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三个好伙伴》——黎丽
《三个好伙伴》的教学设计
![《三个好伙伴》的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02d76e9a68dc5022aaea998fcc22bcd126ff4206.png)
《三个好伙伴》的教学设计《三个好伙伴》的教学设计《三个好伙伴》的教学设计《三个好伙伴》是湘美版二年级下学期的一课,本课教学重点是要让学生观察、感受和体验三原色,教师在教学时要为学生营造一种宽松、愉快的学习氛围,启发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和自主的绘画方式大胆地表现对色彩的认识和感受。
教学过程可从下列几个方面安排:活动一,儿歌导入,激发兴趣——观察发现,寻找新知——欣赏感受,获得新知——巧设质疑,交流讨论——出示作品,托展思维——活动体验,巡视指导——展示作品,讨论评析——儿歌小结。
活动二,欣赏评述——创作表现——讨论平析。
活动一:可以通过从卡通形象红红、黄黄、蓝蓝三个好伙伴入手,让学生认识三原色,感受到卡通形象的美和色彩的美。
对三原色有了一定认识后,还可以对学生进行简单的色彩感觉训练,如出示一张画,并请同学在自然界、生活周围找一找三原色,并谈一谈对色彩的感受。
学生认识三原色后,接着就可以开始吹画的教学。
教师可以先出示吹画的彩色树,让同学谈谈画是怎么绘制出来的,以引发学生对这一技法的兴趣。
教师这时可巧设疑问,再让同学互相讨论大自然中认识的树的种类、名称及特点,并让学生上台来展示,画一画这些优美的树,引发学生认识树的结构(树由树干、树枝和树冠三部分组成),了解树的形象特征。
接着让学生试着用红、黄、蓝三原色吹出自己想象树的形象,同时提出自己在吹画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教师可让同学互相交流,自己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借此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师在这一环节时为了突破教学难点,可适当做一些示范,如色彩的浓淡、色滴的大小、吹气的力度、方向等,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
作品画完后可让同学再观察,发现三原色在自然渗透时产生丰富的色彩变化,并了解三原色的重要性,最后让学生复诵儿歌,加深学生对儿歌的理解。
教学目标:1、认识三原色并了解三原色的重要作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对色彩敏锐的感受力和运用色彩大胆表现能力。
2、让学生充分体验美术学习的乐趣,激发学生对大自然、对生活的热爱之情。
三个小伙伴教案
![三个小伙伴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e7431d5bcf84b9d528ea7a6e.png)
《三个小伙伴》第二课时教案水富县博爱小学安礼莉教学目标:1、学习课文,重点理解第二到第五自然段,通过讨论、朗读,体会在遇到困难的时候,大家要团结合作,发挥优势,才能把事情做好的道理;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能合作演一演故事。
教学重点: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体会三个小伙伴团结合作,以各自优势克服困难的精神。
教学准备:课件、头饰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引导质疑。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19课——《三个小伙伴》(齐读课题),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二、初读课文1、带着刚才提出的问题自由读课文,标出自然段。
2、指名回答:三个小伙伴是哪些?它们干什么?2、哪个自然段找到的答案?齐读第一自然段。
3、瞧,三个小伙伴的表情,他们此时的心情怎么样?多开心啊!让我们一同高高兴兴地读一读这句话。
三、学习第二到五自然段:1、你们知道栽树需要什么工具吗?2、三个小伙伴什么工具都没带就上山栽树,他们会遇到哪些困难呢?请自由读2~5自然段,用“——”勾画出它们遇到的困难。
(学生画句子)3、谁来说说?(1)指三人读画的句子(2)幻灯出示三个困难句子(3)看,三个小伙伴没有带栽树的工具,多着急啊!并且三个句子都以?结尾,所以要读出疑问的语气。
你能读好吗?4、遇到那么多困难,到底该怎么办?5、我们先看看第一个困难:没有锄头挖树坑怎么办?(1)读一读第二自然段,想一想,是谁解决了这个问题,它是怎么做的?(2)你能学着小野猪来拱一拱吗?(3)大家拱的很轻松,小野猪拱的也很轻松,从哪个词能看出来?(不一会儿)是啊,不一会儿说明时间很短。
谁能读一读这句话?(4)那小野猪为什么那么厉害呀?(他有硬硬的嘴巴)(5)小朋友们看,这就是小野猪的硬嘴巴,拱起坑来可厉害了。
用不了一分钟就能拱出一个深深的大坑。
难怪,当小象和小袋鼠为没有锄头发愁时,小野猪连说了两个“不要紧”。
6、那第2个难题,是怎么解决的呢?自己读一读3自然段,想一想,谁怎样解决了这个问题。
《三个好伙伴》教案新部编本3
![《三个好伙伴》教案新部编本3](https://img.taocdn.com/s3/m/04c8da914431b90d6d85c756.png)
教师学科教案[ 20 – 20 学年度第__学期]任教学科:_____________任教年级:_____________任教老师:_____________xx市实验学校《三个好伙伴》教案教学目标:1.认识三原色,了解三原色的重要作用。
2.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对色彩的感受力。
3.让学生体验学习美术的乐趣,激发学生对大自然,对生活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初步了解三原色的特征和作用,让学生在活动中发现总结,形成认知。
教学难点:总结三原色中一些简单的色彩变化规律,掌握吹色彩水画的基本方法。
教学准备:师――颜料吹画用具、多媒体课件、实验器具生――颜料吹画用具、参考资料等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情境导入1、师生问好,检查学具准备情况。
2、展示各个层面图片。
师:可以说有光亮就有色彩,从浩瀚宇宙到我们地球,从自然景物到日常生活的吃、穿、住、行,包括绘画艺术等等各个方面,可以说色彩无处不在。
二、揭示课题1、师:我们看到这个色彩缤纷的世界,大都是由光和红、黄、蓝这三种颜色之间相互调配合成呈现出来的,这红黄蓝三种颜色也是颜料中最基本的颜色,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方面的有关知识。
2、学生朗诵儿歌,教师板书课题――三个好伙伴·活动一三、教学新课探究方法1、认识色彩⑴、术语解释:三原色又称为基色,是其他颜色不能调配出来的,颜料的三原色是红(品红)、黄(柠檬黄)、蓝(湖蓝),用它们可以互相调配出绝大多数色彩。
⑵、展示红黄蓝各主题图片。
分别看看红、黄、蓝三种颜色,想一想它给你什么感觉?――红的感觉热情、温暖;黄的感觉明快、响亮;蓝的感觉优美、凉爽…2、学习吹色彩水画⑴、学生赏析课本范作,探究吹画方法。
⑵、教师示范吹“彩色树”技法:A 、先在纸的下端滴上红蓝黄任意一色,用力向上吹出主干, 然后从各个方向吹出树的枝条。
B 、再在纸的下端这棵树的旁边分别滴上另两种色,用同样的方法吹出树枝树干。
四、学生吹画教师指导1、学生自主吹出美丽的“彩色树”。
小学美术课《三个好伙伴》教案
![小学美术课《三个好伙伴》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10f364919fc3d5bbfd0a79563c1ec5da51e2d61f.png)
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理解并掌握三原色的基本概念,学会运用三原色及其混合色进行绘画创作,培养色彩搭配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践、探索等环节,培养学生对色彩变化的敏感度,提高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美术创作的兴趣,培养他们热爱生活、善于发现美的情感态度,增强团队协作意识。
小学美术课《三个好伙伴》教案
一、教学内容
本节课选自小学美术教材三年级上册《色彩的世界》单元中的《三个好伙伴》。教学内容主要包括:1.认识色彩的三原色:红、黄、蓝;2.学习三原色的调和,了解色彩变化的基本规律;3.创作一幅以“三个好伙伴”为主题的绘画作品,运用三原色及其混合色进行绘画表现。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掌握三原色的基本知识,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激发学生对美术创作的兴趣。
五、教学反思
在今天的教学中,我尝试通过生活化的导入方式,让学生们对三原色产生兴趣,进而引导他们探索色彩的世界。在讲授环节,我发现学生们对三原色的概念和混合原理表现出浓厚的兴趣,但也存在一些理解上的难点。
首先,对于三原色混合比例的掌握,学生们在实践中遇到了一些困难。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应更加注重引导学生观察混合过程中的细节,鼓励他们多次实践,以提高他们对色彩变化的敏感度。
-创作运用三原色及其混合色的绘画作品: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创作出具有个人特色和创意的画作。
举例:在课堂讲解中,教师需通过实际操作展示三原色的混合过程,强调混合比例对颜色变化的影响,确保学生能够直观地理解并掌握这一重点。
2.教学难点
-三原色混合比例的掌握:学生需要理解不同比例的混合会产生不同的颜色,这需要仔细观察和多次实践。
本节课的核心素养目标紧密围绕新教材要求,注重培养学生的美术学科核心素养,使学生在掌握基本知识与技能的同时,提高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
二年级上册美术教案- 第二课 三个好伙伴 ︳湘美版 (8)
![二年级上册美术教案- 第二课 三个好伙伴 ︳湘美版 (8)](https://img.taocdn.com/s3/m/62732477360cba1aa811daa0.png)
二年级美术《三个好伙伴》教学设计1.知识目标认识三原色的名称,作用以及用大红、柠檬黄、湖蓝色如何调配出橙色、绿色和紫色。
2.能力目标通过三原色的学习,让学生懂得基本的色彩知识,对色彩有敏锐的感受力,激发学生想象力,试着以三原色为主涂色,描绘和表达心中的情感。
3.情感价值通过原色和间色的变化原理,让学生更懂得团结合作的重要,热爱生活,热爱色彩,热爱自然。
教学重点:认识三原色及其作用教学难点:三原色与三间色之间的关系,在美术活动中体验美术的乐趣。
教具:课件,红、黄、蓝三色调色水,透明塑料杯学具:水彩颜色,吸管教学设计:一、观察激趣,认识三原色师:同学们,今天老师邀请了三个新朋友,这三个伙伴的组合形成了我们美丽多彩的世界。
有请第一位,它叫红红,还有两位,大家快来猜猜吧。
第二位叫黄黄,最后一位叫蓝蓝。
师:你们喜欢它们吗,那我们让它们自我介绍一下吧!我的大名叫大红,我的全名叫柠檬黄,我的全名叫湖蓝。
这三个小伙伴是我们色彩家族中最重要的三个成员,刚刚我们认识了它们,下面我们就来做个抢答的游戏,请回忆生活中哪些东西是红黄蓝三种颜色的呢?看哪个小组在规定的时间答的最多。
如红草莓,红枫叶,黄香蕉,蓝天,蓝色的蝴蝶。
师:同学们回答的太棒了,想象力真丰富,你们可别小瞧这三个小伙伴,它们可是有个性的,有脾气的,请小朋友想一想生活中你遇到什么你就会想到其中的一员呢?请小组一下讨论一下,再回答好吗?黄色,积极向上,像初升的太阳;红色,热情似火;蓝色,宁静深远。
师:为什么说红黄蓝三种颜色是我们色彩家族重中要的成员呢?······原来呀,红黄蓝颜色的三原色,运用它们可以调出许多种其它的颜色,同学们信不信?一、色彩实验请跟老师一起走进色彩实验室,老师要在实验室变魔术啰,请睁大眼睛,来见证奇迹的发生吧!红色和黄色的液体混合变成什么色?蓝色和红色的液体混合变成什么颜色?黄色和蓝色呢?学习了这么多色彩知识,现在我们来放松一下,拍拍手,读几首儿歌,体会一下三间色的变化吧。
《三个好伙伴》教学设计
![《三个好伙伴》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d26edbdf08a1284ac85043d4.png)
三个好伙伴教学设计三个好伙伴是明年第二届湖南和美国的一堂课,课程是教学生观察,感受和体验三原色,教师在教学中为学生创造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气氛,启发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和独立绘画大胆表达的颜色的理解和感觉。
教学过程可以从以下方面安排:活动,一首歌,刺激兴趣 - 观察,发现新的知识 - 欣赏感觉,获得新知识 - 聪明的问题,交换讨论 - 生产作品,进行思考 - 活动经验,检查指南 - 展览作品,讨论和分析 - 儿童歌曲总结。
活动II,评论的赞赏 - 创造性的表现 - 讨论分析。
活动1:可以从卡通图像红色,黄色,蓝色三个好搭档开始,让学生了解三原色,感受卡通形象的美和美的颜色。
三原色有一定的了解之后,还为学生进行简单的色彩感觉训练,如生产一幅画,并要求学生在自然界中,生活中找到三原色,并谈论感觉的颜色。
学生理解三原色,然后你可以开始画教学。
教师可以首先显示树的颜色,以便学生讨论如何绘制这幅画,以触发对这种技术感兴趣的学生。
然后教师可以提出问题,让学生在树的性质上相互讨论,以了解类型,名称和特点,让学生来展示,绘制这些美丽的树的画,使学生理解树结构,分支和冠层三部分),了解树的特征的图像。
然后让学生尝试使用红色,黄色和蓝色的三原色吹起他们对树的形象的想象力,并在画画过程中提出自己遇到的问题,老师可以让学生互相沟通,找到自己方式解决问题,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师在这一环节中为了突破教学困难,可能适当做一些示范,如色调的颜色,色调的大小,吹风强度,方向等,反映教师的主导作用。
绘画作品后,让学生再次看,发现三原色在自然渗透中产生丰富的颜色变化,了解三原色的重要性,最后让学生背诵孩子们的歌曲,理解孩子的歌曲。
教学目标:1,了解三原色,了解三原色的重要作用,发展学生观察颜色灵敏度和灵敏度的能力用大胆表现的颜色能力。
2,让学生充分体验艺术学习的乐趣,激发学生的自然,爱的生活。
教学难度:三原色的重要性和灵敏度的灵敏度,表现力。
《三个好伙伴》教案
![《三个好伙伴》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851e8f12eefdc8d376ee3267.png)
《三个好伙伴》教案教学目标:1、通过启发学生联想、想象,指导学生用颜色水吹出色彩艳丽的图画,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及造型能力。
2、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向往未来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初步了解色彩水的用途,掌握吹色彩水的基本方法。
教学难点:启发学生在基本形的基础上大胆想象,创作新颖奇特,富有儿童特色的图画。
教学准备:纸张颜料等。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学生活动:30分钟。
一、语言情景导入画画离不开各种颜色,各种颜色都是好朋友,在我们的画面上经常结伴在一起玩,但是有一天,这些伙伴里少了三个朋友,他们是:红红、蓝蓝和黄黄,可能是他们三个家伙在和其他的颜色捉迷藏,于是其他的颜色都要一起去找这三个朋友,怎么找呢?就要请同学们来帮忙,大家愿不愿意帮助他们呀?(善良、热心的小朋友们肯定会说愿意帮忙,于是引出下一步)二、讲授新课1、先请大家把红、黄、蓝三种颜色拿出来,藏起来。
(学生操作)2、现在红红、蓝蓝和黄黄已经藏好了,找朋友的游戏开始了:大家知道,颜色和颜色之间互相调和就可以调出另一种颜色,要大家帮的忙就是把其他这些颜色进行调和,看看能不能发现红红、蓝蓝和黄黄。
好了,开始吧!3、学生开始操作,用除了红、黄、蓝三种颜色以外的其他各种颜色进行调和实验。
根据色彩原理,同学们不可能调出红、黄、蓝这三种颜色。
(这个游戏似乎有点残酷,注定同学们是不能帮其他颜色找到红红、蓝蓝和黄黄的。
因为红、黄、蓝在色彩学上叫做“原色”。
之所以叫做“原色”,就是因为这三种颜色通过彼此的反复调和,可以调出其他各种丰富的颜色。
而反过来用其他各种颜色通过调和的方法,是无论如何都不能调出它们这三种颜色的。
同学们进行多次的实验,调出来的是各种各样的“复色”,在这个过程中,大家虽然没能帮助找出红、黄、蓝这三种颜色,却得出了变化丰富的“复色”,也是一种体验和收获。
)4、经过一段色彩调和的实践,我问大家:你们都调出了什么颜色?学生会展示出来,这个时候教师要及时地表扬、肯定同学们调出的颜色都很漂亮,并请同学之间相互交流调色实验的心得:比如某颜色是怎么调出来的等等。
三个好伙伴教案
![三个好伙伴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b8faa660cf84b9d529ea7a08.png)
三个好伙伴教案来源自教学目的:认识三原色,了解三原色的重要作用。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对色彩的感受力。
让学生体验学习美术的乐趣,激发学生对大自然,对生活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初步了解三原色的特征和作用,让学生在活动中发现总结,形成认知。
教学难点:总结三原色中一些简单的色彩变化规律,掌握吹色彩水画的基本方法。
教学准备:师――颜料吹画用具多媒体课件实验器具生――颜料吹画用具参考资料等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情境导入师生问好,检查学具准备情况。
展示各个层面图片。
学生所看所感。
师:可以说有光亮就有色彩,从浩瀚宇宙到我们地球,从自然景物到日常生活的吃穿住行,包括绘画艺术等等各个方面,可以说色彩无处不在。
二揭示课题师:我们看到这个色彩缤纷的世界,大都是由光和红黄蓝这三种颜色之间相互调配合成呈现出来的,这红黄蓝三种颜色也是颜料中最基本的颜色,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方面的有关知识。
学生朗诵儿歌,教师板书课题――三个好伙伴·活动一三教学新课探究方法认识色彩⑴术语解释:三原色又称为基色,是其他颜色不能调配出来的,颜料的三原色是红(品红)黄(柠檬黄)蓝(湖蓝),用它们可以互相调配出绝大多数色彩。
⑵展示红黄蓝各主题图片。
分别看看红黄蓝三种颜色,想一想它给你什么感觉?――红的感觉热情温暖;黄的感觉明快响亮;蓝的感觉优美凉爽…学习吹色彩水画⑴学生赏析课本范作,探究吹画方法。
⑵教师示范吹彩色树技法:先在纸的下端滴上红蓝黄任意一色,用力向上吹出主干,然后从各个方向吹出树的枝条。
再在纸的下端这棵树的旁边分别滴上另两种色,用同样的方法吹出树枝树干。
四学生吹画教师指导学生自主吹出美丽的彩色树。
边吹画边观察三原色间的混合变化,注意保持教室有序卫生。
教师巡视,随机施教。
指导要点:⑴吹画时要注意吹的力度和角度,注意吹气的角度尽量和纸面平行。
⑵色彩浓淡色滴大小要适中,不要等一种色干了后再吹另一种色。
⑶树干要粗大些树枝要细小些,可在要分叉的地方添滴色水继续吹。
教案《 三个好伙伴》
![教案《 三个好伙伴》](https://img.taocdn.com/s3/m/a92e6238a6c30c2259019e6e.png)
《三个好伙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认识,三原色,了解三原色的重要作用。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观察力、对色彩的感受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体验学习美术的乐趣,激发学生对大自然和生活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观察,感受体验三原色。
教学难点:在色彩变化的感知认识的基础上进行对海底世界的再创造。
课前准备教学课件、PPT、画纸、范画、油画棒教学过程导入问题导入,同学们你们生活中有没有小伙伴?老师今天要向大家介绍一下我的好伙伴,你们猜一猜它们是谁?从而引入课题《三个好伙伴》一、欣赏感受1、同学们,找一找你们的周围能不能找到我们的三个好伙伴?学生进行交流讨论。
2、教师出示PPT图片。
学生谈谈三原色的特点及其三原色给我们的感受红色———感觉热情温暖:黄色———感觉明快响亮:蓝色———感觉优美凉爽3、三个好伙伴的共同名字三原色。
4、解释三原色(三原色又称为基色,是其它颜色不能调配出来的颜色,分别为———红、黄、蓝)二、观察分析1、学生对三原色有了初步的认识后,学生欣赏一下三原色的作品,感受三原色作品的魅力。
(教师再次用PPT展示蒙德里安的格子画作品)2、运用三原色再次创作海底世界的景色。
学生进行讨论教师:海底世界里都有着怎样的生活生?学生:海草、海龟、海星还有石头和珊瑚。
三、教师示范,进行对创作方法的展示1、先用笔画出海底世界景物的外形。
2、用三原色给海底世界的景物进行涂色(注意用红、黄、蓝三原色进行搭配涂色时,要均匀)四、学生创作提醒学生注意构图,在学生自由创作期间教师进行巡回观察并经对有困难的学生进行指导。
五、展示评价分小组进行互评,鼓励学生大胆地将自己的作品贴在展示墙上并进行自评,最后教师进行总结性的评价,多用鼓励肯定的方式对学生的进步作出表扬。
三个好伙伴教案
![三个好伙伴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d77b94e46e1aff00bed5b9f3f90f76c661374cf8.png)
三个好伙伴教案一、教学目标:1. 学习与伙伴相处的重要性,并能正确评价自己的伙伴;2. 学习与伙伴共同合作、互助的精神;3. 培养学生良好的交际能力和合作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1. 合作与互助的精神的培养;2. 学生良好的交际能力的培养。
三、教学准备:1. 课件:包括三个好伙伴的图片和相关素材;2. PPT:用于呈现相关信息。
四、教学过程:Step 1:引入话题1. 老师播放三个好伙伴的图片并引导学生猜测他们是谁。
2. 老师提问:你觉得和好伙伴在一起有哪些好处呢?引导学生思考与伙伴相处的重要性。
Step 2:学习三个好伙伴的故事1. 老师简单介绍三个好伙伴的背景故事,强调他们之间的友谊和合作精神。
2. 老师通过PPT依次展示三个好伙伴的图片,并简要描述他们之间的互动和帮助。
3. 学生们跟随老师一起了解这三个好伙伴,并评价他们是否是好伙伴。
Step 3:讨论和总结1. 学生们分组讨论以下问题:你有没有遇到过类似的好伙伴?你是如何与伙伴相处的?你觉得两个人之间最重要的是什么?2. 老师邀请学生们分享自己的观点,并进行总结:与伙伴相处要互相信任、互相帮助、互相尊重。
Step 4:任务(小组活动)1. 老师将学生分为小组,每组选择一个好伙伴的故事进行模拟演绎或自编自导自演一个小故事。
2. 学生们需要在小组内相互协作,共同制定剧本并分配角色。
3. 学生们在规定时间内准备好演出,然后在全班面前表演。
五、课堂反思:通过这个教案,学生们不仅可以通过故事了解到与伙伴相处的重要性,还可以培养合作精神和交际能力。
同时,通过小组活动的设置,学生们也能有机会锻炼自己的创造力和表演能力。
在教学中,我们可以进一步改进教学方法,让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合作能力。
《三个好伙伴》教案新部编本2
![《三个好伙伴》教案新部编本2](https://img.taocdn.com/s3/m/b570b3697375a417866f8f8f.png)
教师学科教案[ 20 – 20 学年度第__学期]任教学科:_____________任教年级:_____________任教老师:_____________xx市实验学校《三个好伙伴》教案教学目标:1、通过游戏使学生了解三原色的组成红、黄、蓝以及由红黄蓝相互调节变成不同的橙绿紫。
2、学生通过吹画三原色使其互相混合自然变成三间色。
3、培养学生自主探求知识的过程与习惯。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三原色的认识以及吹画的方法步骤。
教学难点:画面表现完整,三原色与三间色相互协调变化自然。
教具准备:彩色墨水、白纸、课件。
教学过程:一、故事导入1、今天老师带来了三个小伙伴,你们看它们是不是很可爱?这三个小伙伴分别叫红红、黄黄和蓝蓝,他们想和我们做朋友,大家欢迎吗?红红、黄黄和蓝蓝可要好了他们经常抱在一起创造出了许多美丽的图画同学们看:这就是他们的杰作。
2、吹画作品欣赏。
3、大家猜一猜他们是怎么在一起游戏的呢?有谁愿意试一试?4、学生尝试,老师不评价。
二、上新课1、请同学们请出三个小伙伴红红黄黄和蓝蓝,把他们摆在桌子上。
2、提问:红红是什么颜色?大红黄黄是什么颜色?柠檬黄蓝蓝是什么颜色呢?——湖蓝。
3、刚才大家尝试游戏的时候有没有发现红黄蓝三种颜色相互重叠会出现什么颜色?——对了,橙绿紫。
4、简单的概念:红黄蓝这三种颜色在色彩知识中叫做三原色,他们可以调出许多许多的橙绿紫,三原色是调不出来的。
5、如果红黄蓝同时在一起,那么会出现什么颜色呢?——黑色三、根据不同的纸张进行作业1、在普通白纸上进行吹画练习,注意不同的两种颜色或三种颜色的互相混合所产生的色彩效果。
2、在生宣纸滴上红黄蓝三种颜色看他们互相混合浸染出现的效果是不是色彩绚丽。
四、作业展示1、互相观赏互相评价。
2、三原色带给我们的视觉感受。
小学美术三个好伙伴教学设计
![小学美术三个好伙伴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3c205cdaf9c75fbfc77da26925c52cc58bd69021.png)
教学设计课程基本信息学科小学美术年级二年级学期秋季课题《三个好伙伴》教科书书名:教育部审定2013义务教育教科书美术出版社:湖南美术出版社出版日期:2013年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对三原色敏锐的感知,了解三原色、三间色的基础知识。
2.能运用三原色大胆进行想象画创作,提高想象力、色彩感受力与绘画表现力。
3.体验绘画造型活动的乐趣,增强对身边事物的观察力与美术学习的兴趣。
教学内容通过多媒体创设情境与实验视频学生感知三原色的魅力,并了解三原色、三间色的知识。
并运用红黄蓝大胆创造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感知色彩创设马戏团看《三个好伙伴》演出,激发学生兴趣。
师:小朋友们,今天马戏团团长邀请了三位神秘嘉宾,想请我们一起去看他们精彩的表演,你们想去吗?准备好了咱们就一起出发吧!通过马戏团团长遇到难关:他的戏服掉色了,需要学生帮助他修补。
让学生再次认识红黄蓝三颜色,找出相同颜色的彩笔。
二:演出实验,让学生感知三原色、三间色的变化播放音频:品红、柠檬黄、湖蓝依次介绍自己师引导学生思考:红黄蓝三色有什么特殊的本领学生思考得到:红黄蓝可以调配出其他的颜色。
演出开始:播放实验视频(教师配音)视频中得出红黄蓝相互组合:红+黄=橙黄+蓝=绿红+蓝=紫师问:同学们这个表演你们认识到了那三位新伙伴?他们是怎样形成的?生思考:橙、绿、紫。
是红黄蓝三原色其中的两种颜色加在一起产生的颜色。
师拓展:两个原色,比例的不同也会产生不同的颜色效果。
三:寻找色彩,感受红黄蓝的美红、黄、蓝三个小伙伴可真调皮,演出一结束就跑走了,他们躲进了大家的生活中请大家仔细回想一下,你在生活中有发现红、黄、蓝这三个小伙伴变成的物品吗?我们一起把他们找出来。
(小训练)学生回忆生活:红、黄、蓝在生活中出现的地方。
(课件出示红、黄、蓝三色在生活中运用的图片)老师询问感受:红、黄、蓝三个颜色让大家感受一下。
师生共同总结:红色给人喜庆、热闹的感觉,蓝色给人宁静、清凉的感觉,黄色给人欢快轻松的感觉。
第五课《三个好伙伴》
![第五课《三个好伙伴》](https://img.taocdn.com/s3/m/3d898be6856a561252d36fb8.png)
湘版美术教材二年级下册《三个好伙伴》教学实录常宁市宜阳小学:廖利敏教学目标1.认识三原色,了解三原色的重要作用。
2.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对色彩的感受力。
3.让学生体验学习美术的乐趣,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初步了解三原色的特征和作用,让学生在活动中发现总结,形成认知。
教学难点总结三原色中一些简单的色彩变化规律,掌握吹色彩水画的基本方法。
教学手段教学方法:讲授法演示法教学准备:课件、彩色墨水等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激发兴趣1.欣赏歌曲(课件播放《七色光》的MTV,学生们一起跟唱。
)师:“小朋友们,这首歌好听吗?”生:“好听!”师:“听完这首歌,我们知道是阳光为这个世界带来很多绚丽的色彩,而正是有了这些色彩,才把我们的世界装扮得如此美丽。
今天,老师要带小朋友们来认识一下色彩大家庭中最得力的三员大将,正是有了它们的团结合作,才能把我们的世界装扮得五彩缤纷。
现在,就请小朋友们用热烈的掌声欢迎它们的到来吧!”(播放课件:红,黄,蓝三个卡通形象)板书课题《三个好伙伴.活动一》2.认识三原色师:“下面我们来听听,看看第一次见面,三个小伙伴要跟我们说些什么呢?”(课件播放:三个好伙伴的自我介绍)3.趣味游戏师:“刚才红红,黄黄和蓝蓝都向大家作了简单的自我介绍,现在,它们想邀请小朋友们去跟它们玩一个游戏,你们愿意参加吗?”生:“愿意!”(播放课件:出现红红的画面音:“小朋友们,现在我们玩一个找朋友的游戏吧,看看你能不能在图中的景物中找到我们的朋友?”课件出示图片,学生点击画面,画中跳出相应的色彩名称,鼓掌表扬学生)。
(二)、交流讨论拓展思维1.课件出示以红、黄、蓝为主题的图片实例一师:“小朋友们看,这张图片主要的颜色是什么?”生:“是黄色。
”师:“对,是以黄色为主的,看到它,你会有什么样的感觉呢?”生1:“很明亮,让人看了感觉很舒服。
”生2:“颜色很鲜艳,让我想到了黄澄澄的板栗肉。
”实例二、实例三(略)2.分小组讨论(找生活中的三原色)师:“小朋友们,你们还能说出你周围环境的其他红色、黄色、蓝色的东西吗?”生1:“太阳,红领巾,国旗是红色的。
三个好伙伴教案
![三个好伙伴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c340f2b90342a8956bec0975f46527d3240ca6ff.png)
三个好伙伴教案教案标题:三个好伙伴教案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并正确运用“三个好伙伴”概念,即好朋友、好邻居和好公民。
2. 学生能够通过角色扮演和小组讨论等活动,培养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3. 学生能够通过实际案例和情景分析,学会处理人际关系和社区问题的方法。
教学内容:1. 好朋友:互相尊重、互相帮助、分享快乐和困难。
2. 好邻居:关心社区、尊重邻居、积极参与社区活动。
3. 好公民:遵守法律、尊重他人权利、履行社会责任。
教学步骤:引入活动:1. 利用图片或视频展示不同场景下的好朋友、好邻居和好公民的行为,引发学生对这些概念的认识和讨论。
主体活动:2. 角色扮演: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扮演其中一个好伙伴角色,通过情景模拟,让学生亲身体验好伙伴的行为和责任。
3. 小组讨论:每个小组讨论并总结出好伙伴的重要特点和行为准则,并向全班展示他们的成果。
4. 实际案例分析:给学生提供一些社区问题的案例,让学生分析并提出解决方案,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巩固活动:5. 分组合作游戏:将学生重新分组,每个小组内有一个好朋友、一个好邻居和一个好公民,通过游戏任务,让学生合作解决问题,加强彼此间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6. 总结讨论:回顾整个教学过程,让学生总结所学的“三个好伙伴”概念和重要行为准则,以及培养合作意识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拓展活动:7. 社区参观:组织学生参观当地社区,了解社区建设和参与社区活动的重要性,并鼓励学生主动参与社区服务。
8. 家庭作业:要求学生与家人一起讨论并制定一个家庭的“三个好伙伴”行为准则,以促进家庭成员间的良好关系和互助精神。
教学评估:1. 角色扮演表现评估:观察学生在角色扮演中是否能够正确理解和运用“三个好伙伴”概念。
2. 小组讨论成果评估:评估学生小组讨论的成果和总结的准确性。
3. 实际案例分析评估:评估学生对社区问题的分析和解决方案的合理性。
4. 分组合作游戏评估:观察学生在游戏中的合作程度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个好伙伴》重难点预设方案
![《三个好伙伴》重难点预设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f9c4b0668762caaedc33d428.png)
《三个好伙伴》教学案例教材分析:《三个好伙伴》一课属于“综合?探索”学习领域。
根据美术课程标准要求,通过综合性的美术活动,引导学生主动探索、研究、创造以及综合解决问题的美术学习领域,《三个好伙伴》一课,遵循学生认知发展规律,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融美术各学习领域为一体,与将欣赏、体验、游戏与创造融为一体,非常适合三年级学生学习。
二年级孩子活泼可爱,好奇心强,他们以形象思维为主,以游戏手工制作为乐趣,有乐于探索创新的特点。
教学目标:1、认识三原色,了解三原色的作用。
2、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对色彩敏锐的感悟力和运用的能力。
3、激发学生对大自然、对生活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认识并了解三原色。
教学难点:大胆运用三原色完成一幅作品教法分析:教无定法,为了达成教学目标,在有效地时间内高效的上好这节课,更好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以生为本精选了以下教法:1、在欣赏中感受色彩之美欣赏是提高学生审美品位的有效途径,在美术教学中,欣赏应该落实于每一课,让学生能充分的感受“美”。
二年级学生天真浪漫、活泼好动,有很强的求知欲。
通过欣赏名家名作以及经典的摄影作品能很快将学生带入色彩的美妙境界中,感知大自然处处充满了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在游戏中发现色彩之趣欣赏中获得的是感性认识,通过课堂中有趣的游戏——吹画活动让孩子们去发现美。
吹画是一种具有浓厚趣味性、偶然性和游戏性的美术活动,它所表现的形象自然、生动、奇妙,让人感觉韵味无穷,一种奇妙的效果能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对于课堂效果能取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实践活动体验色彩之妙。
通过给布娃娃换新衣活动,让学生去思考不同色彩的衣服会有着怎样的效果?这个环境生动有趣,孩子们在玩乐中体验到色彩之神奇。
突破本课的重点,再次激发学生的绘画、创作的欲望。
4、课堂练习展示创造之境学生运用三原色创作表现一熟悉的景或物品,注重色彩的表现 5、课堂评价塑造自信之美学法分析:1、让学生在探究中学在教学中,运用探究式学习方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训练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湘美版小学美术二年级上册第二课
《三个好伙伴》教案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认识三原色,了解三原色的作用。
2.能力目标:能运用三原色进行想象画创作。
3.情感目标:体验绘画造型的乐趣,增强学生对大自然、对生活的热爱。
教学重点
三原色的认识。
教学难点
运用红、黄、蓝三种颜色画一幅想象画。
教学准备
纸、勾线笔、水彩笔或油画棒。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常规训练:1.训练学生预备铃响的时候马上把东西准备好,然后静息,要求学生做到快静齐;2.训练学生的口令;3.检查学生坐姿(头抬高、背挺直);4.检查学生美术工具的摆放。
(一)激趣导入(5分钟)
1.同学们,这节课我给你们带来了三位好朋友,你们看(教师展示课前制作好的教具),先展示红色,小朋友,你们好,我叫红红,我还有两个小伙伴,你们来猜一猜它们的名字,展示黄黄和蓝蓝。
我们今天非常高兴,认识了这么多的同学,你们都认识我们三个了吗?生:……
2.师:在生活中,我们经常会看见这三个好伙伴,现在我们来玩一个游戏,请同学们找一找生活中的红红、黄黄和蓝蓝,看哪位小朋友找到的最多。
(先让学生自由发挥,后面教师引导学生从教室观察到我们的生活中色彩)
(二)色彩感受(3分钟)
师:同学们,红红、黄黄和蓝蓝它们还有另外一个名字,叫三原色。
“三原色是指最基本的颜色,世界上的任何颜色都不能调出三原色,可是作为三原色的红红、黄黄和蓝蓝却可以调出其它的颜色。
你们知道这三种颜色中的两种在一起会变成什
么颜色吗?红+黄=?,红+蓝=?,黄+蓝=?有没有谁知道?老师请一个小朋友说一说,你们答对没有呢?现在红红、黄黄和蓝蓝要给大家变魔术啦,看(教师提前准备好三瓶红水、黄水、蓝水,摇一摇之后让学生发现水的变化。
红+黄=橙,红+蓝=紫,黄+蓝=绿),表演完之后,给答对的同学奖励小礼物表示鼓励。
(三)欣赏作品(1分钟)
师:同学们,三原色不仅在我们的生活中运用广泛,在画画的时候,我们也经常会用到红红、黄黄和蓝蓝。
我们来看看(四)学生创作(25分钟)
同学们,这节课你们想画什么呢?好,闭上眼想一分钟,想好的同学就把你的想到的大胆的画出来。
画好了之后用三原色装饰你的作品。
(五)评价(5分钟)
1.把画好的画展示在黑板上,请同学来评一评,你最喜欢哪一幅?为什么?
2.请同学说一说自己的画。
3.师:同学们,红红、黄黄和蓝蓝是我们的好朋友,放学之后请你们再找找看,哪里还可以看见它们。
教学反思:这堂课的教学目标就是让学生认识三原色红、黄、蓝以及三原色两两相加产生的三间色(绿、紫、橙),这节课学生很有激情,他们对色彩很有兴趣。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学习平涂法。
2.能力目标:用三间色装饰自己的画面。
3.情感目标:体验绘画造型的乐趣,增强学生对大自然、对生活的热爱。
教学重点
三原色的运用。
教学难点
运用红、黄、蓝三种颜色装饰自己的画面。
教学准备
上节课的作品、水彩笔或油画棒。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常规训练:1.训练学生预备铃响的时候马上把东西准备好,然后静息,要求学生做到快静齐;2.训练学生的口令;3.检查学生坐姿(头抬高、背挺直);4.检查学生美术工具的摆放。
(一)认识平涂法及握笔姿势
师:同学们,平涂法是美术绘画中最常用的一种涂色方法。
在涂色的时候最主要的就是握笔姿势,同学们可以用握铅笔的姿势,也可以侧着拿笔,教师示范拿笔姿势。
(二)欣赏作品
同学们,我们来看看其它同学他们是怎样运用平涂法的。
(三)欣赏班上的学生作品
师:同学们,你们看这幅画可以怎样装饰呢?(展示一个画面比较空的学生的画)
生:可以在装饰一下背景或涂颜色
(四)学生装饰创作
同学们,你们和同桌讨论一下,怎样让自己的画变得更漂亮呢?讨论好之后,同学们你们就开始画吧。
(五)评价
1.先选6个人说说自己的画,说说你画的什么?你觉得你自己的话最大的特点、好看在哪里?
2.同学们,你们最喜欢哪一幅画呢?说一说你喜欢的理由。
教学反思:这节课学生的作品效果没有我预料的好,可能是我在课前要求这节课要用三原色来装饰画面,后面几个班,我就是要求学生的画面主要运用三原色来装饰,也可以加一点其它的颜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