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一号】2013版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四)全程复习课件2-6-1

合集下载

【名师一号】2013版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四)全程复习课件综合探究4

【名师一号】2013版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四)全程复习课件综合探究4

答案
D
探究提示
1.(教材 P107)(1)剖析以上各种选择的价值取向、主体立场、 客观条件和社会效果。 (2) 分析你喜欢的职业、自己的条件及选择职业的价值追 求。
提示
(1)运用价值观的导向作用、个人和社会的关系、
崇高理想的作用、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 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在劳动和奉献中创造价值等 知识进行分析。第一种选择表达了对树立崇高理想的人的认 同感和尊崇,但仅有认同感和尊崇是不够的,必须努力实践 和奋斗,为社会作奉献,以实现崇高理想。第二、三种选择 虽然有勇于承担家庭责任、不危害社会等合理成分,但还应 该从更高的价值追求来确定自己的职业选择。 (2)结合自身情况作答。
4.(教材 P108)(1)上述人物的人生道路与他们的理想信仰 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 (2)联系上述材料,谈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在人 的价值实现过程中的作用。
提示
(1)崇高的理想是人生的精神支柱,对人生道路的
选择有重要的导向作用。 材料中的人物能够成就伟大的事业, 与他们具有崇高的人生理想是分不开的。正是由于他们树立 了崇高的理想,才使他们为实现理想而艰苦奋斗、顽强拼搏, 最终取得了骄人的成就。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的主题。在当代中国,有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就 有了正确的方向,就能够把个人的前途和命运与人类的幸福 结合起来, 从而在追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过程中, 实现人生价值。
①理想对人生、对社会有着重大的促进作用 想是人生的精神支柱和动力 斗的勇气
③崇高理想会激发为事业而奋
④理想可以构成一个人自觉行动的动机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A.①②③
解析

【名师一号】2013版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四)全程复习课件单元整合4

【名师一号】2013版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四)全程复习课件单元整合4

答案
C
9.(2012· 北京,28)
上图漫画中人的困境启示我们,实现人生目标要(
)
A.有坚定的理想信念 B.以客观条件为基础 C.百折不挠反复实践 D.努力发展自身才能
解析
本题考查人生价值的实现。漫画中的人来来回回
许多次,还是很难站上高点,说明他没有从自身实际出发制 定目标,启示我们实现人生目标必须以客观条件为基础,切 勿好高骛远,不切实际,故 B 项正确;A、C、D 三项均不符 合漫画的寓意。
第四单元 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
单元整合(四)
单元知识网络
单元专题归纳
高考真题解读
单 元 知 识 网 络
认识社 会与价 值选择
单元专题归纳
1.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与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是相 矛盾的吗? (1)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有什么样的社会存在,就有 什么样的社会意识,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决定社会意识的变 化发展。所以任何社会意识都是由社会存在决定的,这是绝 对的。
本题考查规律的客观性、价值观的导向作用。①
说法错误,漫画中的现象不是创新的表现;文艺创作片面地 求大而忽视质量,违背了创作的规律,②说法符合题意;不 同的价值观有不同的导向作用,③说法符合题意;④说法错 误。
答案
C
6.(2012· 浙江,30)下边的漫画 (选自《人民论坛》总第 354 期)可以表明( )
①先进的社会意识有利于促进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 正确的价值观是指符合可持续发展要求的价值观 价值观可以转化为服务于经济社会的力量 会意识能够直接转化为物质力量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③正确的
④符合规律的社
解析
本题考查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正确的价值
观等知识。题干强调了正确的社会意识、正确的价值观对社 会发展的积极推动作用,①③说法正确,故选 B 项;正确的 价值观既要遵循社会发展规律,又要符合广大人民群众的根 本利益,②说法错误;社会意识不能直接转化为物质力量, ④说法错误。

【名师一号】2013版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四)全程复习课件1-2-2

【名师一号】2013版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四)全程复习课件1-2-2

知识点二
唯心主义
24 ________视为世界的本原,但由于对 1.唯心主义把 ○ 25 ________和 意识有不同的理解,形成了两种基本形态: ○ 26 ________。 ○
27 ________夸大为唯一的实 2.主观唯心主义把人的 ○ 28 ________看作世 在,当成本原的东西。客观唯心主义把 ○ 界的主宰和本原,认为现实的物质世界只是这些客观精神的 外化和表现。
►例题解析 例1 有人认为,人脑产生意识,就像肝脏分泌胆汁一 样。这种看法属于( ) B.朴素唯物主义观点 D.历史唯物主义观点
A.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C.机械唯物主义观点
解析
人脑产生意识不同于肝脏分泌胆汁,它具有能动
性,是自觉的、主动的;而肝脏分泌胆汁则是一种纯本能的 现象,具有机械性,但它同时又承认意识是依赖于人脑这种 物质的,体现物质的第一性,是一种机械唯物主义观点。故 选C项。
►例题解析 例2 下列选项与“我思故我在”观点相一致的是( )
A.未有这事,先有这理 B.吾心即宇宙,宇宙即吾心 C.生死有命,富贵在天 D.世界的本质是“绝对精神”
解析
本题考查主观唯心主义的基本观点。“我思故我
在”是一种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B项体现了主观唯心主义 观点;A、C、D三项都是客观唯心主义的观点。
⑪________。
2.唯物主义在其历史发展中形成了三种基本形态,即 ⑫________唯物主义、⑬________唯物主义、⑭________唯 物主义和⑮________唯物主义。
3.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正确地揭示了⑯ ________________,反映了⑰ 映了⑱ 的客观要求,反
线索引领
知识互动
知识点一

【名师一号】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四)全程复习课件

【名师一号】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四)全程复习课件

5.每一株玫瑰都有刺,正如每一个人的性格中,都有 你不能容忍的部分。
爱护一朵玫瑰,并不是得努力把它的刺根除,而是要学 习如何不被它的刺刺伤,还有,如何不让自己的刺刺伤心爱 的人。
其实,生活就像洋葱,一片一片地剥开,总有一片会让 我们流泪。
点评 哲学并不是高高地悬浮于空中的思想楼阁,只要 留心思考,就会发现它与我们的生活、与我们置身于其中的 自然和社会密切相关,它总是自觉或不自觉地影响着我们的 学习、工作和生活。
线索引领
知识互动
知识点一 哲学就在我们身边 1.哲学的产生:哲学的智慧产生于①________。 2.哲学的来源:哲学源于②________。 3.哲学影响人们的生活:哲学与我们的③________、 与我们置身于其中的④________和⑤________密切相关;它 总是自觉或不自觉地影响着我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
解析 A项不能反映题意;B项说法有误。生活中处处 有哲学,但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并不是人人都 懂。只有认真学习哲学的人,才能发现生活中的哲学;D项 说法错误,认识和改造世界应从实践开始。
答案 C
►探究提示 问题1(教材P4)
提示 (1)孔子认为,颜回、子贡、子路都有他所不及的 过人之处,但他能守中,善于掌握恰当的分寸,故他具有兼 众人之长的综合能力。因此,孔子的“一道”是智慧的结 晶,他当然不愿意换他人的一技之长了。
(2)任务:寻找光明,在人类生活的路途上点起前行的明 灯,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它不仅要解释世界,更要改造 世界。旧哲学只是满足于解释世界,我们的任务则是改造世 界。我们要继续坚定不移地在哲学学习中密切联系当代实 际,密切联系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际。
►例题解析 例2 毛泽东说:“让哲学从哲学家的课堂上和书本里 解放出来,变成群众手里的尖锐武器。”这表明( ) ①人们创造哲学最终不是为了满足自己的好奇心,而是 为了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需要 ②哲学是通过对一系列关 乎宇宙和人生的一般本质和普遍规律问题的思考而形成的一 门学科 ③真正的哲学可以为生活和实践提供积极有益的指 导 ④哲学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

【名师一号】2013版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四)全程复习课件综合探究3

【名师一号】2013版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四)全程复习课件综合探究3

③既要看到事物⑦________ 的移动和 ⑧________ 的增 减,更要看到事物⑨________的变化和发展。 10 ④在分析事物发展的原因时, 要着重抓住事物发展的○ ________(内因),又不忽视事物发展的⑪________(外因)。 (3)基本方法 ①矛盾分析法:认识事物的⑫________方法。 ②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马克思主义的⑬________,正确 认识事物和处理一切矛盾的⑭________。
第三单元 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
综合探究
坚持唯物辩证法
反对形而上学
知识互动
探究提示
知识互动
1.唯物辩证法 (1) 基 本 观 点 : 主 张 用 ①________ 、 ②________ 、 ③________的观点看问题。 (2)要求 ①在观察和分析问题时,要从事物之间的④________和 ⑤________入手。 ②要把事物的现状与它的⑥________联系起来考察。
2.(教材 P82)(1)上述材料说明了什么哲学道理? (2)能不能找到不包含着矛盾的事物?收集相关资料,说 明矛盾的普遍性。
提示
(1)上述材料说明矛盾具有普遍性,矛盾存在于一
切事物中,不包含矛盾的事物是不存在的,即事事有矛盾; 矛盾贯穿于每一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每一事物从产生到灭 亡都存在着自始至终的矛盾运动,即时时有矛盾。 (2)不能。(略)
解析
A、B、D 三项中“决定力量”、“物质基础”、
“方向、检验标准”说法错误。
答案
C
探究提示
1.(教材 P81)(1)比较以上三组材料所列举的老子和郭象、 韩非和董仲舒、黑格尔和杜林言论的不同。 (2)老子、 韩非和黑格尔的言论, 表达了什么思想?郭象、 董仲舒和杜林的言论又代表了什么思想?

【名师一号】2013版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四)全程复习课件3-9-2

【名师一号】2013版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四)全程复习课件3-9-2

②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不是绝对的、一成不变的,在一 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主次矛盾的转化有两种情形:第 一,原来的主要矛盾解决了,或者基本解决了,这时,原来 处于次要地位的某种矛盾就会突出出来,成为主要矛盾。第 二,有的时候原来的主要矛盾虽然没有解决,但由于出现了 新的条件,也会发生主次矛盾的相互转化。
2.矛盾的主次方面 (1)含义 ①矛盾的主要方面指在矛盾的两个方面中处于 ⑧________地位,起着⑨________作用的一方。 ②矛盾的次要方面是指在矛盾的两个方面中处于 ________地位,不起⑪________作用的一方。 10 ○
(2)辩证关系 ①二者既⑫________,又⑬________,并在一定条件下 ⑭________。 ②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⑮________的⑯________决定。
(2)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关系 ①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相互依赖、相互影响。在事物发 展过程中,主要矛盾处于支配地位起着决定作用,它的存在 和发展决定或影响其他次要矛盾的存在和发展,主要矛盾的 解决为次要矛盾的解决创造必要的前提,但反过来,次要矛 盾也会影响主要矛盾的发展和解决,次要矛盾的解决为主要 矛盾的解决创造有利的条件。
性和人的认识的局限性,造成许多“养生悖论”,对待养生 问题要在专家的指导下给配“量身定做”健康计划,讲个性 化,讲辩证法,才是理性、科学、负责的选择。上述材料告 诉我们( )
A.必须坚持一分为二的矛盾分析方法 B.不包含普遍性的特殊性是根本不存在的 C.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相互联结的 D.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正确解决矛盾的关键
A.整体与部分的辩证关系 B.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C.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 D.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
解析
“猫抓老鼠的同时,却也偷吃鸡”体现了事物是

名师一号版高中政治必修四全程复习课件综合探究

名师一号版高中政治必修四全程复习课件综合探究
和⑪________,使我们在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少走弯路。 (2) 可 以 帮 助 我 们 形 成 正 确 的 ⑫ ________ , 锻 炼 ⑬
________,激发⑭________和⑮________。
第五页,共27页。
(3)可以帮助我们正确地看待⑯________、⑰________和 ⑱________的变化与发展,用睿智的眼光看待⑲________, 从而为我们的生活和实践提供积极有益的指导。
第二十四页,共27页。
5.(教材 P25)(1)四个“同样重要”、两个“不可替代” 强调的是什么?
(2)结合实际,谈谈你对哲学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 践中的作用的理解。
第二十五页,共27页。
提示 (1)主要强调哲学的重要性,哲学与自然科学、哲 学家与自然科学家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具有同 样的地位和作用。
第二十二页,共27页。
4.(教材 P25)(1)这段话表达了什么样的观点? (2)为什么马克思的话对他影响如此深刻?
第二十三页,共27页。
提示 (1)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指导人类解放的科学,是无 产阶级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指导工人运动和无产阶级 变革现实的强大思想武器。
(2)马克思使拉法格有生以来第一次清楚地把握了世界历 史的逻辑,第一次深刻认识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找到了 领导法国工人革命斗争的强大理论武器。
2.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性: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以往哲 学和科学发展的⑥________,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 人 生 的 ⑦________ , 也 是 建 设 中 国 特 色 社 会 主 义 的 ⑧________。
第四页,共27页。
3.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具有重要意义
(1)可以帮助我们树立正确的⑨________、○10 ________

【名师一号】2013版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四)全程复习课件1-1-2

【名师一号】2013版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四)全程复习课件1-1-2

2.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重点)
比较 研究 对象 区 别 作用 任务 哲学 整个世界以及人与世 界的关系 揭示世界变化发展的 一般规律 为人们认识世界和改 造世界提供方法论指 导 具体科学 世界某一具体领域事物 的规律和奥秘 揭示世界某一具体领域 的规律和奥秘 为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 世界提供具体方法指导
(3)世界观不是对某类具体事物的看法,如“姚明个子很 高”“北京是中国的首都”就不是世界观。
2.明确两对基本概念的区别与联系(重点、难点) (1)世界观与哲学 比较 区 别 世界观 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 含义 界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 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 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 哲学
比较
世界观
哲学 哲学是哲学家依据一定的自
知识点二
哲学是对自然、社会和思维 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1.具体知识的分类 (1)认识和改造自然的知识,即⑨________。
10 ________。 (2)认识和改造社会的知识,即○
(3)关于人的认识和思维的知识,即⑪________。
2.哲学:是人类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的各种知识进行 ⑫________、⑬________和⑭________的一门学问。 3.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 (1)相互区别 ①具体科学揭示的是自然、社会和思维⑮________的规 律和奥秘。 ②哲学揭示整个世界的⑯________的本质和⑰________ 的规律。
►例题解析 例2 哲学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以下属于哲学 )
层面的意识现象的是(
A.民间的“实惠”思想 B.《老子》的思想 C.欧几里德《几何原本》的思想 D.《本草纲目》的思想
解析
“哲学层面的意识现象”即包含着世界观元素的
思想。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总的看 法和根本观点,《老子》认为“道”生天地万物,包含了世 界观元素,因此应选B项。

【名师一号】2013版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四)全程复习课件3-7-1

【名师一号】2013版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四)全程复习课件3-7-1

word部分:
请做:分 层 测 试
点此进入该word板块
24 ________,又要重视事物的 ○ 25 (3)既要认识事物的 ○ ________。 26 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转移。 (4)一切以○
答案 ⑮间接联系 ⑲各种条件 ⑯内部联系 ⑰本质联系 主观条件 ⑱偶然联系 22 ○ 内部条件
⑳客观条件
21 ○
23 外部条件 ○ 24 有利条件 ○ 25 不利条件 ○ 26 时间、地点 ○ 和条件
2.联系具有条件性 任何具体的联系无不依赖于一定的条件,随着条件的改 变,事物联系的性质、方式也要发生变化。世界是普遍联系 的,是说世界是一个联系的整体。但是,联系又是具体的、 有条件的,只有在一定条件下两个事物之间才能建立直接的 联系。
►例题解析 例3 科学家通过监测发现,由于人类不当和无限制的
知识点三
联系的多样性
1.表现:直接联系和⑮________、⑯________和外部 联系、⑰________和非本质联系、必然联系和⑱________ 等。
2.要求:注意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⑲_____。 21 (1)既要注重⑳________,又要恰当运用自身的○ ________。 22 ________,又要关注事物的 ○ 23 (2)既要把握事物的 ○ ________。
第三单元 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
知 识 单 元 概 要
内 容 概 述
本单元主要讲述辩证法,是《生活与哲学》的核心内容之 一。本单元是在第二单元的基础上,进一步追问世界是怎样 的,世界以怎样的状态存在和发展?发展的动力和本单元的核心问题是“世界是怎样的”。唯物辩证法的 联系观点、发展观点、对立统一观点是我们对这一问题的基 本回答。本单元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唯物辩证法的基本立 场,用唯物辩证法的基本知识去认识、改造世界,反对和抵 制形而上学的思想方法,树立和落实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 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名师一号】2013版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四)全程复习课件2-5-1

【名师一号】2013版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四)全程复习课件2-5-1

2.意识是社会发展的产物 (1)意识是同人类社会一起产生的。 (2)意识是社会劳动(人与动物根本区别)、语言(表达手段) 和人脑(物质器官)的必然产物。
►例题解析 例1 下列关于意识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意识是与物质同时产生的 B.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C.意识是先于物质而产生的 D.意识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正确反映
解析
无论是正确的还是错误的意识,都是人脑对客观
存在的反映,都不是人脑凭空产生的,都需要通过人的实践 才能形成,所以B、C、D三项说法都是错误的。
答案 A
►探究提示 问题 4(教材 P36)
提示
(1)从内容上看, 意识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
而不是人脑主观自生的,意识的形成离不开客观事物。因此, 离开了客观对象,就不能产生人类的意识。 (2)鬼神观念是意识的一种,是错误的意识,也就是说, 鬼神观念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歪曲、虚幻的反映。所以,离 开了客观对象,不会有鬼神观念。
第二单元 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
第五课 把握思维的奥妙
第一框 意识的本质
情境导入
线索引领
知识互动
分层测试
情 境 导 入
晏 子 使 鲁 孔子听说晏子将要出使鲁国,便趁机打发自己的学生子 贡去观察晏婴的言行,以便从中受到某种启迪和教育。 子贡回来对孔子说:“人们称赞晏婴是个熟习礼节的贤 明之士,可我今日所见,并非如此。”孔子不信,便问:“何 以见得?”子贡说:“礼书上写道:登阶梯时不能跨越,进 献宝玉不应该跪着,可是晏婴的所为和上述规定相违背,可 见他不过是个名不副实的贤士罢了。”
(2)无论是正确的意识还是错误的意识,都是人脑对客观 存在的反映。 (3)意识的形成离不开社会实践。 注意:意识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反映,而人只有生活在 一定的社会环境中,客观存在通过人的实践活动作用于人 脑,人脑才会形成对客观存在的反映,这才有了意识。

名师一号版高中政治必修四全程复习课件单元整合

名师一号版高中政治必修四全程复习课件单元整合
第二十三页,共25页。
从近三年的高考试题中可以看出,本单元知识多以学科 内综合形式出现,知识跨度比较小,其中马克思主义哲学、 世界观与方法论的关系、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占比重较大。
第二十四页,共25页。
内容(nèiróng)总结
单元知识网络(wǎngluò)。答案 A
No Image
第二十五页,共25页。
考点一 世界观与方法论的关系 1.(2012·江苏,25)在快节奏生活的时代、人们提出了“慢 生活”的理念,一些人逐步接受了该理念,并加入到“慢餐 饮”“慢旅游”、“慢运动”等行列。这反映了( ) A.世界观决定方法论 B.哲学来源于人们形成的世界观 C.方法论影响世界观 D.哲学是对具体生活的概括和升华
第十二页,共25页。
(3)把马克思主义哲学说成是“科学之科学”,用马克思 主义哲学代替具体科学的“代替论”和否认马克思主义哲学 对具体科学研究的指导作用的“取代论”都是错误的。这既 限制了具体科学的发展,也使哲学背上了沉重的包袱而不利 于发展。
第十三页,共25页。
高考真题解读
第十四页,共25页。
第十五页,共25页。
解析 本题考查世界观与方法论的关系。材料中的理念 属于世界,行动属于方法论,“慢生活”理念影响人的行动, 体现了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故选择 A 项排除 C 项;哲学源于 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B 项错误;哲学是对自 然、社会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D 项错误。
答案(dáàn) A
答案(dáàn) A
第二十二页,共25页。
结论说明
本单元高考命题形式较为单一,一般以选择题的形式呈现, 侧重于考查学生对基本哲学知识的记忆和理解能力,考查的方 式大多是对著名的哲学观点进行分析、辨析,主要分布在第二 课,且题干比较简练,指向比较明确。随着高考的发展,题型 会变得越来越灵活,生活中的具体事例、漫画等题材均可能成 为高考命题的着眼点。

【名师一号】2013版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四)全程复习课件4-12-2

【名师一号】2013版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四)全程复习课件4-12-2

知识点二
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
1.影响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因素 (1)人们的⑨________不同,需要不同,价值判断和价值 10 选择也就不同。在阶级社会中,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具有○ ________。 (2)人们⑪__________________不同,价值判断和价值选 择也会不同。
(3)人们站在不同的⑫________上, 就会有不同的价值观, 就会作出不同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我们要自觉站在最广 大人民的立场上,把⑬________________作为最高的价值标 准。
2.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 择,就必须坚持⑥________,遵循社会发展的⑦________。 3.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社会历史性特征是指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主体 践 ⑥真理 ②程度 ③价值判断 ④价值判断 ⑤社会实
提示 当个人利益、局部利益与广大人民的利益发生冲
突时,我们应该坚定不移地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进行选 择,把个人、集体、社会三者利益的统一当作自己行为选择 的标准,要顾全大局,权衡利弊,并妥善处理其利益关系。
word部分:
请做:分 层 测 试
点此进入该word板块
3.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社会历史性特征(难点) (1)价值判件的改变,一定事物的价值以及人 们关于它的价值观念也会发生变化。因此,价值判断和价值 选择会因时间、地点和条件的变化而不同。这就是价值判断 和价值选择的社会历史性特征。
(2)把握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社会历史性特征的意义 ①有助于我们正确评价历史和现实中的各种价值观念, 防止简单化和片面化倾向。 ②有助于我们的价值观念与时俱进,从而作出正确的价 值判断,进行正确的价值选择。

【名师一号】2013版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四)全程复习课件单元整合3

【名师一号】2013版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四)全程复习课件单元整合3

材料中义利观的演变过程如何体现了矛盾观点?
解析 本题考查矛盾的观点,作答时要明确矛盾观点包
括的内容,分析材料对号入座。从义利观的变化联想到矛盾 是发展的源泉和动力,从 “坚持”“反对”联想到矛盾具有 普遍性;从“时代的变迁”联想到矛盾具有特殊性。
答案
①对义利关系的探索,推动了人们对义利观认识
的不断深化,体现了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②对义利关系的认识既看到二者的不同,又看到二者的 统一,体现了矛盾的对立统一,全面地看问题。 ③不同历史时代的义利观各有特点,体现了矛盾具有特 殊性,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解析
本题设问规定的知识范围是辩证法,要分析的对
象是“农业科技创新方向”。分析材料可知,“顶天”“立 地”相互影响、 相互制约, 体现了联系的观点; “顶天”“着 眼长远 ”“ 超前部署 ” 体现了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 顶 天”“立地”各有侧重又相互依存,体现了矛盾的观点。
答案
(1)“顶天”和“立地”是农业科技创新方向的两
解析
本题考查发展的相关知识。材料中 “随着科技进
步,存储能力更强的介质还将不断出现 ”,体现了事物发展 的方向是前进的和上升的,故选 C 项;A 项错误,该观点只 看到了量变,没看到质变;B 项不符合题意,材料强调的是事 物发展的方向,而不是道路;材料不涉及系统内部的问题,D 项不符合题意。
答案 C
答案 B
6.(2012· 四川,28)
观察图,图中蕴含的哲学寓意不包括( A.顺应发展趋势,转变思维方式 B.承认因果联系,增强科学预见 C.分清主流支流,辨别事物性质 D.尊重客观规律,坚持实事求是
)
解析
本题综合考查辩证法的相关知识。“追赶太阳”
与“转过身来”体现了两种不同的思维方式,在一种方式难 以达到目标时要转变思维方式, 寻找新思路, “待上一会儿” 是一种顺应发展趋势的思维,故 A 项符合漫画寓意;“待上 一会儿”等待事物的变化发展,体现了科学预见事物的变化 发展,尊重客观规律,B、D 两项符合漫画寓意;漫画不体现 事物的性质的变化,故 C 项不符合漫画寓意,应选。

【名师一号】2013版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四)全程复习课件4-12-3

【名师一号】2013版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四)全程复习课件4-12-3

知识点三
在砥砺自我中走向成功
1.实现人生价值,需要充分发挥 ⑫ ________ ,需要 ⑬ ________、⑭________的精神。 2.实现人生价值,需要努力发展⑮________,全面提高 ⑯________。 3.实现人生价值,需要有坚定的 ⑰ ________ ,需要 ⑱ ________的指引。
知识点二
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价值
1.实现人生价值的基础是⑧__________________,即人 的生存条件和发展条件、享受条件和工作条件。 2 .在奉献社会中实现自己的价值,必须正确处理 ⑨ 10 ________的关系。 ________、○ 3 .人的个性发展表现于对他人、对社会的独特的 ⑪ ________。
解析
实现人生价值离不开顽强拼搏、 自强不息的精神,
但 A 项说法过于绝对;人生价值的实现离不开社会提供的客 观条件,B 项说法错误;社会提供的客观条件是人生价值实 现的基础,D 项错误。
答案
C
►探究提示 问题 4(教材 P105)
提示
(1)她顽强拼搏,自强不息,战胜病魔,不断发展
和完善自己,并在为社会的奉献中走向成功。 (2)人生价值的实现需要的主观条件有:充分发挥主观能 动性,需要顽强拼搏、自强不息的精神;需要努力发展自己 的才能,全面提高个人素质;需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和正确 价值观的引导。
点评
实现人生价值,需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需要
顽强拼搏、自强不息的精神。挫折和失败是摆在人生旅途上 的一个个栅栏,有的人遇到它就往回走,或者只跨过几个矮 小的栅栏就失去了继续前行的勇气; 也有人每跨过一个栅栏, 信心就增加一分,能力就提高一步,所以越走越远。线索引领 Nhomakorabea 知识互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单元 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
第六课 求索真理的历程
第一框 人的认识从何而来
情境导入
线索引领
知识互动
分层测试
情 境 导 入
吸毛器的发明 怎样才能使洗衣机洗后的衣服上不沾小面团之类的东 西?这曾经是一个令科技人员大感棘手的难题。日本一位家 庭妇女在为这个问题所缠绕时,突然想起幼年时在农村山冈 上用小网捕捉蜻蜓的情景,既然可以用小网网住蜻蜓,那在 洗衣机中放一个小网是不是也可以网住小面团一类的杂物 呢?许多科技人员认为她这种想法太缺乏科学头脑了,对此
2.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1)认识产生于⑲________。 (2)⑳________为人们提供日益完备的认识工具,这些工 21 ________,促进人类认识的发展。 具延伸了人类的○ 22 ________。 (3)实践锻炼和提高了人的○
3.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1)要检验一种认识是否正确地反映了客观事物。只有把 23 ________联系起来加以比较和对照的东西, ○ 才能检验主观 认识与客观事物是否相符合。
(2)辩证唯物主义所说的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 性活动,它具有客观物质性、主观能动性、社会历史性的特 点。杜威认为,人的实践活动与动物适应环境的活动没有本 质区别,这种理解混淆了人的实践与动物的本能活动,是错 误的;实践是改造客观世界包括改造自然界和改造社会的活 动,理论的活动是在实践的基础上进行的,费尔巴哈割裂了 理论(认识)活动与实践的联系, 认为真正的实践应该是一种理 论活动,是错误的;黑格尔把实践的客观物质性活动混同于 主观意识活动,否认了实践的客观物质性,是错误的。
⑥现实的存在
⑧实践的对象 ⑪ 有目的
⑨实践的手段 ⑬ 孤立
⑩客观事物及其运动规 ⑭社会关系 ⑮历史条
⑫有意识
►精讲教材 1.实践的含义(重点) 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性活动。它有两层基本 含义: (1)实践以人为主体,这意味着实践是人类特有的活动, 不同于动物的本能活动。 (2)改造客观世界是发生在人与自然界、社会之间的活 动。停留在人的头脑或口头上的活动,自然界本身的活动 ——如思考、辩论、火山喷发、地震等都不是实践。
知识点二 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1)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的反映,这种反映只有在实 践中、在⑯________________中才能完成。 (2)在实践活动中,人们借助于一定的⑰________作为手 段,同客观物质对象发生关系,使客观对象发生某种改变, 并从中获得对⑱________的认识。
问题 5(教材 P46)
提示
这个故事启示我们,知识只有应用于实践才能真
正实现其价值,才能实现认识的目的,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 归宿。
word部分:
请做:分 层 测 试
点此进入该word板块
问题 3(教材 P44)
提示
实践的发展不断提出新的课题、提供新的经验,
提高人的认识能力,提供新的认识工具和技术,从而推动了 科学的发展。所以实践是科学发展的根本动力。
问题 4(教材 P45)
提示
(1)“ 齐是非 ” 和 “ 是非莫辩 ” 的思想是不正确
的,因为它们陷入了不可知论,认为没有一个固定的标准判 断是非。庄子的这种思想实际上没有认识到实践是主观见之 于客观的活动,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2)是非是能够说清楚的,俗话说:“事实胜于雄辩”。 判断是非的标准也看事实,看实践的结果,看主观认识是否 与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相符合。
(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一切真知都来源于实践。不论是 直接经验还是间接经验,都是从实践中获得的。 (2)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3)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实践具有把主观和客观联系起来的特性。通过实践,人 们可以把自己头脑中观念的存在变为现实的存在。在这一过 程中,人们把指导自己实践的认识和实践所产生的结果加以 对照,从而检验认识是否正确地反映了客观事物。 (4)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认识从实践中来,最终还 要回到实践中去。认识本身不是目的,改造世界才是认识的 目的和归宿。
2.实践的特点 (1) 客 观 物 质 性 。 这 首 先 是 由 实 践 的 构 成 要 素 : ⑦________、⑧________和⑨________的客观性决定的;其 10 ________________制约 次, 实践活动的过程及其结果是受○ 的,因而也具有客观性。 (2)主观能动性。实践是一种⑪________、⑫________的 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
2.实践的特点及其关系(重点、难点) (1)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这是实践活动与人的认识活动 的区别所在。实践的客观物质性首先由实践的构成要素的客 观性决定。无论是实践的主体、实践的手段还是实践的对象 都是客观的。实践活动的过程及其结果也受到客观事物及其 运动规律的制约,因而也具有客观性。
(2)实践具有主观能动性。这是实践活动与动物的本能 的、盲目的活动的区别所在。实践是一种有目的、有意识的 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在改造自然获取物质生活资料的过程 中,人创造出自然界原来没有的新的物质生活资料;在改造 社会的过程中,人创造出新的社会结构和社会关系。 (3)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社会性:实践不是单个人的孤 立的活动,而是处在一定社会关系中的人的活动。历史性: 在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人类实践的形式、内容、规模受到 一定历史条件的制约,是一定历史条件的产物。
(2)实践处在主观和客观交汇点上。通过实践,人们可以 24 ________ 的存在变为 ○ 25 ________________ 的存 把自己 ○ 26 ________________ 和 ○ 27 在。在这一过程中,人们把○ ________________加以对照,从而检验认识是否正确地反映 了客观事物。
一观点的评价,所以只要符合题干中的观点即为可选答案, ①②入选;③④与题意44)
提示
(1)西红柿的食用之谜是通过“品尝”揭开的,这
启示我们,认识是在变革对象的实践中产生的。人们只有在 实践中同客观事物反复作用,变革客观事物,才能认识到其 本质和规律。 (2)敢于“品尝西红柿”,敢于“吃螃蟹”,这些事例都 告诉我们,人的正确认识只能从实践中来。实践出真知,实 践是一切科学知识的源泉。
24 头脑中的观念 ○ 25 现实 ○ 26 指导自己实践的认识 ○
27 实践所产生的结果 ○ 28 实践 ○ 29 实践 ○ 30 改造世界 ○
►精讲教材 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重点) 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实践对 认识的决定作用;二是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科学理论对 实践有巨大的指导作用。 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表现在四个方面。
没加理睬。这位家庭妇女没有被权威所吓倒,经过三年的反 复研究实验,终于获得了满意的效果,发明出了现在洗衣机 上的吸毛器,专利期限为 15 年,取得的专利费高达 1.5 亿日 元。
点评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认为,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的反映, 这种反映只有在实践中、 在主体和客体的相互作用中才能完成。在实践活动中,人们 借助于一定的工具为手段,同客观对象发生关系。使客观对 象发生某种改变,从中获得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日本的一位 家庭妇女发明了洗衣机上的吸毛器,解决了连科技人员也大 感棘手的难题,也说明了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是检验认 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动,②应排除;实践不是纯粹的思维活动、认识活动,④应 排除;⑥是自然现象,不是实践活动;①③⑤入选。
答案
C
►探究提示 问题 1(教材 P42)
提示
(1)同学们可以谈出自己对“实践”概念的感性认
识,不必苛求准确,如实践就是人们做事情,譬如农民种田、 工人做工、教师教学、演员表演、科学家做实验等。但在这 里提醒同学们,实践是指人们认识活动以外的活动。
(3)社会历史性。实践不是单个人的⑬________的活动, 而是处在一定⑭________中的人的活动。人的实践活动是历 史的发展着的, 人类的实践活动受到一定⑮________的制约, 是一定历史条件的产物。
答案 ①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性活动 ④物质性活动 体 律 件 ⑤直接现实性 ②人 ③客观事物 ⑦实践的主
线索引领
知识互动
知识点一
实践及其特点
1.实践的含义:实践是①________________。 (1)凡是实践,都是以②________为主体、以③________ 为对象的④________。 (2)实践是一种⑤________活动,它可以把人们头脑中的 观念的存在变为⑥________。
4.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28 ________中来,最终还要回到○ 29 ________中 认识从○ 30 ________才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去。 认识本身不是目的, ○
答案 ⑯ 主体和客体的相互作用 的需要 客观 ⑳实践的发展 ⑰工具 ⑱客观事物 ⑲实践
21 认识器官 ○ 22 认识能力○ 23 主观和 ○
►例题解析 例2 有人认为人的认识一是来源于亲自实践,二是来 )
源于书本知识。对于这一观点的评价正确的有( ①认为人的认识有两处来源 一来源
②否定了实践是认识的唯 ④符
③承认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都是实践的产物
合马克思主义实践观 A.①② C.③④ B.②④ D.①③
解析
材料中的观点本身是错误的,题干要求选择对这
(4)实践的三个基本特点是统一的。实践既具有客观物质 性,又具有主观能动性,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这是辩 证唯物主义实践观区别于以往旧的实践观的标志所在。夸大 第一个特点否认第二个特点会导致机械唯物主义,而夸大第 二个特点否认第一个特点会陷入唯心主义。当然,实践的客 观物质性和主观能动性都是在一定社会关系之中进行的,是 历史的发展着的,主观与客观的统一是具体的、历史的。正 是由于实践的这三个特征,才决定了实践在认识发展中的基 础地位,才决定了实践在社会发展中的决定作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