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候系统模式发展与应用研讨班
讨论班教学介绍
讨论班教学一、讨论班教学简单介绍讨论班教学模式(Seminar)就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师生组成教研小组,就某些专题定期集中在一起自由地展开研讨,共同探讨新的知识领域,研究高深科研课题,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着重培养学生的分析、研究能力的一种教学模式。
Seminar课程围绕着学生共同感兴趣的问题组织教学,让学生们单独或以小组形式经过研究,包括实验、调查、考察以及文献资料分析和综合等,获得解决问题的途径,然后写成研究报告,由某个学生或某组学生作主题发言,组织全班学生参加讨论,培养他们具有相关能力和掌握相关知识,从而达到学有所获、教学相长、日学日进的教育目的。
二、国际著名大学讨论班教学介绍自19世纪20年代起,Seminar在美国大学的创生、发展与美国研究型大学的创建历程紧密相联。
1959年,哈佛大学为提高本科生低年级阶段的学术性,开始进行低年级Seminar的实验,经过3年实验之后,低年级Seminar计划成为其本科生课程的组成部分。
哈佛大学低年级Seminar的成功,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反响,并被许多大学仿效。
到20世纪70年代,低年级Seminar成为美国大学本科教育改革的主要形式之一。
三、国内大学讨论班教学介绍今年来,国内一些大学也在逐步尝试开展本科生的Seminar课程。
2010年在清华大学数学系演讲厅,作为清华大学数学科学中心暑期学校“什么是什么……(What is...)”讨论班的第一位演讲人,中科院院士、中科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席南华发表题为《表示论随时都在》的演讲。
东南大学已经将Seminar课程纳入本科生选修课程里面。
面向全校学生开设Seminar课程,班级规模为10-20人。
附录资料:1、麻省理工大学本科生Seminar课程资料:见附件麻省理工大学讨论班课程.docx2、哈佛大学本科生Seminar课程资料:见附件Freshman seminar program in Harvard.PDF3、斯坦福大学本科生Seminar课程资料:见附件Introduction Seminars in Stanford.PDF4、东南大学关于研讨班(Seminar)课程资料:见附件东南大学讨论班课程.docx。
人类活动对气候系统的影响——解读IPCC第六次评估报告第一工作组报告第三章
!"!#年$第%%卷$第&期!'&%!'&,$"##$!%%&'())*+,-./01-234+/15引用格式!孙颖"!"!#+人类活动对气候系统的影响,,,解读H ;D D 第六次评估报告第一工作组报告第三章#6$+大气科学学报"%%%&&!'&%!'&,+C 0-7"!"!#+H A $2,#/@"0A 2-2,#:>:#:?4/-,3:A 2#?4O4#?A !2-:-#?1$1?#2#:/-/@D "2$#?1!/@PU "1?$/1#/@H ;D D=8'#6$+B 12-4=#A /4C ,:"%%%&&!'&%!'&,+&/:!#")#*+,+%.+,-(:+&'())*+!"!#"+#'""(+%:-D ":-?4?&+人类活动对气候系统的影响 解读9:;;第六次评估报告第一工作组报告第三章孙颖!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北京#"""+#!联系人"E!A 2:3!40-O:-5-,A 2+5/>+,-!"!#!"+!#'收稿"!"!#!"+!*"接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摘要$!"!#年+月"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H ;D D &第六次评估报告第一工作组报告发布(该报告清楚表明"近百年来气候系统正在发生广泛而迅速的变化"人类活动已使得大气)海洋和陆地变暖(本文通过对报告第三章的摘译"介绍了报告中关于人类活动对气候系统影响的主要结论"包括人类活动对大气和地表)冰冻圈)海洋)生物圈以及气候变率的影响(基于最新的观测资料)新一代气候模式结果以及不同的检测归因方法"通过评估近年来该领域的最新文献表明"以温室气体为主的人类活动可以在气候系统多变量变化中被检测出来(关键词H ;D D 第六次评估报告'人类活动'气候系统$$自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H;D D &发布第一次评估报告以来"人类活动对气候系统的影响一直是H;D D 历次评估报告的核心内容(H ;D D 第一次评估报告指出!人类使用化石燃料大大增加了大气温室气体的浓度"导致温室效应增强和地球表面变暖(第二次评估报告表明!全球变暖/不太可能完全由自然因子造成0"人类活动对全球气候系统有/可识别的0影响(第三次评估报告指出!可能的是"过去&"年观测到的大部分变暖是由于温室气体浓度的增加造成的(第四次评估报告指出"可能的是"自!"世纪中期以来观测到的大多数变暖是由于观测到的人为温室气体浓度增加引起(第五次评估报告%=8&&指出"极有可能的是"人类活动是!"世纪中期以来观测到的变暖的主要原因(这些系列报告表明"人类活动影响气候系统的证据在逐渐加强"科学界对于人类活动对气候系统影响的认识在深化(这主要是由于观测到的变暖越来越明显)气候模式性能的改善以及归因方法学的改进(H ;D D 最新发布的第六次评估报告%=8'&"基于最新的观测和模式结果"系统评估了人类活动对大气和地表)冰冻圈)海洋)生物圈以及气候变率模态的影响(与第五次评估报告相比"评估的变量更加全面"内容更为系统(评估的成员不仅包括传统的气候变量"如气温和降水等"而且还增加了生物圈等其他圈层的变量(通过对这些变量的评估"第六次评估报告得出结论!毋庸置疑的是"自工业化以来"人类的影响已经使得大气)海洋和陆地变暖(气候系统各圈层发生了广泛而迅速的变化"人类排放的温室气体等造成的人为强迫已经对气候系统造成了明显的影响%E O1:-5?#23+"!"!#'H ;D D "!"!#&(!"人类活动影响气候系统的主要结论!E !"人类活动对气候系统的综合影响自工业化以来"人类活动的影响已经使全球气候系统变暖(这一评估结论的信度在第六次评估报告里面进一步提高"主要是由于对气候系统多圈层多变量的综合评估"减少了传统单一变量评估带来的不确定性(在气候系统的不同圈层"包括大气)海洋)冰冻圈和地表气候变化等指标的变化中"均可以检测到人类活动的影响(这些影响与模式模拟和基于物理机制预期的理解相一致(在第六次评估报告中"采用了参与第六次国际孙颖!人类活动对气候系统的影响,,,解读H ;D D第六次评估报告第一工作组报告第三章气候模式比较计划%D <H ;'&的气候模式(与第五次计划%D <H;&&的模式相比"D <H ;'气候模式对平均气候态的模拟有一定改进%高信度&(高分辨的气候模式对地表和海洋气候的模拟偏差减小%中等信度&"包括生物地球化学反馈的大多数地球系统模式的模拟能力与复杂性较低的对应模式持平%中等信度&(多模式平均能够很好地再现大多数观测到的气候变化%高信度&以及二氧化碳%D \!&较高和较低时的代用数据重建的气候(与=8&相比"大陆尺度的古气候模拟有一定改进%中等信度&"但模式通常低估了相对于当前气候较大的温度和降水差异%高信度&(!E $"人类活动对大气和地表的影响相对于#+&",#(""年"!"#",!"#(年全球平均表面气温%U C =B &的变化为")(0#)!S "其中人为变暖贡献的范围可能为")+0#)*S (人类活动引起的变暖最佳估计值是#)",S (其中"温室气体强迫贡献了#)"0!)"S 的变暖"其他人为强迫%主要是气溶胶&贡献了")"0")+S 的变冷(自然强迫的贡献仅为1")#0")#S "而内部变率的贡献为1")!0")!S (由于对不确定性理解的改进以及持续的变暖"第六次评估报告对自工业化革命以来#+&",#(""年的变暖进行了归因"而=8&中只能对自#(&#年以来的变暖归因(人类活动引起的U C =B 和全球平均表面温度%U <C B &变暖的可能范围相等%中等信度&(但是"将观测到的变暖归因于某种特定的人为强迫仍然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很可能的是"人类活动引起的温室气体增加是自#(,(年开始广泛的卫星观测以来对流层变暖的主要影响因子"而人类活动导致的平流层臭氧损耗极可能是#(,(年至!"世纪("年代中期平流层下部降温的主要影响因子(与#(&#,!"#!年的增温相比"#((+,!"#!年观测到的U <C B 升温速率变缓是一个短暂事件"伴随其后的是U <C B 的快速上升%很高信度&(自=8&以来改进的观测资料显示"#((+,!"#!年U <C B 趋势比早期估计更大(#((+,!"#!年U <C B 趋势的所有观测估计值都在D <H ;'模拟趋势的#"N 0("N 范围内%高信度&(气候系统的内部变率"尤其是太平洋年代际变率以及太阳活动和火山爆发的变化部分抵消了#((+,!"#!年人为活动导致的地表变暖趋势%高信度&(在此期间"全球海洋热含量持续增加"表明整个气候系统持续变暖%很高信度&(自!"#!年以来"U <C B 急剧升温"!"#',!"!"年这&2至少是自#+&"年有器测记录以来最热的&年%高信度&(自!"世纪中期以来"人类活动很可能影响了大尺度的降水变化(新的归因研究进一步证实了过去的研究结论"即可以在北半球中高纬陆地降水的增加中检测到的人类活动的影响%高信度&(人类活动已经影响了湿润的热带和干燥的亚热带之间纬向平均降水差异的增加%中等信度&(同时"人为气溶胶也对!"世纪&",+"年代全球陆地夏季风降水的减少有贡献%中等信度&(同样具有中等信度的是"人类活动影响了#(,(年以来南半球夏季降水在高纬的增加和中纬的减少"这与南半球环状模向正位相的转变有关(人类活动引起的温室气体强迫是全球%几乎确定&和大多数大陆%很可能&极端冷事件和极端暖事件变化的主要原因(近几十年来"人类活动的影响"特别是温室气体强迫"很可能是全球陆地观测到的强降水加剧的主要驱动因子(具有高信度的是"模式可以重现陆地极端降水的大尺度空间分布特征(D <H ;'模式模拟的极端降水强度和频率与D <H ;&模式的模拟相似%高信度&(可能的是"人类活动影响了!"世纪+"年代以来南半球纬向平均R 2&3?O 环流向极地的扩张(具有中等信度的是"北半球纬向平均R 2&3?O 环流向极地的扩张主要受到气候系统内部变率的影响(自!"世纪+"年代以来太平洋P23(?1环流增强的原因尚不清楚"观测到的增强趋势超出了气候模式模拟的趋势范围%中等信度&(!E %"人类活动对冰冻圈的影响很可能的是"温室气体等增加引起的人为强迫是!"世纪,"年代后期以来北极海冰损耗的主要驱动因子(目前有新的证据表明"人为气溶胶的增加抵消了部分由温室气体引起的!"世纪&"年代以来北极海冰损耗%中等信度&(在针对北极海冰的模拟中"尽管平均海冰状态存在很大差异"但所有D <H ;&和D <H ;'模式都再现了近几十年来海冰范围和厚度的损耗%高信度&(相比之下"全球气候模式通常无法捕捉到卫星时代观测到的南极海冰范围的小幅度增加"并且对这种变化原因的归因信度很低(很可能的是"人类活动影响了#(&"年以来北半球春季积雪的减少(D <H;'模式比D <H ;&模式更好地再现了北半球积雪的季节性周期%高信度&(人类活动的影响很可能是最近全球范围内几乎普遍&&'$$!"!#年(月$第%%卷$第&期发生的冰川退缩的主要驱动因子(在过去的!"年中"人类活动很可能影响了格陵兰冰盖表面的融化(具有中等信度的是"格陵兰冰盖最近的整体冰量损耗中存在人为贡献(然而"仅具有中等一致性的证据表明"人类通过冰流量的变化影响南极冰盖物质平衡(!E?"人类活动对海洋的影响极有可能的是"人类活动是!"世纪,"年代以来海洋热含量增加的主要驱动因子"海洋热含量的增加一直延伸到深海%很高信度&(自=8&以来由于模式模拟中同时考虑了自然和人为强迫"海洋上层%"0,""A&热含量变化的近期观测估计值与模式模拟之间的一致性提高(D<H;'模式模拟结果显示"工业化以来%#+&",!"#%年&海洋上层%"0 ,""A&吸收了&+N的热量"海洋中层%,""0!"""A&吸收了!#N"海洋深层%2!"""A&吸收了!!N(与D<H;&的结果相比"D<H;'得到的多模式平均海温偏差的结构和幅度基本没有发生变化%中等信度&(极有可能的是"人类活动影响了!"世纪中期以来海洋表层和次表层盐度变化(主要表现为盐分低的区域变得更淡"盐分高的区域变得更咸%高信度&(同期大气水循环和海洋!大气通量%蒸发和降水&的变化是观测到的海盆尺度盐度变化的主要驱动因子%高信度&(观测到的所有深度的海盆尺度盐度变化可归因于人为影响"D<H;&和D<H;'模式都只能在包括温室气体增加的模拟中重现这些模态%中等信度&(很可能的是"综合考虑冰川)冰盖表面物质平衡和热膨胀的可归因贡献"人类影响至少是观测到的#(,"年以来全球平均海平面上升的主要驱动因子(自=8&以来的研究表明"不包括人为温室气体的模式无法模拟出历史时期热膨胀%热力学&导致的海平面上升"包括所有强迫%人为和自然强迫&的模式模拟结果与观测估计值最接近(很可能的是"人为影响是观测到的#(,"年以来全球平均热比容海平面上升的主要驱动因子(!E@"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大气D\!浓度增加导致的植物生长施肥效应增强是大气D\!季节循环振幅增加的主要驱动因子%中等信度&(尽管如此"由于土地管理在某些地区占主导地位"D\!施肥效应是观测到的变绿的主要驱动因子这一结论仅有低信度(几乎确定的是"人为D\!的吸收是观测到的全球海洋酸化的主要驱动因子(观测到的北大西洋亚热带和赤道地区!"""年以来D\!浓度增加可能部分与海温升高有关"这一反应与海洋碳汇随变暖而减弱的预期一致(与=8&一致的是"海洋上层脱氧有部分是由于人类活动影响这一结论具有中等信度(具有高信度的是"地球系统模式模拟出了全球平均海洋碳汇的时间变化(!E A"人类活动对气候变率模态的影响很可能的是"人类活动影响了!"世纪,"年代以来南半球环状模%C=<&正位相趋势以及相应的南半球温带急流的加强和南移(与之前的几十年相比"!"""年代初以来臭氧强迫对C=<趋势的影响一直很小"导致观测到的!""",!"#(年C=<趋势较弱%中等信度&(气候模式很好地再现了夏季C=<趋势"且D<H;'模式的表现优于D<H;&模式%中等信度&(相比之下"!"世纪'"年代以来北半球环状模%T=<&趋于正相位以及相应的温带急流和风暴路径北移的原因尚不清楚(人类活动对年际变率的主要热带模态或其相应区域遥相关的影响并没有超出内部变率范围%高信度&(=8&以来的研究进一步证实"气候模式和地球系统模式能够再现厄尔尼诺!南方涛动%E T C\&和印度洋海盆模态%H\K&和偶极子模态%H J K&的空间结构和方差的大部分特征%中等信度&(尽管D<H;'模拟效果略有改进"但D<H;'模式仍然未能较好的描述一些基本过程(人为和火山气溶胶影响了!"世纪'"年代以来大西洋多年代际变率%=<V&和相关区域遥相关的变化%中等信度&(具有高信度的是"内部变率是太平洋年代际变率%;J V&的主要驱动因子"尽管有一些模式证据表明存在潜在的人类活动的影响(由于观测记录简短"模式仍然无法完全再现相关的海表温度距平%中等信度&"同时由于尚未充分理解关键过程的原因"评估人类对=<V和;J V的影响仍然存在不确定性($"讨论和展望=8'第一工作组第三章在对D<H;'模式性能进行评估的基础上"评估了人类活动对全球和大陆尺度气候变化的影响(其他变量"如区域尺度的水循环和极端事件等的归因等没有在该章进行评估(通过和第五次评估报告的比较"可以看到"由于在新的模式比较计划中增加了更多的试验"不同人为强迫因子对气候系统的影响可以进一步被认识和量化"对人类活动影响的认识进一步深化"更多的证据'&'孙颖!人类活动对气候系统的影响,,,解读H ;D D第六次评估报告第一工作组报告第三章和更新的资料均支持了人类活动是工业化以来大气)海洋和陆地变化的主要影响因子(相比较之前的评估报告"H;D D 最新发布的第六次评估报告进一步明晰了人类活动对气候系统的影响"这种影响可以在气候系统的多个圈层中检测到(由于全球气温的持续变暖"人类活动的信号愈发清晰"人为信号的检测从=8&的#(&#年提早到了#+&"年"明确指出自工业化革命以来的气候变化主要是由于人类活动造成(同时"对于人类活动对降水的影响"报告指出人类活动对大尺度极端降水影响的信号在有些区域可以检测到(对于大尺度极端温度的变化"由于最新的D <H;'检测归因模式比较计划%J =<H;&资料的使用"在最新的研究中可以将温室气体和气溶胶的影响分离"因此在极端气温变化的归因研究中"指出了温室气体强迫的主导作用(而在极端降水的变化中"温室气体的作用也可以部分地分离(报告也对所谓的气候停滞期的原因进行了回顾"评估了人类活动对生物圈)深层海洋和气候变率等多圈层变量的影响"体现了近年来在检测归因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参考文献%&'(')'*+',&E O1:-5V "U :33?##T ;"=,"0#282/L <"?#23+"!"!#"R 0A 2-:-@30?-,?/-#"?,3:A 2#?4O4#?A #8$%%D 3:A 2#?,"2-5?!"!#!#"?$"O4:,234,:?-,?*24:4+D /-#1:*0#:/-/@P/1(:-5U 1/0$"#/#"?C :)#"=44?44A ?-#8?$/1#/@#"?H -#?15/>?1-A ?-#23;2-?3/-D 3:A 2#?D "2-5?+D 2A *1:&5?2-&T ?Q 7/1(!D 2A *1:&5?X -:>?14:#O ;1?44%H -;1?44&+H ;D D"!"!#+D 3:A 2#?,"2-5?!"!#!#"?$"O4:,234,:?-,?*24:4#8$%%<244/-!J ?3A /##?V "9"2:;";:12-:="?#23+D /-#1:*0#:/-/@P/1(:-5U 1/0$"#/#"?C :)#"=44?44A ?-#8?$/1#/@#"?H -#?15/>?1-A ?-#23;2-?3/-D 3:A 2#?D "2-5?+D 2A *1:&5?2-&T ?Q 7/1(!D 2A *1:&5?X -:>?14:#O ;1?44+%H -;1?44&+9670+25(<360*0+21/121',5*+>1602',F,2'6!0*1*2')7)'20215*5(;<072')5(GH )'75)25(9:;;-&A C X T 7:-5A #"0)1#8/806#"$/$1"$*"/.01#7$"$)*)8)904#83560102"*#"0)1":$0;019#"""+#"/.01#H -=0504#!"!#"#"?P/1(:-5U 1/0$"%PU H &1?$/1#/@#"?C :)#"=44?44A ?-#8?$/1#%=8'&/@#"?H -#?15!/>?1-A ?-#23;2-?3/-D 3:A 2#?D "2-5?%H ;D D &Q 241?3?24?&+B "?1?$/1#"24,/-,30&?&#"2#"0A 2-2,#:>:#:?4"2>?Q 21A ?&#"?2#A /4$"?1?"/,?2-2-&32-&+P:&?4$1?2&2-&12$:&,"2-5?4:-#"?2#A /4$"?1?"/,?2-",1O/4$"?1?2-&*:/4$"?1?"2>?/,,011?&+B ":4$2$?1$1?4?-#4#"?A 2:-,/-,304:/-4/@#"?1?$/1#/-#"?:A $2,#/@"0A 2-2,#:>:#:?4/-#"?,3:A 2#?4O4#?A ":-,30&:-5#"?:A $2,#/@"0A 2-2,#:>:#:?4/-#"?2#A /4$"?1?2-&401@2,?"#"?,1O/4$"?1?"#"?/,?2-"#"?*:/4$"?1?2-&#"?,3:A 2#?>21:2*:3:#O+H #:4,3?21#"2#*24?&/-1?,?-#3:#?12#01?4:-#"?@:3?&/@,3:A 2#?,"2-5?&?#?,#:/-2-&2##1:*0#:/-"2-#"1/$/5?-:,@/1,:-54:5-23"Q ":,":4&/A :-2#?&*O 51??-"/04?524?4""24*??-&?#?,#?&:-A 03#:>21:2*3?,"2-5?4:-#"?,3:A 2#?4O4#?A +B "?04?4/@#"?-?Q ?4#/*4?1>2#:/-23&2#2"#"?32#?4#5?-?1!2#:/-/@,3:A 2#?A /&?342-&#"?0$&2#?&2##1:*0#:/-A ?#"/&4$1/>:&?4/3:&*24:4@/1#"?4?,/-,304:/-4+9:;;-&''<360*0+21/12F '+>1602',F,2'6&/:!#")#*+,+%.+,-(:+&'())*+!"!#"+#'""(%责任编辑!袁东敏&$$,&'。
全球气候模式的发展与应用
全球气候模式的发展与应用全球气候模式是模拟全球气候系统中大气、海洋、陆地、冰盖等动力过程,预测未来气候变化的计算机模型。
全球气候模式的发展与应用已经成为当今气候科学研究和气候变化评估的重要工具。
本文将从模式发展历程、模式应用领域等方面探讨全球气候模式的发展与应用。
一、模式发展历程1. 早期研究全球气候模式的发展历程十分漫长。
20世纪初,由于气象观测数据的缺乏和计算机技术的不足,全球气候模式的开发不是很活跃。
到了20世纪60年代,随着大型机、数字赋存器和快速计算机的发展,大气中动力、热力学过程的非线性模型被开发出来,全球气候模式迅速发展起来。
20世纪80年代,计算机技术持续改进和气象资料、观测工具的不断更新改善模型精度。
同时,陆地和海洋生态系统以及温室气体循环等新的成分加入到模型中,全球气候模式变得更加复杂和成熟。
2. 现代研究现代的全球气候模式已经成为全球气候科学研究中必不可少的工具。
随着计算机处理速度的提高和观测手段的不断改进,全球气候模式的参数化和物理过程不断改进,其结果越发精确和可靠。
此外,全球气候模式的复杂度也不断增加,比如增加了地球系统中的生态系统和碳循环等模拟。
目前,全球气候模式已经成为气候变化评估和政策制定的不可或缺的工具。
全球气候模式在模拟现代气候和未来气候方面进行了很多全球气候变化的研究,如发现温室气体排放导致气温升高和海平面上升以及气候变化的影响。
二、模式应用领域1. 气候变化研究全球气候模式已经广泛应用于气候变化研究领域。
研究表明,全球气候模式是有效预测全球气候变化、探讨气候变化原因、评估气候变化影响的有力工具。
在模拟现代气候方面,全球气候模式可以模拟出过去的气候变化趋势,较好地反映大尺度区域气候变化的规律。
在预测未来气候变化方面,全球气候模式可以通过考虑适应性措施的影响,探讨改变排放情况将对气候变化的未来走势产生何种影响。
2. 自然灾害预测和管理全球气候模式也可以用于自然灾害的预测和管理。
中国气象局-南京大学气候预测研究联合实验室暨
中国气象局-南京大学气候预测研究联合实验室暨中国气象局气候研究开放实验室2016年度学术年会日程(2017年3月26日-28日)1.3月26日下午14:30-17:00学术委员会会议地点:水秀苑大酒店二楼望湖C厅参会人员:学术委员会全体委员实验室联合团队学术带头人(PI)2.3月27日上午8:30-8:40大会开幕式地点:水秀苑大酒店二楼望湖AB厅参会人员:全体与会人员3.3月27日上午8:40-11:50大会特邀报告地点:水秀苑大酒店二楼望湖AB厅参会人员:全体与会人员4.3月27日下午14:00-18:00主题分会场报告地点:水秀苑大酒店二楼望湖A厅、C厅参会人员:全体与会人员5.3月28日上午8:00-12:00主题分会场报告地点:水秀苑大酒店二楼望湖A厅、B厅参会人员:全体与会人员6.3月27日下午-28日上午茶歇时间墙报交流地点:水秀苑大酒店二楼望湖ABC厅参会人员:全体与会人员大会特邀报告时间:3月27日上午8:20-11:50地点:水秀苑大酒店二楼望湖AB厅主持人:张耀存、陆日宇主题一:东亚气候变异的机理与可预测性时间:3月27日下午14:00-18:05地点:水秀苑大酒店二楼望湖A厅主持人:任宏利、房佳蓓主题二:气候系统模式研发与应用时间:3月27日下午14:00-17:30地点:水秀苑大酒店二楼望湖C厅主持人:包庆、杨犇主题三:东亚及我国短期气候监测和预测关键技术时间:3月28日上午8:00-12:00地点:水秀苑大酒店二楼望湖A厅主持人:高涛、李超凡主题四:气候变化的监测、检测与影响评估时间:3月28日上午8:00-12:00地点:水秀苑大酒店二楼望湖B厅主持人:陈峰、尹红墙报交流时间:3月27下午-28日上午茶歇时间地点:水秀苑大酒店二楼望湖ABC厅。
区域气候模拟研究及其应用进展
区域气候模拟研究及其应用进展区域气候模拟研究及其应用进展引言:随着气候变化问题日益凸显,对气候变化进行准确模拟和预测变得尤为重要。
而区域气候模拟作为研究气候变化的重要手段之一,逐渐受到广泛关注。
本文旨在探讨区域气候模拟研究的发展历程、技术原理以及其在气候变化预测、农业和水资源管理等领域的应用进展。
发展历程:区域气候模拟是对特定地区和时间范围内气候系统进行模拟的方法。
其发展经历了多个阶段。
早期的区域气候模拟主要基于统计方法,通过统计分析历史气象数据以及地理特征来推测未来的气候变化。
然而,这种方法精度有限,无法准确反映气候变化的复杂性。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进步,人们引入了物理模型、数值方法和地理信息系统等技术,大大提高了区域气候模拟的精度和可靠性。
最近,随着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区域气候模拟正逐渐朝着智能化方向发展,模型准确性得到了进一步提升。
技术原理:区域气候模拟的基本原理是构建气象学、气候学、生态学等多学科的综合模型。
它通过对气候系统内不同组分(如大气、海洋、陆地等)相互作用的建模,来模拟气候变化的发展趋势。
具体说,区域气候模式包括两个层次的模拟:全球大气模式(GCM)和区域气候模式(RCM)。
GCM主要用于对全球气候模拟,提供全球尺度的初始和边界条件。
而RCM则是在GCM的基础上,对特定区域进行进一步细化,提供高分辨率的气候预测结果。
应用进展:区域气候模拟在气候变化预测、农业和水资源管理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首先,区域气候模拟可以提供准确的未来气候预测结果,为政府部门制定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提供科学依据。
其次,区域气候模拟对于农业和水资源管理的意义重大。
通过模拟未来气候变化对农作物种植和水资源供应的影响,可以为农业生产和水资源规划提供参考,有助于减少因气候变化带来的农作物减产和水资源供应不足的风险。
另外,区域气候模拟也可应用于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中,以优化城市布局,提高城市的抗灾能力。
结论:区域气候模拟研究作为预测和应对气候变化的关键技术,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展。
气象研讨会交流发言稿范文
大家好!今天,我很荣幸能站在这里,与大家共同探讨气象科技领域的发展与合作。
在此,我代表我国气象科技工作者,向长期以来关心和支持我国气象事业发展的各位领导、专家和同仁表示衷心的感谢!近年来,全球气候变化日益加剧,极端天气事件频发,对人类生产生活造成了严重影响。
在这种背景下,加强气象科技领域的交流与合作,共同应对气候变化和极端天气事件,已成为全球共识。
首先,我想谈谈我国气象科技事业的发展现状。
近年来,我国气象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气象观测、预报、预警能力显著提升。
在气象科技创新方面,我国已形成了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科研成果,为全球气象事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其次,我想强调气象科技在国际合作中的重要性。
在全球气候变化的大背景下,各国在气象科技领域的合作显得尤为重要。
以下是我对气象科技国际合作的一些建议:一、加强气象观测数据的共享。
各国应共同推动气象观测数据的共享,为全球气候监测、预测和应对提供有力支撑。
二、深化气象科技研究合作。
各国应加强气象科技研究合作,共同攻克气候变化、极端天气事件等难题。
三、提升气象预报预警能力。
各国应共同提高气象预报预警能力,为应对极端天气事件提供有力保障。
四、加强气象人才交流与合作。
各国应加强气象人才培养,促进气象人才在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
五、推动气象科技成果转化。
各国应共同推动气象科技成果的转化,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在此,我提出以下几点建议:一、深化东北亚气象合作。
东北亚地区各国在应对气候变化和极端天气事件方面有着共同的利益。
我们应加强东北亚气象合作,共同提升区域气象预报预警能力。
二、加强国际气象科技交流。
我们应积极参加国际气象科技交流活动,学习借鉴国外先进经验,提升我国气象科技水平。
三、推动气象科技人才培养。
我们应加强气象科技人才培养,为我国气象事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四、加强气象科技产业创新。
我们应推动气象科技产业创新,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总之,气象科技领域的交流与合作对全球气候治理和人类福祉具有重要意义。
加快开展我国气候可行性论证的必要性研究
加快开展我国气候可行性论证的必要性研究1. 引言1.1 背景介绍随着全球气候变化问题日益严重,为有效应对气候变化带来的挑战,我国急需加快开展气候可行性论证的研究工作。
气候可行性论证是指通过综合评估和分析,确定特定政策、项目或措施在气候变化背景下的可行性和影响,以有效降低碳排放和适应气候变化。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温室气体排放国之一,同时也是最受气候变化影响的国家之一。
近年来,我国政府已经加大了应对气候变化的力度,制定了一系列政策和措施,包括《全国气候变化适应战略》等文件。
这些政策和措施的制定仍存在局限性,需要更加科学合理的依据支持。
加快开展我国气候可行性论证的研究显得尤为紧迫和必要。
只有通过深入研究,科学评估气候变化对我国的影响,形成系统的政策建议,才能更好地应对气候变化挑战,推动我国实现可持续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为了加快推动我国气候可行性论证的开展,促进我国气候变化领域的科学研究和政策制定。
通过深入探讨气候可行性论证的概念和国内外研究现状,进一步认识加快开展该项工作的紧迫性和重要性。
明确研究的内容和方法,为未来开展气候可行性论证提供科学的指导和支持。
通过对我国气候可行性论证的开展进行前瞻性分析,探讨可能面临的挑战和机遇,为我国气候变化领域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和政策建议。
通过本研究,旨在为我国在全球气候变化议题上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更大的贡献。
2. 正文2.1 气候可行性论证的概念气候可行性论证是指通过科学分析和评估,确定某项气候行动方案的技术、经济和政治可行性。
在制定气候政策和实施具体措施时,必须先进行气候可行性论证,以确保能够实现预期的气候效益并有效应对气候变化挑战。
气候可行性论证不仅需要考虑技术可行性,还需要充分考虑社会经济因素和政治因素。
其中技术可行性包括技术成熟度、成本效益、资源可获得性等方面的评估;经济可行性则涉及投资回报率、市场需求、产业发展等因素的考量;政治可行性则考虑政策支持、利益相关方态度等因素。
通向巴黎之路——indcs与气候公正圆桌讨论会会议记录-创绿中心
1 通向巴黎之路——INDCs 与气候公正圆桌讨论会会议记录2015.08.06知识背景今年是全球气候谈判的关键一年,年底在巴黎召开的气候会议有望达成一份新的具有约束力的全球气候协定,对2020年后的全球气候行动作出规定。
在此之前,《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下文简称“公约”)的缔约方必须提交它们的“国家自主贡献预案”,简称INDC 。
截至目前,47个国家已经正式提交了INDCs ,涵盖的碳排放量约占全球碳排放总量的59%。
2 主题发言气候谈判的方式:从自上而下到自下而上邓梁春(WWF 气候与能源政策经理)国际气候制度的构建,历史上有两种典型方法: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而2009年的哥本哈根会议在气候制度演进上是一个有转折意义的会议。
为了哥本哈根会议能取得成果,2007年甚至2005年国际社会就开启了双轨谈判,其中发达国家要在《京都议定书》框架下商讨量化减排目标和对发展中国家提供的支持,而发展中国家要在公约长期框架下探讨国与国间的合作,以及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需要采取的具体行动,纳入更多尚且不在《京都议定书》之下的发达国家。
但从环保组织的角度讲,哥本哈根没有达成有雄心的、公平的、具有法律约束力的气候协议,哥本哈根的一号决议只有短短的一页纸。
不过哥本哈根会议上,由美国和其他主要的发展中国家,包括一部分发达国家,达成了一个《哥本哈根协议》,这个协议不是以决议正文的形式出现的,法律约束力很弱,但它对未来的气候变化制度走向起了关键作用。
当时只是约超过一半的国家认可了《哥本哈根协议》,把它记录在决议的附件当中,大部分国家,主要是发展中国家,对这个协议本身构建的方式和协议里的具体内容相当不满,当时出现了激烈的辩论、争吵,甚至相互的指责。
我们不认为哥本哈根会议是次成功的会议,但它是一次具有历史转折意义的会议,它重新确立了国家气候变化行动的谈判模式,以及国际气候制度的演进模式。
哥本哈根给气候变化谈判带来的主要变化是构建方式的变化,之前主要以自上而下的形式界定各国在应对气候变化议题时的责任义务,之后逐渐过度到以自下而上为典型特征的气候制度构建过程。
气候变化科学概论课程大纲
附件1:《气候变化科学概论》课程大纲课程名称:气候变化科学概论课程编号:s001125 课时:32学时学分:2.0 课程属性:选修课教学目的、要求本课程是为气候变化领域的研究生所开设的专业课程。
课程以专题讲座的形式,由参加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科学评估工作的中国科学家进行授课。
重点介绍气候变化事实、归因和预估、气候变化的影响与适应、气候变化减缓与可持续发展、以及气候变化国际谈判与中国的减排行动等方面的最新成果和进展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使学生了解当前气候变化研究的最新进展及焦点热点问题,掌握气候变化科学方面的相关知识,达到启蒙、澄清概念;开阔视野、拓展思路,为今后在气候变化领域开展相关研究工作打下坚实基础;培养青年学生探索求实科学精神的目的。
主要内容主要内容一、气候变化科学的发展和未来地球计划 1.天气、气候、气候系统和气候系统变化相关概念介绍。
2.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和气候变化科学介绍IPCC的组成、工作规则、程序和机制;IPCC系列评估报告及其意义和作用;IPCC的未来发展;发展中国家在IPCC活动中的作用和贡献。
3.IPCC第五次评估报告的主要结论简单介绍IPCC第五次评估报告的主要结论,包括气候系统变暖和极端事件、气候变化驱动因子、情景的发展、模式的发展、适应与减缓和可持续相协调发展的路径等。
4.未来地球计划介绍未来地球计划的产生背景、组织架构、工作进展。
二、观测到的气候系统变化 1.气候观测系统当代气候观测系统的发展、气候系统观测要素与数据集。
2.气候变化长期序列的形成介绍全球地表温度变化序列形成、影响气候变化检测的非均一性、大气再分析资料。
3.观测到的大气圈与地表变化大气成分、辐射收支、温度、水循环、大气环流等的变化。
4.观测到的冰冻圈的变化山地冰川、南极冰盖和格陵兰冰盖、海冰、积雪、冻土等的变化。
5.观测到的海洋变化海洋温度、盐度、热容量、海平面等的变化。
通用地球系统模式(CESM)第19届学术年会简介
通用地球系统模式(CESM)第19届学术年会简介
吴方华;张芳
【期刊名称】《气象科技合作动态》
【年(卷),期】2014(000)006
【摘要】1概况2014年6月15—21日,国家气候中心模式室吴方华博士和张芳参加了在美国科罗拉多州Breckenridge小镇举办的通用地球系统模式(CESM)第19届学术年会。
该学术年会由美国国家大气科学研究中心(NCAR)气候与全球动力系承办,旨在探讨CESM模式的研发现状和未来发展方向,并为其他模式发展提供经验交流的平台,其代表了目前国际前沿模式发展的最新动向。
国家气候中心模式室历年都会派相关科研人员参会观摩学习。
会上张芳主要关注了大气环流模式以及大气化学模式的研究进展,吴方华则重点关注了海洋环流模式和海洋生物化学模式的研究进展。
【总页数】3页(P38-40)
【作者】吴方华;张芳
【作者单位】国家气候中心,北京10008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P434
【相关文献】
1.一种应用于地球系统模式的通用插值算法模型 [J], 周宇峰;张志远;刘利;杨广文
2.通用地球系统模式对亚洲夏季风降水的模拟能力评估 [J], 韩春凤;刘健;王志远
3.再分析资料和CESM模式模拟的表层土壤湿度次季节变率 [J], WANG Yudan; CHEN Haishan; ZHOU Yang; DONG Xuan; ZHU Siguang
4.做中国自己的地球系统模式耦合器——记清华大学地球系统科学研究中心刘利[J], 迟艳艳
5.地表气温引入CESM模式对东亚地区夏季降水和环流场的影响 [J], 江颖;张明俊;邹小松;孟晓文;杨子凡;隆霄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全球气候治理的挑战与机遇
全球气候治理的挑战与机遇一、引言全球气候变化已成为21世纪人类面临的最严峻挑战之一。
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速,温室气体排放不断增加,导致全球气温上升,极端气候事件频发,对自然环境和人类社会产生深远影响。
全球气候治理,旨在通过国际合作,共同应对气候变化带来的挑战,促进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
本文将探讨全球气候治理的挑战与机遇。
二、全球气候治理的挑战1. 各国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大:全球各国经济发展水平差异极大,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应对气候变化上的能力和意愿存在明显差异。
发达国家有更强的经济和技术实力来采取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的措施,而发展中国家则面临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矛盾。
2. 国际合作困难:全球气候治理需要国际社会的共同努力,但各国在减排目标、技术转让、资金支持等方面的利益诉求不同,导致国际合作困难。
此外,地缘政治、经济发展水平、文化差异等因素也影响着国际合作的进程。
3. 科技研发与推广滞后:应对气候变化需要先进的科技支持,但目前全球在清洁能源、碳捕获和储存、节能减排等方面的技术研发与推广滞后,制约了全球气候治理的进程。
三、全球气候治理的机遇1. 绿色经济发展:随着社会对气候变化的关注度提高,绿色经济逐渐成为全球发展趋势。
绿色经济的发展有助于推动清洁能源、节能环保等产业的发展,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同时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减缓气候变化的影响。
2. 国际合作深化:在全球气候治理的背景下,各国间的合作不断深化。
通过国际组织和多边合作机制,各国可以共享技术、资金和经验,共同应对气候变化。
深化国际合作有助于推动全球绿色发展,促进世界经济繁荣稳定。
3. 科技创新推动:应对气候变化需要科技创新的支持。
在减排、适应、能源转型等方面,科技创新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和途径。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创新能力的提升,全球气候治理将迎来更多的机遇和可能性。
4. 政策激励增加:各国政府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包括制定减排目标、推广清洁能源、提供税收优惠等。
气候变化与能源转型的关系探究
气候变化与能源转型的关系探究气候变化是当前全球面临的重大环境挑战之一,而能源转型则被视为应对气候变化的关键举措。
本文将探讨气候变化与能源转型之间的关系,并深入分析其相互影响及作用机制。
一、气候变化的现状与影响气候变化是指地球气候系统长期变化的一种现象,其主要表现为全球气温上升、极端天气事件频发等。
据科学数据显示,气候变化已经对全球社会、经济、生态系统产生了严重的影响,如海平面上升、干旱、洪涝等灾害频发,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存与发展。
二、能源转型的现状与意义能源转型是指从传统化石能源向清洁可再生能源转变的过程,旨在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降低能源消耗的环境友好型能源结构。
随着全球对环境问题的日益关注,各国纷纷制定了相关措施,加快推进能源转型,以实现经济的绿色可持续发展。
三、1. 温室气体排放与气候变化的关系拉乌尔·多里亚博士 (Dr. Rahul Doria) 是国际气候科学家,指出气候变化主要由人为因素引起,其中温室气体排放是主要致因之一。
在工业化进程中,传统化石能源大量燃烧释放出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加剧了地球温室效应,导致气候变暖。
2. 清洁能源与减排的关系清洁能源是指来源于太阳能、风能、水能等可再生能源,其在生产和使用过程中释放的温室气体较少,对环境的影响较小。
发展清洁能源可以有效减少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有利于减缓气候变化的速度。
3. 能源转型对环境的影响能源转型涉及的清洁能源技术不断发展创新,如太阳能发电、风能利用等,这些新技术对环境的影响较小。
与传统化石能源相比,清洁能源不仅更加环保,而且更加可持续,能够有效降低环境污染和气候变化所带来的负面影响。
四、气候变化与能源转型的相关部门1. 气候变化议题在全球层面的发展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于1992年签署,旨在推动各国采取行动应对气候变化。
巴黎协定是迄今为止最为重要的国际气候变化协议,全球各国纷纷为了减排、节能、发展低碳经济而出台了相关。
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暨气候研究开放实验室
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暨气候研究开放实验室2007年度学术年会日程(2008年2月25-27日)2月24日下午16:30-18:30 注册中国气象局气象科技大楼一楼大厅2月25日上午08:30-09:00 注册中国气象局气象科技大楼一楼大厅会议地点:中国气象局气象科技大楼一楼多功能厅2月25日09:00-09:20 开幕式主持人:罗勇中国气象局科技发展司领导致辞国家气候中心领导讲话李维京09:20-10:40 特邀报告(报告35分钟,讨论5分钟)主持人:罗勇从2008年1月我国南方持续性大雪看气候变化的可能影响丁一汇院士,国家气候中心2008年冷冬的启示王绍武教授,北京大学物理学院12:00-13:30 午餐午休2月25日下午分会报告专题讨论2月25日18:00 招待会(地点:培训中心育园餐厅)2月26日全天分会报告专题讨论2月26日17:10 大会总结闭幕式主持人:罗勇(中国气象局气象科技大楼一楼多功能厅)2月27日参观活动(京外代表)分会报告10分钟,讨论2分钟,请报告人提前将PPT文件拷贝会务组专题讨论:20-30分钟第一分会气候变率的机理、预测与气候评价会议地点:气象科技大楼会议中心二楼第六会议室2月25日下午13:30-17:45S1-1 气候变率的诊断与机理研究主持人:封国林宋燕青藏高原东部夏季降水凝结潜热及其影响李栋梁,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科学学院青藏高原积雪时空演变特征与我国夏季雨带的关系(2006年开放课题)宋燕,中国气象局培训中心中国西北及青藏高原沙尘天气动态演变特征(2006年开放课题)王劲松,兰州干旱气象研究所大气相对角动量与赤道绕轴角动量相互作用下副热带高压脊线南北移动的动力热力分析王万里,武汉区域气候中心两种再分析资料Hadley环流时空结构的比较秦育婧,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科学学院夏季长江中下游旱涝年气候季节内振荡的特征差异王遵娅丁一汇,国家气候中心气候应用与服务室东亚副热带夏季风进程的年代际变化及其机制探讨梁萍,上海市气候中心大气质量南北涛动的季节循环卢楚翰,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科学学院南半球夏季纬向平均环流的垂直结构异常及其与AAO和ENSO的联系白莹莹,重庆市气象科学研究所副热带北太平洋大气季节内振荡时空特征的诊断研究韩荣青李维京董敏,国家气候中心气候诊断预测室/气候研究开放实验室夏季南亚高压的一组环流指数及其初步分析陈延聪,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科学学院西北太平洋季风槽的季节内变化与热带气旋生成研究张秀芝,国家气候中心气候资源中心(专题讨论)2月26日08:30-12:00会议地点:气象科技大楼会议中心二楼第六会议室S1-2 气候模式模拟及预测方法研究主持人:王永光曾刚城市冠层微气候及京津冀地区大气环流耦合效应的数值模拟刘树华,北京大学物理学院大气科学系气候系统模式BCC_CSM研究简介吴统文王兰宁王在志李伟平李清泉等,国家气候中心气候系统模式室东亚夏季风年代际变化数值模拟研究(2006年度开放课题)曾刚,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江苏省气象灾害重点实验室IPCC AR4气候模式对东亚夏季风变化的模拟性能评估孙颖,国家气候中心气候变化室气候系统模式对北极涛动的模拟辛晓歌,国家气候中心气候系统模式室赤道东太平洋前期海温异常对6月长江流域及以南地区降水影响的数值模拟李琰,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Variability of Regional Precipitation and Associated Physical Process in the NCEP CFS: Focus on the Southwest United States姜允迪,国家气候中心气候应用与服务室RegCM3对青藏高原极端气候事件模拟的敏感性研究杨雅薇,上海市气候中心MATCH对中国地区气溶胶光学厚度分布特征的模拟研究崔振雷张华银燕,国家气候中心气候研究开放实验室/南京信息工程大学An Updated Coupled Model for Land-Atmosphere Interaction Study曾红玲,国家气候中心气候应用与服务室平原河网地区的气象水文模型研究王勇,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基于海温的不同时间尺度南海夏季风强度的最优子集回归预报谷德军,广州热带海洋气象研究所一种东亚冬季风强度指数预测方法的研究刘实,吉林省气象科学研究所考虑相关系数不稳定性的季节气候预测方法探讨毛炜峄,新疆气候中心层次分析法在降水气候预测中的应用冯波,江西省九江市德安县气象局(专题讨论)2月26日下午13:30-17:10会议地点:气象科技大楼会议中心二楼第六会议室S1-3 区域气候分析与评价主持人:李栋梁陈正洪2008年初我国低温雨雪冰冻极端气象灾害的异常性特点张强,国家气候中心气候应用与服务室武汉市新一代居民中暑气象模型及中暑指数等级标准研究(2006年开放课题)陈正洪,武汉区域气候中心辽宁省近50年冬半年降雪的气候特征分析(2006年开放课题)赵春雨,沈阳区域气候中心长江流域降水极值的变化趋势(2006年开放课题)姜彤,国家气候中心气候变化室华南强降水的低频特征分析信飞,上海市气候中心华北中南部罕见的秋季连阴雨过程分析胡雪红张琳,山东省德州市气象局陕西伏旱气候特征及成因分析方建刚,陕西省气候中心东亚地区水汽输送与重庆旱涝的联系周浩,重庆市气候中心河南省汛期极端降水事件分析朱业玉,河南省气候中心海洋模式网页评述毛燕军,浙江省气候中心东营市旱情决策服务系统侯淑梅,山东省东营市气象局(专题讨论)第二分会气候变化检测、预估及其影响评估会议地点:中国气象局气象科技大楼一楼多功能厅2月25日下午13:30-17:45S2-1 气候变化监测、检测及成因分析主持人:任国玉陈星胡永云全新世以来气候及其突变事件的模拟与重建陈星,南京大学大气科学系近三十年来南极平流层的冬春季变暖胡永云,北京大学物理学院大气科学系中国大型蒸发器逐日蒸发观测数据集的建立熊安元,国家气象信息中心我国极端强天气时空分布特征及其变化趋势周兵,国家气象中心Interdecadal Change in the Connection between Hadley Circulation andWinter Temperature in East Asia周波涛,国家气候中心气候变化室树轮年表指示的公元1796年以来小兴安岭五营地区温度变化尹红刘洪滨黄磊,国家气候中心气候变化室青藏高原气温变化1951-2006代表序列的建立和初步分析任雨,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新的暖冬标准下近56年我国暖冬特征陈峪,国家气候中心气候应用与服务室1951-2004年影响我国的热带气旋变化研究王小玲任福民,国家气候中心气候诊断预测室我国北方夏半年最长连续无降水日数的变化特征刘莉红,中国气象局培训中心珠穆朗玛峰地区近30年来气候变化杨续超,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云南近46年气候变化趋势特征分析刘瑜,云南省气候中心热带异常风场序列的傅立叶分析方案及试验华文漪王盘兴吴幸毓翁之梅李丽平,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科学学院广东持续性干旱事件的变化及其成因林爱兰,广州热带海洋气象研究所(专题讨论)2月26日上午08:30-12:00会议地点:中国气象局气象科技大楼一楼多功能厅S2-2 气候变化模拟及预估主持人:高学杰张华影响我国气候变化的一些成因(特邀报告)张人禾研究员,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中国“变暗和变明”对增暖的可能影响赵宗慈,国家气候中心气候资源中心Reduction of Future Monsoon Precipitation over China: Comparison between a High Resolution RCM Simulation and the Driving GCM高学杰,国家气候中心气候变化室统计降尺度方法在青藏高原气候变化研究中的应用彭莉莉,中科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植被冠层对地面积雪的影响的观测与模拟研究李伟平孙菽芬季劲钧夏坤,国家气候中心气候模式室/中科院大气物理研究所Simulation of dust aerosol and its regional feedbacks over East Asia using a regional climate model张冬峰高学杰,国家气候中心气候变化室长江三角洲地区MODIS遥感气溶胶光学厚度的对比验证贺千山,上海市气象局黑碳气溶胶辐射强迫全球分布的模拟研究张华,国家气候中心气候研究开放实验室SF6气体的辐射强迫和全球增温潜能的研究吴金秀,国家气候中心气候研究开放实验室/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新“距平”概念下的中国气温变率研究(2006年开放课题)钱诚赵天保,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东亚气候—环境重点实验室黑碳气溶胶直接辐射强迫及其对中国夏季降水影响的模拟研究王志立张华郭品文,国家气候中心气候研究开放实验室/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中国区域气候变化的高分辨率数值模拟石英高学杰,国家气候中心气候变化室(专题讨论)2月26日下午13:30-17:10会议地点:中国气象局气象科技大楼一楼多功能厅S2-3 气候变化影响与评估主持人:沈永平中国地表气温变化对土地利用/覆被类型的敏感性张镱锂,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新疆雪冰流域水文过程对气候变暖的响应及其对下游可持续供水和洪水安全管理的影响沈永平,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土壤碳变化预估的动态模型系统-RothCUK简介张称意,国家气候中心气候变化室基于MODIS的中国北方农牧交错带植被生长特征及其与气候的关系何勇董文杰严晓瑜,国家气候中心气候应用与服务室运用区域气候模式和全球气候模式评估未来气候变化对中国农业影响方法学研究田展,上海市气候中心武汉市城市热岛强度非对称性变化的研究(2006年开放课题)陈正洪,武汉区域气候中心上海高温特征及城市化影响研究史军,上海市气候中心气候变暖对华东地区≥0℃积温的影响及对策李军,上海市气候中心近50年来山东省日照市气候变化分析陆桂荣,山东省日照市气象局莒县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分析姚文军,山东省莒县气象局(专题讨论)第三分会气候资源评估会议地点:中国气象局气象科技大楼十楼IPCC会议室2月26日上午08:30开始主持人:刘树华张秀芝朱蓉利用CRCM区域气候模式进行风能资源模拟的技术与方法介绍刘晶淼,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城市化和观测环境变化对边界层内风速影响分析—以河北省为例(2006年开放课题)刘学锋,河北省气候中心江苏省风能资源评价数据收集及分析方法探讨许遐祯陈燕,江苏省气候中心美国2005年《能源政策法》“气候变化”篇评析—兼论对我国制定《能源法》的启示董勤,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公共管理学湍流通量计算方法和误差的比较研究刘树华,北京大学物理学院大气科学系热带气旋对中国沿海风电开发的影响张容焱张秀芝等,福建省气候中心我国风能资源气候变化之21世纪情景预测李艳,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江苏省气象灾害重点实验室TAPM模式风场模拟性能评估及在风资源评价中的应用穆海振,上海市气候中心上海地区高温对用电影响的评估模型建立及风险评估贺芳芳,上海市气候中心近50年中国风速变化及其可能原因江滢罗勇赵宗慈等,国家气候中心气候资源中心风电场风能资源评估柳艳香江滢张秀芝陶树旺,国家气候中心气候资源中心我国的太阳能资源评估方法申彦波,国家气候中心气候资源中心中国风能资源储量的计算张德朱蓉罗勇,国家气候中心气候资源中心我国近50年来太阳直接辐射资源分布特征及其变化赵东罗勇等,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国家气候中心气候资源中心RAMS模式在风电场风速预报中的应用孙川永陶树旺罗勇,兰州大学大气科学学院/国家气候中心气候资源中心风电场风机排布及发电量评估周荣卫何晓凤陶树旺,国家气候中心气候资源中心风能预报研究进展柳艳香陶树旺张秀芝,国家气候中心气候资源中心(专题讨论)。
目录-中国气象局--气候研究开放实验室-国家气候中心
中国气象局气候研究开放实验室2013年度学术年会日程(2014年3月11-12日北京)3月10日下午16:00-18:00 注册(地点:中国气象局气象科技大楼会议中心一楼大厅)3月11日上午08:00-08:30 注册(地点:中国气象局气象科技大楼会议中心一楼大厅)3月11日上午地点:中国气象局气象科技大楼会议中心一楼多功能厅08:30-08:40 开幕式主持人:巢清尘08:40-10:10 大会特邀报告(报告25分钟,答疑5分钟)东亚冬季风的年代际变化及其与全球气候变化的联系丁一汇院士,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东亚季风近几十年来的变化特征王会军院士,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The Terrestrial Modeling System 戴永久教授,北京师范大学10:10-10:20 会间休息3月11日上午10:20 -3月12日全天大会交流,讨论专题特邀报告20分钟,一般报告10-15分钟,其中讨论2分钟地点:中国气象局气象科技大楼会议中心一楼多功能厅10:20-12:00 专题特邀报告(报告18分钟,讨论2分钟)主持人:戴永久两类La Niña对热带外大气环流的影响及其气候效应差异何金海教授,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科学学院A new explanation for the cumulus cloud formation and necessary improvement for current cumulus cloud parameterizations in GCMs孙继明研究员,中科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全球变暖背景下亚洲季风系统格局的变化李栋梁教授,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中国的PM2.5和对流层臭氧及其排放控制对策的综合分析张华研究员,中国气象局气候研究开放实验室气候变化监测:关键问题与解决办法任国玉研究员,中国气象局气候研究开放实验室12:00-13: 40 午休3月11日下午大会交流,讨论第一部分气候变率的机理及预测方法研究13:40-14:20 专题特邀报告(报告18分钟,讨论2分钟)主持人:孙继明伍红雨华南冬季气温异常与大气环流和海温的关系伍红雨,Song YANG,广东省气候中心/中山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国家气候中心ENSO和ISO预测新系统研究进展任宏利,中国气象局气候研究开放实验室14:20-16:20 报告13分钟,讨论2分钟山东夏季降水量场预测模型的改进及预测效果检验胡桂芳,孟祥新,汤子东,山东省气候中心西北东部汛期降水的变频特征及其影响因子李潇,李栋梁,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气象灾害预报预警与评估协同创新中心中国夏季降水的动力统计多方案集成预测试验杨杰,江苏省气候中心黑龙江省2013年汛期强降水过程预报试验于梅,赵佳莹,黑龙江省气候中心华南夏季降水的气候影响因子及其在动力模式预测中的应用研究覃卫坚,陆虹,陈思蓉,广西壮族自治区气候中心/南京信息工程大学L分布函数与干湿等级的一种理论标准王万里,武汉区域气候中心第二部分气候模式研发及应用16:20-17:40 报告13分钟,讨论2分钟主持人:孙继明伍红雨一种新的云垂直重叠参数化方法荆现文,张华,中国气象局气候研究开放实验室中国西北干旱区地面感热变化对东亚夏季风北边缘位置的影响及数值模拟王慧,李栋梁,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气象灾害预报预警与评估协同创新中心A hybrid statistical downscaling model for prediction of winter precipitation in China刘颖,任宏利,中国气象局气候研究开放实验室基于DERF2.0 的冬季低温概率订正预报章大全,国家气候中心气候预测室基于多模式模拟数据的季节尺度可预报性预估王东阡,国家气候中心气候监测室DERF产品在贵州降水主分量逐步回归预报模型中的预报试验白慧,吴战平,李忠燕等,贵州省气候中心,贵州省山地气候与资源重点实验室3月12日上午大会交流,讨论第三部分气候监测技术理论和方法研究08:30-12:00 报告13分钟,讨论2分钟主持人:任宏利王遵娅中国冷空气过程监测方法和等级划分王遵娅,司东,国家气候中心气候预测室青藏高原冬季风演变的新特征及其与我国西南气温的关系王颖,李栋梁,王慧等,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中国气象局成都高原气象研究所青藏高原积雪变化及其对中国夏季降水的指示意义马丽娟,国家气候中心气候监测室台风近地层风特性研究张秀芝,张容焱,王乔乔,国家气候中心/福建省气候中心Impacts of the North India Ocean SST on the extremely cold winters of 2011 and 2012 in the region of Da Hinggan Mountains and its western areas in China高涛等,内蒙古气象科学研究所热带印度洋地区大气季节内振荡产生的前兆信号赵崇博,中国气象局气候研究开放实验室上世纪90年代末冬季青藏高原积雪与夏季东亚降水相关型的年代尺度变化司东,丁一汇,中国气象局气候研究开放实验室汾渭平原旱涝现状与演变规律分析雷向杰,李化龙,张国宏等,陕西省气候中心等冬季北太平洋风暴轴的年际型态及其与大气环流的关系王娜,孙照渤,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山东省气候中心东亚太平洋遥相关型季节内演变和维持机理研究吴捷,许小峰,金飞飞,任宏利,中国气象局气候研究开放实验室/夏威夷大学春末西南干旱及其与高原热力作用的影响分析向洋,国家气候中心气候变化服务室印度洋偶极子和华西秋雨的关系研究刘佳,马振峰,杨淑群等,四川省气候中心新疆冬季气温变化及其相关的主要环流因子陈颖,新疆气候中心山东夏季强降水的时空演变特征及成因分析高理,胡桂芳,孙莎莎,山东省气候中心/山东省气象台12:00-13:40 午休3月12日下午大会交流,讨论第四部分气候变化检测,影响及灾害风险评估13:40-14:20 专题特邀报告(报告18分钟,讨论2分钟)主持人:张华杜尧东广州地区灰霾对死亡率的影响及其季节和人群特征杜尧东,刘涛,广东省气候中心/广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IPCC《对2006IPCC国家温室气体清单指南的2103增补:湿地》的基本内容与MLP的处理张称意,国家气候中心气候变化评估室14:20-16:30 报告13分钟,讨论2分钟由一套格点化资料所反映的中国区域气温和高温事件变化吴佳,中国气象局气候研究开放实验室近30年中国日降雨的时空变化冯瑶,赵昕奕,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华中地区城市化对区域气候变化的影响研究任永建,刘敏,方思达,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武汉区域气候中心三峡区域气候变化模拟研究董新宁,程炳岩,王勇等,重庆市气候中心冬小麦越冬冻害的气候风险评估与区划莫志鸿,霍治国,叶彩华,北京市气候中心/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安徽省冬小麦干旱风险评估王胜,田红,谢五三,安徽省气候中心基于MODIS的长三角地表温度时空变化研究胡恒智,温家洪,上海市气候中心杭州地区霾天气的气候特征分析及预报摘要曹俊元,周娟,曾宪忠,杭州市气象台。
中国气象局科技与气候变化司关于开展2024年度气象科技前沿动态研究工作的通知
中国气象局科技与气候变化司关于开展2024年度气象科技前沿动态研究工作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中国气象局•【公布日期】2024.06.12•【文号】气科函〔2024〕36号•【施行日期】2024.06.12•【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气象综合规定正文中国气象局科技与气候变化司关于开展2024年度气象科技前沿动态研究工作的通知气科函〔2024〕36号各省(区、市)气象局,各直属单位,各合作高校、科研院所: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重要论述和气象工作重要指示精神,加强气象科技创新的前瞻性、预见性、先行性,着力把握全球大气科学研究深度和应用广度极大拓展的发展趋势,以更多原创性、颠覆性科技创新突破加快推进气象科技能力现代化,不断增强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内生动力,2024年将继续组织开展气象科技前沿动态研究报告征集和优秀报告评选,现就有关工作通知如下。
一、重点方向和领域1.大气科学前沿理论和技术动态。
国内外在地球多圈层相互作用、气候变化影响下的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形成规律及演变机理、大气环流规律机理等方面的研究动态和最新成果,地球系统数值模拟、预报预测、新型观测方法与探测设备技术、数据控制与分析等气象核心业务领域的先进技术发展方向和研发应用情况,以及针对当前业务技术难题的理论方法探索等。
2.交叉学科先进科技在气象领域的融合应用。
人工智能、量子信息等新技术在气象探测、数据通信、数值模拟、预报预测、服务决策等方面的应用研究,以及对于未来可能应用于气象领域或对气象科技有重要影响的理论和技术的观察洞察等。
3.气象科技在各行业各领域应用及影响动态。
“气象”赋能行动研究,气象科技在农业、交通、金融、能源、生态等重要领域的应用研究,在新物流、低空经济、生态康养等新兴产业的应用研究等。
4.全球气象治理机制与实践。
世界气象组织框架下的科技合作与协同机制,各国尤其是我国参与全球治理发挥作用的机制、现状、问题等研究;相关领域国际大科学计划的组织情况和最新进展等;发达国家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的体系情况,以及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等国际先进创新机构的组织和研发态势等。
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暨气候研究开放实验室
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暨气候研究开放实验室2008年度学术年会日程(初步)(2009年2月12-13日)2月11日下午16:30-18:30 注册中国气象局气象科技大楼会议中心一楼大厅2月12日上午08:30-09:00 注册中国气象局气象科技大楼会议中心一楼大厅2月12日上午会议地点:中国气象局气象科技大楼会议中心一楼多功能厅09:00-09:30 开幕式中国气象局领导致辞国家气候中心领导讲话09:30-12:00 特邀报告(报告25分钟,讨论5分钟)中国季风雨带年代际尺度移动和预测丁一汇院士,国家气候中心全新世中国气候湿润度变化的两个基本模态王绍武教授,北京大学物理学院气候变化与中国粮食安全林而达研究员,中国农科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东半球夏季越赤道气流的年代际变化及其与东亚夏季风的关系研究孙照渤教授,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流域水循环与水文预测夏军研究员,中科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12:00-13:30 午餐午休2月12日下午-13日分会报告(10-15分钟,包括答疑2分钟)专题讨论、小结(30分钟)2月12日18:15 招待会(地点:待定)2月13日17:00 大会总结闭幕式第一分会气候变率的机理及预测方法研究2月12日下午13:45-17:45S1-1 气候变率的诊断与机理研究中国东部夏季降水准两年振荡与ENSO贾建颖孙照渤,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秋季北太平洋海温对我国冬季降水的影响艾孑兑秀杨明珠孙林海韩荣青,国家气候中心南亚高压活动特征及其与我国东部夏季降水的关系周兵胡景高,国家气象中心亚洲-太平洋涛动与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频数的关系周波涛崔绚赵平,国家气候中心变年循环参考系下的中国气候年际变率研究(开放课题)钱诚赵天保吴召华符淙斌,中科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北半球中高纬大气环流异常对拉尼娜事件的衰减作用韩荣青任福民李维京,国家气候中心东亚冬季风对中国东北冬季气温变化影响的分析刘实,吉林省气象科学研究所冬季大气环流系统变化对中国冬季气温的影响分析朱艳峰,国家气候中心南亚高压气候异常研究彭丽霞孙照渤,南京信息工程大学MJO对我国冬季降水和环流的影响贾小龙,国家气候中心西北太平洋夏季风对中国东部地区降水的影响刘芸芸丁一汇,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国家气候中心热带印度洋SST海盆模态的“充电/放电”作用—对夏季南亚高压的影响杨建玲刘秦玉,宁夏气候中心/中国海洋大学物理海洋实验室淮河流域降水的时空变化的标度特征宋寔陈星程兴无,南京大学大气科学学院青藏高原冬春季积雪异常与西南地区夏季降水关系的SVD分析周浩,重庆市气候中心北半球绕极涡的变异特征及其在汛期降水预测中的应用顾思南,宁波市气象台海温异常与东亚季风及信风之间的关系向华,浙江省湖州市气象局专题讨论,小结2月13日上午08:30-12:00S1-2 气候模式与预测方法研究中国气象局气候系统模式研究进展吴统文,国家气候中心利用CAM-RegCM嵌套模式预测我国夏季降水异常邓伟涛,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中国区域月平均温度和降水预测方法的预测能力分析陈丽娟李维京,国家气候中心区域气候模式在气候预测业务中的应用张英娟,北京市气候中心An Simulation Study of the 20th Century Climate By the BCC Climate Model董敏吴统文王在志,国家气候中心CAM3模式海气湍流通量参数化的改进及其应用李忠贤孙照渤陈海山,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中国区域卫星遥感土壤湿度同化系统研究师春香,中国气象局卫星研究所气候模式中不同积雪覆盖率参数化方案的比较分析李伟平,国家气候中心基于赤道中太平洋冬季表层-次表层海温异常早期信号的淮河流域降水预报陆波,北京大学大气科学系基于SWA T模型的汉江流域径流模拟夏智宏,武汉区域气候中心青藏高原气温极值概率变化的模拟试验任雨张雪芹,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公度法预测模式的建立和应用吴泓,南京市气象局广东热带气旋预测系统简介胡娅敏,广东省气候中心近57年常州寒潮的变化特征及寒潮预报雷正翠,江苏省常州市气象局朝阳市农业气象业务服务系统设计常中波张国林梁群,辽宁省朝阳市气象局基于月动力延伸预报最优信息的中国降水降尺度预测模型(确认摘要)山东省气候中心专题讨论,小结2月13日下午13:45-17:00S1-3 区域气候及极端气候事件成因分析社会对极端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应急响应程度的定量评估研究陈正洪,武汉区域气候中心2008年甘肃省河西地区春、夏旱影响及成因分析冯建英,兰州干旱气象研究所北大西洋涛动与吉林省夏季降水异常的关系张丽,吉林省气候中心2008年南方冻雨与夏季风降水的早期信号符娇兰钱维宏,北京大学物理学院大气科学系基于RS和GIS的2008年湖北省特大雪灾的监测评估梁益同夏智宏,武汉区域气候中心2008年初江南雨雪冰冻过程的天气气候分解丁婷钱维宏,北京大学物理学院大气科学系陕西春季干旱的环流特征分析方建刚,陕西省气候中心2008年1-2月宁夏持续连阴雪低温极端天气气候背景及成因分析纳丽, 宁夏气候中心2008年华南前汛期一次连续大暴雨过程成因的分析李兴荣,深圳市气象局安徽省气温序列的均一性检验程智,安徽省气候中心辽西地区春播期干旱及天气特征研究张国林, 辽宁省朝阳市气象局2008年常州两次寒潮天气的对比分析史诗杨,江苏省常州市气象局焦作市持续冰雪低温天气气候特征及其分析预报司福意,河南省焦作市气象局阿克苏地区大降水天气的气候特征胡翠珍,新疆阿克苏地区气象局副高脊点的东西移动与冬夏季风中的经向垂直切变-2008年我国北方冬旱的应用诊断王万里武汉区域气候中心重庆汛期极端降水事件分析(确认摘要)张天宇,重庆市气候中心辽宁区域性春旱的大气环流及影响因子分析(确认摘要)阎琦, 辽宁省鞍山市气象局专题讨论,小结第二分会气候变化检测,预估和气候资源评估2月12日下午 13:45-17:45S2-1 气候变化监测和预估淮河流域洪涝灾害的历史、现状与问题陈星,南京大学大气科学学院未来10-20年中国气温变化趋势估算赵宗慈王绍武罗勇江滢,国家气候中心中国北方未来20-50年干旱前景的预测研究封国林,国家气候中心2050年前中国旱涝格局趋势预估翟建青曾小凡苏布达姜彤, 中科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国家气候中心北极海冰遥感监测与分析郑照军,国家卫星气象中心小兴安岭红松树木生长的气候响应机制研究尹红刘洪滨黄磊,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国家气候中心全新世气候变化信号的检测-孢粉气候响应面函数的应用赵传湖陈星,南京大学大气科学学院气候变化对祁连山内陆河流域水资源及生态环境的影响(确认摘要)张存杰,兰州区域气候中心珠三角地区常规气象站气温与土地覆被、人口要素的关系研究窦浩洋赵昕奕,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气象站记录的中国区域气温变化特征郝立生,河北省气候中心1963-2007年安徽省蒸发皿蒸发量变化特征及影响因素探讨温华洋,安徽省气候中心东亚季风对我国华北地区降水蒸发差的影响李娇,辽宁省铁岭市气象局中国西北及青藏高原沙尘天气动态演变特征(确认摘要)王劲松,兰州干旱气象研究所河湟谷地气候变化对高原鼠害的影响马生玉,青海省格尔木市气象局山东省气候监测系统介绍(确认摘要)顾伟宗,山东省气候中心专题讨论,小结2月13日上午08:30-12:00S2-2 气候资源评估与大气环境城市气候研究的一些发展动态胡非,中科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国家气候中心风能资源评估数值模式系统的开发进展朱蓉何晓凤周荣卫程兴宏,国家气候中心欧盟-中国能源环境项目研究进展张秀芝,国家气候中心中国风速变化多气候模式模拟检验及未来风速变化预估江滢罗勇赵宗慈,国家气候中心MM5与CFD软件相结合对复杂地形风能资源数值模拟初探何晓凤周荣卫朱蓉,国家气候中心风云三号卫星紫外臭氧垂直探测仪反演产品及其初步检验黄富祥,国家卫星气象中心地面太阳辐射的变化、影响因子及其可能气候效应的最新研究进展申彦波赵宗慈石广玉,国家气候中心城市建筑物动力冠层方案的引入及应用研究周荣卫蒋维楣何晓凤,国家气候中心上海城市化进程导致的局地气温变化特征侯依玲,上海市气候中心Nudging源同化方案在中国空气质量预报中的应用程兴宏,国家气候中心专题讨论,小结2月13日下午13:45-17:00S2-3 气候变化检测及成因分析中国地面气温变化检测的若干问题任国玉,国家气候中心中日美三套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资料集的比较研究任福民,国家气候中心中国北方夏半年极端干期变化的区域特征刘莉红翟盘茂郑祖光,中国气象局培训中心温室气体排放对全球气候变化贡献的研究胡国权,国家气候中心内蒙古近50年气温和降水极端气候事件的检测分析尤莉戴新刚张宇,内蒙古气候中心江淮梅雨典型性的变化特征研究梁萍,上海市气候中心我国近50年高空温度变化趋势分析郭艳君丁一汇,国家气候中心西北干旱区气温变化对全球变暖的区域响应孙杨张雪芹,中科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东北地区冬季降雪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其区划研究(开放课题)赵春雨,沈阳区域气候中心气候变化、地震与珠江大洪水刘利平卢伶俊马经广,广东省水文局宁夏河东沙地近百年气候变化对全球变暖的响应李艳春,宁夏气候中心吉林省近56年气候变化趋势分析程红军,吉林省气候中心气候变暖背景下太原市霜冻的变化规律研究钱锦霞,山西省气候中心安顺市近45年气候变化分析杨忠明,贵州省安顺市气象台50多年来本溪地区气候变化特征分析吉奇魏军, 辽宁省本溪市气象局专题讨论,小结17:00-17:30 大会总结闭幕式。
中国的发展与应对气候变化的方向完全一致
中国的发展与应对气候变化的方向完全一致在华沙会议召开前夕,本刊记者专访了国家发改委副主任、联合国气候谈判中国代表团团长解振华,权威解读华沙气候会议。
特约记者 罗燕 本刊记者 赵珺 董彦 张爽从哥本哈根到坎昆、德班,再到多哈,联合国气候大会一路走来,2013年11月11日将在波兰首都华沙再次开启谈判。
今年6月在德国举行的联合国2013年第二轮气候变化谈判取得进展但也遭遇难题。
这给华沙气候大会带来希望,也带来了压力。
毋须讳言,经济体量世界第二的中国目前已超过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温室气体排放国。
在全球控制气候变化的国际合作中,中国一直扮演着积极角色。
中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审议通过的“十二五”规划已将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目标列入约束性指标。
2012 年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也明确提出,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和低碳发展,努力建设美丽中国。
中国社会经济发展与世界社会经济发展是一致的,中国推进节能减排、转变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优化产业结构,是自身发展的需求,符合世界经济社会发展的潮流和趋势。
这是中国对未来发展模式的选择,也是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做出的重要贡献。
同时,中国在南南合作框架下与发展中国家积极开展应对气候变化务实合作。
2011-2013年,中国已累计投入2亿元人民币,帮助其他发展中国家提高应对气候变化的能力。
国际气候谈判的会场从来就不会平静,去年在多哈举行的联合国气候大会进行了加时谈判,才最终保证了《京都议定书》第二承诺期如约在2013年实施。
在谈判进程当中,最主要的谈判焦点是如何公平分配各国排放空间、如何保障各国的公平发展权。
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与世界其他发展中国家的利益是一致的。
多哈会议的成果来之不易,只有切实予以落实,维护好各方的政治互信,才能为推动未来应对气候变化制度安排的谈判汇聚最多的正能量。
因此,遵循气候变化公约的基本原则、落实“巴厘路线图”谈判成果、兑现既有的谈判承诺、推进德班平台的谈判,应成为今年底即将举行的联合国气候变化华沙会议的主题。
气候适应型城市建设的理念与实践
气候适应型城市建设的理念与实践作者:李国庆来源:《人民论坛》2024年第04期【关键词】极端天气气候事件气候适应型城市智能技术体系智慧社会体系【中图分类号】D669 【文献标识码】A2023年3月,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在瑞士发布的第六次评估报告指出,一个多世纪以来,化石燃料燃烧以及不平等、不可持续的能源和土地使用方式导致全球温升比工业化前水平高出1.1℃。
这不仅造成了更频繁和更强烈的极端气候事件,也给世界每个地区的自然和社会带来了更加危险的影响。
除了自然气候变化外,越来越多的损害都与城市化带来的热岛效应、湿岛效应、静岛效应相关,气候韧性发展变得越来越具有挑战性,适应行动迫在眉睫。
近年来,暴雨洪涝、强降雪、冻雨等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多发,城市生命线工程、应急管理、指挥调度、预案编审、抢险救援等方面经受了严峻的考验,也不同程度地暴露出一些问题,引发人们对于城市应该如何建设与管理才能更好地适应气候变化的深入思考。
深化气候适应型城市建设,提高城市适应气候变化能力,对保障城市安全运行、提高城市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潜力具有重要意义。
提升适应气候变化能力是减轻气候不利影响和风险的现实选择,也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
气候适应型城市建设的理念内涵是将城市风险应对工作前置,从关注“事后如何除错”转变为“事前如何防错”,注重气候风险管控如何顺利开展。
安全的目标不再局限于以往应急管理思维下的如何减少已经发生的损失,即不再只是关注危险事件的“有”,而是更加关注如何消除潜在风险,实现危险因素的“无”,是气候风险评估模型与适应气候变化路径有机衔接的生动实践。
当前,气候风险成为现代社会中的重要风险,应对气候风险是城市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具体体现。
气候变化既可以通过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对城市产生突发性影响,如城市内涝、高温热浪等,即所谓的“黑天鹅”事件;还可以通过气候要素的缓慢变化对城市产生长期性影响,如平均气温上升、海平面上升等,即“灰犀牛”事件。
2018年国家级继教第二批
项目编号
项目名称
申办单位 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 湖南省人民医院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 湖南省儿童医院 湖南省人民医院 湖南省人民医院 湖南省人民医院 湖南省肿瘤医院 湖南省人民医院 湖南省人民医院 湖南省人民医院 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 湖南省人民医院 湖南省人民医院 湖南省医师协会检验医师 分会 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
胡杨
湖南衡阳市 10分
100
项目编号 2018-03-03-401 (国) 2018-03-05-225 (国) 2018-03-06-531 (国) 2018-03-07-568 (国) 2018-03-09-474 (国) 2018-03-09-475 (国) 2018-03-09-476 (国) 2018-03-10-638 (国) 2018-04-01-772 (国) 2018-04-01-773 (国) 2018-04-01-774 (国)
项目名称 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诊治新进展 腹膜透析患者营养管理培训班 糖尿病慢性并发症多学科联合诊 疗新进展学习班 癫痫的规范化诊疗及临床新进展 悦纳心理疗法培训 婴幼儿行为发展与贝利量表评定 方法讲习班 儿童心理卫生新进展及儿童心理 评估方法讲习班 消化道肿瘤治疗新进展学习班 全国肝胆胰及胃肠外科新技术新 进展研讨会 甲状腺癌外科进展及规范化综合 治疗学习班 胃肠道肿瘤腹腔镜手术与综合治 疗
湖南长沙市 10分 湖南长沙市 10分 湖南长沙市 10分 湖南长沙市 10分 湖南长沙市 10分 湖南长沙市 10分 湖南长沙市 10分 湖南长沙市 10分 湖南长沙市 10分 湖南长沙市 10分
2018-05-01-253 妇科疾病诊治新技术新进展研讨 (国) 班 2018-05-02-237 产科危急重症研讨班 (国) 2018-06-02-074 全国小儿外科日间手术学习班 (国) 2018-07-01-346 以鼻内窥镜技术为主的鼻科新技 术及耳鼻咽喉腔镜质量控制培训 (国) 班 2018-07-01-347 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症综合 (国) 治疗学习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气候系统模式发展与应用研讨班
第26期 空间滤波在MME中的应用
第25期 报告1:陆面过程模式(AVIM )介绍
报告2:陆面过程模式(AVIM )与气候模式的耦合
报告3:CAM模式中两种参数化方案的对
第24期 季节预报日本气象厅的业务实践和东京大学气候系统研究中心的研究工作
第23期 MOM4简介和初步积分结果分析
第22期 通用陆面模式及其新进展
第21期 基于通量耦合器的LASG气候系统模式
第20期 印度洋海温变化及其对亚澳季风的影响及其数值模拟
第19期 分布式水文模型回顾与展望及SLURP模型在黄河流域的应用
第18期 气候系统模式中的通用耦合器
第17期 气候模式中参数化的评估和改进: 方法和实例
第16期 气溶胶辐射模式的发展
第15期 热带-热带外和半球间气候相互作用: 大气桥梁和海洋隧道
第14期 一种大尺度分布式日水文模型介绍
第13期 土壤湿度对季节预报和气候变率和可预报性的影响
第12期 赤道太平洋海温异常对我国降水的影响
第11期 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小流域植被净第一性产生过程模拟研究
第10期 一种新的优化辐射计算方法及其在气候模式中的应用
第 9期 陆面过程对东亚夏季风的影响
第 8期 大气数值模式的历史和未来发展
第 7期 卫星资源数据库建设与区域气候模拟/预测
第 6期 1)90年代异常事件的大尺度分析中国夏季降水
2)T63全球海气耦合模式跨季度预测研究
3)区域气候模式对中国夏季降水的回报试验
4)夏季不同海温异常背景对长江流域洪涝影响的分析
第 5期 短期数值气候预测研究进展
第 4期 1998年中国强降水模拟
第 3期 中国区域的物理过程参数化问题
第 2期 全球海洋资料同化试验(GODAE)简介 第 1期 1)气候模式在全球和东亚的评估与发展 2)国家气候中心业务控制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