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货币危机理论与国际货币体系

合集下载

国际金融:国际货币危机

国际金融:国际货币危机

四、货币危机模型的发展趋势
在货币危机领域,上述三代模型没有解决 的问题至少包括六个方面:
1.这三代货币危机理论对各种经济基本变量在货币 1.这三代货币危机理论对各种经济基本变量在货币 危机积累、传导机制中的作用,对信息、新闻、 政治等短期影响投资者交易心理预期因素的研究 都有很大的欠缺。 2.这三代货币危机理论对于资本管制下货币危机爆 2.这三代货币危机理论对于资本管制下货币危机爆 发的可能性、传导渠道等均未涉及,只有第三代 货币危机理论认为紧急资本管制是应付货币危机 的手段。
如今的投机性冲击是利用各种金融工具,在各 个国家或地区金融市场间进行的联动方式全方位 投机,即“立体投机” 投机,即“立体投机”,环环相扣。
3.货币危机的传导和扩散日益广泛和迅速 3.货币危机的传导和扩散日益广泛和迅速
贸易和金融逐渐成为了各种危机跨国传导的 最便捷的渠道,90年代以来的货币危机传导有以 最便捷的渠道,90年代以来的货币危机传导有以 下两个特点:
4.货币危机的缓解更多的依赖国际间的政策 4.货币危机的缓解更多的依赖国际间的政策 协调。
开放经济下的货币危机无论从规模还是力度 衡量,单靠一国的经济实力是难以与掌握了上千 亿的国际炒家相抗衡的,只有依靠国际间的政策 协调才可以化解危机的风险。
四、货币危机产生的危害
第一、货币危机发生过程中出现的对经济的不利 影响。 第二、货币危机发生后经济条件会发生变化。
按照货币危机在狭义上的定义,货币危机 可以按照原因分为一下几种类型:

第一种是由政府扩张性政策导致经济基础恶化, 从而引发国际投机资金冲击所导致的货币危机。 第二种是在经济基础比较健康时,主要由心理预 期作用而带来国际投机资金冲击所引起的货币危 机。 第三种是蔓延型货币危机,是指因其他国家爆发 的货币危机的传播而发生的。

第十章 货币危机理论讲解

第十章 货币危机理论讲解
三、危机发生的条件:
1. 时机 2. 诱发性因素:
思考:危机与战争的共性?
5、2货币危机的解决方案:
一、汇率制度的变更
1. 固定汇率制变更的原因分析: 两种货币币值的不平衡变化 削弱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利率变化引起游资的流动 固定汇率制与资本项目自由兑换,为危机创造条件 国际储备的水平 政府的信用水平的降低
原因浅析: 1. 欧洲货币体系 :ECU;成员国联系汇率 2. 德国的独立特行 3. 问题的实质: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墨西哥货币危机 1994年12月19日深夜,墨西哥政府突然对外宣布,本国货币比索贬值15%。
这一决定在市场上引起极大恐慌。外国投资者疯狂抛售比索,抢购美元,比索汇 率急剧下跌。12月20日汇率从最初的3.47比索兑换1美元跌至3.925比索兑换1美 元,狂跌13%。21日再跌15.3%。伴随比索贬值,外国投资者大量撤走资金、墨 西哥外汇储备在20日至21日两大锐减近40亿美元。墨西哥整个金融市场一片混乱。 从20日至22日,短短的三大时间,墨西哥比索兑换美元的汇价就暴跌了42.17 %,这在现代金融史上是极其罕见的。 原因浅析:
中央银行的监管能力达到一定水平时,才考虑资本项目下的人民币可兑
换问题,这对我国防范国际金融投机势力的冲击是至关重要的。
5、我国经济仍保持着较高的经济增长速度,人民币币值稳定,人民群 众信心充足,这是我国抵抗金融风险的最根本力量
5、4货币危机的理论分析:
一、第一代货币危机理论
第一代货币危机模型的代表人物是鲍尔.克鲁格曼(paul krugman),罗伯特.弗勒 德(robert p.flood)和彼得.m.加伯(peter m.garber)。krugman在其1979年发表的 a model of balance-of-payments crises一文中所构造的模型是关于货币危机的最 早的理论模型,flood和garber则在1984年发表collapsing exchange-rate regimes, some linear examples一文,对krugman提出的模型加以扩展与简化。

第10章_国际金融理论简介

第10章_国际金融理论简介

(1)海勒(H. R. Heller)模型 海勒是最早运用成本收益法分析国际储备
需求的西方经济学家,1966年,海勒在《适度国 际储备》一文中构建了储备需求模型。
海勒模型评述: (1)优点:海勒将成本收益法引入国际储备
的研究,标志着这一项研究工作的重大进步。 (2)缺陷:模型没有把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
3. 乘数论(Multiplier Approach)
乘数论分析的是在汇率和价格不变的条件下收入变
动在国际收支调整中的作用。由开放经济条件下凯恩斯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主义的国民收入决定模型,我们可以得到乘数论的基本
表达式:
B
X
M0
m 1c
m
(C0
I
G
X
M0)
上式表明,一国可以通过需求管理政策来调整国际
收支政策,而出口除了对收入增加具有乘数作用外还可
第十章 国际金融理论简介
学习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能大致理解和掌握一些最 新的金融理论和发展动态,包括国际收支调节理 论、汇率决定理论、汇率制度理论、国际资本流 动理论、国际货币危机理论和国际货币体系与发 展理论等。
第一节 国际收支调节理论 第二节 汇率决定理论 第三节 汇率制度理论 第四节 国际资本流动理论 第五节 国际金融危机理论 第六节 国际货币体系改革理论
这是一种汇率可以经常地、小幅度调整的汇 率体系,政府有义务维持钉住水平或平价,钉住 水平的变化是缓慢的。实行蠕动钉住汇率的国家 可以采用有规则的汇率变化,中和过度的国内通 货膨胀导致的外部影响,隔绝输入型通货膨胀对 本国的影响,促进支付调整。
在这种体系下,汇率按频繁而又确切的时间 间隔,如按月,以预先声明的数量或百分比作小 的变动,直到达到均衡为止。应用蠕动钉住汇率 的国家必须决定汇率变更的频率和数量以及准许 浮动的范围,这种汇率制度最适合于面临现实冲 击和不同通货膨胀率的发展中国家。

破解“特里芬难题”与改革现行国际货币体系

破解“特里芬难题”与改革现行国际货币体系

破解“特里芬难题”与改革现行国际货币体系理论和实践均证明,现行国际货币体系的内在冲突是本次全球金融危机的重要动因之一,它对当代世界经济金融造成重创。

在当前形势下,如何破解“特里芬难题”,解决现行国际货币体系与世界经济发展的不适应性,是亟待研究的重要课题。

一、“特里芬难题”及其破解之难1960年,美国耶鲁大学教授罗伯特·特里芬在《黄金与美元危机》-书中提出:“任何一国货币若充当国际货币,则必然在货币的币值稳定与其供给方面处于两难境地:一方面,随着世界经济发展,各国持有国际货币增加,会要求该国通过国际收支逆差来输出货币,但这样做会使该国货币贬值;另一方面,作为国际货币必须维持其币值稳定,因而该国又不能持续逆差”。

此即著名的“特里芬难题”。

“特里芬难题”是在国际货币体系演进中产生的一个历史概念,它揭示出在布雷顿森林体系下,以一国货币作为国际储备资产的体系必然面临货币供给与币值稳定之间的矛盾,是不可弥补的制度缺陷。

该命题预见并见证了布雷顿森林体系历经“美元荒--美元灾--美元危机”的运行过程及最终的陷于崩溃。

国际货币体系演进到“牙买加体系”后,虽然国际结算与储备货币开始实现多元化,但美元的核心地位并没有发生改变,该体系也未能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难题。

此次金融危机的爆发再次显露出国际货币体系的重大缺陷,改革国际货币体系势在必行。

然而,当前这一改革面临诸多困难。

一难:美国既得利益难弃。

不论是在布雷顿森林体系还是在牙买加体系下,美国依靠其经济霸主地位.通过对外投资、资金借贷以及商品和劳务的国际购买等形式,向全世界发行了大量美元,给其自身带来了巨大的利益。

首先,美国通过发行用作国际货币的美元获得了巨额的铸币税。

铸币税是政府通过发行货币所取得的利润,在以纸币为基础的信用本位制下,铸币税就等于纸币的印制费与其面值之间的差额。

据美国联邦储备机构估计,美元作为国际清算和对外支付的主要手段,目前在全世界流通的现钞总额将近7000亿美元,大约2/3被其他国家所持有。

国际金融-国际货币体系

国际金融-国际货币体系
金币本位制的特点: (1)法定货币含金量
用法律的形式规定金币的重量、成色。 (2)自由铸造
(3)自由兑换
辅币、银行券可自由兑换金币或黄金。
(4)黄金可以自由输出入
211
金币本位制的作用
对国际收支有自动 调节作用
○ 价格—铸币流动 机制对国际收支 有自动调节作用。
○ 英国经济学家休 谟 ( D. H u m e ) 见下页
225
不仅要恢复危机国的对外偿付能力,还应帮助危机国走出经济衰退。
投票权改革,增加发展中国家的投票权
加强风险监控 不但要监控债务人的对外债务状况,还要监控债权人的对外放贷情况。 加强对金融风险的监控,避免新的危机。
防止对美元的过度依赖
中国主张:超主权储备货币
04
1914年-20世纪30年代初期:畸 型金本位时期。
05
布雷顿森林体系
06
1945年底—20世纪70年代初。
07
牙买加体系
08
1976年1月至今。
一、国际金本位制
1、金币本位制 以金币为本位货币的货币制度。
1816年英国颁布了《铸币条例》,首先在国内实行了金本 位制度,使用黄金作为本位货币,并铸造金币流通。 其后,其他西方国家纷纷实行金本位制度,至1880年西方 主要国家均实行了金本位。
管理的复杂性; 3.多种储备货币未从本质上解决“特里芬难题”。 (三) 缺乏有效的国际收支调节机制 1.汇率的过度浮动增加了市场不稳定性,甚至恶化了各国的
国际收支。 2.IMF的贷款机制并不能很好地促进国际收支的平衡; 3.国际收支调节任务仍然大部分落在逆差国家身上,牙买加
体系没有建立制度来约束或帮助逆差国恢复国际收支平衡; 4.由于储备货币多样化和汇率安排多样化,货币危机和国际

国际货币体系

国际货币体系

国际货币体系国际货币体系一、概述国际货币体系是指国际间货币关系的总体安排,包括货币政策、汇率政策、金融体系、外汇市场等多个方面。

它的核心目标是促进国际贸易和投资,维护国际金融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二、国际货币体系的历史演变国际货币体系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中世纪的金本位制度。

随着工业革命的兴起,国际货币体系逐渐从金本位制度转向以英镑为主导的金汇兑本位制度。

在布雷顿森林体系时期,美元成为全球储备货币,美国扮演着中心角色。

然而,由于定价权和发行权的滥用,国际货币体系在20世纪70年代经历了严重的危机,使得布雷顿森林体系彻底瓦解。

现如今,国际货币体系处于混合货币体系阶段,没有明确的主导货币。

三、国际货币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1. 运作机制:国际货币体系的运作机制包括计价和支付机制、调节机制、信用机制等。

计价和支付机制主要指国际间的货币兑换和支付方式,包括汇率制度和支付清算机构;调节机制主要通过汇率和利率的调整,以及货币政策的协调来维护国际经济的平衡;信用机制则指的是国际金融机构的信用支持体系,具有稳定金融市场的重要作用。

2. 国际储备货币:国际储备货币是国际货币体系的基石,用于支付国际收支差额和维持汇率稳定。

目前,美元在国际储备货币中的份额最大,紧随其后的是欧元、日元、英镑等。

不过,近年来,人民币也获得了国际储备货币的地位,并逐渐发展为重要的国际支付和储备货币。

3. 资本流动:资本流动是国际货币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国际投资和借贷。

自上世纪70年代以来,资本自由流动成为国际货币体系的主要特征,为国际贸易和投资提供了充足的资金来源。

四、国际货币体系面临的问题和挑战1. 汇率波动:由于国际货币体系的混合性质,汇率波动成为一个重要问题。

大幅度的汇率波动可能会导致经济震荡和金融危机。

2. 货币超发:一些国家为了实现短期经济增长,可能会通过货币超发来刺激经济。

然而,货币超发导致通货膨胀和金融风险的增加,进而影响全球金融稳定。

国际货币体系与货币政策

国际货币体系与货币政策

国际货币体系与货币政策随着全球化的加速和国际贸易的快速发展,国际货币体系的稳定和货币政策的准确性越来越成为各国政府和经济学家关注的问题。

国际货币体系是指一种由多个国家的货币构成的互相交流、结算和储蓄的体系,它直接影响着全球经济的发展和各国的利益。

国际货币体系的演变国际货币体系的形成起源于18世纪,当时主要是以黄金和银作为储备货币。

20世纪初,随着多边贸易的扩大和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贸易保护主义抬头,造成了一系列金融危机和货币危机。

为了避免这种危机的出现,各国开始探讨建立一种国际货币体系。

1944年,布雷顿森林协议签署,它确定了以美元为基础的固定汇率体系,美元与黄金的换算比例被固定在35美元换一盎司黄金。

这种国际货币体系是为了重建战后的世界经济,对于美国来说具有巨大的优势,但对于其他国家来说,随着美国经济的崛起,其影响越来越大,其他国家难以面对美国的压力。

1971年,美国总统尼克松宣布取消美元与黄金的直接兑换,布雷顿森林协议解体,这也标志着新的国际货币体系的形成。

现在的国际货币体系是以美元为基础的浮动汇率体系,这意味着美元仍然是国际间的主要储备货币,但汇率是浮动的,各国可以通过升值或贬值来调整自己的贸易收支。

货币政策的重要性货币政策是指中央银行通过控制货币供应量和利率等手段来调节经济的总量和结构,以实现经济增长和稳定的目标。

货币政策对经济的影响非常重要,它直接关系到通货膨胀、经济增长和就业情况等方面。

通货膨胀是一种货币现象,通常伴随着货币供应过多、需求不足或成本推高等原因,导致物价上涨。

货币政策的目标之一就是控制通货膨胀率,使其处于一个合理的水平以维持经济稳定。

经济增长是指一定时期内国内生产总值(GDP)的增加,它直接关系到国家的繁荣和人民的生活水平。

货币政策可以通过调整利率和货币供应量等手段来调节经济总量,并促进经济增长。

就业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指标之一,货币政策可以通过调节货币市场来影响就业情况。

国际货币危机与国际货币体系概论

国际货币危机与国际货币体系概论

CHAPTER
03
国际货币危机的原因与机制
国际货币危机的直接原因
1 2 3
汇率失调
当一国货币的汇率被高估或低估时,会导致国际 投资者对该国货币失去信心,引发资本外流和货 币贬值。
外债规模过大
当一国的外债规模超过其偿付能力时,会导致债 务违约风险上升,进而引发国际金融市场的恐慌 和资本外流。
国际游资的冲击
国际货币危机的应对策略
短期应对策略
资本管制
国家可以实施资本管制,限制 资本流动,以防止资本外逃。
外汇干预
中央银行可以干预外汇市场, 通过买卖外汇来稳定汇率。
流动性支持
向金融机构提供短期流动性支 持,以防止信贷紧缩和金融恐 慌。
信息透明度
提高信息透明度,向市场传递 稳定信号,增强市场信心。
中长期应对策略
建立更加稳定的汇率制度
通过加强汇率合作和建立更加稳定的 汇率机制,减少汇率波动对全球经济 的影响。
扩大国际货币发行
增加国际储备货币的种类和数量,降 低对单一货币的依赖,增强国际货币 体系的稳定性。
加强国际金融监管
建立更加有效的国际金融监管体系, 加强对跨国金融机构和跨境资本流动 的监管。
推动国际经济合作
大规模的国际游资流入或流出,会对一国货币的 供需关系造成影响,导致汇率波动和金融市场动 荡。
国际货币危机的深层次原因
01 02
经济基本面的失衡
如高企的通货膨胀、过度的财政赤字、产业结构不合理等,这些因素会 导致一国经济缺乏可持续发展的动力,进而引发国际投资者对该国经济 的担忧。
政策的不协调
如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配合不当、汇率政策与产业政策的冲突等,这 些因素会导致政策效果大打折扣,甚至引发市场的负面预期。

国际金融基础理论知识——国际货币体系

国际金融基础理论知识——国际货币体系

四、布雷顿森林体系的主要内容
1. 确立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制度
◆ 美元与黄金挂钩 各国货币与美元
B国货币 C国货币
………..
N国货币
2. 建立权威性的国际金融机构
◆ 建立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协定》及其它有关规 定构成了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金融领域的 基本秩序。
三. 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确立
• 1944年7月,在美国新罕尔布什州的布雷 顿森林镇召开有44国参加的“联合和联盟 国家国际货币金融会议”,通过了以“怀 特计划”为基础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协 定》和《国际复兴开发银行协定》,总称 《布雷顿森林协定》(Bretton Woods Agreement)。该协定的建立,标志着战 后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的诞生。
国际货币体系的作用
1. 确定国际支付手段及国际储备资产的 来源、形式、数量。
2. 确定国际收支的调节机制。 ◆ 汇率制度和汇率形成机制 ◆ 对国际收支逆差国的资金融通机制 ◆ 对国际货币发行国的约束机制
3. 确定国际结算制度
4. 确定有关国际货币金融事务的协商机制及 建立国际性的协调、监督机构。
三、国际货币体系类型
◆ 促进了国际收支的平衡。
◆ 确立了美元的霸权地位,助长了美国的 对外扩张。
◆ 加剧了通货膨胀的国际传播。
牙买加体系
• 背景 1973年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后,
浮动汇率制度逐渐盛行。1976年1月 ,IMF在牙买加达成协议,1978年4 月1日生效,国际货币体系正式进入不 兑换黄金制度阶段或浮动汇率制度时 期。
• 国际金本位制 • 布雷顿森林体系 • 当前的国际货币体系
(一)国际金本位体系
1. 国际金本位制的概念

国际货币体系的运行特征

国际货币体系的运行特征

国际货币体系的运行特征所谓国际货币体系,是指国际货币制度、国际货币金融机构以及由习惯和历史沿革形成的约定俗成的国际货币秩序的总和[1]。

其中的国际货币制度是指规范国与国之间金融关系的有关法则、规定及协议的全部框架,是各国对货币在国际范围内发挥世界货币职能所确定的原则、采取的措施和建立的组织形式。

国际货币体系一般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储备资产的确定。

即确定什么样的资产作为国际储备资产;二是各国货币间的汇率安排,采取什么样的汇率制度;三是国际收支的调节方式;四是国际间货币的兑换性和国际结算原则。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所形成的布雷顿森林体系,是以美元和黄金为基础的双本位制度。

这一制度的稳定运行需要具备两个前提:一是美国国际收支能保持平衡;二是美国拥有绝对的黄金储备优势。

但是,由于这一体系固有的“特里芬难题(Triffin dilemma)”的存在,使这一体系的长期运行缺乏稳定的基础。

所谓“特里芬难题”,是由美国经济学家特里芬在1960年撰写的《黄金与美元危机》一书中提出的,即在布雷顿森林体系之下,无论美国国际收支是顺差还是逆差,都会给这一货币体系的运行带来困难。

如果要保持美元的信心,美国必须持有足够的黄金,美国必须保持顺差,则世界各国将面临清偿能力不足的问题。

如果美国要满足其他国家的清偿能力,保持国际社会有足够的美元用于国际支付,则需要美国国际收支的逆差,而这将导致美元的信心危机,进而对布雷顿森林体系的信心发生动摇。

正因为如此,到1973年,美国再次宣布美元贬值,导致各国相继实行浮动汇率制度代替固定汇率制度。

美元停止兑换黄金和固定汇率制度的垮台,标志着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基础发生动摇,标志着战后以美元为中心的货币体系瓦解。

当然,在布雷顿森林体系运行过程中,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的活动对世界经济的恢复和发展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战后近四分之一的世纪,是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增长率最快的时期,也离不开这些组织的贡献。

国际经济学课后习题答案

国际经济学课后习题答案
3、国际收支失衡:是指经常账户、金融与资本账户的余额出现问题, 经常账户出现的余额靠资本与金融账户的余额无法平衡掉,不得不动用 储备资产进行调整的现象,即对外经济出现了必须进行调整的情况。
4、马歇尔—勒纳条件:本国出口的价格需求弹性与本国进口的价格需 求弹性之和的绝对值必须大于1,即商品的进出口变化对于价格调整的 反应要大。
3、自由贸易区:是经济一体化组织较低层次的形式,即一体化密切程 度较差的一种形式。成员国间取消关税壁垒,对其他国家各自仍然保持 独立的关税。
4、 关税同盟:经济一体化在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阶段,它除了在成员国 间取消关税壁垒,而且采取共同的对外关税,关税收入按照既定的比例 进行分配。
7、国际贸易产品生命周期学说:是将周期理论与国际贸易结合起来, 认定国际贸易的发生是由于不同国家之间生产技术方面存在着差距,
技术差距的产生于缩小会改变国际贸易中的比较利益,从而使国际贸 易中所谓比较利益从静态发展成为动态即比较利益从一个或一类国家 转移(传导)到另一个或一类国家,一类产品的生产的优势因而从一 个国家转移到另外的国家,国际贸易的价格也因而发生变化。
第5章 、国际贸易的现代与当代理论(II)
1、 产业内贸易理论:是国际经济学界产生了一种新理论,主要针对国 际贸易大多发生在发达国家之间,并既进口又出口同类产品的现象。产 业内贸易理论,有其理论的假设前提、相应的理论解释。对产品的同质 性、异质性与产业内贸易现象进行解释,并提出了产业内贸易指数的计 算方式。
2、社会无差异曲线:社会无差异曲线是表示社会福利水平一定时,社 会成员之间的效用的不同搭配关系的曲线
3、绝对利益:在某一类商品的生产上,一个经济体在劳动生产率上占 有绝对优势,或其生产所耗费的劳动成本绝对低于另一经济体,若各 个经济体都从事自己占有绝对优势的商品的生产,继而进行交换,那 么双方都可以通过交换得到绝对利益,从而整个世界也可以获得分工 的好处。P16

《国际经济学》教学大纲

《国际经济学》教学大纲

《国际经济学》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代码:ZJ030105课程名称:国际经济学总学时:51周课时:3学分:3开设专业:开课教研室:开课系:二.课程的性质与任务1.课程性质:专业基础课2.课程任务:本课程是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本科)的专业基础课,作用与任务是:使学生理解国家或地区之间经济联系的内在机制,掌握对这种机制分析的理论与方法,主要是国际贸易与国际金融理论。

三.课程教学基本要求通过学习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国际贸易起因与影响,贸易保护的影响与依据,国际要素流动的动机与效果的理论。

熟悉国际贸易与国际金融的政策体系和制度安排以其对经济的影响。

第一章绪论第一节国际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1.经济发展过程2.国际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3.国内经济与国际经济的异同第二节国际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与结构1.国际经济学的基本概念2.国际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主要内容3.国际经济学的分析方法与特征第二章古典国际贸易理论第一节斯密的绝对利益学说1.绝对利益学说的基本内容2.绝对利益学说的图形解释3.绝对利益学说的其他有关叙述4.对于斯密绝对利益学说的评价※第二节李嘉图的比较利益学说1.李嘉图比较利益学说的基本内容2.李嘉图比较利益学说的图形解释3.李嘉图比较利益学说的其他有关叙述4.对于李嘉图比较利益学说的评价※第三节比较利益的分解1.得自交换(贸易)的利益2.得自分工的利益3.利益的合成分析与评价讨论:古典贸易理论的验证与评价第三章国际贸易价格的确定第一节相互需求方程式1.相互需求方程式的提出及基本内容2.相互需求方程的解释3.相互需求方程式均衡的条件及对其评价第二节提供曲线及其分析1.贸易无差异曲线2.提供曲线的作图及说明3.国际贸易的均衡价格※第三节出口的贫困增长1.出口的贫困增长的图形分析2.出口贫困增长的条件与案例3.出口贫困增长的政策含义及对其的评价第四章国际贸易的现代与当代理论(Ⅰ)※第一节H-O模型及其分析1.H-O模型的基本命题2.H-O模型的基本内容3.雷布津斯基定理4.斯托尔泼-萨缪尔森定理5.对H-O模型的评价※第二节列昂惕夫反论及新要素理论1.列昂惕夫反论2.国际贸易新要素理论3.国际贸易的产品生命周期理论讨论:(1)H-O理论的现实分析(2)生命周期理论在现实的应用研究※第五章国际贸易的现代与当代理论(Ⅱ)※第一节产业内贸易理论1.产业内贸易理论的提出与假设前提2.产品的同质性与异质性3.新H-O模型4.需求偏好相似(重叠)论5.规模经济产生的贸易6.新张伯伦模型7.产业内贸易指标8.对产业内贸易理论的评价※第二节政策贸易理论1.战略性政策贸易理论2.战略性政策贸易理论的提出3.战略性政策贸易理论的假设前提4.战略性政策贸易理论的基本内容5.战略性贸易理论的政策结果分析6.对战略性政策贸易理论的简要评价第三节贸易扭曲理论1.扭曲的发生2.国际贸易条件下扭曲的形式3.产生扭曲的原因及影响4.消除贸易扭曲的措施讨论:(1)中美产业内贸易的比较分析(2)战略性贸易理论在现实中的应用分析第六章国际贸易政策分析※第一节国际贸易的关税分析1.关税的基本概念2.小国进口关税的局部均衡与一般均衡分析3.大国小税的局部均衡与一般均衡分析4.关税谈判中的博弈第二节进口关税与配额的比较分析1.进口配额分析2.进口配额与等额关税的比较分析第三节幼稚产业的保护1.贸易保护主义的理论基础2.幼稚产业的保护3.关税的有效保护率第四节倾销与反倾销的经济分析1.倾销的界定2.倾销的危害性3.倾销的经济效应分析4.反倾销的经济效应分析实验内容:就某些商品的关税政策效应分析说明关税与补贴给国内经济带来的影响第七章国际收支分析第一节国际收支与国际收支表1.国际收支与国际收支表2.国际收支表各组成部分之间的关系3.国际收支状况的含义与经济分析第二节国际收支的调节1.国际收支的失衡2.国际收支失衡调节的若干理论3.现实中国际收支失衡的其他调节措施讨论:就某连续3年的中国国际收支平衡表数据进行分析,比较说明国内经济状况※第八章汇率决定理论第一节外汇与汇率1.外汇定义及其作用2.汇率定义与汇率的标价法第二节汇率决定的一般理论1.汇率决定的传统理论2.战后汇率决定的理论※第三节汇率的决定1.一价定律与远期汇率的决定2.购买力平价理论的扩大3.购买力平价法的实际应用讨论:人民币汇率的决定因素以及人民币汇率改革的方向探讨※第九章国际货币危机与国际货币体系※第一节货币危机理论1.第一代货币危机理论2.第二代货币危机理论3.第三代货币危机理论4.三代货币危机理论的比较第二节国际货币体系的类型1.健全理想的国际货币体系2.国际货币体系的类型3.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崩溃第三节当前的国际货币体系1.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后国际货币领域存在的主要问题2.牙买加协定形成的过程3.东亚金融危机4.国际货币体系改革的方向和问题实验内容:东南亚金融危机与次贷危机的比较分析第十章要素的国际流动※第一节资本国际流动及其经济效应1.资本国际流动2.资本国际流动的经济分析3.国际生产折中理论第二节劳动力国际流动及其经济效应1.劳动力的国际流动2.劳动力国际流动的经济分析3.国际劳动力流动的政策含义及案例分析第三节技术转移及其经济效应1.技术的国际移动2.国际技术转移的经济分析※第十一章国际经济非均衡传导※第一节国际商品交换领域中的传导机制1.加入国际商品交换因素的经济均衡与失衡2.通过国际商品交换产生的传导3.影响国际商品交换领域中传导机制的因素※第二节国际资金流动领域中的传导机制1.加入国际资金流动后的经济均衡与失衡2.通过资本国际流动产生的非均衡传导3.影响国际资本流动领域传导机制的因素第三节国际劳动力流动领域中的传导机制1.加入劳动力国际流动后的经济均衡与失衡2.通过国际劳动力流动产生的非均衡传导3.影响劳动力国际流动领域传导机制的因素第四节其他国际经济领域中的非均衡传导机制1.经济非均衡的无形传导方式2.经济非均衡的无形传导过程3.影响经济非均衡无形传导的因素讨论:经济非均衡传导的作用机制探讨※第十二章宏观经济的内外均衡※第一节蒙代尔-弗莱明模型第二节宏观经济的对内与对外均衡1.经济的宏观目标2.宏观经济内外均衡的经济分析※第三节克鲁格曼的“三元悖论”1.蒙代尔不可能三角形2.三元悖论讨论:不可能三角在现实经济中的理论解释第十三章经济一体化与国际经济秩序第一节经济一体化分析1.关税同盟与经济一体化分析2.关税同盟的经济分析3.经济一体化的经济分析※第二节最优货币区理论与实践1.单一货币区理论研究2.单一货币区的成本分析及评价3.单一货币的收益分析及其评价4.经济一体化的案例分析第三节国际经济组织及其作用1.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及其作用2.世界银行及其作用3.世界贸易组织及其作用4.地区经济组织及其作用第四节国际经济秩序的建立与南北关系1.国际经济秩序2.国际经济新秩序讨论:就某一区域一体化组织的运行,分析区域一体化对全球经济及相关国家经济的影响。

第九章国际货币危机与国际货币体系

第九章国际货币危机与国际货币体系
第十章 国际货币危机与
国际货币体系
第一节 货币危机理论
一、货币危机概述 1.货币危机的定义
1、广义的货币危机:一国货币的汇率变动在 短期内超过一定幅度(如15%—20%) 2、狭义的货币危机:在固定汇率制下,投资 者对一国固定汇率失去信心的情况下,在外汇 市场抛售等操作导致该国汇率制度崩溃、外汇 市场持续动荡的带危机性质的事件
代表人物:鲍尔·克鲁格曼、罗伯特·弗勒德 和彼得·M.加伯
基本思想:
政府的过度扩张性财政政策(财政赤字) 和货币政策(信贷膨胀)导致经济的基本面 恶化,引发国际投机者对本国货币的冲击最 终迫使本国货币当局放弃固定汇率,实行浮 动汇率制度
• 特点:
• (1)在危机的成因上认为是由于宏观政策与 固定汇率维持之间不一致。
❖ 第四,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缺乏独立性和权威性,国 际货币基金组织无法通过政策监督来发现危机隐患, 无法通过最后贷款人职能的实施来降低危机的破坏 性影响
(二)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危机和崩溃
❖ 美元两次贬值,标志着美元已丧失其在世界 金融体系中的霸主地位。美元停止兑换黄金, 各国货币与美元脱钩,标志着战后布雷顿森 林体系所确定的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制 度的彻底崩溃。
第四节 牙买加体系与国际货币体系改革
❖ 一、牙买加货币体系
❖ (一)牙买加体系的基本内容
• 特征:
• (1)货币危机的根源在于投机者的贬值预 期。
• (2)发生机制体现为一种恶性循环。
• (3)货币危机发生的隐含条件是宏观经济 的多重均衡。
• (4)防范危机的主要措施是提高政府政策 可信性。
非主流理论 羊群效应(非理性现型货币 危机提出的,它较好地解释了不存在经济基 本面恶化情况下发生的货币危机现象,如, 20世纪90年代的欧洲货币危机

浅谈金融危机后国际货币体系的变革

浅谈金融危机后国际货币体系的变革
续近十年之久 :9 0年代爆发 了一系列的货币危机 :如 1 9 9 2年的欧洲 货币危机 ;1 9 4年末 ~1 9 年初的墨西哥金融危机 ;1 9 年的东 9 5 9 7 9 亚金融危机 ;1 9 、1 9 年 的俄罗斯、巴西金融危机等 ; O 7 8 9 9 9 2 0 年 下半年爆 发的美国次贷危机 引发了前所未有 的全球经济危机 。从某
一种意义上 说 ,这Fra bibliotek不断爆发的金融 危机事件也是 牙买加体系 内在 矛 盾 激化 的表 现形 态 。
度 。在这 些处 于 中心地位 的发达国家凭借着先进 技术和理念 ,利用 9 围地 区提供的原材料和 廉价的劳 动力 ,生产加 工制成品向外围地 1 、 区销售 牟利 ,向外部输 出货币的同时 ,处于9 围区域的发展 中国家 、 1 为了满足支 付和投 资的需求 ,不断的 加持 中心 国家的货 币和债券 , 同时向中心输出资源和提供 市场。于是 ,中心国 家便掌控 了世 界体 系 中的金 融和市 场 的运转 。 因此 ,中心 国家不 仅能够利用这种控 制权进一步压榨发展 中国 家的廉价 劳动力 ,迫使其为 了在 国际贸易的竞争 中占有一席 之地而 不断降低价格 , 而导致发展 中国家在 有形贸易 中更 为弱势 ,更为 从 可十 的是 ,一旦 经济危机袭来 ,中心区还要 通过国际贸 易从属 关系 白 网 ,不负责 任 的将危机 转嫁 给9 围区 诸 国。同 时 ,外 围国 家持 有 1 、 的中心 国家的货币价 值 因为经济危 机也大幅缩水 ,这对本来 就处于 弱势地位 的发展 中国家而言无疑 是雪上加 霜。
经 济观 察
浅谈金融危机后 国际货币体系的变革
洪沁 心
上 海 大 学 悉尼 工 商 学 院
上海
2 10 080

《国际经济学》教学大纲

《国际经济学》教学大纲

页眉内容《国际经济学》教学大纲说明部分1、课程的性质、任务本教学大纲是根据国家教育部高等教育司编写和审定的“高等学校经济学类专业核心课程教学大纲”之一《国际经济学》教学大纲和我校的实际情况,经过反复讨论和修改而制定的。

本教学大纲是为经济学类专业“国际经济学”课程的教学而编写的。

《国际经济学》是高等学校经济学类专业的核心课和专业基础课。

学习《国际经济学》该门课程的主要任务是:系统地掌握国际经济学相关的理论及模型;分析国际经济关系的实质;分析国际经济运行的机制和机理;论述国民经济参与国际经济关系中的均衡过程。

2、教学的基本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就是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比较系统地掌握国际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基本政策和分析国际经济问题的基本方法。

具体地讲,通过《国际经济学》的教学,学生要学会吸收、掌握开放条件下经济运行的一般理论和政策;把握和了解国际经济现象;理解国外企业和国家的经营战略和对外政策;理论联系实际,评价与吸收相结合。

3、适应专业与学时数作为专业基础课,《国际经济学》适用于经济类各普通本科及专科专业的教学。

该课程总学时为54。

4、与其他课程关系本课程的先修课程是西方经济学,国际经济学作为经济学的分支学科,其理论基础是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因此,要学好国际经济学,必须有扎实的经济学基础知识。

同时,国际经济学又是一门国际经济领域的导论性课程,所以它与发展经济学、国际贸易、国际金融等课程有密切的前后关系。

应该说国际经济学比较概括地阐述了这些课程的主要内容。

5、考核方式本课程采取闭卷考试的考核方式,其中,平时成绩占30%,其末考试成绩占70%。

6、推荐教材及参考书主要推荐教材(1)、黄卫平、彭刚主编:《国际经济学教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2)、王志明、乔桂明主编:《国际经济学》(第二版),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主要教学参考书(1)、…美‟托马斯.A.普格尔,彼德.H.林德特著,李克宁等译.《国际经济学》(第十一版).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

从当代金融危机看国际货币体系存在的问题

从当代金融危机看国际货币体系存在的问题

布 雷顿森林 体系崩 溃之前 ,金融危机 尤其是全球 性 的金 融危 机很少发 生 , 比较有 影响力 的包括 1 3 年 的郁 金香狂热 , 7 0年 67 12 的南海公 司泡沫 ,9 7 的银行 业危机和 12.3 10 年 9 9 年的大萧 条: 3 但 自从布雷 顿森林体 系崩溃开 始 , 金融危 机的发 生就变 得 日益频繁 , 破坏力越 来越大 , 且影 响极为深远 , 2 世纪 7 年 代 的两 次石 而 如 O 0 油美 元危机 , 9 2 18 年爆 发的拉 美国家债 务危机 , 9 4 的墨西 哥 19 年 金 融危机 ,97年的亚 洲金融危 机 , 19 以及 20 年 席卷全球 的次贷 07 危机 。人们 曾普遍认 为 , 恩斯学派 的宏观调控 理论 出现之 后 , 凯 主 要 资本主义 国家基 本摆脱 了经济周 期性危机这 一恶性循 环 , 但事 实证 明, 经济危 机并没有 消失 , 是 以金融货 币危机的形 式重新显 而 现 。以美 国为 首的主要 发达 国家 所采取 的经济复苏 、 扩张政策 , 虽 然阻挡 了本 国实体性经 济的衰 退 , 但却 引发 了金融 货 币领域 的泡 沫, 这一 泡沫有 可能破裂 在本 国, 进而影 响到其他 国家 , 如此 次次 贷危机 ; 也可 能是直接外 溢到其 他国家 , 后再反馈 到本 国, 然 如亚 洲金融 危机 。无 论是哪 一种 , 跟 目前 以美 元为本位 货 币的国际 都 货 币体 系密不可 分 可 以说, 正是美 元本位 的国际货 币体系平 台, 为全球性金 融危机 的发 生提供 了支 持 。因此 ,在各 国竞 相采取危 机应 对措施 , 逐渐化解 次贷危机 影响 的时候, 我们也应 当深层次 思 考 危机背后 的原 因, 当前 国际货 币体系存在 的 问题进 行探索 。 对 两次危机概 述 亚洲金 融危机 是一场起始 于泰 国、 席卷 东南亚 、 波及俄 罗斯 、 巴西 的全球性 金融危机 。19 年 7月 2日, 国政 府宣布放 弃 固 97 泰

国际货币体系的内容

国际货币体系的内容

国际货币体系的内容
国际货币体系是一个可以被全世界国家使用的货币体系,它是由一系列相互关联的国际金融机构和市场组成的,目的是为了维护国际金融稳定,促进全球经济增长。

国际货币体系的主要组成部分是国际汇率机制、国际收支理论、国际储备货币、国际金融市场以及国际支付系统等。

国际汇率机制是指不同国家的货币之间的相互兑换率,其中可以包括浮动汇率、定期汇率和定点汇率等。

国际收支理论指的是当一个国家的国际收支结构出现失衡时,需要采取的相应措施以恢复平衡。

国际储备货币指的是国际贸易中使用的货币,主要包括美元、欧元和日元等。

国际金融市场是指国际货币体系中投资者可以购买和出售货币的市场,其中包括外汇市场、利率市场和债券市场等。

最后,国际支付系统是指用于完成国际货币交易的系统,主要包括银行结算系统、外汇交易系统和用卡系统等。

国际货币体系的重要性在于它可以控制国际收支平衡,推动全球经济增长。

它不仅可以为国际贸易提供稳定的货币流动,而且可以提高国际投资者的心,促进全球投资。

此外,它还可以帮助国际政府避免货币危机,维护国际金融稳定。

国际货币体系是一个复杂而灵活的体系,它不仅需要各国政府的合作,而且也需要国际金融机构的共同努力才能维持稳
定。

国际货币体系的发展将有助于推动全球经济的发展,为全球经济的繁荣和发展提供支持。

黄卫平《国际经济学教程》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国际货币危机与国际货币体系)【圣才出品】

黄卫平《国际经济学教程》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国际货币危机与国际货币体系)【圣才出品】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第9章国际货币危机与国际货币体系9.1 复习笔记一、货币危机理论1.第一代货币危机理论(1)该理论由美国经济学家克鲁格曼(Paul Krugman)于1979年提出。

该理论假定政府为解决赤字问题会不顾外汇储备无限制地发行,央行为维持固定汇率制度会无限制的抛出外汇直至消耗殆尽,该理论的基础在于当经济的内部均衡与外部均衡发生冲突时,政府为维持内部均衡而采取的特定政策必然会导致外部均衡的丧失,这一丧失的积累将持续消耗政府外汇,在临界点时,投机者的冲击将导致货币危机爆发。

②该理论认为一国内部均衡与外部均衡的矛盾,即一国固定汇率制面临的问题源于为弥补政府不断扩大的财政赤字而过度扩张的国内信贷。

公共部门的赤字持续货币化,利率平价条件会诱使资本流出,导致本国外汇储备不断减少。

在储备减少到某一临界点,投资者出于规避资本损失的考虑,会向该国货币发起投机冲击。

由于一国货币是可耗尽的,政府所剩的外汇储备在极短的一段时间内将被投机者全部购入,政府被迫放弃固定汇率的时间将早于政府主动放弃的时间,因此,社会成本会更大。

(2)第一代货币危机理论表明,投机冲击和汇率崩溃是微观投机者在经济基本面和汇率制度间存在矛盾下的理性选择的结果,并非所谓的非道德行为,因而这类模型也被称为理性冲击模型(ration attack model)。

该理论解释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的拉美式货币危机和1998年以来俄罗斯与巴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西由财政问题引发的货币波动都适用。

2.第二代货币危机理论——预期的自我实现第一代货币危机理论假定,只有在基本面出问题时,投机者才会对一国的货币发起攻击。

第二代货币危机理论由奥伯斯特菲尔德(M.Obstfeld)等人推出,投机者之所以对货币发起攻击,并不是因为经济基础的恶化,而是因为贬值预期的自我实现。

(1)第二代货币危机理论的两个重要的假定①政府是主动的行为主体,最大化其目标函数,汇率制的放弃是央行在维持和放弃之间权衡之后做出的选择,不一定是储备耗尽之后的结果。

国际货币体制变革观点及建议

国际货币体制变革观点及建议

国际货币体制变革观点及建议国际货币体制变革观点及建议国际货币体系作为全球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以来都存在着诸多问题和挑战。

随着全球经济关系的日益紧密化,国际货币体系的不平衡和不稳定性日益显现。

因此,对于如何改革完善国际货币体系,切实解决当前存在的问题,成为全球经济学界和政策制定者的共同关注。

一、国际货币体系存在的问题国际货币的本质上是在未来进行兑付的承诺,所以在国际货币体系中存在汇率、通胀、利率等问题,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 汇率问题国际货币体系中较多整合汇率制度,但其基础是全球货币发行量的肆无忌惮,导致汇率过度变动。

这不仅影响了国际贸易以及长期融资的稳定性,还对于一些应对财政危机国家造成较大负担。

2. 通胀问题在国际货币体系中,因为货币政策对于货币发行量的控制能力缺乏,所以通胀率存在较大的变动。

同时,在通胀风险下,国家之间的互信程度下降,甚至还可能影响全球甚至国际政治环境。

3. 利率问题国际货币体系中存在大量的主权债券,其中的利率变化也存在着较大的问题。

当全球利率下降时,其对于金融市场和全球经济产生了莫大的冲击。

二、国际货币体系变革的主要观点面对这些问题,国际货币体系的变革成了不可回避的话题。

下面我们将介绍几个国际货币体系变革的主要观点:1. 多种货币共存理论多种货币共存理论主张,应该建立多种货币共存的货币体系,以共同发挥货币流通的作用,增加经济的稳定。

同时,多种货币共存理论主张,国际货币体系应该实行货币篮子制度,既能够避免一个国家货币的极端贬值,又能够合理平衡各国的利益。

2. 双边主义双边主义认为,为了解决当前国际货币体系的问题,应该通过双边贸易、汇率协定等,直接解决问题所在。

双边主义认为,国际货币体系需要加强国际间的合作,同时,各国间也需要增进合作和信任,只有这样,才能建立健全的国际货币体系。

3. 货币顶层设计货币顶层设计的主要思想,是以制度创新作为将货币体系进行改革的主要动力,以推动体系更好地服务于各国和全球经济。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际货币危机理论与国际货币体系
第一节货币危机理论
❖ 一、第一代货币危机理论 ❖ 二、第二代货币危机理论 ❖ 三、第三代货币危机理论 ❖ 四、三代货币危机理论的比较
第二节 一般框架
❖ 一、概念
❖ 二、国际货币体系的基本内容 ❖ 三、国际货币体系的类型
一、国际货币制度(体系)的概念
1、必须确定某种形式的国际储备货币 ; 2、必须有相应的汇率制度安排 ; 3、必须有国际收支的调节方式
1959年1月,主要西欧国家取消外汇管制, 货币开始实现与美元的自由兑换。
在整个60年代,美国持续的国际收支逆 差使美元兑换黄金的基础不断削弱 ;
1971年8月15日宣布停止美元兑换黄金。 美元与黄金的官方平价兑换一终止,实 际上等于废除了布雷顿森林协定;
1973年3月,布雷顿森林体系彻底崩溃。
3、本国的货币供应量受本国黄金储备的制 约,黄金流入则货币供应增加,黄金流 出则货币供应下降。
三、国际金本位制度崩溃与评价
1、国际金本位制度的崩溃 美国在一战结束后不久便率先恢复了黄金
的自由兑换,英国于1925年恢复了金本位, 法国于1928年恢复了金本位,但是此时的 国际金本位制度,与战前的已大不相同。 黄金的地位比过去大大削弱,实际上只有 美国实行的是完整的金本位制,英法两国 实行的是金块本位制,而其它主要国家实 行的是金汇兑本位制。并且金本位制的国 际收支自动调节机能也受到极大限制。
固定汇率制;浮动汇率制;介于二者 之间的汇率制—管理汇率制
国际货币制度可以从储备资产的保有形 式和汇率制度的形态两个角度进行区分。
–储备货币或本位货币是国际货币制度的基础。 –金本位制度 –金汇兑本位制度
汇率制度是国际货币制度的核心
–固定汇率制度 –浮动汇率制度
第三节 国际金本位制
❖ 一、制度特征 1.货币:金(货币性黄金,金铸币) 2.汇率:固定汇率制 3.自动调节国际收支的机制——调节 4.自觉遵守“游戏规则”
二、国际货币体系的基本内容
1.国际储备资产的确定 2.汇币制度的确立 3.国际收支的调节方式 4.国际货币的形式和机构
三、国际货币体系的类型
❖ 1.根据本位货币的性质可分为三类: 纯粹商品本位,如金本位;纯粹信用
本位,如不兑换纸币本位; 混合本位, 如金汇兑本位 ❖ 2.根据汇率决定的方式可分为:
1973
史密森协议 彻底瓦解
3、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的内在 原因
“特里芬难题”(Triffen Dilemma)
如果美国满足美元储备需求的增长,制 度不可避免地要崩溃,如果拒绝满足美 元储备需求的增长,世界经济将陷入通 货紧缩。
“劣币驱逐良币”定律Fra bibliotek4、对布雷顿森林体系的评价
----布雷顿森林体系是国际货币合作的产物, 它消除了战前资本主义国家之间混乱的国际货 币秩序,为世界经济增长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另外,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固定汇率制度为国际 贸易和国际投资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
----在国际清偿力的提供方面,它本身存在着 特里芬难题所描述的固有的不稳定性。在实际 运行过程中,由于运行规则得不到遵守,所以 国际间始终没有形成正常的国际收支调节和资 本流动的秩序。
实行可调整的固定汇率制度。
IMF向国际收支逆差国提供短期资金融通, 以协助其解决国际收支困难。
废除外汇管制。
2、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简要历程
IMF协定于1947年正式生效,布雷顿森林 体系开始运行 ;
从1948—至1952年 ,美国开始了著名的 马歇尔援助计划;
1948年西欧国家建立了“欧洲经济合作 组织”来管理援助资金,这个组织后来 发展成为“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 (OECD);
二、从理论上说,国际金本位制度是完美 的。
局限性:
1、黄金的供应量取决于采金技术和黄金矿 藏,在长期难以与普通商品的增长永远 保持适当稳定的比率;
2、金本位制度平稳的国际收支调节机制是 以各国政府对经济的自由放任,或者干 预的目标是以维持对外均衡为前提。
第四节 布雷顿森林体系
❖ 一、 产生的背景:“凯恩斯计划”与“怀特 计划”
二 、体系的内容
❖ 1.货币:黄金——美元本位制 ❖ 2.汇率:可调整的固定汇率制度 ❖ 3.国际收支调整:
[1]本国储备资产变动 [2]在IMF 框架内调整 ❖ 4.机构:IMF
1、布雷顿森林体系的主要特征
建立一个永久性的国际金融机构,即国 际货币基金(IMF),旨在促进国际货币 合作。
规定以美元作为最主要的国际储备货币, 实行美元——黄金本位制。
[2]制度因素:内在的因素“特里芬难题” 运行中的制度问题,即制度本身僵硬化及美元信用的 不断下降
2.布雷顿森林货币体系的崩溃过程
危机
时间
挽救措施
第一次美元危机 1960 /10
“借贷总安排 协 定”“黄金总库”
第二次美元危机 1968
黄金双价制
第三次美元危机 1971 第四次美元危机 1972—
三、 崩溃及原因
❖ 1.美元危机 :是指美元对外价值下降使美元汇 率下跌,造成金价上升,出现了国际金融市场上 大量抛售美元,抢购黄金和其他国家货币,并用 美元向美国兑换黄金等现象的危机。
❖ 2.布雷顿森林货币体系的崩溃过程——是美元危 机的不断爆发,再爆发,再拯救的过程。
❖ 3.原因:
[1]实际原因:美国持续的巨额的国际收支逆差及美 国经济和西方国家经济增长的不平衡。
❖ 二 、体系的内容 ❖ 三、 崩溃及原因
一、 产生的背景:“凯恩斯计划”与“怀特计划”
1944年7月,44个同盟国家的300多位代 表出席在美国新罕布什尔州(New Hampshire)布雷顿森林市(Bretton Woods)召开的国际金融会议,商讨重建 国际货币秩序。在这次会议上产生的国 际货币制度因此被称为布雷顿森林体系。
❖ 二、汇率决定及国际收支调节 1.汇率决定:由各国货币的含金量比例决定
2.国际收支调节:价格——铸币流动机制
❖ 三、金本位制的崩溃及评价
1.崩溃的原因 2.评价
一、国际金本位制度的基本特征
1、所有参加国的货币均以一定数量的黄金 定值。本国货币当局随时准备以本国货 币固定的价格买卖黄金;
2、黄金能够自由进口和出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