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奉献爱心教案与教学反思

合集下载

年幼儿园大班上学期社会教案《奉献爱心》

年幼儿园大班上学期社会教案《奉献爱心》

年幼儿园大班上学期社会教案《奉献爱心》
一、教学目标
•培养幼儿团结合作的意识,激发其奉献爱心的行为;
•让幼儿理解帮助他人的重要性,培养其责任感和同理心;
•培养幼儿的分享与合作能力,促进团体凝聚力的提升。

二、教学内容
1.主题:奉献爱心
2.内容:教授幼儿如何主动帮助他人,分享自己的爱心
三、教学重点
•让幼儿理解奉献与分享的重要性;
•通过互动游戏等形式培养幼儿的团队合作精神。

四、教学准备
1.教案PPT
2.乐器、道具等教学辅助工具
3.爱心奖品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1.导入:播放关于爱心奉献的视频,引导幼儿讨论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2.学习:教授幼儿如何表达爱心,分享自己的东西给他人。

3.活动:进行小组互动游戏,让幼儿体验团队合作的乐趣。

4.总结:引导幼儿分享今天的收获,强调爱心奉献的重要性。

第二课时
1.导入:通过故事、图片展示等方式让幼儿了解帮助他人的意义。

2.学习:教授幼儿如何主动关心他人,做一名真正的小好人。

3.活动:设置爱心奉献小作坊,让幼儿互相帮助、分享成果。

4.总结:鼓励幼儿分享奉献爱心的感受,强化团队意识。

六、课堂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观察到幼儿们的团队合作意识有所提升,对奉献爱心的概念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未来需要更多的互动游戏和小组活动来巩固幼儿的团队合作精神,培养其奉献爱心的行为。

以上是本期教案的汇总,相信通过《奉献爱心》的主题教学,能够帮助每个幼儿成长为更有爱心的小天使。

希望以上内容符合您的要求,如您需要更详细的教案内容或有其他问题,请随时告诉我。

幼儿园大班社会活动教案:爱心奉献精神

幼儿园大班社会活动教案:爱心奉献精神

【幼儿园大班社会活动教案:爱心奉献精神】一、教学目标1.认识和理解爱心奉献的含义,懂得为别人着想,积极参与公益活动。

2.培养幼儿良好的社会责任感和团队合作精神。

3.通过活动,增进幼儿对社会的认识和了解,培养其社会意识和社会行为习惯。

二、教学准备1.教具:大型彩色翻页书、图片、实物、幼儿画笔、颜料、纸张、创意工具等。

2.教学环境:幼儿园教室、幼儿园花园、社区中心、游泳馆等。

3.教师素质:教师应该有与孩子互动的能力和亲和力,能够引导和鼓励幼儿,带动幼儿参与各种活动。

三、教学内容1.初识爱心奉献一、翻页书:《小鸟的爱心》该书讲述了一只小鸟代表了爱心,它飞翔在不同的季节和各种事件中,传递着爱心。

以小鸟为主题,让孩子了解爱心的含义和意义。

二、互动游戏:小小志愿者老师与孩子们一起做游戏,鼓励孩子们当小小志愿者,去帮助老人、帮助邻居搬家、帮助收拾垃圾等。

让孩子们在游戏中了解爱心奉献,并开始形成奉献的习惯。

2.主题实践活动一、实地考察:社区服务中心老师带领孩子们参观社区服务中心,了解社区服务中心提供的服务和工作职责。

同时,通过了解社区服务中心工作的方法和原则,让孩子们了解并形成为别人着想的态度。

二、实践活动:爱心捐赠活动组织孩子们收集家庭不再使用的玩具、图书等,爱心捐赠给需要的人。

以实际行动告诉孩子们,为了身边的人着想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才是真正的爱心奉献。

3.美育艺术活动一、儿歌视频:《小小志愿者》欣赏儿歌视频《小小志愿者》,让孩子们了解志愿者在社会中的角色和任务。

二、美术创意:绘制爱心手印画老师为孩子们准备颜料和纸张,让孩子们以自己手掌为模板,将手印涂上各种亮丽的颜色,形成爱心图案。

通过这种亲自动手的方式,让孩子们更深刻地体验爱的含义和奉献的精神。

四、教学反思1.让孩子们了解爱心奉献精神,是培养他们社会责任感和团队合作精神的首要任务。

2.通过游戏、实践活动和美育艺术活动等各种形式,让孩子们亲身体验爱心奉献的过程。

大班社会优质课教案及教学反思《献爱心》

大班社会优质课教案及教学反思《献爱心》

大班社会优质课教案及教学反思《献爱心》教案《献爱心》教学目标:1. 通过学习《献爱心》这篇课文,培养学生关爱他人,乐于助人的品质。

2. 培训学生正确处理人际关系,提高沟通能力和社交技巧。

3.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教学准备:1. 课文《献爱心》的复印件。

2. 演示PPT,包含相关词汇和图片。

3. 黑板、白板和彩色粉笔/白板笔。

4. 学生的课堂笔记本和铅笔。

教学过程:Step 1:导入 (5分钟)通过一个小游戏来导入本课的主题。

老师分发带有描述的卡片给学生,每个学生需要找到与自己卡片上描述情境相关的另一张卡片,然后两个学生一起分享对这个情境的感受和想法。

Step 2:课文阅读 (15分钟)1. 教师把《献爱心》这篇课文分发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先读一遍。

2. 邀请一些学生朗读课文,并带领全班一起朗读。

3. 学生自己独立阅读课文,并在课本旁边做标记,圈出不懂的单词和句子。

4. 老师带领学生一起解读课文,讨论课文中的重要信息和情感。

Step 3:词汇学习 (10分钟)1. 教师播放PPT上的图片,让学生猜测图片与课文中的词汇有关。

2. 老师出示课文中的关键词汇,并用中文解释词义。

3. 学生单独或分组完成课本上的词汇练习,锻炼词汇的运用能力。

Step 4:讨论与拓展 (15分钟)1. 学生分组讨论课文中提到的问题,如何帮助需要帮助的人,如何培养乐于助人的品质等。

2. 每个小组报告他们的讨论结果,全班进行讨论和交流。

3. 老师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乐于助人的品质应用到实际生活中的各种情境中。

Step 5:活动及角色扮演 (20分钟)1. 学生分为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个情境,模拟出现类似情境的场景,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演示如何献爱心。

2. 全班同学观察和评价角色扮演的表现,并提出建议和改进意见。

3. 教师总结并提供一些建议,并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做好事,接受挑战,帮助他人。

Step 6:教学反思 (5分钟)教师对这节课的教学进行总结和反思,评价学生的表现和参与情况,并提出改进的建议和意见。

大班社会教案奉献爱心教案及教学反思

大班社会教案奉献爱心教案及教学反思

大班社会教案奉献爱心教案及教学反思教案目标本节社会课教学的目标是让大班幼儿学会了解和感受到爱心,通过参与爱心行动来提升他们的社会责任感与爱心意识。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希望能够培养幼儿的情感与良好的道德品质,引导幼儿好儿童、好公民的成长。

教学准备1.提前准备好海报、图片、影片等教具,营造爱心情境,切实引导幼儿参与到本节课的活动中来。

2.教学前,对相关知识进行深入的了解和学习,做到心中有数、准备充足。

3.对于幼儿的安全问题需要提前进行思考和准备,保证课程安全。

教学内容本次课程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导读首先,对于整节课的相关主题和情境进行简要的导读,提高幼儿对教学内容的关注和理解。

2. 爱心小状况组织幼儿探究家庭生活和校园生活中遇到的常见问题,例如捡垃圾、给老人让座、帮助同学等情形,引导幼儿认识到这些问题背后所体现的爱心、友善与互助精神。

3. 爱心行动体验通过各种途径(如:卡片制作、讲故事、游戏等),向幼儿介绍各种幼儿园在实际中所参与的公益活动,引导幼儿体验参与公益活动的欢乐与感动,培养幼儿的社会责任感和爱心意识。

4. 教学总结对于上述知识内容进行总结,引导幼儿在实际生活中能够发现更多的爱心状况,感受到身边的爱。

教学反思在这次的社会课教学中,我采用了多种手段,如图片、卡片制作、游戏等,使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到社会中爱的力量和意义,让他们深刻意识到身边有很多缺乏关爱的人,我们要尽自己的一份力量来让他们感受到爱。

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我也发现了一些问题。

一方面,一些幼儿容易走神或分散注意力,甚至有的幼儿在上课时很难集中精力,这让教学效果受到了一定的影响;另一方面,在模拟中有些幼儿在卡片制作时不够细心或者无法理解活动的目的,需要在以后的教学中进行特别关注。

综上所述,指导幼儿积极参与社会公益事业,让他们体验到助人为乐的快乐和意义,这是一项十分重要而又有意义的任务。

因此,在教学中,我会更加注重引导幼儿积极参与、提高注意力、提高细致认真的工作态度,使幼儿在参与公益活动中不仅能够体会到幸福感和存在感,更能够意识到自己的责任和担当。

2024年9.8助学奉献爱心主题班会教案内容

2024年9.8助学奉献爱心主题班会教案内容

2024年9.8助学奉献爱心主题班会教案内容一、教学目标通过本次主题班会,旨在实现以下教学目标: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奉献精神:通过助学活动,让学生深刻认识到自己作为社会一员的责任,激发其助人为乐、奉献爱心的精神。

增强学生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在助学活动中,鼓励学生相互协作,共同完成任务,提升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提高学生的组织策划和实践能力:通过策划和实施助学活动,培养学生的组织策划能力,锻炼其实践操作能力。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助学活动的意义与价值理解。

团队合作与沟通能力的培养。

助学活动的策划与实施。

教学难点:如何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行动,真正达到助学的效果。

如何有效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和奉献精神。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播放相关助学活动的视频,引导学生进入主题。

提问学生:“你们认为助学活动有什么意义?”引导学生思考并分享看法。

2. 助学活动的意义与价值理解讲解助学活动的历史背景和社会价值。

分享一些成功的助学案例,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参与热情。

开展小组讨论,让学生深入理解助学活动的意义和价值。

3. 团队合作与沟通能力的培养通过角色扮演、小组讨论等活动,让学生体验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教授有效的沟通技巧和方法,如倾听、表达、反馈等。

开展团队任务,让学生在实践中锻炼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4. 助学活动的策划与实施引导学生分析助学活动的目标、资源和条件,制定策划方案。

教授如何制定活动计划、安排活动流程、分工合作等。

实地考察或模拟演练,让学生亲身体验助学活动的策划与实施过程。

5. 总结与反思对本次主题班会进行总结,回顾教学内容和活动过程。

引导学生反思自己在活动中的表现,总结经验教训。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继续践行奉献精神,将爱心传递给更多的人。

四、教学方法和手段教学方法:启发式教学: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力,引导其主动探究问题。

案例教学:结合实际案例,让学生了解助学活动的具体实施过程,加深其理解。

幼儿园大班社会教案 奉献爱心

幼儿园大班社会教案 奉献爱心

幼儿园大班社会教案奉献爱心一、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什么是爱心,以及爱心的重要性。

2. 培养幼儿关爱他人、乐于助人的品质。

3. 提高幼儿的社会责任感,培养他们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1. 爱心是什么:通过故事、讨论等方式,让幼儿理解爱心的含义,知道爱心是关爱他人、乐于助人的表现。

2. 爱心的重要性:通过实例展示,让幼儿认识到爱心对于个人和社会的意义,明白有爱心的人会得到他人的尊重和喜爱。

3. 关爱他人:教育幼儿学会关心身边的人,如家人、朋友、老师等,以及在生活中的点滴细节体现关爱。

4. 乐于助人:引导幼儿学会帮助有需要的人,培养他们无私奉献的精神。

5. 社会责任感:让幼儿认识到作为社会的一员,每个人都有责任和义务去关爱他人,从而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

三、教学方法:1. 故事导入:通过生动有趣的故事,引发幼儿对爱心的关注,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2. 讨论交流:组织幼儿进行小组讨论,让他们分享对爱心的理解和感受,培养他们的表达能力。

3. 实例分析:通过现实生活中的案例,让幼儿直观地认识到爱心的重要性,引导他们学会关爱他人。

4. 角色扮演:设置情境,让幼儿扮演不同角色,亲身体验关爱和被关爱的感受,培养他们的同理心。

5. 实践活动:组织幼儿参与公益活动中,如探访孤寡老人、帮助贫困同学等,让他们将爱心付诸实践。

四、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了解他们对爱心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 关注幼儿在实践活动中的表现,评估他们的关爱行为和助人为乐的精神。

3. 搜集家长和老师的反馈意见,了解幼儿在家庭和学校中的表现,检验教学效果。

五、教学资源:1. 故事素材:搜集有关爱心的故事,如《爱心树》、《小王子》等。

2. 实例素材:整理现实生活中有关关爱他人的典型案例。

3. 公益活动信息:收集适合幼儿参与的社会公益活动。

4. 教学道具:制作爱心卡片、布置情境道具等。

六、教学步骤:1. 引入主题:通过一个关于爱心的故事,引发幼儿对爱心的关注。

大班社会优质课教案及教学反思《献爱心》

大班社会优质课教案及教学反思《献爱心》

大班社会优质课教案及教学反思《献爱心》课程背景社会环境在不断变化,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特点结合当下的时事,进行现代化的课堂教学。

《献爱心》这一主题教育可以帮助学生感受到爱的温暖,加深对爱、友情、信任等社会价值观的认知,培养学生团结互助、乐于助人的主人公意识,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社会意识,进一步促进班级生活的和谐与发展。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什么是“献爱心”,并能说出至少两种“献爱心”的方式;2.了解并掌握相关的社会价值观,在班级活动中养成尊重他人、乐于助人的良好习惯;3.练习口语表达能力,小组合作能力,学会团结合作的文化。

教学内容1. 导入环节以老师的话题作为热身,导入整个课程教学的主题。

2. 感受心情让学生在小组内把和“爱”有关的词语说出来,比如“关心”、“热情”、“体贴”、“友爱”等等,然后让学生说说自己对于“爱”有什么深刻的认识。

3. 了解主题介绍本节课教学主题“献爱心”,让学生思考“献爱心”对每个人我们应该是做什么呢?让学生自己动手画一幅图表现“献爱心”的主题。

4. 学习内容(1)通过老师的讲解和形象生动的图示,向学生介绍什么是“献爱心”,并列出图表让学生了解如何献爱心。

(2)组织学生小组内进行互动,在书本和其他资料的提供下,让学生自己寻找与“献爱心”相关的词语或图片,并将他们呈现出来,届时老师与同学一起讨论选出最好的几个展示给大家。

(3)运用多媒体软件,在班级内展示几个“献爱心”的案例,让学生感受到团队合作的力量。

5. 小组活动将带头同学分布到不同的小组,在老师的指导下,让学生学习如何和班级内的同学分享,互相援助、提醒给予支持。

同时让学生运用自己的语言进行口语表达和思考,将自己与小组论点进行交流,并进行小组合作完成各种活动。

6. 教学反思及自我评估通过教师与学生的互动,总结掌握了教学内容的主要知识点,比如献爱心的方式及其良好价值观。

同时,教师给予鼓励和改善性意见,让学生更好地反省自己的过程,给自己良好的评价并整理表述知识。

关心他人,奉献爱心德育主题班会教案

关心他人,奉献爱心德育主题班会教案

关心他人,奉献爱心德育主题班会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关心他人,奉献爱心”德育主题的含义。

2.认识到自己在日常生活中的关心他人和奉献爱心行为,并思考如何进一步提高自己的品德。

3.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素养,注重集体荣誉感,增强爱心和责任感,培养良好的个人品质。

二、教学内容1.关心他人的意义2.奉献爱心的重要性3.学习和分享正能量4.互相尊重,和谐共处三、教学过程1. 导入环节教师介绍本次班会的主题:关心他人,奉献爱心,并请同学们分享一下自己的体验。

2. 学习环节a. 关心他人的意义教师会将下列话题提供给学生进行讨论:什么是关心他人?为什么关心他人很重要?如何表达对他人的关心?在讨论中,教师需要积极引导学生思考并发言,引导学生认识到关心他人的重要意义,例如可以说:“我们生活在一个社会中,大家需要互相帮助和关心。

如果每个人都不关心他人,社会也就会变得冷漠和无情。

所以我们要从小培养关心他人的良好习惯。

”b. 奉献爱心的重要性教师会结合实际事例来讲解奉献爱心的重要性,提供学生思考问题的方向,例如:如何帮助别人?为什么帮助别人有助于自身的成长?如何培养自己的奉献精神?教师还可以通过让学生回忆自己曾经做过的好事,或者共同发现身边文化中的正能量,并让学生通过分享对于爱心经历的记录来提高自我意识,理解“爱人如己”的道理。

这样既可以让学生回忆行为,也可以让学生学会如何观察好事。

c. 学习和分享正能量教师带领学生一起学习和分享正能量。

首先,教师可以从家长、老师以及身边的人发现好的例子并分享,然后引导学生一起说一说,交流一下自己的看法和感受。

这样可以通过分享来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

d. 互相尊重,和谐共处学习过程中,学生一定会碰到不同意见,老师会利用这个时机来教育学生互相尊重,和谐共处的意义。

同时,教师会通过举出愉快交友的例子和一些技巧,帮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避免了一些冲突和误会。

3. 总结与反思环节教师会提供几个问题让学生讨论:本次学习的内容如何应用到日常生活中?你觉得“关心他人,奉献爱心”对你的成长有什么影响?四、教学评价1.通过同学的反馈,教师可以检验班会的教学效果,以及是否有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价值观。

大班上学期社会教案《奉献爱心》2篇

大班上学期社会教案《奉献爱心》2篇

大班上学期社会教案《奉献爱心》大班上学期社会教案《奉献爱心》精选2篇(一)教案:奉献爱心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了解什么是奉献爱心,认识到奉献爱心的重要性。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爱心,激发学生参与公益活动的意识。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关爱他人、乐于助人的情操。

教学内容:1. 什么是奉献爱心2. 奉献爱心的意义与价值3. 奉献爱心的方式和途径教学过程:步骤一:引入新课通过播放一段公益广告或者展示一幅图片,激发学生对奉献爱心主题的思考和兴趣。

步骤二:讲解奉献爱心的定义和意义教师对奉献爱心进行简单的解释,让学生了解什么是奉献爱心,并引导他们讨论奉献爱心的意义和价值。

步骤三:开展学生参与的活动1. 学生分组,每个小组选择一个公益活动,例如扶贫助学、环保行动等,并进行调研和准备。

2. 学生进行小组汇报,分享自己的调研成果,讨论奉献爱心的方式和途径。

步骤四:展示和总结1. 小组代表展示自己的调研成果,并分享参与公益活动的体会和心得。

2. 教师进行总结,强调奉献爱心的重要性和影响。

步骤五:拓展延伸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社区或学校举办的公益活动,或者组织自己的公益活动,展现奉献爱心的实际行动。

教学评价:1. 对学生参与活动的表现进行评价,包括调研的深度和全面性,以及小组展示的内容和形式。

2. 对学生关爱他人、乐于助人的态度和行为进行评价。

板书设计:奉献爱心- 定义:关爱他人,乐于助人- 意义:帮助他人,建立和谐社会- 方式和途径:扶贫助学、环保行动等教学资源:1. 公益广告或图片2. 讲解奉献爱心的PPT3. 学生小组调研材料4. 学生参与活动的资料和成果展示材料大班上学期社会教案《奉献爱心》精选2篇(二)课题:吸水小细管教材:大班下册社会教材教学目标:1. 培养幼儿对于水的吸收和运输的观察能力和实践能力。

2. 培养幼儿探索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了解吸水小细管的使用方法和原理。

教学重点:观察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最新奉献爱心教案与教学反思(2)

最新奉献爱心教案与教学反思(2)

最新奉献爱心教案与教学反思(2)奉献爱心教案篇四活动目标:1、乐于参加体育活动,感受帮助有困难的人的快乐体验。

2、学习助跑跨跳过不小于宽50厘米的平行线,掌握助跑跨跳的方法。

3、增强合作精神,提高竞争意识。

活动准备:1、经验准备:了解有关的灾情及给灾区小朋友献爱心的新闻事件。

2、物质准备:弓形门(山洞)、平衡木(桥)、服装、地板革(河流)、轮胎(井)、塑料方砖(土堡)、皮筋(农田)。

3、场地准备:如图。

活动重点:通过游戏中的儿歌引导幼儿尝试探索助跑跨跳。

活动难点:学习正确的助跑跨跳障碍物,掌握助跑跨跳的方法。

活动过程:1、热身运动跟随音乐旋律做各种身体动作,充分地活动身体。

2、学习游戏“爱心桥”。

(1)教师讲解示范正确的跨跳步。

(2)学说儿歌,掌握跨跳的动作要领。

(3)幼儿分组练习,掌握跨跳方法。

3、进一步引导幼儿学习助跑跨跳步的方法,纠正不正确动作。

(1)纠正幼儿容易出现的错误动作,强调动作要领。

(2)分组练习:两人相互观察并纠正不正确动作,最后选出跨跳高手。

4、游戏:“爱心桥”。

(1)教师讲解游戏的玩法及规则。

规则:必须跨跳过水井、小河、土堡和农田。

每个幼儿每次出发后只能拿一件衣服。

(2)幼儿玩“爱心桥”游戏:继续巩固助跑跨跳步,教师及时纠正个别幼儿的助跑跨跳动作。

游戏进行两次。

(3)第二次游戏河流加宽。

(4)第三次游戏,土堡加高。

5、放松游戏:“小转椅”放松身体各部位,使幼儿情绪稳定。

活动评价:本次活动幼儿能较好地掌握跨跳的基本动作,并完成了预定的目标。

这节体育活动的基本部分是围绕助跑跨跳进行的基本动作训练,教师将动作难点以儿歌的形式呈现给幼儿,采取示范的方法帮助幼儿理解动作要领。

目的是为了让幼儿更快地对基本动作的理解和掌握。

通过开展“爱心桥”的游戏,教师既能帮助幼儿巩固助跑跨跳的正确方法,有培养了幼儿关心帮助有困难的人的情感。

此活动游戏性较强,结合大班幼儿年龄特点,加入了一些竞赛的形式——比一比哪组幼儿送得最快,充分调动了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主动性。

幼儿园大班社会教案 奉献爱心

幼儿园大班社会教案 奉献爱心

幼儿园大班社会教案奉献爱心一、教学目标:2. 技能目标:培养幼儿关爱他人、乐于助人的品质,提高幼儿的社会交往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幼儿关爱他人、奉献爱心的情感,培养幼儿的团队协作精神。

二、教学内容:1. 爱心传递:通过故事、讨论等方式,让幼儿了解爱心传递的重要性。

2. 关爱他人:教育幼儿如何关爱身边的人,如帮助同学、关心老师等。

3. 乐于助人:通过实践活动,让幼儿体验到帮助他人的快乐,培养乐于助人的品质。

4. 团队协作:通过小组活动,让幼儿学会与他人合作,共同完成任务。

三、教学过程:1. 热身活动:邀请幼儿分享他们身边的感人故事,激发幼儿关爱他人的情感。

2. 主题活动一:讲解爱心传递的意义,让幼儿认识到爱心可以传递给身边的人。

3. 主题活动二:开展“关爱他人”实践活动,如帮助同学整理书包、关心老师的辛苦等。

4. 主题活动三:组织团队协作游戏,让幼儿体验到合作的重要性。

四、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实践活动中的表现,评价幼儿关爱他人、乐于助人的品质。

2. 通过小组讨论,了解幼儿对团队协作的认识和体会。

3. 搜集家长反馈,了解幼儿在家庭中关爱他人、乐于助人的表现。

五、教学资源:1. 故事素材:关于爱心传递的寓言故事、真实案例等。

2. 活动材料:爱心卡片、团队成员名牌等。

3. 视频素材:关于关爱他人、团队协作的视频资料。

4. 音乐素材:激发关爱他人情感的音乐歌曲。

六、教学活动设计:1. 爱心传递活动:通过制作爱心卡片,让幼儿在卡片上写上对同伴的祝福,并将卡片互相赠送,感受爱心传递的力量。

2. 关爱他人实践活动:组织幼儿参观社区,了解社区中需要帮助的人群,鼓励幼儿用自己的方式关爱他们,如送上一份食物、衣物等。

3. 乐于助人团队协作:开展“爱心接力”游戏,幼儿分成若干小组,每组成员相互配合,将爱心物资送到需要帮助的人手中。

七、教学策略:1. 情感引导:通过讲述感人故事,激发幼儿的爱心情感。

2. 实践操作:组织幼儿参与关爱他人的实践活动,让他们在实践中体验到帮助他人的快乐。

大班上学期社会教案《奉献爱心》

大班上学期社会教案《奉献爱心》

大班上学期社会教案《奉献爱心》【教学目标】1.了解什么是奉献,认识奉献的意义。

2.学习关爱他人,乐于助人的精神。

3.了解社会公益事业的意义,从小学习如何参与社会公益事业。

【教学重难点】1.学习如何奉献爱心,培养关爱他人的精神。

2.学习如何参与社会公益事业。

【教学内容及时间分配】一、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图片或课件展示社会公益活动,询问学生对于公益活动的认知和理解。

二、学习奉献爱心(15分钟)1.教师向学生讲解奉献和爱心的概念,引导学生认识奉献的意义和重要性。

2.通过图片或故事的形式向学生展示奉献的例子。

3.与学生探讨如何奉献爱心,分组讨论内容可以涵盖家庭、学校、社区等方面。

三、培养关爱他人的精神(15分钟)1.向学生介绍关爱他人的含义和意义,引导学生体会当我们帮助别人的时候,内心的愉悦和满足感。

2.通过图片、视频等形式向学生展示关爱他人的例子。

3.与学生探讨如何关爱他人,如何帮助他人解决困难和问题。

四、参与社会公益事业(20分钟)1.向学生介绍社会公益事业的概念和意义,引导学生认识社会公益事业的重要性。

2.向学生介绍一些社会公益组织及其活动,如红十字会、义务植树、义务清洁等。

3.与学生探讨如何参与社会公益事业,如何选择合适的公益组织参与活动。

五、总结(5分钟)教师与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表扬学生的表现和思考,引导学生将学习到的知识和精神付诸行动。

【教学手段】1.图片、视频等多媒体材料。

2.小组讨论、课堂活动等互动方式。

【教学评估】1.参与课堂互动和小组讨论。

2.完成相关作业或课后阅读。

3.平时观察学生是否有奉献、关爱他人的行为表现。

幼儿园大班上学期社会教案《奉献爱心》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上学期社会教案《奉献爱心》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上学期社会教案《奉献爱心》含反思奉献爱心导入:让我们一起来谈谈什么是爱心?爱心是我们心中的一片温暖,是关心他人的情感,是帮助他人的行动。

在我们的社会中,爱心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它帮助我们创造一个更加美好的世界。

一、爱心的意义爱心可以给他人带来快乐,可以让他人感受到温暖。

当我们把自己的关心和帮助给予他人时,我们会获得满足感,更加快乐。

所以,传递爱心就是让自己和他人都变得更加幸福的一种方式。

二、如何奉献爱心1.关心他人:我们可以通过询问他人的近况、关注他人的感受来表达我们的关心。

比如,当我们看见同学生病了,我们可以问候他,送他一张卡片或者一些好吃的水果,让他感到我们的关心与关怀。

2.帮助他人:当我们看到别人有困难时,可以主动伸出援手。

比如,当我们看见同学搬不动重物,可以主动去帮助他,或者在课间帮助同学整理书包。

这样,我们可以让别人感受到我们的乐于助人。

3.分享爱心:我们可以通过分享自己的东西来表达对他人的爱心。

比如,当我们有一些零食或者玩具,我们可以和同学分享,这样大家会更加开心。

三、实践爱心1.班级活动:我们可以组织班级活动,比如做一次义卖,把所筹集到的善款捐给需要帮助的人。

这样,我们可以用实际行动来奉献爱心。

2.参观社区:我们可以带着孩子去参观社区,看看社区的环境、了解社区的服务,以及大家是如何相互帮助的。

通过这样的参观,我们可以激发孩子们对于奉献爱心的兴趣。

3.志愿者活动:我们可以参加一些志愿者活动,比如为老人做家务、为幼儿园打扫卫生等。

通过这些活动,我们能够亲身体验到奉献爱心的愉悦,并且培养孩子们的社会责任感。

反思:通过这次的奉献爱心活动,孩子们能够更加深刻地理解爱心的含义和重要性。

在日常生活中,他们会更加关心他人,乐于助人,并且能够主动去分享爱心。

通过实践,他们能够体会到帮助他人带来的快乐,更加积极地参与到奉献爱心的行动中去。

结语:让我们一起行动起来,用爱心去温暖这个世界。

无论是在家庭中还是在学校中,每个人都可以做出自己的贡献,将爱心传递给更多的人。

大班社会献爱心教案反思

大班社会献爱心教案反思
教学效果:是否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学生是否能够理解和掌握所学内容
教师素质:教师的语言表达能力、组织能力、应变能力等是否表现出色,是否能够有效 地引导学生进行学习
不足与改进方案
第六章
活动存在的不足之处
参与人数有限,未能覆盖所有学生
缺乏专业指导,部分活动内容不够 深入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第七章
对本次活动的总结和回顾
成功之处:活动组织有序,参 与度高,效果良好
不足之处:宣传力度不够,有 些家长和孩子未能参加
改进措施:提前加大宣传力度, 增加活动参与度
经验教训:注意活动安全,提 前做好应急预案
对未来类似活动的展望和思考
改进活动流程,提高活动效率 拓展活动范围,扩大受益群体 加强宣传推广,提高社会关注度 创新活动形式,吸引更多参与者
活动目标的阐述
增强幼儿的社会责任感和爱心意识 培养幼儿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奉献精神 提高幼儿的人际交往能力和沟通技巧 促进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和社会适应能力
活动过程及效果
第三章
活动过程详述
活动准备:宣传、招募、组织等
活动效果:参与人数、反响、影响 等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活动流程:时间、地点、人物、事 件等
活动时间较短,未能充分展示社会 实践成果
组织协调不够严密,部分环节出现 混乱
改进方案和未来建议
改进方案:针对不足之处, 提出具体的改进措施和方 案,如增加互动环节、调 整教学内容等。
未来建议:根据教学经验 和学生反馈,提出对未来 教学的建议和展望,如加 强与家长的沟通、注重学 生的个体差异等。
总结与反思
活动总结:经验教训、改进措施等

大班社会献爱心教案【含教学反思】

大班社会献爱心教案【含教学反思】

大班社会献爱心教案1. 教学目标在本次社会课的学习中,旨在唤起学生们对于困境儿童的关注,帮助学生认识到人与人之间的爱是一种无私的奉献,提高学生的社会贡献意识和主动性,营造爱心、团结、互助的校园氛围。

2. 教学重点1.让学生感受到爱心的力量2.建立学生的社会责任感3.提高学生的爱心和自我牺牲的精神3. 教学准备1.了解班级内家庭背景情况,找出可参与活动的家庭2.提前与孤儿院取得联系,确认接受物资和爱心的方式及具体需求3.购买化妆道具和礼物,准备拍照器材4.准备PPT介绍课程4. 教学过程及教学方法1.课前准备为了让学生对于本节课的主题有所了解,首先老师将通过PPT介绍课件,带领学生了解困境儿童的现状和需要帮助的班级背景环境。

同时,老师将介绍相关的知识和背景,带领学生更好地了解此次公益活动的重要性。

2.活动安排为了让活动更加有趣,同时也更有意义,老师将组织学生进行化装比赛活动。

孩子们可以自由选择角色,并使用自己的想象力和特点进行化妆。

同时,学生也可以搭配自己的服装和道具,最终进行现场评选。

3.集中爱心在比赛结束后,老师将组织学生进行集中爱心环节。

学生将携带自己准备好的礼物,到孤儿院为孩子们送去送福利和爱心。

同时,学生还会通过组织的形式,吸收更多的家庭参与此次活动,并把他们的礼物一同送到孤儿院。

在集中爱心环节中,学生不仅能够了解到如何奉献爱心以及如何去帮助他人,同时也会获取到一些宝贵的经验和心得,提高自己的社会贡献意识和主动性。

4.教学反思此次活动,在集中爱心环节结束后,老师将带领学生进行教学反思。

在反思环节中,学生可以回顾自己所做的一切和感受到的一切,并寻找其中不足之处,以及有哪些地方需要有改进。

同时,老师也将就此活动进行课堂总结,给学生们提供指引和建议。

5. 教学效果评估在教学的最后,老师将开展效果评估,帮助学生们对于此次活动进行系统评估。

在效果评估方面,老师将根据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考核:1.对于本节课的主题和内容的认识度2.对于化妆比赛和集中爱心环节的参与度和表现3.对于社会责任感以及爱心奉献精神的理解和运用6. 教学总结通过本节社会课的学习,学生们不仅在奉献爱心方面收获了诸多经验和感悟,同时也更加深入地认识了自己和他人的区别和联系。

大班上学期社会教案《奉献爱心》(二篇)

大班上学期社会教案《奉献爱心》(二篇)

大班上学期社会教案《奉献爱心》【活动目标】1、让幼儿知道,在接受别人爱的同时,还有许多人也需要我们的关爱和帮助。

2、培养幼儿奉献爱心的美德,体验助人的快乐情感。

【活动准备】1、幼儿心理读物每人一本。

2、“希望工程”捐献箱一个,幼儿自己从家带的玩具、衣服和信件。

【活动过程】一、师幼看图谈话、讲述1、出示挂图:图中的小朋友在干什么?师幼看图讲述故事内容,让小朋友知道:在接受别人爱的同时,还有许多人也需要我们的关爱和帮助。

2、你喜欢为有困难的人做事吗?(教案.出自:屈老师.教案网)怎样帮助有困难的人?你曾经对他们做过哪些事?让小朋友认识到有很多时候可以关爱别人。

3、请小朋友讲述自己帮助有困难的人做事的事迹。

二、献爱心活动1、师:在边远的地方有的小朋友没有衣服穿,没有东西吃,也没有玩具玩,小朋友说我们应该怎样做?2、出示“希望工程”捐献箱,请小朋友把从家带来的玩具、衣服和信件捐献给边远的小朋友。

大班上学期社会教案《奉献爱心》(二)奉献爱心一、教学目标:1. 通过学习《奉献爱心》,了解爱心的定义和重要性。

2. 培养学生的爱心意识和奉献精神。

3. 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二、教学内容:《奉献爱心》三、教学重难点:1. 理解和定义爱心。

2. 培养学生的奉献精神。

3. 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PPT和课堂所需的教具。

2. 学生准备了解有关奉献爱心的资料。

五、教学步骤:Step 1:导入(10分钟)1. 引导学生回忆上节课学习的内容,了解他们对奉献爱心的理解和认识。

2. 通过图片和视频展示一些奉献爱心的场景,引发学生的思考和讨论。

Step 2:理论学习(15分钟)1. 教师以PPT形式介绍爱心的定义和重要性,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2. 共同讨论:爱心对个人、家庭和社会的影响。

Step 3:案例分析(20分钟)1. 教师选择一些真实的案例,以小组形式分组讨论,让学生分析案例中展现出来的爱心和奉献精神。

奉献爱心主题班会教案(通用10篇)

奉献爱心主题班会教案(通用10篇)

奉献爱心主题班会教案(通用10篇)一、教案的内容教案中对每个课题或每个课时的教学内容,教学步骤的安排,教学方法的选择,板书设计,教具或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应用,各个教学步骤教学环节的时间分配等等,都要经过周密考虑,精心设计而确定下来,体现着很强的计划性。

二、奉献爱心主题班会教案(通用10篇)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案,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

教案要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奉献爱心主题班会教案(通用10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奉献爱心主题班会教案1一、活动目的目的:1、通过同学们的讨论、献爱心等活动,使学生了解地震灾情以及抗震救灾、赈灾捐赠的实情,激发他们自强不息、团结拼搏,无私奉献的民族情感。

2、充分认识地震造成的严重危害、深刻体会灾区小朋友上学读书的艰难,想灾区小朋友之所想,帮灾区小朋友之所需,与灾区小朋友手拉手,心连心,共同战胜地震带来的千难万险。

二、活动准备:1、师生共同搜集抗震救灾资料。

2、歌曲《让世界充满爱》录音。

3、爱心捐款箱。

活动过程:(一)谈话引入活动:同学们,一场突如其来的地震灾难降临到我国四川雅安地区,给当地的人民群众带来巨大的生命、财产损失。

多少人失去了自己的家园,多少孩子失去了自己的父母,多少父母失去了自己的孩子,多少人失去了自己宝贵的生命!面对灾难,面对受难的中国同胞,远在震区外的我们能做些什么呢?我们能做的,就是迅速而积极地联合起来,伸出援助之手,与灾区人民共同抗震救灾。

让我们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为灾区人民奉献自己的爱心。

(二)学生了解灾区受灾情况。

1、师生介绍自己知道的灾区受灾情况。

2、学生谈感想。

3、教师小结:从刚才大家的谈话中,老师了解到了同学们的心情,大家心系灾区,情系灾区小朋友,并从抗震抢险中吸取了巨大的精神力量,那就是:“中国人民是不可战胜的!”(三)了解各界对灾区的捐赠情况。

1、师生介绍社会各界对灾区的捐赠情况。

2、学生谈自己的感想和打算。

最新奉献爱心教案与教学反思

最新奉献爱心教案与教学反思

最新奉献爱心教案与教学反思关心是细小的,它可以是一个微笑,可以是一句简单的问,学会关心,奉献爱心,予人玫瑰,手有余香。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奉献爱心的主题班会的教案设计,希望对你们有帮助。

奉献爱心教案篇一【活动目的】联系实际,让学生体验爱、懂得爱、珍惜爱、理解爱、奉献爱,引导学生学会关心自己,孝敬父母、善待亲友、友爱同学、关爱周围的一切。

【活动准备】要求学生收集“关心”或“回报”为话题的材料或身边事例。

【活动过程】一、班主任以《爱的奉献》引出班会主题。

这是心的呼唤/这是爱的奉献/这是人间的春风/这是生命的源泉/再没有心的沙漠/再没有爱的荒原/死神也望而却步/幸福之花处处开遍/啊……/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间将变成美好的人间/啊……/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

爱的力量是多么伟大啊,死神也望而却步/幸福之花处处开遍。

我们要学会关心、关爱别人,时刻向那些需要帮助的人伸出无私援助的手,做一个充满爱心、乐于奉献的人。

本次班会的主题就是“学会关心,奉献爱心”。

二、学生分小组发言交流同学之间关心他人的感人事迹,畅谈关心和回报1、如:妈妈爱吃鱼头,我从小就知道,学生描述内容,作自由发言。

(描述:这描述的是儿子幼年时,母子俩在饭桌前吃饭。

妈妈将一条鱼分成鱼头和鱼身两份,将鱼头放在自己的饭里,而把鱼身夹给儿子,微笑着,脸上流露出对儿子万般的慈爱,儿子也对着妈妈天真地笑着。

许多年后也同样在饭桌前,所不同的是妈妈已经是两鬓苍苍,年老力衰,儿子已经长大成人,仪表堂堂,他也正如母亲当年分鱼一样,他满脸堆笑地把鱼头夹给妈妈,说:“妈妈爱吃鱼头,我从小就知道。

”已是风烛残年的母亲沉着面孔,望着含辛茹苦拉扯大并曾给予无限慈爱的儿子,眼里闪动着点点辛酸的泪光,心里有千言万语不知从何说起。

)2、小结丰富深刻含义:①儿女不要忘记父母的养育之恩;②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③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④世上只有妈妈好;⑤只要我们多奉献一点爱;⑥传统的孝顺父母;⑦对社会的尊老敬老。

大班社会优质课教案及教学反思《献爱心》

大班社会优质课教案及教学反思《献爱心》

大班社会优质课教案及教学反思《献爱心》1. 教案1.1 教学目标•了解爱心的含义及重要性;•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他人的情感;•让学生知道自己可以通过自己的力量献出一份爱心;•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的精神。

1.2 教学内容1.课前热身:通过教师提问与学生互动,了解学生对爱心的认知程度,引导学生思考爱心的含义及重要性。

2.教学过程:•第一部分:《献爱心》知识介绍1.通过课件、图片、讲故事等形式,让学生了解“献爱心”是什么,可以通过哪些行动来表达爱心。

2.运用比较法让学生了解什么是热爱生活、热爱他人,引导学生对这些价值观进行思考和理解。

•第二部分:小小志愿者实践1.让学生参与童话剧表演活动,引导学生每人都可以成为小小志愿者,通过表演的方式表达爱心。

2.通过团队协作的方式,学生可以担任不同角色,齐心协力完成表演。

•第三部分:小小志愿者分享心得1.让学生分享自己在表演中有哪些体会、学到了什么,如何表达爱心。

2.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如何把表达爱心的行动变成日常生活中的一种习惯。

1.3 教学评估通过教师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课后对课程内容的记忆和思考以及课程效果进行评估。

2.教学反思2.1 教学准备本节课采用多种方式进行教学,需要准备较多教学资源,如图片、课件、童话剧表演等。

在准备过程中需要预留充足的时间。

2.2 教学难点在本节课中,学生需要理解爱心的含义及重要性,学生需要从表演中体验爱心的力量,在心得分享环节,需要学生进行抽象思维,把表达爱心的行动变成日常生活中的一种习惯。

2.3 教学感悟本节课采用多种方式,结合角色扮演、讲故事等多种形式,让学生参与其中,并由学生自己体验爱心的力量,激发他们主动表达爱心的热情。

整个教学过程注重了学生的体验和学习,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了解和认识到爱心。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互动热烈,讲课环节引导学生的思考非常成功。

2.4 教学建议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再增加一些游戏和实践活动来进行教学。

在教学组织方式上更加充分利用学生的参与性,让家长和社区父母共同参与,推动爱心价值观在学校中落地生根。

2024年幼儿园大班上学期社会教案《奉献爱心》

2024年幼儿园大班上学期社会教案《奉献爱心》

2024年幼儿园大班上学期社会教案《奉献爱心》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了解什么是奉献爱心,明白奉献的意义。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让学生懂得与他人分享爱心的重要性。

3.情感目标:引导学生明白奉献爱心的快乐,培养学生的爱心和毅力。

教学重点1.知道奉献爱心的定义。

2.了解奉献爱心的意义。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爱心和毅力。

教学准备1.PowerPoint幻灯片:奉献爱心。

2.集体讨论素材:奉献爱心的实际案例。

3.课堂游戏:团队合作游戏。

4.打印好的小组练习题。

教学流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段简短的视频或故事,引入奉献爱心的主题。

2.知识讲解(15分钟):讲解奉献爱心的定义和意义,通过幻灯片展示相关内容。

3.实例分享(10分钟):和学生分享一些实际案例,让学生理解奉献爱心对他人的影响。

4.小组讨论(15分钟):分成小组,让学生讨论在日常生活中如何奉献爱心,每个小组分享讨论结果。

5.课堂游戏(20分钟):设计一个团队合作的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体会奉献爱心带来的快乐和意义。

6.小结(5分钟):总结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奉献爱心。

课后作业1.家庭作业:让学生回家和家人分享今天学习到的内容,并谈谈自己的想法。

2.小组讨论总结:让每个小组写一份讨论总结,将自己小组的奉献爱心实践策略分享给全班。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希望能够培养学生爱心和奉献精神,让他们在成长的道路上懂得与他人分享、奉献爱心的重要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最新奉献爱心教案与教学反思
【活动目的】
联系实际,让学生体验爱、懂得爱、珍惜爱、理解爱、奉献爱,引导学生学会关心自己,孝敬父母、善待亲友、友爱同学、关爱周围的一切。

【活动准备】
【活动过程】
一、班主任以《爱的奉献》引出班会主题。

这是心的呼唤/这是爱的奉献/这是人间的春风/这是生命的源泉/再没有心的沙漠/再没有爱的荒原/死神也望而却步/幸福之花处处开遍/啊……/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间将变成美好的人间/啊……/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

爱的力量是多么伟大啊,死神也望而却步/幸福之花处处开遍。

我们要学会关心、关爱别人,时刻向那些需要帮助的人伸出无私援助的手,做一个充满爱心、乐于奉献的人。

本次班会的主题就是“学会关心,奉献爱心”。

1、如:妈妈爱吃鱼头,我从小就知道,学生描述内容,作自由发言。

(描述:这描述的是儿子幼年时,母子俩在饭桌前吃饭。

妈妈将一条鱼分成鱼头和鱼身两份,将鱼头放在自己的饭里,而把鱼身夹给儿子,微笑着,脸上流露出对儿子万般的慈爱,儿子也对着妈妈天真地笑着。

许多年后也同样在饭桌前,所不同的是妈妈已经是两鬓苍苍,年老力衰,儿子已经长大成人,仪表堂堂,他也正如母亲当年分鱼一样,他满脸堆笑地把鱼头夹给妈妈,说:“妈妈爱吃鱼头,我从小就知道。

”已是风烛残年的母亲沉着面孔,望着含辛茹
苦拉扯大并曾给予无限慈爱的儿子,眼里闪动着点点辛酸的泪光,
心里有千言万语不知从何说起。

)
2、小结
丰富深刻含义:①儿女不要忘记父母的养育之恩;②滴水之恩,
当以涌泉相报;③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④世上只有妈妈好;⑤只
要我们多奉献一点爱;⑥传统的孝顺父母;⑦对社会的尊老敬老。


关心集体,关心社会。

三、学会关心
学生联系自身实际谈一谈关心自己的问题。

①关心自己的身
体;②关心自己的学习;③关心自己的品德培养。

3、请一位同学朗读《学会关心别人》
扶老携幼,情满街巷。

盲聋病残,爱心不忘。

同学之间,友爱献上
做人莫忘,尊师敬长。

他人有难,尽力相帮。

助人为乐,品格高尚。

关心是细小的。

它,可以是一个微笑;可以是一句简单的问候;可以是共同进退中传递的一个眼神;可以是你为生病的父母奉上的一碗
热汤;可以是朋友在迷惘时你即时的点拨;可以是你献出的一滴血,
捐出的一分钱。

关心又是宏大的。

它对一些高尚的人而言意味着一生的奉献,以至生命的付出。

那种浩然之气长流世间,千百年来恩泽无数的人。

而每个平凡的人的微小的关爱汇集在一起的力量,也是威力无穷的。

它可以使洪水却步,山火熄灭,死神逃离。

关心是付出,关心更是收获。

关心别人,帮助别人克服了困难,不仅可以赢得别人的尊重和喜爱,而且,由于你的关心引起了别人的积极反应,也会给你带来满足感,并增强你与人交往的自信心。

我们都不是伟大的人,但是我们可以用伟大的爱做生活中每一件最平凡的事……
予人玫瑰手有余香
活动目标:
2、通过交流调查情况,了解社会上需要帮助的人和事。

3、培养幼儿的同情心并乐意助人,做一个有爱心的人。

活动准备: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
2、讨论:我们应该怎样帮助这些小朋友们呢?
二、初步了解中国儿童慈善日
教师讲解:为了帮助这些有困难的小朋友,中国儿童少年基金会创造性地推出了“中国儿童慈善活动日”大型社会公益活动,旨在整合社会资源,凝聚爱心力量,帮助需要帮助的小朋友。

于是,将每年的6月22日定为“中国儿童慈善日”
三、介绍交流调查情况,了解社会上需要帮助的小朋友
1、请你们介绍一下,他们碰到了什么困难?
2、老师也来介绍一下,我所了解到的需要帮助的人。

3、小结:人们都会碰到各种各样的困难,需要大家互相帮助。

四、讨论帮助的方法,知道人与人之间应互相帮助
2、老师用幻灯介绍人们帮助别人的办法。

3、小结:当人们碰到困难时我们采取各种方法去帮助他们,献
爱心是一种最常用的方法。

五、献爱心活动,鼓励幼儿积极参与公益活动
1、请幼儿准备一份献爱心的物品(自己的玩具、图书、学习用品,零用钱)
2、放背景音乐(爱的奉献):幼儿依次捐献
3、请家长统计并将物品捐献给福利院的小朋友。

活动目标:
1、知道通过手的不同动作可以表达多种情感,初步学习用手语
关爱聋哑人,感知聋哑人的非言语交往和表达方式。

2、在活动中了解残疾人,增强对残疾人的同情心和乐于助人的
思想品德。

活动准备:
2、多媒体课件(一组残疾人的图片、聋哑孩子生活、学习的录像、《千手观音》、《残奥会》有关录像、视频《感恩的心》)
活动过程:
二、初步认识手语,尝试用手语去关爱聋哑人。

1、师:这个舞蹈表演得怎么样?你知道这个舞蹈叫什么名字吗?
你们知道这些人和我们有什么不同吗?他们是谁呀?
2、(让幼儿稍想片刻后)师:原来这些舞跳得这么好的人都是残
疾人艺术团的,他们嘴巴不会说话,而且耳朵也听不到任何声音,
他们是聋哑人。

3、师:你们知道聋哑人是怎样与人交流的呢?(手势)
4、师:对了,因为她们听不到、也说不出来,只好用手做动作
和别人沟通,这就是聋哑人说话的语言,叫做手语。

5、师:小朋友你们会做手语吗?(让幼儿可以自由做做)老师做几个,让你们来猜猜看。

(教师做几个手语,让幼儿猜)
6、师:小朋友你们也想来学手语吗?教师带领幼儿学习简单的手语:你、我、哭、你好、我爱你、谢谢你们等。

(1)先学字词:幼儿集体学说(师说幼做)、幼儿与同伴一起学做。

(2)再学短句:
师:小朋友,你们会不会用刚才我们学的手语变成一句话呢?(先让幼儿自由尝试后教师再集体教)
师:我们学了这么多的手语你最喜欢的是哪一句呢?谁愿意上来
讲给大家听听?(请个别幼儿上台说然后再集体跟说)
7、师:小朋友,你们学会了这些手语动作,以后想帮助聋哑人
的时候,就可以用学来的手语来与他们沟通、交流了。

三、引导幼儿去发现、去关注身边更多的残疾人,进而增强对残疾人的同情心和乐于助人的思想品德
1、师:可是,小朋友你们知不知道在我们的身边还生活着更多
的残疾人呢!你们看!(打开课件,让幼儿逐一观察一组残疾人的画面)
2、师:小朋友,你们都看到了哪些残疾人呢?
3、教师小结:刚才我们大家看到的是一组残疾人的生活画面。

原来我们身边的残疾人除了聋哑人还有更多的残疾人呢,有盲人、
有没手或没脚的残肢人,还有智力低下的智障人。

他们可能永远都
看不见花儿的笑容,听不到鸟儿的歌声,他们的学习、生活都很艰难。

4、师:小朋友,看见了这些残疾人,你们心里有什么样的感受呢?(幼儿自由交流)
(1)幼儿与同伴交流。

(2)请个别幼儿说一说。

6、幼儿个别回答后教师小结:小朋友想的真周到,你们真是个
有爱心的孩子,想出了这么多帮助残疾人的方法。

而且在平时的生
活中我们也要告诉周围的人不要去嘲笑他们、讨厌他们、歧视他们,而应给他们更多的关爱与帮助。

四、通过观察图片引导幼儿学习残疾人坚强勇敢、克服困难的精神,
1、师:你们知道吗?有些残疾人他们虽然身体残疾了,但也能把事情做得很好,你们看!(教师打开画面边讲解边让幼儿欣赏一些身
残志坚以及残奥会的有关画面)
2、师小结:原来他们是凭借着顽强的意志力以及得到了许多人
的帮助才有了今天的精彩,他们要感谢大家,今天还给大家带来了
一首好听的手语歌《感恩的心》
3、音乐起,全场所有人一起唱响《感恩的心》,结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