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南市国有苗圃发展思路探讨
国有苗圃培育苗木方向的思考

四尧培育非常规树种尧品种的苗木遥 不要争着上热门苗木,可以 改变策略攻冷门遥 几年前,杨树苗一哄而上,糖槭的大面积培育,紫 叶李尧美人梅等彩叶树种几乎每个苗圃都有遥 但是,再热门的苗木 生产过多,也会造成互相压价,这种现象苗圃生产者要引以为戒遥 春 天开花的树种的确俏销,但一年两季尧三季开花的树种观赏效果更 好遥 大自然造就了万物生长,科学的发展观需要我们培育多样性的 品种,以适应在多种自然环境的生长遥 因此,苗圃生产者可以尝试从 事稀有苗木的生产,如观赏果树中的木瓜尧海棠尧山楂尧石榴尧柿等; 观赏竹类的淡竹尧紫竹尧金镶玉竹尧刚竹尧罗汉竹等;藤本攀援植物 中多花蔷薇尧爬山虎尧五叶地锦尧凌霄尧常春藤尧爬行卫矛尧红花忍 冬尧络石等;地被植物中的紫叶矮樱尧绣线菊尧红王子锦带尧矮牵牛尧 三色堇尧景天尧紫露草尧石竹尧福禄考尧萱草尧金叶莸尧醉鱼草等;水生 植物中千屈菜尧荷花尧睡莲尧水葱尧花叶芦竹尧水芹尧再力花尧梭鱼草 和屋顶绿化常用的佛甲草等遥 这些花木品种目前在苗圃中培育的 比较少,将来需求会逐渐增加遥
. All 二R尧i苗g圃h的t自s然条R件es包e括r地v形e尧d地.势及坡向曰水源及地下水位曰
土壤曰病虫草害遥 三尧生产用地即直接用来生产苗木的地块袁通常包括播种区尧
对陕西国有苗圃建设发展的思考

均 以苗木经 营为 主 , 所培育 苗木 , 单位 或系统 内 自
用 的 占一 部分 , 销的 占一 部分 , 们建立时 间较 外 它
长, 一般都 有 2 0年 以上 的历 史 , 占地 一 般在 6 6 .
年 收入达 到 8 0多万元 , 0 宁东林 业局 的一 品红 、 蝴
身就 建立 了一定 的信 誉 , 着 自己的技 术 队伍 , 有 如
在苗 木采 购 、 掘 、 挖 包装 运输 等 方面有 着 自己的优 势, 同样 的苗 木 、 同样 的 栽植 方 法 , 其成 活 率就 比 新建 立 的苗 圃提供 的苗 木成 活率 高 ; 一部 分 相 有
适应市 场变化 , 有很 强 的市 场竞 争 力 。国有 苗 具
圃由于 建 立 时 间长 , 员 相对 较 多 , 人 薪酬 负 担 较 重 , 制僵化 , 能充分调 动经营 者及员工 的积极 机 不
性, 大部分 陷人 赢利 甚微 , 步维 艰 的境 地 事业单位 建立 起 来 的 , 中以林 业单 位 为 主 其
c a a t rs i sa l a p r to e h n s we e a a y e . S g e to s f r d v l p e t a d c n h r c e i t s we l s o e a i n m c a im r n l z d c u g sin o e eo m n n o — s r c i n o t t - o e u s re r u o wa d t u to fs a e wn d n r e is we e p tf r r .
渭南市种植业生产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渭南市种植业生产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摘要】渭南市是陕西省的重要农业生产基地,种植业对当地经济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在种植业生产中依然存在着一些问题,如农业技术水平不高、品牌建设和市场推广不足、农业产业化发展不够成熟、生态保护和资源整合不到位、政府扶持和政策支持不足等。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渭南市可以从提高农业技术水平、加强品牌建设和市场推广、推动农业产业化发展、加强生态保护和资源整合、加强政府扶持和政策支持等方面入手。
通过这些对策的实施,可以为渭南市的种植业生产带来新的发展机遇,推动当地农业经济的蓬勃发展。
未来,渭南市的种植业生产有望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建议加大对种植业的投入和支持,以期为当地农业生产带来更多的机遇和挑战。
【关键词】渭南市、种植业、生产、问题、对策、农业技术、品牌建设、市场推广、产业化发展、生态保护、资源整合、政府扶持、政策支持、发展前景、建议、展望。
1. 引言1.1 渭南市种植业生产现状渭南市是陕西省重要的农业生产基地之一,种植业在当地经济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目前,渭南市的种植业生产面临着一些主要问题。
农业技术水平相对落后,导致农作物产量和质量无法得到有效提升。
缺乏品牌建设和市场推广,导致农产品竞争力不足,销售渠道较为单一。
农业产业化发展较缓慢,农业生产方式仍然偏向传统模式,影响农业产值的提升。
生态环境受到破坏,资源整合不足,导致土地资源利用率低下。
政府扶持和政策支持力度不够,对农业发展的支持力度有限。
以上种种问题,制约了渭南市种植业生产的发展。
为了提升渭南市种植业生产的发展水平,需采取一系列措施来解决这些问题,促进渭南市种植业生产的健康发展。
1.2 对渭南市种植业生产发展的重要意义对渭南市种植业生产发展的重要意义在于推动当地经济的持续增长和农民收入的提升。
作为渭南市的支柱产业之一,种植业的发展不仅能够为城乡居民提供丰富的农产品,还可以带动相关产业链的发展,促进就业和经济繁荣。
2024年苗圃如何建设工作思路

2024年苗圃建设工作思路一、前言2024年,苗圃建设工作是我国农业发展的重要任务之一。
苗圃作为农业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就2024年苗圃建设工作的思路进行探讨,以期为相关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二、总体目标1. 加大苗圃建设投入,提高苗圃基础设施水平。
2. 提高苗木培育技术水平,推动苗圃现代化发展。
3. 加强苗木品种培育研究,提高苗木供给质量和品种特色。
三、具体工作思路1. 加大苗圃建设投入,提高苗圃基础设施水平。
(1)加大资金投入,完善苗圃基础设施。
加大对苗圃建设的财政支持力度,提高苗圃基础设施水平,扩大苗圃规模,建设一批现代化苗圃基地。
(2)完善苗圃管理体制,提高苗圃管理效率。
建立健全苗圃管理体制,推动苗圃建设行业规范化发展,提高苗圃管理效率和服务水平。
2. 提高苗木培育技术水平,推动苗圃现代化发展。
(1)加强苗木培育技术培训。
加强对苗木培育技术的培训力度,提高从业人员的技术水平,推动苗圃现代化发展。
(2)引进和推广先进的苗木培育技术。
加大对先进苗木培育技术的引进和推广力度,提高苗木培育效率和质量,推动苗圃现代化发展。
3. 加强苗木品种培育研究,提高苗木供给质量和品种特色。
(1)加大对苗木新品种培育的投入。
加大对苗木新品种培育研究的财政支持力度,加强对苗木新品种培育研究任务的组织实施,在苗木新品种培育方面取得实质性进展。
(2)打造苗木品牌,提升苗木市场竞争力。
加大对苗木市场的宣传推介力度,打造苗木品牌,提升苗木市场竞争力。
四、结语苗圃建设工作是我国农业发展的重要一环,对农业生产起着重要的支撑作用。
本文就2024年苗圃建设工作的思路进行了探讨,但实际工作还需要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进行具体的落实和推进,希望有关部门和广大农业工作者能够共同努力,为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四、结合当地实际情况落实苗圃建设工作1. 充分调研当地资源环境,合理规划苗圃布局。
渭南市种植业生产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渭南市种植业生产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渭南市是陕西省的一个重要农业区,种植业生产是该地区的主要经济支柱。
渭南市的种植业生产仍然存在一些主要问题,包括土地资源有限、农业机械化程度低、农资使用不当、种植结构单一等。
为应对这些问题,可以采取一些措施,如加大土地整治力度、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加强农业技术培训、优化种植结构等。
渭南市的土地资源有限,种植面积较小。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可以加大土地整治力度,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可以通过土地流转和土地划拨的方式,将零散分散的土地整合起来,形成规模化的种植区,提高土地利用效益。
渭南市农业机械化水平低,农民劳动强度大。
为了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可以采取一些措施。
加强农业机械设施建设,提供先进的农业机械设备供农民使用。
加强农民的农业机械化培训,提高他们对农业机械的使用技能和操作水平。
通过这些措施,可以降低农民的劳动强度,提高农业生产效益。
农资使用不当是渭南市种植业生产的另一个主要问题。
过量使用化肥、农药等农资不仅增加了生产成本,还对环境造成了污染。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可以加强农业技术培训,提高农民的农业生产技术水平。
可以推广科学的农业生产技术,如有机农业和精准农业等,减少农药、化肥等农资的使用,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
渭南市的种植结构相对单一,主要种植品种集中在小麦、玉米、水稻等传统农作物上。
为了优化种植结构,可以采取一些措施。
加强农业调查和研究,了解市场需求和消费趋势,科学确定种植品种。
加大对优质、高效、特色农产品的培育和推广力度,鼓励农民种植新品种,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
渭南市种植业生产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渭南市种植业生产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渭南市作为陕西省重要的农业产业基地,种植业是其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和农业生产技术的不断进步,渭南市种植业生产也面临着一些问题。
本文将从土地利用、气候变化、农业生产方式等方面探讨渭南市种植业生产存在的主要问题,同时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土地利用问题渭南市地处黄土高原,土地资源相对匮乏,而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地被大量占用,导致农业面积不断减少。
农村居民又将大量土地流转给城市,导致小农户的土地规模不断减小。
这就导致了农业生产规模小、效益低的问题。
对策:政府应加大对农村土地资源的保护力度,严格控制农地流转,鼓励农户适度扩大经营规模,推动农业产业化、规模化发展,提高农业生产效益。
二、气候变化问题渭南市位于黄土高原腹地,气候干旱、多风、降水不足,近年来气候变化导致降雨量不均匀,严重影响了农作物的生长发育。
气候变化也带来了极端天气现象,如干旱、暴雨、冻害等,给种植业生产带来了较大的风险。
对策:加强气象监测,做好灾害防范工作,推广适应气候变化的农业生产方式,如抗旱、抗涝、抗灾的新品种、新技术,提高农作物的抗灾能力,减少气候变化对农作物的不利影响。
三、农业生产方式问题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在渭南市仍然占主导地位,种植业生产水平低,农业生产技术滞后,农业机械化水平低下,劳动生产率低,严重制约了农业生产效益的提高。
对策:加大对农业科技的投入力度,加强农业科技人才队伍建设,推广现代农业技术,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鼓励农民参与农机合作社,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减少人力成本。
四、市场销售问题渭南市种植业产品主要以小农户为主,产品流通渠道狭窄,销售渠道单一,导致农产品销售难题。
对策:政府部门应支持农产品合作社和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建设农产品物流中心,开拓市场销售渠道,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
渭南市种植业生产存在许多问题,但随着农业科技的不断进步和政府政策的支持,相信渭南市的种植业生产将迎来更好的发展。
渭南市种植业生产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渭南市种植业生产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渭南市位于中国西部,是一个重要的农业区域,种植业发展潜力巨大。
随着经济发展和人口增加,渭南市种植业生产面临着一些主要问题。
本文将重点分析这些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农业面源污染严重。
农田化肥和农药的使用不当,导致土壤和水体污染。
农业废弃物处理不规范也加剧了环境污染。
针对这个问题,应采取以下对策:加强农业生产管理,控制农田化肥和农药的使用量,推广有机农业和生态农业;加强农田灌溉和排水设施的建设,提高农田水资源利用效率;加强农田废弃物处理和资源化利用,建立农田废弃物处理站点,推广农田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技术。
农业机械化水平低下。
传统的人工劳动力依赖度高,劳动生产率低下。
应对这个问题,可以采取以下对策:加大对农业机械化的政策支持力度,鼓励农民购买和使用农机具,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加强对农机具的维修和保养培训,提高农民使用农机具的技能水平;推广农业合作社模式,提高农田规模化程度,降低农业生产成本。
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突出。
渭南市农产品质量参差不齐,农产品安全问题频发。
针对这个问题,应采取以下对策:加强农产品质量监管,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检测体系,加大对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的打击力度;加强对农产品生产环节的监管,推行农产品追溯制度,保证农产品质量安全;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宣传教育,提高农民和消费者的安全意识。
第四,农民收入增长缓慢。
农业收入增长相对较慢,农民对农业发展的积极性不高。
应对这个问题,可以采取以下对策:加大农业科技创新力度,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增加农民收入来源;推动农民就业转移,加大城乡劳动力转移培训力度,提高农民就业能力;加强对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支持,推动农业产业链延伸,提高农产品附加值。
渭南市种植业生产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农业面源污染、农业机械化水平低下、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突出和农民收入增长缓慢。
针对这些问题,应采取相应的对策,加强农业生产管理,推动农业机械化,加强农产品质量监管,提高农民收入水平,从而促进渭南市种植业的健康发展。
渭南市种植业生产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渭南市种植业生产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渭南市是陕西省的一个地级市,也是渭北经济区的重要组成部分。
该市拥有丰富的农业资源,种植业是该市的支柱产业之一。
然而,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人口增长的压力,渭南市的种植业生产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问题。
本文将分析渭南市种植业生产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土地资源短缺和土地利用不合理土地是农业生产的基础,渭南市的土地资源呈现出供需矛盾。
城市化进程加快,土地资源的供给不足,土地利用不合理现象明显,农业生产的耕地减少,不少农民流失了自己的土地,更不用说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园区用地。
因此,解决土地资源短缺和利用不合理是渭南市农业发展的关键。
解决方案:1.合理利用土地,避免恶性循环,推进农村土地整治,提高农地利用率。
2. 鼓励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租赁闲置土地,防止土地荒芜。
3. 大力发展休闲农业,打造观光农业示范基地和旅游风景区。
二、缺少高效的农业技术农业技术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促进现代农业发展的关键。
然而,渭南市的农业技术还存在一些问题。
例如,基础设施薄弱,农民科技水平相对较低,耕作方法简单,品种选择单一等。
解决方案:1. 支持专业机构加强农业科技创新创业,推广高新技术和先进的农业生产方式。
如大力发展精准农业技术,推广智能化农业设备。
2. 支持农民职业技能培训和科技攻关,鼓励农民利用新技术改进传统农业生产方式。
3. 加强与相关国外机构之间的合作,引进有力的外部技术支撑。
三、农业产业化程度较低渭南市的农产品尚未实现真正的产业化,农业供给依然以小农经济占主导地位。
政府在农业生产方面投入较少,市场机制构造不畅,外部环境因素干扰大,市场状况较为动荡不稳定。
解决方案:1. 支持农业精准扶贫,推动农业走合作化、规模化、集约化道路。
2. 创新农业市场机制,建立完善的农产品供给体系,提高农产品收益并加强农产品的竞争能力。
3. 支持农产品加工和品牌建设,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和市场价值,发展壮大农产品加工企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5年11月防 护 林 科 技
N o v .,2015
第11期(总146期)
P r o t e c t i o nF o r e s t S c i e n c e a n dT e c h n o l o g y
N o .11(S u m N o .146
)文章编号:1005-5215(2015)11-0105-02
收稿日期:2015-10-09
作者简介:姚忙珍(1964-),女,陕西渭南人,大学,高级工程师,现从事林木种苗管理和林业技术推广工作.
渭南市国有苗圃发展思路探讨
姚忙珍
(渭南市林业工作站,陕西渭南714000
)摘 要 国有苗圃肩负着满足当地林业生产建设需要和示范带动的重任㊂发展和繁荣国有苗圃,提高其经营水平,是林业建设中一项重要的战略目标,本文就渭南市国有苗圃发展存在问题进行了分析研究,结合实际提出了该市国有苗圃今后发展的思路和途径,以供参考㊂关键词 渭南市;国有苗圃;发展对策
中图分类号:F 326.2 文献标识码:A d o i :10.13601/j
.i s s n .1005-5215.2015.11.0431 渭南市国有苗圃发展现状
渭南市现有国有苗圃15个,经营总面积94.19
h m 2,职工238人,
其中全额事业单位4个㊁差额6个㊁自收自支5个㊂年产各类苗木1176.9万株㊂全市苗圃共有职工173人,离退休职工34人㊂2014年全市苗圃财政投入人员机构经费259.1万元,苗木销售收入607.8万元,全年总支出681.84万元,
主要用于职工的工资和社会保险费㊂目前,该市国有苗圃经营形式有以下几种:一是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苗圃地全部育苗㊂二是由承包人经营,上交承包费,苗圃地全部育苗㊂三是苗圃承包,只交承包费,用作农田或其他,不再进行苗木繁育㊂
该市国有苗圃资金来源主要是以县市区财政拨款为主,项目实施和苗木销售资金为补充,仅仅只能维持苗圃人员的部分工资,大多苗圃处于负债经营,部分苗圃由于财政资金支持有限,不能保证苗圃工作人员的工资医疗待遇,出现将苗圃全部或部分对外承包,其中大荔县苗圃全部私人承包,合阳县将国有苗圃部分地块承包给农户种植葡萄㊂富平县国有苗圃自20世纪80年代至今一直承包在外,不再从事育苗㊂其他各县市区均有不同程度的将部分国有苗圃对外承包现象,致使国有苗圃面积和苗木产量都有所减少㊂据目前经营现状来看,只有1
/3的国有苗圃经济状况较好,还有1/3由于经营管理不善,经济比较困难,成为该市林业系统的困难单位,
亟待扶持㊂
2 渭南市国有苗圃存在问题
2.1 现行体制与当前林业发展形势不相适应
国有苗圃定位是事业单位,但企业化管理,大多数苗圃为自收自支或差额补贴㊂各县市区财政只拨付人员基本工资的一部分,尽管通过项目实施改善了基础设施,但经费困难的局面仍然没有改善㊂国有苗圃为了维持生计,有的将部分地块租赁给别的实体经营,有的靠出租资产勉强维持,除个别财政全额拨款和承揽绿化工程搞创收的苗圃外,大多数国有苗圃举步维艰,新技术㊁新品种应用力度小,技术创新能力差,示范带动作用极不明显,甚至不如个体苗圃,面对日趋竞争激烈的苗木市场束手无策㊂2.2 管理不科学,人员素质差近年来,该市国有苗圃在人事㊁劳动和分配制度上管理落伍,大多是依靠国家财政外加育苗收入勉强能够发放职工工资的大锅饭式度日模式,个别是承包后家庭式管理的作坊模式,严重束缚了其生存和发展的空间,与市场经济发展需求不相适应㊂表现在:一是国有苗圃管理人员素质不高,改革意识淡薄,决策能力差,表现出软㊁懒㊁散和缺乏先进理念的管理行为㊂二是技术人员短缺,由于国有苗圃多远离城区㊁基础设施差,收入不丰,难以留住人才㊂三是缺乏奖惩机制,分配形式大锅饭,难以调动各阶层人员的积极性㊂四是由于社会性就业困难,一些学历不高㊁专业技能不强的人员被政策性安置进来,加之原有人员知识老化,又受经费条件限制,少有机会进修和培训㊂使得人员素质与现代苗圃发展需求不相适应,难以持续性发展㊂
2.3 经营理念落后,
示范带动作用差一是缺乏现代企业经营理念,不研究市场,新品
种引进㊁新技术应用不力,盲目跟风,苗木结构不合
理,销路不畅㊂二是苗木生产过程管理不科学,产品
档次低㊁质量差,难于赢得市场,导致盈利甚微甚或
亏损的窘境,职工工资难以发放㊂三是苗圃生产经
营管理不规范,与个体苗圃无差别,只为盈利㊂全市15家国有苗圃,几乎全部处于无证生产经营状况,具有规范生产经营档案的苗圃更是寥寥无几,加之
繁育品种与个体苗圃一致,新技术应用不力,完全失
去了国有苗圃应具备的先进性㊁科学示范带动作用
性㊂
3渭南市国有苗圃发展思路
面对该市目前国有苗圃存在问题和发展状况,
结合该市苗木产业发展需要,认为应将国有苗圃建
成以林木良种繁育和新品种引进㊁试验㊁示范为主的
苗木繁育基地,让国有苗圃真正起到示范和带动作
用㊂就该市而言,将国有苗圃定为公益岗,实行全额
财政管理,解决职工后顾之忧㊂包含内容有:一是国
家给予适当的项目投资,结合本地生态建设对树种
的需求,从事定向树种育苗工作,为本地生态建设提
供一定量的苗木㊂二是国有苗圃要建设成示范性苗
圃,应用新技术,着力繁育良种;积极引进新品种,并
开展新品种的适应性试验研究;充分利用当地树种
资源,开展优良品种选育工作,为全市育苗产业发展
起到示范引领指导作用㊂从而使国有苗圃真正成为
集科研㊁示范㊁繁育和推广于一身,区别于其他个体
苗圃,成为当地林木种苗繁育的风向标和领头羊㊂
三是在内部管理上,要彻度打破 大锅饭 ,摒弃平均
主义㊂领导岗位要通过竞争,使德才兼备的人选进
入领导岗位;技术岗位要通过考核,实行技术级别工
资,从而激发职工的进取心和竞争力㊂四是在经营
管理机制上也可采取承包㊁股份合作等办法,进一步
激活苗圃生产潜力,优化育苗结构,努力提高苗圃经
济收益和市场竞争力㊂
4渭南市国有苗圃发展的途径
4.1推行体制改革,促进生产力发展
积极推行一圃两制的所有制形式改革,在国有
苗圃保留事业单位牌子的同时,也可借助集团财力
进行另行注册公司,实行 一圃两制 ,改原有集体经
营为长期承包,自主经营,自负盈亏㊁自我发展的现
代企业运作模式㊂借以充分调动干部职工积极性㊂
坚持以开展新品种实验研究㊁品种选育㊁良种繁育为
主的生产经营方向,提升苗圃发展水平和苗木科技含量,拓宽发展空间,走苗圃科研化㊁规范化㊁产业化发展的路子,实现为林业建设服务和苗圃持续发展的双重目标㊂
4.2建立人才激励机制,加强科技支撑
一是设立奖励基金,用于苗圃建设和良种选育及试验研究方面有突出贡献的科技人才;二是加强苗圃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周边环境,留住人才;三是加强岗位技能培训,提高素质㊂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法,一方面让苗圃职工去一些农林院校参加函授培训㊁短期培训或专项技术培训,另一方面请育苗专家来圃进行操作指导,提高苗圃职工从事育苗科研与生产的能力,提高他们对新技术新品种的认知和动手能力㊂四是以‘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为契机,探索以聘用制度㊁岗位管理制度和公开招聘制度为主要内容的人事管理制度㊂建立能进能出㊁能上能下的用人机制,完善奖惩等激励保障机制,从而真正建立权责清晰㊁机制灵活㊁监管有力㊁符合苗圃特点和人才成长规律的人事管理制度,建设高素质的苗圃专业技术人员队伍㊂
4.3经营机制要灵活,产品结构要合理,示范带动作用要明显
一是在新的经济环境中,要适应市场发展,在示范研究的同时,认真研究市场,及时调整产品结构和经营方向,现阶段就是要变过去单一的生态苗木生产为生态苗木㊁绿化苗木㊁用材经济林苗木㊁花卉等相结合的多产品结构,变过去单一生产经营苗木为生产经营苗木与承揽绿化工程为一体的经营方式,真正搞活国有苗圃㊂尽快培养一批在工程设计㊁招投标㊁绿化工程实施㊁日常管护等方面的行家里手,延长苗木收益链㊂在这方面该市蒲城县井村苗圃㊁白水县雷牙苗圃㊁富卓苗圃,华阴市国有苗圃等已经走在了前列㊂二是林业行政主管部门应给国有苗圃下达在今后工程造林中计划使用良种和新品种等的育苗任务订单,使国有苗圃率先开展良种育苗和新品种引进适应性研究工作,力争使国有苗圃成为当地良种接穗和良种壮苗的来源基地,体现育苗的先进性,提高科技含量和附加值,区别于个体育苗,进一步调动国有苗圃的生产积极性,为该市乃至周边地区提高造林质量打下良种优质苗木基础㊂
参考文献:
[1]田再荣.关于国有苗圃体制改革的思考[J].湖南林业科技,2002 (12):48-49
601防护林科技201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