具:完全,全部王送沛公,沛公今事有急○13,亡去○14不义,不可不语○15。
”良乃入,具告沛公。
沛公大惊,○13急:紧急情况,急难○14亡去:逃跑离开○15语:告诉曰:“为之奈何....?”张良曰:“谁为○16大王为○17此计者?”曰:“鲰生○18说我曰:‘距○19关,对这件事怎么办?○16替,给○17献出○18浅薄无知的小人○19通“拒”把守○20通“纳”接纳毋内○20诸侯,秦地可尽王也。
’故听之。
”良曰:“料○21大王士卒足以当○22项王乎?”沛公○21料:料想○22当:对等,比得上默然,曰:“固不如也。
且为之奈何?”张良曰:“请往谓项伯,言沛公不敢背○23项王也。
”○23背:违背,背叛沛公曰:“君安○24与项伯有故?”张良曰:“秦时与臣游○25,项伯杀人,臣活○26之;今事有○24安:怎么○25游:交往,交际○26活:使动,使……活急,故幸来告良。
”沛公曰:“孰与君少长.....?”良曰:“长于臣。
”沛公曰:“君为我呼入,孰与:跟……比,谁……和你相比谁大谁小?○27像对待兄长一样○28侍奉吾得兄○27事○28之。
鸿门宴的文言知识点
《聊聊〈鸿门宴〉的文言知识点》嘿,朋友!今天咱来唠唠《鸿门宴》的文言知识点。
这《鸿门宴》啊,那可是老有名了。
先说说里面的实词吧。
啥是实词呢?就是有实际意义的词呗。
像“沛公军霸上”里的“军”,可不是现在说的军队那个意思哦,这里是“驻军”的意思。
你看,这古人用词多有意思。
还有“沛公欲王关中”的“王”,是“称王”的意思。
这些实词啊,你得好好记住,不然读文言文的时候就容易蒙圈。
再说说虚词。
虚词就是没啥实际意义,但是又很重要的词。
比如说“之”“而”“以”啥的。
在《鸿门宴》里,“之”字出现得可多了。
“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这里的“之”是“到”的意思。
还有“今者有小人之言”,这里的“之”就是“的”的意思。
虚词虽然不好记,但是你多读几遍课文,慢慢就能体会到它们的用法了。
然后呢,还有特殊句式。
啥是特殊句式呢?就是跟咱现在说话不一样的句式。
比如说“此天子气也”,这是个判断句。
“沛公军霸上”,这是个省略句,省略了“于”,应该是“沛公军于霸上”。
这些特殊句式啊,你得好好分析分析,不然翻译的时候就容易出错。
还有词类活用。
这个可好玩了。
比如说“项伯杀人,臣活之”,这里的“活”是“使……活”的意思,是动词的使动用法。
“吾得兄事之”,这里的“兄”是“像兄长一样”,是名词作状语。
词类活用让文言文变得更加生动有趣。
《鸿门宴》里的文言知识点可多了,咱得慢慢琢磨。
你要是把这些知识点都掌握了,读文言文就不在话下啦。
下次再看到文言文,你就不会头疼了,说不定还能读出点乐趣来呢。
鸿门宴重点字词
10、吾得兄事之:“应该像对待兄长一样侍奉他”,事:侍奉;兄:像对待兄长一 样,名词作状语。
11、约为婚姻:亲家。古今歧义。 12、籍吏民,封府库:籍,名词作动词,登记造册。
13、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非常,意外的变故;之,取独。
14、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倍”通“背”,背叛,忘记。 15、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于)项王:旦日,第二天;“蚤”通“早”,早些。
鸿门宴重点字词
第1自然段中应注意的重点词语、句子: 1、“军霸上”、“王关中” :军,驻扎;王,称王。名词用作动词。 2、沛公居山东时:在(崤山)函谷关以东地区,古今歧义。 3、范增说项羽曰:劝告
4、此其志不在小:小的方面 相容词作名词。 5、皆为龙虎:呈现。与表被动区别:被动“为” 一般后面加动词。四声 6、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夜,名词作状语 在夜里
第2自然段中应注意的重点词语、句子: 1、素善留侯张良:与……交好(友善)。形容词作动词用。
2、项伯乃夜驰 之沛公军:驰,骑马快奔;之,到,动词。
3、具告(之)以事:具 全;应译为“以事具告之”, “以事” 作状语后置; “之”代词,代“张良”,省略句。
4、为之奈何?:应译为“奈何为之”,为:对付;怎么对付这件事。
4、我持白璧一双:定语后置句“一双白璧” 5、樊哙、夏侯婴、靳强、纪信等四人持剑盾步走:徒步 逃跑
6、道芷阳间行:从小路,名词作状语。 7、不胜杯杓:禁不起多喝酒 8、沛公安在?:在哪里,宾语前置句 9、拔剑撞而破之:破:使动用法,使……破
4、我持白璧一双:定语后置句“一双白璧” 5、樊哙、夏侯婴、靳强、纪信等四人持剑盾步走:徒步 逃跑
高考文言文知识点解析:《鸿门宴》重点文言实词释义
高考文言文知识点解析:《鸿门宴》重点文言实词释义沛公军霸上:名词作动词,驻扎。
从此道至吾军:名词,军营。
初一交战,操军不利:名词,军队。
勇冠三军:名词,军队的编制单位。
急击勿失:动词,攻击,攻打。
因击沛公于坐:动词,杀。
秦王不肯击缶:动词,敲打,敲击。
相如持其璧睨柱,欲以击柱:名词,碰撞。
毋内诸候:内,通“纳”,动词,接纳。
帘内掷一纸出:名词,里面,与“外”相对。
内无法家弼士:名词作状语,在内部。
色厉内荏:名词,内心,心里。
劳苦而功高如此:动词,像。
沛公起如厕:动词,往、去。
固不如也:动词,及、比得上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动词,通“背”,违背。
每逢佳节倍思亲:副词,愈加。
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动词,道歉,谢罪。
乃令张良留谢:动词,辞别。
哙拜谢,起,立而饮之:动词,感谢。
然不自意:动词,料想、意料、估计。
其意常在沛公也:名词,心意、意图。
臣观大王无意偿赵王城邑:名词,意思。
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名词,神态,神情。
项王、项伯东向坐:动词,坐下。
因击沛公于坐:坐,通“座”,名词,座位。
坐北朝南:动词,坐落,指位置所在。
停车坐爱枫林晚:介词,因为。
杀人如不能举:副词,尽。
举所佩玉以示之者三:动词,举起。
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动词,举行、施行。
举不胜举:动词,列举、举出。
沛公不胜杯杓:动词,禁得住。
刑人如恐不胜:副词,尽。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形容词,优美的。
此时无声胜有声:动词,胜过、超过。
玉斗一双,献与亚父:名词,酒器。
仅凿斗大一池,植数茎以塞责:名词作状语,像斗一样……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名词作状语,像北斗星。
今两虎共斗,其势不俱生:动词,争斗。
沛公则置车骑,脱身独骑:动词,放弃、丢下。
置之坐上:动词,安放,放置。
乃置酒大会宾客:动词,摆、设。
鸿门宴重点实词虚词文学常成语
《鸿门宴》实词虚词归纳整理有哪些?(一)实词:飨土卒(飨;犒劳)夜驰之(之:到,往)无所取(所取:所字结构,掠夺的东西)从沛公(从:跟从)亡去不义(亡:逃跑;义:符合道义)料大王土卒足以当项王乎(料:估量:当:抵挡)与臣游(游:交往)籍吏民(籍:登记)他盗之出入(出入:偏义夏词,进入)具言(具:详细,完备)若入前为寿(若:你;为寿:祝健康)杀人如不能举(举;尽)窃为大王不败也(窃;私下里)坐须臾(须臾:片刻)相去(去,距离)置车骑(置;放弃)督过之(督过:责备)留谢(谢:辞谢)(二)虚词固不如也(固:当然)君安与项伯有故(安:怎么)孰与君少长(孰与:与……相比,哪一个更……)人有大功而击之(而:却)因言曰(因:趁机)今者有小人之言(者:助词,不译)不然,籍何以至此(然:这样)因留沛公与饮(因:于是)以示之者三(三:多次)因击沛公于坐(因,趁机)若属皆且为所虏(若属:你们这些人)通假字①皆为龙虎,成五采(采,通“彩”,色彩、颜色。
)②距关,勿内诸侯,秦地可尽王也(距,通“拒”,把守、防守;内,通“纳”,接纳、容纳。
)③张良出,要项伯(要,通“邀”,邀请。
)④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倍,通“背”,背弃、背叛。
)⑤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蚤,通“早”。
)⑥令将军与臣有却(却,通“隙”,隔阂、嫌隙。
)⑦因击沛公于坐/ 置之坐上(坐,通“座”,座位。
)⑧不者,若辈皆且为所虏(不,通“否”,否则。
)⑨交戟之士欲止不内(内,通“纳”,接纳、容纳。
)。
鸿门宴的重点实词归纳总结
鸿门宴的重点实词归纳总结鸿门宴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事件,发生在公元前206年,被认为是刘邦和项羽之间权力斗争的转折点。
本文将对鸿门宴中的重点实词进行归纳总结,以便更好地理解这一历史事件。
一、鸿门宴鸿门宴这个词汇是指刘邦和项羽在鸿门会面的盛大宴会。
这场宴会被视为两人权力斗争的关键时刻,也是历史上著名的决战之一。
二、刘邦刘邦是汉族人,出身贫困,靠自己的努力成为了西汉建立者。
他是中国历史上重要的政治家和军事家,具有卓越的智慧和领导能力。
三、项羽项羽是楚国的名将,视为鸿门宴另一主角。
他有着高超的军事才能,并且深得楚国上层人士的拥护。
四、分封制度分封制度是鸿门宴发生背景的重要因素之一。
在鸿门宴前,刘邦和项羽之间曾经达成分封的协议,但因各种原因最终失效,引发了两军之间的对抗。
五、赵高赵高是秦朝末年的宦官,也是鸿门宴的幕后推手之一。
赵高利用自己的权势,煽动了刘邦和项羽之间的矛盾,导致了两人的对峙。
六、陷阱鸿门宴是一场陷阱。
项羽被邀请到鸿门宴,但刘邦却设下了埋伏,企图将他困死在宴会上。
然而项羽机智地逃脱,使得刘邦的计划未能得逞。
七、皇帝之位鸿门宴是刘邦夺取中国第一个皇帝之位的重要契机。
宴会之后,刘邦趁项羽大军消耗之时,成功夺取了天下,并成为汉朝的开国皇帝。
八、历史意义鸿门宴被视为中国历史上具有重大意义的事件之一。
它标志着楚汉之争的最后阶段,也为刘邦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鸿门宴改变了中国历史的走向,对后来的政治格局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综上所述,鸿门宴是中国历史上一场具有重要意义的政治事件。
通过对鸿门宴中的重点实词归纳总结,我们更能理解这一历史事件的背景、关键人物及其影响。
鸿门宴的发生和刘邦的胜利开启了中国历史上的新纪元,为后来的政治变革奠定了基础。
鸿门宴重点文言字词
鸿门宴两汉:司马迁常见词汇秦时与臣游(游,结交)然不自意能先入关(意,料想)张良西向侍(侍,陪从)若属皆且为所掳(属,一类人)常以身翼蔽沛公(蔽,掩护)即带剑拥盾入(拥,拿着)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举、胜,尽)大王来何操(操,携带)大行不顾细谨(谨,细节)闻大王有意督过(过,过错)会其怒(会,适逢)注音玉玦(玦,半环形玉佩。
“玦”与“决”同音,范增用玦示意项羽要下决心杀刘邦)旦日飨士卒(飨,用酒食款待,这里是犒劳的意思)鲰(鲰,卑微,浅陋)生说(劝告,劝诫)我曰奉卮酒为寿(卮酒器,大酒杯)数目(数,多次)戮(戮,联合,一同)力瞋(瞋,发怒时睁大眼睛)目目眦(眦,眼角)尽裂按剑而跽(跽,挺直上身,两腿跪着)彘(彘,猪)肩刀俎(俎,切肉用的砧板)不胜杯杓(胜,杯,杓,杓,同“勺”,酒器)沛公欲王关中(王,称王)毋内诸侯(内,通“纳”,接纳)通假字成五采(“采”通“彩”,是彩色的意思)距关,毋内诸侯(“距”通“拒”,把守的意思,“内”通“纳”,接纳)(“距”本义为鸡距,是成年公鸡的一个脚指,左右相对,交配时卡在母鸡的背上。
故而,此时“距”应当作“卡”解,即卡住关口,禁止通行。
)要项伯(“要”通“邀”,邀请)不敢倍德(“倍”通“背”,背叛)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蚤”通“早”)令将军与臣有郤(“郤”通“隙”,隔阂、嫌怨)不者(“不”通“否”读fou 三声,无义)因击沛公于坐(“坐”通“座”座位)(“坐”是指“跪坐”姿态,不是通假字。
此姿态最容易受到攻击,是最佳的刺杀时机,而站立时更容易躲避攻击,刺杀困难。
)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参”通“骖”,贴身卫士)沛公奉卮酒为寿(“奉”通“捧”,献上)拔剑切而啗之(“啗”通“啖”,吃)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具:通“俱”,全、都。
)(倍:通“背”,背叛,忘记。
)[4]沛公不胜杯杓(杯杓:通“杯勺”,杯子勺子,指酒力)置之坐上(坐:通“座”,座位)词类活用A 名词用作动词沛公军霸上(驻军)沛公左司马曹无伤使人言于项羽曰(说)不可不语(告诉)籍吏民(造户籍册或登记)吾得兄事之(侍奉)范增数目项王(示意,使眼色)刑人如恐不胜(惩罚)道芷阳间行(取道)沛公欲王关中(称王)若入前为寿(走上前)沛公奉卮酒为寿(祝(项伯)身体健康)B 名词用作状语项伯乃夜驰之(在夜晚)于是项伯复夜去(连夜)吾得兄事之(像对待兄长那样)日夜望将军至(每日每夜)常以身翼蔽沛公(像鸟张开翅膀那样)头发上指(向上)四人持剑盾步走(徒步)道芷阳间行(从小路)C 动词使动用法项伯杀人,臣活之(使……活下来)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止:使……停步内:使……进入)拔剑撞而破之(使……破)樊哙侧其盾以撞(使……侧过来)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使……为王)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使……跟从)D 形容词用作动词素善留侯张良(与……交好)秋毫不敢有所近(靠近)E 形容词用作名词此其志不在小(小的方面)君安与项伯有故(旧交情)F动词用作名词此亡秦之续耳(后继者)古今异义沛公居山东时(古:崤山以东今:指山东省)约为婚姻(古:儿女亲家今义:由结婚而形成的夫妻关系)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古:进来,偏义复词今:进出)[4](古:意外的变故今:副词,很、非常)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古:黄河以北,黄河以南今:河北省,河南省)未有封侯之赏,而听细说(古:小人离间之言今:仔细说来)今人有大功而击之(古:现在别人,指刘邦今:现在的人)沛公已去(古:离开今:从自己一方到另一方)所以遣将守关者(古:之所以……是因为…… 今:表示因果关系的连词)沛公奉卮酒为寿(古:敬酒今:岁数大)我为鱼肉(古:鱼和肉今:鱼的肉)(1)判断句①。
鸿门宴 重点文言字词
精品文档鸿门宴两汉:司马迁常见词汇秦时与臣游(游,结交)然不自意能先入关(意,料想)张良西向侍(侍,陪从)若属皆且为所掳(属,一类人)常以身翼蔽沛公(蔽,掩护)即带剑拥盾入(拥,拿着),尽)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举、胜大王来何操(操,携带)大行不顾细谨(谨,细节)闻大王有意督过(过,过错)会其怒(会,适逢)注音同音,范增用玦示意项羽要下决心杀刘邦)“决”“玉玦(玦,半环形玉佩。
玦”与旦日飨士卒(飨,用酒食款待,这里是犒劳的意思)鲰(鲰,卑微,浅陋)生说(劝告,劝诫)我曰大酒杯)奉卮酒为寿(卮酒器, 数目(数,多次)戮(戮,联合,一同)力瞋(瞋,发怒时睁大眼睛)目目眦(眦,眼角)尽裂按剑而跽(跽,挺直上身,两腿跪着)肩刀俎(俎,切肉用的砧板)彘(彘,猪)”勺,酒器)不胜杯杓(胜,杯,杓,杓,同“称王),沛公欲王关中(王,接纳)”“毋内诸侯(内,通纳精品文档.精品文档通假字”,是彩色的意思)通“彩成五采(“采”本义为鸡距,是成年”,接纳)(“距内”通“纳”距关,毋内诸侯(“距”通“拒”,把守的意思,“解,即卡”应当作“卡公鸡的一个脚指,左右相对,交配时卡在母鸡的背上。
故而,此时“距”住关口,禁止通行。
),邀请)邀”“要”通“要项伯(,背叛)背”“倍”通“不敢倍德()早”蚤”通“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隔阂、嫌怨)”通“隙令将军与臣有郤(“郤fou 三声,无义)“否”读不者(“不”通此姿态最容易受到攻击,不是通假字。
跪坐”姿态,(“”座位)坐”是指““因击沛公于坐(坐”通“座) 是最佳的刺杀时机,而站立时更容易躲避攻击,刺杀困难。
,贴身卫士)骖”通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参”“,献上)捧”“奉”通“沛公奉卮酒为寿(”,吃)”通“啖拔剑切而啗之(“啗[4] ,背叛,忘记。
)背,全、都。
)(倍:通“”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具:通“俱”,杯子勺子,指酒力)“杯勺”沛公不胜杯杓(杯杓:通,座位)座”置之坐上(坐:通“词类活用A 名词用作动词沛公军霸上(驻军)沛公左司马曹无伤使人言于项羽曰(说)不可不语(告诉)) 造户籍册或登记籍吏民( 吾得兄事之(侍奉)范增数目项王(示意,使眼色)刑人如恐不胜(惩罚)道芷阳间行(取道)沛公欲王关中(称王)若入前为寿(走上前)沛公奉卮酒为寿(祝(项伯)身体健康)精品文档.精品文档B 名词用作状语项伯乃夜驰之(在夜晚)于是项伯复夜去(连夜)吾得兄事之(像对待兄长那样)日夜望将军至(每日每夜)常以身翼蔽沛公(像鸟张开翅膀那样)头发上指(向上)四人持剑盾步走(徒步)道芷阳间行(从小路)动词使动用法C活下来)项伯杀人,臣活之(使……) 进入内:使……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止:使……停步破)拔剑撞而破之(使…………樊哙侧其盾以撞(使侧过来)……为王)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使……跟从)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使 D 形容词用作动词……交好)素善留侯张良(与秋毫不敢有所近(靠近)形容词用作名词E此其志不在小(小的方面)君安与项伯有故(旧交情)动词用作名词F此亡秦之续耳(后继者)古今异义今:指山东省)沛公居山东时(古:崤山以东今义:由结婚而形成的夫妻关系)约为婚姻(古:儿女亲家今:副词,(古:意外的变故[4](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古:进来,偏义复词今:进出)很、非常)今:河北省,河南省)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古:黄河以北,黄河以南今:仔细说来)未有封侯之赏,而听细说(古:小人离间之言精品文档.精品文档今:现在的人)今人有大功而击之(古:现在别人,指刘邦今:从自己一方到另一方)沛公已去(古:离开今:表示因果关系的连词)……是因为……所以遣将守关者(古:之所以今:岁数大)沛公奉卮酒为寿(古:敬酒今:鱼的肉)我为鱼肉(古:鱼和肉句式解析)判断句(1 表示判断也”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鸿门宴重要实词
集团文件版本号:(M928-T898-M248-WU2669-I2896-DQ586-M1988)
鸿门宴
句子翻译 ,讲究 信 达 雅
1. 沛公军.
霸上
2. 旦日飨.士卒,为击破.
沛公军 3. 当是时,项羽兵.
四十万,在新丰鸿门 4. 樊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素善..
留侯张良。
5. 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私.见张良,具.告以事,欲呼张良与俱.去 6. 沛公今事有急,亡.
去不义,不可不语 7. 君安.与项伯有故.
8.
9. 秦时与臣游.
,项伯杀人,臣活之 10. 孰与..
君少长?
11.
12.入关,秋毫不敢有所近,籍.
吏民,封府库。
13.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
也 14.愿.项伯具.
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15.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
项王 16.不如因.善遇.
之
17.谢.曰:“臣与将军戮力..
而攻秦 18.今者有小人之言,令将军与臣有郤.
19.若.入前为寿,寿毕,请以剑舞,,因.
击沛公于座 20.不.者,若属..皆且.
为所虏
21.哙遂入,披帷西向立,瞋目..
视项王
22.樊哙覆其盾于地,加彘肩上,拔剑切而啖.
之。
23.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 24.坐须臾,沛公起如.
厕
25.道芷阳间.
行
26.沛公不胜.
杯杓
27.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 过秦论
君子翻译,讲究信 达 雅
1. 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外.连衡而斗.
诸侯 2. 蒙.故业,因.遗策,南取汉中,西举.巴、蜀,东割膏腴..之地,北收要害之郡
3. 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以致.
天下之士 4. 尝以..十倍之地,百万之众,叩.
关而攻秦 5. 秦人开关延.敌,九国之师.,逡巡..
而不敢进 6. 秦无亡矢..
遗镞之费,而天下诸侯已困矣 7. 追亡.逐北.
,伏尸百万,流血漂橹 8. 因.
人之利而敝之
因.
利乘便
因.
河为池
9. 享国..
之日浅,国家无事
10.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
宇内 11.履.至尊而制.
六合
12.却.
匈奴七百余里
13.士不敢弯弓而报怨..
14.以愚黔首..
15.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
从。
16.然秦以区区..之地,致.万乘之势,序.八州而朝同列,百有.
余年矣 17. 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
天下笑者,何也? 18.
20.迁徙 中人 阡陌 黔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