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灾害的监测与防御学案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五《自然灾害的监测与防御》word学案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五《自然灾害的监测与防御》word 学案【学习目标】 1.从各级组织、自然灾难和监测手段三个方面明白得并经历自然灾难监测系统的概念及要紧作用。
2.了解遥感技术的特点,明白得其在自然灾难监测中的作用。
一、自然灾难监测系统1.概念:由国家、①________及地点等各级组织,通过不同平台对自然灾难进行监测和分析的②____________。
2.作用 ⎭⎪⎬⎪⎫灾前——预警灾中——跟踪灾后——评估提出减灾决策方案3.进展情形⎩⎪⎨⎪⎧ 世界:各国逐步建立和完善了③ 我国:差不多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建立起各种④二、遥感技术在自然灾难监测中的作用1.差不多特点:⑤____________广、信息猎取量大、猎取速度快、⑥________好、⑦________强。
2.时空特点⎩⎪⎨⎪⎧空间尺度→⑧ 观测能力时刻尺度→⑨ 观测 3.应用举例(1)提供常规⑩__________,观测沙尘、台风、暴雨等灾难性天气的形成过程。
(2)迅速发觉一些初发时人眼难以察觉的⑪____________,如森林火灾、赤潮等。
(3)监测灾难进展过程中和排除后,灾难发生的⑫________、速度以及是否复发。
基础达标练考查点1 自然灾难监测系统 自然灾难监测系统是由国家、区域及地点等各级组织,通过不同平台对自然灾难进行监测和分析的网络系统。
据此完成1~2题。
1.自然灾难监测的主体包括( )①世界级监测机构 ②国家级监测机构 ③地区级和基层社区机构 ④多种自然灾难A .①②③B .①②③④C .①②D .④2.下列属于自然灾难监测系统的监测对象的是( )①气象灾难 ②地质灾难 ③水文灾难 ④生物灾难 ⑤气象雷达 ⑥基层社区A .①②③④B .⑤⑥C .①③D .①②③④⑤⑥考查点2 遥感技术在自然灾难监测中的作用3.中央电视台每天新闻节目中提供的卫星云图,要紧使用了( )①遥感技术②地理信息系统③全球定位系统A.①②B.①③C.②③D.①②③4.通过对西北太平洋上形成的台风的监测,分析多幅卫星的云层图片,能够获得()①台风中心位置②台风的强度和速度③台风所造成的降水范畴④台风的移动方向⑤台风的登陆地区A.①②③B.③④⑤C.①③④⑤D.①②③④⑤方法技巧练方法图示法经历遥感技术在自然灾难监测中的作用及要紧特点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预防自然灾害安全教育教案5篇(最新)
预防自然灾害安全教育教案5篇(最新)第一篇:地震安全教育目标:提高学生地震安全意识,掌握地震应急知识1. 介绍地震的概念和原因- 地震是地壳发生断裂时产生的振动现象,由地震带动引起。
- 地震的原因有地壳运动、板块碰撞等。
2. 地震的预警与自救方法- 研究如何正确反应地震前的预警信号,如地震预警系统等。
- 研究地震时的自救方法,如躲避、躲在坚固的桌子下等。
3. 地震应急设施和逃生通道- 了解学校或社区内的地震应急设施和逃生通道的位置和使用方法。
- 研究如何正确、快速地撤离建筑物。
4. 地震事故中的伤害与防护- 研究地震时可能发生的伤害类型和防护方法,如避免被物体砸伤、控制情绪等。
第二篇:洪水安全教育目标:增强学生洪水防范意识,学会灾害逃生技能1. 洪水的成因和危害- 介绍洪水的成因,如降雨过多、河水暴涨等。
- 说明洪水对人类和环境可能带来的危害。
2. 洪水预警和防范措施- 研究如何正确理解和响应洪水预警信号。
- 掌握洪水防范措施,如保持室内通风、注意不要走入水中等。
3. 洪水逃生技能和自救方法- 教授学生如何在洪水来临时,迅速、安全地逃离危险区域。
- 研究求生技巧,如找到漂浮物件、保持镇静等。
4. 洪水事故中的应对与救援-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介绍洪水事故中的应对和救援方法。
第三篇:台风安全教育目标:提高学生对台风的认知,学会台风安全措施1. 台风的特点和形成原因- 介绍台风的特点,如强风、暴雨等。
- 说明台风形成的原因,如热带海洋中的低气压带等。
2. 台风的预警和躲避方法- 研究正确理解和响应台风预警信号。
- 掌握台风躲避方法,如停止户外活动、保持门窗紧闭等。
3. 台风期间的安全措施- 研究台风期间的安全措施,如远离海边、避免树木倒塌等。
- 掌握避免触电和火灾的措施。
4. 台风事故中的自救和求助- 指导学生在台风事故中保持冷静,寻找安全的避难处。
- 研究如何及时向救援机构求助。
第四篇:山火安全教育目标:增强学生对山火的了解,掌握防火知识和技能1. 山火的原因和蔓延方式- 介绍山火的主要原因,如高温、干旱、人为等。
《自然灾害的监测与防御》 教学设计
《自然灾害的监测与防御》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了解常见自然灾害的类型、特点和危害。
掌握自然灾害监测的主要方法和技术手段。
学会运用地理信息技术分析自然灾害的发生和发展。
理解自然灾害防御的基本原则和措施。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案例分析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利用地理信息技术进行实践操作,提高学生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
引导学生参与课堂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和自主学习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增强学生对自然灾害的认识和关注,培养学生的防灾减灾意识。
激发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索精神。
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环境保护意识,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观念。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常见自然灾害的监测方法和防御措施。
地理信息技术在自然灾害监测中的应用。
2、教学难点地理信息技术的原理和应用。
如何制定有效的自然灾害防御策略。
三、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自然灾害的基本概念、类型、特点和危害,以及监测与防御的基本知识和方法。
2、案例分析法通过实际案例,如地震、洪水、台风等灾害的发生和应对,引导学生分析自然灾害的监测和防御措施。
3、小组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针对特定的自然灾害案例,探讨监测和防御的策略,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和思维能力。
4、实践操作法让学生利用地理信息技术软件,如 GIS 等,进行自然灾害监测和分析的实践操作,提高学生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
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播放一段自然灾害的视频,如地震、洪水、台风等,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关注。
提问学生对自然灾害的了解和感受,引导学生思考自然灾害对人类社会的影响,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自然灾害的监测与防御。
2、知识讲解常见自然灾害的类型、特点和危害介绍地震、洪水、台风、干旱、滑坡、泥石流等常见自然灾害的类型、形成原因、特点和危害。
通过图片、图表和数据等资料,让学生直观地了解自然灾害的严重性。
自然灾害的监测方法和技术手段讲解气象卫星、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全球定位系统等在自然灾害监测中的应用。
《第三章第一节自然灾害的监测与防御》作业设计方案-高中地理人教版选修5
《自然灾害的监测与防御》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标本作业设计的目标是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和实践操作,加深对自然灾害监测与防御的理解,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和技能,提高应对自然灾害的意识和能力。
二、作业内容1. 理论知识学习:学生需通过阅读教材、观看教学视频等形式,全面掌握自然灾害的类型、成因、影响及监测方法等基本知识。
2. 监测工具认识:了解卫星遥感、气象雷达、地震仪等现代监测工具的原理和应用,分析其在自然灾害监测中的作用。
3. 案例分析:选取典型的自然灾害案例(如台风、地震、洪水等),分析其发生过程、危害程度以及监测与防御措施。
4. 模拟演练:进行一次模拟自然灾害的演练,包括预警发布、避险转移、救援行动等环节,提高学生的应急反应能力。
5. 家庭讨论:与家长共同探讨家庭在自然灾害防范中的角色和措施,了解家庭防灾预案的制定与执行。
三、作业要求1. 理论知识学习要求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归纳总结,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
2. 监测工具认识部分需学生能够识别并简单介绍各种监测工具,并理解其在灾害监测中的重要性。
3. 案例分析要求学生对案例进行深入分析,结合所学知识,提出自己的见解和建议。
4. 模拟演练部分需学生积极参与,认真对待每一个环节,确保演练的真实性和有效性。
5. 家庭讨论部分需学生与家长进行深入交流,并记录讨论内容,形成一份简短的防灾预案计划。
四、作业评价1. 教师根据学生的理论知识学习情况进行评分,重点考察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归纳能力。
2. 监测工具认识部分通过学生的介绍和回答进行评价,考察学生对监测工具的熟悉程度和理解深度。
3. 案例分析部分评价学生的分析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看其是否能够提出有见地的建议。
4. 模拟演练部分评价学生的参与度和应急反应能力,看其是否能够熟练地执行各个环节。
5. 家庭讨论部分的作业评价将注重学生与家长的交流情况和防灾预案的制定情况。
五、作业反馈1. 教师将对学生的作业进行详细批改,指出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第三章第一节自然灾害的监测与防御》作业设计方案-高中地理人教版选修5
《自然灾害的监测与防御》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标本课时作业旨在通过学生的实践操作和理论学习,达到以下目标:1. 加深学生对自然灾害种类及其成因的理解;2. 掌握基本的自然灾害监测方法和技术;3. 学会分析灾害风险,提高灾害防御意识和能力。
二、作业内容作业内容围绕《自然灾害的监测与防御》这一主题展开,具体包括以下方面:1. 理论知识学习学生需预习自然灾害的定义、分类及其发生的原因和影响,特别关注本地区常见的自然灾害类型。
2. 监测技术了解学生需通过网络或地理教材了解不同自然灾害的监测手段,如卫星遥感、地面观测站等,并分析其应用场景和优缺点。
3. 案例分析选择一至两个本地区发生的自然灾害案例,分析其发生过程、监测手段及防御措施,并总结经验教训。
4. 风险评估练习学生需根据所学知识,对所在地区进行简单的灾害风险评估,包括对可能发生的灾害类型、频率和影响进行预测和评估。
5. 防御措施制定结合本地区常见的自然灾害和风险评估结果,制定相应的家庭或学校灾害防御措施。
三、作业要求1. 学生需独立完成作业,不得抄袭他人作品;2. 理论知识学习部分需做好笔记,以便于后续课堂讨论;3. 案例分析需具体详细,能反映灾害的实际情况和监测防御措施的有效性;4. 风险评估练习需基于实际地理环境进行,并综合考虑多种因素;5. 防御措施制定要切实可行,具有可操作性。
四、作业评价教师将对以下方面进行评价:1. 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2. 案例分析的深度和广度;3. 风险评估练习的准确性和全面性;4. 防御措施的合理性和可操作性。
评价将结合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和课堂讨论表现进行综合评定。
五、作业反馈教师将在课堂上对作业进行点评,指出学生的优点和不足,并给出改进建议。
同时,教师将收集学生的疑问和建议,以便于后续教学调整。
学生需根据教师的反馈,对作业进行修正和完善。
对于表现优秀的学生,教师将给予表扬和鼓励。
作业设计方案(第二课时)一、作业目标本课时作业设计旨在通过实践操作,加深学生对自然灾害监测与防御知识的理解,提升其应用地理信息技能进行灾害应对的能力,并培养其环境保护意识和责任感。
自然灾害的监测与防御学案_高三地理教案
3.1 自然灾害的监测与防御 导学案【学习目标】1. 从各级组织、自然灾害和监测手段三个方面理解并记忆自然灾害监测系统的概念及主要作用。
2. 了解遥感技术的特点,理解其在自然灾害监测中的作用。
3.了解地理信息系统的特点,理解其在自然灾害监测中的作用。
4. 了解自然灾害防御的概念及内涵,理解工程性防御和非工程性防御措施的区别。
5. 了解我国自然灾害防御措施的发展成就。
【重点难点】1. 虽然自然灾害的发生是不可避免、不可抗拒的,但充满智慧的人类通过各种先进的科技手段(如RS 、GIS 、工程和非工程防御等)对灾害进行监测和防御,是可以起到防灾、减灾作用的。
2. 地理信息系统在防灾减灾中的作用。
【知识链接】一、自然灾害监测系统1.概念:由国家、①________及地方等各级组织,通过不同平台对自然灾害进行监测和分析的②____________。
2.作用⎭⎪⎬⎪⎫灾前——预警灾中——跟踪灾后——评估提出减灾决策方案 3.发展情况 ⎩⎪⎨⎪⎧ 世界:各国逐步建立和完善了③我国:已经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建立起各种④二、遥感技术在自然灾害监测中的作用1.基本特点:⑤____________广、信息获取量大、获取速度快、⑥________好、⑦________强。
2.时空特点⎩⎪⎨⎪⎧空间尺度→⑧ 观测能力时间尺度→⑨ 观测 3.应用举例(1)提供常规⑩__________,观测沙尘、台风、暴雨等灾害性天气的形成过程。
(2)迅速发现一些初发时人眼难以察觉的⑪____________,如森林火灾、赤潮等。
(3)监测灾害发展过程中和消除后,灾害发生的⑫________、速度以及是否复发。
三、地理信息系统在自然灾害监测中的作用1.功能:主要对各种监测系统提供的信息进行综合处理和空间数据分析,具有①____________、定性和定量分析的功能。
2.作用:②____________、动态监测、灾害发生成因与规律分析、灾害损失调查、③____________等。
《第三章第一节自然灾害的监测与防御》作业设计方案-高中地理人教版选修5
《自然灾害的监测与防御》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标本作业设计旨在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使学生能够:1. 掌握自然灾害的基本概念和分类;2. 了解不同自然灾害的监测方法和防御措施;3. 培养学生对自然灾害的预警意识和应对能力;4. 提高学生的地理实践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二、作业内容本作业内容主要围绕《自然灾害的监测与防御》课程,分为以下几个部分:1. 理论学习:学生需认真阅读教材中关于自然灾害的相关章节,并完成相关思考题,理解自然灾害的概念、分类及成因。
2. 监测方法探讨:学生需分组探讨不同自然灾害(如地震、洪水、台风等)的监测方法,包括现代科技手段和传统观测方式,并形成小组报告。
3. 防御措施分析:每组选择一种自然灾害,分析其防御措施,包括工程性防御和非工程性防御,总结出具体的实施方案,并形成PPT或海报进行展示。
4. 案例分析:学生需收集一至两个具体自然灾害案例,分析其发生原因、监测过程、防御效果及经验教训,形成书面报告。
5. 模拟演练:组织学生进行一次自然灾害应急演练,如地震逃生演练等,提高学生应对自然灾害的实战能力。
三、作业要求1. 学生需按照作业内容要求,认真完成每一项任务;2. 理论学习部分需记录下自己的思考和疑问;3. 监测方法和防御措施的分析要结合实际案例,具有可操作性;4. 案例分析需引用具体数据和资料,保证报告的真实性和可信度;5. 模拟演练过程中需积极参与,尊重演练规则,认真对待每一次演练;6. 所有作业成果需按时提交,并按照教师要求进行格式化和排版。
四、作业评价本作业的评价将根据以下标准进行:1. 理论学习部分的思考深度和疑问质量;2. 监测方法和防御措施分析的全面性和可操作性;3. 案例分析的真实性和可信度;4. 模拟演练的参与度和实战能力;5. 作业成果的格式化、排版和提交时间。
评价方式将结合教师评阅、小组互评和学生自评,以全面、客观地评价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
学案6:3.1 自然灾害的监测与防御
第一节自然灾害的监测与防御教学目标:1、从自然灾害监测系统的构成和建立,体会随着技术进步,自然灾害的发生、发展过程可以逐步为人们所监测。
2、基于遥感和GIS监测,分析技术的特点,理解灾前、灾中、和灾后检测的重要性和应用前景。
3、树立客观面对灾害的基本观点,说明灾害防御的可能性和减灾效果。
学习内容:一、防灾与减灾:1、认识自然灾害形成规律的首要目的:。
2、我国的减灾战略是。
二、自然灾害监测系统1、概念:自然灾害监测系统是由、及等各级组织,通过不同平台对自然灾害进行和的网络系统。
2、自然灾害监测系统主要起到灾前、灾中、灾后以及提出等作用。
3、读图3.1思考:①自然灾害监测系统的三个核心内容,即谁来测、怎么测、测什么。
三维坐标示意图直观地再现自然灾害监测系统的概念。
“各级组织”维度解释了“谁来测”的问题,从范围的级别来说有世界级、国家级的、地方一级的,小至县、乡、镇等各级监测机构;“监测手段”维度解释了“怎么测”的问题,从不同的平台(地球外的各种卫星、大气层中的飞机、地面上的雷达、船只、观测站等)监视(这一环节属于遥感),再将数据通过各种接收站传送至专门机构进行汇总、分析并提出预测预报(这一环节属于地理信息系统);“自然灾害”维度解释了“测什么”的问题,如对洪水灾情的监测、植被盖度及病虫害的严重程度的监测等。
②各种监测仪器是对和这一承载体进行监测的。
③找出不同平台上的监测仪器,监测数据通过哪些接收站传送到哪里?4、世界和我国灾情监测系统的发展情况:思考:自然灾害监测网站应如何布局才最有利于发挥其作用?5、阅读材料的意义有三:①人类主要生活在陆地上,对于海洋相对陌生;②海洋下垫面是均一的,监测的结果容易分析和比较③沿海地区通常是经济发达的地区,对于海洋环境的监测意义重大。
三、遥感技术在自然灾害监测中的作用:1、复习遥感的知识:(遥感的概念;关键装置;主要环节;应用)遥感的概念:所谓遥感,是人们在航空器或航天器上利用一定的技术装备,对地表物体进行远距离的感知。
学案5:3.1 自然灾害的监测与防御
第一节自然灾害的监测与防御一、自然灾害的监测系统1、主要作用:灾前预警、灾中跟踪、灾后评估及提出减灾决策方案等2、自然灾害监测系统的概况3、我国的自然灾害监测系统:已经建立起各种自然灾害监测系统二、遥感技术(RS)在自然灾害监测中的作用1、遥感技术的特点:观测范围广、信息获取量大、获取速度快、实时性好、动态性强2、遥感技术在自然灾害监测中的重要性:⑴空间看——遥感具有全球观测能力,可从多波段、多时相和全天候角度获得全球自然灾害的观测数据。
时间上看——在遥感平台上能够对地球进行同步观测,可获得地球表层及瞬间变化的灾害信息。
在灾害研究中,遥感是其它方法和技术无可替代的⑵可迅速发现人眼难以察觉的突发性灾害,如森林火灾、赤潮等⑶在交通不便、人迹罕至的地区可展现“千里眼”的优越性⑷在灾害发展过程中和消除后,灾害发生的规模、速度及是否复发都可用遥感进行监测。
三、地理信息系统(GIS)在自然灾害监测中的作用1、地理信息系统(GIS)主要是对各种监测系统提供的信息进行综合处理和空间数据分析,具有空间定位、定性和定量分析的功能2、可以对自然灾害进行预报预警、动态监测、灾害发生成因与规律分析、灾害损失调查、灾情评估等3、为制定减灾预案和指导灾后重建工作提供依据4、与RS结合:可以实现在灾害发生前,能事先圈定危险区,并对危险程度做出平价,指导防灾活动;在灾害发生过程中,能对灾情实况监测,指导抗灾活动;在成灾后,能对灾害损失做出快速评价,指导救灾活动,从而对减灾作出贡献。
遥感技术(RS)——前台(搜集、获取原材料:海量信息)地理信息系统(GIS) —后台(对原材料进行加工处理并得出结论,指导防灾减灾工作)四、自然灾害的防御1、非工程措施——通过国际组织和各个国家的减灾规划和防灾法律、各级行政部门的减灾管理及公众减灾教育等途径,控制和减少自然灾害的损失。
2、工程措施——通过建设防灾工程,改变自然灾害系统,最终达到减灾目的⑴改变地表环境,防止或减轻自然灾害的强度。
《第三章第一节自然灾害的监测与防御》作业设计方案-高中地理人教版选修5
《自然灾害的监测与防御》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标本作业设计旨在通过实践操作,加深学生对自然灾害监测与防御的理解,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提高学生的地理实践操作能力。
二、作业内容本作业内容主要围绕《自然灾害的监测与防御》课程的核心内容展开,具体包括:1. 理论学习:学生需预习并理解自然灾害的基本概念、类型、成因及影响,重点掌握灾害监测的基本方法和防御措施。
2. 案例分析:选取近年内发生的典型自然灾害案例(如地震、洪水、台风等),分析其监测过程、防御措施及其效果,并讨论其中存在的不足和改进空间。
3. 实践操作:学生需利用地理信息系统软件(如ArcGIS),对所选案例进行空间数据分析,包括灾害发生地的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气象条件等信息的收集与整理,并尝试进行灾害风险的评估与预测。
4. 报告编写:学生需根据理论学习、案例分析和实践操作的结果,编写一份关于所选案例的灾害监测与防御的综合报告。
报告应包括案例概述、灾害监测方法、防御措施、效果评估及改进建议等内容。
三、作业要求1. 理论学习要深入浅出,理解灾害监测与防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2. 案例分析要具体详实,数据准确,分析逻辑清晰。
3. 实践操作要认真细致,数据收集与整理要准确无误,空间数据分析要科学合理。
4. 报告编写要条理清晰,内容完整,语言简练,图文并茂。
报告应包括必要的图表和图片等辅助材料,以便更好地说明问题。
四、作业评价本作业的评价将从理论学习、案例分析、实践操作和报告编写四个方面进行。
评价标准包括:1. 理论学习:学生是否深入浅出地理解了灾害监测与防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2. 案例分析:学生是否能够准确分析所选案例的监测过程、防御措施及其效果,并能够指出其中存在的不足和改进空间。
3. 实践操作:学生是否认真细致地进行数据收集与整理,空间数据分析是否科学合理。
4. 报告编写:报告内容是否条理清晰,语言简练,图文并茂,是否能够全面反映所选案例的灾害监测与防御情况。
3.2.1自然灾害的监测和防御优秀教学案例中图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
4.引导学生认识地理学科在防灾减灾方面的重要作用,增强他们对地理学科的兴趣和热爱。
在教学过程中,我将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进度和情感需求,适时给予引导和帮助。通过设置富有挑战性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思维,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同时,我还将注重教学评价的多元化,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他们在课堂上充分展示自己的才华。
3.创设模拟情境,让学生亲身体验自然灾害的监测和防御过程。例如,组织学生进行地震逃生演练,让他们学会正确的逃生方法和自我保护意识。
(二)问题导向
1.设计一系列具有挑战性和引导性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思维,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例如,可以提出“如何预警自然灾害?”“如何减少自然灾害对人类社会的影响?”等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3.采用实地考察、调查访问等实践活动,增强学生对自然灾害监测和防御的感性认识。
4.引导学生运用地理信息技术,进行自然灾害监测和预警的模拟实验,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增强学生对自然灾害的防范意识,提高他们对生命的尊重和保护。
2.培养学生关爱社会、关爱他人的情感,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2.重点强调:突出自然灾害监测和防御的重要性,提高学生的防灾减灾意识。
3.情感升华:引导学生关注自然灾害对人类社会的影响,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
(五)作业小结
1.作业布置:布置与本节课内容相关的作业,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例如,要求学生绘制我国自然灾害分布图,并简要描述各类自然灾害的特点。
2.课堂小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重点知识点。
3.2.1自然灾害的监测和防御优秀教学案例中图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
一、案例背景
高中地理第三章防灾与减灾第一节自然灾害的监测与防御学案新人教版选修5
第一节自然灾祸的监测与防守学习目标明目标、知要点认识自然灾祸监测系统的观点及其作用。
理解世界和我国自然灾祸监测系统的发展状况。
初步掌握遥感(RS) 和地理信息系统(GIS) 在灾祸监测中的作用。
认识自然灾祸防守的工程性举措和非工程性举措的有关内容。
自然灾祸监测系统【自主学习】1.观点:是由国家、地区及地方等各级组织,经过不一样平台对自然灾祸进行监测和剖析的网络系统。
灾前预警2.作用灾中追踪提出减灾决议方案灾后评估3.发展状况(1)世界各国逐渐成立和完美了灾祸监测系统,特别是地震、大海、气象、水文等监测部门。
(2) 我国已经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成立起气象、地震、水文、大海环境等自然灾祸监测系统。
【合作研究】阅读教材P62图 3.1 “自然灾祸监测系统”,研究以下问题。
(1)自然灾祸监测系统主要包含哪些因素?(2)自然灾祸监测系统的主要作用是什么?(3)自然灾祸监测系统所监测的主要灾祸种类有哪些?提示: (1) 各级组织 ( 世界监测机构、各个国家、地方政府、基层社区等) ;各种监测手段( 遥感、雷达、信息接收站等) ;所监测的各种灾祸。
(2)灾前预警、灾中追踪、灾后评估以及提出减灾决议方案等。
(3)大气圈 ( 热带气旋、干旱、寒潮等 ) 、岩石圈 ( 地震、滑坡、泥石流等 ) 、水圈 ( 洪涝、风暴潮等 ) 、生物圈 ( 病害、虫害和鼠害等 )【中心概括】自然灾祸监测系统【追踪训练】当地时间2015 年 10 月 8 日 8 点 50 分 ( 北京时间 8 日 11 点 50 分 ) ,南亚次大陆发生里氏7.6 级激烈地震,包含印度、巴基斯坦、阿富汗等国家都有激烈震感,据报导仅在巴基斯坦就造成 53 182 人死亡, 75 146 人受伤,灾后重修资本起码需要50 亿美元。
据此达成(1) ~ (2)题。
(1) 该次地震的发生与哪两大板块有关()A.亚欧板块、太平洋板块B.南极洲板块、印度洋板块C.亚欧板块、印度洋板块D.印度洋板块、非洲板块(2) 防震减灾需增强科学研究,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发达国家发生地震的频率已经很低B.因为科学技术的进步,地震给人类造成的危害程度已经很低C.发展中国家地震多发,其造成的损失也远远高于发达国家D.地震监测预警系统的成立,能够提高对地震的快速反响能力,对灾情有“减小”作用分析:第 (1) 题,依据资料,此次地震发生在南亚次大陆与亚欧大陆之间,分别属于印度洋板块和亚欧板块, C 对。
3.1自然灾害的监测与防御导学案
第三章防灾与减灾第一节自然灾害的监测与防御一、学习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自然灾害监测系统的构成以及世界和我国的发展情况。
(2)认识RS、GIS在自然灾害监测中的作用。
(3)了解人类利用高科技趋利避害的远景。
2.过程与方法(1)收集资料,通过对比RS和GIS,说明它们在自然灾害监测中作用的差异。
(2)通过案例分析,说明自然灾害的预防措施以及我国防灾、减灾的主要成就。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客观面对自然灾害,运用现代科学技术积极防灾减灾,增强防灾减灾的信心。
二、学习重点1.遥感技术和地理信息技术在自然灾害预测、监测和评估中的作用。
2.自然灾害的防御措施。
三、学习难点1.世界和我国的自然灾害监测系统。
2.遥感技术和地理信息技术在灾害监测、防御中的作用。
四、学法指导读图分析法、讨论法等五、学习过程(一)自然灾害监测系统1.概念:2.作用3.世界和我国灾害监测系统的发展情况①已经形成了遍布世界各地、相互交织的灾害监测和预警网络。
②我国已经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建立起各种自然灾害监测系统,如_______监测网、________监测网、________监测网。
(二)遥感技术在自然灾害监测中的作用1.遥感(RS)技术的特点:(1)技术上:(2)空间上:(3)时间上:2.应用举例:(1)提供__________,还能观测沙尘、台风、暴雨等灾害性天气的__________。
(2)迅速发现一些初发时人眼难以察觉的________灾害,如森林火灾、赤潮等。
(3)监测灾害发展过程中和消除后,灾害发生的_____ 、______ 以及是否 ______。
(三)地理信息系统在自然灾害监测中的作用1.主要作用:对各种灾害监测系统提供的信息进行_______和空间_________。
2.功能:_______、_______、_______分析。
3.RS与GIS结合为减灾救灾提供可靠、高效的服务RS是数据获取手段(搜集、获取原材料——海量信息),GIS是数据分析手段(对原材料进行加工处理并得出结论,指导防灾减灾工作),这两个工具有机结合,可实现灾前,能圈定 _____,评价 ______,指导_______;灾中,能监测灾情_______,指导抗灾活动;灾后,能快速评价________,指导救灾活动。
学案4:3.1 自然灾害的监测与防御
第一节自然灾害的监测与防御一、学习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自然灾害监测系统的构成以及世界和我国的发展情况。
(2)认识RS、GIS在自然灾害监测中的作用。
(3)了解人类利用高科技趋利避害的远景。
2.过程与方法(1)收集资料,通过对比RS和GIS,说明它们在自然灾害监测中作用的差异。
(2)通过案例分析,说明自然灾害的预防措施以及我国防灾、减灾的主要成就。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客观面对自然灾害,运用现代科学技术积极防灾减灾,增强防灾减灾的信心。
二、学习重点1.遥感技术和地理信息技术在自然灾害预测、监测和评估中的作用。
2.自然灾害的防御措施。
三、学习难点1.世界和我国的自然灾害监测系统。
2.遥感技术和地理信息技术在灾害监测、防御中的作用。
四、学法指导读图分析法、讨论法等五、学习过程(一)自然灾害监测系统1.概念:2.作用3.世界和我国灾害监测系统的发展情况①已经形成了遍布世界各地、相互交织的灾害监测和预警网络。
②我国已经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建立起各种自然灾害监测系统,如_______监测网、________监测网、________监测网。
(二)遥感技术在自然灾害监测中的作用1.遥感(RS)技术的特点:(1)技术上:(2)空间上:(3)时间上:2.应用举例:(1)提供__________,还能观测沙尘、台风、暴雨等灾害性天气的__________。
(2)迅速发现一些初发时人眼难以察觉的________灾害,如森林火灾、赤潮等。
(3)监测灾害发展过程中和消除后,灾害发生的_____ 、______ 以及是否______。
(三)地理信息系统在自然灾害监测中的作用1.主要作用:对各种灾害监测系统提供的信息进行_______和空间_________。
2.功能:_______、_______、_______分析。
3.RS与GIS结合为减灾救灾提供可靠、高效的服务RS是数据获取手段(搜集、获取原材料——海量信息),GIS是数据分析手段(对原材料进行加工处理并得出结论,指导防灾减灾工作),这两个工具有机结合,可实现灾前,能圈定_____,评价______,指导_______;灾中,能监测灾情_______,指导抗灾活动;灾后,能快速评价________,指导救灾活动。
高中自然灾害的监测与防御学案教案
第三章防灾与减灾第一节《自然灾害的监测与防御》学案【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让学生了解,虽然自然灾害的发生是不可避免、不可抗拒的,但充满智慧的人类通过各种先进的科技手段(如RS、GIS、工程和非工程防御等)对灾害进行监测和防御,是可以起到防灾、减灾作用的。
难点:地理信息系统在防灾减灾中的作用。
【基本知识】一、自然灾害监测系统1.概念:自然灾害监测系统是由、区域及等各级组织,通过对自然灾害进行监测和分析的网络系统。
2.作用:、灾中跟踪、以及提出。
3.世界和我国灾害监测系统的发展情况二、遥感技术在自然灾害监测中的作用1.遥感(RS)技术的特点:观测范围广、信息获取量大、、实时性好和等。
从空间尺度看,遥感具有全球观测能力,可从、和角度获得全球自然灾害的观测数据;从时间尺度看,在遥感平台上能够对地球进行同步观测,可获得地球表层及其的灾害信息。
2、应用范围:广泛应用于政治、经济、军事、生活等各个方面,重点用于、及台风灾害等监测。
三、地理信息系统在自然灾害监测中的作用1.信息集成与分析:主要是对各种监测系统提供的信息进行和分析,具有空间定位、和分析的功能。
2.灾害评估与预报:对自然灾害进行、、、灾害损失调查、等,还可以为制定减灾预案和指导灾后重建工作提供依据。
3.RS与GIS结合为减灾救灾提供可靠、高效的服务四、自然灾害的防御1.非工程性防御:(1)概念:是通过国际组织和各个国家的和、各级行政部门的减灾管理以及等途径,控制和减少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
(2)“国际减轻自然灾害十年”(3)我国非工程性防御措施的发展及成就2.工程性防御措施(1)概念:工程性防御措施是通过修建防灾工程,改变自然灾害系统,最终达到减灾的目的。
3.“工程性防御措施”和“非工程性防御措施”的区别与联系:区别:“硬件”和“软件”的差别联系:二者在防灾减灾中的地位同等重要,只有相辅相成,才能起到最好的防灾效果。
参考答案一、自然灾害监测系统1.国家地方不同平台2.灾前预警灾后评估减灾决策方案二、遥感技术在自然灾害监测中的作用1.获取速度快动态性强多波段多时相全天候瞬间变化2.水灾火灾三、地理信息系统在自然灾害监测中的作用1.综合处理空间数据定性定量2.预报预警动态监测灾害发生成因与规律分析灾情评估四、自然灾害的防御1.减灾规划防灾法律公众减灾教育2.通过岩土体改造工程、疏排水工程,加固稳定变形土体,防止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发生;通过植树造林等生物工程措施,防风固沙,防止土地沙化、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
《第三章第一节自然灾害的监测与防御》作业设计方案-高中地理人教版选修5
《自然灾害的监测与防御》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标本作业设计旨在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自然灾害的监测与防御知识,掌握相关技能,并能够结合实际情境分析自然灾害的成因及应对策略,提升学生地理实践能力和安全防范意识。
二、作业内容本课作业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 知识点回顾:复习并理解自然灾害的分类及其影响,了解自然灾害的监测方法。
2. 案例分析:选取近年的典型自然灾害案例(如地震、洪水等),分析其发生原因、监测手段及防御措施。
3. 监测工具制作:利用地图、图表等工具,制作简易的自然灾害监测工具,如简易地震预警器、气象观测站等。
4.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如何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如卫星遥感、网络监测等)进行自然灾害的实时监测与预警。
5. 家庭安全检查:对家庭居住环境进行安全隐患排查,制定并实施家庭防灾应急预案。
三、作业要求为保证作业的完成质量,提出以下要求:1. 学生需对所选自然灾害案例进行深入研究,找出具体事件的数据资料并详细分析。
2. 制作自然灾害监测工具时,需使用合适的软件工具进行绘图或表格制作,保证工具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3. 小组讨论时,需积极发言,记录讨论内容,并形成书面报告。
4. 家庭安全检查需全面细致,制定出的防灾应急预案需具有可执行性,并得到家长的支持和认可。
5. 作业需按时提交,字迹工整,表述清晰。
四、作业评价本课作业评价将综合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 案例分析的深入程度和准确性;2. 监测工具的实用性和创新性;3. 小组讨论报告的完整性和观点的新颖性;4. 家庭安全检查和应急预案的合理性与可执行性;5. 作业完成的及时性和字迹工整程度。
五、作业反馈完成作业后,教师将进行以下反馈:1. 对学生完成的案例分析、工具制作等环节给予详细的点评和建议。
2. 针对学生在小组讨论和家庭安全检查中表现出的优点和不足进行反馈和指导。
3. 对学生的整体作业表现进行评价,并给出改进建议。
4. 将优秀作业进行展示,供全班同学学习和借鉴。
防范自然灾害教案6篇
防范自然灾害教案6篇我们在编写教案时,要注意结合实际教学情况,老师们应在教案中设计多样化的教学活动,以下是本店铺精心为您推荐的防范自然灾害教案6篇,供大家参考。
防范自然灾害教案篇1教学目的:让学生懂得雨、雪、雾气天和夜间出行的有关安全知识,提高学生自护能力。
教学准备:学生查阅特殊天气给车辆、行人带来影响,以及如何确保安全出行的相关知识。
教师准备课件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一、故事导入1、小朋友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个故事,你们想听吗?2、学生看课件,听故事。
(故事内容见教材35页)二、讨论交流1、聪明的小朋友说说看:爸爸今天为什要安安这样打扮?小组讨论。
2、全班交流,教师相机小结,课件出示要点:(1)为什要穿上黄色外套?在雨雪、雾气天和夜间,司机行车时的视线较差,所以在雨雪、雾气天和夜间出行最好穿上鲜艳的衣服,以便司机尽早发现目标,提前采取措施。
(2)为什么要穿上防滑雨靴?雨雪天气,因为路上较滑,最好穿防滑雨鞋。
补充介绍:专业人事介绍,冰雪天气步行尽量不要穿硬底鞋和光滑底的鞋,要穿防滑的鞋子,有的人还琢磨出了防滑的好办法,比如在鞋子外面再套一双旧袜子,或者在鞋子上绑上几道布带或麻绳,这样大大提高了鞋子与雪地的摩擦力,不容易滑到。
(3)为什么要带手电筒?特殊天气和夜间出行,要走在显眼处,黑暗的地方要用手电筒等照明工具。
3、诵读儿歌雨雪雾天视线差,走在路上要小心;夜行服装要鲜艳,黑暗道路莫行进。
三、经验交流雨雪、雾天如何安全出行?把你的经验或查找的资料与同学们分享吧!先小组内交流,再由小组派代表参加全班交流。
教师相机出示自己收集到的资料图片:1、衣着、雨具或伞不要遮挡视线和听觉。
行走时,不要为躲避路面泥水、道路障碍或车辆溅起的泥水、尘土而突然进入机动车道或横穿道路。
2、夜间视线不良时要注意路面井盖和道路障碍,防止跌入或摔倒,更要防范由于视线不良,驾驶员观察不清而遭遇车祸。
3、雾气天在路上心走,要注意观察车辆的灯光。
《第三章第一节自然灾害的监测与防御》作业设计方案-高中地理人教版选修5
《自然灾害的监测与防御》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标本作业旨在巩固学生对自然灾害监测与防御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现实问题的能力,并提高其实际操作技能,为后续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二、作业内容(一)理论学习学生需完成对《自然灾害的监测与防御》课程第一单元的理论学习,包括自然灾害的基本概念、分类、成因及危害等,并掌握基本的监测与防御方法。
(二)案例分析选取近两年内发生的典型自然灾害案例(如地震、洪水、台风等),要求学生分析其发生的原因、监测手段、防御措施及灾后救援与恢复等环节。
(三)实践操作1. 地图绘制:学生需根据所学知识,绘制所在地区常见自然灾害的分布地图,并标注出主要监测站点。
2. 模拟演练:学生需分组进行模拟自然灾害应急演练,如模拟地震时的逃生与自救互救等。
(四)作业报告学生需将以上的学习内容及案例分析整理成书面报告,并详细记录地图绘制及模拟演练的流程与体会。
三、作业要求本次作业要求学生独立完成,对于实践操作部分应由教师进行监督与指导,以确保操作的安全性和准确性。
对于理论学习和案例分析部分,要求学生对内容有深刻理解并加以拓展思考,确保知识点的学习深度与广度。
作业报告应条理清晰,逻辑性强,对所分析的案例和所绘制的地图有详细的解释和说明。
四、作业评价作业评价将根据学生理论学习的深度、案例分析的准确性、实践操作的规范性以及作业报告的完整性、逻辑性等方面进行综合评定。
对于表现出色的学生,将给予表扬和鼓励;对于存在问题的地方,将给出具体的建议和指导,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
五、作业反馈作业完成后,教师将对学生的作业进行批改,并给出详细的反馈意见。
对于共性问题,将在课堂上进行讲解;对于个别问题,将与学生进行单独沟通,帮助学生解决问题。
同时,教师将根据学生的作业情况,对后续的教学内容和方法进行调整,以提高教学效果。
以上就是关于“高中地理课程《自然灾害的监测与防御》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的详细内容。
中图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第3章第2节常见自然灾害的避防学案
第二节常见自然灾害的避防课程标准运用资料,了解避灾、防灾的措施。
学习目标1.了解面对自然灾害应采取的措施。
(人地协调观)2.结合自然灾害图文材料,分析最佳逃生路线。
(综合思维) 3.掌握不同地区常见自然灾害的避防措施。
(综合思维、地理实践力)一、自然灾害的监测和防御1.灾害监测(1)目的:提供数据和信息,从而进行预警和预报,直至据此直接转入应急的抗灾救灾行动。
(2)自然灾害监测系统:进行灾前预警、灾时跟踪、灾后评估,并提出减灾决策建议。
2.灾害防御(1)概念:指在自然灾害发生之前采取工程性或非工程性防御措施,以防止或延迟灾害的发生,或减轻灾害发生时造成的危害和损失。
(2)工程性防御措施和非工程性防御措施工程性防御措施修建防灾减灾工程,改变地表环境,控制灾害与人口和财物等的直接接触,提高财物的抗灾性能等非工程性防御措施国际组织和各个国家的减灾规划与防灾法律法规、各级行政部门的减灾管理、公众减灾教育等途径[易混提醒]工程性防御和非工程性防御措施的区别与联系区别:凡是通过规划、法律、管理及教育等途径达到减灾防灾目的的防御措施,就是非工程性防御措施;工程性防御措施的关键是修建防灾工程。
二者的区别就是“软件”与“硬件”的差别。
联系:二者在防灾减灾中的地位同等重要,只有相辅相成才能起到较好的效果。
二、自然灾害的救援与救助1.救灾准备(1)涉及方面①救灾物资:救助灾害的物质基础。
②救灾物资储备基地:决定了救灾物资的到达时间。
(2)我国的救灾物资储备①救灾物资分类:生活、救生、医用和取暖御寒物品四大类。
②国家级救灾物资储备基地:天津、哈尔滨、沈阳、合肥、郑州、武汉、长沙、南宁、成都和西安,共10个。
2.灾中救援(1)措施:灾害发生后,相关救灾部门采取各种积极措施对灾民进行救护和救济,对损坏的各种设施进行抢修。
(2)目的:最大限度减少灾害所造成的损失。
3.灾后恢复(1)目的⎩⎨⎧将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尽量降低增强抵抗未来灾害的能力(2)救助形式:主要有政府救济、民间救济和国际救济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节自然灾害的监测与防御学案
【学习目标】
1.从自然灾害监测系统的构成和建立,体会随着技术进步,自然灾害的发生、发展过程可以逐步为人们所监测。
2.基于遥感和GIS监测、分析技术的特点,理解灾前、灾中和灾后监测的重要性和应用前景。
3.树立客观面对灾害的基本观点,说明灾害防御的可能性和减灾效果。
【重点难点】
地理信息系统在防灾减灾中的作用
一、自然灾害监测系统
【自主学习】
1、自然灾害监测系统是指
2、作用:
3、发展情况:
(1)世界各国逐步建立和完善了灾害监测系统,特别是、、_________、________等部门。
(2)中国已运用现代科技建立起_________、________、水文监测网等。
【读图思考】读课本图3.1自然灾害监测系统,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各监测仪器的对象是什么?
(2)不同平台(陆地、海洋、空中)的监测仪器有什么不同?
(3)监测系统是如何工作的?
【例1】在《2001~2010年可持续发展纲要》一文中,提出要重点开展自然灾害监测新技术和监测仪器设备研究,加强高新技术在灾害监测领域的应用,进一步完善自然灾害监测系统。
下列属于自然灾害监测系统的监测对象的是( )
①气象灾害②生物灾害③岩石圈灾害④水圈灾害⑤地方政府⑥同步卫星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②③④ D.①②③④⑤⑥
二、遥感技术在自然灾害监测中的作用
【自主学习】
1、基本特点:
2
【读图思考】观看视频,读课本P64图3.2和图3.3,回答遥感在台风监测中能起到哪些作用?并总结遥感在自然灾害监测中的作用。
三、地理信息系统在自然灾害监测中的作用
【小组合作探究】
材料一:汶川大地震发生之后,重灾区陷入信息隔绝状态。
国土资源部第一时间紧急启用航空遥感飞机,从6000米高空拍摄了地震灾区的高精度遥感图片。
专家们对航片进行初步数据处理和解译,对灾区房屋倒塌情况、滑坡、泥石流规模及分布,具有隐患的滑坡体、公路及桥梁受损等灾害情况进行标注。
把这些图像传递到抗灾一线,作为指挥人员制定抗震救灾方案的参考依据。
之后,航空遥感飞机还成为监测堰塞湖次生灾害的“天眼”。
材料二:课本P66 案例1
材料三:两张遥感图片分别是2006年5月14日和2008年5月14日卫星对汶川地区拍摄的遥感影像。
1.材料一中提到的地理信息技术除了遥感技术外,还有什么技术?其主要功能是什么?在自然灾害监测中起哪些作用?
2.在遥感图片中找到河流、交通线、村庄;并对本地区受灾后的状况进行描述,评估。
3.如果你是一名救援人员应最先赶往哪里,请说明理由。
4.根据材料总结:RS与GIS相结合灾害监测中的作用(灾前、灾中、灾后)
【例2】“GIS”也叫地理信息系统,具有地图处理,数据库和空间分析这三大功能。
“GIS”不仅可以像传统地图一样,解决与“地点”“状况”有关的查询,而且能够进行趋势分析、复杂的“模式分析”和用“虚拟模拟”进行预测性分析。
下列叙述,属于GIS系统的是( ) A.需要航天传感器
B.其运载工具有飞机、卫星、火箭等
C.运用计算机建立空间模型和数据模型
D.确定某地精确的经度和纬度
四、自然灾害的防御
【自主学习】
1.概念:
2.分类:
(1)非工程性措施:
(2)工程性措施:
【读图思考】读教材P69图3.7中国主要减灾工程分布和图3.8建设格栅坝预防地质灾害,思考一下问题:
1.我国建设的多处防护林工程属于工程性防御措施哪一类?如何布局?
2.防潮大堤和防御滑坡、泥石流的格栅坝属于哪一类?
3.提高建筑物抗震系数属于哪一类?
【例3】读图,回答问题。
(1)图中可以看出的自然灾害有_________和__________。
(2)图中措施属自然灾害防御中的____________性防御措施。
(3)除此图反映的方式外,该类防御措施还有哪些方式?
(4)防御此类灾害,你认为还可采取哪些非工程性措施?
【巩固练习】
一、选择题
2011年6月,我国南方地区发生洪灾。
在了解灾情和抗灾中,先进科技手段发挥了重大作用。
据此回答1~2题。
1.在这次洪灾中,对水位进行准确快速监测,采用的是( )
A.遥感技术 B.多媒体技术C.水上监测站人工监测 D.航空目测
2.在这次洪灾中,发挥重大作用的监测网有( )
①气象监测网②地震监测网③水文监测网④海洋监测网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3.在下列自然灾害中,利用遥感技术无法做到的是( )
A.准确预报地震发生的时间 B.监测病虫害的扩散情况
C.收集洪水受灾区的面积 D.监测沙尘暴的动态趋势
4.中央电视台每天新闻节目中提供的卫星云图主要使用了()
①遥感技术②地理信息技术③全球定位技术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①②③
5.下面对自然灾害防御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包括工程性防御和非工程性防御
B.以防止或延迟灾害的发生、减轻灾害发生时造成的灾害和损失为目的
C.在自然灾害发生前、发生中进行防御
D.20世纪末的“国际减轻自然灾害十年”属于非工程性防御
二、阅读下列材料,回答:
央视国际2004年7月22日消息,云南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盈江县“7·20”特大泥石流灾害的救灾工作目前正在进行。
截至到21日晚8点,灾害已造成12人死亡,48人失踪,4人重伤。
(1)在泥石流灾害的发生时,主要诱发因素是,我国由于广布,所以泥石流爆发的频率很高。
(2)为减轻山区泥石流造成的损失,人类能够做到的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