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word版口腔科学总结详细版
口腔知识点总结
口腔知识点总结口腔健康是人体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口腔疾病不仅会影响口腔健康,还可能给全身带来危害。
因此,了解口腔知识,保护口腔健康是非常重要的。
下面对口腔知识进行总结:一、口腔解剖学知识1. 口腔组成:口腔包括口腔腔膜、牙齿、舌、口腔黏膜等结构。
这些结构相互协作,完成食物摄取、咀嚼和言语表达等功能。
2. 牙齿结构:牙齿主要由牙冠、牙根和牙髓组成。
牙冠是可见的部分,牙根则潜藏在牙龈下面,与牙槽骨相连接,起到支撑作用。
牙髓位于牙髓腔内,是牙齿的神经和血管组织。
3. 口腔黏膜结构:口腔黏膜覆盖口腔内表面,具有抗菌、保护和感觉功能。
口腔黏膜分为颊黏膜、唇黏膜、舌黏膜、软腭和硬腭。
4. 咀嚼肌和舌肌:咀嚼肌主要用于咀嚼食物,舌肌则用于言语表达和吞咽。
这些肌肉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协调完成各种功能。
5. 涎腺:口腔中存在多个涎腺,分泌唾液,起到润滑口腔、抗菌和帮助消化的作用。
二、口腔疾病知识1. 龋齿:龋齿是最常见的口腔疾病之一,主要是由于细菌产生酸性物质损害牙齿组织。
预防龋齿的关键是定期刷牙、控制糖分摄入、定期口腔检查等。
2. 牙周疾病:包括牙龈炎和牙周炎,主要是由于牙菌斑引起的炎症反应,严重时可能导致牙龈萎缩、牙槽骨吸收、牙齿松动等问题。
3. 口腔肿瘤:口腔肿瘤多为恶性肿瘤,早期常常无症状,易被忽视。
因此,定期口腔检查是预防口腔肿瘤的重要手段。
4. 口腔溃疡:口腔溃疡多由于黏膜损伤、感染或免疫系统异常引起,症状包括口腔内溃疡疼痛、瘙痒等,需要及时治疗。
5. 口腔感染:口腔感染包括口腔内和周围组织的感染,常见的有牙髓炎、牙周脓肿等。
及时治疗感染,预防病情扩散至全身。
6. 口腔异物:儿童和老年人容易因异物卡在口腔内而引起窒息、感染等问题。
要及时处理口腔内的异物,保护口腔健康。
三、口腔保健知识1. 刷牙:每天至少两次刷牙,早晚各一次,每次刷牙至少两分钟。
选择合适的牙刷和牙膏,正确使用刷牙工具,可以更好地清洁口腔,预防口腔疾病。
口腔理论必学知识点总结
口腔理论必学知识点总结一、口腔解剖学1.1 口腔解剖结构1.1.1 口腔的组成部分口腔是人体内一个包括牙齿、舌头、颊腔、唇等组织的空间。
牙齿主要用于咀嚼食物,舌头用于言语和咀嚼食物,颊腔和唇则用于包围和保护口腔内部的组织。
1.1.2 牙齿的结构牙齿主要由牙冠、牙颈和牙根三部分组成。
牙冠位于牙龈之上,牙根则插入牙槽骨中,通过牙周膜与牙槽骨相连。
1.1.3 唇舌颊腔的结构唇舌颊腔是口腔内的软组织,包括唇、舌、颊腔等部位。
唇主要用于言语和表情,舌主要用于言语和咀嚼,颊腔则包围口腔内的牙齿和黏膜。
1.2 口腔解剖生理学1.2.1 唾液腺的结构和功能唾液腺主要分为大唾液腺和小唾液腺。
它们分别分泌唾液,帮助咀嚼和吞咽食物,同时有助于口腔内的消化和清洁。
1.2.2 咽喉的结构和功能咽喉是呼吸道和消化道的交界处,它主要用于控制口腔和鼻腔之间的通道,同时还扮演着咽喉肌肉的收缩和松弛,促进食物通过咽喉的作用。
1.2.3 唇舌颊腔的功能唇舌颊腔主要用于言语、咀嚼和咽喉,它们共同协调完成人体的呼吸、咀嚼和言语功能。
二、牙体病理学2.1 牙体病理的概念牙体病理学是牙齿和牙周组织的疾病学,它主要包括牙体疾病和牙周疾病两个方面。
2.2 牙体病理的分类2.2.1 牙体疾病包括牙齿的缺损、髓腔炎、龋齿等疾病。
牙齿的缺损主要是指因外伤、龋齿或其他原因导致的牙齿表面的物质缺失。
髓腔炎是指由于牙齿疾病导致的髓腔内的炎症。
龋齿则是因为齿菌作用或机械损伤导致牙齿的病变。
2.2.2 牙周疾病包括牙周炎、牙周病等疾病。
牙周炎是指由于牙菌斑、牙结石等引起的牙周组织炎症。
牙周病则是一种慢性牙周炎,其症状主要是牙龈红肿出血、牙周袋形成等。
2.3 牙体病理的诊断和治疗2.3.1 牙体病理的诊断通过口腔检查、X光检查和临床检查等手段,可以诊断出牙体病理的具体病情。
2.3.2 牙体病理的治疗对于牙体病理的治疗,主要包括牙齿的修复、根管治疗、拔牙等方式,以及牙周疾病的治疗,主要包括洁牙、手术治疗等方式。
口腔基础知识Word版
一、简单的解剖知识1.牙列:口腔内所有牙齿的牙根在上下颌骨的牙槽窝内,其牙冠彼此相邻接,排列成近似抛物线的弓形,分别叫上颌牙列与下颌牙列,牙列的形态近似弓形,故又称牙弓。
2.牙的组成:外部观察(1).牙冠(2).压根(3).牙颈部剖面观察(1).牙釉质(2).牙本质(3).牙骨质(4).牙髓 唇面-Labial (前牙) 颊面-Facial (前牙and 后牙) 颊面-Buccal (后牙) 腭面-Palatal 舌面-Lingual 近中-Mesial 远中-Distal 3.牙齿的分类:1).根据牙齿形态和功能特性分: a.切牙b.尖牙c.前磨牙d.磨牙2).根据在口腔内存在的时间分: a.乳牙b.恒牙约6-7岁以后,直到12-13岁,乳牙逐渐为恒牙所替换,此时期称为替牙颌期,或混合牙列期。
4.乳牙的萌出顺序及时间顺序:下颌乳中切牙-上颌乳中切牙-下颌乳侧切牙-上颌乳侧切牙-下颌第一乳磨牙-上颌第一乳磨牙-下颌乳尖牙-上颌乳尖牙-下颌第二乳磨牙-上颌第二乳磨牙 乳牙萌出平均年龄表5.恒牙的萌出顺序及时间恒牙萌出平均年龄表 下颌6.临床牙位记录法牙冠外形的生理意义发育沟:牙齿生长发育时,两个生长叶相连所形成的浅沟。
龋病及牙周病好发部位。
点隙:为三个或三个以上的发育沟相交所形成的点形凹陷。
此处釉质未完全连接,为龋病好发部位。
楔状隙:因接触区是圆凸面,在两牙接触区周围都有向四周展开的空隙,称楔状隙。
期间被牙龈乳头充满,可以保护牙槽骨和邻面,不使食物残渣存积。
咀嚼时有部分食物通过楔状隙排溢,在食物通过时,可摩擦牙面,保持牙面清洁,防止龋病及牙龈炎的发生。
二、简单口腔病症1.龋病(dental caries):以细菌为主的多种因素影响下,牙体硬组织发生慢性进行性破坏的一种疾病。
临床常用分类:浅龋,仅龋损至牙釉质C1;中龋,龋损至牙本质,可有冷热刺激痛,C2;深龋,龋损近髓,冷热刺激痛较中龋剧烈C3。
2.楔状缺损(wedge-shaped defect,CA):3.牙隐裂(cracked tooth)4.残根(root rest,RR)5.反颌(underbite)6.窝沟封闭(pit and Fissure sealent)7.嵌体(inlay)8.冠修复(crown)9.银汞(AM)10.牙结石(calculus)11.折裂线(creak line)三、口腔临床检查方法(视、触、叩、听、嗅)1、牙髓活力温度测验1)、冷诊法:小冰棒、氯乙烷、冷水、冷空气2)、热诊法:热水、热牙胶2、咬诊:主要用于检查牙隐裂3、染色法:用于检查牙隐裂,2%碘酊或1%甲紫液4、叩诊:协助诊断根尖是否有炎症四手操作:医护患位置医:12点-7点护:2点-4点,椅位较医生高15cm,眼睛较医生高4cm,12点-2点为治疗车,4点-7点为传递区患:一般取仰卧位,治疗下颌牙齿时,椅位调整至下颌合平面与地面平行。
完整word版口腔科学临床专业考试必备
牙松动。
期末口腔科学9.慢性牙髓炎分为慢性闭锁型牙髓炎、慢性溃疡型牙髓:是牙在以细菌为主的多种因素影响下发生慢性进龋病炎、慢性增生型牙髓炎。
.行性破坏的疾病10.按病变深度分,龋齿可分为浅龋、中龋、深龋。
服用四环素类药物被结合,四环素牙:在牙的发育矿化期11.下颌骨骨折的好发部位正中联合、颌下孔、下颌面、. 到牙组织内使牙着色髁突颈部。
颊侧颈部硬组织发生缓慢消耗所致的,牙唇14楔状缺损:12.颌面唯一能动的骨骼是颞下颌关节,其构成面下1/3 ,常呈楔形缺损骨性支架。
是从根尖部牙周膜出现浆液性炎症到16急性根尖周炎:13.颞浅动脉压迫止血点颧弓根部。
可发展,根尖周组织形成化脓性炎症的一系列反应过程14.颞下颌关节是人体唯一的联动关节。
. 为牙槽骨的局限性骨髓炎,严重时还将发生颌骨骨髓炎15.舌下腺与颌下腺共同开口于舌下肉阜。
:在接近牙髓的牙本质表面或已暴露的牙髓从盖髓术1716.根管治疗术包括根管预备、根管消毒、根管填充。
以保护牙创面上,覆盖具有使牙髓病变恢复效应的制剂,17.颌面部损失在伤后24小时仍可初期缝合。
.消除病变髓,18.原发性疱疹性口炎发病的四个时期是前驱期、水泡期、,根管治疗术:是治疗牙髓病及根尖周病的一种方法18糜烂期、愈合期。
并进行适当消通过清除根管内的炎症牙髓和坏死物质,19.口腔中最主要的致病菌为变形链球菌以去除根管内容物对根尖周围组织的不良,毒,充填根管2.急性牙髓炎的特点及应急处理临床特点:发病急、疼.刺激,促进根尖周病变的愈合痛剧烈,自发性阵发性痛;夜间痛;温度刺激加剧疼痛;:是以疼痛和拔牙创面愈合障碍为主要特征的拔干槽症疼痛不能自行定位;化脓时可有热痛冷缓解。
牙术后并发症应急处理:开髓引流;切开排脓;安抚治疗;调、消:是使修复体和余留牙结构获得足够抗力,在承抗力形炎止痛、针刺镇痛。
受正常咬合力时不折裂的形状。
5.口腔颌面部感染特点:1窦腔多,易感染2牙源性感染:是防止修复体在侧向或垂直方向力量作用下以固位形是口腔颌面部独有的感染3间隙相互贯通,感染易扩散4 为脱落的形状。
口腔科学总结
口腔科学总结口腔总结题型:单选50X1’=50’;名词解释5X4’=20’;问答题3X10’=30’。
中切牙:6-8m,侧切牙:8-10m,第一乳磨牙:12-16m,尖牙:16-20m,第二乳磨牙:24-30m。
(2)恒牙,28-32颗,易阿拉伯数字记录。
萌出时间:6岁开始,26岁终止。
第一磨牙:5-7y,中切牙:7-9y,侧切牙:8-10y,尖牙:11-13y,第一前磨牙:10-12y,第二前磨牙:11-13y,第二磨牙:12-14y,第三磨牙:17-26y。
(3)乳牙和恒牙的排列方式:混合牙列。
交替方式:左右成对,先下后上。
时间:6-12y。
4、简述舌粘膜的乳头组成。
四种:(1)丝状乳头:数目较多,遍布于整个舌体背面(2)菌状乳头:散布于丝状乳头之间,含有味觉神经末梢(3)轮廓乳头:8~12个,沿人字沟排列,好友味蕾以司味觉(4)叶状乳头:位于舌根部两侧缘,为数条平行的皱襞。
★5、上颌骨的解剖特点及临床意义:(1)骨质疏松,血运丰富,骨折愈合快,化脓性感染时脓液易引流;(2)受被动撞击力,力量分散传递至邻骨,不易骨折;(3)骨折常伴邻骨骨折,甚至合并颅底骨折伴颅内损伤;(4)无大肌肉附着,骨折段的移位与受力的大小、方向有关。
★6、下颌骨的解剖特点及临床意义:(1)骨皮质特厚、致密,炎症化脓时不易引流,骨髓炎发生较上颌多;(2)血供较差,骨折愈合时间慢于上颌;(3)附着强大的咀嚼肌群,骨折后易错位。
(4)解剖薄弱部位:正中联合、颏孔区、下颌角、髁突颈。
7、升颌肌群(闭口):颞肌、咬肌、翼内肌、翼外肌。
8、降颌肌群(开口):颏舌骨肌、下颌舌骨肌、二腹肌。
9、动脉:舌动脉、面动脉、上颌动脉、颞浅动脉。
10、静脉:面静脉、下颌后静脉、翼静脉丛。
11、简述舌的神经支配舌的感觉神经,在舌前2/3为舌神经,舌后1/3为舌咽神经和迷走神经;舌的运动神经为舌下神经;舌的味觉为面神经的鼓索支支配。
12、简述三叉神经的两个分支。
口腔科学重点大汇总(可编辑修改word版)
1•口腔:是指由牙齿、颌骨及腭、颊、腭、舌、口底、涎腺等组织器官组成的功能性器官。
2•颌面部(maxillofadal region ):上起额部发际,下至舌廿水平,左右达乳突垂直线之间的区域-3•临床上,颌而部分为m上、而中、而下三部分。
两眉弓中间连线为第一横线,口裂平行线为第二横线.4•颌面部的解剖区域可分为:额部、眼眶部、眶下部、城部、鼻部、口腭部、颊部、腮腺咬肌部、耳部、颍部、级下部、卜•颌下部。
5•磨牙后区:由磨牙后三角及牙后垫组成。
次中,磨牙后三角位于下颌第三磨牙的后方。
磨牙后垫为覆盖于磨牙后三角表而的软组织,下颌第三磨牙冠周炎时,磨牙后垫常显红肿。
6•舌乳头包括:线状乳头、菌状乳头、轮螂乳头、叶状乳头。
7•上颌卄由一体、四突构成,一体即上颌卄体.四突即为额突、颇突、牙槽突、腭突。
上颌骨体分为四壁一腔,为前、后、上、内四壁和上颌窦腔构成的形态不规则的卄体。
下颌卄分为下颌体和下颌支,下颌体分为上、下缘和内、外而。
下颌体外而相当于的磨牙区上下缘之间有颖孔开口向后上方,颖神经血管经此穿出。
下颌支上方有两个丹突,前者称墜后者称臊突。
下颌供的正中联合、级孔区、下颌角及棘突颈等为下颌tf的丹质薄弱部位, 易发生骨折。
下颌杆血运较上颌卄少,且有强大的肌肉筋膜包绕•炎症化脓时不易引流,:it饉炎发生较上颌卄多见。
&闭口肌群(升颌肌群)主要附着于卞颌支,包括咬肌、额肌、翼内肌.牵引力方向以问: 为主•伴有向前、向内的力量。
开口肌群(降颌肌群)主要屈于卜•颌体,至于謝1,包括二腹肌、下颌舌件肌和频舌杵肌,总的牵引方向是使卜・颌丹向卜•佶方。
9•头颈部的动脉来自于颈总动脉和锁骨下动脉。
颌面部血液主要来自颈外动脉的分支,包括舌动脉、面动脉、上颌动脉和额注动脉等。
10•颌而部的静脉系统可以分为深、浅两个静脉网。
注静脉网由而前静脉和而后静脉组成, 深静脉网主要为翼静脉丛。
而部静脉位于表情肌内,肌肉收缩可推进血流,而部静脉瓣很少,一;^条件下血液可以逆流。
口腔科学总结
口腔总结题型:单选50X1’=50’;名词解释5X4’=20’;问答题3X10’=30’。
一、口腔颌面部的解剖生理1、功能:摄食、咀嚼、感觉味觉、吞咽、表情及辅助言语和呼吸。
★2、特点及临床意义:(1)位置显露:容易遭受外伤,罹患疾病后易早期发现。
(2)血供丰富:伤后易出血,抗感染能力强,外伤或手术后伤口愈合较快,易形成血肿。
(3)解剖结构复杂:口腔颌面部有面神经、三叉神经、唾液腺及其导管等器官组织,这些组织器官损伤后可导致面瘫、面部麻木及唾液瘘等并发症。
(4)自然皮肤皮纹:颌面部手术切口应设计沿皮纹方向。
(5)颌面部疾患影响形态及功能。
(6)疾患易波及毗邻部位:炎症、外伤、肿瘤发生时,常波及颅内和咽喉部。
3、牙齿(1)乳牙,20颗,以罗马数字记录。
萌出时间:6个月开始,2岁末终止;脱落时间6-12岁。
中切牙:6-8m,侧切牙:8-10m,第一乳磨牙:12-16m,尖牙:16-20m,第二乳磨牙:24-30m。
(2)恒牙,28-32颗,易阿拉伯数字记录。
萌出时间:6岁开始,26岁终止。
第一磨牙:5-7y,中切牙:7-9y,侧切牙:8-10y,尖牙:11-13y,第一前磨牙:10-12y,第二前磨牙:11-13y,第二磨牙:12-14y,第三磨牙:17-26y。
(3)乳牙和恒牙的排列方式:混合牙列。
交替方式:左右成对,先下后上。
时间:6-12y。
4、简述舌粘膜的乳头组成。
四种:(1)丝状乳头:数目较多,遍布于整个舌体背面(2)菌状乳头:散布于丝状乳头之间,含有味觉神经末梢(3)轮廓乳头:8~12个,沿人字沟排列,好友味蕾以司味觉(4)叶状乳头:位于舌根部两侧缘,为数条平行的皱襞。
★5、上颌骨的解剖特点及临床意义:(1)骨质疏松,血运丰富,骨折愈合快,化脓性感染时脓液易引流;(2)受被动撞击力,力量分散传递至邻骨,不易骨折;(3)骨折常伴邻骨骨折,甚至合并颅底骨折伴颅内损伤;(4)无大肌肉附着,骨折段的移位与受力的大小、方向有关。
医学口腔医学知识点总结
医学口腔医学知识点总结作为医学口腔医学领域的知识总结,我们将主要探讨以下几个重要的知识点:口腔解剖学、口腔疾病、口腔卫生、口腔修复和口腔预防。
以下是详细内容。
口腔解剖学是了解口腔内部结构和相关组织的学科。
其中包括牙齿、牙齿周围组织、舌头、咽喉、腭、颊等。
牙齿是口腔中最重要的结构之一,由牙冠和牙根组成。
牙冠是口腔可见的部分,覆盖有牙釉质。
牙根则嵌入牙槽骨中,通过牙齿周围组织与颌骨连接。
口腔疾病是指影响口腔健康的各种疾病。
常见的口腔疾病包括龋齿、牙周疾病和口腔癌等。
龋齿是牙齿表面的细菌引起的病变,它会导致牙齿组织被侵蚀和腐蚀。
牙周疾病是指影响牙齿周围组织的疾病,包括牙龈炎和牙周炎等。
口腔癌是口腔组织中恶性细胞的增殖和扩散,可出现在口腔各个部位。
口腔卫生是保持口腔健康的重要措施。
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包括刷牙、漱口和使用牙线。
刷牙是每天清洁牙齿和牙龈的基本方法,应使用软毛刷和牙膏。
同时,漱口可以清洁口腔其他部位,防止细菌滋生。
使用牙线可以清理牙齿间的细菌和食物残渣。
口腔修复是恢复和重建受损牙齿和口腔组织的过程。
常见的口腔修复方法有牙齿充填、牙冠和固定桥等。
牙齿充填是用合金或复合树脂材料填充龋齿空洞,恢复牙齿功能。
牙冠是一个完全覆盖受损牙齿的人工修复体,可以改善牙齿外观和牙齿咬合功能。
固定桥是将人工牙齿固定在健康的牙齿上,取代缺失的牙齿。
口腔预防是防止口腔疾病发生的重要方法。
除了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定期口腔健康检查也是非常重要的。
通过定期检查,可以及早发现和处理口腔问题,防止疾病的进一步发展。
此外,合理的饮食也对口腔健康产生积极影响。
减少糖分和酸性食物的摄入可以降低龋齿的风险。
总之,医学口腔医学是一门综合性科学,涉及口腔解剖学、口腔疾病、口腔卫生、口腔修复和口腔预防等方面的知识。
了解口腔医学的基本知识点对于保持口腔健康至关重要,希望本文能为读者们提供有益的信息和指导。
《口腔医学总结》word版
口腔1.牙列:上、下颌牙分别在上、下颌牙槽骨上排列形成连续的弓形,构成上、下牙弓或牙列。
2.反牙合:可分为前牙反牙合、后牙反牙合,即在正中牙合位时,下前牙或下后牙覆盖在上前牙或上后牙的唇侧或颊侧。
3.深覆牙合:上前牙牙冠盖过下前牙牙冠长度1/3以上者。
4.混合牙列:从萌出时间和次序来看,一般从6岁至12岁之间,口腔内乳牙逐渐脱落,恒牙相继萌出,恒牙和乳牙发生交替,此时口腔内既有乳牙,又有恒牙,这种乳、恒牙混合排列于牙弓上的时期称为混合牙列期。
5.龋病(dental caries , tooth decay)是在以细菌为主的多种因素影响下,牙体硬组织发生慢性进行性破坏的一种疾病。
6.▲四环素牙(tetrcycline stained teeth)是指四环素族药物引起的着色牙。
7.▲楔状缺损(wedge-shaped defect)是指牙唇、颊侧颈部硬组织发生缓慢消耗所致的缺损,缺损呈楔形。
8.残髓炎(residual pulpitis )是根管治疗后残留的少量根髓发炎,命名为残髓炎。
9.逆行性牙髓炎(retrograde pulpitis)的感染来源于患牙牙周病所致的深牙周袋。
袋内的细菌及毒素通过根尖孔或侧、副根管逆行进入牙髓,引起根部牙髓的慢性炎症。
10.▲根管治疗术(root canal therapy, RCT)是治疗牙髓病及根尖周病的一种方法,通过清除根管内的炎症牙髓和坏死物质,并进行适当消毒,充填根管,以去除根管内容物对根尖周围组织的不良刺激,防止根尖周病变的发生或促进根尖周病变的愈合。
11.▲慢性龈缘炎又称边缘性龈缘炎(marginal gingivitis)或单纯性龈炎(simple gingivitis),病损主要位于游离龈和龈乳头,是菌斑性牙龈病中最为常见的类型。
12.妊娠期龈炎(pregnancy gingibitis)指妇女在妊娠期间,原有的牙龈慢性炎症加重,牙龈肿胀或形成龈瘤样改变,分娩后病损可自行减轻或消退。
口腔学重点总结
口腔学重点总结1.腮腺导管口:开口于平对上颌第二磨牙牙冠的颊粘膜上,呈乳头状突起。
挤压腮腺区可见唾液经此口流入口腔,行腮腺造影或腮腺导管内注射治疗时,须经此口注入造影剂或药液2.牙的组织结构:牙体组织由牙釉质、牙本质、牙骨质三种钙化的组织和牙髓腔内的软组织牙髓构成。
牙釉质:一种半透明的钙化组织,为人体最硬的组织;牙本质:构成牙的主体,中有神经末梢是痛觉感受器;牙骨质:覆于牙根表面的一层钙化结缔组织,构成硬度与骨相似但无哈弗管3.牙周组织结构:包括牙槽骨、牙周膜、牙龈,是牙的支持组织。
牙槽骨:颌骨包围牙根的部分;牙周膜:介于牙根与牙槽骨之间的结缔组织,有营养牙体组织的作用;牙龈:是口腔黏膜覆盖于牙颈部及牙槽骨的部分4.舌:乳头:1.丝状乳头:刺状细小突起,白色,数量多,遍布整个舌体背面2.菌状乳头:蕈状大而圆,色红,散布于丝状乳头间,有味觉神经末梢3.轮廓乳头:轮状较大,8-12个,沿人字沟排列。
乳头周围深沟绕,含有味蕾司味觉4.叶状乳头:位于舌根部两侧缘,为数条平行的皱襞神经:1.感觉神经:舌前2/3为舌神经;舌后1/3为舌咽神经和迷走神经2.运动神经:舌下神经3.味觉神经:面神经鼓索支;舌尖甜辣咸;舌缘酸来舌根苦5.萌牙时间:第一磨牙(5-7),中切牙(7-8.6-7),侧切牙(8-10.7-8),尖牙(11-13.10-12),第一前磨牙(10-12),第二前磨牙(11-13),第二磨牙(12-14.11-14),第三磨牙(17-26)6.混合牙列:一般在6-12岁之间,口腔内乳牙逐渐脱落,恒牙相继萌出,恒牙和乳牙发生交替,此时口腔内既有乳牙,又有恒牙,这种乳、恒牙混合排列于牙弓上的时期称混合牙列7.三叉神经:1.眼神经2.上颌神经:1.蝶腭神经及蝶腭神经节(鼻腭神经、腭前神经、腭中神经和腭后神经)2.上牙槽神经(上牙槽前、中、后神经)3.下颌神经:下牙槽神经、舌神经、颊神经8.面神经:分五支:颞支(额纹消失)、颧支(眼睑不能闭合)、颊支(鼻唇沟变平且不能鼓腮)、下颌缘支(下唇瘫痪、口角偏斜)、颈支9.龋病:是在以细菌为主的多种因素影响下,牙体硬组织发生慢性进行性破坏的一种疾病10.龋病病因:四联因素理论:1.口腔致龋菌群的作用2.蔗糖等适宜的细菌底物3.敏感的宿主4.在口腔内滞留足够的时间11.唇裂、术后裂开,手术并发症:窒息、术后畸形、术后发热12.腭裂:3岁以上手术、体健、一般状况良好手术并发症:咽喉部水肿、出血、创口裂开或穿孔13.楔状缺损:病因:吧正确的刷牙方法,尤其是横刷法是楔状缺损的主要原因。
口腔知识点章节总结
口腔知识点章节总结第一章口腔基础知识1.1 口腔的结构和功能口腔是人体消化系统的第一部分,包括牙齿、牙龈、口腔黏膜、舌、颚骨和下颚骨。
口腔的主要功能包括咀嚼、咽喉、发音和呼吸等。
1.2 牙齿的结构和作用牙齿分为前牙、后牙和尖牙。
牙齿的结构包括牙冠、牙颈和牙根,牙齿主要作用是咀嚼食物,帮助消化。
1.3 牙龈和口腔黏膜牙龈是牙齿周围的软组织,主要作用是保护牙齿和支撑牙齿。
口腔黏膜是口腔内部的黏液膜,有保护和吸收作用。
1.4 口腔疾病的分类口腔疾病主要包括龋齿、牙周病、口腔溃疡、口腔癌等,这些疾病会影响口腔的健康和功能。
第二章口腔卫生和保健2.1 正确的刷牙方法正确的刷牙方法包括选用合适的牙刷和牙膏、按摩牙龈、适当用力和刷法等。
2.2 漱口的作用漱口是口腔卫生的重要一步,可以清洁口腔、杀菌和消炎。
2.3 口腔卫生用品的选择口腔卫生用品包括牙刷、牙膏、牙线、口腔漱口水等,选择合适的口腔卫生用品对于口腔健康至关重要。
2.4 定期口腔检查的重要性定期口腔检查可以及时发现口腔疾病和问题,预防口腔疾病的发生和恶化。
第三章口腔疾病的预防和治疗3.1 龋齿的预防和治疗龋齿是口腔常见的疾病,预防龋齿的关键是定期刷牙、控制糖分摄入、定期口腔检查等。
3.2 牙周病的预防和治疗牙周病是口腔常见的慢性疾病,预防牙周病的关键是定期刷牙、漱口、定期洗牙等。
3.3 口腔溃疡的预防和治疗口腔溃疡是口腔粘膜出现炎症和溃疡的疾病,预防口腔溃疡的关键是保持口腔清洁、避免刺激性食物和注意情绪调节。
3.4 口腔癌的预防和治疗口腔癌是恶性肿瘤,预防口腔癌的关键是避免吸烟、戒酒、定期口腔检查等,口腔癌的治疗主要包括手术、放疗和化疗等。
第四章牙齿美容和修复4.1 牙齿美白的方法牙齿美白可以通过漂白剂、激光美白等方法实现,但要注意选择合适的美白方式并注意保护牙齿。
4.2 牙齿矫正的适应症和方法牙齿矫正主要用于矫正牙齿畸形、不齐和咬合问题,适应症包括牙列不齐、牙槽骨异常等,矫正方法包括隐形矫正、矫正牙套等。
口腔相关知识点总结
口腔相关知识点总结口腔是人体的一个重要部位,它不仅是进食、言语和呼吸的器官,还与整体健康息息相关。
口腔健康对全身健康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对口腔相关知识的了解及日常护理非常重要。
一、口腔解剖学1. 口腔的组成口腔是由牙齿、牙龈、舌头、颌骨和唾液腺等组成的。
其中,牙齿是口腔的主要组成部分,包括上颌和下颌的牙齿,牙齿的分布有着一定的规律。
2. 牙齿的结构牙齿由牙冠、牙颈和牙根组成,牙冠是露在口腔内的部分,牙颈是牙冠和牙根的交界处,牙根则是牙齿隐藏在牙槽骨内的部分。
3. 牙齿的类型人类的牙齿主要分为恒牙和乳牙,恒牙在青春期之后逐渐替代乳牙。
根据牙齿的结构和功能不同,还可分为前牙、尖牙、磨牙等类型。
4. 口腔的功能口腔的主要功能包括进食、咀嚼、言语、吞咽和呼吸等。
牙齿和咀嚼肌的协同作用对这些功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5. 唾液腺唾液腺主要分为颌下腺、腮腺和舌下腺,它们分泌的唾液含有多种酶类物质,具有润滑和消化食物、抗菌和保护口腔黏膜的功能。
二、口腔疾病1. 牙周疾病牙周疾病是口腔中最常见的疾病之一,主要包括牙龈炎、牙周炎、牙周脓肿等。
牙周疾病的主要原因是牙菌斑(牙菌斑是牙齿表面的一层软性细菌聚集物)的形成和遗传因素。
2. 龋齿龋齿是最常见的口腔疾病之一,主要是由细菌作用于食物残渣形成的酸性代谢产物侵蚀牙齿表面造成的。
未经及时治疗的龋齿会导致牙髓炎和牙髓坏死等严重后果。
3. 口腔黏膜病口腔黏膜病包括口腔溃疡、白斑病、红斑狼疮性口炎等,这些疾病会给患者带来口腔的不适感和影响日常生活。
4. 牙周病牙周病是一种慢性、进展性、局限性感染性疾病,它是由牙菌斑和牙石引起的。
龋齿和牙周病是口腔疾病的两大主因。
5. 口腔肿瘤口腔肿瘤是一种相对少见但危害较大的疾病,主要包括口腔颌面部的恶性肿瘤和良性肿瘤。
三、口腔护理1. 刷牙刷牙是口腔护理中最基本的方法,正确的刷牙方法应包括选用合适的牙刷和牙膏,以及正确的刷牙姿势和时间。
2. 漱口漱口可以帮助清理口腔中的残留食物和细菌,减少牙菌斑的形成。
口腔期末重点总结
口腔期末重点总结一、口腔解剖学:1.口腔组织结构:口腔主要包括牙齿、牙周组织、牙龈、舌、唇、颌骨等组织结构。
2.牙齿结构:牙齿主要由牙冠和牙根组成,牙冠部分有外釉质、牙本质和牙髓腔,牙根部分有牙髓腔和根尖孔。
3.牙周组织:包括牙龈、牙槽骨、根膜、牙周膜等,起支持牙齿和保护口腔组织的作用。
二、牙周病学:1.牙周病的分类:可分为牙龈炎和牙周炎两种,牙周炎主要包括慢性牙周炎和急性牙周炎。
2.牙周病的病因:主要是细菌感染引起的炎症反应,包括牙菌斑和牙石的形成,以及个体因素的影响。
3.牙周病的治疗:主要包括口腔卫生教育、牙龈刮治术、根面平整术、牙周手术等方法,以及局部和全身的药物治疗。
三、口腔内科学:1.口腔黏膜病:主要包括口疮(溃疡性口炎)、口腔白斑(白斑病)、口腔真菌感染等。
2.口腔颌面部疼痛:包括牙齿疼痛、颌关节疼痛、面痛等,需要进行综合诊断和治疗。
3.唾液腺疾病:主要包括口腔干燥症、唾液腺炎、唾液结石等,需要采取相应的治疗方法。
4.口腔感染:主要包括牙髓炎、根尖周炎、颧突炎等,需要进行根管治疗或手术治疗。
四、口腔外科学:1.智齿拔除:智齿是指第三磨牙,常常引发问题包括拥堵、横生、发炎、囊肿等,需要拔除治疗。
2.牙槽骨疾病:主要包括牙槽骨囊肿、牙槽骨炎,需要进行手术治疗。
3.口腔颌面部肿瘤:包括良性肿瘤和恶性肿瘤,需要进行综合诊断和治疗。
4.口腔颌面部创伤:包括牙齿骨折、软组织创伤等,需要进行相应的创伤处理。
五、口腔病理学:1.口腔肿瘤:主要包括唇腭裂、良性肿瘤(如纤维瘤、腺瘤),以及恶性肿瘤(如口腔癌)等。
2.免疫性疾病:包括口腔炎症性疾病(如线状口炎、类天疱疮)、白塞病等,需要进行综合诊断和治疗。
3.遗传性口腔疾病:如牙皮发育不全、牙髓发育不全等。
4.牙体牙髓病:包括龋病、牙体过敏等。
六、口腔医学影像学:1.口腔X线影像学:主要包括牙片、牙位片、牙周检查片等,用于观察牙齿和口腔的病变情况。
2.口腔CT和MRI影像学:主要用于观察颌骨和颌面部的病变情况,对于口腔肿瘤的诊断和治疗有重要价值。
口腔综合背诵知识点总结
口腔综合背诵知识点总结第一部分:口腔基础知识1.1 口腔解剖学1.1.1 口腔的组成- 口腔包括口腔腔、腭腔、舌、颊部和唇等组成。
1.1.2 口腔的结构- 口腔的内部有口腔黏膜、齿列、舌、牙龈等结构。
1.1.3 口腔的血管和神经- 口腔血管主要有颌面动脉和颏下动脉,口腔神经主要有三叉神经和颈神经丛等。
1.2 口腔疾病的分类1.2.1 口腔感染性疾病- 口腔感染性疾病包括牙髓炎、牙周炎、牙龈炎等。
1.2.2 口腔免疫性疾病- 口腔免疫性疾病包括口腔溃疡、牛皮癣等。
1.2.3 口腔肿瘤- 口腔肿瘤包括口腔癌、舌癌等。
第二部分:口腔常见疾病2.1 龋病2.1.1 龋病的病因- 龋病的发病原因主要是食物残渣、细菌、口腔酸度和个人生活习惯等因素。
2.1.2 龋病的症状- 龋病的症状主要包括牙齿疼痛、牙齿变色、龋齿等。
2.1.3 龋病的治疗- 龋病的治疗主要包括洁牙、充填、镶牙等。
2.2 牙周病2.2.1 牙周病的病因- 牙周病的发病原因主要是细菌感染、牙菌斑、牙石等。
2.2.2 牙周病的症状- 牙周病的症状主要包括牙龈出血、牙龈肿胀、牙周袋形成等。
2.2.3 牙周病的治疗- 牙周病的治疗主要包括洁牙、手术治疗等。
2.3 口腔溃疡2.3.1 口腔溃疡的病因- 口腔溃疡的发病原因主要是免疫系统异常、感染等。
2.3.2 口腔溃疡的症状- 口腔溃疡的症状主要包括口腔疼痛、溃疡形成等。
2.3.3 口腔溃疡的治疗- 口腔溃疡的治疗主要包括口腔清洁、药物治疗等。
第三部分:口腔预防保健知识3.1 口腔卫生3.1.1 牙齿刷洗- 牙齿应每天刷牙两次,每次两分钟,使用软毛牙刷。
3.1.2 牙线使用- 每天使用牙线清洁牙齿,去除牙菌斑。
3.1.3 漱口- 使用含氟漱口水预防龋齿。
3.2 饮食保健3.2.1 合理饮食- 避免食用高糖饮食,多食用富含维生素的食物。
3.2.2 饮水- 饮用开水清洁口腔,预防口臭。
3.3 定期复诊3.3.1 牙齿检查- 定期去口腔医生处接受口腔检查,及时发现口腔问题。
口腔科学总结(详细版)(word文档良心出品)
第一章口腔颌面部解剖生理第一节概述一、口腔及颌面部的区域划分颜面部:上界—额部发;下界—下颌骨下缘或颏下点;两侧—下颌支后缘或颞骨乳突之间通过眉间点水平线和鼻下点水平线,临床上将颜面部分为上1/3、中1/3和下1/3三等分。
口腔颌面部由颜面部的中1/3和下1/3两部分组成,以颌骨为骨性支架;上1/3为颅面部以颅骨为骨性支架。
口腔颌面外科学范围:上至颅底,下至上颈部。
头颈外科学范围:上至颅底,下至下颈部。
另外一种颌面部的划分法:以两眉弓中间连线和口裂水平线为准,将颌面部划分为面上、面中、面下三部分。
口腔颌面部的病变多发生于面中和面下部。
二、口腔颌面部的主要生理功能摄取和咀嚼食物、感受味觉、吞咽、表情、辅助言语、呼吸三、解剖生理特点及其临床意义:1位置显露2血供丰富3解剖结构复杂4自然皮肤皮纹5颌面部疾患影响形态及功能6疾患易波及毗邻部位第二节口腔一、口腔的分区及其表面形态(一)口腔前庭:唇、颊与牙列、牙龈及牙槽黏膜之间的蹄铁形潜在腔隙。
主要在其后部经翼下颌皱壁与最后磨牙远中面之间的空隙与固有口腔相通,在牙关紧闭或颌间固定的患者,可经此空隙输入流体营养物质。
在口腔前庭各壁上可见以下解剖标志:1.口腔前庭沟:局麻穿刺和手术切口部位2.上、下唇系带3.颊系带4.腮腺导管口5.磨牙后区6.翼下颌皱襞:下牙槽神经麻醉进针的标志也是翼下颌间隙以及咽旁间隙口内切口的标志7.颊脂体:下牙槽神经麻醉进针的标志(二)固有口腔由牙列、牙槽骨及牙龈与其内侧的口腔内部组织器官舌、腭、口底等构成包括由硬腭及软腭组成的口腔顶;由舌及其周围的舌下腺、下颌舌骨肌和颏舌骨肌等软组织组成的口腔底;向前及两侧与口腔前庭之间以上下颌牙槽突和牙弓为界,当咬合时,两者间仅能由远中磨牙的后方相互沟通;向后经咽峡通入咽腔。
固有口腔解剖标志:牙冠、牙列或牙弓:牙的五面(唇面、舌面、近中面和远中面、颌面)、牙尖、切端结节、舌面隆突、嵴、沟、点隙、窝等。
口腔科学知识要点
口腔科学知识要点口腔科学是研究口腔结构、功能及相关疾病的学科,它涵盖了口腔解剖学、口腔生理学、口腔病理学、口腔病理诊断学、口腔颌面外科学、口腔种植学、口腔正畸学、口腔修复学、口腔预防保健学等内容。
本文将重点介绍口腔科学的一些重要知识要点。
1.口腔结构:口腔是咀嚼、吞咽和发音的重要器官,由口腔腔体、牙齿、舌、咽、唾液腺等部分组成。
牙齿是口腔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齿冠和齿根两部分,主要用于咀嚼食物和美化面容。
2.口腔生理学:口腔生理学研究口腔内的生理变化、功能和适应机制。
口腔分泌物的调节、唾液的分泌、舌的运动、咀嚼的力学原理等都是口腔生理学的研究对象。
3.口腔病理学:口腔病理学研究口腔疾病的发生机制、病理变化及治疗原则。
常见的口腔疾病有龋齿、牙周病、口腔癌等。
口腔病理学的研究对于口腔疾病的早期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4.口腔病理诊断学:口腔病理诊断学是通过对组织活检标本的病理学分析和判断,确定口腔病变的性质、发展趋势和预后情况。
口腔病理诊断学是口腔科医生确定治疗方案和预防措施的重要依据。
5.口腔颌面外科学:口腔颌面外科学研究牙齿、颌骨及相关组织的疾病和损伤的外科治疗。
常见的口腔颌面外科手术包括拔牙、种植牙、颌骨修复和颌面畸形矫正等。
6.口腔种植学:口腔种植学是将人工牙齿植入下颌骨或上颌骨中,以取代缺失的自然牙齿。
种植牙具有恢复咀嚼功能、美化面容、改善咀嚼效率等优点。
它不仅可以极大地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还可以预防颌骨萎缩和邻牙移位。
7.口腔正畸学:口腔正畸学是研究口腔颌面骨骼和牙齿错位的原因、预防和矫正方法的学科。
通过正畸治疗,可以改善牙齿的排列和咬合功能,提高面部外貌,预防牙齿磨损和颞下颌关节的病变。
8.口腔修复学:口腔修复学是研究恢复口腔失去功能的方法和技术。
常见的口腔修复方法包括修复龋齿、镶牙、修复假牙和矫正修复等。
口腔修复学的目标是恢复牙齿的功能和美观,改善患者的咀嚼、发音和面部外貌。
9.口腔预防保健学:口腔预防保健学是研究预防口腔疾病发生的方法和措施。
口腔科学章节总结
第四章牙体牙髓病1.龋病定义:是以细菌为主的多种因素影响下,牙体硬组织发生慢性进行性破坏的一种疾病(1)病因:四因素理论:a.口腔致龋菌群 b.蔗糖等适宜的细菌底物c.敏感的宿主d.在口腔滞留足够的时间a.细菌:主要致病菌是变形链球菌b.食物:蔗糖等糖类食物在口腔中可作为细菌代谢的底物c.宿主:对龋病的易感程度主要受牙和唾液的影响d.时间:发病的每个过程均需一定时间(2)临床表现c.按病变程度分类根据病变深度可分为浅龋、中龋和深龋(3)治疗a.化学疗法b.再矿化治疗c.预防性树脂填充d.修复性治疗:窝洞预备:简称备洞,用牙体外科手术的方法将龋齿组织取净,并按要求制备成具有一定形状的窝洞,以容纳和支持修复材料窝洞分类:G.V.Black分类:窝洞封闭:在窝洞洞壁涂一层封闭剂,以封闭牙本质小管,阻止细菌侵入,隔绝来自修复材料的化学刺激,增加修复材料与洞壁的密合性,减小微渗漏,避免银汞合金中的金属离子渗入牙本质小管造成的牙变色常用的窝洞封闭剂有洞漆和树脂粘结剂2.四环素牙指服用四环素族药物引起的着色牙(1)病因:初期呈黄色,在阳光照射下呈现明亮的黄色荧光,以后逐渐由黄色变成棕褐色或深棕色;前牙比后牙着色明显,乳牙比恒牙着色明显早期服用四环素可引起牙着色和釉质发育不全,8岁后再给药一般不会引起牙着色(2)治疗:a.复合树脂修复b.烤瓷冠修复c.漂泊治疗法:可用于不伴有釉质发育不全者;包括外漂白法、内漂白法3.楔状缺损定义:指牙唇、颊面颈部硬组织发生缓慢消耗所致的楔形缺损病因:不正确的刷牙方法,尤其是横刷法是发生楔状缺损的主要原因临床表现:典型的楔状缺损,由两个平面相交而成,有的由三个平面组成,缺损边缘整齐,表面坚硬光滑,有时可有不同程度的着色好发于前磨牙,尤其是第一前磨牙,一般伴有牙龈退缩年龄愈大,楔状缺损愈严重治疗:改正刷牙方法4.牙本质过敏症定义:指牙齿受到生理范围内的刺激时,出现的短暂、尖锐的疼痛或不适的现象,不是一种独立的疾病,而是多种牙体疾病共有的症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口腔颌面部解剖生理第一节概述一、口腔及颌面部的区域划分颜面部:上界—额部发;下界—下颌骨下缘或颏下点;两侧—下颌支后缘或颞骨乳突之间通过眉间点水平线和鼻下点水平线,临床上将颜面部分为上1/3、中1/3和下1/3三等分。
口腔颌面部由颜面部的中1/3和下1/3两部分组成,以颌骨为骨性支架;上1/3为颅面部以颅骨为骨性支架。
口腔颌面外科学范围:上至颅底,下至上颈部。
头颈外科学范围:上至颅底,下至下颈部。
另外一种颌面部的划分法:以两眉弓中间连线和口裂水平线为准,将颌面部划分为面上、面中、面下三部分。
口腔颌面部的病变多发生于面中和面下部。
二、口腔颌面部的主要生理功能摄取和咀嚼食物、感受味觉、吞咽、表情、辅助言语、呼吸三、解剖生理特点及其临床意义:1位置显露2血供丰富3解剖结构复杂4自然皮肤皮纹5颌面部疾患影响形态及功能6疾患易波及毗邻部位第二节口腔一、口腔的分区及其表面形态(一)口腔前庭:唇、颊与牙列、牙龈及牙槽黏膜之间的蹄铁形潜在腔隙。
主要在其后部经翼下颌皱壁与最后磨牙远中面之间的空隙与固有口腔相通,在牙关紧闭或颌间固定的患者,可经此空隙输入流体营养物质。
在口腔前庭各壁上可见以下解剖标志:1.口腔前庭沟:局麻穿刺和手术切口部位2.上、下唇系带3.颊系带4.腮腺导管口5.磨牙后区6.翼下颌皱襞:下牙槽神经麻醉进针的标志也是翼下颌间隙以及咽旁间隙口内切口的标志7.颊脂体:下牙槽神经麻醉进针的标志(二)固有口腔由牙列、牙槽骨及牙龈与其内侧的口腔内部组织器官舌、腭、口底等构成包括由硬腭及软腭组成的口腔顶;由舌及其周围的舌下腺、下颌舌骨肌和颏舌骨肌等软组织组成的口腔底;向前及两侧与口腔前庭之间以上下颌牙槽突和牙弓为界,当咬合时,两者间仅能由远中磨牙的后方相互沟通;向后经咽峡通入咽腔。
固有口腔解剖标志:牙冠、牙列或牙弓:牙的五面(唇面、舌面、近中面和远中面、颌面)、牙尖、切端结节、舌面隆突、嵴、沟、点隙、窝等。
沟、点隙好发龋病牙槽突:骨质疏松改建活跃;龈沟:不超过2mm;龈乳头:退缩将不再生长是牙龈炎容易出血的部位硬腭与软腭:包括切牙乳头或腭乳头:为一个黏膜隆起,位于颚中缝前端,左右上颌中切牙间之颚侧,其深面为切牙孔,为鼻颚神经阻滞点、腭皱襞、上颌硬区及上颌隆突、腭大孔:腭前神经麻醉阻滞点、腭小凹、舌腭弓及咽腭弓等。
口底:包括舌系带、舌下肉阜。
2.牙齿(1)牙齿表面各部名称牙冠(临床牙冠和解剖牙冠)—由牙釉质覆盖的部分,发挥咀嚼功能的部分(牙齿暴露在口腔的部分)。
牙根(临床牙根和解剖牙根)—由牙骨质覆盖的部分,是牙齿的支持部分(牙齿埋在牙槽骨.内的部分)。
牙颈—牙冠和牙根交界处。
(2)牙根的数目牙因咀嚼力的大小和功能不同,牙根的数目和大小也不相同。
一般切牙、尖牙、双尖牙为单根,但上颌第一双尖牙多为双根。
下颌磨牙一般为双根,近中根和远中根。
上颌磨牙一般为3个根,近中颊根、远中颊根和腭根。
上、下颌第三磨牙的根变异较大,有时融合为单根。
3.牙齿的构成由牙釉质、牙本质、牙骨质和牙髓所构成。
牙釉质:牙冠表面、乳白色半透明的硬组织。
牙本质:淡黄色的、构成牙体主体的硬组织。
牙骨质:覆盖在牙根表面的淡黄色的硬组织。
牙髓:位于髓腔内的疏松结缔组织。
内含神经、血管、细胞等。
4.牙周组织是牙根周围起支持、固定和保护作用的组织。
包括牙龈、牙周膜、牙骨质和牙槽骨。
混合牙列期的概念书上有第三章口腔卫生与保健口腔卫生的主要措施:漱口刷牙清洁牙间隙牙龈按摩龈上根治术第一节口腔卫生一、漱口:清洁水、氟水、氯己定、甲硝唑二、刷牙牙刷:头小、柄直、毛软。
洁牙剂:主要是牙膏,牙粉和洁牙水等已经较少使用。
牙膏的主要成分是摩擦剂、洁净剂、湿润剂、胶粘剂、防腐剂、芳香剂和水。
有的还有氟化物和某种药物。
其中最多的是摩擦剂。
刷牙方法:竖刷法和横颤竖向移动法。
刷牙次数与时间:333制,早中晚3次、每次3分钟、3个牙面。
三、洁牙间隙与牙龈按摩:牙签、牙线、牙龈按摩四、龈上洁治术:手用器械洁治法、超声波洁治法第二节口腔保健口腔健康的标准:“牙齿清洁,无龋洞,无痛感,牙龈颜色正常,无出血现象。
”一、普通人群的口腔保健1定期口腔健康检查2纠正不良习惯3消除影响口腔卫生的不利因素4合理营养5改善劳动环境常见的口腔不良习惯及影响口腔卫生的不利因素有哪些?第四章牙体与牙周组织病第一节龋病定义:是在以细菌为主的多种致病因素的影响下,牙体硬组织在色、形、质方面发生的慢性、进行性、破坏性的疾病。
我国发病率大约在40%-65%之间;并发症:牙髓病、根尖周病、颌骨炎症等局部并发症,甚至成为病灶,影响全身健康。
【病因】(1)细菌(2)食物(3)宿主(4)时间(四联因素论)【临床表现】色:即牙冠的颜色由原来的半透明的乳白色,变为白垩色或灰褐色或墨浸状颜色。
形:在细菌的侵蚀下,牙冠破坏、缺损,形成龋洞,外形不再完整,形态发生改变。
质:在酸性物质的侵袭之下,牙冠的硬组织无机物脱矿、有机物崩解,质地变软,组织结构发生改变。
.(一)按进展速度分类1.急性龋(湿性龋):龋损呈浅棕色,质地湿软,病变进展较快,多见于儿童及青少年。
猛性龋:又称放射性龋。
多数牙在短期内同时患龋,病程进展很快。
常见于颌面及颈部接受放射治疗的患者、口干综合征和有严重全身疾病的患者。
2.慢性龋(干性龋):龋损呈黑褐色,质地较干硬,病变进展较慢。
临床多见。
静止龋:是一种慢性龋,是在病变环境和致病条件发生变化,龋损不再继续发展而形成原样。
3.继发龋:龋病经过治疗后,在原发部位继续发生的龋病。
一般由于充填物边缘或窝洞周围牙体组织破裂,形成菌斑滞留区,修复材料与牙体不密合,形成微渗漏,或治疗时未将病变组织去除干净所形成。
(二)按解剖部位分类1.合面窝沟龋和平滑面龋:窝、沟、点、隙和邻面等部位。
2.根面龋:多发生于牙龈退缩、根面外露的老年人牙列。
3.线形釉质龋:是一种非典型性龋损,发生于上颌前牙唇面得新生线处,病损呈新月形。
多见于拉丁美洲和亚洲的儿童乳牙列。
(三)按照病变程度的进展分类:1、浅龋(釉质龋):分为窝沟龋和平滑面龋。
一般无主诉症状。
龋坏位于釉质层内,仅破坏釉质层。
牙冠变为灰褐色或白垩色或墨浸状颜色,上有浅的小龋洞形成,局部可卡住探针尖,或探查时局部仅有粗糙感。
2.中龋(牙本质浅层龋):对酸、甜、冷、热刺激会产生酸痛不适的感觉,当刺激去除后不适感立即消失。
龋坏已破坏到牙本质浅层。
牙冠上有明显的龋洞形成,洞内软化的牙本质呈黄褐色或深褐色。
3.深龋(牙本质深层龋):对冷、热、酸、甜刺激的反应敏感,食物嵌塞时更加强烈,但刺激物去除后,疼痛不适感立即消失,无自发痛。
龋病发展到牙本质深层。
【实验室及其他检查】1.温度测试和电活力测试:中龋和深龋时,对冷、热刺激、电活力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反应。
2.X线检查【诊断与鉴别诊断】1.诊断要点:牙冠颜色改变;龋洞形成;探针可探查到龋洞,并且龋洞内质地松软;中龋和深龋时温度测试阳性。
2.鉴别诊断(1)浅龋应与釉质发育不全、釉质钙化不全和氟牙症相鉴别(2)深龋与慢性牙髓炎相鉴别。
【治疗】(一)治疗原则目的:终止龋病的发展,恢复牙齿外形、功能和美观,保护牙髓,恢复牙齿与邻近软、硬组织的生理解剖关系。
早发现、早治疗。
(二)化学疗法适应于早期釉质龋、乳前牙邻面及乳磨牙合面广泛性浅龋。
主要有氯化钠甘油糊剂、硝酸银和氨硝酸银。
(三)在矿化疗法用在矿化液使已经脱矿、变软的釉质发生在矿化,恢复硬度,使早期釉质龋终止或消除的方法。
(四)窝沟封闭使用窝沟封闭剂使窝沟和口腔环境隔绝,阻止细菌、食物残渣及其酸性产物等致龋因子进入窝沟。
(五)修复性治疗.1.窝洞预备:(1)窝洞的分类:Ⅰ类洞:发生于所有窝沟点隙的龋损所备成的窝洞。
Ⅱ类洞:发生于后牙邻面的龋损所备成的窝洞。
Ⅲ类洞:前牙邻面未累及切角的龋损所备成的窝洞。
Ⅳ类洞:前牙邻面累及切角的龋损所备成的窝洞。
Ⅴ类洞:所有牙颊(唇)舌面颈部1/3处的龋损所备成的窝洞。
Ⅵ类洞:发生于前牙切嵴或后牙牙尖等自洁区的龋损所备成的窝洞。
(2)窝洞的命名:以其所在的牙面命名。
(3)窝洞的结构:由洞壁、洞角和洞缘组成。
(4)窝洞预备的基本原则:去净龋坏组织,保护牙髓,尽量保留健康牙体组织。
抗力形:固位形:2.术区隔离:棉卷隔离法、橡皮障隔离法3.窝洞封闭、衬洞及垫底:4.充填:第二节牙髓病牙髓组织发生的疾病,临床可分为可复性牙髓炎、不可复性牙髓炎、牙髓坏死、牙髓钙化和牙内吸收五类。
【病因】1.细菌:最常见病因。
2.物理性刺激:温度、电流、放射性损伤、气压变化、牙外伤。
3.化学刺激:充填材料、酸、酚。
4.免疫因素:进入牙髓的抗原物质。
【临床表现】(一)可复性牙髓炎主要病理变化为牙髓扩张、充血,相当于牙髓组织病理学分类中的牙髓充血。
临床表现:患牙对温度测试敏感,尤其对冷刺激反应强烈。
刺激去除后症状缓解,呈一过性,无自发痛。
患牙有接近髓腔的牙体硬组织病损。
(二)不可复性牙髓炎1.急性牙髓炎临床表现剧烈疼痛:自发性阵发性剧痛。
夜间加剧。
冷热刺激可激发或加重。
不能定位。
体征:龋坏(并非所有)。
探痛。
牙髓活力异常。
晚期可有叩痛。
2.慢性牙髓炎临床表现长期冷热刺激痛或轻微钝痛。
常有轻度咬合痛。
无剧烈自发痛。
患者多可定位患牙。
体征:龋坏、叩痛(+)、牙髓活力下降A.慢性闭锁性牙髓炎:检查有深龋洞或其他牙体硬组织疾患,髓腔闭锁,无穿髓孔,无明显自发痛,多有轻度叩痛,有长期冷热刺激痛史。
B.慢性溃疡性牙髓炎:牙髓已暴露,其表面溃疡,多无自发痛。
受到温度刺激或食物嵌塞时会引起剧痛。
C.慢性增生性牙髓炎:多见于青少年;穿髓孔大,根尖孔较粗大,血运丰富;形成牙髓息肉;无自发痛,可有咀嚼痛或进食时出血。
逆行性牙髓炎:临床可表现为急、慢性牙髓炎的症状。
同时患牙有长期牙周炎病史,患牙3.可有松动、咬合无力或咬合疼痛等表现。
有不同程度的牙周组织破坏和根分叉病变,属牙周–牙髓联合病变的一型。
4.残髓炎:与慢性牙髓炎的疼痛特点类似。
有牙髓治疗史;强温度刺激钝痛;根管探查有疼痛感。
(三)牙髓坏死:一般无自觉症状,可见牙冠颜色变暗。
常有自发痛史、外伤史、充填治疗史、修复史或正畸治疗史。
(四)牙髓钙化:牙髓循环障碍,细胞变性,形成钙化物质,或形成髓石或造成髓腔闭锁。
临床可见与体位有关的牙齿自发痛,疼痛可向同侧头面部放射,一般与冷热刺激无关。
(五)牙内吸收:牙髓组织为肉芽组织所替代,从内部开始吸收牙体硬组织,使髓壁变薄,严重者可形成牙折。
【治疗】(一)应急处理:开髓减压、药物治疗(二)治疗方法:盖髓术、牙髓切断术、牙髓根治术第三节根尖周病发生在牙齿根尖部牙骨质、牙槽骨和牙周膜的病变。
【病因】1.感染:主要原因。
2.创伤3.化学刺激:4.免疫因素:【临床表现】(一)急性根尖周炎:1.急性浆液性根尖周炎:自发性、持续性钝痛,患牙定位准确,咬合痛,叩痛明显,牙冠可变色,患牙伸长有浮出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