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蓄冷空调系统设计(精选)
冰蓄冷设计手册
冰蓄冷设计手册一、前言冰蓄冷技术是一种利用冰的蓄热蓄冷特性来调节室内温度的节能环保技术。
在建筑空调系统中,冰蓄冷技术可以有效平衡能耗,降低系统运行成本,减少能源消耗,减轻对环境的影响。
本手册旨在介绍冰蓄冷系统的设计原理、相关设备和应用技术,帮助工程师和设计师们更好地了解和应用冰蓄冷技术,为建筑节能和环保提供技术支持。
二、冰蓄冷系统原理冰蓄冷系统主要由冰蓄冷装置、制冷机组、冷却水泵、冷却水箱、冷冻水泵等组成。
其工作原理是通过利用夜间低峰电的廉价电力制冷,在夜间制冷时,通过制冷机组将冷水输送至冰蓄冷装置中,将水冷却至冰点以下,形成冰储存。
白天,通过冰蓄冷装置向空调系统供冷,实现用冷储存的方式平衡白天的制冷需要。
三、冰蓄冷设计手册1. 冰蓄冷系统设计流程(1)确定制冷负荷:首先需要对建筑的制冷负荷进行详细测算和分析,包括夏季、冬季及中间季节的负荷。
(2)选择冰蓄冷设备:根据建筑的制冷需求和使用情况,选择适当类型的冰蓄冷设备,包括冰蓄冷装置、制冷机组等。
(3)确定系统管道布局:合理设计系统管道布局,确保冰蓄冷设备与制冷机组的连接和冷却水管的连通,避免管道漏水和浪费。
(4)优化控制系统:设计合理的控制系统,确保冰蓄冷系统能够根据实际需求精准调节,提高系统运行效率。
2. 冰蓄冷系统设备选型(1)冰蓄冷装置:根据建筑的制冷负荷和使用条件,选择合适的冰蓄冷装置,包括冷媒冰蓄冷装置、冰蓄冷水箱等。
(2)制冷机组:选择适合建筑制冷负荷和冰蓄冷装置的制冷机组,确保制冷效果和系统稳定性。
(3)冷却水泵、冷冻水泵:根据系统冷却水和冷冻水的流量需求,选择合适的水泵设备,确保系统正常运行。
3. 冰蓄冷系统设计要点(1)温度控制:冰蓄冷系统中温度控制是非常关键的,应合理设计温度控制系统,保证冰蓄冷装置和制冷机组工作在合适的温度范围内。
(2)节能性能:设计过程中要充分考虑系统的节能性能,选择高效设备和优化系统结构,降低能耗,提高系统运行效率。
冰蓄冷节能空调系统改造方案.doc
冰蓄冷节能空调系统改造方案.doc 范本 1:冰蓄冷节能空调系统改造方案1. 引言1.1 背景介绍1.2 问题陈述2. 目标与目的2.1 目标设定2.2 目的说明3. 研究方法与数据采集3.1 研究方法选择3.2 数据采集方式4. 现状分析4.1 空调系统现状4.2 能源消耗情况分析5. 冰蓄冷技术介绍5.1 冰蓄冷原理5.2 冰蓄冷系统构成5.3 冰蓄冷系统的优势6. 改造方案设计6.1 方案需求分析6.2 方案设计原则6.3 系统改造方案7. 改造实施计划7.1 实施计划概述7.2 项目分工与时间安排8. 改造效果评估8.1 数据采集与分析8.2 效果评估方法8.3 结果总结与分析9. 风险与问题分析9.1 潜在风险预警9.2 风险应对措施9.3 问题解决方案10. 经济效益分析10.1 投资成本估算10.2 改造后经济效益计算11. 实施步骤11.1 材料准备11.2 设备改造11.3 系统测试与调试12. 附件附件:变频空调系统改造方案法律名词与注释:1. 节能:指通过采取科学合理、技术先进、经济适合的措施,有效降低能源消耗,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的行为和方法。
2. 改造:指对已建成的设施或者系统进行部份或者全部的技术、结构、设备的变更和新的工程建设。
3. 冰蓄冷:指利用低峰时段制冷机组产生的冷量冷却水箱内的水,并在高峰时段通过冷却水箱将冷量释放,从而减少空调系统负荷需求的一种节能技术。
4. 附件:本文档所提到的相关文件或者资料。
5. 投资成本:指进行设备改造或者系统改造所需的人力、物力、财力等投入的总和。
6. 经济效益:指通过改造措施所带来的减少能源消耗、节约运行成本等经济效益。
范本 2:冰蓄冷节能空调系统改造方案1. 引言1.1 背景介绍和问题陈述2. 方案目标2.1 目标设定2.2 目标解释和说明3. 技术分析和研究方法3.1 冰蓄冷技术原理分析3.2 数据采集与分析方法4. 现状分析4.1 空调系统现状和能源消耗情况分析5. 冰蓄冷技术介绍5.1 冰蓄冷原理和系统构成5.2 冰蓄冷技术的优势和应用范围6. 改造方案设计6.1 改造方案需求分析6.2 系统改造设计原则6.3 改造方案具体设计7. 改造实施计划7.1 计划概述7.2 项目分工和时间安排8. 改造效果评估8.1 数据采集和效果评估方法8.2 结果总结和分析9. 风险和问题分析9.1 潜在风险预警和风险应对措施9.2 问题解决方案10. 经济效益分析10.1 投资成本估算10.2 经济效益计算和评估11. 实施步骤和进度11.1 材料准备11.2 设备改造11.3 系统测试与调试12. 附件附件:冰蓄冷空调工程施工图纸法律名词和注释:1. 冰蓄冷: 利用夜间制冷设备产生的冷量,通过冷藏水箱等形式将冷量储存起来,在白日高峰期使用,以减少空调系统运行费用和对能源的消耗。
日照某商场冰蓄冷空调系统设计探讨
日照某商场冰蓄冷空调系统设计探讨冷空调系统设计的核心是以制冷为目标,保证商场内的温度和湿度在舒适范围内,让顾客有良好的购物体验。
1.制冷量计算:商场的制冷负荷与场地面积、顾客数量、照明设备、电子设备、货物散热等因素有关。
首先要测量商场内的面积,并根据实际情况考虑其朝向、外墙的材料和绝热性能。
然后根据商场的用途和活动类型,确定最大人数和最大负荷。
再结合商场内的设备和电子设备,计算出总的制冷量。
2.制冷设备选择:商场冷空调系统通常采用蓄冷系统,这种系统能在夜间低峰期充分利用电力进行制冷,然后在白天高峰期释放冷量。
蓄冷系统一般采用冷水机组或制冷压缩机组。
对于中大型商场,通常选择多台冷水机组进行配备,以便在不同负荷情况下实现灵活调度。
3.管道布置设计:商场冷水系统的管道布置需要考虑多个因素,如管道路径、长度、直径和摩擦损失,以及防冻措施等。
管道布置要尽量减少风阻和热损失,确保冷水能够顺利地通过管道流向商场各个区域。
4.冷却塔设计:商场冷却塔是冷水机组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设计应考虑商场周围环境的温度和湿度,以及商场内的负荷需求。
冷却塔的选型要根据商场的制冷负荷和供水温度等因素进行合理的选择,并确保冷却塔能够实现高效的冷却效果。
5.控制系统设计:商场冷空调系统的控制系统应能实现自动调节,确保商场内的温度和湿度在舒适范围内。
控制系统应具备温度和湿度传感器,以及能够控制制冷设备、风机和泵等关键设备的控制器。
此外,还应考虑到商场内的不同区域和楼层的负荷差异,实现分区域和分时段的控制。
6.能耗优化设计:商场冷空调系统在设计过程中应注重能耗的优化,通过合理使用节能设备和技术,如高效压缩机、变频调速设备、换热器等,来降低系统运行的能耗。
此外,还可以采用余冷利用技术,对废热进行回收利用,提高能源利用率。
总之,商场冷空调系统的设计需要综合考虑商场的实际情况和需求,采用合适的设备和控制系统,以实现舒适环境和低能耗的目标。
冰蓄冷系统设计
冰蓄冷系统设计引言: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生产力、综合国力和人民生活水平都有较大的提高。
电力工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之一,也取得了长足的进展。
1996年发电装机容量已居世界第二位。
但电力供应高峰不足而低谷过剩的矛盾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而更显突出,城市中空调的应用加大了这个矛盾。
冰蓄冷空调技术是利用电网负荷低谷时(夜间)相对廉价的电,通过制冷系统将冷量以显热(如冷水)与潜热(如冰)的形式储存起来;当电网负荷高峰(白天)、电价相对昂贵时,将储存的冷量(如冷水、冰)释放出来向空调系统供冷。
从而减少电网高峰负荷的电力需求,实现移峰填谷的目的。
蓄冷技术是一种投资少、见效快(与蓄水电站比)的调峰措施,目前已成为许多经济发达国家所积极推广的一项促进能源、经济和环境协调发展的实用系统节能技术。
本文主要针对北京某一冰蓄冷项目进行经济性分析。
一、项目概况本项目位于北京市昌平区,由3栋楼及一个独立的地下锅炉房组成,总建筑面积19.56万平方米,其中地上建筑面积13.6万平方米,地下建筑面积5.95万平方米,建筑高度最高为45米;4、5号楼为生产研发、网管中心,6号楼为综合配套楼,包括娱乐、餐饮、酒店、公寓等。
冰蓄冷设备机房设置在4号楼地下一层。
二、冰蓄冷系统应用1、本工程采用部分负荷蓄冰系统,制冷主机和蓄冰设备采用串联、且主机为上游的连接方式。
经过逐时负荷计算,设计日峰值冷负荷为15333kW,设计日总冷量214683kW.h,设计日蓄冷量44400kWh。
2、冰蓄冷系统由基载制冷机、三工况制冷机、乙二醇循环泵、蓄冰槽、板式换热器及控制阀门等组成。
示意图如下:3、设计日负荷平衡表4、设备选型四、结论对单个项目来说,冰蓄冷系统较常规制冷系统初投资较高,全年耗电量较大;但由于有峰谷电价差,其运行费用较低,运行3年左右可以收回增加的初投资;但是在实际项目中,冰蓄冷项目的投资回收期的长短与峰谷电价差的大小有很大关系。
2、从社会效益层面来看,采用冰蓄冷技术可以实现电负荷的移峰填谷,提高了现有电网的利用率,减少了电廠的能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
冰蓄冷系统设计
PDF 文件使用 "pdfFactory Pro" 试用版本创建
冷却塔
接楼上末端空调系统
基载主机 板式换 热器 双工况主机
蓄冰装 置
PDF 文件使用 "pdfFactory Pro" 试用版本创建
冰蓄冷系统形式与分类
冰蓄冷系统按照双工况制冷机组和蓄冰装 置间的连接关系进行分类,可分为并联系统和 串联系统,串联系统中按照制冷机组与蓄冰装 置相对位置前后不同,又分为制冷主机位于上 游或者位于下游的流程布置。
0 时间(H)
取冰量 主机制冷 主机制冰
设计日冷负荷平衡图
全负荷蓄冰系统
取冰量 主机制冷 主机制冰
冰蓄冷的系统组成
冰蓄冷系统与常规制冷系统相比,只是多了一 套蓄冰装置,并且要求制冷主机双工况运行,即可 以制冷又可以制冰。 系统可以根据不同时刻及其负荷值的要求,通 过阀门的控制可以实现主机制冰、主机单独供冷、 蓄冰装置单独供冷、主机与蓄冰装置联合供冷四种 运行工况。
部分负荷蓄冰系统
设计日冷负荷平衡图
PDF 文件使用 "pdfFactory Pro" 试用版本创建
冷 负 荷( 22:00 RT)
23:00
1000
1200
200
400
600
800
时间(H)
00:00 02:00 04:00 06:00 08:00 10:00 12:00 14:00 16:00 18:00 20:00 22:00
什么样的工程可以采用冰蓄冷系统?
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工程可采用冰蓄冷系统: 非全日制空调工程或昼夜负荷相差悬殊的空调工程 空调负荷峰谷悬殊的连续空调工程 无电力增容条件或限制增容的空调工程 有一时段限制空调制冷用电的空调工程 需备用冷源的空调工程 要求采用低温冷水或低温送风的空调工程
蓄冷空调系统设计
(1)一、空调蓄冰电能难于储存,单靠供电机构本身的设备难以达到"削峰填谷"的目标,无法尽量在电力低谷期间使用电力;当然,有些电力公司由于电网调峰能力不足,建设抽水蓄能电站进行调峰,但其初投资高、运行费用大,难以推广。
因此,大多数国家的供电机构都采用各种行政和经济手段,迫使用户各自将用电高峰削平,并尽量将用电时间转移到夜间,蓄冷系统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发展起来的。
蓄冷系统就是在不需冷量或需冷量少的时间(如夜间),利用制冷设备将蓄冷介质中的热量移出,进行蓄冷,然后将此冷量用在空调用冷或工艺用冷高峰期。
蓄冷介质可以是水、冰或共晶盐。
因此,蓄冷系统的特点是:转移制冷设备的运行时间;这样,一方面可以利用夜间的廉价电,另一方面也就减少了白天的峰值电负荷,达到电力移峰填谷的目的。
空调系统是现代公用建筑与商业用房不可缺少的设施,其耗电量很大,而且基本处于电负荷峰值期。
例如,饭店和办公楼每平米建筑面积的空调峰值耗电量约40~60瓦;以北京为例,目前,公用与商用建筑的空调用电负荷约为60万千瓦,约为高峰电负荷的16%,因此,空调负荷具有很大的削峰填谷潜力。
二、全负荷蓄冷与部分负荷蓄冷除某些工业空调系统以外,商用建筑空调和一般工业建筑用空调均非全日空调,通常空调系统每天只需运行10~14小时,而且几乎均在非满负荷下工作。
图1-1中的A部分为某建筑典型设计日空调冷负荷图。
如果不采用蓄冷,制冷机组的制冷量应满足瞬时最大负荷的需要,即qmax 为应选制冷机组的容量。
蓄冷系统的设计思想通常有二种,即:全负荷蓄冷和部分负荷蓄冷。
1. 全负荷蓄冷全负荷蓄冷或称负荷转移,其策略是将电高峰期的冷负荷全部转移到电力低谷期。
如图1-1,全天所需冷量A均由用电低谷或平峰时间所蓄存的冷量供给;即蓄冷量B+C等于A,在用电高峰时间制冷机不运行。
这样,全负荷蓄冷系统需设置较大的制冷机和蓄冷装置。
虽然,运行费用低,但设备投资高、蓄冷装置占地面积大,除峰值需冷量大且用冷时间短的建筑以外,一般不宜采用。
冰蓄冷空调的系统设计及节能优化措施(全文)
冰蓄冷空调的系统设计及节能优化措施(全文)模板一:冰蓄冷空调的系统设计及节能优化措施一:引言冰蓄冷空调系统是一种先进的节能环保技术,广泛应用于建筑物的空调系统中。
本文将详细介绍冰蓄冷空调系统的系统设计和节能优化措施。
二:冰蓄冷空调系统的原理1. 概述冰蓄冷空调系统利用夜间电力溢价时段,通过将低温蓄冷剂储存为冰块,然后在白天高峰用电时段,利用冰块的蓄冷效果制冷,从而实现节能的目的。
2. 系统组成冰蓄冷空调系统主要由以下组成部分组成:- 蓄冷装置:用于储存冰块的蓄冷装置,包括冰蓄冷槽、冷却设备等。
- 制冷蒸发器:用于吸收室内热量并进行制冷的设备。
- 冷凝器:用于将制冷剂释放出去,使其重新循环的设备。
- 制冷剂循环系统:负责将制冷剂在各个设备之间循环运行的系统。
- 控制系统:负责控制冰蓄冷空调系统的运行和节能优化的系统。
三:冰蓄冷空调系统的设计要点1. 冰蓄冷槽的设计- 冰蓄冷槽的尺寸和容量应根据建筑物的需求和制冷负荷进行合理设计。
- 冰蓄冷槽的材料应选用具有良好保温性能和强度的材料,以减少冷量的损失。
2. 制冷蒸发器的设计- 制冷蒸发器的选型应根据建筑物的使用场所和制冷需求进行选择。
- 制冷蒸发器的数量和布置应根据建筑物的结构和建筑物内部气流的要求进行合理设计。
3. 冷凝器的设计- 冷凝器的选型应考虑制冷剂的特性和建筑物的冷却需求。
- 冷凝器的热交换面积应根据制冷负荷和建筑物冷却需求进行合理计算和设计。
4. 控制系统的设计- 控制系统应具备实时监测和控制的功能,以实现冰蓄冷空调系统的智能化和自动化控制。
- 控制系统的算法应考虑建筑物的使用情况和能耗数据,优化冰蓄冷空调系统的节能效果。
四:冰蓄冷空调系统的节能优化措施1. 蓄冷装置的优化- 进一步提高蓄冷装置的保温性能,减少冷量的损失。
- 优化冷却设备的设计和运行方式,提高能效和性能。
2. 制冷蒸发器的优化- 优化制冷蒸发器的传热效果,提高制冷效率。
- 选择高效制冷剂,减少制冷剂的损失和能耗。
某商场冰蓄冷空调系统方案选择
04
冰蓄冷空调系统方案选择
方案选择的原则和方法
高效节能 适用性 可靠性 维护管理
选择冰蓄冷空调系统时应优先考虑其高效节能的特点,通过合 理利用峰谷电价差,降低运行成本。
根据商场的建筑结构、气候条件、使用功能等因素,选择适合 的冰蓄冷空调系统,以满足不同区域和时间段的温度、湿度需
求。
考虑到商场的运营特点,选择的冰蓄冷空调系统应具有较高的 可靠性和稳定性,确保长时间连续运行。
方案二
采用传统空调系统,技术成熟且 应用广泛,但能耗较高。
经济比较
方案一
虽然初期投资较大,但运行成本较低 ,长期经济效益较好。
方案二
初期投资较小,但运行成本较高,长 期经济效益较差。
环境影响比较
方案一
使用冰蓄冷技术可以减少对环境的影响,具有较好的环保性能。
方案二
传统空调系统对环境影响较大,排放的温室气体较多。
某商场冰蓄冷空调 系统方案选择
汇报人: 日期:
contents
目录
• 引言 • 冰蓄冷空调系统方案设计 • 冰蓄冷空调系统方案比较 • 冰蓄冷空调系统方案选择 • 冰蓄冷空调系统方案实施建议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01
引言
项目背景介绍
01
介绍商场的地理位置、规模以及 在当地的影响力。
02
由于其高效的制冷效果和稳定的运行性能,冰蓄冷空调系统可以提高商
场的运营效率,例如提高顾客的购物体验、减少员工的工作压力等。
03
冰蓄冷空调系统对环境影响较小
与传统的空调系统相比,冰蓄冷空调系统的制冷剂使用量更少,对环境
的影响更小。
研究不足与展望
冰蓄冷空调系统的设计和实施方案需要进一步优化
冰蓄冷空调系统毕业设计论文
1引言1.1 冰蓄冷空调的基本概念空调系统在不需要能量或用能量小的时间内将能量储存起来,在空调系统需求大量的冷量时,就是利用蓄冰设备在这时间内将这部分能量释放出来。
根据使用对象和储存温度的高低,可以分为蓄冷和蓄热。
结合电力系统的分时电价政策,以冰蓄冷系统为例,在夜间用电低谷期,采用电制冷机制冷,将制得冷量以冰(或其它相变材料)的形式储存起来,在白天空调负荷(电价)高峰期将冰融化释放冷量,用以部分或全部满足供冷需求。
每kg水发生1℃的温度变化会向外界吸收或释放1kcal的热量,为显热蓄能;而每kg0℃冰发生相变融化成0℃水需要吸收80kcal的热量,为潜热蓄能。
很明显,同一物质的潜热蓄能量(相变温度)大大高于显热蓄能量(1℃温差),因此采用潜热蓄能方式将大大减少介质的用量和设备的体积。
1.2 冰蓄冷空调的社会背景环境污染和能源危机已成为当今社会的两大难题,如何合理的利用能源为人类创造现代生活已经成为当今社会的共识。
在人类共同警视的时期,蓄能空调应运而生。
随着社会的发展电力工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以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但是,电力的增长仍然满足不了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用电的急剧增长的需要,全国缺电情况仍未得到根本的改变。
目前电力供应紧张表现在以下两点:第一点电网负荷率低,系统峰谷差加大,高峰电力严重不足致使电网经常拉闸限电。
电网的峰谷差占高峰负荷的比例已高达25%~30%。
随着用电结构的变化,工业用电比重相对减少,城市生活商业用电快速增长,达成电网高峰限电,低谷电用不上的问题也越来越突出。
第二点城市电力消费迅速,而城市电网不能适应,造成有电送不出,配不上的局面。
解决电力不足的问题,一方面是靠增加对电力的投入,加快电力建设的步伐,多装机组;另一方面还要继续坚持开发与节约并重的能源开发的工作方针,加强计划用电和节约用电,通过经济的、技术的、行政的和法律的手段,鼓励用户节约用电,移峰填谷,充分利用电力资源,大力开发低谷用电。
冰蓄冷系统设计
l
减少制冷机组容量,大大提高空调设备利用率
冰蓄冷系统可以减少制冷主机装机容量和功率达 30-50%,相应地,也可以减少冷却塔和水泵等的装机 容量和功率,且制冷设备满负荷运行比例增大,提高 设备利用率。
l
技术成熟、系统运行稳定可靠
采用人工制冷的空调蓄冷大约出现在1930年前后,20世 纪70年代美国、加拿大和欧洲一些国家积极开发蓄冰设 备,实施的工程项目也逐年增加,日本冰蓄冷的实用化大 约只有10余年,但已有上万个项目成功实施并运行。 在国内,最早采用冰蓄冷空调在20世纪80年代,至今为 止,在国内采用冰蓄冷的中央空调系统已达几千例,这些 系统都正常运行,成功率极高。
冰蓄冷系统技术交流
PDF 文件使用 "pdfFactory Pro" 试用版本创建
第一部分 冰蓄冷系统介绍
PDF 文件使用 "pdfFactory Pro" 试用版本创建
一、冰蓄冷系统原理与特点
1、冰蓄冷系统的原理 所谓冰蓄冷,即在夜间电网低谷电费低价时制冷 机制冷,并由蓄冷设备以冰的形式将冷量储存起来, 待白天电网高峰电费高价时,再通过融冰的方式将 冷量释放出来,满足高峰空调负荷需要的空调系统。 因此,冰蓄冷空调就是通过转移制冷设备的运行时 间,利用低谷时的廉价电,减少峰值电负荷,达到 移峰填谷、使用户节省大量运行费用的目的。
PDF 文件使用 "pdfFactory Pro" 试用版本创建
冷却塔
接楼上末端空调系统
基载主机 板式换 热器 双工况主机
蓄冰装 置
PDF 文件使用 "pdfFactory Pro" 试用版本创建
冰蓄冷空调系统的优化设计与实践
冰蓄冷空调系统的优化设计与实践冰蓄冷空调系统的优化设计与实践冰蓄冷空调系统是一种以蓄冷剂制冷的空调系统,它可以通过在夜间利用电力较为廉价的时段制冷并将冷量储存到冰蓄冷剂中,然后在白天高峰时段释放冷量,提供舒适的室内温度。
为了实现冰蓄冷空调系统的优化设计与实践,我们可以按照以下步骤进行:第一步:需求分析在开始设计冰蓄冷空调系统之前,我们需要对目标使用场所的需求进行全面的分析。
这包括室内温度要求、制冷负荷峰值等信息。
通过了解需求,我们可以确定系统所需的制冷量、制热量以及每天储存和释放的冷量。
第二步:设计系统根据需求分析的结果,我们可以开始设计冰蓄冷空调系统。
这需要考虑到以下几个方面:1. 冰蓄冷剂的选择:选择适合的冰蓄冷剂,可以储能效果更好。
一般而言,常见的冰蓄冷剂有水和盐水混合物等。
2. 蓄冷设备的设计:设计合适的蓄冷设备,包括蓄冷槽、蓄冷罐等,用于储存制冷量。
这些设备需要具备良好的绝热性能,以减少能量的损失。
3. 制冷机组的选型与布置:根据制冷负荷和制冷剂的需求,选择合适的制冷机组,并合理布置在使用场所。
4. 控制系统的设计:设计一个智能化的控制系统,用于监测室内温度、制冷负荷等参数,并根据需求控制制冷机组的运行,实现冷量的储存和释放。
第三步:实施与优化在系统设计完成后,我们需要进行实施和优化。
这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安装调试:将设计好的冰蓄冷空调系统进行实施安装,并进行全面的调试,确保系统的各个组成部分正常工作。
2. 运行监测:在实际运行过程中,需要对冰蓄冷空调系统进行监测和评估,收集运行数据并进行分析。
根据实际情况,对系统进行优化调整,提高能源利用率和系统性能。
3. 维护管理:定期对冰蓄冷空调系统进行维护保养,清洁设备、更换零部件等,确保系统的稳定运行。
第四步:经济评估对于冰蓄冷空调系统的优化设计与实践,还需要进行经济评估。
这包括成本投入、节能效果和回报周期等方面的考虑。
通过经济评估,我们可以判断冰蓄冷空调系统是否具有可行性,并根据评估结果做出相应调整。
冰蓄冷空调系统设计及运行优化控制
1 冰蓄 冷 空调 系统 的工 作原 理概 述
在 蓄冷 空调 中有一 种 由蓄 冷装 置 、 制冷 机 和供 冷 系 统组 合 而 成 的冰 蓄 冷 空调 , 冰 蓄冷 空 调 系统 主 要 是通 过 制 冷 机 组 在用 电低 谷 时期 , 仅 需 要 花 费 非
常廉价的电力来实现制冰 ,再通过一部分有机盐溶液或者水作为蓄冰介质 , 同时 经 由 相变 的 潜热 来 实 现对 冷 量 的 存 储 , 当 白天 用 电 高 峰 时期 , 即可 将 夜 间储备的冷量释放出来 , 使其成为空调的冷源, 并在某种程度上还可有效补 充 建 筑物 空 调 的运 行 , 并 以此 来 实现 有 效 的制 冷效 果 。 该 系统 在运 转 时 , 在 电 价 非 常 高 的阶 段 , 其会 进 入 到融 冰 放 冷 的 过程 中 , 这 使 得 制 冷机 组 会 随 之停
期来 进 行制 冷 和 蓄冷 , 这 不 仅 能够使 电力得 到 平衡 , 同时也 能够较 好 控制 企 业支 出。本研 究重 点对 冰 蓄冷 空调 系统 的设 计 以及运 行
策略 进 行 了简 单介 绍 , 并 就运 行 策 略提 出 了优 化建 议 。
关键 词 : 冰 蓄冷 空调 系统 ; 设计; 运行; 优化 控 制
止运 行 或者 减 少运 行 , 通 过 这种 方法 就 能够 较 好 的实 现 对空 调 系 统 运行 费 用 的控 制 。 3 . 2 . 2 7 5 %负荷 时 负荷 分布 及 运行 情 况
2 冰蓄冷 空调 系统 的应 用特 点分 析
相 较 于 常 规 空 调 系 统 ,冰 蓄 冷 空 调 系 统 通 常 会 准 备 两 套 或 者 以上 的 蓄冰装置 , 这 就对 制 冷 主 机 有 着 非 常 高 的要 求 。 冰 蓄 冷 空 调 系 统 在 运 行 的 过程 中, 制 冷机 组 在 电 力 高 峰 时 段 的 运 行 时 间 , 由 于进 入 到 释 放 冷 气 的 阶 段, 故 可有效减少城 市供电的负担 , 对 保持供 电平稳性上 有着积极 作用 。 就整体情况来看 , 冰 蓄冷 空 调 系 统 在 使 用 的 过 程 中 , 主 要 包 括 以 下 几 点 要
冰蓄冷空调系统设计ppt课件
三、冰蓄冷技术特点
①平衡电网峰谷荷,减缓电厂和输配电设施的建设和投资。
②空调用户制冷主机容量减少,空调系统电力增容费和供配电 设施费减少。
③利用电网峰谷电力差价,降低空调运行费用。
④冷冻水温度可降到1-4℃,可实现大温差、低温送风空调, 节省水、风输送系统的投资和能耗。
⑤空气相对湿度较低,空调品质提高。
22
23
蓄冰槽
双工况冷水机组
初级乙二醇泵
运行工况 双工况主机制冰 主机与蓄冰装置联合供冷 融冰单独供冷 主机单独供冷 主机制冰兼联合供冷
供回水温差 5℃ 供水温度 2~4℃ 供回水温差 7~10℃
供水温度 2~4℃ 供回水温差 7~10℃
主机效率 较高 低
高
蓄冰装置要求 低 低
高
控制性能 控制复杂 融冰优先 难实现 融冰优先 难实现 控制简单 可以轻松 实现主机 优先、融冰 优先控制
21
串联主机上游系统流程特点
乙二醇系统供水温度低,根据要求可以提供2~4℃的 低温乙二醇。
华电电力科学研究院 杭州华电华源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二○一一年十二月
1
一、冰蓄冷技术发展历史背景
1、30~60年代,减少冷机容量,降低初投资,主要用于 影剧院、教堂、乳品加工厂等短时间降温、周期性使 用的场所。随着制冷机制作成本的降低,逐渐失去吸 引力。
2、70~80年代,随着世界范围内的能源危机加剧,促使,如办公楼、大型商场内推广使用。
422 422 422
100
0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时间
16
三种模式的设备容量比较
浅谈冰蓄冷空调的设计及应用分析
浅谈冰蓄冷空调的设计及应用分析摘要:目前,社会上使用的中央空调系统形式种类较多,根据选用的供应冷源的形式,主要有如下几种:水蓄冷系统、冰蓄冷系统、常规系统等。
由于不同种类的机组具有其不同的特性,在市场上均有使用,主要是根据建筑及当地的具体情况进行选择。
本文结合参与工程的实践,浅谈冰蓄冷空调的设计及应用分析。
关键词:冰蓄冷,空调系统,移峰填谷一、冰蓄冷中央空调系统原理冰蓄冷中央空调,是指建筑物空调时间所需要冷量的部分或全部在非空调时间利用蓄冰介质的显热及其相变过程的潜热迁移等特性,将能量以冰的形式蓄存起来,然后根据空调负荷要求释放这些冷量,这样在用电高峰时期就可以少开甚至不开主机。
将电网高峰时间的空调用电量转移至电网低谷时使用,达到节约空调运行费用的目的。
在一般大楼中,空调系统用电量占总耗电量的35%--65%,而制冷主机的电耗在空调系统中又占65%--75%。
在常规空调设计中,冷水主机及辅助设备容量均按尖峰负荷来选配,使空调系统的电力容量增大,而且实际运行负荷变化范围大,使得主机等空调设备偏离最佳工况点运行,机组实际运行能效低。
采用冰蓄冷中央空调后,可以选择相对较小的主机,在夜间主机蓄冰,白天主机与蓄冰装置一起工作满足空调负荷,这样全日主机利用率将极大提高,用电负荷将非常平均,相应的配电设施及其他投资效益大幅度提高。
该系统供冷时,乙二醇溶液首先经过冷机在空调工况下降温以保持较高效的工作,再经冰槽的冷却使乙二醇溶液的温度进一步降低,这样板式换热器的进出口处乙二醇溶液有较大的温差,在相同的负荷条件下,串联系统乙二醇溶液的流量较小,因此在相同的条件时串联系统的乙二醇循环泵小于并联系统,从而使串联系统的设备投资和运行费用都优于并联系统,而且串联方式管路更加简单运行可靠。
二、冰蓄冷中央空调系统特点1、平衡电网负荷,延缓电厂建设据统计,空调高峰时用电量达到城市用电负荷的25%-30%,加大了电网的峰谷用电差。
冰蓄冷系统设计
某项目冰蓄冷空调系统设计摘要以实际设计案例介绍了冰蓄冷空调系统的设计方法,运行策略的选择,分析了该技术在实际应用中应注意的问题,并与常规电制冷方式进行了经济性比较。
关键词冰蓄冷;负荷分析;运行策略;经济分析;注意问题一、工程概述该项目位于石家庄,总体布局分为A、B、C三个功能不同的区域。
项目占地55012M2,其中A、B区为44628M2,C区为10384M2。
项目建筑面积约40万M2。
二、空调蓄冷系统简介空调蓄冷技术,即是在电力负荷很低的夜间用电低谷期,采用电动制冷机制冷,利用蓄冷介质的显热或潜热特性,用将冷量储存起来,在电力负荷较高的白天,将储存的冷量释放出来,以满足建筑物空调的需要。
在蓄冷应用技术中,多采用水蓄冷、冰蓄冷的方式。
空调蓄冷系统使用的前提条件:1、合适的电费结构及其它优惠政策。
电力峰、谷差价越大,对蓄冷系统越有利。
其它优惠政策主要体现在少收或免收电力增容费以及移峰电力补贴等。
2、空调冷负荷在用电峰、谷时段有一定的不均衡性。
在电力谷时冷负荷越小或无负荷,制冷机组才有利于在低电价是制冷蓄冷。
三、夏季空调负荷分析本项目设置一个中央机房,为A、B区的商业、办公提供冷源。
经过计算,该项目的设计计算总负荷为:157888.2Kw.h。
该项目冷负荷较大,若采用一次电制冷,冷冻机数量多,用电负荷大,且水循环系统也较为庞大,运行费用很高;由于该项目的性质,夜间几乎没有冷负荷。
因此,在本项目中采用部分负荷冰蓄冷技术,利用夜间电力资源充沛,且价格较低的优势,进行畜冰;在白天峰值时,利用冰的蓄冷量进一步降低冷冻水水温,(可以将一般冷水机组的7℃出水温度降低为5℃左右)这样既可以降低冷水机组的运行费用,又可以减少冷冻水循环系统的一次投资和运行费用,同时系统末端可以节约20%的投资,系统风道、水管尺寸均可以相应减小20%左右,可提高建筑物的有效利用空间。
根据电力系统的统计资料表明:市电供应的高峰值与大部分建筑空调冷量峰值的出现时间是基本一致的,而在夜间负荷较低。
2024年某商场冰蓄冷空调系统方案选择
2024年某商场冰蓄冷空调系统方案选择1. 项目背景与目标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大型商业建筑如商场的能耗问题日益突出。
空调作为商场的主要能耗设备之一,其运行效率和经济性对商场的运营成本和顾客体验具有重要影响。
本项目针对某商场的空调系统升级改造,目标是通过引入冰蓄冷技术,实现空调系统的节能降耗、提高能效,并降低商场运营成本。
2. 冰蓄冷技术介绍冰蓄冷技术是一种利用夜间低谷电力时段制冰储存冷量,在白天用电高峰时段释放冷量以满足空调用冷需求的技术。
通过该技术,可以有效降低空调系统的运行费用,缓解电网高峰时段的供电压力,并实现对电网的“削峰填谷”。
冰蓄冷技术主要包括静态冰蓄冷和动态冰蓄冷两种方式,各有其优缺点和适用场景。
3. 系统方案比较针对本商场的实际情况,我们提出了两种冰蓄冷空调系统方案进行比较:方案一:采用静态冰蓄冷技术,利用夜间低谷电力时段制冰,白天释放冷量。
该方案技术成熟,设备简单可靠,但储冰空间需求较大,可能占用商场部分商业面积。
方案二:采用动态冰蓄冷技术,通过制冷剂循环和相变过程实现冰的储存和释放。
该方案储冰空间小,对商业面积影响较小,但技术相对复杂,设备投资成本较高。
经过综合比较,考虑到商场的空间布局和经济效益,我们最终选择了方案一作为本项目的实施方案。
4. 能效与经济效益通过引入冰蓄冷技术,本商场的空调系统实现了显著的能效提升和经济效益。
首先,在能效方面,冰蓄冷系统可以有效降低空调系统的能耗,减少电费的支出。
其次,在经济效益方面,由于冰蓄冷系统利用了夜间低谷电力时段制冰,可以享受到较低的电价优惠,进一步降低了运营成本。
此外,冰蓄冷技术还有助于提升商场的舒适度和品牌形象,吸引更多顾客前来消费。
具体来说,通过实施冰蓄冷系统,商场的空调系统能效提高了XX%,每年可节约电费XX万元。
同时,由于利用了低谷电力时段制冰,每年可节约电费XX万元。
因此,冰蓄冷系统的引入为商场带来了显著的节能降耗和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