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专题七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三苏联社会主义改革与挫折自我小测人民版必修2

合集下载

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和教训

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和教训

(2010江苏单科、23题11分)宣传海报是一种特殊的政治艺术品。 下面是苏联20世纪前期的一组海报。
请回答: (1)图① 为新经济政策时期的海报,指出图① 和图②所含信息 之间的联系。比较这一时期的工业政策与以后斯大林工业化政策 有何不同?试从理论和实践的视角评价新经济政策。(7分) (2)对图像研究者来说,绘画作品并不简单地只是用于观赏,而 是用来“解读”。图③为工业化时期的宣传海报,判断其所含信 息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与其他史料相比,宣传海报有什么特 点?(4分)
政治改革 ②推出“民主化”和“公开
性”,纵容自由化思想 ③政治多元化,实行多党制
2、苏联解体
1)过程:
①《苏维埃主权共和国联盟条约》(1991.8):改国名为“苏维埃 主权共和国联盟”,成为一个松散的邦联。 ②八一九事件:苏共被排挤出政权,叶立钦掌握了国家大权,国家 性质发生根本改变,各国分离势力纷纷宣布独立。 ③《阿拉木图宣言》(1991、12)成立“独立国家联合体”,标志 着苏联解体。
三、苏联社会主义改革与挫折
赫鲁晓夫
勃列日涅夫
戈尔巴乔夫
(一)摇摆不定的赫鲁晓夫改革
1、背景 (1)斯大林模式的弊端日益暴露。农业的相对落后;
工业领域暴露出越来越多的问题;对斯大林的个人崇拜 有增无减; (2)斯大林的逝世为改革提供了契机。
2、内容 措施 结果
(1)农业形势有所好转。 (2)因为冒进思想和恶 劣的气候,农业再度出 现危机。 企业没有获得独立自主 的经济地位源自相同 背景 都是由于经济发展
缓慢,人民要求提 高生活水平,斯大 林体制弊端。
不同
指导 都没有从实际出发 思想 提出全面且行之有
效的改革措施。
赫、勃都没有突破原有经济体制, 只是局部改革;戈提出加速发展战 略,进行了根本性的变革,背离了 社会主义方向。

高一历史必修2专题7 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 第3课 苏联社会主义改革与挫折

高一历史必修2专题7 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 第3课 苏联社会主义改革与挫折

专题七第3课一、选择题1.口号是历史的浓缩,通过它们可以还原一个真实的历史。

下列口号出现在赫鲁晓夫执政时期的是()A.“废除余粮收集制,拥护固定粮食税”B.“谁不加入集体农庄,谁就是苏维埃政权的敌人”C.“开垦、开垦、再开垦”D.“建立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答案】 C【解析】A项是列宁执政时期的口号;B项是斯大林当政时期的口号;D项属于戈尔巴乔夫的主张;C项充分反映了赫鲁晓夫想积极解决人民的生活问题,大规模开垦荒地,提倡种植玉米。

2.1957年,赫鲁晓夫提出15年内在人均产品产量方面赶上和超过美国;1961年,他又声称苏联将在“20年内基本建成共产主义社会”。

由此,下列认识不正确的是() A.缺乏实事求是的作风B.经济建设上急于冒进C.背离了社会主义方向D.提出的目标不切实际【答案】 C【解析】“20年内基本建成共产主义社会”等信息,反映了赫鲁晓夫改革急躁冒进、脱离实际,是缺乏实事求是思想的具体体现,但不能体现背离社会主义方向。

3.(2013·安徽质检)从1953年到1964年间,苏联的钢产量从3810万吨增加为8500万吨,煤产量从3.2亿吨增加为5.5亿吨,石油产量从5280万吨增加为2.23亿吨,工人的生活得到改善,平均月工资从1955年的76.2卢布上升到1965年的104.2卢布。

出现上述现象主要是因为当时的改革()A.把农业作为经济改革的重点B.以发展工业尤其重工业为重点C.承认市场对经济的调节作用D.一定程度上冲击了斯大林模式【答案】 D【解析】材料所反映的改革是指赫鲁晓夫改革。

通过材料可以看到,无论工业还是农业都有所发展,A、C两项说法是对的但片面;B项不符合这场改革。

D项从整体上说出了这场改革的积极影响。

4.1971年,苏共二十四大的一份报告提出:“党中央委员会和苏联政府的出发点是:指令性计划是主要的和有决定意义的……我们要批驳主张用市场调节作用来取代国家集中计划的主导作用的各种错误观点。

高中历史专题七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3苏联社会主义改革与挫折知识导航人民版必修2讲义

高中历史专题七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3苏联社会主义改革与挫折知识导航人民版必修2讲义

三苏联社会主义改革与挫折知识梳理一、摇摆不定的赫鲁晓夫改革1.背景(1)1953年斯大林逝世,赫鲁晓夫上台,开始对斯大林模式进行改革。

(2)1956年2月苏共二十大闭幕前夕,赫鲁晓夫作了《关于个人崇拜及其后果》的“秘密报告”,报告对斯大林个人崇拜的种种表现及其严重后果进行了批判。

2.内容(1)政治改革:平反冤假错案。

(2)经济改革①农业:扩大集体农庄和国营农场的自主权;削减农业税,提高农副产品的收购价格;开垦荒地,种植玉米。

②工业:改革工业管理体制,扩大了地方权力。

3.成效:收效甚微,最后以失败告终。

4.评价:赫鲁晓夫的改革冲击了“神圣不可侵犯”的斯大林模式,打开了苏联社会主义改革的闸门,具有探索性和开创性。

但是,由于缺乏正确的理论指导、总体上的规划和科学的试验,改革虽然取得了一些成果,却未能从根本上打破斯大林模式的框架。

二、逐渐停滞的勃列日涅夫改革1.内容:1964年10月,勃列日涅夫上台,将经济改革的重点放在工业上,推行“新经济体制”。

2.成效:改革使苏联一跃成为超级大国;但没有突破原来的优先发展重工业的体制。

1975年后,苏联经济进入僵化时期。

三、莫斯科落日——戈尔巴乔夫改革1.目的:为改变国民经济发展衰退的趋势,维持苏联的超级大国地位,戈尔巴乔夫首先将改革重点集中在经济领域,制定了苏联社会经济的“加速战略”;面对经济改革的困境,戈尔巴乔夫又将改革重心转向政治领域,提出了“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思想,背离了社会主义改革的道路。

2.内容:戈尔巴乔夫以“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推出“民主化”和“公开性”,纵容自由化思想;1990年戈尔巴乔夫又推出政治多元化,实行多党制,从根本上动摇了苏共在国家政治体系中的领导地位。

3.影响(1)使国家政局不稳,经济连年滑坡,思想领域极度混乱。

(2)使民族问题越来越严重,民族分裂运动愈演愈烈。

4.苏联解体(1)1991年8月,戈尔巴乔夫公布了《苏维埃主权共和国联盟》,联盟变成一个松散的邦联,由此引发了“八一九”事件。

高中历史专题之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

高中历史专题之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

高中历史专题之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1、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的转变了解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主要内容实行余粮收集制;大中小工业企业全部实行国有化;取消自由贸易;实行普遍义务劳动制。

理解实施新经济政策的必要性国内战争结束后,苏俄继续执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引发了严重的经济和政治危机。

1921年2 月,苏俄一个海军基地发生兵变。

这一事件引起列宁等人的高度重视,他们决定调整政策。

了解新经济政策的内容并认识其作用内容:以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规定农民在交纳粮食税后,剩下的粮食由自己支配;解除了大部分小企业和一部分中型企业的国有化,允许私人开办小企业;对一些国家暂时无力开发的矿产、森林、油田等,政府以租让的方式让外国资本家经营。

恢复货币流通和商品交换;废除实物分配制。

作用:提高了人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经济的迅速恢复,有利于稳定政治形势。

2、“斯大林模式”了解“斯大林模式”在经济方面的主要表现为了迅速增强经济实力和国防力量,苏联采取了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方针,由农业和轻工业为重工业的发展提供资金。

在经济体制方面实行单一的公有制,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建立相对独立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之外的经济体系。

为了加强对农业的管理,摆脱粮食供应困难,苏联政府推行了农业集体化运动,把分散的农民组织到集体农庄里。

3、苏联的改革了解赫鲁晓夫改革的结果赫鲁晓夫的改革措施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斯大林模式,但他对斯大林模式的弊端缺乏科学认识,无法从根本上突破这一模式。

了解戈尔巴乔夫改革的经济改革用经济管理方法代替原来的行政命令,实际上承认了市场对经济的调节作用;政府减少指令性计划指标,代之以指导性计划指标;调整苏联的所有制结构,允许多种经济成分并存。

这些经济改革措施,缺少宏观决策和相应的配套措施,加上戈尔巴乔夫仍没有放弃苏联的传统做法,最后归于失败。

高中历史专题七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3苏联社会主义改革.

高中历史专题七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3苏联社会主义改革.

高中历史专题七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 3 苏联社会主义改革与挫折自主练习人民版必修2我夯基我达标1.斯大林模式越来越显示出其局限性是在(A.20世纪30年代B.20世纪40年代C.20世纪50年代D.20世纪60年代思路解析:斯大林模式形成于20世纪30年代,在20世纪50年代,其弊端日益暴露。

答案:C2.赫鲁晓夫改革选择的突破口是(A.农业B.工业C.商业D.政治思路解析:以农业为突破口,是因为农业发展迟缓是苏联经济的老大难问题,尤其当斯大林逝世时,粮食供应紧张,农业经济形势十分严峻。

答案:A3.苏联一跃成为与美国相匹敌的超级大国是在(A.赫鲁晓夫时期B.勃列日涅夫时期C.安德罗波夫时期D.戈尔巴乔夫时期思路解析:勃列日涅夫改革使苏联国民经济在一定程度上获得发展,军事实力和综合国力等大为增强,一跃成为与美国相抗衡的超级大国。

答案:B4.下列有关苏联赫鲁晓夫改革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曾经对工业管理体制进行了改革B.打开了苏联社会主义改革的闸门C.缺乏正确理论指导和科学试验等D.根本上打破了斯大林模式的框架思路解析:赫鲁晓夫改革冲击了斯大林模式,具有探索性和开创性,但是由于缺乏正确的理论指导、总体上的规划和科学的试验,改革虽然取得了一些成果,却未能从根本上打破斯大林模式的框架。

答案:D5.下列有关赫鲁晓夫批判斯大林个人崇拜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是当时苏联政治上最大的事件B.引起了苏联和整个世界的震惊C.把错误归罪于斯大林个人品质D.找到个人崇拜产生的真正根源思路解析:赫鲁晓夫对斯大林的批判是苏联政治上最大的事件,震惊了世界,但他并未找到个人崇拜产生的真正根源,仅把错误归罪于斯大林的个人品质。

大权在握之后,他也搞起了“一言堂”,重新陷入了个人崇拜的泥淖。

所以答案为D项。

答案:D6.下列关于戈尔巴乔夫上台之初进行的经济改革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力图改变国民经济发展衰退的趋势B.制定了发展社会经济的“加速战略”C.克服重重困难而取得了重大的成效D.促使了他将改革重心转向政治领域思路解析:为改变国民经济发展衰退的趋势,维持苏联的超级大国地位,戈尔巴乔夫上台之初将注意力集中在经济领域的改革上,制定了“加速战略”。

高中历史专题七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3苏联社会主义改革与挫折互动课堂21703100283

高中历史专题七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3苏联社会主义改革与挫折互动课堂21703100283

高中历史专题七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 3 苏联社会主义改革与挫折互动课堂人民版必修2疏导引导一、赫鲁晓夫改革1.背景(1)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特别是到了20世纪50年代,斯大林模式越来越显示出其局限性。

苏联的农业状况堪忧,工业领域也暴露出越来越多的问题。

与此同时,斯大林继续推行个人崇拜。

(2)1953年,斯大林逝世,为苏联体制改革提供了契机与可能。

2.措施及结果(1)在农业改革上,他主要采取了如下措施:试图改革过分集中的农业管理体制,扩大集体农庄和国营农场的自主权,削减农业税,提高农副产品的收购价格,以此刺激人们的生产积极性;还大规模开垦荒地和种植玉米,以提高粮食产量。

初步改革之后,苏联的农业有所好转,但1963年再度出现危机。

(2)赫鲁晓夫还对工业管理体制进行了改革,扩大了地方权力,但并没有使企业获得独立自主的经济地位。

(3)政治上,苏联在全党和全国范围内开展了对斯大林个人崇拜及其后果的斗争,并进行了大规模的平反冤假错案活动。

但赫鲁晓夫并未找到个人崇拜产生的真正根源,仅把错误归罪于斯大林的个人品质。

大权在握之后,他也搞起了“一言堂”,重新陷入了个人崇拜的泥淖。

3.评价赫鲁晓夫的改革冲击了“神圣不可侵犯”的斯大林模式,打开了苏联社会主义改革的闸门,具有探索性和开创性。

但是,由于缺乏正确的理论指导、总体上的规划和科学的试验,改革虽然取得了一些成果,却未能从根本上打破斯大林模式的框架。

二、勃列日涅夫改革1.改革开始1964年10月,勃列日涅夫上台。

在执政前期,勃列日涅夫对赫鲁晓夫时期的政策进行调整。

2.内容将经济改革的重点放在工业上,推行“新经济体制”,对高度集中的经济管理体制产生了一定冲击作用,但没有改变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基本政策。

3.评价改革使苏联国民经济在一定程度上获得发展,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军事实力和综合国力也大为增强,一跃成为与美国相匹敌的超级大国。

但是,从70年代初开始,勃列日涅夫过分追求稳定,不思改革,改革的步伐逐渐缓慢,经济体制基本上原地踏步,经济发展呈现停滞和下降趋势。

高中历史专题七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3苏联社会主义改革与挫折素材人民版必修2

高中历史专题七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3苏联社会主义改革与挫折素材人民版必修2

第三节苏联社会主义改革与挫折素材苏共“二十大”在1956年2月举行的苏联共产党第二十次代表大会上,赫鲁晓夫作的中央工作报告提出了关于国内外形势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一些新观点。

国际方面,赫鲁晓夫强调了两种社会制度国家的“和平共处”、“和平竞赛”及资本主义国家向社会主义的“和平过渡”,这是对斯大林“资本主义总危机”理论的修正;国内方面,赫鲁晓夫强调恢复和加强法制,为“列宁格勒案件”等冤案平反,改变保安机关权力不受制约的非正常状态;党的建设方面,赫鲁晓夫要求批判“个人崇拜”,恢复“集体领导原则”。

苏共“二十大”表明,赫鲁晓夫试图通过批判斯大林,为推行自己的路线、方针、政策开辟道路。

从总体上看,此举顺应当时人心思变的大趋势,所以获得了党内外的广泛支持,但同时也激化了赫鲁晓夫与中央领导层中保守势力的矛盾,同时也对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产生了一些负面影响。

赫鲁晓夫的经济改革在赫鲁晓夫执政期间,苏联经济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并且主要集中在农业方面。

从1953年开始,苏联政府采取提高农产品收购价格、减轻农民负担、鼓励农副业生产和大规模开垦荒地等一系列措施,刺激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1953年~1958年间,农业产量平均增长率达6.8%,农民年收入从平均每户150美元增加到600美元。

1950~1960年,在农业人口减少了1100万的情况下,农业产量仍明显增加。

在工业方面,尽管赫鲁晓夫推行的改革并不成功,但苏联工业仍然保持了较高的增长势头。

1951~1965年,苏联工业的年平均增长率达10.7%,钢铁、煤炭和石油等重要战略物资的产量都逐年增加。

军事科技水平继续保持国际领先地位:1953年,苏联在美国之后不到一年成功爆炸了第一颗氢弹;1957年,又研制出世界上第一枚洲际导弹;同年,苏联将人类历史上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送入太空;1961年,第一艘载人宇宙飞船也成功上天。

但在斯大林时代成长起来的赫鲁晓夫,最终未能彻底摆脱思想上的束缚。

清泉州阳光实验学校高中历史 专题七 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 三 苏联社会主义改革与挫折

清泉州阳光实验学校高中历史 专题七 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 三 苏联社会主义改革与挫折

清泉州阳光实验学校三苏联社会主义改革与挫折课程标准素养解读概述从赫鲁晓夫改革到戈尔巴乔夫改革的根本历程,认识社会主义改革的复杂性、艰巨性和曲折性。

从时空观念角度,理解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戈尔巴乔夫改革的背景。

从史料实证角度,理解赫鲁晓夫改革、勃列日涅夫改革、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内容、特点与结果。

从历史解释和唯物史观角度,全面认识二战后苏联改革失败的原因及其教训。

摇摆不定的赫鲁晓夫改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背景(1)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特别是20世纪50年代,斯大林形式的弊端日益显现。

(2)1953年斯大林逝世,为苏联体制的改革提供了契机。

内容(1)经济方面①以农业为改革打破口:改变过分集中的农业管理体制,扩大集体农庄和国营农场的自主权;削减农业税,进步农副产品收购价格;鼓励大规模开开荒地和种植玉米。

②工业管理体制改革:地方权利有所扩大,但没有使企业获得独立自主的经济地位。

(2)政治方面:1956年,赫鲁晓夫在苏一一共二十大上作了关于个人崇拜及其后果的“机密报告〞,对斯大林个人崇拜的种种表现及其后果进展了批判。

评价(1)冲击了斯大林形式,翻开了苏联社会主义改革的闸门,具有探究性和创始性。

(2)改革虽然获得了一些成果,但由于缺乏正确的理论指导、总体的规划和科学的试验,最终未能从根本上打破苏联形式的框架。

逐渐停滞的勃列日涅夫改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内容:前期将经济改革的重点放在工业上,推行“新经济体制〞,改进工业管理,完善方案工作,加强工业消费的经济刺激。

评价(1)改革对高度集中的经济管理体制产生了一定的冲击作用,国民经济在一定程度上获得发展,人民生活程度逐步进步,军事实力和综合国力大为增强,苏联一跃成为与美国匹敌的超级大国。

(2)改革并未改变优先开展重工业的根本政策,20世纪70年代后,勃列日涅夫过分追求稳定,放慢改革步伐,经济开展呈现停滞和下降趋势。

专题七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

专题七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

专题七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一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期探索二、评价战时共产主义政策(1)积极方面:在当时的情况下发挥了积极作用,集中了一切人力、物力,巩固了新生的苏维埃政权;是党探索向社会主义过渡提供了一种尝试。

(2)消极方面:实践证明这一政策中的一些措施不符合经济发展规律,严重损害了农民和工人的利益,使工农联盟也濒于瓦解。

因此它不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道路。

三、新经济政策(1)、实施的背景●长期的战争,加上自然灾害,经济遭到了严重的破坏,濒临崩溃。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弊端日益严重,引发了严重的经济和政治危机。

(2)实施的标志:1921年3月俄共(布)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3)、特点:①管理方法、手段:高度集中,行政管理。

利用商品货币关系进行社会主义建设。

②经济体制方面:单一的公有制体制。

在公有制的前提下,允许多种所有制形式存在。

新经济政策“新”在:通过在一定范围里恢复资本主义,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来扩大生产,改善和工农联盟,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

(4)、作用:①积极方面:a、促进了经济的迅速恢复,到1925年,苏俄的国民经济基本恢复。

b、起到了巩固工农联盟、稳定政治形势的作用。

c、是列宁对俄国这样落后的国家如何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是一条适合俄国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道路。

②消极方面:在实施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一些问题,加之领导人对这种政策的必要性和长期性认识不足,以致后来过早地终止了新经济政策的执行。

由此可见,任何政策都不能永保不衰,必须审时度势,积极应变!四、苏联的建立:(1922-1991)时间:1922年。

1924年苏联第一部宪法诞生二、斯大林模式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一、斯大林模式:(一)含义:是指苏联在20世纪20-50年代斯大林执政时期形成的高度集中的社会主政治经济体制。

(特点:高度集中)(二)形成过程:1、形成背景:①是在实行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②是在外部存在帝国主义包围和威胁,内部存在落后的经济文化条件下形成的;③与俄国的专制主义历史传统④与斯大林个人因素有关2、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高速优先发展重工业①1925年,联共(布)十四大提出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的方针;②1926年,苏联进入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时期;③1928-1932年“一五”计划,提前完成;④1933-1937年“二五”计划,提前完成;国家实现工业化。

思考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经验和教训。

思考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经验和教训。

思考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经验和教训。

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经验和教训可以总结如下:1.经济计划和集体化:苏联实行的经济计划和集体化政策,通过国家对经济的集中控制和农业集体化,迅速实现了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的目标。

然而,这一过程中也出现了农业生产下降、资源分配不合理、计划经济效率低下等问题。

教训是,过度的集中计划和集体化可能会对经济产生负面影响,需要适度引入市场机制和充分尊重个体的经济权利。

2.政治体制和人权:苏联实行的社会主义政治体制中,党的领导和单一执政的集权模式导致了政治权力过于集中,限制了公民的个人自由和言论权利。

教训是,社会主义国家应该建立健全的法治体系、保护公民权利和民主参与,确保国家权力的制约和平衡。

3.科学技术和创新:苏联在科学技术和创新方面取得了重大成就,如太空探索、核能技术和军事领域。

然而,由于政治控制和缺乏市场竞争,苏联在科技创新、科研自由和产业升级方面有所滞后,最终导致了经济发展的瓶颈。

教训是,社会主义国家应该重视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鼓励科研自由和市场竞争,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4.阶级斗争和意识形态:苏联时期过于强调阶级斗争和意识形态,导致了政治运动、大规模迫害和思想控制等问题。

这严重削弱了社会的多样性、创造力和批判性思维。

教训是,社会主义国家应该建立包容性的社会文化环境、尊重多元文化和思想自由,避免过度强调阶级对立和意识形态的影响。

5.国际关系和冷战: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模式和意识形态与西方的资本主义模式形成了对立,并导致了冷战格局。

这对国际关系和世界和平造成了长期的紧张局势。

教训是,国际社会应该通过对话、交流和合作,寻求不同意识形态和制度的和谐与共存,维护世界和平与合作。

总的来说,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经验和教训表明,在推动社会主义发展的过程中,应该注重经济的市场化、政治的民主化、科技的创新和开放的国际合作,为社会发展提供充分的自由、个体权利和多元性。

2019高中历史专题七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专题小结与测评教案(含解析)人民版

2019高中历史专题七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专题小结与测评教案(含解析)人民版

专题七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
专题小结与测评
一、苏联(俄)经济政策的变化
1.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1)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在特殊的历史条件下实行的,在当时最大限度地集中了全国人力、物力、财力,保证了军事斗争的胜利。

(2)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许多措施超出了战时需要的限度,在战争基本结束后,其弊端开始引发各阶层不满,出现政治动荡。

2.新经济政策
(1)新经济政策的实施表明俄共(布)放弃了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的设想和实践。

(2)这是列宁对在小农占优势的俄国如何建设社会主义进一步探索的结果,找到了一条使落后的俄国过渡到社会主义的途径,这就确立了与落后的生产力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在生产力发展的基础上,逐步向社会主义过渡。

(3)新经济政策实施后,受到广大工人和农民的支持,使国民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苏维埃政权得到巩固。

3.斯大林经济体制
(1)在这一体制下,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形成了比较齐全的工业体系,基本上实现了工业化。

(2)这一体制忽视了经济发展规律,以单一的行政命令组织经济活动,逐渐僵化,失去活力;越来越阻碍了苏联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3)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诞生的社会主义国家大都照搬这种经济模式。

4.斯大林逝世后,继任的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戈尔巴乔夫等进行了一系列改革,但都失败了,最终导致苏联解体。

二、世界历史上三大经济发展模式。

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 专题七 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 三 苏联社会主义改革与挫折知能

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 专题七 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 三 苏联社会主义改革与挫折知能

三苏联社会主义改革与挫折1.张汉林教授在《苏联和中国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建设与改革》中说:“从宏观上看赫鲁晓夫是斯大林的继承者,而不是斯大林的背叛者。

但无论如何,他对斯大林模式从理论到实践都进行了一次冲击。

”据此可知,赫鲁晓夫改革( )A.捍卫了斯大林的威望,巩固了苏联的社会主义计划经济B.不彻底,但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高度集中的斯大林模式C.扩大农业集体经济的自主权,推行对工业经济的市场化管理B.减少政府指令性计划指标,适度承认市场对经济的调节作用解析:选B。

本题重点考查学生结合所学知识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

从材料“从宏观上看赫鲁晓夫是斯大林的继承者,而不是斯大林的背叛者”可以看出赫鲁晓夫改革只是对斯大林模式的小修小补,改革不彻底;从材料“但无论如何,他对斯大林模式从理论到实践都进行了一次冲击”可见赫鲁晓夫改革一定程度上冲击了斯大林模式。

2.历史学家黄安年曾经对苏联某位领导人的经济改革评价道:“他的经济改革,冲击了旧有的模式,具有开创性,兼有成功和挫折、经验和教训、创新和夭折。

它基本上是纠正某些偏差,是在维持原有结构基础上的局部改革。

我们既不能把它看成是异端,也不能视为划时代的创举。

”据此推断这位苏联领导人是( )A.斯大林B.赫鲁晓夫C.勃列日涅夫D.戈尔巴乔夫解析:选B。

注意材料中的关键信息“具有开创性”“维持原有结构基础上的局部改革”,具有开创性的是赫鲁晓夫改革。

3.周尚文在《苏联兴亡史》中曾这样描述苏联:“放慢改革步伐,经济发展趋于停滞;国内政局稳定,保守气息浓厚;国家实力加强。

在国际社会中争夺霸权,气势汹汹。

”这种情况出现在( )A.1925-1953年B.1954-1964年C.1965-1982年D.1982-1991年解析:选C。

材料中“经济发展趋于停滞”“国内政局稳定”“在国际社会中争夺霸权,气势汹汹”的信息,说明这一时期是在勃列日涅夫执政时期。

4.有学者这样描写苏联一位领导人:“他摆弄这个国家,就像家庭主妇摆弄卷心菜一样。

高中历史专题七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专题素养评价(含解析)人民版必修

高中历史专题七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专题素养评价(含解析)人民版必修

专题素养评价(七)(专题七)(45分钟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2020·广东学业考)1922年,苏俄颁布《土地劳动使用法》,允许出租土地和使用雇佣劳动,允许农民自由选择使用土地的形式。

这反映了当时苏俄实行(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B.新经济政策C.农业集体化政策D.苏联模式【解析】选B。

根据材料“1922年”“允许出租土地和使用雇佣劳动,允许农民自由选择使用土地的形式”,结合所学知识可知,B正确。

2.列宁说:“1921年春天形成了这样的政治形势:要求必须立刻采取迅速的、最坚决的、最紧急的办法来改善农民的生活状况和提高他们的生产力。

……应该从农民方面开始。

谁若不明白这一点……就等于‘放弃’或者类似放弃无产阶级专政。

”后来针对改善农民生活状况采取的办法是( )A.实行余粮收集制B.征收固定粮食税C.实行大中企业国有化D.实行农业集体化【解析】选B。

由所学知识可知,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在后期损害了农民的积极性,于是后来的新经济政策实行固定的粮食税,这有利于调动农民的积极性,故选B。

3.历史上曾出现过一个有趣的现象:一向与布尔什维克为敌的美国资本家福特在苏俄建成了汽车制造厂,并成为他最满意的生意。

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是( )A.福特企图干扰苏俄的经济恢复B.福特为经济利益放弃政治信仰C.苏俄放弃布尔什维主义的理想D.苏俄新经济政策吸引外国资本【解析】选D。

本题考查苏俄的新经济政策。

1921年苏俄开始实施新经济政策,其中规定中小企业和国家无力兴办的企业允许外国和本国资本家经营。

A、B、C不符合史实。

4.下图寓意是( )美国1933年有关苏联的漫画A.西方遭到经济危机的破坏B.苏联经济建设的巨大成就C.经济领域的冷战对峙状态D.资本主义国家向苏联学习【解析】选B。

漫画表达的是美国起初认为苏联开展一五计划是不切实际的幻想,但是后来苏联工业化建设取得巨大成就(图中重工业建设),给美国以冲击(图中右下角美国人的沮丧),B 正确。

2020年编高中历史专题7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三苏联社会主义改革与挫折学案人54

2020年编高中历史专题7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三苏联社会主义改革与挫折学案人54

三苏联社会主义改革与挫折[学习目标]一、摇摆不定的赫鲁晓夫改革1.背景(1)20世纪50年代,斯大林模式的弊端日益显现.(2)1953年,斯大林的逝世为苏联体制的改革提供了契机.2.经济改革(1)农业改革①措施:改变过分集中的农业管理体制,扩大集体农庄和国营农场的自主权;削减农业税,提高农副产品的收购价格;鼓励大规模开垦荒地和种植玉米.②结果:农业形势有所好转,后来因为瞎指挥和恶劣气候,农业再度出现危机.(2)工业管理体制改革:扩大地方权力,但没有使企业在经济上获得独立自主的经济地位.3.政治改革(1)措施:对斯大林个人崇拜的批判;进行大规模平反冤假错案活动.(2)结果:未找到个人崇拜产生的真正根源,赫鲁晓夫自身也陷入个人崇拜.4.意义冲击了斯大林模式,打开了苏联社会主义改革的闸门,具有探索性和开创性.5.结果(1)未能从根本上打破斯大林模式的框架.(2)改革后期,各种矛盾日益突出,赫鲁晓夫被迫下台.1.前期改革(1)内容:对赫鲁晓夫的政策进行调整,将改革的重点放在工业上,推行“新经济体制”.(2)作用①对高度集中的经济管理体制产生了一定冲击.②国民经济在一定程度上获得发展,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③军事实力和综合国力增强,成为与美国匹敌的超级大国.2.后期改革(1)从20世纪70年代初开始,改革的步伐逐渐缓慢下来.(2)结果①经济发展呈现停滞和下降趋势.②各种社会矛盾不断滋生和积聚,苏联陷入了困境.三、莫斯科落日1.经济改革(1)内容:制定“加速发展战略”,重视科技,用经济管理的方式代替行政命令.(2)结果:改革难以奏效,将改革重心转向政治领域.2.政治改革(1)用“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思想代替“科学社会主义”.(2)倡导“民主化”和“公开性”,纵容自由化思想.(3)推行政治多元化,实行多党制.3.影响(1)国家政局不稳,经济连年滑坡,思想领域极度混乱.民族问题严重,民族分裂运动愈演愈烈.(2)苏联解体①开始:1991年8月,公布了《苏维埃主权共和国联盟条约》,苏联由联盟变成了一个松散的邦联.②加速:“八一九”事件后,苏联国家政权发生质变.③解体:1991年12月,《阿拉木图宣言》签署,苏联完全解体.[误区警示]戈尔巴乔夫改革不是导致苏联解体的根本原因.苏联解体的根本原因是斯大林模式的弊端长期得不到纠正,从而积累了大量的矛盾和问题,戈尔巴乔夫改革激化了这些矛盾,从而导致苏联解体.知识网络(教师用书独具) 知识精要1、斯大林逝世后,其后继者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和戈尔巴乔夫先后进行了改革,但是由于各种问题积重难返,苏联的改革步履艰难,效果不大.2.赫鲁晓夫改革冲击了“神圣不可侵犯”的斯大林模式,具有探索性和开创性,却未能从根本上打破斯大林模式的框架.3.勃列日涅夫改革以工业为重点,促进了重工业特别是军事工业的发展,综合国力增强,但苏联的经济发展也因此陷于停滞.4.1991年,在戈尔巴乔夫的改革中苏联解体,说明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后的改革是不可能一帆风顺的,社会主义制度需要在发展中自我完善.[合作探究·攻重难]苏联经济体制改革的比较术基础上,在按人口平均计算的产量方面将超过最强大最富裕的资本主义国家——美国.在第二个十年(1971—1980年)结束时……苏联将基本上建成共产主义社会.完全建成共产主义社会将在下一个时期完成.——齐世荣《当代世界史资料选辑》(1)根据史料一,指出赫鲁晓夫在重大决策问题上所犯的错误.从其经济改革措施中举一例加以说明.[史料解读] 抓住史料中关键信息:“在最近十年(1961—1970年)里……在按人口平均计算的产量方面将超过……美国”.【提示】错误:赫鲁晓夫对社会主义建设缺乏科学认识,犯了急躁冒进的错误.说明:他大规模垦荒,提倡种植玉米,提高粮食产量,严重破坏了生态环境,使许多地方变成了荒漠.[史料二] 勃列日涅夫改革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20世纪60年代中期至70年代初,苏联工业年均增长率为8、4%.第二阶段为20世纪70年代初到70年代末,1971—1975年,工业总产值年增长率为7、1%,比前五年下降1、3%,其后五年又下降2、6%.第三阶段为20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1982年工业总产值仅增长2、8%.(2)根据上述史料,指出勃列日涅夫执政时期苏联经济的发展趋势及其原因.[史料解读] 史料反映了勃列日涅夫改革的三个阶段,抓住史料中关键信息:“20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1982年工业总产值仅增长2、8%”.【提示】趋势:苏联经济的发展日趋迟缓,经济增长率逐年下降,进入停滞时期.原因:没有突破计划经济体制;对苏联社会实际发展水平的错误判断,阻碍了改革进程;推行霸权主义外交政策,与美国进行军备竞赛,背上了沉重的经济负担;个人作风专断.赫鲁晓夫改革、勃列日涅夫改革、戈尔巴乔夫改革的比较比较项赫鲁晓夫改革勃列日涅夫改革戈尔巴乔夫改革不同点侧重点农业工业前期是经济领域,后期是政治领域结果取得一定的成就,最后失败失败失败原因未改变原有体制,对斯大林体制进行修修补补进行根本性改革,但背离了社会主义方向相同点①目的:解决斯大林模式的弊端;②内容:在农业、工业方面进行调整;③结果:成效都不显著,可以说是失败的改革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苏联改革的不足及教训(1)不足①赫鲁晓夫对斯大林个人崇拜的批判,有利于推动对僵化模式的改革,但也造成人们思想混乱,增添改革的阻力.②勃列日涅夫宣布苏联已经建成“发达社会主义”社会的做法,忽视了对经济困难的充分认识,阻碍了改革的进程.③戈尔巴乔夫转向政治体制改革太快,导致国内局势逐渐失控.④经济改革的宏观决策缺乏具体可行的配套措施.⑤改革中阻力重重.(2)教训: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要处理好政策、发展、稳定三者之间的关系;社会主义改革必须走适合本国国情的道路;社会主义改革必须以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为宗旨.[当堂达标·固双基]1.以下对赫鲁晓夫改革的评述,正确的是( )A.改革的重点在农业方面B.推广玉米种植获得成功C.突破斯大林模式的限制D.全面引入市场经济体制A[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赫鲁晓夫改革的重点在农业方面,故A项正确;推广玉米种植在西伯利亚地区并未获得成功,故B项错误;赫鲁晓夫改革没能突破斯大林模式,故C项错误;赫鲁晓夫执政时期依然实行计划经济体制,不可能全面引入市场经济体制,故D项错误.] 2.1971年,苏共二十四大的一份报告提出:“党中央委员会和苏联政府的出发点是:指令性计划是主要的和有决定意义的……我们要批驳主张用市场调节作用来取代国家集中计划的主导作用的各种错误观点.”这段材料表明勃列日涅夫改革( )A.开始冲击斯大林模式B.未能突破原有体制C.遵循了经济发展规律D.被迫转向政治领域B[题干中的批驳“市场调节”,明显地反映出这份报告本身强调的是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政策,这是不尊重经济发展的规律,仍未突破斯大林模式,据此可以排除A、C、D三项.] 3.苏联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戈尔巴乔夫进行改革的共同之处是( )【导学号:97372089】A.都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B.都加强了党的执政能力建设C.都突破了原有的计划经济体制D.都是对苏联生产关系的调整D[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没有突破原有的计划经济体制;而戈尔巴乔夫改革则违背了马克思主义,放弃共产党的领导,导致了苏联的解体,因此A、B、C三项均可排除.这三次改革都是对苏联生产关系的调整,故选D项.]4.从苏联改革的历程中,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①突破传统的束缚是经济体制调整和创新的前提②因为积重难返,苏联改革步履艰难,效果不大③社会主义改革具有复杂性、艰巨性和曲折性④改革必须具有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A.①②③B.①②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B[从苏联历届领导人改革的现实情况看,都没有突破原有经济体制的束缚,①对.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难以改变,使其效果不大,②对.从整体改革的情况分析,最终没有取得成功,这也说明了③对.苏联有些领导人改革不切合实际,导致失败,如赫鲁晓夫的“玉米运动”,所以答案为B项.]5.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下图是1953—1983年苏联与世界实际GDP平均增长率的对比:对应时期的苏联领导人:赫鲁晓夫上台:1953年下台:1964年勃列日涅夫上台:1964年下台:1982年无法继续前进的火车.每个领导人都以自己的方式处理这场危机:斯大林下令把司机和列车员枪决;赫鲁晓夫则为他们平反;勃列日涅夫把窗帘拉上并命令左右摇动列车,造成列车正在运行的假象;戈尔巴乔夫则拉开窗帘,把身子探出窗外大声喊道:前面没有铁轨了,前面没有铁轨了!”——历史风云网(1)从材料一看,赫鲁晓夫和勃列日涅夫的经济改革对苏联经济的作用如何?(2)材料二中1986年苏联“无法继续前进时”,戈尔巴乔夫是如何解决“铁轨”问题的?结果如何?【解析】第(1)问,应注意赫鲁晓夫和勃列日涅夫上台的时间,再结合材料一中图示指出赫鲁晓夫和勃列日涅夫经济改革的作用.第(2)问,应围绕戈尔巴乔夫改革最终导致苏联解体分析.【答案】(1)在一段时期内有一定的效果,但长期而言都不可避免地陷入了失败的境地,都没有从根本上解决苏联经济存在的问题.(2)解决:戈尔巴乔夫对苏联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进行了根本性的变革和改造.结果:经济体制改革陷入困境,政治体制改革使国内局势失控,导致苏联解体.赠送学案:现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教育事业知识点一现代中国科学技术的发展1.两弹一星(1)背景:20世纪中期,高新科学技术往往最先应用于军事领域。

专题七 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和教训

专题七   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和教训

布尔什维克面临着创建太平盛世的挑战,他们对如何应对这一 挑战毫无准备。过去的历史中没有模式可遵循,马克思主义著作也 没有多大用处,因为他们几乎论述如何夺取政权,而没有论及夺取 政权以后该怎么办。起初,几乎没有可以试验的机会,因为生存斗 争比其他任何事情都重要。所谓的战时共产主义盛行于1917年至 1921年间。其主要特征一是对土地、银行、对外贸易和重工业实行 国有化,二是强行征收士兵和城市居民所必需的剩余农产品。 内战结束后,农民们拿起了武器,反对无偿的征收。注重实际 的列宁认识到让步是不可避免的——因而在1921年采取了新经济政 策,这一政策允许局部恢复资本主义,尤其在农业和贸易方面…… 不过列宁设法使国家控制了土地所有权,控制他所称的“制高点” (银行对外贸易重工业和运输业)。对列宁来说,新经济政策并不 意味着社会主义在俄国的结束,而是暂时的退却,“后退一步为的 是前进两步”。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简述苏联农业集体化实行的背景。如何评价这一政策?
背景:
A理论探索:如何将落后小农业发展为社会化大生产?如何引 导小生产者逐步改造为社会主义 劳动者?
B落后的小农经济不适合快速发展的工业化建设的需要。 方针:逐步集体化演变为全盘集体化。 评价: 积极方面:解决了工业化急需的粮食、原料和资金问题。 弊端:A贪大求公,超越了当时苏联农村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 求;B违反自愿原则,用行政命令或变相暴力强迫农民立即加 入集体农庄。 C从农民手中拿走的太多,农民利益受到损害, 挫伤了生产积极性;D消灭富农的政策加剧了社会矛盾。所有 这些都造成苏联农业长期不景气,使工农联盟出现危机。
影响: 使苏联由落后的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国力上升;苏联的国际 地位提高,1933年美苏正式建交; 许多国家开始仿效苏联实行不同的经济计划,以减轻本国的经 济困难。

苏联模式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和教训

苏联模式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和教训

苏联模式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和教训苏联模式社会主义建设经验:
1. 大规模工业化生产:苏联在建设社会主义时,采取大规模工业化生产的方式,快速发展工业领域,大幅提高生产效率。

2. 统一的国家计划经济体制:苏联通过国家计划经济体制,实现了对经济领域
的控制,使工业、农业及其他经济领域之间的关系得以协调。

3. 集体化农业:苏联采用集体化农业的方式,整合农村资源,增加农业生产效率,解决了农民家庭生产领域中的局限性问题。

4. 提升科学技术水平:苏联在建设社会主义时,注重发展科学技术,建立了完
备的科学技术资源体系,提高了社会生产力水平。

5. 人民政治权利得到保障:苏联采用工人和农民代议制的民主政治体制,充分
保障了人民政治权利。

苏联模式社会主义建设教训:
1. 经济计划体制存在问题:苏联的经济计划体制过于僵化,限制了市场经济的
自由和创新力,导致了生产效率的低下。

2. 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际脱节:苏联社会主义的实践和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之间
存在一定的脱节,导致了社会主义建设不能够在实践中有效发挥作用。

3. 领导层腐败问题:苏联的领导层存在一定的腐败问题,权力集中导致的腐败,导致了国家建设中一些不公平现象的出现。

4. 集体化农业问题:苏联集体化农业在实践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导致了农业生
产效率不够高,农民工作热情不足,人口流失等问题的出现。

5. 市场经济发展的缺失: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缺乏对市场经济的了解和重视,限制了经济的发展和效率提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历史专题七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三苏联社会主义改革与挫折自我小测人民版必修2
一、选择题
11958年,如果中苏两国官员就当年的农业建设交流经验教训,其主要话题可能是( )
①中国的农业社会主义改造运动②苏联的大规模种植玉米运动③中国的人民公社化运动④苏联的农业集体化运动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2010江苏南通高三二模,17)下表是《1951~1965年苏联社会总产值、国民收入、工业产值增长速度表(%)》。

我们从中可以得到的最准确信息是…()
A.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
B.苏联优先发展重工业
C.人民生活水平迅速提高
D.国民经济增长速度缓慢
3下列有关赫鲁晓夫批判斯大林个人崇拜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是当时苏联政治上最大的事件
B.引起了苏联和整个世界的震惊
C.把错误归罪于斯大林个人品质
D.找到个人崇拜产生的真正根源
4有人评价赫鲁晓夫“是徘徊在新旧时代十字路口的一名代表人物,他的一只脚跨进了新时代,而另一只脚又由于历史的原因,仍然深陷在旧时代的泥淖之中而不能自拔”。

这里“跨进了新时代”的主要含义是( )
A.打开了苏联改革的闸门
B.改变了农业水平落后的局面
C.改革在理论上取得了重大突破
D.促进了苏联重工业的发展
51970年,苏联工业利润总额从1965年的225亿卢布提高到560亿卢布,国民收入年均增长率也随之提高。

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企业取得独立自主地位
B.“加速发展战略”的实施
C.“新经济体制”广泛推行
D.斯大林体制最终被废弃
6(2010北京高考文综,22)1971年,苏联政府在关于五年计划的报告中说:“商品货币关系在我国具有新的、社会主义的内容。

当然,我们要批驳主张用市场调节作用取代国家集中计划的主导作用的各种错误观点。

”这表明苏联政府试图( )
A.废除对企业的指令性计划
B.由市场决定产品价格
C.鼓励私营企业发展
D.减少对企业的行政干预
7(2010山东临沂高三一模,30)《全球通史》写道:“苏联虽然号称‘最发达的社会主义国家’,但主要消费品长期供应不足……经常需要凭票供应,暗藏了通货膨胀的危险,人民生活水平从革命前的居欧洲第五位下降到在(20世纪)80年代的居世界第十八位。

”这一现象产生的根本原因是( )
A.斯大林体制的弊端 B.工业化运动的开展
C.农业集体化的进行 D.西方国家极力封锁
8戈尔巴乔夫曾用斯大林模式概括整个苏联70年的历史,并认为“斯大林模式的社会主义正在为自由的人们的公民社会所取代”。

这说明戈尔巴乔夫…() A.消除了与西方国家的矛盾
B.否定了苏联社会主义制度
C.缓和了苏联国内社会矛盾
D.促进了苏联经济体制改革
92003年,俄罗斯科学院一位院士痛切地说:“我们俄罗斯人以我们自己的沉痛灾难为代价,成为耶稣,悲壮地走上祭坛,向世人和历史宣告:苏联的‘民主化’‘私有化’完全是一条绝路、死路。

”这说明他把苏联解体的原因归结为( )
A.日益严重的经济危机
B.苏联政局动荡
C.西方的“和平演变”政策
D.戈尔巴乔夫的改革
1020世纪50~90年代,赫鲁晓夫改革、勃列日涅夫改革和戈尔巴乔夫改革的相同点是( )
A.没有突破僵化的斯大林体制
B.坚持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方针
C.没有彻底改变国民经济状况
D.直接导致苏联日益走向解体
二、非选择题
11阅读下列历史图片:
请完成:
(1)图1、图2所示人物进行改革的侧重点有什么不同?两次改革最终失败的共同原因是什么?
(2)图3和图4共同反映了什么历史现象?这是否意味着社会主义运动在全世界的失败?为什么?
(3)综合上述问题和所学知识,谈谈你对社会主义运动的认识与理解。

12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20世纪八九十年代苏联国民生产增长率统计表
材料二(戈尔巴乔夫政府)在制定改革政策方面存在三个严重问题:第一,仍然以优先发展重工业和机器制造业为主的“加速发展战略”是发展资本密集型产业为主的战略,已不符合时代潮流,现代经济结构已由资本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发展……第二,对经济改革的目的是解决生产与消费之间的矛盾、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认识不足,没有扭转结构失衡和农、轻、重比例失调的老问题……必然加剧人民对改革的失望和对政府的不信任。

第三,对国家的财政危机的程度估计不足……对于生产危机的到来和恶化估计不足。

——张伟垣《苏联兴亡和社会主义前景》材料三经济上的解体,加速了政治上的解体;而经济解体之所以发生,却是由政治解体促成的。

随着5年一度的“计划”的停止,以及党中央命令的告终,苏联根本没有一个可以有效运作的“全国性”经济体系。

取而代之的,只是各个社区、各个地方、各个单位,只要力能为之,便一窝蜂地赶紧筑垒自保,寻求自足。

——E.霍布斯鲍姆《极端的年代》请完成:
(1)材料一反映了苏联国民经济呈现出怎样的变化趋势?
(2)依据材料二、三指出,上述变化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答案
1解析:苏联的大规模种植玉米运动和中国的人民公社化运动均开始于1958年,故B 项符合题意;①发生在1953~1956年,④发生在1927~1932年,故排除A、C、D三项。

答案:B
2解析:社会总产值、国民收入、工业产值的增长速度持续下降,反映了苏联国民经济发展极为缓慢,故D项符合题意;A、C两项与表格中的数据不符,B项与题干材料没有关系。

答案:D
3解析:赫鲁晓夫虽然开展了对斯大林个人崇拜及其后果的斗争,但没有找到个人崇拜
的真正根源,而是由自己实行“一言堂”,使苏联重新陷入了个人崇拜的泥淖,故排除A、B、C三项。

答案:D
4解析:赫鲁晓夫改革缺乏正确的理论指导、总体上的规划和科学的试验,没有彻底改变苏联经济落后的状况,但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斯大林模式。

答案:A
5解析:20世纪六七十年代,勃列日涅夫推行“新经济体制”,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工业生产和国民经济的发展,故C项符合题意;A、B、D三项均与题干材料中的时间条件不符。

答案:C
6解析:材料主张用商品货币关系来发展经济,但是又充分肯定了计划经济的合理性,说明勃列日涅夫的改革没有突破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因此,A、B两项都是错误的,材料没有涉及所有制问题,C项也是错误的。

答案:D
7解析:“主要消费品长期供应不足”“人民生活水平……下降”等现象,反映了苏联国民经济比例的严重失调,其根源在于高度集中的斯大林体制,故A项符合题意;B、C、D 三项均不属于根本原因的范畴。

答案:A
8解析:戈尔巴乔夫将斯大林模式等同于苏联历史,主张用“公民社会”取代“社会主义”,说明他逐渐背离社会主义道路,故B项符合题意;A、C、D三项与题干材料中的信息不符。

答案:B
9解析:题干材料说明该院士认为戈尔巴乔夫的“民主化”“私有化”改革导致了苏联解体,故D项符合题意;A、B、C三项均与题干材料中的有效信息不符。

答案:D
10解析: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和戈尔巴乔夫都没有扭转苏联国民经济衰退的趋势,故C项符合题意;A、B两项均与赫鲁晓夫改革和勃列日涅夫改革有关,D项与戈尔巴乔夫改革直接相关。

答案:C
11解析:第(1)问中的“侧重点”可结合赫鲁晓夫改革和勃列日涅夫改革的内容进行归纳,“共同原因”应结合两次改革的历史背景和结果进行分析;第(2)问中的“现象”可依
据图3、图4中“1991年12月25日”等信息进行判断,“观点及理由”应注意社会主义运动与社会主义建设模式的区别;第(3)问具有一定的开放性,可结合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状况进行说明,言之有理即可。

参考答案:(1)侧重点:赫鲁晓夫改革以农业为突破口和重点,勃列日涅夫改革以工业改革为重点。

共同原因:没有从根本上突破斯大林模式的框架,导致改革后期的各种矛盾日益突出。

(2)现象:戈尔巴乔夫改革失败,苏联宣告解体。

观点:苏联解体不能说明社会主义运动失败。

理由:苏联解体意味着苏联社会主义建设模式的失败,不能表明全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终结。

(3)社会主义运动不可能一帆风顺;社会主义制度需要在发展中自我完善;社会主义建设应坚持正确的改革方向。

(如答其他且符合题意,同样正确)
12解析:第(1)问侧重考查识读图表的能力,应根据要求进行纵向比较或横向比较;第(2)问可直接从材料中提取改革方针、苏共威信、经济体制等方面的有效信息。

参考答案:(1)苏联的国民生产增长率在20世纪80年代持续下降,甚至出现了负增长。

(2)“加速发展战略”违背经济发展的时代潮流;没有解决国民经济比例失调和人民生活问题;对国家财政危机和生产危机的认识不足;政治解体与经济解体的相互作用;没有实现经济体系的平稳改革和有效运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