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化工废水处理技术研究及应用分析

合集下载

《2024年煤化工废水处理技术面临的问题与技术优化研究》范文

《2024年煤化工废水处理技术面临的问题与技术优化研究》范文

《煤化工废水处理技术面临的问题与技术优化研究》篇一一、引言煤化工产业作为我国重要的工业领域,其发展对于经济建设和能源供应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然而,随着煤化工生产的不断深入,所产生的废水问题也逐渐凸显出来。

煤化工废水具有成分复杂、污染物含量高、处理难度大等特点,成为了煤化工产业可持续发展的一大瓶颈。

本文旨在分析煤化工废水处理技术面临的问题,并探讨相应的技术优化措施。

二、煤化工废水处理技术面临的问题1. 成分复杂,处理难度大煤化工废水中的污染物种类繁多,包括有机物、无机物、重金属等,这些污染物的存在使得废水处理难度大。

传统的生物处理方法对于某些特定的有机物处理效果不佳,而物理化学处理方法虽然能够去除部分污染物,但往往伴随着高昂的处理成本和二次污染的风险。

2. 资源利用率低,能源消耗大煤化工废水处理过程中,资源利用率低,能源消耗大。

一方面,许多有价值的物质没有得到充分利用;另一方面,处理过程中需要消耗大量的电能、热能等能源,增加了企业的运营成本。

3. 缺乏统一的技术标准和规范目前,煤化工废水处理技术缺乏统一的技术标准和规范,各企业根据自身情况采用不同的处理方法,导致处理效果参差不齐。

同时,缺乏统一的技术标准和规范也阻碍了新技术的推广和应用。

三、技术优化研究1. 强化预处理技术针对煤化工废水成分复杂、处理难度大的问题,可以强化预处理技术。

通过物理、化学或生物方法对废水进行预处理,去除部分污染物,降低后续处理的难度。

例如,采用高级氧化技术、吸附法等对废水中的有机物进行去除。

2. 推广组合工艺推广组合工艺是解决煤化工废水处理问题的有效途径。

根据废水的实际情况,将不同的处理方法进行组合,形成组合工艺。

例如,将生物处理技术和物理化学处理方法进行组合,以达到更好的处理效果。

同时,根据实际情况调整组合比例和操作参数,以适应不同废水的处理需求。

3. 提高资源利用率,降低能耗在煤化工废水处理过程中,应注重提高资源利用率,降低能耗。

煤化工废水处理关键问题解析及技术发展趋势_1

煤化工废水处理关键问题解析及技术发展趋势_1

煤化工废水处理关键问题解析及技术发展趋势发布时间:2021-09-15T01:03:30.750Z 来源:《工程建设标准化》2021年12期作者:刁宗飞[导读] 随着我国环保工作的不断完善,煤化工废水不仅会影响环境,还会影响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

我国正处于深化社会改革的重要阶段,关注环境保护是当前社会发展的迫切问题。

刁宗飞身份证号码:37040619710529****摘? 要:随着我国环保工作的不断完善,煤化工废水不仅会影响环境,还会影响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

我国正处于深化社会改革的重要阶段,关注环境保护是当前社会发展的迫切问题。

分析了煤化工废水处理的特点,探讨了废水处理技术的应用,旨在为我国环保事业的发展提出更多的思考角度。

关键词:煤化工;废水;处理;技术创新引言:煤化工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渣和废弃物也越来越多,给环境治理带来很大压力。

废水的长期积压必然导致物理和化学的变化。

此外,废水还会加剧环境的不利变化,不仅会降低人们的生活环境质量,还会增加煤化工的运营成本。

尤其是污水处理,已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

由于其影响范围广,会影响周围群众的正常生活,因此需要有针对性的防治。

1煤化工废水概述1.1 煤化工废水特点我国绝大多数大型煤化工企业地处缺水地区,供水、用水困难,影响企业生产效率。

因此,必须不断加强化工废水处理,提高煤化工水的利用率,有效节约水资源,保护生态环境。

煤化工生产过程中的煤气化是指通过程序化的生产工艺对煤炭进行加工,将煤炭转化为化工产品和气固燃料,实现煤炭资源的转化,使煤炭资源更好地用于化工的过程。

煤化工废水中含有300多种污染物,具有毒性大、难处理等特点。

因此,有关部门必须引进新的处理技术和深度处理方案,提高煤化工企业废水处理的质量和效率,把煤化工废水处理作为企业工作的重点。

1.2煤化工废水处理技术存在的问题过去几年,中国科学家不断为煤化工企业提供许多废水处理新技术和新方法。

这些技术和方法各有优缺点。

现代煤化工企业的废水处理技术及应用分析

现代煤化工企业的废水处理技术及应用分析

现代煤化工企业的废水处理技术及应用分析煤化工企业的废水处理技术是一个重要的环保问题。

煤化工企业的废水处理技术和应用分析,对于保护环境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1.生物处理技术生物处理技术是目前应用较广泛的废水处理技术之一,主要涉及到好氧生物处理、厌氧生物处理等。

好氧生物处理一般采用曝气池、活性池等方式,其中曝气池是将空气对污水进行充氧,使污水中的有机质能够被充分氧化,达到减少有机质、除淤积物等作用;而活性池一般是采用生物膜法,通过污水接触生物膜,从而利用生物膜对有机物进行降解。

厌氧生物处理一般采用厌氧粘滞沉降池、厌氧反应池等方式,其中厌氧反应池一般采用厌氧微生物反应器,该技术可以消耗有机物、减少气体排放、降低处理成本等。

物理化学处理技术是分离和回收废水中有害物质的一种技术,主要涉及到沉淀法、吸附法、离子交换法等。

沉淀法是通过添加沉淀剂,使废水中的悬浮物质沉淀下来,从而达到除污的作用。

吸附法是利用吸附剂对废水中的有害物质进行吸附和分离,以达到净化水质的目的。

离子交换法是利用离子交换树脂对废水中的离子进行交换,从而实现水质净化。

3.膜技术超滤膜是利用超细滤膜对废水中的大分子物质进行拦截和分离,达到净化水质的目的。

反渗透膜是通过对水进行高压逆渗透处理,使水中的离子、颗粒、微生物等被膜体拦截而分离出来,最终获得净水。

微滤膜是利用对膜孔径和筛选粒径进行匹配,从而实现对废水中的微粒、胶体、大分子有机物等的分离和去除。

二、应用分析生物技术在废水处理中应用较广泛,这是由于生物技术操作简单、成本较低,同时具有减排效果显著等优点。

但是,生物技术存在部分难以处理的废水,如高浓度、高毒性废水等。

2.物理化学技术的应用分析物理化学处理技术能够有效的分离和回收废水中的有害物质,其净化效率高。

但是,物理化学方法对污染容量大的有机物处理效果较差。

膜技术可以实现高效的污水处理和水再利用,其废水处理效果显著。

但是,该技术存在成本高、操作难度大等问题。

煤化工废水资源化研究

煤化工废水资源化研究

四、液膜分离技术在废水中处理中的应用
4. 液膜分离技术在高浓度含酚废水中的应用
工艺原理
用含有表面活性剂、添加剂与一定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制成油包水 型乳化液,前者为油相,后者为水相,将该乳化液在搅拌下分散于废 水中,废水中的酚能溶于油相,经膜迁移进入内水相形成酚钠,钠盐 不溶于油相,故不能返回外水相,从而达到酚在内相富集的目的。 萃取后的乳化液经破乳分层,油相重新制乳回用,水相即是回收相 (酚钠盐)。
四、液膜分离技术在废水中处理中的应用
工艺流程示意图
四、液膜分离技术在废水中处理中的应用
工程实例图
五、液膜分离技术处理煤气化废水中试研究
煤气化废水的水量和水质因煤种和气化工艺不同而不同。废水包括煤气冷却、净化过程 中的冷凝液和副产品加工的分离水。这些水主要来源于煤的含水和蒸汽以及少量的反应生 成水。其中鲁奇加压气化工艺产生废水成分最为复杂,治理难度大。
二、煤化工废水水质分析
各地煤化工废水有机物GC-MS分析图
图1 内蒙某企业兰炭废水气质联用谱图
图2 陕西榆林某企业兰炭废水气质联用谱图
图3 东北某企业煤气化废水气质联用谱图
熄焦过程
三、国内外煤化工废水治理技术现状
❖ 美国的加里公司炼焦厂将生产的焦化废水收集后,再用等量的湖水稀 释,经生化处理后用于湿法熄焦。该系统包括脱焦油、游离蒸氨、活 性污泥处理系统等。
❖ 煤化工生产废水含有大量酚类、烷烃类、芳香烃类、杂环类和氨氮等 有毒有害物质,治理难度大,已成为制约我国煤化工产业可持续发展 的瓶颈。
❖ “十二五”期间石油煤化工投资将超过7000亿元,其中水处理投入在 210-350亿元。
❖ 沈阳院研发出一种技术可行、经济合理的煤化工废水脱酚技术---液膜 萃取技术回收废水中的酚类物质。

煤化工废水处理技术研究及应用分析

煤化工废水处理技术研究及应用分析

科技信息煤化工是以煤为原料经过化学加工,实现煤的转化并进行综合利用的工业,主要可分为炼焦、煤炭气化、煤炭液化、煤制化学品以及其他煤加工制品等。

新型煤化工潜力巨大,煤制气及某些煤制化学品技术已经较为成熟,而我国能源基本格局为“富煤、缺油、少气”,因此,煤化工行业仍将在我国工业发展中占很大比例,是我国能源工业的重要战略发展方向[1]。

煤化工废水含有大量酚类、烷烃类、芳香烃类、杂环类和氨氮等有毒有害物质,治理难度大,已成为制约我国煤化工产业可持续发展的瓶颈。

目前国内很少有企业能切实做到废水达标排放,主要是因为该行业欠缺技术可行且经济合理的处理技术。

因此,如何实现煤化工废水的达标排放、减量排放是关乎国计民生的大事。

1.煤化工废水的特点煤化工企业用水量大,废水主要来源于煤炼焦、煤气净化和化工产品回收精制等生产过程[2]。

此类废水水质复杂,以酚和氨为主,含有大量有机污染物,水量大,毒性大,污染物浓度高,具有一定的处理难度若未经合理处置就排入水体,会对水域周边的人、畜、农作物造成严重危害[3-4]。

煤化工废水中的污染物质有300多种[5],主要包括COD、BOD5、总氨、总酚、挥发酚、石油类、氰化物、硫化物、SS等,其COD约5000mg/L、氨氮200~500mg/L,是一种典型的含难降解有机物的工业废水。

废水中的易降解有机物主要是酚类和苯类,如砒咯、萘、呋喃、咪唑类等;难降解有机物包括砒啶、异喹啉、喹啉、咔唑、联苯等。

煤化工废水常常还含有各种生色基团和助色基团物质,因而色度和浊度较高[6]。

2.煤化工废水处理方法2.1预处理煤工业废水成分复杂、浓度高、色度和毒性大,需要先去除部分污染物质,减轻后续处理工艺的负荷。

预处理方法多为物化法,常用的有隔油、气浮、反渗透[11]、高效混凝沉淀、Fenton-混凝沉淀、活性炭吸附、高级氧化技术等[7-11]。

范树军[12]等人采用铁炭微电解/Fenton氧化组合工艺预处理高浓度煤化工废水,结果表明COD总去除率可以达到60%~70%,其中微电解反应床COD去除率为40%~47%。

浅谈煤化工行业高含盐废水处理技术

浅谈煤化工行业高含盐废水处理技术

浅谈煤化工行业高含盐废水处理技术煤化工行业是我国的重要产业,但同时也面临着高含盐废水处理的难题。

随着我国工业化进程的加快,煤化工行业所产生的高含盐废水问题越来越突出,如果不能有效处理这些高含盐废水,将对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严重影响。

煤化工行业高含盐废水处理技术的研究和应用显得尤为重要。

一、煤化工行业高含盐废水的特点煤化工行业产生的高含盐废水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煤炭气化和煤制油过程中产生的含盐废水;二是煤化工行业中涂料生产和金属表面处理等工序所产生的含盐废水。

高含盐废水的处理难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 含盐浓度高:煤化工行业生产过程中所产生的废水一般含有较高的盐分,这一特点造成了废水处理的难度,因为一般的废水处理方法对高盐浓度的废水处理效果较差。

2. 有机物质多:煤化工废水中除了盐分外,还伴随着大量的有机物质,这些有机物质与高盐浓度共同存在,给废水处理带来了更大的挑战。

3. 处理成本高:由于废水处理难度大,对废水处理设备的要求高以及处理成本高,给煤化工企业增加了不小的负担。

目前,针对煤化工行业高含盐废水的处理技术有以下几种:1. 离子交换法:利用离子交换树脂去除废水中的盐分,这种方法适用于盐浓度不是特别高的情况,但对高盐废水的处理效果不佳。

2. 蒸发结晶法:将废水蒸发浓缩后结晶,分离出盐分,但其设备投资大、运行成本高等问题限制了其在实际应用中的推广。

3. 电渗析法:利用电渗析膜将废水中的盐分和水分离,但设备投资大、能耗高、膜寿命短等问题也限制了其在实际应用中的推广。

以上所述的煤化工行业高含盐废水处理技术都存在各自的局限性,没有一种技术能够完全解决高含盐废水处理难题。

研究一种能够高效处理高含盐废水的新型技术显得尤为重要。

近年来,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环保意识的增强,煤化工行业高含盐废水处理技术也出现了一些新的发展趋势。

1. 膜技术的应用:目前,膜技术在废水处理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其中反渗透膜技术在高含盐废水处理中表现优异。

煤化工化学污染废水处理技术

煤化工化学污染废水处理技术

煤化工化学污染废水处理技术1废水预处理技术一般而言,如果废水中存在悬浮颗粒物或者胶状物质,在处理时可能较为容易,一方面这些物质不溶于水,因此能够利用不溶于水这一特性来对废水进行系统处理。

其中物理沉淀或气浮属于有效方式,可以增进处理效果。

(1)气浮法该种方法是对废水中的一些油污进行去除,即利用相应技术手段让废水中的某些油污可以黏在微小气泡内,这样借助气泡浮力,有效把油污全部带到废水表面,这样既能对水量加以控制,还能把水体表面中某些油性浮渣排出去。

并且在排除浮渣时,能够多次对水量进行控制,避免浮渣中残存更多水。

值得注意的是,该方法在油污排出方面很有效果,但在处理污水时,应把污染物予以划分,避免应用于其他类型污染物排出工作中。

(2)混凝沉淀法该方法是向化工废水中添加具有凝聚效果的物品,让化工废水中各个颗粒物凝结在一起,这样既能加大各颗粒物的质量,还能达到自然沉降。

与此同时,还应科学控制水量,从而让化工废水存在的相关悬浮物得到排除。

与气泡浮法不同的是,混凝沉淀法需要在化工废水中有机加入混凝剂,例如,添加硫酸铝或者三氯化铁,从而让颗粒物达到沉降,提升处理效果。

另外,在对混凝剂进行选择时,需要参考废水酸碱程度予以判断,从而选择恰当混凝剂。

(3)萃取溶解法此种方法是对废水中相关温度予以控制,达到去除废水中杂质的科学手段。

在此期间,可以对废水中酚类加以回收,比如,在废水中适当加入制定好的萃取剂,还可以借助萃取设备来对废水实行分离蒸馏或者冷凝,这样把废水中所有水排出去后,就会剩下酚类物质以及萃取剂。

此外,还应对酚类物质加以回收,由于萃取溶解法有很大独特之处,在萃取期间,并不会对萃取剂进行过度消耗,因此能够对萃取剂实行反复利用。

(4)MPA化学沉淀这种方法是对于废水中含有氮或者氨而言的,如果废水中有接近或者类似像磷酸铵镁以及磷酸铵锌的化合物,应该在废水中加入与之相适应的物质,从而让氨或者氮沉淀。

其中沉淀后所产生的沉淀物通常用MPA进行表示,该种方法效果较为明显,能让杂质达到彻底去除,避免后续出现污染。

煤化工废水“零排放”技术及工程应用现状分析

煤化工废水“零排放”技术及工程应用现状分析

煤化工废水“零排放”技术及工程应用现状分析一、本文概述本文旨在对煤化工废水“零排放”技术及工程应用现状进行全面深入的分析。

随着煤化工行业的快速发展,废水处理问题日益凸显,实现废水“零排放”已成为行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本文首先介绍了煤化工废水的来源、特点和危害,然后重点分析了当前国内外在煤化工废水“零排放”技术方面的研究进展和应用现状,包括预处理技术、生化处理技术、深度处理技术和资源化利用技术等。

结合具体工程案例,探讨了这些技术在工程实践中的应用情况、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策略。

本文还展望了煤化工废水“零排放”技术的发展趋势和未来研究方向,以期为煤化工行业的绿色可持续发展提供有益参考。

二、煤化工废水特性与处理难点煤化工废水是一种复杂且难以处理的工业废水,主要来源于煤气化、焦化、合成氨等生产过程中。

其特性与处理难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高浓度有机物与无机物:煤化工废水中含有大量酚类、多环芳烃、氨氮、硫化物等有毒有害物质,这些物质的浓度往往超过常规生物处理的承受范围,对微生物产生抑制作用。

高盐度与硬度:废水中含有大量无机盐类,如氯化钠、硫酸钠等,使得废水盐度较高,同时也增加了废水处理的难度。

废水中还含有钙、镁等硬度成分,易形成垢状物,影响处理效果。

难降解有机物:煤化工废水中的部分有机物结构稳定,难以被生物降解,如多环芳烃、杂环化合物等,这些物质的存在使得废水处理更加困难。

毒性与抑制性:废水中的有毒有害物质对微生物具有毒性和抑制性,影响生物处理的正常运行,甚至可能导致生物处理系统崩溃。

水量与水质波动大:煤化工废水的水量和水质受原料种类、生产工艺、操作条件等多种因素影响,波动较大,给废水处理带来挑战。

针对以上特性与难点,现有的煤化工废水处理技术主要包括预处理、生物处理、深度处理及回用等阶段。

预处理阶段主要通过物理和化学方法去除废水中的悬浮物、油类、重金属等杂质,为后续处理创造条件。

生物处理阶段主要利用微生物的代谢作用降解废水中的有机物,是废水处理的核心环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煤化工废水处理技术研究及应用分析
摘要:煤化工废水如果未能及时进行处理,不但会周围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
而且还会影响人们的正常生活。

为此,化工企业理应提高重视程度,对早期的废
水处理工艺进行全面创新,改进其中的不足,真正做到与时俱进,进而提升处理
的实际效果。

如此一来,不仅能够充分贯彻我国提出的可持续性发展战略,而且
还能对所有排出的废水进行循环利用。

长此以往,我国煤化工产业将会得到进一
步发展,促使工业改革环境保护之间在真正意义上实现共赢。

关键词:煤化工;废水;处理技术;研究;应用
煤化工是将煤炭通过相应的化学加工后,将煤炭转化为各种固体、液体燃
料和化工产品的过程。

由于煤炭中有机质的化学结构是以芳香族为主,在加工过
程中煤化工废水中氨、酚、硫化物等有毒、有害物质,未经处理排放会对生态环
境造成破坏。

1 煤化工废水的水质特点
在煤化工产品的深加工过程中,在脱硫、除氨等工艺流程和精苯、C10H8
与C5H5n的提取过程中都会产生大量的煤化工废水。

废水中含有毒性的氨酚类、
氰化物、CnH2n、SCN2、咔唑、C6H6和油等难降解的有机污染物;还含有NH3、硫化物等无机污染物。

大量浓度较高的NH3进入受纳水体后,还易导致水体的富营养,破坏地下水源。

同时,煤化工废水中还会夹杂有大量的杂环类、芳烃类有机化合物,很难
生物降解,超出废水中微生物的可耐受程度,毒害微生物不利于其存活,导致废
水的可生化性差。

处理后的煤化工外排水CODcr未达到一级标准,还会造成对生
态环境的严重破坏。

2 煤化工废水的水质类型与水质
2.1 煤制油废水
以废水的浓度差异可以将煤液化废水分为低浓度废水与高浓度废水。

前者
包括生活污水与不同装置排出的低浓度含油废水;后者则包括煤液化过程中产生
的含酚污水、含硫污水。

煤制油废水中的主要污染物包括苯系物、多环芳烃、挥
发酚、硫化物、油类、氨氮以及COD以及这些物质的衍生物等,煤制油废水的处理难度较大。

2.2 煤气化废水
煤气化废水来源于煤气温度的冷却过程,采用循环水将造气炉出口的煤气
温度降低,这一过程中煤气中含有的焦油、未完全分解的水蒸气、能部分溶于水
或完全溶于水中的有机杂质等与水共同给冷凝,同时洗涤煤气中含有的灰分,进
而产生煤气化废水。

同时,对煤气予以净化时,除氨、提取精苯、除硫等步骤也
将产生部分废水。

煤气化废水的制取工艺不同将导致污染物的种类与含量不同,
但是煤气化废水中普遍存在的污染物包括焦油、苯酚、甲酸化合物、氨、氰化物
以及COD等。

2.3 焦化废水
焦化废水中污染物的主要来源于煤干馏煤气冷却过程、煤气净化过程以及
精制过程。

煤干馏煤气冷却过程中的产生的氨水是焦化废水中污染物的主要来源,总量占到总污染量的50%以上;焦炉中的煤气的净化与冷却过程中产生的废水中
含以后较高浓度的洗油、挥发氰以及挥发酚;粗苯与焦油的精制过程中产生的废
水的主要污染物包括氰化物、苯以及高浓度焦油,焦油由乳化油、轻油以及重油
组成,包含的污染物有酚类、多环芳香化合物如萘、蒽等,含氮杂环化合物如吡
啶等。

3 煤化工企业的废水处理技术及应用
3.1 预处理技术
预处理包括对酚类物质回收环节和悬浮物质以及油类物质的去除。

3.1.1 酚类物质的预处理
对煤化工废水中所含的酚类物质进行预处理,主要是采用溶剂萃取法,因
为萃取剂中含有二异丙基醚、甲基异丁基酮等成分,把含酚的废水放入到萃取装
置的顶部位置,两者在装置内会产生接触,然后通过循环油泵将其流到底部,使
得溶剂油中也含有酚。

由于萃取装置中含有一定的碱,就会使溶剂油中的酚与碱
相互反应后形成酚盐,再将酚盐进行循环使用。

3.1.2 悬浮物质以及油类物质的预处理
利用气浮法、混凝法、隔油法以及沉淀法来去除煤化工废水之中的悬浮物
质以及油类物质。

需要注意的是对废水进行预处理的过程中,如果在气浮装置前
安装一个过滤器,会使气浮法取得更好的效果。

3.2 吸附法废水处理技术的应用
吸附法作为一种废水处理技术,在对含油量大的废水处理方面具有不可替
代的作用。

它是通过增加吸附剂的表面积,来吸附废水中的污染物质,并将这些
物质吸附在废水的表面,使得油水分离。

由于废水中含有不同的物质,所以要选
择合适的吸附剂来进行吸附。

虽然活性炭被作为吸附剂广泛应用到含油废水处理
过程中,但是成本比较高,实践起来具有一定的难度。

因此需要不断研发具有高
效率、低成本的吸附材料,来提升含油废水处理技术。

3.3 活性污泥法废水处理技术的应用
活性污泥法是目前应用比较广泛的、以活性污泥为主要原料来处理废水的
一种好氧生物处理方法。

它的工作原理是在废水中灌入空气,活性污泥在经过一
定时间后,会繁殖好氧性微生物,这些微生物会形成以菌胶团为主絮凝物,产生
很强的吸附与氧化有机物的能力。

它可以去除污水中含有溶解性和胶体状态的可
生化有机物,还可以利用活性污泥来吸附废水中所含的悬浮固体以及其他一些物质,同时也能去除废水中部分磷和氮素。

在活性污泥工作过程中,通过微生物来
降解废水中的有害物质,从而形成新的微生物,来确保活性污泥的量与微生物达
到平衡状态。

3.4 深度废水处理技术的应用
通过实践可以发现,固体表面在吸收水溶质以及胶质方面有着非常强的效果,说明当废水通过固体表面的时候,其中附带的污染物就会被吸附,以此起到
了去污的效果,这也被称作是吸附处理污水的方法。

在应用吸附处理污水的方法
之后,尽管能够有效提升污水处理的效果,但同时也会有费用成本投入过高以及
用量较大的问题出现,因此很容易造成二次污染的情况产生。

基于这一情况,这
种方式通常更多应用在出水物质。

在煤化工废水里面,存在着大量难以进行降解
的物质,从而给后续的处理工作带来了巨大的影响。

单从现阶段的处理情况来说,尽管基本上每一个阶段的工艺水平都已经足够先进。

但是如果将技术种类完全分
割开来,不仅很难取得预期的效果,同时还会浪费大量的资金成本。

鉴于这一问题,各个企业在进行废水处理的时候,应当尽可能将多种不同的技术综合在一起
共同使用。

3.5 浓盐水废水处理技术的应用
浓盐水废水处理技术包括膜浓缩技术和热蒸发技术两种。

膜浓缩技术是利
用有效成分与废水中分子量的不同产生定向分离,最终达到浓缩的目的。

它可以
提升废水中盐质量的浓度。

这种方法由于其投资低、技术性强,得到广泛的应用。

热蒸发技术是把含盐量在4%以上的废水进行蒸发浓缩,达到废水处理的目的。

结束语
总而言之,从我国的发展特点与能源结构看来,煤炭仍是我国的重要资源,煤化工废水的处理始终是煤炭行业需要重点关注的工作,也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需要将煤化工废水处理与煤炭产业发展更为深切而系统地整合,以煤化工废水处
理技术为平台建立起煤炭产业循环经济和可持续发展的新道路,建立起产业整合、生态良好、循环发展的新路径。

参考文献
[1]蒋文化.PTFE-MBR在煤化工废水处理中的应用[J].煤炭加工与综合利用,
2016(10):59-62+65.
[2]郭宁,李卫平.煤化工废水“零排放”技术要点及存在的问题[J].山东工业技术,2016(19):28.
[3]刘艳明,高存荣,魏江波,郭云彤,张蔚,秦同春.煤化工高含盐废水蒸发处理技术进展[J].环境工程,2016,34(S1):432-436.
[4]卞玉倩,魏祥甲,乔瑞平,李海涛,王洋,韩芳,张伦梁.气相色谱法在煤化工废水分析中的应用研究[J].能源环境保护,2016,30(03):60-64+2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