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八年级上册物理复习提纲名校联盟

合集下载

人教版新教材八年级物理复习提纲名校联盟

人教版新教材八年级物理复习提纲名校联盟

人教版新教材八年级物理(上)总复习提纲

第一章机械运动

知识网络

第二章声现象

1、声音的发生: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振动停止,发声也就停止。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但并不是所有的振动都会发出声音。

2、声音的传播: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

(1)声音要靠一切气体,液体、固体作媒介传播出去,这些作为传播媒介的物质称为介质。登上月球的宇航员即使面对面交谈,也需要靠无线电,那就是因为月球上没有空气,真空不能传声(2)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不同

3、回声: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被反射回来人再次听到的声音叫回声

(1)区别回声与原声的条件:回声到达人的耳朵比原声晚0.1秒以上。

(2)低于0.1秒时,则反射回来的声间只能使原声加强。

(3)利用回声可测海深或发声体距障碍物有多运

4、音调:声音的高低叫音调,它是由发声体振动频率决定的,频率越大,音调越高。

5、响度:声音的大小叫响度,响度跟发声体振动的振幅大小有关,还跟声源到人耳的距离远近有关

6、音色:不同发声体所发出的声音的品质叫音色

7、噪声及来源

从物理角度看,噪声是指发声体做无规则地杂乱无章振动时发出的声音。从环保角度看,凡是妨碍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都属于噪声。

8、声音等级的划分

人们用分贝来划分声音的等级,30dB—40dB是较理想的安静环境,超过50dB就会影响睡眠,70dB

以上会干扰谈话,影响工作效率,长期生活在90dB以上的噪声环境中,会影响听力。

9、噪声减弱的途径:可以在声源处、传播过程中和人耳处减弱

第三章物态变化

1 温度:物体的冷热程度叫温度

八年级上册物理复习提纲

八年级上册物理复习提纲

八年级上册物理复习提纲1. 物理的概念和研究对象

•物理的定义和分类

•物理和其他自然科学的区别

•物理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2. 物理量和物理单位

•基本物理量和导出物理量

•国际单位制和常用单位

•物理量的测量和误差

3. 运动学

•位置、位移、速度和加速度的概念•匀速直线运动和非匀速直线运动

•自由落体运动和抛体运动

•力的概念和牛顿运动三定律的基本内容4. 力和压强

•力的作用效果和力的合成

•等效力和平衡条件

•弹簧弹性和胡克定律

•压强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5. 浮力和阻力

•浮力的产生原因和性质

•浮力的计算和应用

•阻力的产生原因和影响因素

•阻力的计算和应用

6. 能量与功

•能量的概念和分类

•功的概念和功率的计算

•机械能守恒定律和能量转化

•滑动摩擦和静电摩擦的能量转化7. 电学基础

•电荷和元电荷的概念

•电流的概念和电流强度的计算

•电阻和电阻率的概念

•欧姆定律和电功率的计算

8. 串联和并联电路

•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特点

•电阻的串联和并联

•电流的串联和并联

•虚拟电源的概念和应用

9. 电磁感应

•磁场的产生和磁力线的性质

•磁感应强度的概念和计算

•电磁感应现象和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感应电动机和发电机的原理

10. 光的直线传播

•光的概念和传播特征

•光的直线传播和光的反射

•光的折射和折射定律

•光的全反射和光纤的应用

11. 光的颜色与光的衍射

•光的颜色和光的组成

•光的衍射现象和衍射的条件

•衍射的定量分析和衍射的应用

•显微镜和望远镜的原理

12. 声音与听觉

•声音的产生和传播

•声音的特征和传播速度的计算

•声音的强度和声音的响度

•听觉的原理和声音的应用

物理初二上册复习提纲

物理初二上册复习提纲

物理初二上册复习提纲

【导语】复习是对前面已学过的知识进行系统再加工,并根据学

习情形对学习进行适当调剂,为下一阶段的学习做好准备。因此,每上

完一节课,每学完一篇课文,一个单元,一册书都要及时复习。若复习

适时恰当,知识遗忘就少。以下是作者为您整理的《物理初二上册复习

提纲》,供大家学习参考。

物理初二上册复习提纲篇一

第一章声现象

一、声音的产生:

1、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人靠声带振动发声、蜜蜂靠翅膀

下的小斑点振动发声,风声是空气振动发声,管制乐器考里面的空气柱

振动发声,弦乐器靠弦振动发声,鼓靠鼓面振动发声,钟考钟振动发声,等等);

2、振动停止,产生停止;但声音并没立刻消逝(由于本来发出的声

音仍在连续传播);

3、发声体可以是固体、液体和蔼体;

4、声音的振动可记录下来,并且可重新还原(唱片的制作、播放);

二、声音的传播

1、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固体、液体和蔼体都可以传播声音;声音

在固体中传播时消耗最少(在固体中传的最远,铁轨传声),一样情形下,声音在固体中传得最快,气体中最慢(软木除外);

2、真空不能传声,月球上(太空中)的宇航员只能通过无线电话交谈;

3、声音以波(声波)的情势传播;

注:由声音物体一定振动,有振动不一定能听见声音;

4、声速:物体在每秒内传播的距离叫声速,单位是m/s;声速的运算公式是v=s/t;声音在空气中的速度为340m/s;

三、回声

声音在传播进程中,遇到障碍物被反射回来,再传入人的耳朵里,人耳听到反射回来的声音叫回声(如:高山的回声,夏天雷声轰鸣不绝,北京的天坛的回音壁)

最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复习提纲名校联盟

最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复习提纲名校联盟

最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复习提纲

第一章、机械运动

第一节、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1、长度测量

1.长度测量是物理学最基本的测量。长度测量的常用的工具是刻度尺。

2.单位:(国际)m、(常用)km、dm、cm、mm、μm、nm

3.换算关系:1km=103m 1mm=103μm 1μm=103nm 1nm=10-3μm 1nm=10-9m

4.估测:黑板长2.5m、课桌高0.7m、指甲宽 1cm、铅笔芯直径1mm、新铅笔长1.75dm、手掌宽1dm。

5.特殊的测量方法:

⑴测量细铜丝的直径、一张纸的厚度等微小量常用累积法(当被测长度较小,测量工具精度不够时可将较小的物体累积起来,用刻度尺测量之后再求得单一长度)。

☆如何测物理课本中一张纸的厚度?——数出物理课本若干张纸,记下总张数n,用毫米刻度尺测出n 张纸的厚度L,则一张纸的厚度为L/n 。

☆如何测细铜丝的直径?——把细铜丝在铅笔杆上紧密排绕n圈成螺线管,用刻度尺测出螺线管的长度L,则细铜丝直径为L/n。

☆两卷细铜丝,其中一卷上有直径为0.3mm,而另一卷上标签已脱落,如果只给你两只相同的新铅笔,你能较为准确地弄清它的直径吗?写出操作过程及细铜丝直径的数学表达式。——将已知直径和未知直径两卷细铜丝分别紧密排绕在两只相同的新铅笔上,且使线圈长度相等,记下排绕圈数N1和N2,则可计算出未知铜丝的直径D2=0.3N1/N2 mm

⑵测地图上两点间的距离,圆的周长等常用化曲为直法(把不易拉长的软线重合待测曲线上标出起点终点,然后拉直测量)。

☆用一段软铜线和一把刻度尺,你能利用地图册估测出北京到广州的铁路长吗?——用细铜线去重合地图册上北京到广州的铁路线,再将细铜线拉直,用刻度尺测出长度L查出比例尺,计算出铁路线的长度。

八年级上册物理复习提纲

八年级上册物理复习提纲

八年级上册物理复习提纲

引言:

在八年级上册物理学习中,我们学习了许多基本的物理概念和知识,包括运动、力、声音、光等方面。本文将对八年级上册物理课程内

容进行复习总结,帮助同学们回顾所学知识,巩固基础,并为后续

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运动

1.运动的概念和分类

(1)什么是运动?如何区分静止和运动?

(2)相对运动和绝对运动的区别。

2.直线运动

(1)匀速直线运动:速度及其计算、位移和位移-时间图的关系。

(2)变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及其计算、速度和位移的变化关系。

3.曲线运动

(1)圆周运动:半径、角度和弧长的关系、角速度和轨迹半径的关系。

(2)抛体运动:自由落体运动的描述、抛体的水平速度、垂直速度和位移关系。

4.相互作用与牛顿运动定律

(1)力的概念和分类。

(2)牛顿第一定律:惯性、平衡和不平衡力。

(3)牛顿第二定律:力、加速度和质量的关系。

(4)牛顿第三定律: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相互作用。

二、声音

1.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1)声音的产生:物体振动产生声音的原理。

(2)声音的传播:空气中的长波、中波、短波传播特性。

2.声音的性质和声源

(1)响度、音调和音色的概念及其特征。

(2)共鸣和回声的产生原理。

3.声音的利用与保护

(1)音乐声、语音和环境声音的利用。

(2)噪音与健康的关系,噪声对人体的危害,噪音的防护方法。

三、光的反射

1.光的传播与反射

(1)光的传播:光是一种电磁波,光的速度和光的直线传播。(2)光的反射:入射角、反射角和法线的关系,光的反射定律。

2.光的成像与镜子

(1)平面镜成像的规律:虚实、放大缩小和正倒的关系。(2)凸透镜和凹透镜的成像规律:放大、缩小和倒立的关系。3.光的色散与彩虹

八年级上册物理复习提纲

八年级上册物理复习提纲

八年级上册物理复习提纲

八年级上册物理复习提纲如下:

1. 物理的基本概念

1.1. 物理学的定义和基本内容

1.2. 物理量和单位

1.3. 物理量的测量

2. 运动的描述

2.1. 位移、速度、加速度的定义和计算

2.2. 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的区别和计算

2.3. 加速度和速度-时间图象的关系

2.4. 等速直线运动、匀变速直线运动和自由落体运动

3. 力的概念和力的作用效果

3.1. 力的定义和计量

3.2. 质量、重力、弹力、摩擦力的概念和特点

3.3. 牛顿第一定律和惯性

3.4. 牛顿第二定律和加速度的计算

3.5. 牛顿第三定律和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特点

4. 能量和功的概念

4.1. 功的定义和计算

4.2. 功与能量的关系

4.3. 动能的概念和计算

4.4. 机械能的守恒和转化

5. 压力和浮力

5.1. 压力的概念、计算和影响因素

5.2. 浮力的概念、计算和影响因素

5.3. 压力与浮力的应用:气压、液压和浮力原理

6. 静电和电流

6.1. 电荷的产生和性质

6.2. 带电物体的相互作用

6.3. 静电场和电场力线

6.4. 电流的定义、计算和测量

7. 电阻和电路

7.1. 电阻的概念、计算和影响因素

7.2. 欧姆定律和电阻的串联和并联

7.3. 电路的搭建和分析

7.4. 电功率、电能和电表的使用

8. 光的传播和反射

8.1. 光的传播介质和传播特性

8.2. 反射定律和反射光的特点

8.3. 平面镜的成像规律和实际应用

希望这个提纲能够为你的物理复习提供帮助。祝你考试顺利!

八年级上册物理复习提纲【三篇】

八年级上册物理复习提纲【三篇】

下面是

【篇一】八年级上册物理复习提纲

第一章《声现象》

一、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1、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

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

振动的物体叫声源。

2、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固体、液体、气体介质都能传播声音,真空不能传声。

声音以声波的形式向外传播。

3、声音在介质中传播的快慢用声速来表示,它的大小等于声在每秒内传播的距离。

声速的大小跟介质的种类有关,还跟介质的温度有关。

15℃时空气中的声速是340。

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最慢,在液体中传播的较快,在固体中传播的最快。

4、回声是由于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被反射回来而形成的。

二、我们怎样听到声音

1、声音在耳朵里的传播途径外界传来的声音引起鼓膜振动,这种振动经听小骨及其他组织传给听觉神经,听觉神经把信号传给大脑,人就听到了声音。

在声音传递给大脑的整个过程中,任何部分发生障碍例如鼓膜、听小骨或听觉神经损坏,人都会失去听觉。

耳聋分为神经性耳聋和传导性耳聋。

2、声音通过头骨、颌骨传到听觉神经引起听觉的传导方式叫做骨传导。

一些失去听觉的人可以骨传导来听声音。

3、双耳效应人有两只耳朵,而不是一只。

声源到两只耳朵的距离一般不同,声音传到两只耳朵的时刻、强弱及其他特征也就不同。

这些差异就是判断声源方向的重要基础。

这就是双耳效应。

正是由于双耳效应,人们可以准确地判断声音传来的方位,听到的声音是立体声。

三、声音的特性

1、音调声音的高低叫做音调。

音调高低跟发声体振动频率有关系,频率越高音调越高;频率越低音调越低。

物体在1振动的次数叫频率,物体振动越快,频率越高。

八年级上物理复习提纲

八年级上物理复习提纲

一、物理测量:

1.物理量和单位的概念

2.测量的基本方法和步骤

3.常用仪器和测量误差的处理

二、力和压力:

1.力的概念和种类

2.力的合成与分解

3.力的大小的测量

4.压力的概念和计算

三、运动和力的关系:

1.运动的描述:位移、速度和加速度

2.牛顿第一定律:惯性与力的关系

3.牛顿第二定律:力和加速度的关系

4.牛顿第三定律: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四、机械能与能量转化:

1.动能和势能的概念

2.动能的计算和能量公式

3.功的概念和计算

4.动能和功的转化

五、固体压缩和浮力:

1.固体压缩的原理和计算

2.浮力的概念和计算

3.浮力和物体浸没的条件

六、声和光的传播:

1.声的产生和传播

2.光的产生和传播

3.声和光的速度和传播介质的关系

七、镜子和透镜:

1.平面镜和曲面镜的特点和成像规律

2.凸透镜和凹透镜的特点和成像规律

3.成像的应用,如放大镜和显微镜

八、电流和电路:

1.电流的概念和计算

2.电阻和电阻率的概念和计算

3.并联电路和串联电路的特点和计算

九、电流效应和电磁铁:

1.电磁铁的构造和工作原理

2.电流效应的应用,如电灯、电磁炉等

八年级物理上册知识点复习提纲

八年级物理上册知识点复习提纲

八年级物理上册知识点复习提纲

【导语】学业的精深造诣来源于勤奋好学,只有好学者,才能在无边的知识海洋里猎取到真智才学,只有真正勤奋的人才能克服困难,持之以恒,不断开拓知识的领域,武装自己的头脑,成为自己的主宰,让我们勤奋学习,持之以恒,成就自己的人生,让自己的青春写满无悔!xx搜集的《八年级物理上册知识点复习提纲》,希望对同学们有帮助。

【篇一】八年级物理上册知识点复习提纲

第一章机械运动

常考点

1.机械运动:一个物体相对另一个物体位置改变(关键抓住五个字“位置的变化”)

2.运动的描述

参照物:描述物体运动还是静止时选定的标准物体

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选不同的参照物,对运动的描述可能不同

3.运动的分类

匀速直线运动:沿直线运动,速度大小保持不变;变速直线运动:沿直线运动,速度大小改变。

4.比较快慢方法:时间相同看路程,路程长的快;路程相同看时间,时间短的快

5.速度(常考点)

物理意义:表示物体运动的快慢;定义: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公式:v=s/t

单位:m/s、km/h;关系:1m/s=3.6km/h;1km/h=1/3.6m/s

6.匀速直线运动

特点:任意时间内通过的路程都相等

公式:v=s/t速度与时间路程变化无关

7.描述运动的快慢

平均速度物理意义:反映物体在整个运动过程中的快慢

公式:v=s/t

8.平均速度的测量

原理:v=s/t

工具:刻度尺、秒表

需测物理量:路程s;时间t

注意:一定说明是哪一段路程(或哪一段时间)

9.路程时间图像速度时间图象

第二章声现象

一、声音的发生与传播

常考点

1.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用手按住发音的音叉,发音也停止,该现象说明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振动的物体叫声源。

八年级物理上册复习提纲

八年级物理上册复习提纲

八年级物理上册复习提纲

一、运动的描述和测量

•运动的基本概念:位移、速度、加速度、匀速运动和变速运动。

•运动的描述方法:用图像、文字和公式等方式描述运动。

•运动的测量:使用测量工具如尺子、计时器等进行位移、时间和速度的测量。

•运动的图像和速度的关系:直线运动的速度和位移的关系。

•平均速度的计算:总位移与总时间的比值。

二、平衡和力

•力的作用和特点:力的三要素,力的合成和分解。

•力的单位和测量:使用牛顿(N)作为力的单位,使用弹簧测力计等工具进行力的测量。

•平衡和力:物体在不受力的作用下处于平衡状态,力的合力为零。

•物体受力的平衡条件:物体在受力的作用下保持平衡的条件。

•静力学:描述静止物体的力学规律。

•引力和重力:描述地球上的物体受地球引力作用的情况。

三、机械能与能量转化

•动能和势能:机械能的两种形式。

•机械能守恒定律:封闭系统内机械能的总量保持不变。

•功的计算:力对物体做功的计算方法。

•能量转化:机械能转化为热能、声能等其他形式的能量。

•能量转化的效率:能量转化的比例,能量转化效率的计算。

•动能和速度的关系:动能与物体质量和速度的关系。

四、声音与光学

•声音的传播:空气中的声音传播的特点。

•声音的特征:音调、音量和音色。

•声音的产生和检测:声源和声音的检测器。

•光的传播:光在空气和其他介质中的传播规律。

•障碍物对光的传播的影响:阴影的产生和光的折射。

•反射与折射:光的反射和折射的规律。

•光的颜色:白光的组成和颜色的形成。

•光的反射和折射的应用:镜子、透镜等光学器件的

应用。

五、电学基础知识

八年级上册物理复习提纲

八年级上册物理复习提纲

八年级上册物理复习提纲

第一章 机械运动

一、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1、测量某个物理量时用来进行比较的标准量叫做单位。为方便交流,国际计量组织制定了一套国际统一的单位,叫国际单位制(简称SI )。

2、长度的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基本单位是米(m),其他单位有: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μm )、纳米(nm)。1km=1 000m ;1dm=0.1m ;1cm=0.01m ;1mm=0.001m ;1μm=0.000 001m;1nm=0.000 000 001m 。测量长度的常用工具:刻度尺。刻度尺的使用方法:①注意刻度标尺的零刻度线、最小分度值和量程;②测量时刻度尺的刻度线要紧贴被测物体,位置要放正,不得歪斜,零刻度线应对准所测物体的一端;③读数时视线要垂直于尺面,并且对正观测点,不能仰视或者俯视。

3、国际单位制中,时间的基本单位是秒(s)。时间的单位还有小时(h)、分(min)。1h=60min 1min=60s 。

4、测量值和真实值之间的差异叫做误差,我们不能消灭误差,但应尽量减小误差。误差的

产生与测量仪器、测量方法、测量的人有关。减少误差方法:多次测量求平均值、选用精密测量工具、改进测量方法。误差与错误区别:误差不是错误,错误不该发生能够避免,误差永远存在不能避免。 二、运动的描述

1、运动是宇宙中最普遍的现象,物理学里把物体位置变化叫做机械运动。

2、在研究物体的运动时,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做参照物。参照物的选择:任何物体都可做参照物,应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参照物(不能选被研究的物体作参照物)。研究地面上物体的运动情况时,通常选地面为参照物。选择不同的参照物来观察同一个物体结论可能不同。同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的参照物,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三、运动的快慢

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复习提纲名校联盟

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复习提纲名校联盟

八年级上册物理复习提纲

第一章机械运动

一、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1.长度的单位及换算关系:

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基本单位是米___,常用单位有千米___,分米___,厘米___,毫米___,微米 ___,纳米___。

主单位与常用单位的换算关系:

1km=___m 1mm=___m 1d m=___m 1μm =___m 1cm=___m 1nm=___m

2、长度的测量工具:_________。还有卷尺、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也是测的工具;3.刻度尺的使用规则:

看:使用刻度尺前要观察它的、、

放:零刻度线被测物体的一端,有刻度线的一边要被测物体且与被测边保持。

读:读数时视线与尺面,认读刻度时要估读到的下一位。

记:记录时,不但要记录,还必须注明测量。

4、正确估读:如图1,图中物体的长度为 cm,其中的估读值为 cm。

(2)如图2,图中物体的长度为 cm。图3中物体的长度记为 cm。

(图1)(图2)(图3)

5.特殊长度的测量方法:

A、测量细铜丝的直径、一张纸的厚度等微小量常用(当被测长度较小,测量工具精度不够时可将较小的物体累积起来,用刻度尺测量之后再求得单一长度)

B、测地图上两点间的距离,园柱的周长等常用(把不易拉长的软线重合待测曲线上标出起点终点,然后拉直测量)

C、测操场跑道的长度等常用轮滚法(用已知周长的滚轮沿着待测曲线滚动,记下轮子圈数,可算出曲线长度)

D、测硬币的直径常用辅助法(对于用刻度尺不能直接测出的物体长度可将刻度尺三角板等组合起来进行测量)

6、时间的测量:

①:时间的测量工具:、(实验室用)

八年级物理上册知识点复习提纲

八年级物理上册知识点复习提纲

八年级物理上册知识点复习提纲

八班级物理上册学问点复习提纲章一

第一章机械运动

常考点

1.机械运动:一个物体相对另一个物体位置转变(关键抓住五个字“位置的改变”)

2.运动的描述

参照物:描述物体运动还是静止时选定的标准物体

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选不同的参照物,对运动的描述可能不同

3.运动的分类

匀速直线运动:沿直线运动,速度大小保持不变;变速直线运动:沿直线运动,速度大小转变。

4.比较快慢〔方法〕:时间相同看路程,路程长的快;路程相同看时间,时间短的快

5.速度(常考点)

物理意义:表示物体运动的快慢;定义: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公式:v=s/t

单位:m/s、km/h;关系:1m/s=3.6km/h;1km/h=1/3.6m/s

6.匀速直线运动

特点:任意时间内通过的路程都相等

公式:v=s/t速度与时间路程改变无关

7.描述运动的快慢

平均速度物理意义:反映物体在整个运动过程中的快慢

公式:v=s/t

8.平均速度的测量

原理:v=s/t

工具:刻度尺、秒表

需测物理量:路程s;时间t

留意:肯定说明是哪一段路程(或哪一段时间)

9.路程时间图像速度时间图象

其次章声现象

一、声音的发生与传播

常考点

1.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用手按住发音的音叉,发音也停止,该现象说明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振动的物体叫声源。

2.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在空气中,声音以看不见的声波来传播,声波到达人耳,引起鼓膜振动,人就听到声音。

3.真空不能传声,月球上没有空气,所以登上月球的宇航员们即使相距很近也要靠无线电话交谈,由于无线电波在真空中也能传播。

八年级物理上册知识点复习提纲

八年级物理上册知识点复习提纲

一、力和压力

1.力:力的定义和性质

2.力的计算:力的合成、分解和平衡条件

3.积累力及其特点

4.弹力的定义和性质

5.弹性变形和胡克定律

6.压力和压强的定义及公式

7.压强的计算和应用:液体压强、气体压强和活塞装置

8.面积对压力的影响

二、力的作用效果

1.物体的平衡条件:力的平衡和力矩的平衡条件

2.力矩的计算和应用:杠杆原理、平衡条件的实际应用

3.物体平衡的类型:平衡、不平衡和静力平衡

4.物体平衡的稳定条件和不稳定条件

三、运动的描写和测量

1.物体的运动状态:相对运动和参照系

2.运动状态的描写:位移、速度和加速度的定义和计算

3.运动图象的绘制:位移-时间图象和速度-时间图象

4.运动的测量:距离、时间、速度和加速度的测量方法

四、力与加速度

1.速度变化的原因:力的作用和质量的影响

2.牛顿第一定律:使物体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的条件

3.牛顿第二定律:力、质量和加速度的关系

4.牛顿第三定律: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大小和方向

5.物体的惯性和质量的计算

五、力的分析与力的合成

1.力的分解:力的平行分解和垂直分解

2.平行力的合成:平行力合成定理公式

3.力的合成:力的合成定理和共点力合成定理的计算

4.合力的性质和计算:合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

5.工具的原理和应用:滑轮、劈木和抬重

6.摩擦力和减摩装置的原理和应用

六、能量与功

1.功的概念和计算公式:功的定义和计算方法

2.功率的定义和计算公式:功率的定义和计算方法

3.能量的概念和分类:动能、势能和机械能

4.动能的计算和转化:动能的定义、计算公式和转换

5.重力势能的计算和转化:重力势能的定义、计算公式和转换

名校联盟新课标八年级上册物理复习提纲(填空)

名校联盟新课标八年级上册物理复习提纲(填空)

八年级上册物理复习提纲 第一章 机械运动 一、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1、测量某个物理量时用来进行比较的标准量叫做单位。为方便交流,国际计量组织制定了一套国际统一的单位,叫国际单位制(简称SI )。

2、长度的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基本单位是_____ (_____),其他单位有: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1km=_____m ;1dm=0.1m ;1cm=0.01m ;1mm=0.001m ;1μm=0.000 001m ;1nm=0.000 000 001m 。测量长度的常用工具:_____。刻度尺的使用方法:①注意刻度标尺的零_____、_____和_____;②测量时刻度尺的刻度线要紧贴被测物体,位置要放正,不得歪斜,零刻度线应对准所测物体的一端;③读数时视线要_____于尺面,并且_____观测点,不能_____或者_____。

3、国际单位制中,时间的基本单位是_____ (_____)。时间的单位还有_____ (_____)、_____ (_____)。1h=_____min 1min=_____s 。

4、____________________叫做误差,我们不能_____误差,但应尽量_____误差。误差的产生与测量仪器、测量方法、测量的人有关。减少误差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误差与错误区别:误差不是错误,错误不该发生能够避免,误差永远存在不能避免。

八年级上册物理复习提纲(热门18篇)

八年级上册物理复习提纲(热门18篇)

八年级上册物理复习提纲(热门18篇)八年级上册物理复习提纲(1)

《物体的运动》复习提纲

一、运动的描述

1、机械运动

定义:物理学里把物体位置变化叫做机械运动。

特点:机械运动是宇宙中最普遍的现象。

2、参照物

定义:为研究物体的运动假定不动的物体叫做参照物。

参照物的选择:任何物体都可做参照物。研究地面上物体的运动情况时,通常选地面为参照物。不能选被研究的物体作参照物。

选择不同的参照物来观察同一个物体结论可能不同。同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的参照物,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二、运动的快慢

1、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

⑴时间相同,路程长则运动快

⑵路程相同,时间短则运动快

⑶比较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2、速度

物理意义: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定义:在匀速直线运动中,速度等于运动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计算公式: v=s/t ,变形得:s=vt,t=s/v

单位:国际单位制中 m/s ,运输中单位km/h ,两单位中m/s 单位大。

换算:。

3、匀速直线运动:

定义:快慢不变,沿着直线的运动叫匀速直线运动。

4、变速运动:

定义:运动速度变化的运动叫变速运动。

平均速度:= 总路程/总时间

物理意义:表示变速运动的平均快慢

三、长度时间及其测量

1、长度的单位

米(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μm)、纳米(nm)

2、测量长度的常用工具:刻度尺

3、刻度尺的使用方法

4、时间的测量

①单位:秒,符号s

②秒表续数:

5、误差

①定义:测量值和真实值之间的差异叫做误差。

②产生原因:测量仪器、测量方法、测量的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八年级上册物理复习提纲

第一章机械运动

一、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1、测量某个物理量时用来进行比较的标准量叫做单位。为方便交流,国际计量组织制定了一套国际统一的单位,

叫国际单位制(简称SI)。

2、长度的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基本单位是米(m),其他单位有:千米(km)、分米(dm)、厘米(cm)、

毫米(mm)、微米(μm)、纳米(nm)。1km=1 000m;1dm=0.1m;1cm=0.01m;1mm=0.001m;

1μm=0.000 001m;1nm=0.000 000 001m。测量长度的常用工具:刻度尺。刻度尺的使用方法:①注意刻度标尺的零刻度线、最小分度值和量程;②测量时刻度尺的刻度线要紧贴被测物体,位置要放正,不得歪斜,零刻度线应对准所测物体的一端;③读数时视线要垂直于尺面,并且对正观测点,不能仰视或者俯视。

3、国际单位制中,时间的基本单位是秒(s)。时间的单位还有小时(h)、分(min)。1h=60min 1min=60s。

4、测量值和真实值之间的差异叫做误差,我们不能消灭误差,但应尽量减小误差。误差的产生与测量仪器、测量

方法、测量的人有关。减少误差方法:多次测量求平均值、选用精密测量工具、改进测量方法。误差与错误区别:误差不是错误,错误不该发生能够避免,误差永远存在不能避免。

二、运动的描述

1、运动是宇宙中最普遍的现象,物理学里把物体位置变化叫做机械运动。

2、在研究物体的运动时,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做参照物。参照物的选择:任何物体都可做参照物,应根据需要选择

合适的参照物(不能选被研究的物体作参照物)。研究地面上物体的运动情况时,通常选地面为参照物。选择不同的参照物来观察同一个物体结论可能不同。同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的参照物,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三、运动的快慢

1、物体运动的快慢用速度表示。在相同时间内,物体经过的路程越长,它的速度就越快;物体经过相同的路程,

所花的时间越短,速度越快。在匀速直线运动中,速度等于运动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在物理学中,为了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采用“相同时间比较路程”的方法,也就是将物体运动的路程除以所用时间。这样,在比较不同运动物体的快慢时,可以保证时间相同。

计算公式:v=

其中:s——路程——米(m);t——时间——秒(s);v——速度——米/秒(m/s)

国际单位制中,速度的单位是米每秒,符号为m/s或m·s-1,交通运输中常用千米每小时做速度的单位,符号为km/h或km·h-1,1m/s=3.6km/h。v=,变形可得:s=vt,t=。

2、快慢不变,沿着直线的运动叫匀速直线运动。匀速直线运动是最简单的机械运动。运动速度变化的运动叫变速

运动,变速运动的快慢用平均速度来表示,粗略研究时,也可用速度的公式来计算,平均速度=总路程/总时间。

四、测量平均速度

1、停表的使用:第一次按下时,表针开始转动(启动);第二次按下时,表针停止转动(停止);第三次按下时,表针

弹回零点(回表)。读数:表中小圆圈的数字单位为min,大圆圈的数字单位为s。

2、测量原理:平均速度计算公式v=

第二章声现象

一、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1、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用手按住发音的音叉,发音也停止,该现象说明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振动的物体

叫声源。人说话,唱歌靠声带的振动发声,婉转的鸟鸣靠鸣膜的振动发声,清脆的蟋蟀叫声靠翅膀摩擦的振动发声,其振动频率一定在20-20000次/秒之间。

2、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在空气中,声音以看不见的声波来传播,声波到达人耳,引起鼓膜振动,

人就听到声音。气体、液体、固体都能发声,空气能传播声音。

3、声音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简称声速。一般情况下,v固>v液>v气声音在15℃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合1224km/h,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0m/s。

4、回声是由于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被反射回来而形成的。如果回声到达人耳比原声晚0.1s以上人耳能把

回声跟原声区分开来,此时障碍物到听者的距离至少为17m。利用:利用回声可以测定海底深度、冰山距离、敌方潜水艇的远近测量中要先知道声音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测量方法是:测出发出声音到受到反射回来的声音讯号的时间t,查出声音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v,则发声点距物体S=vt/2。

二、声音的特性

1、乐音是物体做规则振动时发出的声音。

2、音调:人感觉到的声音的高低。用硬纸片在梳子齿上快划和慢划时可以发现:划的快音调高,用同样大的力拨

动粗细不同的橡皮筋时可以发现:橡皮筋振动快发声音调高。综合两个实验现象你得到的共同结论是:音调跟发声体振动频率有关系,频率越高音调越高;频率越低音调越低。物体在1s振动的次数叫频率,物体振动越快频率越高。频率单位次/秒又记作Hz 。

3、响度:人耳感受到的声音的大小。响度跟发生体的振幅和距发声距离的远近有关。物体在振动时,偏离原来位

置的最大距离叫振幅。振幅越大响度越大。增大响度的主要方法是:减小声音的发散。

(1)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2)声音的大小跟发声体的振幅有关。

4、音色:由物体本身决定。人们根据音色能够辨别乐器或区分人。

5、区分乐音三要素:闻声知人——依据不同人的音色来判定;高声大叫——指响度;高音歌唱家——指音调。

三、声的利用

可以利用声来传播信息和传递能量。

四、噪声的危害和控制

1、当代社会的四大污染:噪声污染、水污染、大气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

2、物理学角度看,噪声是指发声体做无规则的杂乱无章的振动发出的声音;环境保护的角度噪声是指妨碍人们正

常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起干扰作用的声音。

3、人们用分贝(dB)来划分声音等级;听觉下限0dB;为保护听力应控制噪声不超过90dB;为保证工作学习,应

控制噪声不超过70dB;为保证休息和睡眠应控制噪声不超过50dB。

4、减弱噪声的方法:在声源处减弱、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在人耳处减弱。

第三章物态变化

一、温度

1、定义:温度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

2、单位:

①国际单位制中采用热力学温度。

②常用单位是摄氏度(℃)规定: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0度,沸水的温度为100度,它们之

间分成100等份,每一等份叫1摄氏度某地气温-3℃读做:零下3摄氏度或负3摄氏度

③换算关系T=t + 273K

测量——温度计(常用液体温度计)

①温度计构造:下有玻璃泡,里盛水银、煤油、酒精等液体;内有粗细均匀的细玻璃管,在外面的玻璃管上均匀地刻有刻度。

②温度计的原理:利用液体的热胀冷缩进行工作。

③分类及比较:

分类实验用温度计寒暑表体温计

用途测物体温度测室温测体温

量程-20℃~110℃-30℃~50℃35℃~42℃

分度值1℃1℃0.1℃

所用液体水银煤油(红)酒精(红)水银

特殊构造玻璃泡上方有缩口

使用方法使用时不能甩,测物体时不能离开物体读数使用前甩可离开人体读数

④常用温度计的使用方法:

使用前:观察它的量程,判断是否适合待测物体的温度;并认清温度计的分度值,以便准确读数。使用时:温度计的玻璃泡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温度计玻璃泡浸入被测液体中稍候一会儿,待温度计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