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织物的高效短流程前处理工艺及探讨(DOC)复习进程

合集下载

棉织物短流程连续汽蒸前处理工艺

棉织物短流程连续汽蒸前处理工艺

棉织物短流程连续汽蒸前处理工艺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they can help you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practical materials,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appreciation,sentence excerpts,ancient poems,classic articles,topic composition,work summary,word parsing,copy excerpts,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writing methods,please pay attention!棉织物短流程连续汽蒸前处理工艺的探索与应用在纺织工业中,棉织物的前处理是生产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其主要目的是去除棉纤维上的天然杂质和浆料,以提高后续染色和印花的质量。

棉的前处理工艺流程

棉的前处理工艺流程

棉的前处理工艺流程棉花是世界上最常用的天然纤维之一,由棉纤维构成的棉线在纺织行业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为了得到高质量的棉线,需要对棉花进行前处理。

棉的前处理工艺流程主要包括采摘、鲁什、除尘、扒皮、剥落、清洗和脱脂等环节。

首先是棉花的采摘。

采摘要在棉花完全成熟后进行,一般在早晨太阳升起后进行,这样可以避免露珠对棉花的影响。

采摘时要选取棉花皮色均匀、成熟程度一致的棉花,同时也要避免把过熟或开裂的棉花采摘下来。

摘下的棉花要进行鲁什处理。

鲁什是指将棉花中的球绒与种子分离的过程。

通常会通过将棉花放入鲁什机中进行,鲁什机会运用空气和机械力将棉花中的球绒分离,使得种子可以通过筛网落下,而球绒则会被高速旋转的螺旋刀切割成棉絮。

鲁什处理后,还需要对棉花进行除尘处理。

除尘是为了清除棉花外表的尘土和杂质,避免这些杂质对后续工艺的影响。

除尘方法通常有料斗除尘和水洗除尘两种。

料斗除尘是将棉花放入高速运转的机械设备中,利用离心力将尘土和杂质甩落。

水洗除尘则是将棉花浸泡在清水中,通过水的冲洗将尘土和杂质冲刷掉。

除尘后,还需要对棉花进行扒皮和剥落处理。

扒皮是为了去除棉花表面的皮膜,让纤维更加细软。

剥落是为了去除棉花内部的木质部分,使纤维更加纯净。

扒皮和剥落可以通过机械力和酶解剂进行,机械力可以将表面的皮膜和木质部分分离,酶解剂则可以溶解掉纤维中的木质部分。

接下来是对棉花进行清洗。

清洗是为了去除棉花中的油脂和其他杂质。

清洗方法通常有水洗和有机溶剂洗两种。

水洗是将棉花浸泡在清水中,通过水的冲洗将油脂和杂质清除掉。

有机溶剂洗则是利用溶剂的特性溶解棉花中的油脂和杂质。

最后是棉花的脱脂处理。

脱脂是为了移除棉花中的油脂成分,使纤维更加洁净。

脱脂可以通过机械力和溶剂进行。

机械力可以利用高速旋转的离心机将油脂甩干,而溶剂则可以溶解掉棉花中的油脂。

通过以上的一系列前处理工艺,棉花可以得到洁净的纤维,为后续的纺纱、纺织等工艺提供了优质的原料。

这些工艺流程的具体操作方法以及设备的选择都需要根据不同工厂的实际情况和需要进行调整和优化,以确保最终得到的棉线品质的稳定和一致性。

棉织物短流程前处理工艺对比分析

棉织物短流程前处理工艺对比分析

过氧 化氧
稳 定
渗 透
中 和 ,水 洗 ,烘 干
剂 剂
图 2 退 煮 漂 两 步 法 前 处 理 工艺 曲线
1 . 2 . 2 “ 退 +煮漂 ” 两步 法 前处理 ( 1 ) 工 艺 艺 路线 图见 图 2 。
( 2 ) 配 方
② 练 漂 白 液 配 方 Na OH 精 炼 剂 DM一 1 3 6 1
型棉 毛 巾坯 巾进 行前 处理 。
1 实验 部 分
1 . 1 材 料 药 品及设 备 主要 材料 : 纯棉坯布 : ① 梭织物 : 2 9 . 5 / 2 9 . 5 ,
1 . 2 . 1 “ 退 煮 +漂” 两 步法 前处 理
( 1 ) 工 艺 工艺 路线 图见 图 1 。
室 温
1 . 2 实 验 内容
漂” 两步法前 处 理[ 6 ; 一 步 法前 处 理 工艺 就 是退 煮 漂一 浴法 。本 文分 别 采用 三种 短 流程 工 艺 对棉 坯 布进 行前 处 理 , 并 与 传 统 三 步法 前 处 理 就 处 理 效
果、 工 艺过程及 能耗 、 排放等 方面进行对 比分析 。
・ 1 ・
研 究 探 讨
( 2 ) 配 方
② 漂 白 液 配 方
3 O 9 / 6 H2 O2
Na OH
l 5 g / C
双 氧水 稳定 剂 DM一 1 4 0 3
非 离 子 渗 透 剂 DM一 1 2 3 0
浴 比
3 g / L
1 g / L
1:3 0
非 离子 渗透 剂 D M一 1 2 3 0 精 炼剂 DM一 1 3 6 l
浴 比
l g / L 0 . 5 g / I

全棉织物前处理工艺

全棉织物前处理工艺

全棉织物前处理工艺全棉织物前处理工艺是指在纺织成品制作前,通过一系列的工艺处理来使棉织物达到最佳的状态,以便后续的染色、印花、整理等工序能够顺利进行。

下面将详细介绍全棉织物前处理工艺的流程和注意事项。

一、浸泡浸泡是全棉织物前处理工艺的第一步,其目的是去除棉织物中的杂质和残留的棉籽、杂质等,使织物变得柔软、整洁、平整。

浸泡中所使用的溶液一般为碱性溶液,如氢氧化钠、碳酸钠等,浸泡时间一般为30分钟-1小时。

二、漂白漂白是全棉织物前处理工艺的第二步,其目的是去除棉织物中的色素、油脂等,使织物变得白色、柔软、光亮。

漂白中所使用的溶液一般为过氧化氢、次氯酸钠等,漂白时间一般为2-3小时。

三、清洗清洗是全棉织物前处理工艺的第三步,其目的是清除漂白后的残留溶液,防止漂白剂对织物的腐蚀和损伤。

清洗中所使用的溶液一般为清水,清洗时间一般为20-30分钟。

四、浸泡浸泡是全棉织物前处理工艺的第四步,其目的是加强棉织物的吸水性和柔软性,同时预处理织物,为后续的染色、印花、整理等工序做好准备。

浸泡中所使用的溶液一般为酸性或中性溶液,如醋酸、柠檬酸等,浸泡时间一般为30分钟-1小时。

五、脱水脱水是全棉织物前处理工艺的第五步,其目的是去除浸泡后的水分,使织物变得干燥,以便后续的染色、印花、整理等工序进行。

脱水中所使用的设备一般为离心机,脱水时间一般为5-10分钟。

六、干燥干燥是全棉织物前处理工艺的最后一步,其目的是彻底去除织物中的水分,使织物变得干燥、平整、柔软。

干燥中所使用的设备一般为烘干机,干燥时间一般为30-60分钟。

在全棉织物前处理工艺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选择合适的溶液。

不同的织物需要不同的处理溶液,应根据织物的材质、成分、色泽等特点来选择合适的溶液。

2、控制处理时间。

不同的处理工序需要不同的处理时间,处理时间过长或过短都会对织物产生不良影响。

3、控制处理温度。

不同的处理工序需要不同的处理温度,处理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会对织物产生不良影响。

棉制品短流程前处理工艺

棉制品短流程前处理工艺

棉制品短流程前处理工艺一、概述传统的练漂加工分退浆、煮练、漂白三道工序,但这三道主要工序并不是截然隔立的,而是相互补充的,如退浆的同时也有去除部分天然杂质的作用,可减轻煮练的负担,而煮练有进一步去除残留浆料的功效,对织物白度也有提高,漂白也有进一步去杂的作用。

常规三步法前处理工艺稳妥,重演性好,但机台多、时间长、效率低、能耗高,且印染产品常见的疵病。

如皱条、折痕、擦伤、破损、斑渍、白度不匀、降强、泛黄、纬斜等都与前处理三步法工艺较长有关。

因此,国内外印染工作者都在寻找能缩短工艺流程、简化设备、降低能耗、保证质量的办法。

我国自20世纪60年代后期就有人研究前处理短流程工艺,但因当时历史条件的限制,没有得到推广使用;70年代后期,碱氧二步法工艺逐步成熟,并被推广使用;自80年代中期,国内开始研究一步法工艺,到后期已有不少工厂用于正常生产;90年代初发展迅速,至今在全国已有很多工厂应用。

二、短流程工艺目前高效流程工艺大体可分为一步法和两步法。

(一)二步法二步法工艺有两种方式,一种是退浆、煮练合并,然后漂白,称DS—B;另一种是先退浆,然后煮练、漂白合并,称D—SB。

D—SB工艺要求退浆后彻底洗涤,最大限度地去除浆料和部分杂质,以提高碱氧一浴中双氧水的稳定性,此外,必须有较强的碱性和较浓的过氧化氢,以除去织物上的杂质,同时完成漂白加工。

为此,必须严格控制工艺条件,并选择性能良好的耐强碱、耐高温的氧漂稳定剂和螯合分散剂,使纤维受损伤程度减少。

此法应用较少,一般以DS—B工艺为主。

DS—B工艺退煮合一,应加强助练剂的应用,使用在强碱下具有良好稳定性的氧化退浆剂。

此法漂白用常规工艺加工,对双氧水稳定性的要求不高。

DS—B工艺最先应用于涤棉混纺织物的加工,现在已扩展到多种织物的加工。

普遍采用L 履带平幅汽蒸设备,特别是引进R汽蒸箱后,由于R汽蒸箱具有汽蒸与浸煮双重作用,因而用R蒸箱结合的二步法被许多工厂所采用。

棉前处理工艺流程

棉前处理工艺流程

棉前处理工艺流程棉前处理是指在棉纤维进入纺织工艺之前对其进行一系列的处理工艺,以提高棉纤维的纺纱和织造性能,使得最终的纺织品质量更好。

棉前处理的流程一般包括原料筛选、预处理、开松、清洗和干燥等步骤。

首先是原料筛选。

在棉纤维进入纺织工艺之前,需要首先对原料进行筛选。

这是为了去除掉棉籽、棉壳和其他杂质,并选择出质量较好的优质棉纤维进行后续的处理。

一般采用的是摇棉机进行筛选,可以将棉籽和杂质分离出来。

接下来是预处理。

预处理包括浸泡和脱脂两个步骤。

浸泡是将棉纤维浸泡在碱水中,以去除掉纤维上的脂肪、蜡质和其他化学物质。

脱脂是将浸泡的棉纤维进行脱水处理,以去除掉多余的水分。

这一步骤可以提高棉纤维的柔软性和染色性能。

然后是开松。

开松是将预处理好的棉纤维进行剥离,使得纤维之间松散开来。

这一步骤可以增加纤维之间的空隙,提高纺纱时的通风性和弹性,使得纺纱更加顺畅。

接下来是清洗。

清洗是将开松好的棉纤维进行水洗,以去除掉残留的碱水和杂质。

清洗是棉前处理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步,可以提高棉纤维的纯净度,并减少后续工艺中的杂质对机器设备的磨损。

最后是干燥。

干燥是将清洗好的棉纤维进行脱水和干燥处理,以保证纤维的干燥程度。

干燥是为了避免棉纤维在后续工艺中出现霉变和污染,并保持纤维的柔软性和弹性。

综上所述,棉前处理工艺流程包括原料筛选、预处理、开松、清洗和干燥等几个步骤。

这些步骤的目的是为了提高棉纤维的纺纱和织造性能,保证纺织品的质量。

棉前处理工艺的合理进行对于纺织品的成品率和品质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在纺织生产中需要重视棉前处理工艺的流程控制和工艺优化,以确保最终产品的质量。

棉前处理工艺流程

棉前处理工艺流程

棉前处理工艺流程
《棉前处理工艺流程》
棉前处理是指在棉花进入纺纱或者印染加工之前所做的一系列处理工艺,这些处理工艺包括脱籽、精梳、梳棉、并条等。

下面将一一介绍棉前处理的工艺流程。

1. 脱籽:脱籽是指将棉花中的籽粒去除,通常采用脱籽机进行脱籽处理。

脱籽后的棉花籽、杂质等杂物被去除,这样可以减少后续处理工艺中的污染,并且有利于提高纺纱的效率和质量。

2. 精梳:精梳是指将脱籽后的棉花进行精细梳理,去除短纤维和杂质,使得棉纤维更加平整、细腻。

精梳后的棉纤维质量更好,通常用于生产高档织物。

3. 梳棉:梳棉是指将精梳后的棉纤维进行再次梳理,使得纤维更加整齐、柔软。

梳棉后的棉纤维长度更加均匀,质量更加稳定,适用于生产中低档织物。

4. 并条:并条是指将梳棉后的棉纤维进行搓合、拉伸,形成粗细均匀的并条。

并条后的纤维杂质少,长度长,适用于生产纱线。

以上就是棉前处理的工艺流程,通过这些处理工艺,棉纤维可以得到精细处理,提高其纺纱、印染加工的适用性和质量,同时也可以减少生产过程中的污染和浪费,是非常重要的一道工艺环节。

棉制品短流程前处理工艺

棉制品短流程前处理工艺

棉制品短流程前处理工艺棉纤维具有良好的吸湿性、保暖性以及亲肤性,可与其他纤维混纺,形成多样风格,深受消费者的喜爱,在纺织面料中占据重要地位。

棉混纺机织物前处理工艺有退浆、煮练、漂白3步,一般通过步骤合并的方式,如退煮+漂、退+煮漂二步法以及退煮漂一步法,来达到缩短前处理流程的目的。

为满足人们对面料外观、手感、弹性和吸湿性等性能的多样化及差异化要求,棉纤维由单纺、简单的涤棉混纺或交织面料发展到棉与涤、天丝、人棉、氨纶等多种纤维的混纺或交织面料。

面料组成成分不同,其上浆料与杂质种类也不同;耐酸碱性与耐高温性也不同。

目前退煮漂一步法短流程前处理工艺主要采用以下方式:(1)冷堆;(2)汽蒸;(3)冷堆+汽蒸。

冷堆一步法具有工艺路线短、能耗低且适应小批量生产的特点,然而冷堆前处理获得的半制品白度、毛效等性能较差,限制了该工艺的使用范围。

汽蒸一步法工艺时间较短,然而能源消耗量大,不利于环保。

先冷堆后汽蒸的方式结合了两者的优点,工艺流程短,半制品质量佳,能耗小,适用范围广。

01实验1.1材料及设备织物:65%棉+31%人棉+2%涤纶+2%氨纶斜纹布、65%棉+33%涤纶+2%氨纶斜纹布、78%棉+20%人棉+2%氨纶斜纹布、98%棉+2%氨纶缎纹布、100%棉斜纹布。

试剂:烧碱、煮练酶、络合剂、50%双氧水、双氧水稳定剂、渗透剂。

设备:冷堆机、高效水洗机、白度测试仪。

1.2工艺流程配制冷堆液→浸轧冷堆液→冷堆→水洗→汽蒸液的配制→浸轧汽蒸液→汽蒸→水洗→烘干。

1.3测试白度:按GB/T8424.2—2001《纺织品色牢度试验相对白度的仪器评定方法》测试。

毛效:按FZ/T01071—2008《纺织品毛细效应试验方法》测试。

02结果与讨论前处理是纺织品印染生产中的重要环节,其效果直接影响织物染色的鲜艳度、均匀性、得色深度以及面料手感,通常以白度、毛效、强力等指标来评价前处理效果。

传统强碱和双氧水组合的高温前处理工艺具有高能耗、高水耗、高排污以及废水BOD和COD过高的缺陷,严重污染生态环境,与目前节能减排、清洁生产、生态纺织品等主题相悖。

棉针织物前处理短流程工艺实验方案

棉针织物前处理短流程工艺实验方案

实验方案1实验目的:1.学习使用短流程工艺对棉针织物进行前处理。

2.学习采用荧光增白方式来提高棉针织物白度,并与传统工艺对比。

3.练习使用毛效测试仪,白度测试仪,掌握表征前处理效果的各项指标。

4.掌握测定棉针织物强力损失的方法。

5.学习采用正交试验确定最佳工艺条件的方法。

2实验原理2.1煮练棉针织物在前处理中应尽量采用松式加工,而且要尽量缩短工艺流程。

20世纪如年代前,棉针织物特别是单面织物的前处理主要采用长流程的连续生产线,由于成品缩水率高,已基本淘汰,目前主要采用单机(染色机)处理。

棉针织物煮练主要是采用化学方法去除棉纤维的共生物,提高棉针织物的吸湿性能,满足染整加工的需要。

目前主要采用传统的碱煮练方法,以烧碱为主练剂,表面活性剂JFC等精练剂,辅以硅酸钠,亚硫酸氢钠,磷酸钠等助练剂,在这些煮练剂的共同作用下,使棉纤维上的天然杂质发生一系列的物理化学,而被完全或部分除去。

煮练的主要用剂是烧碱(NaOH),常用的助剂有表面活性剂、硅酸钠和亚硫酸氢钠等。

烧碱在高温下能使棉籽壳溶胀、解体,能将含氮杂质和果胶水解成可溶性物质,而且能皂化纤维上的脂肪酸,并进而将蜡质等乳化去除。

因此烧碱具有很强的除杂能力。

烧碱的用量应视植物的品种、含杂情况、所用设备、工艺条件以及半制品要求而定。

100g棉纤维精炼视消耗的烧碱情况从表中可以看出100g棉纤维上的杂质要耗碱1.5-1.7g,棉纤维自身吸附1.0-2.0。

另外,为了防止与烧碱作用后的杂质重新黏着于纤维,在精炼废液中还应含有适量的烧碱,不低于2-3g/l。

因此在一般的精炼液中,烧碱的用量应为3-5g/l。

表面活性剂能有利于练液润湿织物,提高净洗和去杂效果。

常用于煮练的表面活性剂有肥皂、红油、烷基磺酸钠和烷基苯磺酸钠等,此外也可用复配的专用煮练剂。

硅酸钠俗称泡花碱,它的作用是吸附练液中的铁质和其他杂质,防止在织物表面产生锈渍和沉积杂质,能提高织物吸水性和白度。

2.2漂白织物经过煮练,除去了大量杂质,但色素依然存在,外观不够洁白。

涤棉织物高效短流程前处理增白工艺

涤棉织物高效短流程前处理增白工艺

随着时代的发展,节水、节能、环保已成为印染行业发展的重要前提,开发和应用节水、节能的新型前处理及增白工艺对环境和社会都有重要的意义。

涤棉混纺织物在印染行业中占比很大[1],对涤棉织物的前处理及增白工艺较成熟,一般的前处理及增白工艺流程为:烧毛→退浆→烘干机轧涤增白剂→定形(190℃,30s )→丝光→退浆机棉增白→拉幅上柔软。

该工艺存在加工机台多、时间长、效率低、能耗高的缺点。

如果选用涤棉荧光增白剂同时对涤棉织物进行增白,即直接将增白剂加入到退浆工艺中,工艺流程为:烧毛→丝光→退浆机涤棉增白→定形→拉幅上柔软。

该工艺流程短,可提高效率,节约能源。

目前,涤棉混纺织物的增白一般采用热熔染色法。

传统的涤棉增白工艺先对涤纶进行增白,涤纶增白剂的定形温度为180~200℃,通过高温作用加速纤维分子链的运动,使增白剂扩散进纤维,从而染透纤维并具有较高的上染率[2]。

由于涤棉混纺织物在200℃的高固色温度下会泛黄,所以在后续工艺中需加入棉织物荧光增白剂来弥补白度不足的缺陷。

此工序成本高、流程长、操作复杂。

本项目采用可以同时对涤棉织物进行增白的荧光增白剂BLANKO⁃PHOR ®TC ,可对涤棉混纺织物一浴增白,烘干织物摘要介绍了涤棉混纺织物的高效短流程前处理增白工艺,在织物的前处理过程中,实现退浆、漂白、增白的过程,缩短织物增白生产工艺流程,降低成本。

结果表明,涤棉混纺织物经过该短流程前处理增白工艺处理,能获得优异的增白效果。

关键词涤棉混纺织物;高效短流程;前处理;低温增白中图分类号:TS192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5-9350(2021)04-0040-03Whitening process of polyester/cotton fabric with high efficiency short process pretreatmentAbstract The high efficient short process pretreatment whitening process of polyester/cotton blended fabric was in-troduced.In the pretreatment process of fabric,the desizing,bleaching and whitening could be realized to shorten the pro-duction process of fabric whitening and reduce the cost.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excellent whitening effect of polyester/cotton blended fabric could be obtained after the short pretreatment process.Key words polyester/cotton blended fabric;high efficiency short process;pretreatment;low temperature whitening涤棉织物高效短流程前处理增白工艺收稿日期:2020-08-12基金项目:山东省短流程印染新技术重点实验室资助项目[鲁科字(2014)170号]作者简介:刘晓敏(1992—),女,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节能减排短流程技术研究。

高效短流程前处理工艺

高效短流程前处理工艺

高效短流程前处理工艺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复习丝光的原理2、复习传统丝光的工艺条件。

3、理解采用热丝光的原因4、对冷热丝光的工艺条件进行对比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对知识的归纳总结能力。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持之以恒的学习态度。

教学重点:热丝光工艺条件教学难点:冷热丝光工艺条件对比教学方法:讲授法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二、复习导入前面已经对棉织物前处理的各个工艺流程进行了详细的讲解,通过前面的学习,大家知道退浆、煮练、漂白从某种意义上讲有着共同之处,那能不能将其合并呢?这就是我们这节课将要学习的内容。

三、新授(一)、概述传统的棉织物前处理的三道主要工序退浆、煮练、漂白通常是分步进行的,三步法前处理工艺稳妥,重演性好,但机台多,时间长,效率低,能耗高,缩短工艺流程、简化工艺设备、降低能耗、保证质量是棉织物前处理发展的必然方向(二、)短流程工艺1、二步法工艺两种方式:一种是先退浆,然后煮练、漂白合并,即退浆+煮漂合一二步法,其工艺简称D-SB 工艺;另一种是退浆、煮练合并,然后再漂白,即退煮一浴+漂白二步法,其工艺简称DS-B工艺(1).D-SB二步法工艺适用于含浆较重的纯棉厚重紧密织物或合纤与棉的混纺织物a、烧毛→浸轧退浆液→堆置(4~10h)→90℃以上充分水洗→浸轧碱氧液→液下履带箱(60℃,浸渍20min)→短蒸(100℃,2min)→高效水洗→烘干b、烧毛→浸轧退浆液→室温堆置(4h以上)→90℃以上充分水洗→浸轧碱氧液(轧余率100%)→L履带汽蒸(100~102℃,20min)→高效水洗→烘干(2).DS-B二步法工艺a、采用R形汽蒸箱练漂机和履带式连续汽蒸练漂机的组合烧毛→浸轧退煮液→R形汽蒸箱汽蒸(100~102℃,60min)→充分水洗→L履带氧漂(按常规工艺进行)→高效水洗→烘干b、采用两组履带式连续汽蒸练漂机组合烧毛→浸轧退煮液→L履带式汽蒸(100~102℃,60min)→充分水洗→L履带氧漂(按常规工艺进行)→高效水洗→烘干2、一步法工艺一步法是指将退浆、煮练、漂白三合为一进行加工的方法。

棉针织物前处理工艺流程

棉针织物前处理工艺流程

棉针织物前处理工艺流程【棉针织物前处理工艺流程】一、引言其实啊,咱们日常穿的棉质衣服,在变成漂亮舒适的衣物之前,都要经历一系列复杂又神奇的处理过程,这其中棉针织物前处理工艺流程就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今天咱们就来好好聊聊这个有趣的话题!二、棉针织物前处理工艺的历史1. 早期的摸索在很久很久以前,人们处理棉针织物的方法可简单粗暴啦。

说白了就是用手搓揉,或者拿木棒敲打,试图去掉杂质和让织物变得更柔软。

但这种方法效果有限,而且特别费力。

2. 工业革命后的变革随着工业革命的到来,机器开始大展身手。

出现了各种化学药剂和机械设备,这让棉针织物的前处理变得更加高效和精准。

比如,烧碱的使用能够更好地去除油脂和杂质,大大提高了处理的质量。

三、棉针织物前处理工艺的制作过程1. 烧毛这就好比给织物来一次“理发”,把表面那些杂乱的绒毛快速烧掉,让织物表面变得更加光洁。

想象一下,就像我们刮胡子一样,把那些不整齐的“胡茬”清理掉。

2. 退浆织物在织造过程中会用上浆料,退浆就是把这些浆料去掉。

可以把它想象成给织物“卸妆”,把不属于它本身的东西清理掉,让它恢复本来面目。

3. 煮练这一步就像是给织物来一场“深度清洁浴”,用化学药剂和高温水煮的方式,去除纤维上的杂质、果胶和蜡质等。

比如说,就像我们用强力清洁剂洗沾满油污的锅一样,把那些顽固的脏东西都洗掉。

4. 漂白经过前面的步骤,织物干净了不少,但可能还不够白。

漂白这一步,就是让织物变得洁白如雪。

打个比方,就像给脸涂上美白面膜,让肤色变得更加白净。

5. 丝光这是个让织物“容光焕发”的步骤,通过特定的化学处理和张力作用,让织物的光泽度、强度和尺寸稳定性都得到提升。

好比给织物做了一次“美容护理”,让它从内到外都焕发出迷人的光彩。

四、棉针织物前处理工艺的特点1. 针对性强不同的棉针织物,可能会因为材质、颜色、用途的不同,而需要有针对性的前处理方案。

比如说,白色的内衣和彩色的 T 恤,处理方式就会有所区别。

染整技术第三章棉织物的前处理

染整技术第三章棉织物的前处理
天然浆料:淀粉、海藻类(海藻酸钠)、其它植物种籽,如槐 豆粉
变性浆料:糊精、可溶性淀粉、氧化淀粉、羧甲基纤维素 (CMC)
合成浆料:聚乙烯醇(PVC)、变性聚乙烯醇、聚丙烯酸(PA)
☆退浆目的:
退去原布上的浆料,提高织物的渗透性能,保证染整加 工的顺利完成。
退浆录像片
一、常用浆料的结构与性能
工艺:
烧毛温度:600~900℃。 车速:120~150m/min。根据织物厚薄予以调节。
特点
热耗大,不经济,清洁保养麻烦,很少使用
四、烧毛质量的评定
五级评分制,五级最好,一级最差,在光线 充足的地方,平视布面绒毛,
1级 原坯布未经烧毛 2级 长毛较少
3级 4级 5级
基本无长毛 仅有较整齐的短毛 长短毛全部烧净
一、原布检验(inspecting) 二、翻布(turing) 三、缝头(sewing)
原布准备录像片
一、原布检验
目的
检查来布质量、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检验率10%左右。
内容
物理指标——长度、幅宽、重量、经纬纱支 数和密度、强力。
外观疵点——缺经、断纬、跳纱、异型纱、 油污纱等。
另外,检验有无铜、铁片等杂质夹入织物中
淀粉酶对淀粉的消化作用常受到一些药品的 影响而变得活泼或迟钝,这种现象叫活化 (激化)或阻化(抑制)。这种化学药品称 为洗化剂(激化剂)或阻化剂(抑制剂)。
轻金属盐类为活化剂,NaCl、CaCl2;重金属 盐类(Fe、Cu、Hg)、离子型表面活性剂为抑 制剂。只能使用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如渗透 剂JFC。
2、酶退浆
酶退浆工艺和工艺条件 酶退浆常用的工艺处方
BH-7658酶(2000倍) 活化剂(食盐) 渗透剂JFC PH值

棉的前处理工艺流程

棉的前处理工艺流程

棉的前处理工艺流程
《棉的前处理工艺流程》
棉花是一种重要的纺织原料,但在加工成纺织品之前,需要进行一系列的前处理工艺,以确保棉纤维的质量和适用性。

以下是棉的前处理工艺流程:
1. 除尘:首先,将棉花放入除尘机中,去除杂质、秕子和除尘等。

这一步骤可以有效提高纺纱工艺的效率,减少故障的发生。

2. 开松:接着,将经过除尘的棉花送入开松机中进行加工,使棉花纤维之间松散开来,为后续的工艺做好准备。

3. 软化:然后,通过软化机对棉花进行软化处理,使其纤维更加柔软。

软化处理可以改善棉纤维的延展性和可纺性,提高纱线的质量。

4. 落绒:接下来,将经过软化处理的棉花送入落绒机中进行加工,去除棉花表面的绒毛,使其更加光滑。

5. 清洗:最后,将经过落绒的棉花送入清洗机中进行清洗,去除棉花中的油污和杂质,使其更加干净。

通过以上的前处理工艺流程,棉花可以得到充分的准备,可以直接投入后续的纺织加工工艺中,生产出高质量的棉纺织品。

这些前处理工艺不仅可以提高棉纤维的可纺性和适用性,还可
以减少后续加工中的故障和损耗,提高生产效率。

因此,棉的前处理工艺流程对于纺织行业来说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涤棉织物高效短流程前处理工艺的探讨

涤棉织物高效短流程前处理工艺的探讨

涤棉织物高效短流程前处理工艺的探讨
杜高敏;郑庆康;宋庆双;杨方;钟育波
【期刊名称】《染整技术》
【年(卷),期】2012(034)002
【摘要】本文介绍了一种新型的短流程前处理工艺,将自制的精练剂BF-10G用
于涤棉织物短流程前处理工艺,通过实验分析了精练剂BF-10G、双氧水、pH值、带液率等工艺参数的变化对处理后涤棉织物的退浆率、毛效、白度、断裂强力和断裂伸长的影响。

结果表明,较佳的前处理工艺条件为:BF-10G5g/L,双氧水
15g/L,pH10~10.5,带液率90%,在此工艺条件下处理后,与传统的前处
理工艺效果相近,织物的退浆率可达91%,毛效可达9.6cm,白度(Wh)大于91,但采用本工艺可省去多道工序:具有节能节水的优点。

【总页数】4页(P28-30,48)
【作者】杜高敏;郑庆康;宋庆双;杨方;钟育波
【作者单位】四川大学轻纺与食品学院,四川成都610065;四川大学轻纺与食品学院,四川成都610065;四川大学轻纺与食品学院,四川成都610065;四川大学轻纺与
食品学院,四川成都610065;汕头市创新德美化工有限公司,广东汕头51514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S192.25
【相关文献】
1.棉及涤棉混纺织物高效短流程前处理工艺 [J], 吴建华
2.涤棉混纺织物高效短流程前处理工艺优选 [J], 吴建华;李美英
3.全棉织物高效短流程前处理工艺 [J], 陈世银;朱春艳
4.涤棉印花坯节能短流程前处理工艺探讨 [J], 卞长汉;邹金辉
5.涤棉织物高效短流程前处理增白工艺 [J], 刘晓敏;孙玉涛;贾荣霞;盛春英;刘玉娥;于琦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前前处理工艺》word版

《前前处理工艺》word版

第二节前处理工艺及设备一、棉及其混纺织物前处理(一)棉织物的前处理棉织物前处理须经烧毛、退浆、煮练、漂白、丝光等工序,工艺流程较长,使用的设备也多。

经过这些加工过程,可以除去棉纤维中的天然杂质及纺织过程中带来的浆料污物,获得纯净的棉织物,为后续印、染工序提供合格的半制品。

在棉织物加工中,烧毛与丝光必须以平幅状态进行,其它过程用平幅或绳状均可,但厚织物及涤棉混纺织物仍以平幅加工为宜,以兔生成折皱,影响染色加工。

各工序加工要求及有关设备分述于下。

1.坯布准备与烧毛(1)坯布准备包括坯布检验、翻布(分批、分箱、打印)、缝头。

坯布准备工作在原布间进行,经分箱缝头后的坯布送往烧毛间。

坯布检验率一般在10%左右,也可根据工厂具体条件增减。

检验内容为物理指标和外观疵点,物理指标如匹长、幅宽、重量、经纬纱密度和强度等;外观疵点如缺经、断纬、斑渍、油污、破损等。

经检验查出的疵点可修整者应及时处理。

严重的外观疵点除影响印染产品质量外,还可能引起生产事故,如织入的铜、铁等坚硬物质可能损坏染整设备的轧辊,并由此轧破织物,产生连续性破洞。

对于漂白、染色、印花用坯布,应根据原坯布疵点情况妥善安排。

翻布时将织厂送来的布包(或散布)拆开,人工将每匹布翻平摆在堆布板上,把每匹布的两端拉出以便缝头。

布头不可漏拉,摆布时注意正反面一致,也不能颠倒翻摆。

翻布的同时进行分批、分箱。

此时将加工工艺相同、规格相同的坯布划为一类,每批数量根据设备加工方式而定,如采用煮布锅煮练,则以煮布锅的容布量为一批;采用绳状连续练漂时,则以堆布池容量分批;采用平幅连续练漂时,通常以十箱布为一批。

目前国内印染厂布匹运输仍使用堆布车(布箱),每箱布的多少可根据堆布车容量为准。

由于绳状练漂是双头加工,分箱成双数。

每箱布上附一张分箱卡片,标明批号、箱号、原布品种、日期等,以便管理检查。

每箱布的两头距布头10~20cm处打上印章,打印油必须具有快干性,并能耐酸、碱、氧化剂及蒸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棉织物的高效短流程前处理工艺及探讨摘要:印染加工过程中棉织物的前处理能耗、污染负荷和水耗最大,其主要原因是大量使用烧碱。

本文通过分析棉织物上存在的各种杂质和烧碱及酶制剂对这些杂质作用并采用生物技术和化学技术相结合开发无烧碱前处理工艺。

生产应用结果表明,无烧碱棉织物前处理工艺流程短,能耗、水耗和废水的COD值大大降低,生产效率高,是低碳时代实现低能耗棉织物前处理的有效途径[1]。

本文通过对纯棉织物传统的烧碱氧漂工艺和新型练漂剂氧浴宝“一浴法”工艺进行了比较 ,重点介绍了练漂剂氧浴宝“一浴法”高效短流程前处理工艺的应用,并进行了工艺原理和技术经济的分析与比较。

生产实践证明练漂剂氧浴宝“一浴法”前处理工艺具有节能环保 ,提高生产效率 ,保证产品质量的优势,处理后的织物可以达到传统工艺的白度和毛效 ,撕破强力好于传统工艺[2]。

关键词:短流程棉织物氧浴宝酶1.前言1.1前处理简介纺织纤维不论是天然纤维还是化学纤维,本身或多或少都含有杂质,尤其是天然纤维含杂较多、较复杂,而且纤维在纺织加工过程中添加了各种浆料,沾染了油污。

这些杂质的存在,在不同程度上影响了纤维的物理机械性能,降低了织物的润湿性和白度,并使织物手感粗糙,妨碍染色及印花过程中染料的上染,影响色泽鲜艳度和染色牢度。

因此,无论是漂白、染色或印花产品,一般都需要进行前处理[3]。

前处理的目的是应用化学和物理机械作用,除去纤维上所含有的天然杂质以及在纺织加工过程中施加的浆料和沾上的油污等,使纤维充分发挥其优良品质,使织物具有洁白的外观、柔软的手感和良好的渗透性,以满足使用要求,并为染色、印花、整理提供合格的半制品。

前处理过程一般包括原布准备、烧毛、退浆、煮练、漂白、丝光和热定形等工序。

其中,除烧毛和热定形必须以平幅加工处理外,其他过程均可以绳状或平幅的形式加工。

具体加工形式的选择,应根据原布品种和后续加工的要求而定。

就棉而言,前处理的过程主要有原布准备、烧毛、退浆、煮练、漂白、丝光。

通过这些过程的处理以去除棉纤维中的天然杂质和外加的浆料等,改进织物的外观,提高织物的内在质量。

羊毛的前处理主要有洗毛、炭化工序,以去除羊毛纤维中的羊脂、羊汗、土杂及植物性杂质。

蚕丝织物的前处理主要是脱胶,以去除生丝中大部分的丝胶及其他杂质。

化学纤维较纯净,不含有天然杂质,只有浆料和油污等,因此,前处理较简单。

特种的品种有其特殊的要求,前处理也就有所不同了,如碱减量等[3]。

1.2 棉织物前处理的必要性棉织物在织造过程中,经纱受到较大的张力和摩擦,常有断经现象发生。

为了减少断经,提高织造效率和坯布质量,在织造前,经纱一般都要经上浆处理,使纱线中的纤维黏着抱合起来,并在纱线表面形成一层坚韧的薄膜,增加经纱表面的光滑度,从而提高经纱的断裂强度和耐磨性能。

经纱上浆有利于织造的顺利进行,但却给后续的染整加工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它不仅影响织物的润湿、渗透性,阻碍染料、化学药品和纤维的接触,增大染化料的耗用量,增加练漂加工的负担,而且还会造成印染疵病,影响印染产品质量。

因此,棉织物在煮练、漂白前一般都要进行退浆处理。

退浆不仅可以去除织物上的浆料,而且还可以去除棉纤维上的部分天然杂质。

棉织物经过退浆后,虽然大部分浆料和部分天然杂质已被去除,但是仍残留有少量的浆料和大部分的天然杂质,这些杂质的存在不仅使布面发黄而影响织物的外观,而且使棉织物的吸湿性降低,润湿渗透性差,有碍后续加工的顺利进行[2]。

因此,棉织物在退浆以后,大都需要进行不同程度的煮练,以去除大部分的天然杂质和残留的浆料,精炼提纯纤维素,从而改进织物的外观,提高织物的吸湿性,以利于印染后加工。

棉织物经过煮练后,虽然大部分的杂质已被去除,织物的吸湿性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但天然色素依然存在,这不仅影响织物的白度,而且也影响染色和印花织物的色泽鲜艳度。

因此,除少数品种外,一般经退浆、煮练后,还要经过漂白加工。

漂白是前处理的主要工序,它不仅能去除织物上的色素,提高织物的白度或色泽鲜艳度;同时也可继续去除织物上残留的杂质如棉籽壳、蜡质等,从而进一步提高棉织物的吸湿性[3]。

1.3 棉织物前处理的发展趋势传统的棉织物前处理的三道主要工序退浆、煮练、漂白通常是分步进行的,但这三道工序并不是截然无关,而是相互影响、相互补充。

如退浆的同时也有去除部分天然杂质的作用,可减轻煮练有进一步去除残浆料的功效,对织物白度也有提高,漂白也有进一步去杂的作用。

常规三步法前处理工艺稳妥,重现性好,但机台多,时间长,效率低,能耗高,且印染产品常见的疵病,如皱条、折痕、擦伤、斑渍、白度不匀、降强、泛黄、纬斜等都与前处理三步法工艺较长有关,以及传统棉织物煮漂工艺加工过程中需消耗大量的水、热能、化学助剂,排放出大量含高浓度污染物的废水,严重制约了印染行业的运行和发展。

因此,推行环保、缩短工艺流程、简化工艺设备、研究应用能耗低、排放污染物少的节能降耗练漂新工艺替代传统碱氧工艺是棉织物前处理发展的必然方向。

1.4 短流程前处理工艺的要点从短流程前处理工艺本身来看主要含有三个环节,即浸轧→反应(冷轧堆法或汽蒸法)→洗涤。

为了保证前处理高效短流程工艺达到高效率、高质量,必须严格控制三个环节的工艺,分别突出“高、全、净”。

即浸轧工作液要吃足吸透,带液量要高,以保证加工织物上有充足的反应物质;浸轧后的汽蒸温度要高,时间要足,如果采用冷堆法,堆置后、洗涤前要有一个热处理的过程(这是提高毛效的关键之一),以充分发挥助剂的作用,使各类反应完全;洗涤过程要充分,以保证从织物上处理下来的杂质去净[3]。

1.4.1 织物带液量要高无论是汽蒸法还是冷轧堆液法工艺,提高织物带液量是短流程前处理取得好的效果之主要关键。

由于生坯棉织物的拒水性,故工作液中必须添加渗透剂(润湿剂),并确定其合理用量。

又因短流程工艺的工作液是强碱,所以渗透剂的选用要考虑它的耐碱稳定性。

但要把织物内部包括纱线间、纤维间及纤维内所含的空气在最短时间内排除,代之以工作液,仅靠渗透剂是难以实现的,尤其是透芯给液效果较好。

它主要借助于轧辊加压、真空加压、蒸汽加热驱赶空气等,其中真空加压效果较好。

1.4.2 工艺条件要优化合理棉织物短流程前处理工艺所用碱氧量较大,如工艺条件控制不当,则会影响毛效、白度,甚至使织物的强力下降。

因此必须合理选择工艺处方,正确制订工艺条件,特别是烧碱、双氧水的合理用量和加工温度。

1.4.3 必须强化水洗强化水洗是短流程工艺能否取得成功的关键,特别是冷轧堆法工艺。

在冷堆后,首先必须经高温热碱处理,然后再进行高效强化水洗。

对短流程前处理工艺而言,如不采用高效水洗设备,则很难满足水洗要求,达到处理效果。

高效短流程前处理工艺是前处理工序的发展方向,经过过多年的努力,短流程前处理工艺已广泛应用于各种织物品种,并且覆盖面不断扩大,但有一点必须明确,短流程前处理工艺并不是万能的,目前还不能全部取代传统工艺和适应所用品种。

短流程前处理工艺有其适用的对象,更不能片面地去追求高效和快速,必须根据品种的特点、加工要求、最终用途,结合织物组织规格、纤维原材料的实际质量,来合理地制定短流程前处理工艺。

表 1 一步法和两步法的比较适用范围注意事项冷轧堆一步法工艺适用于各种棉织物的退煮漂一步工艺(室温)应严格控制工艺条件,并选择性能良好的耐碱、耐高温的氧漂稳定剂和螯合分散剂,尽量减少纤维的损伤汽蒸一步法工艺适用于轻浆的中、薄型织物和涤退煮后必须充分水洗棉混纺织物(高温)退浆+煮漂合一二步法(D-SB)适用于含浆较重的纯棉厚重紧密织物或合纤与棉的混纺织物用高浓度的处理用剂并且还必须延长堆放时间退煮一浴+漂白两步法(DS-B) 降低烧碱用量和加入高温强碱的稳定剂2.1冷轧堆一步法工艺冷轧堆法是在室温条件下采用碱氧一浴法工艺,虽然碱浓度较高,但由于温度较低,双氧水的分解速率较慢,故除用高浓度的处理用剂外,还必须延长堆放时间,使反应进行充分,才能达到满意的效果。

冷轧堆法由于作用温和,因此对纤维的损伤相对较小,适用于各种棉织物的退煮漂一步工艺。

目前,冷轧堆法应用最为广泛的是碱氧法,其一般工艺流程为[3]:烧毛干落布→浸轧碱氧工作液(高给液)→转动堆置16~24h(转速4~6r/min)→热碱洗→水洗→烘干工艺实例1[3]:纯棉平布:18tex×18tex,268根/10cm×268根/10cm(薄织物)工艺流程:烧毛→浸轧碱氧液(轧液率85%~95%)→打卷堆置(室温,24h,转速5~6r/min)→采用汽蒸平洗烘联合机水洗工艺处方:烧碱(100%)双氧水(100%)稳定剂水玻璃(30%)助练剂过硫酸钠35~40g/L 18~20g/L 8~10g/L 10g/L 8g/L 6g/L工艺实例2[3]:纯棉纱卡:29tex×29tex,425根/10cm×228根/10cm(中厚织物)工艺流程:烧毛→浸轧碱氧液(室温,多浸一轧,轧液率120%~130%)→打卷堆置(室温,24h,转速6~8r/min)→卷染机碱洗二道(加盖95~100℃)→热水洗二道(加盖95~100℃)→热水洗一道(60~70℃)→下卷工艺处方:烧碱(100%)双氧水(100%)稳定剂水玻璃(30%)助练剂40~45g/L 16~18g/L6~8g/L15g/L7g/L碱洗液:烧碱(100%)亚硫酸钠净洗剂16~19g/L 3g/L 2g/L通过改变烧碱、双氧水、稳定剂、水玻璃等的用量,得出随着用量的增加使棉织物的白度和毛效提高,强力下降。

2.2汽蒸一步法工艺由于冷轧堆法反应温度低,故需采用延长反应时间和增加助剂用量的方法来保证半制品质量,因而导致印染废水的污染程度加剧。

近来来,人们对碱氧一浴汽蒸法前处理的研究越来越多,应用也越来越广泛。

印染厂可以充分利用现有的设备条件,减少重复投资,同时促进前处理设备的改进和发展。

退煮漂一浴汽蒸法工艺,在高浓度碱和高温情况下,很易引起双氧水的快速分解和加重织物的损伤。

这只能通过降低烧碱用量和加入高温强碱的稳定剂来实现。

但降低烧碱用量会降低退煮效果,尤其对重浆和含杂量大的纯棉厚重织物。

故此工艺适用于轻浆的中、薄型织物和涤棉混纺织物[3]。

工艺实例1[3]:纯棉厚绒坯布(平纹):(18tex×2)×(97tex×2),173根/10cm×181根/10cm(薄织物)工艺流程:浸轧工作液→汽蒸(85~90℃,80min)→后处理工艺处方:烧碱(100%)双氧水(100%)稳定剂精炼剂16g/L 12g/L 7g/L 8g/L工作实例2[3]:纯棉卡其:48tex×58tex,315根/10cm×181根/10cm工艺流程:烧毛→溢流染色机(130℃,5min)→水洗→开轧烘工艺处方:双氧水(100%)练漂剂A3.5g/L 5g/L通过提高汽蒸温度和双氧水的量,大大提高了棉织物的白度和毛效,但强力有所下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