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标异常莫惊慌 小心陷入体检误区
体检常识 不要陷入常见的体检误区
体检常识不要陷入常见的体检误区常见体检误区误区一:体检讲名人效应每当有名人得病或猝死,就会引发一股体检热潮。
人们看起来是越来越关注自己的身体健康了,可怎么说都有点临时抱佛脚的意思。
累了才休息,渴了才喝水,病了才就医这是许多人的生活方式,结果呢?身体有病时亡羊补牢肯定不如没病防病,把握健康的主动权,这才是现代健康养生的真谛所在。
体检切忌跟风,不要非等某某名人离世来为你敲响健康警钟。
误区二:体检合格就是健康常规的健康体检是查体而不是查病,可不能对它的期望值太高。
它只能说是一个初检,一些常见病是可以被发现的,比如说,尿常规可以发现肾脏方面的严重疾病,而高血压、乙肝,还有明显的肺部疾病则可以通过测量血压、验血和胸透及时发现。
但对于一些较复杂的病,常规的健康体检就无能为力了。
千万不要觉得体检合格就万事大吉,而轻视了医生在体检报告中所签署的意见。
要认真实施体检结论中医生给您量身开出的健康处方。
误区三:挑三拣四、抓大放小有些人体检时,对身体的重要器官(如心、肺、肝、肾)的检查非常重视,但忽视耳鼻喉科这样的小科,对血脂、血糖很关心,却不查尿常规。
心、肝、肺等重要脏器要查,眼耳鼻喉也千万不要漏检。
尤其是鼻咽癌,早期没有症状,多数患者都是在体检中发现的。
又如眼底检查,眼底视网膜是全身惟一可用肉眼直接观察到的末梢血管,其状况对全身系统性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的诊断及治疗非常重要。
误区四:慢性病却不定期体检有些高血压或糖尿病患者,虽然一直在吃药,但就是不体检,也不知道吃药的效果如何。
一般健康人每年体检一次就可以了,而有慢性病的患者就要经常体检。
比如每年4月份,糖尿病患者的就诊率会明显升高,因此糖尿病人最好在春季进行一次全面的检查,有助于监控病情的发展,也为用药提供依据。
误区五:怕辐射而留健康隐患现在听说X线检查对人体有害,许多人便拒绝透视。
就因为如此,有人错过了治疗肝癌、肾癌、乳腺癌的最佳时机。
实际上,现在的X线检查的辐射剂量远远低于国际上规定的人体器官可接受的射线剂量标准,而且一年一两次、一次几十秒的X线检查,对人体的危害程度并不大,除了女性妊娠期不宜检查外,其他人不用过多担心。
常见体检指标异常解读
常见体检指标异常解读(原创实用版)目录一、尿白细胞阳性二、血红蛋白偏低三、白细胞计数偏高四、白细胞计数偏低五、淋巴细胞比率中性粒细胞比率血小板平均体积偏离正常值六、体重指数超标七、谷丙转氨酶轻度升高八、尿酸水平轻度升高九、血脂轻度升高十、心率过缓十一、副脾和肝囊肿正文在日常体检中,我们常常会遇到一些体检指标异常的情况,这些异常指标可能会让我们感到担忧和困惑。
接下来,我将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些常见的体检指标异常情况。
一、尿白细胞阳性尿白细胞阳性意味着尿液中白细胞的数量超过了正常范围。
这通常是由于泌尿系统感染,如肾盂肾炎、膀胱炎或尿道炎等引起的。
在这种情况下,建议加强饮水,保持清淡饮食,适量运动,并定期复查。
二、血红蛋白偏低血红蛋白偏低可能表明存在贫血症状。
这可能是由于营养不良、缺乏铁、维生素 B12 或叶酸等因素引起的。
建议加强营养,定期复查,并在必要时排除其他恶性疾病。
三、白细胞计数偏高白细胞计数偏高通常是由于感染、炎症或某些疾病引起的。
在 1-2 周后复查,如果异常增高,需要及时到上级医院诊治。
四、白细胞计数偏低白细胞计数偏低可能表明免疫系统出现问题,可能是由于感染早期、某些疾病或药物等因素引起的。
建议在必要时进行进一步检查,以排除其他疾病。
五、淋巴细胞比率中性粒细胞比率血小板平均体积偏离正常值这些指标的轻微偏离通常是由于试验误差引起的,不需要过于担忧。
但如果偏离范围较大,建议进行进一步的检查。
六、体重指数超标体重指数(BMI)是衡量体重与身高之间关系的常用指标。
如果 BMI 超过正常范围,可能表明存在肥胖问题。
建议低脂肪饮食,加强锻炼,以改善体重状况。
七、谷丙转氨酶轻度升高谷丙转氨酶轻度升高可能是由于脂肪肝、饮酒过度、药物等因素引起的。
建议完善相关检查,排除乙肝等病毒性肝炎,并改善生活习惯。
八、尿酸水平轻度升高尿酸水平轻度升高可能与饮食、饮酒等生活习惯有关。
建议低嘌呤饮食,多喝水,避免过度饮酒,定期复查。
体检莫入误区
体检莫入误区作者:来源:《共产党员·下》2015年第02期对于健康体检,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第一附属医院健康管理中心副主任医师陈玉辉提醒大家,有必要注意一些体检时的常见误区。
误区一:体检项目越贵越好生活实例:每次进行健康体检,李先生都不咨询医生,就挑选最贵的套餐,他觉得体检项目越全越好、越贵越好。
专家提醒:体检效果的好坏并不是跟着价格走的,像核磁共振、CT这类价格比较高的检查项目,除了有相关指征的,一般人没必要做。
而那些体检项目比较全的套餐,主要是针对上了年纪的人群,因为这个阶段的人患病风险高,如果是年轻人的话,就没有这个必要了。
受检者在体检之前要将个人的有关情况详细向医生说明,以便医生根据受检者的身体状况“量体裁衣”,选择既符合受检者需要,又比较经济实惠的个性化体检方案。
误区二:对报告中的建议不重视生活實例:几个月前,赵先生体检后医生在报告中建议他做个胃镜复查,但是他并没有重视,一直拖了3个月才去做胃镜,结果发现胃癌已经转移。
医生说,如果体检后及时复查,或许结果就不一样了。
专家提醒:不少人把体检当成疾病检查,这是一个误区。
健康体检只是一个初检,起到监控预防的作用。
如果某项指标出现了问题,体检者应及时进行复查。
误区三:被异常指标吓出一身冷汗生活实例:刘女士拿到体检报告后,被一些指标后的“+”“↑”“↓”等符号吓出一身冷汗,她赶紧上网搜索相关的关键词,结果发现很多疾病都会导致这些指标出现异常,让刘女士越看越担心。
专家提醒:如果体检报告上的一些指标只是偏离正常值一点,体检者不必过于紧张。
比如有些人尿酸值超标一点点,系统就会显示向上的箭头,而其他都正常,也不肥胖,那么单项指标异常并不能说明什么问题。
体检结果会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都会让检测结果出现偏差,关键还是要看医生在体检报告中给出的建议。
误区四:没发现问题,报告随手丢生活实例:张大爷拿到体检报告单后,看看没有什么问题,就将其随手一丢。
专家提醒:无论体检报告的结论是“正常”还是“不正常”,都不应该随手丢弃,而应该将每次的体检报告保管好,以便日后体检或就医时供医生参考。
正确看待体检报告单上的“异常”
正确看待体检报告单上的“异常”□ 上海市“治未病”发展研究中心办公室主任 马恰怡/朱 侃有些人在看到自己的体检报告单时,常被上面的“+”、“++” 、“↑”、“↓”等指标吓得够呛,以为自己得了什么大病,整日忧心忡忡,或者病急乱投医,花去很多钱,最后不了了之。
其实,这都是因为不会读体检报告单所致。
因为体检报告上的诊断结果,往往是客观的描述所见,提供给临床医师参考,是否有病,需不需要治疗,都得听临床医师的。
所以,大家一定要学会科学看待体检结果中的异常指标。
首先要引起重视,但也不要盲目妄下结论。
因为对于普通人来说,报告单首页或者末页整体的诊断结果才是最重要的,某些指标超标、异常的临床意义其实并不大。
其次,体检只反映检查当时的结果,而人的生理状况是随时在发生微妙变化的,所以,一次体检结果并不能完全代表体检者的状态,当然,也有可能会在检测上存在合理的误差。
比如,异常指标只是比标准值高了几个小数点,再次复查又正常了。
因此,如果体检指标异常,正确的做法是,在专科医师的指导下通过随访、复查,找出指标异常的原因。
对于一些临床意义不大的指标应该定期随访,观察动态变化情况;对于一些重要指标如血糖、肝肾功能、肿瘤指标物异常,则应及时去做专科检查,争取对疾病早发现、早治疗。
再者,一般来讲所谓的正常值,是根据大多数健康人测得的平均数,不能顾及个别现象,所以你的这项检查很可能就是正常,或许其他因素所致,最好要结合临床,请医师做解答。
体检结束并不等于就完事了,体检更重要的意义在于通过进一步评估检查结果,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以此来改善不良的健康状况。
骨髓纤维化、真性红细胞增多症、血小板增多症等;淋巴瘤,如霍奇金、非霍奇金淋巴瘤;各种类型的急慢性白血病、毛细胞白血病、前淋巴细胞白血病;遗传性疾病,如遗传性球形细胞增多症、地中海贫血;其他,如自身免疫性溶血、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巨幼红细胞贫血等。
(3)炎性疾病:结缔组织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性关节炎;肉芽肿性疾病,如结节病、嗜酸性肉芽肿等。
体检指标异常解读与防治对策
体检指标异常解读与防治对策
体检指标异常解读与防治对策需要根据具体的指标异常情况来进行详细分析和制定相应的防治对策。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体检指标异常情况及其对应的解读和防治对策:
1. 高血压:高血压指血压持续升高超过正常范围。
解读:高血压可能会增加心脏病、脑卒中等疾病的风险。
对策:改善生活方式,减轻体重、控制饮食摄入、增加体力活动等;定期服用降压药物。
2. 高血糖:高血糖指空腹血糖或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升高。
解读:高血糖可能是糖尿病的早期症状,也可能是其他疾病或生活习惯引起。
对策:控制饮食,限制糖分和碳水化合物摄入;适量锻炼;必要时使用药物治疗。
3. 高胆固醇:高胆固醇指血液中胆固醇水平升高。
解读:高胆固醇可能增加动脉硬化和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对策:改善饮食习惯,减少饱和脂肪和胆固醇的摄入;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进行适量有氧运动。
4. 肥胖:肥胖指体重超过正常范围。
解读:肥胖可能增加心血管疾病、糖尿病、高血压等疾病风险。
对策:调整饮食结构,减少高热量食物的摄入;增加运动量,进行有氧运动和力量训练;必要时咨询医生,考虑药物治疗或手术减肥。
除了以上常见的体检指标异常情况,还需要根据具体的指标异常情况制定相应的解读和对策。
此外,定期进行体检,早发现问题,及时采取干预措施,健康管理习惯也非常重要。
最好在出现异常情况时咨询医生,根据个人情况制定个体化的防治对策。
常见体检指标异常解读
常见体检指标异常解读摘要:一、体检指标异常解读的意义二、体检中常见的指标异常1.尿常规2.血常规3.血糖4.血脂5.肝功能6.肾功能三、异常指标的应对措施四、总结正文:一、体检指标异常解读的意义体检指标异常解读对于了解自己的身体状况、及时发现疾病隐患、采取有效的治疗和保健措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通过解读体检指标,我们可以对自己的健康状况有一个全面、准确的了解,从而有针对性地进行健康管理和维护。
二、体检中常见的指标异常1.尿常规尿常规检查是体检中常见的一项检查,包括尿量、颜色、透明度、比重、酸碱度等。
常见的异常有:蛋白尿、血尿、白细胞尿、管型尿等。
2.血常规血常规检查包括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等。
常见的异常有:红细胞减少、血红蛋白降低、白细胞升高或减少、血小板减少等。
3.血糖血糖检查是评估糖尿病的重要指标,常见的异常有:空腹血糖升高、餐后血糖升高、糖耐量异常等。
4.血脂血脂检查是评估高脂血症的重要指标,常见的异常有:总胆固醇升高、甘油三酯升高、高密度脂蛋白降低、低密度脂蛋白降低等。
5.肝功能肝功能检查包括转氨酶、胆红素、蛋白质等,常见的异常有:转氨酶升高、胆红素升高、蛋白质降低等。
6.肾功能肾功能检查包括尿素氮、肌酐、尿酸等,常见的异常有:尿素氮升高、肌酐升高、尿酸升高等。
三、异常指标的应对措施对于体检中出现的异常指标,应及时向医生咨询,根据具体情况制定治疗和保健方案。
例如,对于血糖升高,应注意饮食控制、增加运动、定期复查等;对于血脂升高,应注意饮食清淡、增加运动、必要时服用降脂药物等。
四、总结体检指标异常解读对于了解自己的身体状况、及时发现疾病隐患、采取有效的治疗和保健措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指标异常未必真有病
家庭医药 2017.0368健康生活 ·体检之窗每年年初,都是体检高峰期。
拿到体检报告的那一刻,一些人被“甲胎蛋白升高”、“HPV 超高”等吓得不轻;一些人则对此一脸茫然,表示看不懂。
对此,重庆市肿瘤医院健康体检与肿瘤筛查科主任张海燕指出,个别指标异常不一定代表有病,但大家一定要引起重视。
体检现状:多数人看不懂体检报告单“医生,我的甲胎蛋白AFP结果为9.32,参考范围则小于8.0。
甲胎蛋白升高表示什么呢?”日前,记者在重庆市肿瘤医院体检中心采访时看到方女士拿着体检报告去咨询医生。
听人说,这个项目查的是肝癌,所以方女士紧张得不得了。
“HPV超高又意味着什么呢?”陈女士在上周的体检中查出HPV升高,她很担心自己患上了宫颈癌。
“我每天可能要接诊二三十个来咨询体检异常结果的体检者,有时还会专门到体检者的单位去做集体解读。
”张主任告诉记者。
记者也在医院随机询问了一些患者,大多数市民表示他们看不懂体检报告。
2012年中国居民健康素养水平监测结果显示,九成国人健康素养不达标,知道定期体检并懂得利用体检数据的人太少。
专家分析:个别指标异常不一定代表有病“很多人看到体检报告上的数据超出或低于正常值的范围,就以为自己患了大病。
其实,体检报告上的某些指标超过或者低于正常值,只能说明体内某个方面有些异常,还应综合其他检查及本人病史,才能有最终结论,不能光靠一个指标来确定。
”张主任表示,就像肿瘤标志物,它只能作为肿瘤的辅助诊断指标之一,临床的诊断不能仅仅依靠肿瘤标志物的检查结果来确定。
比如,甲胎蛋白(AFP)是体检中原发性指标异常未必真有病肝癌的常用检查项目,如果明显增高则极可能是肝癌,但有一部分肝炎和肝硬化的患者也有增高,而妊娠期妇女AFP增高,则是生理现象。
癌胚抗原(CEA),主要针对结直肠癌、肺癌、胰腺癌、胃癌、肝癌、乳腺癌,其他恶性肿瘤也有不同程度的阳性率。
部分良性肿瘤、炎症如结肠息肉、溃疡性结肠炎、胰腺炎等,也可以见到该指标轻度升高,但升高程度远远低于恶性肿瘤。
正确认识体检报告中的异常值
重视体检,但体检报告出
来后,对于上面出现的某
看某项检测的结果异常,并不能确定疾病发生,
还要结合临床症状和影像学检查来辅助诊断。
指标正常未必健康
有些人在体检前的几
些异常值,多少会让人心
天内格外注意饮食、运动等,如减少辛辣刺激、
生疑惑与恐慌。检出异常
高脂肪饮食摄入,不加班熬夜,加强运动……一
于缓解咽喉部位的疼痛或水肿的确有缓解作用。
片,应在医生的指导下按时、按量、科学地服
但如果在口腔没有炎症的情况下随意服用喉片,
用,切莫“想吃就吃”
。
则会对口腔和食管里的黏膜造成伤害,导致黏膜
(本栏编辑:张
红)
干燥、脱水等,从而降低口腔、食管的抵抗力。
新农村 2019.12 35
Copyright©博看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值,身体就一定患病了?
旦看到自己的体检指标都正常后,生活习惯又立
没检出异常值,身体就一
刻“打回原形”。在这种情况下,正常的指标实
定是健康的吗?
际是 “自欺欺人”。医生介绍,体检指标未超出
指标异常不要惊慌
李金龙
正确认识体检报告中的异常值
科学与生活·健康生活·
正常值,不代表绝对正常。以入职体检为例,很
有的人拿到体检报告,首
内确有一定道理,但是只
此次出现异常或体检结果已有结论,为了观察其
变化,有的需要短期内及时复查,有的需要 3 个
月至半年检查 1 次,如胆囊息肉、肝肾囊肿等,
观察大小、形状是否发生改变;“进一步检查”
指在体检中发现问题,但暂时又不能确诊,对
此,医生就会建议进一步检查,到医院专科做明
体检中常见异常指标的解读与处理方法
体检中常见异常指标的解读与处理方法体检是一项重要的健康检查手段,通过检测身体各项指标的正常与否,可以及早发现潜在的健康问题,并采取相应的处理方法。
然而,在体检报告中,常常会出现一些异常指标,这给人们带来了困惑和不安。
本文将为大家解读常见的体检异常指标,并提供相应的处理方法。
1. 血压异常血压是衡量心血管健康的重要指标,正常血压范围为120/80mmHg。
如果体检报告显示血压偏高(高于140/90mmHg),可能存在高血压风险。
处理方法包括改善生活习惯,如控制饮食、减少盐分摄入、戒烟限酒、适量运动等;同时,医生可能会建议服用降压药物进行治疗。
2. 血糖异常血糖是评估糖尿病风险的重要指标,空腹血糖正常范围为3.9-6.1mmol/L。
如果体检报告显示血糖水平超过6.1mmol/L,可能存在糖尿病风险。
处理方法包括控制饮食,减少高糖饮食的摄入;增加运动量,提高身体代谢能力;必要时,医生可能会开具药物治疗方案。
3. 血脂异常血脂异常常指血脂过高,主要包括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的升高。
高血脂的处理方法包括调整饮食结构,减少摄入饱和脂肪和胆固醇的食物;增加体力活动,促进脂肪燃烧;辅助药物治疗可能被医生考虑。
4. 肝功能异常肝功能异常指示肝脏受损或疾病风险,常见的指标包括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和总胆红素。
肝功能异常的处理方法与病因密切相关,可能包括调整饮食结构,减少脂肪和酒精的摄入;避免暴饮暴食和药物滥用;定期复查以及进一步的检查和治疗。
5. 肾功能异常肾功能异常常通过尿液检测来判断,如尿酸、尿蛋白和肌酐等指标。
肾功能异常可能暗示肾脏疾病,处理方法包括控制饮食,减少盐分和蛋白质的摄入;保持水分和钠盐的平衡;必要时服用降压药物或使用其他治疗手段。
综上所述,体检中常见的异常指标需要引起足够重视,并根据医生的建议采取相应的处理方法。
除了以上几种常见异常指标外,体检报告中还可能存在其他异常指标,如血常规、尿常规的异常等。
体检结果出现异常该如何处理
体检结果出现异常该如何处理体检,是我们了解自身健康状况的重要途径。
然而,当拿到体检报告,看到上面显示某些指标异常时,很多人可能会感到不安和困惑。
别慌,这篇文章将为您详细讲解体检结果出现异常时该如何处理。
首先,我们要保持冷静。
拿到异常的体检结果,情绪上的波动是难免的,但过度的焦虑和恐慌并不能解决问题。
要知道,体检结果异常并不一定意味着您患上了严重的疾病,有些异常可能只是暂时的生理变化,或者是由于检测误差等原因导致的。
接下来,仔细阅读体检报告。
了解具体是哪些项目出现了异常,异常的程度如何。
如果对报告中的专业术语和数据不理解,不要自己胡乱猜测,可以向体检机构的医生咨询,或者拿着报告去医院的相关科室找专业医生解读。
对于一些常见的体检异常项目,比如血常规中的白细胞计数偏高或偏低。
白细胞计数偏高可能提示身体存在感染,如呼吸道感染、泌尿系统感染等;而白细胞计数偏低则可能与病毒感染、自身免疫性疾病或者某些药物的副作用有关。
如果是轻度的异常,且身体没有明显的不适症状,可以先观察一段时间,注意休息,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然后再复查。
但如果异常比较明显,或者伴有发热、咳嗽、尿频、尿急等症状,就需要及时就医,进一步做相关的检查,以明确病因。
再比如肝功能检查中的谷丙转氨酶和谷草转氨酶升高。
这可能是由于饮酒、熬夜、劳累、服用某些药物等因素引起的,也可能是肝脏本身的疾病,如病毒性肝炎、脂肪肝、酒精肝等导致的。
如果只是轻微升高,且近期有上述不良生活习惯或用药史,那么调整生活方式,停止使用可疑药物后复查。
如果升高明显,或者伴有恶心、呕吐、厌油腻、皮肤黄染等症状,就需要尽快做进一步的检查,如乙肝五项、丙肝抗体、肝脏 B 超等,以确定肝脏是否存在病变。
还有血脂检查中的胆固醇和甘油三酯升高。
这通常与饮食不合理、缺乏运动、肥胖等因素有关。
如果升高不严重,可以先通过调整饮食,减少高脂肪、高胆固醇食物的摄入,增加运动量,控制体重等方式来改善。
体检中常见异常指标的解读与处理
体检中常见异常指标的解读与处理体检是现代人关注健康的一种重要方式,通过体检可以及时了解自己的身体状况,及时发现一些潜在疾病。
然而,在体检过程中,我们可能会遇到一些异常指标,这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是一种困惑和担忧。
本文将就体检中常见的异常指标进行解读,并提供相应的处理方法。
一、血压异常血压是体检中最常见的指标之一。
正常的血压范围为120/80 mmHg,高于或低于这个范围都需要引起重视。
高血压可能是高血压病的先兆,需要监测血压变化和及时就医;低血压可能与体力劳动过度、体位变化等因素有关,可以通过适当休息和调整生活习惯来改善。
二、血糖异常血糖是评估糖尿病发生风险的指标之一。
正常的空腹血糖浓度为3.9-6.1 mmol/L,高于或低于这个范围都需要关注。
高血糖可能是糖尿病的征兆,需要进一步检查和治疗;低血糖可能是胃口不好、运动过度等因素引起的,可以通过合理饮食和适度运动来调节。
三、血脂异常血脂异常是指血液中胆固醇和甘油三酯含量异常。
正常的总胆固醇水平应在3.1-5.2 mmol/L之间,三酰甘油应在0.56-1.7 mmol/L之间。
高血脂可能是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可通过饮食调控和规律锻炼来降低;低血脂可能是钙、镁等元素摄入不足引起的,可以通过饮食调节来改善。
四、肝功能异常肝功能异常通常是指肝功能的检测指标异常,包括肝酶、总胆红素、谷草转氨酶等。
正常的肝功能指标应该在医学参考范围内,否则可能表示肝脏存在问题。
肝功能异常可能是肝炎、脂肪肝等疾病的症状,需要进一步检查和治疗。
合理饮食、戒酒、生活规律等都有助于肝功能的恢复。
五、肾功能异常肾功能异常通常是指尿液中肾小球滤过率、尿素氮、肌酐等指标的异常。
正常的肾功能指标应保持在医学参考范围内。
肾功能异常可能是肾脏疾病、泌尿系统感染等引起,需要尽早的就医检查和治疗。
饮食方面,要注意控制盐的摄入和适量饮水,有助于保持肾脏健康。
结语体检中常见的异常指标虽然令人担忧,但不必过于紧张,更不能自行诊断和治疗。
体检中常见的异常指标解读
体检中常见的异常指标解读体检是我们关注健康的一种重要方式,通过对身体各项指标的检查,可以及时发现潜在的健康问题。
然而,有时候我们的体检报告会显示出一些异常指标,这让许多人感到困惑和担忧。
本文将解读体检中常见的异常指标,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体检结果。
1. 血压异常血压是我们衡量心脏和血管健康的重要指标。
正常血压应在120/80mmHg左右。
如果体检报告显示血压超过这个范围,可能存在高血压的风险。
高血压是一种慢性疾病,会增加心脏病、中风等心血管疾病的发生风险。
建议立即咨询医生,采取相应的治疗方法,如改变饮食习惯、增加运动等。
2. 血糖异常血糖是指人体血液中的葡萄糖含量。
正常空腹血糖应在3.9-6.1mmol/L之间。
高血糖可能是糖尿病的一个征兆,糖尿病是一种代谢性疾病,长期高血糖会对身体各个系统造成损害。
如果体检结果显示血糖偏高,建议咨询医生进一步检查,并进行饮食控制和适量运动。
3. 肝功能异常肝是人体重要的代谢器官,体检中常常会检查肝功能指标,如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等。
如果这些指标超过正常范围,可能表示肝脏受到损害,如脂肪肝、炎症等。
建议咨询医生,查明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如减少饮酒、调整饮食等。
4. 血脂异常血脂异常主要指胆固醇和甘油三酯的含量偏高。
这会增加动脉硬化、心脏病的风险。
合理的饮食控制和适量运动可以帮助改善血脂异常。
如果异常情况严重,医生可能会建议使用药物辅助治疗。
5. 乳腺癌标志物异常乳腺癌是女性常见的一种恶性肿瘤,体检中常检测乳腺癌标志物,如癌胚抗原(CEA)等。
如果这些指标超过正常范围,可能表示存在乳腺癌的风险。
建议立即咨询医生进行进一步检查,以便早期发现和治疗乳腺癌。
除上述常见的异常指标外,体检还包括其他很多指标,如尿常规、血常规、肾功能、甲状腺功能等。
如果体检结果出现异常,一定要及时咨询医生,进行进一步检查和治疗,以确保身体健康。
总结起来,体检中的异常指标可能涉及很多方面的健康问题,包括心血管疾病、代谢性疾病、肝脏疾病等。
体检报告解读出现异常 应理性对待
当许多体检者看到体检报告上的数据超出或低于正常值的范围时,都以为自己生病了,焦虑不安紧张万分。
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健康体检部李瑞池主任说:“健康体检是面对大多数人群的初筛,有些指标敏感性很高,有些指标本身就是处于一个动态水平上,体检测到的是它在那一个瞬间的数值,因此仅仅根据体检结果是不能够直接下结论的,需要重复检测,或辅助于其他指标、其他检测,共同诊断。
所以体检者不必惊慌,看到体检报告上的数据出现异常时,应尽快到体检中心或医院的相关科室进行复查。
”出现异常及时复查体检的各种数据结果只供临床医师参考,不作为疾病最终诊断。
一次体检产生的化验、胸片及超声等各种数据结果,只是当日/时的情况,因受饮食、工作、环境及身体状况(或疾病)等因素的影响,再次复查时可能会发生变化。
由于体检项目、仪器设备和检查技术所限,一次体检并不能全部检查出身体潜在的隐患,一旦身体出现不适,还是建议及时到医院就诊。
李瑞池主任介绍,健康体检不同于门诊看病,总检医师无法对受检者进一步检查和了解相关情况。
可能提出下列建议,其含义是:进一步检查:指发现了问题和异常,又不能作出诊断,需要作其它相关检查式更专业检查的。
复查:本次体检一些数值略有变化或临界,如血压、血糖等,可能受近期的饮食、生活、工作及其它因素变化而要复查。
复查一定要明确时间,如3天、一周等,其中需抓紧明确的(如不明阴影,检查数值过高或明显异常的)要次日或即刻再查一次。
这些请听取医师的当面交待和文字注明。
定期复查:体检后有结论或诊断,不需要立即手术或紧急处理的,如肝内小囊肿,血管瘤、体表良性痣、直肠息肉、胆囊息肉、乳腺或甲状腺囊肿等需要半年或一年观察大小、形态等性质有无变化的,如有变化及早诊治。
指标不超并非没问题体检结果无异常,表示所检查项目中各项检查数据均在正常范围,没有查出异常情况或疾病。
它表明受检者目前身体健康状况良好。
然而,限于目前医学水平和所设定的有限体检项目,一次体检并不能保证查出所有疾病,各种检查手段也都有其局限性,其敏感度也并非百分之百,再说现在无异常并不等于以后永远正常。
体检报告显示异常该如何应对
体检报告显示异常该如何应对当我们满心期待地拿到体检报告,却发现上面标注着各种异常指标时,内心难免会感到一阵慌乱和担忧。
但别着急,体检报告显示异常并不一定意味着世界末日的到来,关键是要知道如何正确应对。
首先,要保持冷静。
看到异常结果时,紧张和焦虑是正常的反应,但过度的情绪波动对解决问题并无帮助。
我们要告诉自己,体检只是初步的筛查,很多异常情况并不一定意味着患有严重的疾病。
接下来,仔细阅读体检报告。
弄清楚具体哪些项目出现了异常,异常的程度如何。
对于一些不太明白的医学术语和指标,可以通过网络搜索或者咨询医生来获取更清晰的理解。
但需要注意的是,网络信息繁杂,要选择权威可靠的来源,以免被错误信息误导。
然后,尽快咨询专业医生。
这是应对体检异常最为关键的一步。
医生具有专业的知识和丰富的经验,能够根据您的具体情况进行综合分析和判断。
可以带着体检报告去医院相关科室挂号就诊,向医生详细描述自己的身体状况、生活习惯、家族病史等信息,以便医生更全面地了解情况。
在咨询医生时,要积极提问。
比如,异常指标可能意味着什么,是否需要进一步检查,后续应该如何治疗或调理等。
不要害怕向医生表达自己的担忧和困惑,只有充分的沟通,才能更好地了解病情。
如果医生建议进一步检查,要积极配合。
进一步的检查可能包括血液复查、影像学检查(如 B 超、CT、磁共振等)、病理检查等。
这些检查能够更准确地诊断疾病,为后续的治疗提供依据。
对于一些常见的体检异常,我们也应该有一定的了解。
比如,血常规中白细胞计数升高,可能提示身体存在感染;血脂指标异常,如胆固醇、甘油三酯升高,可能与不良的饮食习惯和缺乏运动有关;血压升高则需要关注日常的饮食和作息,避免高盐、高脂饮食,保证充足的睡眠,适量运动,必要时可能需要服用降压药物。
再比如,体检发现甲状腺结节,大部分结节都是良性的,但如果结节较大、形态不规则、有钙化等情况,医生可能会建议进行穿刺活检以明确性质。
而对于妇科体检中常见的宫颈涂片异常,可能需要进一步进行 HPV 检测、阴道镜检查等。
体检报告显示异常该如何应对
体检报告显示异常该如何应对当我们满心期待地拿到体检报告,却发现上面显示有异常指标时,心中难免会掠过一丝不安和焦虑。
别慌,这并不意味着世界末日的到来,而是一个提醒我们要更加关注自身健康的信号。
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探讨一下面对体检报告中的异常该如何妥善应对。
首先,要保持冷静。
看到异常结果时,紧张和恐慌是正常的反应,但过度的情绪波动并无益处。
试着深呼吸几次,让自己的心情平复下来,因为只有在冷静的状态下,我们才能更理智地处理问题。
接下来,仔细阅读体检报告。
注意异常指标的具体名称、数值以及对应的参考范围。
同时,关注报告中的医生建议和总结部分,这通常会为我们提供初步的指导方向。
如果对体检报告中的某些术语或指标含义不理解,不要自行猜测或盲目上网搜索。
此时,最可靠的途径是咨询专业的医生。
可以带着体检报告去医院挂相关科室的号,向医生详细描述自己的身体状况、生活习惯以及家族病史等信息。
医生会根据这些综合情况,对异常指标进行更深入的分析和解读。
在咨询医生时,要积极提问。
比如,询问异常指标可能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是否需要进一步的检查来明确诊断,目前的情况对健康的影响有多大,以及应该采取哪些治疗或干预措施等等。
不要害怕向医生表达自己的担忧和困惑,确保自己对病情有清晰的了解。
对于一些较为常见的轻度异常,医生可能会建议先通过调整生活方式来改善。
这就需要我们从饮食、运动、睡眠和心理等多个方面入手。
在饮食方面,要保持均衡。
减少高热量、高脂肪、高糖分和高盐分的食物摄入,增加蔬菜、水果、全谷物、优质蛋白质等的比例。
避免暴饮暴食,控制每餐的食量,养成规律的饮食习惯。
运动也是至关重要的。
根据自身的身体状况选择适合的运动方式,如散步、跑步、游泳、瑜伽等。
每周至少进行 150 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同时结合适量的力量训练。
运动不仅有助于控制体重,还能增强心肺功能,提高身体的免疫力。
充足的睡眠是身体恢复和修复的重要时期。
保证每天 7 8 小时的高质量睡眠,创建一个安静、舒适、黑暗且温度适宜的睡眠环境。
健康体检 盘点常见十大体检误区
健康体检盘点常见十大体检误区关于《健康体检盘点常见十大体检误区》,是我们特意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健康意识逐渐增强,体检对于她们来说无疑的健康的一种保障。
但是盲目的体检只会适得其反,因此,我们在体检时需了解一些检查的项目及流程,避免进入误区。
今天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一些关于健康体检方面的知识,感兴趣的小伙伴赶快来看看吧。
体检是反应我们身体健康状况的一项检查,但是对于体检很多人都容易走进它布下的“陷阱”。
以下这十种“陷阱”就是它常用的一种手段,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揭开它的真面目吧。
问:没有任何不舒服,就不需要做健康检查答:没有不舒服并不代表一切健康。
在无自觉症状、外观上也看不出病状的阶段,本着定期的健康检查,可及早筛检出潜在的致病因子或功能异常情形,达到早期发现、早期治疗的效果。
很多人认为自己身体很好,没有什么不舒服。
往往是这种管你那,导致了疾病有机可乘。
因此,我们除了身体不适需做检查之外,还应定期进行体检,保证自己的身体健康。
问:身体不舒服时,正是做检查的最佳时机答:身体不适时应尽速就医治疗。
健康检查的目的,是希望在疾病尚未有明显症状前,及早检查出致病因子并加以治疗,当已处于疾病的急性发作期,应先治疗,待疾病稳定后再做健康检查,如此才不会本末倒置。
问:这次检查一切正常,以后就可以不必再检查了答:每个人的身体状况随时都在改变,因此必须长期注意和维护。
一次检查结果正常并不代表就是健康,体内很有可能存在着一些潜在疾病或是已有疾病因变化很轻微未被查出。
并且每个人的健康都会随着时间、年龄、生活习惯以及工作压力而改变,因此需要每年定期做体检,及早发现,及早诊治。
问:不必告诉医生太多病史,才能考考医生到底准不准答:存心考医生反而自误健康。
个人的过去病史对医生而言非常珍贵,医生可由目前检查结果,配合过去病史来诊断疾病,如用考医生的心态来接受检查,容易误导医生做出错误判断,为了自己的健康,千万不可有此心态。
体检结果出现异常该如何处理
体检结果出现异常该如何处理当我们满心期待地去进行体检,却在拿到体检报告时看到了异常的结果,那一刻,心中难免会涌起一丝不安和担忧。
不过,先别慌,体检结果出现异常并不意味着世界末日,正确的处理方式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自身健康状况,并采取适当的措施来改善。
首先,要保持冷静。
拿到异常的体检结果时,情绪可能会有些波动,但过度的紧张和焦虑并不能解决问题。
深呼吸几次,告诉自己这只是一个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契机。
接下来,仔细阅读体检报告。
注意查看异常结果的具体项目、数值以及对应的参考范围。
同时,关注体检报告中的建议和解释部分,这通常会给我们一些初步的指导。
如果对体检结果有疑问,不要犹豫,及时咨询医生。
可以回到体检机构,找为您解读报告的医生进一步询问。
也可以拿着报告去医院的相关科室挂号,向专业医生请教。
在咨询时,要清楚、准确地向医生描述自己的症状、生活习惯、家族病史等信息,这有助于医生更全面地了解您的情况,做出更准确的判断。
对于一些常见的体检异常项目,我们要有一定的了解。
比如,血常规检查中,如果白细胞计数偏高,可能提示身体有炎症;红细胞计数偏低,可能存在贫血的情况。
血脂检查中,胆固醇和甘油三酯升高,需要注意饮食调整和增加运动,以预防心血管疾病。
肝功能检查中,谷丙转氨酶和谷草转氨酶升高,可能是肝脏受损的表现,但也可能是近期饮酒、熬夜等因素导致的。
如果体检发现了一些慢性疾病的迹象,如高血压、糖尿病等,要按照医生的建议进行进一步的检查和治疗。
这可能包括定期测量血压、血糖,服用药物,调整饮食结构,增加运动量等。
同时,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如戒烟限酒、规律作息、保持心情舒畅等。
对于一些需要复查的项目,一定要按时进行。
复查可以帮助医生确认异常结果是暂时的波动还是确实存在问题。
比如,体检时发现甲状腺结节,医生可能会建议在一段时间后复查,观察结节的变化情况。
除了医疗干预,自我管理也非常重要。
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是改善体检异常的基础。
健康体检千万别走进这四大误区
健康体检千万别走进这四大误区健康体检误区误区一不懂体检报告无所谓别麻烦医生体检后要认真阅读体检报告,了解自己的需求,查看报告是否提示了某方面的问题,是否有警告标志。
看体检报告不只是看字面上的数据,还要看字面下的含义。
即便没查出什么问题,也不代表你很健康!符力主任指出,看体检报告不只是看有没有病,还要看有没有得病的风险。
报告是静态的,人是动态的。
体检反映的只是当下的状况,即使数据在正常范围内,但并没有反映其上升或下降趋势。
因此,拿到检查结果应该积极咨询医生,并将个人的家族病史、生活习惯、食物耐受等信息告知医生,积极配合体检中心的健康管理。
医生不仅可以结合你个人的生活习惯、家族遗传以及其他相关指标来分析、提醒你,给你有用的建议,还能告诉你,你所检查的项目是不是齐全。
误区二数据在正常范围内代表身体没问题指标未超出正常值,不代表绝对正常。
符力主任指出,目前,大部分体检指标的设定是根据疾病标准而非健康标准来定,换句话说,体检指标正常只能说明身体状况达到60 分的及格标准,却不能说明身体是健康的。
此外,指标是因人而异的。
比如血脂、胆固醇指标的正常值标准仅仅针对健康人群,但对于高血压等心脑血管病人来说,这样的数据可能就是一个危险的状态。
也就是说,未查出问题者切勿大意:若身体不舒服可向医生咨询,考虑检查项目是否有偏漏、是否该增加检查项目;此外,在医生建议下继续保持好习惯,改掉坏习惯,让身体更健康。
同时,可将个人及家庭每年的体检报告保存好,建立属于自己和家庭的健康档案。
误区三数据与参考值不同肯定有病了指标数据不在正常值内,也不代表一定有病,例如你休息不好转氨酶会增高。
符力主任指出,体检指标的数据是统计学根据大样本定的通用指标,没有包括小概率事件。
所以广义来讲是一个提示性指标,并不是所谓金标准的诊断指标。
尤其内分泌指标总是随着个人生活习惯、身体状态、环境而不断波动,需经过一系列的检查才能确诊。
当然,已查出问题者须做好随诊,需通过一系列的检查、复诊,分析比对所有检查结果才可确诊;确诊后若需治疗,应及时就医勿拖延。
体检结果出现异常该如何处理
体检结果出现异常该如何处理当我们满心期待地做完体检,却拿到一份显示有异常结果的报告时,心中难免会涌起一阵焦虑和担忧。
但先别慌,正确的应对方式能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这些异常,采取合适的措施,保障自己的健康。
首先,要保持冷静。
体检结果出现异常并不一定意味着患上了严重的疾病,很多时候可能只是一些暂时的生理变化或者轻微的问题。
所以,不要让恐慌占据了头脑,而是要以平和的心态去面对。
接下来,仔细查看体检报告。
了解具体哪些项目出现了异常,异常的程度如何。
如果对报告中的术语或指标不太明白,不要自己胡乱猜测,可以通过以下几种途径获取准确的解释。
一是咨询体检机构的医生。
体检机构通常都会提供专业的解读服务,医生可以根据您的具体情况,详细解释异常结果的含义、可能的原因以及需要进一步采取的措施。
他们的专业知识和经验能够为您提供有价值的指导。
二是寻求自己熟悉的医生朋友的帮助。
如果身边有从事医疗工作的朋友,向他们请教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他们能够以更通俗易懂的方式为您讲解,让您更容易理解。
在了解了异常结果的基本情况后,根据医生的建议,可能需要进一步做一些检查来明确诊断。
这时候要积极配合,不要因为害怕麻烦或者担心费用而拒绝。
比如,如果血常规显示白细胞异常升高,可能需要进一步做骨髓穿刺检查;如果肝功能指标异常,可能需要做肝脏超声、乙肝两对半等检查。
对于一些不太严重的异常,比如轻微的血脂升高、血压偏高或者体重超标等,我们可以通过调整生活方式来改善。
保持均衡的饮食是非常重要的。
减少高热量、高脂肪、高糖分食物的摄入,增加蔬菜、水果、全谷物等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
控制饮食量,避免暴饮暴食,做到少食多餐。
同时,要增加运动量。
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如散步、跑步、游泳、瑜伽等。
坚持每周至少 150 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以及两次以上的肌肉力量训练。
运动不仅有助于控制体重,还能增强心肺功能,改善身体的代谢状况。
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也必不可少。
保证充足的睡眠,每天 7 8 小时,避免熬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指标异常莫惊慌小心陷入体检误区
作者:
来源:《北京广播电视报》2018年第04期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健康意识的增强,体检已被许多人接受。
不过,很多体检者检查完了,就把健康报告抛到脑后。
专家指出,体检报告汇总了受检者的整体健康信息,这些内容对于纠正不良生活习惯和预防治疗疾病都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关于体检,一些错误的认识和做法,可能让体检结果打折,让大家错过揪出疾病的机会。
日常体检中会出现哪些误区?误区一:体检前不用做准备
体检的主要目的是评估当前的健康状态,为了体检结果不受影响,应注意以下几点:1.体检前勿大量饮酒、大鱼大肉、熬夜或短期剧烈运动。
2.体检前一天晚餐后不应吃东西,但可以喝少量水。
3.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等慢性病患者应照常吃药,以免引起心脑血管意外。
4.体检当天宜轻便着装,不戴隐形眼镜,不化妆,不戴首饰,女性月经期不做妇科检查及尿检。
误区二:检查项目费用高的好
人们往往喜欢“只买贵的,不买对的”。
对于体检,越贵的方案自然包含的检查项目越多,反映身体健康状况也越全面。
但怎么才能蘼羟济实用?建议从普通筛查项目开始,循序渐进,项目尽量覆盖多系统。
同时,应根据自身实际情况选择个性化体检方案,才能得到全面科学的体检结果。
误区三:各年龄段检查项目一样
流行病学调查显示,不同年龄段的人群疾病谱是不一样的,疾病发生往往也与遗传、生活环境和习惯密切相关。
建议不妨选择“1+X”个性化体检方案,即基础检查“1”+专病(或专项)风险筛查“X”。
基础检查评估基本健康状况,再综合家族病史、既往疾病史、个人生活习惯等选择—项或多项专病风险筛查,可实现个性化和深度化体检。
误区四:怕辐射不拍胸片
很多人“谈X线色变”,体检不拍胸片,这其实是得不偿失的行为。
拍胸片可大致了解胸部情况,发现部分支气管疾患、结核、肺癌等。
拍一次胸片的辐射量很小,仅相当于7天-10天自然辐射量,对普通人身体的影响基本可以忽略。
孕妇或计划3个月内怀孕的女性可不拍胸片。
误区五:重视心肝肺,忽视耳鼻眼口
若体检时放弃五官科检查,可能错过发现很多疾病或癌前病变的机会。
耳鼻喉科不仅可发现大部分急慢性炎症,还可筛查浅表肿瘤。
眼科对青光眼、白内障、眼底出血等常见病检出率
非常高。
口腔科除了可发现牙齿和牙周问题,更能发现口腔黏膜癌前病变,如黏膜白斑、纤维化等。
误区六:看到“阳性”就紧张
一般情况下,体检报告可能会罗列几条甚至十几条“阳性发现”,很多人常被吓得寝食难安。
正确做法是,拿到体检报告后,先仔细阅读结果、解释及主检医生建议。
大型体检机构通常会提供专业检后咨询,由医生面对面答疑解惑,这也是获得靠谱医学知识的好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