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源县西滩乡土地整理项目建议
门源县草地利用现状及可持续利用措施
门源县草地利用现状及可持续利用措施_革业与畜牧2007年第10期总第143期论坛门源县草地利用现状及可持续利用措施王有良(青海省门源县草原站,青海门源8103OO)摘要:从草地资源的特点,利用与生产现状等方面进行了总结,分析了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可持续利用的措施和对策,对因地制宜地开发和利用草地自然资源,促进当地畜牧业生产的持续,稳定发展.关键词:门源县;草地;利用与生产现状;措施和对策门源县位于青海省东北部,祁连山东段,地理位置位于北纬37.030l"~37.2928",东经100.5528"~102.4126"之间,东临甘肃省,南接本省大通县,互助县,西与祁连县,海晏县毗邻.全县土地总面积6.902×105hmz,辖12个乡镇,109个行政村,人口15.2万人.湟水一级支流大通河由西向东南贯穿其间,大体可分为3个地理区域,即西部丘陵高原,主要为牧业区,包括皇城,苏吉滩2个牧业乡;中部门源盆地,地形开阔平坦,是主要农业区,包括青石嘴,北山,浩门,西滩,泉口,东川,麻莲,阴田等8个以农为主的乡镇(其中包含西河坝,尕牧农脑,克图脑,甘沟,却藏,巴哈,麻当,寺尔沟等8个农区牧业社);东部大通河峡谷,地势陡峭,主要为林区,兼营小块农业和畜牧业,包括仙米,珠固2个半农半牧乡.气候属冷凉,湿润的高原大陆性气候,日照长,太阳辐射强,年降水量350~6OOl'nin.海拔高度2388~5254.5m之间,雨热同季,土壤类型较多,海拔由高到低依次为高山寒漠土,高山草甸土,山地草甸草地土,灰褐土,黑钙土和栗钙土.土壤土体较厚,一般达60~100em,土壤质地多为壤质,砂质较少,土壤容重适中,土壤疏松,结构较好,适宜牧草生长.因此,以地势,气候,土壤条件形成了农,林,牧交错,半农半牧的生收稿日期:2006—11-27产格局.天然草地面积45.77×104hmz(不包括门源种马场和浩门农场),占土地总面积的71.26%;其中可利用草地面积38.88×104hmz,占草地总面积的85.50%.草地面积是耕地面积的l5.5倍,是森林面积的3.6倍.草地主要分布在皇城,苏吉,珠固,仙米,东川I,泉口,北山等地.就各经济区域而言,牧业,半牧业乡的草地占71%,农业乡占29%.多年来,门源县积极推行"立草为业"的基本方针,草地的建设,利用已具有相当规模,以此为依托发展的草地畜牧业已成为门源经济的支柱产业.1草地的特点及利用现状1.1草地特点1.1.1草地资源类型和牧草种类比较丰富:门源县草地划分为8大类,常见的植物有64科,202属,479 种.通过牧草采食率,适口性调查和营养分析,在这479种植物中,优等牧草100种,占植物总数的20.88%;良等牧草50种,占总数的l0.44%;低等牧草为60种,占总数的12.53%;劣等牧草218种,占总数的45.51%;不可食及有毒有害牧草51种,占总数的10.65%.在各类草地中,优良牧草植物种类虽不多,但它们是组成草地种群的主要优势种和伴生种,主要为禾本科,莎草科,蓼科,菊科,豆科.1.1.2四季牧场齐全:由于门源县地处祁连山东段,境内地貌类型的复杂性和热量分布的地区性,决定了草地在放牧利用上的季节性.适于不同季节利用,各责任编辑王华柱沦坛CAOYEYUXUMU2007年第10期总第143期革业与.牧_ 具特色的季节牧场组成了一个轮换放牧的利用体系,即不同季节均有适宜的放牧草地.门源县牧场利用归纳起来主要分为四季三处放牧利用:如皇城,苏吉,仙米,珠固等地主要分为冬春牧场,夏牧场和秋牧场三种利用形式.四季二处放牧利用:农业区和部分牧业区的草地实行冬春和夏秋二种利用形式.还有实行夏牧场和春秋牧场的利用形式,这种形式主要在冬春进行舍饲的农区.1.2利用现状门源县牧区冬春草地全部承包到户,部分夏秋草地也已承包.冬春草地承包到户面积1.025X10shm,占冬春可利用草地面积的584%;夏秋草地承包到户面积5.58X104hmz,占夏秋可利用草地面积的26.1%.草地使用权的固定到户,从根本上调动了牧户使用草地,爱惜草地,建设草地的积极性.截止2006年底,门源县累计建成围栏草地1.57Xloshmz;累计完成鼠害防治6.577X10hm;累计灭虫6.67X104hm;建设多年生人工草地0.8X104hm,一年生人工草地0.95X104hmz,建设饮水管道38条,138km;建设永久性暖棚8318幢,面积6.132X10smz.牧区基本实现了围栏,种草,畜棚,定居点的"四配套",部分地区已达到了"七配套".各类基础设施形成了良好的抵御自然灾害的体系和草地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条件,极大地推动了草地畜牧业的发展,确保了门源县畜牧业生产连年获得丰收.门源县现存栏牲畜56.19万头(只, 匹),生产各类肉品7111t,牛奶9959t,羊毛946t,各类皮张l6万张,畜牧业总产值达12768万元,畜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49.77%.2草地利用存在的主要问题2.1草地管理使用制度不健全门源县皇城,苏吉滩2个牧业乡和仙米,珠固2个半农半牧乡以及西河坝,尕牧农脑,克图脑,甘沟,却藏,巴哈,麻当,寺尔沟等8个农区牧业社的冬春草地已全部承包到户,其中皇城,苏吉滩2乡的夏秋草地也已承包.承包草地面积1.583X10hm,占全县草地可利用面积的40.72%.但是,北山,西滩,东川I,麻莲,阴田等农区草地都未进行合理的承包,未承包草地面积2.305Xloshmz,占全县草地可利用面积59.28%,还在吃草地"大锅饭",抢牧,乱牧,滥牧,重牧现象十分严重,只有利用再利用,而无人建设和保护,加剧了草地的退化,植被覆盖度年年递减,生产力急剧下降.2.2超载过牧门源县最突出的问题是冬春草地超载过牧,超载过牧是导致草地退化和生产力下降的主要原因.尽管门源县颇具规模的草地基础设施大大提高了草地的生产能力,但是由于各地牲畜仍有不同程度的超载,特别是农区草地的超载现象最为严重,畜草矛盾仍十分尖锐.据2006年草地生态监测结果表明,全县共超载牲畜l2.9l万个羊单位,平均每公顷草地超载0.3个羊单位.2.3季节不平衡门源的气候特是冬长夏短.因此,牧草供应和放牧利用时间的长短不平衡状况极为明显.首先表现在季节草地面积与季节利用时间分配E的不平衡.门源县可利用草地面积为3.888Xloshm,其中可利用冬春草地面积1.75Xloshm,可利用夏秋草地面积2.138Xloshm,冬春,夏秋面积之比为1:l2;在放牧时间上,冬春草地放牧时间为240d,夏秋草地放牧时间为120d,冬春,夏秋放牧时间之比为2:1;从面积和时间比例上可以看出明显的季节不平衡性.其次,不同季节牧草产量差异十分明显.据2006年在门源县皇城东滩进行的定位测定显示,山地草甸类草地,5月20日测定平均每公顷产1420.27kg鲜草,8月20日测定为11585.79kg鲜草,后者为前者的8.2倍.金露梅灌丛草地,5月20日测定平均每公顷产4962.5鲜草,8月20日测定为l98l5.4kg鲜草,后者为前者的4倍.以上数据表明,天然草地产草量季节变化较大.冬春季节牧草枯黄,双子叶植物枯萎凋落,再加上牲畜践踏,大风吹刮,牲畜可食部分所剩甚少.再次,牧草营养成分亦随季节变化差异明显.据报道,牧草的粗蛋白质含量6月份为16%,12月份降到10%,到第二年4月仅为5%.由于营养缺乏.牲畜营养不良,特别是春季,牲畜食不裹腹,体重急剧下降,部分牲畜则因春乏而死亡.2.4草地退化较严重由于超载过牧,干旱缺水,人类活动等综合因素的影响,致使草地退化.全县退化草地面积约为2.313X10hm,占全县可利用草地面积的59.49%,其中,重度退化草地面积为5.28X104hmz,占退化草地面积的22.83%;中度退化草地面积为9.76X104hm,占退化草地面积的42.20%;轻度退化草地面积为8.09X104hm,占退化草地面积的34.98%.草地退化使得毒杂草丛生,鼠虫害大面积发生并产生危害,草地生产能力下降.据2006年调查,门源县高原鼢鼠分布面积3.03X105hm,高原鼠兔分布面责任编辑壬华柱论坛业与畜牧20o7年第10期总第143期CAOYEYUXUMU 积8X104hm,毛虫分布面积1.67X]04hm,黄花棘豆分布面积3568X105hm,狼毒分布面积1.177Xl0hm.鼠害,毒杂草的繁衍进一步加速了草地退化的进程.3建议采取的措施门源县要实现永续利用有限的草地资源,促进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坚持内涵挖潜和外延开发相结合,建设,保护和合理利用相结合的方针.3.1完善草地承包责任制,加强依法治草实践证明,通过贯彻((草原,法))和草原长期有偿承包分户使用制,使草地真正达到严格保护和合理利用,从而普遍提高生产力水平.建议今后10年内使农区草地合理承包,使目前未承包而利用过度的2.305X105hmz草地植被得以恢复,以每公顷增产225kg计,可增产鲜草51862.5t,可解决3.55X104个羊单位的饲草.同时,各级党政部门和执法单位应加大依法治草的力度,积极贯彻执行《草原,加快建立和健全草地流转机制,应用现有的法律法规及时,准确,果断地查处违法破坏草地资源和畜牧业生产设施案件,使草地资源的开发利用逐步走上法制化轨道.3.2实施以草定畜工程,有效控制载畜量应根据草地生产力的大小,确定放牧牲畜数量.针对门源县目前已超载的现实,加大出栏力度,提高母畜比例,做到以夏秋饲草决定总量,以冬春草地决定存栏,实现以草定畜,适草适畜,增草增畜,草畜同步发展.对超载部分,要依法实行减畜增草,严禁超载过牧.同时,要在门源县冬春草地基本实现围栏化,夏秋草地开始实行围栏的前提下,推行草地的划区轮牧制,最有效,最经济的利用现有草地资源.3.3加大草地保护力度,综合治理退化草地草地保护是一个系统工程,它需要国家,集体,个人全方位的投入和运转,在依法治草的前提下,因地制宜进行保护,做到有建设,有保护,有利用,达到永续利用的目的.近年来,门源县通过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国家生态环境综合治理草地建设项目,草地无鼠害示范区建设项目等一系列重大项目的实施,草地建设与保护投资逐年增大,基础设施建设得到加强,草地退化演替势头得到遏制,草地畜牧业生产和牧民生活条件得到改善.因此,今后应积极申报项目,认真实施项目,以项目促发展,通过围栏封育,灭鼠治虫,松土,施肥,补播,灌溉,生态治理等措施,使门源县的退化草地得到有效治理,大幅度提高草地的生产力.3.4大力发展饲草料生产基地,实行舍饲,半舍饲喂养近年来,由于农业综合开发项目,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实施和提倡圈窝种草,门源县的饲草料种植和多年生人工草地面积逐年扩大,饲草料生产量也不断增加.2006年全县饲草料种植面积达0.95X]04hmz,饲草料生产量达到2.574Xl0st.今后,应在此基础上,通过产业结构调整,更进一步扩大饲草料的种植面积,特别是大力推广优质高产饲草的种植和生产,对部分牲畜进行舍饲,半舍饲喂养.另外,门源县有耕地2.96X]04hmz,每年可产农作物秸秆3.7X104t,糠麸,饼粕1.5X104t.因此可通过秸秆氨化,微贮和菜籽饼脱毒等技术手段处理,提高秸秆,糠麸,饼粕的利用效率,带动农区养殖业的发展.同时还可以接纳部分牧区的牲畜,开展异地育肥,做到农牧结合,农牧两利.这样,既可以大大减轻天然草地的压力,又可以促进畜牧业生产的更大发展.3.5发挥夏秋草地的优势,推行季节畜牧业门源县夏秋草地资源丰富,可利用面积较大,利用时间短,而冬春草地面积小,利用期长达240d,冬春缺草是这里发展畜牧业的主要限制因子.因此,充分扬夏秋草地之长,避冷季草地之短,是畜牧业生产取得丰收的主要措施.一方面适当延长夏秋草地放牧利用时间,通过夏季多养畜,增加牲畜头数,采取经济有效的放牧措施,抓好牲畜夏秋膘,入冬以前,短期育肥后出栏.同时,当年羔羊秋后屠宰出栏,发展羔羊经济,加快牲畜周转,减轻草地压力.另一方面,还可以通过改季利用,把水,热条件稍好的夏秋草地改为冬春利用,缓解草地不平衡的矛盾.参考文献[1]李成忠.青海草地建设成就与发展对策[J]_草业科学,1998, (4):1—2.[2]杨春森.化隆县草地生产特点及利用[J].青海草业,2003,(3):37.[3]李毓堂.草业——富国强民的新兴产业[M].宁夏:宁夏人民出版社,1994.[4]胡自治.我国高寒地区草业的发展策略[J].青海草业,1998, (2):1-4.[5]马久,张怀宁,等.青海省大通种牛场草地资源特征[J].青海草业,2002,(1):25—30.[6]穆合塔尔,阿衣丁,古丽扎尔.新疆草地畜牧业的现状与展望[J].草业科学,2000,(1):79—82.[7]李成忠.青海省兴海县草地资源与畜牧业产业化途径[J]_草业科学,1999,(1):70-71.[8]马青山.河南县草地资源与保护L『l青海草业,2000,(4):35-36. 贝任编辑王柱。
浅谈门源县西滩乡老龙湾村乡村振兴存在的问题与解决对策
浅谈门源县西滩乡老龙湾村乡村振兴存在的问题与解决对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三农” 工作也步入新的历史发展阶段。
党的十九大首次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发展战略,为新时代农业农村改革发展指明了方向,明确了重点和目标。
但是,这是一项系统工程和长期任务,在实施过程中面临一些困难和问题,需要各方凝聚共识、集合力量、奋力攻坚。
一、存在的问题(一)第一产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比长期处于较低水平。
乌海市以工业为基础的新型工业城市,第一产业在地区生产总值中占比较低,自1976年建市以来,除1986年、1988年和1990年外,第一产业占比均未超过5%。
其中2010年至2016 年,第一产业占比均小于1%。
从第一产业增加情况看,乌海市第一产业增加值增长平稳,2012年至2016年平均为4.76亿元,2016年达到4.88亿元(2017年数据暂未公布)。
从投资完成情况看,虽然乌海市2017年第一产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较高,同比增长73.52%,但总量仅完成2.13亿元,占全市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较小。
(二)农区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和建设规划相对落后。
一是水、电、暖、路等基础设施是按照自然村标准建设,导致天然气、排污管网、供暖、供水、公共厕所、垃圾清运等公共基础设施相对滞后。
二是与城区相比,农区交通、医疗卫生和教育等公共服务水平相对较低。
三是农区在房屋修建、乡村企业选址等方面缺乏前瞻性,整体规划存在不足。
(三)“三农”工作队伍建设亟待加强。
乌海市农业产业工人、科技人才队伍以及农业部门工作队伍存在人员老化、科技力量薄弱等问题。
与此同时,农业发展的金融服务、新技术推广、农产品宣传及法律服务等方面还存在不足之处。
二、对策建议(一)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完善农村牧区公路网络,加强农村牧区公路建设和管理维护。
围绕蓄水、保水、节水的目标,建设农业水利基础设施,根据地下水资源条件,有步骤地开发地下水资源,完善现有灌区节水工程,提高水资源利用率。
成国土资发2011 80号
关于完善建设用地指标交易制度促进农村土地综合整治的实施意见成国土资发〔2011〕80号文号:成国土资发〔2011〕80号签发时间:2011-04-13各区(市)县人民政府:为进一步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和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显化农民土地资产的价值和权益,实现"还权赋能",构建城市反哺农村、城乡统筹发展的机制,经市政府研究同意,现就完善建设用地指标交易制度促进农村土地综合整治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进一步发挥农民集体和农户的主体作用(一)农村土地综合整治项目的申报主体为农民集体和农户。
农村土地综合整治项目立项,可由农民集体和农户以村为单位或者多村联合申报;也可由农民集体和农户委托投资者、政府土地整治专业机构等申报立项,但须出具授权委托书。
(二)农村土地综合整治项目的资金筹集方式由农民集体和农户自主决定。
农村土地综合整治项目立项批准后,农民集体和农户可以自行筹资实施,也可寻找投资者。
(三)农村土地综合整治项目实施中的重大事项由农民集体和农户自主决定。
农村土地综合整治项目实施过程中,农民集中居住区点位选址、建房方式、房屋户型、收益分配、权属调整等重大事项由农民集体和农户自主决定。
(四)农村土地综合整治项目实施完成后节余的建设用地指标归属由农民集体和农户自主决定。
农民集体和农户自行实施农村土地综合整治项目,节余建设用地指标全部归农民集体和农户所有;农民集体和农户委托投资者、政府土地整治专业机构实施农村土地综合整治项目的,节余建设用地指标归属由双方合同约定。
二、完善建设用地指标交易制度(五)建设用地指标的来源。
通过实施农村土地综合整治项目,整理废弃农村建设用地并复垦为耕地,扣除农民集中居住区占地、预留给农民集体的发展用地,经验收合格节余的建设用地面积,为建设用地指标。
(六)建设用地指标的用途。
建设用地指标作为国有经营性建设用地首次出让的"准用"条件。
成都市中心城区、二圈层区县(含青白江区)的国有经营性建设用地(不含工业用地)使用权首次出让,竞得人须持有相应面积的建设用地指标签订《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出让合同》;三圈层县(市)的国有经营性建设用地(不含工业用地)使用权首次出让,竞得人在签订《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出让合同》时,须按照市政府确定的建设用地指标当年最低保护价标准,缴纳竞买宗地相应面积的建设用地指标价款。
深入开展土地整理,促进新农村建设的几点建议
深入开展土地整理,促进新农村建设的几点建议【摘要】土地整理是促进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措施。
政府应加强引导,促进土地整理工作开展;农民作为主体应推动项目实施;合理规划土地利用能最大化整理效果;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强调生态建设;监督管理可保障工作质量。
深入开展土地整理将推动新农村建设发展,通过规划和实施土地整理工作,新农村建设将取得更大进展。
【关键词】土地整理, 新农村建设, 政府引导, 农民主体作用, 合理规划, 生态环境保护, 监督管理, 质量, 效果, 促进, 实施, 规划, 台阶1. 引言1.1 土地整理对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性土地整理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基础工程,对于提升农村土地利用效率,改善农村生态环境,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土地整理可以优化土地资源配置,提高农田利用率,增加农民收入。
通过对农村土地进行规划调整和集约利用,可以使农田利用更加科学合理,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增加农民收入。
土地整理有助于改善农村生态环境,促进可持续发展。
通过合理规划土地利用,可以保护农田生态环境,减少土地资源浪费和污染,促进农村生态环境恢复和保护。
土地整理可以为新农村建设提供坚实的基础支撑。
通过土地整理,可以打造更加宜居宜业的现代化新农村,促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实现农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深入开展土地整理工作,对于促进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是实现农村振兴的重要举措。
2. 正文2.1 加强政府引导,促进土地整理工作顺利开展加强政府引导,促进土地整理工作顺利开展是新农村建设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政府在土地整理工作中起着至关重要的引领作用,必须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明确责任分工,推动土地整理工作的有序开展。
政府部门应当积极参与土地整理项目的立项和规划工作,明确整理范围和目标,确保整理工作的顺利进行。
政府应当加强对土地整理工作的监督和评估,确保各个环节按照规定程序进行,有效避免各种廉政风险和不当行为。
政府还需积极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土地整理工作,通过PPP等模式,实现资源的最大化利用,提高整治的效率和质量。
2023年土地整理项目实施方案
2023年土地整理项目实施方案2023年土地整理项目实施方案11.建设任务目标1.1项目范围项目区位于定远县东部,距县城约16km,地理位置为东经117°50′46〃~117°53′07〃,北纬32°32′05〃~32°34′12〃,项目区东接池河至练铺碎石路,南邻青春河,西为在建的京沪高速铁路,北为刘铺至青岗碎石路。
涉及高刘村、刘铺村、青岗村三个行政村23个村民组,土地总面积1024.3780公顷。
1.2 项目建设规模和投资规模根据安徽省国土资源厅、财政厅皖国土资〔〕1358号文件《关于下达省级投资土地整理开发项目计划的通知》,项目区土地总面积1024.3780公顷。
采取的主要措施是平整土地,归并零星田块,水塘挖深加固,小塘并大塘,合理布局灌排沟渠、田间道路和防护林带等,增加有效耕地面积,完善基本农田建设,建设成高产农田区。
项目总投资3553.35万元,平均每公顷投资3.4688万元。
项目实施后新增耕地面积31.9231公顷,新增耕地率3.12%。
1.3 项目工期根据项目区气候和农时等条件,项目计划总工期16个月,跨2个年度,初步安排9开工,12月全面完成。
1.4项目主要工程建设内容1.4.1土地平整建设工程从总体上讲,土地平整应尽量满足项目区内自流灌溉、自流排水的要求:从细部来看,以规划田块为单位对项目区内的坑塘、废弃河道等零星地块统一平整,重新规划田、沟、路、林、平整土地,提高土地利用率。
土地平整拟采用机械整平,按照划分的田块,就近推填土方,尽可能减少土方的运输距离。
土地平整土方分两部分,一是表土剥离回填土方,为了使平整后的耕地土质适合种植作物,对平整深度较大的田块需采取表层熟土剥离,临时堆放,待平整完成后再回填,在充分听取当地土地部门和农户的意见后,拟对于挖深超过0.6m的田块采取表土剥离,根据项目区现有土壤质地分布情况和耕作要求,表土剥离回填高度取0.2m;二是机械就地平整土方,根据各规划田块的设计高程计算。
门源县深松联合整地技术应用
促进农机深松联合整地在全县范围内 操作水平, 快速推广。 3 联合深松整地效果 联合深松整地技术将农作物秸秆还入地下, 提高了土壤有机质, 增加了土壤孔隙度, 改善了 土壤理化性状, 有利于农作物“水、 肥、 气” 交换, 为作物生长创造了良好环境。 3. 1 作物产量增加。 深松联合整地与常规机械 化对照试验得出结论: 青稞较常规对照亩 230 千
收稿日期: 2015 - 05 - 11
加速地下害虫的孵化。 秸秆秸秆焚烧不仅会 物, 对环境环境污染, 而且破坏土壤结构, 板结不耐 旱, 土壤碱性增加, 自然肥力和保水能力下降, 影 响农作物对土壤养分的吸收, 直接影响农作物的 产量和品质。 2 深松联合整地技术应用 门源县深松整地被列入青海省深松整地项 目县以来, 县农机管理站按照《青海省农机深松 整地实施方案》 认真组织实施。 先是通过小面积 深松整地试验, 选型定型了适宜门源县的1SNB - 180 和 200 型的联合深松整地机主打机型, 继而 通过合作社为主体在全县范围内进行大积推广 应用, 成为深受当地农民喜欢的一项“绿色环保 ” 农机新技术, 在种地前甚至出现“一机” 难求的局 。 面 2. 1 深松整地面积呈现上升趋势 2014 年, 县 1000 农机管理站试验示范了 亩深松整地面积;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门源县位于青海省东北部、 祁连山脉东段, 是古丝绸之路的辅道和新“丝绸之路经济带 ” 的 。门源属高原寒 重要节点, 是青海省的“北大门” 温湿润性气候, 辖区耕地总面积 60 万亩, 耕层土 壤以黑土、 砂质黑土、 锈黑土为主, 栽培作物以油 青稞、 燕麦为主, 但近年来农作物增长缓慢, 菜、 经济效益下滑, 传统落后的耕作方式已成为制约 门源县农业发展的主要因素。2014 年, 门源县被 列入青海省深松整地项目县, 县农机管理部门紧 “秸秆还田、 抓这一机遇, 围绕 深松、 镇压 ” 三个环 取得了显著成 节开展联 合 深 松 整 地 联 合 作 业, 效。经过三年的推广应用, 耕作层土壤理化性状 得到明显改善, 亩均产量增长 6% 以上, 使门源县 、 农业增产 农 民 增 收 重 新 步 入 快 车 道 做 出 了 贡 献。 1 传统耕作对土壤的影响 1. 1 土壤耕层理化性能下降 门源县传统的耕 用翻转犁进行翻 作方式以大马力拖拉机为动力, 地, 作业深度 25 厘米以上, 播种期季风影响, 表 层最有营养的土壤被吹走。 另外, 播种到收获期 间, 机械多次进地压实土壤极易造成耕层压实 , 多年的翻耕形成了坚硬的犁底层, 土壤蓄水保墒 及通透性下降明显。 1. 2 由于门源县种植效益较 多年来大部分农民对土地重用轻养, 管理粗 低, 放, 化肥的大量施入, 造成土壤板结, 营养失衡, 土壤团粒结构紧实, 通透性较差。 1. 3 焚烧秸秆造成环境污染 门源县有许多地 方在春季播种前, 有焚烧秸秆的习惯, 焚烧秸秆 使地面温度急剧长高, 破坏了土壤中的有益微生
加强土地牛羊等三资的摸排清查工作整改措施-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加强土地牛羊等三资的摸排清查工作整改措施-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概述土地牛羊等三资的摸排清查工作是当前社会管理中的一项重要工作。
随着经济的发展,土地资源的利用日益凸显出重要性。
然而,由于土地使用权问题、农牧业生产现代化等因素的影响,对于土地牛羊等三资的清查工作显得尤为迫切和重要。
本文旨在通过加强相关工作的摸排清查工作整改措施,进一步规范土地牛羊等三资的管理,并提出相应的建议和措施。
在本文中,首先将介绍土地牛羊等三资的背景和重要性,然后分析目前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之处。
通过梳理已有的政策和法规以及管理措施,将提出促进土地牛羊等三资管理的一系列措施和方法,以期在摸排清查工作中取得更好的效果。
本文每一部分都将详细阐述相关观点,统计和分析研究成果,以确保论述准确性和可信度。
通过这一概述,读者将对后续的文章结构和内容有个整体的了解。
随后,将依次对其他章节进行进一步的展开和阐述,以全面讨论土地牛羊等三资的摸排清查工作整改措施。
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如下:2. 正文2.1 第一要点在开展土地牛羊等三资的摸排清查工作中,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确定工作目标:明确要进行摸排清查的范围和目标,包括确定要排查的地区、时间段和涉及的三资情况。
- 组织人员培训:根据工作需要,组织相关人员进行培训,提高其对于摸排清查工作的了解和技能,并确保工作的准确性和科学性。
- 制定工作计划:根据摸排清查的任务量和时间安排,制定详细的工作计划,包括工作内容、责任分工、排查进度等,以确保工作的有序进行。
- 收集相关资料:寻找和收集土地牛羊等三资的相关资料,包括执法文书、登记册、调查报告等,以便对照核实摸排清查结果。
- 制定调查方法:根据摸排清查的特点和要求,制定科学合理的调查方法,确保调查过程的客观性和真实性。
- 开展实地调查:根据工作计划,组织人员进行实地调查,对涉及的土地牛羊等三资进行摸排清查,详细记录相关情况和结果。
门源回族自治县西滩乡人民政府_企业报告(业主版)
*平均节支率是指,项目节支金额与预算金额的比值的平均值。(节支金额=项目预算金额-中标金额)
2.2 项目节支率列表
(1)农业服务
序 号
项目名称
中标单位
1.3 项目规模
1.3.1 规模结构 近 1 年门源回族自治县西滩乡人民政府的项目规模主要分布于 10-100 万区间,占项目总数的 40.0%。 500 万以上大额项目 5 个。 近 1 年(2022-09~2023-08):
本报告于 2023 年 08 月 18 日 生成
2/14
1.4 行业分布
企业基本信息
单位名称: 营业范围:
门源回族自治县西滩乡人民政府 未公示
一、采购需求
1.1 总体指标
近 1 年(2022-09~2023-08):
项目数(个)
16
同比增长:23.1%
项目总金额(万元)
(不含费率与未公示金额)
¥7033.31
同比增长:375.8%
平均金额(万元)
¥468.89
同比增长:280.7%
本报告于 2023 年 08 月 18 日 生成
4/14
*按近 1 年项目金额排序,最多展示前 10 记录。
(4)建筑装饰和装修业(1)
重点项目
项目名称
中标单位
中标金额(万元) 公告时间
TOP1
门源县西滩乡东马场村 2022 年 青 海 茂 诚 建 筑 工 程 “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铁艺围栏 有限公司 建设项目
平均节支率
5.4%
同比增长:157.1%
*平均节支率是指,项目节支金额与预算金额的比值的平均值。(节支金额=项目预算金额-中标金额)
1.2 需求趋势
近 3 月(2023-06~2023-08):
门源县保护性耕作发展现状及对策
门源县保护性耕作发展现状及对策马朝杰【摘要】门源县自2010年被确定为省级保护性耕作项目实施县以来,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和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县农机管理站认真组织实施了保护性耕作项目,为2011年实施好国家级保护性耕作工程建设项目奠定了基础,【期刊名称】《青海农技推广》【年(卷),期】2011(000)003【总页数】4页(P40-43)【关键词】保护性耕作项目;门源县;工程建设项目;农机管理站;项目实施;主管部门;县政府;国家级【作者】马朝杰【作者单位】门源县农机管理站,8103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316门源县自2010年被确定为省级保护性耕作项目实施县以来,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和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县农机管理站认真组织实施了保护性耕作项目,为2011年实施好国家级保护性耕作工程建设项目奠定了基础,也对今后发展该项目探索出了一些好的经验、方法和措施。
1 保护性耕作的优越性保护性耕作是指通过彻底取消铧式犁耕翻,对农田实行免耕、少耕(深松或浅耙),尽可能减少土壤耕作,使土壤的微孔隙增加,透气、透水性与土壤团粒结构改善,用作物秸秆覆盖地表,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以提高土壤蓄水保水,和减少风蚀、水蚀能力,并使用农药防治病、虫、草害,是一项提高土壤肥力和抗旱能力的先进农业耕作技术。
保护性耕作有以下优越性:1.1 保墒增肥、防止水土流失保护性耕作是在秋收后,把作物秸秆或茬子留在地里做覆盖物,在土地休闲期间可以起到防风固土、抑制大风扬尘的作用。
在作物生长期,秸秆覆盖地表后,可以减轻土壤水分的自然蒸发,减少水土流失,腐烂后还可增加土壤有机质。
1.2 免耕播种,节约成本保护性耕作在春季播种时,采用的是免耕播种机,它在播种前不用整地,在有秸秆或残茬覆盖的情况下,能够完成深松开沟、播种、施肥、覆土、镇压等复式作业,保证了在播种时的不动土或少动土。
1.3 机械深松,含蓄水源保护性耕作取消了铧式犁,用机械深松代替翻耕,每2—3年一次。
土地整理年度工作计划
土地整理年度工作计划一、年度工作目标今年是土地整理工作的关键年份,我们将把土地整理作为当前农村改革发展的重要任务,努力提高土地利用率,促进农村经济的稳步发展。
本年度工作目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提高土地整理率。
通过实施土地整理项目,力争取得3%以上的土地整理率,增加农村可利用土地面积,提高土地资源利用效率。
2.推进耕地保护。
加强对耕地的保护管理,保证耕地的数量和质量,确保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3.推进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改革。
加大对集体土地流转的支持力度,鼓励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增加农民土地收益。
4.推进农村土地流转市场化。
加强农村土地流转市场建设,促进土地经营权有偿流转,提高土地资源配置的效率和公平性。
5.加强农村土地整理政策宣传和培训。
加强对农民的宣传和培训,提高他们对土地整理政策的认识和理解,增强土地整理的治理效果。
二、年度工作重点1.推进土地整理项目本年度我们将重点推进一批土地整理项目,确保项目的实施进度和质量。
我们将选取农村土地资源整合效益较大的区域,制定详细的实施方案,提高项目的效益和可持续性。
2.加大对耕地保护的力度我们将进一步完善耕地保护政策,严格控制非农用地占用耕地的行为,加大对耕地的流失监测和修复力度。
同时,我们也将加大对耕地的基础设施建设和管理投入,保障农业生产的有效进行。
3.推进农村土地流转市场化我们将鼓励农村土地经营权有偿流转,加强对土地流转市场的监管和管理,确保土地资源的合理流转和有效利用。
同时,我们也将完善有关土地流转的法律政策,加强对土地流转市场的宣传和培训。
4.加强农村土地整理政策宣传和培训我们将加大对农民的宣传和培训力度,提高农民对土地整理政策的认知和理解。
我们将组织相关培训班,邀请专家学者对土地整理政策进行解读和讲解,帮助农民更好地理解土地整理政策的意义和作用。
三、年度工作措施1.加快土地整理项目的实施我们将加大对土地整理项目的资金投入和技术支持,确保项目的实施进度和质量。
土地平整项目的意见建议
土地平整项目的意见建议
土地平整项目是一项重要的工程,对于提高土地利用率、增加土地价值、改善农业生产条件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
以下是一些关于土地平整项目的意见建议:
1. 科学规划:在项目开始前,应进行充分的调研和科学规划,明确土地平整的目标、范围、标准和技术路线。
要考虑到当地的气候、地形、土壤等因素,制定合理的平整方案。
2. 保护生态环境:在施工过程中,应尽量减少对周围环境的破坏,特别是对水体、植被和野生动物的影响。
要采取有效的环保措施,如水土保持、植被恢复等。
3. 提高土地质量:通过土地平整,可以提高土地的肥力和耕作条件,有利于农业生产和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在平整过程中,应注意土壤的改良和肥力的提高。
4. 合理利用资源:在施工过程中,应注意资源的节约和循环利用,减少浪费。
例如,可以利用施工过程中的废弃物进行填埋或再利用,减少对新材料的需求。
5. 加强项目管理:应建立健全的项目管理体系,加强项目的进度、质量、安全等方面的管理,确保项目的顺利进行。
同时,应加强与当地政府和居民的沟通与协调,争取他们的支持和参与。
6. 注重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土地平整项目应注重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既能增加土地价值、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又能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改善民生。
总之,土地平整项目需要综合考虑多个方面,科学规划、合理利用资源、加强项目管理、注重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等都是必不可少的环节。
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土地平整项目的可持续发展。
青海土地开发整理项目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价值工程0引言通过对农村土地进行田、水、路、林、村的综合整理开发,是提高土地利用率,改善生产条件和生活环境的重要手段,也是保证粮食生产安全,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保障经济社会发展对用地的需求,促进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
下面以青海东部黄河谷地百万亩土地开发整理重大项目为例,对青海土地开发整理项目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就应对措施提一些见解。
1项目简介黄河谷地是青海省农业区光、水、热、土等自然条件最好的地区。
项目区由拉西瓦、李家峡、公伯峡和积石峡等四大区组成,涉及贵德、循化、化隆、民和、尖扎5县25个乡镇298个行政村、30多万农村人口,土地总面积114万亩,建设规模62万亩。
项目工程将依托已建和拟建的拉西瓦、李家峡、公伯峡、积石峡等四大水库和六条干渠骨干工程进行土地开发整理,布设灌溉排水工程、田间道路工程、农田防护工程和其它工程,将现有零碎、贫瘠的耕地和荒草地、裸土地、滩涂等低水平农田和荒滩荒坡整理开发改造为成块、连片、能灌、能排、土层深厚和肥力增加的高产稳产良田,形成田成方、渠相连、路相通、林成网的田水路林综合配套的新格局。
2存在的问题2.1项目前期工作中存在的问题青海东部黄河谷地百万亩土地开发整理重大项目在前期工作当中由于资金匮乏,专业技术人员短缺等原因,调研工作不细致,项目区缺乏最基本的立项条件,不具备水利骨干工程,就李家峡南片而言,主要依靠李家峡水库的高水位,修建南干渠,提供李家峡南片耕地的自流灌溉,但南干渠属于亚行贷款项目,由省水利厅负责,项目进展缓慢,还未动工,而配套的支、斗、农渠和相应的渠系建筑物已开工建设,工期一年。
这些配套渠系建成以后无水可引,有可能造成人为的破坏。
这就存在一个工程先后与主次的问题,就像虽有心脏,没有大动脉,毛细血管里哪来血。
2.2建设单位存在的问题2.2.1人力资源不足,项目管理难度大青海东部黄河谷地百万亩土地开发整理重大项目由青海省土地统整整理中心承担,虽然组建了青海东部黄河谷地百万亩土地开发整理重大项目指挥部总体负责,州县各级也成立了相应的指挥部,但具体由各县国土资源局负责。
土地整治项目整改报告范文
土地整治项目整改报告范文ok3w_ads(“s004”);ok3w_ads(“s005”);篇一:土地整改立项申请书土地整改立项申请书民乐县土管局:新天镇马均村位于新天镇政府西南,本村有村民小组八个,现有人口一千二百五十人,有耕地六千七百亩,人均五亩三分地。
由于本村处在县境内沿山地带,属三类地区。
受地理条件影响,南北落差较大,田块零碎,地埂较大,农田区域内存在较多废沟荒坡。
农田水利设施年久失修,严重老化,渠路并行,弯曲狭窄,导致机械化农机具田间作业效率低,先进种植模式难以推广应用。
为了合理利用、开发、整治和保护耕地资源,加强土地的客观控制和计划管理。
因此,我村特向政府土地管理部门提出申请,整改土地1000亩,将我村土地整改列入整治项目为盼~特此申请马均村民委员会2013年4月23日篇二:土地综合整治项目情况汇报章丘市黄河乡等三乡镇土地整治项目进度情况汇报章丘市国土资源局(2012年10月24日)一、项目基本情况及进度章丘市黄河乡等三乡镇土地综合整治项目,涉及到我市黄河镇、高官寨镇、水寨镇三个镇的26个行政村及1个权属单位。
该项目农用地整治部分总面积3666.07公顷,新增耕地201.63公顷,预算总投资1.46亿元。
目前已支出工程施工费6705.87万元。
建设用地整治部分拟将项目区内的21个行政村合并为6个社区,可产生周转指标2793亩。
根据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土地综合整治推进城乡统筹发展的意见》(鲁政发[2010]73号),按照山东省国土资源厅的安排,我市于2010年10月完成了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 2010年11月5日济南市国土资源局组织专家对可研报告进行了评审,2010年11月12日,山东省国土资源厅组织专家对项目资料进行了审查。
我们根据省市审查意见,对资料进行了修改完善。
2011年1月山东省国土资源厅与山东省财政厅联合下发鲁国土资字[2011]167号文件批准该项目立项; 2011年2月我们会同有关技术单位完成了规划设计及预算编制,2011年4月山东省人民政府下发鲁政土字[2011]909号文件批复了该项目的农村建设用地整治部分;2011年7月山东省财政厅与山东省国土资源厅联合下发鲁财综[2011]71号文件批复了该项目的农用地整治部分。
土地整理实施方案(精选6篇)
土地整理实施方案(精选6篇)土地整理实施方案篇1为加强彭州市5.12汶川地震受灾区灾毁土地整理复垦项目实施管理,提高工作质量,进一步推动该项工作深入、全面开展,充分发挥损毁耕地整理复垦在统筹城乡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的重要载体作用,特制定彭州市5.12汶川地震受灾区灾毁土地整理复垦项目实施。
一、落实部门、乡(镇)和村、社责任制1、部门职责(1)市国土资源局。
负责项目的实施管理、工程招标、资金管理、竣工验收和成果管理。
(2)市推进办。
负责制定农民集中方案,对项目实施提出工作建议,竣工后对项目整体效益进行综合评估。
(3)市规划局。
负责制定项目区新农村发展规划,负责指导和监督规划设计方案的实施。
(4)市建设局。
负责基础设施配套、农户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管。
(5)市农发局。
负责项目区土地平整规划和技术指导,负责土壤养分检测、耕地质量和基本农田保护建设;负责制定农村产业发展规划、农业结构调整方案和新增耕地流转方案,负责土地承包经营权调整和发证工作。
(6)市水务局。
负责项目区农田水利建设的规划设计、技术指导和工程质量、安全监督。
(7)市交通局。
负责项目区农村村道和客运点的规划设计、技术指导和工程质量、安全监管工作。
(8)市发展和改革局。
负责工程招投标方案的审定和监督工作。
(9)市林业局。
负责项目区生态建设和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工作。
(10)市财政局。
负责项目资金使用的监管工作。
(11)市审计局。
负责项目区工程资金使用和工程量完成情况的审计工作。
(12)市环保局。
负责项目区生态环境保护、制定环境综合整治方案,实施环境保护监察。
(13)市政法委。
负责维护社会秩序、保持社会稳定。
2、乡镇工作职责(1)负责组织召开各种会议,做好宣传动员工作。
(2)会同市有关部门,组织本乡镇损毁耕地整理复垦项目实施工作。
(3)及时处理损毁耕地整理复垦工作当中涉及到村、社的各种矛盾纠纷,保证工程顺利实施。
(4)制定和组织实施土地调整方案,会同村、社落实土地承包经营权。
土地整治项目整改报告
土地整治项目整改报告篇一:土地整理整改报告安康市汉滨区张滩等(2)个乡镇土地整理项目自查报告安康市汉滨区张滩等(2)个乡(镇)土地整理项目的顺利实施,得到了省、市两级国土主管部门的重视和大力支持,同时也得到了汉滨区政府及所在乡镇领导的大力支持和项目实施所在村组的积极配合。
安康市国土资源信息中心精心组织,经过建设、设计、监理和施工方的共同努力和通力合作,经过300余天的建设,圆满完成了工程任务。
工程验收在即,我们组织设计、监理、施工等相关方进行了验收前的最后检查,现将自查情况报告如下:一、项目概况安康市汉滨区张滩等(2)个乡(镇)土地整理项目由陕西省国土资源厅以陕国土资耕发[XX]年49号文对《陕西省安康市汉滨区张滩等(2)个乡(镇)土地整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进行了批复,XX年陕西省国土资源厅“关于下达XX年中央和中央划拨省级安排土地开发整理项目计划的通知”正式下达了项目批复,批准项目建设。
该项目预算总投资1200.63万元。
项目涉及汉滨区张滩镇和迎风乡共9个行政村,总土地面积490.90公顷。
分成两片,即张滩镇项目片和迎风乡项目片。
项目主要建设内容土地平整、农田水利、田间道路和其它工程。
二、项目建设完成情况该项目工程于XX年3月20日开工建设,XX年9月底工程全面完工。
该项目建设内容分为土地平田、农田水利、田间道路、其它工程四大部分,全部完成了变更后确定的工程量,完成的工程量如下:(一)平整土地:平整土地21.3公顷(319.96亩)。
(二)农田水利(1)加固衬砌引水总干渠1条,长7624m;(2)干渠2条,长10854m;(3)支渠1条,长1900m;(4)制作安装各种规格闸门32套;(三)村组道路村组道路2条,长2775m。
(四)加固红霞泵站引水枢纽,加固引水低坝1座,溢流宽度103米;(1)加固引水渠1条,渠长551米;(2)更换引水口、冲砂闸铸铁闸门2座,退水闸2座;(3)新修临河护坡426米。
四川省土地开发整理工程建设标准
四川省土地开发整理工程建设标准(试行)四川省国土资源厅二OO七年五月四川省土地开发整理工程建设标准(试行)1 总则1.1 目的为加强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管理,提高项目科学决策水平,合理确定项目的工程建设标准、项目投资水平,提高项目效益,特制定本标准。
1.2 适用范围1.2.1 本标准适用于四川省范围内开展的土地开发整理项目。
1.2.2 本标准包括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工程建设标准和相关行业标准的引用方法、要点、注意事项。
为开展项目可行性研究、规划设计、项目施工、项目竣工验收提供技术依据。
1.2.3 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局部地区或单项工程已达到本标准要求的,不宜新增相应的工程措施,应保持现状或局部优化改进,项目区其余地区或单项工程按本标准执行。
1.3 基本原则1.3.1 因地制宜原则以自然、社会经济、农业基础设施条件和工程建设实践经验为基础,合理划定工程类型区,考虑生产、建设和科学技术发展的需要,根据各区域地形地貌、土地利用方向和限制性因素,结合土地开发整理的建设目标,确定不同区域内的工程模式、体系和建设等级。
1.3.2 科学性原则尊重科学,以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为基础,兼顾生态、社会和经济效益,做到技术先进、规划设计合理、安全适用。
1.3.3 可持续发展的原则以土地资源持续利用为前提,节约、合理利用土地资源,使土地利用类型、结构、空间分布与自然特征和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
1.3.4 集中成片、综合整治原则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和生态环境,提高耕地质量,增加有效耕地面积,实现田、水、路、林、村综合治理。
1.4 引用标准下列规范、规程、标准所包含的相关条文,构成引用标准。
根据我省的实际情况,灌溉设计保证率进行了修订。
当下列规范、规程、标准出现新版本时,应按新版本执行。
1.《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规范》(GB 50288-99);2.《堤防工程设计规范》(GB 50286-98);3.《防洪标准》(GB 50201-94);4.《供水管井技术规范》(GB 50296-99);5.《农田灌溉水质标准》(GB 5084-2005);6.《村镇规划标准》(GB 50188-93);7.《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 50054-95);8.《3~110kV高压配电装置设计规范》(GB 50060-92);9.《节水灌溉工程技术规范》(GB/T50363-2006);10.《喷灌工程技术规范》(GBJ 85-85);11.《泵站设计规范》(GB/T 50265-97);12.《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技术规范坡耕地治理技术》(GB/T 16453.1-1996);13.《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技术规范沟壑治理技术》(GB/T 16453.3-1996);14.《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技术规范小型蓄排引水技术》(GB/T 16453.4-1996);15.《农田低压管道输水灌溉工程技术规范》(GB/T 20203-2006);16.《土地开发整理标准》(TD/T 1011~1013-2000);17.《水利水电工程等级划分及洪水标准》(SL 252-2000);18.《地表水资源质量标准》(SL 63-94);19.《地下水质量标准》(B/T 14848-93);20.《农田排水工程技术规范》(SL/T 4-1999);21.《渠道防渗工程技术规范》(SL 18-2004);22.《雨水集蓄利用工程技术规范》(SL 267-2001);23.《机井技术规范》(SL 256-2000);24.《喷灌与微灌工程技术管理规程》(SL 236-1999);25.《微灌工程技术规范》(SL 103-95);26.《水闸设计规范》(SL 265-2001);27.《水工隧洞设计规范》(SL 279-2002);28.《水工建筑物测流规范》(SL 20-92);29.《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30.《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 D30-2004);31.《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 D60-2004);32.《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JTG D40-2002);33.《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J 014-97);34.《固化类路面基层和底基层技术规范》(CJJ/T 80-98);35.《水土保持沟骨干工程技术规范》(SL 289-2003);36.《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技术规范》(SL204-98);37.《农村低压电力技术规程》(DL/T 499-2001);38.《耕地后备资源调查与评价技术规程》(TD/T1007-2003)。
土地整理项目实施方案3篇
土地整理项目实施方案3篇土地整理项目实施方案1一、项目慨况1、项目基本情况项目区位于崇仁县西北部、河上镇政府东南部,距崇仁县城8公里,距河上镇政府驻地5公里,涉及河上镇元家村和甘坊村。
项目东至崇仁——东来公路、西至石牛甘坊村、南靠左港水(河流)、北至井坑村,经纬度坐标为东经116°02′03″-116°05′21″,北纬29°49′34″-27°52′09″。
项目区总面积248.96公顷,其中元家村192.17公顷,甘坊村56.79公顷(5063.25亩)。
项目总投资307万元。
2、项目效益2-1功能和经济效益(1)项目区248.96公顷土地通过综合整理,可新增耕地面积29.22公顷,预计每年可增加产值39.45万元。
(2)原有耕地通过土地整理后,使没公顷农田粮食生产成本减少200元左右,生产投工减少10歌工左右,每公顷农田粮食生产总成本减少500元左右,原有耕地可降低生产成本约9.32万元。
(3)项目区通过土地整理后,原有耕地的农田基础设施条件得到了很好改善,一季稻可改双季稻,还可种植冬作,预计原有耕地每公顷可增产值0。
225万元,每年可增产值41.93万元。
2-2社会效益(1)可以强化土地用途管制,使土地权利人获得长期的社会效益。
(2)通过土地整理,充分利用了未利用地,土地利用率由原来的91.40%提高到96.92%。
(3)通过整理耕地面积由原来的186.35公顷增加至215.57公顷,新增耕地面积29.22公顷,占项目土地总面积的11.37%.(4)通过整理,水利工程网络覆盖186.35公顷,从而改善了灌溉条件,提高了耕地质量,使原有耕地的投入降低了成本。
2-3生态效益(1)整理前零乱破碎无序的地块改变为整形合一的标准化田块,提高了机械化作业和土地集约化利用的水平(2)建立农田防护林网,改变以前少林或五无防护林的状况,提高了林木覆盖率,有效地增强防风固沙和减少水土流失的作用。
土地整理中生态环境保护问题及对策分析 张会东
土地整理中生态环境保护问题及对策分析张会东发表时间:2020-11-18T17:12:21.940Z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20期作者:张会东[导读] 摘要:利用土地管理工作实现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和配置,保证有效的资源能够发挥出最佳的优势并为人们生活和社会经济发展带来便利,这也是进行土地整理工作的主要目的之一。
新疆东方信海环境科技研究院(有限公司)新疆 831100摘要:利用土地管理工作实现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和配置,保证有效的资源能够发挥出最佳的优势并为人们生活和社会经济发展带来便利,这也是进行土地整理工作的主要目的之一。
但是,从当前的发展形势来看,我国的土地整理工作中还存在很多问题,严重制约我国土地整理工作的持续发展。
鉴于此,文章首先分析了土地整理中生态环境保护方面存在的问题,然后提出了具有针对行的优化策略,以供参考。
关键词:土地整理;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策略1土地整理概述土地整理是指在一定的地域中,针对我国土地资源开展合适的规划与使用,根据国家有关规定或本地政府的土地划分方案,对土地资源开展经管和治理的一种方式,是对于土地资源再构造、再改善的进程。
在一定地域内,有关资源的构造与分配会受到土地整理的影响。
实际上,土地开发整理是针对自然、经济以及自然生态系统的进一步完善,以及再建造的一个历程。
在土地开发整理过程中,必须精细地认识到地域的地貌、水文、土壤以及水资源等因素。
当地的生态、植被以及生态环境也会在开发的过程中受到影响。
土地整理这一工作牵涉的范围比较大,内容也复杂。
如今,我国对于土地整理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都处于青涩阶段,规定也有待进一步完善,仍然位于发展的初级阶段。
所以,土地整理还存在着许多的障碍,比如:生态环境问题就是一大难题。
我国土地资源的数量有限,所以要想发展经济,开展土地整理任务是必由之路。
当然,在进行土地整理开发时,也要遵循一定的原则,在尊重自然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实行土地整理活动,提升土地的利用率,使人们采取合理的方式完善耕种的品质,进而提升经济收益和社会受益。
对门源县生态环境建设问题的几点思考
对门源县生态环境建设问题的几点思考
杨生珍
【期刊名称】《新农村(黑龙江)》
【年(卷),期】2011(000)006
【摘要】林业作为生态环境建设的主体,对于改善生态环境与发展经济具有特殊的作用。
环境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是当今世界公众普遍关注的焦点问题,保护森林植被、建设绿色文明是当前摆在我们面前迫在眉睫的战略任务,加强西部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对加快西部地区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总页数】3页(P172-174)
【作者】杨生珍
【作者单位】门源县仙米林场,青海门源8103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X171.4
【相关文献】
1.门源县天保工程实施中的几点思考
2.对加强门源县新时期农牧区党员干部培训工作的几点思考
3.关于门源县乡村旅游业发展的几点思考
4.门源县发展现代高效生态畜牧业的几点思考
5.门源县发展草原羔羊产业的几点思考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门源县国土资源局
基本农田整理项目建议书
项目名称:青海省门源县门源县西滩乡基本农田整理项目申报单位:青海省门源回族自治县国土资源局
项目起止时间:二○一一年至二○一三年
报送时间:二○一一年四月八日
门源县西滩乡基本农田整理项目建议书
为认真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落实国家耕地保护政策,加强全县耕地保护,实现全县耕地总量动态平衡,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根据有关法律法规提出门源回族自治县西滩乡基本农田整理项目。
1、申请项目的理由和依据
(1)、申请项目的理由:
门源回族自治县位于青海省东北部大通河流域,地理坐标为北纬37°03′——37°59′,东经100°56′——102°42′,东临甘肃省天祝县,南接本省大通县、互助县,西与祁连县、海晏县毗邻,北同甘肃省南裕固族自治县、山丹县接壤。
全县东西长156.24公里,南北宽103.99公里,全县总面积551058.6公顷。
海拔2388——5255米。
全县地形有高耸多山的特点,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南北高,中间低,构成了祁连山与大坂山东西长、南北短沟谷相间的门源盆地。
大通河由西向东流贯其中。
门源县大通河两岸存在大量中低产田、大面积的河滩地、水毁耕地,零星分布的荒草地、滩涂地面积较大,通过整理复垦项目的实施有效增加耕地面积。
项目区现有生产道路凌乱,排灌设备老化,农田林网建设滞后,土地产出率较低。
该地区光热条件、土壤条件、水资源条件较好,适宜于发展种植业生产。
为了改善农业生产环境,保障人均耕地占有量,提高农民收入,形成田、林、路、渠合理分布的高效农业区域,改善生态环境,亟待整理该区域土地。
(2)、申请项目的依据
a、《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
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及有关法律法规。
b、《国家投资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管理暂行办法》(国土
资发[2000]316号)。
c、《关于组织申报国家投资土地开发整理项目有关问题
的通
知》(国土资厅发[2001]64号)。
d、《青海省国家投资土地开发整理项目选择工作指南》
(实行)
的通知(青国土资办[2006]61号)。
e 、其他有关依据。
2、项目区概况
项目区位于门源回族自治县西滩乡,涉及上西滩、东马场、西马场、纳隆、下西滩、崖头6个行政村。
项目区东至纳隆村、西至小沙沟河、北至青克路、南至浩门河。
项目区地势平坦,属平坦的川谷地区,宜于发展种植业,便于机械耕作。
土壤类型多属黑钙土,土层厚。
项目区日照时间长、年降雨量较多,年均气温1——2℃。
水资源丰富,门源县北山渠、纳隆河直通项目区。
项目区种植主要有油菜、小麦、青稞、马铃薯、杨树、沙棘等。
项目区所在地总人口6789人。
现有耕地1779.84公顷,
人均耕地0.26公顷,人均收入4011.5元。
该地区交通便利,
农工贸产业比较发达。
西滩乡是县委、县政府确定的新农村
建设重点乡之一。
一方面,随着近几年基础设施,新农村建
设的需要,建设项目不断增加,二、三产业发展势头良好,
势必占用部分耕地。
另一方面,由于人口的增加,使人地矛
盾较为突出。
因此,广大农民迫切要求整理该地区。
项目区土地总面积为2689.46公顷,为集体所有,土地权属无争议,土地确权工作已结束。
其中耕地1779.84公顷,占总面积的66.1%,牧草地164.74公顷,占总面积的6.1%。
林地面积238.76公顷,占总面积的8.9%,农村居民点及工矿用地197.9公顷,占总面积的7.4%。
农村道路43.23公顷,占总面积的1.6%,其他土地166.95公顷,占总面积的6.2%。
水域98.04公顷,占总面积的3.6%。
项目区基本农田整理面积1304.23公顷。
项目区水源为北山渠(水源地为老虎沟河)和纳隆河。
北山渠直通项目区,全长8公里,干渠设计流量2立方米/秒。
为混凝土渠,能满足项目区用水。
纳隆河横贯项目区。
省道岗青公路贯穿项目区,交通便利,县、乡、村级公路直通项目区。
交通条件满足项目建设施工。
但是,项目区内田间道路缺乏统一规划,道路凌乱,影响正常农业生产。
项目区各村均有110千伏高压输电线路通过,农村电网直通项目区,电量稳定,可以保证施工用电。
农田灌溉属自流灌溉,对电力设施无特殊需要。
项目区缺乏农田林网建设,不能起到防风防沙的作用。
但项目区内不存在水土流失等问题。
3、项目建设的主要内容
项目区建设主要包括土地平整、农田水利设施、田间道路和农田林网建设四大工程。
4、项目区社会、经济、生态效益评价
(1)、有效增加耕地面积,提高土地利用率。
通过土地整理复垦,预计新增耕地52公顷,新增耕地率为4%。
(2)、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高耕地质量。
通过土地平整,使中低产田将达到高产稳产的标准农田。
(3)、涵养水土、美化环境。
土地平整、灌溉系统的配套以及生态林的种植,使原有水土流失总量得到有效控制,同时极大地提高农业生产抗御旱灾的能力。
(4)、通过项目的建设,农业基础设施条件大大改善,耕地平均年纯收入可由原来的300元/亩提高到350元/亩左右。
5、申请项目实施年限
该项目于2011年5月申请立项,建议2011年——2013年实施。
实施年限为两年。
6、申请项目资金来源和预计投资
该项目属基本农田重点项目,项目资金全部申请省级投资资金,预计总投资3640万元。
7、项目区群众意见
通过对该项目各方面的分析,认为该项目依据符合土地开发整理复垦相关的法律法规及有关规定,也符合《门源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目标明确,经济上可行,技术上有保证,项目切实可行,具备立项条件,建议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