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小学生在数学学习中问题意识培养研究课题中期报告

合集下载

《小学数学低年级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研究》课题研究阶段性小结1

《小学数学低年级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研究》课题研究阶段性小结1

课题研究阶段性小结结合我们使用的人教版数学教材教学的实际情况,我申报了《对低年级学生数学问题意识培养的研究》的研究课题,上半学期完成了课题的立项、实施方案的制定。

我制定了研究的过程中三个阶段的目标,第一阶段:习惯养成阶段.把微笑带进课堂,把尊重带进课堂,建立和谐、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使学生爱上数学课。

教师主动与学生讨论,引导学生与学生讨论,创设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相互交流的机会,增强学生的问题意识,敢于面对问题、探究问题。

第二阶段:问题意识形成阶段。

改变教师的课堂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创设问题情境,不断激发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和参与热情。

发现了问题,就想去探索、解决,形成了学习的主动性。

教师引导学生自己学,推动学生自己学,学生进了“书山”,教师指点门径,学习之途由学生自己去跋涉,并经常使学习内容与答案保持若明若暗的距离,让学生动一动、跳一跳才能摘到苹果,达到“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境界。

具体做法是设置问题情景或学生自学发现问题,生生或师生互动交流,教师获得反馈信息后的更高层面的综合交流,巩固练习,归纳总结。

第三阶段:自觉探究问题阶段。

培养学生具有敢于向权威提出问题的勇气。

通过自主学习,不断增强问题意识,最大限度地增强学生的独立性,以人为本,让每一个学生都成为与众不同的唯一,同时能主动参与合作学习,在学习中学会合作。

在教师出现错误时学生能大胆指出。

把问题意识逐渐转变为学生自觉自动化的学习方式,成为学生的良好习惯,大力表扬敢于发表并坚持自己意见的学生,引导学生形成“主动参与、大胆质疑、乐于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发展创造思维能力,成为创新型人才。

我按照制定的课题研究阶段性计划,大胆实验,不断探索,取得一些成绩。

现对我的课题研究实验情况作阶段小结:一、学习理论,更新教育观念。

教育思想,教育观念正确与否,直接关系着教学改革的实践和实验研究的方向与成败。

因此,在确立实验课题后,我经常学习理论以及教育杂志上的有关小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的文章,学习外地的先进经验。

培养小学生数学问题意识的实践研究中期总结报告

培养小学生数学问题意识的实践研究中期总结报告

《培养小学生数学问题意识的实践研究》中期总结报告尤溪县第二实验小学数学课题组自2012年10月本课题被立项以来,我们课题组在课题负责人韩章海校长的带领下严格按照课题实施方案开展课题研究活动。

2012年12月20日举行开题仪式,2013年11月8日举行课题中期交流活动,进修学校詹祖权老师到场指导。

课题实施以来,学校投入资金3000余元,用于教师外出学习、听课以及开展县校级教研活动等。

现将课题实施1年来的情况总结如下:一、课题实施过程1、加强理论学习,不断更新教育观念。

自课题开题以来,我们在进一步深化课程改革理念的基础上,围绕本课题精选材料,分散学习和集中学习相结合。

集中学习了《数学课程标准》、《有效教学——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问题与对策》、《有效教学》、《新课程下的创新备课》、《教师如何做研究》等专著。

此外,我们要求每一位课题组成员平时要主动从有关报刊杂志和网上收集一些课题研究方面的理论文章,以进一步指导和充实我们的课题研究。

2、以活动促提高活动,既为教师提供了施展才华的舞台,更是促进教师提高课题研究水平的有力措施。

首先,积极参加县、校组织的各级各类活动,更新了教师的观念,开阔了教师的眼界。

其次,立足课堂,积极开展课题研究活动,以“教研”促“科研”。

课题研究课体现着我们课题研究组的思想和研究活动的进展,因此我们把课堂教学作为研究的主阵地,在上好研究课上下功夫。

每学期我们都安排了每月一次的课题研究研讨活动,我们采取的研究方法是:全体成员以年级组为单位,对教材先进行梳理,进行个人备课,再在教研组内进行讨论修改,然后立足课堂进行实践,集体评议时,执教老师要按照课题思想,说明为什么这样上,一名老师作中心评课,其他老师再集体评议,使每次研讨课都能让课题组的所有教师得到收获和提高。

第三,“请进来、走出去”活动。

每学期我校都要选派一定数量的老师到省、市、县学习、取经,尤其是优先安排课题组的老师参加,这也可以说是对课题组老师的一种激励吧。

中期报告

中期报告

《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与研究》中期研究报告灵石县静升中心校尤贤本课题从2010年9月正式申请立项,11月开题,预期3年结题。

目前,已进入中期研究阶段,现将本阶段研究进展情况报告如下:一﹑研究背景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重要。

”因为解决一个问题也许是数学经验或实践上的一个技巧而己,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看旧的问题,却需要创造性的想像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

由此可见,提出问题对于开发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和实践能力都是非常重要的。

新课改中提出的自主、合作、探究等学习方式,都以问题为基础。

必须能发现问题,学生才能在自主学习中进行思考、研究;必须有一个具体明确的问题,学生才能进行合作交流,并在探究中解决问题。

而这些问题需要学生在学习中发现、提出。

可面对一批批不敢提问,甚至连提问的念头都没有的学生,怎么指望他们去创新?又如何指望他们去振兴中华呢?正是看到我们以往教育中的缺陷,新课改评估体系才要求“能够为学生创设并组织适合学生发展和学习内容的活动”,要求学生“具有较强的问题意识,能提出不同见解”和“能主动参与讨论、探究、思考和操作”。

为了达到这些要求,我们必须从培养学生问题意识开始。

为此,我们确定以“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培养研究”为课题进行研究。

我们所要解决的问题是: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如何使学生敢问、会问、善问。

二、研究内容在课题研究过程中,根据课题的研究方案,以“怎样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和怎样保护学生的问题意识”为主要研究内容。

以下是具体研究内容:1、使学生乐于提出问题,探究问题的研究。

(想问)2、如何创设和谐的教学氛围与教学环境,让学生敢于提出问题的研究。

(敢问)3、教给学生学会提问的技巧与方法,指导学生怎样在预习、课堂、作业、实际生活中提出问题,使学生学会提出问题的研究。

(会问)4、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善于提问,能自觉地把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充满数学课堂的研究。

培养小学生数学问题意识的实践研究中期总结报告

培养小学生数学问题意识的实践研究中期总结报告

培养小学生数学问题意识的实践研究中期总结报告培养小学生数学问题意识的实践研究中期总结报告一、背景介绍在当今小学数学教育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显得尤为重要。

问题意识是学生独立思考、创造性思维的前提,能够激发学生对数学问题的兴趣,养成善于提问、勤于思考的习惯。

本报告旨在总结中期研究成果,探讨培养小学生数学问题意识的实践方法,为后续研究提供参考。

二、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实践研究法,通过观察、访谈和问卷调查等多种手段,收集并分析数据。

同时,结合文献资料,对培养小学生数学问题意识的有效策略进行深入研究。

三、研究成果1.学生数学问题意识的提高通过一段时间的实践研究,我们发现学生的数学问题意识得到了显著提高。

学生在课堂互动中积极提问,思维活跃;课后善于发现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并主动思考解决。

2.教学方式的转变在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过程中,教师的教学方式也发生了转变。

教师更加注重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寻求解决方案。

这种互动式的教学方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了学生思维的发展。

3.学生评价方式的转变在实践中,我们发现传统的评价方式已不能满足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需求。

因此,我们尝试采用多元评价方式,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发挥特长,营造宽松、自由的提问氛围。

四、研究不足与展望尽管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但仍存在以下不足:1.研究样本较小,结论的普适性有待进一步验证;2.尚未完全探索出最有效的培养策略,需继续深入研究;3.教师参与研究的积极性有待提高,需完善相关激励机制。

展望未来,我们将继续努力,扩大研究样本,深入挖掘培养小学生数学问题意识的有效策略,提高小学数学教育质量,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同时,我们也希望更多的教育工作者能够关注并参与到这项研究中来,共同为培养具有高度问题意识的小学生努力。

在后续的研究中,我们将关注以下几个方面:1.进一步优化教学方式,鼓励教师在课堂上更多地采用开放式、互动式的教学方法,营造有利于学生提出问题、讨论问题的课堂氛围;2.加强教师培训,提高教师对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意识和能力;3.完善多元评价机制,注重过程性评价,鼓励学生发挥创造力,提出具有独特见解的问题。

培养小学低段学生数学问题意识的研究——课题研究阶段性总结

培养小学低段学生数学问题意识的研究——课题研究阶段性总结

教育研究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75学活动,最后又以教学目标为终点,审视监测整个教学活动。

教师只有真正认识到教学目标的作用,才能避免设计课时“忘记”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8.[2]包丰.初中英语教学目标设计的问题及原则[J].教育研究与评论(中学教育教学),2011(1).[3]腾凌霄.教师课堂管理技能对初中英语课堂效率的影响[J].山西青年,2017(4):176.2014年3月,由我主持的课题《培养小学低段学生数学问题意识的研究》被立项为贺州市“十二五”教育科学规划课题。

对参加课题的实验教师给予很大的鼓舞,调动实验教师的积极性,我们课题组成员按制定的课题研究计划大胆实验,不断探索,取得一些成绩。

现对课题研究第二阶段实验情况做以下小结:一、学习理论,更新教育观念教育思想,教育观念正确与否,直接关系着教学改革的实践和实验研究的方向与成败。

课题立项后,在课题研究过程中,我深刻地感受到自己在教育教学理论上存在的巨大差距。

因此,我组织大家积极查找和学习了与研究课题相关的理论以及教育丛书《教育新理念》、《走进新课程》等,尤其通过对《数学课程标准解读》的研读,使课题组成员明确了“问题意识”、“有效的课堂教学”等概念的界定,用先进的教育理论支撑了课题研究工作,以新课标为依据,转变教师的教育教学观念,致力于在课堂教学中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二、大胆实验,勇于改革在教学实践中注重课题的落实,不断总结和反思,不断提高自身教学水平。

在平时的教学工作中,我们坚持以常规教学为载体,注重课题的落实,把《培养小学低段学生数学问题意识的研究》的教学策略,贯穿于整个教学活动中,尤其重视展示课活动。

我们将展示课活动作为对自己课题研究的水平的检验标尺,进一步深化课题实施水平。

为配合课题研究,课题组教师积极参加学校组织开展的课题组展示课活动。

《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提问能力培养的策略研究》课题中期报告

《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提问能力培养的策略研究》课题中期报告

《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提问能力培养的策略研究》课题中期报告《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提问能力培养的策略研究》课题中期报告一、引言在21世纪的教育环境中,着重于学生的创新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已被视为教育的核心目标。

尤其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主动提问的能力至关重要,因为这个问题驱动的学习方法有助于激发学生的主动学习,发展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并促进他们的创新技能。

本中期报告旨在详细阐述我们关于《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提问能力培养的策略研究》的课题研究,以分享我们的方法和发现,并对今后研究提出展望。

二、研究方法我们采用了混合方法进行研究,包括文献分析,教师观察,以及学生和教师的访谈。

我们收集了关于学生提问能力的文献,并对小学数学课堂进行了深入观察,记录了学生在课堂上的提问行为。

此外,我们还对教师和学生进行了访谈,以了解他们对提问能力的看法和体验。

三、研究结果与讨论我们的研究结果发现,学生的提问能力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教师的教学风格,课堂氛围,以及学生的自身性格和认知水平。

在我们的观察和访谈中,我们注意到,那些鼓励学生提问的教师通常能激发学生的提问兴趣,而那些严格遵守传统教学方法的教师则较少鼓励学生提问。

此外,我们还发现,学生的提问能力与他们的自信和自尊密切相关。

四、未来研究方向鉴于我们的研究发现,未来研究可以进一步探讨如何通过改变教学环境和教学方法来促进学生提问能力的发展。

此外,我们也可以进一步研究学生提问能力与他们的学习成绩之间的关系,以及如何通过培养学生的提问能力来提高他们的学习成绩。

五、结论总的来说,我们的中期研究揭示了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提问能力的重要性,以及影响这一能力的各种因素。

我们期待在接下来的研究中进一步探索这个问题,以找到更有效的方法来培养学生的提问能力,从而促进他们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我们也希望我们的研究能为小学数学教育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启示。

小学数学课堂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研究报告_数学论文

小学数学课堂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研究报告_数学论文

小学数学课堂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研究报告_数学论文◆您现在正在阅读的小学数学课堂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研究报告文章内容由收集!小学数学课堂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研究报告关键词:问题意识学习方式内容摘要:在“奥林匹克”数学、物理、化学等竞赛中,我国的中学生得奖牌数是最多的,可为什么我们培养出来的学生与诺贝尔无缘。

通过专家研究发现,我们的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很强,但我们的学生不会发现问题。

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是十分重要的。

以第八次课程改革精神为理论指导,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和教师的教学方式,运用行动研究法,改变学生不问问题的现状,使数学课堂充满活力,使每一个学生都敢问、会问、善问。

一、问题的提出:(一)研究的背景1、实践背景:2002年2月份,我接任了二年级的数学教学工作,我发现学生们上课很安静,都认认真真地听我讲课,却从来不提问题。

平时我听其他教师的数学课时,发现他们的学生也从来不问问题,都是教师提出问题,带着学生学。

在“奥林匹克”数学、物理、化学等竞赛中,我国的中学生得奖牌数是最多的,可为什么我们培养出来的学生与诺贝尔无缘。

通过专家研究发现,我们的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很强,但我们的学生不会发现问题。

关于“问”,中外许多科学家都有精辟的点评,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

因为解决问题也许仅是一个数学上或实验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却需要有创造性的想像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

古语云:行成于思、思成于惑。

困惑与好奇恰恰是学生特有的财富。

让学生敢问、会问、善问,让学生在质疑、争辩的过程中主动获取知识,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是至关重要的!2、理论背景:为什么我们的学生不会发现问题,缺乏问题意识呢?一些教育专家和教育工作者开始反思我们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

走进中小学课堂,课堂教学模式基本是灌输——接受,学生学习方式基本是听讲——背诵——练习——再现教师传授的知识。

学生完全处于一种被动接受的状态,教师注重的是如何把知识结论准确地给学生讲清楚,学生只要全神贯注地听,把老师讲得记下来,考试时准确无误地答在卷子上,就算完成了学习任务。

小学生数学思维训练研究课题研究中期报告

小学生数学思维训练研究课题研究中期报告

小学生数学思维训练研究课题研究中期报告1. 引言数学思维训练对于小学生数学能力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

本研究旨在探讨小学生数学思维训练的有效方法与策略,以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中期报告将对研究方法、初步成果和存在问题进行详细阐述。

2. 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实验法和问卷调查法进行数据收集,以某地区的小学生为研究对象,将他们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

实验组接受数学思维训练,对照组则不接受特殊训练。

通过对比两组学生在数学成绩、问题解决能力和思维方式等方面的变化,评估数学思维训练的效果。

3. 初步成果经过一段时间的数学思维训练,实验组学生在数学成绩上取得了显著的提升,与对照组相比具有统计学意义。

此外,实验组学生在问题解决能力和思维方式上也表现出一定程度的改变,他们更倾向于运用数学知识和逻辑思维来解决问题。

4. 存在问题尽管初步成果令人鼓舞,但在研究过程中也发现了一些问题。

首先,数学思维训练的实施难度较大,需要教师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教学经验。

其次,学生的参与度和兴趣度是影响训练效果的重要因素,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参与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此外,研究对象的范围较小,可能无法全面反映小学生数学思维训练的普遍情况。

5. 未来计划针对存在问题,我们计划在未来的研究中进行以下改进:首先,加强教师的培训,提高他们对数学思维训练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其次,探索更多有效的激励措施,以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兴趣。

最后,扩大研究范围,包括不同地区和年级的小学生,以获得更具代表性的研究结果。

6. 结论小学生数学思维训练对于提升学生的数学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具有积极影响。

尽管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但通过改进教学方法和策略,有望进一步提高训练效果。

未来的研究将继续探索更有效的数学思维训练方法,为小学生提供更好的数学教育。

---请注意,以上内容仅为示例,您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修改和补充。

如果您有任何其他要求,请随时告知。

祝您研究顺利!。

培养小学生的数学问题意识的阶段研究报告

培养小学生的数学问题意识的阶段研究报告

课题《培养小学生的数学问题意识》阶段性研究报告一.课题的界定1、数学问题:学生从数学的角度出发,不能用现成的数学经验和方法解决的一种情景状态。

2、问题意识:是学生积极的思维活动中所形成的一种心理倾向。

是学生在认知活动中原有的知识经验难以解决实际问题时产生的一种怀疑、困惑、探究的心理状态。

这种心理状态可以驱使学生积极思维,不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

问题意识不仅体现了个体思维的灵活性,也反映了思维的独立性和创造性。

3、数学问题意识是基于问题意识概念的基础上提出的,是一种思维的问题性心理品质。

它是指教师把学生引入情境所隐含的“数学问题”中,使学生知觉到现有条件和目标实现之间需要解决的矛盾、疑难等所产生的一种怀疑、困惑、焦虑的心理状态。

这种心理状态又驱使个体积极思维,不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形成自己的见解。

二.课题研究需要解决的问题本项课题主要研究如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逐步养成敢问、好问、会问,并在疑问中自主探索,以问题为主线,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使学生的思维向敏捷性、创造性、独立性和批判性发展,充分发挥学生主体的创新性,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使教师善于学习,具有宽广的视野和创新学习能力;善于启疑,体现教学始于问题,推进于问题,发展于问题;具有热忱而悦纳的态度,改变结果的评价方式,对学生敢于提问的品德给予充分肯定;善于倾听,能从多种问题中筛选实质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探索研究。

三.课题研究的过程1、现状分析随着课堂改革不断深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学生是课堂的主人”“自主学习、探究性学习”等教学理念,已成为大家的共识。

但在具体教学中,教师还是较多地考虑如何教,如何让学生学会知识,掌握技能,很少涉及学生如何学,尤其是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学。

然而师生共同研究的过程、学生自主创新地学习都离不开问题这一骨架。

所以要使学生真正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中来,首先要保护和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那么,学生在课堂中提问的情况如何呢?2010年4月至5月我选择了不同年级的数学课,进行随堂听课调查后发现:表一:数学课上学生提问情况统计表:呢?于是我们对语文课也同样进行调查,发现也存在这样的现象:从中不难看出:刚入小学的一、二年级学生,他们在课堂上的表现是“初生牛犊不怕虎”:“老师,为什么2+2=2×2=4,而3+3≠3×3”。

《小学生数学计算能力培养策略研究》中期总结[五篇范例]

《小学生数学计算能力培养策略研究》中期总结[五篇范例]

《小学生数学计算能力培养策略研究》中期总结[五篇范例]第一篇:《小学生数学计算能力培养策略研究》中期总结《小学数学中高年级问题解决策略研究》中期总结小学生解答应用题的能力是指学生灵活运用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数学与现实生活中问题的能力,也就是现在教材中的解决问题。

解决问题是数学的核心,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学生数学素养的重要标志。

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是数学教育的重要目标。

小学阶段,应用题的解答是一项较为复杂的思维活动,学生往往不能很好地解答,怎样提高学生解决应用题的能力也成了小学数学教师头疼的问题。

在本学期我们课题组从理论探究到实践教学中不断研究提高小学生数学问题解决策略的方法,从中收获了不少经验同时也有一些不足和改进的地方。

下面我就总结一下本学期的课题工作。

一、课题研究的缘由对于学生掌握应用题较差的原因,归纳起来有:①审题不严,忽视了条件与问题的关系的词语;②对问题的要求不明确;③条件与条件之间的关系没有搞清楚;④条件与问题之间的关系没有搞清楚;⑤数量关系不明确;⑥根本不理解题意而乱做;⑦也有一些学生在教师的引导和帮助下勉强会演算,而让其独立解答就错误百出,或条件和问题稍有改变,就解答不出来。

由此可见,学生在解答方面所犯的错误,主要是由于不会分析应用题或根本没有分析而造成的。

在这种情况下,即使计算碰对了,也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更谈不上触类旁通和灵活运用。

二、课题研究的状况为了切实做好课题的研究工作确保研修任务顺利完成,本学期我们坚持每周一次的教研交流活动和课题组会议为一体模式,目的在于及时沟通教研中的问题交流课题近期的一些问题。

每月进行一些研讨活动以及趣味数学活动。

并且在三课活动中紧密结合课题进行公开课的展示。

学生从问题解决思想和问题解决的方法都取得了一些进步。

三、课题研究经验。

1、培养学生良好的问题解决习惯问题的解决要有一个良好的解题习惯和解题思路,这样才会建立数学模型思想触类旁通灵活变通活学活用。

小学数学课堂中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研究工作报告

小学数学课堂中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研究工作报告

小学数学课堂中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研究工作报告篇一:《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研究》开题报告课题《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研究》开题报告一、问题的提出及研究背景知识经济的日益发展,世界经济的激烈竞争,迫切需要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

爱因斯坦曾指出:“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为重要,因为解决问题也许是一个数学上或实验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新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去看旧的问题,却需要创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标志科学的真正进步。

”陶行知先生曾经说:“创造始于问题,有了问题才会思考,有了思考才有解决问题的方法,才有找到独立思路的可能,有问题虽然不一定有创造,但没有问题一定没有创造。

”让学生敢于提出问题,学会提问题,善于提问题是一种良好的学习方法,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都有益处。

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意识到问题的存在是问题的起点,没有问题的思维是肤浅的、被动的思维。

因此,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是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

而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的学生问题意识严重缺失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在数学教学活动中,老师问学生答的教学方法仍然盛行,因而使学生养成了等待老师向他们提问,向他们质疑的习惯,而且学生在回答问题时还要去力求遵循老师的提问意图和思路,这不仅抑制了学生对发现问题的兴趣,而且影响了对学生进行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的培养。

冷静的反思我们的课堂教学,大部分是以老师讲授为主,教师讲概念、讲例题、讲答案,一直讲到“学生没有问题走出教室”。

我们培养出来的都是“解题能手”“考试强手”,却与诺贝尔无缘。

因此,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培养学生主动提问题的能力至关重要,它是培养创新能力的基础,也是每位教师都值得探讨的课题。

二、概念界定和研究目标(一)概念界定问题意识主要是指学生具有自由探讨,积极思考,敢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阐述问题等自觉的心理活动。

它是学生创造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提问能力培养的策略研究》课题中期报告

《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提问能力培养的策略研究》课题中期报告

的认知、态度及影响因素,为研究提供实证支持。
03
课堂观察
对A班和B班进行为期一个学期的课堂观察,记录学生在数学课堂上的
提问情况、教师引导提问的方法和策略,为研究提供真实有力的证据

研究过程概述
研究准备阶段
数据收集阶段
数据分析阶段
研究结果整理阶段
确定研究问题、制定研究计划、 搜集相关文献资料。
设计问卷、进行预调查、调整问 卷内容;安排课堂观察,记录相 关数据。
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运用 统计软件对问卷调查数据进行描 述性统计分析;对课堂观察数据 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总结出影 响学生提问能力的主要因素。
将分析结果进行整理,撰写中期 报告。
03
研究内容与结果
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提问能力现状分析
调查问卷
通过设计并发放调查问卷,收集并分析了学生、教师和家长 对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提问能力的认识、现状和困难等方面 的数据。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国内研究现状
国内对于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提问能力培养的研究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相关学者和教育 工作者在不断地进行研究和探索。但是,仍存在一些问题,如缺乏系统性的研究和实践, 理论研究多而实践应用少等。
国外研究现状
国外对于学生提问能力的培养已经有了比较深入的研究和实践,一些教育发达的国家在小 学数学教学中非常注重学生提问能力的培养。例如,美国和德国的一些学校已经将学生提 问能力作为评价教学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
学生提问能力培养的制约因素探讨
学生自身因素对提问能力的制约
学生是否具备基本的数学知识、是否能够运用数学知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都 会制约学生提问能力的培养。
教师教学理念和教学水平对提问能力的制约

《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研究》课题研究总结阶段总结

《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研究》课题研究总结阶段总结

《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研究》课题研究总结阶段总结
自20xx年7月~20xx年6月,本课题一学期来,由于领导的高度重视,学校采取了切实可行的工作措施,同时也做了大量务实的工作,使课题研究能够顺利地推进,达到了预期效果。

现将工作总结如下:
一、制定出课题阶段性计划。

二、加强学习,提高教师的现代教学观念,积极参与课题研究。

三、加强数学课堂教学的研究,努力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初步培养学生了学生课堂的问题意识
四、课题小组成员集体学习课题方案。

五、各课题成员根据教学内容教会学生通过上网、逛书店、请教他人等多种途径搜集图片、文字、影像等资料。

六、各课题成员定期交流课题研究情况。

总之,该课题的实验方案设计操作性强,学校也为课题的开展提供了良好保证,使课题顺利进展。

为了使课题开展得更加扎实有效,我们诚邀上级心理教育领导、专家来我校指导工作,对课题研究的细节做精心指导。

请多给我们提供提高与展示阶段成果的机会!。

培养小学生数学问题意识的实践研究中期总结报告

培养小学生数学问题意识的实践研究中期总结报告

培养小学生数学问题意识的实践研究中期总结报告一、引言在小学数学教育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一直以来都是一个重要的目标。

问题意识是指学生在面对问题时,能够积极思考、主动提问、勇于探索,并具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本中期总结报告旨在回顾我们在培养小学生数学问题意识方面的实践研究,评估所取得的进展和成果,并展望未来的研究方向。

二、研究背景与目的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小学数学教育越来越注重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然而,当前许多小学生在数学学习中仍存在缺乏问题意识的问题,具体表现为不敢提问、不愿思考、不会解决实际问题等。

因此,我们开展了此项实践研究,旨在探索培养小学生数学问题意识的有效策略和方法。

三、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文献综述、实证研究等方法。

我们对相关文献进行梳理和分析,了解当前小学生数学问题意识的现状及影响因素。

我们通过问卷调查和课堂观察等方法收集数据,了解学生在培养过程中的变化和进步。

根据实证研究的结果,总结出有效的培养策略和方法。

四、研究结果与分析通过文献综述和实证研究,我们发现以下几个关键因素对培养小学生数学问题意识具有重要影响:1、教师的教学理念和方法:教师应当积极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创设开放、互动的课堂氛围,鼓励学生积极思考、提问和解决问题。

2、学生的自信心和兴趣:学生应当克服对数学学习的恐惧心理,树立自信心,对数学产生兴趣,从而更愿意主动参与课堂活动。

3、家庭和社会环境:家庭和社会应当为小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氛围,鼓励他们多思考、多提问、多实践。

五、结论与建议根据研究结果和分析,我们提出以下建议:1、教师应当积极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创设开放、互动的课堂氛围,鼓励学生积极思考、提问和解决问题。

同时,教师还应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和合作,共同学生的成长和发展。

2、学校应当为教师提供更多的培训和学习机会,帮助他们掌握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方法,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

同时,学校还应当加强与社会的和合作,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和社会资源。

小学数学课题中期报告

小学数学课题中期报告

小学数学课题中期报告小学数学课题中期报告一、项目背景与目的本课题旨在探索创新教学方法,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数学思维能力。

课题组选取了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重要知识点,通过设计多样化的教学策略,以期达到优化教学效果、提升学生学习兴趣和数学应用能力的目的。

二、项目进展自课题启动以来,我们按照预定的研究计划,开展了以下工作:1、文献调研:课题组成员对相关教学理论、数学教材和优秀案例进行了深入研究,为课题的实施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支持。

2、知识点筛选:结合小学数学教学大纲,课题组挑选出适合进行创新教学的知识点,如分数、图形面积、简单的统计等。

3、教学策略设计:针对每个知识点,课题组制定了多种教学策略,包括游戏化教学、问题解决学习、动手实践操作等。

4、教学实践:在一线教学实践中,课题组对每种教学策略进行了尝试和调整,收集了学生的反馈意见,并进行了教学反思。

5、阶段总结:课题组完成了阶段性的总结报告,整理了实践过程中的成功案例与不足之处,为后续研究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三、研究成果经过前期的实践探索,本课题取得了以下研究成果:1、形成了多元化的教学方法:课题组总结出了一系列适用于小学数学的教学策略,为教师提供了丰富的教学手段。

2、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采用游戏化教学、问题解决学习等策略,学生在数学学习中表现得更加积极,对数学产生了更高的学习兴趣。

3、培养了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会了运用数学思维方法,提高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提供了可操作的教学案例:课题组总结出了一些成功的实践教学案例,为其他教师提供了参考和借鉴。

四、后续研究计划1、扩大研究范围:在未来的研究中,我们将继续扩大研究范围,将更多的数学知识点和教学方法纳入研究范畴,以全面提升小学数学教学质量。

2、深入实践创新教学方法:针对已筛选的知识点,我们将进一步探索和尝试新的教学策略,寻求更为有效的教学方法。

3、加强学生评估:在后续研究中,我们将更加注重学生的学习效果评估,通过定期的测试和调查,了解学生在不同教学方法下的学习进步情况。

《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提问能力培养的策略研究》课题中期报告范文

《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提问能力培养的策略研究》课题中期报告范文

《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提问能力培养的策略研究》课题中期报告范文课题由来:2022版的《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要“增强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其实质就是要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而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基础,也是基于时代发展要求下的数学教学的重要目标和组成部分。

但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主要以教师提问为主,而且是年级越高,现象越严重。

即便教师给了学生提问的机会,多数学生基本上不提问题或提不出问题,而少数提出问题的学生多数倾向于提一些常规性、简单的、熟悉的自己能解决的数学问题,而不擅于提出创新性、复杂性的能引发别人深入思考和主动探究的有价值数学问题。

从这个意义上说,学生问题意识的有无是能否自觉实践新课程理论的分水岭,因此,培养学生的提问能力很值得我们深入研究。

课题界定:学生的提问能力是指学生在课堂或相关的教学情境中,对自己知识领域、学习材料以及教师教学中遇有不懂的问题,或对学习的内容持有怀疑态度,不肯定其说法,不十分认同时提出问题,寻求解决的能力。

研究目标:一是从理论上探索培养学生提问能力的规则、方法、和技巧,以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意识。

二从实践中重点研究全面培养学生提问能力的可操作性策略,如课堂教学模式的改革策略、激发问题意识的教学策略、培养提问能力的方法策略、提高提问能力的活动策略,为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提问能力提供比较全面、系统、可借鉴的思路和方法。

研究内容:1、调查分析学生提问能力的现状及成因。

2.探索培养学生提问能力的课堂教学模式。

3.探索培养学生问题意识和提问能力的策略。

二、课题研究情况1.课题研究常态化。

围绕课题,把课题研究融入常态课的教学过程中,鼓励课题组教师立足课堂大胆实践,勇于探索。

为了课题组成员的课题研究落实到实处,我们加强了平时的监管力度,把学生提2、有针对性地上好课题研讨课。

为了使课题研究能够顺利开展,每学期课题组都要有针对性的上好课堂研讨课,紧扣课题研究内容,大胆进行教学实践。

培养小学生数学问题意识的实践研究中期总结报告

培养小学生数学问题意识的实践研究中期总结报告

《培养小学生数学问题意识的实践研究》中期总结报告尤溪县第二实验小学数学课题组自2012年10月本课题被立项以来,我们课题组在课题负责人韩章海校长的带领下严格按照课题实施方案开展课题研究活动。

2012年12月20日举行开题仪式,2013年11月8日举行课题中期交流活动,进修学校詹祖权老师到场指导。

课题实施以来,学校投入资金3000余元,用于教师外出学习、听课以及开展县校级教研活动等。

现将课题实施1年来的情况总结如下:一、课题实施过程1、加强理论学习,不断更新教育观念。

自课题开题以来,我们在进一步深化课程改革理念的基础上,围绕本课题精选材料,分散学习和集中学习相结合。

集中学习了《数学课程标准》、《有效教学——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问题与对策》、《有效教学》、《新课程下的创新备课》、《教师如何做研究》等专著。

此外,我们要求每一位课题组成员平时要主动从有关报刊杂志和网上收集一些课题研究方面的理论文章,以进一步指导和充实我们的课题研究。

2、以活动促提高活动,既为教师提供了施展才华的舞台,更是促进教师提高课题研究水平的有力措施。

首先,积极参加县、校组织的各级各类活动,更新了教师的观念,开阔了教师的眼界。

其次,立足课堂,积极开展课题研究活动,以“教研”促“科研”。

课题研究课体现着我们课题研究组的思想和研究活动的进展,因此我们把课堂教学作为研究的主阵地,在上好研究课上下功夫。

每学期我们都安排了每月一次的课题研究研讨活动,我们采取的研究方法是:全体成员以年级组为单位,对教材先进行梳理,进行个人备课,再在教研组内进行讨论修改,然后立足课堂进行实践,集体评议时,执教老师要按照课题思想,说明为什么这样上,一名老师作中心评课,其他老师再集体评议,使每次研讨课都能让课题组的所有教师得到收获和提高。

第三,“请进来、走出去”活动。

每学期我校都要选派一定数量的老师到省、市、县学习、取经,尤其是优先安排课题组的老师参加,这也可以说是对课题组老师的一种激励吧。

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课题中期报告)

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课题中期报告)

《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课题中期报告(2015-03-20 10:29:54)转载▼标签:课堂管理中期报告《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课题中期报告“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经过实验研究,构建了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模式。

探索出了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途径和方法,达到了预期的目的,收到了预期的效果。

一、问题的提出面对知识经济对教育的挑战,江主席指出:“最重要的是坚持创新,努力创新”“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党中央号召教育迅速从传统的圈子里走出来,努力培养大批具有创新素质的人才,以适应知识经济时代对创造性人才需要。

造就民族的创新素质必须从基础教育抓起,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是基础教育主战场的一部分,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主渠道,是历史赋于我们的责任。

所以,我选定了“创新意识培养”研究课题,经过实验,在这一阶段取得了显著成效。

二、理论假设和构想如何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呢?我的理解是:创设自由、和谐的学习氛围,把学习的主动权真正交给学生,让学生在自主探索、质疑问题、多向交流的过程中,通过提问,交流、争辩主动获取知识,培养创新意识。

这样培养的学生具有敏锐的把握机会,敢于付诸于探索行为的精神状态;具有积极地改变自己,积极地改变环境的应变能力;具有积极发现问题,发现真理的心理取向,即创新意识。

课堂教学应努力创设一种民主、和谐,宽松的教学氛围。

由此产生的因变量为学生喜欢上数学课,在数学课上,同学之间,师生之间相互质疑,相互提问,相互争辩。

(1)使学生在不断提问,交流,争辩的过程中主动获取知识。

(2)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主人。

(3)使学生不断提高质疑的水平,不断加强思考深度,逐步达到有创见的质疑。

这样的课堂是和谐、民主、蓬勃的,教师创设问题情境,唤起学生兴趣,激发学生思维,发展学生能力,培养创新意识。

三、实验过程1、学习教育理论,提高认识研究组织确立以后,为了提高研究水平和研究方法,我学习了《中小学教师自修教程》中的教学中培养创新精神的策略与方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培养小学生在数学学习中问题意识培养研究》课题中期报告
卷方式了解学生和教师对课堂提问实施的一些基本学习情况,以便于我们在研究之后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改进学习。

所有的题目仅作为我们研究使用,不会和学生在校的学习成绩有任何联系。

二.调查方法
1、调查对象:本次问卷调查在三年级(1)(2)班71名学生,四年级(3)(4)班66名学生4个班,共137名学生。

2、调查内容:三年级学生在学习学习数学的动机强度, 态度,兴趣和导向,学习方法、问题意识和课堂互动情况等现状。

3、调查形式:本调查采取问卷和谈话法。

问卷采用学生问卷,由我们设计书面调查问卷,有学生填写。

谈话法是由我们对各班不同学习品质的学生进行抽样,并对他们分别进行谈话。

5、调查时间:2015年12月
三、调查分析
学生问卷调查及分析:
1、在数学课堂中经常提问的占16%,偶尔提问的占70.9%,不提问的占
13.1%。

2、57.1%的同学认为自己提出的问题能够得到老师和同学的认同,32%的同学认为自己提出的问题不仅能够得到老师和同学的认同,而且还能够深入理解,10.9%的同学认为自己的问题被忽略。

3、48.7%的学生认为自己遇到不懂的敢于提问,16%的学生不敢提问,有35.3%的学生希望放在课后向老师提问。

4、对于给出条件让自己提问题的应用题,53.8%的学生感兴趣,5.5%学生不感兴趣,40.7%的学生认为一般。

5、62.5%的学生能够在课上积极思考别人提出的问题,6.5%的学生不能积极思考,还有31%的学生只是偶尔去思考别人提出的问题。

6、老师给学生机会提问时,有4%的学生认为自己不加思考就提问,80%的学生认为自己是在思考后提出问题的,还有16%的学生只是听其他同学提问,自己不发言。

7、喜欢在老师的提问下思考的学生占43.6%,喜欢自己发现问题并主动解决的学生占45.5 %,认为无所谓的占10.9%。

8、在课堂上,遇到老师的讲解与自己的想法不一致时,45.8%的学生能够及时提出自己的疑问,32.4%的学生采取课后与老师私下交流解决的方法,21.8%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