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3-4概论

合集下载

基础医学概论精品PPT课件

基础医学概论精品PPT课件
期。 • 细胞分裂期:M期。
2021/1/4
26
一、细胞
基础医学概论
• 2.细胞的基本功能: ①细胞膜的物质转运功能: (小分子)被动转运(扩散):单纯扩散和易化扩散。
主动转运(耗能,泵蛋白) (大分子)出胞和入胞。 ②细胞膜的受体功能:受体可以识别激素、神经递质等化学
物质,并且与之特异性结合;转发化学信息,引起细胞的 生物反应。
2021/1/4
6
参考书目:
基础医学概论
[1]杨朝晔,钱春野.基础医学概论[M].人民卫生出版社:北京, 2010.
[2]李卫东.基础医学概论[M].科学出版社:北京,2010. [3]倪衡建,石增利.基础医学概论[M].科学出版社:北京,
2005. [4]周瑞祥,杨桂姣.人体形态学[M].人民卫生出版社:北京,
23
细胞结构:
基础医学概论
2021/1/4
24
细胞结构
基础医学概论
2021/1/4
25
细胞增殖:
基础医学概论
• 细胞增殖:一个细胞分裂成两个新细胞的过程。 • 细胞周期:细胞从一次分裂结束开始生长到下一次分裂结
束的过程,可分为细胞间期和细胞分裂期。 • 细胞间期分为:DNA合成前期;DNA合成期;DNA合成后
• 细胞外液为细胞提供营养和必要理化条件,并接受细胞代 谢产物,是细胞直接生活的体内环境,称为机体内环境。
• 内环境的化学成分及理化性质保持动态平衡状态,即稳 态。
2021/1/4
20
8.生殖:
基础医学概论
• 生物体生长发育到一定阶段后,能够产生与自己相似的字 体后代的功能,称为生殖。
2021/1/4
21
基础医学概论

建筑概论(第二版)课件-第3章-4楼梯概论

建筑概论(第二版)课件-第3章-4楼梯概论

二、楼梯的分类
1. 按所处位置
室内楼梯 室外楼梯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2. 按使用功能
主要楼梯 辅助楼梯 消防楼梯
3. 按材料
木楼梯 钢楼梯 钢筋混凝土楼梯 组合楼梯
整体式楼梯 装配式楼梯
4.按平面形式
单跑楼梯 双跑楼梯 多跑楼梯 其他形式楼梯
直行单跑楼梯 弧 直形行单双跑楼梯 螺平旋行形双单跑跑楼楼梯梯 转角双跑楼梯 曲尺形三跑楼梯
(2)预制踏步的支承结构 1)梁承式 组成:梯段(踏步和梯段梁)、平台梁、平台板 特点:整体性好,施工安装简便,装配化程度高, 故被广泛采用。 传力途径:荷载→梯段梁→平台梁→墙、梁或柱→ 基础
构造做法: 梯段梁:矩形、L形、锯齿形 平台梁:矩形、L形。尺寸需经结构计算确定,
一般梁高为跨度的1/8~1/12,梁宽为梁高的1/2~1/3。 平台板:空心板、槽板、平板
适用范围:荷载较小的住宅等
2. 梁板式楼梯
组成:梯段板、斜梁、平台板、平台梁 特点:自重轻、经济;但支模、钢筋绑扎等操作工
艺复杂。 传力途径:荷载→梯段板→梯段两侧斜梁→梯段两
端平台梁→墙、梁或柱→基础。 适用范围:荷载或梯段跨度较大的建筑
正梁式(也称明步) 反梁式(也称暗步)
斜梁的位置:
梯段板两侧:梯段板两侧分别搁置在斜梁上。 梯段板一侧:梯段板一侧搁置在斜梁上,另一侧
直接搁置在承重墙上。 梯段板中部:梯段板向两侧悬挑。
(二)预制装配式钢筋混凝土楼梯
特点:工业化施工水平高、节约模板、操作工艺简 单、工期短,整体性、抗震性、灵活性不如现浇式
适用范围:适用于对抗震要求不高或较规整形楼梯
分类:
1. 小型构件装配式楼梯 (1)梁承式楼梯 (2)墙承式楼梯 (3)悬挑式楼梯

自然辩证法概论讲义4-3科学 技术 工程共同体及其社会特征 PPT

自然辩证法概论讲义4-3科学 技术 工程共同体及其社会特征 PPT
10
科学共同体中的 “马太效应”
科学共同体中的 “马太效应”指科学研究中 的优势积累效应,它表现为某些科学家一旦具有 一定优势后,就有了更多的机会进一步去获得成 果和承认,反之则变得更加默默无闻。 “马太效 应”和分层结构一样,虽然有其一定的消极影响, 但由于它们都根源于共同体内同行的承认,而这 种承认又是建立在全体成员自愿基础之上的,所 以它们又是科学共同体得以维系的重要保证。
7
(2)科学共同体在专业问题上的一致,也是通 过科学交流逐步实现的,无论是符号系统、模型 及范例,无论是概念、理论、方法或仪器工具的 使用,都是通过科学交流而逐步取得一致的。科 学交流是一种无声的力量,它把分散的科学家的 认识汇聚和统一起来,形成不同的研究领域、专 业和学科,形成不同层次的科学共同体。
而从事技术应用的工程师、工人以及应用技术进 行研究的科学工作者,他们通过技术的应用交往 活动构成了技术应用共同体。技术应用共同体作 为技术应用的主体,他们所从事或者进行的是把 技术应用于对象、在技术与对象的相互作用中实 现技术的生产或者实现对研究对象科学认识的一 种活动。
14

(3)技术消费(用户)共同体 技术消费共同体是指技术产品的最终消费
科学 技术 工程共同体及其社会特征
chenhb2066@
1
主要内容
1 科学、技术、工程共同体是具有各自范式的 社会关系群体 2 科学家、技术专家和工程师的社会角色在历 史发展中演变并互动
3 科学、技术、工程共同体因其范式不同有不 同的组织结构特征
4 科学和工程技术共同体因其体制目标差异有 不同的社会规范
12
(1)技术生产共同体 技术是由技术专家和技术人员发明和创造
出来的,所有从事技术发明和创造的技术 专家、技术人员通过技术的发明交往活动 构成了技术发明共同体。技术发明共同体 的技术发明,是在一定认识基础上,把自 己的价值性目的能动地整合到自然规律所 提供的“可能性空间”中的过程。

文学概论第四章第三节 文学的话语蕴藉属性

文学概论第四章第三节 文学的话语蕴藉属性
13
• 文学不是个人所有物,而是人与人之间的 社会活动; • 文学不是个人言语行为,而是人与人之间 的社会话语实践。
14
二、文学与话语蕴藉
文学作为话语,与日常话语、哲学话语、政治话语、 科学话语、新闻话语等一般话语不同,具有“蕴藉”特点, 具体表现即为“话语蕴藉”。
蕴藉:“蕴”-------积聚、收藏,引申而为含义深奥;
26
江汉----杜甫
• • • • 江汉思归客,乾坤一腐儒。 片云天共远,永夜月同孤。 落日心犹壮,秋风病欲苏。(病欲苏 一作:疏) 古来存老马,不必取长途。
其一,我的心已如落日,但它仍然强壮。 其二,我的心不像落日,它仍然强壮。 其三,在落日中,心仍然强壮。 其一,虽然我的病已如秋风,但它会很快痊愈的。 其二,我的病不像秋风,它会很快痊愈的。 其三,在秋风中,病将要痊愈。 27


比较而言,含蓄突出的是表达上的小中蓄 大,含混偏重的是阐释上的一生多。不过,两者 在实质上是一致的,共同揭示出文学文本的话语 系统具有丰富的意义生成可能性即话语蕴藉属性。
28
四、话语蕴藉的意义
1、能使作品寓意深刻,避免浅露 2、回味无穷,使文学作品充满意境之美 3、能充分调动读者的想象能力,扩大作 品的审美空间。
19
庖丁解牛
• 管子-----用它阐明用兵之道。 • 庄子-----用它阐明养生之道。 • 吕氏春秋----用它阐明人们专注到一点, 才能把事情做好。 • 淮南子-------用它阐明工具和技巧之间 的关系。 •
20
2. 在更具体的层次上,被创造出来以供阅 读的特定文本带有话语蕴藉属性。
文本作为话语蕴藉,是指文本内部由于话语的特 殊组合包含有意义生成的无限可能性。这就是说,文本 是特定的,但文本的意义似乎是无限丰富的。 话语蕴藉由作者来创造,让读者去体味。文学话 语不同于日常话语、新闻话语、科技话语、政治话语, 因为文学话语具有话语蕴藉性。在特定的文本里,话语 蕴藉可以通过一个篇章段落来体现,有时还可以是一个 句子、一个词、一个字,甚至可以是人名和地名。

分析化学第三章 滴定分析概论

分析化学第三章 滴定分析概论
2020年7月30日9时40分
二、 滴定分析法的分类
1.酸碱滴定法:-质子转移 2.配位滴定法:-生成络合物(EDTA) 3.氧化还原滴定法:-电子转移 4.沉淀滴定法:-生成沉淀(AgX)
三、滴定分析法对滴定反应的要求 滴定操作
1、反应必须定量完成:即没有副反应。 要求反应完全程度达到99.9%以上。 2、快速、慢时需加热或催化剂 3、有适当的指示剂确定计量点
!
注:T 单位为[g/mL] A
2020年7月30日9时40分
例:精密称取CaO试样0.06000 g,以HCl标准溶液滴 定 之 , 已 知 T(CaO/HCl)=0.005600 g/mL , 消 耗 HCl10 mL,求CaO的百分含量?
解:
0.0056 10
CaO%
100% 93.33%
(1)标准溶液(Standard Solutions): 已知准确浓度的溶液
(2)化学计量点(Stoichiometric point): 定量反应时的理论平衡点.
2020年7月30日9时40分
(3)滴定终点(End point): 指示剂颜 色变化的转变点,停止滴定的点。
(4)终点误差(Titration error):滴定终点与化学计量点不 一致造成的相对误差。 (5)滴定反应(Titration Reaction):能用于滴定分析的化学 反应。 2、滴定分析法的特点:适于常量分析1%以上,设备简 单,操作方便,快,准所以应用广泛,相对误差0.1% 左右。
深蓝色消失
2020年7月30日9时40分
4、间接滴定法:不能与滴定剂直接起反应的 物质,通过另一反应间接滴定.
例:Ca2+
CaC2O4沉淀
H2SO4

设计概论3-4章

设计概论3-4章

三种一般方法 1、一种既可取又被普遍使用的统一的方法是重复,不同部分的简单重复可以使部分之间产生相互 连接的关系。 2、获得统一的第二种方法是连续,一种比相近或重复更为巧妙的方法,这种方法具有相当明显的 效果。 3、设计统一来自于各元素的相互接近以及它们所具有的特征。 多样性的精髓在于对比:粗糙与光滑,浅色与深色,庞大与微小。 在运用设计元素时,设计原则指引着我们,但在多样性和统一性中,我们发现了另一条使两者取得 妥协的原则,那就是对立和过渡。 可以采用以下方式达到统一:1、使色彩发生渐变,逐渐混合在一起;2、以一定的间隔重复肌理的 变化。这两种方式可以造成逐渐过渡的效果。 结合统一性与多样性的最万无一失的一种方法便是以多种方式、多种途径发展和开拓同一主题。
2.平衡与节奏的类型和特点有哪些?
平衡是一种挑战,是一种需求,也是一种必不可少的理想状态。 在设计中,平衡的分类方式有好几种,主要可分成结构平衡和视觉平衡。前者是一件物体的 实际物理平衡;后者则与人们对它的知觉和心理反应有关。 1、结构平衡 (1)水平平衡 (2)垂直平衡 (3)放射平衡 2、视觉平衡 节奏:从本质上说,节奏是一种头规律的跳动;而到最后,构成平衡的元素常常也对节奏起 着相当大的作用。 △节奏具具体可以分为四种类型:度量节奏、流动节奏、回旋节奏、高潮节奏。
第三章 设计原则
△3.1统一与多样
统一性是所有原则中的基本一条。统一性代表者整体感,与整合相似。 分析统一性的同时也必须注意多样性,他们相辅相成、不可分离。从统 一的本意上来看,它并不是要求减少元素,而是将元素整合成一个和谐 的整体。
△3.1.1 统一性 设计的统一由设计师的计划和控制来达到。 1、设计的含义就是计划、安排、构成,就是将设计元素按照一定的原则和结构组合起来, 构成统一协调的整体。 2、统一的重要方面是整体必须支配部分:在关注个别元素之前,你必须首先关注整体构成。 3、完形心理学研究表明,人们倾向于把那些彼此接近的物体聚合成一个更大的单位,趋向 于连接于聚合具有相似形的物体。

自然辩证法概论讲义4-3科学 技术 工程共同体及其社会特征

自然辩证法概论讲义4-3科学  技术  工程共同体及其社会特征
以科学知识为主的智力资本成为比资金、物质性 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中的非智力部分更为重要的资 本,渗透进生产各个方面,成为生产中最核心的 关键决定因素。
3、技术专家和工程师及其共同体的社会角色
☆近代技术专家角色即工程师的产生经历了一
个长期的孕育过程。工程师的前身是工匠,他们 以师徒传艺方式习得技能和操作知识,是古代社 会里的技术专家。
☆ 科学交流为科学共同体成员间互动的主要方式
(1)同一专业、同一研究领域的科学家,其职业岗 位可分布在不同的地区、不同的机构之中,那么形成 这种共同体联系的惟一途径就是科学交流。只有通过 发表文章、阅读与引证同一领域的文献,参加相关的
会议与短期访问、交流和合作,才能使这些分散的人
员联系起来。
(2)科学共同体在专业问题上的一致,也是通 过科学交流逐步实现的,无论是符号系统、模型 及范例,无论是概念、理论、方法或仪器工具的
2 技术共同体
☆ 以库恩“科学共同体”和“科学范式”的概念 为参照,美国著名技术史家康斯坦(Constant II E W)于1980年提出了“技术共同体”和“技术范式”
的概念。技术范式是根据一定的物质技术以及从自
然科学中推导出来的一定的原理,解决一定技术问 题的模型或模式。技术范式是一个技术共同体的全
使用,都是通过科学交流而逐步取得一致的。科
学交流是一种无声的力量,它把分散的科学家的 认识汇聚和统一起来,形成不同的研究领域、专 业和学科,形成不同层次的科学共同体。
(3)科学交流还是科学家获取学术承认的重要
途径。按照社会学中的“交换理论”,提交给
科学期刊的论文实际上是一种“礼物”,它交 换的报酬是学术承认,期刊接受投稿意味着作 者的科学地位已被确定,这是一种学术承认。 同行的承认是对角色履行任务的认可。对于科 学共同体的不同成员,由于其贡献的大小有别 , 他们所获得的承认也有程度不同,从而导致了 科学共同体的分层结构。

分析化学课件:滴定分析概论-

分析化学课件:滴定分析概论-
(1)标准溶液(Standard Solutions): 已知准确浓度的溶液
(2)化学计量点(Stoichiometric point): 定量反应时的理论平衡点.
2020年7月5日3时48分
(3)滴定终点(End point): 指示剂颜 色变化的转变点,停止滴定的点。
(4)终点误差(Titration error):滴定终点与化学计量点不 一致造成的相对误差。 (5)滴定反应(Titration Reaction):能用于滴定分析的化学 反应。 2、滴定分析法的特点:适于常量分析1%以上,设备简 单,操作方便,快,准所以应用广泛,相对误差0.1% 左右。
M( 1 A) 1 M(A)
ZA
ZA
1 c( ZA A) ZA c(A)
1 n( ZA A) ZA n(A)
2020年7月5日3时48分
基本单元:
1、原子、分子等粒子;
2、粒子的特定组合
3、不一定是系统中确实独立存在的基本粒子。
如:n
(1 5
KMnO
4
)
1mol
c(
1 5
KMnO
4
)
0.1mol
示剂
2020年7月5日3时48分
返滴定 淡红色[Fe(SCN)]2+
3、置换滴定:反应无计量关系,不按确定反 应式进行
方法:被测物+适当试剂→产物← 标液(指示剂)
Na2S2O3+K2Cr2O7 K2Cr2O7 +过量KI
S4O62-+SO42无定量关系
定量生成 I2
Na2S2O3标液 淀粉指示剂
二、滴定分析计算示例
计算步骤:
1)写出反应式(不用配平)
2)确定反应物基本单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绕有细绳。绳的一端固定在滑轮上,另一端系一质量为m的
物体。忽略轴处摩擦,求物体m下滑的加速度a和滑轮转动的
角速度β。
解:
N
T'
R
T
Mg
a
M.
mg
R
根据转动定律 TR=Jβ 1 MR2
2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 mg-T=ma
m
因绳与滑轮间无滑动,所以 a=Rβ
解以上三式得
a
mg
mM /2
a mg
R R(m M / 2)
3) 刚体内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力矩互相抵消
M ij
O
rj
d ri
i
j
Fji Fij
M ji
Mij M ji
二、刚体的转动定律
由刚体定轴转动的角动量定理
可得
M
L J
J d
J
M
dL
dt
为刚体的角加速度
所以
dt
M J

刚体的转动定律:刚体转动过程中,刚体的角加速度 与作用在刚体上的合外力矩成正比与转动惯量成反比。
F
F
Fi 0 , Mi 0
讨论
1)若力 F 不在转动平面内,把力分解为平行和垂
直于转轴方向的两个 分量 F Fz F
其中 Fz 对转轴的力
矩为零,故 F 对转轴的
力矩 M zk r F
M z rF sin
z
k
Fz
F
O r
F
2)合力矩等于各 分力矩的矢 量和 M M1 M2 M3
l
量为dm, dm绕给定轴的转动惯量为 o
dJ x2dm x2dx x2 m dx
x
两边积分得 J
J
dJ
l mlx2dx 1 ml 2
0
0l
3
dm dx m dx l
dx
m
(2)分析求解同(1)
l
dm dx m dx l
J
J
dJ
0
o'
l
2 l
2
m x 2 dx l
1 12
3、利用转动定律解决刚体的转动问题。
角动量定理 角动量守恒定律
《第三章 角动量守恒定律》 习题纸
六、刚体的角动量守恒定律
由刚体角动量定理的微分式
M
dL
dt
当 M 0 时 , L 恒矢量 即 J 恒矢量
讨论:1、当J=恒量时,ω=恒量,刚体作匀速转动。 2、当J变化时,J 增大,ω减小。 J 减小, ω增大。 例:跳水,体操等。
例题 如图所示,一质量为m 的子弹以水平速度 v0 射入可以绕
1、质量 2、质量的分布 p61表3-1
J r2dm V
3、转轴的位置
例3-4 分别求质量为m半径为R的细圆环和均匀圆盘绕通过 各自中心并与圆盘面垂直的轴的转动惯量。
解:(1)在圆环上取质量元dm
dm绕给定轴的转动惯量为 dJ=R2dm
O
积分得 J R2dm R2 dm mR2
R dm
ml 2
x
dx
四、平行轴定理
m m
设o' 轴是通过刚体质心的转轴,刚体 o o'
l
绕o'轴的转动惯量为
Jc
1 ml2 12
h
可以证明:绕任意平行于o'轴的转动惯量为
J J c mh 2
平行轴定理
例 3-3
Jc
1 ml2 12
J
Jc
mh2
1 ml 2 12
m( l )2 2
1 ml 2 3
五、影响转动惯量的因素
与牛顿第二定律地位相当
三、转动惯量J
n
1、离散刚体: J miri2
2、质量连续分布的刚体: J r 2dm i1 V
J的单位:kgm2
量纲:ML2
例3-3 一质量为m,长为l的细棒,求其对于
(1)通过棒的一端并与棒垂直轴的转动惯量;
(2)通过棒的中点并与棒垂直轴的转动惯量。
解:(1)在距o点为x处取线元dx,其质
水平转轴在竖直平面内自由转动的一静止长棒的下端,穿出后 速度损失3/4,求子弹穿出后棒的角速度 。已知棒长为l,质量 为M.
解:取子弹、木棒为系统。
作用前后系统所受的合力矩为零,所以系统的角动量守恒。

mlv0
1 4
mlv0
J
1 J
3 4
mlv0
3mlv0 4Ml2 / 3
9mv0 4Ml
Ml
v0
mv
第三章 小结
一、主要内容
1 、角动量
L
2、刚体的转动定律
r
M
P
J
J
J
d
dt
dL
dt
角动量定理 t
L
角动量守恒定律
Mdt量
L0
J
恒矢量
二、主要计算
1、J 的计算 J miri2
i
J r 2dm 讲过的例题 V
2、利用角动量守恒定律解决刚体的碰撞问题。 例题 3 -7
(2)在距o点为r处取宽度为dr
的圆环,圆环的质量为dm, dm绕给定轴的转动惯量为
o
r
m
R 2
dr
dJ r 2dm
积分得
dm 2rdr
J R r2dm R r2 2rdr 1 R4 1 mR2
0
0
2
2
五、转动定律的应用
例 3- 6 一个质量为M、半径为R的定滑轮(均匀圆盘)上面
§3-4 刚体的角动量 转动定律 转
一动、惯刚量体定轴转动的角动量
第i 个质点mi 相 对于给定轴的 角动量为 Li ri mivi 大小:Li rmv sin 90
A
L
Li
o ri
vi
mi
rimi (ri ) miri2
由于所有质点的角动量的方向相同,所以刚体的角动量为
L Li miri2
i
i
令J
又因为 L 和 的方向相同
i
mi ri 2
L
L J
J
刚体绕 O z 轴旋转 , 力F
作用在刚体上点 P , 且在转动 平面内, r 为由点O 到力的
作 用点 P 的径矢 .
F 对转轴Z 的力 矩 M rF
M Frsin Fd
M
z
M
r
Od
F
P*
d : 力臂
F
F
Fi 0 , Mi 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