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呼唤心灵回归、文化导航

合集下载

用文学滋养时代的心灵阅读答案

用文学滋养时代的心灵阅读答案

用文学滋养时代的心灵阅读答案用文化滋养时代的心灵李洪兴①2018年的第一天,不少人走进国家图书馆,一睹《四库全书》真容。

参观之余,领一页字帖,坐在展厅里一笔一画地抄写书中内容。

文化的书函,在这样一次观四库、抄经典的读者体验活动中被打开。

②读者、观众与经典的距离,已经越来越近。

故官打开《千里江山图》卷轴,中国美术馆展示徐悲鸿的奔马与战马在不同场地、以适宜的方式择精品而展,成了打开文化的一种共同选择。

人们在拈花之间,感受到穿越千年、跨越万里的经典散发出文化的沁人芳香。

③藏,是为了存,也是为了传。

这个传,不仅是侍诸后世,也是传诸众人。

无论是历史文物还是经典文本,最珍贵的莫过于其历史与文化价值,倘若不能被更多人欣赏、研究、传承,也就很难实现价值外溢,更谈不上价值增值。

④当前,我们的文化视野不断打开,但文物的开放度依旧有待提升。

有的场所作为历史遗迹,长期以保护的名义被铁将军把门;有的文物,被一些单位藏着掖着,生怕失去了研究的首发权。

开放的文化有着更大辐射力,就像故宫博物院,开放区域越来越大,展出文物越来越多,文创形式也越来越丰富。

从馆舍天地走向大千世界,才能涵养出真正的文化自信。

⑤面对文明的瑰宝、文化的结晶,人们会有一种与时间对话、与历史握手的感受。

让现代人有更多机会近距离接触、感受这些文明的宝藏,有利于形成自己的文化观念、审美趣味,有利于滋养时代的心灵。

这又何尝不是美好生活、全面发展所需?只有真正推开文化的大门,让更多的人走进去,才能在新时代实现美美与共。

(选自《人民日报》2018年1月16日,有删改)1.请简要概述第④段的论述层次。

(4分)2.第②段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何作用?(3分)3.请结合全文,阐释最后一段中美美与共的内涵。

4分答案1.(4分)首先提出文物的开放度依旧有待提升这个观点;接着从正反两个方面举例论证文物开放的重要性;最后指出只有文物开放(从馆舍天地走向大干世界),才能涵养出真正的文化自信。

漫步于古老的街道:感受历史的痕迹与文化底蕴

漫步于古老的街道:感受历史的痕迹与文化底蕴

漫步于古老的街道:感受历史的痕迹与文化底蕴古老的街道是一条通往历史的时光隧道,它们承载着过去的记忆和文化的痕迹。

每一条街道都有其独特的历史,每一个角落都有着动人的故事。

走在这些古老的街道上,我们仿佛可以穿越时空,感受历史与文化的底蕴。

一、古老街道的魅力所在古老的街道常常延绵有序,构筑着城市的基石。

这些街道通常拥有独特的风貌和建筑风格,将人们带入一个独特的时代。

透过街道两旁的建筑,我们可以看到历史的痕迹,感受到岁月的积淀。

1.1 生活气息浓厚古老的街道往往承载着城市的繁华与生活的喧嚣。

街头巷尾摩肩接踵的人群、熙熙攘攘的市井气息,让街道活跃起来。

在这里,你可以感受到人们的欢声笑语、商贩的呼唤以及传统手艺的温馨。

1.2 独特的建筑风格每个时代都有着不同的建筑风格,而古老的街道则凝聚了历史上各个时期的建筑风格。

从古老而奢华的宫殿,到具有浓郁民族特色的民居,街道两旁的建筑是城市发展和文化传承的见证。

二、走进历史的痕迹古老的街道如同一部史书,记录着过去的点滴,通过它们我们可以看到历史的变迁和人们的生活方式。

在这些古老的街道中,有一些地方更是具有特殊的历史意义。

2.1 古迹与名胜很多古老街道都与重要的历史事件或文化人物有关。

例如,北京的南锣鼓巷以其独特的胡同文化而闻名,也是历史上重要的革命活动地区。

西安的回民街则是众多回民文化的代表,各种风味小吃让人流连忘返。

2.2 文化遗产保护许多古老街道承载着丰富的文化遗产,因此被列为重要的历史保护区。

例如,意大利的威尼斯老城区以其独特的水道和古建筑而闻名。

古老街道的保护不仅仅是对历史遗产的尊重,更是对文化传承和多样性的重视。

三、沉浸于文化底蕴古老的街道是文化的载体,通过走进这些街道我们可以深入了解当地的文化底蕴,感受到人们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

3.1 传统手艺与工艺品在古老的街道上,我们可以找到很多独具特色的传统手艺和工艺品。

例如,在中国的古老街道上,你会发现很多传统手工艺店,可以欣赏到中国传统剪纸、刺绣、瓷器等工艺品。

“回归”的必然与文化意义

“回归”的必然与文化意义

“回归”的必然与文化意义作者:谢麟来源:《美术界》2021年第02期中国当代油画创作进入21世纪以来,围绕未来的发展方向,在反省20世纪各种思潮及实践中,对中国油画的文化属性及当代性再次进行了全面的思考,这是过去不同历史时期对中国油画探索发展方向思考的延续。

不管是从文化、审美、语言特征等方面去判断,还是从精神层面,这些思考全面激活了中国油画的创作,呈现出空前的盛况。

这种生态使中国油画活跃出新的气象和生命力。

但在这种繁荣的下面,我们也看到了重“图像”而忽略精神内涵、以照片取代对生活体验的创作倾向;同时,现实主义被写实主义取代,艺术越来越远离原来的本质,我们越来越难以从作品中体验到人性的温度以及情感的交流与感动。

“无根”的艺术呈现出来的苍白的“影像”,使当代中国油画的创作出现了一些值得思考的问题。

同时,我们在思考中国油画本土化的过程中,更多是从语言层面上寻找本土因素,或强调画面的书写性,或在宗教和民族艺术中借用,很少能在审美精神和文化特征上进行思考。

广西一群以青年为主体的油画家,一直在思考这些问题。

我们在自己的艺术初心和时尚流行中不断地进行判断,试图找到答案。

最后,我们决定“回归”,回归到我们对油画艺术产生热爱的原初,回到使我们产生创作冲动的土地。

“北回归线”是我们艺术回归的地理和文化标志。

“北回归线”成为我们的选择,有两个理由:一是我们重新关注养育我们艺术的土地——广西地域的自然和人文。

“北回归线”经过的广西,最具有亚热带特点,多样地理环境和多民族文化背景,使这里有着独特的自然和文化特征,我们的艺术生命是在这里成长起来的,表现它,我们有着先天的优势,也是我们艺术的根。

二是回归到我们心灵驱动的艺术追求——关注现实生活,表现自己对自然、生存环境、社会形态的思考,实现现实主义理想。

但我们与古典现实主义追求的差别是,我们对现实的表现和思考,还带着强烈的表现色彩,个人情感和观念、当代视野的判断,这种更具当代性的艺术追求,我们定义为“表现现实主义”。

呼唤文化自信回归的原因

呼唤文化自信回归的原因

呼唤文化自信回归的原因:强调文化自信是因为我们在某些方面的不自信表现:不少青年言必称西方,对自己的宝藏视而不见崇洋媚外年轻人放弃了对信息甄别、筛选、判断的权利,拱手让于网络舆论学生不肯下苦功夫读书,做学问求易贪快守不住寂寞,坐不了冷板凳新文化运动的先驱者们京剧推崇西洋戏剧的写实手法定义:《求是》刊文认为:“文化自信,是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是对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

”文化自信来源于源远流长的民族记忆和圆融大气的中国智慧,来源于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坚定信念,也会让我们在这一道路上走得更远更坚定。

原因:1.中国文化实力的落后,与经济大国的地位不匹配,在于我们未能将弘扬中华文化,放到提升国家形象和增强国家软实力的层面,予以足够的重视。

长期以来,我国文化一直处于政治的附属地位。

无论清末的戊戌变法梁启超借用文化改良运动还是文化大革命中对文化的直接摧残。

由此也导致我国文化学界不良之风盛行,埋首学术的人也愈来愈少,在此之际,呼唤文化自信的回归正是对文化的重视,对学术的尊重。

2.呼唤文化自信,也是经济发展,提高国际地位,增强我国文化软实力,增强我国国际竞争力的必经之路。

当今世界不仅是经济的竞争,科技得竞争,更是文化的竞争。

有人说美国人仅用“三片”便征服了中国:第一是大片,第二是薯片,第三是芯片。

这其中,以“大片”为代表的欧美文化对我国的影响尤其是青少年的影响尤其严重。

当我们面向世界敞开国门,发展经济的同时,欧美文化正悄无声息地改变着我们的价值观念。

此时,呼唤文化自信,是对外来文化的“抵抗”,也是对自身文化的认同。

另:因为,我们需要——富涵千年智慧的治理经验因为,我们需要——吸引世界眼光的大国实力因为,我们需要——容纳传统精华的新价值观因为,我们需要——延续华夏文脉的民族梦想。

心灵回归——从张承志作品看其民族文化身份认同及建构

心灵回归——从张承志作品看其民族文化身份认同及建构

张承志对待母族文化和历史是严肃的,拒绝世俗的买卖,他不能忍受因一时的感动就跑来挥洒自己满溢同情心的看客,也不能接受心灵还未净化干净的读者,更不能容忍将自己的母族文化拿出来贩卖的行为。这种情形使很多人认为张承志过于偏激。但实际上,在进行民族文化身份认同建构的过程中,张承志对母族的热爱以及对哲合忍耶的皈依,并没有印记使他既有母族血缘的热情、坚忍、血性,又有知识分子的统筹把握的全局视角。他没有固步自封地把自己困在一个书写历史、记述文化的小圈子,而是用历史的眼光发展的眼光看问题,将
种抽象的精神和信仰,所以作家只有通过自己的情感叙述,引导读者进入自己的价值观念,才能让读者走进苦难的回民之中,走进哲合忍耶。这样,在张承志的散文中,叙事变得更加微不足道,抒情和议论成了他的自我式散文的主导方式,这种方式的强化更加真切地表达出作家的内心情感,成为他思想表达的一种直捷方式,同时也是作家独有的精神哲学所呈现的特殊表达形式。在浓郁的抒怀中,作家以宗教式的独白表达出他的批判、赞美、抗争和希望,折射出深沉的价值观念,引导着读者去感受他那澎湃、激越的心声,去点燃读者心中那圣洁的火种,去追求崇高的信仰和清洁的精神!
结语
云南民族大学马邵玺副教授曾提出不能把民族本土文化简单的看成“实体性存在’’这样的一个观点,他认为在现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下,民族文化更应该被看做是“关系性存在’’。在这“关系性”联系中,作家不应该简单的回归传统的文化身份认同道路。其实,体现民族文化的历史集体记忆本就是经过选择的取舍,所谓“真正真实的历史’’并不存在,但是只要民族文化的精髓是不变的,“回归母语’’还是“自觉混血”这道选择题并不难选。张承志就选择了后者。

江西省赣州市石城中学2025届高考语文五模试卷含解析

江西省赣州市石城中学2025届高考语文五模试卷含解析

江西省赣州市石城中学2025届高考语文五模试卷考生须知: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全部在答题纸上作答。

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的答案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写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

2.请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在“答题纸”上先填写姓名和准考证号。

3.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当今时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需要通过创新性发展和创造性转化,以活化的新形式发扬其深厚内涵,涵养中国精神,滋润现代人生。

不论是为当代中国人更好理解传承民族文化,还是为参与国际文化交流、树立国家文化形象,都需要我们发挥宏大传统优势,开掘文化资源蕴藏的巨大价值,创造具有国际影响的文化体验。

数字技术为更好再现文化遗产提供支撑。

文化是一条流淌不息的河流,每个时代都有特色文化形态,即便那恒定不变的价值,表现形式也不断嬗变。

近年,集中展示中国传统文化的博物馆利用数字技术改进展陈方式,优化“用户体验”,强化互动性和参与感,满足观众感知与互动需求,加强对文化遗产的认知。

数字敦煌、数字故宫让我们以新鲜有趣的形式、真实可感的体验徜徉于历史文化场景,感受传统文化艺术精髓及精神。

故宫通过与动漫、影视、文学及社交平台全方位融合,设计开发产品和数字内容,使传统文化魅力不断传播发酵,推出一批网红产品,数字技术让传统文化以全新方式获得时空延伸,融入生活日常,提升生活品位。

故宫以“跨界”之思和“网红”之势,举办相关文化活动,获得年轻人追捧,实现了优秀传统文化对日常生活的有效融入。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获得更好传播,还要把中国要素与时尚表达有机结合起来。

目前这类具有强势文化传播力的文化产品和品牌媒体较少,缺乏像《功夫熊猫》《花木兰》这样叫好又叫座的品牌产品。

有待更新思维模式,重视多元文化背景,找到贴切的表达方法,呈现出既具中国文化深远意味又贴近海外受众审美习惯和对中国元素期待的文化产品,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国门,在交流互鉴中绽放独特魅力,在多元文化合作与竞争中实现共存共荣,促进人类文明共同进步。

回农村调整心情文案短句

回农村调整心情文案短句

回农村调整心情文案短句回归农村,调整心情引言:时光荏苒,城市的喧嚣和繁忙已渐渐困扰了心灵。

面对瞬息万变的城市生活,我们渴望放慢脚步,远离尘嚣,寻回内心的宁静。

那么,何处能让我们找回纯真、细腻的情感呢?或许,回归农村,重新感受大自然的呼唤,将成为我们调整心情的最佳选择。

1. 概述在繁忙的城市中,我们习惯了匆忙的节奏和浮躁的情绪。

而农村则是一片静谧的海洋,清新的空气和绿意盎然的美景奏响了一曲静谧的交响曲。

农民朴实淳厚的性格,让人感受到了这里的人情味和真诚。

正是在这些简单的农业生活中,我们能重新找回内心的平静和宁静。

1.1 自然的呼唤回归农村,我们能够感受到大自然的呼唤。

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洒在身上,温暖而舒适;微风轻拂面庞,带来阵阵花香;蝉鸣鸟叫,成为了日常的背景音乐。

与此同时,我们也可以亲身体验农村的种植和养殖活动,亲手参与大自然的循环往复。

这些亲近自然的体验,让我们感受到它与我们的紧密联系,重新认识到生命的宝贵。

1.2 简单的生活农村的生活,虽然简单却充满幸福的滋味。

清晨,太阳升起,我们起床迎接新的一天。

与家人一起在村庄旁的田野里劳作,体验土地的滋养和生活的意义。

傍晚时分,家人围坐在一起,品味着农村的饭菜,享受着天伦之乐。

与城市忙碌中的碎片化生活相比,农村的宁静与真实让我们体验到了最纯粹的幸福感。

1.3 文化的传承农村不仅是大自然的精灵,也是传统文化的宝库。

这里保留着丰富的民俗文化,我们可以亲身感受到民间传统节日的热闹和喜庆。

在这里,我们可以与村民一起学习传统手工艺品的制作,了解传统习俗的背后故事。

这些文化传承的活动让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乡村文化的内涵与魅力。

结语:回归农村,调整心情,是我们重新与大自然、与真实生活相连的机会。

在这里,我们可以远离城市喧嚣,静心寻找内心的宁静;我们可以体验简单的农村生活,享受美食和家人的陪伴;我们还可以亲身参与农村文化的传承,感受传统与现代的交融。

无论是身心的放松,还是对真实生活的重新认识,回归农村都将给我们带来无尽的惊喜和收获。

余秋雨《文化苦旅》读后感

余秋雨《文化苦旅》读后感

余秋雨《文化苦旅》读后感余秋雨《文化苦旅》读后感1随着作者的脚步,我的心灵也进行了一次苦旅,从阳关到江南。

初见这本书,我对书名充满疑惑:为何苦旅?既是旅行,为何突出苦字?带着疑问进入书中,又了解作者的平生,我豁然开朗,有情不自禁,感叹起来。

这苦字,有多含义。

身体的劳苦。

作者的旅行是完全自费的,而所到之地大多荒原而偏僻,步行之时最多身体自然劳累。

但在作者心中,大概这远行,这劳苦,都成为信徒朝圣圣地而远行一样的虔诚的心情,去朝圣千百年的荒废古址。

眼见古址破败之痛。

作者所去的____,阳关,敦煌,渤海国,天一阁,所去遗址无不败落,残缺不堪,面对损毁的遗址,作者自然是痛心疾首,苦不堪言,对谣言攻击的痛苦。

作者在苦旅中,苦旅后,受尽了谣言,谩骂,及各种形式的人身攻击。

然而,在这谩骂声中,并无一家媒体,一家报刊为他说一句公道话,为躲避攻击,作者携妻从上海迁至深圳。

然而在这漫骂与孤独之中,作者能继续对此书改版,不断写出新的著作,实为难得可贵。

对文明衰落的凄苦。

作者远行出国探访中东,希腊,埃及等世界文明遗址,又到欧洲,与中国进行对比。

体现出中国文明的优势与不足,对各地的文明衰落深感悲痛。

对当代文明提出紧迫提醒,也是痛定思痛。

理解了这些“苦”,也就明白了作者的心情了,也就理解了作者的深沉的笔调,悲痛的风格了。

说这是“沉痛”,这是“流浪”一点也不为过。

从阳关到江南,只有苦,又不只是苦。

这个字的内涵实在是太过丰富,让人还甚为不解,就走完了全程。

余秋雨《文化苦旅》读后感2漂泊的旅程中,是谁在孕育千年文化的土地上,留下了一串串探索的足迹?——题记接触《文化苦旅》的第一篇__是《道士塔》。

它在整本书当中也是堪称经典。

荒茫大漠中,一个古老的意象,记载了敦煌文明的兴衰,见证了一个没落王朝的耻辱与无奈。

当千年前石壁上的第一刀刻下时,一个壮丽无比的乐章便开始奏响。

它是一千多年层层的积聚,它是一千多年鲜活的生命,它是无数艺术家与信徒膜拜的圣地。

回归带来的社会进步

回归带来的社会进步

回归带来的社会进步近年来,回归成为了一个热门话题。

各种形式的回归,如国家领导人的回归,文化传统的回归,乃至个人内心的回归,都在不同程度上为社会进步带来了积极影响。

本文将探讨回归所带来的社会进步,并从多个角度详细阐述其意义和影响。

一、政治层面的回归政治层面的回归指的是领导人的回归或政策的回归。

在当今社会,领导人的回归通常意味着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以某国领导人的回归为例,他所带领的政府能够延续前任政府的政策,避免政策的频繁变动,从而为国家的发展带来稳定性和长远性。

此外,政策的回归也有助于提高政府效率,因为领导人回归后可以继续执行其熟悉和有效的施政方案,避免了新政策的摸索期,减少了时间和资源的浪费。

二、文化层面的回归文化层面的回归指的是对传统文化的回归。

随着社会的发展,一些传统文化渐渐被忽视或淡化,而回归正是为了重塑和弘扬这些文化的精髓。

例如,人们开始关注传统艺术形式的保护和传承,如戏曲、民间音乐等。

回归传统文化不仅可以保护和传承宝贵的文化遗产,还能够激发创作灵感,促进文化创新与发展。

在回归的过程中,人们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增强,社会凝聚力得到进一步加强。

三、个人心灵层面的回归个人心灵层面的回归指的是对内心世界的回归。

在现代社会中,人们常常被繁忙的生活压力所累,内心逐渐迷失。

而回归则是为了找回内心的平静和宁静。

通过回归,人们可以重新审视自己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并重新调整自己的心态。

例如,通过冥想、瑜伽等方式,人们可以远离喧嚣,静心思考生活的意义和价值,从而更好地面对挑战和困扰。

综上所述,回归带来了政治、文化和个人心灵层面的社会进步。

政治层面的回归能够带来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促进国家的发展。

文化层面的回归有助于传承和创新传统文化,动态发展社会文化。

个人心灵层面的回归为现代人的内心提供了宁静和思考的空间,使人们能够更好地应对生活中的挑战。

回归并非一成不变,而是在保留和传承传统的基础上进行变革和创新。

在回归的过程中,我们需要保持开放的思维,接纳新的观念和思想。

弘扬传统文化培育时代新人

弘扬传统文化培育时代新人

弘扬传统文化培育时代新人继承和弘扬传统文化培育时代新人宋丽丽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关心培育下一代,是利国利民的奠定工程、民心工程和希望工程。

用中国传统文化和时代精神教育青少年,事关国家命运前途,事关人民群众根本利益, 是不可回避的重大课题。

一、让中国传统文化走进青少年一代是历史的必然,现实的需求。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包含着极其丰富的内容和要素。

以孔孟思想为代表的儒家学说是我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和精髓。

中华传统文化积淀形成了中华民族的不朽的民族精神,如爱国奉献、重礼务实、自立自强、诚实守信、重义轻利、扶贫济困、尊老爱幼,这些传统美德滋养了中华儿女的心灵,凝聚着中华民族的力量,也是我们一代代必须继承和发扬的优秀传统。

弘扬传统文化与培养时代新人二者之间有着内在的必然的联系。

传统文化必然在各代人们身上打下烙印,并在现实生活中发生着影响和作用。

而人才的培养又总从特有的历史传统、民族心理、文化氛围和生活习惯出发,并在这些因素的交互影响下与时俱进地成长和发展。

事实证明,优秀传统文化对青少年成长有重要的滋养、引导、陶冶和塑造作用,一是培养道德素养。

二是树立行为规范。

三是改善知识结构。

四是激励成长成才。

我们的下一代总体上是积极向上,但在他们身上表现出积极和消极现象并存,成才希望和堕落风险同在的特点,我认为可以概括为;思想活跃,价值多元;兴趣广泛,良莠不辨;思维独立,易受污染;崇尚自我,好走极端;追求时尚,讲究体面;交友面宽,缺少防范;渴望成才,疏于苦练。

当代青少年的自主性、选择性、主体性、参与性很强。

有些青少年在不良文化、不良信息的诱惑毒害下走向了堕落以至违法犯罪的道路,而且向低龄化、智能化发展。

这和价值观、荣辱观混乱,背离传统文化道德有密切关系,需因势利导,帮助心灵回归,其重要性、紧迫性自不待言。

二、进行传统文化教育必须和弘扬时代精神紧密结合。

当前,青少年不是生存在单一的世界,学校的应试教育和家庭成才教育向孩子们灌输“理想世界”;网络媒体又诱导他们进入“虚拟世界”;“现实世界”中市场经济大环境下的消极现象又使他们产生困惑疑虑,导致信念的淡化、道德滑坡、情绪浮躁、行为失范。

寻根文学的名词解释

寻根文学的名词解释

寻根文学的名词解释寻根文学,是中国现当代文学中的一个重要流派,也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一个重要分支。

它是在20世纪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逐渐兴起的,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和人文关怀。

寻根文学主要关注个体的身份认同和文化传承,通过对个体经历和乡土生活的探索,回溯和重建祖国的根源和文化记忆。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解释寻根文学的内涵。

一、回归乡土,追溯根源寻根文学的首要任务是回归乡土,追溯个体和祖国的根源。

作家通过刻画主人公的乡土经历和成长环境,通过对乡村风土人情、传统文化的描写,表达对祖国历史、文化和人文精神的热爱与理解。

这种追溯根源的行为,不仅是对个体成长背景的反思,也是对祖国民族文化的探索和传承。

二、文化认同与文化冲突寻根文学在探讨个体与文化的关系时,常常涉及到文化认同和文化冲突的问题。

在全球化的今天,个体的身份认同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寻根文学通过展示个体在现代化进程中的文化冲突和彷徨,探讨个体在传统文化和现代文明之间的选择和平衡,引发人们对文化认同的思考。

三、历史记忆与群体命运寻根文学借助历史记忆,回顾群体的命运变迁。

通过对历史事件的再现和个体的亲身经历的描写,寻根文学以文学的方式记录历史的痕迹和群体的命运,揭示社会矛盾和历史变迁对个体生活的影响。

这种对历史记忆的追溯,同时也是对社会现实的反思和审视。

四、乡土叙事与艺术创新寻根文学强调乡土的特殊性和个人经历的独特性,倡导以乡土为背景的叙事创作方式。

通过细腻的描写,作者能够让读者深度体验和感受到乡村生活的魅力和独特之处。

寻根文学的乡土叙事方式注重细节的描绘,力求还原乡村的真实画面,给人以真实感和历史感。

五、对乡村现实的反思与呼唤寻根文学中的作家通过对乡村现实的反思和呼唤,探讨现代化进程中乡村存在的问题和困境。

他们关注农村的发展、农民的命运,关注新农村建设和乡村振兴的问题。

这种对乡村现实的反思和呼唤,体现了作家们对乡村的责任与担当,也激励社会各界和政府加强对农村的关注与支持。

心灵的呼唤作文范文5篇

心灵的呼唤作文范文5篇

心灵的呼唤作文范文5篇时代在进步,人们的思想、知识也在进步,可当人们正在随着潮流的风向上攀越时,心灵却在不知道何时蒙上了一层薄纱。

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心灵的呼唤作文,供大家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心灵的呼唤作文1现在是深冬。

我讨厌冬季,因为那件事发生在冬季……眼前一片白:白色的大褂,白色的被单,白色的墙壁,还有那苍白的脸——一张熟悉得不能再熟悉的脸,一双慈爱的眼睛。

“过去吧,奶奶要和你说话……”父亲干涩的声音使我的心不由的一颤。

我恍惚的走的奶奶的床前,脑子里一片空白,仿佛什么也记不清了;一刹那,好像又恢复了记忆:小时候,我常常到奶奶家过冬,那儿的冬天可真冷。

我一个人坐在冰凉的板凳上,鼻子冻的酸溜溜的。

每当这时候,我总会伸出红肿的小手喊着:“手捏捏!手捏捏!”奶奶或是在洗菜,或是在洗衣服,总会急忙把手在围裙上擦擦,向我跑来,用那双又大又暖的手轻轻地揉捏着我的手,我顿时暖和起来。

现在,我倚在奶奶的病榻前,任她抚摩着我的脸。

那手依旧是那么的温暖,仿佛要把她所有的爱都倾注在我身上,泪水不禁的从我的眼里流出来,和着奶奶的泪,一并流着,让我再享受最后一次奶奶的抚爱。

忽然,奶奶的嘴唇动了一下,我贴进她的嘴:“手捏捏……手捏捏……”我再也忍不住了,扑到奶奶怀里:“不!不要!奶奶,不要这么早离开我!”可是奶奶还没听我说完就离我而去了,带着她对孙女无尽的爱和思念走了…………今年深冬,依旧很冷,每当在大雪纷飞的日子里,我总会想起奶奶的“手捏捏!手捏捏……”心灵的呼唤作文2每个人的心中都充满爱,之所以整个社会大家庭都存在着爱的气息。

爱是我们大家心灵的呼唤,爱是我们大家共同的语言。

一位妇女微笑着抱住一个金发的小少年,他正在吻他的母亲,他们沉浸在幸福的气氛中-这就是《爱的教育》的封面。

记得这本书是我在11岁生日时父母送给我的生日礼物。

当我打开第一页时就被这感人肺腑的故事所深深的吸引。

文中主人公安利柯是一个意大利少年。

作者以日记的形式把四年级的安利柯一学年每一天发生爱的故事全部都记录了下来。

皇甫军伟:回归心灵深处的教育

皇甫军伟:回归心灵深处的教育

皇甫军伟:回归心灵深处的教育皇甫军伟:著名教育专家,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儿童发展研究中心核心专家,养成教育总课题组副组长,家庭教育专家组组长,中国教育家协会会员,中国教育艺术研究会会员,中国教育艺术编辑委员会委员。

曾四次央视“实话实说”的嘉宾,多次央视“新闻会客厅”嘉宾,还为4000多名中小学生进行过心理辅导,走访过3000多个家庭,在家庭教育、学习心理、道德教育、学习能力、学习方法等五大领域内进行过深入的实践积累,中央电视台、光明日报、中国青年报、中国教育报等多家主流媒体对其教育事迹进行报道。

因突出的教育思考及教育实践,被誉为京城教育界的“五少”之一。

《回归心灵深处的教育》前言教育仅仅停留在行为的外在表现上是远远不够的。

教育应该回归到心灵对心灵的呼唤,回归到对彼此心灵深处的碰撞和感动,在感动中寻找和发现属于自己的心灵地图。

让教育像空气和自来水一样流动在每个人心灵的最深处。

让民族教育之花开在世界哲学的空间,让教育之根深扎于民族文化的土壤。

寻找中国教育家的成长之路,探究教育深层的规律和不变的内容,这或许是我生命的信仰和价值所在,更是责任之所在。

在教育的实践中,我一直思考:如何让最有价值的教育思想能够随时随地、无意识地释放?如何让有效的精力和财力在孩子成长的关键点上发挥超值的作用?在孩子最需要教育的时候,家长和老师能否明确教育的目标并进行恰当的角色扮演,拿出相应的教育食粮给孩子?思想诞生于实践中观念与观念碰撞后的顿悟!别人的方法和理论都是土壤,不是果实,只有经过自己的耕耘劳作之后,才能感悟到果实的香甜。

教育是一种经得起时间检验的实践。

它有规律,但不是严格意义上的独立学科。

没有一种教育理论能够适用于所有的教育,没有一种教育方法能够适合所有孩子的教育。

即使所有的教育理论都是正确的,也只是对教育理论的补充。

因为人以及如何成为人,对人类自己而言永远还都是在探究过程中,就像一个刚刚上路的孩子,所以没有必要崇拜和完全按照某个教育家的理论来确定一切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这些都是我们自己的思维停止和懒惰的结果。

文化传承需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文化传承需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传统文化是滔滔不竭的河流,青少年是“拔节孕穗期”的幼苗,传统文化能为学生的精神成长提 供取之不尽的水源。学校教育在循序渐进、持续创新的研究与实践的过程中,唯有将传统文化“灌 溉”于学生的心中,才能将其外化为学生的一种实际行动。这种实际行动不仅能弘扬传承,而且能推 陈出新;不仅能铸就学生的精神品格,而且能净化民族的精神家园。
(作者单位:河北省教育科学研究所)
2020 年 第 9 期 / C(03) 1
各中小学校在开展传统文化教育时,要坚决杜绝“口号化”和“形式化”的敷衍型工作方式。为 与功能的基础上,厘清中华优秀传 统文化的历史渊源、发展脉络,关注传统文化的鲜明特色、独特创造,又应积极收集当地优秀的文化 传统,集中区域文化和民间文化的特色,以文化人、以文育人。与此同时,学校应加强对教师的文化 培训。教师作为学生行为的领路人,其一言一行都将成为学生成长的典范。因此,提升教师的文化素 养和教育品质,将民族精神的“根”与“魂”深植于教师心中,不仅能为学生的“知”打下坚实雄厚的基 础,而且能更好地发展壮大学生的“行”。在知行合一的价值观和方法论的指引下,学生会自觉成为 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重要力量。
Educational Practice and Research
教育心语
李红霞
继承和发展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的一个重要 内容。优秀的传统文化是历经过时代变迁、超越了时空限制的美好事物或美好事物中的有机元素, 它们虽存在了千百年,却依然能在当下带着丰厚的内涵以新鲜的面目呈现于世人的眼前。比如,北 京大兴国际机场的建筑作品,它以凤凰展翅的造型,昭示了中国人民自古以来追求吉祥和谐的意 愿,同时,它的五座中式庭院又与“丝绸之路”遥相呼应。又比如,敦煌滑板和以故宫神兽、万里长城 等为模具推出的雪糕系列,既契合了现代人的生活需求,又在以这种外化的方式,彰显着中华民族 的精神与魂魄,……如此等等。这种将传统元素与现代生活相结合的新事物、新产品,仍在被人们不 断地想象与创作中。

延安精神系列活动总结

延安精神系列活动总结

时代呼唤回归传统浸润人生重庆市第十八中学延安精神实验班活动总结中国近代伟大的思想家梁启超先生经这样预言: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而我们的无数英勇无畏的先烈们为了建设一个傲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少年中国,怀着崇高的理想,浴血奋斗,拼搏前行,用自己鲜血和生命实践了他们的诺言,更在血与火的革命历史进程中锻造出了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它让足以让每一个炎黄子孙引以为豪、受益无穷!这就是我们延安精神!众所周知,我们的延安精神是我党在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领导下,从井冈山到延安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实践中,培育和创立的伟大革命精神,它是中国人民在经历历史变迁等困难险阻过程中传承下来的优秀传统,是我们的党我们的民族与生俱来所奉行并且并不断实践创新的伟大成果。

在今天,我们民族伟大复兴的荣耀时代,当我们分享着今天幸福阳光的同时,更缅怀着他们和他们留给我们的精神财富,然而,在物质世界无比丰富的今天,如何把握住历史的机遇,使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从一个胜利走向另一个胜利,坚守我们的精神家园,让鲜艳的五星红旗永远飘扬在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黄土地上,是我们的不可推卸的责任,更是我们薪火相传的民族使命!经过坚持六年的优秀革命传统教育的系列活动,我们深刻感受到无论我们的时代发生多么巨大的变化,但是延安精神所树立起来的信念和传统一直在延续,时代赋予延安精神更加深刻的内涵,他必然会时代的主旋律,必然会成为当代人创业奋进的信仰,更应当为后人所传承。

这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对于一个国家乃至一个族群有着无可替代的重要支柱作用。

而将这些宝贵的精神财富继承、内化并与今天的时代精神相结合,融入每一代人的心灵,也必将会塑造出一代人无私的献身精神,和高尚的民族灵魂。

回顾过去,让人思绪翻涌,感慨万千;而其中经验和体会更是让人难以忘怀。

必修四第八课 学习借鉴外来文化的有益成果 2024年高考政治一轮复习(新教材新高考)

必修四第八课 学习借鉴外来文化的有益成果 2024年高考政治一轮复习(新教材新高考)
要求 要在坚持各民族平等的基础上,尊重差异,理解个性,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 尊重其它民族的文化,相互借鉴,求同存异,共同促进人类文明繁荣进步
归纳总结 比较文化的民族性与文化的多样性
文化的民族性
表 民族的生活方式、生产方式、思维方 现 式,以及民族节日、民族服饰等方面
文化的多样性 不同国家和民族的文化各具特色
区 别
原 因
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 每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文化都扎根于
的独特标识
本国本民族的土壤之中,各国和各
民族的政治、经济等社会条件不同
①文化民族性是文化多样性的基础:文化民族性凸显了民族文化的个性, 即民族文化的独特性,是世界文化多样性的体现。民族文化越丰富、越 发展,世界文化多样性越明显 联系 ②文化多样性促进文化民族性:尊重世界文化多样性,可以做到相互借 鉴、取长补短,促进本民族文化的发展
PART 04
高频考点——核心突破
知识预览
8.1文化的民 族性与多样性
侧重民族文化 独具特色
文化具有民族性
文化基本特征
侧重世界文化 丰富多彩
文化具有多样性
1、民族文化的地位 2、民族文化的产生 3、民族文化的作用 4、民族文化的核心和灵魂 5、民族文化的表现形式
1、文化多样性的地位 2、文化多样性的形成
1、二者相互联系、密不可分:
文化交流是文化交融的前提、基础,文化交融是文化交流的升华、发展。
联 2、对文化发展的作用: 系
文化交流构成了文化发展的重要动力;文化交融推动文化的发展。
核心突破二:文化交流与文化交融
关系
内涵 不同
区 侧重 别 不同
实质 不同 意义 不同
联系
文化交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当焦虑与浮躁成为社会的普遍现象,文化的自觉与伦理的操守就显得重要而迫切,那么什么样的文化既能捍卫、滋养我们的心灵,又能够融合、引导我们现代社会的发展?这涉及文化张力与现代性的问题,也是我们此次对话的背景。

时代呼唤心灵的回归——学诚大师与北大学者论当下的文化需求和发展导向时间:8月14日下午5点地点:北京龙泉寺对话人物:学诚:现任全国政协常委、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北京龙泉寺方丈阎雨:北京大学政府管理与产业发展研究院执行院长一、文化认知与审视阎雨:今日得见学诚大和尚,讨论文化融合与创新,可谓机缘殊胜。

浮躁和焦虑可以说是当今社会呈现出一种普遍的状态,不仅存在于草根阶层,即便是中产阶级、精英阶层,同样面临着焦虑和浮躁。

针对这种普遍的现象,新华社对我做过采访并以专题文章的形式发表出来,在社会上引起了一定的反响。

引发了一个社会思考:为什么社会经济增长了,民众幸福指数反倒下降了。

呈现出“有增长无发展”、“富足而不幸福”的现象,面临着“不分好蛋糕就做不大蛋糕”的社会囧象。

学诚大和尚:这跟文化有关系。

1919年五四运动开始,当时人们对于西方文化最具代表性的方面,诸如科技、法制、民主、自由、人权等等,存在两种态度。

有的人认为中国传统文化阻碍了这些东西的吸收,有的人则认为“不是这么一回事”,于是演变成为关于东西方文化的一场大讨论。

那时,我们是被迫面对西方文化,战争与国际形势的动荡都制约和影响到中国对于西方文化的准确理解与正常交流;至1978年改革开放,当时面对西方文化的态度是主动和开放的,许多人去西方留学并主动引入西方文化;2001年加入世贸组织之后,中国对包括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在内的世界经济的运行规律逐渐有了深入的认识。

一百多年来的变迁,使我们对于中国传统文化,以及对于东西方文化的关系,都需要进一步思考。

目前,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在社会管理、民生保障、精神信仰等方面,与经济的发展仍然不能协调同步。

阎雨:我们的文化发展到现在,是要做出一个方向性选择的问题。

学诚大和尚:对。

阎雨:因为我们从自1840年后的一个世纪里,国人的五千年文明的自信心突然之间被湮灭了。

大家都在寻找中国落后的原因。

洋务运动时期开明人士认为我们“船不坚炮不利”,所以中国人要“师夷长技以制夷”,要学习西方,但是学习西方的结果并没有改变国运,痛定思痛,却发现罪魁祸首“竟然”是文化使然。

当时很多大哲大师,包括鲁迅先生、胡适先生,都有一个错误的认知:中国的落后,根在文化。

鲁迅先生甚至发出“汉字不灭,中国不兴”这样很偏激的言辞。

可见,当时由于爱国心切所导致的浮躁心态,认为“中华文化是腐朽的文化,是没落的文化”。

学诚大和尚:我刚才谈到的,最主要的就是两条,第一条就是科技,第二条就是法制。

有人认为中国传统文化阻碍了西方法制精神的建立和科技的发展,这是过去我们否定传统文化最重要的原因。

二、价值理性与工具理性阎雨:经过改革开放30年的发展,中国经济崛起,民族自信心提升。

一些学者将中国经济取得的巨大发展归结为文化因素,他们认为中国传统文化是经济发展的动力。

甚至认为:“传统文化都是好的,西方的文化是没落的文化”“当前的美国属于小人得志”。

但实际上,我对这种非此即彼的文化观点并不赞同。

学诚大和尚:反过来说,我们划分“东方的文化”、“西方的文化”,这样做是否科学,可能也是一个问题。

阎雨:历史表明,不管西方还是东方,都是在不同的地域形成了不同的文明体系。

这两个文明的体系并不是相互冲突的,而是相互补充的。

西方的研究是形而下的,是线性思维;而中国的思考是形而上的,非线性的,是超逻辑的。

学诚大和尚:我们是形象思维、跨越式思维,讲究顿悟。

阎雨:我们的思维一开始就是与天人对话,“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

三生万物”,一开篇就提出本体论。

学诚大和尚:《周易》讲“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都跟天道有关系。

《中庸》也说:“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

”因此,世间上的一切规律,都离不开天道。

阎雨:包括我们的《易经》,《易经》是群经之首,它其实是个“生生不息”宇宙模型,诠释的是知行体用“天道”。

学诚大和尚:在传统文化中有很多关于伦理的论述,例如在父子之间、兄弟之间、朋友之间等的仁、爱、忠、孝、礼、义之道。

伦理实际上就是人的一种感情——所谓“合情合理”,它很难用法律来规范的,但中国人很讲究这些。

如果我们在传统文化方面有所继承和发扬,那么也能够促进和辅助整个国家的依法治国、以德治国。

阎雨:正如大师所言,在中国传统社会是农耕文化,中国五千年之所以能够领先于世界,其中不能忽视伦理的作用,在中国伦理价值体系中情、理、法具足。

法律在中国传统社会中只是一个堡垒的作用,只有问题到最后无法处理了才会考虑运用法律,因为诉讼的成本高,效率却低,法律只是一个最后的边界。

我们更多强调的是“晓之以情动之以理”。

学诚大和尚:你看西方遍地都是律师,所有东西都要签协议,打官司要请律师,这个成本也很高。

阎雨:法律成本是很高的,传统文化中的道德伦理是一种有效的机制安排。

学诚大和尚:同时也因为人们对法律的滥用,使得社会行为未必符合伦理要求。

曾经有一个案例,一个美国人杀了人,他的律师用各种手段遮掩和扭曲,为他作种种辩护,最后竟无罪释放。

这种现象说明,可以通过操弄法律以符合它所服务的人的利益,但未必能够符合客观事实。

阎雨:社会的平衡与发展应当有两个出发点:价值理性与工具理性,法律就属于工具理性。

我们总是过于相信法律,但实际上,法律的理性是有限的,当然如果我们完全依靠道德自律,也会面临有时候的价值理性不足的问题。

所以价值理性与工具理性应当是互为补充。

三、文化的融合与创新学诚大和尚:现在人为什么那么浮躁?这些年来每年GDP增长都超过8﹪,经济的高速运转把人搞得天天疲于奔命、苦不堪言,身心不能安顿,势必就会引生浮躁,带来诸多社会问题。

所以社会不能一直“动”下去,应该有动有静、动静结合。

如果说科学是一种动态的促进因素,那么宗教就是一种静态的稳定因素。

实际上,广义的宗教应包括传统文化。

什么是动静相结合?就是科学与宗教相结合的状态。

西方在文艺复兴以后,把科学精神和宗教精神结合在一起。

现在我们也同样面对如何把儒释道的精神和现代科技的精神相结合的问题。

这个问题如果处理好,我们国家就能够长治久安。

阎雨:我的研究方向之一是中国儒释道传统文化与其现代性融合问题。

在研究中尝试性提出C模式,解决了西方管理体系这种形而下的工具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的问题。

我个人认为,西方管理体系是技术层面的理性,是实践的层次,而中国的儒释道是道德层面的理性,是一种更高层次上的智慧。

回顾中国文化,国人的自信是有道理的。

学诚大和尚:西方文化比较注重的是“器”的范畴。

人生有四个层次:第一,人生下来要考虑怎么活下来——生存;第二,他怎样生活得好、要有追求的目标——生活;再往上,就会思索生命有什么价值,这就触及到人的生命的意义——生命;再往上提升,就触及到生死问题。

现在温饱解决了,生活富裕了,接着涉及到的就是人的生命和生死的问题。

而世间的学问不能满足生命深层次上的精神需求,这样人们势必投向宗教。

如果深层次的精神需求得不到满足,人就会越来越躁动。

各种世间学问大多是鼓励人去竞争,都要让人动起来。

而宗教不同,它让人静下来,不要向外追逐,要放下、看破、自在。

我主张:“看破不说破,放下不放弃,自在不自我。

”阎雨:在西方,很推崇马斯洛,马斯洛提出了人的需求理论,认为最高价值是实现自我实现。

而大师所研究的问题是对于人的生命,对于生死的追问,远远高于个人价值的实现。

这是两个不同层次的问题。

只有对于“生”与“死”的参悟透了才能主张在有限生命中个人价值的实现。

“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儒家讲究入世,“不知生焉知死”,只讲究在生的时候如何超凡入圣,但没有解决死的问题,这一点也是中国缺少宗教信仰的原因之一。

学诚大和尚:人的生命的本质是对终极意义的追索,一追求生命问题就会追索到终极的意义。

马斯洛所提的是人的阶段性的生命意义,还不是终极意义。

人一旦追究终极意义,必然追究到宗教里头。

这也就是为什么有那么多人出家、当牧师,原因就在于此。

西方的价值观用佛家话讲都是“心外求法”。

心外求法怎么能够满足内心的需求?不可能的。

正是因为国际社会普遍以西方的价值标准为主导,在心外追求物质发展,所以造成了对整个社会环境、自然环境巨大的破坏和创伤,引发了许许多多的问题和灾害,包括国家、地区的局部战争、民族冲突等等。

阎雨:现代的美国基本上属于“心外求法”。

尼采认为“上帝死了”,一切道德价值重估。

美国就认为自己是上帝的代言人,上帝不管的事应由他们管。

无论在阿富汗或是伊拉克,美国都不请自来,当然其结果却发现自作多情,美国不能取代上帝。

学诚大和尚:所以,传播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是时不我待啊。

阎雨:当国学变成谋生的手段,性质也会发生变化。

国学本来是滋润心灵的文化,却把它向下发展以解决个人生存问题,甚至对于传统文化精髓进行误读,把厚黑学、阴谋论等都当成了国学。

以讹传讹,自然就无法圆满,属于国学中的外道,打着红旗反红旗。

结果也只会更可怕。

所以,我们有一种责任感和使命感,怎样用一种正信来传播国学文化。

学诚大和尚:这几年我一直在提倡“心文化”理念,内心的“心”。

现在社会上的很多东西被物化得太厉害。

阎雨:我认为,我们现在面临的重大问题正是东西方文化的融合、传统文化与时代的结合,即传统文化的现代性问题。

东西方文化之间、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之间存在着差异,即文化差异,不能正视和理解文化差异,就导致难以融合,甚至走向极端。

中国儒、墨、道、法等传统文化如何与时俱进形成一种新文化,如何与国际对接,吸收西方文明中的先进成分作为诠释与注解是一个重要的问题。

另外就是儒家不再唯我独尊,更具有包容性的问题。

学诚大和尚:儒家讲的“格物、致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些都跟心有关。

儒家后期的宋明理学正是吸收了佛教文化而建立的,更是跟心有关。

从汉代佛教传入中国以来,儒释道三家互相融合、互相吸收。

虽然过去三家也有论争,但从发展主流来看,还是互相融合。

比如说,观音菩萨、关公,儒释道三家都供奉。

佛教的经典《般若心经》,道家也念;道家的《道德经》、儒家的《论语》,佛家也是耳熟能详。

中国佛教跟印度佛教还是有所不同,已经完全中国化了。

中国的儒释道,符合我们国家的文化背景、社会背景。

在当今时代,无论弘扬哪一种单一文化,都不足以全方位面对和回应西方文化。

所以,把儒释道文化,把整个传统文化里面对当今时代社会仍然具有积极意义的内容整合在一起,是比较重要的。

阎雨:受到大师的启发,我认为中国的文化发展到了一个分水岭。

如果一味的坚持儒家文化,会造成文化分裂,甚至是民族问题。

一味的强调国学中的传统,国学会走向一种偏执和极端,甚至会被利用,打着国学的幌子走向邪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