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 折纸
五年级下数学教案-第一单元 第1节 折纸 北师大版
五年级下数学教案-第一单元第1节折纸北师大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折纸活动,让学生理解图形的对称性,掌握对称轴的概念,培养空间想象能力。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动手操作、讨论等环节,让学生体验数学探究的过程,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数学美的感知,激发学习兴趣,增强合作意识。
二、教学内容1. 图形的对称性2. 对称轴的概念3. 折纸的基本方法4. 观察和分析对称图形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理解图形的对称性,掌握对称轴的概念,学会折纸的基本方法。
2. 教学难点:分析对称图形的特点,运用对称性解决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折纸示例图2. 学具:彩纸、剪刀、胶水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些美丽的折纸作品,引导学生发现图形的对称性,激发学习兴趣。
2. 新课:讲解对称轴的概念,让学生观察和分析对称图形,了解对称轴的位置和特点。
3. 演示:演示折纸的基本方法,让学生跟随操作,学会简单的折纸技巧。
4. 练习:学生分组进行折纸练习,相互交流心得,教师巡回指导。
5. 展示与评价:学生展示自己的折纸作品,互相评价,教师点评并给予鼓励。
6. 小结: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对称性的重要性。
六、板书设计1. 折纸2. 目录: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学过程、板书设计、作业设计、课后反思3. 正文:按照教学过程逐步展示板书内容,包括对称轴的概念、折纸的基本方法等。
七、作业设计1. 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对称轴的概念。
2. 尝试自己设计一幅对称图形,并折出实物。
3. 收集生活中的对称现象,与同学分享。
八、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折纸活动,让学生直观地理解了图形的对称性,掌握了对称轴的概念。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和动手操作,培养他们的空间想象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他们充分的展示和交流机会,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合作意识。
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折纸》试一试 探究问题
√
A2.找出异分母分数加减法转化成分母分数同加减法的方法。
√
√
B.异分母分数加减法与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之间关系是什么?
B1.长方体的体积与长宽高的关系?
√
√
√
B2.知道异分母分数加减法转化成分母分数同加减法的方法,如何计算异分母分数加减法?
√Hale Waihona Puke √√B3.67页“练一练”,你能直接完成3题吗?
教材版本:
北师大版
学 科:小学数学
册 数:
五年级上册
单 元 数:
第一单元
知识领域:
数与代数
内容专题:
分数加减法
情境课题:
《折纸》试一试
知识课题
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探究问题
学习过程
一级探究问题
二级探究问题
首学
互学
群学
共学
A.异分母分数加减法与同分母分数加减法之间的关系?
A1.同(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意义是什么?
√
√
√
折纸盒子教程
折纸盒子教程
首先,准备一个正方形的折纸。
将正方形折叠成对角线,将折线处对齐,然后压平。
将左下角的角点折叠到上方,使其与顶部的角点对齐。
将右下角的角点折叠到左侧,使其与左侧的边缘对齐。
将底部的边缘折叠到上方,与顶部的边缘对齐。
将上方的三角形向下折叠,使其悬垂在盒子内部。
将底部的三角形折叠向上,使其位于盒子底部。
将左侧的边缘向右折叠,使其与右侧的边缘对齐。
将右侧的边缘向左折叠,使其与左侧的边缘对齐。
将底部的三角形折叠向上,使其位于盒子底部。
将盒子的顶部开口处用胶带固定。
完成!您现在拥有一个折纸盒子。
初二数学上册第一单元主题备课
初二数学上册第一单元主题备课一、教学目标解读:1、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观察、分析现实生活实例和典型图形的过程,认识轴对称和轴对称图形,会找出简单的对称图形的对称轴,了解轴对称和轴对称图形的联系和区别。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折纸、剪纸等活动,培养学生探索知识的能力与思考问题的习惯。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欣赏现实生活中的轴对称图形,体验轴对称在现实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体会数学来源于生活。
2、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通过对现实生活实例和典型图案的观察与分析,认识轴对称和轴对称图形,会找出简单的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教学难点:理解轴对称和轴对称图形的共同特征。
为了很好的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在教学中我们把握以下几点:(1)关注知识的形成过程比如说,在得出“轴对称图形”的概念时,我不仅打算让学生观察生活中的事物,而且还让学生动手剪纸真正理解什么是轴对称图形。
(2)关注方法的形成过程在教学中,我打算启发学生抽象出生活中的实例的基本图形,展开数学探究。
在得出轴对称的概念时,要求学生先将纸片对折,中间放一张复写纸,画出一幅轴对称图形来,然后展开,观察折痕两侧的图案,进而归纳出轴对称的概念。
让学生形成“实践——观察——归纳”的方法。
二、活动设计建议:根据七年级学生的特点,我对他们作如下心理预测:1、对生活中的丰富的现实情境具有强烈的好奇心;2、缺乏学习的方法和语言概括能力;3、对基础知识重视不够,因而对概念分析不清,把握不透。
在教学中充分利用学生的心理1,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主动参与,与他人合作、交流,培养学生的心理2,避免学生心理2的出现。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体现新课程理念:1、数学知识的探索与获得来源于对生活的感悟。
情境中游览世博园后,学生感悟了生活中的轴对称现象;学生举出生活中的轴对称图形,了解了轴对称现象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
2、体现“以人为本”,即以学生为本位的主体教育思想。
在整个教学活动中,发扬教学民主,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自主活动、合作交流,充分进行鼓励与引导,真正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人。
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下册《分数加减法:折纸》说课稿(附反思、板书)课件
四、说学情
五年级的学生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学生已经学习了公 倍数,通分,约分等,初步认识了关干同分母分数的基本运算, 形成了一定的分母分数计算观念。同时,学生具有一定的生活经 验,比较关注自己周围的事物。在参与一段时间的学习之后,掌 握了一些基础的学习技能:能够根据老师的具体要求进行有目的 尝试,有一定的动手操作能力,也有一定的小组合作意识,也有 了一定的观察问题和发现问题的能力等。
2、接下来第二个练习我设计了一个计算题,让学生通过通分,然后 计算,通过练习,让学生对异分母分数的加法和减法的计算更加熟练。
解决总问题旨在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体 会数学来源于生活,以服务于生活。为此,我还设计了一道生活实践 题,以便学生能把知识运用起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板块四、回顾总结 大家通过动手操作、交流想法,找到了异分母分数的计算方法,大家 来总结一下吧。 生:当两个异分母分数相加减时,我们先通分,用两个分母的最小公倍数 作公分母,化成分母相同的分数,再计算,计算结果能约分的要约分。
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们要不断地去探索、去实践,争取逐步提高自己的 教学水平。
我的说课完毕,谢谢各位老师!
二、说教学目标
1.通过直观的操作活动,理解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算理,掌握异分母分数 加减法的算法。 2.使学生经历完整的探索过程,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3.在经历探索学习的过程中,使学生获得成功的乐趣,增强学习数学的信 心。
三、说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理解等量关系及找出数量之间的等量关系。
教学难点
《分数加减法:折纸》说课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 年级下册的第一单元《分数加减法》的课时内容《折 纸》。下面我将从说教材、说学情、说教学目标、说教 学重难点、说教法、说教学过程和板书设计及教学反思 这八个方面展开。接下来开始我的说课。恳请大家批评 指正。
北师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BS) 第一单元 分数加减法
第一单元分数加减法本单元学习的主要内容有:异分母分数的加减法以及实际应用、分数的混合运算、分数与小数的互相转化等。
由于分数加减法是一种较为抽象的运算,它与整数的加减法相比,学生在理解运算的意义与掌握运算的方法上要困难得多,所以,为解决学生学习过程中的这一比较突出的困难,本单元教材编写的基本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注重运用操作活动探索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和分数与小数互化的方法,并展现方法的多样性。
(2)注重直观模型和“转化”思想的运用,丰富学生的数学体验与思维经验。
(3)在注重计算教学与解决问题相结合的同时,体现了知识的层次性和不同的侧重点。
第1节折纸教材第2~4页的内容。
1.经历探究异分母分数加减计算方法的折纸操作与通分的活动过程,理解计算道理,体验分数直观模型和数学“转化”思想在解决问题中的运用。
2.能正确地进行异分母分数加减法计算及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
3.通过数学活动渗透转化、建模等数学思想,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并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获得积极的、成功的情感体验。
重点:探索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难点:把分母不同的分数通过通分化成分母相同的分数。
师:教材中的情境图制成的课件,实物投影仪。
生:每人准备两张大小完全一样的正方形纸,彩笔。
师:折纸发源于中国,是一种有益身心、开发智力和思维的活动。
在大部分的折纸比赛中,多数要求参赛者用一张无损伤的完整正方形纸张折出作品。
淘气和笑笑合作参加了折纸比赛,我们一起来看一下现场情况。
(相机板书课题并出示教材中的情境图)设计意图:由折纸比赛引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通过这一情境,为后面学生的动手画图活动奠定基础。
师:观察教材情境图,你得到了哪些数学信息?生1:笑笑折小船用了这张纸的12。
生2:淘气折小鸟用了这张纸的14。
师:根据这些数学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生3:他俩一共用了这张纸的几分之几?生4:笑笑比淘气多用了这张纸的几分之几?一、探究异分母分数加法的算法和算理1.师:我们先来解决第一个问题,他俩一共用了这张纸的几分之几,应该怎样列式?生:12+142.师:请大家仔细观察,这个算式和我们以前学过的分数加法有什么不同?生1:以前学习的分数加法,分母相同,但这两个分数的分母不相同。
折纸说课稿
《折纸》说课稿(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新编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分数加减法第一节《折纸》中的第一课时。
一、材分析和学情分析“折纸”是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
三年级时,学习了同分母分数加减法,在五年级上册又学习了通分的知识。
异分母分数加减法就是把分母不同的分数转化成分母相同的分数,再加减。
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比较抽象,所以教材设计了通过“折纸”活动的直观操作来探究算理,然后画方格图,把直观操作上升到半抽象的表征,最后抽象出算式归纳出计算方法。
掌握好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为学习分数加减混合运算奠定基础。
二、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经历探索异分母分数加减法计算方法的折纸操作与通分的活动过程,掌握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2、过程与方法目标:能正确的进行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运算,体验分数直观模型和教学“转化”思想在解决问题中的应用。
3、情感与价值目标: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培养分析与概括能力三、说教学重点、难点、关键重点:掌握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难点:异分母分数化成同分母分数的算理。
关键:用“转化”的思想来解决异分母分数加减法。
四、说教法主要采用“探究式、讨论式教学法、发现教学法”。
在解决问题过程中鼓励学生通过动手操作,进行主动探究,交流出探究结果,并利用发现式教学法让学生独立发现,体会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尝试归纳出算理。
以此同时,我还运用直观教学法、对比教学法、知识迁移法等多种教学方法的有机结合,让学生经历数学知识产生的过程。
在具体的情境和数学活动中获取数学知识。
五、说学法注重让学生在计算法则的发现和形成的过程中,经历观察、探索、归纳的数学活动,自主发现计算法则,让全体学生主动学习,体验转化的思想在数学中的应用。
具体方法有自主探究法、合作交流法、动手操作法、练习巩固法。
六、说教学评价对学生的评价语言准确而又得体。
在课堂教学中,还要有多样、灵活、生动、丰富的评价语,使学生如坐春风,课堂内总是生机勃勃。
第一单元第2课时《圆的认识(二)》示范课教案【北师大六年级数学上册】
1/ 10第一单元 圆 第2课时 圆的认识(二)教材分析:本课时主要使学生认识到圆的轴对称性,与其他平面图形相比,圆具有很好的对称性:它是一个轴对称图形,任意一条直径所在的直线都是它的对称轴。
本课时首先,通过折纸活动使学生认识到圆的对称轴必须经过圆心,直径所在的直线就是对称轴,因此圆有无数条对称轴。
接着,梳理已经学过的轴对称图形,与圆形进行比较,深刻认识圆的独特性:只有圆有无数条对称轴。
通过折纸活动找出圆心,认识到两条直径的交点就是圆心,并通过找圆心的方法培养学生的普遍化思维策略。
最后,通过找组合图形的对称轴体会正多边形的对称轴一定是圆的对称轴,这也是组合图形的对称轴,进一步体会圆的完美的对称性。
教学目标:1.通过折纸活动,探索并发现圆是轴对称图形。
2.进一步理解轴对称图形的特征,体会圆的对称性。
3.在折纸找圆心,验证圆是轴对称图形等活动中,发展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认识圆是轴对称图形及区别于其他轴对称图形的特点。
教学难点:通过折纸活动找出圆的圆心,从而培养学生普遍化的思维策略。
2/ 10教学过程:【情境导入】展示图形,提出问题。
师:你知道下面图形中哪些是轴对称图形吗?课件出示:师:学生边讨论边回答再提出问题:什么是轴对称图形?引发学生思考。
师:(教师手持圆形卡片)那么我们新认识的伙伴“圆”是不是轴对称图形呢?它有什么不同于其他轴对称图形的特性?这节课我3/ 10一、探究圆的对称性请同学们拿出圆形纸片,动手试一试!师:圆是轴对称图形吗?有几条对称轴?用一个圆形纸片,折一折。
课件展示折叠过程:继续沿着不同的方向折线,你们还发现了什么?然后小组讨论,找一找他们的对称轴。
课件展示:师:通过折纸活动,同学们能说一说圆有哪些特性吗?归纳:①圆是轴对称图形;4/ 10②直径所在的直线是圆的对称轴;③圆有无数条对称轴。
师:同学们,说的真好!那你们知道图形中哪些是轴对称图形?分别有几条对称轴?小组讨论,说说自己的想法。
北师大版五年数学下册《折纸》优秀说课稿
一、1 《折纸》各位领导,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折纸》.下面我从教材,教法,学法,教学流程等方面。
一教材分析(说教材)I、《折纸》是北师大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一课时。
在此之前,学生在三年级下册已经学习了分数的初步认识,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及应用,在五年级上册已经学习了倍数与因数,分数的再认识、约分,通分。
这些知识为本节课的学习起着铺垫作用。
本节内容将为本单元的分数加减混合运算及五年级下册的分数混合运算、解决分数应用题打下基础.二、教学目标:课标指出“数学教学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
教师要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木的数学知识与技能。
”根据课标的要求,结合教材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我制定了如下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能正确计算异分母分数的加减法,并解决简单分数加减法的实际问题方法与过程:通过直观的折纸操作活动,感受计算异分母加减法的必要性,理解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算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渗透转化思想,培养迁移类推和归纳概括的能力。
教学車点:能正确计算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教学难点:理解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算理三、说教法:。
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使学生顺利达到本节课预定的目标,我采用了以下教法:(1)讨论法。
通过学生的同桌讨论,小组讨论让他们自己总结归纳出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2)借助展台的演示,帮助学生理解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算理,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
(3)运用抢答、口答、投影等形式的练习,使学生巩固所学知识,使教学得到反馈。
(4)循循善诱,启发,引导、鼓励学生积极发言,指导学生动脑、动手,逐步掌握新知。
四、说学法: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学会联系旧知识解决新问题;通过动手操作、观察、分析,自己能说出异分母分数相加减的算理,并能正确计算.五、说教学流程:1,复习导入。
“数学课没有新课,新课就是复习课。
第一单元 1.折纸(课件)-2022-2023学年五年级数学下册同步备课(北师大版)
易错提醒
下面的计算对吗?不对的请改正。
7
37 =
3
4
1
8 4 84 4
7
改正: 8
3 4
=
7 8
6 8
1 8
3 5 = 35 8 1 8 16 8 16 24 3
3
改正:8
5 16
=
6 16
5 16
11 16
( ×)
()
辨析:没有正确掌握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 计算法则而导致计算错误。
易错提醒
月总天数的
1 3
,晴天天数占全月总天数的
3 10
。请你提
出一个数学问题,并尝试解答。
晴天天数比雨天天数少占全月总天数的几分之几?
1 3 1 3 10 30
答案不唯一。
课堂小结
1. 异分母分数相加减时,要先通分,化成同分母分数,再按 照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进行计算。
2. 分数加减法的计算结果能约分的要约成最简分数或整数。
典题精讲
填空。
1 3=( 2 ) ( 3 ) ( 5 ) 4 8 ( 8) ( 8 ) ( 8 )
11 12
5 6
=
( (
11 12
) )
( (
10 12
) )
( (
1 12
) )
2 5
和
3 10
的(
分母
)不同,也就是(
分数单位 )不
同,不能直接相加减,必须先( 通分),化成
( 同分母分数 ),再加减。
折纸
汇报人姓名
目 录 课前导入
新课精讲
1
单击此处添加标题
单击此处添加文本具体内容
北师大五年级下第一单元第一课时--折纸-课后练习(基础)
一分数的加减法第一课时折纸一、口算。
=+5251=-8385=+3121=-2143=+8381=+3195=-10121=+15153=+18198=+114117=-3265=-411二、填空。
(1)2个101是(),107里面有()个101。
(2)比53米短21米是()米,87米比()米长21米。
(3)分数单位是51的所有最简真分数的和是()。
(4)()()()8242424765=+=+()()()()31155215=-=-(5)一个最简真分数,分子与分母相差2,它们的最小公倍数是63,这个分数是(),它与721的差是().(6)有三个分母是21的最简真分数,它们的和是2120,这三个真分数可能是()、()、()。
三、解方程。
9792=+x 6561=-x 8743=+x 9531=-x四、解决问题。
1、一根铁丝,第一次用去125米,第二次用去87米。
(1)两次共用去多少米?(2)第二次比第一次多用去多少米?2、寒假中五(1)班同学读书情况如下表。
读书本数读书人数占全班人数的几分之几?一本21两本51三本81四本101(1)读()本书的人数最多,读()本书的人数最少。
(2)读一本书和两本书的同学占全班人数的几分之几?(3)读两本以上(含两本)的同学占全班人数的几分之几?(4)全班同学都参加了读书活动吗?3,其次3、世界七大洲中面积最大的是亚洲,大约占地球总面积的101,亚洲和非洲的面积和大约占陆是非洲,大约占地球陆地总面积的5地总面积的几分之几?3,4、小芳用三周时间看完了一本故事书,第一、三周看了全书的45,第二周看了全书的几分之几?第二三周看了全书的7。
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折纸》说课稿
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折纸》说课稿灵武市郝家桥小学:李翠萍说课内容:我执教的是北师大第四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第一课时的内容《折纸》教材第2页。
教材分析:本节课是在学生学完了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有了这样的基础作铺垫,学生只要通过折纸操作,用画图的方式得出结果,把异分母分数转化成同分母的分数,难度就大大的降低了。
大部分学生虽然能熟练运用“分母不变,分子相加减”进行同分母分数加减计算,然而,许多学生并未完全理解分数加减法的意义。
习惯了“分母相加减,分子相加减”的错误方。
由此可见,理解分数加减法的意义非常重要。
因此,教科书安排了“折纸”这一活动,通过画图的方式得出结果的方法,目的是结合情景和直观模型,帮助学生理解异分母加减法的算理。
为后续的学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学情分析:学生在第一学段已经初步的认识了分数,并且会进行同分母分数的加减计算了,五年级上册,又学习了分数的再认识,以及通分。
学生有了这些知识作铺垫,学习本节课的异分母分数加减法就顺理成章了,而且对理解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算理帮助很大。
本节课异分母分数加减法,通过折纸操作与通分的活动探索计算方法,理解算理,体会转化的思想,这些对于五年级学生来说,难度并不大。
根据对学生情况的了解,学生这方面的动手操作掌握的比较好,通分是大部分孩子最喜欢的,基于这两个方面,给学生学习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提供了很大的帮助。
说学习目标: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是:1、经历探索异分母分数加减计算方法的折纸操作的活动过程,理解算理。
2、体验分数直观模型和数学“转化”的思想。
3、能正确的进行异分母分数加减计算及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
确定这样的学习目标有以下原因:1、本节课之前学生已经学会了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但是对分数加减法算理的理解停留在表面。
2、探索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的操作活动和通分,是在学生有了这方面的基础上进行的。
3、让学生体会转化的思想在数学上的作用。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1.1《折纸》北师大版
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1课时《折纸》教学设计课题 折纸单元第一单元 学科数学年级五年级学习 目标1.通过创设折纸活动的情境,引导学生列出算式,然后通过动手操作,理解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算理,并能正确计算异分母分数的加减法。
2.通过学生自主探究,渗透转化思想,培养迁移、类推和归纳概括的能力。
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让学生获得成功分体验,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重点 探索并掌握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难点 理解异分母分数加减时必须先通分的算理。
教学过程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新课(一)复习旧知 1.你会填吗?21=()4 =()5 52=()20 =()10 让学生说说自己的想法。
揭示:给分子和分母同乘同除一个不等于0的数,分数的大小不变,叫做分数的基本性质。
利用分数的基本性质可以通分。
2.通分。
31和91 21和51 107和53 师:通分的方法是什么?小结通分的一般方法:先求出原来几个分母的最小公倍数,然后把各分数分别化成用这个最小公倍数作分母的分数。
3.抢答:=+9295 =72-76 =53-56 =+3132 =+8581 =53-1 小结方法:同分母分数相加减,分母不变,只学生自由说一说。
学生自由完成。
学生自由说一说。
学生独自计算。
通过三种复习题,帮助学生回忆通分与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这样不仅复习了旧知,同时为后面学习异分母分数加减法奠定基础。
把分子相加减。
(二)揭示课题师:真是这样吗?今天这节课愿不愿意去验证一下呢?(板书课题:折纸)学生疑惑。
学生:愿意。
通过课前谈话,引起学生的好奇心,为揭示课题做准备。
讲授新课一、获取信息,并提出问题课件出示情境图。
师:你们知道了什么?师:看到这些信息,你们能提出有关用加减法解决的问题吗?反馈:(1)他们俩一共用了这张纸的几分之几?(2)笑笑比淘气多用了这张纸的几分之几?学生:笑笑折了一只小船用了这张纸的21,淘气折了一只小鸟用了这张纸的41。
劳技四年级教案上册(全)
房山区小学教案(2013—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学校:琉璃河中心校年级:四年级科目:劳动技术任课教师:张春梅学期教学工作计划教材分析本册教材的编写力求符合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注意突出地区的特色,并根据教学和实践的需要,设计了供课堂教学的各个单元。
本册教材共有四个单元。
第一单元<纸工>技术实践:纸夹、照片架、会动的卡片;第二单元<泥工>它包括技术基础:泥板成型法、注浆成型法、拉坯成型法。
技术实践:用泥板做方形器物、用泥板做小房子第三单元<编制>它包括技术基础:毛线编织基本方法与技巧、毛线钩织基本方法与技巧。
技术实践:小手套和小玩偶、文具带和小饰物。
第四单元<布贴绣>它包括技术实践:小草莓、小蘑菇和小鸭子。
教学目标本册教材的教学目的,是通过自我服务、家务、公益劳动和简单的生产劳动的教育与实践,使学生初步学会一些基本的知识和技能,逐步培养正确的观念,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以及热爱劳动人民的感情。
强调学生在参与实践活动的过程中,获得积极的劳动体验,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培养学生客观、公正地评价自己和他人的意识。
学会与人合作,能够认真听取他人意见,形成积极的劳动态度和正确的劳动价值观。
学生情况分析四年级共有3个教学班。
一共有学生90几位学生。
学生创造能力强,有求知欲,上课气氛活跃,比较遵守纪律。
其中创造力最强的是四(1)班,学生很爱思考,能自己摸索着去学习新知识,等知识掌握比较牢固后,部分同学就会自己大胆创新。
三个班中最守纪律的是四(3)班,他们有非常负责的劳技小组长,每天会记录好谁没有带材料,并即时将老师打的成绩登记好。
所以他们班每节课的作品完成度最高。
四(2)班的学生思维很活跃,虽然动手能力不是太强,但很爱发言,举手很积极。
三个班学生共同存在的问题有:1.动手能力弱。
孩子对劳技课的兴趣是比较浓厚的,可是,有兴趣不一定做得好,许多孩子做出来的作品不扎实、粗糙、不美观,一些精品则多半是在家长帮助下完成的。
北师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分数加减法》第1课时 折纸(1)
师:接下来我们再来看一道有关折纸的数学题。同学们在手工课上折纸。小红用了一张纸的 折了一只小船,小明用同一张纸的 折了一只小鸟。小红比小明多用了这张纸的几分之几?
师:我们如何列式计算呢?
生:
师:怎样计算呢?
生:先通分在计算 - = - =
师:学了以上的习题,谈பைடு நூலகம்你的收获吧。
北师五数下第一单元《分数加减法》
第1课时 折纸(1)
课题
折纸第1课时
课型
新授课
教材分析
《折纸(1)》是位于北师大版教材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第1课时,教材创设了手工课“折纸”游戏的情境,引导学生画图(对分数面积模型的具体操作)得到一个数学事实:一张纸的几分之几与这张纸的几分之几合起来是这张纸的几分之几,可以用算式记录这个事实。对数的直观形式进行操作得到结果的过程,就是直观运算的过程。
教学难点
异分母分数先通分再加减的计算思路。即只有相同分母的分数之间才能直接相加减。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环节
导学案
一、
复习导入
创设情境
师:同学们好!欢迎来到状元成才路慕课堂。在开始今天的新课前咱们先复习一下咱们之前所学过的同分母分数加减法,咱们来一起做一些练习题吧!
一、填一填
里面有3个( ); 表示(2)个( )。
3.将数学问题多与学生的实际生活问题建立联系。
笑笑:我折小船用了这张纸的 。
淘气:我折小鸟用了这张纸的 。
师:他俩一共用了这张纸的几分之几?
师:我们先来看第一种方法,如图所示 表示把这张纸平均分成两份,用去了其中的1份, 表示把这张纸平均分成4份,用去了其中的1份,把 和 相加一共用了这张纸的 。
北师大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折纸》(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折纸》(第一课时)教学设计——异分母分数的加减法教材学情:《折纸》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第十册第一单元的一个学习内容。
在这个内容之前,学生已掌握了分数的基本性质,学会了约分、通分的方法,懂得了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算理,其中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是本节课最直接的知识起点。
本节课的内容又是进一步学习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基础,同时又是本单元的重点。
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法则是:先通分,再按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法则进行计算。
五年级的学生,在三年级时已学习了同分母分数加减法,之前也掌握了通分的技能。
因此,对学生而言,作为构成计算法则的两个重要知识点都已具备,在这节课里,重点是引导学生想到“化异为同”,把异分母分数转化为同分母分数来解决问题。
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使学生理解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算理,能正确计算异分母分数加减法。
2.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初步学会用转化的方法解决一些数学问题。
(二)能力目标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和运用所学知识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目标激发学生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的兴趣,并从中获得成功的情感体验,建立学习自信心。
教学重点:掌握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教学难点:理解只有相同单位的数才能直接相加减的算理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彩笔、正方形纸片教学教法:本节课我主要采用“引导探究式教学法”:即设置问题情境→提出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归纳小结→巩固应用。
在老师的引导下,以问题为思维的主线,学生先想先做,老师后讲后帮;在教学过程中,主要着眼于“引”,启发学生“探”,利用学生原有的认知水平,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促使学生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从中掌握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规律,把“引”与“探”有机结合起来。
在主要运用“引探教学法”的同时,结合运用直观教学法、对比教学法、知识迁移法等多种教学方法的有机组合,让学生经历数学知识产生的过程,在具体的情景和数学活动中获取数学知识。
教学学法:在本节课中,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注重在计算法则的引入和形成的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组织学生自主探索算法、合作交流做法,真正地让全体学生主动、有效地参与教学,体验转化思想在数学中的运用,经历观察、探索、归纳的数学活动,自主推导计算法则。
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知识点归纳
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知识点归纳部编版2018二年级上册语文全册知识点汇总第一单元知识要点①小蝌蚪找妈妈(1)好词积累:的脑袋黑灰色的身子长长的尾巴碧绿的衣裳雪白的肚皮快活地游来游去(2)数量词积累:一群小蝌蚪四条腿一只乌龟两只大眼睛一对大眼睛(3)读一读,记一记:脑袋口袋袋子袋鼠欢迎迎接迎风迎面水塘池塘鱼塘荷塘(4)田字格里的生字及组词:两(两个两人)就(就是成就)哪(哪里哪儿)宽(宽大宽广)顶(头顶顶尖)肚(肚子肚皮)皮(头皮皮球)孩(孩子女孩)跳(跳远跳高)(5)句子练:用“已经”造句。
例:小青蛙的尾巴已经不见了。
2016(1)我的作业已经写完了。
(2)小树苗已经长高了。
②我是什么(1)反义词:温和——暴躁好——坏(2)多音字:没(ò淹没没过)(éi没有没用)(3)读一读,记一记:灌溉田地发动机器淹没庄稼冲毁房屋滋润泥土破坏河堤(4)我会变成什么:【水:汽—→云—→雨—→冰雹—→雪】(5)田字格里的生字及组词:变(变成变革)极(太极北极)片(一片刀片)傍(傍晚傍水)海(大海海水)洋(海洋洋河)作(作业事情)给(送给分给)带(皮带带来)③植物妈妈有办法(1)课文介绍了哪几种植物?说说它们是怎么传播种子的。
你还知道哪些植物传播种子的办法?①蒲公英:靠风传播种子;②苍耳:靠挂住植物的皮毛传播种子;③豌豆:靠太阳传播种子。
◇课外拓展:1、靠水来传播:2016椰子:靠水来传播,椰子成熟以后,椰果落到海里便随海水漂到远方。
睡下成效都不会改变。
顷刻:极短时间。
岸边:江、海、湖、河等水边的陆地。
甚至:强调突出的事例。
不久:指间隔某个时期或某件事情时间不远。
散步:随意走走。
消失:逐渐削减以至没有;不复存在。
近义词:淘气—玩皮顷刻—顿时一切—所有悠闲—轻闲散步—漫步消失—消逝反义词:远—近藏—露亮—暗淘气—乖巧悠闲—繁忙消失—出现课文首要内容:雾飞到海上,把大海藏了起来,把天空连同太阳一起藏起来。
冀教版五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的教案
第一单元教育目标:1. 进一步认识轴对称图形,能用折纸等方法判断一个图形是不是轴对称图形以及有几条对称轴,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图形的轴对称图形。
2. 通过观察实例,认识图形的平移与旋转,能在方格纸上将简单图形平移或旋转90˚。
3. 欣赏生活中的图案,灵活运用平移、对称和旋转等变换方式在方格纸上设计图案。
4. 在探索图形变换以及设计图案的过程中,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5. 对周围环境中与图形变换有关的事物具有好奇心,感受图形变换的美妙;能主动参与数学活动,并在活动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第一课时课题进一步认识轴对称图形课时 1学生情况分析学生在前面已经有了轴对称图形的一些知识,因此今天这节课的内容他们应该学得很轻松,只是在判断一个图形有几条对称轴和画对称轴时,可能会出现错误。
教学内容分析教材设计了两个数学活动。
活动一,欣赏对称图案。
活动二,用折纸的方法判断学过的六种简单图形是不是轴对称图形,以及各有几条对称轴。
教学目标知识点在观察、动手操作等活动中,经历确定轴对称图形以及有几条对称轴的过程。
能力点能用折纸等方法判断一个图形是不是轴对称图形,知道简单图形有几条对称轴,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图形的轴对称图形。
情感点感受生活中对称图案的美,积极参与动手操作活动,获得数学活动的经验和愉快地学习体验。
教学重点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图形的轴对称图形。
教学难点感受生活中对称图案的美,积极参与动手操作活动,获得数学活动的经验和愉快地学习体验。
课前准备让学生剪下附页中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等边三角形、梯形、圆形图片。
板书设计轴对称图形对称图形美教学环节教师活动与学生活动教学再设计欣赏图案判断图形作业1、看书欣赏对称图案,说一说这些图案中的对称现象和对图案的感受。
2、让学生在图案中画出对称轴,全班进行交流。
1、让学生观察书中的简单图形,判断哪些是轴对称图形,说说自己是怎样判断的。
2、提出“用折纸的方法判断轴对称图形有几条对称轴”的要求,并用附页中的图实计折一折。
第一单元手工艺品制作—折纸莲花课件-2023—2024学年粤教版初中劳动技术七年级上册
尊 重 劳 动
你有耐心独立完成吗?
思考
你觉得进厂拧螺丝容易吗?
打工者一天需要打2000个左右的螺丝钉
不仅要尊重他人的劳动成果,更 要尊重各行各业的劳动者
莲花的种类
单瓣莲花 多瓣黄莲
白莲花 文君拂尘
莲花作品
制作前的准备
材料:
每个小组4张纸巾,橡皮筋,马克笔
心态:
小组合 作完成
耐心:个别步骤要重复较多次,注意保持心态平和 细心:纸巾比较柔软易破,制作过程要注意手上力气 创新:通过弯折花瓣或者上色来使自己的作品有不同形态
行业PPT模板http:///hangye/
莲花折纸作品
小组创新活动
材料:
皱纹纸,纸板,方形折纸,铁丝,胶水,剪刀
合作创新:
小组讨论,设计一个完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的小组作品
注意事项:
小心使用剪刀,手上有胶水勿揉眼睛
小组合 作完成
作品互评
希望各位同学们能学习莲花的高洁品性,在社会上形形色色繁杂信息 的冲击下仍保持“出淤泥而不染”!
劳 动 反 思
①在制作过程中你遇到了哪些问题? ②你有什么劳动感受? ③你觉得还可以有什么创新?
折 纸 莲 花
看一看
莲花是一种怎么样的花呢?
高洁、正直
唐·孟浩然
看取莲花净,应知不染心。
看到莲花的洁净,告诫自己在处世之时守 住自己的心,保持它的纯洁与善良。
宋·周敦颐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我唯独喜爱莲花从积存的淤泥中长出却 不被污染
莲花
别名:荷花、菡萏、芙蓉、芙蕖等
莲花的形态特征:
①莲的根茎肥厚,横生地下 ②莲叶呈盾状圆形,伸出水面,叶柄中空 ③莲花单生于顶端,花瓣多为红、粉红或白色
七年级劳动教育教案
七年级劳动教育教案:体验劳动的乐趣和价值,培养创造力和审美力一、教学目的培养学生的劳动意识和劳动习惯,让学生认识到劳动的重要性和价值。
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动手能力,让学生学会一些实用的劳动技能和方法。
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让学生在劳动中相互帮助和交流。
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美德,让学生在劳动中体验美和创造美。
二、教学内容本教案分为四个单元,每个单元包含两节课,分别是:第一单元:纸工艺制作第二单元:风筝制作第三单元:木工制作第四单元:壁画制作三、教学方法本教案采用以下教学方法:情境导入:通过展示图片、视频、实物等方式,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激发学生的思维和想象。
探究学习:通过提出问题、设计方案、实践操作等方式,让学生主动参与劳动过程,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
合作交流:通过分组合作、展示成果、评价反馈等方式,让学生在劳动中互相协作和沟通,分享经验和感受。
总结反思:通过复习知识、归纳技能、提出建议等方式,让学生在劳动中巩固收获和提高水平。
四、教学过程第一单元:纸工艺制作第一节:折纸小屏风制作¹1. 情境导入老师展示一幅折纸小屏风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其形状、颜色、图案等特点,并询问学生是否喜欢这种纸工艺品,是否想自己动手制作一个。
2. 探究学习老师向学生介绍折纸小屏风的材料、工具和步骤,并邀请几名同学上台示范操作。
然后老师分发材料和工具,让每个小组按照步骤进行折纸小屏风的制作。
老师在过程中巡视指导,解答疑问,鼓励创新。
3. 合作交流每个小组完成折纸小屏风后,将其摆放在课堂前方,进行展示和评比。
老师邀请每个小组介绍自己的作品的特点和创意,并邀请其他小组进行点评和投票。
最后老师总结评价,并表扬优秀的作品和同学。
老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内容,复习折纸小屏风的制作步骤,并归纳总结折纸技法的基本原理和要点。
老师还可以向学生介绍折纸的历史和文化,并鼓励学生在课余时间继续探索其他折纸作品。
第二节:八角形风筝制作¹1. 情境导入老师播放一段风筝放飞的视频,引导学生观察风筝的形状、颜色、图案等特点,并询问学生是否喜欢放风筝,是否想自己动手制作一个。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8.估一估,连一连,下列算式结果与哪个数最接
近?算一算。Βιβλιοθήκη 我的收获1.填一填。
1 1 2.淘气是这样计算 + 4 2
1 1 1 的: + = 。 4 2 6
你同意他的方法吗?与同伴交流你的想法。
3.
4.
5.森林医生。
6.解方程。
7.根据学校气象小组的记录,当地9月份雨天天数
1 占全月总天数的 ,晴天天数占全月总天数 3 3 的 。请你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并尝试解答。 10
同分母的分数相加减,
分母不变,分子相加减。
2 1 1 1 3 + 4 = 4 +4 = 2 4
3 答:他俩一共用了这张纸的 4 。
2 1 1 1 1 - 4 = 4 -4 =4 2
1 答:他俩一共用了这张纸的 4 。
分母不同的分数相加减, 要先通分,化成分母相 同的分数,再加减,结
果能约分的要约成最 简分数。
北师大版 五年级下册 第一单元 分数加减法
温
新 而 知 故
1.把下面各组数通分:
3 5
和3
1
1 2
和
1 4
3 8
和
5 12
温
新 而 知 故
2.计算下列各式:
3 1 2 =5 + 5 5 1 3 4 – =7 7 7 3 5 + =7 7 7 11 11 – =0 15 15 2 1 6 =9 + 9 9 5 2 7 – = 12 12 12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