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经病辩证治疗总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月经病

1、血热证

【证候】经行超前,量多,色深红或紫黑,经质稠浓,伴口渴,心烦,苔黄,脉滑数有力。

【治则】“热者寒之”,清热凉血。

【方剂】清化饮

生地丹皮赤芍黄芩石斛麦冬茯苓

若月经将行少腹、小腹、乳房胀痛,证属肝郁化火,可加川楝子、合欢花、柴胡、栀子。

若经量过多而夹血块,可加益母草、藕节、旱莲草以化瘀止血。

2、虚热证

【证候】月经超前,量少,色红,潮热颧红,舌红少苔,脉细数.

【治则】养阴清热

【方剂】两地汤

玄参麦冬生地白芍阿胶地骨皮

可酌加旱莲草、女贞子、茺蔚子,以加强补肾滋阴之效.

3、血寒证

【证候】经行错后,量少,色暗,小腹疼痛,得热则减,畏寒肢冷,面色苍白,大便溏薄,小便清长,舌苔薄白,舌质淡,脉沉细.

【治则】“寒者热之”,温经散寒。

【方剂】温经汤

吴茱萸当归川芎白芍党参桂枝阿胶丹皮制半夏麦冬炙甘草生姜

如小腹、少腹疼痛剧烈,加小茴香、香附、艾叶以温经止痛。

若有血块,则加莪术、泽兰、益母草化瘀消块。4、血虚证

【证候】月经后期,量少,色淡,甚或经枯不行,面色萎黄,头晕心悸,舌淡苔少,脉虚细。

【治则】“虚则补之”,补血益气。

【方剂】人参养荣汤

党参北黄芪茯苓白术当归熟地白芍肉桂陈皮远志五味子甘草大枣生姜

注:本方偏重补养后天脾胃,可加菟丝子、覆盆子、鹿角胶以温养先天之根,促进血液生成之源。若血枯经闭,则应补而通之,以一贯煎治之。

归身生地枸杞沙参麦冬川楝子

酌加人参、黄芪、牛膝、枳实。

5、气虚证

【证候】月经先期,量多,色淡质稀,肢体困倦,面白,心悸多汗,舌质淡,苔薄白,脉弱无力。

【治则】“衰者补之”,补气摄血佐以提升之法.

【方剂】补中益气汤

黄芪白术党参升麻柴胡陈皮甘草当归

若出血过多,伴头晕目眩,可加首乌、枸杞滋阴养血,荆芥炭固涩止血。

经后少腹、小腹绵绵而痛,为气血不足,筋脉失养之象,可用参芪四物汤加小茴香、香附治之。

6、气滞证

【证候】月经后期,量少,色暗红或正常,间或夹有血块,经将行或经行之时,少腹、小腹胀过于痛,按之痛不减,胸脘痞闷,乳胁胀痛,触之更剧,舌质紫黯或有瘀点,脉沉弦或涩.

【治则】“抑则散之”,行气活血佐以化瘀.

【方剂】紫苏饮与失笑散加莪术、甘松。

紫苏当归白芍党参陈皮大腹皮甘草

五灵脂蒲黄

注:气滞多血瘀,故常配合延胡索、桃仁、红花。

7、瘀血证

【证候】经前及经行之时少腹、小腹疼痛,按之不减,经行前后不定,量多少不一,有时量少,淋漓不断,有时突然下血量多,色紫暗有块,块出痛减,舌质紫黯或边尖有瘀点,脉沉涩或沉紧。

【治则】“结者散之",行气化瘀佐以止痛摄血。

【方剂】桃红四物汤与失笑散

经痛剧烈者,宜加金铃子散(川楝子、延胡索)、木香、香附以理气行滞。

出血淋漓不尽或量多者,加化瘀止血之品:三七、茜草根、益母草、藕节、阿胶等。

8、痰湿证

【证候】月经错后,量少,色淡,甚或经闭不行,带下量多,色白质稀,形体肥胖,胸闷泛恶,肢体倦怠,苔白腻,脉滑或细缓。

【治则】“病痰饮者,当以温药与之”,健脾燥湿,行气化痰。

【方剂】苍附导痰汤

茯苓制半夏陈皮甘草香附苍术胆南星枳壳生姜

带下色黄而稠秽者,加黄柏、连翘、苦参、薏仁. 经闭不行者加活血通经之品:当归、川芎、牛膝、枳实。

9、脾虚证

【证候】经行先后无定期,或暴崩下血,或淋漓不断,色淡质稀,气短乏力,面色苍白或虚浮,四肢不温,纳差便溏,舌质淡嫩,脉细弱或虚迟。

【治则】“劳者温之”,健脾益气,养血止漏。

【方剂】理中汤加北芪、益母草、当归。

人参白术炙甘草干姜

若暴崩下血,不宜用当归以防动血,可加海螵蛸、荆芥炭、阿胶。

带下量多,色白质稀者,宜用附子汤合缩泉丸温暖脾肾,以固涩温化.

附子茯苓人参白术芍药

乌药山药益智仁

10、肾虚证

【证候】经行先后无定期,量少,色淡,甚或经闭不行或淋漓不断,腰膝酸软,头晕耳鸣,精神不振,面色晦暗,便溏溺频,苔薄白,舌质淡,脉细弱。

【治则】“损者益之”,补养肾气,养血调经。

【方剂】固阴煎

党参熟地山药枣皮菟丝子远志五味子炙甘草

若出血量多或淋漓不断,当分阴虚或阳虚。

阳虚:当加北芪、川断、桑螵蛸、艾叶以温肾止血. 阴虚:加玄参、旱莲草、女贞子、阿胶以滋肾摄血。痛经

1、气滞血瘀

【证候】经将行或经行第一天少腹、小腹又胀又痛,以胀为主,经行不畅,血色紫暗而夹血块,块下痛减,经前乳胁胀痛,经行则舒,苔薄白,舌边尖有瘀点,脉沉涩或弦细.

【治则】理气活血,化瘀止痛。

【方剂】逍遥散合失笑散. 柴胡当归白芍白术茯苓甘草

注:

理气解郁加甘松、乌药、素馨花。

活血化瘀加莪术、泽兰、益母草。

阴虚血亏加首乌、麦冬、鸡血藤。

夹痰湿者加浙贝、苍术、瓜蒌壳。

滞而化热加丹皮、丹参、地骨皮。

2、寒湿凝滞

【证候】经将行或经行时少腹、小腹抽痛,甚则牵引腰脊疼痛,得热则舒,经行量多或色紫暗夹块,畏寒肢冷,大便溏薄,苔白腻,脉弦或沉紧。

【治则】温经散寒,利湿化瘀.

【方剂】

(1)实寒者宜用少腹逐瘀汤。

当归川芎赤芍延胡索蒲黄五灵脂没药肉桂干姜小茴香

寒湿相兼加苍术、茯苓、佩兰化浊利湿。

(2)虚寒者宜用温经汤。

(3)脾虚湿重者用当归芍药散.

当归川芎白芍白术茯苓泽泻

并加益母草、莪术、刘寄奴、苏木、泽兰化瘀止痛。

3、湿热蕴结

【证候】平时少腹、小腹绵绵而痛,经将行或经行第一天加剧,按之不减,经行超前,量多,色红或紫,质稠黏,平时带下量多,色黄白,至稠黏,有腥臭,心烦不眠,溺黄,大便秘结或溏而不畅,阴道或外阴瘙痒,或又痒又痛,口苦,舌苔黄腻,脉弦数或濡数。【治则】清热凉血,利湿化瘀。

【方剂】三妙丸与当归散、龙胆泻肝汤化裁。

黄柏苍术川膝

当归川芎芍药白术黄芩

龙胆栀子黄芩木通泽泻车前柴胡甘草当归生地

痛甚加金铃子散.

阴痒加土茯苓、槟榔、白鲜皮。

若湿热俱盛,带下量多臭秽,经行胀痛难忍,阴痒而阴肿者,必须用龙胆泻肝汤治之.

4、气血两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