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地理会考七年级上册复习课件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教学课件:七上复习课件2(共39张PPT)

1、识别常用图例运用地图量算距离,辨别方向、判读经纬度。 2、了解海拔和相对高度的概念,在等高线地形图上是识别山峰、 山脊、山谷、陡坡、缓坡,估算海拔和相对高度。 3、根据需要,选择适用的地图,能在地图上查找需要的地理信 息。
第三节 地图的 阅读
含义
比例尺 表达形式(数字式、文字式、线段式)
(2)左图中,等高距为_1_0_0_米__,A点的
a
海拔为_4_0_0_米__。量得A、B两点之间的图
上距离为4厘米,A、B之间的实地距离
为_2_0_0_0__米。
(3)A位于B的_正__东___方向。
(4)若A点气温是10ºC,那B点气温为
_9._4_º_C_。
(5)线路①和②登山更加省力的是_①___。
B. 1:2500 000
C. 0 2. 5千米
D. 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5千米
王强同学家张贴了四幅图幅相同的地图:①世界政区图,②中国政区图,
③江苏省政区图,④淮安市政区图。据此完成2-3题。
2. 四幅地图中比例尺最小的是( A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3. 表示的地理事物最详细的是( D )
上最大的半岛所在的大洲是____A__,“阳光灼热的大陆”指的是___B__。
(填字母或序号)
(2)A和E之间分界线不包括 ( D )
A. 乌拉尔山脉
B. 里海
C. 土耳其海峡
D. 苏伊士运河
(3)淮安所在的大洲与C的分界线
是( C )
A. 巴拿马运河
B. 苏伊士运河
C. 白令海峡
D. 土耳其海峡
第二节
5、面积广大的陆地叫大陆 ,面积较小的陆地 叫岛屿 ;陆地伸进海洋的凸出部分叫 半岛 ,大 陆与它周围的岛屿合起来称为_大__洲__。全球陆地 共分为__7_个大洲;海洋是海___和_洋__的总称,海 是洋的_边__缘___部分,一般靠近大陆,地球上的 海洋,被陆地分为彼此相连的__4__个大洋。
初中地理会考分复习课件

月份
1
2
3
4
5
6
7
E3T~
9
10
11
12
气温(°C)
10
11
14
18
22
26
29
28
26
21
18
13
降水(毫米)
50
76
120
150
208
230
112
160
131
42
33
32
(1) 福州月平均气温最高和最低分别 出现在 __月和 __月, 气温年较 差约为 _°C。降水量集中在 ____月到 ____ 月, 此时盛行偏 ____(方向)风。 福州属 __气候。___(2) 在右图中补充画出“福州各月气 温变化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3) 分析福州气候特点对农业生产的
A 示位置)发生里氏8.8级特大地震。
/ 1)材料中两次地震发生的地点位于 ___板块与 ____板块的交
Ay界地带。处于 火山、地震 ___—J / v 7 世
、2)我国台湾也是地震多发地, 它 位于 ______板块与_____板块交界地带。 (3) A板块与C _____板块、 F ______板块之间形成的是 ______火山、地震带。
大汧
780
1560 2340 千米
海拔/米5000 3000 1000 20() 0 洼地
亚汧
2, 地势与地形地势: 中高、周低, 地形: 复杂多样,高原山地为主3. 河流由中部向四周呈放射状 奔流。例如长江、翅 度河、叶尼塞河等
大洲——亚洲
4
亚热和热带沙漠a
地中海
%
温带大陆性, , :候(包括亚寒带针叶林气候> 乌兰匕托© 始象房♦ , 北京®
七年级上册地理复习课件

地球的大小可以用地球的周长和地球的表面 积来表示,地球的周长约为40,075公里, 地球的表面积约为5.1亿平方公里。
地球的运动
地球自转
地球绕自身轴线旋转一周的运动。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为23小时56分,称为恒 星日;而相对于地面的某一固定点来说,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为24小时,称为 昼夜交替周期。
地球公转
七年级上册地理复习课件
目录
• 地理基础知识 • 世界地理 • 中国地理 • 地理实践与探究 • 复习题与答案
01 地理基础知识
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地球是一个近似于球体的天体,其赤道 半径约为6378千米,极半径约为6357 千米,地球平均半径约为6371千米。
地球的大小可以用地球的赤道半径、 地球的平均半径、地球的表面积和地 球的周长来表示。
2. 设计调查问卷或访谈提纲。
地理调查和考察
3. 进行实地调查,收集数据和资料。
4. 整理和分析调查数据,撰写调查报 告。
地理探究和思考
探究目的
通过探究和思考,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地理知识,培养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探究内容
地理现象、原理、规律等方面的探究。
地理探究和思考
探究步骤 1. 确定探究主题,提出假设或问题。 2. 收集相关资料和数据,进行分析和整理。
地理探究和思考
3. 设计实验或调查方案,进行实践操作。
4. 得出结论,总结探究成果。
05 复习题与答案
复习题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01
1. 填空题
02
地球的平均半径是 _______ 千米。
地球上最长的纬线是 _______。
03
复习题
1
地球自转的方向是 _______。
复习课件地理七年级上册课件

(1)关于B点的说法正确的是( C )
A.地方时为7点 B.正值日落时刻 C.经度为60°E D.全年昼长夜短
图2-9
·人教版
[解析] 本题虽是一个选择题,但综合了地球 的自转和公转,以及经度的划分这些知识点。首先我 们判断B点的经度,由图中的0°经线,再根据向东越 来越大是东经的规律,得知:B点的经度是60°E。根 据地球的自转知识,B点位于晨昏线的晨线上,地球 向东再转,B点就会由黑夜变为白昼,所以时间应是 日出时刻,为6点。由于B位于赤道上,所以全年昼夜 等长。
半球;20°~ 半球。可以借
·人教版
2.南北半球的划分:赤道把纬度分成南纬、北纬的同时, 也把地球分成了南北两个半球。即所有在北纬度范围的都在北 半球,所有在南纬度范围的都在南半球。(如图所示)
·人教版
【思维警示】 很多同学在判断东西 半球的时候,把东西半球的分界线和东西 经度的分界线混淆,应该牢记:0°经线( 即本初子午线)是东西经度的分界线,而东 西半球的分界线是20°W和160°E两条经 线构成的经线圈。
·人教版
【规律总结】 1.判断某点的经度时,要看这条经线对应的经度。除了
本初子午线(0°经线)和180°经线以外,其余相同的经度也有 两条,如10°E和10°W。0°经线和180°经线是东西经的分 界线。
2.判断某点的纬度时,要看这条纬线对应的纬度。除了 赤道是0°以外,其余相同的纬度的纬线有两条,如10°N和 10°S。赤道是南北纬的分界线。
考点整合
考点1 地球的自转和公转 1. 地球的自转和公转
太阳 一年 自西向东
·人教版
2. 地球的公转级四季的形成(以北半球为例)
北回归线
南回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线
七年级地理上册(人教版)章末复习课(共35张)-完整版PPT课件

B.②
C.③
D.④
高频、易错题精练
30.读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A.降水量b>d,气温a>b B.降水量d>b,气温c>b C.降水量a>c,气温d>c D.降水量d>c,气温d>c
高频、易错题精练
31.下图为世界部分气候类型分布图,图中字母与气候类型标
注正确的是 (C )
A. A是热带雨林气候 B. B是热带季风气候 C. C是热带沙漠气候 D. D是亚热带季风气候
中A、B在同一纬度的陆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C )
A.该区域位于北半球,A点海拔高于B点 B.该区域位于南半球,A点海拔高于B点 C.该区域位于北半球,A点海拔低于B点 D.该区域位于南半球,A点海拔低于B点
高频、易错题精练
20.读图,关于气候类型的分布,正确的是 ( C )
A.温带季风气候分布在温带大陆西岸 B.地中海气候分布在温带大陆的东岸 C.亚寒带针叶林气候分布在北极圈附近 D.温带海洋性气候分布的面积最广大
高频、易错题精练
21.广东出现的“回南天”现象,是指冷空气走后暖湿气 流迅速反攻,室内墙壁、瓷砖遇到暖湿空气“冒出”水珠
。请问“回南天”最易出现的季A节是 ( )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高频、易错题精练
22.根据我国某地气候资料(见下表),判断当地的气候
类型是 ( B )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第三章 章末复习课
知识网络 高频、易错题精练
地理
知识网络
高频、易错题精练
1.(2015·广东模拟) 下列叙述中,叙说天气的是 ( B )
A.武汉冬冷夏热 B.北京风和日丽 C.昆明四季如春 D.新加坡终年高温多雨
七年级地理(生地会考用)(人教版)

5.海陆变迁的原因:地壳的变动和海平面的升降是造成海陆变迁的主要原因,人类活动也会引起海陆的变化。
6.德国科学家魏格纳提出了大陆漂移的假说。
7.20世纪60年代,地球科学研究表明,大陆漂移是由板块运动引起的。
8.六大板块示意图参看课本第37页。
9.一般来说,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的地带,地壳比较活跃,是世界火山、地震的集中分布地带。
第三章、天气与气候(P42)1.天气有两个重要特点:天气反映一个地方短时间里的大气状况;同一时刻,不是地方的天气可能差别很大。
2.风向及风力参见课本第45页图3.4。
3.气温和气温的分布①一天中的最高气温出现在午后2时左右,最低气温出现在日出前后。
②一年中,北半球气温,大陆上7月最高,1月最低。
一年中,南半球气温,大陆上7月最低,1月最高。
③从赤道向两极,气温逐渐降低。
④据观测,大致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约下降0.6℃。
⑤用等温线图表示气温的水平分布。
4.降水和降水的分布①从大气中降落的雨、雪、冰雹等,统称为降水。
降雨是降水的主要形式。
雾、露不是降水。
②由赤道往两极,总的趋势是年降水量逐渐减少。
③南北回归线附近,大陆东岸降水多,大陆西岸降水少。
④在温带地区,大陆内部降水较少,沿海地区降水较多。
⑤用等降水量线图表示降水量的分布情况。
⑥世界“雨极”——乞拉朋齐;世界“干极”——阿塔卡马沙漠。
⑦通常情况下,山地的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
5.世界的气候①气候是一个地方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一般变化不大。
②世界气候分布图参见课本第58页。
③赤道附近(热带雨林气候);两极地区(寒带气候);回归线附近的大陆东岸(亚热带季风和季风性湿润气候);回归线附近的大陆西岸(热带沙漠气候);中纬度内陆地区(温带大陆性气候)。
④热带雨林气候特点:全年高温多雨;地中海气候特点:高温时期少雨,低温时期多雨。
⑤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也是影响气温和降水的主要因素。
初中地理会考知识点复习课件[优质ppt]
![初中地理会考知识点复习课件[优质ppt]](https://img.taocdn.com/s3/m/100dd008aaea998fcc220efe.png)
A 100
练习:写出各点的纬度
A:北纬100(100N)
00
B:南纬100(100S)
100 B D:北纬200
300 (200N) 200 D
100
500 600 C
700 C:南纬600
(600S)
经线和经度
1、经线的形状: (1)所有的经线都是
半圆 ;
(2)所有经线的长度 都相等;
(3)经线指示南北 方向。
(2)海陆变迁 板块运动
1、地球表层由 六 大板块组成; 2、板块不断运动,形成大陆 漂移 ; 3、板块与板块 交界 的地带,地壳比较活跃,多火山、地震。 4、地球上的两大地震火山带是: 地中海—喜马拉雅 地震
火山带 和 环太平洋 地震火山带。
大陆漂移学说提出者:为魏格纳
红海的形成(东非大裂谷)-----非洲板块与印度 洋板块的张裂形成的
B C:东经100(100E)
1100 1000 900
D
D:西经1100
(1100W)
100 200 300 C
半球的划分
1、 赤道 把地球分为南北两半球 。(判断南北半球看符号:N,S)
2、 根据西经 200 和东经 1600 的经线圈,把地球 分为东西两半球;这样划分可以避免把 非 洲和
欧 洲的一些国家分在两个半球上。(判断东西半球:东小160度
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北京
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 罗马
终年温和多雨
伦敦
冬冷夏热,降水较少
乌鲁木齐
亚寒带针叶林气候 冬季严寒,夏季温和
西伯利亚
{寒 冰原气候 终年严寒 亚欧大陆北部
带 苔原气候 长冬无夏 南极洲 格陵兰岛
生地会考七年级上地理复习PPT课件

A.600米
B.3666米
C.200米
D.2000米
6现.新象疆主“要早反穿映棉了袄午C川纱,抱着火炉吃西瓜”的
A.纬度因素的影响 B.地形因素的影响
C.海陆因素的影响 D.洋流因素的影响
7A..下同列纬说度法的,海正洋确和的陆是地气C温相同
B.世界气温从中纬度向两侧的低纬度和高纬度递减 C.赤道地区降水多,两极地区降水少 D.在同纬度地带内,山上气温比山下高
30、读气温曲线图及降水柱状图,完成下列问题
(1)、A、B两地气温年较差大的是__B_________,读图可 判断A地位于热______ 带,B地位于亚_热_____ 带。 ( ( 型23_))__A、__、读_B_图_两_判地_。断属A于地冬的雨气夏候干类的型是_B__热___,带__终雨_年_林_多,气雨B地候的的是气A_候_ 类。 (4地)中、海B地气可候能位于(B )
10.北温带与北寒带的分界线是 A.赤道 B.南回归线
C
C.66.5°N纬线 D.23.5°N纬线
11.有关温带地区的正确叙述是 C
A.都位于中纬度
B.都位于高纬度
C.不可能有极昼极夜现象 D.有的地区有太阳直射现象
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A.东西半球划分界线是0°和180°经线 B.地球仪上最长的经线是赤道 C. 纬度越高,纬线越长 D.北极点是北半球纬度最高的地方
二、读图填图
1. 读右图,完成下列要求: (1)将图中序号代表的五带, 写在相应的横线上: A_北__寒__带_,B_北__温__带_, C热_带_____,D南__温__带__, E__南__寒__带。 (2)A与B的界线叫__北_极__圈_, C与D的界线叫_南__回__归_线_。 (3)五带是根据地表获得 太__阳_的__光__热的多少划分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90°W60°W30°W 0° 30°E60°E 90°E
1. 0°经线相对的是__18__0_°__经线; 20°W经线相对的是_1_6_0_°__E_经线。
2.两条相对的经线可以组成一个经线圈,
这两条线东西经_相__反__,度数之和为_1_8_0_°_。
经线
形状特征: 半圆 指示方向: 南北方向 长度特点: 所有经线的长度都相等 度数范围: 0°~180°
66.5o
低纬度、中纬度、高纬度的划分
低纬度
00°°--3300°°NN 00°°--3300°°SS
中纬度
高纬度
3300°°NN --6600°°NN 6600°°NN --9900°°NN 3300°°SS --6600°°SS 6600°°SS--990西方向 长度特点: 赤道最长,向南北两极逐渐缩短 度数范围: 0°~90° 度数变化规律: 从赤道向南北两极逐渐增大至90°
春季.
地球五带的划分
第一部分 地球和地图
• 第三节 地图
一、地图 1、地图的三要素 (1)辨别方向的三种方法: 指向标、经纬线指示法、一般方法
(2)比例尺= 图上距离/实地距离 比较比例尺的大小(用分数比较)
2.在日常生活中,能够说明大地是球
形的自然现象是( C )。
A. 太阳东升西落 B. 水往低处流 C. 站得高,看得远 D. 日全食
3.经过测算,地球的平均半径为( D ) A. 6375千米 B. 6336千米 C. 6378千米 D. 6371千米
4.下列纬线中最长的一条( D)
A. 90°S B. 60°S C. 32°N D. 12°N
第一部分 地球和地图
第一节 地球和地球仪
1、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
帆船从远方驶来, 总是先看到桅杆, 再看到船身
感 觉 地
球
像
是
球
体
麦哲伦环球航行路线:西班牙→ 大西洋→麦哲伦海峡→太平洋→ 菲律宾群岛→印度洋→好望角→ 大西洋→西班牙。
(证实了地球是个球体)
(更确切地证实了地球是个球体)
大小:
地球的大小和形状
度数的表示 方法
北纬:N 南纬:S
东经:E 西经:W
2、几条重要的纬线和经线 (1)赤道 —— 0°纬线 (2)本初子午线 —— 0°经线 (3)半球的划分
南北半球的划分:赤道
东西半球的划分:20°W和160°E 组成的经线圈
北半球 南半球
西
东
半
半
球
球
20°W和160°E的经线圈把地球分为东、西半球
赤道半径: 6371km
赤道周长: 4万千米
地球的形状:
赤道略鼓、两极稍 扁的球体。
经线 连接南北两 极并且与纬线垂 直相交的半圆
纬线 与地轴垂直并 且环绕地球一周的 圆圈。赤道是最大 的纬线圈。
60° 40° 20° 0°
20° 40°
90° 90°
60°N
90°N
30°
40°N
20°
20°N
A. 20°S, 50°E
B. 82°S,160°W C. 70°N,120°W D. 78°N,110°E
8.假如要给地球缝制一件外衣, 那么所需的布料应不少于 (A)
A. 5.1亿k㎡ C. 5.1亿㎞
B. 6371km D. 4万km
第一部分 地球和地图
第二节 地球的运动
•了解地球自转、公转及其产生的现象
向东度数增大的是_东__经__, 向西度数增大的是_西__经__。
90°W 60°W 30°W 0° 30°E60°E 90°E
40° 60° 80° 100°0
50° 40° 30° 20°
90°W 60°W30°W 0° 30°E60°E 90°E
40° 20° 0° 20° 40°
160°170°180°170° 160°
度数变化规律: 从本初子午线向东西逐渐增大至180°
度数表示方法: 东经用E,西经用W 半球划分: 20°W和160°E划分东西半球
1、纬线和经线
纬线
经线
形状 圆形(除两极外) 半圆
长度
指示方向 度数范围
赤道最长,往两极 逐渐缩短为一点
相等
东西
南北
0°— 90° 0°— 180°
度数的起点
赤道
本初子午线
10° 0°
0° 20°
20°S 40°S
40° 60° 80°
北纬都在北__半球90°,S 南纬都在南__半球 向北度数变大的是_北_纬,向南度数变大的是_南_ 纬
66.5o
几
条 23.5o 重
要 的
0o
纬
线 23.5o
66.5o
90o
北极圈 北回归线
赤
道
南回归线 南极圈
90o
66.5o 23.5o 0o 23.5o
度数表示方法: 北纬用N,南纬用S 半球划分: 赤道以北为北半球以南为南半球
经线 连接南北两极并且与纬线垂直相交的半圆
(1)经线的形状 半圆形
北极
(2)经线是否等长 等长
(3)经线所指示的方向
南北
南极
90° 60° 30° 0° 30° 60° 90°
90°W 60°W30°W 0° 30°E60°E 90°E
5.下列关于本初子午线的叙述, 正确的是 (C)
A. 东西半球的分界线
B. 最长的经线 C. 经度划分的起始线 D. 180°经线
6.西半球在(B) A. 本初子午线以西到180°经线 B. 160°E以东到20°W之间 C. 180°经线以西到0°经线 D. 20°W以东到160°E之间
7.下列地点,既位于南半球, 又位于西半球的是(B)
160°E
东半球 西 半 球
东半球
20°W
经纬网
60°60°30°0° 30°60°90°120°150°
40° A ( 40°N, 60°W) 20°
0°
20° 40° 60°
(0°, 12C0°E) B
( 20°S, 0 °)
练一练
1.最先证明地球是球形的事件是( B )
A. 哥伦布发现新大陆 B. 麦哲伦环球航行 C. 人造地球卫星的发射与使用 D. 大地测量技术的应用
项目 概念 方向
自转
地球绕着 地轴转 自西向东
公转 地球绕着 太阳旋转
自西向东
周期 地理意义
一天
一年
产生昼夜更 四季变化 替和(时差) 五带的划分
地球自转的方向和周期
► 从北极上空看,地球作逆时针方向旋转 ► 从南极上空看,地球作顺时针方向旋转
A
B
D
C
A点的节气是_春__分__,时间是__3_月__2__1_日__前后,太阳光直 射在_北___回__归____线上,__3__、__4_、___5_三个月是北半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