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物理习题课的教学方法(完整资料)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此文档下载后即可编辑

如何打造高效物理习题课堂

抚顺市第一中学

徐英

如何打造高效物理习题课堂

经过两年的高中学习生活,同学们对高中物理知识体系有了初步的了解,高三的复习就成为知识整合,能力提升的关键一年。在这一年的复习中,围绕高考,进行各种训练,一轮的各章节的知识点复习,专题复习,二轮的整合,但不管在哪个阶段的复习中,习题教学都是重点。而在教学中,物理的习题教学一直存在高耗低效的现象,在长期形成的应试教育中,习题教学已经被定格为训练学生“题海求生”的模式,变成了对学生进行机械地强化训练的手段,老师变成了“灌题漏斗”,学生变成了“解题工具”。这不仅降低了习题教学的效能,偏离了教育的初衷,更严重的影响了学生的身心发展。如何在高三的物理习题教学中将应试教育转型,成为有利于学生身心发展的素质教育,同时又能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便成为我们急需解决的一项任务。我认为,高三的习题教学应做到有的放矢,充分让学生参与进来,营造一种参与式课堂习题教学模式。教师和学生共同来营造一种有利于学习者参与的学习环境,而且从行为.思维,情感等多方面调动学习者积极投入学习过程,使之成为学习的主人,在参与中掌握知识,提升能力,并且形成良好的情感态度,把高考的任务与发展个人素质结合在一起,达到我们的教育目的。

高三的习题教学,很多老师都会发现一个问题,有些题我们讲了很多次,学生做了很多次,考试考了,依旧错了。这就说明习题教学中学生是否理解掌握,关键点不在于我们讲了多少遍,而是在于把问题放在了什么样的情景中,怎么讲?谁来讲?下面就谈谈笔者在高三物理习题教学中的一点经验。

首先是课前的准备:习题的选择一定要有针对性,准备的过程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1.这样的题有针对性吗?

2.这样讲,学生是否最容易懂?

3这样安排,学生的印象是否会深刻?

4 学生希望怎样的课堂?

5 学生在这节课当中会受到怎样的启迪?

然后就是课堂教学:教师准备好有针对性的题之后,就要考虑,课,讲什么?怎么讲?一.讲什么?

习题教学中,选好一道题要讲,教师首先弄清楚要讲什么,才能让学生听得明白,以一道题为例,说说我的观点。

例:如图所示,一条轨道固定在竖直平面内,粗糙的ab段水平,bcde段光滑,cde段是以O 为圆心、R为半径的一小段圆弧。可视为质点的物块A和B紧靠在一起,静止于b处,A的质量是B的3倍。两物体在足够大的内力作用下突然分离,分别向左、右始终沿轨道运动。B到b点时速度沿水平方向,此时轨道对B的支持力大小等于B所受重力的,A与ab段的动摩擦因数为μ,重力加速度g,求:

(1)物块B在d点的速度大小v;

(2)物块A滑行的距离s .

这是广东省的一道高考题,本题是典型的力学组合题,按照物理过程的顺序涉及动量守恒、机械能守恒、圆周运动、动能定理等主干知识。

1. 帮助学生建立物理情景,让学生明白在什么情况下发生的问题,模型是什么样的。

讲解:轨道在竖直平面内,ab段水平且粗超,bcde光滑,其中cde为一段圆弧。研究对象AB就是在此轨道上运动的。

2. 讲清楚物理过程,研究对象发生了那些作用,有哪些运动过程,每个过程有什么规律。

在该题中,涉及3个运动过程:

① A B分离,类似爆炸,符合动量守恒的规律。

②A向左弹开,做匀减速运动直到停止。

③B向右弹开,沿轨道上滑并到达最高点d,

④B在最高点符合圆周运动的规律特点。

3. 讲思维方法,物理题中,每一个过程都会对应一个物理规律我们解题的过程,也就是分析过程找规律的过程,这是要重点培养学生形成的思维习惯。

本题4个过程4个规律式:

① AB分离动量守恒;②A向左滑,运动学公式或动能定理都可以;③B右滑机械能守恒;

④d点,圆周运动规律。

4. 强调解题规范,注意三点:一文字说明;二原始公式;三结果。以上题为例:

解:(1) 设物块A和B的质量分别为m A和m B,B在d处的合力为F,依题意

(2) 设A、B分开时的速度分别为v1、v2,系统动量守恒

(3)B由位置b运动到d的过程中,机械能守恒

(4)A在滑行过程中,由动能定理

联立上式,得

其中,矢量式要强调方向问题。

二.谁来讲?

在课堂教学中,我们都理所当然的认为:应该由教师讲,节约时间。其实不然,我们课堂的主题是学生,教师讲得越多,学生的主动性就越小,就侧地变成被动学习了,对学生来说,缺乏主动性的学习效率低,效果差,绝不是好方法。那么谁来讲呢?共同讲!教师给出方向后,学生可以讨论然后学生讲,有研究表明,只由教师在课堂上讲,学生掌握的内容不会超过20%,但是如果学生参与进来,由学生参与讨论,交流的问题,学生掌握的会超过50%,而由学生主动设计,解答的问题,学生掌握的会达到80%!所以我们建议,把课堂还给学生,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这不等同于教师清闲,相反应为这样的课堂做足准备,教师的工作应体现在课前的准备,课上的组织,课后的个别辅道上。在课上,我们要让学生分析问题,提出疑问,找出解题方法,讲解解题过程,总结问题。即使学生讲解的不到位,或甚至错了,都没关系,让他们自己分析,知道为什么错,错在哪,这样对学生来说,收益会更大。

三具体的问题怎么讲?

问题是课堂的灵魂,因为它体现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教学设计,教学策略,以及课堂的主导能力,反应了教师的教学水平,直接关系到学生学习水平。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点着手:

1.就具体问题教师应给出分析方向,做好学生的分组讨论,多些交流,少些明示,让同学教师相互启发,碰撞出思维的火花。

2.教师总结时多讲讲思维方法,让学生形成物理思维。

我们都遇到过这样的情况,很多学生都是课上一听就觉得会了,课后一做,还是错了,其实这主要的问题就是学生没有自己的思维方向,不懂得如何解答物理题。如何建立学生的物理思维,才是我们教师应该努力解决的问题啊!我们平时可以对学生进行以下的训练:一题多问,可以提高思维的灵活度;一题多解,可以训练学生的思维广度;多题一解,可以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等等,很多方法。当学生具备了物理思维时,教师就大可放心的把分析题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而学生也会很自信的接过主动权的,这样便形成了良好的课堂氛围,学生学习能力,表达能力,参与精神也就都随之提升了,我们的教育目的不就在于此吗!

3.让学生有身体力行的机会,多体验,才会有感悟,有感悟才会有积极的思考,才会形成自己的分析问题方式与能力。这点不用说,相信大家也会深有体会的。

四什么时候讲?

1.在学生看到题后倍感困惑的时候要讲题意,思路和方法。

很多同学都反映物理难学,尤其是看到计算题,很多时候读不懂题,建立不起来模型,这样怎么能回做题呢?所以早高三的教学中,在学生不知道怎么学的时候,或是不知道怎么提高的时候,多讲讲各种题型的解题思路,解题方法,让同学们建立其不同的物理模型,不同的分析方法。只有学生学会如何去思考,学会了用什么方法解决相关问题,看到题目如何找到突破口,学生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